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画画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
能画出不同动态的火柴人并组合成富有情趣的完整场景图。
2了解场景组合的要素,初步建立场景的视觉图示。
3
感受绘画的乐趣,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与环境背景的场景组合描绘。
难点:描绘有情趣性的火柴人场景画。
教学过程:
一
、动画激趣:
1同学们见过火柴吗?知道火柴有什么作用吗?(火柴在生活中比现在使用的打火机使用起来既环保又安全,除了点火外,还可以画成漂亮的小人。板书:画画火柴人)
2
边欣赏动画边思考:动画中的火柴人在干什么?生:打坏人
二
、分析火柴人:
1那你想不想画一个这样的火柴人?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一下火柴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头部
躯干
胳膊
腿部
道具)
2
哪个同学能从老师给的图片中找出老人和去超市的人。
3
找一位学生上讲台做动作,教师黑板范画。
三
、练习火柴人
1教师出示一幅正在跳舞的四个小女孩
,学生尝试看着图片用火柴人的形式画出正在跳舞的几个女孩。
2
教师巡视指导。
四
、创作:
1欣赏迈克杰克逊的舞蹈,边欣赏边记忆,把你映像深刻的四个动作画出来。
2
现在我们把火柴人画出来,你能不能给她们一个跳舞的舞台。学生添画舞台。
五
、评价:
1
学生把画完的画举起来互相评价。
2
教师点评画作。
六
拓展延伸:
1大家一起来跳小水果。
【教材分析】
《印印画画》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主题,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一片叶子,一块木片,都是印画的素材来源,学生在印画的过程中与这些自然物的触摸,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探究和发现,能直切地感知材质之美、自然之趣。本主题与《倒影》、《纸版画人像》、《民间年画》形成一个单元,关注于印画的探究、体验、欣赏。《印印画画》这课是关注对自然物的拓印的探究和联想,通过以自然物中的叶子为研究对象,了解手工拓印的一般步骤,掌握简单的运用版画机拓印的方法;本主题以拓印和添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自然物的印痕巧妙组合,联想添画,在印印画画中感受自然之趣,体验联想成画的乐趣和创意,强调创意实践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对主题的解读,本教学着重拓印技法的尝试和联想成画:一是对不同叶子材质的观察与感知,发现叶子的形、纹之趣;二是通过手工拓印和版画机拓印的尝试,掌握基本的步骤和方法;三是通过对叶痕的联想、组合添画,创作一幅完整的印画作品,体验拓印和联想的乐趣。
【学情分析】
依据美国罗恩菲德美术教育理论中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二年级的孩子属于样式化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关注于形体的形式表达的多样性。同时,我国《美术课程标准》对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第一学段孩子的学习目标中指出: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所以,在本主题学习中对于媒材的感知探索、不同拓印技法的体验发现,正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印印、画画、想想、说说,丰富的体验是学生最乐意活动。在《倒影》一课积累的印制方法和激发的美术表现欲望,对本主题的学习奠定了技术和兴趣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学习手工拓印和版画机拓印叶子的技能,基本掌握不同拓印的步骤和方法,能巧用叶子的印痕,通过联想添画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2.
观察、发现叶子的纹理、形状之趣,探究利用叶子的形、纹进行联想,并通过组合添画的方法巧妙创作成有趣的图形。
3.
体验手工拓印、版画机拓印的方法,了解美术创想、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4.
在印印画画中体验巧用材料的乐趣,唤起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验不同的拓印,并通过联想添画成有趣的作品。
【教学难点】
在体验不同拓印方法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印痕之趣,并通过联想添画,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手机同频软件、叶子、油墨、油滚、版画机、纸张等
【教学过程】
一、
探究尝试 唤醒认知
1、
看形联想,激发兴趣
(1)
教师通过PPT出示叶子局部,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提问:这张图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
你是从哪里联想到的?学生交流
(3)
那这些弯弯的线条又会让你想到什么呢?
(4)
教师将整个叶子在PPT上出示。教师小结:现在我把这神秘的一角还原,原来是叶子的一个部分,我们通过它的纹理想象了这么多的东西,看来叶子的纹理还真是有意思。
(5)
除了纹理之外,叶子还有哪些地方能吸引你的?PPT出示。
2、
示范拓印,理清要点
(1)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引导:叶子的现状这么多样,纹理这么有趣味,我们怎么样把它的精彩永远地留下来?学生交流。
(2)
体验拓印,教师示范手印。 叶子是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带着对叶子的喜爱和热情,在校园里,在生活中寻找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叶子,今天我们带到了课堂,我就按照刚才同学所说的把有趣的叶子印下来。这么有意思的叶子,你们仔细看好我是怎么做的? 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讲解。
(3)
分享交流。 学生交流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把叶子的形状和纹理表现出来。在印制的时候有什么秘诀?
(4)
小结:这种方法我们称为叫做拓印。(板书)
(5)
回顾:现在我想请哪位细心的小朋友来帮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老师刚才拓印的步骤? 生答 PPT出示步骤图
3、
尝试拓印,体验乐趣
(1)
学生按照步骤图拓印叶子。
(2)
分享:同学们,看看你们印好的叶子,你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3)
分析问题:我们在印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出现什么问题的? (正反纹理的比较,按压的轻重,涂色的均匀。。。)
(4)
教师小结:看来拓印叶子奥秘多着呢!叶子正反纹理凹凸不同,反面叶脉凸起纹理印的会更清晰,拓印效果会更好,和油墨滚的是否均匀有关系、
按压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也会不同的。
4、
尝试机印,引发探究
(1)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在拓印时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位神秘的嘉宾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今天李老师把她请到了课堂,它也能帮我们拓印叶子,而且拓印的效果会很不一样!那我还用刚才这一片叶子,我们一起期待吧。
(2)
教师示范:教师揭开神秘嘉宾的面纱,显现版画机。教师示范在版画机上印制。
(3)
发现惊喜: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交流:是不是纹理都惊奇的印制出来了?
(4)
介绍版画机:这个机器叫版画机,很多专业的版画家为了自己的拓印效果都会请它来帮忙,这节课,我们除了用手拓印之外,也来感受一下版画机印制的不同效果吧!
(5)
尝试机印。老师请小朋友们再一次在叶子上在均匀的滚上油墨,一组放在一张最大的卡纸上拿过来在版画机上印一印。学生对比同样的叶子,印制的不同情趣。
二、
分析形态,联想创意
1、
观察形态,想象引导
(1)
教师取出刚才印制的叶子,进行想象引导,学生交流。
(2)
学生交流,教师用记号笔示范添画学生想象的形象。
2、
改变角度,多维联想
(1)
教师继续拿出刚才印制的叶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转换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交流。
(2)
学生拿出自己印制的叶子进行想象。你可以联想到什么吗?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什么? 小组讨论,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画—— 联想 添画
3、组合联想,拓展思维
(1)教师从盒子里拿出印制的叶子加在刚才的叶子上,启发学生:一片叶子带给我们这么多的联想,那如果是两片呢?学生交流
(2)改变不同的角度方向,启发想象:两张叶子印痕在不同的方向角度下,又会发生什么? 三片呢?你们想到了什么?
(3)欣赏同伴作品
三、联想添画,表达创意
1、拼摆组合,自由联想 学生从每组的百宝盒里取出印好的叶子,与自己的叶子组合拼摆。小组交流,调整形象。
2、 黏贴成型,添画表达 作业要求:
(1)可以单片叶子进行联想添画成有趣的画面;
(2)组合联想添画成有趣的画面;
3、用线画画
总第5课时
二年级
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线条的丰富变化,让学生在设计思维上有突破、有跨越,创造性地进行线条表现;
2、初步掌握线条的变化,认识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线等线条的基本形态;
3、能够运用线条对所表现的景物、人物进行描绘、装饰,尝试运用线条表达自己情感体验。
学习
重点
重点:线条的基本变化形式在画面中的合理应用,学习运用线条进行画面布局;
难点:线条的丰富变化及精细表现,运用不同形式的线条表现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相关绘画工具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课题导入:
1、欣赏由线条制作的动画短片,引出画面构成元素的问题。
提问:画面中的小人是由什么来造型的?
2、提问:你知道的线条都有什么形状的?
3、利用课间出示线条的多种形式。表现方式方法。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第三课,《用线画画》的第一课时吧。
二、讲授新课:
1、观看教学课件,让学生来总结概括线条的形式,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
线……
2、启发学生:
如果由你来创新一组新的线条,你有这个胆量吗?学生分组上黑板来演示。
3、课堂提问:线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你是怎么自由的运用这些线条呢?
4、欣赏教学课件,师生一起观看优秀的线描、白描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各种线条类型。
5、课堂示范: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向同学们示范一幅线描作品的绘画过程。
6、质疑问难。
7、提出作业的要求:
1、作业要求中强调画面的绝对独立性;
2、创作材质上多种多样,黑纸白线,白纸黑线,……
3、线条的使用量要大。疏密得当。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开始观看教师的范画,进行临摹。
2、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学生的创作。
3、好的作业要展示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自我进行评价,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讲解画面表现形式、画面内容,寻找他人的画面优点。找出新的线条、新的结构。交流绘画时的想法,心情,画面故事内容。
3、布置下次课的学习用具:
铅笔、勾线
1、欣赏教学课件,回答老师的提问。
2、学生概括线条的各种形状和线条的类型。
3、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参与课堂上的互动。
4、学生进行创作。
5、评价自己的作品。
6、用笔记本记下老师的要求。
板书设计:
3、用线画画
绘画过程: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