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言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0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1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并形成语感,积累经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并形成初步理解、鉴赏文学的能力。五、六年级高段阅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等资源开展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内完成巨大的课外阅读任务?实践证明,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不可缺少。下面笔者就对“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进行阐述。
一、“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或心理机能形成的问题,是新外部活动方式和主体原有图式实现融合、协调,以此内化成新心理活动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培养要结合阅读方式的练习,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己学会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可分成三大目标,即远期、中期、近期。远期目标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所要达到的数量与质量;中期则是每个学期对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做明显的要求;近期目标是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如果阅读目标中包含了远期目标,那么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效果也会更好。
因此,要从整体目标着手,让学生有完整的阅读流程、方法,有利于完成任务。同时,在根据计划开展阅读中教师还要去引导学生,不断督促他们优化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中要求理解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效率,但有时为提升效率、积累语言就要对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分类,但这原来在计划中是没有的,因此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
(二)在阅读中提升自我检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优化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所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主体意识水平要包括学生在语言优化写法中的自我检验、调节等。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与阅读有关的提问卡,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自我提问,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开始阅读前,先根据提问卡做好准备:①思考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②当阅读中遇到问题要怎么处理?③最不擅长阅读哪类文章?原因是什么?④为了更好地读书,你要怎么做?
第二,在阅读时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阅读文章,提升阅读效率:①你认为哪些部分可以略读?哪些部分要精读?②哪些内容可以摘抄?③哪些写法可以为自己所用?
第三,阅读之后再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开展反思:①在阅读时你选用的是什么阅读方法?如何判断的?②在阅读中你常常会犯下什么错误?如何改进?
这样训练不单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去理解,提升知识积累,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指导模式设计――以《草船借箭》为例
(一)有目标的选择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的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的根本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明确课外阅读的课文数量范围;拟定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草船借箭》在学习属于重点学习的内容,因此要对其展开详细的计划。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及学习方法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阅读方法、时间、学习预期结果几大要素来拟定学习计划。例如,可以安排学生阅读《草船借箭》的拓展内容――《三国演义》,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将计划规定文章分成三大类:指导单元阅读知识性的文章、你最喜欢的文章、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章。采用默读式方法,把规定的所有文章先进行浏览,选定重点阅读文章、语段;对重点的课文、语段进行细读,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是情感领会等作业的训练;运用多向思维法,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等提出问题。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明确学习要求,选定要细读的文章及语段。提出语言学习及思考问题作业的要求。《草船借箭》中部分内容是可以进行细读的,如针对“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这一段,细细推敲文章的内容。
(三)编码储存
学生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储存、统计字数。将作业练习文字提交,在课堂中集中、重点交流并提出作业的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内容,拟定分类标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料,根据个人喜爱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整理阅读《草船借箭》后,写一些心得体会的作业。
(四)提取运用
学生任务:自由组织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的主题活动会。全班要以组织1-2次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需求活动等。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需求活动多种的形式与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沙龙会、电脑小报、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等。《草船借箭》可以采用表演文艺活动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五)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的成果,反思总结学期学习方法并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课外阅读经验,由语文阅读、信息处理、个性发展、学习成果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的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音去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准确、敏捷概括并评价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用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及组织策划能力等要素,反思并分析自己的成长。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设计 培养目标 设计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决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而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一方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方面的需要。可见社会需求、人才素质与发展、学生的个体需要决定着课程体系的内容。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怀化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
一、现状分析
1.学校发展定位
2008年以前怀化学院由于学校定位问题,造成“重理轻能”的现象。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高达70%以上,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学校经过实践与探索,将学校办学定位为――教学应用型,并实施“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学校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学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为此,一要紧扣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突出专业设置的应用特色,增强办学竞争力;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开展应用研究,增强科研实力;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2.学生来源与教学现状
根据怀化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中心统计,学生录取成绩稳步提高。2014年我校在湖南省文科理科的最低录取线超过省控线8分和9分,相对2013年超过省控线5分和7分和2012年超过省控线3分和4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或不发达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容乐观,英语录取成绩不升反降,英语基础差,优秀率低。同时各系部之间和系部学生个体之间英语成绩参差不齐,存在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极其困难,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外语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重知识轻能力,英语知识结构还局限于基础英语范围,缺乏文化知识、应用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不系统,实施大锅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大学英语服务于社会的目标,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又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3.就业情况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怀化学院大学生就业也不例外,就业率未能达到90%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不少用人单位过于强调文凭,以及是否是“211”和“985”的学校,而将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排斥在门外;过于看重工作经验等。当然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问题,如诚信问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等,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但从学校一方考虑,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学理念不先进,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专业需求脱节;其次,教师对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不够,轻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课程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实现计划、意图、期望、目标而对教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策划、指导、监控和评价”[1]。“大学英语课程设计过程包含需求分析、目标的确定、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测试与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2]。因此,怀化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需求原则
需求原则指在课程体系设计时要进行社会需求分析和学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课堂设计的始终。社会需求分析主要指企业和事业单位对大学生英语技能及水平的要求;学生需求包括学生学习目的和期望、认知水平、语言技能存在的不足、需要达到水平、习惯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等。需求分析可以为课堂设计的其他方面,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大纲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测试与评估提供依据”[3]。课程设计前,要对怀化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主观需求,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要求存在的距离。只有依据需求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2.教学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原则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的设计既要立足于教学总目标,又必须基于怀化学院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即大学英语教学总目标与怀化学院学生实际的具体目标相结合。这里的教学总目标是教育管理部门给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希望和期待;教学具体目标是为实现总目标各高校基于本校的发展定位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包括语言行为教学目标、语言技能教学目标、语言内容教学目标、语言水平教学目标等。
3.个性化原则
各高校生源情况差异较大,不同层次的学校,学校各个不同的专业,个体差异较明显,因而要针对不同起点、不同专业特点的学生,个性化设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只有从学生的群体差异(系部之间)和个体差异的实际出发,才能确保教学的实效性,既使基础好的学生学有所得,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又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激发其兴趣,增强其信心,使其英语水平迈上一个台阶。
4.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延续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各异,在达到具体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重视通用英语教学,从基础抓起,逐渐提高英语水平;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后,为他们开设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大学英语后续选修课课程,即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等,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5.教学评估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原则
“教学评估时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课程体系,如果没有教学评估,都是不完整的”[4]。教学评估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学评估的中心目标是判断语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否实现,具体目标是否实现。通常教学评估可分为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两个层次,也可由宏观教学评估和微观教学评估两部分相组成。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评估应充分重视微观的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估,“课堂上的形成性评估作为教学和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描述了学生进步的总体情况,提供学生反馈来巩固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计划”[5]。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考
1.课程教学目标
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生英语水平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对于此目标,应以教育部即将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使《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2.课程设置
通过需求分析,科学构建适应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要求的课程设置,即必修基础课程与选修文化课程、选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新的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
努力创建形式多样、手段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研究式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角度,创造性地运用相关教学理论如:情感过滤假说理论、马达理论、同伙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大胆尝试“以活动为中心”和“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自主学习等形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4.课外活动
继续开展英语角、圣诞晚会,写作大赛、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等英语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基础英语课程在全校增加单项比赛项目,如英语单词竞赛、听力比赛、阅读比赛、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等。通过比赛,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应用英语的机会,由此调动广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强化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营造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的浓厚氛围,着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5.教学评估
与教学目标密切联系,制定教学评估体系。成绩评定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形成性评估的比重。学生期末总成绩为融期末笔试(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课内外表现(包括语言实践活动)及考勤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作出较公证、客观、准确的评价。参考因素主要包括如: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参与课内外活动的表现情况、完成课内外学习任务情况、平时小测试、学习过程档案、问卷调查、参加英语学科竞赛、出勤等,如下表所示。
大学英语考核成绩构成表
参考文献: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
[2]Richards Jack.C语言教学矩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6.
[3]胡织女.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
1问题的提出
1.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而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阶段阅读目标中又明确指出: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给多年来习惯于课堂上少篇精讲的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还待解决的课题――如何在每周8课时的教学时限中完成这信息量巨大的课外阅读教学任务?我们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一研究。
1.2学生自我意识的召唤。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更多、更广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其次,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创新意识的提高,以及充满生命活动的课堂形式的创建,都要求我们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研究。为促进学习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1.3多媒体的普及。
学校的多个多媒体教室,每个家庭中的多台上网电脑,给学生创造了阅读的巨大条件,为我们对语文“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不可以发挥它们的作用,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
1.4国内衢州柯城区对语文课外阅读元认知培养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丁庆富的《学生课外阅读误区的矫正》也作了论述。我们可以在现代信息资讯传递方式的大系统中考察研究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改革目标,研究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获得一种有语文教学人文个性,也有语文教学工具特点的教学能力,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
2研究的指导思想
2.1根据语言与信息的关系。
语文阅读学习可以看作用一个根据一定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形态节点。
2.2根据语文学习的特点。
语文阅读学习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语文能力的教学过程。所以把语言的感受积累使用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节点。
2.3根据语言艺术与思维的关系。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以记叙文为主,可以把课外阅读文作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节点。
2.4根据双主教学结构原理。
语文阅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体验生命、体验生命、发现自我、建构智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过程。所以把培养学生生存发展终身需要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健康人格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节点。
3课题释义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含义。“自主学习”就是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确立学习目标;能监视自己的心理活动,选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能从自己的学习方法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计划,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外储内化”就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以课本为基础,阅读大量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学习语文阅读方法,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非人脑物质载体储存、掌握课外阅读语文知识,通过教师组织的定量定向的自主阅读活动训练,把储存处理的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心理知识结构、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从而认识自我生命价值,发展丰富健康的个性。
4研究对象和方法
店口一小五、六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行动研究法进行研究。
5研究的预期目标
学生能善于调节和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善于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去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善于监视、调控、检测达标情况,善于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
每位学生有一本个人“词典”。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6“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的研究
6.1“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理论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的形成问题,或者说是讨论个体的心理机能,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问题。而个体心理机能的形成是一个由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过程,是一种新的外部活动方式与主体原有的图式实现协调、整合,从而内化为新的心理活动方式。这就是个体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即“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的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阅读方法的传授练习,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它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6.1.1学生学会自己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是分层次的,它可分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主要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达到的量与质。中期目标指每学期对课外阅读量与质的要求。而近期目标则指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国外研究发现,有远期阅读目标的学生能更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的效果也更好。
这样,从整体着手提出目标,又从具体落实拟定计划,学生就拥有一个较完整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有利于完成阅读任务,达成目标,在按计划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监控阅读过程,维持、补充、或修正自己的阅读行为。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要求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但为了提高积累的效率,为了积累的语言的运用,需要对积累的语言加以分类,而这在原计划中是没有的,于是就需要对原计划进行补充。这样,对阅读过程随时监控、调整、反复尝试,直到达成目标为止。这种监控、调整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
6.1.2在阅读中提高自我检验、监控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迁移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因此,提高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主体意识水平应包括学生在积累语言迁移写法中的自我检验,监控和调节水平。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一份阅读《自我提问卡》,要求学生对照进行自我提问。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阅读前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作好阅读的准备。1、想一想你阅读时所做的每一件事?为什么可做这件事?2、当你遇到阅读障碍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3、你最不善于读懂的哪类文章?为什么?4、为了较好地读好这篇文章或这本书,你能够做什么?
其次,在阅读时,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进一步读懂文章,提高阅读效率:1、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2、哪些内容是应该摘记的?3、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
最后,读后根据《自我提问卡》自我提问,进行回顾和反思。1、你在阅读时是怎样判断,选用什么方法阅读的?2、阅读时你常会犯什么错误?你如何改进。
这样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而且使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了积累迁移中的自主学习水平。
6.1.3学会评价阅读结果
具体的课外阅读活动结束后,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评价一下自己从制订目标,到实施计划,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作为这次阅读活动的反馈,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
阅读结果是阅读过程的产物。阅读结果可反映出一部分基本的阅读情况。因此,研究引导学生如何从阅读结果出发,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 “强化成功,形成习惯”非常重要。每次阅读反省的内容可以是:“你有哪些积累?你可以在哪些方面用上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如何解决?”
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过程的测评方式进行改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测评可采用“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可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赛”即竞赛,可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
6.2“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模式的形态设计
6.2.1模式的设计原理
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前承课堂教学后接课外阅读的关键链接,教学任务核心是“指导”――根据课内阅读习得的方法指导课外阅读,并期望学生将课内课外学到的方法“迁移”到没有教师指导的校外阅读,获得终身学习所需要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简图如下: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校外阅读
(课堂教学集中学习)(学前指导分散个体学习)(生存发展终身学习)
阅读指导方法特征
根据“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要求,课外阅读指导的关键是课内习得阅读方法的正向迁移。对于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而言,课外阅读材料是一种大量“变例”和问题解决的新情境。所以讲清方法,示范精要,指导得法是课外阅读有效高效的关键,正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环节。
学生特征简析
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记叙文体的字词句章的理解分析方法,具有一般文化程度的阅读面,而且还掌握了计算机文字操作和网络基本技能。具备了小学语文学习信息技术运用的基础。
6.2.2模式的主要特征
把语文能力作为信息能力的一个特例设计阅读指导模型,把计算机作为课外阅读的学习工具,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改革力度。
把学法指导作为指导模式设计的核心环节,体现了对传统接受式学习结构的根本变革。
把语文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指标,把创造性思维作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关键目标,把个性发展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综合价值,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性
6.2.3模式具体结构和操作方法:
五个基本环节
定向筛选――阅读分析――编码储存――提取应用――反思总结
课内指导学生个体分散学习组班集中集中交流
师生活动分散学习个别交流师生活动教师指导
学习任务、指导要求和效果检测标准
(1)定向筛选
学习任务:根据课内单元学习重点说明材料提取课外阅读学习具体要求;根据单元具体学习要求选择确定课外阅读课文的数量范围篇目;制订个人单元课外阅读学习计划,小组交流质疑修订,存盘发送教师。
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精学课文的“学习重点”归纳单元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的具体要求;选定阅读篇目;用内容、时间、阅读方法、学习预期结果四个要素制订学习计划。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单元学习计划评价标准;时间内容安排具体合理,可行性强;阅读方法和学习预期结果表述正确简明,操作性强;自评与他评、生评与师评相结合。
(2)阅读分析
学习任务:把计划规定的文章分成三类:指导单元阅读的知识性文章、你最喜爱的文章和应该重点阅读的文章;用默读的方法浏览规定的所有文章,选定重点阅读的文章和语段;细读重点课文或重点语段,完成语句理解、内容把握或情感领会等作业训练,形成文字;应用多向思维方法,对文章思想内容或表达方法提出质疑,研究释疑的办法和路径:工具书?网络?老师?同学?哪一条最好?为什么?注意收录你觉得最有用的网站网址。
学法指导:根据计划确定学习要求,选定应该细读的文章和语段;给出语言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作业具体要求,参考课堂精讲课文练习作业的方法,完成思考练习;研究释疑路径的特点,选择相宜的资讯路径;浏览课文要用板块扫描的方法快速默读,不出声、不能按字点读,统计每分钟的默读速度。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文章分类合理;选定文章段落能够体现单元学习要求;语言学习作业方法要求,使用工具书等理解关键词语,要求理解正确,形成文字储存。质疑量多面广有思考价值;应用同中求异或多向思维的方法,选择你所感兴趣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要求有新意、想象联想丰富独特。
(3)编码储存
学习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所有的文字资料,分类储存,并统计字数;把作业练习文字存盘发送教师;课堂集中,重点交流,教师评点,提出作业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的内容特点,研究制订分类的标准;用文件夹的形式分类储存各类信息;筛选信息资料,取个人喜爱有收集价值的;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作业文章,分类存储,教师存盘。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信息分类标准合理,标记鲜明,易于识别;储存手段合理,检索提取方便;储存信息有效价值高;储存信息容量大。
(4)提取应用
学习任务:自由组织1次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主题活动;全班组织1次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所有成果展示均须制作文字策划材料。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的多种形式和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读书沙龙,专题交流;电脑小报,专题交流;朗读、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组织文学社团;制作专题网页;教师参与策划和展示。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成果展示容量大、水平高、文字简洁优美;策划有新意,考虑周密,切实可行;活动形式效果好,主持局面能力强。
(5)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思总结学期的学习方法形成文字。
学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一个学期的课外阅读经验,从语文阅读、信息处理、学习成果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归纳总结基本规律,写体会文章;用理解语意分析结构层次概括要点的准确敏捷概括和评价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用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兴趣爱好、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心理承受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等多个要素反思分析归纳自己的成长。
效果检测标准方法:成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分类合理,信息量大,水平高;方法总结分类合理,叙述清楚,概括全面;成长总结分析客观全面,材料切实生动,说服力强。
7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年来的实验效果表明,“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的研究促进了师生水平的共同提高。一方面,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教师要阅读在先,思考在前,教师的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一年来,我们的教师增加了知识储备,知识结构得到了更新。另一方面,学生的语文素质获得了很大提高,阅读量超出了传统教学的6倍,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与没有参与实验的时候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奖作品加上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累计40多篇;学生自己编辑的文学刊物。还有一些无形的收获,如学生自信心的提高,在集体场合下大多数学生能够即时自如、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文化修养发生了变化,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审美情趣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当然,对于一个涉及学科全方位改期的课题来说,一年的时间不算长,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目前,我们主要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更有效地监控;二是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进行更科学的检测。我们准备再化一定的时间加以探讨,争取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治金主编。《20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丛书》[C]。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9。第12――15页。
2、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第78――86页。
3、崔峦。《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第2――6页。
4、韩绍祥主编。试教通讯[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第26――37页。
5、韩雪屏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第81――90页。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 合著网 演化分析
分类号:G250
引用格式:邹鼎杰.计算机科学领域科研合著网演化分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2): 130-135[引用日期]. http:///paperView?id=23.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普遍现象。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合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合作状况。通过研究论文合著情况来了解科研合作现状,发现科研合作规律及特点,能够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管理,启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合作。
国外的科学计量学专家普赖斯[1]和D. Beaver等[2]最早对科学合作和科研论文的联名发表情况进行了探究,普赖斯认为大多数高产作者提高他们的生产率是由于存在一个集体的领导而使他们能比单枪匹马时完成更多的工作量所致。国内的文献计量学专家王崇德[3]、汪冰[4]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合著率、合著程度等指标展开研究,通过量化的方法研究科研论文合著现象。随后M.E. Newman[5]、A.L. Barabási等[6]提出用网络方法研究合著关系,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合著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王福生、杨洪勇[7]基于2001-2006年期间发表于《情报学报》的科学研究论文作者数据构建合著网络,探索了该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李亮、朱庆华[8-9]以1998-2005年期间发表在《情报学报》上的880篇科研论文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合著网展开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和边缘-核心结构分析;随后刘蓓、袁毅等[10]以2000-2006年被收录在中国期刊网上“情报学”主题相关的9 806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作网络,分析研究人员合作紧密程度等特性。
然而,现有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图情学领域且数据规模小、时间跨度窄,通常以静态方式分析,缺乏动态分析研究。本文以计算机科学领域1975-2014年发表的约300万篇论文为样本建立合著网络,以年份为单位分析该网络演化特点,对比分析期刊合著网络和会议合著网络差异,揭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1 DBLP文献库及预处理
DBLP[11]是由德国特里尔大学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科学文献库,该文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服务。由于其更新速度快,收录论文质量高,很好地反映了计算机领域学术前沿方向,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给计算机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权威性也得到了研究界的高度认可[12]。截至2015年8月,该文献库已经收录超过140万名科研人员发表的约360万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约120万篇,占46%;会议论文约160万篇,占53%。本文提取数据集中1975-2014年40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DBLP数据集以XML格式提供数据服务,每条数据记录包含论文标题、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日期等字段。期刊论文以节点标记,包含创建时间(mdate)和唯一标识(key)两个属性,以及作者(author)、标题(title)、刊名(journal)和发表年份(year)等子节点。一条典型的期刊论文记录属性见图1。会议论文以节点标记,所包含属性和子节点与期刊类似。由于各种原因,DBLP文献库收录时存在部分期刊或会议论文字段不齐的情况。笔者挑选出创建时间、唯一标识、作者、标题、刊名和发表时间这7个要素均齐全的所有记录,删除7个要素不齐全的记录。最终得到1975-2014年间发表的1 231 308篇期刊论文和1 607 382篇会议论文。本文运用java语言,采用sax大规模XML文档处理程序包处理所有文档。
2 合著网络构建
本文主要考察科研作者之间有无合作关系,不考察合作关系强弱,因此建立无向无权值合著网络。以姓名为作者标识,作为合著网的节点;对于任意两名作者,如果他们合著过论文,则这两名作者之间建立一条无向边。最初以1975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然后以1975-1976年间为基础构建合著网,以此类推,最终构建1975-2014年间发表的论文合著网络,分析这40年时间内随时间推演网络规模、度分布等演化特点。针对特定论文数据集,构架步骤如下:①基于论文数据构建“作者―合著者”关联表;②根据关联表统计当前合著网络规模;③根据关联表统计节点度及该网络度分布;④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分析该网络连通区域,并统计最大连通区域节点占整个网络的比例。
3 合著网演化分析
3.1 整体网络属性
表1显示了以1975-2014年间完整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期刊合著网和会议合著网的基本属性。期刊合著网作者人数约93万,共123万篇,平均每人3.55篇;会议合著网作者人数约107万,共160万篇,平均每人4.52篇。可以看出,计算机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以会议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其原因是会议能够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更有利于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换,启发科学研究。会议合著网平均合作者为7.73人,高于期刊合著网的6.90人,说明科研人员在发表会议论文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合著,这与会议论文的时效性和新颖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论文需要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才能完成有关。从连通性角度考虑,两者最大组元(组元指网络中的连通区域)节点数与网络总节点数比例均在80%以上,且第二大组元所占比例极低,说明合著网中除极个别的孤立节点外,绝大部分作者已经处于同一个连通区域,作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发现会议合著网的最大连通区域较期刊合著网大,会议论文的合著情况好于期刊论文。
本文认为产生上述特征的因素可能有以下3个:第一,科研难度增加以及科学家乐于合作共同解决难题是促进科研合作的主要原因。在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早期,科研人员倾向于解决基本问题,这类问题比较直观、所需投入的人力较少;随着基本问题的解决,复杂难题需要科学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类乐于合作的天性也促使科学家走在一起,以更为高效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第二,2000年以来计算机和互联网市场的迫切需求刺激了该领域的发展。通过两类合作网网络规模的增长可以明显看出,2000年以后网络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研人员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本文认为出现这种明显变化的原因是2000年左右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人员参与到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第三,会议对论文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的科研论文需要在更短时间内完成,这样从客观上要求科研人员加强合作,提高科研效率;同时会议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形式的科研信息交流,可能是吸引更多科研人员参与会议的原因之一。
基于海量数据的合著网分析能更加准确、全面地呈现一个学科合作的发展现状,但因为面临着数据处理难题,传统的个人电脑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常见指标(如网络直径等典型参数)的计算。在下一步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和巨型合著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参考文献:
[1] 普赖斯. 小科学, 大科学[M]. 宋剑耕, 戴振飞, 译. 北京: 世界科学社, 1982.
[2] BEAVER D, ROSEN R. 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part I. the professional origins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J]. Scientometrics, 1978, 1(1): 65-84.
[3] 王崇德. 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 情报学报, 1982, 1(2): 220-225.
[4] 汪冰. 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 情报学刊, 1990, 11(5): 335-339.
[5] NEWMAN M E.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J]. Working papers, 2000, 98(2): 404-409.
[6] BARAB?SI A L, JEONG H, N?DA Z, et al.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02, 311(3-4): 590-614.
[7] 王福生, 杨洪勇. 《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J]. 情报学报, 2007, 26(5): 659-663.
[8] 李亮, 朱庆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08(4): 549-555.
[9] 朱庆华, 李亮. 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31(2): 179-183.
[10] 刘蓓, 袁毅, BOUTIN E.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学报, 2008, 27(3): 407-417.
[11] [EB/OL]. [2015-11-08]. http://dblp.uni-trier.de/db/.
[12] 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 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 计算机学报, 2012, 35(4): 741-753.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教学特点应用整合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培养知识性人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伴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其中以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实验教的逐步整合,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优化了我们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自身特点
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实验现象的延时性等,往往给我们的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有些实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甚至将难以进行。主要的原因我想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其自身的的一些特殊性。
1.化学实验的不可逆性
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进行演示性的教学方式,有时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在实验教学演示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因为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某种需要而停止实验的进行,进行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当然这个过程必将增加了我们化学实验教学的难度,因此大家在实验教学中都有过演示失败的经历,所以说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2.化学实验的复杂性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其本身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在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我们常常会用到数学和生物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掌握的不好的话,也会影响我们实验教学的进程。在整个实验进行的过程,我们的实验过程和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动作”来进行,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事先都必须考虑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意外情况,以及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该如何处理等。
3.化学实验的危险性
在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有些化学实验会用到有剧毒的实验药品,有时在我们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一旦泄漏就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因此说我们的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从我们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角度来看,危险性一般较低,所以我们也不要过于担心,千万不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那将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春天”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春天”来了。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其本身所具有的种种优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我们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有时比较漫长,如何让学生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本身的趣味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比如视频,动画和图片等素材,当我们把与实验相关的素材准备好以后,我们可以制作PPT课件,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我们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遏制化学实验危险,保障师生安全。
尽管在高中化学实验的进行过程中,有些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化学实验操作起难度比较大。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氧化汞加热分解、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实验操作的时候,以前我们教师亲自操作,失败率非常高,有时在演示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往往还会导致学生对我们的实验结果产生很多的疑问,甚至对正确结果产生怀疑。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的话,能够达到仿真的效果,使学生能易于观察到实验结果,保证化学实验的教学顺利进行,且有利于避免危险发生。
三、多媒体技术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过程中,的确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如果我们只是凭着其信息量大、炫目的动画等来吸引学生的话,这将远远没有实验的真实过程相提并论,因为学生在自己亲自做实验过程中的那种怦然心动、望眼欲穿的体验,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无法达到和企及的。另外,如果我们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话,往往会弱化了我们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通过新媒体、新形式直观感受化学实验之时,随意性增大,不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进程。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让多媒体技术和我们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完美的整合。
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当然我们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要跟着发展,那么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二者进行完美的结合的呢?值得我们所有从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的思考,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现有的实验教学设备,在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优势,减少其弱点,从而更好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起到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在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起到对化学实验教学促进作用。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深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学习如何将二者进行完美的结合,必将让我们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朝着高效的方向去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我们教学效率,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第05期邓友银《高中新课改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浅析》
1及时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单调,多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较少,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还有些实验项目过于陈旧,早已经被其他更优越的方法取代,使得实验教学与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完全脱节,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删减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适当引入分子生物学实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设计实验,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我院在生化实验教学改革中,减去了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如酵母RNA提取鉴定、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等,而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较强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如:细菌蛋白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γ-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质粒的提取、酶切与鉴定等;在时间安排上,首先安排的是一些基础性实验,以便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他们能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熟悉生化实验的基本技术(如离心、电泳、分光光度法等),然后再进行综合性实验,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医学人才打下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实验内容和完善实验方法。如:转氨酶的活性与临床的一些诊断密切相关,因此“改良穆氏法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是医学生化实验室常做的实验,出于安全考虑,只能使用健康人血清,而我们知道,转氨酶在脏器中活性较高,正常人血清中活性较低,再加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可能有误差,结果导致有些同学在比色时,测定管和空白管几乎无差异,从而得不到实验结果,同学会感觉很沮丧,甚至进而对生化实验失去信心和兴趣。我们在改进教学内容时,同时以动物(如家兔)肝脏为样品作一个对照,不仅能解决实验不出结果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中,正常人血清中酶活性很低”这个知识点,从而进一步理解测血清中转氨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我们还将科研实验中已基本不用的圆盘电泳改为更为常用的垂直板电泳,在开始两年的电泳中,用血清作为样品,由于血清中清蛋白含量过高,影响了电泳的分辨率,后来改进为用细菌蛋白,分辨率则大大增强。
2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虚拟现实技术及虚拟实验室迅速发展。虚拟实验室是计算机技术与机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电脑及相关计算软件构建一个虚拟实验环境,实现传统实验室的功能,在各种虚拟的实验环境中,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各样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传统实验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生物化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日新月异,有些内容如基因工程及其他一些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反应等都是理论课上必讲的,但是由于这些实验花费较大、耗时较长等原因,难以在学生中开展,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应大力提倡建立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室,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虚拟实验室可降低实验成本,打破时空限制,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和成功率,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同时虚拟现实技术的高度沉浸性、交互性、想象性的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和科学素质。虚拟分子生物学实验在我院也在初步运行。除了对难以开设的实验通过虚拟实验教学外,对于一些已开设的如质粒提取等实验,我们还先让学生进行虚拟实验,熟悉实验过程,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虚拟实验增加了实验的成功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视频,或者教师自己操作制成视频,做成多媒体,当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可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并帮助他们及时捕捉和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手段、方法。
3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
各医学院校生化实验室均配有实验技术人员为实验课准备试剂、器材等。实验员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实验工作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有更全面的实验素养来解决教学中疑难问题。但很多实验员存在年龄大、学历层次低、学科知识老化的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如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生化实验都增加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年龄较大的实验员对经典的生化实验准备得心应手,但面对新的技术和方法则可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结构,了解和掌握更多、更新的方法和手段。另外,高校的实验技术人员待遇也普遍偏低,技术人员缺乏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进行进修、培训和继续教育;引进高学历的中青年实验人员,创建一支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实验人员队伍,为实验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对文化和语言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对文化这部分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定义,主要有: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形成的产物,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能够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等。②文化不是静止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内涵。③文化涵盖了语言和文字。
语言的概念也是有很多种的,主要有:①语言是人类在社会环境下用于沟通和交流而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要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语言的学习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手段,一门语言的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外国的深层文化。文化和语言学习密不可分,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习效率。
二、文化导入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地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导入课堂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来具体分析课堂,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文化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日常交流所涉及内容是否相关。一方面确保学生学的东西不会过于抽象、空洞以及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文化内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应用和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领悟能力制订文化导入内容,要由简单到难,而且要注意导入文化内容和课本主题内容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使导入内容过于零碎。在选择导入的文化内容时,教师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尤其是与课本中的词汇相关的文化知识,不要过于复杂,要简单易懂,使其对学生的词汇学习和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教师在文化导入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在导入代表性的文化内容时,应该仔细讲解,反复练习,最好做到举一反三。在导入当下流行的文化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导入历史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传统习俗的来龙去脉,以更好地了解习惯用语。此外教师一定要注意,导入的文化内容最好以浓缩和有趣的方式进行,不必占用课堂正常教学的太多时间,而且要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文化积累。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的导入方法不能局限于课外的阅读或是简单地讲授,教师要通过对导入内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导入策略。下面是几种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导入策略。
第一,随时穿插,仔细讲解。课本中间有难以理解的表达和词汇时,教师可以在讲解难懂词汇之前穿插讲解相关文化知识,对其仔细讲解,并让学生在课本旁边做注解。优点是可以随时复习、内容突出、便捷;缺点是导入的文化内容比较零散并且缺乏系统性。
第二,与上课流程相结合。如果课程内容是历史事件,传统习俗和政治等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出与其相关的文化内容,并且作为一节课的导入环节,或者课后拓展部分,使文化内容与课程流程和内容相融合。优点是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缺点是在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流程的编排有一定的困难,要求既能调动兴趣还要让学生理解并且不能过于简单,要巧妙地融入的课程当中,这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讲授要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文化知识内容的穿插时,不能只注重讲授,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表现出来,要多进行实践,例如,运用小话剧、电影配音、演讲等。这样做的优点不仅是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检验学生是否吸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缺点是课后需要学生的大量时间,课上也需要大量时间。
第四,任务法。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进行调查、搜索,找到相关的文化背景,自我吸收,然后在课上进行分享,互相补充,而且可以与课本内容进行比较。优点是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课上分享,互相补充;缺点是学生搜索内容可能雷同,不好控制。教师也要在课下做好充分准备,学生们如果搜索相同内容,教师要随时进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关键词:中学化学 研究性学习 思考
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更多、更好地掌握这些信息呢?有不少专家指出,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另一条思路是"研究性学习"。 "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重视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学习方法的一次革命,目前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正在受到人们特别是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现状的关系
化学研究性学习目的是转变学生学习化学的方式,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高和身心发展创造空间。
然而,目前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和推进存在不少困难,有的地方虽已有些效果,但有的地方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应试教育对研究性学习产生很大的阻力。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片面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在研究性学习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是否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其次是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化学药品和仪器短缺,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没有药品和仪器,有些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纸上谈兵。再次是教师培训的缺乏和学生的不适应。有很多教师没有接受对过研究性学习的培训,甚至还有化学教师认识不到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仍单纯的给学生灌输知识。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失去了他们学习中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受化学在高考中的地位影响。化学学科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不大,而且有些省份的高考中,化学也只仅参考性的科目,分数并不计入总分。很多学生容易出现重语数外,轻化学的现象,对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2.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结论的关系
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会查阅各种参考资料,整理搜集各种信息,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的锻练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对研究性学习评价时要"重过程,轻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⑴着重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意志、品格、态度的提升;⑵评价内容应从重知识转向重能力,使评价内容更加人文化;⑶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引导和启发学生,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3.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求知者;要求学生勇于设想,大胆推测,精心验证,通过同伴之间积极的相互合作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要善于在学习中甄别信息的效用,善于在学习中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首先,在思想上,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想、去看、去做、去说,真正进入积极思考,努力实践的理想境界。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选题方面,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范围或内容指导,如学生可选如下课题:化学和环境污染的产生、治理以及其污染物的检测等环保型内容。又如白酒中醇的检验和食盐中碘的检验。再如怎样用肥皂水来检测水的硬度等。"84消毒液"的漂白性等生活与化学型内容。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筛选出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性学习选题不当只会影响教学效率,浪费教学时间。再次,在学法方面需要教师切实加强指导,如可以举办诸如"如何搜集整理材料"、 "如何规范实验操作"、 "如何撰写小论文"等有关讲座,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各个课题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指导。另外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言语教学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打通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结论,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化学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我们不能把两者完全对立,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通过接受性学习学到的知识作为储备,没有这些知识储备,研究性学习就是空中楼阁。现在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让学生感知直觉经验,培养动手能力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不是否定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积极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时代要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乐趣,从而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化学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个探索过程。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研究性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必会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季 芳。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课程・教材・教法。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催化剂;反应速率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2C0040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实验不但是验证化学理论或假设的一种科学研究手段[1],也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相关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方法[2]。王磊等[3]认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实验内容具有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涵,应该包括问题要素、本体要素、知识要素、方法与技能要素、态度要素等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不但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技能和实验仪器等传统三要素观点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化学实验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在教材中,有关实验的编排往往只是对操作过程及现象观察进行描述,没有完整地呈现实验内容的全部要素。如果完全按教材编排的内容进行教学,常常会使得某些内容被忽视,实验的教学功能也会弱化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难以真正落实“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进一步分析实验内容要素,合理设计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1 实验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实验内容要素分析的实验教学设计,强调较全面地呈现实验教学内容,不但要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学会化学实验技能,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总体思路是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按问题要素、本体要素、知识要素、方法与技能要素、态度要素等五要素进行分析、丰富,并设计探究式实验教学环节,将分析并丰富后的内容有机整合到探究式实验教学环节中(见图1)。
在该设计模式的要素分析中,问题要素是指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揭示的规律或提供的事实;本体要素是实验的物质条件,包括实验条件、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等;知识要素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等方面的知识;方法与技能要素是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基础”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有关实证研究方法、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定量处理、模型和假说等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内容;态度要素主要指实验安全意识、绿色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对实验的认知和态度等。从这五个要素来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组成,能全面地呈现实验教学的内容;同样,基于这些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够关注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从而避免内容缺失和教学功能弱化。
2 实验教学设计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按基于实验内容要素分析的实验教学设计模式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2》(2007年第3版)第二章实验2-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案例(以下称实验2-6),来说明该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
该实验在教材中的陈述为“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MnO2粉末、1~2滴1 mol/L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
在教学中,我们将其作为演示实验进行教学。
2.1 要素分析
从实验内容的五个要素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的组成,其目的是完整呈现实验教学的全部内容。
2.1.1 问题要素分析
问题要素是实验内容的核心要素,实验只有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才具有探究性和目的性。教材中部分实验课题明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即是该实验的问题要素。而对于一些没有提出明确探究问题的实验课题,通过分析该实验的意图及其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价值,也可以提炼出该实验的问题要素。
案例 实验2-6的陈述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问题,但从教材前后内容来看,实验主要是探究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意图是通过该实验得出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结论,因此我们将该实验的问题要素确定为“MnO2、FeCl3对H2O2的分解速率有什么影响?”。
2.1.2 本体要素分析
本体要素是实验的物质条件。分析实验内容的本体要素,就是要从教材陈述的实验过程中提炼出完成该实验所需的所有药品、器皿、仪器设备及其数量,特别是教材中没有明确写出、但又是必需的器皿等。
案例 实验2-6中,本体要素除了包括MnO2粉末、1 mol/L FeCl3 10mL(滴瓶装)、5%的H2O2 50mL(新配制)、清洁的试管3支外,还包括教材没有写明的塑料透明试管架、药匙、纸槽等。
2.1.3 知识要素分析
知识要素既是解决问题的必备基础,也是实验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考虑两个层面,一是实验前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基础,二是完成实验后学生应获得哪些新的知识。知识要素的分析,具体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有关实验对象、实验手段的知识,实验后获得的结论等方面进行。
案例 实验2-6中,实验前学生应具备的知识:H2O2水溶液俗称双氧水,有毒,有腐蚀性,是强氧化剂;H2O2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水及氧气,并产生气泡,气泡越多表明分解速度越快。实验后学生获得的知识:MnO2、FeCl3起催化剂作用,能加快H2O2的分解;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1.4 方法与技能要素、态度要素分析
方法与技能要素、态度要素在教材中往往没有直接呈现出来,需要钻研课程标准、领会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并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各模块、章节的教学目标,才能很好地分析。方法与技能要素方面,除了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外,还包括实验设计、数据的定量处理等实证研究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内容,以达到对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等的培养。态度要素方面,应根据实验课题的知识要素、方法与技能要素等方面的内容,分析提炼安全、环保、绿色意识培养,以及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培养等的内容。
案例 实验2-6,除了巩固药品取用技能(MnO2粉末取用、FeCl3液体取用)外,还有简单对比实验的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的技能。H2O2有毒性和腐蚀性,因而教学需进行学生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化。
2.2 目标确定
从要素分析来看,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有针对性地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体现。但是化学实验的类型多样,不同具体实验课题的要素组成、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在重视体现教学目标完整性的基础上,也应根据具体实验课题在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突出该实验课题核心教学目标。
案例 实验2-6,教材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该实验来说明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此该实验最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这一基础知识。根据这个思路,结合要素分析结果,我们将实验2-6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认知性学习目标:知道MnO2、FeCl3起催化剂作用,认识到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技能性学习目标:学会简单对比实验的设计;巩固试管实验操作技能。
体验性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H2O2的毒性和腐蚀性,进一步培养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规范操作,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3 过程设计
化学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过程无疑采用探究式教学过程最为恰当。一般来说,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分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设计、收集证据和解释与结论五个环节,王磊等[5]从师生在不 同探究环节中所占活动主体的程度不同将探究式教学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水平,从水平一到水平五,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小,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大。
案例 对于实验2-6,我们作为演示实验进行教学。但作为一个具有研究性质的实验,仍然可采取探究式教学过程设计,具体环节见图2。
2.4 内容整合
在要素分析、目标确定的基础上,根据过程设计,将实验教学内容具体组成成分有机整合到各个实验教学环节中,设计出教学事件和流程。
2.4.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要明确实验探究的问题、揭示的规律或提供的事实。这些问题、规律或事实应对应于实验内容的问题要素。因此,在提出问题环节,要通过创设情景呈现实验内容的问题要素,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要素开展实验探究学习,使实验教学具有探究性和目的性。
案例 实验2-6,实验前教师提问:“MnO2、FeCl3对H2O2的分解速率有什么影响?”此问题与实验的问题要素相同。
2.4.2 建立假设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提出的问题,讨论实验的可能结果,作出猜想或假设。实验的可能结果及假设的具体内容涉及实验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即完成实验后学生应获得的新知识。因此,在这一环节,将实验后学生应获得的新知识这一知识要素通过假设的形式呈现。
案例 实验2-6,提出实验假设:MnO2、FeCl3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此假设针对研究问题,体现知识要素。
2.4.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即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要有计划地融入方法与技能要素中的实验设计方法,介绍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对照组等概念,帮助学生理清实验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提出的问题、验证假设。
案例 实验2-6中,可体现实验技能中的对比实验设计要素,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引导学生一起设计该实验:自变量为MnO2、FeCl3;因变量为H2O2的分解速率;以加MnO2、FeCl3试管为实验组,以不加MnO2、FeCl3为对照组,通过实验观察哪支试管中H2O2的分解速率快。
2.4.4 收集证据(开展实验)
实验准备是实验内容本体要素,如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的呈现过程,同时也是针对这些本体要素的知识要素、态度要素的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对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等进行展示、介绍,针对某些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的知识进行提问回顾或讲解,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验前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同时,针对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实验药品,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案例 实验2-6,实验演示前,教师逐一展示MnO2粉末、FeCl3溶液(滴瓶装)、H2O2溶液(新配制)、清洁的试管,并重点讲解H2O2水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水及氧气,产生气泡,气泡越多表明分解速度越快;同时强调H2O2水溶液的毒性、腐蚀性,培养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实验演示是实验内容的方法与技能要素、态度要素等综合呈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讲解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条件控制,同时要规范示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演示实验常常采用边讲解边演示的教学形式。
案例 实验2-6中,演示实验时讲解MnO2粉末取用技能、FeCl3液体取用技能。
实验结果观察是实验收集证据的环节,也是整合实验内容的方法与技能要素的重要一环,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收集同假设有关的实验现象和数据。
案例 实验2-6中,引导学生在相同条件、同一时间下对比观察3支试管产生气体的速度。
2.4.5 解释与结论
将观察、收集到的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也是实验内容的方法与技能要素的重要呈现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并通过正确方法表达实验结果。
案例 实验2-6中,对比3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说明MnO2、FeCl3起催化剂作用,能加快 H2O2的分解,得到催化剂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结论。
总之,基于实验内容要素分析来理清实验内容组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实际上高中化学实验的类型多样,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探究实验、设计实验、对比实验、观察实验等类型,由于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具体实验课题的内容组成要素上也有所差异,教学实践中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李万华.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实验部分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王磊,刘强,张小平等.试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实验体系[J].化学教育,2004,(9):9~12.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01
1.前言
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倡导素质教育,然而素质教育也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发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在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心理学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中,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是在智力、性格和动机等方面,更为重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方式,也就是学习风格的不同。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倾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风格及教学设计理论
学习风格涵盖了学习者在感知、认知、概念、情感、心理、社会以及行为诸多方面的因素,是个体在生理特性的基础上,受到一定的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习风格的特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独特性、稳定性和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不稳定阶段,所以感知学习风格分类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合适。所谓感知学习风格是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知通道参与学习的倾向不同而对学习风格的一种分类方法,也就是不同的学习者在参与学习时所使用的感官是不同的。对学习风格作出巨大贡献的外国学者Reid从不同的学习者偏爱不同的感觉获取知识,他把感知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触觉型、合作型和独立型六种类型。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已经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3.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是在人们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程序化的步骤,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包含的步骤也不相同。它的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么做。它指出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来进行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
我们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分为三类,它们是: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导-主体”模式。
目前,最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是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涵盖了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这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地支持以教为主或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利用其公共部分和相互跳转特性实现主导-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正因为他有这样的优势,所以成为了教育者们选择的目标。
4.学习风格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人们对学习风格的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在不断的提醒着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来让他们动用更多的感官来参与学习。这样,才能使不同风格类型的学习者充分地挖掘他们各自的潜力,使学习活动取得更大成效。接下来,本文将从学习风格对教学设计的几个影响方面来进行阐述。
4.1信息加工方式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和学习风格相关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的话,学习效果会更佳;有的学生喜欢观察实际的物体来学习;有的喜欢做大量的练习题,去领会各种定理和不同公式的含义;有的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等等。这些方式都属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其实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的过程中的倾向的态度和方式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信息加工方式来制定教学目标,编制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4.2学习条件
学习条件包括外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者内在的因素,它影响着学习者的注意力以及接收、记忆信息的能力。外在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的光线、温度、教室的布置情况等等。已经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在不同的光线和不同的温度下对信息的响应是不相同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了解学生对学习条件的需求,对于选择教学媒体、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设计个别化教学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系统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3生理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知道人的生理是存在着差异的,而且表现在诸多方面。有关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左右半脑的功能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左半脑主要是处理语言、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与分析思维的中枢,主要是对人类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方面等方面的管理;然而人的右半脑主要是处理事物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中枢,主要是对人类视觉、形象记忆、想象、模仿及情感等方面的管理。所以由于人们在生理方面存在着差异,那么有的人心理上表现为左半脑的优势,而有的人则表现在右半脑的优势,还有的人则是左右半脑平衡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也要注意学生的生理类型,对学生处于弱势半脑的情况加以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分析学生生理方面的差异,对教育者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关键词] 变构模型;教学设计;学习科学;ALID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海峰(1978—),男,河北唐山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系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
一、引 言
“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集诸多教学要素系统化的目的。教学设计的设计基础是在析清“人类是如何学习”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组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来进行学习内容、教师、学习者和媒体等教学要素的组织。关于学习含义的理解有诸多不同,主要分为如下几大学派:第一,以机能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有爱德华·桑代克、伯勒斯·弗雷德里克·斯纳金、克拉克·伦纳德·赫尔等。桑代克倡导联结主义,通过选择和连接进行学习,学习是渐进的而不是顿悟的;斯纳金是激进行为主义的代表,通过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结合强化奖惩等措施进行教学研究;赫尔则通过探究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二,以联想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巴普洛夫,他认为学习的发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提出了预期学习理论观点。第三,以认知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为皮亚杰、乔纳森,他们认为学习的发生基础是基于学习者原有知识,通过同化、顺应等进行知识的建构和发展。第四,以神经生理学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为唐纳德·奥尔丁·赫布和罗伯特·C·波尔斯,他们从脑组织、神经网络和进化论的角度研究生物体与学习的相互影响及学习理论。[1]
从四大学习理论派别的发展来看,前两种学习流派过于机械化、简单化,忽视了人类的身心发展;认知学派较前两种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化、顺应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很难由学习者自己独立发生;第四种学习理论从生物体的层面考虑了器官与学习的联系。然而安德烈·焦尔当认为,学习是从学习者的概念出发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的概念是他们用以理解的唯一工具;只有学习者本人才能转化他们自己的知识;学习者不能在没有他者存在的情况下学习。[2]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什么是学习”和“如何促进学习”提出了新的视角,笔者结合这一学习理论探究了如何进行基于变构模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对该变构学习教学设计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LID)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变构理论学习观
(一)变构理论隐喻
变构模型是学习科学视域下的一种新理念,是在分析和弥补从机能主义到认知主义缺陷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层面的理论而创造的一种新学习观,它源自生物中“变构蛋白”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一种隐喻。这些生物酶是生命的基础,其形态变化及由此而导致的功能变化取决于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3]这一隐喻得出了极具启发性价值的两个结论:首先,学习者的思想(即概念体)是由学习者能够启用和调动的关联决定的;其次,教育者只能通过操作教学环境等外部条件来干预学习者的概念体,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变构理论学习观
变构模型的学习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命题:第一,学习就是转化学习者的概念。学习者的概念不仅是学习者学习的出发点,还是学习活动的结果,也是学习过程所使用的工具本身,学习就意味着从一种概念的结构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概念的结构状态。[4]第二,概念体由五要素构成: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个体的一个概念总是首先对应一个质问,质问又与相应的(模糊性)问题而存在,概念的炼制通常使其得到明确,同时其他相互作用的四个参数对学习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概念体既是学习者的工具,又是他们的“智力牢笼”。学习者只能利用自己的概念对信息进行处理、编码和解码;相反已存在的概念体会阻碍新概念的加入,尤其当新知识与已知概念相对质时,因为学习者认知、接受新概念时,总是用已有的概念进行解释,在这一解释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解、对质,从而阻滞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变构学习教学设计(ALID)模型构建与依据
依据变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笔者提出并构建了变构学习教学设计模型。
(一)ALID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变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者原有的概念体发生变化,然而对于教师而言,学习者的概念体并不能人为地直接进行操控,只能像变构蛋白一样通过控制外部环境来影响和改变它。显然,基于变构模型理论的教学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学习者的概念体,这是利用和对质概念体的前提,同时也是确定学习出发点的依据。第二,创设情境,旨在影响和变构概念体。概念体的变构分为直接建构和对质变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概念体进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概念体的变构是通过学习者与自身概念体的对质、解构和建构等不同阶段来实现概念体的重组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人际互动等创设启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对质和动机。教学设计旨在使学习更有效、更高效、更吸引人。[5]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制定、开发、实施、评价、修改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全过程,亦即应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计划或规定,为所需的教学活动制定具体可行、可操作的程序或方案。[6]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型旨在基于变构学习理论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织与规划,为践行教学活动制定出具体可行、可操作的程序或方案。
(二)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型的内容
根据概念变构模型理论,并结合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构建了基于变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体现了概念体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概念体变构的重要作用。
基于变构理论的ALID模型包括分析阶段、解构与建构阶段和评价阶段三部分。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确定学习起点。学习目标是学习结果的最终预期目的,也是教学工作者通过创设与操控学习环境欲使学习者的概念体发生变化的最终理想形态。学习目标的分析是利用学习者自身概念体的前提,也是与其对质的关键。学习目标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支持性概念,即既要理解学习内容,又要探究为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概念体进行变构的支持性概念。学习者特征主要包括概念体、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学习者本身概念体的分析主要涉及概念体的五要素: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获取学习者概念体的策略主要包括问卷、谈话、画图等形式。学习者的概念体是学习者对现实世界和所获信息进行解释的唯一工具,同时确定和把握学习者概念体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它关系到后续概念体变构的成败。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根据每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安排;学习动机主要分析学者当前对本学科内容的动机强弱以及原因。通过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来确定学习起点,还应注意学习的起点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即将全体学习者的基本水平与单个学习者的个人起点水平对立统一起来。
变构模型学习理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解构和建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环境创设、资源设计和教学策略安排为学习者概念体的变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概念体的变构成败。根据概念体的性质,即概念体的可利用性和障碍性进行不同教学形式的选择。如果学习者自身概念体能够直接同化和顺应外在知识,教师将会选择“利用”的教学流程;相反则会进入到概念体“对质”的教学流程之中。(1)“利用”模式。在“利用”教学模式中,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不存在错误,同时概念体的知识结构与学习内容的组织形态处于一致或类似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创设启动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为学习者的概念体变构提供信息资源,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供逐步的帮助和指导来完成概念体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环境创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变构;学习环境的创建必须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产生共振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学习环境的创建必须以学习内容为基础,为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创设条件。(2)“对质”模式。这一模式应用的目的旨在排除、撼动、驳斥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中的错误,将学习者的错误概念清除出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和学习者的概念反着来。基于这种理论观点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师要制造导致思想对立的情境,这种对立可以是学生本身的,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部的。学习环境的创设要突出真实感、真切感和共振性,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学生真切感受到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由于对质的形式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在自我对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数据资料、实物接触、现实接触、实验观察等形式实现;在协作对质中,教师可通过组织辩论、小组讨论以及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等形式展开。(3)评价阶段。动态性是评价的主要特征,因为在教学预设、进行中、结束等阶段,教师都在实时地进行监控与评价,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策略的调节。
四、基于ALID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经过对学生教材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查找和研究的论证,在2012年2月确定了基于变构模型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过程,即基于ALID模型的应用研究实验。
1. 课题选取
研究的目的源于探索基于变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应用方法。实验方法为准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源自七年级的教学班级,选取两个班级的生物学科进行实验研究,即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采用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他变量相同,同时对教材的教学预设分别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教学设计开发,便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
2. 建立假设与确定变量
研究假设:对于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基于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式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项假设中,条件因素C=学生进行七年级的生物课程学习;自变量X=两种教学模式(即变构理论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因变量Y=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干扰变量为被试者的主观态度、习惯、动机、准备状态、目标定时,为避免或减少这些干扰因素对数据分析产生的影响,笔者每周一都进行课堂调研及时发现及时排解,并将其记录下来作为最终数据分析的参考。此外两个班级采用同一位教师、同样的媒体进行授课,避免这些差异影响最终数据的效度。
3. 选取实验对象
首先对河北省遵化市地北头镇中学的七年级所有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生物教学,在第八周时进行七年级所有班级的生物测试,这次测试以第八周的月考试题作为对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前测;接着对各班进行生物成绩平均分和方差齐同性的分析,并检查他们的成绩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两个班级,分别是七(1)班为实验班和七(2)班为控制班。
4. 教材内容设计
教师讲授的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前八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第八周后对七(1)班采用基于变构模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七(2)班继续延续前八周的教学设计形式。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并运用学习环境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与现实对质、与同伴对质、与自己对质等,学习环境的设计仅仅围绕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这些概念体的要素进行。教师通过获取学习者概念体,然后创设环境来解构和变构学习者的概念体,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二)实验结果
实验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IBM SPSS Statistics 18,分析数据包括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前测和后测成绩。
1. 前测成绩比较
对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前测平均成绩为79.37,控制班的前测平均成绩为79.28。两个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成绩差异显著性概率P=0.973>0.05,故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后测成绩比较
对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F=0.072和P=0.791可以确定,两个实验组的方差具有齐性,不必进行置信度的区间调整。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89.29,控制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80.21。两个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班比控制班的平均成绩高9.08,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差异显著性概率P=0.013
(三)实验讨论与案例剖析
基于变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的生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学习形式,这表明该学习理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在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笔者从变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ALID模型围绕四个维度详细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及其关键点,并例举相关案例进行解读。
1. 概念体的获取与确定
概念体是变构模型的核心观念,因为概念体是学习者认识、理解外界的唯一工具,是新知识的解释系统,没有相关概念体的存在学习将无从谈起。显然,确定学习者的概念体是教学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在教学中,通常采用问卷、谈话、画图、文字描述、录音和视频等手段获取关于学习者的概念体。问卷法适合学期开学时的测评,如果在每一节课开始时都进行测试会对学习时间的分配造成影响,同时测评的结果并不能及时准确分析,也不能及时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谈话法也可称为问答法,即在上课或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通过问答的形式获取学习者的概念体,这种方式灵活、多变,但是教师所询问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揭示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全部概念体,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师所关注的,通常带有主观性,这一局限性容易忽视学习者起支持作用的概念体,为以后概念体的成功解构和建构产生负面影响。画图法是学生概念体自我表征的一种有效形式,与文字描述方法相结合效果更为突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习者能够尽显其所掌握的全部相关概念。因此教师可以规定让学生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描述概念体,这种方式可以弥补谈话法、问卷法所隐含的教师主观性缺陷。录音和视频手段能够实时记录学习者概念表达的任何瞬间,为研究者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他们概念体表达的内容、形式。研究表明,学习者概念体的表述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根据内容进行环境设计,即创造激发性的启动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使学习者愿意、积极地尽显相关的概念体。
在《血液循环系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谈话、填图的形式对学习者关于血液循环体统的概念知识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可以明确学习者概念体中的错误概念、空缺概念,为变构他们的概念体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测试表明,学习者对血液循环的方向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认识,把握住学生概念体的这些问题关键点,将有利于进行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学习工具的设计与提供。
2. 通过概念体进行学习
学生是从他的概念出发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的概念是他们用以理解的唯一工具。学习过程本质上就在于学习者究竟如何解决本身概念体与学习内容的差距问题,即学习者如何在已有概念体的基础上进行对差距内容的编码和解码。利用概念体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理解已有概念体的特征参数,即问题、参考框架、心智运算、意义符和语义网。研究表明,学习者对外界进行解释、编码的过程实际是不断对自己已有概念体进行质疑的过程。例如学生在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学习时,会不断提出一系列问题,“肺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心脏和肺循环的关系和影响怎样”等。提问的同时,学生通过心智运算会在自己已有的概念体中迅速地搜寻参考框架、意义符,探索所有相关的语义网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即在确定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之后必须对其进行相关参数进行分析,防止学习内容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承载能力。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概念体的参考系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教师是否是在分析了概念体已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是否存在着与新授内容相关的参考框架。简言之,是否能够利用已有概念体将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的概念结构中。研究表明,通过概念体进行学习的有效策略包括补充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虚拟实验解剖、接触实物等。补充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旨在引导学生完成从已有概念体到学习内容之间差距的概念结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同化和顺应方式;此外通过虚拟实验、实物接触、媒体等手段能够解决学习者提出的各种质问,即通过学习者的观察、探索、质疑进行学习者概念的建构和解构。在《血液循环系统》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提供血液循环的半成品概念图,即空缺其中重要的位置和方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填充和通过资料进行查询。
3. 对质与概念体
学习绝对不是累加式的机制,而且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同化和顺应,更多的情况则是突破学生原有概念的“智力牢笼”,与原有概念体对着干。学习者的概念体是对现实和所接受信息进行解码的唯一工具,不能完全被移除,然而教学设计者必须通过分析学习者已有的概念体确定其中的错误之处(即教学设计就是要通过学习环境设计来影响和对质这些概念),最终通过解构和重构实现学习目标。研究表明与学习者原有观念进行对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害怕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得到质疑、挑战而常常处于默不作声或置之不理;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对质时情绪异常激动,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走到了理智的边缘,这完全源于自尊心和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改变并不会易如反掌,一方面来自于学习者情感方面的维持,另一方面来自于与之保持较强一致性的概念体网络,只有当学习者的概念体完全无力维持他的观点并且认识到确凿的事实时,才会放弃原有观点,并通过解构和建构来接受新知识,新知识也只有在先拥知识失效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安置下来。在《血液循环系统》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与班级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质活动,即组内自我对质、小组对质和全班的人际交流。在对质过程中,学生对具有怀疑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教师应实时监控小组和班级学生的讨论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小组兴趣较低,应及时通过设疑、制造矛盾等方式挑起学生的对质热情。
实验表明,与学习者的概念体进行对质的有效策略包括实物与现实接触、自我表述与评析、辩论等。最有效、最直接的莫过于通过实物的接触来驳斥学习者已有概念体的错误,这种对质是学习者通过实物真实感触的自我对质,比较温和且易于接受。此类方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自我表述与评析是通过学习者不断进行自我质疑实现的,但这种方式对于改变学习者的概念体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习者很难挑战自己的错误概念,然而这种弊端可以通过设计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来实现,学习者通过对自己的质疑和资源搜索不断地解构错误观点,同时建构正确的概念体。辩论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对质,辩论的双方或个体会调用所有与其观点相关的论据来驳倒对方。这一过程既是对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网络结构稳定性、正确性的检验,同时也是验证概念体对于事实完整性、稳定性的一种方式。当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不能解释对方质疑或者所提出的概念被对方反驳成功时,这时就会引起概念体的“空位”和“认知冲突”,因此学习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概念体,通过解构和建构实行概念体的变化。辩论是激烈的、痛苦的,但是对于学习者的概念变构是印象深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辩论的激烈程度进行辩论过程的控制和调节,避免辩论过于激烈或平淡。为了避免面对面辩论过于激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通过聊天室、论坛、微博、博客和其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中性辩解。
4. 学习环境与概念体
教师或教学工作者不能直接操纵学习者内在的概念,只能通过外在的学习环境设计来影响学习者的概念体。学习环境在学习者的概念变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以展现学习者的概念体,获取和确定概念体的结构组织,为变构学习者内在概念体提供依据。其次,为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对质创设学习环境,主要通过实践参与、实物接触、媒体虚拟等手段为自我对质、展开辩论提供有效的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的切入点不仅仅在于概念体中的要素,而在于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学习环境要针对不稳定的观念要素联系或错误概念及其联系创设一种不协调的外在情境,启动学习者自我质疑,寻求答案的动机。第三,学习环境应为学习者不同变构过程提供适当的信息支持,包括在概念体的表达阶段和变构阶段。在表达阶段主要以问答、填图与画图等形式进行设计,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来实现。在变构阶段主要通过实物提供、现实接触、数字媒体资源来实现,旨在为利用学习者概念体或对质学习者的概念体提供事实参照,促进概念变构效率。根据《血液循环系统》一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基于网站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网站的内容包括血液循环系统的Flas、在线聊天室等这几项功能,目的在于向学习者提供自我对质、群组对质的条件,促进学习者识别已有概念体,变构错误概念体,建构新的概念体。
五、结 语
通过ALID模型的提出、构建与实证研究,旨在从变构学习理论的维度探索学习的发生机制和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变构模型的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获取、确定学习者原有概念体,这是学习者概念变构的前提;同时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在对概念体的理解上一定要把握其双重身份,即可利用性和矛盾性,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环境、资源和教学策略的设计。ALID模型是通过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实验并结合概念变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其局限性在于不同学科的性质造成对学习环境设计、资源安排和教学策略的差异性需求,这也是以后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B.R.赫根汉.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4] 安德烈·焦尔当,菲新宁.变构模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 裴新宁. 学习究竟是什么[J].全球教育展望,2008,(6):13~20.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对华文教学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存在教育观念落后、情感交流不够、缺少适当的评价等问题。为提高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实效性,应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合理分配参与者角色、优化协作学习环境、实施有效评价。
关键词:华文教学;网络信息技术;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57-02
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教学的网络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必将引起华文教学的革命性变化,本文探讨如何在华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是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竞赛、辩、头脑风暴等形式,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最大化个人和小组的习得成果。
一、网络信息技术对华文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1.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下,各种华文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形象生动,资源的载体涵盖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介。网络无边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与校外、国外的老师、同学进行远程互动、交流协作。
2.网络环境适合开展协作学习。学生处于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没有现实环境中的社交压力和情感负担,降低交流过程中的焦虑,增加活动的参与度,提高思维的质量。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有归属感,让学生觉得学习华文是有意义的,愿意学,并学好它。
3.网络环境可以实现长期协作学习。网络环境下,学习华文的小组成员不受地域、个体性格、年龄、工作状况的制约,成员之间可以形成稳固的协作关系,甚至能够实现终身协作学习的目标。
4.网络环境可以给华文学习者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网络教学可以让华文学习者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进度,在任何一个合适的地方随时学习。
5.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彻底改变。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是情景创设者、学习活动设计者、协作学习指导者。
二、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常见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网络华文教学中,教师仍然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进行网络教学,对学生角色分工缺少指导,对学习活动监管不够,注重知识教学,技能训练不够,局限于浅层次的问题讨论。
2.情感交流不够。网络华文教学是在虚拟世界中交流信息、传播知识,往往缺少情感交流,过于依赖网络媒介,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产生距离感。如果在结构复杂的网络课程中迷失方向,又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沟通与鼓励,学生们容易困惑迷茫,产生孤独感。
3.缺少协作学习的评价。目前的网络华文教学常常缺少协作学习的效果评价,不重视评价过程,没有自我反思,不能全面分析网络华文教学中协作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三、提高网络华文教学中协作学习的实效性
1.精心设计教学策略。现代化的网络华文教学,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依靠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实现大规模现代化、高质量的网络华文教学。协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协作学习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①问题讨论。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供文本资料和设置讨论的问题,通过聊天工具(QQ、微信等)、论坛、网络课程中的协作区、音视频会议进行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每个小组的人数最好为4人以下,多于4人不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时间最好为20-30分钟,时间过短难以保证小组成员经过深入思考并提出观点,时间过长会造成学习者的疲惫,也可以根据议题适当调整时间。步骤如下:搜集资料、协作学习(讨论)、总结。②作品设计。教师布置题目,华文学习者利用word、PowerPoint、视频编辑软件等完成作品,可以在Blackboard平台的“小组”模块进行此类协作,参与者建议不超过4人,时间为3-5天。华文学习者围绕任务确定主题、组内分工、搜集资源、创作作品、修改完善作品、提交作品或小组汇报。③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参加人数依据具体主题确定,活动时间约20分钟。例如以“商业谈判”为题目,设置采购方、供应商(若干),采购方根据心理价位与供应商谈判,确定最终要采购哪家的产品;供应商要充分介绍自家产品的优势,并指出别家供应商产品的缺陷,合理压价,充分竞争,取得采购方的信任,争取获得订单。另外一种角色扮演的模式为互助模式,小组成员自行分工,分别学习课程的某一部分,对这部分的知识研究透彻,然后当小老师,教小组的其他成员,每个人扮演一次老师的角色,最后,所有成员学习并掌握了所有内容。④“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可以利用聊天工具、网络平台的讨论区、协作会话区、共享白板、概念图等工具开展,教师给定一系列的引导词以刺激观念的产生,小组成员畅所欲言,尽量提出给定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形成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参与人数5-10人,时间约10分钟,适时调整时间。⑤小组竞赛。基于网络的小组竞赛式的华文协作学习,将学员分成两个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采用辩论或者游戏的形式进行,每组3-4人,依据规则展开辩论或者游戏,持续时间15-30分钟。为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需要协作,为了完美的结果就必须有竞争。每个小组成员不仅要完成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还要关注其他成员,关注小组整体任务的完成进展和质量,成员间开展协作学习。
2.合理分配参与者角色。网络化华文教学协作学习需要合理分配参与者的角色,可以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由学习者自发分工,也可以是由组织者规定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承担某个角色。参与者的角色按任务分为规则制定者、构想提供者、信息提供者、查询者、解释者、提问者、记录者、评价者等;参与者按在协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分为统筹者(领导者)、进程观察者、追随者、激励者、调解者等。教师(组织者)要帮助学生明确协作学习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合理分工,鼓励学生独立进行任务分工。
3.优化协作学习环境。网络华文协作学习适合个人无法完成的高复杂性的任务,要提高其实效性,实现网络华文课程与协作学习的深层次整合并易于推广。有效开展基于网络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小组规模(参与协作学习的学习者人数)、进行协作学习的时间、协作学习的材料(供小组使用的资料)、协作学习的工具(认知工具和通讯工具等)、协作学习的开展过程(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等。基于网络的华文教学协作学习中,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分为三个阶段:信息汇聚、群体思维和知识建构。有效的协作学习必须建立积极互赖的合作氛围,重视情感因素,从而实现有效的协作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互赖的协作关系,使华文学习者认识到,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必须进行协作,个人的成绩有赖于同伴和整个小组的成功。
4.实施有效评价。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师对协作学习客观的总结、科学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小组协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是促进网络华文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评价类型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评价,应注重协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还应设置绩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的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成绩的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和兴趣等。还要加强“反思”,在小组历程反思中,小组成员可以探讨协作学习时值得推广和发扬的经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基于网络的华文协作学习对提升学习者语言认知能力、移情和适应能力、语言操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更有效地传播知识与中华文化,推动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化学实验习题
我国正在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我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国家级课题成员校。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我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精力,我认为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整合这一新兴技术中做了些尝试。下面仅将我的创意和上课过程介绍以下,供大家参考:
(一)、课件内容介绍:
在本课件中,设计了三个实验问题:
一、实验室制取乙稀发生装置的相关问题
二、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乙稀的相关问题
三、实验室制取乙稀副反应中的各气体的验证
(二)、制作过程的思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软件(AUTHORWARE)的优势,在题与题之间设有按钮,可以"任意互动,任意切换",每个题中又包括"实验问题"、"组装仪器"、"合理答案"等内容,每个内容之间也有互动,切换。学生可以任意进入任何一个内容,进行联系、自学或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软件的互动功能。软件使用简单方便。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是教师上课时用的,其中在合理答案之前设有密码,即合理答案学生不易轻易打开,目的是让学生多动脑筋自己解决。学生版没有密码,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合理解释,获得教师未在现场的各种合理解释。为了上课方便,教师在版中,进入课件时,每位学生所在的机器的号码或姓名,以便教师在找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时将该同学的思路和解答呈现于每位同学面前,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学生回答或输入各种答案时,将有各种各样的提示或鼓励话语。对于试剂的假如顺序采用目标"区域响应"采用拖动的形式,正确就放在你所放的位置,错误就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提示"再来"或者给予"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并能够深入地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大约度恩能够里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体现教学三高。(即高质量、高效率、高密度)。
做完之后,学生还可以返回到你没学好或没明白的内容重新操作,重新巩固刚才的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化学实验习题
我国正在加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我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国家级课题成员校。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我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精力,我认为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整合这一新兴技术中做了些尝试。下面仅将我的创意和上课过程介绍以下,供大家参考:
(一)、课件内容介绍:
在本课件中,设计了三个实验问题:
一、实验室制取乙稀发生装置的相关问题
二、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乙稀的相关问题
三、实验室制取乙稀副反应中的各气体的验证
(二)、制作过程的思路: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利用信息技术软件(AUTHORWARE)的优势,在题与题之间设有按钮,可以"任意互动,任意切换",每个题中又包括"实验问题"、"组装仪器"、"合理答案"等内容,每个内容之间也有互动,切换。学生可以任意进入任何一个内容,进行联系、自学或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软件的互动功能。软件使用简单方便。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是教师上课时用的,其中在合理答案之前设有密码,即合理答案学生不易轻易打开,目的是让学生多动脑筋自己解决。学生版没有密码,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合理解释,获得教师未在现场的各种合理解释。为了上课方便,教师在版中,进入课件时,每位学生所在的机器的号码或姓名,以便教师在找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时将该同学的思路和解答呈现于每位同学面前,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在学生回答或输入各种答案时,将有各种各样的提示或鼓励话语。对于试剂的假如顺序采用目标"区域响应"采用拖动的形式,正确就放在你所放的位置,错误就返回到原来的位置,提示"再来"或者给予"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并能够深入地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大约度恩能够里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体现教学三高。(即高质量、高效率、高密度)。
做完之后,学生还可以返回到你没学好或没明白的内容重新操作,重新巩固刚才的知识。
关键词:C语言;辅助学习系统;智能化;面向对象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3-7438-03
1 概述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流行和推广的一种计算机语言。C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功能强大,在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进程中,C语言一直保存着较强的生命力[1]。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好C语言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由于C语言本身的特点,初学者理解C语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的学习者在C语言学习的过程会碰到不一样的问题。然而教师的讲解是面对整体班级的教学,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学生需要自己课后进行再学习,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师的讲课进度也受到限制,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各种辅助学习系统在不断的研究中,其中在文献[2]图像处理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研究者采用ASP、VML、Web Services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文献[3]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上辅助学习系统采用了ASP技术和Browse/Server模式来实现对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智能化教学系统的研究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4],文献[5]的智能化C语言自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采用云计算技术和统一认证技术进行设计一个平台让学生体验丰富的C语言编程,通过动态测试和静态分析的综合技术智能化模拟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和反馈比较详细的帮助信息。
本系统主要以C语言课程为例,运用智能化推理技术,设计一个C/S模式的智能化个别化辅助学习系统。该系统可以筛选出每个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信息,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再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进度,调整学生学习策略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测试评价和建议,实现智能化个别化学习目的,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 系统分析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是一个提供学生学习C语言的个别化辅助学习系统。学生进入系统后首先进行学生信息的填写,并将保存到系统,系统根据学生的初始信息,进行知识点的筛选后,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学生由系统提供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系统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习时间、学习该知识点的次数、对该知识点的提问情况。在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学生自动进入到系统的测试评价模块进行知识点的测试,根据评价结果,系统分析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系统给学生以提示,并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同时系统根据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直到学生测试通过后,系统再提供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学习。另外,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问,学生可以在系统的讨论交流区进行提问交流,系统能够及时给出反馈。
为了实现个别化的学习目标,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本系统主要设计了图1所示的模块进行功能的实现。
1) 学生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信息的采集,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学生的姓名、学号、所学过的课程和成绩、偏向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动态信息如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次数、时间、以及学生问题讨论等情况的记录。
2) 学习模块:该模块主要为了实现学生学习资料的智能化、个别化的筛选,提炼出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然后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度同时进行学习策略的调整,学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
3) 学习过程评价与建议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评价和学生的交流答疑,学生学习完一个知识点,进入到测试评价阶段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学生将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测试不通过,系统给出提示,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再学习,否则学生不能学习下一个知识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学习问题,学生可以在交流答疑区提问进行讨论学习。
本篇文章设计的系统平台如图2与文献[8]设计的在线学习系统架构一样采取了C/S模式进行,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两者的结合实现系统的所有功能。
3 系统总体设计
针对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具有的功能以及需要实现的目标,现将各个模块的设计进行阐述如下。
3.1 学生信息的采集和智能化学习资料筛选
本系统首先采集学生基本信息,通过学生选取的喜好、学过的课程和成绩、学习方式为内容,建立一个简单学习资料选取规则模型Y。根据模型Y来分析学生风格,再筛选适合的学习资料。对学习风格的分类标准很多,在教学实例设计中,有关专家将学生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等四种类型[4]。具体—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动手实验,希望从实验中亲身体会到结果而学习,这种风格的学生适宜采用演示教学法,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具体—随机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喜欢自己探索学习,从而发现问题和答案,这种风格的学生比较喜欢通过教学游戏或者模拟场景来进行学习;抽象—序列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于逻辑性词语和符号信息,所以这类学生喜欢阅读、听课;抽象—随机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擅长抓关键点,反应能力强,思维活跃,这类学生比较喜欢参与讨论,适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根据以上特点,本系统的设计如下:假设学生的喜爱包含有视频、动画,则系统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素材首先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如果学生包含杂志、小说则系统首先以文本形式呈现;假设两者都包含,那么系统呈现文本内容。学生信息的采集如图3所示。
3.2 学习重难点的筛选
学生学习知识的重点由系统完全按照《C语言程序设计》[1] 进行划定。本系统采用智能化、个别化设计思路,筛选每一个学生自己的重点和难点,实现自我学习。初始化阶段,知识难点即为重点,随后难点的调整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点的时间、次数为指标进行动态调整。即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则设定该知识点为该学生的学习难点,对知识点设置对象的属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下面是该类主要的属性。
Public Class KnN{//用来表示知识点节点的类
Elemtype data;
KnN (data);
Node_num Num;//节点编号
Node_knowtype knownode;//用来表示知识点的类型
K_keypoint keyp;//知识点重点
K_difficuty nodedif;//学习难点
Nodedif=keyp;
TIME Need_time, current_time;//知识点必学时间、当前的学习时间
int all, frequency;//知识点必学的总次数和已经学习的次数
KnN *parentnode();父知识点指针
KnN *leftkno() {return left};左知识点指针
KnN *rightkno() {return right};右知识点指针
KnN *prekno();//前驱知识点指针
KnN *afterkno();后继知识点指针
}
3.3 学习策略智能化调整
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记录的学生特点和学习过程数据来调整学习方法。首先系统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置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进入到测试界面进行测试,如果通过则,该知识点的学习完成;测试不通过,系统将设定学生的下一个知识点不可学习,并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根据学生测试的错题呈现该部分试题的知识点让学生进行知识点再学习,直到学生测试通过。
图4 学习策略调整界面
3.4 学生过程评价与建议
该部分的测试题主要来自C语言试题库中的内容,学生学完一个知识点,系统从题库中调出该知识点试题,学生进行测试,同时记录下学生测试的错题。另外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学生可以利用系统的“测试与建议’菜单下的“讨论交流”子菜单进入到学习论坛进行讨论交流。
4 总结
C语言智能化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信息的采集,系统进行推理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特征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实现智能化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取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和重点、难点内容,从而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的优缺点和不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进。该文采取的学习进度控制,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测试和学习提醒。
参考文献:
[1] 谭浩强.C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
[2] 黄劲.图像处理在线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福建电脑,2009(8):143-144.
[3] 衣治安,韩建民,马瑞民,等.计算机基础教学网上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3(24):51-53.
[4] 周晓军.多媒体智能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J].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1-3,85-94,93.
[5] 李洛,黄达峰,袁宜英.智能化C语言自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5):42-44.
[6] 李智彪,刘敏,廖春华,等.基于二次网络搜索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1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