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青年人才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是抓好团的组织建设。抓好团干部学习与培训,提高团委班子整体工作能力。严格按照分工职责,指导各块制定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按照团章及有关规定,积极落实团的干部各项待遇。从“党建带团建”入手,抓好制度完善与落实。团员发展和教育工作。实施培育优秀青年人才和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的“双优”工程,为党的事业输送优秀青年人才。
二是抓好团员思想建设。加强广大团员青年及青少年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使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解放思想,放眼未来,永远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知识,具有先进性的时代青年。
三是开展志愿者服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团委职能,以镇直机关青年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积极整合各村青年志愿者,完善志愿者服务队建设,发挥生力军作用,服务家乡百姓,制定志愿者服务队制度,加强团委在服务队中的领导力量,为切实需要的困难青少年贡献一份力量。
四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利用3月志愿者服务月这一时机,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活动,为镇上群众提供法律、科技、计生知识咨询等服务。
以“六一”、“七一”节日为契机,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演讲、歌咏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展示青少年才艺和风采。
以建设学习型团组织为依托,开展团员青年读书活动,促进团员青年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共享读书成果,推动群体前进。
五是鼓励青年大胆创业,为我镇经济发展做贡献。红土崖镇团委今年将继续抓好创业培训和种养殖培训,提高青年的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帮助一批有志青年创业,指导已经创业的青年把企业做大做强。并打算树立2个青年创业成功的典型,通过宣传报道,使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创业之中来,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共青团工作意见:
一是希望上级部门多给提供一些技术、平台、信息、政策,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能人队伍,营造农村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以思想调研为重点,抓好共青团主题教育
院团委一方面将在年初深入基层、深入青年,针对团员思想的现状、问题、对策等方面积极开展思想调研,通过调查问卷、个案访谈等方式及时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并找准团支部、团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逐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团员长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建团88周年等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团员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团旗飘飘,我心永随”主题团日活动、“先进、先锋、先行”主题实践活动等,不断增强团员的归属感和组织观念,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二、以医疗工作为中心,抓好共青团品牌活动
1、深入开展志愿者行动,形成品牌工程
院团委将在已有的“青春关爱夕阳”志愿服务队的基础上,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志愿者协会,以团支部为单位下设志愿服务队,建立导医信息项目管理部和卫生宣传项目管理部,在全院青年职工和学生中广泛招募志愿者作为会员,颁发会员证、记录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时间,统一注册、统一认证。志愿者协会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表彰奖励办法,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争做闪光的宣医青年,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方面继续深化“北京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志愿服务行动,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志愿服务进医院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制度,丰富服务形式,深化服务内容,形成服务品牌。
2、加强“青年文明号”的创建和管理,提升品牌效应。
院团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级青年文明号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与兄弟医院举办“青年文明号”交流推进会,加强各青年文明号之间的学习交流力度,进一步提高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水平;另一方面要选送优秀青年文明号集体的负责人参加全国青年文明号工作研讨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实践观摩,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更好地带领各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和影响全院的青年集体向着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的工作目标而努力,不断提升青年文明号的品牌效应,提高团组织在服务医院发展建设大局中的贡献率。
三、以夯实基础管理为目标,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
1、加强团支部建设。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院团委要在年初完成好各个团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上半年要针对团干部开展分层级、分类别教育培训,对老团干部,以提高政治素质、动员能力、群众工作本领为重点,围绕党的重要理论和决策进行专题学习,针对青年热点和青年工作中的难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对新任职团干部,以加强从事共青团工作必需的知识培训为重点,提高敬业精神和履行职责的能力。通过各种培训,教育广大团干部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做到真抓实干,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敢于直面困难,勇于在创新中求得突破;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深入团员一线、关心团员的工作和生活,健全服务团员的制度,充分发挥团干部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真正把青年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实效性。
3、加强网络信息建设
院团委要在团委博客和短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信息网络建设,建立bbs青年论坛,利用网上舆论宣传引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利用沟通交流平台,为团员提供专业技术和休闲娱乐信息,每位团委委员轮流管理,发掘有能力的团员协助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广大团员青年畅所欲言,交流工作,推广经验的有效载体,使团的工作更丰富,更有特色。
4、做好“推优入党、推优荐才”的“双推工作”。
院团委要完善青年推优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团员青年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的良好氛围。院团委要担负起为医院发现、培养和输送优秀青年人才的职责,要深入到每一个团支部、团小组,积极开展推荐优秀青年入党、推荐青年人才入选的双“推优”工作,为党的组织和医院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积极构架青年成长成才的通道,形成青年人才信息库,及时发现在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为想干、能干、干好的团员青年提供机会,为医院可持续性发展贡献力量。
四、以服务青年为根本,抓好共青团文化建设。
与本篇 【2011年医院团委工作计划】 内容有关的:
司法局团总支工作计划中央企业共青团工作计划
2011年中学团委工作计划
2011年全团青年志愿者工作要点
2011年共青团工作计划
公司团委工作要点
未来的创新者来自今天的青年研究人员,他们肩负着未来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只有那些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顺利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独立的研究能力并且富于创造精神的青年人,才能够真正成长为卓越的研究者。
科学计量学研究曾基于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创造年龄统计得出以下结果,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而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顺利度过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迅速成长为一线的独立研究人员,成为创新型人才,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
青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近30年来,我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国家科委、教育部、中科院在广泛吸收留学回国博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经验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并获批准。至此,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此后,又通过一系列文件,逐步完善博士后制度,形成了突破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的限制,保证青年研究人员顺畅流动的新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我国博士后制度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培养好、使用好人才的同时,为我国吸引、稳定和储备了许多高层次青年人才,成为我国培养青年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达8万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博士后制度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科院为加快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步伐,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解决当时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于1993年提出了“百人计划”。当时的计划是,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面向国内外招聘100位青年研究人员,将其培养成为各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该计划是中科院重要的人才工作计划,也是我国最早启动的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和吸引计划。之后,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百人计划”历经数次调整,从制度上得到了完善,规模上也有了大幅扩充。截至2011年底,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2237人,其中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下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有不少目前已经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人才。
继中科院“百人计划”之后,人事部在1995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培养造就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专项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中国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并确立了培养的目标,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同时,教育部也设立了一些基金,如高校青年教师基金、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培养了一些青年教师骨干。
在实施这些计划的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设立了博士后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处在博士后阶段以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研究人员,以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2012年,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在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基金委又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专门支持具备5至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通过一系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国家基金委的青年人才资助项目,我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培养瓶颈亟待突破
历经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条规范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青年人才培养仍然面临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
其一,针对博士后的资助渠道单一,资助强度偏低,博士后的待遇缺乏竞争力。博士后基金是当前我国唯一一个为博士后提供科研资助的基金,从1987年到2010年,已累计为23914名博士后提供了5.57661亿元人民币和235.66万美元资助。但每个人的资助额度却并不高:面上项目的资助强度划分为5万元和3万元两档,如果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则可以获得特别资助,资助额度为一次性给予10万元。就是这样微薄的资助,也仍有2/3的申请者无法得到。另外,从薪资收入来说,我国博士后的待遇也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这导致很多优秀的博士去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反观美、日等国家,针对博士后的经费资助途径不仅多样,还同时为博士后设立了一些科研经费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美国,针对博士后的资助有三大类型的资金来源:一是博士后奖学金,属于全国性的竞争性资金;二是联邦政府的培训拨款,主要是由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政府机构通过给部分高水平的大学和系拨款,为这些专业领域提供培训博士后的资助;研究拨款或合同是大多数博士后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是大学教授在取得政府或企业的研究项目和合同项目后,在项目中为博士后提供资助。而在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的“特别研究员制度”不仅为博士后提供每月20至39万日元的“研究奖励金”,还有每年150万日元的“科研补助金”配套经费。还有一些国家,如加拿大近年来为吸引来自全世界的青年优秀人才,在2010年推出了班廷博士后奖学金,希望通过为每位入选者提供每年7万加元的资助,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项目。
其二,资金来源单一,强度不足,使得很多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覆盖从博士后到独立、再到独立初期的职业生涯各阶段的青年人才资助体系。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设了CAREER计划、国防部设立了青年研究人员计划、能源部下设了杰出青年研究人员计划、国立卫生研究院下设了独立之路计划、独立科学家奖以及尽早独立奖等,促进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通过发现项目计划资助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科学家;通过新研究人员基金,为那些重新回到研究岗位或从海外归来的健康医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资助;国家健康医学研究理事会为获得博士学位2年以上、7年以下的研究人员提供职业发展基金;超级科学奖学金为国内外最优秀的职业早期研究人员提供资助;“未来奖学金计划”为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卓越的澳大利亚国内以及国外的科学家提供为期4年的资助。完善的资助体系为青年科学家在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助,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于2012年推出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弥补了基金委青年人才培养资助体系中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员的中间环节,使我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从博士后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一条链模式。然而,由于资助模式与资金渠道单一,能够拿来分配的资源仍然非常有限。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年人才资助链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覆盖面最广,主要对象是35岁以下的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青年人,研究期限3年。但2010年的资助率和资助强度也仅达到了23.02%和19.71万元/项。
其三,我国青年研究者在职业发展初期不易得到来自成熟研究者的有力的学术引导。且不说我国博士培养系统每年都在制造不那么合格的博士,即使是优秀的青年人,他们也需要在职业生涯初期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来自一流学者的引导。事实上,只有在一流的学术传统下才能成批地培养出一流人才。然而,我国现阶段尚缺乏良好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缺乏既卓越不凡又甘愿做人梯的优秀学者和大师。现行资助体制只考虑了资助青年人才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在资助的同时给予青年人才以充分学术引导的问题。在缺乏学术引导的情形下,过早的独立或许反而会令青年研究者失去明师。
青年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随着知识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创造新的知识、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开拓新的产业领域的杰出青年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要进一步完善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员的各个阶段的资助体系,为处在职业发展初期乃至中期的青年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扶持。从博士后基金到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一条链资助模式虽已初步形成,但还需要不断完善,要使4个基金形成彼此接力,并围绕明确而一致的培养目标形成合力。此外,还应考虑设立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