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保险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有效推动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提标、增品、扩面,提高对农业机械所有人、驾驶人和农机事故受害人保障程度,降低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保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依据《农业保险条例》、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金[2019]102号),以及农业、财政、保监等部门关于涉农保险文件精神,制定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支农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低费率,广覆盖”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办法,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参与主体的社会责任,促进全县农机保险健康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保费补贴险种。
农民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对在XX县农业农村局注册登记并在检验有效期内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投保拖拉机交强险和农业机械综合险,政府给予部分保费补贴。农业机械综合险指拖拉机(含配套农具)、联合收获机械综合险(包括农业机械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操作人员责任险)。根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作业特点,农业机械综合险又分为年度、半年、季度保险。
(二)保险责任范围。
1、拖拉机交强险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2、农业机械损失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使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或停放等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导致的被保险农业机械的直接损失。自然灾害主要包括: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暴雪、雪崩、冰凌、沙尘暴等。意外事故主要包括:碰撞、倾覆、坠落、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受到被保险农业机械所载货物意外撞击、被保险农业机械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载运被保险农业机械的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营业性运输除外)等。
3、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
4、操作人员责任保险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操作人员在被保险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操作人员遭受人身伤亡。
(三)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
政策性农机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率依据《XX省农业机械综合保险条款》规定的农机种类和保险金额(责任限额),由中标保险公司总公司报中国银保监会报备后执行。
(四)保费补贴比例。
按照“省级财政对财政直管县和贫困县的保费补贴比例50%,对其它县(市、区)补贴比例40%,各市、县(市、区)财政补贴比例自行确定,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比例原则上不低于80%;农户承担部分不高于20%”的要求,市级财政和各区财政分别承担保费比例20%,投保农户承担20%;省财政直管县(市)承担保费比例不低于30%。
(五)保费补贴拨付。
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按照“年初预留、年终清算”的办法执行。年初财政局根据上年度资金使用情况,将保费补贴预留。年终财政局会同农业农村局对本年度政策性农机保险投保情况审核无误后,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保险承办机构。清算资金申请资料包括:农业农村局清算资金申请报告,开展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的县财政配套资金拔付凭证。
(六)政策性农机保险经办机构的选定。
由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从全省政策性农机保险招投标中标的保险经营机构中择优选择确定。
根据2020年6月28日“XX省农业农村厅XX省政策性农机保险项目竞争性磋商”项目(项目编号:XXX)招标结果(XXXX-X项目中标地市:XX、XX)和招标文件,确定中标保险经营机构-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支公司为XX县政策性农机保险服务机构。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协同推进落实。
成立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保险经营机构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总体推进全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加强与财政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协调沟通,指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组织做好农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农机基础数据,协助保险经营机构开展定损理赔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农机保险保费、县级补贴资金的筹集和拨付工作。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推进政策性农机保险业务,总结和推广成功工作经验。
(二)统筹保障资金,规范补贴运行。
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落实保费补贴资金,将政策性农机保险补贴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管理,对每年应由本级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足额列入年初预算。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投保积极性。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保险经营机构要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农机保险政策的宣传。农户自主自愿投保,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农户投保,有条件的可以将政策性农机保险与惠农政策综合使用,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四)提高服务质量,培育开拓保险市场。
县政策性农机保险工作领导小组要督促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逐步完善农机保险基层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对政策性农机保险的组织与推广。保险凭证、理赔款项应落实到有机户,保险凭证要载明投保机具的所有人、号牌号码、保单号、保险责任、保险金额、保险费、保险期间等信息,载明省、市、县财政部门和有机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等有关各方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障参保农机户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把政策性农机保险办成阳光保险。各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补贴资金尚未全部到位为由拖赔、拒赔。
首先,我代表县政府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指导农业保险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县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做以汇报。
一、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国务院决定在全国6个省(区)开展农业保险试点,我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3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三年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吉林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结合县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工作模式,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县玉米投保面积116649公顷,大豆投保面积794.15公顷,占种植面积的85.4%,农民自交保费7030706元,各级财政配套28122824元,全县共参保92724户,占总户数的55%。
玉米投保面积123835公顷,大豆投保面积1426公顷,水稻投保面积1299公顷,花生投保面积31797公顷,葵花投保面积50公顷,参保总面积为15.84万公顷,占种植面积的70%,农民自交保费846.39万元。
全县农业保险理赔资金达到7400万元,扣除农民自交保费703万元,参保农户通过农业保险获得现金补偿6697万元,户均达到724元,将农户因灾减产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我县的农业保险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但保险项目增加到5种,而且参保面积达到了15.8万公顷,较之的大灾之年增加了4.5万公顷,农民的参保意识及参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农业保险理赔资金658万元,所有受灾农户均得到了保险补偿。
三年来,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这么好成绩,是县政府与安华保险公司精心组织、密切合作、合力攻坚的结果,是县政府作为行政机构积极引导、强力推动、全力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改善和关注农村民生的结果,同时也是安华保险公司严守信誉、优质服务、热心支农的结果。可以说,三年来,安华保险公司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服务、守诚信、重承诺的经营原则,不但得到了政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好评。作为政府本身,始终坚持“安华的事就是农民的事,农民的事就是政府的事”的原则,全力引导、宣传、助推、支持农业保险工作,才赢得了今天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经局,负责具体业务操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站在政治高度来充分认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卓实有效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政府又成立了农业保险灾情核定专家组,对参保农户的受灾情况查勘定损,以确保受灾情况的真实可靠。并制定出台了《县农业保险工作管理办法》,《县农业保险工作目标责任制》等规范性文件,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广泛宣传引导,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农业保险试点动员大会,由县广播电视管理局录制,并会议全程在县电视台专题播放,制作了农业保险知识专题讲座,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同时,县政府要求各乡镇(场)都要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及由基层党员和农民代表参加的宣传会议,并印发了大量的宣传单,在村屯张贴悬挂了参加农业保险的宣传标语。通过大量的宣传措施,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展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农业保险这项惠农政策了家喻户晓,众人皆知。
(三)积极筹措资金,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为使农业保险配套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县政府县长亲自召开了由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调度会议。并重点强调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及时筹措到位的重要性。明确要求财政部门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并及时划拨到保险帐户。确保了农业保险补贴资金足额按时到位,使我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四)科学查勘定损,为农业保险理赔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我县把灾情查勘作为理赔的重要依据。组织农业保险灾情核定专家组对参保农作物进行了一次初步查勘定损。农业专家深入到村屯田间地块,每个村分好、中、差取3个地块,每个地块都深入到50米以外,取样本,量穗长,查穗粒,仔细测算。农业专家们不辞劳苦,辛勤工作,实事求是地测产,科学的查勘为理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得到了群众的认同。
(五)强化服务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理赔工作。理赔工作是农业保险试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事关农业保险试点的成败,事关农村 稳定的大局。为此,我县强化服务手段,把理赔工作做到了实处。制定了《县农业保险试点理赔兑现方案》,对工?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或者您的ip受到了访问限制,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群体性事?训氖杖。?サ奶畋ǎ?智榈纳媳ǎ?档乜安椋?┮当o张飧蹲式鸷硕ā⒎⒎牛?┮当o丈戏梦侍獾牡鞔φ裙ぷ鳎?庑刹课?o展ぷ髯龀隽俗恐?墓毕祝??0按总额的5%拨会经费。而,降到了“按总额的3%拨会经费”,这样导致我们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实际运行与监管的冲突。农业保险是惠农政策,不同于其它保险。在政府主导、推动农业保险过程中,受保险法规约束过多,不利于工作开展。政策性保险不同于其他的商业性保险,完全按照商险的运行模式去做,很难实现,政策性保险应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开办模式及操作规则,处理好运行与监管之间的冲突。
五是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国家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每年都在调整,一年一样,并且出台时间较晚,导致承保期工作异常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建议
针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降低县级补贴及农民自交保费比例。中央和省已经考虑了县级财政的困难,降低了县能配套资金的比例,可是15%的配套资金,对于捉襟见肘的扶余县财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农民自交保费能否降低或不收。既然是惠农政策,能不能象粮食直补或良种补贴那样,一分不收,把好处都直接给农民。建议把农民自交比例调到5%左右,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二是农业保险由农民自愿向准强制方向转变。建议国家将农业保险与其他惠农政策相结合,制度出台农业保险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发展,实现农业保险由农民自愿向依法准强制参保的转变,
三是适当提高农业保险工作经费。建议适当提高农业保险经费比例,以缓解基层农业保险工作经费不足的矛盾,以此来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1 森林保险工作基本情况
1.1 森林保险面积
完成森林保险面积7.89万公顷,其中:按森林类别分,国家公益林参保面积7.5万公顷,地方公益林参保面积0.39万公顷;按权属分,国有林场参保面积1.4万公顷,集体和个人参保面积6.49万公顷。参保对象以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为主。
1.2 保险责任范围
在保险期限内,因火灾、病虫害、洪水、泥石流、雨(雪)凇、暴风(雨、雪)、台风、冰雹、霜冻、干旱等灾害造成保险林木的损失,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条款的约定负责赔偿。
1.3 财政补贴与理赔标准
商品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30%(不含大连市,下同)、市县财政补贴15%,林农负担25%。公益林保险: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30%、市县财政补贴15%,林农负担5%。理赔不分树种与林龄,以亩为投保计量单位,每亩保险金额为500元,保险费率3‰,即每亩保费1.5元。
2 主要工作措施
2.1 领导重视,明确责任,认真落实森林保险工作任务
一是要以国家公益林为重点参保对象的原则;二是要先保存量的原则,即在确定森林保险工作计划时,首先要包含已投保的森林面积,再适当增加新增保险任务;三是要采取自主自愿,量力而行,以国有林场和重点有林镇区为主的原则,即国有林场整场投保,重点集体林整村整组投保。
2.2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做好森林保险准备工作
通过《凤城时讯》等媒体宣传森林保险惠农政策,并深入到农村集市,发放宣传单、现场接受咨询等形式,加强对森林保险的宣传引导,让广大林农了解森林保险政策,提高森林保险的社会影响力。
2.3 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森林保险工作
根据保险承办机构的业务能力、资金状况、服务信誉等综合因素,选择保险公司作为承保单位。各承办公司实行一站式办公,倡导“只要你投保,手续我来办”的工作思路,主动下到林场、镇区签保单,以各国有林场和镇(区)林业站为承保主体,并附参保地块权属人明细表的方式签订保单,简化投保手续。
3 存在问题
3.1 政策宣传不到位
由于不了解森林保险相关规定和财政补贴政策,导致有的农户或林业经营大户不愿意参保。
3.2 森林保险意识不强
有的林业生产经营者没有意识到林业灾害的风险和危害严重性,而忽视森林保险的积极补救作用。
3.3 工作经费紧张
由于基层林业站大部分为自收自支单位,是森林保险工作具体执行者,也是与保险公司签保单的承保主体,业务量较大,经费少,影响林业站工作的积极性。
4 建议与对策
4.1 强化服务制度、服务设施与服务网络建设
森林保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成立或指定专门部门,抽调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森林保险的申报、补贴、参保、理赔、宣传、档案等工作。各级林业部门要建立森林资源信息库和投保林农基础信息库,实行投保、理赔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保险信息数据,提高科学服务水平。要加强业务培训,鼓励龙头企业、林业合作社统一投保,鼓励以整村整组统一投保,对灾后重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
4.2 强化监督、检查与管理等保障服务
强化监督检查是持续开展森林保险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林农利益的重要手段。林业、财政、保监部门要加强政策落实、业务管理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要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滞留、挤占、挪用理赔款,损害林农利益,防止发生套取补贴资金行为,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和政策严肃性。
一是深入开展“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服务工程。市计生协把此项服务工程纳入计生业务目标考核内容。目前,禹州市计生协已在电视台开办了亲情牵手专题栏目,招募市级志愿者5600人;建立志愿者队伍362支,与9200户牵手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评选计生示范户110户,培养致富能手720名,帮扶带动计生户3600户,看望留守儿童356名,送去学习用品价值7.12万元。
二是实施“生育关怀——亲情牵手”示范基地建设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乡、村三级计生协建立生育关怀帮扶基地46个。其中,市级示范基地6个,如聚丰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壮壮奶牛有限公司等,涵盖种植、养殖、关爱留守儿童和计生家庭老人等多个方面,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辐射作用。
三是实施计生致富能手培育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计生协依托会员之家,采取集中办班、“订单制”巡回培训等形式,先后组织举办养殖、种植等专题培训班62期,发放各类技术明白卡2万余份,培训覆盖面40%以上,现已培育致富能手160人。
四是实施生育关怀系列保险工程。2011年以来,禹州市为广大计生户办理了母婴安康保险,市人口计生委承担20%保费。市、县、乡三级共筹集12.12万元,为独生子女户11964人办理了计生家庭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筹集6680元,为668名实施绝育手术对象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市人口计生委出资3.5万元,为70户独生子女、计生双女户办理了国寿鸿盈两全保险;出资3.51万元,为702名计生干部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
(焦留贞 马彩红 连 禹 陈 菡 杨伟峥)
着力加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河口镇是革命老区镇,交通和水利是制约该镇发展的瓶颈,该镇积极抓好云岑高速公路建设的协调工作,全力配合河苹线公路改造工程的项目建设,加紧和都大桥建设工程施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认真筹备河口镇西圳灌区改造工程和河口镇甘罗上村山塘除险加固工程,方便农业生产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着力推进工业强镇。河口镇利用云岑高速出口规划建设和河苹线公路改造的有利时机,重点抓好九张塘工业区的招商引资建设规划,向外界大力宣传河口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帮助技术相对落后但是仍然具有市场竞争力及发展潜力的中小建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河口镇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一是河口镇蚕桑种植面积目前已达5050亩以上,蚕桑实现产值达5050万元;二是大力抓好甘罗村蔬菜基地、佛子坝村圣女果、“香港番薯”规模化种植示范点,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值,引导河口镇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市场大力推广河口镇绿色蔬果产品;三是鼓励“农户+公司”的养殖模式,推进养殖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四是继续扩大名优水果无核黄皮、吕宋芒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益。
着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该镇积极抓好扶贫“双到”工作,加大扶贫“双到”工作力度,巩固和完善农村低保工作,全力抓好养老保险工作,巩固城乡医疗一体化全覆盖工作,积极开展2012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抓好“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项目建设,抓好救灾、救济、失业等工作,切实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着力推进“三打两建”工作。河口镇党委、政府着力构建镇、社区、村、户四级立体宣传、监督网络,切实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镇一级政府在“三打两建”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该镇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成立三级理事会。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聚众赌博行为。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最大限度激活社会活力、增强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固始县始终坚持“抓农业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必须抓龙头”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八位一体”,这一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政府部门强引导。县里紧紧围绕优质稻米、豫南黑猪、茶叶、竹木、固始鸡、菜籽油、柳编、固始鹅、水产、蔬菜等资源优势,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加强引导,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成立专门的服务组织,搭建好多层次服务平台。
2.龙头企业搞实施。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各自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或加入服务组织,培养业务骨干,指导和服务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固始鸡”和“豫南黑猪”产业开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专门营销公司,做到“五统一”服务模式,即统一引种、统一购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结算,带动了2.7万多农户,提高了6000元收入。
3.合作组织带农户。固始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总社相继成立并发展迅猛。总社负责指导、协调和服务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机服务、茶叶生产、林果等6个行业联合社;联合社具体指导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培训、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合作社为种植基地或养殖基地社员提供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农产品等服务。
4.入社农民抓生产。“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是新时期固始县农村发展的一大现象。围绕固始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这两大支柱产业,全县已形成种植大户达2.3万户,养殖大户达1.8万户,这些大户都成立或加入了合作社,参与了土地流转,实施了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在生产中不断接受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等各类优质服务,农民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增强了素质,更得到了实惠。
5.财政资金重扶持。县财政每年对土地流转大户、示范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热情。同时,把油料倍增计划、高产创建、土地整理、农田水利、一事一议、财政贴息等项目一律向经营实体倾斜,用公共资源、财政资金、运行资本来提升各类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推动产业发展。
6.金融贷款做保障。为破解贷款抵押难问题,县政府创新农村物权抵押担保方式,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等“五权”进行确权办证,需贷款的可持相应的物权证到县财政成立的金鼎担保公司申请担保,担保公司对其信用、资产等信息进行认证、评估后与农民签订担保和反担保合同,再向金融机构进行担保,金融机构即可放贷。这样一来就盘活了全县资产,为农村发展改革注入了强大活力。
7.农业保险解忧虑。为降低因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县里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固始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中介体系,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品种,积极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参加投保,逐步建立应对巨灾风险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后顾之忧。
8.科技服务作支撑。科技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县科技部门积极扶持创办各种科技合作组织和民间科技服务实体,建立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涉农部门采取“结对子”的办法,选派高中级农技专家进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把科技推广到生产第一线,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一体”显现见规模
在“八位”合力推进下,固始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组织形式多样化。全县建立了34个县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34个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34个县乡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和601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成立了15个农业协会、73个中介服务组织、9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农民专业联合社和1个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入社农户5.2万户;示范合作社100家,示范率达12%。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7家,有1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了科研机构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协作能力不断增强,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
2.服务内容全程化。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组织、农民、财政、金融、保险、科技等“八位”形成合力为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提供相应技术支撑、配套服务,把服务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产前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各类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产中提供农机农技服务,实现生产过程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产后提品售后服务,全部由企业订单收购,经过统一加工、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对外销售,提升固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施利益最大化。
3.服务质量标准化。建立了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农艺指导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服务组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机作业操作规程、有机香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固始鸡、豫南黑猪疫病防控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分别印发到各个种养大户手中,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人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指标。
关键词:试验区建设;农村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020(C)-0138-01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资金投入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创业人才投身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上,逐渐探索出一条消除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村面貌大改变、农民收入大提高,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农村资金投入力度
(一)2009年度农村资金投入情况。1、金融资金投入。目前,河区现有经营性银行业金融机构8家,设有存贷款服务网点119家。2、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河区财政涉农资金主要集中在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和水库移民安置资金以及农、林、水、交通、文化、卫生、计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社会资金投入。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性资金拉动,共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约3000万元,通过农民资金互助组织融资投放资金420万元。4、涉农项目投资。2009年河区较大的涉农项目19个,总投资27.75亿元,全年计划完成10.2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3.62亿元,占计划的35.3%。
(二)主要做法。1、创新银政、银企合作模式。2、创新金融担保体系。3、激活农村资产市场。4、实施财税扶持举措。
(三)存在问题。虽然河区农村资金投入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还有部分乡镇和部门对金融服务工作不够重视,观念陈旧、方法简单。二是部分金融机构过度注重眼前利益和风险控制,不愿发展和延伸业务。三是担保机构设立分散、规模小、担保能力弱,有效资产迫切需要整合。四是适应农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宣传力度小,造成信息不对称。五是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发育迟缓,造成小额借贷成本高、周期长。六是农村产权市场尚未形成,除了土地流转和林权外,对农户的其它产权没有专门的机构认证,难于达到虚钱变实钱,死钱变活钱。
(四)主要对策。1、解放思想,深入改革。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3、强化考核,兑现奖惩。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一)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开展情况。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序开展。2、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成效明显。3、农村低保工作再上台阶。4、创新扶贫开发成果丰硕。
(二)主要做法。1、积极做好准备,夯实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2、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3、强化工作措施,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规范化。4、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扶贫工作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目前还没有很完善、并且适合河区的制度模式来借鉴,农民养老保险意识低。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定点医院参合农民住院比例过高,医生处方用药不规范,个别存在乱收费、高收费现象。三是农村低保对象难以确定,工作动态管理难度大,低保范围窄、标准低。四是农开扶贫资金作用发挥欠佳,扶贫效果不太理想。
(四)主要对策。1、强化宣传,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广泛宣传《河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组织乡、村干部群众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和熟悉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补助政策及保险待遇等,以便帮助农民算清交费与存款账、交费与解除自身养老后顾之忧账、交费与减轻自身负担账、交费与自己最终受益账、养老保险与一般性保险账,从而打消农民群众的一些顾虑,提高自愿参保的积极性。2、提升水平,力争农村医疗保障更加完善。一是积极搞好宣传服务。二是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三是切实规范新农合筹资。四是加大村医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村医的医疗技术水平。3、完善机制,实现农村低保工作的新突破。建立农村低保的增长和退出机制。使之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相适应,使那些通过社会帮助、自身努力,生活水平提高的低保对象,能够适时“脱保”。强化农民低保的民主公开。要按程序操作,强化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4、找准抓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一是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整合资金渠道,汇聚社会多方力量,提高项目建设标准。二是以河区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抓手,充分利用上级财政扶贫资金、补贴信贷扶持和科技扶贫项目支持等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扶持和壮大河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扶贫培训“雨露计划”工作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有修养、通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有用人才,为河区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输送生力军。
作者单位:信阳广播电视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建设中国特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保.2010年.
刚才,××县长针对全县农业和春耕备耕生产工作进行了重要讲话,会后各位要把××县长的讲话和会议精神向乡镇长传达汇报,并按照××县长的要求进行认真落实。今天的会议我讲两件事:一是简要总结回顾2009年农业工作,二是部署今年农村工作和备耕春耕生产工作。
一、2009年工作的回顾(略)
二、2010年工作总体安排
(一)工作思路
今年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实行“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做好三篇文章、落实四项措施、实现五个目标”。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个重点;做好水稻、水产、畜牧产业化三篇文章;落实好惠农政策、生产计划、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四项措施;实现新农村建设有新突破、改革创新有新成果、农民收入有新增加、农业经济有新发展、农村工作有新亮点五个目标。
(二)工作目标
1、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14.3%,产值实现80亿元以上。
2、农村人均收入达到9350元,人均收入增加1560元,增长20%。其中(收入分配):水稻100元,畜牧600元,水产600元,蔬菜60元,劳动力转移200元。
3、新农村建设投入达到1.8亿元,增长12%。
4、粮食产量达到57.5万吨,每亩增加75公斤。
5、肉鸭饲养量达到3000万只,全县至少建标准化小区45个。
6、水产养殖面积140万亩,增长7.6%。今年突出发展养大蟹,增加河蟹养殖面积和泥鳅鱼养殖面积。
7、小额信用贷款达到8亿元,增长6.7%。
8、劳动力转移实现8.3万人,增长7.8%。
9、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5家,增长15%。
10、2009年5月1日前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11、全县蔬菜保护地增加10000亩。
12、全县机插秧面积实现26万亩,机收割面积实现35万亩。
13、全县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
14、全县大禹杯动用土方1000万方以上,夺得大禹杯。
15、全县发展秸秆气化站7家,建沼气池3500户。
16、全县新上高附加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5家。
17、全县发展订单农业20万亩。
(三)保障措施
1、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2、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树立抗旱夺丰收思想。今年上游水库储水少于去年,我县的水库去年由于客观因素没有蓄上水,今年的桃花水一定蓄好。
(2)树立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思想。重点加大对禽流感、猪兰耳病、鸡新城疫、牛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一是要加强免疫工作;二是要切实加大疫情监控力度;三是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四是要加强疫苗管理;五是要加大周边地区防控力度;六是要加大病源处理力度,必须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解决,防止漫延和扩大范围。
(3)树立战低温、防病害思想。水稻“三病”、“三虫”防治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字面上,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从春天抓起,手把手教会群众防治方法,把防治措施落实到生产过程中。针对低温冷害预防工作,我们要做到“天变我变”,及时应对。
(4)树立防大涝、抗大洪思想。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势低洼,又是两条河入海处,所以每年必须把防内涝和抗大洪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来抓,必须牢固树立有备无患思想,做到万无一失。
(5)树立抵御突发性气象灾害思想。国内各地区地震、台风、风暴潮、冷害、暴风雪等频繁发生,我们要时刻做好防御准备,积极应对无法预测的各种自然灾害,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3、抓好新农村建设。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同志对“三农”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指示我们农口部门必须抓好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要把农民增收做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今年重点抓好:一是规化建设高标准新村;二是村屯道路实现硬化路面,全部消灭泥土路;三是村中植树栽花,每个乡镇要抓一个典型村屯,建好环村林;四是路边栽花;五是用上安全饮用水;六是农民用上沼气;七是用上太阳能;八是美化农村住宅环境;九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进程;十是新农村建设投资超过1.8亿元。
4、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一县一品、一乡一专和一
村一专,重点实现六个突破。
(1)突破肉鸭养殖数量。今年全县肉鸭养殖达到3000万只,增加1.5倍。到2012年,全县肉鸭养殖实现1亿只,迈进全国养鸭大县行列。一是今年全县建成8个养鸭专业乡,主要包括××等乡镇。种鸭养殖重点是××镇5个乡镇的6家养鸭企业,要完成20万只种鸭养殖任务。二是建成2个年屠宰、储藏能力5000万只肉鸭的肉联企业。重点扶持对象是天野家禽养殖公司和清水养禽场。三是建成至少45个养殖小区,每个乡镇至少3个。四是落实扶持政策,扶持政策按照县长办公会议纪要精神进行落实。五是落实资金,主要是多渠道进行筹措,包括自筹、贷款、吸收入股、对外联合等多种形式。六是解决鸭雏,重点乡镇按照落实数量进行养殖,保证鸭苗供应。目前已采取到外地购置鸭苗措施,保证上半年养殖户的养殖需要。七是找准养殖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防止盲目生产。
(2)突破大蟹养殖数量和规格。养蟹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就是群众没有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查找原因就是我县养殖成蟹单体的规格小,价格上不去,一旦突破这个瓶颈,养蟹产业将会实现跳跃式发展。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一是扩大养大蟹面积。××镇各新增1万亩稻田养殖面积,向养蟹大乡发展;二是提高规格。养蟹大蟹从选苗开始抓起,必须选择大规格优良种苗,同时加强饲养期间管理,加强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三是推广三种养殖模式:一是高淳模式;二是坝墙子模式;三是上工程稻蟹双养模式。今年各部门各科研单位一定要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地区的养殖模式。
(3)突破泥鳅鱼养殖产量。今年,水产研究所必须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县的成熟的泥鳅鱼养殖模式,并进行大力推广。××镇要积极参与,西安镇、平安乡今年养殖面积力争超过5000亩。水产部门还要积极探索赣榆养殖模式,全县的水稻要逐步实现一地三收(水稻、河蟹、泥鳅鱼)。同时,还要研究县内两条河流这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预计可利用水面61526亩。
(4)突破保护地生产规模。今年任务是新增10000亩,今年重点是新开镇的棚菜万亩连片区发展,利用现有的优势,向棚菜专业乡方向发展。××镇要发展千亩棚菜小区,其他各乡镇也要完成任务。
(5)突破生猪养殖数量。今年生猪养殖要实现100万头,跨入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行列。目前我县存栏育肥猪已经达到70万头,有全县繁母猪3.8万头年可生产76万头仔猪作保障,实现100万头目标难度不大。另外,西安镇生猪养殖数量要向20万头努力,要体现××振兴公司养殖有机猪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6)突破皮毛动物深加工瓶颈。全县皮毛动物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影响养殖数量主要是近两年来经济效益下滑,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要突破瓶颈,就要加快发展皮毛深加工产业,就要研究皮毛深加工,通过深加工增加养殖户收入,只有这样皮毛动物养殖产业才能向健康方向发展。
要真正实现上述六个突破,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将发生质的变化,将实现新的飞跃:农民收入将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并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农业可能走出省门、走出国门。我们大家要向这个方向不懈地努力,这个目标将不会遥远。
5、突出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1)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我县是全国的示范区,水稻全程机械化一定要走在前列。今年的具体措施是:一是各乡镇要继续对购买插秧机和收割机的农户进行扶持;二是争取国家政策资金补贴要达到1000万元;三是发展农机合作社;四是加强培训和服务;五是实现人、机、苗、地、管五统一。新立镇要提前实现机械化。今年全程机械化要上一个新台阶,力争本届政府届满基本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
(2)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安全饮水工程在今年5月1日前必须结束。各乡镇抓紧核实工程量和项目投资,2月20日结束,3月中旬开始施工。
(3)抓好小额贷款用还工作。今年贷款数额必须保证8个亿以上。同时,要抓好信用诚信体系建设。各乡镇既负责贷款,也要负责还贷。
(4)抓好农村能源工作。发展村屯整体推进模式,捆绑使用资金,每个乡镇争取建造一个典型村,全县完成气化站5个。
(5)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今后我县要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产品向有机方向发展,确保农产品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6)抓好争创农产品品牌。争创品牌的目标是2、5、10,即:国家级名牌2个,省级名牌5个,市级名牌10个。粮食局和粮食集团要把××大米创名牌作为工作重点下大力气进行培育,农口其他部门也要做好农产品品牌商标认证工作。
(四)当前春耕备耕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口各部门和各乡镇一定要做好农业生产的安排部署,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农业丰收。
1、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农口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安排好培训时间和内容,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新技术的指导,保证农民实现科学生产、安全生产。同时,要解决和改变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翻地、水育苗、不科学用药的不良做法。
2、做好农用物质储备。抓紧种子、化肥、农药、黑土等备耕,推广盐丰、辽星等种子优良品种,提倡每户种植两个以上品种,每个水稻种植品种不超过种植面积的40%,以降低减产风险。做好农资市场打假工作,确保农用物资质量。
3、做好蓄水准备工作。做好桃花水及上游水库放水蓄水工作,达到沟满壕平,备足水稻育苗和插秧用水。
4、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积极宣传农业保险知识,扩大农作物保险面积,提高抵御农业风险能力和增强农民生产信心,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5、做好对上争取资金工作。认真研读中央1号文件,积极研究对上争取资金项目,让惠及政策落到自己头上。今年农口对上争取资金要保5亿争7亿。
6、做好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工作。各级部门必须按照国家政策足额及时发放直补资金。
7、做好准备,迎接六项检查。相关部门要做好对口部门检查接待工作。一是粮食清仓查库检查;二是移民项目的检查;三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检查;四是大型灌区续建项目检查;五是九年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村级债务化解检查;六是农口各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检查。
旧院镇党委、政府继3月5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工作会议后,于3月12日立即组织召开镇村社干部及镇级各单位负责人共计120人参加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会上镇长高涛同志全面传达了市工作会议精神,党委书记杜万轩同志做了重要强调,并根据我镇实际就如何做好我镇今年各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党委、政府对20__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奖9个单位、单项考核先进集体7个单位、先进工作者12名,旧院黑鸡养殖大户、生猪养殖大户、旅游业发展先进个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各1名进行表彰,并以资鼓励。还分别与各村(社区)、镇级各单位签订了20__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防邪工作、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烟叶生产等责任书。镇党委政府以 “打好一个基础、做旺两项产业、实现三大目标”工作思路,确保20__年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完成,现将会议贯彻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旧院黑鸡养殖,逐步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由转化,今年内建成万只以上黑鸡原种场2个,旧院黑鸡年养殖量达70万只。争取把我镇建成为“中国旧院黑鸡之乡”,并在旧院进口加油站处建一个“中国旧院黑鸡之乡”的门牌,同时积极发展招商引资,黑鸡产业发展向上一个台阶。
二、强化旅游富镇思想,积极发展茶叶、旅游产业。
一是进一步完善龙潭河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开工建设红岩大桥、开发两扇门、修建步游道、完善景区内亮化工程、建好景区公路沿线垃圾池,规划完成红岩百家坪以万源山水风光诗词歌赋的碑林,亭子等景观;二是加强环保宣传,引导百姓破除陈规陋习,建立长效机制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同时美化和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三是改造地产茶叶500亩,管护新栽茶园400亩,完成新栽茶园200亩,促进农业全面增收。
三、牢固树立为民思想,抓好农业生产工作。
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好我镇种植500亩、年终交售12.5万斤白肋烟的任务,同时在四季坪和大伦坎村建50亩示范片。并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与农户种植白肋烟合同的签订。把白肋烟生产、交售任务纳入年终考核,逗硬奖惩;二是抓好油菜田间管理、做好大春备耕工作和维修水利设施,确保大春生产满栽满插;三认真做好生猪畜禽春防、秋防工作,全面完成下达目标任务。
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整体推进。
一是年内建成张草坝村和石柱坪村两个村的村级卫生站;二是硬化落仙垭至凤凰山顶8.7公里的村道公路和张家坪村道公路建成泥碎路,并修建好全镇各断头的接口路,同时完成菜园街及田园街的硬化工程;三是按照统一标准打造川东民居特色和原始生态村;四是启动农贸市场、停车场的建设;五是修建张草坝苦竹溪平板桥和石桥、窑坪和高峰冠等三处索桥建设。六是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高峰冠小学校新建工作。
五、积极关注民计民生,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一是认真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计生率达标,全面落实各项计生扶助政策,确保资金兑现;二是加大对残疾人的关爱力度,并做好残疾人工作,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普查治疗;三是加强对青少年的关爱,特别是留守儿童,结合城乡环境治理,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六.一”儿童节,和
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四是认真抓好退耕还林的资金兑现;五是积极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母猪补贴、家电补贴等资金兑现和农业保险工作。
六、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按照“山青水秀、人文明地干净”的标准做好“六大工程”、“四大创建活动”和建立健全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建好垃圾填埋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建好公路沿线的垃圾池;三是管护好场镇的绿化,完善好场镇的亮化,建好场镇四号桥的水泥拱桥;四是拆除违章建房和公路红线内的洗车点、修车点;五是规范车辆管理,做到主街道上无车辆乱停乱放;六是规范摊点,严禁撑杆搭棚,做到坐商归店,行商归位。
七、全力以赴齐抓共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农业生产
1、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稳步开展农地整理工作。一年来,我们切实抓好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工作,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2974亩,其中早稻200亩、油菜560亩、蔬菜2559亩,实现粮食订单实绩35吨,坚决杜绝抛荒田。完成下白峤和蒲岙塘两处农地整理工作,完成山陈农地整理工作决算。
2、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不断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一年来,共发放种粮补助资金46万元、良种补助15万元、早稻补助0.2万元、能繁母猪补助14.36万元、养殖、渔船等柴油补助61.44万元,同时,积极开展政策性保险和农机具购置补助等。
3、强化科技促农政策。引进协禾7号、科立丰、中科5号、沪香优8号等杂交稻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中专院校挂钩,实行科技共享。一年来,才松油茶、源彬蜂业、望府茶业、水车益陆萝卜、陈珊珊等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各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关系。望府村下枫槎自然村被评为2011年市级科技示范村。
4、积极鼓励农民做好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实现土林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街道农经站对实行流转的农林地建立统一的流转台帐,对流转合同实行统一签证。今年新增流转面积达5100亩。
二、三防水利
1、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处08年县水利责任项目:防洪坝、渠道、渠道、渠道、水库三防管理房建设、水库加固维修;完成水库堵漏排险工作;完成黄泥山地质灾害地裂回填工作,对街道地质灾害治理点进行了复查,没有发现新的情况。
2、全面开展三防各项工作。重新修改印发了《防汛防台预案》,编制了11座重点水库防汛转移预案,并公布到村;投资1700余万元的水车防洪坝工程全面开工,已完成征地线放样工作。
3、大力开展农村二次改水工程。全年共完成8个村的二次改水工程。
三、林业、扶贫
1、积极做好基地造林工作。完成茶叶基地200亩、油茶基地200亩、村庄绿化苗木6万株,云台村百亩洋被评为市级绿化示范村。
2、积极做好山林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全年未出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事件,未出现乱砍滥伐、乱占滥用林地案件,未发生林业刑事案件。
3、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一年来,切实加强对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考核责任制,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病死木清理工作,有效地遏制了松材线虫病疫情,全年共清理病死木205万斤。
4、积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一年来,积极完善森林消防组织指挥体系,进一步落实森林消防责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消防宣传教育和扑火应急分队的队伍建设,使我街道森林火灾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全年共发生火警火灾8次,受害面积250亩。
5、积极做好欠发达地区各项扶贫工作。完成低收入农户建房维修救助工作,共救助20户,发放资金20万元;完成望府下枫槎、望府茶场二条资源型机耕路建设;做好欠发达地区就学调查,补助资金18万元。
四、农村财务
1、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制度,严格实行农村财务联签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公开,每年实行四次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各村社均建立财务民主监督组织,对村社财务收支账目进行监督审阅,村社的一切费用开支票据,须经财务民主监督小组长审核签字后,村社出纳员方可报销入账;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审计,街道专门成立农村财务审计所,配备专职审计人员3名,专门负责街道村社财务审计工作,今年已完成27个村社的财务审计工作;从严控制村社开支限额,并规定招待费用开支必须遵守“三个原则”、做到“十个不准”,严格审批程序;加强会计队伍建设,配备了精干会计10名,明确其工作岗位职责,加强年度岗位的考核管理。
2、切实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街道建立了由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民减负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减负监管工作班子,加强对涉农收费的监管,切实按给定收取各项涉农收费,没有出项罗收费加重农民负担。同时,落实农民负担监测制度,做好农民负担月报制度,并建立了农民负担监督员制度。全年没有发生农负违法违纪案件,也无出现农民、上访举报的案件。
3、股份制改革。积极做好北湖、桃源、县圃是三个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资产核资与资产量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工作。
五、农村科技化、信息化建设
1、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强化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了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6个,共445人次。
2、认真做好农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县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指标和农村农业的形势要求,认真开展各项信息化建设。
①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在农业信息网各类农业技术知识、农业动态、招商引资、本地农讯等信息205条,为农民提供了生产中急需的政策及种养信息。
②农民信箱工程和万村联网工程的建设。首先是农民信箱用户注册和培训,至11月底,我街道已开通1600户农民信箱用户,平时不定期对一些用户进行培训。其次是村级联络点建设工作,我们在各村设立、更新合适的村级联络员,为各村申请制作了独立的网页,在8个条件较好的村开展村级示范联络点创建,把村内各类信息如新农村建设、党建专栏、乡村新貌等在网页上,这项工作让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都有了认识我街道各村的机会。最后是积极利用农民信箱的信件群发和买卖信息这两个平台,这主要体现在防火防汛期以及平时及时各类预警信息、传达上级指示,还有及时在网上将农民朋友的当季买卖信息出去,为农产品交易提供便利。
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民全面进步。主要着手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抓实粮食生产,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措施,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2、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增效。
3、深入土地流转,提高现代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水利责任项目、农田平整和小流域治理的落实。
5、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落实落实各项制度,使干部更清白、百姓更放心。
6、继续抓好森林防火与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
7、继续做好农村二次改水与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促进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完善民生工程管理制度,确保民生工程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活动任务
从2012年7月12日开始,至2012年9月止,对2007-2011年度实施的省、市民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摸排,认真查找民生工程实施以及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三、活动项目
全面检查2007-2011年度省定民生工程项目,包括所有工程类项目和部分资金类项目,重点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历年检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工程类项目
农村沼气建设工程。
(二)资金类项目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四、工作重点
(一)民生工程建设类项目:重点检查项目“六制”等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项目完成及投入使用情况;项目资金有无截留挪用等违规、违法行为;项目后期管护措施落实情况。
(二)年民生工程资金补助类项目:重点检查审核、公示、审批等程序是否规范,补助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准确发放到位。
五、工作方式
活动在县农委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农委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对民生工程各项目进行“回头看”自查。整个活动包括动员部署、自查、整改落实、迎检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7月12日-7月15日)。全面动员部署“回头看”活动。
第二阶段:部门自查(7月16日-7月25日)。根据第一阶段拟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农委民生工程项目自查,自查面要达到100%。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8月10日-8月15日)。针对“回头看”活动中,自查与复查阶段发现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
第四阶段:积极迎检(8月16日-8月31日)。做好资料归档整理工作,迎接检查。
六、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次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联络员积极做好上传下达联络工作,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回头看”活动还要与2012年民生工程实施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边实施、边检查、边整改、边完善。
(二)各单位要对“回头看”活动中查摆出问题紧盯不放,注意研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对情况较为复杂、涉及面广的问题,要及时向农委民生工程“回头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确保将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县民生办将检查结果列入年度考核中,因此,对活动开展不力或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
(一)工作思路
按照地委提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精品版”的要求,以“精种、精管、精加工、精营销”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创建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精品化、品牌化,稳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工作目标
1.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2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392元,增收1483元,同比增长14.97%;
2.设施农业(具备种植条件的温室)种植率达到100%;
3.建设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000亩、精品园200亩;
4.全年种植哈密瓜8万亩(其中精品哈密瓜2万亩);
5.完成2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全县66个行政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
6.引进1-2家葡萄、哈密瓜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地区级精品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
7.建设葡萄酒庄6-10家;种植酿酒葡萄5000亩;
8.完成牛羊育肥100万头(只),牲畜年末存栏达到35万头(只);牛羊自繁自育30万头(只);引进多胎肉羊1.5万只,新增出栏肉羊7.5万只;发展斗鸡(土鸡)养殖40万羽,黑羊1.2万只;饲草种植4万亩。
9.全年农作物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服务管理,继续抓好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今年,设施农业春提早、秋延晚两季种植率均达到了98%以上。20xx年,将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种植管理及示范引导工作,确保具备种植条件的温室种植率达到100%。一是抓好技术培训和服务。利用目前的“法治之冬”“文化之冬”“科技之冬”和农闲时节,做好技术员及农民的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并结合设施农业生产的各环节,采取面对面、手把手、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与跟踪服务,培养一批懂科技、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计划完成设施农业培训2.8万人次。二是抓好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推广适合鄯善县的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辣椒套种豆角、西瓜等复合套种模式,提高温室种植效益,实现设施农业效益化,计划引进设施农业蔬菜新品种5个。三是加快示范体系的建设。计划建立400个设施农业示范棚,覆盖到每个设施农业片区,实行技术人员包棚挂牌管理,全面做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通过示范管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2.突出产业优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葡萄、哈密瓜是鄯善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xx年,继续坚持走葡萄优质化、哈密瓜精品化发展的路子。一是继续实施葡萄优质化战略。加强对葡萄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全年计划建设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0000亩、精品园200亩,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葡萄精品园的目标,同时,突出抓好地县领导领办示范园(指挥田)工作,不断提高我县林果业种植管理水平;大力推广葡萄地周围沟、渠及路边栽植杏树的造林模式,主要在自然灾害频发区域,以及不具备营造防护林的大田葡萄四周栽植杏树,降低灾害损失,提高经济效益。二是深入推进哈密瓜品牌战略。积极引进培育和推广种植哈密瓜新品种,重点抓好春提早、冬生产设施栽培,四季生产哈密瓜,抢占冬春季高端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单作瓜,继续推进大田哈密瓜一年两熟技术,进一步压缩瓜套棉的种植面积。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引导哈密瓜种植向优质化、精品化转变,进一步提升哈密瓜的品质。加大哈密瓜质量监管、品牌保护和营销推介,推动哈密瓜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广大瓜农的根本利益,实现哈密瓜增产增效。全年计划种植哈密瓜8万亩(其中精品哈密瓜2万亩)。
3.加大政策扶持,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鄯善县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农户到消费者之间流通环节多,农户收益比较低。20xx年,我们要以葡萄、哈密瓜和设施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精加工、精营销”,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楼兰酒业、雪洁等“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引进一批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20xx年,计划引进和扶持1-2家葡萄、哈密瓜精深加工项目。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扶持和培育精品示范合作社,强化合作社规范经营管理,引导合作社与涉农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在品牌包装、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抱团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带动农民增加收入,20xx年计划培育地区级精品合作社4家。三是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巨彩果蔬公司现有的销售网络作用,利用第三代移动互联网电商发展时机,加快构建新型商务平台,畅通葡萄、哈密瓜、设施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与疆内外市场和客商对接,争取在内地建立一批由本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实际掌控的批发市场档口、专营店和直销店,提高市场话语权,促进农业产业效益化。
4.立足区域特色,加快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依托鄯善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势葡萄资源,重点突出酒文化、地方文化、葡萄文化与产业的融合,稳妥引进一批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和葡萄文化推广于一体的精品小酒庄(堡)项目,走“小酒庄,集群化的大产业”道路,按照《吐鲁番地区20xx-20xx年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xx年,计划建设葡萄酒庄6-10家,种植酿酒葡萄5000亩。同时,落实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组织相关部门靠前指导,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抓好20xx年已开工建设的酒庄续建工作,确保20xx年全部建成投产。
5.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一是抓好牛羊育肥,加快良繁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和落实自治区肉牛肉羊生产补贴资金、畜牧业贴息贷款、良种繁育等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规模养殖户,把养殖大户做大做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20xx年,计划完成牛羊育肥100万头(只),牲畜年末存栏达到35万头(只);牛羊自繁自育30万头(只);引进多胎肉羊1.5万只,新增出栏肉羊7.5万只;发展斗鸡(土鸡)养殖40万羽,黑羊1.2万只。二是着力推进规模化养殖,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继续完善养殖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对畜禽标准化养殖场监督管理,实施标准化养殖、专业化饲养、规范化管理,引导畜禽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进入养殖小区从事畜禽生产,计划引进一家从事畜禽生产、加工和包装的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小区、合作社和养殖户增收致富。20xx年,重点完成鲁克沁镇色尔克甫养殖小区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提高饲草料供给能力。加大优质饲草的种植力度,鼓励农户在30年承包土地和合法开荒地集中连片种植饲草,计划种植饲草4万亩。四是积极推进奶牛养殖。以城郊乡镇和鲁克沁镇为试点,扶持和帮助养殖大户发展奶牛,计划养殖奶牛600头。五是深入推进扶贫养殖。20xx年,继续在5个贫困村实施“每户百羽鸡”扶贫养殖工程,打造贫困村特色畜禽产业,增强贫困农户“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六是深入推进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一步巩固封山禁牧和草场生态保护成果。
6.加强安全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深入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识)认证与管理,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20xx年追溯体系投入使用。二是做好农林牧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面对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形势,做好哈密瓜、葡萄、温室作物和棉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工作,积极应用综合防控手段,加强农作物统防统治,把虫情、病情和疫情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把农作物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确保不发生成灾。认真贯彻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项措施,抓好畜禽传染病的防治,做好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严防重大疫情发生。三是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总结近年来设施农业保险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设施农业、大田葡萄、棉花、牛羊养殖等政策性农业保险,20xx年,确保具备种植条件的温室投保率达到100%,政策性保险有新突破。
7.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办法,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xx年,在做好政策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正式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为推进土地有序流转、纠纷调处、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全年计划完成2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二是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善、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要求,以清产核资、建章立制、经营高效、强化监督为重点,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机制,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收益不断增长,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民有效增收。20xx年,重点完成全县67个行政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
8.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一是落实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完善补贴监督管理机制,将补贴资金用于发展设施农业、葡萄生产、秋翻冬灌、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冷藏等促民增收的关键领域。20xx年,计划申请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00万元。二是抓好农机化示范点建设。结合县域优势和特色,在已建立的四个农业机械化应用示范点(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点、葡萄埋藤机械化示范点、畜牧养殖机械化示范点、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示范点)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机化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展示各领域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应用,切实发挥农业机械化示范作用。三是认真抓好秋翻冬灌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培养农民科学种植、精耕细作的意识,早谋划、早动手,确保100%完成秋翻冬灌工作任务。
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一)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的理念,紧紧围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迅速形成“节水、惜水、植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新风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工作目标
1.完成高效农业节水面积3万亩;
2.完成4000户120xx人农村安全饮水入户管网升级改造工程;
3.完成20xx0亩农业水权改革试点工作;
4.完成防护林工程造林8000亩;培育常规造林、经济林、绿化林苗木400亩。
(三)工作措施
1.为其作主。一是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中坚决纠正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违背农民意愿进行土地流转和违规占用农民承包地、宅基地搞开发建设的行为。二是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认真搞好接待、政策咨询工作,纪检、教育、交通、国土、建设、卫生、农业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打击擅自增加农民负担、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2.助其发展。一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发展农业经济的能力。二是提供项目资金支持,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缺乏难题,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三是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驾御市场经济能力。四是鼓励支持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挥规模经营效应,让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五是指导协调金融担保支持,帮助农户解决发展贷款难题,促进产业发展。
3.解其顾虑。通过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助,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率,弥补农业经济损失,防止农民因灾返贫;通过建立完善期货市场,解除投资农业后顾之忧,保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服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土地矛盾和纠纷逐年加重。随着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伤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土地承包纠纷总量一直处于高位。究其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土地承包资料档案滞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变更及注销管理不严,多数地方没有开展基本农田进证入户工作等;二是土地流转欠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不高、条款不全,土地流转程序不当,登记备案不规范以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水平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从合作组织自身来看,存在着规模较小,运营不够规范,服务功能较弱,带动作用发挥有限等现实问题,合作社缺乏会管理、善经营、乐奉献的带头人,缺乏开拓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等。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投入支持不够,相关扶持的配套政策急需出台。
3.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农村集体经济不断萎缩,各地近郊农村集体资产被贪占、挪用、变相侵吞、挥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农业部门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指导部门,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有效制约手段,监督乏力。二是法律法规缺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条例》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处置分配没有明确规定,造成目前相关工作指导和司法实践都面临很大困难。三是政府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不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带来诸多制约和阻碍。
4.农业保险保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农业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规模不大,出现的经营问题多,比如赔付不及时、拒赔等,导致农民参加保险积极性受挫,参与业务推广的基层农业部门信誉受损。究其原因:一是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重利益,轻责任,难以担当服务“三农”使命;二是基层农业部门开展保险工作无配套经费,增加了行政成本;三是财政资金支持不够,大部分区县财政困难,无力配套巨额保费补贴;四是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出台,影响了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对一些违规行为处理也无法律依据,没有法律明确主管部门和工作机制使工作协调难度增大;五是农业保险经营风险较大,而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经营单位优惠政策不明确,比如对经营费用的补贴,对以险养险的支持等方面。
5.农村金融支持瓶颈严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太少,规模小,范围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乏力,农村资金倒流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扼制,农业贷款难和资金短缺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农业贷款缺乏有效担保,大部分的业主和农户无贷款抵押物无法获得担保支持,农业担保公司目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龙头企业。二是金融机构开发农村贷款品种滞后。三是现代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四是国家配套支持政策滞后。比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的“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等政策,但至今未很好落实。
——如何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体现到服务三农中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坚持创新突破,勇于开拓进取,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三农”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合作组织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以及财务创新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1.加快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在区县一级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机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依托农村经营管理系统,指导各地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组织网络,配备必要的流转服务设施。支持村社集体、社团或企业组织等以合法形式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培育民间社团或经营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在重点区域建立适应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要求的管理服务系统,推进联网工作。三是推进农村土地、产业规模经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奖励项目,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机制建设,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纳入农业项目审批、农业贷款专项贴息、农业信用担保等农业政策、资金扶持的必要必要条件;四是积极探索承包农户之间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土地流转新机制。
2.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协调引导,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包括资金、金融支持,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扶持体系,为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完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多主体牵头兴办、各部门大力支持的工作体系。做好辅导员和合作组织带头人“两支队伍”的培养工作。三是结合实际,争取及早启动地方立法工作,出台具体实施条例或办法。
3.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一是建立完善农业担保体系,逐步增加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二是允许农民成立合作银行;开发农村小额贷款险种,允许农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附着物等作银行抵押物;商业银行提高对农民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三是全面推行农业保险,全面开展奶牛、生猪、水稻、小麦等大宗农(畜)产品保险。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巨灾风险和拒赔、少赔现象发生,缩短保险赔付时限,建立完善农业保险经营管理体制,加快保险制度化建设,将政策性保险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扶持政策推广,降低农业产业发展风险,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一、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县政府出了一系列规划,加强循环经济发展导向。制定《县循环经济发展纲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去年由市人民政府同意实施,同年5月通过县人大审议,批准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信息系统投入使用。针对县人地矛盾大、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多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开发,《县低丘缓坡综合利用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此规划基础上,规划10平方公里低丘缓坡连片区域,打造产业升级基地,当前该基地有望纳入全省低丘缓坡重点开发区块。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积极申报省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市发展循环经济“551行动计划”。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凡不符合节能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拆除了一批破坏环境、占用耕地的小立窑。截止年底,全县拆除小立窑199门,每年可节约248亩土地和1.9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万吨。新增新墙材生产投资总额3670万元,新增新墙材生产能力1.4亿万标块。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1381吨标煤;万元GDP水资源消耗12.76吨;万元GDP建设用地占用量77.85平方米;工业“三废”治理率84.51%。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年通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同年率先在全市通过“811”环境污染整治验收。年财政安排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长7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县石梁热电有限公司电锅炉改造工程计划淘汰435t/h中温中压链条锅炉,新上275t/h循环硫化床锅炉;淘汰112MW抽凝汽轮发电机组,新上112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该项目已争取到新增中央投资补助790万元。坡塘化工区通过整治,省环保重点监测区已于2006年摘帽。年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率达16.6%;二氧化硫削减率为34.5%,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计划。“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年完成60个整治村、10个污水处理单项实施村、3个市级全面小康建设;以“五整治一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村庄连片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制定了《农村垃圾生态处理和长效保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县105个村已开展农村垃圾生态化处理。年建设生态公益林10664亩,清水河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有效推进。
二、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9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增长14.1%,快于城镇居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保持着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更快的势头。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大力发展来料加业务,积极开展省、市、县三级结对帮扶工作,努力实现289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全覆盖。推进科技下乡,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下山移民步伐加完,城区幸福花苑已完成四期安置,街头、坦头、平桥等乡镇安置点建设。年完成下山移民560户2000人。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事业,加快城乡社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扎实推进新农合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和政策性住房保险工作深入开展。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年全县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25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4730平方米。实施“社保扩面攻坚工程”,完善“五费合征”制度。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总覆盖率为80.26%。年全县年末从业人员31.47万人,同比增长0.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98万人,同比增长13.1%。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20个,帮助126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4%以内。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坦头水厂建设,加快60个村的饮用水改造工程,年新增饮水受益人口7.1万人。投入资金4800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继续扩大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使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南北协作”工程初具规模。南部有资金、技术等优势,北部有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长处。北部的、均居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之列。年7月,市委作出实施南北协作工程决策,以拓展产业转移为主导,加快劳动力转移为根本,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人口转移三大转移工程,建立三大协作经济区,落实三项保障措施,并保证每年落实合作资金3亿元以上,合作项目30个以上。作为协作经济区之一,为承接“南北协作”工程的招商引资项目,专门在的北大门—白鹤镇划出600多亩土地,作为南北工程一期工程专用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初具规模,600多亩可用地已全部用完,二期工程的规划已完成。
三、明年工作思路
明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目标,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完成节能降耗任务,推进我县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是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抓紧做好对乡镇和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考核准备工作,完善考核机制,制定更加规范合理的考核标准,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最终落实。
二是加快能源监督和统计队伍建设。抓紧落实和调整能源监督和统计队伍,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完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范围,及时准确地反应全县能源消耗情况,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农机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 强化 政府导向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是不可缺少的助推力。其中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因素。何谓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即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现离不开各级政府的作为,仅从农机生产监督管理的角度,对各级政府的作为谈两点看法。
一、政府的导向作用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保障
我国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源头在于国家的农机管理部门,国家的农机管理部门担负着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宏观领导责任,有力的、切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导向与明确要求直接显现于我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实际效果。
可以欣喜的看到,国家农机管理部门已经将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空前的重视起来,农业部办公厅今年伊始即颁布了《关于做好2011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1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思路是: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适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安全生产的新要求,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为目标,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作重点、目标和政策措施,完善规章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体系建设,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宣传教育,创建平安农机,提高监管能力,以安全发展促进科学发展。
农业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做好2011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通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作为,贯彻这一文件精神,将促使我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事实是,自2004年11月1日我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已经走向法制化道路,但是实践中暴露出的农机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缺位或不到位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对这一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有更具体的、操作性更强、实践性更强的配套措施,《关于做好2011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包括之前农业部颁发的《关于加强财政资金补贴的农机产品质量调查监督工作的通知》、《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都是基于发挥这样一些作用的相关文件。有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明确规定,才能从上到下的统一意志,明确工作方向与工作着力点,进而,从上到下的织密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这张网,筑牢农机安全使用的宏观保护、宏观制约的防线。所以,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依赖于政府导向
二、真抓实管是各级政府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应然表现
在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政府导向是前提性的条件,但是政府的作为仅仅处于导向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真抓实管,一抓到底。
影响农机安全生产的因素很多,诸如:投入使用的农业机械自身的性能与质量;农机化作业服务网络健全程度;农机作业人员素质状况;农民对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的认识水平;农业机械使用中所面临的地理环境;农村经济欠发达,投入购买农机具的经济能力有限,无力购买高价值高性能的大中型农机具。当然对于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说来,都期望着由政府的职能部门来帮助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使得农民能够安全的放心使用农业机械,通过农业机械的使用提高生产力水平,换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然则,农业机械使用中的不安全问题仍在屡屡发生。2010年8月23日《中国农机化导报》发表了一条题为:“全国农机投诉机构5年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000万元”的消息,文中说:“2005-2009年,全国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受理各类农机投诉6267件,其中,拖拉机投诉2364件,联合收割机投诉2038件,发动机投诉260件,其他农机具投诉1605件。”从这则消息披露的数据看,农机使用不安全的事件确实有着很大的数量。这一现实说明,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依赖于政府的真抓实管。
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怎样实现真抓实管?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1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将通过这样一些路径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