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深化思想认识,扎实开展工作
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届三次、五次全会,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深刻认识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对于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作用,对于推进“一城一区、美丽老池”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精准扶贫重要“管道”、进一步改进作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载体、培养锻炼干部重要平台的积极作用,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与“双联”、对口定点扶贫等工作有机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二、落实总体安排,强化工作责任
为切实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总体安排,乡党委选派了一批了解农村、熟悉农村、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驻村帮扶。乡党委、政府对驻村工作组人员实行统一安排、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全面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各挂村领导要认真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做好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工作。
三、细化安排部署,提升工作实效
1、建档立卡全覆盖。驻村工作小组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制约各村,特别是贫困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对每个村、每个社,每个贫困户摸清情况,建档立卡,建立帮扶台账,实现老池乡各村(社区)全覆盖。
2、干部驻村要到位。挂村领导、驻村干部要切实履行职责,不仅要指导各村干部细化帮扶工作,分社包片,包干到户,而且要带头结对帮扶最困难的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村社不脱贫、扶贫对象不达标,挂村领导、驻村干部不撤出。
3、帮扶计划要细化。各挂村领导、驻村干部要制定帮扶规划,细化工作措施,帮助协调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帮扶项目,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领各村加快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要整合各方面帮扶力量,动员各类社会组织、慈善机构、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参与扶贫开发。要切实转变作风,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提高其脱贫致富、自我发展的能力。各驻村干部要主动加强与帮扶村的联系,并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切实帮助帮扶村解决实际问题。
2020年在局党委深切关心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包保贫困村驻村帮扶各项工作。
一、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2020年全年驻村290余天,周六、周日正常履行驻村工作队值班责任,按要求填写驻村工作日志。与派出单位完全脱钩,保证了驻村工作时间。认真履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职责,全年走访脱贫户6次,重点户不少于12次,每月至少一次。
二、在推动精准扶贫方面
年初帮助包保贫困村制定了2020年脱贫计划及后续巩固提升计划,结合包保贫困户制定了个人包保帮扶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帮扶措施覆盖旭日村所有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以开展“五巩固、五提升”扶贫大会战为契机,每月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走访慰问和入户调查,切实了解实际情况,做到了全覆盖。
三、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
帮助包保贫困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种植和养殖项目。在种植上,重点打造果树种植产业,同时利用果树间种土豆、大葱等额外再增加收入,此项目与村屯的亮化、美化和改善村屯环境相结合,在庭院和道路两侧种植李子树,产生长期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对村屯环境进行了改善。
一、赤陂新村简介
赤陂新村移民点位于吉永线,全村有76户,人口224人,以王姓氏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500亩,林地面积7600亩。该村已列为江西省移民示范重点村,为抓好该移民新村的建设,经村民大会选举产生了以王群生、王山荀、王财润、王坚园4人组成的赤陂村理事会,王群生为理事长。
二、工作特色
1、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局刘炎香局长为组长,社保局陈金根局长为副组长,肖子杏、周聘德通同志为成员的吉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农村建设驻赤陂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2、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建设农民新家园:驻村工作组成员协助该村理事会和安塘乡政府,邀请专业人员,对安塘赤陂村进行村庄远景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分阶段实行。截止12月底,已出资17万元,为硬化通村公路565m,硬化巷道3968m2,硬化率达92%,绿化面积2000m2,修建排水沟612m,埋设涵管4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户通自来水,100%,有69户农户改建了三翁式水冲厕,兴建垃圾池4个,拆除残垣断壁2650m2。
3、以农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手段,以技术推广为动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201 1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驻村帮扶工作组通过多方调查,收集多项致富信息,培养王玉民养殖肉牛11头,年产值达8000元;为8位温氏养鸡户提供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出栏4批,每户可纯挣6000元;扶持王茂德科学种植水稻75亩,年纯收入近20000元;号召村民试种西瓜,每户可创收240元;完成油茶林改造200亩,通过油茶林改造,全村摘油茶籽21000斤,产油6000余斤;种植蜜柚168亩、葡萄100亩。二是驻村工作组与村理事会全力合作,积极争取浙江客商周老板,投资35万元,在该村南部兴办一个砖厂,村小组年创利2.6万元。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一是驻村工作组每月到村指导,特别是7、8月份,村民进入了繁忙季节,持续的高温干旱使该村280亩早稻无法开犁,耕田和人畜用水告急,这些都牵动着驻村干部的心。驻村工作组成员召集村理事会,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重点商议引水方法,上下联动,全力投入抗旱抢种工作,修水渠道3400米,打水井2口,解决了用水告急,早稻全部复种,村民深深被感动。二是该局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8万元资金用于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该村建成一座三层文化中心楼,完善了文化广场的铺设,购买了健身娱乐器材,新建了一个篮球场。三是在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扶贫与“扶智”并举。开展“321”结对帮扶(1个局长帮扶3户村民,2个股室帮扶2个困难党员,1个局属单位帮扶1个贫困学生),出资8000元为该村10名农家大学生代交学费和订购科技报刊。赠送科技书籍、务工就业指南、劳动法律法规等书籍460套(本)和价值6000余元的办公桌柜。改善了村理事会办公设施,加强了村理事会的组织领导能力,提高了村民素质。成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