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体育教学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体育课教 教学容栏 写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课程的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从体育课堂教学这一层面讲,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局面。由于受“教案无格式”观念的影响,作为课堂教学其中一环的教案的编写亦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景象。纵观目前体育课教案编写的格式,尽管表现出纷呈的局面,但无一例外地设有“教学容”的栏目,就说明“教学容”在编写教案甚至是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一线的教师由于在认识的偏差,却对这一重要的栏目,熟视无睹,轻率地填写“教学容”栏目的有关内容,结果导致教学目标设置的困难,教学重、难点的偏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缺乏等现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准确地认识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的写法,合理、准确、有效地填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容”栏目中容,应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考虑的问题。
1.有关“教学内容”文献的综述
综观目前有关“教学内容”文献,均是处左体育教育大范畴进行阐述的,而处在体育课教案这一层面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却很少。1991年出版的由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的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理论》对“教学内容”的阐述为“体育教学内容包括身体练习及体育基本知识等,内容集中反映在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上。1994年出版的由陶景、李晋裕主编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的《学校体育辞典》对“教学内容”的阐述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包括身体练习和体育基本知识两大类。1994年由金钦昌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0年出版的由陈文卿、谢翔、甘式光主编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体育学》对“教学内容”界定为“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中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由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类运动项目,健康教育专题等七个系列组成”。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对“教学容”的阐述无一例外把此置身于体育教育的大背景下,而把此置于体育课教案中,却很少涉及,甚至没有提及。因此,许多一线教师误把有关“教学容”论述直接运用于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中,这显然是不适合的。为此,本文把“教学容”的概念界定为“为实现体育课课时教学目标而选用的有一定的教与学因素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总称”。
2.目前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写法的常见错误
2.1教学内容栏位置设置不准确
2001年9月,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了实验,2003年秋季起全面实施。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涌现,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断冲击着人们所固有思想,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使得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产生了偏离。从体育课教案编写这一层面上讲,一些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目标统领内容”这一理念,把教案中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以此来体现所谓“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近年来,经过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认为在课堂教学层面上应避免“目标统领内容”。因此,把教学容栏置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的后面,这是对“目标统领内容”的这一理念的一种误解。
2.2教学容栏容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我们认为,体育课教案中任何栏目的设置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否则它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样,体育课教案中设置的教学内容的栏目,我们认为其最大的作用在于指明本次课的教学容。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填写教案中教学容栏内容时,往往仅写明诸如侧手翻、三级跳远内容。那么,试问,这指明了教学内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认为,体育教学容绝大部份是需要几次课完成的,一个教学内容假设需几次课完成,那么,按照以上的推理,教学容栏容不亦就成了几个连续的同样表述形式,侧手翻、侧手翻…,这有什么意义,没有表明上课的真正内容,亦就失去了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过程的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学内容栏目仅仅是这样的表述是不够的,而应该在表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需表明该对教学容中哪个技术环节的教学,如三级跳远:三级跳远步点的丈量。这样,教学容栏才能起到作用,才能对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及教学的过程起到引领作用。
2.3误把体育教学的方法当成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由此可见,具体的一个体育教育方法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一个方法和手段,其教与学内涵相对狭小,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也仅仅是教学一个片断。而教学容它不但拥有众多的教与学的因素,而且更具备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手段与方法。因此,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依托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而它却不能成为教学内容。在具体的编写教案的教学内容栏目时,不应把教与学因素相对较少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列入教学内容行列。诸如素质练习:迎面接力跑比赛,在其教学过程中亦仅仅进行迎面接力跑比赛,对迎面接力跑没有进行教与学,仅把它作为一个练习方法对待。因此,在此节课中迎面接力跑比赛不应该列为教学内容。
3、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栏的写法
3.1准确地把握“目标统领容”的实质
我们认为,在水平、学期、单元计划的设计和制订过程中应突出“目标统领容”理念,但在课时教学计划设计和课堂教学层面上应落实“内容统领目标”。因此,在编写体育课教案时,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应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前面,把教学内容栏位置的设置在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后面,以此来体现“目标统领容”理念,这是对“目标统领容”理念的一种误解。
3.2制订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中的绝大部份容并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由于单元教学计划有若干节课时组成,因此,在考虑到课的教与学容量的前提下,努力使单元教学计划内部层次分明,梯度合理,内容饱满。科学、合理的单元计划为书写体育课教案中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确保教学容栏容书写有明确指向性。
3.3明确教学容的内涵,使教学内容蕴涵一定容量的教与学因素
教学内容之所以能成为教学容,是因为教学内容中蕴含了值得我们教师去教,学生来学的东西。因此,我们把它写入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容栏目时,就应该考虑所写入的容有没有教与学的因素存在,所存在的教与学的因素是否值得我们去教与学,教与学的容量是否适合我们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教与学的容量过大,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教与学的容量过少,教学的效率降低。因此,选择有一定教与学因素的,且容量适宜教学内容应为编写体育课教案教学内容栏时考虑的另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陈文卿 谢翔 甘式光主编. 学校体育学.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编. 体育理论.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 金钦昌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4
关键词:小学体育;安全教育;体育教学
一、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形成的原因
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形成通常言涉及到学校、老、学生以及相关的体育器材有有关系,我们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原因。
1.学生方面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阶段,对相关的体育安全常识却不足。学生的一腔的热血让学生在体育课时好胜心强,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进而导致体育课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的学生急于求成,不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行动和练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还有小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平时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者不喜欢运动。在平时就比较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在体育课堂中,只要稍微锻炼一下就觉得比较累,面色惨白,满头虚汗等症状出现,出现身体的不适应,进而引发身体问题。
2.学校方面
目前阶段还是有一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把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去关注文化课。自然对于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意识教育也比较薄弱。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贯彻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而且体育教学是需要比较多的体育器材才能够完成的很好的,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体育,体育器材自然就无法补给、而且有的学校体育设施陈旧,没有很好的保养和检修,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又多了几分不安全因素。
3.体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最直接的负责人,最直接的承担者,责任重大。但是有的体育教师缺失缺乏责任感。对于相应的体育健康安全知识不会死特别重视,缺乏对安全的警惕。大多的体育教师都是注重体育内容教学,而相应的安全教学缺失,导致学生的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很多。比如说,很多教师都不会在体育课开始和活动开始之前讲解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推挤行为也是见怪不怪,导致了很多安全隐患的存在。
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和其他的课程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课程是需要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的。如果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不够,和实践的操作技能不过关的化,在给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的时候,会导致示范动作错误。而学生接触体育最开始的途径就是模仿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示范性动作都偶错误,那么这样学生去模仿是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特别是在进行一些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器材的时候,操作失误会导致危险事情发生,比如说在进行跳高,跳远时,如果动作不规范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这也是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要高度重视小学体育安全教学
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增强安全防患意识,杜绝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学校提供的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而且要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学校应该有义务为学生不定期的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相应的安全知识。确保学生体育安全。
2.体育教师应该把体育安全教学放在首位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把体育安全教学放在首位,并把体育安全教学写进自己的教案里面,安排专门课程讲解体育安全理论知识。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定的规矩,在上课开始前要向学生反复强调体育项目注意事项,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哪些行为是有危险的,给学生建立危险意识。教师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落实在体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体育教师绝对不能够对学校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式,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而且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素质的差异来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能在身体素质允许的情况下来进行体育活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确保自身的示范能够正确规范,给学生以正确的体育指导。而且教师应该掌握一些运动医学知识和简单的伤病处理方法,比如中暑、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把损伤尽可能的降到最低。确保体育教学安全无疑。
3.学生自身要时刻树立好安全意识,确保自身的安全
作为学生自己,在体育活动时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在体育课堂不做有危险的动作,和随意和同学打闹嬉戏。在体育锻炼时,要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于逞强。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锻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活动开始前,做好准备活动,在体育活动结束后,要学会放松,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整理和编辑,建立“体育档案”用时则取之,不用则存之。
关键词:体育档案管理运用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建立健全的体育档案,既是学校规范体育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又是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扩大知识领域,阅读收集教学参考资料,并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用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全面开展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体育档案的内容
学校体育档案的内容非常之多、之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上级部门及学校有关体育的文件。
2.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体育课本、及相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书。
3.体育专业用书,如体育理论、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教学理论书籍;体育词典、运动竞赛规则等工具书。
4.学校有关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体育工作计划。体育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5.各年级常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教师教学教案和教学笔记,体育课成绩质量分析汇总表等。
6.学生身体素质和达标档案册。
7.学生参加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等考勤登记表。
8.学生体检表及病免、请假证明材料。
9.体育课教案及器材出借、成绩考核和出勤情况资料等。、
10学校运动队训练档案,包括:运动员档案、训练计划、考勤、竞赛成绩等。
11学校每年举办的各类竞赛资料,如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球类比赛、长跑比赛、跳绳等。
12教师自编的教育教材内容。如体育理论试题、大课间操资料等。
13教师各类获奖情况档案,如论文、基本功比赛、培训证书等。
14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
作者简介:邱海龙(1976-),男,浙江鄞州李关弟中学教师,现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5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16学校体育领导小组、体育组及其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17其它,如学校对体育场地改善和维修、学校器材配置、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体育教师的待遇等。
二.体育档案的整理和分类
由于学校体育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教材大、数量大,加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学校与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编排年月、次序和目录,以便在体育教育工作中提供查阅和上级领导各部门的检查、参观。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教学需要,我校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理和分类的。
1.按材料内容分,如校内同一运动竞赛类(学校运动会、各种小型竞赛)、活动类(早操、课外活动)等。
2.按时间顺序,对不同类型材料进行整理,一般学校以一学期或学年为一单元进行材料整理。这类档案可参加《两个条例》的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建档。
3.按实际情况需要整理。除上述两种或在上述两种整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对经常要使用或较有参考价值、可重复使用的资料进行单独组卷。如达标、合格表的成绩册、教师的教案及教学记录、摘抄的图片资料或剪辑的网络资料、照片等。
4.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来分,如:按两个《条例》的备查目录分类建档。
三.建立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牵涉的内容广、影响的面大,因此,做好体育档案工作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在收集、整理建档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长期性、整体性、有序性、创造性的原则。
2.档案建立后,需加强管理,最好建立档案厨,将资料分类放置档案盒子
内,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
3.合理使用并及时更新或充实内容。对有时限的或不再适合当前教学形式的内容应及时装订成册,归案入档案(加编号),以便日后检查或其他用途备用。而对那些理论性知识或政策法规、计划要注意当前教育动态和形式变化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以适应新的体育教学要求。
4.保存档案要规范,材料要完成。通常学校体育档案的目录等要依照“档案法”要求,规范、清晰、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也有利于查找和收集,整理。
四.建立学校体育档案的意义
1.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化、规范地开展,有利于宏观调空学校体育工作。
2.体育档案的建立把学校领导的办学思想、体育教师的工作情况以书面形式体现出来了,同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体育教师能力。
3.有利于体育教师将零散的材料系统化、将实践的经验理论化,同时随着档案内容的增加,也丰富了体育教师的知识,为开展体育教科研活动指明方向,并提供大量的经验资料。
4.有利于促进学校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档案的建立可促使各项体育活动长期、规范地开展下去,从而一方面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五.运用体育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要及时、经常性地把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并建成档案,运用时要结合教学、训练等,以参考为主,以推动为目标。
2.要以档案为准绳,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深入地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3.要把学校体育工作档案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指挥,不要把它做一种摆设或作为应负上级部门检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赵云林《怎样建立体育档案》第五届中国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汇编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教育
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对与学校、学生、家庭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体育课课堂安全意识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教学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体育课的安全工作呢?
一、w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一)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二)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三)学生方面。
小学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四)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从学校的角度看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二)从老师教学中应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方法。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三)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应对安全问题的方法。
作为学生自己,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警钟长鸣,不做有危险的事;要努力学好科学锻炼健身方法,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体育运动前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体育运动后要做好放松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论文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安全问题
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对与学校、学生、家庭密切相关的安全问题的关注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体育课课堂安全意识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教学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成为广大体育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体育课的安全工作呢?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体育论文范文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3.学生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成因
1.学校方面
个别学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更多关注于文化课,对于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意识也比较淡薄,没有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放在首位。同时,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需要借助于体育器材,但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陈旧,且疏于保养检修,使得体育课上学生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2.教师方面
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责任感,对于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不够重视,缺乏警惕,注重内容教学,忽视安全教育,如对学生的相互推挤等不安全行为置之不理,活动前未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不过关的话,在示范动作要领时出现错误,这样学生在模仿时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在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器材时,错误的动作就更加危险。
3.学生方面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天性活泼好动,但相关安全常识却不足,这也使得他们在体育上喜欢挑战高强度、高难度的练习,或者急于求成,不按正确动作要领行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平时缺乏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课上运动强度稍稍增大就觉得很累,甚至开始出现面色苍白、满头虚汗等不适症状。
4.其他方面
体育教学通常是在户外进行,有时候还会用到特殊的体育器械,所以也就受到更多的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户外上课会受到环境、气候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严寒、酷热、暴雨、积雪等恶劣的自然天气条件会给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也给教学造成不便,体育论文范文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的应对方法
1.学校
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发生,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让每一位老师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等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检查检修,它是确保体育课学生安全必不可少的途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行各类体育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同时,体育教学安排应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安排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
2.老师
体育教师要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并写进自己的教案里,安排专门时间讲解安全教育理论和常识,上课之初老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明确不允许做的行为;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贯彻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绝对不能进行放羊式教学,注意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科学安排活动,针对不同内容、季节、天气等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此外,体育教师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必要,比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应急处理,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办法进行急救处理,把损伤降到最低。
3.学生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教学 档案管理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和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下,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地管理和有效地利用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特点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学校在体育教学管理、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学研究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经过整理立卷归档的各种载体材料,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1归档材料的主客观性。客观性指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产物。主观性指在收集、整理和鉴定体育教学档案过程中,对收集的那些已经完成的某一教学实践、体育竞赛和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要确认具有查考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能立卷归档。
1.2所属内容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档案的内容极为丰富,包含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体育科研等各个环节。
1.3多学科交叉的相容性。体育教学工作有许多规章制度、计划与规划、文件材料和会议记录等文献资料,既有社会科学性又有自然科学性。
1.4记录的规范性。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归档的原始记录文件材料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教学工作及其活动的记载,其查询和凭记作用是远非其他史料所能比拟的,这样的历史记录文件材料符合立卷归档制度的规范性前提,故应按一定程序进行归档工作,不能因为有排他的差异性而不立卷归档。
2.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的功能
体育教学档案能够及时正确地总结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为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考试评分标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其功能主要表现为:
2.1为科学决策,宏观调控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能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咨询材料,使高校领导和体育教学管理部门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本校体育工作的优势与不足,制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体育工作规划,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2.2为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供材料。体育教学档案本身就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建立教学档案,将教师零散的材料和经验系统化,同时档案内容的增加也能丰富体育教师的学识。如在备课、撰写教案时,可以参阅以前的教案,使教案不断完善,备课水平不断提高。
2.3为发展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与个性提供参考。体育教师收集材料,为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了课堂生活。如举办体育图片资料展览,定期举行体育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
2.4为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工作评估提供素材。由于国家对高校体育的重视,在对高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评估中,素来都把体育列为重要的评估条件,经常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体育教学档案则能为此提供真实具体的原始材料。[1]
3.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档案所收集的材料内容广泛,题材多,数量大,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根据体育教学的需要加以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卡片,并编排次序和目录,以便在教学中随时查阅参考,按材料所属对象笔者将其内容与分类归结为:
3.1学生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学号、家庭住址;(2)基本素质、运动能力、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登记表;(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成绩登记表;(4)体育合格登记表等。体育教师按规定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指导与测试,并将每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体育基本情况及时公布给每个学生,逐个写出具体分析和建议,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四年来的体育锻炼及提高情况,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和提高。
3.2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体育课堂教学类:教学计划、教案、课后小结、体育课中的考勤、过程评价记录与考核等;(2)体育教学管理类:器材、场地的使用登记制度等;(3)体育教学理论参考类:体育教学相关教材、参考书籍等;(4)体育教学科研类:体育教学教改的课题、论文、总结等;(5)体育教学活动类:体育教研活动:听评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研讨会材料、对外参观学习与交流等;(6)体育教师获奖类:教学、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各种获奖状情况。
3.3学校提供相关体育教学资源档案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理论参考类: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报纸、杂纸资料、教材与参考书籍;(2)基础设施类:学校体育场地、设备与器材配置;(3)体育经费类:学期体育经费的开支和体育教师的待遇等;(4)学校内外竞赛类:竞赛的规程、报名单、比赛过程、秩序册、成绩册;(5)群体活动类:群体活动的管理(评比)办法、评比记录等;(6)课余训练类:训练计划、总结、运动队概况记录、运动员个人档案等。(7)计划总结类: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竞赛计划等;(8)体育获奖类:记录教师、学生、学校、体育组在上一级竞赛、评比中的获奖情况。
4.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档案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教学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开展体育教学改革、评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在具体的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4.1 认识的差异性。高校体育教学档案资料全面、直接地反映高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体育教学档案应该是整个档案管理的一部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档案管理比较重视人事档案、科技成果档案、学科建设发展和管理制度档案等方面,而对体育教学档案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例如:有的高校没有体育教学档案,大部分高校体育学院没有兼职体育档案管理人员。
4.2 内容的偏向性。根据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应该形成独立的体育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体育档案主要记载历年来主要大型运动会的情况,参加省、市运动竞赛获得的锦旗、奖状和奖杯之类,其他类别的体育档案资料较少。如教师自编的教材,教师各类获奖情况,学校体育组的科研档案,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及摘抄、复印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等没有记录。
4.3 手段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只用书写形式记载档案。实际上,体育工作中计算机、声像等手段的运用十分广泛,积累的资料也十分丰富,关键是档案科学管理意识薄弱,教师自我认识存在滞后性,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时间编排混乱,同一学院的档案材料年度互相穿插;二是组卷、装订不规范。[2]
5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体育教学档案不同于其他档案,它涉及面广、分类细、材料多而杂。如何科学地管理体育教学档案,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服务,主要对策如下:
5.1提高对高校体育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应不断加强体育教学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体育部门负责人、体育教师及档案员对体育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督促他们主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按时移交给学院档案部门作进一步的整理,保证体育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有序性。高校体育部应设专门的体育档案管理员,领导要加大经费投入。
5.2强化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增强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档案建设的科学性和持续性,以便客观、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面貌。
5.3加强与教学管理单位的联系。文件材料的收集是一项很艰难、琐碎的工作,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不厌其烦地、紧密地与教学管理单位加强联系,随时了解一些重要信息,并将那些对学校发展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教学材料收集齐全。
5.4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和文件材料的动态规律。教学档案管理者应灵活掌握归档时间,及时收集,随时归档,不能消极等待。学校可规定在每年开学的第一个季度,向档案室移交上一年的档案材料。坚决杜绝那些上交不完整、不系统的文件材料的情况发生,避免重要的体育教学档案的流失。
5.5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首先,建立体育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将每份体育教学档案文件或案卷的内容填写在统一格式的计算机输入卡片上。其次,建立计算机借阅管理系统,应具有借阅、预约、查找、统计等功能。第三,建立计算机统计系统,对体育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与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及量化管理。第四,体育教学档案缩微化,缩微化已成为档案存储的重要发展方向,不仅能解决档案信息存储的空间,而且在计算机处理档案信息工作中,能不断扩大信息存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3]
参考文献:
[1]李楠.教育评估与学校档案建设[J].学校档案,2003,(1):43-44.
评价是体育教学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不能忽略或省略。依据教学评价理论,我们可选择多种评价的方式对体育教学设计的成果进行评价。一份体育教学设计方案形成以后,首先可以采用诊断性评价,即前置评价。在具体的设计方案试用之前,先进行诊断、检查,看看是否有原则性错误,如教学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教材的内容是否精选了,科学性怎样,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否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等,先从大方向上给予评价,以免在后续的试用实施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在诊断性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如有不足之处可以及时修改和调整。
一般制定评价计划需要解决四个问题,即在体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应收集何种资料才能确定成果的哪些地方是成功的、有效的,哪些地方是失败的、待改进的;应建立怎样的标准来解释收集的资料;应选用什么人来做成果的试用者;评价需要什么条件。
一、确定收集资料的类型
通常所需要的资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它反映的是设计方案的试用给学生带来的行为变化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通常用数据表示,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一系列测试、观察获得数据。另一类是体育教学过程情况,它反映的是设计方案的运行和作用情况,通常用陈述表示,可以对影响体育学习结果的各种相关因素的状况进行分析。
二、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了收集资料的类型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衡量这些资料的标准,也就是评价体育教学设计方案的标准。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指标,实质上是评价时所要考虑的全部因素的集合,真正要成为可衡量和比较的评价标准,还要将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依其主次关系进行权数分配,并要为所有指标进行定性描述或定量赋值。因此在确定评价标准的时候,应当尽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我们可用定性的方法为“教学手段”制定下述的评价标准:如果某种教学手段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并程度不同地增进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说明所设计的教学手段具有期望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可以用定量的方法制定下述评价标准:如果采用这种教学手段后,学生对某个动作技能的学习,完成动作的正确率为95%,或比原来提高10%,就说明所设计的教学手段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体育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恰当、具体,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2)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安排合理;(3)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4)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6)教学形式符合教学要求;(7)教学媒体选择适当,使用有效;(8)教学效果好。
三、选择被试人员
一般的体育教师对某一堂课设计的教学计划(教案),被试人员就是教师本人和任课班级的学生。而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设计的课时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水平教学计划、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等,则应有目的地选择被试人员。
体育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不可能也不应该拿许多学生和教师来做试验,只需挑选少数学生和个别教师作为被试样本,这就要求这个样本具有代表性。以学生为例,被试者取样的基本要求是这些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应属于常态分布,即同年级学生中各种水平和能力的人都应挑选。一般可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挑选被试人员,然后略作调整,以保证这些样本学生能配合测试并善于表达。样本学生人数要适当,太多会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太少又不能说明问题。由于以样本代表全体,误差总是难免的。因此对于那些比较重要的教学设计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扩大样本人数。
四、阐明试用设计方案的背景条件
一、何谓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案例就是选择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事件,研究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再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进而揭示其所呈现的现象价值和所蕴含的规律。
二、体育教学案例的表达形式
1、意外式教学案例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发生的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事件和问题进行研究的案例。其特点是问题集中、矛盾突出,故事虽然不复杂,但能以小见大,给人以深刻启示。
2、主题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个环节,按照作者的需要说明某一个主题,表达某一个思想,体现某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主题鲜明,内容新颖,注重专题的研究,富有学术价值。
3、综合式教学案例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的典型实例,就某一问题或现象引发的思考,从多维度以理论剖析实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以师生教学活动为主线,对学生突出表现和教师教学机智给予浓墨重彩的描绘。
三、体育教学案例的要素
一类是对典型事例、教学片断或某个环节的简单叙述、反思和评析。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包括标题、背景、故事描述、分析与反思。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另一类是将某个问题置于特定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中进行研究,以研究的问题为主线进行描述。这类案例的要素一般是由标题、案例的背景、问题的提出、案例描述、案例的反思与评析、得出的结论等几个程式化的部分组成。其特点是篇幅较长,事例较多,过程复杂,文章更趋向于理论研究。
四、体育教学案例与一般教学文体形式的区别
1、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教学叙事是指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发生的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它重在叙述,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还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教学案例是就教学中存在的某个事件进行简单回顾或描述,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最后还要认真反思,总结揭示其规律。
2、与教学论文的区别
教学论文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总结,并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是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是讲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描述来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广义地讲教学案例也是教学论文,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论文都是教学案例。
3、与教学设计(教案)的区别
关键词 体育实践课教案 中观技术要求 中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对教案设计的研究,历来是课程与教学研究者说关注的重点领域。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科教案设计进行研究与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实践课教案设计的一些中观技术要求,做以下探讨:
1 体现教学活动本身所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和结果
体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具备一定要求和标准的活动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变化会有必然的期望外,对课的活动本身所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也应有应然的期望。
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教学活动本身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教学的实际情景中应产生的结果也应提出要求。如:“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小团体中愉快,融洽地参加活动,课堂充满了笑声,掌声和欢呼声,下课时,学生脸上有出汗,表情愉悦。”等。
教案中书写这样的“标准与结果”,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即时的观察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对活动的外在表现及其结果的观察,判断其教学活动的成效,并及时进行调整或维持,从而有效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2 课的目标应具备连续性的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的连续性是指先后出现的课、教学单元、学期、学年的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的关系。
体育教学目标是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在层次的功能与特性的作用下,分别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体育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时、单元、学期、学年各层次目标的逐级实现而最终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无论是年级、单元、还是课之间都应注意相互之间的连续性,真正做到前面设计的目标为后面设计的目标奠定基础,后面设计的目标是在前面目标的基础上的发展与深化。”①在课的单位时间内,教学目标的设置应符合课的层次功能与特性,既要注意课与课目标之间的连续关系,又要从属于单元目标,体现上位目标与下位各级子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
3 行为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
在制定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时,一般有以下四种目标取向,即: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课程标准》在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中心的根本理念的引导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核心理念。这个理念应该贯穿和体现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课程标准》采用的是一种综合的课程教学目标取向模式。根据体育的实践性特征和体育知识的操作性特征,它对教学目标的描述采取了以行为目标为主,并根据领域差异同时采用其他三种目标取向模式的方式。②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尽可能外显化,以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③
因此,体育实践课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采用行为目标模式为主的目标表述新方式。一般地,对体育教学目标的陈述,特别是行为目标的陈述,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④(1)以学生为行为主体;(2)准确使用行为;(3)规定行为条件;(4)说明预期结果。
4 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确定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操作思维,当然包括了分解和整合两个方面。当我们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时,我们把它分解成为了总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单单水平目标就有数百个之多,这是认识新课程目标体系的必要途径。但当我们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就不能采用分解的方法,也不宜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而是要实现对课程目标的整合,把课程目标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经验,包括教师教的经验和学生学的经验,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使课程目标转化为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整合。⑤
因此,课在单元目标的实现中起着具体贯彻者的作用,单元目标对每一堂课的实施又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根据目标统领内容的原则,教师对课时计划的设计,就应以单元教学计划为基础,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设计课的目标、选择课的内容。
5 体现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把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方案,因此,教师在制定教案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内容、什么教学手段、什么教学方法、什么教学步骤,都应该能够有针对性地为这个目标转化过程服务,体现出内容、方法、手段、步骤与教学目标之间的手段与目的首尾呼应的连贯性。
即:教案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学步骤的设计等的目的性都要能体现出首尾呼应的特征,都要为学生能有效地达成本次课的目标服务。
6 按照课的类型设计课的结构和运动负荷
对体育课的类型的划分,在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标准,故而有着不同的类别。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的学者又分别按不同的标准对课的类型进行划分。
但无论如何划分,体育课的类型都是对体育课进行的分类,都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课的种类。而且,划分体育课的类型的重要目的都是在于揭示那些具有共同特征的课主要应实现的目标、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结构上、内容上、方法上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更好地进行体育课教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⑥因此,课的类型对课的结构、内容、方法等都具有导向作用。
由于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主要实现不同性质的目标、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目标又需要不同的运动负荷,因此,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设计,就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由于不同的体育课的结构为不同性质的体育教学目标所服务,体育课的结构也应根据课的类型进行相应的设计。
7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设计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除了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技能的掌握外,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这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方法构成的身体练习。⑦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⑧
体育与健康课程特别关注教材的游戏化,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愉快的运动体验中发生身心素质的变化。
因此,教案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尽量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8 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要具有灵活性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交往、朝气蓬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是一个个充满差异的个体。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机会随时有可能发生,各种练习情况随时有可能出现,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只会白白丧失良好的教育机会,也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与体育课程的教育属性以及课程标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
体育教学活动不适合也不应该进行过于严密的时间安排,而应该在体育教师对教学流程进行清晰设计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
因此,教案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应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注释
① 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②③④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⑤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0.
⑥ 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 教学改革 安全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06-0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大学课程,也是我国高等教学的重要组成,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所以在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时不仅要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也要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深入落实研究各项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同时,也要不断的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
高校公共课体育有别于其他的体育运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意外体育事故具有隐蔽性。比如在开展高难度的体育活动时,学生如果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从而使动作不规范,甚至不能完成动作,意外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避免了;第二,意外体育事故具有突发性的。比如,在进行越野比赛时,学生可能会因为自身或天气、环境等各种状况产生猝死的情况,这种事件往往是突发的,其结果也是严重的。第三,意外体育事故还具有传播快的特点。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加快了消息的传播速度。各高校学生意外事故一旦发生,它就会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全国各地,迅速成为焦点。
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现状
1.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对体育活动安全保障的工作态度
当前大多学校没有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和进行体育活动时保障安全的工作;在每学年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很多高校尤其是地方师资力量差的高校不组织体育老师系统学习有关进行体育活动和教学时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预防和处理体育活动中发生事故的方法和知识;部分学校没有制定在开展体育教学和进行体育运动时有关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的章程和制度;有一些学校甚至不开展关于体育教学和活动方面的安全操作、预防和处理事故的培训。很多高校在体育活动、教学和比赛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教学事故,甚至还有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发生过运动性猝死的事件。
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危害因素很多,例如,运动器械、运动本身以及不当的教学和不规范的运动方式等。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背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同时也给学校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当今面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了公众议论的热点,如何解决、避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发生更多的学生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地开展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也是目前政府、高校以及公共体育教育工作者噬待解决的问题。
1.2 体育教学项目改革的安全保障现状
按照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资料表明我国95.5%的高校已经把铅球、铁板和标枪等项目从高校体育教材里删除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当前高校开展探险活动尤其要格外慎重,要采取科学的安全保障措施和配套的安全设施:在确保各活动中不存在危险因素或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前提下推出新的活动路线。例如,游泳是备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然而它又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些高校大学生在上游泳课时出现溺水事件。基于上述事实,教学大纲强调开设游泳课程的高校要加强开展游泳教学和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对危险系数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学校如不能确保其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最好慎重或者不要开展;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体育活动的开展如果以他们的生命为代价,这就违背了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也就没有继续开展的必要了。
2 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安全保障问题提出的几点措施
2.1 规范公共体育的教学问题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把安全教育的知识安排在公共体育课教案中。在教学管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头等大事。所以教学改革中要求体育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就要充分考虑设置安全措施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体育活动的科学进行,指导大学生们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保障学生的安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
2.2 加强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管理
要保证正常的学生体育运动的进行,不断提高和改进体育教学的质量以及开展大众性的体育活动,就要加强和开展各高校体育活动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有条不紊的开展。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按照要求严格管理并且不定期的检查维修体育器材和设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主要包括:篮球架、排球架、足球架、铁网围栏、单双杠、健身器材、吊顶天花板、电器开关等等,消除安全隐患。要明确禁止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被带进体育活动场所,还要及时处理易燃的杂物,不定时检查维修电器的线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对灭火器要定期更换,还要时常检查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确保防火通道时时畅通无阻。
2.3 加强意外事故防范意识
单起事故发生的第一次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偶然性特点。然而综合分解多起事故之后,透过偶然可以看到其必然性,追溯事情发生的原因。这些表面看似杂乱无章的“因”,实际是有一定规律的。责任事故的发生大多都和人的关系密不可分,绝大多数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当事者缺乏事故防范意识,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思想麻痹”。因此,要加强意外事故防范意识,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4 建立健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规章制度
通过法律的途径减少意外体育事故的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法可依,这就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有研究表明:“系统的研究高校意外体育事故的相关法律事故,把体育工作的开展纳入法律的体系,不仅能够合理、规范的保障各个群体的利益,还可以为学校意外体育事故的处理或者为其立法,使得有关国家主管部门有现实的依据可供参考”。高校意外体育事故的处理,没有国家为其专门进行立法。就我国而言,有部分这方面的立法。如《教师法》《体育法》《民法通则》等。但他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其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处理相关事故,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2.5 明确各高校意外体育事故的责任
意外事故的产生就要追究责任承担者。高校意外事故出现后需要探究其是否要承担责任,主要从管理行为有没有失误,这种失误和事故之间的关系来认定有无责任。主要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同等责任和全部责任。认定和检查高校有无责任的准则的客观化可以提高其防范意识,有利于在开展体育运动和比赛的过程中预防和减少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安全隐患。
(1)所谓的主要责任是指由校方和学生双方不遵守规定出现的事故,违章行为对事故影响大的一方为主要责任承担方。
(2)次要责任指的是由校方和学生双方不遵守规定出现的事故,其行为对事故的发生产生的营销比较小因而为次要责任的承担方。
(3)同等责任指的是校方和学生双方不遵守规定造成的事故且其行为的作用不分上下,那么彼此就同为责任的承担人。
(4)全部责任指因校方或学生一方不遵守约定造成事故的出现,那么该方就要负全部责任。
2.6 公共关系和高校公共意外体育事故的关系
公共关系和高校公共意外体育事故彼此影响和作用,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也正是这些复杂而又矛盾作用的体现。要调和各种需求的矛盾,大学生和校方就要协调彼此间的关系,良好关系的建立和相互矛盾的调节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彼此理解、沟通和合作,还有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高校和社会的安定。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保障大学生的安全是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关键点,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2)减少难度和危险系数比较大的体育项目,是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开设跆拳道和三大等防身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大学生们提高自卫的意识,将学生安全落实到具体。
(3)改革的内容还包括学生自己选择所学的体育活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内容。这样可以不仅使其在体育课上释放学习的压力,还可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3.2 建议
(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这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实现及其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保障学生安全的制度体系。
(2)深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建立和规范体育活动、体育比赛、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在体育教学和比赛中的人身安全。
(3)教师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的反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4)各级领导和政府对高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予以高度关注,提高这方面的管理,明确责任,设立应急处理体系,严厉打击虚假和谎报安全事故的责任人,从根源上杜绝不可靠消息,加强政府和学校处理意外体育事故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教体艺[2002]13号.
[2]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95.
当前,学校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呈现复杂态势,加之中学生思想复杂多变,易冲动,自控力弱,造成安全问题不断攀升,其中之一就是体育课中的安全问题。
本人长期从事中学体育课教学,在实践中观察和注意到了一些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关系体育课的成败得失。作为体育教师,我认为,要上好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既要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宗旨和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把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抓好抓实。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安全隐患及成因
1.教学对象的安全隐患
当代中学生精力充沛,思想不稳定、易冲动,自控力弱,加之,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认识不足,缺乏安全观念;运动时好胜心强,忘乎所以,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进行锻炼;在训练和比赛中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课堂教学准备环节中的隐患
有调查统计表明,缺乏准备活动或不做准备活动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但有些教师在备课中养成一种思维定势,注重教学任务设计,忽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没有安全的意识和行为的准备;有些教师在备课中,准备活动针对性不强,甚至没有准备活动,这既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容易造成身体损伤,发生安全事故。
3.课堂主体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课教学场所在户外进行,场地小、人数多,而且易受外界干扰,组织教学难度较大。如果教师的组织管理不科学,练习时保护措施跟不上,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场地器械的隐患
如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管理等原因,造成器械、场地不规范,不达标,并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维护等问题,致使一些运动场地老化,器械年久失修,器械安装不牢固,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这四种现象,是目前中学体育课中一些突出的安全隐患。事实上,体育课中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还远不止这些,需要体育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个细心人和一个耐心人,用心地去发现,冷静地去分析,认真地对待。
二、预防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所有这一切无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诸多负面的影响,更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目前有的学校和体育老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上采取一切消极预防办法,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虽然这些措施能让学校少受体育伤害事故的困扰,但它却严重影响了《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那么,如何加强体育课的组织和管理,尽量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呢?
本人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真备课,提高预防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在备课时,周密、细致地考虑教学各个环节可能产生伤害事故的因素,把预防措施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严格贯彻执行。
2.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课堂组织管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上课时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随时注意集中学生参加练习的注意力,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练习。对因违反要求和纪律、有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时,要立即纠正,甚至暂时停止练习,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运动量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切合实际和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特点合理分配课堂内容,做到张弛有度,保持适宜的运动负荷。
4.注意保护与帮助
教师要加强对身体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机能。对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必须要加强保护,特别是对于初学动作尤其如此。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遇到重心不稳时,可采取低头、屈肘、团身、肩背着地顺势滚翻的措施加以缓冲。
5.遇到突发事件冷静处理
在体育课上遇到突发事件后,体育教师应当沉着冷静,及时准确根据伤情采取救治,第一时间通知校医或送医院,以免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良后果。然后马上汇报学校领导,联系班主任通知家长。切忌慌乱耽误学生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6.加强自身学习
教师平时应多掌握一些处理小伤害的方法,还要掌握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识。这样,遇到问题时,就知道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必要的治疗,以减轻、减小损伤。
论文摘要:体育课学案是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由师生共同设计的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采用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学案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案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体育教学是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其基本内容和载体的,作为课堂教学的指挥——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已掌握者,并以课前拟定的教学方针 (教案)控制教学程序的进程;而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技能的未掌握者,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学习背景、教师的意图则是毫无所知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逐步地把教学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但是由于受体育课所处室外环境的干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很快地领会到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实际练习阶段时往往浮于形式而没有切中要领,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学案的参与和实施.实际上是在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其指导思想也符合新课标和新纲要的目标指向。
教案和学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案是指教帅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绎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学案则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能力、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教师指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的学习方案。教案是教师个人的作为,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方案,是 “以面对点”的设计,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拼;而学案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结果,足学生个体的学习方案,是 “以点对点”的设计,针对性很强。只有依靠学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有 “自己探究”的精神,才能真正发挥 “我要学的巨大潜力。所以,学案决不是教案的翻版。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洛阳师范学院2005级物理系、数学系、中文系、外语系等 8个班级的学生,总共 342人,其中男生 192人,以篮球为教学内容;女生 150人,以健美操为教学内容。将上述 8个班按自然班分成实验组 (172人)和对照组 (170人)。实验前对二组学生的基本情况 (包括身高、智力、身体素质等)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调查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实验法。实验组 4个班采用学案教学的方式授课,对照组4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并尽可能保证两组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任课教师等条件相同。在实验进程中,进行一系列追踪调查、对比统计,并做出综述性分析,同时收集实验学生和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及时修正操作程序中不完善的地方。
1.2.2问卷调查法。在学期末进行。以林克特态度量表(LindertScale)的形式,设计在体育课学案教学与传统体育课教学两种方式中,大学生的上课兴趣、学习效果、受欢迎程度等问题的问卷,其信度检验结果为R=0.85,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29份,回收率96.2%。
1.2.3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需要参阅了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专业书籍。
2.结果与分析
2.1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对比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测试和统计学分析,,从表 1中我们看到,实验组的各项成绩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程度都很显著 (p
2.2其它方面的综合分析。除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之外我们同时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学生在教学方式等全部七项指标(表 2)中的态度或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百分比显著多于对照组学生。
有如此显著的差异,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2.l学案教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了其心理需求。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练习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表现积极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调查表明: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积极的有 151人,占 87.5%,而对照组只有 92人,占54.4%。实验组学生由过去的“要你学”到“我要学”,“要你练到“我要练”。这样体育课就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一种自觉的追求,进而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发生转变,逐渐成为体育爱好者。对照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同的学习内容,而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参差不齐,对学习的期望值不同,兴趣不同,造成 “吃不饱”和 “吃不了”的矛盾很难解决。课堂上管得太死,课堂气氛也不活跃,由此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抱有应付考试、应付考勤的心态,从而成为一种负担,造成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学习目的产生偏差,甚至许多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
2.2.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学习,真正体现其主体性。 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不管喜欢与否,围绕教师转,成为承纳课程知识的容器。在学案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组织练习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从教师指导中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更好地进行练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多方法、多途经地引导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勤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第二,营造适宜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第四,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2.2.3学案教学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案教学是以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为主,学习目标的指向非常明确。体育教师是以平等的人格与学生交流,从教学过程的命令者、教学内容的指定者和成绩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分析并确定学生的体育技能需求,为其提供帮助和指导。这样,师生交流更加融洽,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导地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学案教学的课堂管理更具弹性,没有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更没有军事化的队列队形、组织教法,学生可以尽情释放体育运动的激情。因此,学案教学明显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调查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式的态度比较,实验组有 157人表示喜欢,占91.3%,对照组只有 34人喜欢,占19.9%。实验组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提高一步,“比、学、赶、帮、超”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2.4学案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体育教学评价 (对照组采用)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单一,偏重于对学生体能、技术、技能的考核,用统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关注很少。这种评价方法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案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组采用)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想品质、运动技能等的综合评价。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案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他们可以通过出勤与表现,对体育的参与和理论考试方面的良好表现,弥补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足。同时,运动技能提高的幅度也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而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案教学无疑放松了他们的手脚,可以按照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进行学习,有利于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3.结论
3.1学案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了更新,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3.2学案教学有效地把握住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心理动因,满足了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内化反应转变成主体内心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陶山学区各小学(共7所学校+3所分校)
2.调研方法:听取学校的汇报、师生座谈、听评课、查资料(计划、教案等)
二、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
1.体育教师情况:全学区共有专职体育教师21人,兼职体育教师37人。
2.体育课时安排情况:全学区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3+1)节,三四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2+1)节(大部分学校只有2节)。
3.体育硬件设施情况:各校均有体育器材室,但器材配备参差不齐,大多数学校器材陈旧,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田径场地(只有桐浦小学有一个200米的煤渣跑道)。
4.体育课堂(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常规)情况: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常规基本都能较好地落实,还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年轻教师,比如:陶山镇小的黄高杰老师、桐浦小学的陈晓秋老师、丰和小学的单秀娜老师、沙岙小学的孙笑蕊老师以及荆谷小学的林华武老师等。兼职的体育教师相对薄弱,教案的编写不是很规范,课后反思基本没有,而且有部分老师只有教学计划没有教案,还有个别老师没上交。
5.兴趣小组或运动队开设情况:陶山学区每年开展一次田径运动会,所以每个学校基本都有开展田径队训练工作;篮球队训练有参加瑞安市比赛任务的学校有组织训练(也没有常年训练,基本都是赛前一个月才开始的);乒乓球队训练情况基本类同篮球。兴趣小组活动基本没开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1.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专职体育教师配备不足),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偏低(主要体现在兼职的体育教师方面),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检查的结果发现,部分教师的课时计划开设不足,备课与实际上课有出入,而且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的迹象。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工作。应该积极地推进校本教研,以课例为载体,改变个人为主的备课行为,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注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倡导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除教科书外,还应有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社会、生活的知识;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灵活多样,讲究实效;三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于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发展个性。
2.大多数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小,体育器材跟不上新课程教材的需要,课程改革资源缺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体育教师发挥想象力,自制器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各种活动。
(黄河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在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意义上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教师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能掌握好消除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隐患的方法,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相互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文章引进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就此什么是案例教学,它同其它类型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优点;如何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等情况展开研究。以此,为体育技能的学习提供借鉴,为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技能 综合式案例 应用教学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62—03
作者简介:孙建鹏(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 研究目的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制定的,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这个教育目标要通过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大领域来实现。[1]从这个教育目标可以看出: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角色转换、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成了学生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体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意识、全民健身意识和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培养,确保人人享受体育的乐趣,皆有所获。这无疑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而适应这一形势和要求,真正充分认识了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可以把握教学,做到角色定位。因此,对于目前培养体育教师的高校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培养体育教师的一个关键点。本论文依据案例教学的本质,试述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教师的发展和培养提供有力的依据。
2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特点
从运动生理学方面来说,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大脑皮层建立巩固与恢复活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 大脑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也是条件反射建立的最好时机,而不适宜的兴奋是无法建立起条件反射的,甚至会影响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为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四个阶段,在每一教学阶段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认识,理解与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3]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都应遵循其生理机制, 而开启学生思维之锁的教学手段的设计与运用也必须符合和依据其生理机制。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体育技能不仅要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和记忆,还要通过积极思维。要唤起学生思维的灵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的欲望,为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品质创造条件,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中, 案例式教学就是使启发式教学体现在每一教学段落与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
3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堂案例教学是一定案例在特定教学背景下以一定方式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质的反映。[4]综合式案例教学就是师生运用课堂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事例。综合式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三个特点[5]:(1)体现教学活动的整体性。表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为基础的多种学习方式是一个整体。(2)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它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认识情感态度上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解决的过程,十分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和新的发现。(3)强化教学的精彩场面。对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机智,都有重要作用。
4 综合式案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案例进行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是运用案例教学推动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万能的。因此,要达到案例教学的预定效果和目的, 必须先了解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
从体育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对于体育类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记忆再现, 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住知识。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思考、口述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构建新知识结构,以促进综合知识的储备。
从体育教学本质目标来看, 案例教学适宜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目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模拟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自学独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分析决策的能力等等,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从案例教学对象来看, 案例教学适用于高校学生的某些课程的学习,例如体育技能技术的学习。从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分析, 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情境,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生要从各种观点建构关于案例出现的新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思维能力,使案例教学获得成功。因此案例教学适用于的教学对象是认知发展进入了意识成熟阶段的学生。
5 在体育技能中开展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三个构成要素
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可以界定为, 师生围绕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展开相互作用, 共同对学生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技术动作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 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实施综合式案例教学需有三个构成要素[6]
5.1 案例教学目的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目的的原因很简单, 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把关注的中心放在具体知识内容的获得上,那么,仅仅运用讲授法就足够了。但它的意义是仅仅限于那些稳定客观的知识信息的学习, 一旦学习的目的转向科研能力的培养时,讲授法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
5.2 案例的载体
在进行综合式案例教学时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技术动作。综合式案例教学所展现的本质是真实生活的,通常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情景中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 通常包含着决策者必须面对的某种困境或疑难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的问题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5.3 教学过程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综合式案例教学方法主要对象是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这与以演讲、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学生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它将学生置于决策者的位置,要求学生在观察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把握重要的技术动作信息,确定关键的问题,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及策略,或者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生而言,既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个单个个体孤立地从事学习的过程, 而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系统学习和共同分享的过程。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既可以丰富和拓展他们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也可以相互检验和修正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分析,促进学生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教学适应和发展。
6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的开展
综合式案例教学无疑包括学生的“学”的活动,同时也包括教师的“教”的活动,二者是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7]。因此,综合式案例教学从这两个方面开展。
6.1 学生对综合式案例的学习
课前,学生对所要学的技术动作要领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作为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据。在综合式案例的分析中要仔细,不能随意,识别错误技术动作时要阐明其表现、影响及性质。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析,用合理的论证和定量的数据支持你的见解,见解要基于事实,合乎逻辑、清晰而连贯。
6.2 教师如何教案例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学生的技术动作充当载体;(2)指导学生为这节课的案例做好准备;(3)主持课堂上的案例讨论;(4)布置作业,就课堂上的案例情况撰写一份(几个案例几份)报告是关于正确技术动作的获得与错误动作的改正。在案例谈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道识别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谈论开始阶段,教师不要怎么干预学生的讨论,教师从事一个促进者角色,提供适当的引言,对学生指导有方向但不是决定性的;最后突出核心问题,提供总结。
7 综合式案例教学独特的功能特征
7.1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目的
前面已提到,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判断力,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才是学习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这种知识很容易忘记和过时,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却可以延续。判断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同真正的问题打交道,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艰苦搏斗中逐渐养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可是一种独特的学习经验,即在课堂情况下,学习如何应对和解决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 这种学习经验无疑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最需要的一种经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及的[8]。此外,良好的综合式案例教学还给学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识别问题,学会分析与理解,学会讨论与交流,学会指导和说服别人,学会向别人学习,这里的每一点对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有一定的重要作用。
7.2 综合式案例教学对学习的方式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同传统的听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相对被动的方式从事学习,仅仅从教师所讲的、课本所写的来学习。相比之下,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典型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它要求学生课前首先预习好课本中的技术要领,并积极地参与课堂上的技术动作讨论活动, 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中的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说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比过去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其次,综合式案例教学把学习看作是一种团体性的、社会性的相互活动,而不只是学生孤立地从事自学活动。第三,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教师并不把技术动作的错误以及怎样改动先告诉给学生, 而是要求学生自主地相互协作化地去探索。这意味着,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的意向,或者说,学生的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总之,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三个基本点,即“参与性”、“协作型”与“研究性”[9]。
8 综合式案例在体育技能教学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建议
8.1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优点
在综合式案例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在参与技术动作分析与讨论中,激发和增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2)增进学生对学习的责任;(3)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教学的技能;(5)创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6)为缩短真实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差距架起一座桥梁。
8.2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1) 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时间长,技术动作练习少的感觉;(2)综合式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老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3)教师在上课中未必有足够的多方位的角度来看待问题;(4)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综合式案例教学有兴趣。
8.3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
克服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建议有以下几点:(1)事先制订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估与预测;(2)为学生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做好准备;(3) 教师尽量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认识的角度和发现问题的能力;(4)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把握技术动作有效的有用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观,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观,树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观。
参考文献:
[1]何丰译.浅谈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2]梁勇.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87-88.
[3]体育运动技术(总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3(01).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学理论与研究,2002(7):36.
[6]孙建鹏,王生有,郭素艳.在体育技能教学中运用综合式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37.
[7]徐春景.运用案例教学法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