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语文学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大学生;基础文明;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61-01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体现着高校的层次和品味,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发挥着导向、凝聚、熏陶、协调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因应当前的文明教育形势。
在高校中系统开展基础文明教育,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明确主题,要从行政上明确认识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基础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提出考核标准,明确落实办法,清晰高校相关部门、院系、教职工在高校基础文明教育体系建设中的职责作用。
一、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
研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二者间的互动关系,须对双方有透彻的了解,然后方能从本质上透析关系的各种机理。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总和。作为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为主体,以各种校园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以多学科、多领域的广泛交流及特有的交往――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结果为基本形态,以积淀、凝聚、内控为优化机制的具有各学校特色的一种组织文化。
在界定“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初步地界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含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校园文化载体、文化方向、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队伍、文化活动、文化管理等的总体规划、设置和兴建。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以校风、学风为核心的校园整治,舆论导向,学习氛围,道德风尚,文化娱乐的品位、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师生关系以及必要的阵地、设施、物质条件的支持和保障等等。依据上文提及的校园文化的四种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相对应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涵义。基础文明建设是公民文明素质建设的最基本要素,是践行杜会主义荣辱观最直接体现。作为社会进步中坚力量的高校大学生,应当是基础文明建设的建设者、传播者和推动者。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革和教育自身(尤其是义务教育)尚待完善等因素制约,目前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令人堪忧,传统的打架斗殴、课桌文化、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依旧存在,新兴的言行怪异、诚信危机、攀比消费等不文明现象又时有发生。因此,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教育离不开校园文明建设,要在一系列校园文明建设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方方面面的思想教育,更要善于开展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这样才会使学生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建设文明校园环境,就是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地。让学生在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教育方式是以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势和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的变化、思想文化的不断更新,使现代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思想观以及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高校中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来,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接受教育,从而在教育中体会到快乐,这样就能使校园文化更为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二)校园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大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自身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政治观点。高校的文化建设是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我国先进的文化性质和方向都需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体现。通过现实生活可以证明,校园文化建设始终都能起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导向的作用,保证了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形成负荷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在校园文化中,通常强调的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师生和员工共同形成的、具有办学特色的、全局性的精神力量和行为作风,也是学生道德品质的直接反映。一个学校的校风,是学校文化环境中的无形教育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生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优良的校风是学校能够进行全面发展的有效精神环境。
三、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校园文明建设要始终以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为中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做到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使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使学生把文明修身活动与热爱国家、人民和学校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精神面貌的体现,同时与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高校想要建设先进的校园文化,就要让校园文化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好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思通,王春艳,杨锋杰.论新时期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建.中国地质教育,2000:3_7.
【2】雷芸芸.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认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3】张再兴.深入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思想教育研究,2004(12):11~12.
项目名称:大学生基础文明状况调查分析与教育方案构建。
一、研究结果
1.动机退化的程度。在参加研究的100名大学生中有88名学生表示他们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动机退化的问题,大多数同学是在某些单独的场合下出现的。许多的学生发现动机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他们对于动机退化这个问题的存在并不感到惊奇,也没有表现出不愿意承认动机退化问题的存在。研究还表明即使他们知道这样的问题在存在着,而且,对于动机退化这样的问题也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们也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问题,而且,在88名学生中,22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曾经克服了动机退化的问题,但是并不是完全地没有了动机退化问题,在随后的某些学习时间里还会经历动机退化的问题,而且,他们还表示,动机退化的出现是时断时续的。
第二个问题是与学生所感受到的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即,使他们失去了学习语言的兴趣的相关原因的。分析发现了与48种动机退化因素相关的372种因素,这48种因素又被归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前者包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他们缺乏成功或者经常失败的体验,与他们的自尊有关的事件等,后者包括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学习环境,以及其他的相关的因素等。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由学生所归纳出的与学生相关的动机退化内部因素占了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6%,在学生所感知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72种因素中,学生的内部因素占到了135种。学生的挫败感或者缺乏成功感是最为相关的主要的内部因素,占到了学生所感知到导致学生动机退化的内部因素的17%。65个学生提到,因为英语的背景知识水平的下降,他们已经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所持有的不端正的态度被学生提到了58次,占总数的16%,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的3%是与学生的性格,即,自尊,相关的。
而学生所感知的外部的因素却占到了学生所感知的全部因素的64%。这些因素被归为三类:与教师相关的因素共有129个,占了总数的35%,学习环境因素有90个,占了24%,其他的动机退化因素18个,占了3%。与教师相关的因素是学生最为频繁地提到的因素。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尤其能够经常地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与教师的工作效率低下和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相关的因素被学生提到了97种,占了总数372种当中的26%。
在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中,教学方法是学生所最多次提到的导致学生的动机退化的因素(26%),下面的相关的因素的顺序依次是:教师行为(7%),教师能力(4%),教师的划分等级的做法及教师所进行的考试(1%)。在88个感到有动机退化问题的学生当中,有59名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不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之后产生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引起9种动机退化因素,其中,没有创造性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引起动机退化。
在学生所提到的动机退化因素中,与学习环境相关的因素占了总数的21%,学习环境尤其会引起5种动机退化因素,他们包括:不愉快的学习氛围(5%),不充分的使用英语的机会(5%),不利的学习条件(6%),不好的课堂时间(3%),所选择使用的教科书(2%)。还有两种因素被归纳出来,放在另外两种外在因素类别当中:指责和负面的变化。
二、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
第三个问题是与不同的动机退化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关的,参加实验的对象被限制在了88同学中,他们多少程度上曾经有过动机退化的体验,这88名学生包括了三类:第一类学生(53%),他们已经成功地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二类学生(24%),因为在有些时间,他们还会感到有动机退化的现象,还得强迫自己去学习英语,所以,他们还不能确定是否是已经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第三组学生(23%),他们仍然一直感觉到动机退化的问题。
根据这三组同学的动机退化类型的分布情况所表现出的趋势来看,尽管在数量上还有一些差别,但是,总体来说,这三组学生的动机退化的类型的分布是十分相似的。研究者发现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有的动机退化因素更容易被克服掉。
三、克服动机退化
为了更好的理解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学生是如何克服动机退化问题的,研究者对于他们的文章中的这一部分做了比较,将他们的答案分成了两类:内部的和外部的因素。第二组的大多数学生所提到的帮助他们克服了动机退化问题的因素是与内在因素相关的,占了这部分答案总数的71%,而外部的因素占29%。对于学生克服动机退化因素具有明显的帮助的5种因素有: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27%),个人的原因(16%),自我提高(12%),自主学习(12%),和对于英语语言的主动的态度(4%)。这些由学生所作出的答复反应了学生如果时刻记住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经常受到鼓舞,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就更有理由去克服动机退化问题。学生所提到的外部因素有:教师行为的积极转换(6%),教学方法(7%),学习环境(9%)及来自外部的鼓励(7%)。
这三组同学在恢复动机的原因数量方面是有差别的,其中第一组和第二组学生平均有2个理由,而第三组的学生只有一个理由。似乎可以说,学生所具有的克服动机退化的理由越多,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至于恢复学习英语动机的因素,如果与导致动机退化的因素相比较的话,内部因素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外部因素更大,学生的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这个内因显得更加地突出,他们认为从英语学习中要得到的最实惠的东西就是将来他们可以凭借熟练的英语得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一点不仅在恢复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很重要,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为重要的是,仅仅在第一组的学生中发现了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内因。也就是说,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会推动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他们感觉受到了驱动,能够完全地克服动机退化问题。所以,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是一条基本的内因,它激发和维持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我们有理由提出: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在克服动机退化问题中的过程中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重要的因素。
四、讨论
很显然,动机退化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大量的动机退化因素是与教师相关的。教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和动机退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果老师意识到了学生的动机退化现象,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摆正位置,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动机退化问题。
在与教师相关的动机退化因素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导致动机退化的最大的根源。大多数的学生承认他们曾经受到过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地影响。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去进一步地考虑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教学方法,更好地去理解教学法与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间的不吻合情况。尽管有时教师十分的投入教学,但是,如果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和学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尽管教师不可能迎合所有的学生的需要,但是教师还是需要在课后去总结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满意程度。这样,教师就会使教学效果更好,更能够密切地与学生溶为一体,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课堂上的适当的行为,这是因为不适当的行为会伤害学生,使学生产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得到难以克服的负面的情绪和感受。
本次研究还发现,许多的学生是因为英语的背景知识不充分而产生了动机退化现象的。学校的教学大纲为今后学生所要面对的课程对学生规定了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所应该的达到的目标和标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也为此做好准备。所以,许多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没有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就发现了按照这样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自己的知识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他们发现自己跟不上目前的课程,感到了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产生了动机退化问题。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他们达到目前的教学大纲的要求。
1论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联
文化是通过语言进行表达的,语言则要在文化学习过程中掌握,这就表示两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含了富有传统习俗的文化,不管是在科技、历史还是艺术、建筑中都能够体现出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是有人出现的地方就有文化的产生。语言准确来说是一套知识系统,以人先天会说话的优势作为基础,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形成的。语言是文化最好的载体,也是反映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没有语言的出现就没有文化的存在,二者共生共灭。不同的语言会衍生不同的文化,当然英语也不例外。在我们现在所读的英语文章中,大部分都是从英美文章中直接摘抄下来的,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将他与读者放在了一个文化背景下。所以在英语的教学中,缺少对英美文化的教学,必然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障碍。
2英美文化无法全面融入到英语教学中的原因
一个国家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然而语言与文化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同的背景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有所差异,通过掌握文化背景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语言的交流。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化的教授并不全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于语言结构的影响,使文化与语言区分明显。当前很多大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多倾向于对教材内容的教导,在实际教学时并没有结合文化背景,只是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而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都是从句型的学习上进行的,例如课本中随处可见的“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是学习了英语的基本对话和句型,并忽视了英语的背景文化,也不了解“Howol dare you?”对于外国人的禁忌。
(2)只注重表面形式,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以往教育教学中教师所追求的是学生对英语会说、会写、能简单交流即可,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不同语言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随着英语在社会上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仅仅是具备英语的交流能力在实际的应用中并不能顺利地进行,有很多错误都是由于与文化背景不相符而造成的。例如在接打电话时,常常会问:“Whoisit,please?”并不是说:“Whoare you?”这说就说明了文化背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忽视了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教导。结合实践英语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母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会采用强制学生背单词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法规则,这种局势下学生往往不能再实际的生活中顺利地运用英语。有的学者认识到这种情况,就提出:在不了解英美文化上学习的英语,仅仅是学习的事是英语单词而已,而文化背景,将这些单词连成了句子,这才是真正对英语的学习。
3英美文化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分析
在英语的教学中,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根本,在此基础之上综合提高语言能力,融入英美文化,对英语进行传播和教授。
(1)通过英语教材挖掘文化背景,重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都能体现出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这些文化内容深入讲解,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后才能够懂得如何运用英语,并且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更深层次的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例如,在讲授英国的见面打招呼习惯时,要充分讲解他们在见面时通常怎么进行打招呼,以什么样的方式打招呼等等。
(2)英语听力练习中融入英美文化。一般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都能够快速且标准的理解,可是英语最为一种外语,很多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吃力,英语听力水平也一直没有提升。这都是因为学生所掌握的词汇很少,且发音不标准及英语基础差,最关键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不理解英美的文化,造成只对表面意思略懂一二,不能明白其真正含义。
(3)正确引导学生多接触关于英美文化的作品。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与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一些有关于这些国家的文字资料,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就会对这个国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将其背景、文化及习性体现出来,还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民族习惯、社会关系等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国家以及提高交际能力的作品。从这里获取的信息往往在教科书中是学习不到的,所有?x一些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学习英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