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庖丁解牛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学习方法;素质教育
通过从事多年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我深感计算机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开展优化教学过程的实践和研究,注重自身教学基本素质、能力的训练,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课堂教学是学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内在过程,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进步、形成能力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分析、处理教材
由于我国对职业学校各种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我校微机应用专业的教材历年均以不同大学、不同出版社的教材为主。没有教学参考书和大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从宏观上要体现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和新时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从微观上,注重基础和通用能力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深造和发展。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教材是一节一节编写的,课是一堂一堂上的。因此,在教材分析上,不要忽视对知识整体的把握,否则会看不到知识背景的发展变化,以及各部分知识的联系的结果。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深入要像庖丁解牛一样,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并特别注意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这可以是知识的挖掘和延伸,可以是能力的培养的挖掘延伸,还可以是思想教育的挖掘和延伸。要纠正那种就课论课,就题论题,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不加以探索的倾向。
二、精心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是整门课的“纲”,也是每堂课的“纲”,要优化课堂教学,精心打造一个教学目标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呢?从宏观上讲,就是依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从微观上讲是各科的教材,所以,教师在深入钻研了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落实到各项教学目标的制订中去。教学目标的制订,一是要注意全面性。具体的说,对每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都设计到教学目标中去。二是要注意层次性。每门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都在同一个层面上,应有主次轻重之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哪些是主要目标,哪些是次要目标,哪些是记忆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运用的。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可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三是注意可行性。职校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智力因素是有较大差别的。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注重因材施教。
三、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运用自己头脑中的认识结构,通过启发诱导促进学生头脑中的同化,顺应过程,也是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好的教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他们喜爱应用性课程,对程序语言学习比较被动,并且程序设计课程中,相关知识较多,要求学生自身的能力也较高些。诸多的因素往往会使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形成一种定式的心理障碍,不愿意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畏难情绪膨胀。为此,在讲授VisualFoxpro中,我首先是注重于教法的改进,采取了提出问题―>
四、设计、编写教案
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
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快乐因素,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前提。透彻理解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找到教材中“快乐教学”的突破口如同庖丁解牛一般,选准突破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笔者曾设计过《胖乎乎的小手》的教学导入方案,如儿歌法、谈话法、谜语、挂图法等,但都不能完美体现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之后觉得,“看手――画手――夸手”导入方案有“点火之效”。让学生伸出小手感知“胖乎乎”;画手时板书,加深对“胖乎乎”词义的理解;在夸手中实现对教学的拓展。这种贴近现实,层层推进,学生很快有滋有味进入“乐中学、乐中发展”的境界。
重视教材中“快乐教学”的语言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些最典型的语言材料,必须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才能获得。同时又必须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四季》一课,“尖尖、弯弯、鞠着躬、大肚子一挺”等鲜明生动、极具个性的语言材料感悟与领会得当,有助于调动学生进行读、演、说、评,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演中感悟,在说中理解,在评中升华。
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快乐教学”的切入点课堂的活力,在于创造。对于一些抽象、枯燥、易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善于创造,同样能成为快乐的教学契机,成为点燃语文课堂活力的火花。如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很难有学习兴趣可言,教师可在充分利用教学插图的基础上,给学生增加实物学具。如采用两根普普通通的毛线,利用两根毛线设计造型变化,演示拼音魔术表演,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枯燥的教学内容霎时变得生动、有形、有趣了,学习当然也就积极主动、有滋有味了。
创新“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语文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读书,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良好、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小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提升学习兴趣。首先,营造“快乐教学”的教室环境:通过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摆设、黑板报的合理利用等,建立识字王国、动画城。其次,因材施教设计教具:如把《雨点儿》一课中的生字卡制成雨点状,《胖乎乎的小手》的生字卡制作成小手状,《自己去吧》一课可设计成小鸭、小鸭妈妈、小鹰、小鹰妈妈的头像。这样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学案以学生为主体是经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事实调整教学内容。教师心中装的不仅仅是教案,更应是学生。因此,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提问,才能帮助学生感受“跳起来摘桃子”的快乐。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学习易疲劳、精力分散开小差,教师不应大声训斥,而应因势利导,把不利的教学因素化解为有效的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快乐
朗读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才能真正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
抓关键词句,指导学生读出味道《静夜思》这首诗如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传统观念,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即使读上千遍,也难以入情。但在教学中,可抓住关键词“明月”“思故乡”等,讲述李白思乡的故事,可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再如《雨点儿》的第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在教学时可抓住“飘落”二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飘落”的意境,读起来才具韵味。
品人物语言,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如《自己去吧》中,小鸭妈妈和小鸭、小鹰妈妈和小鹰的对话,《胖乎乎的小手》中爸爸、妈妈、姥姥和兰兰的对话等,都是极好的语言训练材料。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兴趣浓、热情高、参与意识强,在教学时,让学生分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角色表演等,引导学生体验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化平淡为神奇,带领学生连读带演课文《菜园里》生字多、线索杂、内容平,是篇难度较大的识字课文,但该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时,教师拿出小竹板,边读边引导学生演。学生争相来表演,有的当堂能背诵。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教案;第一堂课
作者简介:汤赐(1978-),男,湖南湘潭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42-03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新能源发电等。“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本科教学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1]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教案的制作和使用有助于应对这一挑战。
很多非师范院校出身的大学教师都没有写过教案,只写过讲稿,笔者也一样。直到拜读北京理工大学龚绍文教授所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2]才正式接触大学讲课的教案。读完深受启发,对自己所授课程也尝试着写教案,并应用于实际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对如何做好“电力电子技术”教案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及其结构
“电力电子技术”教案是教师为某次课的宏观指导思想和具体课堂进程而设计的教学方案,用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一般来说,一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的教案由两大部分组成:概述和教学进程。概述主要用于阐释教师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涉及授课对象及其特点(重点是学生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题目或主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方法和教学手段等。[3]教学进程则负责具体组织教学步骤,用以落实概述中的基本分析和指导思想,通常按授课时序写明每个教学段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时间分配等细节。
二、“电力电子技术”教案优劣的评判标准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案的基本结构及其具体内容能否真正实现该目的才是评判优劣的标准。一份较好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应该具备六个特征。
1.教学目的明确
不论是向学生传播电力电子技术知识,还是培养他们的思想品质,都是孕育在具体教学内容的传授之中,因而在制作教案时,要把每次课的教学目的具体化、明确化,并通过教学内容这一载体反映出来。
2.教学内容充实
首先,要保证包含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其次,应适当介绍与上述教学内容有关的最新进展,拓宽学生知识面;最后,可尝试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讲出对上述教学内容实际运用的切身体会。
3.教学重点突出
依据“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确定每次课拟向学生介绍的重要知识点或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会发生变化的,因而不应把课程的重点看成是固定不变,年年如此的。[4]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教授和黄俊教授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1]实现了以基于晶闸管的电路为主体内容,向以采用全控型器件的电路为主体内容的转移,充分反映了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新进展,因此,在教学时,要重点介绍基于全控型器件的电路以及控制这些电路的PWM技术。
4.教学方法得当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准直观法、边讲边练法、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2]上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不应盲目肯定或否定一种方法,而应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加以综合使用。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而言,笔者非常信赖案例教学法——通过演示MATLAB/Simulink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来传授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5.教学手段多样
语言表达(包括肢体语言)和黑板板书、多媒体屏幕显示、实验演示等是帮助教师阐述教学内容和讲解思路的两类重要教学手段。前者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后者则作用于学生的视觉,二者形成合力,共同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6.教学进程合理
根据“电力电子技术”学科的发展、自己的理解和听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消化、整理和布局,反映在教案上,就是如何给每次课的讲授内容分段并确定它们的讲授顺序。
三、“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的准备工作
为了制作一份能够体现出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多样和教学进程合理等诸多特征的教案,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要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整体性备课是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全面准备,是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讲授每次课时有一个全局的高度、有一种俯视的自信,才能清晰流畅、举重若轻讲授课程,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其次是要做好每次课的备课工作。整体性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但课还得一次课一次课的讲。事实上,只有每一次课都讲好了,整体性的把握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每一次讲课之前也要备好课,具体来说:要根据教学安排表明确本次课所讲授内容的大题目,确立教学目的,选择具体内容及讲授重点;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例如,课堂讲授、实验或讨论等;要把教学内容组织成一次讲授式或议论式或谈话式的文稿,应服从并服务于主题,把各部分内容按起始段、中间段到结尾段的顺序安排组织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一份教案来,准备在课堂中使用。
最后是要多向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师请教,尤其是要多听他们的授课,并及时写下自己听课后的体会,融入到自己的授课中去。多听(听人授课)、多讲(自己授课);再带着问题去听,带着体会去讲……完成几个循环往复的提高过程。
四、“电力电子技术”教案示例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笔者上述认识和体会,本节给出了“电力电子技术”绪论课的教案实例以供参考。
1.概述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
本课内容:绪论
授课单位: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授课对象:D电气工程06-4,5,6
授课时间:90分钟
(1)教学目的。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等问题的初步说明,使学生们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了解。
(2)教学意义。“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选修课,理论性较强,比较难学。考虑到本科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内容多、学时少,这就不可能讲授过细。“绪论”可以为学生们从课程整体内容上把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质问题提供帮助。
(3)教学重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结合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及需要)。
(4)教学难点。无。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给出主要内容。
(6)教学安排。先简单进行自我介绍,再引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学生已学课程,提出问题:各门课程如何衔接并构成整体?“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理论如何运用,并实现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
在介绍“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时,要重点介绍它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
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时,要扣住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这条主线。
在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时,要针对授课对象的专业特点与需要,重点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在交直流电机调速、交直流电力机车、电力系统FACTS和HVDC、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电动汽车、超导储能、不间断电源、开关电源中的应用,并注意衔接好电气工程与电子学、控制理论之间的关系。
(7)教学手段。以口授为主,一定量板书。
2.教学进程(见表1)
五、结束语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收获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笔者对如何制作并使用教案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谈了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教案制作和使用的目的及其结构,优劣评判标准,以及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等方面,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教案示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搞好语文教学极其重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
一、优化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课堂要优化,首先要优化教学理念,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定没有新的课堂结构呈现。要培养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新型的教学理念,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设计要优化,课堂组织形式要优化,教学方法要优化,教学手段等也要优化。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新型意识和新型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新型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的观念,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优化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优化课型设计。 课型优化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新型意识和新型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优化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优化,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新型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新型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第二,优化环节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进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 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第三,优化形式设计。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也可以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第四,优化手段设计。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于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所学文章的意境,思维活跃,对所思考的问题答案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第五,优化板书设计。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于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要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还有片面强调合作交流,不论是否必要,每节课都让学生合作交流好多次,从外表上看似乎很有实效,如果认真观察和了解一下活动情况,就会发现有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做与合作交流无关的事。这种合作交流,使得一些学生逐渐养成了依赖他人,不愿独立思考的坏习惯,交流时只做一个听众,而没有真正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有些教师,上课前没有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上课随机让学生合作学习,针对性不强,有些交流讨论的内容层次浅,没有交流讨论的价值。
这些现象看上去是课堂组织问题,实质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深入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那么究竟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
华东师范大学崔永教授从理论上给予了很好的诠释。他强调有效教学应着眼于两个层面的研究:(1)怎样教才是有效的?(2)怎样证明教得有效?而有效教学的核心有三个:我们期望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结果?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些学习结果?我们如何设置或安排活动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表现?可见,这三个问题的灵魂就是来自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有效”并不是公婆言说,而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具体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课程纲要》的编制,将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通过目标导向将三者统一起来,使三者具有高度一致性;再通过课堂观察,将课堂教学内容庖丁解牛般地分解开来,经过同伴互助合作、研究交流,使课堂的专业活动更加趋近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江苏省锡山中学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从运用该理论指导的层面上进行了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经过对课程标准的细化分解,使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相对应,加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为我们的求索之途点亮了明灯,使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勇敢地实践,运用专家系统的思想,同行成功的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以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有质的改变。
具体地说,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一、首先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特别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再认识。
必须明确有效教学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完成的,那么要想教得有效,就必须吃透国家课程标准。因此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备课、上课、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能直观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落实。必须从思想上树起教师新课程改革的信念,使教师能一头扎进新课程的研究之中,理清每一个学习领域对学生不同素养的要求,突出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细致地分析研究,不求大而全,但求细而精,点点突破。层层推进。
二、正确把握课标和教材
虽然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中,都要进一步重新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模块。但由于现在提倡“一标多本”,即:各门学科全国只有一个课程标准。但教材可以多样;而教材的编制又是一些站在高位的知名学者所编,是否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是否能够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等,都给教师正确把握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各种版本的教材,合理配置教材,科学整合使用教材,制定出基于我校实际、切合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文本;使我们的教学多一些实效,少一些空洞。
三、强化“首席教师”负责制的学科建设
每个学科通过启用明白人,使之能够统揽学科,制定出符合学校需要的三年一轮课程规划;对现行模块教学做出科学整合,真正实现学科教学校本化,体现新课程要求中贴近学生需求的要求;并引导备课组编制出《学期课程纲要》,使学期课堂教学有纲可依;认真组织教师,将课程标准制定的学科内容标准分解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课堂教学目标真正成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目标;通过目标导向的教学与评价,使课堂教学细致、规范,直击目标。
四、强化听评课制度中课堂观察的落实
通过集体培训和案例研究,吸取先进校的先进经验,变革传统的听评课要求。严格按照新课改理念,将课程标准分解到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之中;将关注教师才艺展示的全方位听评课,转化成为任务分解、目标明确的基于课标要求的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精细化课堂观察,通过组内成员的互相合作,瞄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关键点的教学技能运用,肯定有效教学份额,纠正无效劳动成分,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有效教学设定的要求,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五、注重深层评价与及时反馈
在教学中,除课堂上要严格按照《学期课程目标纲要》要求及教案设计思路落实课时学习目标外,还要依据课时学习目标要求编制直达目标的课时训练题。课后,通过对课时训练题的分析,再结合其他教师课堂观察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拟定单元学习测评题。要遵从知识的接受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的规律,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渗透学习目标中的关键测试点。使知识测评能够经历多层次评价及反馈。同时,要加强过程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使学生能够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对不同版本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使之与我们的学生实际相吻合。要使我们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并能将课程标准细化分解到每一个模块的每一课时对应的学习目标中,再根据这样的目标要求编制出相应的检测评价试卷,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操作都扎实有效,避免盲目跟从,僵硬执行,低效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
1 观念更新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课型的创新。课型创新的目的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实践证明,小老师们极具创新能力,不仅完成了自教任务,而且讲究了怎样教得更好,让大家听得更明白,记得更牢。其中有不少的闪光点,甚至值得教师们学习。
2.2 找准切入点,创新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就是本节课的切入点)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齐放竞开来。”“未尽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我们认为,这些诗作就是学生的创新,这是与教师找准了切入点,创新设计密不可分的。
2.3 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较死板。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我们也曾作过尝试。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这个句子的意思时,由课文本身的内容找准切入点,引出辩题“在月球或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实现?”,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如教《镜泊湖奇观》时,由题眼“奇观”引出“湖奇、瀑奇、林奇”,在课堂上按学生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组,按提纲重点分别学习湖、瀑、林的奇观。这两堂课的组织形式都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
2.4 教学手段的创新。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丰碑》第七自然段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动画),狂风呼啸(立体声),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静态)。课件的展示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思维活跃,答案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
关键词:语文 创新 效益
一、创新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课堂要创新,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没有新的教学理念,肯定没有新的课堂结构呈现。要培养新型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新型的教学理念,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新型意识和新型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新型意识。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刨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创新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儿方面:1.创新课型设计。课型创新是探索最能培养学生新型意识和新型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自教式等部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牛的新型意识,进而落实学生的新型行为。如自教式课型分为“自学——自教——自评——师评”四个环节,其中“自教”环节,鼓励部分同学先脱“贫”致“富”,按提出的目标和内容掌握好之后来当小老师,小老师们怎么学就怎么教,按照自己的思路完全独立地教。2.创新环节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点、训练点、教育点、激发点和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或集中或发散,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任教学古诗《鹿柴》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一句时,启发学生想象:走进柴扉后见到的是怎样的景色?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付诸笔端:“待到人回柴扉开,绿叶红花宽院窄,赤橙黄绿青蓝紫,百化齐放竞开来。“未进柴扉先闻香,满园鲜花汇花洋,小树正长嫩绿叶,蜂蝶飞舞捉迷藏。”这是从学生的即兴创作中选取的两首诗,既押韵,又充满了丰富独特的想象和天真烂漫的童趣。3.创新形式设计。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是较死板的,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读,也需要讨论和互助,讨论式较好地满足了这种需要。一般的讨论分为同桌讨论和四人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能否打破这种形式,而有所创新呢?教学中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深人;也可以允许学生下位、走动,但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学得有法、学有所得。4.创新手段设计。现代化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创新,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创新。学生通过读书、观察课件、思考,仿佛置身文字叙述的环境之中,去体会所学文章的意境,思维活跃,对所思考的问题答案将会众多、富有新意却又紧扣中心。5.创新板书设计。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始干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所作的精心构思,诈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的教学方案。其中,作为教案内容之浓缩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欲使板书新颖别致,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化隐为显,以图析文,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板书形式追求形象生动的“微型化”,以精粹的字、词或成语并配以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等为上,从而收到凝精聚华、发乎探微之功效,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创新地定格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创新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
三、创新课外教学
思维活动要占领充足的材料、一定的社会知识、生活阅历和较宽的知识面,这些是进行再造想象、进行教育的基础。学生必须把握妤教材巾学到的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但知识涵盖仅局限于教材,学生的视野将是狭窄的。人的“知识量”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环境,进行大容量的课内外学习。如晨读十分钟,举行有关语文的游戏、知识竞赛、辩论会、演讲会等,学生自办手抄报,自编白演课本剧,自办校园广播电视节目,建立阅读课教室,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工厂农村等,使学生从多种渠道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这些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速度和质量,从而提高其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 创新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只有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抓起,实施注重对学生新型发展的灌输,才能培养出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才能使所教的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训练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但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应坚持的重要原则,因而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去观察、体验、感受、发现问题,用所学知识去认识、、分析、思考、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往往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和解剖的愿望,就容易激发其创造力,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一、巧解牛,“龙骨”初布――运思于课前
古语说得好,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将这句话用于语文教学同样也是非常适宜的,那就是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先要学会“运思”,初布“龙骨”。
运思于课前,走进教材。可以说,教材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语文教师的第一项能力,应该是教材解读和教材提炼的能力。因为教师一旦走进课堂,就必然涉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教师要有“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的深入教材的意识和觉悟,直到自己读懂、读透、读出教材的意蕴,使自己真正走进教材。
运思于课前,筛选思路。有了走进教材的基础,我们还要去思考如何用最佳的教学形式和过程,让学生读懂、学会并掌握,进而形成能力。筛选思路很重要的一点便是“选点切入,以点带面”。切入的这个“点”至关重要,它往往是教师“匠心”的体现。因此,要反复比较、精心选择。“精准”是前提,“巧妙”是艺术,要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要像“冲开水底天”那样去“投石”。占领了这个制高“点”,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只需“动刀甚微”,四两拨千斤,那么教材的内容就能“如土委地”了。
运思于课前,规划流程。思路仅仅是通向教材的“主干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主线,还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围绕这条主线,尚有许多内容需要我们去预设,去规划,如围绕主线应该带出哪些内容、需要由哪几个环节构成、教学的先后次序怎样安排等,都需要有一个设计和反复比较的过程。流程的规划,重在“合理而顺畅”。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 绿 》一文的教学。教参在解读、分析文本时,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确定为文章的“文眼”。于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备课、授课时都从这个“文眼”着手,以“梅雨潭的绿为什么值得惊诧”为教学的主线,梳理全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思路未尝不可,笔者却不作这样的思考。笔者始终觉得文末的“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一句中的“女儿绿”是本文的“神”,因为我总觉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女儿绿”是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词而来,突出的是梅雨潭之绿“鲜嫩”和“醉人”两个特点,而这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梅雨潭之绿为什么值得作者“惊诧”的原因所在。从“女儿绿”的仿词修辞和特点切入,似乎更能高屋建瓴,文章内容的梳理也更为便捷。
二、静凝眸,“幽径”暗香――激思于课中
因疑设问,以问促思,这是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通用技术”,疑问和问题都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主观努力进行解答,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激思的过程。“因疑设问,以问促思”的过程,看似寻常却最奇崛,这其中有“三问”值得我们静心“凝眸”。
凝眸于“巧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古人所谓的“循循善诱”,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巧问”是一个以“智”引“智”的过程,更是一个以“智”激“智”的过程,“若要问得巧,智慧少不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基点、重点、难点、疑点,高屋建瓴、因文制“问”,角度要新,视点要高,挖掘要深,手法要活,要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的散文《 秦腔 》时,以“一问”(“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 吼 秦腔”,这中间用哪个字最能体现秦腔的特点?)切入,以“二问”(从文章看,“秦腔”之所以要“吼”,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展开到文章“秦地”“秦人”两块内容,以“三问”(“秦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给“ 的秦腔”补全内容)收束,就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凝眸于“曲问”。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趣味性就不强,甚至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有时候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变“直”为“曲”,曲径通幽,或许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曲问”的形式在于“改头换面”,关键在于“营造情境”,精髓在于“问于此而意在彼”。
记得钱梦龙先生在执教《 愚公移山 》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和“遗”二字的含义,没有“直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注释,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问题一“曲”,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
凝眸于“追问”。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没有一定难度和适当梯度来适度“抑制”和支撑的课堂是空虚的,“追问”要求教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研究和把握要深刻全面,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同时,还需要教师发挥引领、点拨的教学机智。但是追问不等于滥问、乱问,更不等于漫无目的地“巡航”。追问的问题与前一个问题必然要有某种内在关联,或延伸,或拓展,或补充,所谓“环环相扣”是也;追问还要注重方式,或趁热打铁,或对症出击,或雪中送炭;追问更要讲究时机,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混沌状态,或追问于学生回答的临界甚至错误状态,或追问于学生思维的僵持状态。
追问是一种机智,追问更是一门艺术。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一句话,语文教学要将“追问”进行到底。
三、再回首,“背影”渐朗――反思于课后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学过程的“再回首”。教学反思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从中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价值,缺乏反思的意识和觉悟,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结束之后,总感觉“责任已尽”,因而“如释重负”,接着匆忙奔向下一个目标,去完成下一个任务。如此,势必就会如歌中所唱的“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云遮断归路”了。特定的“那一个”教学的“背影”终将远去,要使这“背影”逐渐清晰明朗,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再回首”“不断回首”,让自己的思维在逝去的教学“背影”上稍做“逗留”。
反思即批判。教科研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而反思则是一种便捷的科研方式。我始终觉得,教师教科研的核心内容就是反思,是一种指向明确而集中的“源于课堂并最终归于课堂”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上,没有人永远得意,也不会有人永远失意。当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节课告一段落时,我们要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不满和批判的眼光对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设计、教学的流程和学生的学习等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瑕疵和问题,同时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利再战。一句话,要学会“挑刺”。当然,对于得意之处也要总结和提升提炼,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但不能一味陶醉。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设计
中职语文教育,尤其是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学设计上。只有重新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中职语文古代文学教学。因而我们对中职语文古代文学的课堂设计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情趣性
在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法。比如榜样作用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书法,情境模拟来创造情境。情,就是由外界条件而引发的喜怒哀乐等情趣,可以说是知趣,也可以说是心情,因人而异。任何人都是会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积极地探索。文章中提到的情趣性是狭义上的情趣性,专指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表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激趣一词的含义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每一个老师都渴望让自己的学生在自己的课堂能够激发出无限的兴趣,从而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孔子有言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此言甚妙,人生中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对事物探索的热情,从而达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境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感悟生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体会生活的诗意。正如刘建德所言,“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关注与促进,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1]每一个青年学生都是热爱生活的,也同样充满着智慧意识和一定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兼具有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有能力自主的走进生活中去体会文学。(2)反复诵读。诵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情绪中体验知识。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诵读教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篇章的整体把握与感知”;“第二,有利于学生文言语感的形成”;“第三,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第四,有利于学生接受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关于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研究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胡虹丽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诵读教学的方法改进”:“兴趣是先导、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想象是桥梁、技巧是保证”。井源则具体论述了诵读教学的可实施步骤:“初读———不求甚解、熟读———庖丁解牛、吟咏———感悟内化、背诵———回忆再现”。这些关于诵读教学的研究为当今语文教育中诵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3)课外阅读。通过课堂教学中多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爱上阅读,善于自主的从书本或网络中搜集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觉得阅读有用,有趣,就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寻找答案。所以在中职语文校本教学中要注重课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多让学生广泛阅读,提高知识面的广度,有了阅读的广度才有可能提高思维的深度,从而开展深层次教学,意义教学。
二.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人文性
语文教师应该把课堂当作学生思考、认识、理解、体验、演绎人生的舞台。进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好的语文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灵魂的感悟和启迪。在新教材里,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尽情展示,人生的感悟涤荡着求知者的灵魂。例如,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提醒我们不要让幸福擦肩而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把我们带入了缥缈朦胧的美妙境界,抒发了热爱和追求美好自然的情感。学生在欣赏之余得到的是一些微妙的人生感悟和文学的熏陶。同样,在新教材中也不乏弘扬爱国主义,教人立志向上的文章。教师需要借助语文课文,寓教于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共同赏析,激起学生的共鸣,在一种平等、和谐、自由、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启迪、引导学生感悟人生,让语文陶冶情操。[3]
三.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创设情境
教师要学会创设意境,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胆的教学设想,这种设想与我们过去使用的按部就班的教案相比有了很大突破。刘建德曾经指出,“课堂,是生活的诗化”。[4]他作此论调不无道理。在他看来,课堂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形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形式。而处于生活中的我们,总要富有诗意地去感受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雨巷诗歌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创设诗歌意境在江南小巷中进行情境表演。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教学,也可以在山塘街进行情境模拟配乐朗诵,运用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运用音乐激发我们的情感。我立足语文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通过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鼓励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开放、有活力、有内涵的职教语文教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现行学校教育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相结合,从而很难实现知行合一。为克服这一弊端,弥补学校教育之不足,应该开展游学班课程。户外游学既是走进了生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主动学到知识,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陶冶了情操,是一举数得的学习方式。
四.中职语文古代文学作品选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艺术性
生活是一门艺术,课堂也是一门艺术,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艺术追求,运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语文教学,比如注重平时自身的要求,练习书法、绘画、乐器,茶道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性。同时运用榜样法将中国中传统文化精髓的部分传承下去。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由于语文课程包括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艺术性和科学性在中职语文课堂上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示,但二者要完美结合,就必须构建一种“善教”与“乐学”互动模式。“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启发与诱导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能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培植、发散。“乐学”意味着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主动地参与讨论、思考、质疑和创新。课堂教学若只限于学习课本知识,内容僵化、单一,较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自然也较为低下。我们应结合实际,从“大语文”的角度去审视语文的课堂教学,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关键的一环。比如,设计开放性作业布置,大胆创新,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任何形式的作业来展示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感悟,真正实现创新课堂的意义,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总结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备课;教学原则
作者简介:汤赐(1978-),男,湖南湘潭人,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70-03
电力电子技术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一般工业、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计算机、新能源发电等,因而“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本科教学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评判“电力电子技术”课上得是否好,至少应关注它有无具备以下7个方面的特征:[1]内容丰富、概念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板书精当和学时准确(不拖堂、不早退);其中第一、二点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后面五点则与教师传授、帮促方面的基本功有关。目前,大学新进教师普遍为高学历人才,在学术上有着一定深度和广度,但在传授和帮促的基本功方面还显得有些薄弱。
作为大学新进教师中一员,笔者通过多听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授课,向他们请教,并拜读北京理工大学龚绍文教授所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1]对如何上好“电力电子技术”有了一些初步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是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重视第一堂课以及掌握并运用好教学基本原则。
一、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
众所周知,要想上好一门课,首先是要备好课。备课有两种类型:[1]一种是针对全课程内容而言的整体性备课,另一种是每次课(大学中通常是将连续的两节课作为一次课)的课前备课。
整体性备课是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全面准备,是教师能否讲好这门课程的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对教学内容已经做到了融会贯通,才能在具体讲授每次课时有一个全局的高度、有一种俯视的自信,才能清晰流畅、举重若轻地讲授课程,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整体性备课时,关键是要弄清楚5个基本问题,并完成好6件准备工作。
1.5个基本问题
(1)“电力电子技术”的主体框架,基本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贯穿全课程的关键线索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从整体上把握“电力电子技术”的首要问题,直接挑战教师对所授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运用程度。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2]电力电子器件;AC/DC、DC/DC、AC/AC、DC/AC四大类基本变流电路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组合变流电路;对各种变流电路都适用的PWM控制技术和软开关技术。其中,各种变流电路及其控制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本课程的主体。变流电路种类繁多,突出带有共性的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各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存在,使得四大类变流电路及其他们的组合变流电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但当电路中各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通断状态确定后,整个变流电路又可以根据线性电路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相位控制和脉冲宽度调制(PWM)则是分别针对半控型器件和全控型器件组成的电路拓扑的两种控制技术。而所选用的通断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类型(即不可控型、半控型、全控型)则是将各种变流电路及其控制技术(对不可控型器件构成的电路不存在控制问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关键线索。
(2)“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学了这门课程以后,学生能够做到些什么?为了从宏观上控制大学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对主要的基础性、专业基础性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般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规定了一门课程必须包含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应该掌握的程度层次,例如,识记、了解、理解、应用(可进一步细化为简单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
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学生熟悉并掌握晶闸管、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型晶体管(BJT)、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和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开关特性和电气参数;熟悉并掌握单相、三相整流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的基本原理、波形分析,以及各种性质的负载对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掌握直流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换相方法及参数计算;掌握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结构、换相方法、波形分析和参数计算,了解交-交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逆变电路,特别是PWM型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波形分析;了解软开关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
(3)“电力电子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是什么?了解历史,分析现状,是为了更好地预测未来。所谓“了解历史”,首先,要清楚所授课程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次,应知道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代表性人物和重要结果;最后,对某些重要结果在历史上的获得过程也需有所涉猎,从而有助于利用历史所蕴含的科学精神、研究方法和思想启迪,创造性地挖掘新方法、新技术。[1]而在分析现状时,不但要聚焦本校、兄弟院校、国外高校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情况,还应关注本课程所属学科的最新科研进展。
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使用电子管、水银整流器的时期属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史前期或黎明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和周波变流电路的理论已经发展成熟并广为应用。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正式诞生;随着晶闸管及晶闸管变流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技术的概念和基础得以逐渐确立。由于晶闸管是通过对门极的控制能够使其导通而不能使其关断的器件(即半控型器件),因而所采用的控制方式主要是相位控制,其关断通常需要依靠电网电压等外部条件来实现,实际应用时受到很大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GTO、BJT和Power 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把电力电子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晶闸管电路的相位控制方式相对应,采用全控型器件电路的主要控制方式为PWM。PWM方式不仅在逆变、斩波、整流、变频及交流电力控制中均可应用,而且使得电路的控制性能大为改善,因而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IGBT为代表的复合型器件异军突起。由于综合了MOSFET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和BJT通态压降小、载流能力大的优点,因此,IGBT成为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主导器件。同IGBT相类似的,还有复合了MOSFET和GTO优良性能的MOS控制晶闸管(MCT)和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目前,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电力电子技术”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整个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具体到某一门课程则只属于它的一个局部,因此,各门课程的教学不能孤立地进行,而必须与其他课程相互配合,特别是要关注前修课和后续课。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在学习它之前,学生应学过“电路”和“电子技术基础”,并已能熟练使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则是该课程的后续课之一。
(5)“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应通过怎样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步骤或教学过程,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是整体性备课的最后一个基本问题。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可分为三步走:首先,是把“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并通过教学内容这一载体反映出来。然后,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可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自己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简单的变流电路拓扑,[3]验证相位控制方式和PWM方式;帮助和鼓励学生使用Matlab/Simulink中自带的仿真模型,并善于利用Google搜索网络资源;最后,就是要合理评价学生的进步。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准直观法、边讲边练法、单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1]上述方法都有它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因此,不应盲目肯定或否定一种方法,而应结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加以综合使用。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而言,笔者非常信赖案例教学法――通过演示Matlab/Simulink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来传授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2.6件准备工作
有了对上述5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后,接下来就应该做好以下6件准备工作了:认真研读“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认真选择、研读教材及参考书;认真研读“电力电子技术”的前修课和后续课的教材;自己动手做过教材中的全部练习题及思考题;了解学生;撰写一份“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并在课前发放给每个学生。其中,最要紧的是研读教材、做好习题和了解学生。
所谓“研读”,是指通过仔细的、反复的、研究式的将选定的《电力电子技术》教材读上很多遍,从而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完全吃透,即要读到不会被人就教材中的内容问倒、读到可以脉络清晰、有理有据地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王兆安教授和黄俊教授主编的《电力电子技术》(第4版),[2]每章均提供有习题及思考题。这些习题及思考题都是精心安排的,与正文相互呼应、相互配合,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然而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又最容易出现问题,也最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教师必须事先亲自动手做一遍,做到对所有习题都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自学”、“向教师寻求答疑释惑”的过程获得“豁然开朗”的明悟。
所谓了解学生,首先,是要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基础,因为一切新的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增加的。其次,是要了解学生的能力状况、所学专业、就业去向等信息,以便决定“电力电子技术”对本届学生的讲法,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以及如何与学生的专业、就业相结合。
只有在弄清楚5个基本问题并做好6件准备工作后,整体性备课才能算大致完成,所获得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写出一份“‘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据此,实现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即写出一份针对每次课的教案,从而给学生具体上好每一次课。
二、做好每一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
整体性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但课还得一次课一次课地讲。事实上,只有每一次课都讲好了,整体性的把握才能落到实处,因此,在每一次讲课之前也要备好课,具体来说:要根据“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安排表明确每次课所讲授内容的大题目,确立教学目的,选择具体内容及讲授重点;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确定教学模式,例如,课堂讲授、实验或讨论等;要把选定的教学内容组织成一次讲授式或议论式或谈话式的文稿,应服从并服务于主题,把各部分内容按起始段、中间段到结尾段的顺序安排组织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一份教案来,准备在课堂中使用。其中,教案是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的最为核心之处。
一般来说,一次“电力电子技术”课的教案由两大部分组成:概述和教学进程。概述主要用于阐释教师对本次课的基本认识和实施教学的指导思想,涉及授课对象及其特点(重点是学生的专业特色、就业去向、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题目或主题、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方法和教学手段等。[4]教学进程则负责具体组织教学步骤,用以落实概述中的基本分析和指导思想,通常按授课时序写明每个教学段落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时间分配等细节。
三、重视第一堂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讲得好不好对整个“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能否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对第一堂课的印象好,为以后的讲课就创造了良好条件;相反,如果第一堂课准备不足,给学生的印象不好,以后就要花上好几倍的工夫才能挽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一堂课。
那么,第一堂课怎样才算成功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第一堂课应努力使学生产生三个兴趣: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兴趣;让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对学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产生兴趣。为此,教师须明确教学目的,并完美演绎“三个介绍”。
1.明确教学目的
“电力电子技术”第一堂课通常为绪论课。考虑到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即表现为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以及数学演绎能力,但从课程整体内容上把握实质问题的能力还较弱,因此,第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旨在把学生的注意力抓过来,免得课程一开头就使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盲目陷入到具体问题的思考之中。通过对一些教学内容,如“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等具体教学内容的初步说明,使学生对电力电子技术有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了解。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重点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阐述电力电子技术与电子学、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三者的关系;并结合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特点及需要,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目前主要应用的领域。
2.教师的自我介绍
对于任何一门新开课,简短的自我介绍是师生间建立起相互了解的第一步。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对本学科知识孜孜以求的精神以及求学、工作、生活中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都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使对未来还多少感到迷茫的他们多一份信心,少一些顾虑。因此,教师在进行自我介绍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应尽量贴近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例如,笔者通过自己本科阶段学习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从事电机与电器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毕业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的求学历程介绍,为后续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埋下伏笔。第二,用语准确、规范、生动,有着自己鲜明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点。第三,要把自己的学科造诣、科研成就适度的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敬佩感。
3.电气工程学科的介绍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的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作为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以及当今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电气工程的教育和科研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中也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电路原理”、“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基础必修课,认识实习、电子实习、金工实习等基础实践环节,“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的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等专业必修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控制系统仿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虚拟仪器”、“电力工程概论”、“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配电自动化”、“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选修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课程设计”、“发电厂的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变电站微机监控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培训,培养有关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管理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由于电气工程研究范围广泛,应用前景乐观,加上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突出了宽口径、复合型,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呈现出“点多、面宽、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来说,从电气工程专业顺利毕业后能够在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担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级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对电气工程学科的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能有幸从事电气工程学习的自豪感,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的学习内容。
4.“电力电子技术”学习方法的介绍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即将要开始学习的这门课程到底要学些什么,学完了以后有什么用,难不难学,该怎样学等,因此,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应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科研体会,向学生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例如,笔者通过介绍自己如何运用电力电子技术提高电能质量的科研经历,鼓励学生自己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简单的变流电路拓扑,验证相位控制方式和PWM方式;鼓励学生使用Matlab/Simulink中自带的仿真模型;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网络资源介绍给他们,以期达到“授之渔”的目的。
四、掌握并运用好教学基本原则
首先,要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教完全是为了学”,即明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收获才是“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应确立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灌入而来的,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推理或联想而来的。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有利于发挥二者的积极性。那么,每一堂课怎样实施启发式教学呢?是不是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有向学生不断提问才算是启发式教学呢?其实不然。
在讲述一个问题时,只要教师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或通过剖析提炼出某类问题的共性,并深刻地阐明了它,在解决问题的讲述中体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技巧,那么对学生就会有启发作用,因而也就属于启发式教学。[1]例如,在讲授基本斩波电路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以Buck电路为例,对其小信号建模方法进行了介绍。由于电路拓扑简单(开关器件的通断只衍生出两个线性子电路拓扑),涵盖内容却丰富(涉及电路分析、偏微分运算、状态方程求解,传递函数与控制框图表示等),因此,一方面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对于变流电路这类因含有开关器件而呈现出非线性的电路的建模方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整个大学阶段所学的各门课程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共同服务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最后,需强调师生互动,发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形的。前者有明显的身体动作方面的互动;后者则体现为思维上、眼神上的互动,尤其是思维上的互动。要想在课堂上与学生有思维上的互动,教师要努力做到让学生的脑子里始终带有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有成就感,教师再适时地给予肯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
五、结束语
由于课程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对于大学新进教师来说,上好“电力电子技术”并非易事。笔者从做好整体性备课工作、做好每次课的课前备课工作、重视第一课堂以及掌握并运用教学的基本原则4个方面谈了谈自己讲授《电力电子技术》的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引导、鼓励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朝着合乎自己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尽快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在发展中形成的,也是在发展中完善的。教学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性是绝对的。一个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探索追求的过程。教学风格的发展是教师个性不断自我优化的过程。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千锤百炼、精心雕琢。
L.舒尔曼将教师专业知识分为八个部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教育理念及教育哲学。
教师专业成长与知识结构变化呈现出以下趋势:
专家教师 ■
经验教师 ■
职初教师 ■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研究表明,职初教师、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是他们的最大差异。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更多还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而取得的。而且大量的研究表明,专业能力的发展提高也并不仅仅是从教时间的累积,而更需要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潜心揣摩,不断总结,善于反思。
一、模仿入格:在课堂观察中学习起步
“入格”: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观察、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于那些刚走上教学岗位、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的年轻教师来说,更需要虚心学习模仿。可以观察、模仿优秀教学设计的“精妙之处”;观察、模仿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教材、驾驭课堂。学习优秀教师亲切民主的教学态度、端庄典雅的教学气质、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法、优美流畅的教学语言、机敏灵活的教学机智,形成多样的组织教学和自然大方的体态语言。在学习中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
教师在观察模仿中必须坚持“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一直消极地停留在观察模仿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他们是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分析自己的长处,形成寓理于史、寓情于史情感教育的特色。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的。因此,模仿必须注意高标准,严要求,善于琢磨思考,得其精髓。
二、立格定型:在课堂观察中探索磨炼
在模仿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教师通过自己的思考,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逐渐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探索性教学,迈出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当然好课还需磨砺出。“磨课”,即同一节课,课题组年轻教师先上成型课;然后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进行反思,在平行班级上提高课;再在优秀、专家教师引领下反思,上完善课。
“立格”是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关键阶段,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学思结合,在模仿别人教学的过程中,多加思考,抓住其教学风格的精髓;二是学用结合,把模仿与运用、大胆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广东的吴老师自称是“菜鸟级”教师,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步入新课程远比其他有经验的教师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要多些。比方说,她对成功的课例“帕帕奇”就无法完全照搬,因为她暂时不具备娴熟驾驭开放式课堂的能力。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彷徨不前,而是经过思考,设计了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案。她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之旅”的情境。可见她并没有停留在新教师的模仿阶段,更没有刻意地设计形式上热闹而没有实效的情境教学,而是立足于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材料,经过深度思考训练,形成“论从史出”学科能力的基点之上的教学风格。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例如开始钻研教学语言和表达艺术、教学板书板画艺术、示范性艺术等,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增强,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尽管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需要,但是要真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在学习众多优秀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着眼于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作出准确的定位。教学风格的选择定位是建立在教师思想道德水平、已有的教学经验、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生理心理特点等的基础上,需要教师认真客观地对这些因素加以分析、思考、提炼。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学风格模式,正确地为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作出定位,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的关键。
通过课堂观察,在其他教师的协助下,对教学预案和试教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保证该课教学成为质量较高的精品课。磨课活动中,通常先由执教者试教,学校领导和同学科教师课堂观察,从教师语言与教态、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师生课堂交往行为、教学手段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各抒己见。这是一种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持续的实践与反思为特征、以全员自主参与为表现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课堂观察是集体智慧淬炼的平台,集体议课反思,在不断的上课与议课反思中,完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实效。在完善某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形成共享的优秀案例,炼出相关教学的方法策略,悟出某些教学规律来,打造出上课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课堂观察中的反复磨课对于一个执教者来说,其作用除了外显于“成功的一节课”外,隐性的影响来得更珍贵,那是一种思维碰撞后的顿悟、理念偏离后的矫正、实践层面上的指引,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乐在其中。
身在一线的教师,一般说来,有的是实践经验,缺少的是理论支撑,所以,针对教师理论素养不高、理论与实践转换渠道不畅、转换方式呆板的现状,磨课是有效的“催化剂”。通过磨课,让执教者(也包含参与者)对课堂教学有更深层次的把握,从磨课中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策略,增加教学理解,生成教学机制,让所要上的课能更符合教学的理念、要求和原则,让课堂更能集中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方向。
通过课堂观察来挖掘和打磨一节课是一个不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向前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揣摩和推敲:试教、、再试教、再,直到最后成功。只有经过这样一次次地轮回、不断地打磨,才能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获得。“十年磨一剑”,没有长期的磨练,哪能应付自如?哪能窥探到教育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我们通过课堂观察集体打磨、多次打磨、特色打磨,在不断的打磨中练就教师过硬的本领。打磨的过程,是一个集个人才华和集体智慧于一体,教学艺术水平因之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在探究如何上好课的路上,不断否定自己但又逐步走近成功的过程。一次次的颠覆,一次次的重整,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信心在鼓励中坚定,亮点在意外中生成,困难在矛盾中化解,教学风格在磨砺中形成。
教师在进行独立教学的基础上,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艺术加工,以自己的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教学进入个性化阶段。在成败中反思,写教后记、反思日记。在对比中反思,通过观课评课、感悟自己教学,把教学过程中给人以启迪的地方写下来。这时,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学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对自己和别人的教学,也有所创新和突破,逐渐实现“破格”。“破格”意味着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既来自他人而又异于他人,同时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他人教学风格的一种超越。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意味着教师教学艺术的相对成熟和教学能力的日臻完善,教学效果更为有效,是优秀教师执著追求的境界。教师的教学风格反映了不同教师的生活经历、教学功底、能力水平、思维特征、个性特长、文化底蕴、思想素养等。教学风格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在教学实践中,在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中自然形成的。不同的教师在知识修养、个性特征与教学技巧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在教材处理、教法设计、语言运用、对知识的体会及表现手法、教学过程的思维和活动安排,都会各有特色,这要求教师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个性倾向、能力系统、教学优势等,有意识地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中,余杭高中生物组的教师们给工作了六年的青年教师郑超这样的评价:“郑超老师并不是一位激情洋溢的老师,性格比较沉稳,但对创设情境、利用模型、展示教学有一定的研究,若能长期研究下去,可能会形成富有理性和逻辑性教学风格,可朝这一方向继续努力。”这个综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课堂观察可以基于被观察者本人的实际情况,挖掘个人特色,逐步理清该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年轻教师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全组教师帮助他,观察他的课堂,让他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扶他上马,送他一程,这就成功一半了。
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而教学个性是一种独创,是教师的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彰显。教学个性根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领悟,根源于教师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他个人的情趣、气质、性格,并不断升华。
此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借鉴他人的教学风格,虚心学习他人有益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最终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是上海市普陀区“李惠军历史工作室”领衔人,担任全国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系历史教育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免费师范生指导教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特约研究员,目前上海乃至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中生代领军人物。他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就很具有代表性:
刚开始执教时,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关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分析教材,理清教材的思路,并正确区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熟悉地掌握教材的逻辑结构来设计教案和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法上自然以讲授为主,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来吸引学生。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位。但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李老师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注意课堂中和学生的交往互动。在日常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专题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创造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这一层次可谓基本到形。在一次次“灵感”的冲击和一次次的“顿悟”后,李老师进而提出“一课一灵魂”的教学理念,主张课堂教学要突出真正的历史“灵魂”。提倡学生真正的“神动”而非缺失灵魂的“声动”“形动”“群动”,并提出了“多元互动”的四个关键节点:情境要别开生面、疑窦丛生;问题要引人入胜、沉缄深邃;诱导要启而有法、开而弗达;过程要随机调控、形散神聚。正如他所描述的:“道可道,非常道。教学之道本身就是在‘有道’与‘无道’,‘此道’与‘彼道’之间往复穿行、渐行渐悟的无际思量过程”。可见,“一课一灵魂”的提出,是对前人“一课一中心”的又一次发展和提升。这一层次可谓到神韵。李老师的教学艺术发展,犹如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经历“族庖、良庖、道庖”,由技进乎道的三重境界。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我们希望严谨的教师创造出严谨的课堂,豪放的教师创造出豪放的课堂,智慧的教师创造出智慧的课堂,灵秀的教师创造出灵秀的课堂,幽默的教师创造出幽默的课堂。我们呼唤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新课堂!”确实,没有教师的独特风格,就没有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与艺术性。只有个性化的教师,才能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才能把各门课上得“博大精深”,上得“激情燃烧”,上得“风流蕴藉”……也正是因为教师“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个性化教学,才让教育改革有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灿烂前景。
一、主体性教师的内涵与特征
1.主体性教师的内涵
主体的人,只有在与之对应的客体存在时才有意义,没有对应客体的存在,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人。主体、客体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人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处于能动的地位才构成主体,才具有主体性。所以,对主体的讨论,也只能在与之对应的客体的关系中才能进行。
根据哲学的有关研究,主体的人,在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中,其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自觉、自为和自由。自觉是意志自由的表现,自为是行为自由的表现,自由则是前二者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状态,是对人的本质的终极界定。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是目的而非手段。
“人”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概念,只存在于哲学之中。现实中的各色人等,由于在社会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之对应的客体也各不相同。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主体性(共性),是通过它们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呈现的个性表现出来的。因而,他们的主体性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独特性。
现代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主动性、创造性、独特性很强的社会活动。这样的社会活动内在地需要教师的主体性,并对主体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对自由创造积极追求;对现代教育的本质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真诚地关爱学生,由衷地热爱教育事业,视教书育人为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产生对教师职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幸福感;具备实现主体价值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简单地说,一个主体性教师应该成为认知主体、道德主体和审美主体,是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2.主体性教师的特征
(1)选择自主性。它是意志层面上自由的表现,处于个体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主体性的起点上。它表现为一种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这个意志层面上的自由对于从事高度个性化精神生产的教师的主体性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其主体性范围更广,要求更加强烈。选择自主性,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这种决断和选择,源于教师对自身条件与客观对象、现实条件的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是一个探究、思考、判断,进而选择的过程;二是这种选择,决定了以后实践所要实现的目的和发展的方向;三是这种选择一旦确定,必然产生一种强大而且源源不断的内驱力,为以后的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能量源泉;四是这种选择,尤其是一些较为重要的选择,一般不会一次完成,它应该也必须在以后的实践中,进行验证、反思,根据对主客体认识的深入,自觉地进行调整,当有外力介入时,也必须内化为个人的意志。
(2)实践能动性。它是行为层面上自由的表现,处于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第二个层面上。只有意志层面上的自由,没有实践,就不可能与客体建立价值关系,当然也不会有主体性教师。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将个体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是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主体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自由意志的引领下,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寻求一切可以实现自主选择目标的可能性,并挑选最佳途径,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实践中验证、调整、深化当初的认识,把实践推向更高一个层次,如此往复,螺旋式上升。当达到对对象本质特征或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一阶段,教师精神亢奋,“痛并快乐着”。
(3)自由创造性。它是经过自主选择、能动实践后进入的一种状态或境界。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即自由,“矩”即规律。在这种状态下,教师的教学如庖丁解牛般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呈现。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哪怕是同一内容,都会因时因人(学生)而异,不与他人雷同,甚至与自己的过去不同。在这种境界里,教师充分对象化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脑力的、体力的),在与对象(学生)的关系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教师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体的和谐发展。但是对自由创造境界的追求,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人类对对象本质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只有在不断的追求中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自由创造之境。另外,所谓“自由创造”,在教师实践对象上有不同层级和领域,其本质特征和规律也各不相同,因而也各有其“自由创造”之境。
主体性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自主性、实践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前后相接的逻辑关系。选择自主性属于实践活动的前位,但这种选择是以原有的经验作为起点的,而原有经验的获得(尤其是直接的经验),一般而言,都是能动实践后的结果;实践能动性主要是自主选择之后的实践活动,但这种能动性往往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其中的“认识”环节,往往成为对先前选择的校正或深入,这其中就包涵着第二次乃至多次的自主选择过程。至于自由创造性,作为选择自主性和实践能动性结合之后呈现的一种状态与境界,理所当然地包含着前两个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二、主体性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
1.选择上的身不由己
这是个体在意志层面的自由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教师自主选择的空间被不断挤压,被无数的“统一”所占据。“教什么”相当程度上由统一的各层级的考试决定,考分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统一尺度,于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教”原本最能彰显教师的自主选择性,然而在现实中,“千人一面,千教一腔”的情况并不鲜见。因为统一的教参,统一的习题集,网络信息所提供的几乎囊括了所有课目的名师教案、课堂实录,无形中统一了“怎么教”。另外,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多为行政干预的外设行为,将教师作为专业发展的“客体”来对待,忽略其作为发展“主体”的客观事实。二是教师长期的“被选择”,渐渐地淡薄了自主选择的意识,也渐渐丧失了自主选择的能力。意志自由的缺失,必然为后来的实践和结果带来决定性的不良影响。
2.实践上的被动消极
由于在意志上的身不由己,由外力替代自己思考、判断、选择,因而缺乏对后续实践的必要性、合理性的认同,难以激发进行实践的动力和激情,既不会主动寻求实践活动的最佳途径、方式,也难以产生百折不回的意志,只是被动地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消极懈怠,得过且过。具体表现为:对教育教学中的“软任务”敷衍塞责;课程实施缺乏选择创造;教学水平停留在低层次上机械重复;课堂不是师生生命的相遇,也并非师生生命的对话;教学个性缺失,因人因地因课而异的教学独特性缺失;对新的理论方法盲目跟进,跟风之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专业发展的方法,将教师培训作为任务应付;将职业作为赚钱手段而非事业,更谈不上使命感。这样的被动消极,丧失了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特征,长期发展下去便会出现主体性完全丧失的状态。
3.职业上的倦怠麻木
当一名教师沿着“身不由己”“被动消极”的方向发展下去,终将被异化为“工具”,主体性特征不复存在,呈现出职业倦怠与精神麻木的状态。“教学本来是主动性、创造性很强的事业”,现在却“成了按部就班去实施的任务。其中还有很多竞争,很多(做)无用功的形式主义、事务主义,这一切赶着大家拼命往前奔,天天如此,长期如此,所谓职业性倦怠就发生了,严重了”。[2]原来还有的痛苦、挣扎、,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形下,日复一日,长此以往,终于适应了这种痛苦,当挣扎和都没有,只能对上面说声“喳”的时候,他已经在职业上倦怠麻木。诚然,上面所描绘的情景,只是一种典型的丧失主体性的教师的状态。在现实中,教师的主体性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然而盲目、茫然、焦虑这类负面精神状态,的确在教师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三、原因分析与对策讨论
1.原因分析
主体性教师发展受到阻碍,甚至被扭曲、异化的原因,只能在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构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构成的“教与学的关系”这两对关系中探寻,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教师自身等方面,具体分述如下。
(1)社会对教师期许的偏差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就是奉献,经常将教师比作“蜡烛”,这种比喻既有对教师奉献的赞美,也暗含着社会对教师的期许:教师作为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优选先活动中更强化了这种期许,渐渐地使其成为“共识”,甚至影响到教师自身。
(2)市场经济的潜在影响
教育财政投入不足,市场经济将学校卷入其中,金钱利益关系扭曲了教育、学校的公益性,渗透到学校的各对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均受到影响。教育滥收费、有偿家教被社会广为诟病,恶化了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生存环境。
(3)应试教育异化教育本质
教师围绕提高学生考分展开教学,被“应试”所指挥,失去选择的自主。围绕应试的教学,许多学校形成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教学实践照此办理,教师能动空间被挤压。教师或许能在观摩课上有所创新,而一回到常规课堂便一切照旧。“应试”的力量几乎让人感到螳臂当车般无奈,最终师生皆沦为分数的奴隶。
(4)教师教育的偏颇与缺失
教师在入职前接受师范教育时,教育目标上重视职业规范和学术标准,忽视主体价值和自我实现;课程设置上重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轻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教育形式上师范学校学生的主体性也未得到重视。
教师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也与师范教育相类,即使是课改以来倡导的校本培训也因为缺乏教师本人的主体参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仅停留在“自然成熟”或“服从发展”上,忽略了教师自主发展动机的激发、教师自觉发展能力的培植,导致教师没有将专业发展性格化、习惯化。
(5)教师管理工业化倾向
学校忽视精神生产的特点,用工业化管理的理念、模式来指导、实施教师管理,为教师设计出严格的规定与规范,实施量化检查和督导评估,使教师的思维、行为被限制在规定与规范里,压抑了“主体性”。无形中将教师的注意力吸引到“不作为”上,而不是有所“作为”上。
(6)专业思想不牢,主体意识淡漠
教师对职业缺乏认同感,对教育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这必然抽去教师工作的动力,使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难以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工作。另外,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成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没有将享受职业带给自己的内在尊严和快乐作为工作目标。
(7)专业支撑薄弱,主体能力欠缺
教师素质距离专业化程度还有差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导致教师在工作中自我效能感差。另外,教师对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自身发展的优势劣势,缺乏理性认识与思考,不善于寻求、支配、整合各种资源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限制了主体性教师的发展。
2.对策讨论
(1)创设主体性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政策引导和宣传媒体部门价值引导的作用,扭转社会对教师不切实际的期待及由此产生的指点评论。树立先进典型不能仅仅将学生和社会获益作为标准,更应将教师的生命质量作为标准。
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保证学校发展的需要,保障教师的合理收入,把学校彻底从市场中拉回来,还学校一片净土。努力消除社会浮躁之气、功利之风对学校的侵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衔接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评价制度。
(2)营造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
学校作为教师直接面对的生存环境,对主体性教师发展的作用十分关键,在无力改变社会环境的背景下,营造适宜主体性教师发展的学校氛围既现实又迫切。
首先,倡导文化管理。对教师的主动行为、创新方法给予鼓励,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优势寻找教师和职位的契合点。赋予学校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让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在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其次,推进多元合作。改进“教研组”“师徒制”等过于行政式、偏于教学规范、限于单向性的组织管理方式,打破学科、学段界限,建立起基于教师内在需要而自愿结合的组织管理模式,在群体中实现惠人利己、和谐共生。
再次,注重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的功能不是仅仅作为评比和奖惩的依据,而更迫切和重要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只是等待被评,而应该作为主体投入评价活动,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最后,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由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个性发展,针对教师的需求提供菜单式培训,建立校本培训学分制度。要提倡培训者与受训者进行轮值,让教师既是受训者也是培训者。
(3)提升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职业幸福取决于教师在工作中用什么样的视角选择去注意什么,所以教师应对职业价值进行自我审视,对职业状态进行自我评估,对职业形象进行自我分析,对职业发展进行自我规划,在工作中塑造使命感,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育人”的同时“育己”。
理性认识教师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优势梳理和劣势分析,制订职业规划,建立发展档案,使得“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3]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都进行反思,及时调整专业发展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
教师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掌舵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存在教师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教师必须以主动的姿态、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这种互动的实践活动中,发挥教师作为个体专业发展活动的动力源和控制调节中心的作用,自主地选择自己发展的目标、自觉地探索自己发展的路径、自由地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才能成为“全面发展且自由的人”。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1(3).
[2]温儒敏.关于“焦虑感”和“职业性倦怠”[J].语文建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