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暑期带薪实习意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专业理论学习的补充为医学专业理论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但是目前的高职医学院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经费、时间、考核等多种原因,使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一些限制。想要改变当前这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势必要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实践内容、形式、考评机制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3]蔡皇界.浅谈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75-176.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职医学生;实践考评
一、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
(一)组织层面牵头组织部门较多,管理交叉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分别由学生处、团委、系部、班级等牵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有些班级也会在辅导员的组织带领下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一般有暑期带薪实习、三下乡、义诊、志愿者服务、关爱老人儿童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二)实践时间成纵贯线分布,横贯全年
在高职医学生社会实践的时间方面,一般寒暑假有带薪实习,暑期三下乡与义诊,护士节、国医节等相关节点的专门义诊活动,以及平时院系学生会和班级组织的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以上实践项目基本上涵盖了两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相对来说实践的时间安排较为充分。一般涉及到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卫生局、制药厂、敬老院、社区等企事业单位。
(三)实践内容停留在传统层面,鲜少创新
目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有送医送药、医学科普常识宣传展览、与留守儿童交流、关爱敬老院孤寡老人、测量血压等。像中医类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还可涉及到按摩、针灸、推拿等内容。因此当前的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由于诸多限制因素,故而实践项目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实践内容还缺乏突破与创新。
(四)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考核较难
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监督中,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时间、实践收效等具体内容进行量化考评。一般如寒暑假带薪实习会由学生实习单位出具相关说明,描述和评论学生的实习情况;但是诸如三下乡、义诊、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孤寡老人等实践内容则暂无完善的考评体系,仅是由学习发放社会实践表格填写,表明某某同学在何时何地参加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也多是陈述性文章,对实践成效、实践收获等考评尚无明确体现。
二、当前高职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部门虽多,但缺乏协调统筹与模式创新
学生处、团委、院系三家分别牵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各有侧重,时间上也纵贯全年,但是基本上除了学生处与团委各自负责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依托院系、班级自行开展。在这其中三家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的协调与部署,没有形成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并能体现医学生专业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各自唱着“独角戏”。在内容形式上也多放在传统项目上,创新之处较少。
(二)时间布控战线较长,但有效社会实践时间较短
由学生处负责组织的寒暑假带薪实习相对时间较为集中,但寒假带薪实习由于刚好在过年前,各企事业单位也在年终总结计划的工作中,因而虽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基本除了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其他单位能提供的有效实践时间较为短暂,而且由于时间较短,业务不熟的原因也基本上不能有效参与实践单位的工作,因而收效甚微。由团委负责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一般为期一周,除去来回路上的两天时间外,活动时间一般仅有五天,按照“三下乡”惯例,基本每天都有活动安排,但是其中涉及专业的时间也仅限于义诊活动中。除此之外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单次活动时间都在三到五小时之内,即便是每周一次,每年总量以天为单位折合也仅在五天左右,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较少。由系部或班级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只能利用周末和课余实践进行,一般周末的实践时间在2-3个小时左右,课余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一般频率为两周一次或一周一次,即使按照一周一次计算,一次一个小时,一学年也仅为32小时,实践时间相对较短。在各系部及班级开展的义诊活动中一般有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内容,与其他专业相比中医类学生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的原因还可进行操作性较强的针灸、推拿、按摩等服务项目。相比而言西医临床类专业的实践内容就较为局限,一方面因为在校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不能看病开方;另一方面西医类疾病诊断大多依靠精密仪器检查,但是目前一般高职医学院校还不具备携带精密大型检查设备进行外出实践活动的条件,因而实践成果也不明显。
(三)实践内容较为简单,与专业相关度较低
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局限于传统的服务项目,加之在校医学生还没能考取执业医师相关资格证书,不具备行医看病资格,更加局限了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以中医、临床、药学、护理、医学技术五类专业为例基本每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大体一致,测量血压、送医送药等传统项目必不可少。由于中医针推、康复等专业实践操作性较强,可以增加针灸、推拿、按摩等实践内容外,其他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基本比较简单,而且与专业联系较少,不能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对专业的提升与推动作用。比如像临床医学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参与实践学生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还不够全面,大型医疗器械无法携带外出,加之群众对在校学生的专业不能完全信任等原因,无法开展专业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其他专业基于此原因也给实践活动带来诸多限制。
(四)参与人数少,覆盖面较窄
现行由团委和系部学生会组织牵头的“三下乡”和“带薪实习”基本上要经过学生报名、辅导员推荐、系部审核、团委学生会综合考评等步骤才能确定最终参加人选。一方面实习单位提供的名额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综合遴选后,一个系部最终也只有三十人左右能参加。以中医系为例,参加比例仅为3%左右。而“三下乡”以系部为单位分派到各处的支队,一般也要经过报名筛选才能确定。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以中医系为例,最终能参加“三下乡”队伍的也不超过四十五人。参加比例仅为6.4%,略高于带薪实习。而由班级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医针推康复班为例,每周开展一次由五名左右的同学进行的义务按摩,一年以九个月的教学时间来算,共计180人次每年,相当于班上每名同学一年能参加3次左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数量相当少,而且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
(五)资金保障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
在现行的几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部门或者系部自行做预算,每年有固定的活动经费。以五十人左右的实践队伍为例,一般不超过一万元。几十人的队伍交通费、食宿费就占去很大一部分,剩下的钱想覆盖众多项目,就只有采取压缩时间、合并进行等方式了。寒暑假“带薪实习”由于单位不同,提供的条件也存在差异。有些单位可能提供食宿,提供一天伍拾元左右的报酬,有些单位不提供食宿,只有一天五十元的工资,这样的话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学校对带薪实习也没有额外的资金预算。此外由系部或班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般列入学生活动经费中,并没有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预算,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同学们就会寻找那些不需要太多物质投入的项目,或者尽量避免自行购买,通常采取向某些部门或者系部班级借用的方式。因此在开展和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时,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项目和活动无法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也受到极大限制。
(六)考评机制不健全,考核结果运用受限
现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一般都通过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一般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实践内容、实践单位鉴定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其中指导教师意见、学生所在系部或团委考核意见大多采取及格与不及格来考核,这种考核虽然简单易评,但是不能科学全面的对每个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于三下乡,一般会采取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课题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但是这种反映并不能等同于考核,即便是有考核,也仅限于对社会实践报告或者调研报告撰写好坏的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优劣。大学生开展的日常社会实践活动除了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表》外,一般通过撰写简报、拍摄图片的方式来反映实践成果,考核基本融合到团委对系部、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考核中,一般以开展次数、参与人数来考评,仅仅是量化考核,不能充分展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成果。此外,以上这些考评一般用于年终或期末学校对团委工作、团委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系部对班级、班级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量化评分,最终表现形式基本通过评优评先的方式来呈现。但是对其进一步的运用,比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结果对专业课程培养的启示、对人才培养机制的启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启示等等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当前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
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配套实施制度,将组织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实践时间、实践内容、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成果认定等通过制度固化,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避免多头组织、交叉管理、监管缺乏、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如香港、西方国家的义工制,将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逐渐发展为常态化的全民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是偶尔为之的考评性利益活动。
(二)深化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支持保障体系
一方面加强相关管理和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资金支持,并确立参与支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的各主体的比重,比如社会、学校、各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支付比重。另一方面加大对社会相关教育组织机构的宣传和影响,利用社会组织的优势,筹集更多的专门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实践创业的资金。第三加强各学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吸引赞助等方式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金。比如像药材、制药等实践活动与企业联合较为紧密的专业即可通过此方式吸引更多的实践资金。
(三)加强对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最大范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一方面积极探索与医学专业结合更为紧密,更能有助于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内容,切实发挥实践反作用于认识并推动认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促进医学生提升基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日常志愿者服务紧密结合,并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优势,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例如将简单的送医送药拓展为医学生与社区居民定点联系、建立医学生定点联系家庭的方式,既能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关系,又能拓宽实践服务内容。第三尽可能吸引和允许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现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由于诸多条件限制致使许多同学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带薪实习单位、创新实践形式等方式,同时放宽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准入条件,将精英式社会实践活动转变为大众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实践考核认定机制,强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制度,确定对实践活动内容、形式、时间、次数等的具体要求,设立考核等级,确定相应等级对应相应的分数等内容。确保实事求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对考核结果有效运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结果与升学、就业等事项联系起来,可以借鉴例如美国对申请大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相关加分政策,扩大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升学、就业中的分值比重,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珈含,丰光,冷德生,等.医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3-134.
[2]吴李呜,阮啸.对医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27-28.
[3]蔡皇界.浅谈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75-176.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
2016年7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组建有18支服务团队(市级团队7支,校级团队11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文选用锦城路社区教育关爱服务团的问卷作为本文数据分析来源,本团共有14名成员,一名带队老师,一名指导老师,本团是重庆市市级社会实践服务团,重点结合我校师范类专业优势,以锦城路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以结对服务为方式,为社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陪护、学业辅导、自护教育、文体活动、心愿满足等关爱服务。此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0份,经过进一步甄别和筛选,共获得有效问卷180份。
一、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2016年7月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存在如下问题:1.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参加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参加“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基本上院校学生会干部,人数100人左右。二是参加“带薪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基本上重庆市本地学生,而且是在生源所在地参加重庆市教委、人设局安排的政府部门、企业的暑期社会实践,人数120人左右。2.居民对国家政策了解情况和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评价。总体来看,居民对国家政策非常了解和了解的占了83.34%,特别是对于医疗保险政策的非常了解的居民占了88.34%,可见居民十分关心国家政策。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服基本满意,但是对于社区财务制度不太满意,社区并没有及时的公布本年度和季度的财务状况。3.通过问卷发现,居民对让小孩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组织的活动,92%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开设暑期小课堂,75%的家长认为暑期小课堂对孩子有一定的益处,81%的家长居民愿意让小孩参加小课堂。可见居民对于社会实践认可度比较高。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的措施
总结社会实践发展的历程与基本经验,可以得出大学生社会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截止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社会实践这么多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怎样让社会实践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措施。1.丰富实践的活动形式,增强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对学生和社会具有感召力,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动的前提是否具有紧跟时代需求,活动是否创新。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任务具体化。以前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般都是国家、省市有什么样的要求学校就业开展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广、内容多,导致了很多学校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定位不够清晰。以后在重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重庆地方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开展,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具体化为单一的活动。例如,将勤工助学具体化为大学生带薪实习,既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等。第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定量化和分段化,根据大学生每个时期的学习任务、课程安排等实际情况,并综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的社会实践任务。大一主要进行“军训”社会实践;大二大三主要进行“带薪实习”、“企业做工”“三下乡”等社会实践;大四主要进行实习、见习等社会实践。第三、将学生社会实践与学科专业建设、青年志愿服务、优秀共青团员推优入党等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有目的,有动力。2.创新活动内容,增强活动的吸引力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扩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首先如可将带薪实习和勤工俭学活动结合起来,安排那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带薪实习活动。一是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二是还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的问题。其次还可更加时代的变化新增一下小环节,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将网上团支部建立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如在三下乡的队伍中设立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等等。再次还可以创新性的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紧紧围绕“中国梦”的这一个主题,大力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学生的优势,组织学生到群众中宣传“中国梦”的精神。围绕“精准扶贫”这一主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围绕“互联网+”的主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活动。3.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实践育人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学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一是做好校内资源整合,团委、教务、资助、军训、就业等部门要统一行动,可以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办公室,由大学生社会实践办公室统一协调社会实践的事宜,这样能够做到资源的共享和不浪费。二是做好校外资源的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资源的整合,加强资源的流通性和共享性,如政府部门社区对于政策的宣传,居民不是很理解,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利用学校学生掌握新技术新资源的能力,帮助政府部门和社区宣传,做到双方互惠互利。4.打破传统,尝试跨专业跨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打破院系和专业、年级甚至学校的边际,组织一支多学科多专业多院校的综合性的社会实践团队,以满足社会实践多方面的需求。还可以考虑同一生源地、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老乡团队”,这样既能够节约开支,还能够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大学生作为我国最宝贵的社会资源,需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做到全面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能够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怎样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社会化正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形式下,怎样让大学生社会实践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是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观念,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社会实践激励模式,以提高大学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以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06-05
[2]汪子云.关于西部地区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0,(07):189-193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刚由中专升格而成的地方性高职学院,近年来始终坚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办学理念,拓展校企合作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校企合作大势所趋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合作是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作为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校企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过去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知识、信息等智力资源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已取代物质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学校是智力资源生产的重要基地,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校企合作实现了产学研培的结合,增强了智力资源生产的针对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发展对智力资源的需求。
校企合作贯穿了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以人才为支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自主创新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有利于改善企业的人才结构,夯实人才对发展的支撑;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进步对发展的贡献。科学发展,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毕业生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校企合作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惠双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人才培养摇篮、政府决策智囊等功能;企业能够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时引进合适人才。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人才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拓展校企合作形式
近年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多种形式与各类企业合作办学,为学院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学院现已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校企合作形式:
“订单”型这是校企合作一种较普遍的做法。企业委托学校培养技术人才,企业把培养模式和要求告诉学校,并提供相关专业的最新信息、技术支持、师资培训和实习就业安置。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从而使得学生一毕业就可以“零距离”就业。这种“订单式”合作,使校企双方的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我院与长沙牛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的合作就是这种模式。
互动型这是一种比较深入的合作形式。由学校提供生源、校舍、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并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派专业人员承担和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学生到企业或企业提供的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实训、实习,从而实现“五个合一”,即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学习与创收合一。我院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的合作正是这种模式。
服务型即学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专业咨询、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近年来,我院先后为株洲汽车齿轮厂、株洲弗拉德科技有限公司、江南环保设备厂等多家企业提供了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科研、服务、创收的“一举四得”。
引智型即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大量吸收企业的智力资源进入教育过程。近年来,我院注重聘请企业专家参加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他们对学院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培训,邀请企业家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香港中小企业联合会会长、香港新生集团主席佘继标先生,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先生等国内外知名人士,都先后应邀到我院作过讲座。
引资型即学校通过多种互惠互利的方式,吸引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学、捐资助学。近年来,我院采取出让经营权、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先后引入湖南东富集团近2000万元新建了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的三栋学生公寓,引入深圳土土坊餐饮服务公司近300万元对学院几个食堂进行装修改造和服务提质。同时,还有多家企业来校资助贫困生,或捐资赞助学生大型活动,或斥资设立奖学(教)金,或者通过无偿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为学院提供仪器、设备、应用软件等,使得学院能够集中有限的财力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内涵,在诚信、互惠、双赢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六共”,真正使企业、学校、学生实现三赢。
课程体系共定由企业提供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标准,并提供相关专业的最新信息,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权利,组织实施教学。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将企业文化渗透给学生。我院与深圳毅俊公司合办的6个“订单”专业基本上是按岗位素质和生产过程来创设理论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的。
师资队伍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可靠保障。我院坚持每年选送2~5名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带薪”实习一年,坚持在暑期成批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针对学院某些专业师资匮乏或者现有专业教师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情况,由合作企业为学院培训教师或直接选派专业人员到校任教。此外,在学生就业前,由专业任课教师随同学生实习,跟踪到企业,既指导理论又指导实践,使学院的任课教师进一步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教学能力。对学院来说,通过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教师更能树立市场观念,理解企业文化,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结合;对企业来说,既得到了学院的智力支持,又直接减少了用人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教学过程共管校企互动是校企合作过程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学校提供生源、校舍、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并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聘请退休老教师、企业的老专家,作为专职教学督导员,对联办专业的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全程监控。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并派专业人员承担和指导学校的专业教学,还可定期派代表来校听课、座谈等,并将信息向学校反馈。学生到企业或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校企双方通过面试、笔试和实践操作,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从而实现“五个合一”。与此同时,由于校方经常组织相关教师随堂听企业专家讲课,学习专家的专业经验,企业专家也经常听本校教师的课,借鉴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了校企双方教学的共管互惠。
实训基地共建校企共建教学设施尤其是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最普遍的行为。几年来,学院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采取出让经营权、按比例分成等方式,吸引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学、捐资助学。目前,学院已与企业共建了24个实训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市场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阵地,而且也是开展产学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场所。
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实现品牌、实训、师资等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设备,让工程师到校担任兼职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和教材的审定、开发,利用鲜活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受到学生好评。学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专业设备和教育优势,与企业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专业咨询、定向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学校教授、专家到企业一线工作、实践,既能为企业解决一些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问题,又能更快更好地接触到最新的知识、产品和技术以及前沿的科技成果,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科研、服务、创收的“一举四得”。近年来,我院注重聘请企业专家参加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请他们对学院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培训,邀请企业家来校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校企文化共融近年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动与融合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要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企业文化为主导,以精神文化为重点,以行为文化为把手,以实践教学为桥梁,以文化活动为平台。我院在校企文化共融方面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强化专业知识提升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把握理解企业文化,三是邀请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通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和融合,最终实现学生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过渡。
参考文献
[1]马树超.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J].求是,2006,(5).
[2]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6,(5B).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的一员为了强化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及早积累职业经验以适应残酷的社会竞争,xx年的暑假我来到了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此次社会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综观整个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实践,直至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粗略算一下,将近三个月。在这一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中,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真可谓是酸甜苦辣涩味味俱全。但我并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的伤感和后悔,留下的却只有美好的回忆和记忆犹新的教训。
前期准备工作:
虽然大学生活已过去一半,然而对于社会我们也确实还有许多方面不是很了解。“社会实践”虽早已耳熟能详,但曾经也有类似这样的疑问:社会实践到底干什么,实践什么,与实习有什么区别?社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当中,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是我实践前所理解,所能体会到的,带着种种的疑虑和些许冲动,我开始了新一年的暑期社会实践。
说起准备,那还要追溯到去年的暑假,记得那是在宿舍,闲的无聊的我们在寝室谈天说地,说着说着,“社会实践”这个名词便进入了我们的话题。由于当时正值期末复习考试就“社会实践”这一话题也没有深究,然而渐渐的在周围同学及其整个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社会实践”又再一次在我的心中引起了波澜,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此同时,学校团委、各系也在积极号召广大同学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于是乎,会同几位同学在班里“招兵买马”。经过一番交流,征求不同意见最终我找到了另外三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决定放假后一起到省会合肥找工作。接下来的便是讨论、统一思想、路线与方针、分工、策划。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我们决定首先到合肥市人才市场,考虑我们所学的专业涉及到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知识这与广告设计制作很相近,于是我们就把目标瞄准了广告公司。
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我们所料,几乎所有的公司或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将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我们有什么呢?要经验没经验,因为我们还没有毕业更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要能力我们也没把握,因为我们初出茅庐。再者,很多公司或企业招聘的大都是长期工,像我们这样的暑期工或实习生很少需要。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要求高一点的部门。在费尽一番周折之后,我们找到了合肥雪地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但毕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在那干了二十来天,后来因为天气转凉市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减少的缘故,老板辞去了我们的工作。由于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日,我们几个再一次决定到人才市场碰碰运气。就这样促成了我们到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愿望。后来经过我们的一番考察,得知虽然这家广告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该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把业务拓展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业务也由当初单纯的墙体广告拓展到广告牌制作、户外媒体、丝网印刷、开业庆典等。公司的经理只有三十来岁,可以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和干劲的年轻公司虽然不能和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大公司相提并论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机会了。
就这样我们在海创实践了一个星期,同时我们还和公司经理达成协议下个暑假我们直接到他们公司带薪上岗。这就是我要在今年放假之后直接到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因之所在。
可以说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一切只欠东风了。
颠簸的路上: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像这首诗描绘的我们的旅途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闷热的7月,我们提上我们的行李蓄势待发。火车站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不时从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候车室里有排队检票上车的,有坐着看报纸杂志的,有站着抽烟聊天的,有躺着睡觉的,还有大声喧哗的,他们各行其是,人何其多也。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心中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此次的出行却并没有带给我们多少的欢笑。因为前面还有太多的未知,一切都充满太多的变故。望望窗外依旧酷热的天气,没多久,我们有秩序的检票上车了。车上人还是那么多,好不容易找到了我们的位子,放好行李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有着落了。伴随火车的启动,我们的旅途也开始了。
实践过程:
虽然我们所学的某些专业课与广告有关,但毕竟不是广告专业。经理虽然答应我们今年可以带薪上岗,但我们也只是作为墙体广告的一线员工。或许墙体广告对大多数人还不是很熟悉,但这种广告形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还记得电影电视里那些写在墙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之类的标语吗。墙体广告就类似这样的标语,只不过它经过一定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涂料喷刷而成。这样的广告看上去会更美观更显眼,更能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种效果做出来。由于广告是面向全国的,对于不同的生产商和商会根据自己产品的销售区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广告区域。因而不同的广告又会在不同的区域里做。
还依稀记得我们所接的第一份广告是力帆汽车广告。销售商要求在蚌埠市做50块,面积约xx平方米。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我们就乘坐我们的施工车辆前往蚌埠。这是一段不近的旅程,一路的颠簸大约四五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之后,就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吃完饭还未等休息就开始工作。以后的十来天时间都像这样,每天五点半左右起床,晚上六点半左右收工。中间除了吃饭其余的时间不是找墙面就是干活。偶尔有下雨的时候才能好好的玩上一玩。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带点无聊的一天天过去。当做完第50块的时候只觉得心里是如释重负,心情不知不觉的好。在回去的一路上,看着路边同样的风光却有别样的感受。
回到合肥公司,在合肥又做了三四天的零工。之后又接到一个新广告,这个新广告是做三洋洗衣机的要求做100块,4000平方米面积。接到任务后,经过半天的准备带齐做广告所需的涂料粉、刷子、小桶、梯子、模具等,下午又要踏上征程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去的是宿州和淮北。我在心中暗暗高兴着,因为我家就在宿州。这就意味着这次有可能经过我们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许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
然而接下来的一系列遭遇,却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真正认识了在社会上立足的不易与艰辛。还清楚的记得那是在做第四个墙面的时候,那是在宿州市郊区的一条省道旁。当我和我们带队的队长把最后一行字打完的时候,这时一辆银白色面包车停在路旁从车上下来三四个穿似工商行政衣服的让我们马上停止不要干了。并要把我们的车子开走,意思是要扣留我们的车子。口气甚是强硬,问其原因说是国道两旁不允许做广告。而实际情况呢,这只是条省道并且两旁的房屋早已被各种各样的广告布满。而这时有几年社会经历的队长就上前去和他们“说辞”,就这样双方力争了二十分钟左右最终以我们给他们200元钱而不了了之。待他们走后,在一旁观看的一位大爷对我们说我们这是白白送给他们200元钱。我们也甚是气恼,但出门在外也没办法,何况他们打着工商行政管理的旗号。因为这事,弄得我们接下来几天心情都很差。但这样类似的经历在我们快回去的时候又重演了一次。不同的只是时间和地点。
在没有接触这份工作之前从未感觉到行业之间的竞争会是怎样的激烈。但那次在宿州做广告时,几乎每隔三四天都要遇到和我们一样做墙体广告的同行。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盖了一个旧广告,因为毕竟墙面很少,做广告的公司多;像这样新广告盖掉旧广告纯属正常。并且在行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墙体广告的有效期最多一年。据我们队长说我们所覆盖的那块旧广告至少有一年以上了。但就在我们做完那块广告没多久,当地的一家广告公司就找来了。当时他们开着一辆小汽车,车上带着三四个年轻人。说辞只有一个,我们盖了他们做的广告并要我们赔偿。那气势很是凌人,硬是扣了我们的车子并开口要我们赔偿8000元。当时我就快蒙了,心想这么多钱我们几个干一个月都不够。接下来又是“针锋相对”的据理力争了。可以看出来他们分明是在欺负我们,最终的最终我们又白白的送给他们600元人民币——我们的血汗钱。
其实困难还远不止这些,在问墙面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可谓千奇百怪。但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最终我们顺利完成了100块墙面,4000平方米的广告。历时24天整。
归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在海创我们度过了充实而又忙碌的一个月,踏上归来的路上更多的是快乐和喜悦。回到淮南,回到学校,已是9月4号的下午,这预示着此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
得失:
团队、团结意识有待加强;临场应变能力不足,遇事应变能力不够谨慎;体验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毅力、体力,意志品质;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锻炼自己组织、策划、管理、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
小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眼一个月的实践生活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有着许多的收获和欢乐,但也有苦涩和教训,这些成功的经验将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失败的经历将使我更加努力去改变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做得更好,这一切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我原本是一个挺内向的人,不是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沟通,总是在沉默中独来独往,这种生活习惯也许在学校中不会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公司中,各种工作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来完成,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把工作作好,这使得初到单位的我很不适应这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工作环境,所以一开始我的工作做的很差,这使我充分认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交流和沟通是解决困难、创造机遇的有效途径,也许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用更多的自我思考代替相互交流,但是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相互交流和深入沟通,交流沟通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生活方式,我会慢慢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交流的智慧,养成一种为人处事的良好生活方式,这一切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见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才能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个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更加顺利的展开,即使企业遇到了一时的困难,其他企业也会因为其以往的诚信经营,而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一个国家也只有具备了诚信的民族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信于其他国家,为其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让我们整个国家在一个更加和谐的周边环境里去积淀更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认真作好每一件小事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努力追求的,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认真作好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工作都是一个大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一不小心就会给公司和同事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原本不很严谨的我努力作好每一个细节。自己在工作中的一次次失误深深地刺痛我内心深处的每一根神经,这样的环境迫使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把日常工作作好,作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让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的一员为了强化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及早积累职业经验以适应残酷的社会竞争,xx年的暑假我来到了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此次社会实践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综观整个过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始到实践,直至最后圆满完成任务,粗略算一下,将近三个月。在这一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中,困难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真可谓是酸甜苦辣涩味味俱全。但我并没有因此感到丝毫的伤感和后悔,留下的却只有美好的回忆和记忆犹新的教训。
前期准备工作:
虽然大学生活已过去一半,然而对于社会我们也确实还有许多方面不是很了解。“社会实践”虽早已耳熟能详,但曾经也有类似这样的疑问:社会实践到底干什么,实践什么,与实习有什么区别?社会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当中,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这是我实践前所理解,所能体会到的,带着种种的疑虑和些许冲动,我开始了新一年的暑期社会实践。
说起准备,那还要追溯到去年的暑假,记得那是在宿舍,闲的无聊的我们在寝室谈天说地,说着说着,“社会实践”这个名词便进入了我们的话题。由于当时正值期末复习考试就“社会实践”这一话题也没有深究,然而渐渐的在周围同学及其整个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社会实践”又再一次在我的心中引起了波澜,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与此同时,学校团委、各系也在积极号召广大同学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于是乎,会同几位同学在班里“招兵买马”。经过一番交流,征求不同意见最终我找到了另外三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决定放假后一起到省会合肥找工作。接下来的便是讨论、统一思想、路线与方针、分工、策划。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我们决定首先到合肥市人才市场,考虑我们所学的专业涉及到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知识这与广告设计制作很相近,于是我们就把目标瞄准了广告公司。
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我们所料,几乎所有的公司或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将工作经验与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我们有什么呢?要经验没经验,因为我们还没有毕业更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要能力我们也没把握,因为我们初出茅庐。再者,很多公司或企业招聘的大都是长期工,像我们这样的暑期工或实习生很少需要。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要求高一点的部门。在费尽一番周折之后,我们找到了合肥雪地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但毕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就这样我们在那干了二十来天,后来因为天气转凉市场对冷冻食品的需求减少的缘故,老板辞去了我们的工作。由于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日,我们几个再一次决定到人才市场碰碰运气。就这样促成了我们到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愿望。后来经过我们的一番考察,得知虽然这家广告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但该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把业务拓展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业务也由当初单纯的墙体广告拓展到广告牌制作、户外媒体、丝网印刷、开业庆典等。公司的经理只有三十来岁,可以算得上是年轻有为。在这样一个充满朝气和干劲的年轻公司虽然不能和一些知名的大企业大公司相提并论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很难得的机会了。
就这样我们在海创实践了一个星期,同时我们还和公司经理达成协议下个暑假我们直接到他们公司带薪上岗。这就是我要在今年放假之后直接到合肥海创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原因之所在。
可以说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一切只欠东风了。
颠簸的路上: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像这首诗描绘的我们的旅途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闷热的7月,我们提上我们的行李蓄势待发。火车站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不时从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候车室里有排队检票上车的,有坐着看报纸杂志的,有站着抽烟聊天的,有躺着睡觉的,还有大声喧哗的,他们各行其是,人何其多也。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心中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此次的出行却并没有带给我们多少的欢笑。因为前面还有太多的未知,一切都充满太多的变故。望望窗外依旧酷热的天气,没多久,我们有秩序的检票上车了。车上人还是那么多,好不容易找到了我们的位子,放好行李后,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有着落了。伴随火车的启动,我们的旅途也开始了。
实践过程:
虽然我们所学的某些专业课与广告有关,但毕竟不是广告专业。经理虽然答应我们今年可以带薪上岗,但我们也只是作为墙体广告的一线员工。或许墙体广告对大多数人还不是很熟悉,但这种广告形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还记得电影电视里那些写在墙上“****日本帝国主义”之类的标语吗。墙体广告就类似这样的标语,只不过它经过一定的设计,运用不同的涂料喷刷而成。这样的广告看上去会更美观更显眼,更能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种效果做出来。由于广告是面向全国的,对于不同的生产商和商会根据自己产品的销售区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广告区域。因而不同的广告又会在不同的区域里做。
还依稀记得我们所接的第一份广告是力帆汽车广告。销售商要求在蚌埠市做50块,面积约xx平方米。接到任务的当天下午我们就乘坐我们的施工车辆前往蚌埠。这是一段不近的旅程,一路的颠簸大约四五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之后,就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吃完饭还未等休息就开始工作。以后的十来天时间都像这样,每天五点半左右起床,晚上六点半左右收工。中间除了吃饭其余的时间不是找墙面就是干活。偶尔有下雨的时候才能好好的玩上一玩。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又带点无聊的一天天过去。当做完第50块的时候只觉得心里是如释重负,心情不知不觉的好。在回去的一路上,看着路边同样的风光却有别样的感受。
回到合肥公司,在合肥又做了三四天的零工。之后又接到一个新广告,这个新广告是做三洋洗衣机的要求做100块,4000平方米面积。接到任务后,经过半天的准备带齐做广告所需的涂料粉、刷子、小桶、梯子、模具等,下午又要踏上征程了。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去的是宿州和淮北。我在心中暗暗高兴着,因为我家就在宿州。这就意味着这次有可能经过我们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许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能体会。
然而接下来的一系列遭遇,却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真正认识了在社会上立足的不易与艰辛。还清楚的记得那是在做第四个墙面的时候,那是在宿州市郊区的一条省道旁。当我和我们带队的队长把最后一行字打完的时候,这时一辆银白色面包车停在路旁从车上下来三四个穿似工商行政衣服的让我们马上停止不要干了。并要把我们的车子开走,意思是要扣留我们的车子。口气甚是强硬,问其原因说是国道两旁不允许做广告。而实际情况呢,这只是条省道并且两旁的房屋早已被各种各样的广告布满。而这时有几年社会经历的队长就上前去和他们“说辞”,就这样双方力争了二十分钟左右最终以我们给他们200元钱而不了了之。待他们走后,在一旁观看的一位大爷对我们说我们这是白白送给他们200元钱。我们也甚是气恼,但出门在外也没办法,何况他们打着工商行政管理的旗号。因为这事,弄得我们接下来几天心情都很差。但这样类似的经历在我们快回去的时候又重演了一次。不同的只是时间和地点。
在没有接触这份工作之前从未感觉到行业之间的竞争会是怎样的激烈。但那次在宿州做广告时,几乎每隔三四天都要遇到和我们一样做墙体广告的同行。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们盖了一个旧广告,因为毕竟墙面很少,做广告的公司多;像这样新广告盖掉旧广告纯属正常。并且在行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墙体广告的有效期最多一年。据我们队长说我们所覆盖的那块旧广告至少有一年以上了。但就在我们做完那块广告没多久,当地的一家广告公司就找来了。当时他们开着一辆小汽车,车上带着三四个年轻人。说辞只有一个,我们盖了他们做的广告并要我们赔偿。那气势很是凌人,硬是扣了我们的车子并开口要我们赔偿8000元。当时我就快蒙了,心想这么多钱我们几个干一个月都不够。接下来又是“针锋相对”的据理力争了。可以看出来他们分明是在欺负我们,最终的最终我们又白白的送给他们600元人民币——我们的血汗钱。
其实困难还远不止这些,在问墙面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可谓千奇百怪。但都被我们一一克服了。最终我们顺利完成了100块墙面,4000平方米的广告。历时24天整。
归来: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在海创我们度过了充实而又忙碌的一个月,踏上归来的路上更多的是快乐和喜悦。回到淮南,回到学校,已是9月4号的下午,这预示着此次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
得失:
团队、团结意识有待加强;临场应变能力不足,遇事应变能力不够谨慎;体验艰辛、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毅力、体力,意志品质;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锻炼自己组织、策划、管理、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
小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眼一个月的实践生活已经过去了,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有着许多的收获和欢乐,但也有苦涩和教训,这些成功的经验将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失败的经历将使我更加努力去改变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做得更好,这一切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我原本是一个挺内向的人,不是很善于和别人交流沟通,总是在沉默中独来独往,这种生活习惯也许在学校中不会产生太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公司中,各种工作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来完成,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把工作作好,这使得初到单位的我很不适应这种整体化、系统化的工作环境,所以一开始我的工作做的很差,这使我充分认识到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交流和沟通是解决困难、创造机遇的有效途径,也许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用更多的自我思考代替相互交流,但是现代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要学会相互交流和深入沟通,交流沟通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为人处事的生活方式,我会慢慢改变自己,让自己拥有交流的智慧,养成一种为人处事的良好生活方式,这一切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诚信,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我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见了很多这样的事情,这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诚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诚信做人,才能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个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更加顺利的展开,即使企业遇到了一时的困难,其他企业也会因为其以往的诚信经营,而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一个国家也只有具备了诚信的民族品质,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取信于其他国家,为其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让我们整个国家在一个更加和谐的周边环境里去积淀更深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认真作好每一件小事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去努力追求的,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认真作好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因为每一个看似很小的工作都是一个大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的一不小心就会给公司和同事造成相当大的损失。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原本不很严谨的我努力作好每一个细节。自己在工作中的一次次失误深深地刺痛我内心深处的每一根神经,这样的环境迫使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把日常工作作好,作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让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非凡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和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征。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和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和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摘要: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办法。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和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和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摘要: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和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和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和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心和地方两级。中心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和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办法,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非凡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把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练习,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和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和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练习。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把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和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和企业挂钩;德国和瑞士都实行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和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和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参和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探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摘要: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探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摘要: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向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向摘要: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非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非凡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向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和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向。这一趋向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向。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摘要: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答应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新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不仅如此,各国还努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和职业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与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措施。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与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与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央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训练,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与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研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与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势。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允许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不仅如此,各国还努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高等教育强国 实践教学 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就我国当前的实践教学现状而言,与人才培养的应然要求依然存在巨大差距,站在不同的视域,可以发现实践教学不同的问题。本文拟以高等教育强国为视域,对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宏观制度予以审视,以发现其局限且提出其创新构想,希冀对我国大学实践教学有所裨益。
一、高等教育强国视域的定性
根据发达国家在建设工业强国、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对高等教育强国作如此定义:所谓高等教育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能够基本独立自主解决本国在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之所以选择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视野对大学实践教学从宏观制度上予以审视,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视域具有的特性,可以深化与拓展大学实践教学宏观制度创新的视野。
(一)高等教育强国是一国际性视域
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在欧美大陆已有长达200年的实践历史,推动诸多国家走向富强。我国在20世纪末才首次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 ,根据我国国情,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路有着自己特有的逻辑和次序,然而批判吸纳欧美国家在高等教育强国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历史经验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由此,任何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强国既要立足当代本国的历史方位,从自主探索的视角来研究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又要放眼世界,从比较借鉴的视角来研究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历程,吸取有益经验,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此作为本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参照系。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强”,更是在国际高等教育这一宏大范畴通过比较而定性的,没有如此比较,仅是通过高等教育自身的纵向发展来审视,就无所谓“强”。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国际性视域。
(二)高等教育强国是一质量性视域
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具有世界公认性,其标准应具有普世性和通用性,这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般的质的规定性。如有学者参照国际指标从规模、质量、结构、观念、投入等方面研制的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指标建设,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在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世界发达国家更是注重高等教育的质量,如英国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法国设立了国家评价委员会(CNE)、德国成立了认证委员会(AKR)、美国在高等教育质量方面更全面、科学、具体的认证制度。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平面数量规定,更是一个高等教育的立体质量要求——以质图强是其核心,也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选择。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质量性视域。
(三)高等教育强国是一战略性视域
在人才、科技、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均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的国家系统规划,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基本战略选择和战略任务。战略是指一个组织有关其未来发展的全局性与长远性的谋划。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谋划即是国家这一组织的战略。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大学可以通过自己的单一力量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是梦想,因此,要让高等教育起到强国的功能,必须将其上升战略性的高度予以实施,如将其通过政府文件、制度、法令、计划的形式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从美、英、法、德、俄等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历程不难发现,各国均是把高等教育强国这一计划提高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甚至人类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因为高等教育强国远不仅关乎高等教育自身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更关乎国家、民族甚至人类的利益。因此,高等教育强国是一战略性视域。
二、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局限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有文献表明,当前实践教学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研究中,研究者均过分重视其微观制度的研究,如实践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设施、实践教学的师资、实践教学的方式设计等,认为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与宏观制度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家的大事,难以直接影响到操作层面,因此,宏观制度的探索成为实践教学研究的冰点,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为实践教学造成了不少局限。
(一)实践教学地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地位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的虚浮化:实践教学未能与学校的考核、选拔以及培养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践教学仅停留于课程设置、基地建设、试验设备等层面,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看,其开展过程具有随意性。国家、学校、教师的不重视,最终导致学生的不重视,从而使实践教学虚浮化;二是实践教学微观化:当前实践教学从体制上来看,未能触及到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因而更不可能将实践教学的地位提高到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予以认识,使实践教学只是学校教学大纲一个很小的部分,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宏观规划与战略思考;三是实践教学从属化:从理性的高度审视,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一道构成国家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甚至从创新与应用的视角看,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然而当前实践教学完全从属于理论教学,造成实践教学为学科、专业、课程服务,没有达到实践教学为能力提升、素质拓展与人才培养服务的高度。#p#分页标题#e#
(二)实践教学视域不广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视域不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缺乏广义的实践意识: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 然而现实工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等于实验教学,没有将与教学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实践教学的范畴,因而反映在课时设计的比例上也与世界教育强国存在很大差距,例如美、英、日等国的高校,实践教学时数比例达到50%,而我国一般只有10%左右,例明显偏低。二是实践教学缺乏广阔的国际眼光:在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的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在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 。然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却没有紧跟国际化的步伐,没有通过制度化的国际实践教学与高等教育强国共享世界先进的实践教学成果。
(三)实践教学质量不硬
当前我国大学实践教学的视域不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践教学缺乏过程监控: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教学历来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视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高于实践教学,因而实践教学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相对与理论教学来说缺乏科学的质量的过程监控,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基本处于无质量监控的过程,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二是实践教学缺乏结果考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是表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这个重要方面在结果上却缺乏考评,作为一般的实践教学活动在结束之后一般没有结性的定量或定性评价,即使有,也是实践教学的组织单位在没有科学依据与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在学生实践教学相关表格“鉴定”、“成绩”一栏写上“优秀”、“良好”、“合格”等字样,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与实践教学的结果基本没有在学生升学、竞聘、就业等方面予以应用,是学生实践教学处于“不重结果、没有结果、不需结果、不用结果”的尴尬局面。
三、大学实践教学制度创新的构想
正因为当前我国实践教学还存在地位不高、视域不广、质量不硬等系列问题,因此要对其予以全方位的改革。由于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管是从横向还是从纵向审视,设计的要素与层面都极为复杂,况且站在不同的视域,会有不同的见解。基于此,本文试站在高等教育强国这一国际性、质量性、战略性的视域,从实践教学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对实践教学的创新提出新的构想。
(一)提升实践教学的国家战略地位
从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可以派生其两大核心要义,一要建设国家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二要建立高等教育全面支持国家发展的机制。不难发现, 高等教育强国战略是国家层面的综合施政体系,是人为的有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发展行动纲领与规划战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要提高其地位,亟需将其上升为国家的意志予以重视。我国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体现国家意志的纲领性文件和教育发展规律,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力竞争的高度,制定和出台关于大学实践教学的具有指导性的制度,让实践教学成为国家意志,从而提升实践教学的国家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指导性制度逐层分解、细化,将国家意志贯彻到实践教学中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在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中,几乎无力例外,均通过国家意志推动过实践教学的发展,例如美国政府1982年制定了《职业训练合作法》、德国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青年劳动法》、英国1973年出台了《就业与训练法》……这些体现国家意志与战略地位的法律制度的贯彻与落实,推动了大学实践教学的真做与实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了科技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从实践教学中获益,实现了传统理论教学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境界,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正说明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重要。因此,我国要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
(二)拓展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视野
高等教育国际化或国际合作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同时更注重空间上的开放性,呼吁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张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以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主动调整且适应国际化需要,这就为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拓展国际合作视野提供了契机,在实践教学宏观制度的创新方面,我国高校应瞄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要求,实现国际与国内资源的优势结合。学习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教学模式。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关于实践教学的成功模式与先进理念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例如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应用实践教学为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生活做准备、加拿大CBE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美国社区学院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从事服务学习并把基于社区的学习整合进大学的课程中、英国NVQ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知识迁移能力、澳大利亚TAFE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日本的公共职业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职业准备与技能提高或转岗做准备、韩国的“产学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培养成“中间职业人”和“多技能者”……开展多元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路径。我国可以通过国际实践课程学习、聘请外国专家指导、暑期学生国外游学、定期国外社会实践、开通远程教学平台、大学对口结对联姻、学生海外带薪实习等多元举措实现拓展实践教学国际合作视野的目标。当前,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尽管当前在我国211或985等知名高校已经开展了实践教学的诸多国际合作项目,然而就整个大学实践教学而言,面不够宽、度不够深,仍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实践教学国际化政策。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强国,在实践教学国际化方面有过诸多成功的国际化政策范例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例如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目前管理着超过250个资助项目,并以每年提供超过2万个名额的规模帮助本国学生开展国际学术和专业交流活动 ,其中不少专用于美国学生游学访问、国际调研等。#p#分页标题#e#
(三)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对实践教学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因而建立实践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必然会促进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和科学发展。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由于轻视实践教学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确实。在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不可回避。实践教学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立体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三个层面思考建立的逻辑起点。宏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参照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提高我国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为实践教学的国际合作搭建坚实平台;中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同理论教学同步,以考试评价为主要评价手段的理论教学的评价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尽管还存在诸多局限,但是相对于实践教学而言,不管是理论还是操作均相对成熟,而且当前对于教学水平的评价,主要是指理论教学的评价,这也成为升学、竞聘、就业等主要竞争性选拔的杠杆,这使实践教学的评价显得苍白无力,因而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同理论教学评价的发展同步;微观上需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耦合,任何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均在于学生发展,偏离这一根部目的的任何评价均是不科学的评价,“教育的目的……在培养人类的智慧,由此发展人性,以成完人。其目的人性,不是人力”。 因此,实践教学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批判吸纳理论教学评价优点的基础上必须超越当前理论教学评价的不足,与理论教学评价机制一道构成广义的、全面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4.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412.
3.Hans de Wit, Jane A. Knight,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 OECD Publishing, 1999, 14.
4.赵向华.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教育研究2008 (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