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解决策略
高中课本中对于化学平衡定义如下:“在外界条件稳定无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所有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与逆反应的反应速率此时相等。该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其反应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对于这段话的理解上,学生虽然进行了剖析分段理解,但却无法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更不能深入到细微处仔细详读。
一、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分析
化学平平衡的主要特征为v(正)=v(逆),Kc=c(C)p・c(D)q/c(A)m・c(B)n,在高中阶段,化学平衡包括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部分,对可逆反应的程度进行讨论,包括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知识。
例如,对反应aA(g)+bB(g)?cC(g)为例,其中a+b≠c。可以进行如下的分析:①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总的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是不变化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②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密度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不变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③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内的各气体的体积与各气体分压,以及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也是不变的,与时间的变化无关。④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的物质的颜色体系不会发生变化。⑤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质的温度体系也不会发生改变。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有些高中生会出现无法把握的状态。
二、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出路策略
需要对化学平衡涉及的C、V、P等物理量进行具体含义的内容掌握,对此及逆行那个反复的记忆和理解,对相关的公式与原理进行深度的比较,将恒温、恒压等定量性问题进行熟练性练习。通过教师的立体总结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度,对此部分的学习更加坚实。如题:已知X2(g)+3Y2?2XY3(g),ΔH=-90.8 kJ/mol。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进行三次平行试验。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三、情景教学的实践研究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a
B.化学平衡常数:③=①=②
C.达到平衡时XY3体积分数:①>③
D.X2的转化率:②>①>③
题目中如果仅通过化学概念的学习是无法解出答案的,由分析我们可知实验③中生产XY3的量可能大于1 mol,放出热量可能大于90.8kJ,故A不正确;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B正确;①和③容器起始投入反应物成比例,将③平衡看做①平衡缩小体积到原来的一半,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达到平衡时XY3的体积分数:①①,故③>①>②,故D选项错误。
2.相关例题的加入和详细的过程分析
化学反应内化学平衡的过程学习也很重要,需要教师对例题中的物理量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对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需要教师引导为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为主体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对反应CO+H2O(g)?CO2+H2,若将1 mol的CO与1 molH2O(g)通入1 L的容器内,且容器密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容器内的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特征分析: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着正逆反应的过程。②最开始放进去的物质只有CO和H2O(g)两种,正反应速率在最初最大,逆反应基本没有进行。
所以,教师需要对类似的这些反应进行学生能力接受范围内的讲解,使学生的知识在一步一步中巩固和前进。通过恰当的例题对所学知识能够达到巩固的效果,让学生对知识的框架与考题的考点进行结合,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在自我继续努力的同时,需要搭配教师的合理教案,以教案中合理的例题建立起学生的例题知识思考点观念,走出做死题的怪圈,真正达到得心应手。
3.同其他学科的关联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的关联,平衡的问题不只出现在化学中,例如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模型构架可以帮助化学平衡的学习。同样,在政治中唯物辩证的矛盾与统一的学习可以对的水电离现象进行矛盾分析角度的阐述。
化学平衡理论的把握可以省下很多关于化学平衡问题钻研的时间,在高考时的优势地位又有一定的提升。高中生通过化学平衡原理的学习,已经可以解决这些难题,还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汪志成.“化学平衡移动”的疑难问题解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19).
[2]王祖浩.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王开山.化学平衡中常见的错误结论[J].高中数理化,2012(9).
[4]任丽曼.高中生化学平衡学习困难的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4).
[5]许师.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兴趣 高中化学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当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学,而不是教。为此,需要我们彻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则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经过学习、尝试和摸索,我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其独到之处。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其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播放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增添学生的兴趣,而且我们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制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其二、?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即有利于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又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参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汲到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要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
三、解决实验教学中的疑难实验,既安全又可以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教学困难,如: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化学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化学反应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毒性较大的实验、工业生产流程等,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模拟,即可迎刃而解。例如: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实验,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制作成如下课件压缩实验的全过程:将二根铁钉分别放在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烧杯中,铁钉上罩有小试管,通过电脑模拟两者在腐蚀过程中不同的现象(水面的变化、有无气体产生等)及时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模拟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易发现、认识问题的本质。再如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 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其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实时播放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和化工产品的视频材料,增添学生的兴趣,而且我们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制成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把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东西形象化、具体化。把难以操作、观察的实验、化工生产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其二、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但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多感官刺激,即有利于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又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参与,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汲到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现在很多地方要求老师实行无纸备课,即要电子备课。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而且不是每个老师都懂得制作电脑动画的。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
三、解决实验教学中的疑难实验,既安全又可以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是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勿庸置疑。然而,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教学困难,如:现象不明显的演示实验、化学反应时间太长的实验、化学反应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毒性较大的实验、工业生产流程等,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模拟,即可迎刃而解。例如: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实验,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可制作成如下课件压缩实验的全过程:将二根铁钉分别放在盛有水和酸性溶液的烧杯中,铁钉上罩有小试管,通过电脑模拟两者在腐蚀过程中不同的现象(水面的变化、有无气体产生等)及时间,启发学生思考。这样的模拟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易发现、认识问题的本质。再如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092-02
有机化学作为应化专业四大基础课程之一,学习结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如有机合成化学、有机立体化学、高等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影响学生毕业后考研或就业的方向选择。农林院校有机化学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几乎涉及所有的专业范围,包括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葡萄酒、生物技术、动物科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等各专业中。随着有机化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应化专业学生在农林院校的各专业中凸显“专业”优势,为下一步的专业课及其他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结合学科特点,我们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改革上进行了探索,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增加课时、选用合适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设置2+2上课模式;增加随堂测验、课程论文设计、增设presentation等考核方式。这四方面的工作显著提高了应化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反馈中评价较好。
一、课时及教材建设
以前应化专业有机化学课程设置为两个学期,64+40,共104学时。以胡宏纹版的《有机化学》教材为例,上、下册共三十一章,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反复精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也只能将书中的基础内容点到为止,很难顾及学生的消化、理解能力,更谈不上学习兴趣的培养或知识扩展,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慢慢放弃有机化学的学习。另外,由于时间限制,没办法在课堂列举相应实例或集中讲解每章节的课后习题,结果导致很多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听懂了、理解了,但做课后习题却无从下手。所以,课程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证课时数,我们将有机化学课时数调整为64+64,共128学时。保证时间,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掌握基本化学反应及原理。其次,教材的选用,我们一直选用胡宏纹版的《有机化学》,这本教材有些轻理论,偏合成和机理。基础有机化学,要重在“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初步理解有机化学知识体系。鉴于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考研内容范围,我们以胡宏纹版的《有机化学》教材为主,王积涛版《有机化学》和刑其毅版《基础有机化学》为辅,从基础概念到官能团的性质,再到化学反应及合成方法,最后是机理,由简入深地完成教学课件制作及课堂讲解。另外,从裴伟伟版《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和朱玮版《有机化学学习指导-解读、解析、解答和测试》中精选类型丰富的教学例题来增加课堂练习环节,使学生更好理解所讲知识要点、突破教学难点,为增强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调整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适当增加课时数,确定选用教材后,我们对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整合,例如将第二十四章的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调整到第七章的烯烃和二烯烃之后讲解;将第四章的对映异构和二十一章的立体化学内容合并;将第八章的芳烃、第二十五章的芳环上的取代反应以及第三十一章的芳香性也进行了合并。我们还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取舍,如自学质谱、类脂、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等。每章节内容讲完之后会适当介绍与之相应的有机化学拓展性知识和化学发展史。考虑到应化专业没有设置专业外语课程,所以在基础有机化学课上我们适当增加双语教学内容,一方面为后续的有机立体化学全英文授课做铺垫,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查找英文文献更加得心应手。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往都是实验课比理论课晚一学期,理论和实验不同步,达不到预期的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现在,我们开展理论课教师兼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步进行!将理论学习直接应用到实验中,从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引出基本理论和规律,增加真实感。该模式可以及时反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在理论课上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另外,我们还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实验。基础实验重在有机实验操作技能的全面训练,针对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重操作,轻设计的现象,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增设1~2个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即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合成、处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等,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建设
传统有机化学教学手段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搬到屏幕、黑板上;或者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乏味,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面对无法阻挡的技术进步,我们也勇敢尝试新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选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大量的信息引入课堂,以丰富的背景材料支撑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非常好。动画技术的运用使教学课件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以直观的方式揭示化学的思想本质,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机理的理解。其次,重视模型在教学中的直观作用,它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无疑会提高教学效果。再次,我们试图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与传统课堂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让学生成为老师,老师成为导师,从“以教为主”慢慢过渡到“以学为主”,让教与学真正相长,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利用FTP进行课件公开,方便学生查阅;创建QQ群进行讨论和答疑,并在QQ空间上将典型问题列出并加以解释,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可以及时获得疑难问题的针对性解答,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教学团队和2+2上课模式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对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尤为重要。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都是一位教师独立承担所有的教学任务,包括课件制作、授课、批改作业、答疑、出卷、阅卷、成绩录入等,使教师力不从心,达不到最佳的授课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组建了由师德好、业务精、有能力的教授为主,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为辅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团队除上好每一次课外,成员之间定期讨论教学内容,整合思路,集思广议,搜集整理教学资源和备课元素,制作有机化学电子教案及编写适合学生期中、期末和考研的习题库。另外,不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的有机化学教学名师来校示范教学,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培训,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授课能力。
以前应化专业四个班,120人左右的课堂,坐在后面的学生有时根本听不清教师在讲什么,很难达到师生互动,课上经常出现玩手机、睡觉、聊天、学其他课程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大班化成小班,即设置成2+2的上课模式。这样,课前、课上提问或者课堂上互动困难的现象都得到了缓解,增加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有机化学的学习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考核方式建设
以往有机化学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的评定以出勤和作业为准,靠点名评定出勤,浪费时间;一百多人的课堂,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业抄袭现象。因此,以出勤和作业来评定平时成绩存在很大弊端。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增设随堂测验环节。一学期进行四次随堂测验,用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所学知识。这样,一方面减少学生期末的考试负担,另一方面前几章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为后面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增加设计性、综述性的课程论文设计。文献查阅、分析讨论、综述写作,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对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缜密性要求很高,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在有机化学方面的理解水平,同时也为以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奠定良好基础。最后,增设presentation环节。学生自由选择发表内容,如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感触;感兴趣的某类反应;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实验内容、结果、收获等和大家分享。
通过上述五方面改革措施的实施,我们初步构建了适合农林院校应化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该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较准确地把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向,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需要不断进行观念和方法更新,我们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宏纹.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积涛,王永梅,张宝申,胡青梅,庞美丽,等.有机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裴坚,等.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裴伟伟.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机械原理;教学改革;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54-03
一、引言
十多年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的拓展、综合型实验项目的设计、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该课程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理论教学内容以传统内容为主,鲜有新技术、新理论的注入;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滞后于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并孤立于本知识点或本课程之内,不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鲜有创新;教学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导,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因此,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不能止步于此,必须不断深化。探讨课程改革的深化方向,以期实现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改革
在培养学生机械产品综合设计能力的全局中,机械原理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重要任务。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强调典型机构基本知识掌握的同时,还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应考虑本课程内容与机械基础其他系列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使学生在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时就能从机械产品综合设计的全局角度理解、掌握和创新本课程所涉猎的知识。为此,课程可以考虑在如下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1.课堂教学内容。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机构的设计、分析要贯穿课程教学始终。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养成完整性、系统性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掌握机械产品整体方案设计技能和增强方案创新设计能力。因此,机械系统整体方案设计应是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中应逐步渗入机构选型、机构组合和变异、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评价方面的内容,并使其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内容。此外,还应适度增加学科前沿中重要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凝练、精简传统内容,增加学科前沿内容,紧跟科技发展动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强、创新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
2.实践教学内容。(1)课程设计:伴随着强调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课程内容改革的实施,作为实践环节之一的课程设计,必须将以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为主转成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主。课程设计的任务不能仅局限于对牛头刨床、插床等机械系统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而应对有特定功能要求的机械系统进行整体运动方案设计。当然设计任务也要对典型机构设计、运动特性分析等内容进行强化,不过不应过分强调利用图解法设计机构和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应鼓励学生利用工程软件如ADAMS、Matlab等完成相应设计任务[1]。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使用工程设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又使学生掌握在机构设计和分析方面更为精确、使用更广泛的解析法。(2)实验教学内容:为增强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内容需在传统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添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这两类实验要以机械系统整体运动方案设计为训练核心,拓展验证型实验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更具有应用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计应以强化学生形成机械系统的整体观念,使学生能够感知包括机械原理在内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如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几何精度和互换性、机-电一体化等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机械系统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并向学生展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突出地位。
三、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手段是“教”与“学”之间的媒介,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1.课堂教学手段。历经十多年的教学手段改革,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动画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些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缓解学时缩短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优点突出。不过,要讲解如此之多典型机构的机械原理课堂上却从未见教师使用过任何典型机构教具给同学现场演示机构的演化过程或运动特性等知识要点。学过化学的人一定会记得化学课上教师当场演示化学试剂在化学器皿内热烈的化学反应,这种现场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对现象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对现象本质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与此类似,如果在机械原理课堂上,教师能够通过机构教具现场演示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演示利用铰链四杆机构演化出曲柄滑块机构,并且继续演化出导杆机构、摇块机构、定块机构等其他类型四杆机构的过程,一定能够轻松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点,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创新设计的激情。
2.实践教学手段。(1)开发虚拟实验: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制造出实体机械产品之前,完全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等过程在计算机构造的虚拟开发环境中进行数字化模拟,即所谓的虚拟设计、虚拟制造。与此相仿,虚拟实验就是在计算机构造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2]。相比传统实验,虚拟实验具有实验范围大,实验方法、过程多样化,安全性高,场地、设备投入小,容易调动实验者兴趣等优点。加上网络技术的参与,虚拟实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手边有一台可以联网的电脑,实验者即可进入实验系统。将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开发的虚拟实验变革了传统实验模式,其实验内容的设计及实验开设方式值得探讨。(2)工程设计类软件应用于课程设计中:商业软件已广泛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的各个环节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因害怕学生对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缺少足够的应用训练,在课程设计中阻止学生使用商业软件也是事实。这样做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适当提倡学生利用工程设计类软件辅助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例如:利用AutoCAD进行图解法的机构尺寸设计;利用ADAMS进行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机构优化设计;利用C语言等计算机语言或Matlab等工程计算软件进行诸如凸轮基圆半径选取等理论计算,既可以磨炼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又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方案设计训练。(3)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多少年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一直采用说教式“教”和接受式“学”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泯灭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因此将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研究型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导,作精讲引导,开展启发式教学;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和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求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有工程背景的案例教学或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中,探索由有能力的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自主提出课程设计题目;课外适度增加需要学生自主研究的大作业和开展有主题的科技训练和创新项目。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积极探索、开放、有活力的培养环境。这种环境必须能够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主动探索。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环境的营造提供了保障。通过网络,学生便可轻松地获取各类信息、学习资源,选择性地用于各种问题的研究中。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指引,充分融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跟踪学科前沿,与时俱进,拓宽步伐,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华剑,晏亮.工程类软件在机械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2008,5:(3):363-365.
[2]高江红.《机械原理》课程虚拟实验子系统的研发[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3,3(1):52-58.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在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通过使用教材和教师之间的集体讨论,体现任课教师对教材的再理解、再处理及教学智慧,形成“个性化教案”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笔者认为,同课异构是基于教师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本次实践中,笔者选择高一化学教材的第六章《揭示化学方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三节《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的第一课时工业制硫酸为教学主题,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的尝试,最后面向全上海市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取得了一点成功经验和一些教学感悟。
本课的初步思想是:工业制硫酸是比较枯燥的知识,同时工业生产又是个性化的,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常规教学易落入知识罗列的俗套,能否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作为本堂课的灵魂主线呢?经过认真分析,终于发现:(1)工业制硫酸的三步反应不是氧化就是化合,均为放热反应;(2)三个相应工业设备中均采用了“对流”原理。于是初稿出来了,课题暂定为“放热与对流――硫酸和硝酸的工业制法”,为了知识的迁移和拓展的需要,所以补充了硝酸的学习内容。接下来笔者对初稿进行细节的处理和推敲,使教学环节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情化,同时避免学生对标题“放热与对流”产生歧义,所以课题名称改为“放热、对流之工业制硫酸硝酸”。此课在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活动上一展示,突出了“都放热”“都对流”的两大特点,立马让人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好。
但质疑声也出来了,主要是以教材为本的教师认为:本章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但本课在这上面明显体现得不够,是否有重点不够突出之嫌呢?同时硝酸的内容是高三的知识,放在高一也有超纲之嫌。从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不同,对课的设计和处理就会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同课异构的原因之一。
到底哪一种设计更好?当然是实践出真知。笔者马上设计了第二稿,紧扣本章主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就化学方应速率提炼出一个字“快”,因该工业制备的三个反应中仅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牵涉到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笔者提炼出一个字“好”,替代了“多”,于是关键词“又快又好”比又好又多内容更丰富,寓意也更深刻了。由于有上一节课的实践经验,发现加入硝酸的知识后,一节课的容量太大,反而达不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索性还是删除掉。于是第二稿“又快又好之工业制硫酸”新鲜出炉了。经过课堂实践后证明,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住本堂课学习的主题,学校效果更胜一筹。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次同课异构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笔者又针对教师和学生做了两份调查问卷来辅助说明。本调查通过发放问卷《关于中学化学“同课异构”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教师卷和学生卷两种,都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教师卷基本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对中学化学同课异构活动的参与度及认可度的调查,教师对同课异构活动的作用共三个维度。因考虑到问卷调查不可能涉及很深层次的问题,本问卷的问题设计是粗线条,主要是为了解高中化学教师对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参与度、认可程度与对其作用的粗略认识。为方便应答,节省答题时间,问卷内容控制在一页范围内,采用了选择题形式,每个题自均提供选项供选择;只有最后一题为开放式问题。笔者对教师卷中的问题2、5、6、7、8做了重点分析。问题2选择C或D的达75%,说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的方式很普遍。问题5的回答中,大家对每个选项都有选择,且还有多项选择,说明通过活动和学习,教师普遍认为收获肯定有,只是各人关注的方面不一样。问题5、6的回答中,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同课异构的目的是要帮助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也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对问题8的回答中,只6.4%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能够最大限度地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从教师的层面,而对学生的需求关注相对欠缺。对开放性的问题9,总共有55人次做了回答,其中有近30人次用了“多开展”“能锻炼教师”“有利学生”等词语,明确地表达出对同课异构活动的认同。另有19人次表示通过自己的实践,同课异构在促进教学反思、帮助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体现教学特色、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等方面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其中有2人明确地用了“受益匪浅”一词。更有教师写道“有比较才有进步”“教学相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能够学到同行的优点”等等赞誉之词。
笔者对学生卷的3~8题做了重点分析,如本次课的表现是______。A.认真听、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的百分率39%;B.认真听、积极思考但不主动发言的占31%。你对老师本堂课的感受是______。A.问题分析和能力培养相结合;B.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高达63%。在本堂课你学习的效果是______。A.理解掌握了本堂课的内容占72%;B.听懂了但是题目有的不会占23%。综上所诉,教学效果是显著的。我们再看你喜欢这种课堂吗?A.很喜欢35%;B.比较喜欢54%,合计占到89%,学生良好的反应就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当然我们看看这一问:你认为教师同课异构最终达到的目的是______。A.帮助教师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45%;B.最大限度地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30%;C.帮助教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55%;D.鼓励教师对教材的多元解读和不同的授课方式35%,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值得玩味的,说明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被动学习的思想占据到主要地位,认为课堂主要还是看老师的表现。而最后一道开放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对同课异构知之甚少,所以没能讲出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
在本次的实践中,笔者以建构主义理论、生成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差异教学理论为基础,发现同课异构正是基于每个教师价值观的不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历经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如今的教学实际中,仍有流于记住结论、反复训练的倾向,这无助于学生理解力、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当今背景下,得静下心来,反思过去,突出学生实践活动经验的学习和人文精神、基本思维方式的培养。立足于课堂的高效性,打造适合培养新型人才的高效课堂,解放学生的思想。
一、模式要有效,理念需先行
在有效课堂模式里:教师、学生和课堂的关系如图: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也是突出了“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而在课堂中教师是“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引导者、幸福者。而理念与目标实现的技术支撑是:有效课堂模式。笔者认为要实现有效课堂模式核心理念不可忘记。
二、教从“学情”调查始。
高效课堂的教要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学情”调查即课前准备工作,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仅关注底线还要关注个别差异
原先课堂安排以全班学生“可接受程度”为依据,取统一的最低线;高效课堂强调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此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作好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个体差异。
2、不仅预设内容还要注重生成
我们教师不仅要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还要利用课堂“生成资源”,鼓励学生责疑问难、独立思考。
【案例一】――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中关于仪器的选择
情景再现:同学们已经选取出了适合实验室选取二氧化碳的仪器,同学们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将这个仪器进行改装?
生:动手改装成可以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发生装置。
师:请每小组同学拿出自己组装的仪器,讲出其优点。其它小组同学帮助其找出缺点。
生:从装置是否简单、添加药品是否方便、能否控制反应的速率等方面,讨论所组装仪器的优缺点,从而学会各种仪器的组装。
【点评】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避免了老师单方面的对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和激发潜能,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预习先行,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要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案例二】――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的药品的选择
情景再现:
师:演示燃烧的蜡烛漂在水面上,将一只大试管倒扣在上面。
生:观察到液面上升,但远低于空气体积1/5
师:提问为什么上升不到1/5?
生:因为蜡烛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生成了新的气体二氧化碳
师:可见如果我们要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不能用蜡烛?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呢?
生:不能,要选能在空气中燃烧,既消耗了空气中氧气,同时又不会生成新气体的药品。
生:如果选择能生成气体的药品来燃烧消耗氧气的话,集气瓶中预先装入适量吸收生成气体的溶液。
【点评】按大纲教材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将课本中的一些难点提前释放给学生,做到了问题前置。吸引学生思考的同时,也化解了本堂学习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巧妙地设疑问难,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潜能,最终形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提高教学实效。
四、过程有“亮点”,“细节”要把握。
高效课堂模式一般有五处亮点:
第一处亮点:引入要引人致胜地。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课一开始就要将学生的兴趣一下提起来。方式当然是多样,小魔术、猜谜、一段视频……
【案例三】
――燃烧与灭火的引入: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设置悬念:想知道原因吗?
――空气的引入:谜语引入: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猜猜它是谁?
――分子原子的引入:播放一段视频,长镜头由宏观世界带我们进入微观世界,发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点评】有人这样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汲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了疑问和期待。
第二处亮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课件设计精巧,形式多样,不能只充当电子板书,有视频,有动画,但都能恰到好处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反思】多媒体教学的开展确实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如果过渡依赖,也会产生弊端。
第一、图片和文字内容过多,播放速度太快,容量大看似内容丰富,其实忽略了最重要教师“教”的过程;
第二、课件颜色对比不鲜明,不能突出教学重点;有的课件制作太过于花哨,无关紧要的小动画,冲淡了课件的主要意图。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第三、中学阶段的教学就要以训练学生创造能力为主,不能滥用媒体,应当把教学中难以表达的东西,利用课件展现出来。如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化学变化的实质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展现给学生看,或借助一些仪器,将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数字化,图表化……真正让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发挥效用。
第三处亮点:实验敢于创新。大胆地设计新的简易可操作的学生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
【案例四】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中感受分子的运动
教师设计微型实验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分子的有关性质。
事先在医用小药瓶中装氨水,分发给学生。学生打开瓶塞,把滴有酚酞的滤纸放在药瓶口上方,观察白色纸片上酚酞逐渐变红,移开瓶口后红色又逐渐消失。
【点评】通过微型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肉眼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的运动。使抽像概念直观化;对教材实验进行相应改革,使之更简易,更环保,更节约,现象更明显。
【反思】设计适于学生操作的趣味实验、微型实验,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动手动脑做实验。“动”出了学生的思维,“动”出了学生的激情,“动”出了学生的创造,引“动”着学生在化学王国遨游。在这样的课堂下,何愁无高效?
第四个亮点:善用设疑。
最好能在二十五至三十分钟时掀起一小,将学生兴趣带动一下,效果显著。这种小可以是实验设疑、提问设疑,总之要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要能引发学生对抗质疑,教师要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
【案例五】灭火的原理教学
情景再现:学生通过学习已经得知,将烧杯中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再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师:设计将一只大烧杯倒扣在两支高低不同正在燃烧的蜡烛上,提问: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生:七嘴八舌。
师:实验验证,现象:高的先灭。
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由此联想到如果遭遇火灾,你会采用怎样姿势逃离火场?
学生们带着满腹疑问,激动又兴奋地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
【点评】准确、恰当的课堂设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有时会使学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这就是设疑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魅力所在。
第五处亮点,也就是最大的亮点:那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
不管课程设计如何的好,一切最终归结为授课之人,精神焕发,语言精炼,表情生动,能深深吸引住学生。
“教学模式有效化”是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个艺术活儿,要学会有效性应对。“课堂教学高效化”是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高效化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如果看不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投入和凝神屏气的思考,听不到豁然开朗的回答和“火花四溅”的争辩,那么这个课堂的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关键词】初中科学文字表述题解题能力途径与方法
科学中考试题中文字表述题占有一定量的比重,为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中考时学生在科学文字表述题答题时存在得分率偏低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探究,就如何提高文字表述题的正确率提出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连续几年我校的科学中考中文字表述题都面临着得分率较低的现状,面对这种现状,笔者就2009―2011年我校参加中考学生在科学卷的“文字表述题”的分值、得分率作了得分统计:
表1:2009―2011杭州市中考科学卷“文字表述题”我校得分情况统计表
上表的统计是由任课教师在中考结束后对学生科学考试情况作的一个调查统计表,由此统计出得分率,也是我校初三任课教师在备课组长安排下的中考情况分析。
从上表统计可见,2009年中考科学卷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得分率较低,仅占0.4,2010――2011年中考中得分率有所提升,但得分率也偏低,三年的平均得分率也只有约0.47,因此,在中考中学生在解答文字表述题时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加以重视和指导。
二、科学卷中“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的原因剖析
科学教学中的“文字表述题”是以填空的形式存在,重点考察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实验掌握和操作能力和统计计算能力等等,举例如下:
例题――2010年中考: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
①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烧碱溶液;⑦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1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图2所示。
(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
(2)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理由是。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从以上例题可以发现,从文字表述中给出的是实验观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答题。笔者所在的学校客观上存在文字表述题得分率偏低(三年仅为0.47),在备课组的统一安排下,全体科学老师就此作深入调研,笔者重点作了课堂观察和谈话,在自此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如下:
1.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由于学校活动,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在平时交际中,不少学生存在着情感障碍。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说”,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直接影响语言学习。学生在学习情绪最优化时,即动机强烈,自信心强,最容易习得语言。反之亦然。在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毫无疑问会给语言表达带来困难。
2.学生语言基本功差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中主要表现为词汇贫乏,句子结构不完整、动词搭配不当等。词汇有如建筑材料,有了好的地基和图纸,没有它,也就建不了大厦。语言离开了词汇,就表达不了任何东西。有一些学生即使有了一定的词汇量,由于没有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仍听不懂,说不出,给交际带来了障碍。
3.教师自身语言表述能力欠佳
教师的职责是为人师表,各个方面都不例外。那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在教学的主要环节――课堂上,教师就应尽量使用生动、活泼、丰富的语言。在备课时我们能很好的备教材、备学生,但是往往会忽略了语言这一关键的环节,因此往往因为言不及义,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如“你来讲讲……”、“上节课讲到了……”、“这个问题”、“那个问题”等等,语言杂乱枯燥。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能接收很多信息,查看很多资料。这里有古代的、现代的;有报刊的、影视的;有看到的、听到的……随时把跟教学有关的人和事记录在教材上、教案上或卡片上。每堂课都尽力去备语言,课后马上总结,改正不足。业余时间多看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电视新闻播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有用不完的典故,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生动、有趣及幽默的话。
4.科学教师对“文字表述题”重视不够
“文字表述题”在中考试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并不高,容易被科学老师忽视。我校得分率偏低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教师不够重视有关,因为不够重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研究,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技术指导,就会缺乏对文字表述题的训练等等。文字表述题的题型看似简单,但所涉及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会引起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思考问题不全面、解题时间过长等等,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文字表述题的课堂研究和训练,是科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科学教学中提升“文字表述题”解题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累积起来的,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学生生理的(如遗传)因素、心理的(学生观察能力、学习承受能力)因素、环境的(成长环境,如家庭父母职业及其家庭学习的环境、学校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课堂学习环境影响因素最大。因此,教师(我)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五条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
1.利用阅读信息题培养学生表述能力
中华民族的知识源远流长,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前人和现代科学都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瑰宝,让学生阅读课文和科普书籍,对其中精彩的语言表述,由学生齐声朗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欣赏科学之美,在阅读中学习他人的正确表述。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关键性词、句,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关键性词句,并能模仿关键性词句答题,以提高学生的正确表述能力。
例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空心锤子
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到锤子。如在墙上钉钉子时,我们用锤子反复击打钉子,钉子便进入墙里。但是,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给物体一个作用力,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被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得越远,根本无法进行再次敲击。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头会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给钢砂,使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运动起来。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击物体的难题。
(1)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不能传声;
(2)文中叙述到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反向运动,这说明物体间。锤子离开物体后,仍能继续运动,是由于锤子具有;
(3)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介绍空心锤中装入钢砂“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本质原因的文字。
例2:学生在解答化学检验题,往往表述不完整或词不达意,有时现象和结论倒置。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例题,由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悟出检验题答题表述的一般程式,对固体、液体类检验题,一般表述为:“取样于……中,滴入(或通入)……试剂(气体),出现……现象,是……物质”;对气体类检验题,一般表述为:“在……瓶中,滴入(或加入)……,出现……现象,是……气体。”
这样反复读、多次练,使学生从模仿他人的语言到逐渐变成自己的表述。
2.让学生在对词语的重组整合及提炼中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模仿表述是表述能力的基础素质,若学生在阅读中能找出关键性词句并从中分析提炼出切合主题的“学生语言”,那便标志着学生“表述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需要训练学生对词语的分析、提炼、重组、整合的能力。有这么一个例题: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放出氢气。此金属在水面上急剧转动,发出嘶嘶声,并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过一会儿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请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1)(2)
(3)(4)
化学性质:。
要求学生找出本题的关键性词句:“取一块”、“小刀切”、“浮”、“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熔化”、“银白色”。但并不能直接用题中语句来答题,需进行分析、提炼、重组、整合。老师设计出一个个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金属硬度怎样?浮在水面上,又说明该金属密度怎样?水中有氢气吗?生成氢气说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老师的诱思提问下,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类填写。
3.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中培养表述能力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有人说,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借助实验训练学生的“化学表述”能力也成为必然。
案例1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演示如下实验:(1)在烧杯(容积为500ml)中倒入半杯冷水,向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要求学生在观察现象。(2)往前一只烧杯中通氧气,观察现象(3)再将烧杯中的水加热,继续通氧气,观察现象。而不看课本的前提下能归纳说出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并把它写在纸上。
案例2在学习饱和溶液时,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把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之一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向另一份中加入少量食盐,分别搅拌(温度不变),学生观察发现,加进去的硝酸钾没有溶解,而加进去的食盐不见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出饱和溶液的性质之一:“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他溶质。”这种表述,只有当学生观察了实验,有了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恰如其分的表述。但如果只注重做实验、看实验、而不强调学生的正确表述“规律”,那么所“学”到的知识也将容易漂浮失去,不能为学生所“积淀”。
4.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事件中培养表述能力
在生活中,“化学事件”无处不有,“化学现象”无处不在。用生活中的化学事件理解化学知识,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其过程就是一个训练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历程。例如:在学生面前放上一瓶“雪碧”,让学生写:“雪碧”成分中的化学式,判断是混合物的依据,喝下“雪碧”的感觉,打开瓶盖看到的现象及其原因,检验瓶中气体的三种方法,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又如,列举生活事例:高山上煮肉骨头放了盐易熟,冬天咸菜缸不易冻裂,煮馄饨时在沸水中常常放些盐,烧不坏的手帕的魔术等,让学生写出其中的奥秘,再读给同学听。即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会表述。
5.让学生在图、文交互替换中训练表述能力
例如:某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1)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上面表中四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可计算电阻R=佟?
(2)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的U-I关系图象。由图象分析,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灯泡L的电阻RL=佟?
(3)闭合S1、S2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A。
(4)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选填“左”或“右”)。
(5)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丝将变(选填“亮”或“暗”)。
(6)若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突然变大,而电压表的读数为0,经检测电压表没有损坏。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图”,能较为形象地表达事物的意义,“文”,能高度概括地描述事物的本质及事物变化的规律。看着图案,说出其表示的意义,即看图说话。阅读文字后把它用图展示出来,即望文生图。如果学生能用图、文同时表述某一概念,则教学效果会更好。
6.利用推断题分析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推断题它不仅考查的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量,更侧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是培养学生表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解以下文字描述型推断题中,教师可做如下引导:
例: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Na2CO3、BaCl2、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向(1)的溶液加入足量BaCl2试剂,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
(3)往(2)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试通过上述实验确定:原混合物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抓住每步实验的突破口进行逐级推导,实验一中关键字“无色”、“溶液”,让学生说一说可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无色可知一定没有CuSO4,溶液说明Na2CO3或Na2SO4和BaCl2不能同时存在。实验二中关键词“白色沉淀遇酸部分溶解”可得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由此推出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一定无BaCl2。第三步实验关键字“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有AgCl生成,但氯离子可来自于二中的BaCl2,因此NaCl可能有,以上实验无法确定NaNO3是否存在,则它可能有。
通过我的逐步引导,在归纳思考路径,学生思路逐渐清晰。我在通过同类题型让学生模仿推导,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能力。
四、反思
表述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仅有途径还不够,还需有相应的措施作保障,以前在措施上列了一些条例,也做了一些实验,但不成体系,常欠规范,没有形成制度。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在心理的、评价的、制度的等方面加强措施保障。
1.给学生“说话”的空间与时间
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及其记录讨论交流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由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安排1―2位学生进行1―2分钟演讲化学小故事或生活中的科学趣事。课后由学生把事故、趣事追记。其次鼓励学生在课余讨论课上老师留下的“表述”话题作业,并纳入学生作业中。
2.让学生尝试成功的“表述”
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多尝试“成功”表述。当然,这里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但老师对学生微不足道的“成功”也应充分肯定和大加赞扬。首先鼓励学生敢说、敢写,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事实上,学生内心是渴望得到表扬的,受到表扬,他就是获得了一次成功,下次“表述”的积极性会更高涨,积极性愈高,“表述”的成功机会就越多,形成良性的循环。
3.把“语言表述”纳入学生成绩考核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各种行为都是根据需要而产生一定的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
学生希望拿到优秀的成绩。一般地说,与成绩考核有关的学习内容,学生便学得积极、主动、努力,与成绩考核不挂钩的活动,学生便显得冷漠。因此,把“语言表述”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学生就会表现得异常兴奋积极。采用课堂上语言表述(尽可能做到人人有“语言表述”机会)成绩与笔写表述成绩相结合。学期成绩以3:3:4比例折算,即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把“语言表述”成绩纳入平时成绩中考核。同时,在平时的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测验中放进一定比例的“语言表述”能力题。采用如此两种评价方法,必将会大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分数需要”动机,提高了他们参与“语言表述”能力训练的积极性,使动机引起了行为,逐渐实现培养“语言表述”能力的目标。
后记: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成事,也可以败事。电话、呼机、手机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普及后,人们逐渐摆脱了纸笔的束缚,而语言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必定能找到适宜教师自身、适宜应届学生的与时俱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学校心理教学研究》陈家麟著
[2]《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陈心五
[3]《演讲和口才》2006、11期
[4]李志宏著《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媒体技术、网络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类型深刻变革的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十几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很好地融入教学领域,对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单纯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要为教学服务,而没有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所以造成只强调教育技术有形的媒体技术,而不重视教育技术无形的系统技术,忽视了数据处理及媒体资料利用等功能,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这也就是课程整合的问题,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作用
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时,可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而教学内容也主要是靠一些描述性文字和补充说明的图片、图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以知识为关键要素的信息时代,传统教学模式里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原理公式,微观的化学反应现象具体化,并宏观地展现出来,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
㈠信息技术在化学课中的作用
1.利用微机网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化学课上,可将一些不容易反应或反应缓慢、有一定危险,实验较难实现的内容制作成课件,通过动画效果来虚拟实际的反应过程,将抽象的化学反应式化为具体可见的分子原子的分解合成反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一视霸卡等,事先录制、存放了许多有关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方面内容时,适时调用这些清晰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微机显示的画面以其清晰、色彩丰富、调用方便等优点,在效果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等方面,比以往常用的幻灯、挂图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讲解和复习氧气、氢气的制取以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利用微机软件,在教学中,由学生自己操作微机,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画正确的装置图。使学生们平时学习到的知识,重复地在微机世界里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们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充分体现出在学习中当家作主的优越性。再如:在做一些演示实验(如:酸、碱、盐部分的性质实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下面的学生却不一定观察得清楚。我就利用微机多媒体可以连接摄像系统,并通过微机联网显示的功能,把小小的试管里发生的一切,通过显示器清晰明确地呈现在全体学生的面前,从而克服了后排同学观察不清的弊端。同时我还利用一些软件,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画面的移动和色彩的填充来巩固一些实验现象,把过去教师一人操作,学生被动观察的单一活动,变成学生们自己的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微机的反馈系统,及时地解答学生们在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和错误,变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为双向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化学实验、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更加直观、清晰;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们的参与,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掌握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从而达到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目的。
2.微机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微机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声、画功能,建立起一个微机自身生成的环境,而用户则可以在此环境中作为一个参与者,进行各种操作和观察,将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虚幻世界、微观世界真实地模拟出来。初中化学中涉及到许多微观世界的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因其受想象力的局限,比较难于掌握。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以挂图、幻灯和模型来帮助学生想象,但因这些辅助手段的静止和单一性,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微机多媒体却可以利用其功能,将这些微观世界在微机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我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就充分利用了微机多媒体的动画功能,编制了适合教材的软件,将摸不到、看不见的微观世界模拟出来,真实可信地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例如:在进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以及“离子(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的教学过程中,事先编好动画软件程序。在讲课时,由学生根据需要操作按钮,将其调出观察。通过学生们的操作,一幅幅画面常规运动(汽车,卫星的运动)、模拟电子运动的状态(利用微机,迭加点阵----产生闪烁星点,由少到多,由稀到密,最后得出电子分区域运动的结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最外层电子闪烁)、电子的转移以及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动画显示等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自然就会引起学生们讨论、分析这些画面,并产生研究从这画面所引起问题的欲望。这时教师适时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们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透彻。通过这样的设计,利用微机建立的虚拟世界和人机交互性,让学生们自己在这个环境中去体会想象不到的东西,让复杂难懂的难点变为他们自己动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难点也就比较容易被突破了。
3.建立信息库,利用微机多媒体软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及个别辅导
利用微机的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大量存贮习题和知识点,为学生进行练习和复习提供方便。多年来,我不但大量地收集和贮存了习题和知识点,建立起自己的习题库和复习指导体系,还研究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料。在使用题库和复习指导时,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习题和测验的厌倦心理以及被动心态,我充分利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功能,做到多机分配和多窗口分配,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进行某一章节的测验时,我准备了难度不同的两套试题,应用微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分窗口功能,以不同的窗口将试题分别输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能力,选择自己认为可以完成的一套题。这样的设计,就可以避免了相同的试题,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好的吃不饱,程度差的又消化不了,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树立自信心,克服对测验的恐惧心理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平时复习辅导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机操作的辅导,利用微机菜单的简单操作,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习题和知识点,自由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从效果上来看,学生们普遍感到在微机上做作业和测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负担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㈡.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十分重要,演示效果对教学影响很大,但是有许多内容无法通过正常的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或通过学生的实验来进行操作,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些演示实验学生难以看清,或只能看到某一侧面,因而达不到应有的演示效果,影响了教学效果。CAI课件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上述缺陷,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词汇、语法练习时,多媒体呈现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又如背景介绍、听力练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可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和文化信息;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对许多知识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往的教具主要是挂图、模型、标本等,致使学生无法看清细微结构、无法体会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学生对许多生命现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展开抽象思维。而多媒体教学能将声像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在教“血液循环”这一节时,通过放映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进入”血液,像血细胞一样在血管和心脏内运行,这种奇特的视角、逼真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既成功的导入了新课,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了主动参与学习的可能。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它渗透在其它学科之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工具能像信息技术这样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能向学习者提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或者无法听到和听清的各种音响效果,使学生直接从感官上认识,体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媒体面前,学生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安排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模式转变成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它将改变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扩展教学的空间,更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完全改变了单纯依靠教材、黑板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这就是“课程整合”——技术手段永远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科教学内在的需求而存在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将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从单纯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加强对学生进行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在教学中始终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初一年级新生,我通过学习打字的游戏软件,把学生带入有益于学习的轻松环境中,解决了枯燥的键盘学习。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键盘操作并且指法规范,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了Windows、Word以后,经过练习,一般学生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中文输入及文字处理、表格绘制、编辑、排版等技能,提高了他们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后,我让学生们自由作画,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思维,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练习方式中,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构思非常奇妙,绘画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思维。我还举行了全校范围的计算机绘画、打字、编辑文稿等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Internet上的信息包罗万象、充满时代气息,几乎囊括各领域、各学科的最新内容和成果。在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它们都是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学生在网上学习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任何一门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信息,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位专家学者的指导,使之不受学校水平、教材和教师能力的限制。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进入网络的学生数量激增,他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国内、国际新闻;查看国内外文学名著;利用“搜索”功能,到网上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或用E-mail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因特网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讨论各种主题和收集资料,还可以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全球交流来学习读、写、算等技能。从Internet上,学生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知识、经验和教训。每一位学习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兴趣,有目的的选择学习的难度和学习的科目。通过网上的学习,学生还可以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观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调整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由过去的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学习的彻底革命,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面临的问题
纵观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仅在评比课、研究课中出现的较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难于推广。信息技术还没有被当作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远未取得真正的成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大问题——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师资是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想真正深入下去,首先必须要让老师们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强大的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这实际上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所在。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即教师的整合能力。主要包括:1.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2. 辩证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综合教学目标的能力;分析把握学习者特征及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握重点、难点以及各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论证信息技术的潜能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并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能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合理处理和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施能力。例如:能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的能力等。5.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评价能力。6.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应能利用结合校本的“整合”实践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以及系统科学的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利用信息技术及有关资源促进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
教师可以遵循“教学设计──校本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反思评价并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新的教学设计──新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校本实践路线,不断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适应学校水平、具有校本特色的有效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