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信息化 基层卫生统计 信息技术 统计分析
当前,基层卫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广泛,要想让医院管理科学化、服务系统化,医院统计工作就必须进行变革。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为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强其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统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数据失真
验证统计数据的方法太少,这造成医院统计数据严重失真。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是统计工作必须要做到的,而医疗数据的不准确,会使医院管理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各部门每天定期报送数据,统计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汇总、整理产生统计报表,这是传统模式的统计流程。由于时间跨度大、数据来源多,数据准确性的校验往往存在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使统计数据失去可信度,不具备参考价值,或是引起管理决策失误,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二)统计软件落后
统计软件落后,数据很难得到利用,时效性不强是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的突出不足。很多医院还在沿用很多年前的统计软件、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研究,无法准确的反应医院的运行状态,更不能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再加上统计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兼职统计工作的人比较多,对于统计工作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法规并不是很熟悉,甚至有时都不能按时的完成统计最基本的工作,那就更无法对统计信息进行更深度的研究和分析。这样不利于医院统计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更无法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三)统计信息管理观念不强
为医院管理、政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是医院统计工作的目的。但当前,部分医院没有认识到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在潜意识里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重视,认为医院的统计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辅工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也就使统计人员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比较低下,在人力物力方面不得到足够的支持,致使其工作热情不高,更难以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同时,这也导致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无法得到保证,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不能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样的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
二、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革新统计观念,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领导要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医院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充分地了解,创建一套与医院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疗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医院更好地迈向现代化,实现更稳定的发展。医院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使其将专业知识要熟记于心,并且有着高尚的职业素养,有明确的自我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态度,这样才可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适应信息化的需求,统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几种统计软件和数据库查询语言,还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还要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统计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得到培养主动服务意识,并且切实增强这种意识,善于从大量数据中寻找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也需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信息时代统计工作的需求。
(二)发挥信息优势,确保数据真实
医院统计工作不可以只停留在医疗数据统计上,统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关于统计数据、资料,对医院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动态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要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增强统计信息的时效性,有规律的利用网络医疗数据写出高质量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不定期的对医院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对比、分析,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与原因,让领导决策者有意见可听。统计工作人员也应该摒弃原有旧的工作模式,围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模式,让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增强服务和效益意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高效管理,确保数据真实。
(三)加强综合监管,做好统计服务
严格把守环节数据质量,加强综合监管,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做好统计服务。医院的管理服务与统计数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国家统计局政法司颁布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该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同级监督职权,统计人员不仅要收集数据,还必须实行统计监督职权,切实负责,不能敷衍,出现错误一定查明原因,实事求是。其次,统计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录入质量预警与防范系统,完善数据审核功能和错误提示功能,将错误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医院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院的各项医疗工作逐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新时期,网络环境让医院管理迈向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基层卫生的统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层卫生的统计人员要努力完善自身,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强分析能力,让统计工作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育德.办好杂志,促进卫生统计学科与卫生统计事业的新发展─―纪念《中国卫生统计[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2]田凤调,接令仪,胡琳,李福田,陈科,薛禾生,徐勇勇,金水高.建国以来我国卫生统计事业发展过程的回顾[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3]祝闻华.实施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01).
[4]刘明山.如何保证现成卫生统计资料的可靠性[J].中国卫生统计,2013(03).
【关键词】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加快基层单位档案信息系统化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和手段。
所谓“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的模式由原来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作为重点,转向以档案实体通过信息化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作为重点。实现档案实体的信息化,可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提取和加工,能提高档案管理效益。与传统的档案资料相比较,电子档案更便于保存、修改和查询,并且,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快速传递,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效率,降低档案管理成本。
一、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基层单位档案载体仍以纸质材料为主,传统纸质档案存储空间大、维护成本高、查阅不便,而且纸质档案需长期保存,为提高存储环境,避免可能造成文档纸张受潮、虫蚀以及火灾等灾害,每年投入一定的文档保管经费已在所难免,且因无备份而又为每年不得不有的文档损失担忧。由于档案需反复查阅,不可避免地存在原件受损或遗失,给文档的保管与利用带来管理上的困扰。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尤其是基层单位越来越多的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产生更多的电子文件,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日常产生录音、录像等保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构成录音、录像的档案看,其载体为磁性物质,更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影响而改变,影响其保管期限,因此,加快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方便了利用,减少中间环节,而且大大方便网上传输,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有利于档案原件保存。
二、基层单位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基层档案工作依然存在“为保管而保管、重保管轻利用”和“闭架借阅、你查我调”等传统做法。另外,有部分长期从事档案管理的档案人员对手工管理模式很满意、很熟练,认为自己干了多年的档案工作,业务“熟练”,于是就不求进取,不愿意推进信息化建设,加上人员结构老化,思想保守,文化层次较低,不能适当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对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应用知识的了解甚少,存在安于现状、不讲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旧观念,这些都成为制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因素。
(二)对档案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普遍存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档案工作很简单,只是保管些材料,负责给利用档案者提供查询即可。还有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可有可无,专门设置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必要。更为重要的是基层单位原本经费紧张,在能确保单位主要工作顺利开展经费预算外,还要保证正常人员经费支出后,已经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档案工作,导致一些基层单位档案部门不具备档案保管和管理的最基本的条件,更谈不上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
(三)专业人才的匮乏
档案信息系统是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专业配合,多部门协作,多环节配套的庞大系统工程,它需要档案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信息化素养、档案专业知识和有一定的档案技术理论功底等,但是基层单位“科班”出生从事档案工作的寥寥无几,普遍存在档案人员缺乏必要的开展档案信息化知识和能力,思维调整不快,影响了档案信息开发的力度和深度。
三、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一是领导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趋势所在,基层单位领导要从全局工作出发,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认识,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单位长远发展规划重点工作之一,在人、才、物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二是档案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档案人员必须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学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技术知识,提高业务素养和技术技能,在工作中逐步改进原有管理模式,多从有利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创新,以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
(二)科学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邀请档案主管部门来指导,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规划,分步骤有序推进完善软硬件投入。我院从2005年开始成立了由文书秘书、网络管理员、专兼档案员组成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维护、建设,单位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投入档案信息化软硬件更新,通过多年的完善,已经配齐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硬件,有一名专职档案员负责全院档案管理工作。在档案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对规模较大的行业,可以考虑由主管单位牵头,集中研发档案系统或购买市场占有率高,用户反应好的系统,同时结合行业实际进行系统参数调整,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这样减少了各基层单位独立开展导致不必要的人财物支出。我院目前应用的档案系统是自行购买的档案软件,经过不断完善,已经适应单位日常发展需要。对一些日常重要的档案均交档案局进行专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院档案保管压力。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安全防范措施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系统管理维护,确保数据库安全,保证归档文件档案的真实、完整和有效。档案系统要与外网进行有效隔离,实行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网络安全。在使用操作中,分别授权,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操作。目前,我院档案系统实行专人专机专用,只有档案员和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电子档案对保护环境和保护方式的要求都很高,档案人员特别注意防毒工作,如安装防火墙和及时更新杀毒软件,认真做好电子档案的及时备份与维护工作,要正确处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通过电子信息加密技术,签署技术、身份认证的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四)档案信息化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衡量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内部的管理标准,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应既符合国家的标准,又有利于实际的操作。应对各立档文件及档案的内容、著录项目、数据库结构和格式等作出统一的规定,还要对档案数据库管理的软件、硬件的文档格式、数据指标等进行统一规范。使得将来电子目录入档案馆之后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解决因软件的不同而带来的数据无法转换或者不能读取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档案工作是基层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基本面貌和工程发展全过程的综合反映,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非常必要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作量大、操作繁琐、易出错等,缺乏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科技手段。这些传统的基层档案载体都是以纸质为主,不仅成本高,对于档案的维护与查阅也非常的不方便。纸质的档案容易受潮、受到虫蚀及火灾等灾害的威胁,每年所投入的保管经费较高,而且文档没有备份,容易造成文档损失。同时,纸质文档经常反复的查阅会让原件受损或遗失,从而在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开始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应运而生。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通过将原来的以档案保管为重点的模式转为以档案信息化形式来为社会服务。通过对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而分析与提取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信息化档案多种多样,其以办公软件为载体,同时又以录像、录音、多媒体、网络等各种形式来呈现,电子档案更加容易保存于修改,便利查询,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不仅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也同时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成本。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性与规范性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档案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2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不重视
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建设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推进,信息化不仅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更是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从目前看来,许多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水平比较落后,软硬件设备都需要更新,与现代化发展不协调,这主要是因为单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对于基层档案工作仍然只注重保管而忽视利用。有些档案管理员由于长期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于手工管理虽然比较熟练,但是却自以为是,认为熟练了就不需要进步,不愿意推进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同时,由于其思想保守、文化素质不高也难以适应单位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更多的是安于现状,对信息化知识与管理知识的认知甚少,不思进取的现象十分普遍,整体业务素质很低,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进。
2.2档案信息化专业人员匮乏
大多数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很少有机会参加专门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培训和在职学习,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加上很多档案管理员都是由于身体或者年龄原因从其他部门调来的,所以年龄结构也趋于老龄化,缺乏工作热情。而档案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知识的集结,需要运用多种知识与专业配合,是通过多部门的相互协作和多环节配套所构成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档案从业人员来进行协调和运作。然而,纵观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都偏低,具备信息化、档案专业知识的人员寥寥无几,很多都是没有档案技术理论功底,科班出生的档案管理人员几乎没有,档案信息化专业人员匮乏,当前在职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老化,思维调整较慢,从而对档案信息化的开发力度有深度有很大的影响。
2.3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基层单位普遍的存在着档案信息化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等问题,从而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就是文档材料的保管,并给档案利用者提供查询即可,认为档案工作非常简单。同时,许多单位认为没有必要单独设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认为单位经费没有必要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只要确保单位主要工作顺利进行就行,因而没有为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编制预算经费,更别说实行统一规范的单位档案管理应用软件,从而造成了档案管理部门连最为基本的保管与管理都不具备,档案信息化工作无法开展。
3如何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3.1加强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
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扩展档案管理重要性宣传教育,让单位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当今社会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单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单位领导,更要提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必须要将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作为单位长期目标规划的重点之一,并给予全面支持。同时,档案管理者应树立档案信息观,革新观念,自觉提高专业素养与技能,充分汲取与补充档案信息化建设知识,逐步改变守旧观念,从传统的档案保管人员变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与传播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求实探索,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深刻理解档案,充分反应档案的价值,并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做档案的收集者和管理者,更要充当档案信息建设的开发者,从而将档案转化为单位可利用的信息。
3.2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范规定,结合行业特点与单位工作实际来制定,逐步完善软硬件投入,单位每年可以拿出一定经费来更新档案信息化软硬件,并设有一名专职档案员来全权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还应加强对档案应用系统的开发,可以购买市场占有率高的档案系统。为了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档案系统应结合单位实际来调整参数,减少单位各部门独立开展不必要的人、物、财支出。单位也可根据需要自主研发,采用现代技术实现存储信息与相关单位档案数据的链接处理,从而可以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了检索速度快、查询便捷、可靠性高、存储容量大、成本低等优势。
3.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管理
3.3.1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
在单位发展各个阶段都会形成的大量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应用,使得基层单位档案快速向数字化方面发展,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文件是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得以利用,其不同于传统的档案文件,通过权限设置,利用者只要获得权限,或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允许利用,就可以随时调出自己所需的档案信息,并可复制和存储,可以说,电子文件是适应现代管理制度的全新的管理形式,因此,必须加强规范电子文件,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归档电子文件,可以通过图文扫描、网络、计算机及光盘等形式将电子文件信息制定部门要求统一集中管理,并存储于档案部门存储介质中,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分类、整理与编目,形成电子档案,提高档案信息的实效性和检索的便捷性。为了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档案利用者必须通过档案部门进行用户确认才能调阅档案。
3.3.2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除了要确保归档文件真实、完整、有效,同时还应保证档案数据库安全。对此,必须要提高档案信息化安全防范,加强系统管理维护,可以实行身份认证来保护档案安全。在使用中,给用户分别授权,让用户在授权范围内操作。此外,为了确保档案数据安全,档案系统应实行专人专机专用,对电子档案的保护要注意防毒,安装防火墙与杀毒软件,并做好电子档案备份,对重要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密处理,以提高电子档案的可靠性,推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从而为在单位各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奠定数字信息基础。
4结语
一是召开了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开门纳谏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工作者、小区物业人员等社会各界代表以及市级平台信息化建设承建单位XX公司、中国移动公司相关人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座谈交流。对代表吉福强提出的如何将人脸识别技术与“雪亮工程”相结合的问题,XX代表提出的如何利用视频监控解决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我处进行了详细记录,会后及时向市局领导汇报,制定整改措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
二是组织召开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座谈会,邀请了市广电、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进行了座谈交流,就做好网络安全运维保障和隐患排查防范工作进行部署,各运营商会后通过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大排查,有效提升了全网终端防护、风险识别、应急处置能力及公安敏感信息泄露、侵犯公民隐私行为的预防打击能力。
三是开展调研走访活动,科信处由处领导带队,班子成员分别到XX、XX、XX、XX、XX、XX等多地基层所队开展调研,倾听和收集基层民警和群众对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基层民警和群众关心的视频监控支撑派出所工作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需求,我处积极与省厅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将视频监控权限最大限度的下发基层,让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派出所、街面警务站真正能够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发挥其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上的职能作用。
下一步,我处将持续开展好信息网络安全整改、智慧平安社区信息化建设、“雪亮工程”智能化建设应用等多项工作,以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光添彩。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计被监督单位2165户。其中公共场所卫生287户,传染病防治单位858户,医疗卫生857户,学校卫生138户,生活饮用水卫生3户,放射诊疗单位19户,血液安全1户,计划生育2户。2020年9月顺利通过省卫健委省级示范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验收,成为全省卫生监督机构标杆单位。
二、取得的成效
(一)合理规划,改进基础建设
2020年以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为契机,浚县卫生计生监督所合理规划,根据行政执法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科学设置功能用房,高标准制作了住宿场所、学校卫生室、美容美发场所、沐浴场所四个行业模拟沙盘,更加立体直观的展现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方便监督员和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实操培训。“九室一中心”配置达标;科学设置办公用房,改善了监督员办公条件。按照《示范卫生监督机构设备装备标准》购置了快速检测设备、应急物资装备和手持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所基础设施建设。
(二)内强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从“提素质、强队伍、促能力”入手,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依托现场模拟执法室等功能用房,开展各专业技能培训6次,开展卫生监督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1次。积极开展监督员信息网络培训和每周业务培训,全年共开展监督员业务培训30余次。每月开展监督员业务水平测试,通过岗位练兵和大比武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由此形成“学习—提高—创新—发展—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监督所的整体素质不断攀升。9月组织开展为期三天的军训活动,锤炼卫生监督队伍的意志。我县监督员形象和业务素质在全省名列前茅。
(三)依法行政,提升执法能力
一是每季度开展卫生法律法规进乡村、进社区、进商场活动,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卫生法律服务;二是定期开展各专业应急培训和演练,不断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2020年开展演练3次;三是完善举报投诉案件流程,2020年妥善处理举报投诉案件6起;四是每季度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案卷及时归档,提高了监督文书制作和执法办案水平;五是每季度围绕着装风纪、执法文书、执法办案、重点工作推进等内容,开展内部稽查,提升执法能力,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
(四)合理规划,信息飞速发展
全面推进以手持执法终端、全过程执法记录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坚持每季度分析通报,提高信息报告质量。定期公布监督动态50篇,市级及以上12篇;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全程网上公示;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我县全部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单位列入实施在线监控试点,2020年成功利用放射在线监测技术办理案件1起。
(五)改进作风,树立执法形象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卫生监督“三个规范”和“五项制度”,严格执行“八条禁令”和“十要十不要”,进一步优化卫生监督队伍作风,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工作程序,改进工作作风。每年举行卫生监督员宣誓仪式,提高监督员的向心力,增强监督员的职业使命感、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每季度开展1次党课,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加强监督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定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卫生监督员执法为民的形象。
(六)依法履职,强化综合监管
2020年以执法为民、护卫健康为宗旨,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综合监督,依法履行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中医药监管职责,增加职业卫生监管职能。高质量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卫生监督户次、监督覆盖率、执法办案数量等主要业务指标不断攀升,信息报告指标位居全省前列,整体实力名列全省前茅。2020年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1千余人次,执法车辆3百余车次,开展专项检查活动10余次;新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51户,变更1户;新发放射诊疗卫生许可3户,变更2户,校验5户,预评3户;查处违法案件60起,结案60起。监督覆盖率100%。2020年双随机任务共抽取279户,完成279户,完结率100%。
(七)筑牢网底,完善监管网络
全县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达到100%,健全了底层网络,筑牢了基层网底;2020年全年协管员上报信息16条,利用16条。实现网格化管理和全方位监督覆盖。全县协管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监督协管工作实现了突破。
三、2020年工作计划
(一)示范引领,打造亮点卫生监督机构
在卫生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工作上档升级,着力提升监督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鹤壁市亮点卫生监督机构。
(二)科学谋划,打造“智慧卫监”、“数字卫监”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落实 “互联网+监管”相关工作要求,推进执法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加快落实卫生健康综合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各项工作,依托现有省级信息平台,积极探索监督执法数据资源共享、饮用水在线监测、医疗废物在线监测等平台。运用科学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卫监”、“数字卫监”,实现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三)统筹规划,协调完成日常监督和“双随机”任务
按照省卫健委“4+4+1”考评体系阶段目标要求,开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综合监管。同时,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抽查制度化、规范化。
(四)服务执法,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深入推动服务型执法,持续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加强对监管单位的法律宣教,提高监管单位依法执业水平。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传播法律法规和卫生监督文化,扩大社会影响,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五)创新机制,加强大案要案查处和投诉举报案件处理
全县有各类注册医疗卫生机构158个,其中有2家二级以上县级综合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为二级医院)和2个分院,1家社区服务中心,10家社会办医院(医院为二级医院)。全县共有村卫生室96所。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卫健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保障民生,坚持改革与改善并重,强化大卫生观念,持续推进“健康”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着力推动医改综深发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持续推进综合医改。综合医改成效明显。两所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20357万元,较去年增长11.2%;药品耗材全部实行网上采购,药占比28.9%,控制在30%以内,耗占比下降到23.7%,较去年下降0.14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业务收入34.8%,上升0.21百分点;县域内住院率67.4%,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Ⅲ级及以上手术占比49.8%。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推进。组建2个县域医共体,覆盖参合人口35.12万人。对口支援帮扶镇卫生院派驻专家计684人次,对口支援村卫生室“师带徒”540人次,门诊诊疗人次1305人次;双向转诊县内上转2554人次,县内下转112人次,县外转诊3335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得到提升。全县组建10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签约11.9万人,签约率30.4%,其中有偿签约49563人,有偿签约率12.6%,重点人群签约72178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1.4%。5月19日,在铜闸镇太湖村成功举办了“世界家庭医生日”大型宣传义诊活动启动仪式。
(二)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技能力提升、强化宣传培训等措施,大幅度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大建设项目争取力度。争取县中医院中医康复大楼建设工程纳入到中央预算资金投入,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其中预算内投资资金4000万元,近期即将开工建设。积极将县人民医院林头分院建设项目纳入到2020年预算内投资计划,总投资约2200万元。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两所县级公立医院顺利通过省二级等级医院复审。县中医院实施医疗综合能力提升工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长期聘请江苏省人民医院、安医大一附院等专家坐诊,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开展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示范县创建活动。出台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适应全科医学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目前我县已提前完成2020年每万人2名全科医生的服务指标,并超出0.23个百分点。完成各项培训任务。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2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人、紧缺性人才培养1人、县级骨干1人。13名镇卫生院院长、26名计划生育转岗人员参加省卫健委举办的全省基层健康促进与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分值制定及医疗卫生人员身份识别编码,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及健康一体机招标采购并投入使用。
(三)着力开展疾病防控。采取多种措施,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县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厕所革命”暨环境卫生整治百日行动,全县医疗机构146个厕所完善了卫生设施,86个厕所完成了升级改造,2个新建镇卫生院公厕建筑主体已完工。开展第31个爱国卫生月集中宣传活动和第10个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集中宣传暨义诊活动。组织县卫健委和农业农村局开展全域村庄“五清一改”工作。加强妇幼保健服务。完成宫颈癌普查6079人,乳腺癌检查1783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0.1%,系统管理率85%,孕产妇产后率89.8%,住院分娩率100%,全县剖宫产率31%,辖区内7岁以下保健覆盖24148人,保健覆盖率90%。免费婚前检查人数3029对,婚检率91.9%;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692对,完成任务的101.4%;完成叶酸发放2374名。加强慢病管理。共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34万份,建档率为86.95%;分别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重性精神病规范健康管理36335人、42357人、10719人和1533人,传染病报告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时率达100%。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组织开展矿山、冶金、化工行业领域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职业病监测信息上报282条,完成任务的141%。启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2019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启动工作动员会,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活动进学校进村社区活动,全面落实试点工作。
(四)着力开展健康脱贫问题整改。全力抓好中央、省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围绕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健康脱贫“保、治、防、提”各项措施。完善健康脱贫政策。制定了全县健康脱贫整改和“讲强促”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和《县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实施细则》,全面实施“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保政策;落实“三个一批”工程。大病救治一批,完成大病专项救治839人次,大病救治率100%。慢病签约一批,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签约率85.5%。兜底保障一批,贫困人口的实际补偿比达92.2%,比普通人群提高近42个百分点,降低“因病返贫”风险。
(五)着力提升计生服务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和提升老龄健康服务,营造健康和谐的人口发展环境。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计生指标达到预期,统计年度末,全县共出生4622人。全县政策符合率为97.14%,政策外多孩出生比例为2.19%,统计准确率100%,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98.54%,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8。推行“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已为3680人发放服务手册,通过一卡通系统为服务对象申请办理生育登记2891人,申请办理生育审批118人。提前打卡发放奖特资金616.6万元,发放特殊困难家庭老年护理补贴、养老保险计生优待和长效节育手术奖励等资金136万元。加强老龄健康服务。深入推进“银龄安康行动”,投入资金20.4万元为5087名五保低保户办理意外保险,全县参保率60.2%。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今年新建医养结合单位两家,床位430张,一期工程220张床位年内投入运营。开展首届“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都开通了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群优先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依据〔2019〕15号文件要求,对县内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摸底登记。推进县级医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母婴室建设。开展流动人口协会工作。“7.11”期间,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等地开展以“送健康、送政策、送温暖”为内容的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活动。我县驻苏州市计生协会被批准为省驻苏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并予以授牌。
三、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县卫健委将结合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全县卫生健康工作实际,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七个“聚焦”,全力抓细抓实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
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建高地、促健康,为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卫生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