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现代科技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现代科技发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科技活动 社会伦理冲突

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你过着怎样的物质生活,你都必须承认: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史无前例地依赖于现代科技。科学技术就像一个全能的保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历程正是同一轨迹。而今,现代科技像一双梦幻的翅膀,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然而,尽管科技是我们崇尚的第一生产力,是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文明成果,可它也像人类信仰的其他美好事物一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甚至是极大的挑战。关于这一点,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就是科技的发展对社会伦理的冲击。

所谓社会伦理,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现象,既包括道德意识现象、道德活动现象,也包括道德规范现象。现代科技作为现代文明最直接的推力,对社会伦理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科技的革命性进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伦理的变革,但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罪恶。所以,如何让伦理更好的引导科技的发展,并最终真正服务于全人类,是本文力图深入讨论的话题。

关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理论,古今中外,莫衷一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等同。苏格拉底说“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普遍的善,属于知识的范畴,所以,知识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知识,科技进步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就是社会伦理的进步。知识使人摆脱愚昧,拓宽人的认知,提升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反之,愚昧和无知则是恶行的主要根源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科技与伦理相悖。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改变命运,但也败坏人的淳朴天性。特别是在当今的中国,科技的进步和伦理的崩溃从未曾有如此的鸿沟,如此的撕裂。国人可以把一个女子送入太空,也可以强行堕掉另一个乡村女子七个月的胎儿。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科技与伦理无关。科技与伦理分属不同的范畴,各有其研究对象和社会功能,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行其道,是不会发生冲突的。康德曾指出,科学的王国与正义的王国是不重叠的。维根斯坦也说过,科技没有善恶之别,道德没有真伪之分。

科技与伦理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笔者以为,科技与伦理不等同,非无关,亦非排斥的关系,而是既相区别却又紧密联系的。可以说,科技与伦理苦乐相随,善恶并进。诚然,人类从科技而受的利益将会比害处多,但是,对科技的滥用或不慎使用可能会带给人类无法弥补的灾难。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主要力量之一,道德作为人类活动的普遍规范和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前提,是保障正常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石。科技发展决定着社会伦理发展的趋势,并促成新的伦理规范的形成,进而影响甚至更新整个时代的伦理观念。因此,二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作用,只有在二者取得最佳合力的情况下,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

当前,科技的发展面临的伦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具体的人。科技的发展最直观的成果就是缩小了社会生活的空间距离,信息的数字化传播以及虚拟网络的盛行,将人类的传统生活方式大量颠覆。人们情感的表达载体在不断增加,但情感的交流程度却越来越疏浅。那种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逐渐成了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高成本的方式。因此,人类对科技的无限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当MSN、QQ、FACEBOOK以及微博、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强势崛起的时候,多情又无情就不得不成为一种人人面临的真实状态了。

第二,科技进步引发的伦理冲突越发重大、广泛、深刻和尖锐。比如,生命科学的长足进步引发的对克隆人的争论;基因技术的应用引发的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慌;高科技应用和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坏境污染;核能以及核武的和平使用带来的安全威胁和伦理挑战等等问题,无一不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难题。它们一旦成为现实的灾难,其涉及的就不只是社会伦理的问题,甚至会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解决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比如何更快的发展科技本身更为重要和紧迫。让伦理为科技领路,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人类当前的一种义务。

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法律作为社会实践的最低行为准则和最高权威规范,同时也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对人类活动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科技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规范和引导,尤其是在科技发展面临伦理冲突的时候,更应得到来自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具体而言,应从三个层面进行立法规范。一是对科研活动的规范。对于严重违背社会伦理、违背人类基本权益的科研活动应该明确禁止。二是对于科技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的规范。根据具体的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职业规范,并形成固定的行业机制,限制和预防从业者利用职务的便利滥用、泄露科研成果或科技知识 。三是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律责任。从法制的层面要求政府强化监管力度,减少并杜绝因科技研发、应用等而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

其次,强化职业伦理道德,减少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遵守职业伦理道德是一个从业者应该肩负的基本责任。科技的研发多由国家、企业、民间组织或个人资助,其研发目的是比较明确的。因此,广义的科技从业者(包括科技研发者和科技产品生产者以及科研资助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角色,不仅要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服务,更主要的是要为社会大众服务。一个健康的科研活动要以造福民众为前提。所以,科技从业者的职业行为既要服从于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又要担负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科技从业者,应该坦诚地估计一项新的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对于科研活动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并竭力减小甚至避免负面影响。应该肯定的是,一个负责任的科技从业者,必然会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必然会把民众的福祉放在最高的位置。强化科技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就是要把科技发展的积极成果最大程度的投入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去,最大程度的减少科技发展存在的负面效应。

再次,树立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为促进科技研发和应用提供有利条件。科技发展的本质是人类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科技活动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实践过程,本身是一桩极其伟大的事情。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活动却处于一种远离普通民众的境况。大多数人不知道也不关心大多数最新的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一定程度上,科技活动和民众生活处于割裂的状态。无论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都无法改变这本身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科技发展理念的事实。在现今的人类文明中,以人为本已经是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无论什么活动,如果背离这样的价值选择,无疑是极不明智的选择。科技活动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必须将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科技实践中去,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科学,热爱科学,服务科学,科技的发展才会减少和社会伦理的冲突,才会更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

总之,科技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福音,对科技发展的期待和规制必定不会以牺牲民众的福祉为条件。虽然,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伦理之间的问题还很严峻,而且这种局面在短时间内未必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但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剑柄毕竟是握在人类手中的,就像罗尔斯曾说的那样,“使我们忍受一种不正义的只能是在需要用它来避免另一种更大的不正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我相信,科技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若与正义同行,科技发展面临的社会伦理问题就会和人类在其他实践中曾遇到的问题一样,都是应该而且可以得到克服的。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6.1

第2篇

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可以满足自身的粮食问题,因此,很大一部分粮食用于出口,这就需要提升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注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只有这样才能革新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成本,为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是提升我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对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对策

2.1国家制定并颁布相应的鼓励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姿态。为了切实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注重颁布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各级各地研究机构和生产部门对农业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对于已有的创新技术要进行系统的推广,不断应用农业生产实践来检验相应的技术,在不断的推广之中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

2.2注重资金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科研体系

在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之中,政府应该注重资金的支持,只有划拨了专项资金,相关的科研人员才能一心一意进行科研,促进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科学技术革命带来全新的力量。此外,国家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建立一个稳定并且科学的科研创新体系,这是保证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

2.3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广方式与推广途径

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实际工作之中,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推广方式与推广途径。例如,可以组织相关科研人员下乡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让农民亲眼看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相信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推广的目标,达到农业科技应用的目的。

2.4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

人才一是壮大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人才队伍。当前,我国乡镇农技人员人均服务耕地面积过大,已不能适应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国家需出台相关政策,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编制,增加农技推广人员,特别是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配各村级农技员。二是依托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三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形成一批能够快速转化先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队伍,培养一批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服务的基层科技人才。

3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635―01

一、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概况

(一)林业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迅猛,总体成绩显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林业所取得的总体成绩相当显著。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增加,以每年大约以200万hm2的速度递增,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林业已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并在市场需求背景下,迅猛发展。

(二)城市林业发展备受关注,成绩显著

城市林业属于林业的单独分支,主要研究的是城市潜在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其目标是城市树木绿化的种植以及管理,设计城市栽培的树木是其主要任务。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出现了更为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人们更为关注林业发展问题。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新技术在城市林业的建设应用中也有所体现,比如运用“3S”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城市林业规划设计。

(三)新兴林业产业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森林食品与药材、竹产业、苗圃花卉、森林公园旅游等新兴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围绕林业的一种资源进行产品开发,然后发展成大产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例如,目前杨树、银杏和桉树等的发展已日渐成熟,经济林产品也是种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四)林业发展的社会贡献日渐显著

林业的发展比较迅猛,既推动了农民的就业增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林业的不断发展状况下,明显缓解了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

1992年,在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我国已将此定为我国国策之一,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并对其研究逐步深化。总体来说,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二是社会合力,即人口素质、人口容量、文化道德、公共意识、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三是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三、林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重视不够,不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主要是指林业能够发挥保持水土流失、调节空气质量、防止沙漠化等功能所体现的效益。社会效益的重点是指林业可以为广大群众与社会提供一些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美好的休闲及旅游环境,为国家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林业产品等里所体现出来的效益。尽管我国一直强调着林业的发展应坚持持续性,同时也出台了很多了相关的政策,要求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其功效,但是仍经常发生监管不够、乱砍滥伐等现象。

(二)建设资金短缺,营林方式粗放

我们要认识到林业的生产规模、质量和效益等几大方面都会受建设资金的影响,要提高林业发展的建设资金投资结构。我国林业建设投资资金严重滞后,投资环节还不完善,管理环节的资金费用管理还存有欠缺,所以对我过林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设备也无法更新,这一系列环节都影响了林业的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三)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我国从事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多都是初级技术人员,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落后。此外,林业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不够,新技术和新设备还没开发利用出来。因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所以在本行业的资本密集型与科技型产品生产上受到外国企业的严重排挤,还有不少企业仅仅是原料与初级产品的简单生产商,无法走向国外的大市场。总之,经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四)林业部门职能定位不规范,设置运作不合理

首先,我国林业部门的机构职能所包括的界面过于宽泛,有的根本不在其管辖范围内,这就造成了职能自身定位不规范,经常发生缺位、错位等情况;其次,不了解部门的职能职责,林业的相关行政部门本应了解自身的职责并勇于承担,但正是因不了解才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效率低下、推脱责任等问题。

对林业机构的设置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林业机构的设置缺乏了解,从而导致机构设置运作整体设计很少,分工管理过细,多重管理就成了必然。

(五)林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信息网络的覆盖面较窄,服务体系不完全;其次,还未形成一个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第三,当前的林业信息管理平台与社会对林业信息的需求还不相融合;第四,因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

四、林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策略

(一)依靠发展林业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策略就是科技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证环境的发展力,所以为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就必须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第一、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林业生产力;

第二、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做好林业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问题,更好的指导林业发展。另外,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第三、重点做好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的结构调整,以此来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是目前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速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生产力布局,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发展优势产品,并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有效解决了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三)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林业的生态效益指的是林业的发展为生态方面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总的来看,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中,最先受到关注的是经济效益,而生态价值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总之,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作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冯玉清《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林业科技》2012年16期。

第4篇

关键词:体育科技;科技人员;科技保障;科技成果

中图分类号:G812.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9)04-0004-04

A Study on Modernization of 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DONG Yuhua, LIU X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Sports values greatly i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lso repres ents an important index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In constr 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eijing, the national capital, makes the modernizat ion of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 of its indispensible goals, and the Oly mpics provide a timely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propel this modernizing process.Hence,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modernization of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Delphiapplication and interviews. Apart from the index system, the study also describe s the situation of the capital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with ac curate database and proposes relative devel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ization; technician pe rsonne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Securit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 nt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 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体育既是国民经济与社 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和构 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在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也必然包括体育科技现代化的内容。

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这不仅使奥运会绽放出科技的光彩,而 且也必将极大地推动北京体育科技的发展,深化科技在体育产业、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和学 校体育中的普及与影响。为此,在《北京体育奥运行动规划》中设有《体育科技专项规划》 ,为北京市体育科技发展设定了总体目标。值此宝贵的历史契机,研究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 现状水平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特尔非法、个别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为获取本研究相关的数据信息,本研究访问了国家相关机构的官方网站;为获得研究的理论 支持,本研究还查阅了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文献内容涵盖了科技指标体系研究、现代化 研究、体育学研究等多学科、多领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制定体育科技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中,采用了特尔非法。在总课题组的指导和组织下, 本子课题共进行了3轮座谈,每轮座谈共计14位学者。座谈主要围绕着各项指标的操作性指 标的确定和内涵,进行了广泛的论证。

根据研究需要,部分数据无法从官方网站上获取,因此本研究采用了个别访谈的方法,对相 关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了当面访谈和电话访谈。访谈对象主要为具有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资格 的部分高校以及在京部分体育科研机构。

2 结果与讨论

2.1 首都体育科技的发展现状

2.1.1 体育科技人员

2.1.1.1 专职体育科技人员调查显示,2004-2006年间,北京市专职体育科技人员数分别为1 011人、1 148人、1 262人 。其中,专门科研机构科技人员数分别为213人、238人、256人,占北京市科技人员总数的 比 重分别为0.53%、0.38%、0.40%,占北京市文化、体育、娱乐领域科技人员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1.33%、52.89%、53.67%;体育院校(系)专任教师数分别为798人、910人、1 0 06人,占北京市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8%、1.9%、2.0%。

统计分析显示,每10万从业人员中体育科技人员的单位数分别为20.11、22.71、24.56人, 逐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1.45%、7.5%,3年来平均每年每10万从业人员中专职体育科技人员 的总数为22.46人(表1、表2)。

2.1.1.2 体育专业在读研究生数量表3、表4显示,2004-2006年间,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总数(含硕、博)分别为1 646、2 19 6、2 407,占北京市在校研究生总数的比重分别为1.14%、1.33%、1.35%。每10万人口在 校研究生数分别为10.94、1430、14.04,逐年同比增长分别为30.71%、-1.82%,3年 来平均每年每10万人口中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数为13.09人。

在被调查学校中,北京大学是从2005年才开始招收第一届体育专业研究生,此外,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也相继从2007年开始具备了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资格。可见,在 京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在校学生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也表征了首都体育科技潜在人力 资源较为充足。

2.1.2 体育科技保障

2.1.2.1 SR&D占体育总投入的比例2004-2006年间,北京市SR%D经费支出情况分别为400万元、300万元、1 000万元,占当年北 京市体育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0.59%、0.36%、0.97%。年均值为0.64%。投入比重很低, 是制约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表5)。

资料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体科所。体育总投入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5-2007》 “文体广播事业支出”的数据估算而出。

2.1.2.2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数量仅为1所,即国家运动医学研究所所拥有 的国家“兴奋剂及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获国家科技部批准。

2.1.2.3 体育科研机构数量截至2006年,在京体育科研机构数为17个,其中隶属于高校的研究中心(或基地)为13所, 独立的省级以上机构数为4所。后者中,隶属于中央单位的为3所,隶属于北京市的为1所。 独立的省级以上机构数占全国同等级别体育科研机构(35所[4])总数的比重为11.43%。可见,在拥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的数量上,北京与同类地区相比,居于前列。

2.1.3 体育科技成果

2.1.3.1 每年国家级科研奖项统计显示,2004-2006年间,体育科研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情况不容乐观。除2005年获得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当年获奖比例为0.57%)、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占当年获奖比例为0.5 0%)之外,其它均为空白。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为4项,年均值为1.33项(表6)。

注: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科技部官方网站以及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此外,国家教学成果奖因 每两年评奖一次,本课题统计年内仅逢一次评奖,因此调查结果中只有2005年的数据。

2.1.3.2 每年被国际期刊收录论文数量根据调查统计,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科研论文被国际期刊收录的情况为累计2 8篇(含摘要),其中被SCI收录24篇,被EI收录4篇,年均值为9.33篇。据《中国科技统计 数据(2006)》显示,我国2004和2005年全国科技论文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总数为213,46 5篇(国家科技统计数据默认的三大国家检索系统为SCI、EI、ISTP,后者与体育科学无接轨 ,故忽略不计),体育科技论文仅占其0.01%,产出量较为微弱。

2.1.3.3 国家级体育科研项目立项数调查显示,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科研立项的情况分别是69项、145项、208项,逐年 同比增长分别为52.41%、30.29%,年均值为14067项。体育科研立项中,国家体育总局 的 立项课题占全部立项数的比例分别为79.71%、87.59%、95.67%。可见,大部分体育科研 项目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

在全部科研立项中,获得国家级体育科研项目的立项数分别为7项、12项、8项,占全部立项 数的比例分别为1014%、8.28%、3.85%。这一结果显示,首都体育科研缺乏高端项目, 缺少与其它学科的科研竞争力(表7)。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科委、国家体 育总局等机构的官方网站。

2.1.3.4 体育专利授权数量2004-2006年间,北京市体育专利授权共计48项,年均值为16项。按年度计,则分别为22项 、17项、9项,占当年北京市专利授权总体情况的比重分别为0.24%,0.16%,0.08%,其 所占比重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表8,表9)。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专利信息网。以下各表同。

2.2 首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综述 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可见,借助于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契机,北京市已经加大了对体育 科技的投入力度,北京市体育科研队伍也呈现了逐步扩充的良好态势,科技成果逐年上升。 与国内同类地区比较,北京市的体育科技发展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总体来说,在北京市区 域现代化进程中,首都体育科技发展仍呈现较为滞后的状态(表10)。

2.2.1 体育科技队伍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整体能力尚需提高虽然北京市相对于同类地区,已经拥有较为充足的体育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的数量规模也 逐年增长,但科技成果产出能力的薄弱,却反映了体育科研队伍整体能力的问题。如高水平 的体育科技成果数量较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现象严重;每年能在国际体育学术刊物上发表 的论文不多,而能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论文或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几乎凤毛麟 角;在国家级的科研奖项和科研立项上,表现出了较为弱势的研究力量;所授权的体育专利 在众多授权专利项目中比重微弱,等等。这些充分显示了目前北京市体育科技队伍的创新能 力与自主产生体育科技知识的能力不强。

2.2.2 体育科技投入逐年增长,但仍相对滞后体育科技作为我国科技的一部分,资金投入不足始终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从纵向比较看,北 京市体育科技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较快,但从横向比较看,经费投入的总量与发达国家的发 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科技资源国际流动市场化的今天,充足的资金是吸引体育科 技知识和人力的重要条件,是开展国际体育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础。长期科技经费投入的相对 不足,造成北京市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2.2.3 体育科技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问题是我国体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目前科技体制中条块 割据的现象造成科技单位各自为政,限制了体育科技系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体育资源 无法实现共享。因此,系统内部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整体的合力。现有体制 还限制了体育科技系统与外界发生的联系,社会的科技资源难以介入体育科技活动,影响到 体育科技整体水平的提高。

2.2.4 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尚待完善调查发现,北京市目前的体育科技研发经费仍以政府财政划拨为主,科技成果的产出途径也 多限于科研机构与高校,而科技研发与企业的合作相对薄弱。由于受限于当前的科技管理体 制,科技立项的途径多以政府为主,有偿性科技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种状况不仅阻碍 了体育科技与体育实践的紧密结合,阻碍了体育科技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合作,也使得体 育科技自身的造血功能低下,体育科技与体育产业之间难以实现顺利接轨,也必然影响到体 育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

2.3 首都体育科技发展的对策

2.3.1 全面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由于管理体制的局限,部门分割的状况已影响了我国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体育科技的发展。因此,我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另一个任务是整合体育科技资源 ,解决科技力量分散的问题。在目前我国体育科技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只有根据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需求,合理整合资源,才能使我们在全球体育科技的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此外,还应将体育科技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予以理解和把握,使体 育科技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多学科、面向体育运动实践,以取得多方面的支持 。

2.3.2 积极进行国际间体育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体育科技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首先应从加强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做起,采取派出去 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国际体育学术交流活动,保持体育科技交流渠道畅通。其次, 可以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光盘检索、图书报刊等等资源,广泛地收集体育科技信息,并尽 快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科技资源,迅速在国内推广应用。此外,还应加强与国外科技研发项目 的合作,以此引进国外先进的体育科技成果,同时又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体育科技人 员的研发能力,对促进体育科技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3.3 培养、挖掘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体育科技人才21世纪的体育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研究生教 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也是培养体育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近年来北京市体育类研究生 的培养规模急剧扩大,但培养规模与质量之间的矛盾也比较突出。因此,目前要特别重视提 高体育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立足于培养高起点、高标准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外向型 人才。为此,体育研究生的招生制度、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方面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为我国体育科技顺应现代化发展需求输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的优秀科技人才。

2.3.4 加强科技服务,促进成果转化尽快建立完善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进一步加强体育信息化工作 ,加大体育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建设力度,加强先进的电子科技成果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 ;加强体育科技服务,加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发挥体育科研机构与重点 实验室的作用,加强科技出版工作,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力度等等。

2.3.5 抢占世界体育科技发展制高点,提高首都体育科技国际竞争力 加强体育科学技术的前瞻性研究,积极引进现代高科技研究成果,在世界体育科学 前沿领域 占据发言权,在国际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要制定有效措施,鼓 励北京市体育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在积极申请国内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同时,努力扩大 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提高在SCI等国际检索机构的文献收录比例, 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 周威,熊国庆.现代科技对中国体育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2(2):16-18 .

[2] 王会寨.卢石.SCI与中国体育科学研究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 74-475.

[3] 张忠秋,刘文,等.对我国体育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山东体育 学院学报,2002(2):3-10.

[4] 陈俊钦,黄汉升,等.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J],中国体育科技,2005(1):7-10.

[5] 关朝阳,马红棒.科技全球化与我国体育科技发展的思路[J].辽宁体育科技,2005(6 ):3-4.

[6] 吴凤起,孙新荣.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4):17-20,30.

[7] 彭杰.论我国体育科技进步的评价尺度[J].安徽体育科技,2003(2):1-3.

[8] 张继忠.体育科技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1(3):66-68.

[9] 何培森,丛湖平.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5(4):21- 24,43.

第5篇

【摘要】科学技术对伦理教育提出了新的风险,通过系统的伦理教育,形成对他人和社会所要承担的责任。激活伦理教育的功能,形成对后代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伦理世界观。科技视野与伦理教育视野亟待对接,伦理教育既要应对现代科技风险带来的伦理难题,也要及时的调整教育向度以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3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要及时应对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第6篇

    角色。它们在市电正常或故障情况下均为负载提供可靠、干净的电源。在各种UPS中,在线UPS具有最好的性能,为负载提供了最多电源故障保护。然而传统的在线UPS有多个功率部分和模拟控制器,是一个非常复杂、昂贵的系统。因此,适合现代科技发展的高质量、高可靠性全数字UPS不间断电源的研究就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课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8096控制芯片的在线式(5KV)UPS电源。利用8096芯片的高运算能力以及专门用于控制领域的丰富的外设,将在线式UPS的PWM专用控制芯片及其外围电路还有数字控制所需的微处理器功能都集成到一块芯片中,这样大大的增加了电路的集成度,减少了成本。整个UPS的控制以全数字化方法实现,包括SVPWM波形的产生、输出频率和相位的跟踪以及PD控制算法等。

    本论文是在参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和UPS最新发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国内中型功率UPS开发和研制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从各个功能实现的局部

    电路到整个系统对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做了较详细的分析,整个系统经试验调试,各项性能指标和功能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第7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农科类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发展,从教学的几个环节,提出了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想法,提出建议,以促进农科类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农科类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目的。

大学物理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非常广泛的,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它包含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各专业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今后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因此,它是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

在农科类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这对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的素质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将更高、更全面,这对我们的大学物理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目前以农科类大学物理教学为例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物理教材的内容中,以经典物理为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近代物理,内容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统一的物理系统。教学内容大部分标题与中学类似,学生看到目录后学习热情和兴趣锐减。

(2)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比例极不平衡,经典物理部分占物理教学内容的80%以上,而且基本上都是20世纪以前的成果,没有站在近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传统的教学内容。同时近代物理的内容非常少,特别是没有反映20世纪后半个世纪以来物理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物理思想,使学生对近代物理知识知之甚少,与现代物理严重脱节,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手段落后,虽说现在有些老师已经用上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总体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充分利用还远远不够,未能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对教学手段的改进也期待着进一步探索。

二、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想法

(1)从大学物理非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出发,对农科类各专业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教学,现在所用的教材,或是适合我们的短学时,又无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或是对农科类相关教学内容不足,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为主导,完整而系统的讲述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同时,教研室可以准备组织力量编写一本少学时且适合农科类各专业学习用的大学物理教学参考书,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把物理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2)添加近代物理内容,介绍当今物理学前沿的发展,如量子理论、相对论的时空观等,启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把近代科学技术成就和前沿课题的内容融入教材中,补充一些物理学与相关专业的交叉或补充的前沿的新发展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新信息、新动向。

(3)对经典物理部分进行处理,精选与现代科技、现代物理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删去陈旧部分,避免和中学物理的内容重复,将经典物理延伸至近代物理,增添新意。

(4)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纳入教材。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向交叉学科发展。因此,针对农科类各专业,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增加农业应用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专业进行因材施教。

三、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想法

(1)注重应用,弱化计算。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是以物理理论和计算公式为主,要求学生会解题,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则一掠而过。其实,学生对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不适应,导致对解题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在教学中不应以做题为目的,使学生陷入题海之中,而是要着重应用方面的教学,适当进行习题练习,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多媒体电子课件中,加入动画、演示实验、图示说明和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模型等,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对学生动态认识和掌握物理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2]。

(3)在考试方面,可改变现在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结合。一方面闭卷笔试,采用试题库考试,另一方面,采取书写小论文、新想法等方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减轻学生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所以大学物理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学生通过大学物理实验,增强了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实验素质。根据物理实验室开放实验的实践经验,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观看和操作实验,从中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奥秘。

第8篇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智慧、智能、人格高度统一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具有高等院校、高级科研机构传承学术、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纵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日趋复杂,其地位亦日渐提升,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综合,一体化的趋势,给我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跨学科问题,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去获得新知识,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去寻求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展示了跨学科研究提供可能途径的优势。本文将从跨学科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探讨跨学科研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意义、研究路径。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模式和特点

(一)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跨学科,学界也称作“交叉学科”。中文“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引进的。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此词,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一词由原来的多种理解已经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涵义。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涵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克在《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甚至全面交流整个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和术语以及各种资料。著名学者钱学森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来的一系列新生学科。由此可见,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是打破学科界线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活动。

(二)跨学科形成的模式。依据学术界一般分析,跨学科的形成有三种主要的模式:适应模式、前沿模式和问题模式。

从科学、技术、经济三者日趋紧密的关系和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出适应模式的形成,科学与技术交叉、科学与经济交叉、技术与经济的交叉,便形成了诸如技术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学科。前沿模式则发生在学科交叉的场合。这些交叉体现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不相同学科领域内的不同层次的交叉、各个学科领域间的各个层次交叉以及各类学科之间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甚至诸多学科间的综合交叉。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综合,促使大量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是产生新概念、新定律、新理论、新科学问题、新技术手段的生长点。第三种模式为问题模式,问题模式则产生于科学问题与前沿和适应学科交叉的环境下。

(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从目前跨学科的三种基本模式可以看到,在跨学科的课题研究中,实现了多种知识,多种方法,多种研究手段的交叉与汇流。因此,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这一领域已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无疑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是与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1、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科学本身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将零碎的简单的事物进行精确的研究。但是,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所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重大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正因为环境问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所具有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就从单学科研究进入到多学科合作,进而发展到跨学科。

2、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当代各国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的复杂问题,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单举青少年犯罪问题来说,已经从原来由单一学科法学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了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3、跨学科研究产生当代尖端科技项目。当代重大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项目,无不是由具有宠大实力的科学共同体、集合各学科的新成果,综合各学科的新成就而完成的。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科技尖端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科学技术进步表明,走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生教育道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首先,与现代科技交叉渗透综合整体化发展相适应,研究生教育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和整体化,跨学科和综合研究生教育必然出现[1]。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具体体现在诸如跨学科课程设置及学习、跨学科科学研究和相应的学位论文、跨学科指导和综合管理等等方面。综合(或整体化)研究生教育表现在诸如培养目标整体化、学科(专业)设置整体化、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整体化、教学过程整体化、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以及与现代科学技术内容、结构、形式等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和形式、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 转贴于

其次,近现代科技发展历史表明,社会需要与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以及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便是科学突破和产生的生长点。因此,研究生教育只有在面向社会实践中才能有所作为,只有进行跨学科和综合教育,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1]。

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已经或必将进一步或必须受到高等教育界和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研究生培养单位正在努力探索适应并满足现代化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道路,并取得了初步经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不只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还涉及到本专科教育,因为本专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从更大范围讲,它涉及到社会各界。因此,我们希望我国高校、有关科研单位和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把研究生教育包括跨学科研究和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

三、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动力,并将使它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发展特征的定论,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在高级科研、重大科技突破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重视、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等学校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存在着密不可分、双向互动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和处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发展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参与经济建设,为国家、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二)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跨学科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组织管理,多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工作,参与工作的人员则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群体。不同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技术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和创造性的结果。多学科的杂交也会在学科界面形成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的新科学,对改造和促进传统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对学科内涵的改造和建设,促进新兴学科的形成,加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跨学科研究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类必须不断地面对经济社会加速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认识和解决复杂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跨学科、多学科、尤其是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结果必然是对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越来越大。对研究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跨学科研究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跨学科研究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不受某一理论和方法的约束,多学科合作、交流、互补,使参与者知识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性得到加强。同时,参与者的智能结构在多学科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步趋于优化。

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是突破传统研究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使重点学科的学术梯队智能结构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有两条途径可以选择:一是吸收、配备其他学科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学科点通过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来培养高层次通才。从牛曼的《大学观》,至费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再到克尔的《大学的功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跨学科研究、选修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跨学科意识越来越明朗,这就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而且,相对来说,第二条途径更有效,也更重要[2]。

当今科学发展的时代瞬息万变,但不管怎样,培养帅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不仅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应有突出的成果,而且对本学科应有整体的了解,对相邻学科也应有所了解,未来的科研主力军更应如此。所以,为适应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之必需,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乃是明智之举。学科的综合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跨学科培养的新要求,同时,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又能服务于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综合化、跨学科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从发展规律来说是综合化,从推动发展的源泉来说则是跨学科教育,两者是互为条件的。也正是基于此,两者才得以围绕科研这个轴心形成相互协同、相互推进的动态关系。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科技发展高校德育

20世纪的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进入21世纪,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高校德育也将受到强烈震撼,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

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就其意义来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现的成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新的科技发展对道德的影响更加深刻,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德育工作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科技发展一方面为高校德育工作不断提供新的物质载体,从静态的笔墨纸砚到动态的音像资料等,都跟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更为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大学生在受到学校提供的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获取信息,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我。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也为增强德育效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例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通过揭示生命形成过程的内在机制,使人们对近亲婚姻有害性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以这种认识为基础来进行禁止近亲婚姻的道德教育,较之仅凭经验或习俗来进行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2.科技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各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高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运用以视听为主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材料技术,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德直观化,把抽象的理性内容通过真实可靠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大大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正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阵地,它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来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收到在班会、课堂或面谈中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3.科技发展促进了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德育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思想观念的进步,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表现为德育主客体的变化。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知识的占有量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随着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生可以更多地通过自我学习来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正由主体向主导方向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增强,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同教育者和德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个体个性品质的积极发展。

二、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尽管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有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它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领域也是如此。高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科技进步与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1.科技发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伴随科技迅猛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我们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各种思想都可以跨国界交流,科技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现在的德育工作环境日趋开放,西方文化的长驱直入,给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文化糟粕的消极影响,造成年轻人价值观念的迷乱和道德心理的困惑。因此,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现代化,正使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充分发挥德育优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和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帮助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开放的条件下需要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科技发展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选择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技发展带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如科技广泛应用造成的自然资源不当开发而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道德问题;对传统生命伦理关系带来冲击的器官移植、遗传工程、生殖技术和无痛苦死亡等新生命伦理问题;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与信息安全和隐私相关的网络道德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道德观念的扩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的主要拥有群体,其科技道德素质状况对于他们正确使用和传播高科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传统的德育相比,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内容也亟待拓展,这样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3.科技发展给德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导致人们盲目崇拜科学技术,导致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加。特别是在道德监控中,过多地强调技术的作用,会使得人的德行不再靠自我意识深层的良心来支撑,靠人们发自良心的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和调控,而是靠可操作的物质技术来强制性地加以规范,从而耗竭道德自觉的生命力,使得人的主体性降低、依赖性增强。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和通讯更加方便快捷,这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这种技术工具的发展,却容易导致人们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直接交流减少,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造成人性的淡漠,容易使人格发生扭曲,作为社会人的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

三、科技发展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

在科技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重要表现形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积极吸取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负面因素影响,进一步提高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当前,要在以下方面给予加强和改进:

1.进一步解放德育工作思想,更新德育工作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在科技发展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导。面对新的挑战,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从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旧观念,以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对国际风云变幻。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简单、机械地向大学生灌输某些信条和观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新时期高校对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要求和培养方向,大学生也认识到了创造精神是跨世纪人才的必备条件,因而他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敢于质疑、批判和创新。高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2.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指个体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行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它是激发个体的道德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动力,是大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在动力。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视个人的道德需要,就会使学生失去自觉接受外在道德影响的内在动力,而且会使他们把德育视为一种外在于个人需要的、来自国家的被迫要求,疏远甚至拒绝德育。这也恰恰是高校过去在德育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尊重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潜能,彰显个性,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3.应对科技发展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两课”教学,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种注重由专门学科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忽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的倾向,其实这既是道德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在实践中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注意道德教育的“学科方法多样性”。一方面,各学科在进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探讨的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本学科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尤其是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些人文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在进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从本学科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各学科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的思想。德育蕴涵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德育观,是当今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4.加强科技道德教育,充实更新德育内容。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引起了道德领域内某些观念、规范和行为方式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内容,也应及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深入开展科技道德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科技道德教育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由于滥用科技成果导致的生态恶化已严重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指导大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养成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习惯。二是加强生命伦理教育。科技进步使机器代替了人的部分劳动,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体现为人与机器的关系,这容易导致人的异化。因此,要加强生命伦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珍爱生命。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发展也会导致人际关系淡漠、道德相对主义盛行等方面的负效应,因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网络公德意识。

5.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科技进步使得网络日益迅猛发展,这也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网络正日益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主动权。如通过建立“红色”网站,构筑高校德育建设重要阵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通过电子信箱、BBS、聊天室等,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银德辉.现代科技对道德影响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2]刘天阁.科技发展与道德进步[J].许昌师专学报,1999(4).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目标;方式;社会化认知

一、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的全面转型

长期以来,人们把“科学”看成是这样一种追求:用数学和力学模型描绘一幅与人无关的、可推理的宇宙蓝图,相信只要理智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完成哲学本体论设定的任务,使认识与存在达到一致。然而并非因为这个任务已经完成,而是由于一些别的原因,“科学”又变成了另外一种追求:人造物质系统的可控程度,以及可控规范的密集度(比如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时理智向前迈进的方向不是哲学理想而是经济的繁荣。科技人员不是按照学科和兴趣组合,而是按照产品类型集结在一起,按照产品生产的流程分布并协作。他们的工作使劳动生产率成百上千倍地提高,再通过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使工作成果成为最有效的垄断手段。

当意识到今天的科学较之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时,我们可能会想到,人类曾经走过这样一条路:路上丰碑林立,记录着一个个思想者以个体为主体,对世界进行精神性、审美性的探索,记录着他们的历程和贡献,不仅是居里夫人或伦琴,他们之前的麦克斯韦和牛顿、更前面的开普勒和伽利略、古代的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德,都构成了其别耀眼的丰碑,使得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久远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同样以科学为名,人类现在可能走在了一条新开辟出来的路上,这条路不是一条独立的可辨认的路,而是与工商业文明之路、国家利益和国民经济体系之路交织在一起,吸引人们目光的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太空飞行、巡航导弹等庞大的、非个人所能为的、不再以“纯粹理性”的进步为首要目标的现代科技活动,这些活动的结果迅速扩散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的速度以及它所显示的物质上的繁荣,比正在进行这些活动的人耀眼得多。这些人以千军万马的形式存在,以至于人们已经不习惯按个体主体的形式辨认他们。在现代科技活动中,要认知的首先不是抽象的对象,而是活动的目的和方式,即如何使现有文化中的东西成为创造力,如何运筹出可行的目标,如何动员和利用资源,如何通过集体协作来完成大型社会事业等社会化认知的内容。

近年来在一些发发国家之间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规模更大的科技研发国际合作,这是以国家科技为基础,而且将会构成更大的社会化认知系统。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了国民经济和国家实力的一部分,科技活动的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二、现代科技活动目标和方式的社会化

现代科技活动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波普尔的“科学始于问题”之说,对于现代科学来说需要重新界定。经典科学的问题大部分是理论结构自身提出的,比如早期电磁学中的“以太”,就一直是一个科学问题,后来成了迈克尔逊和莫雷的科学问题,也成了爱因斯坦的科学问题。但经典科学的辉煌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对于二战以来的美国来说,它的科学问题是要比希特勒早造出原子弹,是要在阿拉伯人掀起的石油冲击中过关并且控制未来的局势,是要登上月球以打破苏联在太空方面的优势,是要整合国内现有资源优势以实现并推广信息化等等。就是说,“科学始于问题”这一命题是有意义的,但“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际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实恩格斯对科技的论述更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认知特征。现代科技发展的目标就是指向社会事务的,也就是说,社会需要推动了现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

对于现代科技事业来说,发展的目标首先是对优势领域和需求领域的确定,在二战前,美国的“数理化天地生”通通落后于欧洲,如果按这个情况去制定发展计划,那真是千头万绪无从下手。赶超欧洲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对美国来说,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不在学科之中,而在经济结构之中。不是从理论上而是从实际需要上来看20世纪初的美国科学,就会看到美国的科学不是落后,而是有特色。于是形成了按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决策出来的科研布局,形成了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自动化生产等优势领域,并通过经济全球化将其布置为全世界的需求领域。科学活动或以工业和民用产品为先导,或以政治军事为先导。总之,现代科学活动主要不是提出命题形式的、关于宇宙蓝图的猜想和假说,而是社会需要和与政治经济相关的人为目标。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所指的情况也从科学哲学里反映出来。迷恋于找到一个具有逻辑简单性的关于宇宙的解释,毕竟只是种种科学活动中的一种。现在的许多科学活动从目标上说都不是科学家个人的研究方案,而是国家科技和产业科技的项目。针对的不是宇宙蓝图的缺陷,而是社会生活和社会集团的实际需要。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遵循科学发现的逻辑,还不如说是遵循国民经济学和国家利益的逻辑。

现代科技活动的方式是进行集体协作。随着现代科技事业被嵌入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体系,随着科学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发展科学的问题,也从如何思考、如何实验、如何捕捉灵感与机遇等微观方案变成了如何制定目标和计划、如何动员资源、如何分解任务、如何动态调整等宏观方案。

从现代科技的性质出发,可以看出现代科技活动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社会系统而非个体思考者进行着科技活动的社会化认知。传统的科学方法论和认知学说是针对个体、针对个体思维模式的,而当代科学发展的状况要求重视一种与集体协作和社会实践关系更直接的认知理论。传统的关于科学研究和科学认知的学说是在牛顿式的科学活动基础上提出来的。经典科学追求的是一种“真理的形式”,认知学说和方法论随之成为真理背后的真理。然而确定的形式总是容易在抽象的过程中变得超越和绝对,现代社会化的科学技术活动却是纠缠于纷繁的社会事务之中。

现代科技活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体和政府主体。现代科技活动的主要任务不是从认识论里派生出来,而是从国家、社会、企业的需要中运筹出来的。就这种生产力活动意义上的科学而言,就更不可能由科学家个人决定并承担一种真理游戏的自动演变和积累。它就必须有一个服务于社会和生产的目标,目标需要在一个人力物力资源系统内被层层分解,直到分解为可操作目标。在目标的制定、分解和最终的承担中,就不可能只出现单一的认知者,而必须有一个复合的、多重的认知集体。比如,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美国政府拨款200多亿美元,大约有20000多家美国企业得到过材料或零件的订单,120多所大学参与了各种子项目的研究,政府直接雇佣的科学家有1200多名,直接雇佣的员工总数在最多时超过400000人[1]

所以科学社会化认知不单是对单纯对象进行认知,而是由各种认知者,包括人和组织机构,对整个科学事业进行认知。现代科技事业的首要问题是谁来掌握科学的认知模式。单独叫科学家去掌握显然是不够的,管理者出于对活动目的的特殊关系和责任,以及对资源的调配能力,就必须作为集体主体中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也包含了种类和层级各异的组织机构,比如政府、大学、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等构成的协同网络,甚至包含了宣传、消费、对手竞争等因素。

政府作为现代科技集体主体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管理、资助和鼓励,而是在整个活动中按具体情况参与、主持、实施,或与其他社会组织协作。这一方面是现代科技活动需要如此,另一方面是只有这样政府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型组织。从需要上看,首先是一个协同体系需要主导者,而政府的责任地位和信息地位决定它是这一主导者。第二是现代科技活动许多都是资源涉及面广、风险高而周期不短的。有些事情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如今政府更要成为这类事业的设计者和实施的主持者,不能只是等待着科学家们多做实验多写论文。即使是科学家们个个敬业努力,但是对于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的现代科技来说,科学家也不能单独决定他要做什么。由此可以看清现代科技的性质,以及现代科技活动的主体以社会化的集体协作方式进行认知的特征。

三、现代科技社会化认知的原因分析

科学作为人的文化产品,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生于特定文化,长于特定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必定赋予其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至少是影响着它的方向或倾向性,使之带上所处文化的烙印。现代科技之所以不同于经典科学,其重要原因是它们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经典科学生长于哲学的土壤之中,其目标和方法是从特定的哲学那里继承而来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数学和公理化体系表述一个客观意义上的宇宙基本结构。这其实是metaphysics一词所指,表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独立于哲学观的科学观,就像费希在《新科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追求真理或共相的科学就是哲学[2]这种科学观直接引导和支配了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家们的工作,和后来爱因斯坦的工作。而现代科技则生长于国民经济学的土壤之中。现代科技主要是从国民经济活动中而非哲学中接受它的目的和任务。19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与工业进步日益紧密。航空航天、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性领域与从哲学分类得出的天文、生物、地理、化学等领域相比,前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比后者清晰。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不再是从“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3]这个由古典哲学确立起来的决心中得来,而是来自工业生产对科学提出的各种要求。

从古希腊式的追求终极原理的角度来把握科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变成了从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角度来理解和展开科学活动,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决定了科学性质的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科学的“理性”的一面是被人们从“效率”的角度而非任何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确认的。由科学的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变化来得很快,科学的样子毕竟不能是古希腊哲人画好的样子,而必须是工业需要它是的那个样子。科学真正脱离哲学的过程是它与工业结合的过程。

二战以后,科学成为国家事业,与古代和近代的认识活动相比,科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人并不在乎欧洲人的理性主义,而是完全从更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去做事情。所以为宇宙画像的“纯科学”变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业科学,科学家从自由知识分子变成了雇员,知识从统一和谐变成了爆炸,科学发展的主要资源从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变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经典型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大统一、宇宙学、基本粒子、非线性动力学、超弦理论的同时,以国家政府为主的现代型科学主体在考虑垄断电气业、制造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搞能源代替计划、登月和信息高速公路。当欧洲学者瞧着现代数学的庞杂感到不舒服、一心要使全部数学公理化的时候,美国人搞出一堆更加庞杂但是有用的数学,还有说是数学又不像数学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总的来说,现代科学活动的目的和科学认知方式,主要不是从近代欧洲式的科学哪里沿袭而来,而是从现代文化目标和现代文化资源中运筹出来的。

参考文献:

[1]Dennis J Mcintosh.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Alert H.Teich,etc,ed. A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SA[C],Longman,1986.

第11篇

关键词:小班幼儿;科技教学;关爱情怀

一、科技馆的传播特点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提升公众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以及增强科技进步意识的重要教育场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馆在为国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既是公众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需求,也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文化的重要手段。科普教育形式主要有学校、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影视、网络等)、科普活动(包括各种科技周、科普日等教育活动)和科技类博物馆。其中,科技类博物馆既通过各种标本、实物、模型、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又重视个体的参与和体验。

因此,科技馆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上的优势非常独特。科技馆是科学教育与传播的重要平台,作为一种传播机构,它有两个最明显的属性:第一,它是一种非正式教育机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与学校等同起来。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非正式学习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场馆学习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是非正规教育,从独特的展品资源入手展现其在教育学、传播学上的特殊意义,科技馆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引导观众通过模拟再现的科技实践进行探究式学习。第二,它是以空间形态为特征的视觉文化传播机构。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发明构造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得以空前拓展,形成以视觉传播为特征的视觉文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必然引起图形设计在方法论层面上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图形设计家和传播学家关注如何使信息向目标受众进行快速、有效传播,对视觉图形的形式语言进行创造性研究正是顺应了信息时代的呼唤。现代科技馆通过建筑形态、内部空间、功能流线、景观、节能技术、主体结构等表达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宗旨,体现创新风格和传播要求。

二、国内外科技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科普服务情况

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科技馆,是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需要,更是推进科技创新和提高全民公众科学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馆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以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和县(市、区)级科技馆组成的科技馆网络体系,科技馆科普事业迈上了新台阶。近年来,四川科技馆大力构建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技馆协同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强力打造科普系列展览、活动、讲座“三大系列”科普活动精品,在科普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上取得了巨大成绩。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大部分科技馆还无法满足公众参加科普活动的多样化需求。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世界第一,智能手机已深入到普通人当中,移动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科技知识的最重要工具,如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成为科技馆体系一项紧迫的研究课题。

2007年,美国教育部的《美国学术竞争力咨询报告》中指出,非正规教育是美国教育系统的三个相互整合的部分之一,即K-12教育、高等教育、非正规教育。“逛科技馆”这种科普教育已成为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形式。成立于1846年的史密森学会拥有19家博物馆、画廊、动物园和9家研究院。2012年,史密森学会的公共机构共接待了3000万访客,还有1.03亿公众通过网络访问了史密森学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9年出版的《在非正规环境中学习科学》中显示,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经验、特定场所(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动植物园等)、非学校组织的科学活动当中,不分年龄层,而且比学校教学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致力于推动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技政策咨询,其网站专设“新闻与公众参与”版面,面向公众和媒体提供科学传播与普及服务,主要以信息提供以及线下活动为主。

美国大量科普内容的网站以“gov”为后缀,如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航空航天局(NASA)、疾控中心、农业部、环保署等政府机构和部门开办的科普网站是网络科普的重要基地[3]。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通过社交网络的形式让用户参与到科学传播中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独特作用。在发达国家,科技博物馆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科技博物馆在功能定位、经营管理、运行模式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收藏、研究、文化交流和科普,将科技博物馆提升到了文化产业的高度,每家科技博物馆都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有着独特的运作模式。科技博物馆也从立法和资金保障两方面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也通过种种政策鼓励民间机构对科技博物馆进行资助。借鉴国内外科技馆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是要使科技馆建设数字化,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利用信息技术管理和保护藏品,二是更有效地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基本方法及其媒介形式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有: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个系统。

(一)科技馆传播的基本形式分为面对面传播和非面对面传播两种形式。

1.面对面传播。是展教员与观众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包括语言传播(如讲解、讨论、演讲等)和非语言传播(如手势、情感、姿态等)。两者互相补充、交替使用。其特点是:第一,双方交流充分、反馈及时,并给对方留下直接的印象。第二,双方可以更多地进行感情交融,更好地相互理解。第三,可以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要说明的内容,或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由于信息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面对面传播在很短的时间内,难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某一信息。

2.非面对面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使用文字媒体(如图片、展板等)、电子媒体(如电话、录音机、录像机、电视等)和新兴媒体(电脑、手机等)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传播形式。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既可以通过荧屏内外进行交谈,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话电脑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通过文字媒体,特别是电讯媒体传递信息,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的空间距离。

(二)充分发挥各类传播媒体的功能1.文字媒体。是指借助于可视的语言文字符号传递社会信息的各种载体,如馆报、馆刊、杂志、工作简报、工作手册等。

2.实物媒体。是指包含某种信息,能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实物,如墙报、橱窗、意见箱等。对科技馆来说,展品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实物媒体,品牌、形态、质量、设计、布局等都能传递信息。

3.电子媒体。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光碟等。

4.新兴媒体。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被称为“第五媒体”。

四、提升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对策措施

提升科技馆科普传播,要在利用传统大众传播、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等方面上下工夫。

(一)要广泛利用传统大众传播

科技馆不是小众传媒,更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属于社会公共文化范畴,其科普活动,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宣传报道。科技馆的科普活动吸引社会及大众传媒的关注,大众传媒的关注又促进了科技馆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科技馆必须紧跟时展,围绕满足公众需求,与大众媒体广泛合作,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传播形式、方法,打造科普讲坛、策划科普电视节目,举办科普讲解大赛,利用平台开展科普咨询、讲解、互动服务。

(二)要重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

科技馆展示设计活动是一项“科学信息的传播”活动,以科学概念和思想为其主要内容,同时还重视对科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展示设计的造型、色彩与空间等元素的系统构造,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传达展品信息,展现出强烈的视觉文化色彩。因此,科技馆的展览应该重视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深化科技与科普的融合,不断丰富展教形式,拓展多动体验模式,采取多种形态吸引观众主动参与体验,实现精准科普、快乐科普。

(三)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

科技馆展示设计是传达展品信息、营造独特风味、实现观众体验互动的时空媒体艺术,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征明显。在“互联网+”的时代,科技馆尤其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的作用,建立和利用科普微博、科普微信、科普微视频等,扩大其影响力。利用二维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社交软件平台、开发适合观众使用的手机游戏、APP等,使观众的参观更具有自主性,游览更具智能化和人性化,增强科普传播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科技馆应该摒弃原有的旧有服务模式,积极应用社交网络技术拓展新的服务方式。

综上所述,科技教育界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传播的认知过程及特点的研究,探寻科技馆如何更好地运用传统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吸收更多的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现代科技馆体系,增强科技馆信息化、时代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和社会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其展览教育特有功能,进一步深入有效提升科普传播。同时,要对科技馆科普传播中取得积极成效的案例进行总结,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出更系统的理论,用以指导科技馆科普传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幼文.科技馆教育的基本属性与特征[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

[2]杨凌.试论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展览教育功能[J].内江科技,2016(2).

[3]中国科普研究所网络科普课题组.看国外网站如何做科普[N].科技日报,2014-08-15.

[4]吴晶平.联合大众媒体开展科普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科技,2015(14).

[5]省科博协二届三次理事会暨科技馆建设研讨会在雅安召开[EB/OL].四川科技馆网站,2016-04-26.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系 两个转变

1 科技管理体系要适应“两个转变”的新形势

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给科技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粗放式的、扩大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社会资金、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无视和浪费。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造成了强烈的需求,也会腾出更多的资源支持科技发展。能否适应两个战略转变的新形势,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和体制转变。科技活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发展十分迅速,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则往往滞后。科技领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这种不适应状况,使科技管理体系成为社会变革的前沿地带。这种改革或转变应是根本性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进入”、“放宽”、“放活”等现行政策上,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是困难的。

与“两个转变”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系,有两个立足点,其一,通过市场对科技资源进行分配,它的活动遵循价值规律。市场依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快速、灵敏而有效地把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好的领域或缓解,获得最大利润,借此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市场是它的归宿和主要出发点。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市场运作的机制,将应用和开发研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其二,由于自发的市场力量具有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弊端,因此,那些关系国家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及重大工程攻关,必须通过国家意志进行宏观调控,并支持其健康发展。

2 科技与教育、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新体系

科技与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他们诞生之后,又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支柱力量,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交流协作,共同发展。教育为科研活动培育大批英才,为科学发展提供最总要的人力资源。科研活动从探索自然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成为教育进步的源泉。科研与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融合为一体的阶段。当时,科学研究知识少数科学家、发明家(其中许多本身就是大学教授)个人的活动,科学研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其后出现了专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使科学和教育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特点,在工作方向上有所侧重和分工,形成了彼此优势互补又相得益彰的格局。

科技研究单位、高校和企业从经济工作的热点、难点中,选准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办几件大事,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一条惠及科技、教育、厂矿企业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科技与经济结合,如果是简单地将科研院所并入企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和利益关系沟通科技与企业,真正做到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从这些问题着手,一个一个地解决。要从宏观策略上制定能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积极性的政策,一步步深入解决科技与企业存在的结合难问题。现有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需要调整,建立一个能够协调科技、高校、企业关系的高层领导机构,制定战略目标,抓好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

3 新的科技管理体系要引导科研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

中央要求,中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它揭示了再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制胜的基本要素,为大院大所指出了奋斗目标。作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就应当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有强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出大批高技术产品占领市场。生产力发展了,经济上去了,又会对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关注的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毫无疑问,这仍是我们的目标,但仅此是不够的。当前还要特别注意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科研院所要从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既要出在科学前沿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成果,也要出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科技企业家和规模化、国家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

要引导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就要理顺管理体系,以解决谁来管、怎样管的问题。例如,对地方大院大所的管理,是否需要在国家科委设地方司院;政府职能部门、财税金融部门如何管好科技产业,以及怎样协调解决好地方院与地方科委、地方综合大院大所与行业研究机构的关系,等等。

4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是否注意市场导向,是新旧管理体系的本质差别

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丰厚的学科积累,是持续地产出高水平成果和接触科技人才的基础。因此,学科建设对当代科学、教育机构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生产实践的需求驱动和学科前沿的学术带动。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科建设的应用任务导向。纯粹从学科、学术观点出发去选题,会形成这样的结局:国家、市场急需的工作,我们做不了,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应用性成果,市场、社会不感兴趣。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在学科建设中,要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战略。在基础与应用、长远与近期、大科学与小科学、自由选题与重大项目选择和安排上,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任何偏颇或失误,在不久就会自食其果,影响科技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的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推动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顺应这一潮流。

5 既要跟踪、学习,更要创新、超越,新型科技管理体系才有生命力

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跟踪学习是完全必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一切依靠自己从头摸索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代开放社会的发展。但是,跟踪和学习决不是目的。学习、借鉴的目的,职能是不断创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工业战线上,引进只是起步,引进之后的改造、创新,才是判断引进是否成功的关键。在科技工作中,创新更是生命线,是灵魂。科研的创新标准,要看是否获得发明、发现和知识产权。科研论文的数量是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因素。发表了大量论文,不一定说明科研有成就。长于模仿,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排除创新的障碍时当务之急。缺乏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循守旧、论资排辈、近亲繁殖是重要原因,而在观念上缺乏自信更是重要原因之一。新的科技管理体系是观念创新、条件创新、组织创新的产物,其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一次次创新成功的实践中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唐五湘.中国科技产业化环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贺善倪.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和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8):105-110.

第13篇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第14篇

一 树立正确的新的课程观

物理新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具有教育价值的物理知识为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浅、宽、活、新”的设计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

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取实验事实、概念、定理、基本理论以及物理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观察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周围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可认识性,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仪器设备等因素间的矛盾,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二 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位真正的教师不是在于直接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加工变为考题检查学生。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要求转变学生学习中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会,教师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放”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中,新的教材的编写摒弃了以前“照方抓药”的教学方法,注意学习过程的探究互动,不是直接呈现所有的结论,结论以空白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探究成像规律,学生学会不是教师教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会的,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构建新的知识,这比硬塞给他们强百倍、千倍。

探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一定要重视,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在讨论时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另外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探究过程是针对以前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的,应当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探究教学虽能很好的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操作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生方式的转变。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都应该得到提倡。

三 在生活,科学、技术、社会(STS)中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来展开。

1.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STS的联系

(1)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

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2)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

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等。

(3)关注一些社会重大问题。

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燥声污染等等。

2.让生活、STS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引向社会

(1)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采访工厂、农村、电站等,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媒体通信工具搜集各种科技信息。如收看科技节目,阅读科技书刊,利用互连网查询、搜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3)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搞科技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潜望镜、望远镜、指南针、潜水艇电磁继电器等实验仪器或模型;引导学生进行“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小实验。

(4)举办各种物理知识讲座、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强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人类的进步与环境的变化”、“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火箭”、“神州系列宇宙飞船”等。

(5)开展写小论文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以及参观、实践活动中的所想写成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写作意识。

第15篇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