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治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2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2.1项目情景教学法
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2.2实验模拟教学法
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
①虚拟居委会。高职院校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
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2.3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
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
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
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2.4现场训练
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
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
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
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2.5工学结合
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3结论
智能社区服务人员包括社区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和保洁人员。
2软件体系结构
2.1技术架构系统开发采用基于Flex技术。这种新型的富客户端能够提供出色的用户界面,而且不必对应用程序进行版本更新。Flex核心是以ActionScript语言为基础,运用XML技术来描述界面。Flex基于Web应用,运行于内嵌在浏览器中的FlashPlayer上,借助FlashPlay-er的良好普及率,实现了其统一的、跨平台的承载平台拥有界面丰富、操作性强。系统基于J2EE架构具备跨平台运行的能力,可以在多种操作系统上安装部署;通过数据库适配器模块可支持my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支持Web-Sphere、Tomcat、WebLogic等应用服务器。系统设计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即用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层主要指用户界面,要求界面简洁、操作简单,使最终用户能方便地进行操作和访问信息;第二层是应用逻辑服务器,这一层的内容包括应用系统、应用逻辑、控制逻辑;第三层是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信息和数据逻辑,所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操作等都是在第三层完成。通过整体性规划和模块化设计,考虑系统功能扩展能力及应用更新,预留接口,可以方便增加功能模块。
2.2系统模块功能
2.2.1系统数据维护系统提供简单易用的编辑维护工具,用于数据的编辑工作。采用XML解析机制,能够支持终端设备输入控制,提高用户数据采集和维护效率。权限控制维护模块和字段,能够控制数据编辑权限。
2.2.2查询及报表查询及报表模块提供系统管理员可视化的报表设计工具,可在最终系统中由用户自定义并保存常用的报表方案,保证系统高度的灵活性,以适应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报表浏览和WEB查询,并通过图表等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友好方便的浏览界面。报表生成及查询由基于WEB实现的报表引擎和前端报表设计器实现。可以支持局域网用户、广域网用户的使用,支持和其他应用的整合。
2.2.3系统通信机制系统通信机制实现数据交换、流程驱动、在线交流。为适应应用数据同步,采用开放式WebService接口,与大量业务应用集成,解决系统和系统之间、业务和业务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同步、消息通知和协同工作的问题,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2.2.4系统监控机制可监控系统的各种操作。包括系统性能监控、模块运行监控、用户操作监控。并自动记录数据变更日志。
2.2.5权限管理机制权限管理主要在功能和流程上控制用户的操作,提供授权管理功能,完成对人员、人员组或应用、应用组授权等相关工作,确保用户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操作,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3结语
1.1高度重视同伴关系
对于智障儿童,其在抽象思维方面有所欠缺,并且难以进行自我检讨,为了防止相关事项的失败,在对某些问题加以解决时,往往需要在别人的引导下有效完成,或者模仿他人最终将问题有效解决。在遭受到同龄团体排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少年的影响。对于一些不良同伴群体,往往导致智障儿童做出一些的不利行为。对此要求社区管理人员针对智障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不良的同伴关系,需要研究有效措施加以干预,成功确保其走向社会过程。社区管理人员需要使患儿意识到,在处理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环境适宜、存在有益的交往意愿并且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
1.2对患儿实施生存教育
要求社区管理人员需要针对患儿给予必要的生存教育,通过生存教育,有效进行患儿的智力补偿,并且能够逐渐适应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成功将其智力潜能挖掘,最终能够有效进行生活自理并且适应社会,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能够有效掌握。使患儿明确个人与家庭、家庭与社会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步入社会,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对于后续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品格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3使患儿掌握认知能力
要求社区管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相关的培训,使患儿能够具有基本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对于一般的交往性语言能够理解,并且可以读懂常用的汉字,对于简单的语言文字能够进行书写,对于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可以自主完成,对于一些数量单位(货币以及时间等),可以有效掌握。
1.4鼓励患儿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训练
针对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密切分析,鼓励患儿积极参加社会的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提高患儿自身的适应能力,使患儿内心滋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从而能够积极参加社会的系列实践活动,有效树立自信心并塑造品格,成功将身心的缺陷进行矫正并补偿。
1.5对患者给予必要的家庭关怀
对于智障儿童,在智力障碍低下的情况下,内心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感,得知与同龄儿童存在较大的差距后,即使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内心仍然存在一些消极情绪,对身心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对此,要求患儿的家属能够对患儿当前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分析,给予患儿足够的家庭关怀,使患儿内心能够滋生一种被关怀感,从而缓解内心的诸多消极情绪,利于病情的缓解。
1.6评价方法
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对患儿的心理状态、运动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行评分,评分的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患儿心理状态:0分:内心焦虑抑郁感非常强烈;10分:内心焦虑感与抑郁感缓解程度明显。运动功能:0分: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程度较差;10分: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程度非常高;理解能力:0分:患儿理解能力提高程度较差;10分:患儿理解能力提高程度非常好。
1.7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本次实验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数据库的建立,通过t检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通过卡方检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与干预后进行对比发现,患儿在运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了极其显著的提高(p<0.05)。在患儿内心的感受方面,给予干预后也获得了显著效果,患儿内心感觉到足够的温暖。
3讨论
诸多研究证明,针对智障儿童,为了有效将其智力问题以及行为问题加以改善,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干预显得至关重要。智障儿童因为自身的缺陷问题,导致在智力行为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内心也会产生的强烈的焦虑与抑郁感。在认知程度以及理解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障碍。并且系列的心理问题会造成患儿不能有效适应社会的当前发展。针对患儿给予社区管理以及家庭关怀,在患儿的心理以及智力的发展方面,能够表现出显著的作用,二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其给予针对性的社区管理,针对儿童能够进行更深层次以及较为全面的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从而可以保证患儿有效弥补自身缺陷,促进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