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研创新总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胸心血管外科;双语临床教学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指的是使用包括母语和一门外语在内的两种语言讲授非外语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活动[1]。在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英语学科之外的其他专业性、知识性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包括使用英文教材、用英文板书、交叉使用英汉双语授课、用英文布置作业和命题考试等[2-5]。除此之外,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双语教学还包括了双语临床交班、带教、讨论和查房[5-8]。我们在医学院临床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生中进行英汉双语临床教学,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良好的教学准备
1.1教学材料的准备 我们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外科学教材为蓝本,教研室集体备课,将胸心血管外科学科的内容准备的充分、详实,准备最新的外文文献 ,更新学科进展,准备好英文病案讨论及术前讨论,完善习题库,为反馈教学做准备,自制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学的幻灯片,同时将胸心血管外科学相关的症状、体征、手术、诊断、并发症相关的专业单词修订成册,分发实习同学自学使用。
1.2优秀的师资储备 我科室成立双语教学组,硕士以上学历年轻教师为骨干成员,每人准备教案、幻灯片,集体备课,轮流试讲,提高教学水平,定期参与国内交流与培训,邀请外国语学院教授督导、指导,举行双语教学课件、试讲比赛。选送教授国外学习培训,同时邀请国外同行来院教学、培训、手术指导,提高我们整体的听说读写能力。
1.3良好的教学方式 从实习同学入科室开始,入科室教育即使用双语培训,英语交班,英语术前讨论,双语查房,双语病例讨论,双语问诊,针对性症状、体征的双语培训,在实习同学操作过程中,双语的提问,加速、加深其认识,分发资料自学,在出科前行考试,督促及反馈教学效果。
2教学的合理实施
2.1合理的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要合理,过高会让学生有畏惧心理,难以完成,过低也同样得不到收获,每一批实习同学是流动的,在入科室时,将双语教学的计划、方式、内容进行告知,取得同学的认识,有完成任务的要求。也能得到学生的配合。
2.2专门的团队管理 双语教学是对我们临床医学教学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单独个别的教师难以完成好。有一个以上学科带头人指导下完成。从计划、实施、结果,各个环节的实施,最后有评价,才能有一个良性循环。各负其责,互相配合。
2.3良好的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互动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行进行双语病例讨论,在准备的过程中学习,老师进行指导,这样效果更好,进行学生自行准备的双语交班,让学生记忆单词、诊断、治疗的思维,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好的锻炼听说读写能力。教师也要有创造性的制作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更通俗、更愉快的学习知识。举办常见病的科普知识英文版报竞赛,定期学习文献汇报,让老师同学共同参加,提高学习的乐趣。在这个工程中,老师要起到指导作用和主导作用,在经济上和荣誉上,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2.4个体化的教学与辅导 每个学生的基础是不协调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作为学生中的组织者,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加强平时的辅导,加强基础培训,可以单独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可以先进行胸心血管外科专业英文文献的翻译训练,掌握基本的词汇后,进一步学习。
3双语教学效果评价
3.1听力能力的检测与评价 在日常查房过程中的提问及交流,是一个途径,另外我们每周进行国外同行手术视频转播及讲解,具体到解剖、手术方式及设备名称,一方面检测效果,主要是开拓学生视野及知识面和结构。
3.2口头表达能力的检测与评价 每日早教班,要求值班医学生写好英文交班记录,值班带教老师修改,同时交班时同学英语交班,具体到患者的诊断、治疗。查房过程中,同学英文口头汇报病史,提供足够多的口语表达的机会,创造良好的英语应用环境,同时老师要纠正发音、单词及语法。
3.3读写能力的检测与评价 每周进行英文文献翻译汇报,这种方法有效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有效提高医学生对新知识、新进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对胸心血管外科学的了解和兴趣,同时进行书面的出科考试,由题库提供试题,全麻检测医学生对专业词汇的认知能力。
我们总结多年在胸心血管外科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经验,我们认为通过认真的准备教学材料,良好的团队实施,及完善的效果评价与检测反馈,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尽管会碰到很多的难度,但是会进一步提高教师和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水平,加快专业团队对学科新知识、新进展的认识和推广,有利于学科团队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实施这种方式是可行和可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崔静.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状况及成果综述[J].民族翻译,2011(1):81-85.
[2]Jack Richards John Platt and Heidi Web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England:LongmanGroup Limited,1985:28-29.
[3]钟高贤,易咏红,侯清华.基于网络的双语教学在神经病学中的研究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65-66.
[4]张思武.英语学习过程诸因素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4):54-60.
[5]王剑娜.高校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60-61.
[6]魏萍.双语教学问题探析[J].读与写,2009(3):46-47.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召开的关于设施农业发展的第一次会议。会议邀请专家围绕设施园艺、设施养殖和设施渔业的技术发展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参观了设施农业现场,总结交流了各地发展设施农业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设施农业的发展思路和相关的扶持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 深刻认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设施农业是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密集、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高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设施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克服资源和市场制约、应对农业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设施农业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均衡生产的要求。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和运行维护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建筑、材料、机械、化工等城镇农用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发展设施农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设施农业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设施农业产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被誉为农民的“绿色银行”。此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和观光等农业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的挑战。设施农业通过生物、工程与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水资源、肥科、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四)发展设施农业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优质园艺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均衡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通过创造可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全年持续供应。同时,在设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处在有效的安全监控范畴之内,成为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 认真总结发展设施农业的成绩和经验
多年来,各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认真组织开展设施农业示范、推广,加强技术研究指导,我国设施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扶持力度不断增强,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各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把扶持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大资金、技术等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鼓励设施农业建设,设施规模迅速增大。据统计,目前我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分别达到330千公顷(496万亩)和670千公顷(1007万亩),比上年增长30%和23%。一些地区将设施农业装备纳入国家购机补贴目录,扶持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提高设施园区技术装备水平,一些地区制定了设施农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优惠政策,设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北京市投资20多亿元发展设施农业,对设施主体建设给予80%的资金扶持。天津共引进设施蔬菜新品种152个,推广设施专用技术和装备48项,应用最新技术10项。海南省提出了《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11―2015)》,每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2015年设施园艺总面积将达到45万亩(计3万公顷)以上。
(二)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特色产业逐步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设施农业科研项目及成果数量近700项,已取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 00项,地方科研成果数量560余项,建成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温室新型保温覆盖材料、智能化环境调控技术、温室建造与运行、规范化栽培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步伐加快,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的亩产可达1 8万kg以上,蔬菜平均单产比1 995年增长80%。全国省级以上的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400多个,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三)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设施产业初具规模
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一大批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温室设施相继建成,温室制造及配件生产的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设施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高性能的物质装备。目前,国内注册的温室制造企业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家~6家发展到近400家,年产值超过20亿元。山东省推行了“五改”技术・并对设施农业装备的研发生产实行“三个优先”政策。浙江省重点引进推广了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无害化处理机械与技术t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内部饲养环节使用设施装备的比重达到85%以上。辽宁省新建温室已全部实现节水灌溉。宁夏灌区设施农业微耕机(包括大棚拖拉机)数量达到2000多台,卷帘机械数量达到2万台。
(四)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各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设施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运销专业户、经纪人等成立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协会,突出当地优势,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调查,设施农业与相同作物露地栽 培相比,其经济效益能够实现成倍增长,综合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新疆建设设施农业的重点区域,基本建立了县乡村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网络,对设施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五)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
截止2009年,已颁布设施园艺国家和行业标准25项,在编和待审标准10项,为促进我国设施园艺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技术支撑。为提高农民对设施农业的认识和技术掌握的程度,各地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有关蔬菜、畜牧、水产、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的技术知识,利用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召开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展示最新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向农民推广卷帘机、大棚微滴灌机、微耕机、蔬菜移栽、植保机等技术,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普遍提高。
在看到发展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设施农业规模较大,但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业亟待升级,虽然设施农业整体发展较快,但设施养殖发展相对滞后,健康养殖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不够,发展还不平衡:虽然制定了一些设施农业建设标准,但缺乏针对性,没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模式。另外,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不高,设施管理落后,个别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等。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 明确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路和任务
按照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设施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基础设施、生产条件、物质装备、信息技术抓设施工程建设,以优良品种、种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抓农艺建设,以生物技术、物理技术、环境技术抓生态建设,坚持工程、农机、农艺与生态相结合,坚持机械化生产与机械化清洗、分级、包装、储运相衔接,坚持标准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相促进,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设施农业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按照以上思路,需要明确两项基本任务。一是立足设施农业发展全局,统筹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设施农业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种植、养殖、农业装备等领域,统筹设施农业整体发展,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目前,各地抓设施农业主要是政府统抓、部门负责,有的地方是归口农业部门,有的地方是归口农机部门,有的地方还没有归口管理部门,无论那个行业、那个部门抓,都需要农机等多部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抓好发展的各个环节来共同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从设施农业的含义来讲,设施农业的主要特征是设施,没有设施就不可能发展设施农业。农机装备是设施农业中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设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农办人[2008]68号)》明确规定,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提出设施农业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并监督实施”。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农业部印发了《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希望各省农机化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农业部的意见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明确相应职能和分管的处室、人员,积极争取扶持政策,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统筹做好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立足农机化行业总体发展全局,做好设施农业装备建设工作。设施装备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应当在发展设施农业中起到引领和支撑作用。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农机装备总量增长明显,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及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紧紧抓住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增加,推广、科研、教育等项目资金逐年扩大的有利时机,研究提出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重大经济技术政策。
(一)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1、加大购机补贴扶持力度。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是农机化主管部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中设施农业装备的品种,为加大对设施农业装备的购置补贴力度提供支持。根据各地不同的区域特点和设施技术,重点建设和装备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重点推广日光温室自动卷帘技术、温室节水灌溉与施肥一体化技术、高效低量与超低量喷药植保技术、温室智能化环境控制技术、C0,施肥技术,通过推广重点设施技术和机具。逐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的技术升级。
2、积极争取有关扶持政策。设施农业工程造价较高,投入较大,靠农民自身积累发展较困难。要积极争取对设施农业发展政策,做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工作,为设施农业投入提供优惠贷款:建立小额信贷资金,解决农户、合作组织发展设施农业及产品营销方面资金困难的问题。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设立财政专项和基本建设项目,扩大国家资金投入的总量,引导农民增加投入,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政策
1、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加强设施农业技术的科研开发是促进设施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以设施农业大国向设施农业强国转变为目标,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以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为重点,通过“948”、科技支撑计划及行业科技等项目,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建立成果推广应用长效评价机制,提高成果应用水平,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最近,国家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中,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工程集成技术与模式”项目,计划在设施农业工程体系(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等方面开展工程集成技术及模式研究,希望通过这一项目的研究和实施,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的整体水平。
2、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提高新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定期举办设施农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强设施农业交流合作。把设施农业操作人员培训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把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质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实现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筑、设施农业装备、设施园艺栽培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指导先进设施装备和高效生产模式投入生产应用。抓好以日光温室、大棚为基础,高效智能温室为先导的设施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和完善设施农产品机械化生产与加工模式,做好物流与其它衍生服务标准化工作。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需求的设施农业地方标准,由点及面,提高标准化、规范化在设施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三)编制好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物实验课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类型
《生物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及培养创新意识显得很重要。
然而在很多农村高中,学校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我校就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全中学,生物实验设备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受实验材料限制;大班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设备陈旧,药品不齐,经费紧缺;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极差,使得高中生物实验开设起来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实验创新需要以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提高教学效率为宗旨,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目的,以原有实验不足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突破口。下面我就教学实验过程中如何创新与发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广大同仁共勉,现总结归纳如下。
一、实验材料的创新
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一些书本上提到的实验材料很难在生活中找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改进实验材料,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达尔文、温特等科学家选用的金丝雀虉草等实验材料在本地很难找到,于是我们就改用玉米、大豆等种子进行实验,同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在做渗透作用实验时,由于没有玻璃纸,我们就将半透膜改为猪膀胱膜,因为是自己熟悉的实验材料,所以学生做起实验来兴趣更浓厚。在探究和改进实验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现实验效果好、操作性强的实验材料,获取同样的实验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精神。
另外在做同一个实验的时候可以发动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去做,例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还可以尝试用花瓣、白菜叶、紫甘蓝叶等。学生通过寻找多种实验材料,得出多种实验结果和结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又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认识了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的改革创新
上实验课时,传统的做法是学生依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步步地操作,最终得出结论,毫无创造性而言。对于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可适当考虑加以改进,就是换另一种方法操作,更有利于增强实验效果,因为教科书上讲的操作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例如:例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如果将实验变得更简单,口腔上皮细胞不用0.9%的生理盐水,直接在载玻片上加95%的酒精,加口腔上皮细胞,处理10分钟后,再在酒精灯上过火烘干,再染色,效果较好。在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加入2mL丙酮,可以将丙酮改为无水乙醇,书上讲的一次性加入,可以分两次加入,这样可以防止研磨时间过长,丙酮(或者无水乙醇)过度挥发,影响实验效果。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课本上用的是花生的子叶切片,如果有的学生切片或者染色效果不好,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所以可以将其改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苏丹III,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实验效果更显著,而且不用显微镜,操作更加方便。
三、实验类型的创新
教材中的实验形式虽有所改变,但验证性实验毕竟还是占多数,一般是先讲授知识,然后按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做法会造成学生认识过程的思维定势,阻断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这样的验证性实验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地进行改变,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发掘创新潜能无疑是非常有好处的。
总之,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生物实验教学的观念,不断进行实验创新教学,倡导学生注重过程并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创新和质疑,让学生既学到生物科学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又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科学求索精神,同时还大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培养;步态追踪;过程管理:
0.引言
2012年,国家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突出特征在于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形式,既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也不同于集成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而是一种管理创新,是一种竞争和优化配置的过程。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研究生培养要“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
1.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需求
1.1团队协作培养方式的要求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协同培养模式成为核心,弥补了过去单一导师指导带来的知识面不宽、专业领域过窄、学科不易交叉的缺陷。在该模式下,研究生导师之间必须经常沟通,以便于各位导师对学生情况实时掌握,但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导师容易忽视某些不活跃的学生。除此之外,研究生还经常被导师派往合作现场进行调研、数据采集、实验及实践、效果监控等一系列科研工作。离校期间,导师对其工作状态和每日进展不能做到实时指导,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科研工作低效。
在团队合作、联合培养等协同创新背景下,如何在管理上实现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及时掌握和跟踪?美国高校管理人员首先提出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9%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平均两周与导师见面一次;而有15%的博士研究生平均三周以上才能与导师见面一次,这导致其在科研认知上的偏离得到纠正的周期被延长,创新成果进展缓慢。随之,美国高校开始通过项目投入,加大学生经费支持力度;在人员配比上,提升了指导教师的比例;在管理上,高校力争对联合培养方式的学生尽可能地统一管理。实际研究显示,联合培养的学生对高校导师进行定期工作汇报更有助于科研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促进导师与学生互动,关键是对该交互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以德国为例,自1990年开始,由德国研究会(DFG)资助研究院项目,明确项目的科研定位、制度特色及规模限制。这一举措促使研究生培养同相关企业需求密切结合,集中了相关的研究课题和研究人员,容易统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估过程的标准,确保了导师对联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把关。与之相应的,清华大学早在1985年便开始着手同企业、政府进行合作,目前清华大学90%的研究项目是业界需求或具有发展前景的前瞻性研究,不仅在课程设置上向国际靠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也在学生研究计划和周期总结中有明确体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黑龙江省政府密切合作,为国家构建航天强国提供了大量基于实践培养的研究人才。北京交通大学在为铁路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服务过程中,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促使研究生进入铁路实践实验。南京农业大学许多研究生直接参与我国智慧农业、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1.2现阶段过程管理的缺陷
研究生培养过程存在多个周期,将整个培养期作为一个粒度较大的过程,如制订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课程学习、课题开题、论文送审评阅和论文答辩等活动环节,易形成共性特征,所以研究生培养非常适用过程管理。全美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根据院校、学科、种族、性别而统计的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数,完成相应学位的时间,获得的资助,就业类型等过程监控,’包含了研究生从人学到就业各个阶段的情况,非常全面地追踪了学生的表现,并反馈指导学生培养过程。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16个具体的环节,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研究生选题、选题后的论文阶段性成果存在空白。这些阶段处于科研工作展开时期,恰恰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美国哈佛大学施坦利・利特认为培养过程应为:“培养接受过广博的、高层次教育的,能够在接受相关培训后迅速学会某种特定工作并渴望继续接受教育和技能发展的学生,促使学生研究具有直接动力”。这就要求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细节控制上进行提升,如文献阅读、问题总结的细微步骤,但当前在管理上对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仍缺乏有效手段。目前,“卓越工程师计划”虽然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管理,但对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细微过程没有明确体现,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
2.“步态追踪”培养模式
“步态”原意是指人们行走时的姿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步态”用于设计机器人行走过程。“步态跟踪”技术是通过从序列状态中分析、检测出目标的特征,完成目标多个特征的匹配,并且对目标行为规律加以预测,实现对指定目标的准确且连续的跟踪,其研究过程重点突出了序列状态、特征匹配过程。将其引人管理过程控制,可以进一步弥补过程管理中目标状态和特征匹配的概念。过程管理是一种以过程为核心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所涉及的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和管理的方法,是人们为弥补目标管理不足而提出的一个管理学概念。在过程管理中,由于管理控制的粒度不同,常导致目标状态形式化描述与过程特征不匹配,这主要由完成目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造成,在精细粒度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步态跟踪”则是利用精细化过程的步骤,寻找流程步骤特征,对过程进行形式化匹配,从而提高过程控制的精密度,这一改进非常契合信息化处理过程。
2.1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的“步态”提取
研究生创新培养过程属于知识创新活动。描述该活动的wiig模型将知识创新分为创造、显现、使用和转移4个过程,显现为4个知识创新活动,可将其设计为4个创新步骤。在协同创新环境下,这4个明确的步骤如果按照创新一个成果的基本过程来进行分解,可以将其分解为文献搜集与解读、问题与方法综述、新问题归纳与发现、新方法引入、解决方案设计、方案可行性团队讨论结果与改进、试验与仿真设计、原始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记录、实验影像、所遇困难与困惑、当日工作成果、试验结果分析、讨论交流所得、如何解决问题思路、不同导师交流结果、重要语音影像等数据特征。上述数据以多种形态呈现,不仅仅以单一的数值或是简单的文字进行体现,还将在日志记录中以照片、文档、OCR、源程序、影音等多种数据呈现。由于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经验和见识差距,学生有时不能理解这些数据蕴含的意义,但导师并不容易从大量的数据中判断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或停滞不前。这需要针对所可能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意识的初步分类,归纳上述4个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模式,形成“步态”模式,从而促使导师针对创新成果不同阶段进行指导。
针对成果创新步骤中涉及的内容,分析每一步骤中的具体研究问题,对该细节中的归纳、分析、总结、讨论等结果进行特征提取,并根据特征研究的起始时间、人员、地点、事件、导师交流等状态进行特征描述,如图2所示。从三维结构上描述“步态”特征,形成“步态”跟踪基础矩阵,从而描述和展现“步态”。
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能力认知、导师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评估分析形成目标成果,结合学生学期目标,分析学生研究计划和解决方案设计,制定任务分解策略,将大目标首先通过研究任务的本体进行表示;建立每一个阶段任务完成时的内容要求,从而建立对研究生科研成果形成过程的形式化方法,促进研究生明确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并在相应时间点提交自我研究进展报告,形成跟踪数据。
2.2“步态”跟踪
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通常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创新,其成果形成的过程需要导师花费精力对学生进行培育。受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进展等因素影响,该过程是一个以时间为轴线的随机过程。在获取“步态”模式后,对学生创新工作内容和数据进行分类,形成数据记录(日志、实验数据、声像等),并利用过程跟踪方法,追踪创新工作的进展。
针对学生“步态”数据,建立映射与匹配的评估方法;根据进展“步态”特征,匹配“步态”模式;根据进展推进情况和研究重要程度,提供师生交流推荐的优先次序,达到研究生科研培育“步态”跟踪,记录研究成果的进行步骤。首先,将项目研究的任务细化成可以形式化的目标,通过导师确认后下发给学生。在获得目标后,研究生根据创新工作推进过程,对实验、读书报告(篇数、收获)、交流讨论总结等信息进行日志记录。通过媒体数据库对学生科研工作过程进行识别、分类、记录和存储。然后,根据分类结果和可形式化成果进行判断,识别学生工作中是否偏离或进展缓慢,并根据重要程度提供给导师,便于导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通过对设立目标的逐一解决来提高成果创新成功的可能性。
上述跟踪为导师及时掌握学生研究“步态”、及时调整培养学生工作进度、促进师生交流时效提供了一个辅助模式。最终,工作中形成的数据日志将及时保存,提供团队共享,并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个监管依据,上述过程如图3所示。
3.步态模式的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步态跟踪模式充分发挥了个性化管理特性,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在跟踪目标上进行有效分类,在指导过程中明确了学生的研究倾向。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学术指向,其培养过程要求强调夯实理论基础,引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学术交流能力。在引导过程中,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反映在课题中的问题原理分析及其研究过程的跟踪,其步态体现在问题描述、基础原理、问题分析、原理应用根据等总结上,让学生每一天对自己在该方向的理解进行反思并得到加深。导师则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是否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是否能使研究生形成纵向深化的递进知识结构,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或思考。创新能力则通过解决方案阐述、模型抽象、验证方法、实验规划等步态进行跟踪。学生通过对建模的修正过程、验证的调整过程不断总结,形成研究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通过每天的研究修正和过程增补,可以跟踪学生的研究实验过程。据此,导师重点对学生在理论方法、模型建立与分析等方向上进行引导和指导。在学术交流能力评价层面,步态体现为现场问题研讨、解决过程讨论、现场工程师实际解决方案、可能提升的方案、会议论点、会议摘要等方面,促使研究生能够同工业现场人员、学术人员进行交流。导师考查研究生参与和组织不同学术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出的潜质、能力,对不同人员的学术交流形式进行引导。
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明显的实践性,更注重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强调学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专业基础的步态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上,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体现,表现为利用原理分析问题、原理应用依据、可能的解决方案、备选方案等。导师从学生每天对问题拆解处理的情况跟踪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步态体现在学生总结问题、问题约束分析、方案实施方法等方面,需要学生仔细描述现场或课题实践问题、研究问题拆解和解决方法。导师通过上传的视频录像检查学生对现场问题的总结能力并给予相应指导,重点引导问题描述的正确、解决方案的可靠等。组织管理则是通过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研究问题的研讨组织、现场讨论组织进行体现,包括实施方案研讨总结、建议吸收过程、不同意见处理等。导师通过实施过程的照片、视频记录,对照学生研讨内容总结进行跟踪,引导学生对现场意外情况、实施步骤等内容进行思考。
通过软件实现步态跟踪的管理过程能及时对现场实际情况、实验过程、论文过程进行跟踪,特别是对研究生在3~5天毫无进展又没有请假的情况,软件会有效地进行甄别。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优秀学生的交流提示较少,但该部分学生一般会主动同教师交流,故影响不大。软件会督促学生每周都对工作进行推进,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有效辅助导师发现学生的游离状态并及时监管,特别是在学生外派需要异地指导时。平台中的研讨过程记录和评价能强制不同类型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反思。平台收集实践中积累的视频、照片,形成实验数据和实践经验累积,能更好地为新生提供学习经验。针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时间轴分析,则能有效地帮助导师总结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策略
科研能力的定义有很多种,本文所说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信息的支持,没有适宜的信息,发现不了问题,也无从分析与解决。科研能力的体现必定要有一定的科研活动的支持,科研活动是一种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或者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于研究实践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将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
一、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只有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的战略目标,才能适应当前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
现阶段,由于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学生所学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并不平衡,再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数学生习惯于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满足于记忆和重复,并且受专业口径狭窄的限制,接触的交叉学科的知识并不多,造成知识深度、广度和精度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从以往“单向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向“双向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转变;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性”和“发散性”的思维,使学生从繁重的系统化知识学习困境中摆脱出来。
学生通过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可以弥补其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学生要解决问题,不仅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所涉猎。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素质培养的过程,因此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其创新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院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多年来一直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节、职业生涯设计,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比赛等活动,激发了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成效,虽然部分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得了国家专利,但对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科研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学生科研活动的计划性、持久性差,没有实现学风建设与科研平台的有机结合。二是教学计划难以营造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科研的氛围,也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三是指导力量不足。虽然科研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是这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就目前情况来看,我院教师仍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加之教学任务繁重,很难对大学生科研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四是科研载体有限。学生目前的科研创新活动主要由团委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开展,只是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学校里真正和科研主题有关的社团很少。即使各种学生社团、协会和学生会相关部门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也都缺少学术气氛,科技含量不高。
三、科研能力的具体要求。
科研能力是进行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一些能力的有机结合。科研活动往往需要经历提出问题—查阅资料—方案论证—实践操作—总结答辩等步骤。由于科研活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故而构成科研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学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为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
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当问题被发现或提出后,人们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察觉到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因此,正确地发现问题能够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对问题的持久性思考具有一定的激励功能。
其次,要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有效的信息。信息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源。开展科研活动,首先必须掌握关于研究对象的大量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研究,并使自己的科研活动能够有一个较高的起点。
再次,要深入分析思考,采用科学合理的实践操作。
最后,归纳总结并准确表达科研成果。科研活动最终是以一定的成果形式表现出来的,或是新思想、新技术,或是发明专利与新方法等。这些成果都需要通过文字或符号表达出来,因此,从事科研活动必须具备总结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四、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策略。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2.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
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4.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
5.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五、结语
科研活动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保证科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教师应该积极启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秦燕娟.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8):22-28.
关键词:本科;科研创新;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9-03
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综合型大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渐把研究型教学理念与科研实践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生命科学是飞速发展的科学领域,由于该领域科学研究的进展迅速,使得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从事生命科学科研、应用和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是值得不断地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学术导师,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科研的启蒙与培养来自于具有一定学术造诣、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的指导。早在2002年,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率先推开,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活动方式,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模式[2]。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早在2005年在学校相关院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由各业务素质好又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导师(硕导和博导)负责各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我校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引导学习、指导研究、传导方法、引导发展、开导思想、疏导心理等,在多年的实践中,导师制发挥着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为适应高校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校正在探索由广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向学术型导师转型的探索,建立本科生的学术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学术与科研创新的引导与指导。学术型导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科生日常学习管理中不断为学生渗透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切实有效开展工作:结合学院每年聘请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报告,有效组织本科生积极听取报告;有计划组织参观、介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介绍本院优秀的教师科研团体与研究方向;有效组织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不定期地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介绍学科进展与前沿,对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及时与相关领域教师沟通并推荐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与探索,使得导师制度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
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课程学习是本科的主要学习内容,课程学习包括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室基本技能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论文形式进行研讨学习。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研究型教学首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虽然本科教学重点是经典知识和传统技术的学习,但仅仅这样将远不能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呢?我们的做法是处理好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适当引入学科前沿知识,结合我校教师的研究课题,提出当前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讨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或研究热点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积极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研究性大学教学法的基本原则[3]。同时科研实践是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连接的纽带。开展科研实践训练,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科研实践,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生命科学的科研特性,使得科研实践在生命科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拥有国家动物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具有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平台与人力资源优势,为我院本科生科研活动奠定了实验技术平台。多年来学校积极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构建了很好的平台,本科生可以自由组合2~4人的团队申请江苏省和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StudentResearch Training,SRT),平均资助金额2000~3000元/项[5]。然而,学生的项目选题必须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与支持,因为大多数项目的实施需要在科研实验室中完成。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积极宣传本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与从事研究老师的交流,真正融入到学校学院的学术氛围中。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小型科研的设计、实施与总结,时间长至二年,短至四五个月。短时间的科研实践主要通过本科生参与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一年以上的科研实践主要是本科生自主申请省级或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由于教师的热情鼓励与宣传,每年有大批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工作中。
四、认真指导学生的科研选题与申报
科研训练的首要工作是选题。多年来我们指导了多届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的选题申报。如何结合学生兴趣选取符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课题进行创新训练呢?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对本课题的训练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现阶段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选取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课题。申报时教师无须包办代替,完全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团队的组建与分工、文献的阅读、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等具体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的选题与申报过程,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信心与团结协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得项目资助参与后续的科研训练。
五、保障学生科研项目实施
如果没有精心的指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后通常是手足无措,很难开展研究工作。作为导师,应该合理安排,建立保障本科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如下举措:(1)加强本科生的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吸纳本科生参与每周一次的研究生文献交流活动,并让本科生参与读书报告的交流;(2)选取优秀的研究生直接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实施的指导等工作;(3)定期交流研究进展与实验心得,指导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并对学生取得的进展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4)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的经费上的支持。尽管学校对本科生申请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经费资助,然而对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的研究经费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承担才能保障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让本科生对研究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真正融入实验室研究氛围中,学习到研究技术,并且与研究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及时总结科研活动的实践成效
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训练需要提交结题报告,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报告的总结与写作。对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规范的格式、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指导学生应用图形软件等处理实验结果、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同时,对研究结果要及时整理成研究,既肯定了学生的辛勤付出,又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年来,我们指导的本科生在《中国抗生素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讯》、《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Peptides》、《Protein Expr Purif》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且这些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都顺利进入重点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总之,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论是参与学术导师的工作,还是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在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并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与科研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9.
[2]胡诗红.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18-119.
[3]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1):63-67.
[4]曹建,王海欣,朱若珊,卢晓东.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21):16-19.
[5]汪育文,褚惠萍,曹祥荣,路遥,王伟.拔尖创新型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4):35-39.
1.1低年级的课堂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科学研究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引导,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代表前沿科学研究的图片、案例、视频等内容,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科学研究感兴趣;然后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教师所展示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教师也要尽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具有创新性。这样通过“案例教学”及“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引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维。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自行结成研究小组,进行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等。最后,每个研究小组进行总结答辩,阐述研究过程及观点。
1.2高年级的创新训练
科研创新训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中进行学生创新引导,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与创新创造力的主要环节。培养与训练对象主要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引导环节下提出的科研创新目标的大前提下,又具体制定出科研创新课题的主要内容,由参与的学生研究具体可行的试验方案和内容,并由指导教师进行把关指导后,推荐参加学校及省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平台评审。科技创新训练项目被审核通过准予立项后,学生们就开始进行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一般研究周期为一年。在此期间,指导教师定期与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创新试验训练中的思维方向,在关键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也要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阶段汇报。由于大学生首次参与科研项目,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与软件使用方面势必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问题,这时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对大学生思维及能力进行训练。这样的科研训练模式使学生克服盲从性和被动性,真正自主的完成科研任务,体会到创新思维带来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学术问题思考的客观性和多样性,促进发散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向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方向发展。
1.3毕业生的科研活动
在这个环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引导,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大四的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此时的创新实践是决定着他们未来能否适应社会职业的新的要求与挑战,为社会做出他们最大的贡献。大四的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完善,并且具有自动知识的思维与能力,也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和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这些为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在自主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可以锻炼毕业生的勇于探索能力、积极创新能力、抵抗压力能力,使他们在面临挑战时有更大的自信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做科学研究,在进行毕业生科研活动的时候,要进行双向选择,即,学生有创新意向要求与课题指导老师根据情况进行筛选,必须确定参加毕业科研活动的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后能够完成创新研究活动。在选择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时,首先选择在上一个环节参加创新训练并完成较好的学生,重新选题或者将之前进行创新训练时的项目进行深化研究。例如,在2010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笔者指导的一组学生进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5名同学中有2名为大二学生,另3名为大三学生,经一年的研究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顺利结题。此时有3名学生进入大四,开始着手毕业设计,经讨论研究后,这3名学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此项目是“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研究”的深入研究。因为已经有参加科技创新训练的经验和过程,3名毕业生的科研项目也进行得比较顺利,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与问题,但都得到积极努力的解决。同学也学会了在正常教学中没有学到的3种软件,为加强自身知识体系建设起到很好的作用。
2总结
一、前言
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而言,教学科研的过程是教师在适应时展的需求,以及学校、社会的变化之下,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进行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一个科研课题的形成要求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对教学提出自己新的意见和想法,并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探寻和研究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来源。没有丰富的实践课堂经验,就无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下,教师才能看到自己的课堂上的不足,并对优化教育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进行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活动。
一个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体现在其是否能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这一创新又继续对其的科研活动产生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将教学、教研和科研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要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学校和教师的力量不可忽视。作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主体,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而就教师自身来说,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以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学校要积极推动科研的发展
(一)转换观念,为教师营造教育科研的良好环境
学校的科研能力的发展与学校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相关的学校领导应该重视经管类专业发展科研的重要性,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一些激励措施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奖励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自主创新。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举行一些科研竞赛,鼓励教师积极的投身于科研活动当中,积极转变传统的以教学推动教育的发展,忽视科研的力量的情况。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大力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课堂反思和创新,并进行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声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到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和关键上,学校要为教师进行科研互动确定一系列的科研条件和保障制度。学校没有基础的科研条件就无法给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空间。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的推动经管类专业教研室的形成,选取校内科研能力较强,对科研具有热情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室的主干力量,负责教研室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存的发展科研教育的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用规范制约教师的行为,更好的推动教师进行课堂创新,实施科研活动。
(三)大力培养经管类专业型研究教师
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一个教师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学校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由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远远低于其他本科院校或重点高校的老师,因而在基础方面就已经落后了。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院校,但是校内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可减少。学校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育。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和与其他高校的科研互动活动。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力发展专业型的教师,让教师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校大力培养专业型教育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结合每一个教师的研究课题,学校可以开展教师教案的展评活动,进行教案的展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发展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评出优秀的教案对其它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作用;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师们对省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以发现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学校需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公开课,听取其他老师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思考自己的不足。在公开课上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对课题研究问题进行谈论,将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并组织教师们一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科研优化
(一)将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结合教学实践,以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课堂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科研选题的时候,要与自身的课堂实践经验或者所调查的课堂教学问题相结合,在发现问题以后,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考察其是否具有进行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和调查
首先,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确定研究课题以后,教师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需求分析和现状调查。而教学科研的对象一般而言都是以学生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状况再次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动态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发展进程。教师可以运用定量或者定性的调查方法,即时跟踪学生的情况,将资料汇总,并建立资料库。教师应该在后期对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科研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应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运用感官,或者其他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教育观察法是搜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观察法的突出特点是“环境的自然性”。教师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时要注意作好观察的分类和记录。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就可以采用此法并做记录,而不必另劈思路去做研究。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考察具体的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法方法。是科研过程中最常运用到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定量的调查方法,如问卷法。定性的调查方法如访谈法等。教育调查的重点是要考察现今的教育现状、分析和研究教育现状中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现象的具体表现中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教育调查要结合课题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我们在一些课题的研究之前,都要对课题所涉及的事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高职教学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解决,并不需要教师耗费过多的精力。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一般是指,在一定计划和步骤之下,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由教师或者研究人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我们目前运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分类,并及时进行讨论反思。此外,测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等也都是常用的科研方法。恰当的科研方法能顺利地总结分析教学工作实践,归纳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举行课题研究实验班,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因为大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都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因而可以选取某个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请骨干教师对这个班级进行课程的教学。研究人员观察教学中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教学意见进行教学反思,以推动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有时是一些旁人无法看到的“闪光点”这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对自身的经验进行积累,才能发现更好的研究课题。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思考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进行科研优化的重要性,总的来说,从课堂教学当中吸取经验,推动教育的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推动其进步和发展。
一、前言
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而言,教学科研的过程是教师在适应时展的需求,以及学校、社会的变化之下,对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进行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一个科研课题的形成要求教师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对教学提出自己新的意见和想法,并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探寻和研究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未来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来源。
没有丰富的实践课堂经验,就无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下,教师才能看到自己的课堂上的不足,并对优化教育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进行具有创新意识的科研活动。一个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体现在其是否能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这一创新又继续对其的科研活动产生影响。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将教学、教研和科研三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要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学校和教师的力量不可忽视。作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主体,学校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推动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而就教师自身来说,也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以教学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学校要积极推动科研的发展
(一)转换观念,为教师营造教育科研的良好环境
学校的科研能力的发展与学校政策的推动密切相关,相关的学校领导应该重视经管类专业发展科研的重要性,为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进行一些激励措施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奖励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自主创新。学校的相关部门可以举行一些科研竞赛,鼓励教师积极的投身于科研活动当中,积极转变传统的以教学推动教育的发展,忽视科研的力量的情况。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大力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在学校内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不断进行课堂反思和创新,并进行科研活动,提升学校的声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健全科研机构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该用到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心和关键上,学校要为教师进行科研互动确定一系列的科研条件和保障制度。学校没有基础的科研条件就无法给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空间。一方面,学校要积极的推动经管类专业教研室的形成,选取校内科研能力较强,对科研具有热情的骨干教师作为教研室的主干力量,负责教研室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存的发展科研教育的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用规范制约教师的行为,更好的推动教师进行课堂创新,实施科研活动。
(三)大力培养经管类专业型研究教师
学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一个教师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学校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由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远远低于其他本科院校或重点高校的老师,因而在基础方面就已经落后了。虽然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的院校,但是校内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可减少。学校要不断加强对相关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育。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和与其他高校的科研互动活动。以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大力发展专业型的教师,让教师不断认识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学校大力培养专业型教育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结合每一个教师的研究课题,学校可以开展教师教案的展评活动,进行教案的展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发展科研的积极性,有利于考察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评出优秀的教案对其它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作用;其次学校可以组织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师们对省内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摩,以发现自身教学上的不足,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交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学校需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公开课,听取其他老师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思考自己的不足。在公开课上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对课题研究问题进行谈论,将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并组织教师们一起交流,并解决问题。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科研优化
(一)将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结合教学实践,以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最大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契入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课堂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在进行科研选题的时候,要与自身的课堂实践经验或者所调查的课堂教学问题相结合,在发现问题以后,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考察其是否具有进行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和调查
首先,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确定研究课题以后,教师应该对研究对象进行需求分析和现状调查。而教学科研的对象一般而言都是以学生为主。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状况再次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动态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发展进程。教师可以运用定量或者定性的调查方法,即时跟踪学生的情况,将资料汇总,并建立资料库。教师应该在后期对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科研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应运用正确的科研方法
1.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运用感官,或者其他的科学仪器,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方法。教育观察法是搜集教育科学研究资料的基本方法。观察法的突出特点是“环境的自然性”。教师在运用观察法进行研究时要注意作好观察的分类和记录。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就可以采用此法并做记录,而不必另劈思路去做研究。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考察具体的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的研究法方法。是科研过程中最常运用到的一种方法,主要有定量的调查方法,如问卷法。定性的调查方法如访谈法等。教育调查的重点是要考察现今的教育现状、分析和研究教育现状中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现象的具体表现中总结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教育调查要结合课题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科学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我们在一些课题的研究之前,都要对课题所涉及的事实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在高职教学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来解决,并不需要教师耗费过多的精力。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一般是指,在一定计划和步骤之下,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由教师或者研究人员在行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我们目前运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但要注意资料的收集、分类,并及时进行讨论反思。此外,测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等也都是常用的科研方法。恰当的科研方法能顺利地总结分析教学工作实践,归纳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从而实现教学、科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三)举行课题研究实验班,及时进行经验总结
因为大多数教师的研究课题都是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因而可以选取某个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并请骨干教师对这个班级进行课程的教学。研究人员观察教学中的问题,并对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教学意见进行教学反思,以推动研究课题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每一天的教学活动中都会产生新的问题,有时是一些旁人无法看到的“闪光点”这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的能力,只有不断的对自身的经验进行积累,才能发现更好的研究课题。
四、总结
本文主要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思考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高职经管类专业教育进行科研优化的重要性,总的来说,从课堂教学当中吸取经验,推动教育的科研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推动其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一、积极引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
1.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创新能力
从学生自身来看,一些学生因为对专业的不了解、不感兴趣而厌学的现象日益突出,表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甚至经常旷课。因此,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强化时间观念,做好学习计划。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的前提。
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中国式的教育,都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单调的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造成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动手能力欠缺的现象。一些学生明显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只注重书本,不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确保所参与的科学研究顺利开展,在从事科研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2. 转变学生思维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学生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即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以过去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选择自以为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法,而排除其他一切方法。这种复制性思维方法会使思想僵化。而运用创新性思维,则可能找到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即使是在考虑到可能性最大的方法时,也要考虑到可能性最小的方法,关键是刻意挖掘所有方法。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性思维模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他们认识到,教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功能,它担负着把人类已创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任务。其次,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把科学家们的思维策略传授给学生。科学家们在从事创新发明时,需要对无法预知的事物作出多种多样的选择和推测,并在众多的选择中保留下最佳的思路。这种创新性思维过程往往是漫长的艰苦的,有时还会脱离已经获得的复制性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永远按照惯常的思路去思考,得到的也永远是惯常的东西,只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最终抓住问题的实质。其三,要把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是一种科学的创新,瞎闯蛮干是不会成功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必须以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生产活动中的难点、疑点,就是科研活动的重点;创新要注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成功的就坚持,失败的就改进。还要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经验,以利于作出科学的决策。
3.严肃校风校纪,完善教育机制
学校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其学习氛围和环境明显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营造好的学习风气和条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因此,学校应严肃校风校纪,创建并完善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机制。首先,课程设置要做到科学、合理;其次,相应保障学生学习渠道的畅通,做到图书馆图书的及时补充与更新,再次,搭建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最后,建立竞争机制,开展各种竞赛,设立奖项,鼓励创新。
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改革实验模式,突出学生主体
实验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在此期间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
2.鼓励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堂中心”的局面。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真正参与科学研究工,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校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性方面已有一些具体措施: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使学生在科研选题、课题申报、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结题总结等各个环节中得到导师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校实行基地班学生科研训练制度,进入大学三年级基地班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从事研究的课题组进行为期三周的科研训练,在此期间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未来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功。所有专业的学生进入大三的学习阶段,需要到药厂和医院进行实习,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将所学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
这些措施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发挥自身创造性方面都取得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让学生们参与科研活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调动教师积极性
高校的科研工作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主要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从事科研方面研究。因此必须调动教师积极性,根据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参与研究。
(2)正确进行科研选题
兴趣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相应教师,共同商讨和设计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由于研究课题源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设计和实施,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从而初步锻炼了学生们的科研能力,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行性。应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条件来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比如能否独立完成课题研究或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否完成;在不能独立完成地前提下需要考虑指导教师或是这个课题小组的成员能否到位;研究的经费、场地、仪器设备等能否到位等。
学生直接进入课题组,被要求完成所分配的实验内容,看似绕过选题、立项直接进入课题的实施阶段,但因标书在描述方面较为概括,某些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尽合理甚至方向偏斜,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科研主观能动性及创新精神。在选题立项方面,课题负责人要特别注重个人科研经验的传授,并将此作为科研规律性的东西与学生分享,比如个人专业兴趣、大量文献阅读、相关领域跨学科学习(如视网膜是脑的延伸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学科领域的发展对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常常起引领作用)、前期工作基础及从同行尤其国际前沿会议中获得灵感,找出兴趣领域的热点及空白,与自己的专业实践及专业背景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及可行性。学生在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主要通过在科研实践中体会、思考与解决,笔者利用自己的科研思维给学生以启示。
2提高文献查阅及文献处理能力
科研课题的新颖性要求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了解本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检索、阅读及处理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础研究尤其强调英文文献的查读。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精读基金申请报告中罗列的参考文献(主要是英文文献),透彻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自行查考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信息内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使用电子图书馆及网上资源,但英文阅读能力仍需重点训练及提高,这是从事科研工作重要的基本功,无捷径可走,只有大量的阅读。
3掌握基本实验室技能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笔者课题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视网膜组织切片及铺片的制作与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定量PCR及免疫印记技术)、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等。学生根据所安排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上述实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不但逐渐熟悉并掌握了这些基本实验技术,其科研思维及科研意志也得到了磨练.这是其他科研培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些硕士研究生多来自眼科临床专业,笔者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不同层次视网膜的组织和病理学结构特点、不同神经元的分类及排列,毛细血管及各种胶质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分布特点及功能,尤其是视网膜色素上皮与BRUNCH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毗邻特点。以笔者自身的经验,熟悉视网膜微观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对今后在临床中学习纷繁复杂的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的视网膜疾病大有裨益。
学生直接进入课题组,被要求完成所分配的实验内容,看似绕过选题、立项直接进入课题的实施阶段,但因标书在描述方面较为概括,某些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不尽合理甚至方向偏斜,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科研主观能动性及创新精神。在选题立项方面,课题负责人要特别注重个人科研经验的传授,并将此作为科研规律性的东西与学生分享,比如个人专业兴趣、大量文献阅读、相关领域跨学科学习(如视网膜是脑的延伸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学科领域的发展对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常常起引领作用)、前期工作基础及从同行尤其国际前沿会议中获得灵感,找出兴趣领域的热点及空白,与自己的专业实践及专业背景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其创新性及可行性。学生在课题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主要通过在科研实践中体会、思考与解决,笔者利用自己的科研思维给学生以启示。
2提高文献查阅及文献处理能力
科研课题的新颖性要求必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以了解本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检索、阅读及处理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础研究尤其强调英文文献的查读。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精读基金申请报告中罗列的参考文献(主要是英文文献),透彻理解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进一步自行查考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信息内容。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使用电子图书馆及网上资源,但英文阅读能力仍需重点训练及提高,这是从事科研工作重要的基本功,无捷径可走,只有大量的阅读。
3掌握基本实验室技能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笔者课题常用的实验技术包括视网膜组织切片及铺片的制作与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定量PCR及免疫印记技术)、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等。学生根据所安排课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学习上述实验技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在反复的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们不但逐渐熟悉并掌握了这些基本实验技术,其科研思维及科研意志也得到了磨练.这是其他科研培训方式所不能比拟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这些硕士研究生多来自眼科临床专业,笔者要求他们必须掌握不同层次视网膜的组织和病理学结构特点、不同神经元的分类及排列,毛细血管及各种胶质细胞在视网膜不同层次的分布特点及功能,尤其是视网膜色素上皮与BRUNCH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毗邻特点。以笔者自身的经验,熟悉视网膜微观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对今后在临床中学习纷繁复杂的容易使人产生畏难情绪的视网膜疾病大有裨益。
4实验结果汇报与论文撰写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6-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越显得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场所,有越来越多的课题值得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这对中国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各个高校都积极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探索正是强调了创新。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科研思维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理工科的大学生需要参加多门专业的实验课,实验课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般都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教科书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在编写好的实验教材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操作,往往没有思考,实验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仅仅靠常规的实验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创新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通过科研活动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学院采取了创新性实验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立足于基本的实验技能,允许学生在实验方案上做比较大的变动,倡导科学思维。在开设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收获。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信息收集和加工、独立分析和决策、实践、团队协作及归纳总结等能力的提高。
1.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他们需要明确的研究目的,根据需要查找文献,尽可能搜索一切相关信息。网络时代产生海量的信息,学生需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取舍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围绕研究目的获取各种信息,否则学生会在海量的信息前迷失方向,不知所措,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收集、加工能力,开阔了视野。
2.独立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根据所筛选出来的信息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根据目的选择合理、可操作的实验方法。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结果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获得,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不可唯高、精、尖的仪器和方法是从,要强调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以满足实验需求为准。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技术路线,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性实验失败的风险较高,工作量大,因此,往往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队友们充分的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实验设计早期,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怀疑,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培养学生科研思想的重要阶段[2]。指导老师断不可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实际上,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很特别,与老师的往往大相径庭。老师由于长年在一个领域里钻研,由于有思维定势,反而不容易跳出自己的框框。所以,指导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的过程。
3.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通过科研活动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想不做是空想,大学生的通病就是做得少。学生实验过程往往会遇到许多没考虑过的困难,出许多简单、幼稚的错误。作为指导老师,要鼓励他们坚持探索,鼓励他们以“变”的思维去应对某些不经意的错误或许会获得新的结果。在河岸研究如何捕鱼的人永远不会抓到鱼。
4.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活动日益复杂,日益强调团队精神,靠一个人的智慧单干不会有大的成就。在创新实验的开始阶段,就需要集思广益,深入与老师和同伴讨论才能将实验设计得更合理,可行性更高。在实验中同样如此,由于大部分学生需要上课,不可能全身心做实验。因此,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分工合作变得至关重要。有些小组时间安排不当,刚开始积极性高,经常全组人参加,到后来就由于功课等各种原因荒废实验,无果而终。
5.归纳总结能力。人常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强调的就是总结归纳能力。否则,再好的实验结果也只是一堆废纸,没人能理解,更不会有人认同。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尚未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指导老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找到实验的内在联系,揭示实验结果的本质。所有的实验报告都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知道要讨论什么。我给学生的建议就是:实验结果与预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获得的实验结果与其他人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进行这些比较和思考后,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的分析方法。
创新实验成功的表现在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要保证创新实验的可行性,还需要认真把握项目选题。项目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指导老师选题、学生自主选题、学生与老师协商选题。选择何种形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生的兴趣,既要避免学生被动做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又要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选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每位指导老师给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目前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学生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或内容,再由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适当调整,最后确立研究题目。对于具有特别想法的学生,既可以请相关学院的老师来指导,也可选择思维开阔、研究领域广泛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这虽然不是完美的选题方式,但能有效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创新实验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整个创新实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敢于怀疑。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一个创新实验就可以促成。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接受学生哪怕是错误或幼稚的质疑,允许学生与教师进行公开、平等的讨论。同时,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使他们敬业爱岗。如果指导老师的创新能力不行,那还谈什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大学教育方法、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雪,曹永建.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9-71.
关键词: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7-02
大学经历了历史发展和现代超越的阶段,被人们赋予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较为公认的职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的三种职能都密切相关,我国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期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可行的体系,培养途径也缺乏科学的梳理和总结。因此,以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合理的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一、加强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1]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2]。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3]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
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
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4]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
3.开放性项目和实验室保证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针对理工科本科生设立开放性科研项目和实验室,接纳本科生尽早的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中来,是目前有些高校促进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举措。开放性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本科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题、最快捷方式。[5]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系统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保障下对部分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不仅仅有助于本科生自身的提高,也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有待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赵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78-181.
[2]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46.
[3]肖川.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3.
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指导
研究生在读研期间要认真研究导师和所在院所相关导师的科研论文、科研方法和成果等,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到导师的研究课题中去,及时关注现有的研究新进展、研究中遇到的科研问题,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通过对文献资料整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统计及科研论文的撰写,主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熟悉科学研究步骤,学到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4]。在科研过程中,要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学术态度的培养,严格及时书写每天的实验记录,同时认真思考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分析哪些问题是实验过程中人为疏忽造成的,哪些问题是实验本身造成的。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与导师、课题组成员商量,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定期向课题组汇报实验的进展情况,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营造学术创新氛围
导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课题评审会、课题答辩会等,积极创造机会和平台使研究生有机会聆听国内外学者的学术历程、学术经验、学术成果,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研究动态、扩展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思路、增长学术见识[6],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发掘独特地研究视角,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加活跃;多鼓励学生参加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汲取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同时也会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研究生在做科研期间,如果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实验室,科研思维可能会局限于所在的学科,但是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研究方法不断在创新,在面对一些新的交叉学科的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研究生往往无从下手。这些知识如果仅靠研究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不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开展与一些科研单位的科研合作将是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研究生多走出去,多和其他科研单位开展交流学习。导师可以将部分实验委托科研单位来承担,同时选派研究生去该科研单位实习协助完成实验。在实习期间研究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来做科研,除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的实验,还要积极协助实习单位的其他课题工作,促进研究生和实习单位的友好合作交流。实习不仅让研究生学到更多更全面新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同时也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交际合作能力。也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现代化创新性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