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习动机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摘要】大学是否有效地教导过学生如何学习与治学,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成绩很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这跟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这一点对于大学来讲,教师可以改进,学生也可以改进。一方面教学要充满活力与艺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学会主动学习与思考,要学教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培养出独立思考与研究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与治学活力与艺术创新求知求用
人类知识的开启,文化的累积,社会的进步,都是不断学习和研究的结果。如何继承以往的文化和学术遗产,注意现代的需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使文化与知识薪火相传,更以不断创新的治学活动,使其发扬光大,确实是教学育人应尽的责任。
教学是师生共同朔造自我的开端,因此,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学生,从师取友,读书阅历,是不可缺少的人生历程。在大学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除了依靠教师的讲解,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建立思想。否则皆是依靠教师,就不能卓尔树立学生本人的成人理念,所谓“从人得者,俱非家珍”。因为学习或治学贵乎创新,没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就不可能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
作为教师,教学贵在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师生切磋,互相学习,才能决犹豫,出新意,发现新理论,提高思维判断能力。如周敦頣所云:“思者圣功之所本”(《通书?圣学》)。刘知几论思维判断的独得功夫,更为畅快明白:“自小观书,喜谈名理,其所悟者,皆得之襟腑,非由染习(《史通?自序》)。”这充分说明了治学或学习贵能思悟独得,当然这一根基,仍要建立在师生在教学中讨论和课后阅读资料上。元好问诗云:“鸳鸯绣罢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意谓所可公开的只限治学的结果,其自秘重者,乃治学之方法。古人是否秘法自重,是另一问题,然而教学与治学必重方法,故孔子云:“下学而上达。”钱穆以为“下学”即是“术”,《中庸》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钱穆又认为:“行远,登高是目标,属于道,自迩、自卑则是方法,属于术。”可见钱穆的解释深得古人的深心(见钱穆著《中国学术通论》)。可见教学与治学贵乎有方法,盖由“术”以达“道”,由术以由体达用,非有“术”不可,可见方法的重要性。然而方法之难,一是在于因时、因地、因人,斟势酌理,言之不易;二则人事无常,变动不居,无一定肆应之方,究求甚难;三则术源于道,人各异“道”,人各异“术”,故无一致的方法;四则方法出于经验,经验不同,各人的方法因而各异,虽有方法,更难以传授,故元好问云:“莫把金针度与人。”实有金针不能相度的深意,故教学与治学方法,牵涉甚多方面,不是纯然的一种方法论,而应先从端正基本思想意识入手。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的活力,是一种艺术和热情,通过教学来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悟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力呢?下面,我们就从几方面来谈一谈:
1教学应首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是一位教师精神与智慧的综合发挥,为激发教学活力,应首先从激发学生立志起,然后审己,明势,才能虚静,有恒与耐苦。因立志决定一个人的趋向;审查自己才能确定目标;明白未来趋势,以知作为;能虚能静,以作“照”“察”;才能有恒以收功;耐苦以求成。
教与学可以看成是一种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那就必须要有一些主动和活力。如果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教学效果就不会好——学生不可能在双眼停滞、头脑昏睡的状况下学习知识。既然教学有主动、被动之对比,那么教学的目标就是:第一提醒学生,学习可以是一件多少主动的事。第二要指出的是,学习越主动,效果越好。这个学生比另一个学生更主动一些,他在知识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更强一些,收获更多一些,因而也更高明一些。学生对他自己,以及对教师教的内容,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虽然严格说来,不可能有完全被动学习这回事,但还是有许多学生认为,比起充满主动的问与答,讲与听完全是被动的事。教师讲课起码必须要花一些力气,学生却只要听就可以了。学生被当作是一种沟通接收器,“接受”教师很卖力地在“给予”、“发送”的迅息。这是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学的常规,实际上这种“接收”就好比是被打了一拳,或得到一项遗产,或是法院的判决。其实要想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接收”应该像是棒球比赛中的捕手,而教师应该是投手或打击手才对。
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投手或打击手是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来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责任是“接收”,他的行动就是要让球停下来。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如果说有什么是被动的,就是那只球了。球是毫无感觉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的人如何玩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类似。讲课的内容就像那只球一样,是被动、有活力的双方所共有的,是由一方开始,另一方终结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类比的概念往前推。捕手的艺术就在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等。同样地,教学的艺术也在尽可能掌握住传给学生每一种知识迅息的技巧。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如此。教师不会故意投给学生接不到的球,尽管有时候看来如此。在教学中,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于教师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刚好被学生掌握住了。教师的技巧与学生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
事实上,教师就很像是一位投手。有些教师完全知道如何“控球”:他们完全知道自己要传达的是什么,也精准正确地传达出去了。因此很公平地,比起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教师,他们是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住”的。
这个比喻有一点不恰当的是:球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不是被完全接住,就是没接住。而一门课,却是一个复杂的物件,可能被接受得多一点,也可能是少一点;从只接受到教师一点点概念到接受了整体理念,都有可能。学生想“接住”多少理念完全看他在学习时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学习的技巧如何,即有没有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明确教学目标:为获得知识而教,以及为求得理解而教
通过教学观摩,我们可以下一个肯定的结论:教师没有一定的种类,也没有完全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学就像一种天赋,教学是教师个人的特质,和技巧与练习的关系不大。作为教师最正确的方法是凭借一种方法来导引和激发学生学习。我们假设学生有自己的头脑,现在让我再假设学生想学好一门课。这门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学习的一本教科书。编著者、教师和学生通过这本书来沟通一些想法。要想成功地完成这门课,完全看教师和学生能接获多少书中想要传达的信息,并如何理解和扩展信息。
1.1研究对象以芜湖市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1-2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按照各年级班级总数的20%的比例随机抽取5个班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共计332人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32份,回收332份,剔除漏选等无效问卷23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为93.4%。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在年级辅导员的帮助下,约定施测时间及地点。由研究者统一进行问卷发放,并告知学生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本次调查为匿名调查,学生只需如实填写即可。问卷填写完成后,问卷当场回收。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高考志愿、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否为学生干部等。专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选用由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经实践检验信效度良好。该问卷把专业认同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维度,包括23个题目,认知性因子为第1-5题;情感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6-13题,行为性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14-19题,适切性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20-23题。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a为0.92,分半信度为0.94。该问卷结构效度,专业认同的各因素间相关系数在0.27-0.60间,各因素与总分间的相关性在0.57-0.90间,均超过0.001显著水平,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采用Likert-5评分法计分,选项中非常正性答案是5分,其余依次是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项专业认同水平越强,相反则表明越弱。学习动机研究采用黄希庭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该问卷对学习动机的6个维度26个项目进行测定: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这6个项目又分别依次包含6、6、4、4、3、3个子项目。用Likert-5评分法,选项中非常正性答案是5分,其余依次是4分,3分,2分,1分。某个项目的得分越高,表明该项学习动机强度越强,相反则表明动机越弱。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高考志愿选择、是否是学生干部、对专业前景的态度等对学生专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闪调查对象中,男生76人(24.6%),女生233人(75.4%);一年级161人(52.1%),二年级148人(47.9%);非独生子女80.3%,独生子女占19.7%;来自农村的学生为214人(67.4%),来自城市的学生为31(10.0%);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为212人(68.6%);大部分护生认为护理专业是热门专业(57.9%);学生干部95人(30.7%),非学生干部214人(69.3%)。
2.2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均分为(3.65±0.629)分,略高于中间临界值(3分)。大一学生专业认同水平略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总水平及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三维度高于其他志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性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是否是学生干部,护生专业认同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2.3学生学习动机状况学生学习动机总均分为(3.74±0.607)分,高于中间临界值(3分)。大一学生学习动机及各维度略高于大二学生(P<0.05);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学习动机及求知进取、社会取向两维度高于其他志愿的学生(P<0.05),学习动机的其他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是否是学生干部、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学生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与学习动机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3讨论
3.1专业思想教育及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的基础研究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大二学生,这与周琼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怀揣着做白衣天使的梦想,且对护理工作特点,性质缺乏了解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水平较高,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二学生接触到较多的护理专业课程,并开始接触临床,明白了护理工作的辛苦,琐碎,专业认同水平较大一有所下降。因此,护理教育者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应着重介绍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使学生对护理专业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护理教育者还要提醒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为此提供一些应对的技巧,以此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从高考的志愿选择来看,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志愿的学生。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注册护士人数至2015年将增加至286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50%。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被调查309名研究对象中,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有212人,占68.6%而这些学生中有57.9%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为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好,毕业后很多学生可以进入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工资待遇较好。因此,大多数学生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而认为护理专业是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比较乐观。另外,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选择的学生,他们比较热爱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认同感较高,而没有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对护理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其专业认同感也较低。因此,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非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激发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强化情感教育,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3.2学习动机具有多元化的倾向调查显示,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各维度的均分高低依次是,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求知进取>个人成就>害怕失败。黄希庭研究的学习动机各维度的强度依次是:求知进取>物质追求>小群体取向>社会取向>害怕失败>个人成就。提示学生对个人利益追求的需要占据重要地位,在思想上更趋现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动机趋向于多元化,学习目标多指向短期的近景学习目标,学习目的较功利性及实惠性,且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这与苏秋红的研究结果相似。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社会供求关系的失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很多学生将经济收入作为就业首选;致使学生对护理专业学习的兴趣较低。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好学生心态,可能会导致学生长期情绪低落,产生厌学情绪。本研究显示,大一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这与鲁娟等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护理教育者需要采取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本研究显示,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学习动机及求知进取、社会取向两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志愿的学生,这可能是选择第一志愿的学生,对自己未来能够成为白衣天使充满向往,希望自己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以便能够胜任未来的临床一线工作,服务于病人,服务于社会。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人的一种内在情绪的倾向,它与愉快,开心的情绪是密切相连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进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及相应的技能、技巧,探索并追求科学真理。因此,护理教育者应注重注对其他志愿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强化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1.1厌倦情绪较明显。
不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表现出来了一种较为明显的厌倦情绪,尤以不少男同学为主,对历史课堂冷漠,对上课内容没有兴趣,课堂参与积极性很差,总是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来。
1.2主动性很差。
这类学生明显在课堂上和课后表现出主动性很差的倾向,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课堂中和课后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第四,学习方法机械。由于缺乏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因此一些学生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机械,主要是死记硬背,没有充分感受到学习历史学科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不能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历史学科的有效方法,长此以往学习动机持续降低,学习效果和质量不高。
2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之一就是要努力创造条件来使得学生真正地好学、乐学,这应该成为今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学习动机水平,来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1加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吸引力。
不少学生之所以对历史课程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高,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少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教学的吸引力,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各种悬念,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加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例如教师在讲《》这一颗之前,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利用幻灯片放一段我军和日军作战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利用这一视频资料来导入本节课,这样就可以让学校身临其境,便于教师的教学工作。
2.2有效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得学生将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一个负担,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因素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有效教师期望效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深刻的影响,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是积极的,有强烈动机的学习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效传达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动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发展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去参观有关的革命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课堂内容的真实感,发展他们对于历史学科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这样就可以在今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动机。
2.3有效利用各种反馈和评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之前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考察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反馈还要有明显的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不能大而化之,同时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例如可以对那些学习历史较为吃力或者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进行表扬反馈,但是在利用表扬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个别学生应该进行私下的表扬,避免课堂上的当众表扬,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心等,有效激发学生学历历史课程的兴趣。
2.4有效利用各种学习动机理论来激发学习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加强对于各种学习动机理论的了解和学习,然后用他们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动机水平,例如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归因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指导,一般来说,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之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而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之后的学习,因此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科学的归因习惯就尤为重要了。教师应该在学生每一次的学习结果后引导学生对每一次学习结果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归因,并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过程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因素或者能力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今后的历史学习不丧失信心,引导学生不断树立对于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争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3总结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 510800)
(Guangzhou College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800,China)
摘要:大学生失业现象普遍存在,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较高的失业率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造成失业的原因多样,研究显示,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成本高的问题。构建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是降低失业的重要手段,亦须从市场的角度寻找改善途径。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unemployment is widespread.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high unemployment rate shows the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nd frictional unemployment. The causes of unemployment are diverse.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mpact of labor market can not be ignored, especially the market of labor market in China has the problems of market segmentat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high market cost. To build efficient labor marke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ducing unemployment, and it must seek improvement ways from the market point.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Key words: labor market;frictional unemployment;structural unemployment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45-03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项目《如何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CR140708)的资助。
作者简介:米君龙(1987-),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0 引言
失业率是反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数据,同时也是社会稳定的主要指标,而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失业现象。一份来自国家统计局(NBS)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7.4%,这是自1990以来最慢的增长步伐。经济的转型升级意味着对就业贡献最大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提高。2014年新增就业岗位1322万个,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而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至4.3%微小区间变动。因为统计方法的局限、未登记失业人员以及隐形失业的存在,上述失业率低估了我国的真实失业率。据经济学人信息部的估计,2014年中国的真实失业率高达6.3%。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在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下,失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大学生失业的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经济发展方式、高等教育扩招以及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等。但劳动力市场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1 失业理论与劳动力市场
失业理论认为,失业可分为: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周期性波动,劳动力市场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人力资源供求关系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的一般性失业,因而也称为总量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寻找匹配职位的过程。因为人力资源在搜寻匹配职位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属于暂时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中不可避免的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特定区域或行业劳动力市场中,因劳动力与岗位不匹配,出现的失业与岗位并存的现象。结构性失业的影响因素多样,例如:毕业生的同质化、人才培养与市场所需错位、过度教育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统称为自然失业,是弗里德曼认为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均衡失业率。而在中国的失业现象中,因为市场发育不成熟以及体制制约等因素,使得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成为主要的失业类型,同时也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大学生群体,这两类失业类型尤为显著。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使用权转让和购买的场所,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与其他交易市场一样,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并且是高效的。但劳动力市场又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受到众多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使其很难达到供给与需求的自动平衡。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子市场,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完成劳动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场所,因而大学生实现就业实质上是基于该市场完成交易的过程。
2 失业的市场因素分析
2.1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从市场的非经济因素出发,给出了相对合理的描述,即基于政治、社会以及经济因素的制约,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相互隔绝、自成系统的不同部分,并且阻止了劳动力在不同市场间的流动。经典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大部分,并且他们在报酬率、职业稳定性、发展前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相比具有较高的报酬率、工作稳定,并且享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等。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明显的制度性分割特点,首先是所有制体制分割,尽管近年来,民营经济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且国家采取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公有制企业依然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业培训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具备足够的优势;其次是区域分割,由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分割,具体分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形成的主要劳动市场和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县级、乡镇等组成的次级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最集中的市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而相比之下,次级劳动力市场则出现了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特别是在吸纳较高层次人才方面。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造成摩擦性失业,特别是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例,主要原因为:首先,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了主次市场之间的正常流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待遇性差异被称为“分割性收益”。高等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活动,毕业生就业则倾向于选择能提供较高投资回报的主要劳动市场就业,即对“分割性收益”的追逐,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则“分割性收益”消失;同时,毕业生一旦选择次级劳动市场就业,则被普遍认为是缺乏竞争力的体现。其次,劳动力市场分割增加了市场成本。我国现行的户籍、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选择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毕业生很难再次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相反,由主要劳动力市场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要在接受较低期望收益的同时承担更大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不仅仅体现在户籍、福利、社会保障方面,更为可观的是终身报酬,因而优质劳动力资源对低质劳动力资源的替代性较差,从而加大市场成本。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了主次市场间发展的不平衡。毕业生普遍偏好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增加了东部沿海城市、发达地区就业市场的竞争,但这些市场的人才容量是有限的,毕业生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导致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造成部分毕业生失业,而失业的毕业生不愿意在次级劳动市场就业,因而同时造成次要劳动力市场萧条和毕业生的自愿失业现象。
2.2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对市场的交易行为和运行效率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到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和需求企业必须通过特定的渠道搜寻对方的信息,通过信息传递,双方在掌握对方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匹配,最终达成劳动使用权的交易。但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由于双方对现实存在的事实不了解,或者了解程度不够,或者故意隐瞒或掩盖真实信息,造成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这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的地位是不对等的。第二、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第三、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的相对地位是清楚的。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根据麦克利兰经典的“冰山模型”,该理论认为劳动者的个体素质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分为海面以上的裸露部分和海面以下的隐藏部分,知识、技能作为劳动者的基本信息,相对容易观察和评价,但对劳动者优异与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诸如: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隐藏信息,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也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条件。于此,不难发现,用人单位很难获取毕业生的全部信息,尤其是鉴别性素质,在实际的就业工作实践中,既是基础信息,因为部分毕业生的造假现象,加之校方的监管不严,也存在欺骗和隐瞒情况,此时用人单位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有时,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虚假招聘、只招不聘现象,虚假招聘是隐瞒劳动报酬、工作职位、晋升空间等信息;只招不聘则出于开发大学生市场,推销企业形象等目的,此时,毕业生则处在信息上的劣势地位。
通常,信息不对称按照发生时间和内容来看可分为两类:发生在签订合约之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发生在签订合约之后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信息优势的一方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事前和时候分别隐藏信息或行动,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2.1 逆向选择由是指某一市场上,劣质产品排斥优质产品的现象,其是指是市场失败或无效率,阿克洛夫的经典旧车市场模型是逆向选择的经典分析。具体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根据前文分析:第一,用人单位无法获得毕业生的全部信息;第二,较差毕业生通过隐藏信息可以达到与优秀毕业生具备同等的竞争力;第三,在假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保留工资(即毕业生可接受的最低工资)正相关,使得较差毕业生在保留工资上具备相对优势,即在同等保留工资的条件上,较差毕业生更愿意受雇,进而弱化了优秀毕业生的竞争优势,甚至将其逐出市场,进而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2.2.2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为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的不利于另一方的活动,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普遍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首先,毕业生在与一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并未退出市场,在另外企业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时,毕业生因不用或很少承担违约成本,因而存在道德风险;其次,如若企业不能兑现承诺待遇,毕业生可能会在短期内离职,既浪费了招聘机会和资源,同时造成毕业生的失业,特别是摩擦性失业。
2.2.3 劳动力市场成本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主要包括企业成本和就业成本。企业成本即企业为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所付出的所有费用与支出的总和,具体包括:搜寻、招聘、订立合约、培训及监督成本。而就业成本则指大学生实现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费用的总和。根据威廉姆森的三维度理论:交易市场成本取决于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首先,精细的专业划分决定了毕业生专用性较高,按照经验不难看出,专业化程度越高的专业,毕业生越难找到相匹配的岗位,相应的毕业生所承担的就业成本也越高昂。其次,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伴随着其他偶然事件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高,同时,双方在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市场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毕业生找到匹配职位是一个频繁交易的过程,毕业生在就业前期,需要不断进行职位搜索;即使签订就业协议,因为违约成本较低,毕业生并未迅速退出就业市场,而是进行持续的搜寻,以期获得能提供更加优厚报酬的岗位,供求双方的频繁交易,增加了市场成本。大学生就业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影响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因素,因而交易成本越高,摩擦性失业率也越大,市场成本越大使人才替代和流动阻力更大,所以容易产生人才和岗位的不匹配,造成结构性失业。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长期处于经济的繁荣期,伴随着转型升级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周期性失业不是主要的失业现象,但大学生群体一直保持较高的失业率,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其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市场成本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两种失业现象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就业市场影响因素。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问题,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均产生影响。市场成本决定着人才流动和替代,成本越高将导致较高的失业率,特别摩擦性失业率。
降低大学生失业率需要以下方面的措施改善就业市场方面的影响:首先、打破就业市场分割。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国,需要经济和制度两个层面的努力。经济层面需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通过经济手段缩小或消除“分割性收益”,分流发达地区就业市场过分集中的劳动力资源,进而缓解其竞争压力。制度层面则需彻底扫除阻碍人才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减小市场阻力,逐步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的就业机制。其次、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引入更多的非市场手段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干预,特别是政府和高校层面,双方需协力改善就业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搭建高效的信息平台,制定科学毕业生鉴定方法,规范企业招聘管理等。再次、降低就业市场成本。降低市场成本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毕业生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作用最为关键。政府就业市场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传统经济学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和公共物品提供不充分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市场失灵,就业市场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透视大学生就业市场[J]. 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田静.基于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二维度的职业稳定性测度[J].决策参考,2015(2).
[3]曾之光,沈士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3(6).
[4]任国友.基于冰山理论的大学生安全素质三角形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
[5]胡永远,李少斌.“逆向选择”下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J].人口与经济,2001(6).
1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分析
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前,应做好相应的系统需求分析。首先,用户需求。用户对自动化框架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框架的使用对象较多,因此,需要较好的权限管理;所提供的任务方式具有多样化,如:草稿任务、任务执行策略等;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进而确保框架的易用性;能够提供任务运行的数据、状态等,进而方便用户对于不正常的测试可进行人工干预;拥有强大的数据查询能力、模糊查询能力及其多条件查询能力等。其次,可行性分析。自动化测试框架应具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则是使用当前较为常熟的开发技术,如:Hibernate、Struts、JavaScript等,可简单操作,测试人员仅仅需要短暂的培训就能够熟练使用。经济可行性则是使用该系统后,能够减少人力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后期维护成本等,最终提升测试系统效率。最后,需求目标。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设计目标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其功能得到扩展。支持多种测试工具、异常处理流程、降低测试设备的空置率、具有统一的系统及日志收集系统。
2教学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分析
2.1搭建测试环境
本次自动化测试框架所使用的持续集成服务器为TeamCity4.0,属于分布式构建管理及持续集成服务器,可部署在Linux以及Windows平台上。数据库采用SQLite,属于轻型的数据库,其设计目标为嵌入式,拥有较低的占用资源,能够与多种程序相结合,如:C#、Java、Tcl等,是连接到程序中成为其主要部分,通过一个事物时锁定整个数据文件进而完成。功能测试环境采用SeleniumGrid,是分布式测试工具,其整个结构是由若干个节点与一个hub节点所组成,可根据用例中启动测试的类型来相应的将用例发送给符合匹配要求的测试。
2.2测试过程
在单元测试中所使用的Mock框架、在该框架中可按照次序条用的方法来实现,并在默认的条件下,其方法条用并没有一定顺序。若按照次序来录制,则在调用方法时应按照录制时的次序来进行,才能够确保单元测试的正确性。功能测试采用Selenium自动测试工具,通过模拟用户对Web页面中各项操作,进而准确再现测试人员编写的TestCases步骤。Selenium工作的核心部分则为Selenium-Core,可操作Web页面上的任何一种元素,如:输入文本框、点击按钮等操作。性能测试采用LoadRunner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从而来查找及确认问题,可对整个企业建构给予测试。通过使用该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测试时间,对性能加以优化,并且可加速应用系统的周期,可对系统行为加以预测,并评估系统的性能。
2.3测试结果
经过几个月的开发研究及其测试,经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应用于教学管理系统中,大大减轻了测试人员的繁杂的工作,并实现了24小时的自动化测试,有着较好的效果。其中创建测试任务是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核心环节,包括所输入任务的基本信息、选择测试用例、配置及其测试环境等。如图1所示。当完成测试后,可安全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并投入到正常教学工作中。
3结束语
【论文摘要】如何使高三理科生爱上语文,是我们许多老师苦苦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六年的教学实践,以学习动机论为依托,从借助各种数据、关注考纲学情、抓住学生亮点、巧用错误答案、注重情感交流等方面探讨了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的策略。
近年来广东省高考实行选科制度,笔者连续六年担任了高三理科班的语文教学。我校生源在广州市属于D组,有的年份甚至属于E组,天生不足,虽然理科班当中也有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但是,大多数学生偏爱理数化,语文基础薄弱、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动机,毫无学习激情。因此,一些理科班的语文教师不由感叹“教语文难,教理科生的语文更难,教高三理科生的语文更是难上加难”,此言不假,笔者深有同感。所幸的是困难面前并非无计可施。下面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助学习动机论的有关理论来谈谈如何激发高三理科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借用各种数据,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语文成绩的高低与他们能否上本科的目标有直接关系,而且语文是理科生有能力学好的科目,我借用了各种数据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因为大多数理科生讨厌空洞的说教,但对数据非常敏感,让数据来说话更具有说服力。
1. 利用上两届部分上线生和边缘生的成绩对比来说明语文成绩的重要性。
学生
语
数
英
X(化学)
理基
总分
本B分数线
是否上线
A(08届)
上线
B(08届)
未上线
C(09届)
上线
D(09届)
未上线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如果不好,英语又不拔尖,即使理科成绩突出,也难以上线,如学生B和学生D;相反,理科成绩较好,语文不拉后退,还是可以上线,如学生A和学生C。更何况,要想用我们的理科去拉人家重点学校的分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的文科要想办法不要被别人抛得太远。接着,我编了个顺口溜来激发他们:高考第一门,就是考语文,语文都不行,高考就不灵。
2. 利用《广东省年报》提供的往届高考分数最密集状态的得分点及人数告诉学生多一分的重要性。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分点
人数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每提高1分,就会把7000人抛在后面,而选择题1题就3分,上升空间很大;所以,对一些只要付出就马上可以见效的题目,如:名句默写、语音题等,应一分不浪费。
3.利用我校往届最高的理科班的语文平均分跟全校、本生源组、全市平均分的对比树立其能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理科班
全校
本生源组
全市
2008届
97.5
96.8
88.8
94.6
2009届
94.7
94.5
89.8
94.3
借助数据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去学,我们理科班的语文同样可以超过文科班、超过本生源组,超过广州市的平均分,一定要有信心。
二.关注考纲学情,安排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一、他们意识到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有联系;二、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高三语文课时有限,但要复习的知识点很多,而理科生的知识漏洞较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考纲,弄清考纲的要求,试题的命题规律、特点甚至趋势,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要结合理科生的学情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针对性。所选的教学内容紧扣考纲进行,题型要符合本省高考命题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学好这些内容是高考的需要,与他们的目标直接有关。二、有效性。所选试题应该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难度要适当,一些偏难、偏旧、偏怪题目不宜拿来训练,否则既失去了训练价值,又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三、侧重性。语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那些短期内很难凑效的知识板块,如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等,对笔者所教的理科生来讲,普遍觉得看不懂,读不明,做来做去都差不多,那么教师不宜在这些方面花太多的时间,使他们产生腻烦心理,而应把时间侧重放在学生觉得难度相当,能够提高的知识板块上。四、渐进性。近年来广东省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的范围是60篇,学生觉得数量多,难掌握,教师不妨采用渐进性策略,从短小的诗词入手,每周布置五首,周末检测,然后再逐步过度到较长的古文的默写上来,一周两篇,甚至有些文言文只要求记名句,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因畏难而退缩的情况,调动其学习兴趣,将能拿的分数拿到手。
三.抓住学生亮点,适时激励表扬
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说来,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理科班学生自尊心较强,但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却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笔者认为,每次试卷的评改便是一个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最好时机。所以,每次批改试卷时,对每个题目做得好的学生我都会做好记录,以便讲评时表扬。比如:张三同学虽然总分不大理想,但翻译题却拿了满分,讲到翻译题时,我便会先表扬他然后请他来给同学讲解;李四同学虽然很多题目做得不好,但语言表达题的第1题是全班唯一拿满分的,讲到语表题时我便会请他来讲解题思路;至于作文,值得表扬的学生更多了,比如结构较好的,选材新颖的,语句精彩的,卷面整洁的……总之,只要肯于去寻找,便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固然要重视他们在试卷中的不足并想法去补救,但不必让这些不足蒙蔽了双眼,甚至破口大骂,而应多肯定他们做得成功的地方,因为,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可以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至于试卷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便成了我们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
转贴于
三.巧用错误答案,重视思维训练
学习动机论认为: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将来的行为。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的作用又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并激发起上进心。
在高考中,语文试题的主观题占了约五分之四的比例,这类题光靠老师讲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靠学生训练,从训练中找出不足,获得能力。理科班的学生大多有一个特点,上课不甘于做沉默的羔羊,喜欢表现自己,思维活跃,但往往眼高手低,许多题目一看似乎就会,但一做又往往出错。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周全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轮流上台来做题,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答题的情况,对于做得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效,会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更加发奋学习。如果做得不足,教师便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语),因为这些错误恰恰体现了他们方法和思维上的不足,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点,教师不要将错误答案和错误原因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思考,引发他们改进思维方法,探究正确答案,让学生让学生明白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从而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五.注重情感交流,营造和谐关系
学生天然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充满安全、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这一环境的特征是:与照顾自己的成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成人能够看到他们独特的潜能;为学习所提供的支持,要符合学生自己独特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而又不用担心失败。
笔者认为,注重情感交流便是营造这一环境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的确,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感交流的方式很多,除了课堂上要抓住时机与学生交流外,课后的交流更不容忽视。
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都可多种多样。比如:对爱好体育的学生,教师可投其所好,请他谈谈篮球、足球等体育方面的内容,跟他套套近乎,让他不至于排斥你;对虚荣心强的学生,就算他语文学得不好,教师也可先拿他学的好的数学、化学等科目来夸他头脑灵活,聪明机智,等他飘飘然时再过渡到语文学习上来,告诉他数学化学这么高难度的科目他都能学好,只要也花时间和精力,语文同样能行;对于自卑的学生,教师更要注重与他交流,帮他树立信心,给他进行必要的课余辅导;对于试卷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他亲自面谈,引导他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然后提出新目标;对于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与其花大量时间独自写着长长的学生又不怎么会看的评语,还不如找他来面批,为他指点迷津……总之,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途径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很重视他、关心他、喜欢他,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喜欢我们,尊重我们,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我们继续摸索、继续发现、继续反思,我们终会发现让学生爱上语文并不难。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汉语;第二语言;学习动机;述评
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二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20 世纪50年代末开始,加拿大学者Gardner和Lambert 率先开启对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他们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构建的研究方法,成为长期主导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经典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Gardner等人的经典模式受到挑战。国外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单一视角研究带来的诸多局限,于是广泛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除了社会心理学外,还从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等多视角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视野得以扩展。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构建、发展和相关研究,为国内外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启动
汉语作为二语的学习者动机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始于20世纪80-90年代。究其原因,在此以前,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有限,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虽然早已起步,但主要是针对西方国家的语言学习者,很少涉及亚洲国家的语言学习者,而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动机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尽管如此,发端于美国的一些研究毕竟开启了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新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王及耳(1980)介绍了当时美国关于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结果;美国休斯顿大学的Xiaohong Wen(1997)对美国高校亚裔背景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结构以及动机因素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ung&Padilla(1998)调查了美国加州公立学校学生学习汉语、日语和韩语的动机。
在国内,由于这一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教学实践,特别是理论研究的重点还处于“教”方面,而非“学”方面,对学习者的研究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而针对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还属于空白。不过,有学者认为,2000年以前国内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属于早期研究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分类和描写。笔者认为,将学习目的研究归结为学习动机研究,属于纠缠杂糅。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也就是说,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目的则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没有无动机的目的,也没有无目的的动机。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绝非同一概念。虽然2000年以前国内学者对来华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但不属于学习动机研究的范畴。如高彦德等(1993)参照了吕必松(1986)的分类法,对北京语言学院汉语专业留学生的学习目的进行了分类和调查,其中以“为了解中国”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两个问卷选择题项来考察被试者的非职业目的,但分析时他又指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发达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动机之一。可见,当时国内学界尚未厘清学习目的与学习动机的关系,也尚未开启汉语学习动机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和国际上“汉语热”的持续升温,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国内学界不仅启动了相关研究,而且很快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主力。其中,徐子亮(2000)通过调查,对来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目的分别进行了分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各类动机进行了描述,较为清楚地区分了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关系。王爱平(2000)和高海洋(2000)则首先运用国外二语动机理论对汉语学习动机及其相关因素开展了研究。此后,对汉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还是在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不断拓展,从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1. 从研究对象方面看
(1)涵盖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首先,专门针对不同国家汉语学习者动机的调查比较多。(2)涉及了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一是研究中大都区分了学习者的华裔与非华裔背景。二是有不少专门针对华裔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3)考察了不同学习期限、进修形式、学龄阶段、汉语水平,以及学历与非学历、汉语专业与其他专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 从研究内容方面看
(1)对学习动机类型进行分类与调查。目前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基于国外学者的动机理论模式,“自上而下”式的分类。如曹贤文等(2002)根据Biggs的分类,把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冯小钉(2003)根据Gardner 的经典模式,把短期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性和工具性两类。王永昌(2011)根据Gardner和Noels的方法,把泰国本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融入型、工具型、外部和内部动机四类。第二种方式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自下而上”地分类。如孟伟(2007)通过自行编制问卷,按照因子分析的结果,将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命名为文化融入、学习情境、工具、外在压力、成果和教育六种类型。可见,由于研究者们依据的理论不同,方法、手段各异,因而在汉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2)考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孟伟(2007)调查发现,外国留学生的外在压力动机与其汉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刘宁(2010)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其内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相关性,外部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丁淑花(2013)调查发现,法国汉语学习者的内在兴趣型、可行性型和获取信息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出国工具型、学习情境型、个人发展型和学业型动机与汉语学习成绩不存在显著差异。
(3)探索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等其他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相互关系。高海洋(2000)调查分析了来华学习汉语的韩国学生的态度、动机、性格、焦虑等情感因素之间,以及动机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发现学习者的动机与其对说目的语社团的态度相关,但它不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詹文芳(2011)对泰国本土学习汉语的大、中学生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差异不大;女生的学习动机总体上高于男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高于高中生等。
(4)探索教师如何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策略。龚莺(2004)、张柯(2008)、彭磊磊 (2013)等分别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后,提出了教师激发和维系学习者动机的相关教学策略。其中,龚莺(2004)提出,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目的语社团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在教学中设立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等。
(5)探讨学习动机研究对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的作用与意义。贺阳(2008)阐述了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王敏(2012)论证了学习动机对汉语推广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研究特点
1. 研究始于国外,盛于国内。进入2000年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学界的介入和重视,以学位论文为主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通过中国知网检索,2000-2013年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6篇,收录相关研究的学位论文69篇。其中,2011-2013年有期刊论文26篇,学位论文54篇。
2. 在研究方法、内容和手段上,一是研究者们普遍应用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最新成果,不再局限于Gardner 等人的经典模式,研究视角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拓展。二是研究中除了主要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方法以外,也结合了访谈、观察等定性调查研究方法。在调查问卷的技术分析上,大都运用国际上通用的SPSS统计软件,使用T检测、方差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较为复杂而精细的统计手段与工具。
3. 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有非目的语环境下的汉语学习者,即在国外将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本土学习者。尤其是对后者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大热点。随着汉语国际推广步伐的加快,大量外派教师和汉语教学志愿者赴海外任教,他们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成为针对非目的语环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研究的主力。其中,研究者中有不少是在国内攻读相关专业的外国学生。对不同语境下汉语学习者动机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而且有助于汉语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二、当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尽管三十多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对二语学习动机的定义缺乏一致性
动机是决定二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的个体差异因素,对此学者们不会持有异议。但对什么是动机,其组成成分有哪些等等,一直在二语学界存在着分歧。如:Gardner(1985)认为,动机包括目标、努力的行为、达到目标的愿望和在相应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Ellis(1994)将动机定义为学习者由于需要或愿望而投入学语的努力;Dornyei(1998)将动机视为由诱因引起行动,并且该行动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持续下去,直至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针对Gardner的观点,Selinker指出动机中不应该包括努力的行为。Dornyei(1994)也指出,“态度”与“动机”是心理学不同分支的关键术语,在心理学文献中往往不会一起使用。可见,学者们对动机理解和定义的分歧导致了相同的动机术语其涵义可能不同,研究者貌似讨论相同术语的东西,实则大相径庭,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又往往进行横向比较或交叉验证,出现了诸多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从而严重阻碍了研究成果的整合。因此,对二语学习动机进行科学统一的定义,确定动机的构成成分并厘清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今后包括汉语在内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探讨不足,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
长期以来,国内外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大都基于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借鉴、效仿和验证性的调查分析较多,结合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特点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自身的理论建模。在此情况下,大量出现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所依据的国外二语学习动机理论模式是否完全符合汉语习得的特点本身是个问题。况且,不少研究者只是选择性地引入了国外多家学者的理论模式中的一些成分来搭建自己的研究模型。由于国外不同学者对动机的理解可能不同,所罗列的动机成分及其对这些成分的解释各异,而把来自不同理论模式下的一些概念,甚至是不同涵义的同一术语置于一个研究模型中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导致了一些动机成分在概念上的重叠和界定不清的问题,研究结果也往往相互矛盾,难以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终难以对激发学习者的动机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具体可行的办法。因此,未来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需要在广泛借鉴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理论探讨,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
(三)以实证研究具体化的定量研究为主,过分依赖自我报告式的问卷调查法
问卷测量尽管能较为有效地帮助研究者推断被试者的学习动机这一复杂的心理活动,但其出现的问题也显而易见:(1)由于受被试者的态度、情绪等因素的影响,被试者能否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存疑,从而使问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难以保证。(2)调查的样本都较小,缺乏自上而下的、涵盖各地区和各类学校、各类学习者群体的大样本调查。(3)在测量工具方面,研究者大都根据Gardner等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或选取其中的一部分题项,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也有研究者自行编制调查问卷。无论是选取或改编国外量表,还是自编的测量工具,很多都未见信效度报告。(4)目前普遍采取一次性的问卷测量,考察的是被试者在某一时间点的动机状况,从而使研究局限于横断、静态的共时研究的维度,没能揭示动机动态变化和可塑的特性。因此,今后的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应该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问卷调查法在应用上的一些不足以外,还应该进一步重视将自然观察、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更多地结合到研究中,使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相互帮助和验证,扬长避短,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四)对汉语学习动机策略的研究不足
Dornyei(1994)在构建二语学习三层次理论模式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现,就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系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三十条策略,从而最早提出二语动机策略这一术语。在随后的研究中,Dornyei(2001)指出二语动机策略应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其使用主体是教师;另一个是二语动机学习策略(又称为自我激励或自我调控策略),其执行者是学习者本人。目前,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中多关注动机教学策略,忽略了动机学习策略。而动机教学策略的提出多基于理论层面论述和教学经验的探讨,这些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是否有效,尚需今后进行实验性的验证。
(五)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与汉语国际推广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待加强
当前,随着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战略上已全方位向汉语国际推广转变。汉语国际推广以对外汉语教学为载体,离不开对学科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因此,汉语学习动机研究不仅要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更要立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需要,探求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愿望、目的等相关因素,为汉语国际推广在政策、策略和目标上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的研究也主要停留在论述其重要性的层面上,对于如何运用动机研究的成果服务于汉语国际推广的问题仍有待于加强研究。
三、结语
汉语学习动机研究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总体上还处于学习、借鉴的阶段。结合汉语作为二语教与学的特点,构建汉语学习动机理论及其研究模式亟待解决,另外在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或细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蓬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王及耳.美国汉语研究的意图及目标[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4).
[2] [美]Xiaohong Wen. Motiva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with Students of Chinese[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7(2).
[3] [美]Hyekyung Sung , Amado M. Padilla. Student Motivation, Parental Attitudes, and Involvement in the Learning of Asian Language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2).
[4] 高媛媛.国内近二十年来汉语学习动机研究述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5] 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 高彦德,李国强,郭旭.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7]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
[8]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9] 高海洋.第二语言习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0.
[10] 龚莺.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4.
[11] 郭亚萍.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12] 王茂.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3] 黄年丰.外国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14] 张柯.试论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5] 向琴.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16] 候创创.初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基于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视野下的对比[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8.
[17] 陈天序.非目的语环境下泰国与美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4).
[18] 刘霜.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泰国勿洞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9] [美]温晓虹.汉语为外语的学习情感态度、动机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3(1).
[20] 方舒,宋兴川.文化背景对东南亚华裔学生华文学习的影响[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1]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2] 付冬梅.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1.
[23] 高丹.泰国大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4] 曹贤文,吴淮南.留学生的几项个体差异变量与学习成就的相关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3).
[25] 冯小钉.短期留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26] [泰]王永昌.泰国蓝康恒(国立)大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7] 丁淑花.法国汉语学习者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28]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29] 詹文芳.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30] 彭磊磊.从认知视角研究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31]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
[32] 王敏.汉语学习动机和汉语推广策略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33] Gardner,R.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Baltimore,MD: Edward Arnold,1985:50.
[34]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715.
[35]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1):118.
[36] Dornyei, 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
关键词:化学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动机问题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可以说,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落实到学科上,可以认为化学学习动机是决定化学学习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当然是研究化学学习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习动机与学生、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有不断分析、不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试图从近十年国内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在化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化学学习动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化学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筛选了2003~2012年间的论文,得到73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54篇,学位论文有19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2.3.2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全部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者常参考和借鉴前人关于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编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研究学生的动机状况及其水平差异。如申宝爱(2004)在借鉴刘克文等学者的问卷基础上,修改调整问卷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性动机是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且部分动机类型在男女生、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3]。赵秀梅(2005)借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自编问卷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兴趣、归因、毅力与态度等进行调查,得到与申宝爱不一致的结果。一方面高中生学优生与学差生只在浅层次的受迫动机、依附动机等化学学习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差异显著[4]。吴江明(2008)则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主项目中分别设定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重点中学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极为显著,男生在部分动机和动机总分上明显高于女生[5]。
可见,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状况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关注。研究者往往采用调查法,并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由于研究依据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虽也有相似之处,但也常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
2.3.3 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研究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法主要也是调查法。颜红芹(2008)以初三、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1383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价值观等3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成败归因、师生关系2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外部动机产生影响,并指出上述4个影响因素相互影响[6]。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2012)采取自编问卷,对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强度为:价值观>成败归因>师生关系>自我效能[7],其结论与颜红芹的研究不一致。还有学者研究实验对学习化学动机的影响,如石郦、朱汝葵等人(2006)采用ARCS动机策略调查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发现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动机[8]。
可见,在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因素上研究者同样主要采用调查法,并进行统计分析。但研究者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尽一致,不同研究之间常出现互相矛盾或差异性较大的研究结论。
2.3.4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经验法。综合这些文章的结论,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引发求知欲、启迪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成志高(2010)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四个原则:①设置的问题小而且具体;②问题新颖,有吸引力;③具有适当的难度;④富有启发性[9]。
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动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调查发现,认为化学实验有趣而喜欢化学的人占大多数。赵礼明(2012)、杨晓珍(2012)等认为应该:①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以兴趣激发动机;②深化实验教学思维——以情境引领动机;③挖掘实验素材——以过程强化动机;④变革实验教学——以变化拓展动机[10];⑤揭示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11]。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动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价值要素[12],而要打动学生的心,就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李奎芳(2008)、钟角金(2011)等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3~14]。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避免和消除消极的归因。如柳彦梅、张存良(2012)指出,帮助学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学生智商高、能力强、学习努力等因素,可使学生拥有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将失败的原因归为稳定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弱等),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等),则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15]。
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如于湛慧(2004)提出“在定向环节中使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强化”、“在实施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评价与反馈环节中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培养适当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等具体措施[16]。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反馈要及时,鼓励学生主动反馈,充分利用批语等,更好地发挥成绩对学生的反馈效应,提高化学学习动机。
3 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化学学习动机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关注度有所增加。尤其在激发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方面的研究,为许多研究者,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这一方向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大。调查法和经验法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因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笔者认为,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后续研究进行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研究内容失衡。目前的研究过度集中在化学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上,虽然有实践的需要。但缺乏基础研究的结果就使研究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泛泛而谈,揭示规律性不够,方法上没有重大突破,结论也缺乏可迁移性。
其次,方法上不够丰富。动机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个案观察、问卷、访谈、实验等。但目前化学学习动机却以经验总结为主,至多使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法无法深入探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因而结论常流于表面。
第三,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抽样是否规范,所得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对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有极其重大影响。由于问卷编制与应用较为随意,使得研究信度与效度难以保障,在不同情形下常常得出不同结论,缺乏推广价值。
第四,对干预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化学学习动机,最终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但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在研究中关注教师因素较多,考虑学生主观因素较少,总体上缺乏更深入、更规范、更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界或是教学第一线都应当对这一领域保持较高的研究兴趣。在研究中应克服低水平重复,提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理解性和可迁移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13.
[2]彭彩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申宝爱.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2):47~48.
[4]赵秀梅.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学,2008,(11):24~27.
[6]颜红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2,(5):28~29.
[8]石郦、朱汝葵、周虹、吴颖珍.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6):48~49.
[9]成志高.化学教学中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8):93.
[10]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2~14.
[11]杨晓珍.新课标下如何点亮化学课堂的智慧之灯:用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技信息,2012,(32):360~361.
[1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6.
[13]李奎芳.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4):26.
[14]钟角金.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J].中学生数理化,2011,(1):4.
摘 要: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理论与实践脱节及两分现象普遍存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应用语言学界的学者们一直试图逾越这一困境,致力于利用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校验最新的理论假设。外语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几十年来无论是在理论建构方面还是实证研究层面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动机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二元对立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表现突出。由David Lasagabaster教授及其同事共同编著出版的《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个空白,本文将对本书内容作简要回顾与评论。
关键词:动机 理论与实践 外语学习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大学2015年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成因与应对策略研究”(编号:HDXJJG2015-18)的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李炯英、刘鹏辉,2015:34)。我国的学习动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内容多元,涵盖了学习动机的本体概念、理论与方法、学习模型、影响学习动机的相关因素。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方面,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范式日臻成熟,各种理论层出不穷,论文集《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一书集合了动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多角度地分析了动机和外语学习的关系,并创新性地提出指向动机流(Directed Motivation Current,简称DMC)的概念。作为新环境下产生的强化型的“动机路径”,该理论成为外语学习者在长期学习过程中追求“理想自我”的动力和愿景。
二、 内容介绍
该书主要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构成。理论部分共四个章节,本部分提出了DMC的概念,并系统详细地从学习者、教师和学习环境的维度介绍了外语学习动机的“多维性”。第五到第八章为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向读者介绍了内容与语言融合学习模式(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探讨了该模式的实施步骤以及如何提高外语学习者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最后一章,即第九章融合了前面的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指出语言教师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对目标设置、课堂教学技巧和教学行为等问题进行反思。
第一章明确指出DMC不同于先前的动机理论。该章结合实践论述了如何正确地培养学习者的指向动机流。首先,学习者要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实施步骤”、“认知调控策略”。换言之,学习者应该先找到“理想自我”,再通过寻求积极的可实现的情感支持逐步接近目标。
第二章研究了学习动机和元认知之间的契合点,进一步探讨了指向动机流对于提高长期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本章指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高年级的学习者因更难察觉学习进步而更容易出现学习动机减退。为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外语水平,老师应明确指出学习元认知因素与内在动机的紧密联系,学生要不断发现“想象自我”并以问题为导向使学习动机和元认知之间产生互动。
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焦点集中在教师和研究者为促进语言知识建构方面的共同努力。由于教师的教学动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书强调教师培训项目在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方面的责任。只有让教师培养完美的“自我意识”,才能提高他们教学的积极性。
第五章探讨外语学习者的学习信念,研究对象是瑞士语为母语的高中英语学习者。这些信念可以在生活以及课堂上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和行为,所以研究者呼吁教师注重导入背景知识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调控和自我认知。该章指出外语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自我调控策略等方面均有影响。
第六章介绍了CLIL在欧洲的实施效果。本章探索西班牙语为母语的学生之英语学习经历,结果显示尽管学生认为语言能力有限导致无法全面理解所学内容,但他们对该教学模式均持积极的态度。因此,为确保内容与语言综合学习模式更为奏效,作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互动学习。
第七章建议使用CLIL学习模式时,也应考虑教材难度的适切性。假如学习者使用母语学习尚有难度的内容,并不适宜使用该模式,因为外语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认知负荷。
第八章指出如果没有详细的目标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良好的反馈材料,而只是一味简单地使用CLIL,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九章聚焦双语学习背景下的动机研究。本章探讨了CLIL下的课堂中的目标导向行为,以及语言教育的“显性学习”和“显性动机”。
三、论文集评介
总体看来,本文集选材内容新颖、理论视角别具一格、研究方法多元,给专注动机研究的学者耳目一新之感。第一,书中所选取的论文大多是2012年以来所做的实证研究,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的编写思路。第二,在理论建构层面,编者先用一定的篇幅简介了DMC以及CLIL这两个后续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为读者扫清理解后续研究的障碍,突出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的认知规律。第三,研究视角呈现融合,书中涵盖了多个学科的概念,如理论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甚至部分章节也涉及了动态复杂理论与心智加工(工作记忆)等应用语言领域的前沿课题。第四,DMC概念表征了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的四个维度:学习者愿景、认知、情感过滤与学习行为四个范畴的涵义,建立起了全人化的外语学习动机框架,DMC丰富了以往学习动机的构念向度。第五,该文集的研究样本多样化,包括了不同学习背景下的学习者,如欧洲、亚洲与北美的外语学习者,此外学习者的年龄跨度较广,不仅关注成年外语学习者,也不忽视低龄儿童的外语学习群体。
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首先,编者认为二语习得应与社会文化理论进行有机整合,但很多想法仍处在基本假设阶段。例如,作者指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以及社会语境(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的差异来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规范,但作者并未提出具体的整合措施,也未清楚给出社会和个体差异所导致教学法的差别。此外,对于CLIL这个术语的概念内涵阐述存在分歧。其次,DMC作为外语动机研究理论中的“新生儿”,其维度及各要素之间会构成一个纷繁复杂的动态系统,但从文集中的文献来看编者似乎更专注于理论背景阐释,对这一概念的运行机制没有利用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证伪,比如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这些所建构维度的有效性?哪些外在因素会影响其愿景的强弱?这一概念中的各构念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之所以如此,我们认为DMC理论与二语动机自我调控系统论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语言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外因作用。最后,编者在书中对于CLIL进行了相当篇幅的介绍,但此概念中的第一个“L”令人捉摸不定,它是指所有的语言还是只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以外的所有语言?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诸多不确定性的解读与阐释,而作者的后续章节都是依据于此理论构念进行的相关实证研究,从这个层面上讲作者想要控制的自变量有些模糊不清。我们建议我国有关CLIL的相关研究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外语学习情境,不应机械照搬或复制外国的教学案例。
诚然,任何一本学术著作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编者如此行文也必有其自身的学术考究。总体来讲,《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范式,以多语境文化下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将二语研究中的动机理论与外语学习有机整合,为我国语言研究者及教学人员在课堂上开展动机研究提供了可借b的思路,是动机理论探索方面极具开拓性的一本论文集。
四、结语
《动机与外语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一书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指向动机流理论,体现了全人化的学习理念,代表了外语动机研究的新动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外语教师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言能力,实施外语教学提供了参照依据。此外,该理论模型汲取了以往动机理论的精髓要义,使得外语学习动机朝着多维融合与跨学科的研究范式迈进,该文集为如何实现该理论模型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的动机研究框架。正如编者本人所言,本书从多角度、多语境情景下分析了动机和外语学习,因此语言教师及语言习得研究者均可从该书中获得一定的启示,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教学实践。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具有新意且值得研读的学术著作。
参考文献
[1] Ting,Y. L. T. CLIL appeals to how the brain likes its information: Examples from CLIL-(Neuro) science [J]. Interna
tional CLIL Research Journal, 2010, 3(1):1-18.
论文摘要:通过采取培养和激发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对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文章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策略。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经历失败和自卑心理较强的特点,任课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具有动机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现状和成绩进行正确归因。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1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型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学习动机理论、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的归因论等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坚持“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思想,同时考虑到我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一个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模型。
2 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激发模式的实施
2.1 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是远景性动机教育(distant motivation)与近景性动机教育(proximal motivation)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的具体体现,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内在个人价值,从而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2 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果,即得到及时反馈信息,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学生知道其学习结果后,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尤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根据其学习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矫正学习行为,并使正确的学习行为得到强化。反馈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课程作业和各种考试考查成绩。反馈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作业、考试、e-mail、qq网上讨论等方式进行。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除了对其试卷、课程作业等环节做出公平的评价以外,还应对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作出适当的评价。
2.3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
2.3.1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设身处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可根据入学测试成绩,对于知识准备不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做好学习该门课程的知识准备。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能获得成功。
2.3.2 单元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引导其在精心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每单元学完后要安排一次综合练习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3 运用教育技术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3.1 通过cai课件或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可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cai课件充分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传递教育信息,教与学活动呈现出自主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是一种功能强、视听效果佳的教学媒体。cai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总结和复习所学知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由此可见,多媒体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最佳媒体,具有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广泛地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
3.2 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提高其学习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向他们提供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学习策略,包括阅读的策略、听讲的策略、记忆的策略、解题的策略和应付考试的策略。例如指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忆,如何解题,如何复习和如何考试等。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策略的同时,还必须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学习,也就是积极主动地激励自己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使其掌握并运用这门课程的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3 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自身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低,在学习中常带有自卑心理,学习方式不够得当,学业成绩偏低,因此他们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各异。根据学习动机的归因论,教师应鼓励并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有关成败因果关系的知觉模式,使学生树立只有努力才有可能成功,不努力注定要失败的信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因素,这可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有能力感,进一步增强其今后承担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同时,应预防学生将失败归于稳定和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的难度),因为这种归因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由此可见,对学生学习成绩作正确归因,可以激励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毅力,培养学习恒心,使学生自我勉励,自我提高,这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4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能激起自尊心,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学习效率高。但由竞争情境所激起的动机一般是外部动机。在竞争情境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机,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学生为了保持优胜的地位,可能主动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其更加完善。在竞争情境中,学生取胜后往往产生成功感、自豪感、满足感。由此可见,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活动,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也会有所增强,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3.5 科学使用奖励与惩罚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教师可广泛采用奖励与惩罚的措施,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奖励是一种外部激励因素,具有促进学习活动的力量。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奖励制度,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并通过树立榜样来带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利用奖励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 结语
激发与维持中职计算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措施很多,我们应该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结合中职办学条件和学生特点,正确地加以运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扩大学习成功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一、学习动机理论基础的分类研究
(一)主动学习型动机和被动学习型动机
Lambert在20世纪中期开始对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分类。他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动学习型动机”和“被动学习型动机”两大类,按照他们的研究理论,前者是指ρ习知识与技能有着浓厚和特别的兴趣爱好,对用所学知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抱有较高的期许;而后者是指学生为了自己急需的某种技能而学习,将学习的目的看做是一种工具载体,掌控此项技能后会给学生带来客观的利益。
(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动机是一种心理内部驱动力,是激励人们采用一些特别行动的情感或动力。学习动机激发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动机的激发和内部动机的激发。外部动机是由外部环境影响而激发的;内部动机是激励学生去执行的内部归因。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考入重点院校就意味着能得到亲朋好友的赞赏,这是外部动机的一种表现。有些学生喜欢打球、唱歌、写作,不管付出多少汗水都乐此不疲,这是内部动机表现形式。
(三)情感动机理论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过程中,情感动机会辐射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爱好和兴趣、学习效果。情感是人们思想折射出的现象和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正面的态度包括高兴、喜欢、满足等;负面的态度包括讨厌、愤慨、恨等。因此,情感动机对于学生起着辅助作用,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条件下才能有助于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自愿学习和主动投入精力去追求学习中的爱好兴趣,就能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和心态。
二、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学习动机中的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中的动机策略成正比例,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存在着非常突出的正比例关系;深度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每一个归因都包含着同样分量的正比例关系,浮浅层面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每一个归因却都显示出负比例关系。从整体上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也存在相同的正面影响,而浮浅层面动机、成就动机对学习策略存在负面影响。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的类型有关,其中深层次动机与学习成绩的比列系数最大,对学习成绩的提升影响较大,成就动机的影响力较弱,而浮浅层面动机对学习成绩产生出非常大的负面作用。具体的说,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变量值,动机可以增强行动提高学习成绩,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加大学习的动机。
(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策略和每一个归因与学习成绩都有着正面的相关联,关联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动机策略方针、认知策略方针、元认知策略方针、社会性策略方针。其中,认知策略方针是资源加工的方针,元认知策略方针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针,社会性策略方针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方针,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策略的每一归因方针都对学习成绩产生强大的正比例影响。
三、结语
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做出创造性的改革来适应于当今社会对就业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在高职高专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花大力气、有大投入。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联系千头万绪,而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归因维度又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定要对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上有足够重视。我们要以赞扬支持的态度鼓励他们,在他们身上体现的优点和优势,也要以欣赏的角度来看待,要挖掘潜力与培养能力并重,不拘一格降人才,让高职高专学生与正规大学生一样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同时,加以扶持其合理的兴趣特长,让高职高专学生在社会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关键词] 学习动机 选课动机 影响因素
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人的需要、情感和意志,人的活动总是由某种需要、目的来引发的,选课行为自然也不例外。学生选课或是为休闲运动,或是兴趣所致,或是为提高自身水平、或是为以后就业等等,从根本上讲是满足自我精神的需要。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选课动机是有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其中的,它是集合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因素在内的高级认知过程,受能力、工作和社会取向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大学公选课学生选课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多,现将其综述如下:
一、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综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最初是由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所发动的,然后有机体就根据过去的经验或已形成的习惯确定他所要采取的行为的方向(定向)。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强化、惩罚等来加强、保持或削弱某种行为。学习行为也是这样,如果这次作业想得到高分,那么就要做得用心一点。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动机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等。
认知派对动机作用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行为是人们对事件的理解作出反应,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来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由我们能否得到奖赏或惩罚以及生理需要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认知的观点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作用。例如,学习的满足或成就。人们有理解周围环境、自我决定、和周围世界达到平衡这样一种需要。在认知结构中,动机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的,特别是对成败的分析,在动机作用的成就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本主义在解释动机作用时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以及力求个人的生长或像马斯洛所称的自我实现。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动机作用的观点与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是趋于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内部的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融合了行为派和认知派的观点,它们既考虑行为的结果,又考虑个人信念等的影响。如著名的期望理论强调,动机可被看作是两个主要因素的产物: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其中缺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对动机作用的解释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还有本能论、生物需要论等,从有机体组织的需要出发,为保持体内平衡来解释动机。
二、关于参与动机的理论综述
1.能力动机论:Harter(1978)认为:“个体倾向在能力较强的领域表现所长,同时在表现中增进技能。如此一来,成功的表现就会带来自我效能和正面的情感,使得继续参与的动机增强。”因此个体之所以知觉到较强烈的自我效能和表现的控制,乃源于正面的情感和动机。一个高自我效能,且作内在、控制归因的人表现的会比较努力、愿意持续追求成就,而且容易感受较多正面的情绪。
2.成就动机取向理论:根据Maehr&Nicholls(1980)提出成就动机取向理论,认为个体动机主要来自以下三个目标导向:能力、工作和社会支持取向。能力导向的人努力表现以和他人进行比较;而工作导向的人以精熟为目标,以自我比较为评价标准;以社会支持为导向的人则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正面回馈。根据这个架构,Nicholls(1984)进一步探讨目标导向、知觉到的能力和工作难度之间的交互关系。Nihcol1s认为以能力为导向,且对于身体能力有高度知觉的人最倾向表现高度的参与和持续动机。
3.社会交换理论:Smith将Thibuat&Kellye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重新以认知--情感的模式加以架构。这个理论主张社会行为受到扩大正面经验和缩小负面经验的驱使。只要结果是个体想要的,行为便可能持续。
三、国外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英国的古达斯(Goudas&Biddle)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做出所有决定,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集中指导,而不对学生单独进行指导;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为区别方式,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有很多的自我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后进行内部动机的测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
Biggs & Mooes 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2)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种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情感的和谐。(3)成就动机,学生可能是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重视学习的价值。 (4)内部动机,学生学习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
Houle(1961)在《心灵的探究》(The in quirking Mind)一书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1)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2)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而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或内容无关。(3)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Sheffield第一个对Houle的动机取向分类研究进行系统而广泛探讨的学者,他根据 Houle 的分类体系参考其他成人教育学者和有关的文献制定了一个量表,以实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抽出五个因素,分别是学习取向、活动欲望取向、个人目标取向、社会目标取向、活动需要取向。
心理学家 Bremnnaoibson、MargaretAndesrne、JohnNiehols 等人关于内部动机的研究表明(1994):“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同时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而且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者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
四、国内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路海东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学习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分。
梁丽萍等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认为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种种焦虑和担忧较少,其消极的成就动机较弱。大学男生与女生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逃避失败的倾向两个变量上均无差异。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较之低成就动机者在职业观和择业标准上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更为强烈的重视和关注。
鲁克成、李健荣、夏应春提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动机的产生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
毛晋平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惑不明;(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
五、关于大学生选课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张志梅(2009)在《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从选课积极性看,越低年级对选课热情越高;任课老师、课程内容、从众心理、课程的开设时间、学分收费问题、修读年限和双学位问题都会对选课动机产生影响。
郭德侠(2009)在《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公选课的内容、结构、管理等方面因素会影响学生选课,大部分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公选课的学习达到了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以及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与修养的目的。但大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倾向,偏好于能为自己带来实用价值的课程。
纪滨、秦锋、马丽(2008)在《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选课行为和心理受“选课时的感觉”、“所选课程与所学专业密切程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类型”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马杰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与教学质量控制》一文中指出:要真正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公选课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途径之一,就要深入挖掘校内老师的潜力,开出能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走向社会的需求的课程,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舒醒(2005)在《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选课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用性,大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二是轻松性,这类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要么选择一些考试考核不严、教师管理较松的课程,要么选择一些学起来轻松、好玩、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杨靖、蔡明(2009)在《湖北经济学院公共选修课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公选课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结构。
吴自力(2008)在《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制应用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思维水平。这些是大学生选课的重要动机。
参考文献:
(1)栾伟元,《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课学生的选课动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薇薇,《动机理论在高校两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维亚,《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5期
(4)吕陌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郝云鹏,《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3期
(6)张志梅,《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7)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6期
(8)纪滨、秦锋、马丽,《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9)舒醒,《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英语学习;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动机来源;动机特点。
一、研究背景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家就已经意识到了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西方早期对于动机的研究大多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如詹姆斯、弗洛伊德等将所有人类行为都用本能来加以解释,沃德武斯等用内驱力改进了本能论的不足,斯金纳等联结派心理学家提出了以条件反射为核心的强化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论及阿特金森等的成就动机论,都对动机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加德纳和兰伯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第二语言学习动机,实现了心理学与外语学习的有机结合,所提出的态度/动机测验量表AMTB以及将二语学习动机进行融入型(integrative motivation)与工具型(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两分法使他们成为二语、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二语及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趋向于更加实用化、以教育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研究背景,如匈牙利学者D6myei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语言、学习者和学习环境三个层次以及七个维度,扩展了经典模式。我国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大多循着西方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学习动机内部结构等。高一虹等关于“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综上所述,我国对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大多以西方的经典或扩展模式为主要思路,然而,西方模式未必完全适应我国实际尤其是我国的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形成了一个独特英语语学习群体,其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激发其英语学习动机就成为一个关键。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出发,一是探讨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动机来源,二是分析其动机的动态特征,以期对外语教学研究有所启示。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的对象是某综合类大学本科一、二、四年级的学生共30名,其中女生11名,男生19名。问卷主体共26题,主要采用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李氏五级量表,探索式反映本科生英语学习者动机的主要来源及特点、学习动机来源及相关特点。因问卷前三题与本文最终欲得出的结果无关,故没有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其他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动机来源
问卷第4题至第26题是对动机来源的探索,对这些题的数据分析显示,KMO=O.528,Bartlett’STest结果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正交旋转(Varimax)将这些选项白然归为七个类别,累计解释总方差的82.685%,与斜交旋转(DirectOblimin)累计解释百分比一致。其中,问卷第21题单独归为一个因子,但考虑到它和第22、23题都是从学习者从自我认识角度出发,且第21与22题反映了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故将第21、22、23题精炼为一个因子,得出最终的六个因子。因子一包括六个选项,无论是最初学英语时劲头足、喜欢学习语言、喜欢英文电影、歌曲,还是向往英语国家生活方式、了解其文化或掌握英语运用能力都体现了人类天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的本能。这个因子与加德纳的融入型动机理论相似,即学习者对于融入另一个语言族群(ethnolinguistic group)的愿望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但学习者并非想要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而只是出于对其文化的喜爱。同时,这也与Edward Deci等学者所提出的内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理论相似,即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是出于对他们单纯的喜爱而不是为了得剑外在的奖赏,这种被内在动机激励的行为旨在达到某种内在奖赏的结果。因子二体现了教学环境对于学习者的影响,如教师讲课风格、周围同学、听课人数、多媒体教学、英语教材等。这一冈子从五个侧面印证了D6rnyei和Csiz6r的三个层次中的学习情境层次(Learning Situation Leve1),证明了外在环境对于英语学习者的动机的影响。冈子三极大地体现了中国特色,包括有利于学汉语、不辜负父母期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这三项,分别从对于母语的热爱、孝心、爱国三个层面表现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华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克己奉公,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的传统美德”,同时,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因子四与短期目标有关,包括努力学习英语后的成就感、通过考试并顺利毕业,以及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短期目标与大多数长期目标一样,属于工具型动机,但不同的是,短期目标从学习者角度体现了一种被J.布罗菲称之为“胡萝卜加大棒方式” (carrot.stick approach):建议教师在学生表现出目标行为时给予强化,相反则不给予强化;如果学生总是表现出不相容的行为,必要时还可以予以惩罚。因子五包括出国深造、事业发展、个人素质象征在内的三个选项,体现了长期目标的特征。其中,事业发展和个人素质象征比较接近于加德纳的工具型动机理论;但出国深造可能是为了融入英语国家,也有可能是为了将来事业的发展,因此既属于融入型动机,又属于:具型动机。因子六基于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情况的了解,如学习成绩优劣、制定阶段性目标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其学习动机。英语成绩优劣对于动机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了班杜拉的白我效能论,即人们对自己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论证了归囚理论,即过去成绩对学习动力的影响。制定阶段性目标对于动机的影响可以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及“.+1”原则来解释,认为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应该略高于他们现有的水平,即输入既不能远远超过他们的理解能力,也不能毫无挑战性,这样,学习者既能理解大部分内容,又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2.动机特点
首先,从总方差解释表可见六种动机来源解释总方差的百分比,其中,求知欲本能以及教学
环境分别解释总方差的25.493%~H 16.785%,占较大比例。毕业论文求知欲和好奇心乃人类共性,毋需多言。教学环境的较大影响则具有中国特色。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国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因此,外在环境尤其是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非英语专业人学生学习英语很大程度上受到“证书动机”的驱使,其学习英语的被动性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周围同学、班级大小、教材等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u向其英语学习动机。其次,因子一即求知欲与因子二即教学环境联系紧密。通过因子转换矩阵(componenttransformation matrix)得出因子一作为变量时,与因子二的联系系数为0.476,反之,因子=与因子一的为一0.408。由此可以看出,融入型或内在动机较强的学习者也容易受到以教学环境为主的外在环境的影响,然而,较易受到教学环境影响的学习者却较少地被内在动机所激励。再次,因子二即教学环境和因子四即短期目标也有较紧密的联系。因子二与因子五的联系系数为0.342,反之为一0.216。可见,较易受到教学环境影响的学习者往往倾向于为了短期目标而学习,反之,两者却不是正相关,即教学环境对于
这类学生并无显著影响这一类学生可能为着某些短期的目标而努力学习,但这种状况却维持不久,动机常在某一短期目标实现后、某~外在刺激消失或不起作用后随之减弱。
四、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对象人数过少、涵盖面不够完善,英语论文难免产生或多或少的误差。编制问卷不够缜密,给数据处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研究结果远不足以囊括动机的来源及其动态特征今后的研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同时可向动机周边的学习要素辐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0-423.
[2]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l18一l21.
[3]D6rnyei,Z.&Csizdr,K.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Language Learners: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1998,(3):203—229.
[4]D6rnyei,Z.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1998,(3):l 17—135.
[5]高~虹,赵媛,程英,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季刊),2003,(1):29-38.
[7]Freeman,D.L.& M.H.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 Beijing:Foreign Lan 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73.
[8]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200 1:38.
[9]钟明善,朱正威.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l15—118.
[10]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形成是教学系统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文章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教学系统因素在教学质量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证明除传统关注的教师教学和教学环境因素外,学生因素(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对最终学习结果具有较大影响作用,且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论为高校教学管理和大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
为了应对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问责,许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环境保障问题的解决上。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作用。因此,将高等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关键教学因素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教学结果的影响,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不仅是高教教育改革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且也是高校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假设
高等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存在状态,它不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作用、学生作用和教学环境保持其各自特点情况下的有机统一。本文将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归为教师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教学环境6个系统变量,并以学生学习结果和学生满意来衡量最终教学质量。
1. 学生因素在教学质量形成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对学习结果有决定作用。本文在高校课程教学背景下讨论学生如何促进他或她自己的学习,以及这些学生变量对教学质量作用机理及其与其他教学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学习动机
动机是“以心理内驱力和心理性需要为动力源泉而促成的促使行为主体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动机产生于他们的内部需要,主要表现为对知识、能力与发展的需要。许多研究都强调内部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对认知和学习成绩有正相关作用。动机促使学生关注教学,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如复述信息、将眼前的任务与以前的知识进行联系、提出问题等。动机会使学生主动地选择任务,当遇到困难时,动机强烈的学生将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退缩。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什么,学到多少,都受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我国学者杨小虎对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影响研究表明,学习兴趣、自我效能感、价值、工作、氛围、竞争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影响显著。综上,本文进行如下假设:
H1一H3: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学生学习结果、学生满意)。
1.2学习行为
本文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统称为学生学习行为。其内涵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努力程度、学习的自我管理等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是学习的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其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超越性。成功的学习者具备主动、有目标导向,自我调节和个人责任心等个性特点。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提倡学生是整个教育的中心;个人化的学习应该自主学习,而非仅仅吸收知识;学习过程是自我实现的过程;学生和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如何获得。美国学者Resnickt~为学生要通过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并不断使这种监控自动化和熟练化,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且能够进行即时的学习评价。
学习者自我管(self-reguatory)是个体有效使用自我认知策略监视自己的学习理解技能、自主设定学习目标与计划的意愿与技能。在绝大多数学习环境下,自我管理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中介因素。目前,一些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显著相关。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一H5:学习行为影响学习结果(学生满意)。
2.教师因素在教学质量形成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为理解而学习,为理解而教学。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在以学习为中心的高校教学体系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良好的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通过独立探究、合作等方式学习,促使学生愿意学、会学、学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结果。本文综合国内外有效教师、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假设:
H6一 H9:教师素质影响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结果、学生满意);
H10-H14:教学态度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学习结果、学生满意);
H15一H18教学行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学生满意)。
3环境因素在教学质量形成中的作用
环境因素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变量。为了理解大学环境对学生参与和学习结果的影响,Pascarellat通过测量学生对他们所处环境的感知以分析环境因素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Pace和Kuh&Hun3]使用大学学生经历问卷调查数据评价大学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感知环境对他们对自己的教育结果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进步的感知有正相关关系。因此,本文进行如下假设:
H19—H23: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学态度、学生学习结果、教学行为、学生满意)。
4.教学结果评价
开始于20世纪9O年代的第二次教育改革,考虑到高校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强调高等教育的外部效能和市场效能。高等教育教学的结果不仅是学生学习结果,还包括相关各方的满意。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相关方的满意主要是学生满意。因此,本文将教学结果用学习结果和学生满意两个结果变量进行测评。并验证如下假设:H:学生学习结果与学生满意正相关。
三、研究模型架构与实证结果分析
1.研究模型架构
根据研究假设,构建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影响机理模型,其结构如图1。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软件VisualPLS1.04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和模型参数估计。结构方程模型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应用与之相应的线性方程系统表示该理论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目前这种重要的统计分析技术,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问卷设计
研究数据的收集首先是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变量的初始问项;然后小规模访谈,消除歧义,确认变量选取的恰当性;编制初始问卷;进行探索性分析;根据探索性分析结果,修改研究假设,形成最终问卷。问卷内容包含44个观测变量,5个人口变量。量表采用了Likert10级量度。
4.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择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发放总量为500份,回收总量414份,样本总回收率为82.8%。经过仔细检阅每份问卷,从问卷的表面直观判断问卷内容能否反映被访者的真实感知,结果发现有178份问卷填写的每个问项的回答基本全是相同的,因此,本文将这部分问卷作无效问卷处理,这样使得问卷的有效回收数量降到了32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64.4%。经过剔除无效问卷后的抽样的规模依然达到了最低样本容量标准255以上。
5.结果分析与讨论
(1)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数据的VisualPLS软件运行结果表明,总样本的4个维度的8个潜变量Crortbach值在0.809326—0.931828之间,超过临界值0.7,见表1所示,这说明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8个潜变量AVE值在之间,见表2。高等数学样本潜变量AVE值在0.511012—0.770266之间,超过临界值0.5。这表明测量指标的解释力超过其误差方差,各潜变量的测量有足够的聚合效度。
(2)因子荷载标准参数估计
根据一般准则,当样本量大于或者等于50时,因子荷载系数大于0.30的应该认为是显著的;因子荷载超过0.4O的条款可以认为是很重要的;超过0.50的条款是非常重要的。模型观测变量的荷载系数范围在0.3758—0.9067之间,远远大于临界值。
(3)模型的参数估计和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关注模型的因果效应。包括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由因变量到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以路径系数来衡量效应的大小。间接效应指因变量通过一个或多个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大小通过所经过路径系数的乘积之和来衡量。运用Bootstrap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估计和显著性检验。路经系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路径系数T统计量的值在1.9861—15.7802之间,均大于1.96,表明以上假设可接受,因子载荷的T统计量的值在3.5339—15.7802之间,权重T统计量的值在3.6136—26.1666之间,均大于1.96。验证后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机理模型如图2。
根据表3的路径系数以及路径之间的关系,对模型进行效应分析(表4)表明:(1)学习动机、学习行为这两个变量对学习结果直接影响最大,总效应也最大,分别为0.454和0.394,学习动机变动1个百分点,学习结果变动0.454个百分点;学习行为变动1个百分点,学习结果变动0.394个百分点;(2)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对学生满意度没有影响;(3)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行为对学习结果的总效应分别为0.235和0.176,表明教师素质和教学行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较大。教学行为水平每变动1个百分点,学习结果变动0.235个百分点;教师素质水平变动1个百分点,学习结果变动0.176个百分点;(4)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行为对学生满意度的总效应分别为0.476和0。199,表明教师素质和教学行为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教学行为水平每变动1个百分点,学生满意度变动0.199个百分点;教师素质水平变动1个百分点,学生满意度变动0.476个百分点;
(5)教学环境支持为对学习结果的总效应为0.062,表明教学环境对学习结果的影响较小。教学环境水平每变动1个百分点,学习结果变动0.062个百分点;教学环境对学生满意度的总效应为0.335,表明教学环境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教学环境水平每变动1个百分点,学生满意度变动0.335个百分点;(6)教学态度对学习结果的总效应0.092,表明教学态度对学习结果仅有微弱影响;教学态度对学生满意度的总效应为0.104,表明教学态度对学生满意度影响较小(详细结果见表4)。
从假设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教学系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学习动机受到教学行为的直接影响,其直接效应达到0.397。教学态度对学习动机产生间接影响,其间接效应为0.084。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可变状态,学习动机的维持和增强主要取决于教师作用;(2)学生学习行为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其直接效应达到研究的最高值0.586;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也较大,总效应分别达到0.157和0.402;(3)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其直接效应达到0.340。这也验证了文献对高校教师教学态度研究的结论;(4)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其自身的素质修养和态度的影响,总效应分别为0.157和0.614,此外,外部的教学环境也对教师教学产生直接效应,达到0.174。
[论文摘 要] 面对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教师极需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该文章从学习动机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学习动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旨在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
一、学习动机理论
1.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学习动机进行分类。加拿大的语言学家W·Lambent和R·Gardner通过十几年对外语学习者的跟踪调查研究,提出了学习动机应分为两类:工具型动机和结合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and Integrative motivation)。具有工具型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通过外语考试,目的是想利用外语工具去寻找好的职业,能够阅读目的语资料,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资格;而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主要是对目的语的社团、文化感兴趣,学好外语为的是更好地与目的语社团内的人们进行交际,欣赏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艺术。
2.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学习动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表现,学习动机的强弱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学习动机越强,学生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生动机变得更加强大。反之亦然。时下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等级考试获取相应的证书,以便对自己将来找工作有所帮助。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校内的英语科目考试,拿到毕业文凭。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对自己将来就业没有任何用处,即使学好了英语,将来就业也不会运用到相关的英语知识。从这些情况来看,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侵向学习动机理论所提到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很难具备结合型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不断转变自身的角色,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培养学生将工具型动机和结合型动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二、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差。高职学生虽然从中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些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涉足英语,但他们所掌握的词汇、句型却很匮乏,有些连最简单的日常交流都无法进行,搞不懂最基本的语法现象,类似象英语篇章中经常出现的复合句和虚拟语气这样复杂的语言现象更是无从下手。高职学生虽然进行过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训练,但还是英语基础薄弱,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高职高专的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自控力就不是很强,没有自身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不知道也不去考虑自己的将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显而易见,高职英语目前的现状确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英语教学应本着“ 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应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以及彼此相互影响。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能够更集中注意力,增强自身学习英语的信心,也能够较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完成各种课堂活动。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学生更够看到自身的表现,产生一种自我肯定的心理和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认可,就会改变自己以往的学习态度,进一步调动了自己的学习动机。
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
教师要给予学生关爱,要懂得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绝不能因家庭背景,学生长相,学业能力以及其他种种差异而对学生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美好的形象,才能成为学生信赖的好教师。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就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科目动力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3.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课前导入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前导入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既要设计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题材,又要保证自己所选的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题材,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这种活动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笔者多年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经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和主题相关的问题、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搜集和主题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播放和主题相关的歌曲、叙述和主题相关的名人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课文学习中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针对所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核心,教师只起到帮助和协调的作用,这样就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的魅力。有利于刺激学生去探索更多的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差别设置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帮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还应做好第二课堂的开展工作。比如定期播放英文原版电影、组织学生参加院级口语大塞、写作大塞、英文歌曲大塞、英文朗诵比赛以及原版电影模仿大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和充实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也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各项技能。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把握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刺激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努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效思、魏海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国医药导报》2010 第8期.
[2] 毕冉、武爱华.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