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老年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临床护理学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口服给药,二是静脉给药。
1.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病较轻和较重的患者,经静脉给药治疗病情稳定以后,需继续治疗者,应用口服给药可起到维持治疗和避免急性发作作用。
1.2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老年心脑血管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能很快达到血管浓度,其治疗效果也比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快,特别是对病情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和病程较长的一般患者因某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发作,静脉输液是首选的给药途径。
2静脉穿刺部位及方法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2.1穿刺部位的选择: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内,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因此选择手前臂、手背及指背静脉较适宜。手的静脉血一般由掌侧流向背侧,大部分自手背静脉网回流。对于消瘦、体胖、水肿等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输液手前臂的及手背较显露的血管常被破坏,加上穿刺失败造成的瘀血、水肿等原因使手前臂及手背显露有弹性的静脉无法穿刺时,可采用手背、指背细小静脉作为穿刺的部位[3,4]。
2.2针头的选择:选择针头的大小,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部位的深浅而定,一般手背及手前臂较明显的静脉选用6.5~7号针头,手背、指背较细小的静脉选用4.5~6.5头皮针较适宜。
2.3进针方法: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进针手法,采用直刺法较好,手背、指背细小静脉穿刺,止血带扎在穿刺点近心端5~7cm或手腕部,右手拇指向近心端前推,使静脉充盈再固定静脉。水肿患者皮下组织疏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组织压力高,血管不显现,脆弱,无触及感。行静脉穿刺时先用左手拇指沿静脉走行解剖部位压迫局部组织,使组织水分被推挤到静脉两侧,这时静脉可显现。然后绷紧皮肤,但用力不可太大,在欲穿刺的静脉下方0.5~1cm处,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放平针头潜行1~1.5cm或针头进入1/3时,向下刺入血管内。穿刺的整个过程要做到轻、稳、准、迅速,对细小静脉,进针要掌握“宁浅勿深,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的原则。原因:细小静脉表浅不滑动腔内血量少,回血较缓慢,见有回血有明针尖斜面全部进入小静脉腔内。如果见回血继续进针就会穿破血管,使穿刺失败[5]。
在临床护理学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口服给药,二是静脉给药。
1.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病较轻和较重的患者,经静脉给药治疗病情稳定以后,需继续治疗者,应用口服给药可起到维持治疗和避免急性发作作用。
1.2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老年心脑血管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能很快达到血管浓度,其治疗效果也比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快,特别是对病情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和病程较长的一般患者因某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发作,静脉输液是首选的给药途径。
2静脉穿刺部位及方法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2.1穿刺部位的选择: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内,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因此选择手前臂、手背及指背静脉较适宜。手的静脉血一般由掌侧流向背侧,大部分自手背静脉网回流。对于消瘦、体胖、水肿等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输液手前臂的及手背较显露的血管常被破坏,加上穿刺失败造成的瘀血、水肿等原因使手前臂及手背显露有弹性的静脉无法穿刺时,可采用手背、指背细小静脉作为穿刺的部位[3,4]。
2.2针头的选择:选择针头的大小,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部位的深浅而定,一般手背及手前臂较明显的静脉选用6.5~7号针头,手背、指背较细小的静脉选用4.5~6.5头皮针较适宜。
2.3进针方法: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进针手法,采用直刺法较好,手背、指背细小静脉穿刺,止血带扎在穿刺点近心端5~7cm或手腕部,右手拇指向近心端前推,使静脉充盈再固定静脉。水肿患者皮下组织疏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组织压力高,血管不显现,脆弱,无触及感。行静脉穿刺时先用左手拇指沿静脉走行解剖部位压迫局部组织,使组织水分被推挤到静脉两侧,这时静脉可显现。然后绷紧皮肤,但用力不可太大,在欲穿刺的静脉下方0.5~1cm处,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放平针头潜行1~1.5cm或针头进入1/3时,向下刺入血管内。穿刺的整个过程要做到轻、稳、准、迅速,对细小静脉,进针要掌握“宁浅勿深,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的原则。原因:细小静脉表浅不滑动腔内血量少,回血较缓慢,见有回血有明针尖斜面全部进入小静脉腔内。如果见回血继续进针就会穿破血管,使穿刺失败[5]。
2.4手指穿刺针头固定法:手指关节多,活动度大,面积小,静脉输入时,如胶布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不当,手一活动就会出现液体外漏或针头穿破小血管,而导致输液失败。因此,固定针头时动作要轻柔,以牢固、滴注通畅为度,除按常规固定针头外,还要将手指固定好,不让其弯曲活动,可采用光滑的棉签两根(不去前端棉花),长度以手指长度相等或稍长1cm,放在手指掌侧,有棉花一端在指根部,另一端与指尖平齐,以三条胶布分别绕贴指尖、指根及中部,使手指呈伸直位,固定胶布松紧要适宜,以不影响血液循环和输液通畅为标准[6]。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90例,按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4±5.1)岁,高血压病程5~30年,高血脂14例,冠心病16例,脑梗死15例;干预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9.2±6.4)岁,高血压病程6~31年,高血脂16例,冠心病19例,脑梗死10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
(2)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3)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
(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
(2)神经精神类疾病;
(3)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常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注意事项,分发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普及高血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健康知识和技能;定期开展茶话会,鼓励患者间交流治疗经验、感受;帮助患者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低脂饮食。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
(1)根据患者的自身具体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让患者明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治疗及预后的不良影响。采用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其负性情绪,指导患者怎样调理心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措施进行心理放松,使患者出现松弛反应,做到肌肉放松,内脏放松,精神心理放松。
(2)家属支持。护士需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属对冠心病的认知,对家属进行知识普及,做好家属工作,使家属认识到家人的支持及家庭环境对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特别是患者的配偶,使其对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3)健康教育。嘱咐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酒,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打太极拳、散步、气功锻炼等方式,锻炼身体的适应能力。
1.3观察指标
(1)比较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情况;
(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于预前、后的焦虑程度,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以SAS≥50分为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以SDS≥50分为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控制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佳、主动服药,无1例患者未服药,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组别n依从性好自觉服药被动服药未服药干预组45414410常规组452627117χ2值9.2818.3685.038P值0.0010.0010.024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x±s分)组别nSAS护理前护理后SDS护理前护理后干预组4560.1±11.239.6±6.161.1±5.538.8±4.5常规组4560.6±11.455.1±7.961.9±7.355.1±5.8注: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3.404,14.913,P均<0.05;常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2.7010,9.113,P均<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t=18.504,18.901,P均<0.05。
3讨论
1. 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状况
1.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多以环境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场所理论、医疗护理的研究居多。
在环境心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认知图理论是环境的心理特征。依据认知图理论,环境的预先勘察已经被用来协助老人适应新的养老设施,以及帮助老人找到购物中心的路;日本的井上胜也的《老年心理学》较全面的阐述了老年人知觉视觉、思维智力、动作反应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情感动机和满足自身心理的需要。
在行为学方面,丹麦的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可以为老年设施的空间等级营造、户外活动空间、交往空间营造提供理论依据;奥斯卡纽曼的《可防卫空间》为老年设施的安全设计方面提供依据。环境行为学着重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即环境是刺激,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和人体内感官与环境也有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宄提供依据,在宏观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类聚居的多样性和混合性。
在场所理论方面,挪威的诺伯舒兹《场所精神》在养老设施实现原居安老,探讨如何营造老年人如何产生归属感以及对场所产生依赖和认同。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人体测量学(的后两项内容是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借鉴,其中最后一项还逐渐发展为人体工程学,又叫人体工效学。人体工效学科学地确定了人类生活空间的尺度和环境,不仅研究数据的应用,还有人在环境中的多种感官,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能力的研究,是现代工程设计普遍运用的方法。的《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一书,作者对人体尺寸做了详尽归类。
在社会学方面,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冲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其他人以及环境的相处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的理论主要有四种:①撤退理论(即老年人不再担任某种角色和责任的时候会把自己从社会结构的某些位置中撤退出来。②活跃理论即有些老年人从某种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还将寻找其他的代替角色。③连贯性理论即老人在适应自身能力的改变、新的境遇以及生活经历迹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要保持现在与过去生活之间连贯性的需要。④环境压力和个体能力理论个体能力和环境需求之间存在平衡的话,老年人就能积极地适应和应对周围的环境。
在需求理论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布拉德肖的“需求理论”,都为老年人居住建筑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层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阶段。老年人的阶段是生命阶段的第八个阶段,此时期的特点是自我整合,这为老年居住建筑中的特殊精神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早于中国,立法、社会保障走过了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立法先行保障下的设施分类、设施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面都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宝贵意见。
在设计方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马赛,提出通用设计理念。1997年设计师朗麦图片来源:脉斯和其他设计师提出了第二版的“通用设计”①的七项原则②,是通用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通用设计理论实践的基础。它为多个年龄族群的居所及环境设计提供基础,这些原则可以被运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如日本的碧空老人之家的中庭设计,除去无障碍设计之外,还可以提供园艺治疗的空间、交流、防卫、相互监护、易于报警的空间。
2.国内研究动态
2.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我国的养老问题心理方面的研宄中,先生提出的“反馈模式”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接力模式”类似,都在探讨养老问题的“责任伦理”,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心理和伦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天津大学徐从淮博士的论文《行为空间论》“老人行为与空间”一章揭示了老人的行为、空间、心理的关系。
山东大学吴敏的著述《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宄》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视角通过用数学建模法、统计学法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宄城市和农村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并对机构养老设施的硬件水平和服务人员的数量、服务质量、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的比例等情况都做了理想模型的分析。文章还首次对国内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研宄机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空间比例方面的理想模型。
中国老龄科学研宄中心编著的国外养老丛书系列《夕阳红工程养老丛书》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养老模式,重点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养老保险等方面介绍社会
对老年人的保障,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介绍老年人如何乐享晚年,而并非将养老当做仅仅是解决老年人温饱的最低层次的生存救助。丛书也未从如何营造适老化的居住环境的建筑设计层面进行研究。
王江平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老人居住环境的室外场地、室外空间和室外设施三个层面分析老人居住外部环境的场地、空间特征,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对老年设施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
方舒在其硕士论文《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居住建筑类型研究》中,对合肥市的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老人对于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来讲比较倾向于老年公寓,一方面认为老年公寓收费合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较为自由,能交到道合的朋友,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提供适当的大小和空间,让使用者接近、够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的影响。
在对现在的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人们的养老观念可以由“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转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向社会寻求养老支援。
2.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提到了“被动利用环境设计”,主要是讲对环境设计时的一种方法,即人的通感不能全部感知的环境可以利用某一种或几种感觉(多为视觉)而被动感知环境的种环境设计力法。杨小东将通用设计理念与住宅相结合,提出“普适住宅”的构想,指出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的不同,并提供了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新途径。还根据通用住宅模式对国家的一系列住
宅规范做出了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西)编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对银发时代的住宅策略杨小东,
钟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布拉福德珀金斯等著老年居住建筑李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亓育岱主编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医疗、经济保障基本健全,老年人物质生活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基本可以解决,而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老年人安享晚年、家庭发展及社会和谐进步。因此,在如今人口老龄化趋向加重、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堪忧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颇为重要。
一、老年人心理健康概念及相关研究
1.相关概念
(1)老年人
所谓老年人,是指其年龄起点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界定。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的界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年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我国在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及以上的公民”。此外,学术界一般也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临界点。由此可见,在中国将60岁及以上的人口界定为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因此,本文依据我国界定老年人的标准及相关社会制度,如退休制度等,倾向于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的人口。
(2)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标准划分
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有很多角度,至今也都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亦是如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国外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倾向于人类心理持续状况、适应性及观念态度等。对于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倾向于多条标准共同满足,多条标准涉及饮食运动、学习能力、社会规范等关于人类全面发展。
我国多数学者对于心理健康的界定较认同于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够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的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也有许多研究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的学者,也提出了许多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我国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吴振云教授根据以往研究结果,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归纳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理论框架应涉及五个主要方面:性格健全,开朗乐观;情绪稳定,善于调适;社会适应良好,能应对应激事件;具有 一定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我国著名的老年心理学家许淑莲教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从老年人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方面入手进行了概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热爱生活和工作;二是心情舒畅,精神愉悦;三是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四是性格开朗,通情达理;五是人际关系适应性强。
综合以上讨论,本文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界定及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划分倾向于从以下方面为基础研究老年人心理健康,即老年人心理健康应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划分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有正常的感觉和知觉,思维正常,有良好的记忆;二是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力坚强;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有自我认同。
本文将老年人按居住方式分为三类群体,即: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老人以及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再对这三类群体的老年人选取进行个案访谈,了解这三类群体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访谈案例作为例证,再结合文献法、实地观察法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最后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年人感知觉、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情绪趋于消极
老年人感知觉敏锐度逐渐下降,身体机能状况越来越差。根据个案访谈对象来看,老年人看待问题更倾向于主观判断,且难以接受其他人的劝告,进而使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出现失调;个人情绪也会因自身无奈接受身体老化及老年时期遇到的重大事件,情绪、情感趋于抑郁、焦虑等。
2.老年人意志力薄弱
老年人普遍容易受到一些生活事件的打击,尤其是有关事故、死亡的新闻、亲友的离世等,普遍表现出回避、逃避的态度,消极抑郁。
3.老年人自我价值认同度低
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也是其不愿与子女同住及选择安老服务中心的主要原因。此外生活中的各项事务对老年人而言也都是考验。在实地观察中还发现,老年人很难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获得他人乃至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这些状况加速老年人自卑心理的出现,形成较低的自我认同感。
三、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老年人自身因素分析
老年人自身方面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因素的主要方面,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人身体状况
一般来讲,老年人普遍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老年人身体有各种疾病其安全需求未得到满足,其心理就会失衡,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
(2)老年人消极的个性特征
具有积极乐观个性品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通过自我开放缓解内心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调查还发现老年人普遍具有忧心的特点,他们会忧心各种与他们生活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或者人,在与他人交流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老年人内心负担加重,情绪低落。
(3)老年人体育锻炼及交友状况
经过实地观察发现,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进而保持健康的心态。除此之外,表现出愿意与外界接触,多交朋友的老年人,生活比较充实有目标。这些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这与老年人自我开放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2.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是否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预示着家庭成员间关系良好,家庭成员间沟通顺畅。和睦的家庭氛围是老年人心情舒畅的源泉,即使有病痛,经济不景气,和谐的家庭氛围也会克服这些物质上的障碍而使得老年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家庭成员变故及经济状况
亲友去世或者一些重大变故都会影响老年人脆弱的心灵,并且老年人容易联想自身,产生畏惧感,甚至连这样的消息都会影响到老年人心理。
家庭经济状况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实地观察中发现这种忧心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体中,因此而产生无用感、自卑等消极心理情趣,影响心理健康。
3.社会因素分析
依据撤离理论与活动理论来分析,撤退理论认为,老年人有脱离社会的倾向,社会现有制度亦会让老年人自动从社会中脱离出来。
(1)老年人社会参与度降低
老年人因退休、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不参与社会工作,这种被迫撤离和主动脱离社会活动的老年人主要生活在家里,狭窄的交友圈现状易使老年人与现代社会逐渐脱轨。老年人朋友圈中一旦有人身体疾病加重、去世都会影响朋友圈内老年人的情绪,没有年轻人的老年朋友圈会加重老年人抑郁、低沉等消极情绪,从而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
(2)老年人被重视程度降低
社会对老年人事业的支持程度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反映着老年人群体受到重视的程度。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普遍具有无用感意识,这种无用感不仅来源于身体机能衰弱的影响,还来自于社会外界所传达的信息,社会上人们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对老年人能力的质疑、与老年人沟通减少等方面。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发现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主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心态,其他方面的因素起到间接性影响。由此可以探寻出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途径即为老年人积极心态的形成搭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建辉,吕林,吕牧轩.体育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老年杂志,2011(3):490-491
[2] 张河川,张晓芬,郭思智.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4):466-467
[3] 王春丽,孙长安,刘洁.老年心理健康障碍原因分析[J].调查研究,2011(35):159-160
[4] 冯海英.老年人个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8):3579-3581
[5] 吕林,杨建辉,吕牧轩.不同养老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7):3343-3344
[6] 陈昌盛.现代老年心理健康:回顾与展望[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8-80.
[7] 傅蓉.近十年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进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4-107
[8] 高艺丹.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J].科技资讯,2013(13):249
[9] 杜敏,郭文汇.关于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相关研究的综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4):8-10
[10] 段修云.我国农村老年人心理问题探析[J].三农探索,2013(1):48-50
[11] 吴馨献.影响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因素初探[J].广州科学城中学,2013:24-25
[12] 张静.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校园心理,2012(3):206-207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每个人熟悉的,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的。每个人都会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爱有恨,如果一个人一直在优裕的环境中生活,没有经受艰苦的磨练就会身在福中不知福。人不走高山,岂知平路好走。
一、不良情绪的危害
古书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现代医学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有毒),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大白鼠就死了。人如果生气10分钟,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现代医学专家对情绪与高血压、心脏病和癌症、胃病等做了不少研究,说明情绪对身体的影响。美国医学博士汤姆士曾经对患高血压、心脏病、癌症三种疾病的人进行调查,在易急躁、易激动或喜怒哀乐无常的人当中,发病率为77.3%,而在谨慎、稳定的人和聪明、活泼、愉快、乐观的人当中,发病率仅为25%~26%。有人对15000名胃病患者的病历研究后得到结论:每5个人中有4人是因恐惧、忧虑、憎恨等无法适应现实生活,是他们得病的原因。这是因为免疫系统与脑部有神经与化学物质联系。德国波恩大学发现癌细胞有很小神经,对疾病、癌的生长和消灭起作用。美国癌症协会证明了大约10%的癌症会自然消失,他们是性格开朗、乐观者。
二、排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A、坦然宣泄:坦然宣泄就是毫无顾虑地谈出自己的心事,找个知心的、可信赖的人,把心里的烦恼、苦水一古脑儿倒出来,听者能关怀、接受、理解就会感到轻松。同时,还可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B、自我激励:遇到困难、挫折时,在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中,找一个最敬佩的人作为模范,找出自己的成功事例。发扬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能力,增强信心,振作起来,激励自己前进。
C、衡量价值:一个人能够消除烦恼得到快乐,最大的秘诀是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生命如此短暂,岂不珍惜乎。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光阴和精力。最明智的办法是对使人烦恼的事,都要定一个“到此为止”的限度。
D、投身工作:要让自己忙起来,这是因为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想一件以上的事,用有意义的活动去占领自己的头脑,把不快乐的情绪挤出去。在我处于困难时用以上方法找到了快乐。
在我第二次癌症化疗期间,老伴突然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简直令人难以承受,当时我真不知怎样活下去,悲痛、懊恼整天笼罩着自己。作家聂华苓在小说中寄亡母的信说:“你撇下我们的时候天都塌下来了,我不知是否能活下去”,真说出了我心里话,又说“我现在仍然活着,而且好像活得很好,人就是这个样子,生活在动力时代,苦也好,乐也好,谁也不能停下来,非往前去不可”。这又使我振奋起来,我深知我要走不出这一困境,就会很快步入死亡之门。
我除了用心理学的宣泄法宣泄内心的悲痛外,我主要用自我激励法和投身工作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排除悲伤,增强勇气振作起来。
自我激励法就是找一个榜样或者用自己的成功事例来激励自己。我有一个朋友,她不到50岁丈夫去世,留下3个孩子,她一方面含辛茹苦地培养孩子,一方面勤奋钻研培养了一批博士生,现在她最小的女儿也是国家引进的博士生导师,她在培养子女和事业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以她为榜样。
我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成功事例,但也有过值得一提、可以告慰自己的事。我在青年时代求学的生活很艰苦。从初中就流亡在外,一直苦读到西南联大,因经济困难和一位女同学到云南乡下教书一年,回城路上傍晚时被劫,一年辛苦所得,一抢而光,却没因此悲观。抗战胜利后回家,乡亲们都称赞我这个村姑娘竟成为全国著名学府的大学生。朋友的榜样,自己艰难求学经历,终于使我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逐渐摆脱悲伤。
投身工作有利于心情平静,把悲伤从头脑中挤出去。让自己忙起来。当我离休后下决心继续研究老年心理学时,我每天睁开眼,想的不再是老伴刚去世时的悲痛情境,而是想怎样去设计问卷,进行调查,怎样分析资料,我到军队干休所,到农村,到工厂进行问卷调查、个别访问,写出论文。当我去参加学术会议时,我想的是如何吸取好意见修改文稿和如何发言等等。总之,没有时间想工作以外的问题,晚上倒在床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悲伤了。我深深体会到让有意义的活动把忧虑、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是征服烦恼的重要秘诀,也是得到快乐的良方。我曾写了一首小诗《谈乐》来抒发我的情怀:有人问我快乐由,快乐千金也难购。只要掌握快乐路,快乐在身边不走。快乐的路何处有,忙碌、奉献加知足。人骑骏马,我骑牛,后面有推车的老友。比一比怎不知足,喜笑颜开快乐留。
看来人处于困难时,通过调节情绪,投身工作,可以得到快乐,达到心理健康,快乐地生活。
三、做心理健康老人
老年人心理健康应具有的特点:(1)热爱生活,喜欢活动,及时行乐,充满朝气;(2)心情愉快能控制情绪,自得其乐,充满喜气;(3)面对现实,善于适应,知足常乐,充满勇气;(4)人际关系协调,家庭和睦,助人为乐,待人和气。
快乐与老年人心理健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能使人精神振奋。要像罗斯福被盗后仍能保持乐观心态那样,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幸。罗斯福在被盗后说:第一,贼偷去我的东西,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的部分东西;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这样与友人报平安,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国家大事,个人被盗是小事一桩。同时也说明他善于从不幸中发现大幸,不为眼前烦恼所困扰。碰到不顺心的事换个角度思考,就不会陷于悲观失望之中,就能够摆脱不幸事件,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不已。
有一位老人宋书如在三年内失去两位亲人,失去了心爱的女儿后接着又失去相伴走过风风雨雨的老伴。她虽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以坚强的意志笑对人生,愉悦自己,感染他人,战胜了不幸,成为知名的快乐、健康老人。
关键词:老年照护服务;城乡一体化;战略;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146-02
十年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家庭小型化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照护服务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迫在眉睫。为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的大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构建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
1.改革完善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管理体制。根据中国的国情,要发挥党和政府在老年照护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把城乡老年照护服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民政与医疗卫生部门具体实施,加强宏观管理。要改革完善社会养老体制,制定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服务质量标准。(1)推进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采取公办民营、托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福利性养老机构的改革、改组、改造。逐步淡化养老机构的行政色彩和事业单位的属性,逐步实现向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转变。(2)要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使其成为未来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的主力军和社会事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政府要实现职能转换,逐步实现老年照护服务社会化,向民办服务机构购买养老服务,同时,也要允许养老服务机构适当收费。(3)各类养老机构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失能老人的照护关爱和管理,切实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发生意外伤亡事故,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养老机构做好协调工作,妥善处理事故,保证其工作的正常进行。(4)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协会,发挥其协调政府、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和组织交流管理经验、护理技术的作用。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有了制度才会有稳定的事业和系统的科学工作程序,才会有理想的工作成效,切实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稳定的生活环境,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些制度:(1)法律保障制度。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条令以保障失能、失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得到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保障需要长期医疗、康复和护理的老人得到医疗保健服务。(2)分级照护管理制度。由民政部门组织,养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承担老年日常照料服务;由社区和民营企业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由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各类老年医院、托老中心或居家医疗保健所实施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健康维护、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3)长期照护服务保险制度。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将长期照护服务纳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建立国家、企事业(县乡村)、个人共同负担的,三位一体的长期照护服务保险制度。(4)培训上岗制度。老年照护服务是一门深刻的学问,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都希望得到自己满意的照护服务。办好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培训学校或在有关大专院校和职业学校开办老年照护服务课程,是规范老年照护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需要的重要方法。有关院校应开设老年护理、老年养生、老年餐饮、家政服务、老年心理学、老年健康娱乐等课程。鼓励青年学生关爱老人、热心老年事业、积极从事老年照护服务工作。同时,要建立上岗培训考核制度,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此项工作。(5)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实现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持证上岗。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3.制定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政策。(1)特需老人信息化管理政策。各级民政部门每年要定期通过社区居民委员会,对需要社会照护服务的老年人进行专访、登记、建档,以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进行信息化管理。(2)老年照护服务机构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对福利性、非利性养老机构的税费优惠政策,有关部门对养老机构的基本用地与设施建设要积极支持。(3)老年照护服务人员工资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政策。对城乡老年照护服务人员应实行星级工资制。主管部门根据他们的服务技术、质量和工作时间进行考核定级,并按工时计算工资,形成激励性收入分配政策。
4.积极倡导城乡老年照护服务主体多元化。实行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市场运行机制。根据中国老年人普遍选择居家养老的现实,党和政府要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乡村)照护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中的服务主体包括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家、志愿者。政府主办的服务机构起导向作用与其他服务主体共同发展老年照护服务事业。服务项目至少应该包括五项内容:一是日间照料。即为缺乏家人照顾的体弱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服务等;二是医疗保健。即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送医送药、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家政服务。即到老人家中做(送)饭、搞卫生清洁、维修维护、陪聊、购物等;四是网络服务。即开通全天候老年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和网站、建立志愿者服务信息网络。五是社区综合。开展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服务。
5.广泛开通老年照护服务经费来源和渠道。无论什么形式和内容的老年照护服务都存在经费来源问题,尽管中国目前在不断增加退休金并不断提高低保标准,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制度,老年照护服务经费仍是捉襟见肘,这就注定此项服务的收费不可能太高。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在短期内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投资兴办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学习、娱乐、健身的养老机构、开展各类老年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中国一些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社区已经开始全面推广“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辖区内高龄老人、独居、困难老人,都可以享受由政府出钱购买的上门养老服务。社区负责落实家政服务员,所需资金列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这种老年照护服务的方式深受社会欢迎,但是,在大多数地区都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为了缓解资金短缺的压力,中国已经开始从养老金“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累进制”过渡,2009年底实行省级统筹,2012年计划实行全国统筹。笔者认为,除了这种统筹方式外,还应该鼓励老人的子女和亲属为老人享受更好的照护服务捐款,所捐款项计入该老人名下,作为老年照护服务资金统筹制度的组成部分。同时,应该把老年照护服务分为若干个星级,每个星级规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基金数额享受相应级别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鼓励和支持儿女孝敬父母;二是鼓励和支持老人的亲朋好友关爱老人;三是弘扬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四是不断提高老年照护服务水平;五是增加老年照护服务基金;六是在老年照护服务中引进市场激励机制。
二、实现城乡老年照护服务社会化与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1.严格规范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行业社会标准。为了保证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的质量,国家应依托老年医院建立老年照护服务评定中心,严格规范老年照护服务行业标准。该中心的职责是:(1)严格实施老年照护服务机构的准入管理。(2)评定老年人享受长期照护服务的层次,决定将老人送到什么样的长期照护服务机构。(3)针对不同的特需老人制定不同的长期照护计划。(4)协调老年照护服务对象、服务机构和保险机构之间的关系。(5)配合政府和社会宣传媒体加强对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质量的监督。(6)对不合格、群众意见大的老年照护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要及时帮助整改,整改无效时要上报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取消其营业资格或上岗证。
2.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产业链。(1)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产业。目前,中国包括城镇和农村在内的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建立居家养老模式面临种种困难。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产业,对于推动和促进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快速发展,拉动老年消费,发展老年经济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2)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公共养老照护服务产业。伴随着老年人,特别是年轻人观念的转变,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去养老,或者是老人自主到养老院去养老,将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同时成为社会需求。地方政府应在城乡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照护服务产业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敬老院、养老院和老年公寓。当新式的养老观念被广泛接受,养老照护服务产业被激发和培育出来时,社会公共养老照护服务就会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3)大力发展老年照护产品产业。现代化的老年照护服务需要一系列相关产品。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科研部门和企业家努力研制、开发和生产老年照护服务需要的各种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促进银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完善,从对每个人的思想道德约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优良的社会风尚,再由一种社会风尚发展为一项神圣的社会事业――老年照护服务,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构建城乡一体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意义深远,难度很大,但是,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会一定能够成功。
参考文献:
[1]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等.老龄问题与科学发展[C].太原市老龄研究论文集,2009:11.
Abstract: Our country aging society arrives “suddenly”, brings the serious burden to us, must make our social accord development, must make this special huge old age community maintains politics is firm, the thought is often new, old age education without doubt into this “longevity time”, as soon as pastes the thought antistaling agent. The College is the talented person educates,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the thought dissemination's place, the critical moment which arrives in the aging society, the College should shoulder the old age education to develop “the culture to eagerly anticipate” the responsibility.
关键词:高等学校 老年教育 文化引领
key word: College Old age education The culture eagerly anticipates
作者简介:张之望(1964.3-),男,江苏省常州市,助理研究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党建、老龄科学。
前言
社会总人口是由不同年龄的人口群体所组成,一定的文化教育总是适应一定年龄构成的人口总体的。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少年儿童比重和数量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和数量迅速增加,这种年龄构成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形态不断变迁、以及国人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终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倡,对老年教育的研究开始在学术界兴起,单就教育层面而言,是一个开始属于成人教育一部分到独立形成老年教育,经过了以早期的无系统到自成体系的发展过程。
一、国外老年教育的兴起
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第三年龄大学,1972年诞生于法国,标志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开端,随着国外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发展,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开展和进行。上世纪60年代,学者们开始注意并研究,到70年代时达到一定高度,并且把老年教育视为教育学的一部分。197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麦克拉斯基,后来被称为老年教育大师,最先在博士课程中开设了老年教育学的研究课程,旨在探讨教育和老年人之间的问题。1971在年美国白宫老人会议上,麦克拉斯基(Houard.Y.Maclusky)所提交的论文,就强调老年教育的理念,指出:“对于所有老龄组的一切人来说,教育是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持续进行的,而且今后将成为老年人获得丰富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途径之一,是帮助他们发挥其潜力,使之成为改善社会的源泉的一种手段”。强调了个体潜能的发展与年龄无关,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包括对老人同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理念对日后老年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76年《老年教育学》杂志创刊,标志着老年教育学学科正式开创,当年美国洛山矶南加州大学的教授皮特森,对“老年教育学”这一名词进行了界定:老年教育学是由成人教育学和社会老年学两学科发展而成的新的共同研究的领域。目的是探讨老年教育的活动与理论研究,任务包括三个层面:⑴提供老年人的教育;⑵有关老年社会化和教育的研究与教学⑶对从事老年教育和老年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上世纪七十年代欧洲各国,像德国,法国,英国都在从事老年教育的研究。亚洲的日本也是在1971年就进行了由专家学者进行的《高龄者学习活动促进方案》的研究,1972年发表研究成果,日本文部省就以此为依据,以1973年起正式编列预算对各地区的高龄者教育的开办费用做长期性补助,即列入政府预算和长期规划之中。
二、我国终身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
我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优秀文化教育传统,我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有活到老,学到老,老当益壮,老年人自强不息的良好风尚。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堪称终身学习的典范。他还提倡“有教无类”,主张不论贵贱老幼,人人都应受教育,这其中已经包含了老年教育的思想。鲁迅先生说:“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盖叫天在回忆他学艺的过程时说:“65岁觉得50岁时的不行,75岁时又觉得70岁时的不行。”他在自己的门上挂着“学到老”的匾额。我国历代知识分子中“皓首究经”者大有人在,这种老年好学的优良传统应该发挥广大。
三、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不断改革中,我国于1982年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施国家工作人员退休制度。全国各地一大批老干部退下来后,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不计各利,继续发挥作用,他们在一无编制人员,二无经费,三无校舍的状况下,依靠各级政府和组织,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创办老年大学成为老年教育的主体。
老年教育得到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国家机关十个部委于1994年联合制定了《中国老龄工作发展纲要(1994―2000)》,提出了在全国发展老年教育的预定目标,《纲要》指出:“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是老年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已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场所。”要求到“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条件的市,县(市)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有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乡(镇)街道有老年学校。”1995年我国的教育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实施,规定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6年在我国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加强领导统一规划。”用法律形式确立从幼儿到老年都要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1999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李岚清同志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
新世纪之初,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纲要》提出了老年教育的发展目标,即:“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在校老年学员人数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同时,《纲要》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老年教育网络,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办好老年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1―2所示范性老年大学,乡(镇)、街道以及有条件的村委会、居委会要有老年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各种成人教育院校应积极开设老年班,发展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上学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重视做好老年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制定并公布全国老年教育条例,加强老年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纲要》还强调:“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教育活动,帮助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特别重视老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城市要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学习班、报告会,就近地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老年思想教育活动,帮助老年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纲要》为老年教育发展指出了方向和铺平了道路。由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办老年教育,新世纪的老年教育是更快、更好,老年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学员从少到多,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养生保健学科专业设置发展到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多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形式从讲座培训班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体系;教学设施也有很大改观,成为老年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四、我国老年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
在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办学形式呈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退休学习学院
退休学习学院主要是提供老年人继续学习场所,这类学习团体是我国老年大学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促进老年人继续学习,加强老年人互相交往,提高老年人自主互动能力。课程可以含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卫生保健、生活技能等方面,内容可以涉及教育、文化以及老人感兴趣的问题。
2、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利用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传播手段进行教学的一种老年教育,由于开放大学收费低,参加者不受年龄的限制,老年人在家中就可以按照自己需要选学课程,很受老年人的欢迎。一些学者认为,各种远距离教育不仅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也给那些青少年时期由于贫困而失学的老年人带来重新学习的良机。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正使老年教育突破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成为一种跨区、跨国教育。2000年我国上海就创办了“空中老年大学”,2001年又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从而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老年人通过教育与学习,将自己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在参与中能为社会继续做出贡献,又获得了老年生活的莫大乐趣。
3、老年活动中心
老年活动中心是老年人活动重要场所,它一般隶属于各级政府,大型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社区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组织老年人学习,其老年教育是由产权单位管理部门,各老年协会、老年俱乐部组织实施,中心开办了应用艺术,表演艺术,手工艺,计算机应用,医疗保健等课程或讲座。此外还组织老年人旅游,参观和各种体育活动。
五、高校引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势
为适应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在老年教育事业中重视利用并开发高校资源,将对老年教育向高层次,广辐射,高学科,高质量,现代化方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从苏南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扬州大学等几所高校多年来办学实践经验来看,利用高校资源办好老年教育事业具有几方面优势,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场所等资源优势来办好老年教育。高校校园优美、空气清新、舒适方便的条件给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其二: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资源,提高老年教育的教学质量。高校师资力量较充裕且富有教学经验,这些教师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原有讲授课程稍加调整就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这支队伍中,既有在职的也有离退休的,大多数都具有高级职称,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由于任课教师学识渊博、素质较高,不断吸引着大批“随师来学”的学员。
六、高校如何引领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高校办老年大学,能缓解地方政府办学的压力,消除市老年大学的地理局限性,满足了当地老年人就近学习的需求。地方老年大学的热门课程,在高校老年大学中都能开办,而且还能利于高校师资优势开出特色课程。在国家提出“鼓励社会办好老年学校”的精神指导下,高校办老年教育能最大化地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和社会共享教育资源,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实现政府、高校、社会、老年人四方良性互动,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新思路,是争先创优活动中的新探索,经学习研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这项工作。
其一,利用高校优势,拓展老年教育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的老年人所面临的矛盾来自于与传统社会观念、行为的冲撞,面对诸多矛盾,需要不断更新知识,迎合时代需要不断调整人们的知识结构,具体落实拓展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范围。
老年人是社会个体成员,要从广度上了解社会变革带给人们观念、行为的巨变,学会适应在高新技术社会中的生存,改变以往所习惯了的传统生活方式。联合国《国际行动纲领》指出:“许多情况表明,知识的迅速大量增加正在导致资料的瞬即过时,从而造成社会的脱节现象。这些变化表明,必须扩大社会的教育结构以解决人们整个生命期间对教育的需求问题”。
苏南几所综合性高校,经过多年的合并和规模扩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高校有能力为老年大学提供在职专业教师、离退休教师、以及对老年大学的师资进行培训,助力老年教育知识结构调整所需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老年大学开发综合性多学科的新课程设置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如苏州大学法学院教师给老年大学开设了老年法律保护课程,服装学院教师、医学院教师、工学院教师分别给老年大学开设了老年服装,老年心理学,老年营养学,摄影,老年人上网等课程,还能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另课程设置的形式也是多样化,有正规大学的课程,也专题和系列讲座,有组织活动寓教于乐。
其二,高等学校要加强老年教育研究,培训和开发工作
老年教育这门科学由于起步较晚,其中有许多理论性工作只不过是刚入门,高等学校对此要义不容辞,利用其庞大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担当起老年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角色,现我国著名大学都已开设有老年学专门研究所,为我国老年学研究撑起一面大旗,有些成果转化为国家老龄政策,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许多地方性大学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也相继开办了老年学本科专业,应用硕士专业,以适应时代需要。我们中国人民大学还先后举办了好几起老龄工作人员培训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全国各地培养了大量老龄服务人员,培训班上大家交流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经梳理、总结、提炼有些已上升到理论。,身处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对老年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骤然降临,老年教育必须立即步入现代老年人生活之中,老年教育能促进老年人更新原有知识,理解变革新事物,适应现代新生活方式,以实现老年人与年轻人代际之间,老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纵观高等学校发展历史,它应该有如下几种职能,第一,高校是一个教育机构,是教育人的场所。这里受教育的人,据我们先贤孔子的思想是“有教无类”当然包括老年人的教育;第二,高校不仅是教育的机构,而且是科研机构,所以我们老年教育理论许多是大学来完成这一知识创新,也就是说老年教育理论的研究是其本职工作;第三,高校还有社会服务的职能,所以大学利用资源优势,为政府和社会来承担一部分老年教育事业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第四,据最新研究表明高校由于其独立性,是知识创新,传播思想文明的场所,这里不仅有大楼,更有大师、大气、大爱,它有直接或间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起到一个“文化引领”的职能。从上面分析来看,高等学校对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是多纬度,多层面起推动作用,实际上起到了“文化引领”作用。我们高校的老龄工作者应全力以赴、积极推动此项工作,为此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参考文献:
[1] 岳英,老年教育理论在国外[J],老年教育,2007.12
[2] 熊必俊,郑亚丽,老年教育学与老年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一、老年社会形态及生活模式研究
老年社会形态和老年生活模式作为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决定了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和运作。
(一)老年社会形态
老年社会形态主要包括老年经济形态、老年政治形态、老年文化形态,经济形态是基础,文化形态是影响,政治形态是保障。
1.老年经济形态
老年经济形态是对老年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构和特点的一种抽象表述,主要包括老年需求、老年消费、老年收入以及老年积蓄。
老年需求主要是指老年社会消费和投资总量对社会供给的购买力,老年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才能促进老年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老年消费主要是指通过老年用品购买满足老年消费欲望的一种经济,老年消费包括老年消费要素、方式以及成效等;老年收入主要由离退休金、劳动收入和子女供给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大部分城市离退休人员有固定经济收入,具有较高的购买消费能力;老年积蓄主要以放入银行“保险柜”吃利息为主,老年群体资金总额占比率很高,但由于传统节俭意识强、缺乏理财信心、医疗养老保障储备等因素,大多数还是银行储蓄为主。
国家老龄委信息,2010年中国老年人消费需求超过1万亿元,2013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超过1.2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1.5万亿元,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将超过2万亿元,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但与此同时,老年社会的总供给却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老年经济形态的失衡。
2. 老年政治形态
老年政治形态主要由老年意识形态、老年相关法律法规等构成。老年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比如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随着老龄化问题的不断涌现,近五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对老年社会及养老服务相关产业予以改进和完善。
2013年8月1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措施。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2013年7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比旧法,新法法条从50条增加为85条。新增单列“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为三章以突出对老年人优待与帮助,完善敬老与养老,以充分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障老年人获得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2011年9月17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2011〕28号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 1—2015年 ) 》;2008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10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全国老龄办〔2008〕4号)。
3. 老年文化形态
(1)“家”文化。家是社会的个体单位,具有浓厚的社会学意义,同时,家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具有道德伦理层面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沉淀,中华民族形成了无与伦比的家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迁。老年群体更加注重“家”,
有家就有了安全,有家就有了归宿,有家就有了幸福。
(2)“孝”文化。孝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在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具有实实在在内涵,蕴含无坚不摧的能量,“孝行天下”,社会得以进步,国家得以复兴,人民得以幸福安康。孝文化的发扬促进了老年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
(3)“根”文化。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沉淀的一项,“根”是什么,根是本源,根是灵魂,根是归属,根是深入骨髓的那份渴望认同的情愫。“落叶归根”,是多少中国人内心最神圣的追随。老年社会的寻根、守根意识更加强烈,他们渴望找到自我,找到内心最深处的归属。
(二)老年生活模式
老年生活模式是老年社会的根本,是养老模式的作用点和落脚点。对老年生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生活模式的构成、以及社会养老模式的体现。
1.老年生活模式构成
老年社会形态决定了老年生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老年生活模式是基于老年社会形态制约的老年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具体由老年“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等构成。
“衣”主要是指老年衣服的设计、制作、搭配、购买、运送以及护理等;“食”主要是指老年饮食习惯、饮食器具、饮食场所、饮食方式等;“住”主要是指老年居住环境、居住方式等;“行”主要是指老年移动方式、移动辅助器具系统、移动辅助系统、移动辅助视觉系统,从出行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为自如行走、依靠行走(拐杖、扶墙等)、坐立行走(轮椅、推车、自行车、汽车等)、平躺行走(推床等),不同的出行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室内外环境、工具要求,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医”主要是指老年医疗,包括医疗条件、医疗设施、医疗环境等;“护”主要是指老年护理方式、护理设施、护理环境、护理技术等,老年护理目标是“健康、保障、尊严”;“娱”主要是指老年娱乐和体育锻炼,包括娱体方式、娱体设施、娱体环境等;“教”主要是指老年再教育再学习,“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进一步丰富老年业余生活,培养各项技能,使其得以继续社会化,可以更加有意义的度过晚年生活,更顺利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游”主要是指老年旅游,包括旅游产品、旅游环境、视觉传达等。当然,老年生活模式还以其他形式存在,在此不一一列举。
2.社会养老模式体现
社会养老模式是老年服务体系的核心,也是老年社会最直接的外在体现,不同的养老模式有不同的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从而也催生了不同的创新设计要求。我国的社会养老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政策意向的支持为向导,有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对应有什么样的养老模式。在基本国情和社会形态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拟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1)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依靠家庭养老力量以及社会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上门。居家养老是一种经济的养老方式,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同时,也是“家文化”、“孝文化”、“根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独生子女政策的长期影响,居家养老的功能出现了明显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下坡化走势。
(2)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居住在家的老年群体接受由社会、政府或其他正式组织提供的支持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主要依托社区建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具有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一方面使老年人能够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另一方面使老年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照顾,免除了后顾之忧。社区养老是在不断弱化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十分完善的机构养老模式的中间模式,是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既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年人家庭原有的各种资源,因此无论在身心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种良好的养老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3)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将老年人集中安排在专门的养老机构,由专业护理人员予以照料。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相比,机构养老通过集中管理使得老年人能够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顾以及完善的医疗服务,但容易造成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感情缺失,亲朋好友的疏远,并且成本较高。机构养老服务着重实现五大功能——生活照护、康复护理、疾病救援、精神慰藉、心理疏导。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福利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42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客观现状,养老机构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
二、老年服务体系构建
从国家政策的宏观层面,以满足老年服务需求、提升老年生活质量为目标,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同步、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具体实施的微观层面,对于老年服务体系,不管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服务、不管是机构养老还是信息辅助,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更加安全、舒适、健康、高效,都是为了使老年群体与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促进老年群体心理上的幸福感提升。
(一)老年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从设计学角度,老年服务体系构成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基于生理层次的横向要素;基于心理层次的纵向要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老年服务体现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最终由具象的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呈现出来,这三者也是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核心对象(如图1所示)。通过产品体系、视觉体系、环境体系创新设计,来实现横向要素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指标,纵向要素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指标。从而从整体上促进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
1.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生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主要包括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基于现实社会形态的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创新构架能够引导老年生活模式的人性化走向,能够使老年群体生活模式更加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的创新设计能够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关怀。
2. 老年服务体系纵向要素(心理层次)
老年服务体系的纵向要素主要指老年服务模式,以及基于相应服务模式的老年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中的人,物是为老年人所用的物,环境是老年人和物的有机构成,老年人与人是社会学范畴,老年人与物是设计学范畴,老年人与环境是统筹学范畴。所以,老年服务体系的构建和维护需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创新设计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老年社会的服务模式,从而有效协调老年人与人、老年人与物、老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老年群体所构成的老年社会融入整体社会形态,从而形成新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促进老年人心理上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心理关怀。[2]
(二)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特征属性主要包括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等四个方面(如图2所示),这四个属性也综合构成老年服务体系的衡量标准。
1.安全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属性主要是指老年室内外环境的安全、老年产品使用的安全、老年视觉导向的安全等,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老年服务体现的安全主要体现在生理安全方面,老年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等生理机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身体的灵活性和思维的敏捷度下降,对于用品的操控以及事务的反应明显迟钝,极大地增加了在不确定性状况下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在设计老年服务体系横向要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种年龄阶段和不同体质老年人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机关系,注重老年生理安全。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性不仅仅是提供相应的安全辅助设施和无障碍设计,更是要创造出一种使老年人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
2.健康属性
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健康属性主要是指老年身体安好、心理幸福、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
从生理方面讲,健康主要是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的状态,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在老年生理器官机能日益下降的情况下有效维护老年生理健康。
从心理方面讲,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的社会角色逐渐转变,情感更加丰富,人际交往逐渐减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所以,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创造老年人的自信、自尊、幸福的心理空间。
3.舒适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建立在安全、健康基础上,体现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怀和尊重。老年服务体系的舒适属性要求综合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弱点、差异性以及所特有的自我保护意识,匹配相应的老年产品、环境、视觉要素。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舒适性特征不仅仅能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要,更能使老人获得亲切、舒坦、轻松、愉悦、平静、自由、有活力,有意义的感受。
4.高效属性
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的高效性特征就是要求在老年用品、环境、视觉设计过程中,以老年生理特征为依据,采用整合设计的思想,从效率的角度提高老年产品的可用性,缓解因生理机能衰退带来的功能性使用障碍,从而提升老年生活品质。
同时,老年服务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性系统工程,从创新设计的角度如何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三、老年服务体系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
老年服务体系主要由横向和纵向两大要素构成,为了从设计角度支持和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目标,就需要从老年产品体系、环境体系、视觉体系入手,对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医、护、娱、教、游的物质(硬件)载体予以创新设计,从本源上提高老年服务体系的照护质量和水平,促进老年心理的自信、自尊、慰藉和幸福,实现面向创新设计的老年生理和心理关怀,实现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同时,通过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解决照护人员繁重的体力活动,降低照护强度,提高照护效率等。
(一)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可用性设计研究—产品体系支持与实现
1.老年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产品最终为老人所用、为照护人员所用,产品对老人其作用的使用过程就是老年行为方式作用于产品产生效应的过程,老年行为方式由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决定。
(1)老年生理机能变化
老年人生理老化不仅表现为外观形态上出现头发花白、皮肤松弛、牙齿脱落、身体尺寸缩短等,更反映在身体内部细胞和各个组织器官功能上。具体表现为:在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平衡能力下降;在视觉方面表现为眼球晶体屈光度降低,视觉感官功能衰退导致的老花眼发生率极高,还会出现视线距离缩短、对光感色彩的识别力下降甚至老年青光眼、白内障等,以致动作迟缓;在听觉方面表现为生理性的听力减退乃至耳聋,形成各类感知系统功能障碍;在运动系统方面表现为关节、骨骼和肌肉功能的变化,骨骼钙化现象增多,较易发生骨折。同时,由于老年人活动不频繁,肌肉运动频率少、弹性降低,动作协调性较差。
(2)老年心理机能变化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加倍活跃且唤起水平极低,从而导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情绪体验的反馈波动,情感更加丰富,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心理承受力变弱,面对亲友生死,特别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焦虑情绪。常规意义上的“老来怪”,人至老年,性格完全与年轻时不同。 老年容易出现消极孤僻、压抑的情绪,担心为子女增添负担,内心孤单。具体表现:恋旧感;寂寞感;无安全感;价值实现等需要。
(3)老年行为特征
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变化决定了老年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行为方式是产品功能的实现手段,是使用方式的外在形式,所以,对老年行为方式进行系统性研究是老年产品创新设计的根本要求。老年行为方式主要由老年特征、使用人群、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目的、行为过程(行为动作/行为序列)以及行为结果构成,老年行为方式具有时间性、空间性、经常性、反复性、同一性特征,老年行为方式能够决定老年产品的结构模式,实现老年产品的功能意愿,强化老年产品的形态结果,定义老年人与产品之间的人机关系,匹配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需求的映射结构,体现老年产品可用和易用的价值诉求,确保老年产品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交互目标。
2.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
老年产品的可用性主要是指老年群体在特定使用场景,使用特定的老年产品达到预定目标时具备的有效性、效率和老年主观满意度程度,老年产品的可用性设计是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产品构建,分析老年用户的行为特征,针对产品功能规划产品使用方式,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以及情感等要素,实现老年产品承载五个维度的属性目标: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从而使老年产品“易用、乐用、享用”。基于老年行为特征的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主要包括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老年产品原型构建、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等步骤(如图3所示)。[3]
(1)老年用户需求拟定
老年用户需求拟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老年目标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行为特征并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老年产品设计的总体目标以及功能需求范围,明确要向老年目标用户提供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难易程度。此环节的目标在于寻求老年产品的设计机会以及老年功能需求,而不是寻求某一具体产品。
(2)老年用户角色设定
按照老年群体不同特征、层次和类型,可以设定各个类别的老年用户角色。比如可将老年人群分别划分为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无独立行动能力的老人等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可用性设计过程中,如果旨在满足所有老年用户角色的需求来进行设计,那么这样得到的老年产品是一个多功能的集合体,并不能满足特定类型的老年人在特定场所遇到的特定问题。分析以上几种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若产品设计的目标是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同时其他正常人也能方便使用该产品,因此最终将该产品的设计角色确定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然后针对这一特定的角色展开设计工作。例如设计对象的角色特征:老王,年龄70岁,大学教授,退休在家,生活能够自理,膝盖常年劳损,积水严重,腿脚行动不便。基于诸如此类的角色特征,在本环节可以进一步分析老年用户角色在使用产品时的行为方式和特定需求。
(3)老年行为方式分析
老年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群体,对产品需求细分的诉求更加强烈,对产品的可用性更加依赖,针对老年用户角色的特征对老年使用产品的行为方式予以分析,明确老年目标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习惯,从而明确其使用产品时的诉求和预期,进而探索设计产品的具体形态和使用方式,以满足老年目标用户的角色诉求。老年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过程就是行为认知、行为交互、行为体验的过程。对老年用户角色予以解构,根据老年用户的认知机制,老年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构成特定的老年行为语义,形成老年行为认知;根据老年用户的行为机制,形成老年产品功能与老年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老年人与产品的完整、有效的行为交互;通过整合老年行为认知和行为交互的结果,形成感官上的行为共鸣,达到愉悦、享受的老年行为体验(如图4所示)。
在一定程度上,老年用户可以将自己在人与人的习惯互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性的行为特点、领域特质等融入到人与产品的交互系统中,以其最熟悉的方式、最自然的行为与产品进行交互,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以老年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环。
(4)老年产品原型构建
通过老年用户需求拟定、老年用户角色设定、老年行为方式分析,明确老年产品可用性设计的目标和方向,以目标老年用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依据,以易学性、交互效率、易记性、出错频率、满意度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指标为标准,构建基于特定需求和特定功能的老年产品原型。
(5)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
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的作用是评估老年产品易用性的程度,通过测量老年用户的交互效率以及出错频率检验老年产品的易学性和易记性,进而评估老年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方法大致有经验评估法、观察法、焦点访谈法、效绩度量法等。老年产品可用性测试阶段的产品原型接近真实产品, 可以仿真模拟各类场景任务,进行多样化测试。可用性测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要针对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反复测试修正,直至产品设计的核心任务达成,问题得到解决。
(二)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视觉体系支持与实现
如果说老年产品体系解决的是老年“用”的问题,那么,老年视觉体系解决的就是老年“看”的问题。老年视觉体系是老人通过视觉元素利用“看”的形式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情感的无障碍沟通、文化的层次交流,老年视觉体系的核心是老年视觉认知机制,这也是视觉信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1.老年认知机制
老年用户认知主要是指老年用户从视觉角度对视觉信息符号范式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包括老年用户的前注意机制、形态知觉、时间知觉、深度知觉,以及老年用户在多通道感知输入和效用输出中对感知信息的分类、表示、处理、整合,此外,还包括注意转移和分配、信息加工、多模式关联以及心理表征、记忆与学习、问题求解与推理等。
老年视觉认知机制是老年人通过视觉系统从具象的信息上进行视觉发现、神经跟踪及视皮层处理分类的过程,是视觉通路的一种客观呈现模式,其过程表现为:眼睛对信息发出的光信号产生感应,经过处理在视网膜上留下图像;视网膜将图像上的光信号转成神经信号,再经由视束神经纤维传递至丘脑外膝状体核上,与大脑视觉皮层直接相连,从而引起大脑对光信号的处理追踪(如图5所示)。[4]
2.老年认知要素
老年用户对视觉信息的认知以信息的基本特征为主要对象,视觉信息作为功能、形态、方式的综合呈现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符号范式,主要表现为:色彩、图形、布局、形状、以及交互方式等。
3.基于老年认知机制的老年视觉信息设计研究
根据老年群体的生活形态和行为方式,老年视觉信息主要有两大类:导向信息和提醒信息。以老年认知机制为依据、以老年认知要素为对象,结合老年视觉需求,设计老年视觉信息,能够将老年服务体系各子项要素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合力,从而使各功能模块发挥最大效应。
(1)老年导向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导向系统是指在空间与信息环境中,以系统化设计为导向,综合解决信息输入、识别、传递、输出等任务以帮助老年人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整体解决方案。老年导向系统要素主要包括图形、色彩、字体、布局、标识与符号、形式、媒体等。
“图形”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所承载的图像、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等;“色彩”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色彩配置、色彩指向、色彩语义等;“字体”主要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的字体大小、形状、布置等;“布局”主要是指老年视觉导向信息各要素的排布和协调;“标识和符号”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标识和符号对老年人的识别率和认知程度,思考标识表现形式对老龄群体信息认知产生何种障碍等;“形式”主要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展现方式,从亲和力和人性化的角度研究老年导向系统的外在形式,以及如何使老年导向系统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产生共鸣;“媒体”主要研究不同的老年导向信息采用不同的媒体介质予以传达,思考导向媒体如何对老年人更具有易读通识性,通过分析研究数据线索提供更有益于老年人识别信息的解决方案。
(2)老年提醒系统设计研究
老年提醒系统是指通过视觉信息提醒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时间提醒、安全提醒、事件提醒、以及特殊服务提醒。时间提醒主要研究老年提醒系统中的时间日期,通过时间日期给予老年人一个准确的时间方位,而时间日期系统在整体的提醒系统中通过什么方式融入进去,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对老年人予以提醒;安全提醒主要研究公共服务设施中对老年人的安全提醒,思考老年人如何通过必要的提醒维护自身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物品的伤害;事件提醒主要研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力出现问题,如果忘记必要的日程事件必然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设置老年公寓的事件备忘提醒能及时帮助老年人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生活;特殊服务提醒主要是指在特殊状况下的特定提醒。
(3)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
老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旨在规划和描述老年信息传达的行为方式。从老年群体角度来说,视觉信息交互设计是一种让视觉反馈信息有效、易用且让用户愉悦的技术,能够将“老年导向”和“老年提醒”两个方面予以系统地规划和整合,从而形成多功能的信息媒体(如图6所示)。
(三)基于社会养老模式的老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环境体系支持与实现
根据具体国情和现实情况,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同的养老模式推动了不同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设计。[5]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居家养老是一种传统型普遍的养老居住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依靠家庭、邻里以及社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鼓励老人居家养老并尽可能延长居家养老的时间,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情国策,将有助于我国缓解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社会照料支出不断增加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肌能退化、健康状态的改变,老人在住宅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住宅空间环境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高,住宅内各项设施的设计和配置水平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与安全。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住宅的空间环境时应参照老年人设计规范,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行为特征,遵循无障碍、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等设计原则,结合老年家庭状况,对老年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通用型设计”、以及“多代居”设计。
(1)家庭住宅的“适老化改造”
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扰,对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十分必要。结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设计出适宜老人起居生活的空间环境。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会出现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等生理现象并伴随着视力衰退、色弱等症状,同时行动迟缓、准确度下降这些生理各部分机能的下降导致日常生活中会有诸多不便。此时,普通的住宅设计己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人需要的并不是前卫、美观、华丽的设计,而是基于功用性、安全性和适用性的住宅再改造。
(2)通用型老年住宅设计
通用型老年住宅最初由日本开发出来,也称为长寿住宅。所谓通用住宅,就是在设计和建造最初时,树立贯彻老年住宅设计的必要技术措施,把老年人的需要考虑进去,使老年人在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时能增加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使住宅能够随着老年人身体肌能的变化而弹性的改变。这种住宅对青年人来说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由年轻进入老年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器官的老化,人年老时身体机能仅为20岁时的50%,通用住宅能够通过增减设施来满足人们人生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使人年老时不需要重新对空间进行设计而只是做稍稍改动亦可满足需要。
(3)多代居老年住宅设计
中国自古以来的居住方式是三代同堂甚至是四代同堂,以利于老人照看孙辈,儿女孝顺老人,通过家庭代际关系完成养儿、养老的过程,多代居住宅形式就是基于此背景而产生的。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当下有条件的年轻人,一般会在结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成立独立的小家庭。而在小孩出世需要老人帮忙照看时,或者父母年迈需要照顾时,又考虑与父母同宅居住或相邻居住。多代居的居住形式既能使老少两代人互相照顾,随时进行感情交流,又不至于使两代人没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是较为适合中国人心理的一种居住方式。老少两代人可以根据希望居住的亲密关系选择同居型和邻居型多代居形式。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社区养老主是指在现代住宅小区内提供生活起居、医疗服务、文化娱乐、交通等综合服务,是对居家养老的补充,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和住宅开发的新理念。
(1)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要求
社区养老要求设计者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配套服务实施等方面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做出一些特殊的改动:第一、符合安全、健康的社区住宅设计规范。从居住区规划设计、社区规划设计、单体建筑设计、户型设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安全、健康社区。第二、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一切从老人行为特征出发, 分析老年人有什么样的身体肌能、心理特征、生活习惯等,确定适宜老年人的设计方案。
(2)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
社区养老既是一个承载着养老功能的社区,也是一个从孩童、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全龄化居住社区。社区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亲情化、全龄化设计要满足以下方面:第一、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单独老年公寓,能够满足老年人不愿意打扰子女生活的的需求;第二、在社区规划中应设置部分可拆分的组合形式的户型。即满足老年人相对独立的生活,又可享受子女的亲情关怀以及特殊情况下的需求;第三、在社区规划中设置部分大户型。大户型可以满足父母与子女融洽亲密共同生活的需求。
(3)社区养老体系规划实施策略
社区养老居住环境规划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建筑技术规范体系。遵循国家健康社区及老年社区建筑技术规范的设计要求;第二、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健康的服务管理意识,建立系统化社会医疗服务模式。包括在社区内宣传和开展系列讲座、定期免费开展健康咨询、体检与诊断;第三、加强增进健身体系。鼓励老年人健身运动。老年人的健身体系的构成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主要包括居室空间、社区公园和健身会所等,并与社区内外交通、休闲、局部健身相结合;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交流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健康向上的文化主题塑造社区的文化氛围。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等社区文化体系,营造老年文化交流系统;第五、加强立体多维的景观设计体系;第六、完善配套的服务体系。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可持续原则为指导,根据层次细分的不同经济状态和需求,建立健康物业管理与服务配套。
3.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
机构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居住环境主要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实现以下功能:为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紧急救援。[6]从设计的角度来讲,机构养老的老年居住环境规划应该以功能需求为导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
老年人对环境设计的要求会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种机能的衰退需要有更多的辅助设施来增强他们的行为能力。由于年老而产生的寂寞和孤独感等心理特征则需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和室内环境的配色来缓解。养老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各种设计,都要依据老年人个人发展的方方面面来进行,“尊老、养老、爱老、疼老、护老”,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机构养老设计中,所有设施必须是有针对性的适老化设计,最终目的就是要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建立一种有持续性生活辅助的居住环境。因此,机构养老的空间设计就要考虑到老年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社会交往活动以及文体娱乐等生活的各方面。
(2)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设计
第一,针对身体机能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两方面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对环境的安全需求增强,因此,安全性就成为了机构养老模式下空间设计的基本保障。在机构养老设计中的安全性原则不仅要针对老年人生理状况,而且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合理组织空间关系,给予室内安全感的同时也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危机感。
第二,针对视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视觉上的衰退导致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间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键开关,加大字体,提高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帮助老人识别与判断,从而提高安全度。
第三,针对听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听觉退化引发的听不清或听不到,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针对老年人的听力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其他感官来弥补听觉障碍,如:增加灯光提示、采用有视觉信号的报警装置等,确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保障其安全。
第四,针对触觉衰退的安全性设计。老年人触觉的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对冷热变得不敏感,对物体表面灵敏反应度降低,不能真实识别物体特征等。在室内空间界面布局上,宜根据老年人触觉衰退特点,对室内界面进行表面处理,其界面的材质选用及造型设计应做特殊处理。室内生活空间的界面应手感温润,无冷硬感,例如可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天然材质为主的壁纸;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软包,既温馨又能增加触觉感,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3)机构养老模式下老年室内空间的可达性设计
空间的可达性设计是老年室内空间环境的先决条件之一,室内空间之间应尽量保持顺畅,在室内各个空间之间形成“回游动线”,避免过于曲折复杂的交通路线,同时室内走道两侧的家具和墙体上要避免出现形体锐利的凸出物和挂件,地面上低矮物品如脚凳、箱子等不要放在交通路线上,同时增加各个室内之间的开口数量并对其位置进行巧妙调整,以增进视线及声音的联系,从而降低老年人发生意外的几率。
四、结语
面向老龄化社会,创新设计是责任,更是关怀。面向老年产品、视觉信息、居住环境的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老年生活模式人性化走向,解决了老年群体在不同养老模式下的安全、舒适、健康和高效问题,满足了老年生理机能和心理需求,有效促进了老年服务体系的稳定、和谐。但是,老年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制约,以及相关的不确定性,预想通过设计来构建理想的老年社会新秩序,还需要综合考虑老年社会的体制机制,老年群体本身的多样化诉求,基于中华民族孝文化、家文化、根文化的社会价值观,面向老年生活模式的社会固有的老年照护基础,等等。由此,老年服务体系的创新设计支持与实现是综合性的社会学课题和复杂性的设计学课题,需要多方的协同并进,宏观政策和微观模式相统筹,创新理论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以责任和关怀为己任,进一步完善、丰富、拓展老年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真正实现“幸福老年、安康老年”。
参考文献
[1] 王俊, 龚强, 王威. “老龄健康” 的经济学研究[J]. 经济研究, 2012, 1: 013.
[2] 孙颖心.老年心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美]Jakob Nielsen.可用性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李宁. 基于视觉认知的人体行为特征提取模型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