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

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八年级地理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1篇

磁场是电磁学里的一个基本概念,深刻认识它有利于理解“电与磁”的相互作用规律,因为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磁场的存在、磁场的方向,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全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之八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有限,而磁场又是贯穿全章的主线,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中关键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归纳、概括、想象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第二,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启发法、类比法、转换法、理想化模型法等),如研究磁场的特点时,类比电流的研究方法,用到转换法,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来感知磁场的存在,为了更好地理解磁场,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了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发明“磁感线”这一理想化模型,使抽象的磁场变得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磁场。

第三,注重学生的爱国热情及物理兴趣的培养,如在学习地磁南北极跟地理南北极关系时,提到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提出“磁偏角”的贡献时,适当渲染,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中应多辅助实验,经常联系生活实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场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且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向及强弱。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磁偏角。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教学难点

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

教学方法

实验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归纳法、推理法。

教具准备

条形、蹄形磁体、铁屑、指南针、小磁针、立体磁感线演示模型、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微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探究:设法让你桌上的小磁针动起来。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下去观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发现学生可能采用的方式:用手拨、用嘴吹、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

生甲:用手拨:是(看得见的)手使小磁针动,且手与小磁针接触。

(小结)要有物质(物体)直接接触小磁针并产生作用时,小磁针才会动起来。

生乙:用磁体去靠近小磁针时,是磁体的靠近使小磁针动,但磁体没与小磁针接触。

启发推理:磁体靠近小磁针时,能使小磁针动,说明磁体与磁针间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物质跟小磁针接触了。

二、新课教学

师:这种物质叫“磁场”,它是由磁体产生的,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是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怎样来认识它?

(板书:一、磁场 1.磁场 2.磁场的基本性质)

以前我们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时,都用什么方法研究?同学们能举出例子吗?(渗透科学方法:启发、类比法)

(学生讨论思考,如果思考不出来,师可启发:前边我们刚学过去的电流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知道电路中有没有电流?)

生甲:电流会使灯丝发光。

生乙:电流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小结)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电流。

师:那研究磁场用……?(启发: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

一学生代表发言:我们可以根据磁场产生的效应来认识磁场。(将小磁针放到磁体附近,通过观察小磁针的变化来认识磁场。)

师:现在我们把条形磁体用布包上,如何判断它的磁极?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期间指导,对困难生及时启发、点拨)

小组代表发言:

生甲:把条形磁体悬挂起来,指南的是南极,指北的是北极。

生乙:拿小磁针靠近条形磁铁的一端,与小磁针北极相吸的是南极,另一端是北极。

师:同学们的办法很好,那么我们把小磁针放到磁体周围将会是什么样?

学生们继续实验。观察并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

生甲:小磁针们先发生偏转,很快停止转动。

生乙:小磁针停下来时,不指南北了,位于条形磁铁不同位置处的小磁针,指向不同的方向。

生丙: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

师总结:同学们分析得很好,磁场确实是有方向的。

(板书:3.磁场的方向)

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定为那点磁场的方向。(大屏幕演示)

师启: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磁体的不同位置磁性强弱不同(两极强中间弱),总起来说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和强弱不同,而磁场又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直观形象地描述出磁场各点的方向和强弱?

我们可以在磁场中放入许多小磁针,它们的分布情况和北极所指的方向就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情况,我们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来做做看。说出你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找一组到投影仪下展示铁屑的分布情况,学生代表发言。

生甲: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

生乙:观察到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最后有规则地排列成一条条曲线。

师:铁屑的分布情况可以显示磁场的分布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仿照铁屑的分布情况,在磁体的周围画一些曲线,用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的情况,这种方法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的,并把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板书:4.磁感线)

你们思考、讨论一下,磁感线是什么?磁感线实际存在吗?是不是只在一个平面内存在磁感线呢?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是不是就没有磁场?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

生甲:(讨论得出)在磁体周围画一些带箭头的曲线,使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该点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它们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师:利用多媒体链接一条形磁铁磁感线分布动画模型。

生乙: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生丙:磁感线在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里。

师:出示立体磁感线演示模型。

生丁:既然磁感线是假想的,磁场的有无应该与磁感线的有无没关,没有磁感线的地方应该有磁场。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同学们真正理解了磁感线这一理想化模型(渗透:理想化模型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既然可以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场又有方向,那么我们看课本图9.2-3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说出磁感线应该从N极指向S极,还是应该相反?

(小结磁感线的特点)

巩固练习:标出图9.2-4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它总是从磁体N极出发到磁体S极。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们标的情况。

师:同学们都标出来了。我们认识了磁场并知道磁场的方向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布情况,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甲: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北?古代飞鸽为什么能准确地将信送往目的地?

生乙:地理的南极和北极是不是在我们指的南北方?

生丙: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一致吗?

师:要想知道这些我们来看屏幕(展示课件,显示地磁场的存在和地磁感线的指向及分布,说明地磁场的情况,并介绍地磁场的有关史料),看完后回答上述问题。

生甲: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

生乙: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生丁:地磁场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南极指南、北极指北。

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地磁场的应用。

(板书:二、地磁场 1.地磁南北极2.磁偏角3.地磁导航)

三、课堂小结

先让生总结,不全时师补充(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

五、板书设计

1.磁场

①磁场②磁场的基本性质③磁场的方向④磁感线

2.地磁场

①地磁南北极②磁偏角③地磁导航

【效果分析】

本节课因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设计的,当代初中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演示、分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对科学的信任度,又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观察、推理能力;另外教学过程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学生学到了多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们感到充实而新颖;再有介绍沈括的贡献时,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2篇

课题名称:青藏地区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主要有三部分: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藏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第二课时,建立在学生已有七年级,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储备及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部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观念,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说出青藏地区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3.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七年级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地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学生好动,参与意识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自己观察,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

活动二:探讨交流

活动三:归纳提升

环节三:课堂小结

环节四:巩固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有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神奇的宗教信仰。

举例说明这些“神奇”现象的具体表现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青藏地区有感性的认识。

板书: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活动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P17图5-30“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及与邻国的分界线。

2.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的经纬度范围,分析本区的海陆和纬度位置。

3.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分析本区海拔高度的特点。并 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4.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5.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河流、湖泊,分析本区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

6.分析本区的景观特征。

学生读图分析

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助,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通过自主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活动二:探讨交流

1.读同纬度那曲和南京的气候资料,分析气温差异及形成原因。

2.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粮食种植区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请归纳本区种植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本区主要发展的农业产业类型?

4.用实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居民点分布、民居建筑特点、居民饮食和服饰的影响。

读图观察分析。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归纳提升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归纳总结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内部也存在地域差异。

3.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小结。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六、教学板书

(一)区域概况

(二)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地区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第3篇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一)答案】

当堂演练

1~3:A;D;B

4、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5、蒙古处在大陆内部,属于内陆国;日本四面临海,由岛屿组成,属于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6、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我国海岸线较长,有许多优良的海湾,可以通过海洋运输与海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交往与合作;我国陆界线也较长,与14个陆上相邻的国家可以直接进行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我国海洋地跨温带、*带和热带,有多样的环境,富饶的资源,为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他略

【拓展延伸】

1、俄罗斯、加拿大、中国

2、以河流为国界时,通航河流常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不通航河流常以河流的中心线为界。当河道发生变动时,如河道受侵蚀,则边界随之变动;如河流改道,则边界不随之变动而停留于原处。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二)答案】

【当堂演练】

1~4:C;D;A;C

5、①渤海

②黄海

③东海

④南海;A俄罗斯;B哈萨克斯坦;C印度;D缅甸

⑤台湾岛

⑥海南岛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三)答案】

【当堂演练】

1B5A

2D6A

3B7B

4B8B

【拓展延伸】

香港;上海;贵州;青海;天津;重庆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四)答案】

【拓展延伸】

西安;拉萨;武汉;合肥;太原;昆明;成都;长沙;贵阳;海口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五)答案】

【当堂演练】

C;B;A;C;D;A;粤;昆明

【拓展延伸】

浙、苏;贵或黔、川或蜀;

内蒙古、黑;粤、桂;湘、鄂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一)答案】

【当堂演练】

12345

DBCDD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二)答案】

【当堂演练】

1、日本

2~4:D;A;B

【拓展延伸】

(1)逐年上升

(2)B

(3)D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答案】

【当堂演练】

1A5C

2D6B

3D7C

4D

【拓展延伸】

1、土家族

2、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