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重视程度日显高涨。虽然很多大型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比较落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大体呈现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好,中小型企业一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比私营企业设计的好,但是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国有企业相比要处理的好。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创新之路。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足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制约某些行为,怕影响企业的效益,迟迟不敢也不愿意在企业内部设立控制机构,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但也只是形式。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企业领导只认金钱,会出现违章违法搞经营的现象,他们自然不会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上一直强调政企分开,但是真正将政策付诸于实践的却是屈指可数。部分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有些是空降来的,而非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因此这些任命的领导者只注重自身的政治表现,对业务能力不够重视,如发生的重大事故或是企业危机,一般只是撤职或者离岗来解决,很少有通过内部制度来防范的。
1.2相关制度适应能力弱
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设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而且制度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由于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较为复杂,但是企业内控制度却不是随之改变,所以我国企业的内控制度适应能力较弱,未能形成整体的系统,甚至有些制度制定的不合时宜,而且问题较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当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所以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管理特点以及外部环境来设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再不断地完善。
1.3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理解
当前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缺乏理解,单纯地认为内部控制只要把企业内部的财务记录好、控制好、做好就可以了,但是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有相关的检查以及考核标准来配套,这些他们缺乏了解。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2.1企业要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明确的分工
企业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这是企业组织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而内部组织机构建立的核心环节就是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在很多情况下,每项工作的完成并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完成,他需要两个部分或是更多部门的协作,因此必须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才能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且各个部门在工作的过程可以起到相互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2.2企业要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建立企业规划控制体系。保证企业中某些相互关联的业务活动不要只集中到某个人身上,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管理的工作环境,确保每项工作在实施中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的监督。其次,建立业务活动的授权审批制度。通过此制度对企业的各个部门或者员工的工作权限进行控制。企业内部员工在处理各项经济活动的时候,必须要经过领导层或是相关部门的授权审批,否则所产生的行为是无效的。再次,企业要建立预算制度,加强实物控制。企业的编制内预算必须要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并对每项支出确定职责权限。
2.3不断优化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要素多样,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的激励机制、规章制度以及人资制度等等。这样要素都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长期形成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因此,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企业自身环境是关键。首先,要明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以及控制的目标。控制主体是明确每项活动由谁来进行控制,控制目标是明确进行控制的原因。企业的内部控制主体一般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四部分,同时这四个主体又都拥有各自的控制目标,因此,四个主体之间会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控制关系。其次,企业要加强管理控制方法的创新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管理控制方法有很多种,企业要实现管理控制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制定企业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计划,业务与业绩的考评标准等等。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更需要有积极的人事政策,要积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具有先进管理经验方法的人才队伍,用来改善企业现有陈旧的经营管理观念、风格。培养企业内部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政策水平。
参考文献:
摘 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保证信息质量,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稳定和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 现代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在制度管理思想的启迪下,由企业自己建立的基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的总称。现代企业管理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环境,是指企业本身的内部机制和机构设置等,对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的总称。(2)风险评估,是指企业的管理机构对某项业务进行风险评价,为决策者提供切实可靠的平衡信息,使企业可以远离风险,平稳运行的一系列活动。(3)控制措施,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方法和手段。(4)信息与沟通。
二、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企业虽说都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基本业务和内部管理应该说是有章可循,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具体执行部门的松与严、繁与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的人员利用职权的便利,在执行过程中实行双重标准,甚至有些制度的执行虎头蛇尾,遇到阻力不是调整策略,寻求适当的方法,而是放松执行力度,使制度形同虚设。又由于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内审机构不健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不能从全局出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因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特定职责的效率等方面,发挥不了充分作用,且又没有一个权威机关来适时的检查和监督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只走表面形式,使制度变成纸老虎。
另外企业管理者的内部素质和思想认识也制约着内控制度的实施,造成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一味简化程序,追求集权,导致内部控制弱化,主要现象有:(1)领导者不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找出各种借口绕过制度而我们的监督部门权利弱化,无法实施正常监督,处境尴尬。(2)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认为现行的内部控制是一个障碍时,就随意改变制度,制度成了一言堂,失去民主氛围,使内控制度没有了严肃性。(3)以对现行制度不了解等为借口,恶意违反制度,更使其他人跟风冒进,在制度的掩盖下肆意妄为。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一)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企业首先应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其他所有活动都围绕着企业战略目标开展。内部管理体制的制定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个部门多个管理环节组成的经济组织,相互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要做到权责明确,组织精简,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营绩效;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使信息在各层次之间快速地流动,提高经营决策和反应效率;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应遵循制衡性原则,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对企业内部机构岗位职责权限合理分工,确保不同岗位和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二)人力资源控制
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并适当关注求职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是否与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要求相适应;其次,应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法纪、政纪等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使其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同时要对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人员开展持续有效的专业知识教育,以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使各岗位人员均能胜任其承担的工作职责,减少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并使之不断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员工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严格的落实考核制度和配套奖惩,以促进员工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应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职称聘任挂钩,使奖惩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大家心服口服,不心存侥幸,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不折不扣地执行内控制度,使制度和职工的精神达到和谐统一。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
加强企业内部的上下沟通和内外部沟通,拓宽信息渠道,准确、及时、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各有关层级之间有效传递。准确的信息是企业决策者的耳目,通过对这些相关信息的分析和加工,整理出的决策思想和目标,同样需要通过有效的渠道下发并执行,所以有效的沟通和信息的准确传递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中枢神经,一定要建立有力的保障保证它的有效执行。
(五)引进外部监督
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都是外部监督部门,这些是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监督者和协作者,企业应适当协调,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次,应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检查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同时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六)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执行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或审计机构,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环境,一切特权思想都要摈弃,在企业的内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有力有理有节,行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良好氛围。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内审人员的从业资格,拥有与工作相匹配的道德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期将内部审计制度执行到位。
参考文献:
一、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其范围相当广泛,其作用已远不止防弊纠错,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作用:1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2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3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4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应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都迫切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控制度,既要依照《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考虑它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又要充分认识各单位在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规模以及管理需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考虑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有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总体控制与局部控制之分。财政部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使之上升到了法规高度。当内部控制制度失控造成严重的外部影响时,可以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性对企业进行控制。但是,由于企业之间差异很大,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应制定得过细,否则将不利于发挥企业管理的自主性;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只应是一个起到指导作用的框架,从不同角度为企业制定具体的内控制度提供一个“框架模型”。企业作为内控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应根据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内部控制的目标、战略发展和管理需要,将各自的实际情况与模型结合,制定出适合自己管理情况的内控制度,消除统一内部控制制度束缚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弊端,以提高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在长期实践与探索过程中,我国的企业管理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和方法,比如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责任中心管理、预算管理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这样,我们在借鉴西方内部控制框架的同时,一方面找出中西方内部控制制度的共性和个性,弥补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或问题,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力主合规经营;另一方面需充分考虑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发挥已有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势,借鉴当今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以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立体渗透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管理体系。从COSO委员会的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作为既定的标准,借以规范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适当的监督活动对具体行为偏离标准时加以修正。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仅仅从会计入手,应全面渗透到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组织体系,贯穿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始终。因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宗旨就是,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目标。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如果仅仅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就容易忽略公司治理结构这些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忽略企业“新三会”及经理班子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终极管理权,丧失内部控制所具有的全方位控制功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内部控制担负起全责,而不应推脱给财务人员负责。
另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应强调多元设计,而不能只选择一条路线、单一目标。我们知道,企业经营只有一个总目标或整体目标,而对总目标的层层分解,就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组织结构及个人的目标。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和建立,以及在组织结构上的权力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应解决的问题,而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并列和层次特征,这样对各个组织的内部控制体现了横向的明显权责区域和纵向的递进权责管道。因此,每个组织都要设置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于不同层次应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同时要注意组织之间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