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声乐教学法论文范文

声乐教学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声乐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声乐教学法论文

第1篇

有些学生本身已经系统地学过几年声乐,懂得基本的发声技巧,知道唱歌是要用上腰腹部力量,不能光靠声带去喊,但是他们在学声乐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瓶颈,例如觉得气息不够用,声带有时闭合不紧,出现漏气现象,遇到高音就躲,唱不上去,咬字不清晰等等问题。其实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心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生理的问题。

(一)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需要长期反复规范的练习才能一点点进步的,并且是循环性的进步,也就是说有一段时间感觉声音进步了但是隔一段时间又好像不会唱歌了然后重新找正确的声音,并且声乐几乎天天都必须练习,一天不练就会退步很明显,所以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声音条件不错,就疏于练习,在课上教师已经解决的声音问题自己到课后不去巩固,以至于一唱到没有把握的地方就胆怯、紧张,出现各种失误。紧张是学习声乐的大敌,人一紧张就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更厉害的会短暂性胃痉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当然是没有办法把气息沉下来,用胸腹式呼吸和协调身体各个共鸣腔了。

(二)生理问题

歌唱中声带只是发声器官,要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需要全身其他器官的协调配合,分别要用到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喉、气管、肺部、横膈膜等;发声器官包括声带、喉头、会厌和咽壁等;共鸣器官包括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咬字器官包括侧牙(坐牙)、舌头、硬腭和软腭等,其他需要合作的还有后腰的支撑力以及腿部肌肉的用力之类。可见,要完美地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是多么复杂的一件事,需要以上各器官的协调配合。这些器官要通力合作需要先一个个单独训练,累积感性认识,然后变成歌唱者的记忆认识,才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各个器官控制住为歌唱服务。综上所述,学生学声乐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心里容易紧张,练习时间不够,身体各个器官不协调。

二、运动教学法

(一)运动教学法的内涵

以上说的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其实是互相影响的,生理问题会引起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会造成生理问题。很多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有很多怪动作:抬肩、锁眉、嘴歪等,这说明他身体不协调,这就会引起他心理紧张,演唱水平得不到体现,同样有些学生上台之前心里怯场,也会出现心悸、胸闷、气浮、咬字不清楚等。发声状态不好是因为身体各个器官不协调,那么逆向思维我们让身体协调,不就能发出正确的声音了么。本人研究发现要达到学生声带和肌肉在歌唱的时候相对的放松状态,可以让学生通过与旋律走向相对应的特殊运动来起到让学生放松的目的,学生身体放松了,发声器官和肌肉自然也放松了,这样就能达到理想歌唱状态了。

(二)运动教学法在发声训练中的运用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身为中线,上肢两臂,下肢两腿,都是一一对应关系,人的中心在中线,任何运动的重心都在丹田处(肚脐下三指)。运动教学法的宗旨是对称运动,意守丹田,并且与旋律节奏一致。目前,主要是在发声训练中实践,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几条结合运动教学法的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

此练习所训练的是气息和横膈膜的对抗问题,很多学生在刚学的时候体会不到横膈膜如何支持,单凭声带唱出音色单薄、尖锐、没有共鸣的声音,所以用运动,让学生配合跳音的字母和旋律的节奏蹲马步出拳,唱一个跳音出一次拳。要求蹲马步时意守丹田,小腿扎入地面,后腰支撑,臀部绷紧,出拳必须与演唱的字母节奏一致,在出拳的时候要快、狠、猛,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拳头上,用后腰和丹田的力量甩出去。声音跳动要有弹性,气息随着声音的跳动向外扩张,声音集中,喉器稳定,注意音色大统一。我通过多位学生长达几年的训练证明了这个方法确实有效,于是迅速让学生掌握了横膈膜的支持。原因在于:第一,运动能使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转移;第二,运动的节奏和演唱的节奏一致可以协调身体各器官;第三,运动的强度可以不知不觉的用上丹田,让初学者不知道怎么用横膈膜和丹田力量的学生能够迅速受益;第四:学生不自然的声音和动作往往是因为想把声音唱响而多用了声带和力量,运动可以消耗掉多余的力量,从而让学生用刚刚好的气息和力量达到自然漂亮的歌唱状态。

2.连音练习:

同样结合运动教学法,学生单腿站立,另一条腿绷直抬起快速先曲腿再踢腿,节奏以三个音一组踢一次,出腿的时候用丹田的力量,后腰和重心腿强有力地稳固支持,踢腿的时候脚尖绷直且速度要快,把丹田的力量踢到脚尖,这样学生整个身体与唱歌的器官都得到了协调。注意声音的连贯,气息均匀的送出来,喉咙充分、自然、适度的打开,保持高位置,舌头平放,舌根和后咽壁形成一个圆状空间,喉头处在深吸气位置上,吸好气唱出所练习的母音,然后用旋律把声音连起来。

三、运动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

运动教学法对声乐教学有辅助作用,即通过肢体动作的可视效果和心理暗示,将声乐这门抽象的艺术变得直观化和具体化。

(一)运动教学法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学生心理上的紧张往往是因为身体肌肉的紧张传给大脑信号。在一对一的声乐课堂上,学生一般站在钢琴旁边,面对老师,有时候还眼睛盯着钢琴练声,当老师弹到稍微高一点的音域时不自觉的紧张就提高喉位,造成声音卡和紧了,那是因为学生全部注意力都在音高上而且站着不动唱让他有时间想得太多,想的多了声音的问题就来了,其实让身体解放,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声音自然也就自然了,没有了肌肉的不协调,学生当然不紧张了,练声就会变得非常轻松。

(二)运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发声技巧

由于声乐的抽象性和不可直观性,老师在教课中经常用到形象性的比喻,比如像闻花一样吸气,气吸到丹田,用横膈膜保持住,小腹像气球一样有弹性等,这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去模仿式学习,但是学生要花太长一段时间去掌握这些技巧,而运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到最佳的发声技巧,比如蹲马步打拳,蹲马步首先就要丹田用力,伴随出拳,出拳时腰部和横膈膜都要用劲,加上和唱的节奏一致,这样能让学生在放松的情况下不自觉地用上丹田和横膈膜,事半功倍,并且离开老师在课下学生仍然可以用这种程式化练习,进一步巩固发声技巧。

(三)运动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对良好歌唱状态的瞬时记

第2篇

在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的指导下,逐渐的使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道路,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大学的声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提高对声乐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声乐整体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大学的声乐课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声乐教学中,长久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授这种教学方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教学中教师无法正确的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现代教学原则有所悖逆,同时也是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此外,在大学的声乐教学中,传统教学只是重视对学生发生技巧和音质上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有所忽略。要知道在声乐教学中,虽然技巧和方法身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个性以及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传统的声乐教学在这方面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极大程度上的限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单的专业人才,更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大学声乐情景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营造动态的教学氛围

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音乐教材进行更深刻的挖掘,对音乐当中所包含的背景和文化进行更深刻的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对音乐文化感受的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当节课中的文化内容来创设出相关的情景,例如对作者的人物背景和艺术风格等来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来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更多的艺术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氛围,除了在听和看上受到更多的启迪,同时在心灵上也更深刻的受到影响,这在日后的教学目标实现中无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将情感贯穿于音乐当中

歌曲创造的重要核心就是情感,只有创作者对音乐富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创作出好的曲目,而声音是对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音乐没有情感,那么声乐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情感,在不同时间和情况下,情感也会发生改变,这些情感都能通过声音来进行传递。在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演唱的状态保持最佳,教师可以尽量的让学生通过感情来表达出自己的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将自身的情感与歌曲进行融合,做到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情感,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声乐情景,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

(三)创设多元化情境

大学的声乐教学中,要对声乐艺术的多元化有一定的把握。大学的声乐教学不仅仅是对技能上进行传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发声。要让学生认识到发生的技能与情感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而声乐能够完全的体现出内心的情感。此外,在进行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起创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不是单纯的只重视曲目的作曲手法和技巧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声乐存在的本身特点,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而是根据他们的特点来结合各种不同的情景,创造适合他们的学习氛围。只有保证了学习氛围,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并有效的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

(四)创设文化情境

在声乐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教师需要积极的进行设计,保证能够将作品引入到课堂中。此外,教师应对声乐作品包含的内涵和艺术等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同时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及综合能力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关注声乐作品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尊重学生的审美,维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的促进声乐教学质量提升。

四、结语

第3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教学是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声乐的学习质量对于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当前高校声乐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大多采用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方向灌输方式,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乏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同时,很多声乐知识的理解难度都较大,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很难深入理解乐理知识,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声乐学习充满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使以往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然就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而是通过提问、抢答以及自由讨论等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帮助他们形成善于思考和创新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3.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乐理知识

声乐教学中包含很多抽象的乐理知识,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而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和形象,可以消除声乐课堂枯燥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知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启发式教学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1.歌唱气息训练中的应用

气息调整声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在气息歌唱中,重点在于掌握调整气息的方法,为了达到更好的气息训练效果,教师可以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情境下想象应当如何发音、如何调整气息,也可以让学生在训练气息的过程中开展其他跳跃运动,使学生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到气息的变化,这样才能在不断的训练中找到自然的、正确的气息调整方式。比如在场跳音时,让学生完全放松腹部,这时气息处在呼出的状态,伴随着发声将小腹轻轻收起,这时就形成一个吸气的状态,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将腹部运动与气息调整有效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跳音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对学生的启发要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声音训练中的应用

声音训练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发声技巧,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旋律复杂的歌曲作为练声的素材,一方面可以使练习活动变得有趣,不会使学生由于单个旋律的反复练习而影响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乐曲中旋律的变化启发学生在不同旋律下如何发声的技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发声技巧。

3.在音乐情感启发中的应用

音乐作品中往往饱含创作者和演唱者的很多情感,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就无法演绎出优美、动人的音乐作品,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高校学生的人生阅历相对较少,而且知识面也不够宽广,所以对于很多音乐作品的创作主题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将启发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在讲解历史题材的音乐时,可以引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音乐创作的社会环境等,使学生对作品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好的演绎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