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立定跳远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材
教学内容:立定跳远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作用和意义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会立定跳远的技术和动作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起跳积极用力蹬伸,小腿前伸
难点:落地前的收腹举腿及落地缓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时间
开
始
部
分
一、 教学常规
整队、检查服装、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安排见习生。
二、 热身趣味跑
三、徒手操
一、执行教学常规,进行口令指挥。
要求:态度亲切,口令准确,精神抖擞。
二、由教师带领全班成二列纵队在操场进行环田径场进行绕圈跑,达到初步热身效果。
三、教师示范并喊口令,带领学生一起做徒手操练习(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体前屈、弓步压腿、侧压腿、手腕脚踝关节)。
1.单臂后振 2.体转运动
3.腹背运动 4.弓步压腿
5.高抬腿 6.小步跑
1、认真执行教师安排,队列队形站立如下:
2、积极完成课堂常规内容,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中来。
要求:精神抖擞,态度端正
3、学生注意力集中,根据老师示范和口令认真做好每一节运动,以达到热身效果。
)
13分
基
本
部
分
一、
探
索
学
习
起跳—腾空—收腹举退—落地缓冲
(正面)
(背面)收腹举退
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起跳腾空时两脚快速用力蹬地,两臂向前上方摆动并充分展体。落地前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两臂用力向后摆动并屈膝落地缓冲。
三、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予以可定和表扬。
四、教师示范并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五、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纠错并针对同学们存在的常见问题集体讲解
一、(1)认真按照教师要
求开动脑筋,积极摸索
探究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并参与组内交流讨论。
每组的小组长负责整合本组的学习意见和建议,并选派一致两名代表参与全班的交流。
(2)认真体会老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并自我练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3)针对大家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自己的技术动作并认真改正
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争取领会技术动作要领,参与经验交流,并注意班级内的纪律。
18分
︱
22分
结束部分
1.放松
调整呼吸
放松上下肢
二、拓展跳远文化知识
一、 带领学生调整、放松
要求:教师示范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
二、介绍提升立定跳远成绩的有关知识。
三、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评价(以鼓励为主)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做调整放松练习。
二、了解、记忆对提高立定跳远成绩有关的拓展知识。
三、听取教师的评价,认真客观地对自我再次进行评价。
四、合理回收课堂用教材
初中体育中考项目之立定跳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立定跳远动作方法,学生学会上下肢配合,两腿用力蹬地跳起,平稳落地,在体育教学中接受立定跳远技能,在乐中练,在乐中学,升华学生情感。
【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立定跳远正确动作。
2.身体健康目标:学习立定跳远动作,增强学生爆发力和下肢力量,有效提高学生跳跃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灵敏协调素质;实现上下肢均衡发展和跑跳结合的运动生理目标。
3.社会适应目标: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立定跳远中蹬地和摆臂配合,落地时屈膝缓冲,做到有力蹬地,轻巧落地,干净利索立定跳远动作,一气呵成,毫不犹豫且充满自信。
2.教学难点:立定跳远中,把握起跳的角度,身体协调用力,起跳腾空后展腹和落地后收腹等。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入境生趣
【热身运动】课前5分钟,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2圈,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做关节操和徒手操,要求学生在热身运动中,认真做操(扩胸、振臂、体转、压腿等),秩序井然。
【游戏】叫号起跳
游戏规则: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不同的小组,然后列队站好后,教师随机叫号,不同小组学生按照号码纵跳,全班学生轮流纵跳。在游戏中,有学生反应不及时或者发生错误后,惩罚高抬腿。
游戏要求:所有学生需要遵守游戏规则。
(二)标准动作,分解示范
立定跳远标准动作组成:预摆起跳―腾空展体―收腹抬腿―落地缓冲。
注意事项:立定跳远中蹬地和摆臂配合,落地时屈膝缓冲,做到有力蹬地,轻巧落地,干净利索立定跳远动作,一气呵成,毫不犹豫且充满自信。立定跳远中,把握起跳的角度,身体协调用力,起跳腾空后展腹和落地后收腹等。
【动作分解】
第一,预摆起跳。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上肢两臂呈自然状态前后摆动,在前摆时,要两腿伸直;在后摆时,要屈膝,降低身体重心,手尽量往后摆,上体稍微向前倾。同时,两脚要用力快速蹬地,朝向前上方迅速跳起。
动作要点:身体上下肢要保持动作协调,动作摆动时要注意“一伸二屈心”,让身体上体稍微向前倾;下肢蹬地快速有力,手摆和腿蹬要协调。
第二,腾空展体。在起跳腾空后,要伸直“髋、膝、踝”三大关节,充分展体。
动作要点:在空中充分展体,强调伸直三大关节,且关节伸直要自然、协调。
第三,收腹抬腿。在收腹抬腿时,小腿呈“蹲距式”并积极往前伸。
动作要点:收腹要准确及时,小腿要前伸。
第四,落地缓冲。跳远落地时,上肢双臂要用力向后摆,落地时要屈膝以缓冲压力。
动作要点:相机把握好前伸小腿的时机,曲腿前要后摆伸臂,落地后摆臂往前不往后。
教师在立定跳远教学时,按照示范动作进行教学,并给学生提出要求,注意立定跳远动作环节和动作要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回答正确的学生,让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动作,提示要点,讲解要领,让学生自主练习。
(三)安排练习,强化动作
练习1:让学生站在小圈内,反复跳向大圈5~6次。(图形练习法)
练习要求:小圈内原地预摆节奏后小跳。
练习2:站在跳箱上,体会立定跳远标准动作(预摆起跳―腾空展体―收腹抬腿―落地缓冲)的分解练习5~6次。
练习要求:默念练习,同时注意身体感受。
【竞技游戏】立定跳远+俯卧撑,立定跳远+冲刺跑
游戏目的:符合上下肢均衡发展,跑跳结合的锻炼原则和运动生理。
游戏要求:遵守游戏规则。
教师给学生讲解练习目的和方法,并提示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竞技,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或分组练习,并注意观察学生游戏动作,辅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
【身体素质练习】2~3次
(1)场地器材:12个实心球、土质跑道。
(2)练习目的:提高学生跳跃能力,促进学生跳跃素质发展。
(3)练习要点:注意腿跳与臂摆的协调配合。
(4)练习方法:两脚连续向前跳,跳跃障碍物。
练习学法指导:
(1)教师以简易语言启发并提示学生,让学生总结和体验起跳时机、起跳方法。
(2)利用各种练习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安全落地方法。
(3)建议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和默念法练习。
安全教育小专栏:
(1)课前教师认真检查跑道和沙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将隐患给予排除。
(2)课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做好热身准备活动,避免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等运动伤害。
(3)学生在练习前,要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掌握练习方法和练习要求,遵守练习规则,服从教师安排。
(四)回顾小结,反思学习
教师集合整队,对班级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引导学生做捶拍、揉捏等放松活动,并对课堂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收齐教学器材后,及时归还,互道再见后下课。
立定跳远是初中中考体育项目之一,笔者结合游戏、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体育参与兴趣,示范标准动作,讲解动作要点,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体验动作,练习训练,实现体育立定跳远教学目标。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年级:一年级
人数:70人
日期:5月12日
执教:
班级:十一班
组班形式:行政班
周次:
课次:新授课
教学
内容
1、小青蛙学本领(立定跳远)
2、游戏比赛
重点
学生学会跳跃
难点
双脚起跳及落地
学习
目标
1、创设有趣情景,提高兴趣,鼓励积极参与锻炼。
2、掌握双脚蹬地起跳和双脚落地的动作。
3、发展腿部力量及协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主动观察,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
课序
时间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及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
部分
3min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2.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4.检查着装
5.宣讲安全6.安排见习生
队形:
要求:快、静、齐
3min
小
准备
部分
8min
1、导入:教师通过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腿,长大有腿没有尾”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青蛙”。随后安排两名学生模仿蛙跳,之后带入课堂“小青蛙学本领”。
2、伴随音乐“小跳蛙”做热身操。
组织:集体教学
教法:问答法
学法:问答法
要求:a.积极思考
b.充分热身
c.注意安全
1组
3min
5min
小
中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25min
25min
1、教师通过大屏幕呈现青蛙跳的动态图,让学生观察并再次模仿。随后教师做模仿并强调学生观察动作。提出“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手收大腿,落地缓冲轻又巧。”这一顺口溜。
2、引导学生总结出“双脚起跳”这一规律。
3、组织学生进行原地双脚跳练习。
4、根据练习中一部分“小青蛙”已经开始向前跳出而代入“青蛙跳小河”游戏,通过一组跳跃后提出落地不稳是因为没有双脚落地,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双脚落地的意识。而后再次进行练习(集体纠错)。
5、分组比赛(青蛙抓害虫),队伍从中分开,一列横队一组,共8组。赛道安排三个定点圈(荷叶),三个小标志桶(石头),一个横向放置体操垫(河流),要求学生跳过障碍物后拿取置物筐内的小球(害虫)跑回队伍前放入收集筐,击掌下一名同学出发。比比哪组运送最多。犯规惩罚原地深蹲3个才能继续。
组织:集体教学、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教法:问答法、讲解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完整练习法
重点解决:重复练习法。
难点解决:通过强调和强化练习以及游戏犯规惩罚来加强学生的双脚起跳及落地的意识。
要求:a.认真听讲
b.刻苦练习
c.注意安全
d.积极参与
10次
往返2组
10次
2组
2min
3min
8min
3min
9min
小
中
中
小
中
结束部分
4min
1、集合整队
2、放松练习
3、小结本课
4、布置作业(课后加强练习或同学比试)
5、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组织:集体教学
教法:讲解示范法
学法:模仿练习法
要求:a.快、静、齐
b.充分放松
4min
小
场地器材:1、田径场一块
2、标志桶、体操垫若干。
预计强度:中等强度
预计心率:
上课心率:75/分
上下
最大心率:110/分
上下
恢复心率:80/分
先说本节课的亮点:
1、课前预设充分;从教案的准备上我们可以看出邹老师在课前作了很多细致与认真的准备工作,从 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从教学流程的安排到课堂生成的预设,都非常的详细明确。
2、教学流程清晰有序;在教学流程上邹老师将整堂课分为“情境导入――学习技术――放松身心”三 个层层递进的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带领我们走进他的课堂。并且在导入部分利用模仿操都出了 本节的内容,渲染了课堂氛围,让人觉得简洁而不拖沓。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游戏比赛法、 讲解示范法等教法,更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了师生合作学习法,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促进师生间 互动的理念相当的贴切。
3、利用情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学生做的模仿操; 在基本部分,让学生模仿青蛙跳,突破了本节课教学重点;在巩固练习中,王老师利用游戏(剪子、石 头、布)和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血兴趣和参与热情。
4、组织合理有效,提高了练习密度。在基本部分,邹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然后指导示范, 动作技术清晰准确,使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邹老师还将动作分解为预摆、起跳、落地三部 分,通过教师的口令进行练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关心学生,及时评价和鼓励。在练习过程中,王老师对动作准确到位的学生能给予及时的表扬 和鼓励。
对于这节课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1、开始的准备部分,把那种站着做的动物模仿操变为边跑边模仿动物的操,会给枯燥无味的田径 运动项目增添几分轻松愉快的气氛,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2、在课的始终要强调安全。特别是在练习“怎样跳得更远时,近距离不适合两人面对面的跳跃练习, 组织队型应该前后左右距离再拉大些,这样可以避免迎面跳远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练习密度不够。邹老师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远比赛时,只是找出了每组的四个同学 参加比赛,大部分同学都在站着看。
《体育运动技能》第二节《跳跃》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所学跳跃项目的名称和含义,初步了解跳跃的基本健身作用。
2、掌握用单、双脚跳跃的方法,发展灵敏、速度、协调和力量等身体素质,增强弹跳力,培养观察力、目测力和时空感。
3、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跳跃的学习活动,体验跳跃运动的乐趣,能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敏捷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学内容
1、立定跳远
2、游戏:跳远接力比赛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初步学会立定跳远合理的技术动作,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自身协调性、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难点:上肢的摆动抬腿收腹配合空中展体。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对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并说明课堂要求
3、安排见习生
1、体委整队,检查汇报出勤人数
2、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3、见习生随堂见习
3
二、准备阶段
热身活动练习
1、要求动作清晰,幅度到位,提高动作质量
2、教师讲解示范并用口令指导学生练习
1、队形整齐、一致
2、仔细听教师的讲解,了解练习的要求,并在练习中认真体会动作
1、在教师的口令下变化练习的方式
2、动作到位,态度认真,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
4
三、活动阶段
1、立定跳远辅助练习
练习方法:教师口令指挥,“1”两臂向前上方摆动,“2”两臂向下摆至后举,两腿弯曲,“3”两臂用力向下摆,同时双脚蹬地向上跳,展体,落地缓冲。
2、技术动作练习
口诀:
一提二蹲三跳起,
快速蹬地展身体
收腹举腿向前伸,
屈膝缓冲轻巧落
1、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
(辅助练习法和分解练习法)
2、口令指挥学生进行辅助练习
3、巡回指导,提示动作要领,纠正错误
1、教师讲解示范完整技术动作,并组织学生练习
2、巡回指导,提示动作要领及重难点,纠正错误动作
1、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
2、按照教师口令认真练习
3、纠正错误动作,回忆动作要领
1、听从教师安排进行完整动作练习
3、根据教师提示与指导,进行教师纠错和自我纠错
4、体会在空中的展体、收腹、收小腿动作的连贯性
20
3、游戏:
跳远接力比赛
1、将学生进行分组
2、说明比赛方法,安全注意事项
3、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比赛
4、宣布比赛结果,进行奖惩和点评
1、按要求迅速分组
2、认真听讲,了解规则
3、动作到位,积极比赛
10
四、调整阶段
1、集合队伍
2、放松练习
3、师生共同总结
4、布置、收回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教师评价本节课练习情况。
3、布置收回器材
4、师生再见
1、学生模仿练习,动作到位,认真放松。
2、认真听取老师总结
3、学生向老师再见
4、归还器材
3
场地器材
纸板、运动场
立定跳远教学教案
时间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内容
立定跳远
教学
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情境教学,学习青蛙跳远,让学生了解到立定跳远的基础技术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5%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完成立定跳远;
3、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情境,享受成功乐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良好的集体主队精神。
教学
重点
重点:摆臂和蹬地的配合,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手臂上摆时迅速有力
教学难点
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跳起挺胸收腿
场地
操场
器材
小垫子、乒乓球
流程
教学内容
组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热身引入阶段(6分钟)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安全教育
二、热身活动:
1、慢跑:引入情境“快乐蝌蚪游啊游”。
①语言描述,进入情境;
②学生模仿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韵律操:我是一只小青蛙。
组织:
×××××××
×××××××
×××××××
×××××××
要求:快、静、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❶❷
❸❹
×××××××
×××××××
×××××××
×××××××
动作优美、大方
1、教师语言要清晰。
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
3、老师:同学们,在一个清激的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在池塘里快活地生活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当这群快活的小蝌蚪好吗?
3、语言指导学生,根据要求提示进行各种动作慢跑。
4、指导并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做韵律操。
5、指导学生与人交流。
1、学生站4列横队,听教师宣布本堂课内容
2、在排头的带领下,学生模仿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创编动作,自由的在规定区域内进行热身慢跑。
3、在音乐节奏的带动下,学生跟着老师做一段简单的韵律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1、提高精、气、神。
2、增强学习兴趣。
4、热身充分预防损伤。
5、学会自动交流
技能学习阶段(8分钟)
一、长成青蛙学本领。
(一)
立定跳远教学:
1、老师进行动作示范并讲解
动作要领:
手臂向上准备好;
往后划手弯腿腰;用力蹬地手上摆;挺胸收腿跳更高。
老师强调动作重点:
①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
②手臂上摆时迅速有力,
③跳起时挺胸收腿。
2、学生练习:
(一)
分解练习:A.原地向上跳,做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练习5次。
口诀:①手上举;
②往后摆:
③跳起来。
要求:手臂迅速上摆,手肘高于头。
B.原地收腹跳,做跳起后收腿练习5次。
口诀:①手上举;
②往后摆:
③跳起来。
要求:跳起后挺胸收腿。
(二)完整练习:立定向前跳远,强调摆臂迅速有力,超过头顶,跳起时挺胸收腿(8次)
×××××××
×××××××
×××××××
×××××××
认真听,仔细看
×××××××
×××××××
×××××××
×××××××
好好做,努力学
×××××××
×××××××
×××××××
×××××××
1、教师情境引入:小蝌蚪天天锻炼,很快就长成小青蛙了。为了更好的长成一只强壮的青蛙,他们想到要先向老师学习本领,让自己成为跳得最远的青蛙。
2、教师展示立定跳远跳法
3、教师分别参与各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
1、教师:为了能更快、更好的学会本领,我们先来做一些辅助练习。
2、教师讲解示范怎样说好口诀。
3、教师巡辅各组,及时纠错。
1、集中起来进行点评。
2、表扬同学们手臂上摆迅速有力且超过头顶、跳起后挺胸收腿两脚同时落地。
3、指出不足:有得小青蛙太往上跳,有的小青蛙太往前扑导致不远。
1、认真听教师的讲话,认真观看示范表演。
2.
学生到场地中练习。
3.
找出合理的跳跃方法。
4、师生共同边表演边归纳口诀。
1、学生边看边听边模仿。
2、积极思考,部分学生能完成动作。
流程
教学内容
组织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技能提高阶段(6分钟)
1、跳高度练习:
将两个体操垫重叠作为30cm的高度障碍,进行跳跃角度进行练习。
2、跳远度练习:
将体操垫横放于离起跳线30cm远的地方,进行跳远练习;
3、纠错:
抽取学生展示,表扬学生手臂上摆且迅速有力、挺胸收腿落地远。
再次练习,改正不足。
4、挑战自我:
设置35cm、45cm、55cm距离的三个等级线,分别为“可爱蛙”、“勤奋蛙”、“强壮蛙”,看看自己成长为什么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教师巡视指导。
2、提出要求,各组排好队,一个一个进行。
3、注意安全
1、教师集合同学进行纠错。
2、抽取学生上来展示。
3、进行点评和表扬。
1、教师:同学们,经过了学习,你们想知道自己究竟成长为什么样子的青蛙了吗?
2、教师进行等级讲解,并鼓励。
1、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站队。
2、尊重同学、排好队伍。
3、注意安全。
4、迅速按老师的口令进行站队。
5、认真看,仔细学。
6、挑战自我,努力完成任务。
1、认真听讲解,尊重老师
2、能够成功完成老师要求的动作。
3、巩固练习。
素质练习阶段(10分钟)
游戏:
大显身手捉害虫:方法:把学生分4组,采用爬的方式过去捉害虫后,按原路采用跑的方式返回把害虫放入桶里,拍击第二位同学手掌,依此类推。最后比比哪组最先捉完害虫,本领最棒。
要求:
1.每次只能捉一只害虫。
2.跑完后站回队伍后面,不影响其他同学比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教师:青蛙战士们,让我们一起帮助农民伯伯消灭掉害虫好不好?
2、将“害虫”和“益虫”一起放进桶内,让学生分清楚再进行捕捉。
3、提出要求,注意安全。
4、鼓励加油。
1、遵守规则,排好队形。
2、为同学加油。
1、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提高各方面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助能力,促进同学间友谊。
整理放松阶段(5分钟)
得胜归来喜庆功
×××××××
×××××××
×××××××
×××××××
1、师:我们成功地消灭了所有的害虫,同学们真是一群本领高强的捕虫能手。让我们载歌载舞,欢庆我们的胜利。
1、音乐起,学生自行设计动作,随音乐的节奏放松,尽情跳
2、教师点评,表扬大家都成为了一只合格的小青蛙。
1、放松心情,提高学习兴趣。
2、学会回顾学习内容。
3、讲文明、懂礼貌。
心率
150次/分
密度
38%
关键词:体育教学;细节研究;有效路径
一、备课重在“细化”
“从小处着手”是把前面的这些细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做法,并把它们在教案中反映出来。我常用的方法是肢解教材的结构,综合运用。如发展学生下肢力量的立定跳远教学,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很快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造成教学环节脱节,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构成立定跳远成绩的三个远度进行分解练习,如身体重心的投影远度,在立定跳远中(尤其是女生),几乎都没有一个适度的前倒体的动作,这就可以引进体操技巧的内容来延迟前倒体的时间;又如伸腿落地的远度,很多学生都没能做出来,甚至连意识也没有,因此教学中,可以进行条件限制练习,如腾空的力量性远度,可以设置障碍性连续跳或跳过一定高度、一定远度或一定高度和远度等练习来丰富立定跳远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二、重视教学过程的互动
课堂教学有许多是无法预料的因素,但只要课前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如在篮球传接球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为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会采用打比赛形式来进行传球练习。然而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往往注重抢断球、运球、投篮等,传接球练习的机会就会减少。为此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比赛中只能通过传接球、原地运球和投篮等方式进攻或攻防转换,不能运球。在比赛中,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接球方式进行进攻,学习兴趣很高,有效地促进了传接球技术的掌握,激发了创造性学习的热情。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较、评价、修正,形成不同方案和更为丰富、综合、完善的新认识,教师根据信息整合的结果制定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
三、灵活选用教学方式方法
由于客观条件、学生现有水平、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教师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多种手段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由于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局限性,使得比赛经常因“走步”和“两次运球”而中断,使得活动断断续续,不能满足学生尽兴的需要。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错就错,适当降低要求和标准,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一两次“走步”和“两次运球”又算得了什么呢?学生会因为我们对“错误”的“宽大处理”,而在活动中更显生命的活力。学生在投篮的时候,双手将球直接砸向篮圈,球根本无法入筐。这时教师可以不急于纠正,让学生在多次“砸篮”不进之后再给予纠正,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充分的实践来认识自己的“错误”,然后在正确动作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认真刻苦。
体育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它是错综复杂的综合体,不是这样子,我们就找到真正的教育了;那样子,就是最好的教育了,而是用心去关爱我们的孩子。
关键词:中考项目;教材化;单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32-01
2015年7月,浙江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的主题是“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作为教材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面临着如何将体育中考项目转化为适宜于学生的教材的操作性问题。本文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本次活动的展示的三个项目为例,探讨中考项目教材化策略。
一、体育中考项目特点及现状分析
1.中考项目以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及技能类项目为主。如50米、立定跳远、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排球垫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游泳、踢毽、800米或1000米等。
2.体育中考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练习方法手段比较单一,练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的特点。
3.考试项目对学生来说,均建立在“会”的基础上,学生已获得该项目的运动经验,但仍需要提高相关的技术技能。通常体育老师在七八年级就已经为九年级中考提前做好铺垫,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4.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九年级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成为常态,使学生对体育课望而生畏。
5.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基础偏差的同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异常痛苦。
6.体育中考评价标准统一化,属于“一刀切”的绝对性评价,学生为了争取好成绩,只能埋头苦练,别无选择。
二、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单元构建策略
(一)总体思路
1.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根据“最近发展区”观点和区别对待原则,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练习设计应体现个体差异,可通过场地布置、练习方法和内容选择、能力分组等方面进行体现。
2.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体目标,有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有学生的学习目标,有“质”的目标也应该有“量”的目标,有指向性目标也应该有达成性目标,这些目标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
3.内容“名”同“实”异。水平四每个学期都有耐久跑的单元,但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却不尽相同。如本次活动的三个内容可以将“名”为“耐久跑”的内容界定为“趣味定向跑,发展心肺功能”之“实”,将“名”为“立定跳远”的内容界定为“立定跳远落地动作方法及发展力量素质”之“实”,将“名”为“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内容界定为“前掷实心球压腕拨指,快速挥臂及发展腰腹力量”之“实”,使得该项目的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拓展和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单元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定位不仅关注该项目教学的厚度,还要注重教学的宽度。
4.中考项目教材化后的内容都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要努力,都有达成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面对各自的运动条件,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去实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如这次展示的立定跳远课,从跳过竖立的垫子――竖立+平铺的垫子――连续跳过两张竖立的小垫子――收腹跳+立定跳远+快速弓箭步压腿――收腹跳+立定跳远+前滚翻+快速弓箭步压腿――立定跳远冲浪,通过不断地变化练习方法、增加难度让学生去挑战,使学生持续保持比较高的练习热情。
5.中考项目教材化要以教学单元呈现,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使教学目标的层次更清晰,使教学更规范、可操作、更有效。本次展示的三位老师都提供了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和教案,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
6.单元构建要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思考设计,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三节展示课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以技术为主线,通过组合练习及比赛运用激发兴趣,发展体能。
7.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时,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学情按一定比例分配课时量。针对中考项目的课时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技术比重逐渐减少,体能、运用比例逐渐增多。
(二)实施单元教学时应考虑的因素
1. 明确“教什么”及“怎么教”。因为中考项目相对简单,到底是先练后教、先教后练还是边练边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方法,充分调动已有的运动经验,以提高技术技能。如“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课,叶老师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压腕拨指和挥臂速度,采用游戏教学法,层层递进,先让学生体会各种投掷方法,逐步过渡到主教材的教学。主教材教学采用边练边教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又如立定跳远课,吕老师通过6种方法,先教后练,反复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落地技术等。
教材
1、中长跑
2、立定跳远
重点
克服极点,提高中长跑的水平
难点
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及用力方法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明确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中长跑的基本技术,逐步做到动作轻松、自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时 间
次 数
组织教法、学法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准
备
部
、
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老师宣布本课主要内容和任务;
4、一分钟安全教育及见习生的安排;
5、学生慢跑5圈(学生活动)
6、徒手操(学生活动)
①头部运动
②肩部运动
③扩胸运动
④体转运动
⑤腹背运动
⑥弓步压腿
10分钟
200m×5
4×8
4×8
4×8
4×8
4×8
4×8
1、队列如图示
€€€€€€€€€€€
€€€€€€€€€€€
‚
2、对教学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进行教育。
3、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呈两路纵队田径场的外圆慢跑。
4、队列如图示
€€€€€€€€€€€
€€€€€€€€€€€
‚
5、教法:由教师喊口令,带领学生一起做
6、要求:动作幅度大,充分活动各关节
基
本
部
分
7、中长跑(学生活动)
训练不足及体适能状态较低的人,通常在运动开始后不久(特别是长跑运动),就会有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在运动生理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极点”或“撞墙”。“极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内脏器官的
15分钟
7、教法: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以及克服极点的方法。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时 间
次 数
组织教法、学法
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基
本
部
分
惰性造成的。因为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剧烈运动时,四肢肌肉能迅速适应,进入工作状态,而内脏器官,如呼吸、循环系统等,都不能很快发挥其最高的机能水平,造成体内缺氧,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积聚,使植物神经中枢和躯体性神经中枢之间的协调遭到暂时破坏,表现为“极点”的产生,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与训练水平、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有关,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极点”出现得晚,持续时间短,身体反应也较轻;反之,“极点”出现得早,且持续时间长,表现得也较重。发生以上的现象,是由身体从平常安静的状态进入运动状态时,体内各器官及系统都需要一段时间作为适应。训练水平低及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足,都会增加出现“极点”现象的机会。反过来说,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及体适能状况得到改善后,“极点”现象就会推迟或减轻,甚至不再出现。
①男1000m计时跑(学生活动)
②女800m计时跑(学生活动)
③男800m加速跑(学生活动)
④女600m加速跑(学生活动)
8、立定跳远(跳台阶)(学生活动)
X1
X1
X2
X2
X15
8、要求:
①动作自然,步幅开阔,身体重心高,协调性好
②积极练习,仔细体会动作
9、注意学生练习时的不安全行为
结
束
部
分
9、放松活动
10、集合小结
11、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10、组织:同徒手操
教法:教师喊口令与学生一起练习
要求:充分放松
教
学
后
记
预 计
负 荷
练习密度58 %;平均心率147 次/分
场
地
器
材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资源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4-01
随着教育资金投入的逐渐加大,我们农村学校也实现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进入了课堂。无可厚非,这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从当前情况看,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利用。可是在体育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却是少之又少。如何利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一名体育教师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进行备课和学习
网络具有资源丰富的特点,体育学科应借助于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的这种独特功能,整合、共享体育教学资源来认真备课。因为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网络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我利用网络选择性地下载一些体育教案,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这些教案进行分析、加工,取其优点,拿来利用。这样既节省了办公时间,又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真是一举两得。众所周知,体育课虽然以学生活动为主,但是动作技术讲解和体育基础知识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有时,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Internet下载一些教学课件,像Flash、PowerPoint等动画课件,然后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使学生得到了更形象、更直观的表象。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这部分内容时,我在课前备课时,通过网络下载了“立定跳远”的Flash,然后利用电脑的储存功能,把它储存起来,预备在教学时用。而且这个Flash有完整动作演示和分解动作演示,并且这个Flash带有比较活跃激情的音乐。在教学时,学生看了优秀运动员完美的技术动作时,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习热情,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通过讲解和示范而教学的单调方式,并一改过去学生对动作技术不感兴趣的现象。
游戏活动是体育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更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可是同一种游戏学生做得次数多了,也会失去兴趣。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的心理特点。我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引导他们经常做一些比较新颖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除去自己创编外,还经常从网络上搜集。然后从其中挑选比较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来丰富体育课堂,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例如,《挑西瓜》、《编花篮》等游戏就是我从网络中找到的。学生玩得很高兴,教学效果很好。
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走出课堂,走进网络,在网络中吸取一些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备好课为下一步上好课做准备。
二、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观赏高水平的赛事,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我经常利用体育内堂课引导学生观赏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例如,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时,我为学生播放了有姚明参加的NBA比赛场面。这既激发了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样为了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我采取了相同的措施。学生们由兴趣向志趣发展。但是,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让学生观看现场直播,于是我就把这些比赛通过网络下载到电脑中,利用电脑的储存功能,选择合适的时间播放给学生。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我经常带领学生通过“土豆网”走进有张卫平老师主讲的《篮球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动作技术。
三、借助于信息技术,利用学校的电教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
现在每个学校都有丰富的电教资源,像光盘、录像带等。可是我们怎样利用这些电教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显而易见,多媒体技术能为我们搭建这种展示的平台。多媒体技术可把平时老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难以说清楚、学生不易掌握、难以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球技术时,我为学生播放了《行进间运球》的光盘,使学生学到了许多练习运球的方法。另外,我还为学生播放了《给我学乒乓球》的光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篮球和乒乓球运动的兴趣,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
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身体素质;跑、跳、投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65-03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其他运动的基础,被称为“运动之母”;少儿趣味田径是国际田联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专门设计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主要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练习,旨在增强少儿体质健康的同时,培养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1]。“少儿趣味田径”最早起源于英国,这种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一经试用,即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不断的发展,国际田联将其规范并命名为“IAAF Kids'Athletics”,中文翻译为“少儿趣味田径”,并在全球进行推广运用。
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局面,国际田联指定和推出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以系统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系列难题。项目一经推出,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中被广泛采用,称为当今世界权威和科学系统的少儿田径教育解决方案。少儿趣味田径引入我国仅有数年的历史,国内对于该项活动的研究和推广尚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引进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并在北京中关村一小、北京怀柔区实验小学、河北沧州市新华小学等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教学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师生以及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运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本文以“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联实践指南”为理论指导,用实验法对水平一的学生进行了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的实验研究,以其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原属崇文区)水平一(7-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符合少儿趣味田径对年龄的要求。实验班为两个班,分别为一(7)和二(3)班,共80人,对照班为二一(6)班和二(5)班,共80人。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查阅了国内外少儿趣味田径等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制定出专家调查问卷,主要对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的专家和东城区小学田径传统校的体育高级教师进行调查咨询。
3.实验法
(1)实验时间
本研究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为期三个月,共18周(其中实验16周,测试2周),每周3次课,其中因为假期、雨天、集体活动等原因,停课10次,教学实验课共计38学时。
(2)教学实验内容和方法
教学实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干预前的数据和实验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跑、跳、投的基本技能进行测试,然后把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技能方面的效果情况。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按照国际田联所推行的“少儿趣味田径”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安排,主要参考了“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上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器材主要采用国际田联所提供的器材,部分采用了我国中小学的普通器械,如实心球等。对照班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的内容进行安排教学;其中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本部分的组织和教学方法。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一)教学实验班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介绍
本实验根据受试对象小学一、二年级(7~8岁)学生的特点,选用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有:
跑类项目:12分钟耐力跑;短跑和绕杆跑相结合的接力赛;一级方程式;软梯跑。
跳类项目:精准跳远;撑杆跳远;立定多级跳;记时跳绳;十字交叉跳。
投类项目:儿童投掷标枪;跪姿投掷实心球;旋转投;后抛实心球。
(二) 教学实验班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实验班教学内容和形式
本教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参考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践指南》以及《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根据实践指南和教学卡片上的内容和每个教学项目的技术要求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设计和教案,从易到难,从分解技术到完整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学习。这样不仅丰富了练习方法和形式,增强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还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跑、跳、投基本运动技术,提高了基本的田径技能。“少儿趣味田径”的重点是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少年儿童在“乐中练、乐中学”;在手段的选用上也注意少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并贯穿安全性原则。为了在教学实验中体现少儿趣味田径竞赛的组织形式,并且使教学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在每堂课的主体部分安排两项教学内容,设置两个练习站。将实验对象分成男和女两组,由笔者和实验助手分别在练习站进行各自教学内容的技术教学与指导和组织练习、比赛,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项目轮换。
2.教学实验班田径技术教学情况分析
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区别就是少儿趣味田径更具有趣味性,而我国传统的田径教学则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和掌握,因此容易进入教学“运动技术化、成人化、专项化”的误区,从而不能很好地激发,甚至破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而少儿趣味田径的趣味性又容易使组织者和参与者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参与程度上,而忽视了对于基本技术的传授,致使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基木田径技能的效果。教学实验中,关于技术教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受试对象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将技术教学的要求与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相结合,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技术教学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正确的技术规格进行教学,防止受试对象形成不正确的技术概念。
(2)根据受试对象年龄小的特点,采用直观的动作示范,以及简单易懂的形象化语言进行技术教学。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运用正误对比,强化对正确技术的掌握。
(4)正确处理技术讲解与技术练习的比例关系,在不影响趣味性的情况下,使技术要求与趣味性并重。
(5)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多给受试对象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6)对于个别发育较早,或身体素质较好的受试对象,适当提高要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本课题对1~2年级的形态指标的测试主要选择了身高、体重、胸围。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高和体重在实验后都有显著性增加(P0.05),大部分都在常规范围之内,这说明两班在实验后身高、体重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而“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
2.跑跳投基本技能指标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专家老师一致认为50米跑、立定跳远和抛实心球能够反映出受试对象的抛、跳、投的基本田径技能水平,因此可以作为评价基本田径技能的测评项目。所以本研究就选择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抛实心球的数据来论证“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1~2年级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能的影响。
(1)50米跑成绩分析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50米跑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前后的成绩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少儿趣味田径跑的项目类教学对提高1~2年级学生跑的基本运动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相比,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2)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
(3)抛实心球成绩分析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抛实心球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
(4)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1~2年级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1~2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对少儿趣味田径的运动兴趣有显著性增加,而传统田径教学实验前后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变化不明显,且实验后不喜欢传统的田径课的学生所占比例加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与那种体育教学方式关系不大。
2.“少儿趣味田径”在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基本技能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对跳和投运动技能的提高效果明显,对提高跑的技能的效果与传统田径教学差距不大。
3.“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田径教学。
(二)建议
1.鉴于“少儿趣味田径”对促进少儿跑跳投基本技能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北京市小学体育课中普遍采用这一形式进行教学。
2.我们从“少儿趣味田径”的理念出发,参考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模式,创编出更多更好的“少儿趣味田径”的练习手段与组合。
3.教学过程中,在突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少儿趣味田径在传播田径知识和技术,提高田径技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大对“少儿趣味田径”的科研力度,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拘泥于现有的少儿趣味田径比赛项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有效、科学的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Busse.Fun in athletic[J].国际田联田径运动新研究,2008(3).
[2] 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初步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摘 要 体育游戏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一般好胜心强、勇敢、机敏、灵巧,在家庭得到表现的机会不多,只有通过游戏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通过参加跑、跳、投等活动改善他们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游戏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都有积极作用。由于游戏对体育教学关系重大,广大体育工作者对此都非常关注。游戏在中师显得更为重要,师范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小学教学,然而华师游戏课教学是否符合我地区情况,目前还未有人研究。本文就师范游戏教学比重,以及游戏课质量的提高和游戏在华师体育课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课 游戏教学
一、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法、实验法、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1.2014级毕业班调查
目的:为了了解毕业生参加工作情况,对2014年毕业的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设计及内容(略)。
2.华师学生兴趣调查
目的:对华师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问卷设计及内容(略)。
3.小学四年级兴趣问卷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问卷的设计和内容(略)。
(二)实验法
1.对比实验
目的:验证游戏教学的效果。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得三年级两个班,2013(1)班为实验组,2013(2)班为对比组。
实验内容设计:
实验组:教材内容为篮球传球和运球,复习时间为50分钟。本次课打破三、四部分的常规教学,课一开始进行游戏,然后将传球和运球编成四个不同的游戏练习。此次课教案是经过体育教研组审查。
对照组:教材内容与实验组相同,时间和实验组一样,方法为常规教学。上课从整队报告人数开始,进行准备活动,然后过渡到基本部分。基本部分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模仿后分组练习,最后整理放松,小结本次课的基本情况。
实验组练习密度为42%,平均心率为145次/分,运动指数1.8(安静心率为82次)。
对照组练习密度为26%,平均心率为132次/分,运动指数1.6(安静心率为82次)。
2.单组实验法(自身对照法)
目的:通过实验对教学前后的身体素质进行比较。
方法:每次课用5-7分钟进行与教材有关的游戏,并尽可能将教材排成游戏的形式教学。
比较指标:100m、立定跳远。
时间安排:2014年3月――2014年12月。
(三)数据统计法
根据调查(问卷)、实验对比、自身对照得出如下数据:
1.2014届毕业生专职体育教师2人占4.6%,兼职4人占9.3%,曾经当过体育教师改行的11人,占25.6%,班主任15人占34.9%。
2.华师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游戏前感兴趣的27人占60%,游戏中干劲最大最愉快23人占51%。
3.小学生学习兴趣问卷调查:要求还要多上游戏课38人占62%,每堂课都要求上游戏22人占36.5%。
4.对比实验:游戏课教学的密度大于常规教学16%,平均心率高出13次/分,运动指数大0.2。
5.自身对比:女子一年后100m成绩提高1″4,立定跳远提高0.23m,男子一年后100m成绩提高1″6,立定跳远提高0.25m。
三、结果与讨论
(一)华师生的去向情况:有4.6%的当专职体育教师;有9.3%当兼职体育教师;有34.9%当班主任,也就是说有48.8%的人与小学体育教学有直接联系。这一结果表明,华师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如果不授予他们适合儿童特点的体育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的,华师不是专门培养小学体育教师,但由于当前体育师资奇缺,大量的体育工作由华师生担任。因此我们必须授予他们丰富多彩的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教学法,只有掌握了游戏教学法,才能很好地完成小学体育教学。
(二)从中师华师生的兴趣看,最感兴趣的占60%,游戏中干劲最大最愉快的占51%。这一结果表明游戏教学对华师生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因为目前的华师生大多是16-18岁的青少年,故在心理上仍有较突出的少年特征。他们一般喜欢能表现敏捷和机智运动项目。多数同学尚未形成对专项运动的稳定兴趣,他们特别喜欢运动竞赛,非常关心自己班的运动队的胜败。游戏教学中,游戏者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达到游戏所规定的目标。
(三)从小学生的兴趣看,有62%的人要求将目前游戏比重加大。有36.5%的人要求每节课都上游戏。由此可见,游戏对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吸引力。
小学生都是6-13岁的儿童,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过程不稳定,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较差,神经过程灵活性大。表现出好动,易疲劳,恢复较快等特点。因此,小学生喜欢竞赛性或活动性游戏,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故小学体育教学除完成大纲规定的游戏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在机动时间中进一步充实游戏教学,这样利于满足小学生的心理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思想品质。
(四)游戏在华师教材中所占比重多少合适?实验结果表明,用游戏法进行教学,并把教学内容编成游戏的形式,其教学效果较好,且学生兴趣浓,对增强体质,提高运动素质,对今后的工作都有积极作用。为了验证可靠性,单组实验结果是男女生的100m成绩分别提高1″6和1″4,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提高25m和23m。根据该实验进行对比,游戏法教学效果显著。
单组游戏试验时间近一年,每节课均用5-7分钟进行不同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除去考核外。)按此计算,若每学期64学时,每节课50分钟,那么游戏教学的比重是否可以为12%。
四、结论
(一)华师体育课的任务,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技巧;又要担负起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任。
(二)华师生和小学生对游戏学生兴趣占主要地位(中师60%,小学生62%)。
(三)增加游戏教学比例(比重12%),采取游戏法教学是符合华师生学习兴趣的,并且对今后的工作有重要作用。
五、建议
(一)华师体育教学大纲对游戏的比重要进行修改。
(二)加强对华师体育教材中游戏的编排。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 备课 案例 分析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成为赋予新含义的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报》曾在2004年发表了几篇关于教师是否应该写教案的讨论文章:《尝试“0教案”备课》、《备课改革不等于不写教案》和《应提倡“开放式教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论,传统“教案模式,固然有着可借鉴的价值,但其千第一律的格式要求与新课程下教学的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要求构成了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
一、备课案例分析
笔者曾看到以下几则案例(教案)片断:
案例1:…………
师提问:怎样才能跳得远?
学生回答:用力跳。
师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
案例2:……
演示:教师示范立定跳远动作。
分析要领:两脚开立的距离一般跟每个人的肩宽差不多。预摆时两臂前后摆臂,身体适当上下起伏,在跳的一瞬间,前脚掌强烈蹬地,在充分蹬地后,身体要立即收腹,在收腹后两腿要充分往前伸,在落地的一暧间,两腿要立即缓冲。
学生先集体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再分组练习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
纠正错误动作:1、学生有小跳现象,注意不要有小跳。
2、学生的腿部力量不够。
案例1 分析:笔者认为违背了两个原则:一是教学过程有许多不可预测性,这个案例中既然知道学生一定能回答正确,何必再提这样的问题,二是从评价角度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还没有实施时,学生还没有参与活动中来,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评论,但可以考虑评价方案。
案例2 分析:存在问题有:一是教案内容较繁琐,书写、记忆、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若大量的精力化在书写上,往往会缺乏备课时对关键点的把握。二是教师对教学中的知识点已比较熟悉,没有必要化较大篇幅进行知识点的叙述,而重点应怎样练习和为什么这样练习上。二是这样的教案有一种“自圆其说”的感觉,教师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二、备课的功能
备课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备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不,备课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实施教学的得天独厚导
备课是实施教学的首要环节,而备课的表现形式――教案,是构建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或蓝图。没有充分的备课就去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不会理想,备课可以指引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预期可以达到什么效果,预想会出现哪些问题等等。“不打无准备之仗”,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与课堂教学具有互补性。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在练习的设计上,在探究式活动安排上,充分的备课显得尤为重要。
2、评价教学的反思
备课一般有课前备课和课后备课两种形式,实际的教学活动通常是两者有机结合,对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往往有许多预测不到或考虑不够周密的问题发生,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反思,实施课后备课,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更是教师积累、撰写教学案例的源泉。
3、自身提高的激励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知晓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法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这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这将迫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也将激励教师创造一个个行动的教学案例,备课可促使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4、设计策略的服务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备课的功能通常会有“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的现象发生。课程标准强调“教”要服务于“学”,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备课时,应认真分析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差异,挖掘学生激励点,避免教学中的马太效应。
三、备课的策略
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性和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实施步骤、方法、策略等,制定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的过程需要学习分析,练习时间,运动密度,它是一种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过程。备课要留下文字记录,即写成教案。
1、目标手段的因果性策略
一般备课的思路是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这种备课方式往往在新教师中比较普遍,在这里,因是教学目标,果是教学方案,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在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现时,在方案设计过程中逐步落实教学目标,寓目标于过程中,因是教学方案,果是教学目标。这样做,更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2、教案内容的简约性策略
笔者并不赞同那种写详案的方法,教案如果过于详细、完美,将在无形中对教师的教学形成束缚,剥夺了课堂教学生成的契机和充分拓展的空间,其教学效果未必理想。
3、教学环节的整体性策略
备课时的整体性构思,必将促使教学和整体性发殿,备课时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重点地选择或把握几个关键。
4、操作性策略
教案应多体现过程、设计方法,少叙述知识内容。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突出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有时,备课应达到说课的层面。笔者在《花样跳绳》一节教学中,在备课时形成了以下一则教学简案。
教学过程;个人跳绳 自愿组合重组创新――分组展示
1、个人跳绳:个人跳绳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要求学生从最基本的跳法开始跳起,每一项跳20个,在固定的时间里,看谁跳的花样多。接着进入第二部分,老师让学生挑战自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选择跳花样,能跳三摇的不跳双跳,能跳四摇的不跳三摇,看能不能破自己的纪录。
2、自愿组合:在跳花样绳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技巧”上做各种适合的花样跳法,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创设各种“跳” 法。
3、重组创新:教师课前准备了毽子、篮球、扇子和小旱伞,教师根据刚才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重新分配,把每种花样技术好的学生重新组合,目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4、分组展示:学生最愿意把自己创编的新花样展示给大家,这样很符合学生的心理,他们愿意表现自我,所以在这个环节表现的特别认真,老师放起了优美的音乐,随着欢快的乐曲学生更加认真的跳起来,动作也比较规范,成功率也较高。此时随着老师的激励评价,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学生的激情更高了,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了,同时最佳创编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演奖也随之产生了。同学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本课。
关键词:体育教案;收集与利用;最大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36-01
一、收集的窍门
1.以体育教研课的主题方向进行收集和整理
从研讨主题角度来收集公开课的教案。例如1:2008―2011年近三年的杭州市江干区,开展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教案如1:小学五年级《支撑跳跃》为主教材,以“跳上成跪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为教学内容,突出体育课堂技能教学,挑战教材难点。主题是“阅读体育课堂,提升教学技能”。如2:《跑:曲线跑》《跑:折返跑》《跑:障碍跑》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手段。
2.以体育单元教学思路进行收集和整理
单元教学设计,有利于帮助教师理清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抓住课时重难点。
例1:主题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一《跳跃单元教学设计》、水平二《耐力跑的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例2:问题解决式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如水平二技巧类教材《侧手翻单元教学设计》《前后滚动单元设计》《跪跳起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等。从不同练习手段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收集第一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案、第三课时教案等等。
3.以教材内容系统性与学段间的衔接进行收集整理
体育学科的运动技能特点,决定了同一个教材,在不同年级、水平、年龄、个体差异,在各个学段间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如何开展不同水平阶段教材内容的衔接和系统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例1:2012年杭州江干区进行以中小学教材衔接与系统教学为主题的研讨课,如一年级《前后滚动》、三年级《前滚翻》、七年级《远撑前滚翻》、八年级《鱼跃前滚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系统教学为主线进行收集不同水平,类似教材的教案进行研究。例2:选择相同教材不同内容研讨课,如篮球从小学到初中有梯度的展示课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五年级《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七年级《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4.以校本教研特色活动进行收集和整理
收集校本课程教案,主要目的是研究探讨和挖掘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本区域体育特色发展。例如:二年级《短网:正手挥拍》、三年级的《快乐活力板》、四年级《短网:双手反手击球》、五年级《羽毛球》、七年级《花式跳绳》等教案。这些教案相对来说,属于教学设计比较陌生、也不经常上课的教材。所以收集校本课程的教案具有借鉴作用。
5.以体育专题研讨内涵进行收集和整理
通过体育专题研讨的途径,发掘教材的内涵,提高教师处理教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提高。例如:2011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疑难问题”专题研讨会的教案。研讨了教学目标的正确性、教学重难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目的性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确立等,重点对单元课时之间如何衔接、课时安排是否合理有效进行探讨等。如《前滚翻成直腿坐》《后滚翻接跪跳起》《立定跳远》《跳上成蹲撑――各种姿势下》教案分别进行研讨。
二、使用的妙招
1.妙用设计之思路
收集整理研讨课教案,对各个教材进行分析,探讨研讨课设计思路,理解上课老师如何进行教学意图的设计,给我带来怎样的启发。例如,去聆听专家、听课教师、快速准确地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引导大家对教材的理解,从中学习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会什么等思路问题。
2.采用方法之原理
从教学设计中,先了解教案中教学方法、练习手段是如何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再理解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看方法、手段对目标达成的效果如何,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如何处理等,这就是从优质的教研课中要学习的资源。
3.改造为我所用
收集利用研讨课教案时,先认真听课,边记录,边听专家的点评、写听课反思。回来后,可以按照研讨课的教案与自己的听课反思相结合进行上课。课后再次反思,修改教案,再创新进行上课。将研讨课中好的东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与体会。对收集的教案应该理解、感悟、内化,并付诸于日常教学并创造条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4.借用目标与过程和谐统一思路
收集优秀教研教案,认真学习和观摩上课老师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设置、如何分解、分层落实的。学习在教学中预设目标与实践操作中产生什么矛盾,教师如何解决,教学环节设计、重难点突破等问题。
一、“实”——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教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也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一直重复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这样机械而枯燥的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创造灵性,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冲破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桎梏,从“实”出发,本着“实用为本,因学论教”的原则,认真研究学情,以新课程改革观念为指导,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我。如教学设计可以是图表式的,也可以是故事式的,还可以是创设预定的教学情景的……
二、“情”——建立新型和谐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总是以口令式、命令式的语言来训导学生。这样学生和教师就有很大的距离,学生对教师就没有亲切感,甚至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训练中就很容易出现差错。所以,体育课教学更需要和谐的教学氛围,更需要亲近的师生关系。只有我们教师与学生拉近情感的距离,学生才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体育课教学训练之中,才会在学习和锻炼中遇到困难时,永不退缩。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总是能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就会有亲近感,就敢于跟老师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更融洽了。如:“孩子们,请伸出你们热情的双手和老师握手好吗?”“今天老师就开着火车带你们去山上采茶,好吗?”这样富有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加以丰富的肢体动作,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回到了体育课堂,一个个情绪高昂,摩拳擦掌,盼望着快快进入体育游戏之中。
三、“活”——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选择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再做出详细的规定,而是要让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等,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在十月份的体育课,可以模仿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方队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可以模仿解放前日本鬼子进村时害怕遭到游击队的埋伏,那种东张西望、鬼鬼祟祟的低姿走,用小青蛙跳荷叶来练习立定跳远,或者随着音乐搞个动作进行模仿秀,来个形式多样的队列队形大比拼等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体育课教学内容,对这样的体育课学生就会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高,能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四、“导”——教法学法以导为主
教师“正确地导”和学生“主动地学”是体育新课程改革最大的改革所在。这里的“导”其实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质量和强度”在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教师如果能正确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减少不必要伤害的发生。
如在教学“学做消防队员”一课,我紧紧围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能激发学生进入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体育教学之中。师问:“你们长大都想干什么?”生:“我想当医生。”“我想当消防员。”……师:“那么消防员得有什么样的本领呢?”学生根据自己的见闻说出了消防员要具备的本领,我就适时引导出走、跳、钻、爬梯子的动作,然后让个别学生加以大胆地表演,大胆地实践。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进行练习。我又顺势引导:“在救火中受伤了怎么办?”进而导出救援的其它动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比高涨,和我配合得特别默契,这样的课也就达到高效了。
五、“多”——教学手段多样化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育教学也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那么,体育课教学中该如何对学生“传道授业”呢?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自己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在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加以指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