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抽样方案范文

抽样方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抽样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抽样方案

第1篇

1、外部缺陷的检测宜选用全数检测方案;

2、几何尺寸与尺寸偏差的检测宜选用一次或二次计数抽样方案

3、结构连接构造的检测应选择对结构安全影响大的部位进行抽样;

4、构件结构性能的实荷检验应选择同类构件中荷载效应相对较大和施工质量相对较差构件,或受到灾害影响、环境侵蚀影响构件中有代表性的构件;

5、按检测批检测的项目应进行随机抽样且最小样本容量满足标准规定;

第2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技术指标;抽样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bituminous concrete pavement】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1.1分类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的不同,可分为的煤沥青和石油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地区或者国家亦有掺用或采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砂粒(5至7毫米以下)、 细粒(10至15毫米以下)、中粒(20至25毫米以下)、粗粒(35至40毫米以下)等数类。按混合料的密实大小不同,可分为开级配、半开级配和密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叫做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整体性好,强度高,经久耐用,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范围最广。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砂质的、矿渣的、碎石的、砾石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每个国家对沥青混凝土的规范都有着不同的制订,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可以分为Ⅰ型与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2(或3)~6%属于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于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于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孔隙率、稳定度和流值等。

1.2配料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另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矿粉细颗粒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温度稳定性和粘结强度;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选择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时两者都要考虑,以便达到加入适量沥青后混合料能形成稳定密实、粗糙、度适宜、经久耐用的路面。配合矿料有很多种方法,可凭经验规定级配范围,也可以用公式计算。我国目前采用的级配范围是经验曲线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所用量的多少,应该以工地实际情况和试验室试验结果来确定。当沥青稠度、矿料品种、级配范围和拌和设施、种类、交通特征及地区气候较固定时,也可以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1.3制备工艺热拌的沥青混合料在集中地点用机械拌制。一般选用的是固定式热拌厂,在线路比较长时选择用移动式热拌机。冷拌的沥青混合料可以就地路拌,也可集中拌和。沥青拌和厂的主要设备包括:砂石贮存处、矿粉仓、沥青加热锅、拌和机、加热滚筒及称量设备、沥青泵及管道、蒸汽锅炉、除尘设施等,有些还有热集料的贮存设备和重新分筛 (见沥青混合料拌和基地)。拌和机又可分为分批式和连续式两大类。在制备的工艺上,过去的时候多采用先把砂石料烘干与加热后,然后与热沥青和冷的矿粉拌和。近年来,又发展了一种首先用热沥青拌好湿集料,然后在加热搅拌均匀的方法,用来消除因集料在烘干和加热时飞灰。采用后面一种工艺时,要防止残留在混合料中的水分影响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最好同时采用沥青抗剥落剂以增强抗水能力。

1.4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温度疲劳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由于用了不合格材料或施工工艺不当产生的裂缝;另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若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开裂,一直影响到沥青面层。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反射裂缝和网裂等形式表现出来。

2.质量检验与抽样检验理论

对实体(工程)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进行诸如检查、度量、试验、测量,并将规定的质量要求与结果比较,用来确定各个质量特性的符合性的活动称之为检验。质量检验它的的作用是:质量检验的结论可作为工程质量验证,确认的依据;质量问题的把关与预防;质量信息的反映。

质量检验类型在公路工程中可以分为:(1) 半成品原材料、原材料的检验;(2)工序检验,在生产、施工现场进行的对工序半成品的检验,其目是防止不合格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判断工序质量是不是满足所需工序规格要求, 是不是稳定;(3)成品检验,对已经完工程的验收检验,成品检验是工程质量的最后检验。按检验对象的数量,质量检验可以分为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是根据统计的原理,按照规定的方案从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产品而进行检查,根据检查出来的结果来判断这批产品是不是合格的质量管理方法。

计量型抽样方案确定合理的以概率统计为基础的抽样数量,其主要目的就是平衡、减小双方风险。可根据抽样理论确定取样频率及数量。根据抽样理论,有计数型抽样与计量型抽样方案方案两类。计数型抽样方案一般只检测产品是不是合格,从一个产品所得的信息不是很多,所以需要需要大量的样品量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可设质量特征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采用计量标准型抽样方案常常可减少样本量,但要求测值必须要精确,根据作者所做出的分析,沥青面层主要技术指标接近正态分布或测值符合,并且检测手段比较完备,所以可采用计量型抽样方案。在这里主要讨论混合料级配(油石比及)压实度(厚度)的抽样频率问题

3沥青路面技术指标抽样方案

3.1压实度抽样方案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判别准则,二是抽样量。前者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判断。而后者则,在公路工程中,即规定的取样频率、取样数量。本文中主要分析抽样量的问题。路面工程取样频率的方式有两种:即按数量计算和按时间计算,如现行规范中油石比的检验频率、沥青混合料级配为每台拌和楼每d取样1~2次,即是按面积计算的,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则是按时间计算,而压厚度、实度等规定每2 000 m2取样一次。

(1)确定单位产品。 (2)确定批量。 (3)按MIL—STD—414的检查、抽样方案的程序,确定抽样量。(4)压实度抽样频率表。,(5)上面层检验。

3.2混合料级配(油石比)

下面用统计抽样理论分析其取样频率。

确定单位产品。(2)确定批量。(3)抽样频率。

3.3厚度厚度检测可同压实度检测采取同样的频率与方法,但在过程控制中,对松铺系数及松铺厚度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4结论

抽样方案在质量检验中是个重要的问题,抽样频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质量检验结果的判定,而且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 厚度的检测频率同压实度是相同的,但是在过程控制中,应该检测松铺厚度,用来加强事中控制。 (2) 压实度抽样频率应根据当天铺筑长度来确定。在铺筑上面层与在满足相关条件时,可采用放宽检查水平以减少抽样频率。 (3) 油石比的抽检频率、沥青混合料级配取决于当天质量和拌和楼的两个因素,按正常检查水平,取样量比较大,根据目前的实际施工惯性,可以采用特殊检查水平。

参考文献:

[1] 扈惠敏.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变异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05.

第3篇

【关键词】阶段抽样;分层抽样;样品量;分配;方案

1.引言

电能表是电网供电系统的主要计量器具,应用广泛、数量众多,其质量的分析与监控对于把握电能表质量的变化趋势、预见电能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辅助供电企业的电能表选型决策并提高其经营业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供电企业的计量部门或电表厂家,在电能表质量预测、监测、跟踪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数据存储分散,非结构化;缺乏科学有效的抽样检验方案等。因此,为掌握电能表各厂家生产的电能表质量状况,需通过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判断各厂家电能表质量总体得分。在目前的国家相关标准中,暂无现成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本研究主要以统计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产品质量抽检相关理论和电能表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电能表抽检方案。

2.检验抽样方法选择

目前,抽样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应该如何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2.1 估计精度

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所以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即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样可以通过对总体分来尽量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精度。

2.2 检验费用

从平均样本量考虑,二次抽样比一次抽样少,多次抽样比二次抽样少。所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节约检查费用,宜采用平均样本量少的二次抽样或多次抽样。

2.3 抽样的难易性

2.3.1 如果抽样较困难,工作量大,特别是要做到随机抽样需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时,应采用一次抽样。

2.3.2 由于计数抽样只需将产品判断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而计量抽样需要对若干件单位产品的某一质量特征值进行测量后得到一组观测值,然后才能对产品总体做出判断,因此相对而言,计数抽样更为简单。

2.4 抽样方法的结合

为判断各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质量差别,结合电能表自身的特点,适宜选取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式,主要考虑因素有:

2.4.1 电能表的运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一次抽样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全貌,而抽样的频率太高又会增加成本。结合浴盆曲线的特点,将电能表的全生命周期假设为5年,则在电能表运行的第2年和第4年需分别进行抽样,即第2年为浴盆曲线中的早期失效期,第4年为偶然失效期。

2.4.2 运行的电能表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而电能表的检测是具有破坏性的,只能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

2.4.3 电能表通常是整批生产的,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受人为及客观因素影响较小,因此同一批产品的质量状况往往具有一致性,从中随机抽取的样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批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

2.4.4 考虑到各个厂家所生产的电能表之间的存在差异,而同一厂家生产的电能表则质量状况趋于一致,因而将生产厂家作为分层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目前运行电能表检验的数量大、精度要求不一样特点,从以上主要因素综合考虑,抽样检验方法宜选计量抽样、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多次抽样的形式。

3.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定

确定合理的样本量是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样本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抽样检验的精确度和需要花费的成本,而精度和成本正是评价抽检方案优劣的两大指标。由于方案的连续性,在确定了总体的样本量之后,分层变量的选择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的分配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总体样本量的确定是研究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重点。

样本量是指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单元的数量,是保证达到调查结果预期精确度所必须抽取的最小样本单元数。样本量的确定在抽样设计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又比较复杂的问题。对于电表抽检样本量的确定,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还不多。

3.1 样本量的选择

3.1.1 精度限制

通常,精度由误差来表现。误差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引起的样本值与总体值之间的差异,只要采用抽样调查,抽样误差就不可避免。非抽样误差是相对于抽样误差而言的,它不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而是由于其它多种原因引起的估计值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如果不考虑非抽样误差,则精度的具体体现就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越小,说明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的精度越高。估计量方差及估计量标准差都是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控制抽样误差的根本方法是改变样本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大致成反比关系,根据抽样误差要求计算出相应的样本量。

3.1.2 精度与成本的综合考虑

一个好的抽样设计必须同时考虑到精度与成本两个方面。反过来,精度与成本也是评价抽样设计方案优劣的两条准则。对于一个具体的抽样设计,最高的精度和最省的成本是无法同时达到的,因此,在核定的成本范围内达到最高的精度,或在达到精度要求的条件下使成本最少,则称这样的抽样设计为最优设计。最优设计的抽样效率最高,此时效率是对精度和成本的综合权衡。

在实际的抽样检验工作中,确定样本量除了通过定量的方法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问题的重要性。对于决策比较重要的问题,所需的信息应该比较准确,因此样本量要大些。

(2)所研究问题目标量的个数。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目标量较多,样本量应适当放大。

(3)参照同类调查。参照以往同类型调查项目确定样本量。

(4)有效样本。调查过程中,可能有些接触的对象不是“合格”对象,我们称“合格”对象为有效样本。为了获得足够的有效样本量,以保证推算能够满足精度的要求,样本量也应适当放大。

3.2 电能表抽检样本量模型

在电能表抽检方案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及其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确定模型。

3.2.1 模型的构建

根据电表不合格率P的两种情况,得到电能表抽检样本量计算模型:

①当P≤LQL时,有:

(考虑绝对误差限)

或(考虑相对误差限)

②当P>LQL时,考虑对电能表总体不经检验全部更新。

其中,LQL即极限质量水平,表示当某批产品的不合格率达到一定数值时,该批产品将被抽样方案以高概率拒收;P代表电表不合格率的估计值;N代表抽样总体数;t代表信度,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双侧α分位数;d和r代表精度,以绝对误差限和相对误差限表示;n代表样本量。

3.2.2 模型的求解

在样本量计算模型中,除总体N易知、临界值t相关标准有所规定以外,总体不合格率P、极限质量水平LQL、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都是待定系数,需要预先确定。

(1)总体不合格率P的确定

由于在抽样检验进行之前P的真值无法得到,可以根据小规模预抽样进行估计和利用以前的检验结果进行估计两种途径得到P的估计值。美国标准ANSIC12.1——1995采用的是将上一次(或累积几次)抽检结果计算得到的累积平均损坏率y%作为P的估计值。

(2)极限质量水平LQL的确定

在对电表检测的相关成本,包括电表误差损失成本、换表成本及检测成本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到,以6%作为LQL的值。

(3)绝对误差限d和相对误差限r的确定

由于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是抽检精度要求的两种表现形式,抽检精度一方面与抽检成本有关,另一方面与抽样误差带来的利益损失的成本也密切相关。

3.3 电能表抽样检验分层设计

电能表抽样检验的分层设计,其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选择分层变量,即选择按照何种指标对电表进行分层;第二是样本量分配,即确定各个层中的样本单元数目。

3.3.1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根据被抽样对象的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子总体(即层),然后再按照随机的原则,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而构成样本总体的一种抽样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经过分层将一个内部差异较大的总体划分为内部差异较小的多个次级总体,以达到提高抽样的经济效益和估计精度的目的。

目前,关于分析分层抽样优点的研究比较多,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分层抽样的抽样效率较高,也就是说分层抽样的估计精度较高。这是因为分层抽样估计量的方差只和层内方差有关,和层间方差无关。因此,在对总体分层时尽可能地降低层内差异,使层间差异加大,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另外,简单随机抽样可能出现极端的情况,样本偏向某一部分,而分层抽样每层都要抽取一定的样本单元,因此样本在总体中分布比较均匀。

(2)分层抽样不仅能对总体指标进行推算,而且能对各层指标进行推算。例如,对全市电能表进行抽样检验,要求最终能给出各种类型电表的指标,因此按类型分层后,所得的样本不仅能推算全市电表的指标,也能对各类型的表分别进行推算。

(3)层内抽样方法可以不同,便于抽样工作的组织。考虑到电能表数量大、分布广且类型多样的特点,为提高抽样的精度和效率决定对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检。由于分层随机抽样的精度与各层的方差及样本量的大小直接相关,因此,如何划分层以及样本量在各层中如何分配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分层抽样的效果。

3.3.2 样本量各阶段各层的分配

(1)样本量在第一阶段各层的分配

对于分层抽样与分阶段抽样相结合,是先将电能表全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再对各阶段采用分层抽样。而对于分层抽样,当总的样本量一定时,还需研究各层应该分配多少样本量的问题,因为对总体推算时,估计量的方差不仅与各层的方差有关,还与各层所分配的样本量有关。

第一阶段时,样本量分配以等比例分配为主,从每个层中所选的样本容量与该层的总体大小成正比,当层之间差异悬殊,而层内又存在同质性时,样本方差随之降低;第二阶段则根据方差大小进行不等比例分配,可以通过在具有较高差异或较低花费的层中增加抽样比来提高精度或降低检验费用。

等比例分配法是指样本所有单元在各层分配时,从各层中抽取的样本容量nh占所有单元数Nh的比例是相等的,等同于样本容量n占总体容量N的比重,即nh/Nh=n/N或fh=f(h1,2, ……,k)。

这时各层样本量占总样本量的比例为:

对于分层抽样,这时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是:

(2)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的分配

样本量在第二阶段各层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式,主要依据方差大小进行分配。常见的不等比例分配方式有最优分配和内曼分配。

a.最优分配

在分层随机抽样中,如何将样本量分配到各层,使得在总费用给定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方差达到最小,或在给定估计量方差的条件下是总费用最小,能满足这样条件的样本量分配就是最优分配。

考虑最简单的线性费用函数:

C为总费用,C0为基本费用且与样本量无关,Ch为第h层中单位样本所花费的费用。则最优分配公式是:

b.内曼分配

在最优分配中,倘若每层中单位抽样费用相等,ch=c,则最优分配简化为:

这种分配方式称为内曼分配。

4.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

从研究的结果得出,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如下:

4.1 确定检验的周期;

4.2 根据相关抽样统计理论,结合精度、费用等限制条件,确定抽样方法及总体样本量;

4.3 将待抽检电能表按厂家、型号、规格、采购年份等进行分层;

4.4 对每一组抽样总体确定应抽检电能表的数量,即确定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4.5 进行分阶段抽样,即假如电能表全生命周期为5年时,第1年为首检;第2年抽检,按电能表单位所占比例,进行等比例抽样;第3年为电能表运行;第4年运用第二年抽检的结果,进行不等比例抽样;

4.6 根据确定好的样本量对每组电表进行抽样,然后按照检定标准对抽得的每一块电能表进行性能检测;

4.7 根据样本的检测结果对总体进行推断,做出总体合格与否的判定。

其中:N代表总体数,n为样本数,r为不合格数,c为合格判定数。

图1 电能表抽样检验流程图

5.抽样实例分析

5.1 基础数据

以某市在2010年新安装的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为实例验证,各厂家电能表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采用上述研究的抽样检测方法,2011年设为该批电能表运行的第一年,在2012年进行第一次抽检,采用等比例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2014年进行第二次的抽检,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

5.2 第一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根据对电表检测成本和损失成本的估计,并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以往经验,某市三相电子式电能表的不合格率在0.1%-0.3%之间,故该实例设定的抽样平均损坏率P=0.3%,由于P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在各层中的抽样比:

考虑到分层所带来的精度提高的效益可能会被进一步细分产生的成本所抵消,这里只考虑进行一阶分层。通过计算,各厂家所要抽取的样本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5.3 第二次电能表抽样检验样本量的确认

在电能表运行第四年进行第二次抽样检查,采取内曼分配的方式确定各层的样本量。从三相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的总量N=139500。根据第一次抽样检查结果来确定抽样平均损坏率P,在该实例中,P=1-(ZA+ZB+ZC+ZD+ZE)/5=0.00116。

参考我国标准JB/T 50070—2002附录A的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极限质量水平LQL=6%。根据第一次抽样的结果可知P小于LQL,决定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对该区域的运作电能表进行检测。

取信度1-α=0.95,即t=1.96;精度要求将绝对误差d控制在0.004;利用样本量模型计算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根据内曼分配的公式:

按照第二次抽样检测方法抽取的278个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我们将采取同样的分析方法进行各项分析。

6.结束语

运行电能表检验抽样方案综合考虑了精度、费用、难度等因素,设计了阶段抽样和分层抽样相互结合的抽样方案。在样本量的确定方面,从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出发,结合数理统计学原理,在经过一系列推导之后,求解得到运行电能表样本量模型,在按照厂家对运行电能表进行分层之后,将运行电能表抽检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采用等比例分配法,第二阶段采用不等比例分配方法之内曼分配。最后得出科学有效的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并通过举例的方式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操性。运行电能表抽样检验方案的制定是构建电能表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是供电企业的电能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JB/T 50070-2002.电表可靠性要求及考核方法[S].

[2]DL/T 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S].

[3]刘爱芹,吴玉香.分层抽样中样本量的分配方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7(4).

[4]金勇进,杜子芳,蒋妍,编著.抽样技术(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杜子芳,编著.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第4篇

国务院决定在2005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是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又一次人口调查。对于摸清我国人口数量、构成以及居住等方面的情况,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认真做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通知》精神,为认真抓好落实,整体推进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完成调查任务,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实施

分别在5、6月份成立县、乡两级1%人口抽样调查机构,整个抽样调查工作,在县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进行组织实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县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全县的业务指导、培训及县级所负责的实质性工作;乡级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负责完成本辖区调查各阶段工作。县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在7月份组织召开各抽中乡镇、各有关部门工作会议,在调查摸底和登记阶段各召开一次调度会。

二、部门分工协作

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负起职责,统计局要做好调查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公安局要在2005年9月底前做好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核实,并配合做好现场登记工作;计生局要协助做好人口尤其是出生人口的核查;宣传部负责调查宣传的组织协调工作;财政局要做好调查经费保障工作;民政局要做好区域划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对个体户的宣传动员工作;人事和社会保障、民族宗教、司法、建设等部门也要抓好相应工作的落实。

三、完成乡级调查区域图的绘制上报及各级抽样框的编制上报

通过搜集统计、公安、计生的数据资料分别在2005年的3月、6月、9月完成乡、村、调查小区三级抽样框的编制和上报,并于6月份完成乡级区域图的绘制及上报。

四、绘制抽中村委会区域图和调查小区图

此项工作2005年7月至10月分两步进行,7至9月份绘制村委会和调查小区图,通过10月份的调查摸底对调查小区进行核实,完成最终结果。绘制地图前,召开各抽中乡镇及村委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培训会,布置绘图工作。

五、认真做好宣传动员

在2005年10月至11月开展宣传月活动,期间,广电局从10月1日起,要利用每天电视黄金时间播放调查口号,县城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横幅10条,制作固定宣传栏3—5个;抽中乡镇要利用广播车进行流动宣传;各抽中村委会10月1日开始,高音喇叭一日三次播放宣传口号,书写永久性标语3条以上。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全县所有被调查对象了解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为正式调查登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的选调

此项工作必须在2005年9月份完成。选调过程中,县调查办公室拟定《关于认真做好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选调的通知》下发各抽中乡镇,切实把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身体健康的高质量人员选调上来,力求调查队伍的精干高效。

七、业务培训及试点

2005年10月上旬,对乡、村两级所有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进行集中培训,随后利用1天时间进行试点,检验培训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全部参培人员能够独立、准确完成调查登记。

八、加强督查指导

2005年10月组织调查摸底,11月1日—10日进行入户登记。在这两个工作阶段开始的头一、两天,县调查办公室将分头深入有关乡镇及调查小区进行实地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调查摸底、入户登记的高质量。

九、完成登记质量抽查、验收、上报

本阶段工作2005年11月11日至30日完成。抽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调查表,对抽中的调查小区进行抽查验收,并将抽查结果报市。

十、调查表的过录、汇总、编码、录入、上报版权所有

从2005年11月15日至25日对调查表进行过录;11月30日前乡级将过录表汇总上报县,12月5日前县录入、汇总、上报市。

11月20日至12月20日,抽调乡镇业务骨干会同县调查办人员,对调查表实行集中编码。

第5篇

一、目标和原则

市级统筹的目标是统一政策,统一缴费费率,统一待遇支付标准,统一基金管理。市级统筹的原则是明确市、县(区)两级政府的责任,强化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严格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管理,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二、工作职责

(一)政府职责。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政府基本养老保险的政策规定,制定本市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标准和管理流程,管理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检查县(区)政府基金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对县(区)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县(区)政府严格执行基金收支预算管理,规范基金支出,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开展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金的补助,多渠道筹集补助资金。

(二)部门职责。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和稽核、离退休人员的审批、待遇计发及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编制和执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决算。各级地税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参与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和稽核,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办法,确保基本养老保险费应收尽收。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切实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财政补助并及时足额拨付,积极筹集资金,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参与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和稽核。

三、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一)全市统一执行市级以上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县(区)级政府不再出台有关的地方性规定。县(区)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规定与市级以上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出台的政策不一致的,要进行清理规范。

(二)参保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及其雇工和自由职业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执行统一的缴费基数和比例。

1.缴费基数。参保单位缴费基数按本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确定;参保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核定;城镇个体劳动者及其雇工和自由职业者缴费基数由市劳动保障局根据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

2.缴费比例。参保单位、城镇个体劳动者及其雇工和自由职业者缴费比例为20%,参保单位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其中,城镇个体劳动者的雇工的缴费比例由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业主缴费比例为12%,雇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

(三)纳入市级统筹的基本养老金统筹项目和标准,由市劳动保障局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统一确定(统筹项目和标准另行发文)。基本养老金调整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统一执行。县(区)未按规定的统筹项目和标准支付的有关费用,由同级政府承担。本办法实施前,县(区)欠发的基本养老金和统筹项目内的其他待遇,由同级政府承担。

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收统支和统一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纳入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集中收付,基金由市统一管理和使用,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经办相关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分别设立财政专户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户”(以下简称支出户),建立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账务,分级核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按月与市财政局和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账。

(一)基金筹集。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各级地税部门负责征收,直接进入同级国库。县(区)地税局征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县(区)国库按日上划到市国库,由市财政局从市国库及时划拨到市财政专户。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进入市财政专户,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其他收入进入各级财政专户,按季划入市财政专户。

(二)基金使用。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年度预算并结合实际上划到市国库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收入和上级补助额度,每月20日前会同各级财政部门提出下月发放基本养老金的用款计划,经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汇总,报市劳动保障局复核,送市财政局审批。市财政局依据审批后的用款计划,及时将资金分别拨付到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支出户和县(区)的财政专户。市财政局拨付的资金,少于县(区)当月实际发放基本养老金的部分,由县(区)财政局负责筹措资金垫付,年终统一结算。各县(区)的财政专户中留存1个月的基本养老金发放所需资金。

(三)基金结余。实行市级统筹前,各县(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计后,上划市财政专户,实行统一管理,仍用于弥补市级统筹后各县(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各县(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审计后,存在的短缺资金,由县(区)政府负责补齐。市级统筹后,各县(区)超额完成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目标任务数而形成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部分,按县(区)结转70%,用于弥补县(区)以后年度出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

五、强化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建立财政补助制度

(一)市地税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每年根据省下达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任务数,结合县(区)上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征收和扩面等工作情况及县(区)统计部门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对县(区)下达年度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任务。

(二)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认真编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并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经市政府批准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和追加,遇到特殊情况确需调整和追加的,由县(区)劳动保障局会同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后,报市政府批准。

(三)上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超过100万元的县(区),按上年度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额的30%,建立同级财政补助制度,并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进度,按月划入同级财政专户。同级财政补助数额可以从本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中冲抵50%。

六、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补助制度

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目标考核情况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提出对县(区)基金缺口补助数额,报市劳动保障局和市财政局核定。具体补助标准如下:

(一)对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按规定执行年度预算和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的县(区),年度基金收支缺口,市、县(区)按7:3分担。县(区)应承担的部分,从本地区的基金结余中列支,没有基金结余的县(区)全部由县(区)政府承担。

(二)对未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未按规定执行年度预算和未落实财政补助资金的县(区),年度基金收支缺口全部由县(区)政府承担。

七、进一步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础管理工作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参保人员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制定合理的审批程序,建立参保人员的正常退休预审制度,规范退休审批工作。县(区)劳动保障局预审所属地区下一年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有关资料按月报送市劳动保障局备案审核后,由县(区)劳动保障局办理退休审批手续。提前退休的参保人员由县(区)劳动保障局按政策规定审核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审批。

(二)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统一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定,规范全市基本养老保险业务。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基础工作,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三)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项基础数据,规范基础数据的日常管理,做好数据资料的传递工作。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整合全市基本养老保险数据库,定期对全市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软件维护。

八、完善考核机制

(一)市级统筹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责任考核范围,实行目标管理。市政府每年对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综合考评,通报表扬完成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对未完成市级统筹工作目标任务的县(区),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市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专项补助资金,用于补助各级养老保险相关单位的工作经费和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奖励。

(二)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建立市级统筹日常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县(区)的市级统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检查。

(三)县(区)政府及其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共同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工作。对有关职能部门因工作不到位,引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或其它恶性突发事件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九、其他

第6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按照“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证据,严格执行政策”的原则,集中组织力量对“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进行审核认定,切实解决好“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障问题,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落到实处,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范围

凡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可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一)2009年6月17日前具有我县城镇户籍;

(二)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三)实行“统帐结合”制度前在我县城镇用人单位工作满3年以上;

(四)2009年7月1日前年满60周岁以上。

三、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

(一)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合格人员,应当一次性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个人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各年龄纳入人员具体缴费标准详见附件一。

(二)中直行业、系统企业按纳入人员缴费额度20%承担部分须一次性缴纳到位。

(三)鉴于这部分人员没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无视同缴费年限,按照基本养老保险有关规定,须缴纳一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方可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考虑到该群体身份和年龄等方面因素,按以下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2009年7月1日前年满75周岁及以上人员,按10000元标准缴纳;75周岁以下人员在10000元的基础上,按与75周岁每相差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增加1500元的标准缴纳。

四、基本养老金标准核定、调整及发放

(一)基本养老金标准核定

按照城镇个体劳动者参保缴费办法,以“统帐结合”后历年全省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含按2008年工资基数趸缴两年部分),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为368元/月。鉴于全省城镇企业退休人员都已经领取了45元/月御寒津贴,因此这部分人员按413元/月标准核定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调整

鉴于“五七工”、“家属工”这部分群体的特殊性,在以后按国家规定调整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这部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调整。其中普遍调整部分,所有纳入人员执行同一标准定额调整;特殊调整部分按以后国家及省调整基本养老金时的相关倾斜政策执行。

(三)基本养老金发放

纳入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基本养老金首先从纳入人员个人缴费中支付,个人缴费资金支付完毕后由统筹基金继续按原标准支付。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死亡时,按比例扣除已支付的基本养老金后个人缴费部分仍有剩余的,剩余部分退还给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并按规定发放丧葬补助金。

纳入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9年7月1日起开始计发,年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以上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纳入全省“金保工程”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统一管理。

五、资金筹集渠道

(一)县属企、事业单位的“五七工”、“家属工”,个人缴费额度中政府补贴20%部分由县财政承担。

(二)中直行业,系统企业的“五七工”、“家属工”,个人缴费额度中20%部分由本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承担。

六、申报审批程序

(一)申报申请

申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应当向用人单位或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请表》(见附件二)。

以上人员原则上应向本人最后一个城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用人单位因破产、解散等原因已不存在的,应向单位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最后一个城镇用人单位和原主管部门均不存在的,可向县经贸委提出申请。

单位主管部门和县经贸委接到个人申请后,在2009年10月10日前持申报材料,统一报至*县将“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审核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审核工作小组)。

(二)申报材料

申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须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人员签字确认的《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请表》(附件二)及1寸免冠照片4张。

2、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报审核表》(附件三)。

3、《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簿》原件及户口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

5、相关原始证明材料。申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的“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应提供本人相应的原始档案资料。对无法提供原始档案资料或原始档案资料不全的,可提供以下能够证明其工作时间和经历的资料:

(1)在用人单位工作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劳动合同书》、企业录用时的审批表及名册等。

(2)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

(3)用人单位历年工资发放花名册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其它能够证明工资发放情况的相关资料等。

(4)其它能够说明本人身份及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如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各种证明书、获奖证书等。

(5)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能够证明其曾在“五七厂”、“家属厂”工作经历的户籍底案。

(三)审批程序

1、单位主管部门接到拟纳入人员申报材料后,应对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并在《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报审核表》中签署意见后,填写《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审批名册》(附件四),并将相关材料报审核工作小组。

2、审核工作小组接到申报材料后,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在《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报审核表》中签署审核意见,同时通知单位主管部门对拟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人员情况在原单位、街道社区或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张榜公示,同时公布举报监督电话,公示期为一周。

3、在公示期间,对审核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应当通过单位主管部门向审核工作小组提出复查申请。

4、经公示无异议的拟纳入人员,由审核工作小组将《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审批名册》、《哈尔滨市“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申报审核表》和相关材料报市审核工作小组复审。

5、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时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结果移交给县社保局,并通知企业主管部门。县社保局根据审批结果准确录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人员相关数据。企业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符合纳入条件人员到县社保局办理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领取基本养老金等相关手续。

6、中直行业、系统企业申报、审批、缴费等工作,参照以上程序执行。

七、纳入人员管理

以上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后,其相关材料由县社保局统一管理。

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从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起,本人应当按相关规定如期到县社保局进行生存认定,逾期未进行认定的,县社保局按照规定停发基本养老保险金。

八、特殊问题处理

(一)符合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条件的“五七工”、“家属工”等人员,如果已经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享受遗属救济费的,可根据本人自愿,或继续享受遗属救济费,或按方案规定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享受基本养老金,遗属救济费和基本养老金不得同时享受。

(二)对于完全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但本人确实在“五七厂”、“家属厂”工作过的人员,可经本人申请,主管部门上报,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监察局、县公安局、县经贸委、县总工会、县局及企业主管部门共同甄别认定,符合条件人员由主管县领导签字并向社会公示后,按规定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对需要甄别纳入人员严格审核,且要在其它相关证明材料齐全人员全部纳入完毕、经县审核小组初审、市审核工作小组复审,最后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7篇

调查要紧紧围绕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重点了解城乡老年人基本人口信息、家庭、经济、社会参与、维权意识与行动、宜居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状况。调查采取入户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

调查对象为居住在我区境内60周岁及以上的中国公民。调查范围为全区4个乡镇,16个村(居)委会。分别为:王营镇:东街社区、双和、营北、营东,徐溜镇:淮北、吴江、徐溜、长庄,韩桥乡:韩桥、庆华、天河、沙河,南陈集镇:小乔、高福、镇北、乔庄。

以2015年8月1日零时为调查标准时点。

准备阶段(2015年7月31日前):包括设计调查问卷、便携调查员手册、印制调查问卷及调查员手册、调查员培训等资料。

调查阶段(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以村为单位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分析阶段(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调查问卷录入、初步汇总主要数据。

为有序组织好我区“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区政府决定成立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张春荣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韩军、区民政局局长周成海、区财政局局长万建华、任副组长,区民政局副局长吴寒玉、区财政局副局长滕勇、王营镇人大主席曹国树、徐溜镇正科级干部汪秀超、南陈集镇副镇长卜秀梅、韩桥乡组织委员李雪梅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吴寒玉同志兼任,彭__同志任副主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第8篇

一位东部市级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人称,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主要目标完成情况、基础工作情况等都被列入该省考核重点内容,而这些数据最终会进入国家统一标准的信息联网系统,为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打下基础。

尽管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制定了省级统筹的制度,但出台方案并不等于实施到位,人社部和有关部门一直对省级统筹做评估。

而即便今年年底方案顺利出台,明年开始全面推进,实现统筹仍需一个过程,按照初步安排,将用两年时间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

在养老金全国统筹得以实现后,养老金缴费费率也或将随之得以调整。

两种方案备选

目前中央对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方向有明确规定,我国养老保险要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确定的方向为省级统筹。而基础养老保险主要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主要的困难在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即使按照同一费率和比例计算的缴费以及支付水平,也将面临巨大的地区差异。因此,让养老金实现区域间的稳妥衔接,并平衡各个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主管部门也一直试图寻找一种制度安排,使发展差异较大的地区都能认同并找到恰当的位置。

正在制定中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将在分析总结省级统筹经验、巩固省级统筹成果基础上制定,目前有两种可能的备选方案。

一是,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收统支。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保持不变,按照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原则建立中央统筹基金,对职工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收统支,中央财政承担兜底责任。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为中央统筹基金和省级统筹基金,对基本养老金发放划分中央和地方责任,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二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预算管理。在省级统筹基础上,中央对各省份预算内基金缺口进行适当调剂。同时,逐步统一费率,规范全国基金预算管理,提高经办管理和信息化水平。

或调整企业缴费上限

在讨论实现全国统筹的过程中,主管部门还考虑到了养老金缴费标准和支付水平的问题。

人社部人士承认,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确实不低,因为这个制度承担着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缴费的历史包袱,但现在的支付水平并不算高。

主要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排名中,中国缴费率达28%,虽然不是全球第一,但处于最高的一组,所以在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之后,就需要研究如何降低缴费率的问题。

由于目前各地养老金各自封闭运行,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地区,每年需要财政大量转移支付确保发放,而有大量基金结存的地区,也不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调剂和统一管理。

除此之外,为了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水平,中央财政还要每年要拿出1500亿以上的资金来支持这个系统的运行。

长期分割运行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老龄化负担较轻的地区实行较低费率,较高养老金待遇;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老龄化负担重的地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保险负担则较重,养老金待遇也会受到影响。

第9篇

关键词 拉丁超立方;抽水试验;随机

中图分类号P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1-0131-02

抽水试验工作是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水文地质勘查中,获取数据资料的最好方式即是抽水试验。然而,不管是单孔抽水试验还是多孔抽水试验,都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如何进行抽水试验方案设计,有效地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是一个很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内容。

1 拉丁超立方方法简介

拉丁超立方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数学理论的数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随机采样方法来看,拉丁超立方方法引入了“分层”的概念,它将采样值在整个样本空间随机分布的同时,也可以保证不集聚,即对于整个采样空间有很好的覆盖率。拉丁超立方方法的采样过程:首先必须要分层,分层过程直接决定了采样值对于采样空间的覆盖程度;第二步进行采样,采样的过程是要保证在分层后得到的每一个子域内都存在样品值,即保证均匀性;第三步进行组合,组合的过程是将各个子域内的样品随机配对,形成样本;最后在所有的组合配对中进行筛选,筛选的原则是对各个样本的位置随机抽取。通过上述步骤即可以得到拉丁超立方的采样结果。整个过程的优点在于既能够保证采样值的整体覆盖程度,又可以保证采样的效率,即减少采样的次数。

2 抽水试验方案设计

现欲在某场地进行双孔抽水试验,需要确定18个抽水方案用于后续计算。已知两个抽水井的抽水量允许范围均为(0,2250m3/d)。

2.1 传统随机方法的抽水试验方案设计

传统的随机方法属于完全随机的采样方法,即在采样范围内完全随机的抽取样品。由于两个抽水井的抽水量允许范围均为(0,2250m3/d),因此采样范围是。经过随机抽取后,可得到下列结果:

由下图可以明显看出,传统的随机采样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样品集聚的现象,对于整个样本空间的覆盖程度不佳。

2.2 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的抽水试验方案设计

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在传统的随机采样方法的基础上,添加了分层的概念,是对传统随机采样方法的改进。具体步骤如下:

图1 传统随机方法采样结果平面分布图

1) 由于需要确定18个采样方案,因此确定出采样数目为18。分层时,需要将采样空间分成18个子域,即将(0,2250)这个样本空间分成均匀的18个子域,可得出每个子域的长度为125;

2)在每个子域内采样: 为了使后面的组合和筛选运算过程更加明确清晰,先将抽水井A在18个子域内的取值从小到大依次定义为M101,M102,……,M118。同理,将抽水井D在18个子区间内的取值依次定义为M201,M202,……,M218;

3)将抽水井A与抽水井D在18个子域内的采样结果进行组合配对,组合结果如下:M101 M201到M101 M218,M102 M201到M102 M218,M118 M201到M118 M218,共得到182=324种组合;

4)筛选,筛选过程也遵循随机原则,最终的筛选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2 拉丁超立方方法采样结果平面分布图

最后得到最终的采样结果,即18个抽水方案为:(1)120m3/d,1860m3/d;(2)180m3/d,2185m3/d;(3)310m3/d,720m3/d;(4)450m3/d,1090m3/d;(5)590m3/d,1690m3/d;(6)715 m3/d,2085m3/d;(7)760m3/d,1310m3/d;(8)920 m3/d,350m3/d;(9)1110m3/d,1560m3/d;(10)1220m3/d,1965m3/d;(11)1315m3/d,1210m3/d;(12)1460m3/d,420m3/d;(13)1580m3/d,825m3/d;(14)1700m3/d,200m3/d;(15)1825 m3/d,595m3/d;(16)1980m3/d,1385m3/d;(17)2080m3/d,900m3/d;(18)60m3/d,2200m3/d。

由上述采样结果可以明显看出,拉丁超立方方法的采样结果,对于采样空间的覆盖程度很好,达到了很高的覆盖率。

3 结论

运用拉丁超立方方法的采样结果在采样效率和采样结果对于整体采样空间的覆盖程度上都优于传统的随机采样方法。即,运用拉丁超立方方法进行抽水试验设计可以得出更加具有代表性的试验方案,可以有效地帮助抽水试验的后续工作高效率的完成,对于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也具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施小清,吴吉春,姜蓓蕾,方瑞,孙媛媛.基于LHS方法的地下水流模型不确定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2:1-5.

第10篇

关键词 春玉米;施肥;运筹;陕西榆林;榆阳区;小壕兔乡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030-01

小壕兔乡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北部,西、北与接壤,东与神木县相邻、南与岔河则、小壕兔乡接壤,距榆林城区65 km。总土地面积586 km2,全乡总耕地面积2 582.9 hm2,有农户4 007户,人口12 086人,其中农业人口11 946人。辖20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经济作物以玉米制种、油葵为主。典型的农牧区,全乡羊子存栏达5.8万只,年出栏2.4万只,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52%。春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养分供应不均衡、高产低效和低产低效并存等问题,特别是存在重氮磷肥,轻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重无机肥,轻有机肥的“三重三轻”现象[1-2]。具体表现为:受第二次土壤普查榆林市“氮缺磷少钾丰富”结论的影响,农民只注重氮、磷肥的施用,基本上不施钾肥,微肥施用量就更少,养分供应不均衡;氮肥用量不断增加,产量效益增加不明显,部分农户碳铵施用量从2 250 kg/hm2增加到3 750 kg/hm2,严重过量;施肥时期不合理,底施碳铵750~1 500 kg/hm2较为普遍,苗期氮肥过量,肥料利用率较低;施肥用量不精准,凭经验靠感觉较为普遍;土壤改良有限,风沙土养分含量较低,且不利于养分积累等;有机肥质量较差,主要是圈养家畜以沙垫圈为主,虽然施有机肥可达到60 t/hm2,但含量不足纯量的1/3。小壕兔乡主要耕地类型有3种,分别为风沙土、潮土、沼泽土(根据第二次普查报告分类)。小壕兔乡春玉米种植耕地,属风沙草滩地,典型的农牧区,大量的有机肥积累,为该乡的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土母质为风积沙,剖面构型为A-C,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主,土壤结构为粒状或微团粒,障碍因素是沙化耕地型。氮素、钾素易流失而不易积累,磷素移动小,但积累缓慢,保水保肥性能差、矿化度高,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3-4]。为促进当地春玉米的种植,在榆阳区小壕兔乡进行了施肥与运筹方案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2006―2013年,在小壕兔乡的20个行政村,按照《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培训教材》的要求,每6.67~20.00 hm2采集1个土壤样品,并进行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与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土壤中养分含量的调查方法为土壤有机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土壤全氮:凯氏定氮法;土壤碱解氮: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5-6]。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全乡201个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的养分含量进行测试,结果见表1。结合《榆阳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指标体系》的丰缺指标、肥料利用率,计算出3种土壤类型的施肥数量,并依据春玉米的需肥规律、生产实际和榆阳区春玉米施肥原则“有机无机相结合,减氮增磷补钾配微,前氮后移,多次追施”,得出榆阳区小壕兔乡春玉米5种区域性施肥与运筹方案,供群众选择使用。风沙滩地区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目标产量9 750 kg/hm2,底肥播前撒施农家肥(土杂肥)60 t/hm2、过磷酸钙(颗粒型)435 kg/hm2、硫酸钾(颗粒型)55.5 kg/hm2,追肥于拔节前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840 kg/hm2、大喇叭口期随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1 680 kg/hm2。技术要点:精选良种,底施农家肥的同时,施地虫克30 kg/hm2,防治地下害虫,增施锌肥、硼肥各15 kg/hm2;种植模式为宽窄行,1 m带型;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防治粘虫可用聚酯类农药、玉米螟用呋喃丹颗粒加细砂放入喇叭口内、红蜘蛛用爱诺螨清2 000~3 000倍液喷洒防治;7月上中旬,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及丝黑穗病。

风沙滩地区风沙土(地膜)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目标产量11 250 kg/hm2,底肥于播前撒施农家肥(土杂肥)60 t/hm2、过磷酸钙(颗粒型)535.5 kg/hm2、硫酸钾(颗粒型)123 kg/hm2,追肥拔节前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855 kg/hm2、大喇叭口期随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1 725 kg/hm2。技术要点同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风沙滩区下湿滩地潮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目标产量11 250 kg/hm2,底肥播前撒施农家肥(土杂肥)60 t/hm2、过磷酸钙(颗粒型)733.5 kg/hm2、硫酸钾(颗粒型)103.5 kg/hm2,追肥拔节前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795 kg/hm2、大喇叭口期随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1 575 kg/hm2。技术要点同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风沙滩区下湿滩地潮土(地膜)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目标产量12 750 kg/hm2,底肥于播前撒施农家肥(土杂肥)60 t/hm2、过磷酸钙(颗粒型)615.0 kg/hm2、硫酸钾(颗粒型)154.5 kg/hm2,追肥于拔节前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795 kg/hm2、大喇叭口期随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1 620 kg/hm2。技术要点同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风沙滩区下湿滩地沼泽土(地膜)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目标产量11 250 kg/hm2,底肥于播前撒施农家肥(土杂肥)60 t/hm2、过磷酸钙(颗粒型)1 018.5 kg/hm2、硫酸钾(颗粒型)120.0 kg/hm2,追肥拔节前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810 kg/hm2、大喇叭口期随水施碳酸氢铵(粉末型)1 620 kg/hm2。技术要点同风沙土(露地)春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小壕兔全乡201个不同类型土壤样品的养分含量进行测试,结合《榆阳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指标体系》的丰缺指标及肥料利用率,并依据春玉米的需肥规律、生产实际和榆阳区春玉米施肥原则,得出榆阳区小壕兔乡春玉米5种区域性施肥与运筹方案,供群众选择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春玉米施肥宜前轻后重[J].农家参谋,2013(5):11.

[2] 陈,何志刚,刘慧颖.不同施肥方式对风沙土玉米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13(2):57-58.

[3] 蔡武钊,雷云龙.贵州省丹寨县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06.

[4] 刘芬,同延安,王小英,等.渭北旱塬春玉米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效率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1):48-55.

第11篇

关键词:松软煤层、仰斜钻孔、透气套管、瓦斯抽放。

一、采区概况:

二采区201采煤队开采二水平北部15#层,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大小断层较多,煤质比较松软,上部以F20为界,下部以F13为界,左部切眼,右部该面停采线,工作面走向350m,倾斜80m,平均厚10m,倾角16?,储量39.2万吨,可采33.3万吨,滑移支架放顶煤工艺。

二、 通风系统:

该区利用北部风井经二水平入风大巷进入皮带下山经机道进入工作面。

回风经回风道通过轨道下山经二水平回风大巷进入箕斗井。

五、 抽放方法的选择:

1、该区掘进过程中,制定边掘边抽的抽放设计,由于生产接续的紧张,没有实现。

2、开采前矿决定,由机道对煤体进行预抽,由于人员因素也没能实现。

3、利用顶板巷抽放,由于开采时,顶板巷施工较慢,共施工50m,没有连续送巷,也没能实现。

4、对采空区上隅角抽放:开采前,通风区对开采线上隅角沿工作面往下每隔5m布置钻孔,对采空区上隅角进行打钻抽放,且连续布置,不间断施工钻孔,保证该区开采瓦斯不超限。

六、 具体施工方法及抽放:

1、钻孔设计及布置

沿回风道每隔40m布置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置4~10个钻孔,钻孔沿工作面上隅角往下每隔5m布置一个或一组(一组两个),每个钻孔穿岩石5m~10m,距煤层顶板3~5m,角度16°~30°,平均长度40m。从2006年10月25日开采到现在共布置13个钻场,第一至第六钻场已采过,现正利用第7钻场钻孔抽放。钻场钻孔布置图(如图2)

3、开采初期,抽放掘送50m,顶板巷抽放瓦斯渡5%,钻孔抽放瓦斯浓度25%,根据实际效果,矿决定不掘送顶板巷,只施工仰斜钻孔治理瓦斯。

由于该区煤层比较松软易塌孔,选择下全透气套管。钻孔施工完,前组钻孔抽上隅角,采空区瓦斯,后组钻孔预抽卸压瓦斯。每个钻孔透后下全透气套管,打完一个封孔一个,该钻场钻孔全部施工完,即时配孔抽放。

2、 开采中的效果

如果不施工仰斜钻孔,因为开采接续的紧张,需分段掘送顶板巷,对分段掘送的顶板巷进行封闭,开采中需过一段巷道(该处巷道为瓦斯仓库),另又形成一段无抽放的煤柱,易造成瓦斯超限,给开采带来了隐患,由于仰斜钻孔的施工,抽放的连续进行,以上问题均不存在,保证了开采中不发生瓦斯超限的问题。

3、 经济效果分析

根据本层邻区抽放实际情况,利用顶板巷抽放治理瓦斯,该区开采初期掘送50m顶板巷费用高,效果不大,如果继续掘送顶板巷,需掘送300m断面6m2,每班需8人,每米巷道需坑木0.3m3,需一片金属网,火药6公斤, 20个雷管,一排中心顶子,合计一米巷道成本1600元,不包括施工巷道的一些辅助工序,直接少投入48万元。

八、 几点体会:

1、 我矿实际开采过程中,利用仰斜钻孔安装透气套管,可解决厚煤层高瓦斯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的瓦斯问题,可以不掘送顶板巷。

2、 通过实际抽放,仰斜钻孔终孔位置超过煤层顶板3~5m,布置抽放孔抽放效果比较好。

第12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转轨成本;财政补贴

一、文献综述

2008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定了实现省级统筹的时间表,即到2009年,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应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到2012年实现全国统筹。可以说,统筹层次成为贯穿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理论上,大多数学者都主张尽快提高统筹层次,近期目标是实现省级统筹,最终实现全国统筹。李珍认为应把省级社会统筹建成为社会保险实体机构,而不是一个省级准备金制度或再保险制度,应该把省级统筹做实。冯兰瑞指出:社会化是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统筹层次提高就是社会化水平提高。”陆解芬、朱玉林指出省级统筹存在许多弊端,认为应建立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万春、邱长溶的研究明确指出建立全国统筹是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保障,并认为我国具备实现全国统筹的条件。

但在长达十几年之久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数次提出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王晓军认为:由于不同地区在历史债务、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待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央、地方、企业、个人等不同的利益格局严重制约了统筹层次的提高。江春泽、李南雄认为实行省级统筹会出现多方面利益的矛盾和摩擦。

二、统筹层次问题的实质

需要澄清的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统筹”一词有两个隐含的意思:一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统一筹集和调配使用资金,二是集中管理和运营资金。具体来讲,统筹层次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基金。“统筹层次”问题的实质是各级政府怎样配置养老保险的事权和财权,以及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体。各级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责权划分,集中体现在统筹层次上,它是整个制度的“牛鼻子”。也就是说,统筹层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是养老保险各项责权在政府间搭配结果的反映,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各项养老保障责权在各级政府间的合理划分,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单纯的以提高统筹层次为目标的政策,如果不以各项责权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为依托,最后只能是无疾而终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换句话说,如果政府间各项责权得到合理、清晰的界定,统筹层次也就会迎刃而解。

当前,我国政府间养老保险责权划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悬而未决,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第二,各级政府间的财务责任划分模糊。实际上,这两个问题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且互为影响,互为前提。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以清晰界定各级政府财务责任为前提,否则容易形成对某级政府财政的过分依赖以及某级政府的“道德风险”行为。而各级政府财务责任的界定又离不开统筹层次的合理定位。第三,养老保险滚存结余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巨额资金分散在各统筹单位,成为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既得利益,阻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因此,无论是从当前改革的推进和完善,还是基于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的可持续健康运行,以统筹层次的调整为“牛鼻子”,在明确转轨成本筹资渠道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财政补贴方面的责任,并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的管理体制,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的产生机理:基子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问题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对制度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找到符合现实需要的解决问题之路。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证明了政策环境对于制度绩效和制度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学者雷根强、苏晓春的研究也指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离不开既有的财政体制的影响,制度改革会直接或间接的触及财政利益在各级政府间的分配。

从政治角度看,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是一切权力的拥有者和责任的承担着,地方各级政府受中央的委托承担相应的责任,二者之间是一种授权关系,遵循下级服从上级的政治传统,并且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官员的任命拥有决定权。从经济角度看,我国采取的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有其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具有联邦主义特色,许多学者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或“准财政联邦主义”。虽然学者们对我国财政联邦主义实现程度存在争议,但是,不可否认,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大一统”的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已经被财政分权制度取代,地方各级政府都有其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支出责任,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行为主体。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环境格局,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有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积极承担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责任

由于GDP导向的政绩观,使得有些地方政府更倾向于短期内能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项目,而对于养老保险支出等纯消费性或无法产生即期经济利益的支出项目则缺乏激励。此外,由于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使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中,中央政府出于政治稳定和政府合法性的需要,将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承担财务“兜底”责任。

这样导致了有些地方政府不积极分担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补贴责任,而是将责任层层上推至中央政府。自1997年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逐年增加,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政府补贴责任,而地方政府的财务责任则相对降低。到2006年,中央政府累计用于弥补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资金高达3062.3亿,其中2001年到2006年五年间就高达3049.9亿元;而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为942.1亿元,其中2001年到2006年支出451.7亿元,仅占同期中央政府支出的14.8%。1997年以来的近10年,地方政府用于补贴养老保险收支缺口的资金为中央此项支出的30.8%。而与此同时,掌握在地方政府社保部门手中的养老保险结余资金逐渐增多,到2006年,滚存余额高达5489亿元。

此外,在制度转轨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转轨成本责任以及资金筹措渠道,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在GDP导向下,宁愿挪用个人账户基金用于当期养老金的发放,也不愿意从财政预算中拨款补贴,偿还历史债务,造成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6年底,已经高达8400亿。

(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影响了统筹层次的提高和各统筹地区结余资金的上解,容易产生“鞭打快牛”的逆向激励

财政体制是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经过数次财政体制调整,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已基本建立了分权制财政制度。财政制度调整的实质是各级政府经济利益的变革,而财政体制的变革又进一步影响了政府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分权制财政体制是导致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的根源所在,因为统筹层次意味着财政“兜底”责任,在哪一级统筹就要哪一级财政负责。对于省级政府而言,在没有外力的强有力推动下,其缺乏促成省级统筹的动力。

此外,在这种分权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合作的基础,不可能产生一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直接转移支付制度,这也是在分权制财政体制下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的又一表现,即年龄结构轻、养老金支付压力小的地区不希望将结余资金调剂用于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金支付压力大的地区。

(三)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基于特殊利益驱动,违规使用养老保险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像00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8年底,我国养老保险滚存余额达9931亿元。而这些巨额资金被分散在全国2000多个地、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掌握在地方社保经办机构手中的资源,给其带来了很大的部门利益;同时,由于我国社保管理体制中客观存在的“政资不分”、“执监不分”等问题,即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资金管理职能分配不清,基金投资运营权和运营监管权分配不清,使得这部分资金又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挤占挪用等违规使用养老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审计报告,1996年全国发现被挤占挪用的社会保险基金近60亿元。2006年,上海社保案的披露则更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分散掌握在地、县级经办机构手中的养老保险基金,成为阻碍统筹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地方既得利益最直接的表现。

四、统筹层次问题的解决思路

统筹层次的实质是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合理配置,它的解决有赖于诸如转轨成本、财政补贴责任以及养老保险结余资金管理体制等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关于转轨成本的责任承担

转轨成本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的基础性问题,根据专家测算,我国转轨成本的规模约3.7万亿元。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对于解决转轨成本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各方已基本达成共识。据统计,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9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比例划拨国资,那么可以获得大约3万亿的所有者权益,这个数据与我国转轨成本的测算规模大致相当。但是,如果仅靠中央的力量,则相差甚远。截止2006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12.2万亿元,如果按照10%的比例划拨国资,也仅能获得1.2万亿的资产用于偿还转轨成本,仍有大约2.5万亿的差额。因此,在推进提高统筹层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偿还转轨成本方面的责任,按照一定比例划拨央企和地方国企资产充实社保基金。为了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相匹配,因此建议:划拨的中央企业资产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而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则由省政府委托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当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后,各省划拨的国资也应交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统一管理。

划拨国有资产筹集社保基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筹集转轨成本,保证制度转轨期养老保险财务收支的大致平衡。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划拨的国资不能迅速转变为现金流,用于当期养老金收支缺口的弥补。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动用财政资金来弥补当期收支缺口,根据财政部预测,到2010年,统筹基金收支缺口将达4080亿元,这就给政府当期财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如果完全依靠财政补贴,这意味着制度中的“新人”和“中人”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转轨成本,而制度转轨结束后,下一代人的负担则相对较轻。美国著名社会保障研究专家费尔德斯坦的研究指出:由于制度转轨的收益将由几代人共同分享,因此,转轨成本由几代人来共同承担是合理的。因此,基于代际公平的考虑,应该合理确立转轨成本的偿还方式。

基于个人账户资金周期长与偿还转轨成本的长期性特点,借用部分个人账户资金来弥补当期统筹账户的收支缺口,待劳动者年老退出劳动领域时,也是三四十年之后的事情,那时可以通过变现国资等方式来偿还借用的个人账户资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当期政府的财政压力。由于通过此种方式形成的个人账户“空账”责任明晰,而且有相应的资产作为保证,不会影响人们对制度的信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保积极性。

(二)政府财政补贴责任

当前,“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大多以5%为标准,因此,有关政府财政补贴责任的计算也以此为基础。由于将各地、县划拨的国资由省政府统一经营管理,因此,财务补贴责任的测算仅集中于中央和省级层面。

以2006年全国各地养老保险收支情况为基础,可以得出各地需财政资金补贴的规模(见表1)。2006年养老保险的实际收支情况为,养老金收入6310亿元,其中征缴收人为5215亿元,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为971亿元,其他来源收入为124亿元,因此,如果按照统筹账户比重23%计算,考虑到北京、广东、浙江三省的统筹账户存在结余,而未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这部分资金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则需要政府财政补贴的资金为677.8亿元,比当年实际政府负担降低近25%。如果可以实现全国统筹的话,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仅需要489.1亿元。

从各省当期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来看,负担较重的省份依次为、青海、黑龙江、辽宁、海南、湖北、湖南、新疆、重庆、吉林,需要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规模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8%,其中前八个省负担率超过10%。而北京、广东、浙江三省则存在资金盈余。此外,山西、江苏、福建、山东、宁夏五省的财政压力也较轻,都低于4%。其余13个省的负担率集中在5%-8%。

对于这部分财政补贴应如何在政府间划分,应该综合考虑各省的负担率和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来看,负担较重的10个省份多为历史负担较重的重工业区和经济欠发达省份,对此,中央政府负担的比重应当适当扩大。而负担较轻的八个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比如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为经济发达地区,对这些省份中央政府负担的比重应适当降低。其他的13个省则应该介于二者之间。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吉林、黑龙江试行的东北试点方案中,按照3%或5%的比例做实个人账户后统筹账户的资金缺口采取75%:25%的比例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责任,这可以作为中央和地方责任划分的基准。对于负担较轻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6个省(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而且属于煤炭资源性地区,宁夏属于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故将其作为负担居中的省份考虑),可以采取25%:75%的比例划分。其他的15个省可以采取50%:50%的划分比重。当然,最终财政责任承担比例的确定应以协商为基础,上述比例仅提供参考。

(三)各统筹地区結余资金问题及其个人账户的投资运营体制

第13篇

关键词:产品;监督抽查;抽取样品;工作要点

样品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主要对象。抽样是一项质量检验的专业技术性工作。它作为一种检验方式,在产品监督抽查工作中,较为常用。抽样分为系统抽样、随机抽样等方式,主要用于不同检测标准的检验工作中。抽样在检验工作过程中尤为重要,其检验环节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检验工作的成败。因此抽样的真实性和完整度直接决定着检验工作的是否能够有效展开。

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在产品质量监督的抽样中,较为常用的是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产品质量。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在抽样之前应编制好不同类别样品的随机抽样方案,这方案包括对产品批次和抽样方式的规定以及抽取样品量的大小等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于特殊情况的要对运输和储存的要求做好规定,以免影响抽取样品的质量。编制抽样方案存在两种情况:a.在产品标准中抽样方案已有具体规定的,应按照产品标准规定执行。b.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抽样方案的,应针对抽取样品的具体情况,参照国家有关的抽样标准研究确定可操作的具体方案。确定抽样方案时可参考国家质检总局制订的《××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和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抽样相关规定要求。具体抽样方案的设定要能保证抽样人员所抽取的样品能够代表一部分样品的显著特征,所抽取的样品量也不仅仅是为了抽取而抽取,要能够满足需求并且反映真实的样品情况。若未制定抽样方案或抽样方案的制定不能很好地为抽样工作进行指导,那么不利于抽样人员进行产品抽样。

2抽查产品种类的确定

抽样人员在进入企业后,应首先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说明来意,进入现场查看,了解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监督抽查中,抽查产品种类必须按行政机关下达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指令规定进行。到现场抽样时,首先必须确定企业有生产或销售规定中的产品种类才能进行抽样,所抽取的样品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在生产企业中,产品抽样地点通常在成品仓库,抽样时应明确区分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抽查产品必须为经企业出产检验合格后的产品,未经检验产品、不合格品或次品不能作为抽查产品的对象。在流通领域,产品抽样地点通常在企业仓库或营业场所,所经营产品未经特别标明都视为合格品,可作为被抽查产品。

3产品检验批量的确定

所谓产品检验批是指一批作为检验对象而聚集起来的即将提交检验的产品,批量即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同型号、同等级、同类型的,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相同的单位产品才能组成同一个检验批。对此上级监管部门在下发要求时会做出详细的相关规定,,这就要求抽样人员在进行产品检验时按照监督文检的规定进行,产品批量和产品种类都要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产品属性所要求的限量值。

4实施产品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随机抽样是较为常用的的方式,但是实际上却在方法上有所不同。常用随机抽样方法有4种方法,简单随机抽取较为常用,但不能保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抽样结果存在一定的系统性,能说明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样品所反映的特征。整群抽样法的抽样结果呈现多样化特征。这四种不同的抽样方法适用于不同标准的抽样方案。抽样的随机性要求在选择的随机抽样方法时,应能使总体的每个产品都有相同的被抽机会。抽签、查随机数值表或掷随机数骰子等方法都是不错的随机抽样方法,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是相同的。不同产品种类和不同产品种类都存在抽样方法上的差异。因而抽样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执行抽样前仔细阅读抽样方案的相关规定和产品标准等,避免出现个人失误影响抽样结果,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抽样。

5抽样单信息填写

抽样单信息填写是对抽样工作的详细记录,作为是产品监督检验工作的原始凭证之一,是追溯产品情况的依据。因而填写抽样单时要将检验所需的信息填写完整,为了方便而简略填写很可能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开展。对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行政处罚时,抽样单上产品标注的方式不一致或抽样日期等问题,往往直接引起执法部门与受处罚单位争议。因此,抽样单信息填写的完整性和规范化,字迹清晰,有利于后期质量检验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监督抽取样品的单子须填写各类信息,包括任务来源和受检产品信息等信息,完善抽样单位所需信息,在填写过程中遵循真实有效的原则。

6样品运输和储存

抽取样品应封样,封条应双方签名、盖章,封样应牢固、有效。无论检验用样或备用样品,在抽取过程和封样后的运输储存都应按产品标准和产品说明的运输储存条件管理,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需低温保存的冷冻食品,抽样单位应配备符合温度要求的车用和储存用冰箱;有防潮要求的产品应采取符合要求的防潮措施处理;对于保质期短的样品,应使样品在保质期结束前完成产品检验规定程序;对于其它有特殊运输储存要求的产品,其样品都应按规定要求妥善管理。同时,要求防止运输储存人为损坏,做好样品流转过程每个环节的样品接收检查和管理记录。

7其他工作要点

除以上所谈及之外,考虑到抽样现场人员复杂,环境喧闹以及抽样人员外出时间较长等情况导致抽样人员易情绪化,易导致抽样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应查未查等过失,极易被产品质量差的企业主趁机利用逃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或逃避处罚。错误的抽样程序、错填抽样单等不经意间发生的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监督抽查工作失去效用。因此,抽样人员在进行抽样工作时应保持高度的认知和敏捷的思绪,认真负责,按照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确保抽样工作的顺利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也应重视抽样工作,挖掘并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上岗进行抽样工作,提高抽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做好抽样工作,促进产品监督抽样工作的有效实施。

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样的实际工作中,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始始终是以抽样工作的开始为代表。抽样是产品监督抽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抽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谨以此文通过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的重点和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抽样工作人员的借鉴,希望能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标准化实施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房泽辉 单位:甘南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卫东.质量技术监督抽样调查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34).

第14篇

[关键词] 抽样检验抽样特征曲线生产者风险消费者风险

一、前言

商品质量的好坏是商场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商场对商品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在检验商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时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一般都是实施抽样检验,其规则如下图所示:

抽样检验是通过样本来判别总体,难免要犯两类错误。第Ⅰ类错误为:将合格的商品批错判为不合格,导致整批拒收,使生产者蒙受损失,称为生产者风险,其风险率用表示;第Ⅱ类错误为:将不合格商品批错判为合格,使用户蒙受损失,称为用户风险,其风险率用表示。本文利用抽样检验特征曲线,分析抽样检验的两种风险。

二、模型

抽样检验涉及三个参数,即商品的批量N,样本大小n,不合格判定数。就构成了一个抽样方案。

对一个批质量已知的商品批(即批不合格品率p为已知),按给定的抽样方案,判该商品为合格批的概率,称为批合格概率,用L(p)表示。由于样本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时,均为合格,所以批合格概率为:

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是不放回抽样,因此抽取n件样品,各次试验之间不相互独立,所以样本不合格品数服从超几何分布,即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为k的概率为:

因此

用超几何分布计算L(p)虽精确,但由于抽样检验中,批量N较大,计算组合数相当麻烦。

当批量时,不放回抽样可看作是放回抽样,超几何分布将趋于二项分布。一般来说,当时,超几何分布就与二项分布很接近了。

在用抽样方案来验收时,即要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又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所以在批质量差,即不合格品率p较大时,应以较小的概率接收该批商品,即L(p)应较小;当批质量较好时,即p较小时,L(p)应较大。因此,我们可以用批不合格品率p为横轴,以批质量合格概率L(p)为纵轴,画出相应的抽样特征曲线,即OC曲线。OC曲线与抽样方案一一对应,它形象地显示了该抽样方案的把关能力。

三、两种风险的分析与讨论

1.当n,Ac一定,改变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为了讨论批量N的大小的改变对生产者风险率和消费者风险的影响,用超几何分布来准确计算(50,20,0)、(100,20,0)、(200,20,0)、(1000,20,0)四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L(p)值,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1。

当不合格品率p比较小时(比如小于5%),出于对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应接收该批商品。由图1可以看出,当n,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增加,即生产者风险减小。当不合格品率p比较大时(比如大于8%),出于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应拒绝接收该批商品。由图1可以看出,当n,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增加,即拒绝概率减小,消费者风险变大。

综上所述,在抽样检验中,当n,Ac一定时,批量N越大,生产者风险越小,消费者风险越大;批量N越小,生产者风险越大,消费者风险越小。

考察一下(1000,20,0)和(,20,0)这两个抽样方案,当一批商品的不合格品率时,用超几何分布计算,用二项分布计算计算两个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分别为0.355和0.358,当时,其接收概率分别为0.119和0.122,二者相差很小。如果把抽样方案(∞,20;0)的OC曲线在图1中画出来,它与抽样方案(1000,20;0)的OC曲线几乎重和在一起。

当N>10n时,无论N值怎么变化,N对OC曲线的影响不大,其OC曲线与N=+的曲线十分接近,可以用二项分布来计算其接受概率。

2.当N,Ac一定,改变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按公式(2),计算(1000,5,1)、(1000,10,1)、(1000,20,1)、(1000,30,1)、(1000,50,1)五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2。

由图2可见,当N和Ac一定时,随着n的增加,OC曲线往左移动,且曲线变陡,灵敏度增加。即在同一p值下,随着样本容量n的增加,接收概率L(p)减小,方案变严,生产者风险增加,消费者风险减小。

3.当N,n一定,改变Ac时两种风险的分析

按公式(2),计算(1000,20,3)、(1000,20,2)、(1000,20,1)、(1000,20,0)四种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并画出相应的OC曲线如图3。

图3可见,随着Ac的增大,OC曲线往右移,且曲线变陡,灵敏度增加。说明在同样的p值下,L(p)随着合格判定数Ac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抽样方案变宽,生产者风险减小,消费者风险增加。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抽样检验方案,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事先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来确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风险率α和β,再通过α和β来确定抽样检验的方案,以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首先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P0,P1,α,β给定这些量后,要求建立的一个抽样方案应满足条件:

显然,接收概率L(P)关于废品率P单调下降的,即废品率越大,接收概率越小。所以上述条件可表示为:

根据抽样类型及抽样比例,选择适当的L(P)的计算公式,例如:对于批量足够大的计算抽样,计划样本大小n≤0.1N,选择二项分布来计算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则需解以下方程组。

第15篇

【关键词】测绘产品;检查;验收

一、引言

当前形式下,我国绝大部分测绘产品的生产单位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时,使用的标准仍然是国家测绘局于1995年颁布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以及《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相对比较陈旧,并且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以上规定中制定的检查比例是固定的,也不论批量的大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相应的抽样检验理论,如果检查比例固定,对于批量较小的测绘产品而言,等于是降低了验收的标准;而对于大批量的测绘产品而言,则相当于提高了验收标准。因此,固定比例抽样检查的方案是不合理的,另一方面,对于同一批次产品的质量的检测,可以按照《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中规定的标准进行,但是如果样本中存在不合格产品,这个标准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判别标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上述的不合格产品,一般只是将产品退回作业部门进行整改,却无法对整体质量进行判别。本文按照GB/T2828.1-2003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相对更加科学、操作便利的检查验收方法。

二、检查验收的基本程序

1.常用的专业术语

①接收质量限(AQL):指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抽样时,可以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②检验水平(IL):指提交检验批的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③样本量字码: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由给定的批量范围和对应的检验水平所确定。④检验批:指在统一条件下,生产并提交检验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

2.对AQL的确定

AQL主要是由测绘产品的生产方和使用方经过相互协商确定的,其值越小,则表明使用方对于测绘产品质量的要求越严格。AQL表示的是总体的质量指标或者过程的平均质量指标,而不是批质量指标。通常情况下,由于受到地形图的图面信息量的负载情况、产品用途、质量等对于使用方的影响,AQL的数值一般取2.5。

3.对IL的确定

对于产品的检验水平可以分为特殊检验水平S-1~S-4以及一般检验水平Ⅰ~Ⅲ,一共分为7级。TL的选择和确定,一般需要兼顾样本量和判断精度两个方面,而检验水平取的等级越高,表明对于单批的判断精度越高,产品的质量保证程度也就越高,产生误差的概率越小。对于测绘地形图而言,鉴于图面信息负载量大,以及存在的质量问题对使用方的影响,IL的确定可以取一般检验水平的Ⅰ等级。

4.对样本量字码的查找

对样本量子码的查找,可以根据相应的字码表进行。其字码表如下:

批量范围 特殊检验水平 一般检验水平

S-1 S-2 S-3 S-4 Ⅰ Ⅱ Ⅲ

26~50 A B B C C D E

51~90 B B C C C E F

91~150 B B C D D F G

151~280 B C D E E G H

281~500 B C D E F H J

例如,在对某地形图进行测绘时,其批量为320幅,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Ⅰ,则样本量字码为E。

5.对抽样方案的选择

在对测绘产品的抽样方案进行选择时,抽样方案为(n;Ac,Re),其中,n表示抽样的样本量,Ac表示接受数,Re表示拒收数。同样可以按照抽样方案的附表进行选择,这里的表格仅为局部。其抽样方案附表如下:

在对抽样方案进行确定时,首先,要根据之前确定的AQL以及查找得到的样本量字码,从上表之中,找到相交处,这个相交处的数组和左侧对应的样本大小数,就是相应的抽样方案。如果相交处为箭头,则箭头所指的第一个数组和左侧对应的样本大小,就是相应的抽样方案。例如,假定AQL为2.5,样本量字码为E,则抽样方案为(20;1,2)。

6.对产品质量的判定

通过对抽样样本的检查,可以根据相应的结果,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定。如果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小于或者等于Ac,则说明可以对该检验批进行接收;而如果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大于或等于Re,则表示产品质量较差,可以拒收该检验批。例如,在上面的事例中,样本数量为20,若不合格产品的数量≤1,则接收该检验批;若不合格产品的数量≥2,则拒收该检验批。

7.对检查结果的处理

如果检验批属于接收批,测绘产品的生产部门只需要对样本中存在的遗漏和差错进行修整即可;而如果检验批属于拒收批,则必须对样本的图幅号进行保密设置,要求产品的生产部门进行整改,而如果样本的图幅号已经泄露,那么必须重新进行抽样,切实保证测绘产品的批质量。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本文提到的检查和验收方案是根据GB/T2828.1-2003的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属于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在对连续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时,不能仅仅使用正常的抽样方案,而必须使用系列抽样方案,要结合转移规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对通过批的平均不合格率进行控制,限制在规定的数值下。相对而言,如果产品的不合格频率较低,则接受的概率较高,反之,则接收的概率低。(2)GB/T2828.1-2003的标准主要适用于连续批的检验,且检验批的数量不能小于20批。但是,一般情况下,测绘产品想要超过20批是几乎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部分印刷产品,由于市场需求较多,可以进行多批次检查验收,才能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因此,在使用GB/T2828.1-2003标准对测绘产品进行检查和验收时,只能将其作为孤立批来对待,仔细对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确定其是否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概率限制要求。(3)对于地形图测绘产品而言,由于存在一定的检查验收周期,为了避免对工期的影响,可以采取分批检验的方法,切实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减少重复修改的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测绘产品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其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测绘产品的检测部门要选取合理有效的检查和验收方法,切实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促进相关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永社.浅谈数字化地形测量成果的检查验收办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2,(6):44-46.

[2]卢金芳,薛正义.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J].测绘通报,2006,(4):31-32,3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