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薪酬福利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转弯处,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是一个轮回,既是旧一轮的结束,又是新一轮的开始。所谓“周而复始”!作为起点,它诞生了“开局和起步”的美丽;作为终点,它验证了“持续与冲刺”的辉煌!转弯处,完成了始与终二者的完美结合与转轨。
2012年2月7日(农历正月十六),上午8点18分,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礼炮声,克胜营销总公司所属的11个分公司、7个片区市场加“绿色联盟”共26辆统一克胜LOGO的“北京现代”组成的营销车队,载着克胜农化全体营销将士的昂扬斗志和百倍信心,也载着集团领导的重托和全体员工期待,满怀豪情驶出公司大门,出征全国各地市场。
据悉,从1月25日(正月初三)开始,今年营销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各分公司负责人放弃春节假日部分休息时间,齐聚集团,共商农化国内市场营销大计,研究落实全年度各项营销工作,大家紧紧围绕集团2012年“改革促改变,转型促发展”总体工作思路,经过连日来的学习、研究、沟通、讨论和交流,按照“改革、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系统学习和领会以“一个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一个薪酬福利激励体系和一个PDCA循环工作法”“三个一”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激励措施和具体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大家的思想和观念全部统一到集团的重大营销战略部署上来,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努力找准“改革与改变相结合、转型与转变相结合、发展与发现相结合”这三个方面在农化市场营销的切入点,一致赞同并结合农化板块的市场营销实际,全力贯彻落实集团的一系列“改革促改变、转型促发展”的重大举措;明确了今年的奋斗目标,谋划了营销工作的主要市场竞争举措和思路;特别强调今后要把提高农药技术服务水平作为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利器,要真正找准并切实解决农民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为农民提供超值服务的能力;集团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和推动市场营销工作的各项政策。在随后的2月5日,集团营销总公司、绿色联盟公司分别与各分公司签订2012年营销目标责任状。新责任制体制更完善、机制更灵活、目标更明确、奖惩更分明,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致表示:2012年要以“改革促改变”大干一场,“转型促发展”再创辉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看似同样出征,定有不同收获。”今年克胜的农化行业国内市场营销与往年不同,是在全体营销将士明确新年营销工作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新发展的基础上,以“改革、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为统领,大家系统学习和全面领会以“三个一”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后,充满信心地出征市场,这些必将打破原有传统的营销观念、思维定势和营销模式,为克胜农化主业营销带来勃勃生机和源源活力。
可以预见,克胜“改革、转型、发展”的历史大幕就此从农化主业国内营销开始缓缓拉开,迅速落地生根,并发芽、成长,直到参天大树。农化市场营销正在转型,开始由原来的旧跑道拐弯驶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克胜营销将士也正在营销市场跑道上转弯、转轨、转型,而善于主动转换跑道并从“弯道处超越”对手,正是克胜市场营销成功转型的标志之一。
那么,农化主业营销的成功转型对我们集团其他产业有何启示呢?我想至少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高屋建瓴作出的“改革、转型、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完全切合集团四大产业升级发展和战略管理客观需要的,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是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大家对此必须充满信心,要坚定不移地不断稳步向前推进,不得有半点犹豫和动摇。
2、“改革促改变”,“改革”是手段,“改变”是目的,那么你所在的岗位要“改变”什么?推动“改变”的措施是什么?是“大改变”还是“小改变”?
“转型促发展”,“转型”是手段,“发展”是目的,那么你所在的部门、分厂、子公司要“发展”什么?推动“发展”的措施又是什么?是“大发展”还是“小发展”?
3、作为支撑和保证完成战略部署计划的保障措施“三个一”,你如何结合自身的岗位实践和感悟,就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PDCA工作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年工作思路:新的一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的要求会更高,我要努力工作,争取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我年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上必须严谨细致,多与领导,同事沟通情况,要努力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一切为市场、为基层、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一)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座位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二)要加强用工管理。要实时地与部门主管沟通,制定合理的招聘方案,为加强劳动用工提供依据。以招“适合的员工”来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强化员工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
(四)严肃工作纪律和各项规定,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基本能够及时进行谈话。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做好留人,育人,用人的理念!
(五)积极与员工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体现员工和老板间的桥梁作用。
二、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规划和选拔、培训和发展、激励、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安全与福利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活动。其中有两个建立: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现代企业应探索建立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知识技能培训协调统一的培训开发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和开展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注重培训效果。在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面,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的量化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和方法,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把员工的绩效考评与奖惩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依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员工的岗位、薪酬、晋升和培训,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一、年工作思路:新的一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的要求会更高,我要努力工作,争取把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以下是我年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工作上必须严谨细致,多与领导,同事沟通情况,要努力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一切为市场、为基层、为员工服务的理念。
(一)要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座位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建立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
(二)要加强用工管理。要实时地与部门主管沟通,制定合理的招聘方案,为加强劳动用工提供依据。以招“适合的员工”来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
(三)要强化员工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要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努力提高培训的效果,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
(四)严肃工作纪律和各项规定,对问题突出的员工,基本能够及时进行谈话。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做好留人,育人,用人的理念!
(五)积极与员工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体现员工和老板间的桥梁作用。
二、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人力资源的诸多方面,其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规划和选拔、培训和发展、激励、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安全与福利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始终是围绕着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这一核心目标展开活动。其中有两个建立:
1、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现代企业应探索建立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知识技能培训协调统一的培训开发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和开展不同层次的员工培训,注重培训效果。在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方面,探索建立科学的具有目的、内容、方法、程序、标准和要求的量化考核体系、评价方式和方法,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把员工的绩效考评与奖惩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依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决定员工的岗位、薪酬、晋升和培训,有效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一、2019年分公司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在市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分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计划,截止12月,分公司全年累计完成收入5366.12万元,完成计划进度的100.58%,全市排名第八位。其中金融业务完成收入3737.39万元,完成进度的99.27%,全市排名第五(其中etc业务的32万未清分,清分后金融业务全面完成了全年收入);
电商业务完成收入88.77万元,完成计划的65.75%,分销业务完成收入199.35万元,完成计划的114.57%;
集邮文传业务完成收入672.86万元,完成计划的115.61%,全市排名第五;
包裹快递完成收入595.92万元,完成计划的98.01%,全市排名十二位,2019年完成情况较好的是文传业务和分销业务,收入缺口主要集中在电商专业。
二、当下重点工作安排
细化管控,强化支撑,摒除一切困难冲刺开门红
(一)明确重点,有的放矢开展业务。一是稳步推进金融转型工作,以保险、储蓄为抓手,实现快速上量,着力提升当期收益;
以聚合支付为重点,加强外拓走访,聚合客户资产。二是以客户为中心,多维度开展客维活动,金融业务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厅堂客户活动,寄递业务开展春节前客户拜访工作,为业务发展奠定客源基础。三是借助年前春节旺季契机,开展酒水、邮品、电影票销售工作,寄递业务借助春节小高峰努力上量增收,冲刺开门红收入计划。
(二)细化目标,强化过程管控。一是加强对各项重点任务的督导,培训和帮扶,突出重点配好资源,营造旺季宣传氛围,常态化抽查、通报、点评网点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拟定开门红竞赛方案、重点项目竞赛方案、营销积分薪酬方案,为业务发展提供依据。三是优化服务指标,重点关注网点服务态度,产品营销话术,对问题及时纠偏,适应合规新要求,降低投诉指标,提高服务质量支撑生产发展。
(三)加强关爱,提高职工归属感。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成立党员突击队帮扶春节旺季生产,帮助一线职工减轻工作压力。二是开展新春慰问工作,通过职工家访、困难职工慰问增强职工幸福感。三是开展新春文艺汇演,提升职工凝聚力。
(四)筑牢安全合规底线,加强节前安全检查,杜绝风险事故。
三、2020年工作思路
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效益优先,推动金融业务转型升级,完善网点建设、推动产品转型,打造高素质金融从业人员队伍,全面提升金融业务收入占比;
二是坚持对标找差,量质并重发展寄递业务,全力打好寄递业务“降本增利”决胜之战,着力做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揽投渠道的建设,最大限度拉动平台量和寄递量;
三是坚持项目引领,创新发展文传业务。积极整合内外部文化传媒资源,创新产品功能,强化项目开发,以“文化+”为中心,巩固文创业务发展之路;
四是坚持协同发展,注重源头获客,电商坚持业务联动,开发团险项目,突破“两险”业务,分销业务以福利项目为重点,努力开发单位客户。
关键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本企业隶属于中国铁建下属的三级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施工总承包,拥有铁路、公路、市政、房建等施工总承包资质和桥梁、隧道等多项专业施工承包资质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有员工10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60余人,占全员约46%。但近年来,由于历史原因和企业经营波动、阶段性任务不足等原因,企业发展不顺,人才流失日趋严重,人力资源管理陷入困境,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人才流失现状阐述
据企业人力资源部年报数据(如图)显示,2014-2016年,企业共流失230人,流失率居高不下。其中,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年限1-3年的人员为180人,占总流失人数的78.2%;从职务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以下,共169人,占总流失人数的73.5%;从学历结构来看,流失人才中本科以上145人,占流失总人数的63.0%。从以上分析数据可以得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高学历年轻人,是企业人才流失中的主体。
二、人才流失原因剖析
1.企业内部方面
第一,薪酬分配不合理,员工收入不高。企业内同层级岗位相比,分配不公现象也屡见不鲜,能者多疲劳,酬劳平均分,长此以往,能者便会心生不满,对待工作也会产生懈怠的心理。最终,这些能者离开企业也是在情理之中了。第二,企业人际关系复杂。在国有企业中选人用人一直存在复杂的关系网,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有一定资历和能力的员工自觉机会渺茫,一旦机会成熟便会跳槽离开。第三,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限。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也是人员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企业文化不浓厚。目前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员工认同的体系,员工队伍凝聚不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较差。
2.外部大环境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条件艰苦。建筑施工企业工作流动性大,环境相对艰苦,施工生产任务重、压力大。这一问题困扰着施工企业近几年招收的年轻技术人员,他们从小生活环境优越,遇挫折少,承受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强等共同特点。一旦受挫或者环境艰苦一点,马上就会离职。第二,现实矛盾突出。公司的中青年员工面临的却是婚恋、夫妻分居、子女教育、住房福利等等现实问题,而这些现实问题企业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第三,人才流动的政策宽松。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只要员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从而使企业在留住人才上失去了主动权。
三、解决人才流失的对策与思路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首先,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要在思想高度上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从上至下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原来固有的选人用人思维,给一些具有良好职业精神、有理想有抱负和强烈责任感的职工提供展现才华平台,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要适时调整和提升职位。其次,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激励制度。除了待遇激励外,事业激励和感情激励更为重要。入职1-3年的技术人员一般在经济方面的压力不是很大,企业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培训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并给予足够的空间施展抱负以提高个人价值是最好的待遇,提高员工生活、工作环境、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这些年轻技术人员有充分的归属感以此来挽留更多的技术人才。2.科学的制定薪酬管理办法。企业在制定薪酬和分配办法时必须结合市场工资水平,尽量规避“兼顾公平”,真正实行多劳多得。树立“人才就是生产力,智力就是价值”的理念,制定与现实相匹配的薪酬管理体系,薪酬分配做到向人才倾斜、向施工一线员工倾斜,并及时足额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以解后顾之忧;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加大考评力度、严格兑现奖惩、真正的体现出绩效和奖金的合理性、公正性的激励作用。3.建立适合于自己企业的培训体系。培训是员工最好的福利,任何一个人都会渴望学到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目前企业里新入职员工除了入职培训外,就是在项目部由老技术人员带,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去在工作中摸索。公司应该要求各项目部定期开展技术业务学习,在全公司组织项目总工、技术骨干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探讨与交流,适当时还应组织项目总工和技术骨干走出去,去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通过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员工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展现自身的才华,从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对企业和员工均是百利而无一害。4.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水平,充实人力资源管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把人管好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严格落实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对人的使用和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系统性的良好运行机制。此外,还得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业务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理清工作思路,充实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提高其业务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领导的相关培训,使他们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制度、方法技巧。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减少人才大量流失,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同时这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需要企业领导和各部门共同努力来完成。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人本观念,切实落实推进各项用人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企业从上至下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把各项工作都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家里的事来对待、尽量消除国有企业背景下的各种遗风陋俗,打造风清气正的现代化企业环境,这样才可能有效的遏制人才的进一步流失,使企业获得持续而健康的发展。
作者:李晓红 单位: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总则
一、培养目的
1、本着公司的人才理念及用人原则,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实现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公司人才的梯队建设和高素质的团队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2、系统的培养方案,使储备干部更快的实现由职场新人向职业人士的转变。
二、培养原则
1、公司以“尊重人、理解人、发现人、塑造人”的人才理念,以“团结、务实、创新、奉献”的用人原则培养后备人才。
2、以一线基层岗位为锻炼环境,以企业文化、公司营运业务、团队建设等培训内容为主体实现培养专业人才。
三、方案适用范围
凡公司所有新入职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或以储备干部职位聘用的人员均按此管理方案接受培养及考评(以上人员必须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第二部分:储干培养机制及薪酬福利
一、储干的培养机制
1、储干培养时间阶段
理论培训期:3-7天。
储干入职后将进行3-7天的集中式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方式采用课堂理论学习的方式,培训期结束后经过考核合格将进入下个阶段的培养计划。
试用期:3-6个月。
培训期结束后将根据各部门需求分配到各部门并确定具体岗位,进入第二个培养阶段--试用期。试用期期间将实施《试用期考核表》,目的在于使储备干部在指导老师的跟踪辅导下在规定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既定学习任务。各部门经理负责跟踪储干的培养及考核,部门经理每月5日向人力资源上报储干考核表及评价。
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将转正为为**正式员工,将以储备主管的身份与公司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核心业务岗位培养期:6-9个月
试用期结束后将继续接受核心业务6--9个月的在岗实践,主要目的是全面掌握公司核心业务运营,期间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可进行岗位轮换。储干在转正后6-9个月业务实践结束时,应成长为各部门主管人员。储干晋升由人力资源部会同各部门经理负责组织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整理后上报总经理审批。
高潜质人才培养计划 :2-3年
由总经理、HR经理在已成长为公司部门主管的储干中经过挑选面试,甄选出德才兼备,具有高素质的储干,列入高潜质人才培养计划和接班人计划,作为公司高素质人才梯队培养对象,这些储干将纳入“**接班人计划”进行长期学习和培养,经过公司各业务部门2-3年的轮岗锻炼培养将成为公司管理团队中的一员-部门经理。
二、储干培养期间的薪酬介绍
储干在整个培养期里均享有基本工资、学历补贴、年终奖、社会保险等福利。
薪资发放形式:由公司财务部统一指定银行卡,薪资划入个人账户。
薪资发放时间:每月8日前发放上月薪资。
薪资发放标准:试用期基本工资800元/月,学历补助:本科200元/月,专科100元/月。储干转正后,将重新确定岗位或继续工作在原岗位,薪酬福利的标准将结合公司现行规定的岗位薪酬福利标和储干的实际情况予以执行。
薪资费用责任:储干培养期一年内,如在独立核算的部门工作,工资费用由独立核算的用人部门和公司总部共同承担,用人单位承担费用的70%,公司承担费用的30%;如在总部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每月工资发放日前用人单位将费用划拨到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统一发放。培养期结束后,储干的工资随所在部门统一发放。
三、储干的福利
储备干部与公司签署《劳动合同》后将享受公司员工同等福利。
1、培训
储干在整个培养期内将免费享有公司提供的各种培训。
2、其它福利:
在各个重要节日储干享有同公司正式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可参加公司组织的员工活动等。
3、保险
储干正式入职后参照相关制度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部分:储备干部的管理办法
一、储干的招聘、甄选、录用
1、招聘渠道:校园专场宣讲招聘会、人才市场、平媒、网络、推荐介绍等。
2、储干招收范围:高校应届大专以上学生或具有本科学历、工作1-2年的职场新人,德才兼备;
3、储干甄选: 储干的甄选由HR经过初试、复试、笔试、公开演讲及答辩等严格甄选程序,公司本着择优录取的用人原则选用;
4、储干聘用:所有储干必须经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由人力资源部办理入职手续。
二、储干的协议签署:
1、储干经过面试,一经录用,自接到录用通知3日内须与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
2、储干在入职前须与公司签署《服务承诺书》。
3、储干在进入业务部门实操阶段时需与各部门负责人签署《试用期考核表》。
4、试用期结束后,储干应与人力资源部签署《劳动合同》。
三、储干的管理
1、培养期内储干的归属
储干1年的培养期内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各部门配合实施培养计划;储干成长为部门主管后进入正常的人事管理程序。
人力资源部负责储干培训的计划、实施、评估及人事调动审批等。
2、职业发展路线
1、储备干部--正式员工(储备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经理--高级经理。
2、培训生须经为期1年的轮职实习,实习结束后经综合评定,表现出色者将被委任到适合的部门,担任部门的管理角色,带领团队创造更好的业绩。
3、储干的档案管理
储干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定期搜集、录入、统计、汇整和归档培训资料。
定期对培训档案进行检查,保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培训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个人档案、培训计划、方案、工作总结报告、评估资料、培训记录、各种表单等。
3、培训的纪律管理
考勤管理
(1)储干的考勤按公司现行考勤制度执行。
(2)储干在总部进行理论培训时的考勤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3)在各部门实践时由各部门负责其考勤。
(4)所有考勤记录须于每月1日前上报人力资源部。
纪律管理
(1)储干在培养期间严格按公司现行规章制度遵守。
第四部分:储干的培训
一、培训师资
1、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课程设计、课件开发。
2、培训讲师由人力资源部、各部门业务兼职讲师及外协机构培训师共同组成。
二、培训内容
1、培训内容设计原则
以商贸零售批发业务为核心、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理论实操相结合。
2、培训内容版块
理论培训:公司概述、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核心业务等。
素质培训:团队建设、管理技能、职业生涯规划等。
实操培训:业务各岗位实操等。
3、培训时间安排
储干在公司培养期间以岗位实践操作培训为主,其理论培训根据工作安排及需要,由人力资源部插空组织实施。
第五部分:考核及评估
一、考核方式
1、座谈。人力资源部除不定期同储干进行交流、沟通外,每月还将组织储干1次以上座谈会,以了解其学习态度和进度、工作思路与想法,以及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2、考试。分为理论及实践考试两种,理论考试以书面形式进行,主要针对理论课程培训,以检查其学习能力及效果。实践考试以实操形式进行,主要针对储干在部门学习内容的实际操作,检验其动手能力。所有考试成绩将作为对储干培养期间整体评估的参考依据。
一.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员工结构日趋合理
公司自2月份成立了人力资源中心以来,打破了全民工、集体工、劳务工、临时工的用工概念,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对各单位所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
1、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继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公司总经理。又通过在建设,工程总公司范围内竞聘,聘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四部一室主任、分公司经理15人。通过在公司内外部参与竞聘,使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2、打破员工身份界线,优化配置了人员。公司成立人力资源中心后,逐步实现一个以长期劳务合同为主,短期劳务合同为辅,临时合同为补充的劳动用工体系。除管理人员外,对剩余的全体员工全部进入人力资源中心管理,按照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人员需求与之签订上岗合同。
3.公司人员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现有员工558人,其中:全民职工261人,代培工1人,集体工88人,劳务工128人,临时工80人。其中:机关63人,安装分公司136人,路桥分公司39人,防腐分公司32人,恒达分公司88人,运输分公司98人,建筑分公司8人,嘉胜分公司6人,租赁分公司37人,人力资源中心51人(其中:借调和单干23人),通过双向选择,已有507人分别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目前公司人力结构日趋合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65人,中级职称15人,技师5人,电焊工、管工、驾驶员、机械手、修理工等主要工种241人。公司员工日趋年青化,充满了活力,年龄在21-40之间的有488人,占总人数的84%。
二.推陈出新,认真搞好人事劳资工作
1.对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根据公司原人事劳资业务流程,结合有限公司实际,对我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包括人事劳资部岗位职责、人力资源中心的岗位职责、人员调动手续、员工考勤制度、员工工资奖金发放、公司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并编制了工作制度6个,下发文件4个、公务通知6个,使公司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精干高效。2.认真做好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工作
面对公司生产人员分散,工资发放有一定困难,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保证将工资和奖金及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的手中。
2005年共发放工资442.3万元,其中:机关59.8万元,安装分公司122.8万元,路桥分公司34.5万元,防腐分公司32.6万元,恒达分公司70.6万元,运输分公司45.1万元,建筑分公司8.6万元,嘉胜分公司8.3万元,租赁分公司35.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24.6万元。
2005年共发放奖金588万元,其中:机关62.4万元,安装分公司195万元,路桥分公司60万元,防腐分公司48万元,恒达分公司115.7万元,运输分公司34.1万元,建筑分公司13.2万元,嘉胜分公司6.6万元,租赁分公司49.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3.6万元。
3.认真做好员工工资的套改工作
根据总公司的要求,2005年我们对员工工资进行了两次套改。由于公司重组整合,历史原因多,工资套改难度大,问题多,我们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使员工得到最多的实惠。第一次补发工资7.1万元,第二次补发工资39.5万元三.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了合理的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公司整合重组的优势,公司以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突出对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进行考核与奖惩,并加大对第一责任人的考核与奖惩力度,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全面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主要办法是经营放开搞活,绩效考核挂钩。
考核时以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的工资(费用)总额为主要依据。工资总额是基础工资、技能工资(操作层)、岗位工资(管理层)和效益工资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之和(部门为管理费用),工资总额都将与所取得的绩效完全挂钩,硬性兑现。公司全年核定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润2550万元,工资总额842万元,费用总额714.6万元。考核分有经营指标单位的考核、各部门的考核、公司承包单位的考核和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对公司领导班子实行风险抵押金政策,共收风险抵押金116万元。
四.认真处理好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
为了正确处理好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加强与各部门、各分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员工的新情况、新动态,保持员工队伍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使人力资源为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最好的保障作用。
1.加强人力资源中心人员的管理。对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的人员进行“双向选择,择忧录用”,并认真作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广大员工自觉改变从业观念,自觉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通过达到一定技能而选择不同的岗位。今年公司558人中已有507人分期分批走上不同的工作单位,剩余的人员也分别从事单干或到派出所、焊考办等单位从事短期性工作。
2、做好集体工的稳定工作。集体工是我公司的主要力量之一,对88名集体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作出现多次反复,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咨询,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虽然最后没有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但通过做工作,沟通了大家的思想,稳定了大家的情绪,缓解了员工的矛盾。
3、做好劳务合同工的续聘和新聘工作。对公司符合条件的128名劳务合同工进行了续聘,并解聘了7名长期不在岗且又未报过到的人员;对符合转劳务合同工条件的50多名临时工进行了摸底,并完成了向总公司、勘探局申报、审查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建工总公司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和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我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储备了人员力量。
4、对长期不在岗员工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共有37人长期不在岗。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现办理内部待岗9人,协议离岗5人,还有一部分人员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总的来讲,通过以上的工作使公司员工从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自觉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竞争的良好局面。
五.认真抓好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我们给员工创造了继续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培训的机会。公司自成立人力资源中心以来,一方面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感觉到压力大了,学技术重要了,使工作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员工对自身业务水平、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愿望更加迫切,很大一部分人员提出了培训和转岗的要求。公司根据工作实际,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一些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些员工重新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为了抓好培训,公司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2005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今年共完成的主要培训项目有:管理人员培训、科级干部项目经理培训、转岗焊工培训、预算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文秘宣传培训、人事劳资培训、焊工培训、管工培训、煨弯工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培训等,培训主要以脱产和半脱产的形式进行,培训人员达216人,员工培训率达到38.7%。,
六.建立了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原薪酬多年来一直执行原长庆石油勘探局劳动工资管理办法和标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有限责任公司体制的要求。根据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尽快实现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公司自整合重组开始,就对薪酬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公司专门成立了薪酬改革领导小组,对薪酬体系和绩效考评进行改革。经过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对整个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时坚持了按劳分配,定岗定薪;坚持了公平性,激励性;坚持了全面改革、兼顾历史;坚持了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整体设计方案初稿已经拿出来,有望经过董事会审批后,明年贯彻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思路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请上级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工作思路上需要进行改进,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并加以贯彻实施。特别是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工作方法还需要灵活多样,避免各类矛盾的产生。
2.需要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储备各类人才。同时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爱岗竟业的精神还不够,需要对本部门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
面对明年的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加强人事劳资工作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抓好基础工作的管理。
2.随着新的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出台,宣传贯彻实施是明年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宣传贯彻工作,二是员工定岗定员工作,三是员工级别认定工作,四是工资套改工作,五是绩效考核工作。
3.对内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外积极和外部单位合作,建立适合我公司需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生产经营储备各类人才力量。
20xx年是**有限公司经过两个公司整合重组并在西安挂牌运行的第一年,也是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历史上完成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最好的一年。这充分标志着公司整合改制取得圆满成功,充分标志着公司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人事劳资部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强有力的领导下,以内外部人才市场为导向,以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为最终出发点,大力加强人事劳资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内外部人力资源,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用工机制,使公司出现了“士气旺盛,人心思进”的大好局面,为公司全面完成各项生产经营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员工结构日趋合理
公司自2月份成立了人力资源中心以来,打破了全民工、集体工、劳务工、临时工的用工概念,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对各单位所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
1、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继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公司总经理。又通过在建设工程总公司范围内竞聘,聘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四部一室主任、分公司经理15人。通过在公司内外部参与竞聘,使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2、打破员工身份界线,优化配置了人员。公司成立人力资源中心后,逐步实现一个以长期劳务合同为主,短期劳务合同为辅,临时合同为补充的劳动用工体系。除管理人员外,对剩余的全体员工全部进入人力资源中心管理,按照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人员需求与之签订上岗合同。
3.公司人员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现有员工558人,其中:全民职工261人,代培工1人,集体工88人,劳务工128人,临时工80人。其中:机关63人,安装分公司136人,路桥分公司39人,防腐分公司32人,恒达分公司88人,运输分公司98人,建筑分公司8人,嘉胜分公司6人,租赁分公司37人,人力资源中心51人(其中:借调和单干23人),通过双向选择,已有507人分别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目前公司人力结构日趋合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65人,中级职称15人,技师5人,电焊工、管工、驾驶员、机械手、修理工等主要工种241人。公司员工日趋年青化,充满了活力,年龄在21-40之间的有488人,占总人数的84%。
二.推陈出新,认真搞好人事劳资工作
1. 对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根据公司原人事劳资业务流程,结合有限公司实际,对我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包括人事劳资部岗位职责、人力资源中心的岗位职责、人员调动手续、员工考勤制度、员工工资奖金发放、公司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并编制了工作制度6个,下发文件4个、公务通知6个,使公司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精干高效。
2.认真做好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工作
面对公司生产人员分散,工资发放有一定困难,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保证将工资和奖金及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的手中。
20xx年共发放工资442.3万元,其中:机关59.8万元, 安装分公司122.8万元,路桥分公司34.5万元,防腐分公司32.6万元,恒达分公司70.6万元,运输分公司45.1万元,建筑分公司8.6万元,嘉胜分公司8.3万元,租赁分公司35.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24.6万元。
20xx年共发放奖金588万元,其中:机关62.4万元, 安装分公司195万元,路桥分公司60万元,防腐分公司48万元,恒达分公司115.7万元,运输分公司34.1万元,建筑分公司13.2万元,嘉胜分公司6.6万元,租赁分公司49.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3.6万元。
3.认真做好员工工资的套改工作
根据总公司的要求,20xx年我们对员工工资进行了两次套改。由于公司重组整合, 历史原因多,工资套改难度大,问题多,我们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使员工得到最多的实惠。第一次补发工资7.1万元,第二次补发工资39.5万元。
三.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了合理的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公司整合重组的优势,公司以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突出对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进行考核与奖惩,并加大对第一责任人的考核与奖惩力度,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全面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主要办法是经营放开搞活,绩效考核挂钩。
考核时以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的工资(费用)总额为主要依据。工资总额是基础工资、技能工资(操作层)、岗位工资(管理层)和效益工资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之和(部门为管理费用),工资总额都将与所取得的绩效完全挂钩,硬性兑现。公司全年核定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润2550万元,工资总额842万元,费用总额714.6万元。考核分有经营指标单位的考核、各部门的考核、公司承包单位的考核和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对公司领导班子实行风险抵押金政策,共收风险抵押金116万元。
为了正确处理好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加强与各部门、各分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员工的新情况、新动态,保持员工队伍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 使人力资源为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最好的保障作用。
1.加强人力资源中心人员的管理。对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的人员进行“双向选择,择忧录用”,并认真作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广大员工自觉改变从业观念,自觉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通过达到一定技能而选择不同的岗位。今年公司558人中已有507人分期分批走上不同的工作单位,剩余的人员也分别从事单干或到派出所、焊考办等单位从事短期性工作。
2、做好集体工的稳定工作。集体工是我公司的主要力量之一,对88名集体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作出现多次反复,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咨询,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虽然最后没有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但通过做工作,沟通了大家的思想,稳定了大家的情绪,缓解了员工的矛盾。
3、做好劳务合同工的续聘和新聘工作。对公司符合条件的128名劳务合同工进行了续聘,并解聘了7名长期不在岗且又未报过到的人员;对符合转劳务合同工条件的50多名临时工进行了摸底,并完成了向总公司、勘探局申报、审查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建工总公司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和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我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储备了人员力量。
4、对长期不在岗员工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共有37人长期不在岗。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现办理内部待岗9人,协议离岗5人,还有一部分人员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总的来讲,通过以上的工作使公司员工从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自觉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竞争的良好局面。
五.认真抓好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我们给员工创造了继续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培训的机会。公司自成立人力资源中心以来,一方面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感觉到压力大了,学技术重要了,使工作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员工对自身业务水平、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愿望更加迫切,很大一部分人员提出了培训和转岗的要求。公司根据工作实际,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一些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些员工重新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为了抓好培训,公司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20xx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今年共完成的主要培训项目有:管理人员培训、科级干部项目经理培训、转岗焊工培训、预算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文秘宣传培训、人事劳资培训、焊工培训、管工培训、煨弯工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培训等,培训主要以脱产和半脱产的形式进行,培训人员达216人,员工培训率达到38.7%。
六.建立了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原薪酬多年来一直执行原长庆石油勘探局劳动工资管理办法和标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有限责任公司体制的要求。根据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尽快实现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公司自整合重组开始,就对薪酬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公司专门成立了薪酬改革领导小组,对薪酬体系和绩效考评进行改革。经过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对整个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时坚持了按劳分配,定岗定薪;坚持了公平性,激励性;坚持了全面改革、兼顾历史;坚持了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整体设计方案初稿已经拿出来,有望经过董事会审批后,明年贯彻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思路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请上级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工作思路上需要进行改进,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并加以贯彻实施。特别是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工作方法还需要灵活多样,避免各类矛盾的产生。
2.需要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储备各类人才。同时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爱岗竟业的精神还不够,需要对本部门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
面对明年的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加强人事劳资工作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抓好基础工作的管理。
2.随着新的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出台,宣传贯彻实施是明年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宣传贯彻工作,二是员工定岗定员工作,三是员工级别认定工作,四是工资套改工作,五是绩效考核工作。
3.对内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外积极和外部单位合作,建立适合我公司需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生产经营储备各类人才力量。
一.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员工结构日趋合理
公司自2月份成立了人力资源中心以来,打破了全民工、集体工、劳务工、临时工的用工概念,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竞争机制,对各单位所需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
1、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继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公司总经理。又通过在建设工程总公司范围内竞聘,聘任了公司副总经理、四部一室主任、分公司经理15人。通过在公司内外部参与竞聘,使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2、打破员工身份界线,优化配置了人员。公司成立人力资源中心后,逐步实现一个以长期劳务合同为主,短期劳务合同为辅,临时合同为补充的劳动用工体系。除管理人员外,对剩余的全体员工全部进入人力资源中心管理,按照不同单位和部门的人员需求与之签订上岗合同。
3.公司人员结构日趋合理。公司现有员工558人,其中:全民职工261人,代培工1人,集体工88人,劳务工128人,临时工80人。其中:机关63人,安装分公司136人,路桥分公司39人,防腐分公司32人,恒达分公司88人,运输分公司98人,建筑分公司8人,嘉胜分公司6人,租赁分公司37人,人力资源中心51人(其中:借调和单干23人),通过双向选择,已有507人分别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目前公司人力结构日趋合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65人,中级职称15人,技师5人,电焊工、管工、驾驶员、机械手、修理工等主要工种241人。公司员工日趋年青化,充满了活力,年龄在21-40之间的有488人,占总人数的84%。
二.推陈出新,认真搞好人事劳资工作
1.对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根据公司原人事劳资业务流程,结合有限公司实际,对我公司人事劳资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包括人事劳资部岗位职责、人力资源中心的岗位职责、人员调动手续、员工考勤制度、员工工资奖金发放、公司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并编制了工作制度6个,下发文件4个、公务通知6个,使公司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精干高效。
2.认真做好员工工资和奖金的发放工作
面对公司生产人员分散,工资发放有一定困难,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保证将工资和奖金及时发放到每一位员工的手中。
20**年共发放工资442.3万元,其中:机关59.8万元,安装分公司122.8万元,路桥分公司34.5万元,防腐分公司32.6万元,恒达分公司70.6万元,运输分公司45.1万元,建筑分公司8.6万元,嘉胜分公司8.3万元,租赁分公司35.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24.6万元。
20**年共发放奖金588万元,其中:机关62.4万元,安装分公司195万元,路桥分公司60万元,防腐分公司48万元,恒达分公司115.7万元,运输分公司34.1万元,建筑分公司13.2万元,嘉胜分公司6.6万元,租赁分公司49.4万元,人力资源中心3.6万元。
3.认真做好员工工资的套改工作
根据总公司的要求,20**年我们对员工工资进行了两次套改。由于公司重组整合,历史原因多,工资套改难度大,问题多,我们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使员工得到最多的实惠。第一次补发工资7.1万元,第二次补发工资39.5万元。
三.加强绩效考核,制定了合理的办法
为了充分发挥**有限公司整合重组的优势,公司以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为突破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突出对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进行考核与奖惩,并加大对第一责任人的考核与奖惩力度,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生产与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全面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主要办法是经营放开搞活,绩效考核挂钩。
考核时以各责任单位和部门的工资(费用)总额为主要依据。工资总额是基础工资、技能工资(操作层)、岗位工资(管理层)和效益工资以及各种福利性补贴之和(部门为管理费用),工资总额都将与所取得的绩效完全挂钩,硬性兑现。公司全年核定完成产值1.5亿元,实现利润2550万元,工资总额842万元,费用总额714.6万元。考核分有经营指标单位的考核、各部门的考核、公司承包单位的考核和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对公司领导班子实行风险抵押金政策,共收风险抵押金116万元。
四.认真处理好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
为了正确处理好人事关系,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我们积极加强与各部门、各分公司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员工的新情况、新动态,保持员工队伍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保持稳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及时向领导进行汇报,使人力资源为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最好的保障作用。
1.加强人力资源中心人员的管理。对公司人力资源中心的人员进行“双向选择,择忧录用”,并认真作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让广大员工自觉改变从业观念,自觉提高技术业务水平,通过达到一定技能而选择不同的岗位。今年公司558人中已有507人分期分批走上不同的工作单位,剩余的人员也分别从事单干或到派出所、焊考办等单位从事短期性工作。
2、做好集体工的稳定工作。集体工是我公司的主要力量之一,对88名集体工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作出现多次反复,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咨询,细致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虽然最后没有人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但通过做工作,沟通了大家的思想,稳定了大家的情绪,缓解了员工的矛盾。
3、做好劳务合同工的续聘和新聘工作。对公司符合条件的128名劳务合同工进行了续聘,并解聘了7名长期不在岗且又未报过到的人员;对符合转劳务合同工条件的50多名临时工进行了摸底,并完成了向总公司、勘探局申报、审查工作,一方面解决了建工总公司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和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为我公司下一步的工作储备了人员力量。
4、对长期不在岗员工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共有37人长期不在岗。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工作,现办理内部待岗9人,协议离岗5人,还有一部分人员正在寻找新的出路。
总的来讲,通过以上的工作使公司员工从思想观念上、工作作风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自觉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竞争的良好局面。
五.认真抓好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我们给员工创造了继续培训、转岗培训等多种培训的机会。公司自成立人力资源中心以来,一方面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感觉到压力大了,学技术重要了,使工作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员工对自身业务水平、技术操作能力的提升愿望更加迫切,很大一部分人员提出了培训和转岗的要求。公司根据工作实际,分别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一些员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一些员工重新走向了新的工作岗位。
为了抓好培训,公司专门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20**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今年共完成的主要培训项目有:管理人员培训、科级干部项目经理培训、转岗焊工培训、预算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文秘宣传培训、人事劳资培训、焊工培训、管工培训、煨弯工培训、职工技能鉴定培训等,培训主要以脱产和半脱产的形式进行,培训人员达216人,员工培训率达到38.7%。
六.建立了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
公司原薪酬多年来一直执行原长庆石油勘探局劳动工资管理办法和标准,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有限责任公司体制的要求。根据公司目前的发展趋势和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尽快实现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公司自整合重组开始,就对薪酬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公司专门成立了薪酬改革领导小组,对薪酬体系和绩效考评进行改革。经过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对整个体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时坚持了按劳分配,定岗定薪;坚持了公平性,激励性;坚持了全面改革、兼顾历史;坚持了科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整体设计方案初稿已经拿出来,有望经过董事会审批后,明年贯彻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工作思路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请上级领导给予批评和指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工作思路上需要进行改进,正确领会领导的意图,并加以贯彻实施。特别是在处理人事关系上工作方法还需要灵活多样,避免各类矛盾的产生。
2.需要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储备各类人才。同时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爱岗竟业的精神还不够,需要对本部门工作人员在这方面进行灌输和引导。
面对明年的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明年的工作思路,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加强人事劳资工作的日常管理,特别是抓好基础工作的管理。
2.随着新的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出台,宣传贯彻实施是明年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薪酬和绩效体系的宣传贯彻工作,二是员工定岗定员工作,三是员工级别认定工作,四是工资套改工作,五是绩效考核工作。
3.对内加大员工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对外积极和外部单位合作,建立适合我公司需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库,为公司生产经营储备各类人才力量。
4.继续学习“罗文精神”,树立为公司高度忠诚,爱岗竟业,顾全大局,一切为公司着想,一切为大家服务的思想。特别是要热情为基层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为公司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砖添瓦。
5.加强和各部门、各单位的团结协作,创造人力资源最美好的环境,去掉员工不和谐的音符,发挥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使公司逐步成为一个最优秀的团队。
附件:
附表1:**有限公司员工结构及动态分布表;
附表2:**有限公司员工结构图;
[论文关键词]长庆油田;薪酬管理;创新
薪酬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中调节人力资源和对人员和人才进行合理配置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业务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式和合理途径。就一个企业实体而言一套好的、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较为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并促使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发展趋于完善化和系统化。就长庆油田这个总资产超过35。亿的大型国有企业就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强长庆油田公司经过近些年人才制度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适合长庆油田人才发展和科技专家队伍建设的薪酬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制定为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同时也为长庆油田的全面生产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统而言之长庆油田薪酬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创新”。我们说这种创新既是体制和理念上的创新同时又兼顾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员工个人工作现状和发展态势、岗位效能和团队协调等多方面的要素。充分的体现了公平、奖励、发展等薪酬管理中几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相对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其他领域的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相对较为成功的借鉴同时也是对原有薪酬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拓展,也是对原有员工制度改革的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更新。
一、长庆油田薪酬管理模式当中的公平原则。
在薪酬管理中“公平性”是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架构的完整性和政策指导思想的连续性。我们阐述的公平性包含有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雇员之间的公平。我们说在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方案中很好的兼顾了“公平性”这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要素同时又相对较为合理的协调了企业、团队、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相对较为科学的薪酬管理杠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得到了有效地加强、使个人也在分配制度的实施中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例如在薪酬制度建立中长庆油田惜鉴其他行业的薪酬管理经验首次在薪酬管理中加入了“短期激励”这个理念,对从事短期的生产、设计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层设计人员对与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付出的劳动和时间给予了相对较为适当的报酬。这种做法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对公司制定的薪酬制度作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个制度的实施很好的诊释了薪酬管理中“公平”这个极为重要的制订原则。扩大了薪酬管理的覆盖面同时也深化了薪酬制度改革的层次。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不仅只体现在“短期激励”这个新的理念上同时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新的薪酬制度上。这不能不说是长庆油田薪酬制度建立的一个很大的创新点。
二、长庆油田相对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
“奖励”是薪酬管理中一个相对较为核心的要素,任何一个薪酬管理制度的主要落脚点就是通过有效地、合理的、科学的奖励机制完成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监管和调配。同时通过“奖励”制度对从事体力劳动和急、难、险、重的劳动者给以相对较为丰厚的报酬。以期用这种手段科学的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劳动氛围。例如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上市企业合同制工人分配方案中就对执行日类工资标准的人员薪酬方案做了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调整,把达到同岗位合同化人员工资标准的时间由原来的8年变成了4年并且逐年提高了工资标准的比例系数。这项举措真正体现了“奖励”的基本含义。对长庆油田的工资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薪酬制度的核心就是体现“奖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薪酬制度当中的“奖励”不在于奖励多少物质报酬。而在于通过“奖励”这种手段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逐步在企业内部用先进的“奖惩手段”逐步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奋进的用工机制。同时我们还看到在这项的薪酬制度的制定中还逐步体现了员工在企业的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员工的个人成长较为明显的体现在薪酬福利措施里。我想这也许是很多薪酬福利制度的制定者们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制定同样兼顾了“发展”这个要素。
作为一个理性的薪酬制度的制定者在进行薪酬制度的制定时候,始终要把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人是要发展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促使人发展的平台。同时我们看到企业也是要发展的,企业的发展是无法离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企”字是一个“人”加一个“止”。这就是说企业离开了人就只能是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看,员工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的成长壮大的过程。
那么作为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管理者就看到了这一点,逐步把“发展”的元素纳入到了薪酬管理的管理理念当中。从合同制B类员工的工资改革方案、每两年岗位工资晋档一次等我们可以看到员工在企业呆的的时间越长对自身业务岗位的相对应的业务知识就会比较熟悉,同时岗位工资标准也会逐年提高。这种对与本岗位的技能的不断获取是与其所担任岗位的时间挂起钩来的。从薪酬制度中逐步体现这种从事本职岗位时间的长短,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保留了一大批能力强有一定的事业心和业务能力的员工,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薪酬制度也给员工的发展创造了足够的空间。简单的一个薪酬措施造成了企业和员工本人的利益双赢,同时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员基础。
[关键词] 长庆油田 薪酬管理 创新
薪酬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中调节人力资源和对人员和人才进行合理配置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业务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式和合理途径。就一个企业实体而言一套好的、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较为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并促使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发展趋于完善化和系统化。就长庆油田这个总资产超过350亿的大型国有企业就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强长庆油田公司经过近些年人才制度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适合长庆油田人才发展和科技专家队伍建设的薪酬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制定为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同时也为长庆油田的全面生产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统而言之长庆油田薪酬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创新”。我们说这种创新既是体制和理念上的创新同时又兼顾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员工个人工作现状和发展态势、岗位效能和团队协调等多方面的要素。充分的体现了公平、奖励、发展等薪酬管理中几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相对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其他领域的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相对较为成功的借鉴同时也是对原有薪酬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拓展,也是对原有员工制度改革的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更新。
一、长庆油田薪酬管理模式当中的公平原则。
在薪酬管理中“公平性”是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架构的完整性和政策指导思想的连续性。我们阐述的公平性包含有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雇员之间的公平。我们说在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方案中很好的兼顾了“公平性”这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要素同时又相对较为合理的协调了企业、团队、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相对较为科学的薪酬管理杠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得到了有效地加强、使个人也在分配制度的实施中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例如在薪酬制度建立中长庆油田借鉴其他行业的薪酬管理经验首次在薪酬管理中加入了“短期激励”这个理念,对从事短期的生产、设计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层设计人员对与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付出的劳动和时间给予了相对较为适当的报酬。这种做法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对公司制定的薪酬制度作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个制度的实施很好的诠释了薪酬管理中“公平”这个极为重要的制订原则。扩大了薪酬管理的覆盖面同时也深化了薪酬制度改革的层次。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不仅只体现在“短期激励”这个新的理念上同时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新的薪酬制度上。这不能不说是长庆油田薪酬制度建立的一个很大的创新点。
二、长庆油田相对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
“奖励”是薪酬管理中一个相对较为核心的要素,任何一个薪酬管理制度的主要落脚点就是通过有效地、合理的、科学的奖励机制完成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监管和调配。同时通过“奖励”制度对从事体力劳动和急、难、险、重的劳动者给以相对较为丰厚的报酬。以期用这种手段科学的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劳动氛围。例如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上市企业合同制工人分配方案中就对执行B类工资标准的人员薪酬方案做了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调整,把达到同岗位合同化人员工资标准的时间由原来的8年变成了4年并且逐年提高了工资标准的比例系数。这项举措真正体现了“奖励”的基本含义。对长庆油田的工资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薪酬制度的核心就是体现“奖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薪酬制度当中的“奖励”不在于奖励多少物质报酬。而在于通过“奖励”这种手段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逐步在企业内部用先进的“奖惩手段”逐步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奋进的用工机制。同时我们还看到在这项的薪酬制度的制定中还逐步体现了员工在企业的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员工的个人成长较为明显的体现在薪酬福利措施里。我想这也许是很多薪酬福利制度的制定者们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制定同样兼顾了“发展”这个要素。
作为一个理性的薪酬制度的制定者在进行薪酬制度的制定时候,始终要把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人是要发展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促使人发展的平台。同时我们看到企业也是要发展的,企业的发展是无法离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企”字是一个“人”加一个“止”。这就是说企业离开了人就只能是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看,员工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的成长壮大的过程。
那么作为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管理者就看到了这一点,逐步把“发展”的元素纳入到了薪酬管理的管理理念当中。从合同制B类员工的工资改革方案、每两年岗位工资晋档一次等我们可以看到员工在企业呆的的时间越长对自身业务岗位的相对应的业务知识就会比较熟悉,同时岗位工资标准也会逐年提高。这种对与本岗位的技能的不断获取是与其所担任岗位的时间挂起钩来的。从薪酬制度中逐步体现这种从事本职岗位时间的长短,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保留了一大批能力强有一定的事业心和业务能力的员工,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薪酬制度也给员工的发展创造了足够的空间。简单的一个薪酬措施造成了企业和员工本人的利益双赢,同时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员基础。
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人的发展的需求。我想这正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源动力。
薪酬制度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人”的,所以作为一个薪酬管理的制定者首先要考虑人这个要素。把握住了了“人”这个要素的基本含义也就掌握住了企业发展的规律,长庆油田最大的创新点也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p35
[论文摘要]统而言之长庆油田薪酬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创新”。我们说这种创新既是体制和理念上的创新同时又兼顾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员工个人工作现状和发展态势、岗位效能和团队协调等多方面的要素。充分的体现了公平、奖励、发展等薪酬管理中几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
薪酬管理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经营活动中调节人力资源和对人员和人才进行合理配置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和业务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方式和合理途径。就一个企业实体而言一套好的、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较为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并促使企业的人员管理制度发展趋于完善化和系统化。就长庆油田这个总资产超过35。亿的大型国有企业就是这样。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和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加强长庆油田公司经过近些年人才制度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完善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适合长庆油田人才发展和科技专家队伍建设的薪酬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制定为长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科技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同时也为长庆油田的全面生产建设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统而言之长庆油田薪酬管理制度最大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创新”。我们说这种创新既是体制和理念上的创新同时又兼顾了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员工个人工作现状和发展态势、岗位效能和团队协调等多方面的要素。充分的体现了公平、奖励、发展等薪酬管理中几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相对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其他领域的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相对较为成功的借鉴同时也是对原有薪酬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是一个很好的拓展,也是对原有员工制度改革的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更新。
一、长庆油田薪酬管理模式当中的公平原则。
在薪酬管理中“公平性”是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既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又决定了薪酬管理模式架构的完整性和政策指导思想的连续性。我们阐述的公平性包含有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雇员之间的公平。我们说在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方案中很好的兼顾了“公平性”这三个相对较为重要的要素同时又相对较为合理的协调了企业、团队、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相对较为科学的薪酬管理杠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逐步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得到了有效地加强、使个人也在分配制度的实施中享受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果。例如在薪酬制度建立中长庆油田惜鉴其他行业的薪酬管理经验首次在薪酬管理中加入了“短期激励”这个理念,对从事短期的生产、设计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高层设计人员对与他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付出的劳动和时间给予了相对较为适当的报酬。这种做法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对公司制定的薪酬制度作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个制度的实施很好的诊释了薪酬管理中“公平”这个极为重要的制订原则。扩大了薪酬管理的覆盖面同时也深化了薪酬制度改革的层次。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长庆油田的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不仅只体现在“短期激励”这个新的理念上同时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新的薪酬制度上。这不能不说是长庆油田薪酬制度建立的一个很大的创新点。
二、长庆油田相对较为完善的奖励机制。
“奖励”是薪酬管理中一个相对较为核心的要素,任何一个薪酬管理制度的主要落脚点就是通过有效地、合理的、科学的奖励机制完成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监管和调配。同时通过“奖励”制度对从事体力劳动和急、难、险、重的劳动者给以相对较为丰厚的报酬。以期用这种手段科学的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劳动氛围。例如从2008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上市企业合同制工人分配方案中就对执行日类工资标准的人员薪酬方案做了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调整,把达到同岗位合同化人员工资标准的时间由原来的8年变成了4年并且逐年提高了工资标准的比例系数。这项举措真正体现了“奖励”的基本含义。对长庆油田的工资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企业薪酬制度的核心就是体现“奖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薪酬制度当中的“奖励”不在于奖励多少物质报酬。而在于通过“奖励”这种手段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逐步在企业内部用先进的“奖惩手段”逐步创造一种和谐、向上、奋进的用工机制。同时我们还看到在这项的薪酬制度的制定中还逐步体现了员工在企业的自身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员工的个人成长较为明显的体现在薪酬福利措施里。我想这也许是很多薪酬福利制度的制定者们最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制定同样兼顾了“发展”这个要素。
作为一个理性的薪酬制度的制定者在进行薪酬制度的制定时候,始终要把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人是要发展的,人的发展离不开促使人发展的平台。同时我们看到企业也是要发展的,企业的发展是无法离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的“企”字是一个“人”加一个“止”。这就是说企业离开了人就只能是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来看,员工的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的成长壮大的过程。
那么作为长庆油田的薪酬制度的管理者就看到了这一点,逐步把“发展”的元素纳入到了薪酬管理的管理理念当中。从合同制B类员工的工资改革方案、每两年岗位工资晋档一次等我们可以看到员工在企业呆的的时间越长对自身业务岗位的相对应的业务知识就会比较熟悉,同时岗位工资标准也会逐年提高。这种对与本岗位的技能的不断获取是与其所担任岗位的时间挂起钩来的。从薪酬制度中逐步体现这种从事本职岗位时间的长短,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保留了一大批能力强有一定的事业心和业务能力的员工,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薪酬制度也给员工的发展创造了足够的空间。简单的一个薪酬措施造成了企业和员工本人的利益双赢,同时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员基础。
关键词:薪酬管理 煤炭企业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63-03
引言
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取胜不再是靠占有的资源,而是越来越倾向于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如何激励现有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从而驱动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是现阶段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强调人的决定性作用,考虑如何对人科学合理地激发潜能才能为企业开拓出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因素就是通过薪酬管理的不断完善来实现,运用薪酬的激励作用来使人员发挥出更大的潜力,从而使企业平稳渡过煤炭市场的寒冬期,保障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煤炭企业从2012年开始企业利润全面下降,职工薪酬水平在延续了10年的增长之后开始出现下滑,薪酬管理同时爆发出了诸多问题,国有煤炭企业开始重新认识到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并希望在当前形势下得到改善。
一、当前国有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现阶段国有煤炭企业仍然存在着收入分配平均主义的问题,相同的岗位沿袭“同工同酬、同岗同酬”的传统思想,忽视了“按绩取酬、按能取酬”的原则,绩效水平较好的员工和绩效水平一般的员工工资水平基本相同,同一个岗位下分配的奖金差距很小,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具有明显的大锅饭平均主义色彩,压制了劳动积极性,无法准确体现职工的贡献。尤其是在对机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月度奖金进行分配时,只进行简单考核,考勤相同则奖金相同,实际上意味着职工只要出工就可以拿到当月的全部奖金,无所谓出力。对于企业中可计量的技能操作人员通常采用计件工资制,但只对个人当月生产任务情况进行数量上的考核,并没有与生产相关因素,比如安全、成本等的其他考核,容易使这些职工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对于无法计量的技能操作人员按照部门内部制定的相对系数发放,只进行考勤相关的简单考核,没有其它生产相关因素的考核。
2.职工奖金核定系数不合理。煤炭企业在对职工做全年工资预算时,核定月度效益奖励时通常按照不同岗位的相对系数进行分配,而奖金相对系数一般是管理人员长期观察确定的经验值,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意识。当然这种系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这是在长期薪酬核定过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相对数值,是符合国有企业发展特点的,但相对系数的确定没有形成量化的指标比例,在面对煤炭形势较好的时期,职工工资总额持续增加,稳定性较好,矛盾体现并不明显。但由于这种经验评估形成的分配系数始终缺乏量化的指标考核,在面对当前严峻煤炭形势、工资总额不增反降的情况下,显然是行不通的。公司奖金分配系数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通过准确的评估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提高激励效果,通常较为科学准确的岗位相对价值的确定是通过岗位价值评价后进行确定。
3.奖励形式单一。国有煤炭企业大多实行岗位工资制、效益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通常各项奖励均围绕安全、成本和工程质量,比如针对安全管理人员设置的内部风险抵押奖励,为节约卡车轮胎成本而设置的轮胎管理奖等。从这类单项奖励的激励效果来看职工获得单项奖励的荣誉感较强,激励效果较为明显,但从企业的竞争力来讲,各项奖励设置的形式太过单一,缺乏对技术改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安全生产之外软实力的激励。从目前煤炭企业的现状来看,在企业专利技术、合理化建议、团队理念等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职工并没有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员工已经形成传统的思维定势,只求自己工作任务和工程质量,不去思考新技术的发明与工作上的创新,同时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也漠不关心。企业向前发展,安全生产是保障,但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如何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时发挥作用。
4.福利形式僵化。煤炭企业的福利种类通常都会面面俱到,除法定福利按照国家的标准执行外,货币利、实物利、员工培训、职工休假和体检等在每位职工身上都有所体现,但并没有全面考虑到员工的需求个性,通常情况都是由企业直接分配给职工,员工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福利已衍变为强加给员工的行为。比如在福利体系里最有可能灵活掌握的实物福利的发放,基本上是到了中秋、元旦等这样既定的节日就发放相关的物品,使得实物福利的发放成了一个定时的“闹钟”。而且福利政策执行是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每个人的福利都是相同(或相同比例)的,属于全员配给,员工也感觉这些福利是理所应当的,这种福利制度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使企业的福利基本上沦为保健因素,失去了激励作用。
5.薪酬水平起伏变化太大。由于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煤炭行业在经历了黄金10年之后,从2012年开始煤炭价格持续下跌,企业利润逐年降低甚至亏本。从近几年薪酬水平的统计情况来看,在煤炭形势较好的年份,薪酬水平逐年提高,2012年提薪酬水平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尤其在2015年大多数煤炭企业薪酬水平开始较大幅度下滑。企业在面对煤炭价格持续疲软的情况下调整职工薪酬水平,实际上是企业的无奈之举。但大幅度的薪酬水平下降使职工对未来充满担忧,而且容易陷入效益越差,薪酬水平越降,职工越无积极性,效益更差的恶性循环中。同时在煤炭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较大幅度的降薪对职工自身的信心提出了考验。
6.薪酬管理机构不健全。煤炭企业大多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有的并没有单独的人力资源部,即使设人力资源部,部门内各岗位也没有交叉,薪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通常由薪酬主管一人完成。在制定公司薪酬相关的政策或制度时,一般按照上级公司下达的各项薪酬管理制度或政策只是结合公司的整体情况来完成,无法全面考虑到各机关部门和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实际情况,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薪酬对职工来说较为敏感,薪酬分配的不公平会对职工的积极性打击很大,由于企业赋予了各相关部门和各生产部门对奖金二次分配的权利,并不直接参与奖金的分配,缺少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使得企业制定的薪酬管理制度仅仅只是制度,执行却变成另外一种情况,容易造成两级机构薪酬管理的目标与方向相背离。
二、解决薪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绩效考评就是针对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同时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应建立绩效反馈与评价机制,指导职工改善自身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绩效。在绩效考评的结果中,相同岗位职工绩效考评成绩不同,月度奖金和年终考核奖励就会不同,从而使得职工的贡献与收入相对应,体现按绩取酬的分配原则。绩效考核主要针对三类人群,分别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主要是为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加强个人进步意识。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是为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树立学习与创新意识。对技能操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是鼓励技能操作人员超额完成任务,提高工程质量,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因此绩效考核应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主要考虑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安全工作四个一级指标。各项指标必须量化,量化管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绩效考核中主观因素和不准确描述,增加了最后考核结果的客观性,解决了各部门在考评过程中严宽不一的标准,和由于这种不同标准造成评定结果质量难以保证的缺憾,从而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绩效考评对象分为二级生产队、业务管理部门和员工个人,员工个人又分为生产作业员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个人的月度绩效得分应与部门的绩效得分挂钩,比例按40:60进行设定,即:
个人绩效总分=部门绩效得分*40%+个人绩效得分*60%
个人绩效考核总分数直接与个人当月奖金挂钩,即:
个人当月奖金=基数*奖金系数*个人绩效考核总分
2.采用工作估值法确定奖金核定系数。由于近10年来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煤炭工艺不断进步,岗位类别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煤炭企业原有的岗位价值评价已经过于老化,各岗位的评价结果已无法运用到现在奖金系数的确定,同时考虑现阶段重新进行岗位价值评价的不经济性和繁琐性,建议采用较为简单的工作估值法来确定奖金核定系数,这种评估方法的实质实际上是岗位价值评价中的加权打分法,也就是通过对企业各岗位因素(比如劳动责任、劳动强度、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安全责任、工作班制、操作复杂程度、技术知识要求、职业危害因素等)进行分等并设置分数,对各个岗位的各因素进行打分加权后得出总分,在确定奖金相对系数时先将主要岗位的系数设置为1,通过其他岗位所得分数与主要岗位所得分数的比值便可得出所有岗位的相对系数,这样所有岗位在同一尺度面前较精确地对比出相对价值,奖金分配系数的确定得以量化。
在进行打分工作之前各岗位因素的选择、加权设置的大小、因素的分级等都应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同时需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对各岗位进行打分的人员应由公司主要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不同岗位的职工代表和人力资源部薪酬管理人员组成,工作评估过程要科学准确合理,打分结果应具有群众性、透明性和公平性,要得到各方的认可。
3.拓展奖金奖励范围。煤炭企业各类奖励应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从只关注安全生产的硬实力拓展到技术改进、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软实力上来。因为对于生产企业来讲技术改进可以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团队精神有助于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企业制度经营战略的基础。创新力则不仅可以带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促进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对于技术改进奖励主要是奖励那些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做出改进和革新的;获得国家专利的;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企业安全状况等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团队奖励主要奖励有较高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高质量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组建设卓有成效的;为企业经营生产做出积极贡献的;勇于承担巨大挑战的;具有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精神的员工。创新能力奖励主要奖励具有发明创造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公司采纳的;为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做出重要贡献或利于工作业余时间学习科学和自己的专业进行发明的;在环境保护、维护治安、创新管理、挖潜增效、节能降耗、开拓市场、提高公司内外部形象等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在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办法,勇于打破常规,创新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的员工。
新设立的单项奖应与安全生产单项奖励的设置原则相同,针对性一定要强,应充分发挥单项奖励激励效果显著的特点,只对那些确实做出了贡献或产生经济效益的职工进行奖励,同时奖励应注重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4.制定弹性的福利制度。一个健全的、制度化的福利体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现代企业中,福利制度的规划也是福利制度设计和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考虑国有企业现阶段福利管理水平,针对企业福利制度僵化的问题,采用部分福利弹性管理来进行改善。弹利制度又被称为菜单式的福利制度,它是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法定福利项目之外,为了达到激励员工、吸引优秀人才的目的而设立的。这种菜单式的福利制度也并不是无限制地供给,它首先要由企业按照员工的级别和职务,限定可支配的福利费总额,在总额之内为职工列出各种形式的福利项目菜单,职工按照自己的喜好,在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并组成自己专属的福利套餐。这种福利制度弥补了以往僵化的福利制度的不足,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结合员工自身的需求,真正满足了员工之所需,相较于以往的传统福利制度而言,它不仅能够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还能使有限的福利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比如可以在企业现有的福利项目中选取“五险两金”、免费工作餐、过节费等项目作为全体员工共同享有的福利,这样使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得到企业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同时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员工的自助型福利项目可以让职工选择培训的种类、培训的内容、实物福利的品种、旅游项目等。另外也应该根据员工为企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保留额外的自助型福利项目,从而激发起员工的竞争意识,提高业绩水平,努力做出成绩。
5.稳定薪酬调整,保证薪酬水平变化缓和。企业面对煤炭市场快速变化,企业利润水平急剧缩减,薪酬水平调整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职工通常可以接受在企业效益较好时,就提高薪酬水平,在企业效益下滑时,就降低薪酬水平的动态调整机制。但降薪对职工工作积极性以及整体的士气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薪酬水平调整不宜有大幅度的调整,需保持一个合理的动态调整区间。企业应充分调研各级职工心理的承受能力和存在的困难,分析职工可接受的薪酬变动范围,合理调整薪酬变动比例。薪酬水平降低杜绝“一刀切”的方式,应对同性质的岗位类别分不同等级调整,对于普通职工的薪酬调整应避开薪酬结构中钢性较强的部分,诸如一线职工的计件工资,即使较小幅度的下降对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打击也很大,实际的调整过程中只能升不能降。
6.完善薪酬管理机构。针对目前薪酬管理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公司应成立薪酬管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为薪酬管理工作以及薪酬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薪酬管理领导小组应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全面领导公司薪酬管理的基础工作和薪酬改革工作,通常在公司范围内顺利地组织整改、试点推行和改革薪酬管理制度,并且能在调整过程中得到各部门的配合,更好地得到职工认可,需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
薪酬监督小组由工会、纪检监察人员和职工代表组成。薪酬监督小组的建立主要是对工资制度、分配情况、考核评价等进行有效的监督。薪酬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对执行的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应进行纠正,对制度不允许的行为应予以惩罚。监督小组应积极调查职工提出的问题,应对工资分配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严肃工资分配纪律,同时对薪酬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公开公示。监督小组必须独立地行使监督权,不受其它因素干扰。
三、结论
为平稳地度过煤炭行业的寒冬期,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者应结合本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分析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胆创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用好薪酬管理中各项激励因素,努力寻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薪酬管理方式,解决好煤炭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薄丽玲.试论煤炭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2(12)
[2] 郭锁英.对国有煤炭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思考[J].管理学家,2014(12)
[3] 姚晓兵.试析煤炭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4(2)
[4] 谢梅.浅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途径――现代薪酬管理[J].四川水利,2012
[5] 王翠.煤炭企业薪酬管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
[6] 黄欢.G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优化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知识经济的到来,大量知识密集型企业不断增加,这些企业往往是以拥有受过高水平教育的“知识型”员工为主要生产力、以“知识”为主要产品附加值。如何做好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才选拔关控制不严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招聘时更多的是看重应聘者的能力,而对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组织的发展方向是否吻合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忽视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看法。一些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找不到归属感、存在感,员工在企业看不到未来组织与个人能够实现双赢的前景,个人发展与工作动力不足。
2、人才培训、职业规划不健全
多数企业更注重对人才的使用,而忽视对人才应有的培养和储备。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更期待一种未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办法为员工提供发展和成长的舞台,无法对员工长远规划负责,那么这就会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留下隐性矛盾。同时,一些企业因担心员工流动造成知识资本丢失而不愿大量投入人财物对员工进行培训。有些企业虽然有员工培训,但存在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与人才职业规划不匹配,也存在着刻意压缩成本的现象,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少必要的培训效果考核,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3、企业结构层次过多,内部沟通困难
传统金字塔型组织让企业内部和外部沟通困难,没有办法让企业更快、更灵活的适应市场和顾客需求,也不利于企业员工间接触和交流,妨碍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员工在信息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进展缓慢,极易出现慢工怠工现象。
4、传统考勤方式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知识型员工大多进行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创新,需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挥个人智慧和灵感。传统的考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影响了创造性工作效率。
5、重竞争轻合作的内部环境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知识型员工更多的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往往会让员工之间知识共享和工作氛围相对封闭,影响团队精神的形成,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利于形成具有凝聚力、号召力的企业文化。
6、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到位
首先,知识型员工工作大多为知识的升华,工作思路、工作流程因人而异,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会出现企业对员工工作过程、成果、知识价值缺少无法准确评价。其次,有些知识密集型企业不注重薪酬制度管理,无法做到合理的分析和建立薪酬制度,缺少对竞争对手或同行业薪酬的了解,制定薪酬时盲目性较大,这些都会导致薪资方案单一,结构残缺,员工之间薪酬等级和薪酬幅度没有合理差距,收入缺乏公平性和层次性。第三,有些企业只注重物质激励而缺少精神和荣誉激励,这就造成了虽然与同行业薪酬水平相当,但员工精神生活、荣誉需求、精神寄托得不到满足,难以留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
二、优化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招聘时要充分了解新员工工作动机、个性、偏好和价值观,明确企业文化,选择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人条件、态度等与企业所需职位和组织文化相匹配的人,而不是只注重员工能力素质;同时,企业招聘方要做到:1、明确招聘目的和对象,寻找企业急需人才;2、向应聘者客观传递企业信息,让应聘者全面了解企业职位、职责、薪酬及工作细节、晋升路径等,让应聘者对企业有一个客观印象;3、人力资源部门要和用人部门配合,兼顾应聘者工作能力和价值观。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考察应聘者道德素质、基本素质、兴趣爱好等是否与企业文化相符,用人部门考察应聘者技能、知识及经验情况,看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2、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才培训机制
首先,关注员工优势、个性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双重职业路径。技术路径包括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总监等;行政路径包括干事、主管、高级主管、部门经理、行政总监等。两条路径采用平行结构,同一相对级别具有同样岗位薪酬、奖励,同样受到尊重。重视技术型人才,让技术人才和行政人才地位平等,解决高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不完善问题。
其次,建立协调统一的员工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阶段员工进行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培训,明确培训目的,制订科学培训计划;优化培训措施;注重培训有效性而非培训形式;加强企业文化培训,促使员工正确认识培训过程,将培训看成提升自身能力、有益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途径。
3、简化组织层次结构,发挥员工潜能
知识密集型企业可以简单管理层次、增大管理幅度。比如说采用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结构,采取项目经理制,根据需要选择人员专业、知识结构、工作能力,使每一项目如同一个组织,成为企业中的微型独立单元。企业组织结构层次扁平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型员工自身创造才能,从组织层面上鼓励知识型员工创新知识运用。同时建立多种形式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在各系统、各部门及每个员工之间及时有效的传播。
4、采用弹性工作时间和弹性管理制度
企业工作和考勤设计上,充分关注员工意愿,采用弹性工作时间和管理制度,如采用机动时间和岗位时间相结合的考勤机制,规定某个时段作为一天中必须在岗时间,其余时段为机动时间,员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采用加班补休制度,如果员工月加班超过 24小时,可根据情况给予一天补休,让员工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5、形成开放的文化理念,积极鼓励知识共享
企业要建立开放的文化理念,创建知识内部共享机制。搭建知识共享信息化系统,鼓励员工公开知识,分享经验;举行大型知识交流活动,邀请专家或技术骨干进行学术交流;部门内也可经常举办工作技能、工作经验交流,将所传递知识固定化、文档化;人力资源部门要将员工奖励措施、绩效考核和知识共享联系起来,鼓励员工进行开放、共享成果行动,全员行动,避免企业知识资源流失。
6、建立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企业制定绩效评估体系,不仅要考虑工作时间、工作量等指标,还要重视工作价值和创新指标,联合考虑个人工作绩效和项目组工作绩效,重奖给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项目团队,肯定团队技术人员作用。物质激励上,除固有薪酬福利和保险外,还要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福利措施,如带薪探亲福利、高级体检福利、特色礼品福利等。
结论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密集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留存下来,就必须广开言路,加强员工知识技能培训,采取各种措施留住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存在问题;现状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很多企业中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其既区别于常规行业,又需要符合现代企业运行机制的根本要求,尤其是在电力企业中,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管理好员工,有效避免用人风险,降低人力成本,是时下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组织结构上看,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资源优化配置不完善
目前电力企业受劳动力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出现了岗位人员配置不均衡的局面:一方面非技术科研岗位上闲散人员过多,给企业造成了管理、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高级技术人才、技工、复合型管理人才相对短缺,限制了企业的科研发展。因此,适时引进合格人才,确保人力资源在各部能够供需匹配,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
2.从管理体系上看,人力资源管理做不到上下贯通
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不顺、在人才的选、用、育、留等关键环节缺少有效的流程监控:招聘不够透明,很多老企业进行家族式招聘,许多员工之间都有亲属关系;员工培训需要大量经费,还要抽调不同岗位的生产人员,难以达到立竿见影的培训效果;而在留人方面,许多管理者重物质轻文化,薪酬水平与员工价值存在严重偏差,导致大量一线技术骨干流失。这些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效果。
3.从绩效管理制度来看,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尽管许多企业开始引入绩效考核,但没有全面了解绩效考核的含义,认为绩效考核只是“走过场”,考完了就结束了,并未深究考核结果,难以做到“知人善任”、“ 论功行赏”,使员工培训、升职、薪酬管理等缺乏依据,这样的考核态度决定了考核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实践性。
二、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面对如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的整体优势,持续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让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结合,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统一高效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至少要实现以下管理方式的转变:
1.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实行新的用人机制根据不同部门工作内容,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个别不适宜在现有岗位工作的同志,要给予降岗、换岗、待岗或下岗的处理,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实施新岗位、空岗位竞争上岗制,鼓励员工的跨专业、跨岗位工作,改变传统的“一人一生一个岗位”的模式,为企业培养通用型、复合型人才。
2.制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工作办法,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工作
首先,应制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管理办法,解决尖端技术范畴人才的空白的问题。例如,可以吸收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逐步形成人才后备梯队。其次,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基金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真正为职工谋福利。第三,要激发各方面的人才立志为工作的决心。关心职工,把职工劳动报酬同企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形成“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观念。第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德才兼备、有知识、有经验、爱岗敬业、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3.重视人力资源培训
首先,人力资源培训应配合电力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培训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向,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培训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其次,减少培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培训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最后,注重培训效果评估。通过问卷、面谈、考试等方法进项效果评估,可以发现培训中的不足、员工没有掌握的培训内容等等,进而不断修改和完善培训内容,实现最终的培训目的。
4.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优化员工工作环境,激励员工,提高效率。采用科学的方法,以岗位规范为依据,制定绩效考评标准,对员工个体乃至整个群体的日常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以此作为为员工季度和年度工资、奖金、福利的标准和职工职务晋升依据,但这期间要注重绩效管理的公平性。
5.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全方位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企业发展计划;薪酬标准、福利与社会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企业经营总体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建立人力资源机制,实现人力、培训、绩效的整体共享,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结束语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化,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供电企业不仅要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洪安等.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华东工业大学出版社.
[2]孔繁进.国有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年
[3]刘萍.人力资源资本化研究[J].技术经济,2002
[4]杨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思路[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