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软件营销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71-02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1],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各类理工科高等院校大都有计算机或软件专业,每年都有大量软件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然而这些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产生了企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人才,而大量的计算机及软件专业毕业生却难于找到合适工作的局面,计算机软件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抑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2],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市场开拓人员、软件质量评测人员,而且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工作、承担标准化程序编写和软件测试的人员[3]。我们培养的学生90%以上是面对企业的软件从业人员,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社会需求,并且将社会需求反映到我们的教学改革规划和措施中来。
高等教育面临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形势,培养大量的软件适用型人才是发展IT事业的首要任务[4]。尤其对于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没有重点高校的生源,又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国家积极倡导提高教学质量之际,我们总结全国首批软件学院十二年办学经验,提出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软件人才。
一、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模糊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很多是利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资源建立起来的,其人才培养方案多数是对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修改,并没有真正地从工程角度和社会需求对软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培养计划的偏差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无法实现专业细化,达不到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陈旧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师资基本是以原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为主,很少有具备大型软件开发经验的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缺乏实际软件的开发经验,导致课堂教学经常是纸上谈兵,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软件的开发工作。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并没有按照软件开发流程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更谈不上如何根据软件工程自身的生命周期和软件工程管理的需要进行实践教学的安排。因为缺乏真正的实践,学生很难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多学生须经过企业培训方能适应岗位需要。
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计算机软件行业一直是最具潜力的行业,合理的软件人才层次应该是高级(科学型)、中级(工程型)、初级(应用型)的“金字塔”型,但实际上我国的软件人才呈橄榄形分布,缺少基础程序员,因此必须从应用型培养做起,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只有更多的软件程序员产生,由其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高级管理人员才能逐渐成长。
大庆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专业成立之后我们感到专业的发展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即有明确的目标定位。2011年,大庆师范学院已经将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先后到许多软件企业和同类高校走访调研,根据目前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和生源层次特点,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大批初级应用型和部分中级工程型软件人才上,即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油田发展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软件企业以及信息产业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维护、管理和软件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
明确了培养目标,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培养人”。为此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及大庆师范学院的生源特点,对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全面调整,按照新的培养目标,以软件开发及生命周期为线索对核心课程和模块课程重新布局,课程设置整体向实践应用方向倾斜,本科四年级不再设置课堂教学,而是用于实践或实训,理论教学总体课时删减,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实践学时大幅增加,加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便于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一)“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软件行业的社会需求,面向应用、面向工程培养从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中、低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人员、软件项目策划和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是靠工作经验积累才能逐步达到的。因此围绕着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将素质与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技术、技能以及工程经验为教学主体,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相适应的课程,增加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模块课程,以保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我们采用“2+1+1”模式(即两年基础课、一年专业拓展课、一年企业实践课),课程体系为“平台+模块”(基础课程平台、专业模块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素质拓展环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课程包括软件工程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在原来程序设计语言类、软件开发工具课程基础上增加了软件工程化开发模块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建模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选修课不仅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还设置了方向提高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此外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和素质拓展训练(人文、艺术等通识选修课、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活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安全级心理健康教育等)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经过三个阶段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阶段、专业技能训练和素质拓展教育阶段、企业实训阶段),可以直接面向就业企业。
(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实训
实践教学是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5]。改革后的教学方案中,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创新训练与竞赛、专业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学分已占总学分的32%。学生大三时所学课程,是根据社会需求由企业和专业针对学生特点共同制定的,融入了软件开发全过程所涉及的工具和方法,为学生实训做好了铺垫,这期间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际项目驱动教学,甚至直接聘请企业工程师前来授课,把丰富的工作经验融入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庆师范学院积极与地方企业联合,以社会需求目标导向为基准,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努力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作为实训基地的企业每学年都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需求和新技术发展等介绍;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实训基地,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开发训练,90%以上的学生经过3―5个月的实训直接应聘上岗,毕业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派专业教师前往企业跟班实训,一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大型软件开发的经验,因此每个假期都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有七位教师取得了全国计算机专业教师软件工程设计开发“双师型”教师证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经过两年的践行,大庆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根据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需求,探索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规律,确定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专业方向分类加主流软件技术分类》的多元化培养方案,即根据社会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工程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通过创新计划和学科竞赛等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训帮助学生快速达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学生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将原来仅以主流软件划分的学习方向细分为专业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软件开发与管理、移动网络编程、嵌入式软件开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专业方向,学习更精细的专业课程,做到厚基础、宽口径,更好地为地方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素质软件人才。
参考文献:
[1][3]韩中元,雷国华,李军.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人才培
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0).
[2][4]王晓银.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陕西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
关键词:计算机;分区;软件;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4-5409-03
高校计算机机房是高校重要的教学资源,洛阳理工学院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不但负责学校计算机中心机房建设、管理、运行与维护的工作,还承担以下几项任务:一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任务;二是学院一部分专业课的上机任务;三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上机考试任务;四是机房业余开放任务;五是对外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或考试任务。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平均每学期都要承担150-200个班的上机实验教学任务,据统计2011-2012年平均学时数为128600,课程实验任务集中于10-12周内完成,上机密度大,课时集中,机房短期利用率非常高,机房管理的任务量也很大。
为了进一步满足学院教学的需要,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上机软硬件环境,目前我院实验中心装配了3个机房共128台“戴尔3010”新机器用于更新较低配置的计算机。新计算机主要配置为G2020双核2.9G的CPU,4G内存卡, 500G硬盘,独立显卡,集成网卡。另外,为便于机房管理的特殊要求还增加了增霸卡,完全能满足现在与未来几年管理与教学的需要。如何高效率管理维护1000多台机器,并使计算机软硬件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呢?我认为对新机房的硬盘分区及软件安装进行合理规划非常重要。
1 分区与规划的原因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机房现阶段要满足在windows XP系统下二是可以在win7系统下完成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三是接受临时外来专业培训或考试而不影响机房正常使用;四是保证机房正常的业余开放,并能够提供方便工作人员管理的手段,还应该保留完整的上机记录;五是机房常用数据备份。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该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改革,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基础课很有可能还会由使用windows XP系统更改为使用win7系统,我们也应为未来的教学预留系统,也为教师提前准备新课提供帮助。因此,对新机器的系统规划应该是:利用增霸卡功能对计算机硬盘进行分区,为不同的任务建立不同的系统分区或多个系统分区,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根据需要设为保护和隐藏,以便使用时快速切换系统分区。
2 分区的规划
Beiyong分区:基础课的备用分区,一旦上课的XP分区出现一时不好解决的问题或一时解决不了问题,如网络突然中断、机房管理系统有问题时可以直接切换到此分区来应对紧急情况。它作为上课分区的备用分区,仅仅安装xp系统分区的必用程序,只要能满足上课的最低要求即可。
WinXP分区:正常上课的分区,安装所有常用软件,如QQ、QQ影音、Flash player、Office、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VB、VF、VC、TC、AutoCAD、360杀毒、360安全卫士、机房管理系统、天宇电子教室、迅雷。
Djks分区:它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专用分区,平时不使用。仅仅安装洛阳理工学院承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应级别相应科目的考试软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即win7系统加等级考试软件。
Win7分区:为未来计算机基础课更换系统的发展做准备。现阶段可以满足老师提前备课、进行教科研的需要,为以后更换教材打好基础。只安装涉及老师讲授基础课所使用的软件,如:office、VB、VF 、VC、TC等最基础的软件。
Win7bak分区:它与win7配合使用,当出现未来系统软件所占空间很大时,也可以将它变为Win7的从属分区,作为win7的另一个磁盘出现,扩充win7的分区空间,满足未来win7作为基础教学上课分区。
PeiXun分区:为承接临时外来培训任务而准备。比如数学建模比赛培训、银行考试、计算机培训、会计培训、后勤培训等等,将此分区做成一个主流的操作系统。待培训时,根据需要来安装专用软件,使用完后不用还原。等到下次培训时利用软件进行传回。
Data分区:它是数据的共享分区,将常用的软件、驱动、系统光盘及有可能临时使用的软件进行备份,也可以在任意操作系统分区中显示出来,供用户存储数据。
3 安装软件的规划
3.1 系统安装方法的规划与选择
机房购买的计算机一般都是同样的配置,安装系统和软件时,只要装好一台样机,把它作为发送端,其余的机器作为接收端,然后利用网络拷贝将发送端的数据传给接收端就可以完成装机。鉴于新机房机器有增霸卡,需要先安装增霸卡,再安装操作系统。利用增霸卡可保护多个硬盘分区的功能,将硬盘分成7个区,其中beiyong分区、PeiXun分区、WinXP分区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Djks分区、Win7分区采用win7操作系统;根据相应的操作系统安装对应的软件,最后加载硬盘保护程序,逐个分区完成安装。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考虑到由于新机器没有配光驱,因此采用时下流行的U盘安装操作系统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网上提供U盘安装系统的软件有不少,如:大白菜、老毛桃、雨林木风等等,根据熟悉程度,笔者选用了大白菜U盘安装,同时,为保证机房的安全与稳定,操作系统最好都用原版来安装。
3.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一个光驱、增霸卡安装光盘、一个U盘、大白菜网站下载制作启动U盘的程序、制作启动U盘、windows xp原版系统的iso镜像、Windows7系统的iso镜像、解压缩软件rar、下载windows7小马激活工具、下载驱动精灵或驱动人生软件以实现自动快速的安装机器的各种驱动程序,下载office2012的激活工具并将其保存到U盘中、下载每个分区所需安装的软件上传到学校ftp、设计计算机名、分组名、准备机房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office的安装序列号、winXp的安装序列号。
3.3 安装前的设置工作
正确的连接光驱,开机后按F12 在BIOS SetUp中将光驱设为第一启动顺序,然后选择Security/Hdd protection Support,勾选Hdd protection Support,另外还要注意选system Configuration/Sata operation,选中ATA,点击确认,计算机重新启动。
3.4 安装流程图
3.4.1 安装发送端流程图(如图1所示)
3.4.2 网络克隆接收端流程图(如图2所示)
3.5 安装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网络拷贝前首先将准备的样机全面检查一下,再者确保所有机器增霸卡安装界面都可以正常显示,确保机房的内部网络畅通,而且与外网在物理上也已彻底断开,以防止网络间的相互干扰。
机房的业余开放需要保留完整的上机记录,因此计算机的IP地址、计算机名要固定下来。发送端到等待登陆界面时,按机房布置所需要的顺序一台一台启动本机房的计算机,让所有计算机按顺序依次登录到发送端,这样发送端可以自动检测、显示每台计算机的登陆序号和MAC地址,也就能为所有登录的接收端自动分配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然后锁定当前IP分配信息,就可以保持原有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不变,以后不需要按顺序启动计算机了。
发送数据时,先选择网络升级、再选择传送参数,这样能保证发射途中就算突然断电也不会破坏分区信息。第一次发送数据,要选择发送全部操作系统,并选择传输完成后自动修改IP,这样数据传输结束后,接收端计算机会自动进到操作系统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有几个操作系统就会重启几次。
4 结束语
以上是对高校计算机新建机房硬盘分区与软件安装规划的心得。在机房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机房管理者只要充分了解机房所承担的任务和实际特点,深刻理解软硬件的原理和方法,运用新技术对计算机进行灵活、合理、有效的规划,就能做到管理省心,用机方便,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郭雅.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软件安装与维护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0(35).
1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带动了应用软件的开发热潮,各行各业以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将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作为企业发展内容的主要部分。而应用软件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需要以软件安全性保障为主要目标。在应用软件的设计阶段、开发阶段以及测试阶段都需要凭借有效、合理、科学的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体系以提升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包括网络环境中的数据流通、应对故障时的连续运作保障、软件产品以及平台系统对攻击的抵御和恢复能力、应用软件的使用可信程度。对于应用软件安全性研究的意义可以从应用软件的安全风险进行反向分析:
首先,由于软件开发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环境中的应用软件的数量迅速增长、种类愈发多元化,从功能性、应用性、专业性等特征方面具有所不同,势必会造成应用软件使用过程中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数量、种类的增加。这些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对应用软件乃至系统平台的负面影响可大可小,如若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补救,极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因此,对于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势在必行。
其次,相比于网络时展初期,如今的网络环境趋向于开放、互连,应用软件凭借端口、接口作为连接与信息数据流通的主要通道,流经接口和端口的数据信息富含不安全因素的可能性对于应用软件的使用安全性会形成具有不确定性的威胁。正式由于应用软件使用环境的影响,令其安全性直接面临攻击。如若缺乏安全性保障体系,将会大大挫伤应用软件的功能性及整体性能。
再次,如今的应用软件开发市场正朝着升级、扩充的方向发展,安全漏洞和安全风险也会更加凸显。目前,国内外虽然对于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的量化标准及方法仍然处于初期研究水平。
2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有效性提升原则
结合实践经验,对于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改善方向集中于应用软件安全性测试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应用软件安全漏洞进行测试、功能性安全参数进行测试两类研究方向。可采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基于语言测试、基于故障的安全测试以及形式化安全测试的结果统计与分析。其中,对于应用软件的属性测试及模糊测试的安全性也需要引起重视。参考国外此领域的研究方向,将今后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按照定性、安全度量和用户体验三个发展方向予以阐述:
首先,为提升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方法在实际运作中的有效性,基于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沿用现阶段安全性评价从业领域内的以主管定性评价方法为主的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体系即可。采取人工核对、表格记录的简单方法从软件应用层面予以评价,可以直观反映应用软件的使用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今后对于此类安全性评价方法需要相关企业制定具有一致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进一步减轻人工检测、评价过程中的精力消耗以及可能产生的错误率。
其次,所谓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的安全度量,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些安全性能评估过程或手段,以偏序集中任选的某个参数值来代表应用软件所处网络平台系统环境中的信息系统安全相关性质。也就是说,安全度量体现的是对应用软件安全与否的信任程度的描述、比较。其评价过程及结果建立于度量模型的运行。未来这种评价方法的发展着眼点需要集中于度量框架的匹配度、度量元的可测性高低以及测量结果的解释便捷性。
再次,应用软件归根结底是供软件使用者和开发者使用的,因此,其安全性指标的高低的直接受影响群体便是应用软件的用户群,因此,对于应用软件的安全性评价而言,用户满意度以及用户体验是不得不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有研究者就此议题得出一些结论,其认为以时间元素为主要计算核心的安全功能组件的安全服务满意度计算原则对于应用软件安全性评价而言具有合理性。结合我国应用软件市场环境而言,这一改进对策具有可行性,相关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用户使用过程的监控以及必要的数据统计,得到基于安全性层面的应用软件使用改进建议。换言之,用户体验可以作为应用软件安全性的评价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