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当我校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时,我们开展了“调研先行,建设同步”的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型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

问道教师

问卷调研

调查题目: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调研

调查对象:中小学所有教师

调查内容:

1.你希望数字校园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求?

2.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3.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好的资源向学校推荐?

调研结论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注重新建项目与已有软硬件的整合;注重我校应用与市、区统配应用的整合,同时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激发中层的创造力;提高师生的信息能力;在学校建立起一支信息化中坚队伍。

学校信息化核心特征

我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注重内容,讲求实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验至上,运用为先;适度规划,绿色环保。

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

实行校企合作,将校园IT服务外包,真正解放学校的信息中心。使其主要职责由日常维护转变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工作、对IT服务外包商工作进行管理,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师生获取资源的渠道、帮助教学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积极建立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起引领作用。

技术探索,协同发展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它表现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科资源、改变教学行为,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的基本要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运用的学习活动,内化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此,我们尝试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整合实践,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信息技术与日常办公管理。我校办公管理软件较多,最具典型意义的是OA管理系统。使用OA管理系统,实现了我校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解决了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达到了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如文件的处理,各种会议的通知,申请、汇报等,都是流程性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实施OA管理系统避免了我校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3)信息技术与教师工作评价。我校开发了学籍管理平台,并构建了教学评价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态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绘制教师教学情况趋势图,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改善了评价的效果。

(4)信息技术与教师团队建设。信息技术给教师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我们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实现多种方式的沟通。如采用OA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技术,实现教师间便利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交流和非实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正在筹划通过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互听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5)信息技术与教师校本教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应该激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架设合作交流的桥梁。我们构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让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接点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大大提高了教研效率,教师还能观看其他学科的教学录像,对多学科教学整合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率,我校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更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应用习惯,提高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室。我校经济学实验室的计算机分别安装了教师端、学生端两种金融软件,以便实现师生更好地互动。这类教学金融软件主要应用于大专院校,在中学课程中融入这类软件还十分罕见。为了保障软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实效,公司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实验班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此外,软件的设计也将在未来的使用中根据师生的反馈不断做出更新调整,为育英学子的深入学习保驾护航。

问题与思考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并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如何将业界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模式成熟的软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如何体现办学思想,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解决数字校园整合现有,扩展未来,开放先进,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5-0069-02

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职业教育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上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普通高中那种规范明确的大一统标准,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全面深入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特征也在无形之中决定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定位,即根据职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建设实用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注重轻量级、校本开发性,而不强调大规模、高端理论性。

二、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目前我校教学资源还未形成体系、对课堂教学及教学科研工作还未起到应有的支撑辅助作用、网络课程及人机教学等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规模的问题。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层面主要着眼于服务教学实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校自主开发与积累,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架构,为一线学科教学改革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搭建平台,从而为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撑,不断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手段解决教学科研问题、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层次。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三、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小组主要成员、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整体构思和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我们形成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制订了《全面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案》,使今后的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有位可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计划与方案可以概括为“1个基础平台、3个专题系统、6个资源库”, 即在基础平台的信息环境下,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可扩充的教学资源架构,同时此架构可以为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提供优质的主体资源。图1所示的概念图可以形象地标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夯实1个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即我校已成功运行了3年的鹏达电子校务系统平台,借此平台,学校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如学分数据库、网上评教、智能排课、信息共享等,逐步强化了我校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观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其中完整且不断更新的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学分等信息)将是所有专题系统的数据源。今后也将进一步充分应用平台中的其它功能不断夯实电子校务平台的应用。

2.引入3个专题系统

3个专题系统即题库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

题库系统已于2011年引入,目的是建立各学科较完整规范的试题资源库,从而实现试卷生成和在线考核。目前系统中已建立了31门学科题库、5000多道试题,并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对两门学科成功试点使用了此系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优化题库质量”,多进行常态化的题库更新工作,学校将继续做好学科题库创建的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使更多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能够试点使用此系统,进行试卷生成或上机测试阅卷工作,使题库系统真正发挥实效,实现课程考核内容资源化和信息化。

教学资源系统即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其作用是对各类教学电子资源进行规范化智能化管理,能够提供教学资源的上传、审核、搜索、浏览、评价、收藏等功能,支持目录结构导入的方式。在这个“容器”的管理下,各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网页、视频、音频文件、flash文件等)和各主题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堂录像、课件系列、教研论文等)将被有机地整合和存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生长,成为各学科网络课程体系的主体资源。

网络课程系统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该系统能够按照专业课程分类展现网络课程,提供网络课程的检索与查询。学生可登录系统学习网络课程、通过向网络教师提问互动、进行网络练习与考试。教师可登录系统管理学生学习进度、解答学生学习问题、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等等。在网络课程系统的支持下,静态的教学资源将“活化”为互动的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互动,将从多个角度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持,辅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等,弥补统一性教学的种种不足,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3.建立6个资源库

3个专题系统就像3个智能化的容器,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存储和管理。除学科题库外,资源库还包括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教研论文库、网络课程库。其中,学科题库以学科为单位;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都以学科为基础自成体系,以每个知识块为一个基本单位,但三者应从知识主题上保持基本同步和呼应;网络课程库则是在前5种资源较为丰富成熟的基础上,二次加工整合形成的应用型综合资源库。

由于各类资源库庞大繁杂,建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校教育中,专业教学常常需要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资源库的建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

各类资源库虽然庞大繁杂,但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多年来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发展,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积跬步”必然“成千里”,教师通过动手实践或分工协作,手中积累了大量或零散或小成体系的题库、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料,其中凝结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思想,具有形成体系、实现共享的价值。

四、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手段

学校将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措施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举行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工作方案的解读和整体分工动员,明确了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并在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中多次进行理念渗透和培训,使“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建立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提升教科研成果层次”的目标和理念逐渐为教师所熟知和认同。

学校力图以“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为工作思路,做到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及时总结、逐步完善。各部门人员的基本职责为:

(1)校级领导牵头指挥、整体决策。

(2)项目负责人(教务处干部)拟定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性计划表,邀请专家对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做好教师动员、过程管理和阶段检查指导工作。

(3)教研组长积极做好本组教师的任务分工和协调工作,以集备组为单位成立学科资源小组,明确各学科负责人、组内分工和计划进度。

(4)学科教师根据分工,要分步骤、有重点、常态化地做好各类教学资源文件的整理、汇编和导入工作,逐步形成较完整、规范的各类学科资源体系。

第3篇

关键词:学校 教学档案 内容 特性 问题 措施

教学档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按一定的立卷、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的文字材料、图表、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光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材料,是了解教学内容、考查学校历史、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的信息资源,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从事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教学档案的地位与内容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的。作为反映学校主要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教学档案,显而易见地应置于学校一切档案之首,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档案的核心。

教学档案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必须对学校管理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必须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力求完整、准确和系统,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符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套规律特点。具体地说,教学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字材料。

1、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材料。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方面的规划、指示、规定、办法、学校制订的教学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工作总结,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会议记录、教学检查、评估,各级优秀教学质量评奖材料、年终统计报表、学生运动会材料等。

2、招生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的招生计划、规定、生源计划、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

3、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学校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要求及安排、校历表、课程表、各科各段的典型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情况调查表、电化教育中的录音、录像磁带、磁盘、光盘等。

4、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有关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材料,学校有关学科、实验室论证、评估、申报、审批材料,实验室建设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计划、简报、总结材料等。

5、教材方面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教学指导用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社会实践指导书和习题集等。

6、其他方面内容。教师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毕业生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等。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教师业务考核材料。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学生在校花名册等。

二、教学档案的特性

教学档案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自然形成”、“历史记录”、“利用价值”、等一般属性。同时它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其内容和范围既不同于科技档案,也不同于文书档案,是一种具有自己特性的专业档案。

1、记录的成套性。教学活动是一个有工作者、有工作对象、有工作数量、有工作质量,有时空概念,有科学知识,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活动。因此教学档案既有指令性的“招生指标”,又有依据性的“教学计划”;既有原始性的“讲义”、“试题”,又有成果性的“教材”学生探究性学习小论文;既有规章性的“课程安排表”,又有凭证性的“毕业证书存根”。教学活动的规律决定了教学档案必须是一套教学活动记录转化而来的。

2、内容的多学科性。教学档案既有教学管理性的,也有业务成果性的材料,教学内容几乎包罗了人类的全部知识。高级中学除了设置相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微机、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不断加强,教学档案内容多学科属性愈加明显。

3、渠道的分散性。由于教学档案中绝大部份材料产生于学校内部各科室、各位教师,来源较为分散。教学文件材料有来的自教学管理机构的,如招生、毕业升学、学籍管理等;有来自教师手中的教育教学论文等。平时,一般不经收发登记,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个人手中的。这就给教学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也给查找者带来诸多不便。要保证这部分文件的完整系统,就必须根据其渠道分散这一特性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确保教学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4、教学档案与其他档案归档时间的不同步性。文书档案一般是按公元年度归档,在第二年初进行;科技档案则是在一个项目、一个工程或一个产品完成后归档;教学档案则是按教学年度归档,如2008―200年,就是从2008年9月1日开始到2009年8月31日结束。在一个公元年度内不仅有头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而且还有新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三、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收集资料困难。大多数教学、教研人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有的人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理应由自己来保管,怎么能够交档案部门呢。

2、教学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大部分人会认为教学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至于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该由档案部门去做,因此在部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很少涉及到此方面,即使收集到部分移交的材料,也可能因为缺乏统一的可执行性标准,没有对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分类而导致缺乏系统性、关联性。

3、资金缺乏。舆论宣传和管理难以到位,教学档案无所适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无法有限开展。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设想与措施。

正是因为教学档案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而深,有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有的属性,所以必须由专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但是目前许多中学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档案大部分为分散管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二是没有专职档案员,大多数是兼职,而且不熟悉档案工作业务,没有受过专门培训;三、是缺乏这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所以加强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是势在必行和迫在眉睫的。

1、强化档案意识。要依据教学档案工作中的新特点、新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档案法规和档案工作的活动,努力培养广大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要强化主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的档案意识。重点宣传档案法制思想,有效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有关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使依法治档的观念深入全校师生员工的脑海,为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应当实行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负责分管,实行教学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学档案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保持教学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其完整性、系统性。

3、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制订必要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学校名义印发各处、室和部门贯彻执行。如建立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保管、保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使之与有关人员的考核、晋升、职务、职称、工资等挂勾。为明确责任,校档案室应该设计一张各科室档案材料的签收表,注明交接人、交接材料名称、交接时间,以免相互扯皮、推诿责任。年终由校考核组依据档案交接表对各科室负责人的档案移交工作进行考核。

4、成立综合档案室。档案室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工作。成立教学档案工作网络,由教务处指定一位兼职人员负责教学文件材料的积累、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5、科学分类、系统整理档案。分管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搜集各类教学档案材料,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成套,依据国家档案法规标准,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分类、统计编目和系统排列,以便为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准备。科学分类整理教学档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

6、积极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还必须依赖于工作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因此,积极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和设备,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将现代办公技术与教学档案管理相结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