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我校成为北京市第二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时,我们开展了“调研先行,建设同步”的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决策与应用型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
问道教师
问卷调研
调查题目: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调研
调查对象:中小学所有教师
调查内容:
1.你希望数字校园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求?
2.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建议?
3.对于数字校园建设,你有什么好的资源向学校推荐?
调研结论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注重新建项目与已有软硬件的整合;注重我校应用与市、区统配应用的整合,同时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激发中层的创造力;提高师生的信息能力;在学校建立起一支信息化中坚队伍。
学校信息化核心特征
我校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是: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注重内容,讲求实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体验至上,运用为先;适度规划,绿色环保。
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校企合作,服务外包
实行校企合作,将校园IT服务外包,真正解放学校的信息中心。使其主要职责由日常维护转变为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培训、开展课题研究、指导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工作、对IT服务外包商工作进行管理,让校园网真正成为师生获取资源的渠道、帮助教学的工具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积极建立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起引领作用。
技术探索,协同发展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中各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互为作用,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最大效益。它表现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科资源、改变教学行为,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的基本要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运用的学习活动,内化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此,我们尝试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整合实践,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2)信息技术与日常办公管理。我校办公管理软件较多,最具典型意义的是OA管理系统。使用OA管理系统,实现了我校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解决了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达到了高效率的协作。各个部门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如文件的处理,各种会议的通知,申请、汇报等,都是流程性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实施OA管理系统避免了我校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
(3)信息技术与教师工作评价。我校开发了学籍管理平台,并构建了教学评价数据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动态的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评价机制,绘制教师教学情况趋势图,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改善了评价的效果。
(4)信息技术与教师团队建设。信息技术给教师沟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我们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实现多种方式的沟通。如采用OA管理系统和电子邮件技术,实现教师间便利的文字、语音、视频、文件等交流和非实时的沟通,大大提高了沟通的效率;现在正在筹划通过基于校园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使得教师能够在各自办公室参加教研活动,互听课活动等,以提高教师团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5)信息技术与教师校本教研。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应该激励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架设合作交流的桥梁。我们构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让教师在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接点播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大大提高了教研效率,教师还能观看其他学科的教学录像,对多学科教学整合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6)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培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培训的效率,我校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培训过程中,不仅在内容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更注重培养教师良好的应用习惯,提高教师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化应用理念,让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7)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室。我校经济学实验室的计算机分别安装了教师端、学生端两种金融软件,以便实现师生更好地互动。这类教学金融软件主要应用于大专院校,在中学课程中融入这类软件还十分罕见。为了保障软件能够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实效,公司安排了专业人员对实验班的骨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此外,软件的设计也将在未来的使用中根据师生的反馈不断做出更新调整,为育英学子的深入学习保驾护航。
问题与思考
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并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如何将业界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模式成熟的软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如何体现办学思想,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解决数字校园整合现有,扩展未来,开放先进,不断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5-0069-02
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职业教育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上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普通高中那种规范明确的大一统标准,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全面深入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特征也在无形之中决定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定位,即根据职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建设实用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注重轻量级、校本开发性,而不强调大规模、高端理论性。
二、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目前我校教学资源还未形成体系、对课堂教学及教学科研工作还未起到应有的支撑辅助作用、网络课程及人机教学等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规模的问题。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层面主要着眼于服务教学实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校自主开发与积累,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架构,为一线学科教学改革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搭建平台,从而为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撑,不断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手段解决教学科研问题、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层次。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三、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小组主要成员、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整体构思和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我们形成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制订了《全面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案》,使今后的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有位可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计划与方案可以概括为“1个基础平台、3个专题系统、6个资源库”, 即在基础平台的信息环境下,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可扩充的教学资源架构,同时此架构可以为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提供优质的主体资源。图1所示的概念图可以形象地标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夯实1个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即我校已成功运行了3年的鹏达电子校务系统平台,借此平台,学校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如学分数据库、网上评教、智能排课、信息共享等,逐步强化了我校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观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其中完整且不断更新的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学分等信息)将是所有专题系统的数据源。今后也将进一步充分应用平台中的其它功能不断夯实电子校务平台的应用。
2.引入3个专题系统
3个专题系统即题库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
题库系统已于2011年引入,目的是建立各学科较完整规范的试题资源库,从而实现试卷生成和在线考核。目前系统中已建立了31门学科题库、5000多道试题,并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对两门学科成功试点使用了此系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优化题库质量”,多进行常态化的题库更新工作,学校将继续做好学科题库创建的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使更多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能够试点使用此系统,进行试卷生成或上机测试阅卷工作,使题库系统真正发挥实效,实现课程考核内容资源化和信息化。
教学资源系统即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其作用是对各类教学电子资源进行规范化智能化管理,能够提供教学资源的上传、审核、搜索、浏览、评价、收藏等功能,支持目录结构导入的方式。在这个“容器”的管理下,各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网页、视频、音频文件、flash文件等)和各主题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堂录像、课件系列、教研论文等)将被有机地整合和存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生长,成为各学科网络课程体系的主体资源。
网络课程系统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该系统能够按照专业课程分类展现网络课程,提供网络课程的检索与查询。学生可登录系统学习网络课程、通过向网络教师提问互动、进行网络练习与考试。教师可登录系统管理学生学习进度、解答学生学习问题、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等等。在网络课程系统的支持下,静态的教学资源将“活化”为互动的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互动,将从多个角度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持,辅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等,弥补统一性教学的种种不足,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3.建立6个资源库
3个专题系统就像3个智能化的容器,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存储和管理。除学科题库外,资源库还包括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教研论文库、网络课程库。其中,学科题库以学科为单位;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都以学科为基础自成体系,以每个知识块为一个基本单位,但三者应从知识主题上保持基本同步和呼应;网络课程库则是在前5种资源较为丰富成熟的基础上,二次加工整合形成的应用型综合资源库。
由于各类资源库庞大繁杂,建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校教育中,专业教学常常需要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资源库的建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
各类资源库虽然庞大繁杂,但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多年来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发展,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积跬步”必然“成千里”,教师通过动手实践或分工协作,手中积累了大量或零散或小成体系的题库、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料,其中凝结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思想,具有形成体系、实现共享的价值。
四、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手段
学校将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措施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举行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工作方案的解读和整体分工动员,明确了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并在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中多次进行理念渗透和培训,使“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建立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提升教科研成果层次”的目标和理念逐渐为教师所熟知和认同。
学校力图以“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为工作思路,做到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及时总结、逐步完善。各部门人员的基本职责为:
(1)校级领导牵头指挥、整体决策。
(2)项目负责人(教务处干部)拟定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性计划表,邀请专家对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做好教师动员、过程管理和阶段检查指导工作。
(3)教研组长积极做好本组教师的任务分工和协调工作,以集备组为单位成立学科资源小组,明确各学科负责人、组内分工和计划进度。
(4)学科教师根据分工,要分步骤、有重点、常态化地做好各类教学资源文件的整理、汇编和导入工作,逐步形成较完整、规范的各类学科资源体系。
关键词:学校 教学档案 内容 特性 问题 措施
教学档案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按一定的立卷、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的文字材料、图表、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光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材料,是了解教学内容、考查学校历史、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的信息资源,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从事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教学档案的地位与内容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的。作为反映学校主要活动的真实的历史记录――教学档案,显而易见地应置于学校一切档案之首,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档案的核心。
教学档案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必须对学校管理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必须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力求完整、准确和系统,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符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套规律特点。具体地说,教学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字材料。
1、教学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综合性材料。主要包括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方面的规划、指示、规定、办法、学校制订的教学工作规划、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工作总结,有关教学方面的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会议记录、教学检查、评估,各级优秀教学质量评奖材料、年终统计报表、学生运动会材料等。
2、招生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材料,学校的招生计划、规定、生源计划、新生录取材料及新生名单。
3、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实践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学校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要求及安排、校历表、课程表、各科各段的典型教案、重要备课记录、教师情况调查表、电化教育中的录音、录像磁带、磁盘、光盘等。
4、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有关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文件材料,学校有关学科、实验室论证、评估、申报、审批材料,实验室建设材料,学科、实验室建设计划、简报、总结材料等。
5、教材方面的文字材料。主要包括:教学指导用书、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社会实践指导书和习题集等。
6、其他方面内容。教师培训方面的文件材料,毕业生工作方面的文件材料,学籍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等。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教师业务考核材料。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卡片,学生成绩总册,学生在校花名册等。
二、教学档案的特性
教学档案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自然形成”、“历史记录”、“利用价值”、等一般属性。同时它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其内容和范围既不同于科技档案,也不同于文书档案,是一种具有自己特性的专业档案。
1、记录的成套性。教学活动是一个有工作者、有工作对象、有工作数量、有工作质量,有时空概念,有科学知识,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活动。因此教学档案既有指令性的“招生指标”,又有依据性的“教学计划”;既有原始性的“讲义”、“试题”,又有成果性的“教材”学生探究性学习小论文;既有规章性的“课程安排表”,又有凭证性的“毕业证书存根”。教学活动的规律决定了教学档案必须是一套教学活动记录转化而来的。
2、内容的多学科性。教学档案既有教学管理性的,也有业务成果性的材料,教学内容几乎包罗了人类的全部知识。高级中学除了设置相应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微机、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不断加强,教学档案内容多学科属性愈加明显。
3、渠道的分散性。由于教学档案中绝大部份材料产生于学校内部各科室、各位教师,来源较为分散。教学文件材料有来的自教学管理机构的,如招生、毕业升学、学籍管理等;有来自教师手中的教育教学论文等。平时,一般不经收发登记,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个人手中的。这就给教学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也给查找者带来诸多不便。要保证这部分文件的完整系统,就必须根据其渠道分散这一特性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以确保教学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4、教学档案与其他档案归档时间的不同步性。文书档案一般是按公元年度归档,在第二年初进行;科技档案则是在一个项目、一个工程或一个产品完成后归档;教学档案则是按教学年度归档,如2008―200年,就是从2008年9月1日开始到2009年8月31日结束。在一个公元年度内不仅有头一学年的第二学期,而且还有新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三、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收集资料困难。大多数教学、教研人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有的人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理应由自己来保管,怎么能够交档案部门呢。
2、教学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缺乏沟通与协调。大部分人会认为教学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至于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该由档案部门去做,因此在部门规划和工作制度中,很少涉及到此方面,即使收集到部分移交的材料,也可能因为缺乏统一的可执行性标准,没有对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分类而导致缺乏系统性、关联性。
3、资金缺乏。舆论宣传和管理难以到位,教学档案无所适从,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无法有限开展。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几点设想与措施。
正是因为教学档案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而深,有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有的属性,所以必须由专人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但是目前许多中学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学档案大部分为分散管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二是没有专职档案员,大多数是兼职,而且不熟悉档案工作业务,没有受过专门培训;三、是缺乏这方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所以加强教学档案的科学管理,是势在必行和迫在眉睫的。
1、强化档案意识。要依据教学档案工作中的新特点、新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宣传档案法规和档案工作的活动,努力培养广大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特别是要强化主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的档案意识。重点宣传档案法制思想,有效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有关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使依法治档的观念深入全校师生员工的脑海,为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加强领导,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教学档案的管理应当实行由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负责分管,实行教学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学档案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保持教学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其完整性、系统性。
3、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制订必要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学校名义印发各处、室和部门贯彻执行。如建立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保管、保密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使之与有关人员的考核、晋升、职务、职称、工资等挂勾。为明确责任,校档案室应该设计一张各科室档案材料的签收表,注明交接人、交接材料名称、交接时间,以免相互扯皮、推诿责任。年终由校考核组依据档案交接表对各科室负责人的档案移交工作进行考核。
4、成立综合档案室。档案室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工作。成立教学档案工作网络,由教务处指定一位兼职人员负责教学文件材料的积累、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5、科学分类、系统整理档案。分管教学档案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搜集各类教学档案材料,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成套,依据国家档案法规标准,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鉴定分类、统计编目和系统排列,以便为开发利用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做好准备。科学分类整理教学档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中心环节。
6、积极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还必须依赖于工作方法的改进和现代办公技术的应用。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因此,积极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和设备,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将现代办公技术与教学档案管理相结合,是实现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语文教学 合理分担 学科共建
“大语文教育”口号喊了不少年,结果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向生活、社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开始关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如初高中古诗文名篇背诵的推荐,名著阅读的规定,高中语文教材古今中外名家作品的广泛选进,等等),开始反思学习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语文教学不再忽视生活之源,不再局促于课本这个小圈子,也不再放弃学习主体的参与。然而当我们把教学的视野从校内投向校外,当课本投向社会的时候,对学校内部其他学科教学施加于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未尽到必要的关注义务。
近读高万祥先生文章《让学生用语文行走天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期),获知高先生在张家港中学全新打造该校大语文学习品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和资源品位,大为感奋。高先生集语文教育专家与校长于一身,故能畅其所欲地实践他的大语文教育理念,不啻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欣羡之余,又不无杞人之忧,何哉?一,我辈中象高先生这样学有专长又身执学校权柄的语文教师能有几人?二,现实中,又有多少开明的校长能够竭尽所能,慷慨地对语文学科作如此幅度的倾斜?三,是否可以说,解决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和必备的阅读条件后,大语文教育目标就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绝对不是。
人的行为的连续发生直接表现为对时间的占有。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学习压力十分繁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在确保必不可少的作息时间之后,可供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如此有限的时间如果不加合理分配利用,必将造成浪费和盲目无节制地争夺占用,形成学科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其中语文学科则成为这场时间争夺战中的最大受害者。
一
经调查发现,目前,语文学科正在受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包抄”,语文学科“做大”的领地正在被“蚕食”。
1.学生阅读的时间被挤占。现在的初中学生从早晨7点多到下午6点,几乎都在上课和做习题中度过,每天几门课的作业任务还要留待放学后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试问,等到一天学习任务完成后,还有多少学生有时间、精力再进行语文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难得有个周末或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还要疲于奔命于各种培训班和家教,至于指定的中外名著阅读,只有靠小学预先铺就的“底子”来应付,要么只有请语文老师代劳,临到考试,进行名著缩写“速成”,记些现成的文学常识和现成的“观点”应对考试。
2.阅读空间的丧失。与阅读时间被挤占,用于其他学科相比,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学生在阅读空间上一再“丧师失地”。
是现在的学校图书资料少,还是阅读场地狭小不足以容纳读者?都不是。你如果到一些学校走一走,图书馆流通率低得难以想象,而阅览室“门可罗雀”。学生图书借阅时间长到几个月、一年、两三年不还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实在抽不出时间,也没这个心情去沉静阅读,只能让这些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在寂静中等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学校90%左右的学生没有时间或没有精力读名著,更谈不上交流讨论名著阅读心得。但这并不是现在的学生都不读书。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从一些学校走廊上经过,不少班级的学生甚至上课都在读课外书,而这些书不外乎鬼神故事、武侠言情或者漫画卡通一类的地摊文学和缺少“钙质”的休闲快餐,并以此缓解学习的压力。殊不知,这不仅不能树直学生的精神支柱,反而像精神鸦片,使他们意志涣散、精神萎靡,正所谓“读坏书比不读书危害更大”。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是语文教育在学科竞争中最大的失败。
3.学生有倾向性地“偏科”。不知从何时起,语文学科成了华而不实的“琉璃球”,成为只可观赏而不实用的代名词。尤其在电子科技浪潮狂飙突进的今天,“重理轻文”又沉渣泛滥,又几乎淹没了语文学科求救的呼声。
语文因其是母语,“一听就懂”,更因其“见效不快”而倍受中学生的冷遇。粗略估算,大概在一百个上家教的学生中,上数、理、化、外四门学科的要占90%还多,其中10%不到的学生,也只会在语文“病入膏肓”的情形下才“病急乱投医”,或者在考前从老师处求得一些“祖传秘籍”,以补急用。试想,抛却了大量的过程性的情感体验,语文还成其为语文吗?
我教过一个毕业班,临近中考时不少学习尖子,甚至包括那些语文成绩优异者,都放弃了语文作业和作文训练。不少学生都把语文作业放在其他学科之后完成。遇到其他作业忙的时候,放弃不做的必是语文。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沦为“商人妇”的原因,难道是“因其不争”才“致其不幸”?并非全是,要怪的不仅是语文教师没有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增强学科吸引力,根本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不知从何时起,学习渐渐步入“天下事都为考而来”的功利之途,语文教学未能也不敢免俗,因此现有的考试体制如果不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仍将在夹缝中求生存,必将出现:老师想做的不敢讲,学生想学想看的书学不到、看不到的情况。就说“名著阅读”,如果考不到,又会有几个老师敢讲(怕浪费时间、影响进度,怕被戴上“不无正业”的帽子)?又会有几个学生去读,去“速成”?“读它又考不到,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习题”的议论并不少见。难怪乎每当发生学科学习冲突时,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让语文作出让步和“牺牲”。
(2)教学评价标准失真,人为地放纵学科间的恶性竞争。教学考核如果单凭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说明问题的依据,必将导致教师间对教学时间的激烈争夺。这在毕业班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学校不注重过程化评价,忽略学科教学中教师情感、态度的投入和人格、道德的影响力,责任、义务的履行;不考察教师教学的隐性效果,仅凭一次中考、高考“一锤子买卖”,轻率地评价一名教师的功过得失,结果评价标准缺乏公正和客观、全面性,引发了学科间的争时大战。学生在老师的“轮番轰炸”下,除了疲于应付又何谈静心阅读外,又何谈向生活学习语文,将来又何能用语文行走天下?只能是:“满眼满耳全不是,心中只有习题集。”
(3)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必要的客观调控。如果不能根据学科特点,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学科学习提出科学要求,就势必急功近利,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如少数学校在安排提优补差时,惟独不考虑的学科就是政治和语文;而在课时的设置上,又往往违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擅自增加数理化等学科的课时量,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丧失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少数学校,甚至中午都安排上课,学生还有到图书馆阅读和查找资料的时间吗?
二
改变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像高万祥先生说的,让语文成为一种“做的哲学”,我想不只是全体语文老师要“有所为”,还需要学校这一层面上的支持,特别要强调学科谦让,各学科与语文共建,达到共进和双赢的目的。
1.实现自上而下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改变中国教育命运的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执行者。
一方面,语文考试改革要加大力度,实现更大的创新,用考试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接受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教育,同时还要在其他学科考试中渗透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考察,达到学科的“大综合”。一句话,各学科要像语文学科命题关心其他学科一样关心语文。近年来,在语文学科考试中,把阅读自然科学说明文作为主要的能力来考查,就是在语文中渗透科学教育。给几何图形、表格、标识写一段说明文字等,这都表明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关注,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数学、物理、化学中考查学生的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书写能力呢?像竺可桢从唐诗中研究物理学一样,科学的理性研究与语文的形象表达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尽管培养“通才”型教师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在学科和谐发展中的协调作用,特别应加大语文学习资源的投入,树立大语文观念,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环境,尤其应加强语文和各学科共建方面的专题研究,把语文学科发展与学校品牌战略联系起来。像高万祥校长那样大造舆论,超常规地把语文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发展,有力地把大语文的教育理念植根在全体师生心目中,借助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其他学科更快发展。在这一点上,学校行政领导并非无可作为。苏步青教授在任复旦校长时规定考复旦语文底线的举措至今仍有良好的启示。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增长加快、国家间的人才竞争日趋加剧的态势下,综合型大学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1.时代需要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
国际人才竞争和国家空前的社会变革对综合型大学现代经济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以关爱他人、维护社会、国家利益为特征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更加突出的地位。培养一大批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领军人物是时代赋予综合型大学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百年老校的四川大学,如何把自己办学历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现有的多学科优势有效地融入到现代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是一项急需探索的重要任务。
2.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经济学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对大学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创造性工作习惯的高素质创新型经济学人才是摆在综合型大学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将综合型大学的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这是综合型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3.高度综合的科技发展趋势需要跨学科复合型经济学人才
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趋势。这种趋势要求综合型大学既要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更应重视跨学科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如何充分发挥多学科的潜力和优势推动经济学人才培养是急迫解决的重大课题。
4.经济全球化趋势需要国际化经济学人才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更加密不可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并可以胜出的高素质的国际化经济学人才,是时代的要求。综合型大学不仅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和重大问题讨论研究,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能源和人口等热点问题为己任,还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危机为己任的精英人才。我们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借鉴吸取世界一流综合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5.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迫切需要高素质的现代经济学人才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国家要求成渝两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为推动全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宏伟实践,迫切要求地处西部的四川大学必须加快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现代经济学人才。
二、四川大学构建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路
1.指导思想
四川大学提出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本科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个坚持:始终坚持以经济学为指导;两个重视:重视基础理论、重视应用能力;三个面向:面向西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种能力: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培养目标
四川大学提出的目标是培养造就“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
3.培养思路
四川大学认为综合型大学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思路是:一是坚持精英教育。二是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实施宽口径专业培养。三是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突出科研促进教学,学校著名的教师、学者为本科生授课,一流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优质资源共享。四是坚持重视学科教学,建立跨学科、文理渗透和以探究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并注重平衡,突出基础。基础课程按照“综合化、多层次”的原则进行整合,专业课程按照“小型化、针对性”原则进行设置。五是坚持研究型教学,寓研于教。实施启发式讲授,批判性思维,研究性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六是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者和参与者。七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全球的意识、胸怀天下的境界。八是强调第二课堂特别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九是强调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
4.培养措施
(1)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教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科教学是所有教学的重点和龙头,搞好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就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规范本科教学管理。为此,近年来,学校采取了明确的发展举措: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形成适应2l世纪要求的现代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定位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高素质”、具有多种适应能力的现代经济学人才;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按照加强理论基础,提高人才素质,注重国际接轨、自主选修的原则来实施;在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上,依据内容具有先进性并充分反映21世纪对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运用现代化方法和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2)各项工作围绕教学中心地位展开,切实保障和推动教学工作。学校为切实保障和推动教学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做到“四个投入”和“四个到位”,即领导投入、教师和教辅投入、学生投入和科研投入,经费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和考核到位。
(3)处理好各办学层次(形式)的关系。为实现“优良”的教学效果,学校十分重视处理好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的关系。一是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继续教育,各专业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直接为改革开放和经
济建设服务。二是保证主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把本科教育置于各层次教育的主置。尽管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等都有一定发展,但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从未动摇过。一方面,确保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为其他层次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其他层次的适度发展又促进了本科教育的更大发展。通过主次分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证了教育层次的协调发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按照“内培外引,提高整体素质,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不断采取新举措,建设了一支整体结构合理、博士为主、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基本满足经济学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学校还非常注重现有教师的进修与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并积极引进年轻人才,使得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良好。为了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学校积极争取从其他院校引进高学历的青年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同时,还通过派出教师进入国内外博士后流动站、参加学术交流、短期学习培训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
(5)严格执教条件,坚持教授上本科讲坛。学校一直重视主讲教师的资格问题,要求主讲教师应取得资格证书或者具有硕士学位或者讲师以上职称。为此,学校安排199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先参加岗前培训,并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必要条件。近三年来,经济学主讲教师都符合主讲教师任职资格,教授上本科讲坛第一线已经形成为一种传统,并且直接参与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
(6)注重图书室、实验室建设。学校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并专门在经济学院建立了图书馆。目前仅经济学院就拥有图书资料共计2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11万余册,外文图书、欧盟文献资料15万余册;各种经济类报刊400余种。为适应教学科研需要,经济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图书情报资料建设,拓展图书资料的种类,提高藏书的质量,特别是利用国际间的校际交流,提高外文最新原版书的比重。为了满足教师、学生各类读者的需要,图书室延长服务时间。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经济学院还建立电子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
(7)重视本科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是确保教学的实践环节得以顺利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商务部门、税务局部门、证券公司和银行部门建立了本科生实践实习基地,为本科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8)加大投入,改善教师教学条件。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在现有条件下,不断加大对本科教育的经费投入,使学校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了实现本科教学手段现代化,保证多媒体教学要求,为每个教师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
(9)推进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学校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理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定位,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办学层次,使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经济学院已建成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世界经济),三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经济学、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为了反映时代要求,重新修改调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把经济学科各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即平台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力求理论扎实,选修课力求形式多元化。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中,特别注重强化经济类本科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在本科教学计划中设置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为配合实践教学,经常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研讨会,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研究现实问题的基本素质。
(10)反映时代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结合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总体安排,自2001年以来先后4次修订本科的教学计划。目前,每个年级均有自身适用的学分制教学计划。2004上半年制定的2004级学分制本科教学计划就充分考虑了学分制实施4年来的反映出的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大胆改革,基本能够适应社会对于经济类本科教育的需要。
(11)配合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国统编教材和自编高质量的教材,另一方面,将国内外最先进、最及时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院内各专业在主要课程的教材使用上尽可能选择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目前该比例已达90%以上。与此同时,2002年以来,我院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进行,先后引进、使用了18本外文原版教材。
(12)积极探索双语教学。自2000年开始,经济学院就确立了以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双语人才为目标,从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到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修订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等环节进行改革探索,并以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两个涉外本科专业为切入点,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师资情况等相关因素,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本科英语课时。2000年,在这两个专业中的“西方经济学”、“商业银行管理”两门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率先试行双语教学。2003年开始招收双语班,重新编制双语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双语课程涵盖专业平台课、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部分选修课。2004年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双语教学。经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编制出台《四川大学双语教学指导性意见》。2005年为进一步规范双语教学,制定了《经济学院关于双语班教学改进措施的决议》。
(13)注重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本科教学管理队伍由教学第一责任人的院长和书记、教学主管院长、教学督导组、教学秘书、教学干事、系主任和党办主任、院办主任以及学生科科长组成,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以中高级为主,学历学位结构中较大部分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结构覆盖了经济学,高教管理等领域学科,队伍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富有创新和开拓意识,能较充分地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管理高素质、高效和复合型的要求。为了构建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一是组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小组。二是建立了全程质量保证体系。三是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每学期开学时制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指导、监督工作。每一学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都有具体的工作总结。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对于本科教学的方向,确保本科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保证作用。
(14)抓好教学环节。一是组建课程组。在全院范围内整合师资力量,以本科教学计划为依据,按照本科培养计划包括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各个专业在课程教学上既有交叉又有特色的特点,学院以课程为核心组建课程组,并分别确定课程组负责人。二是进行题库建设、推行教考分离。科学合理的教学考核是教学质量的指示器,也是改进本科教学的信号灯。
为做到本科教学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院在组建课程组、确定课程负责人的基础上做到大纲、命题、阅卷“三个统一”。在组建课程组并确立课程负责人的同时,确定了以负责人为责任人的课程质量小组。由课程组负责人牵头负责统一制定教学要求、选用课程教材、编写教学大纲、协调教学进度、组织考试命题、建设统一题库、组织流水评卷。
(15)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一是重视培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这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和提高,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制定相应的制度来加以保证,从而形成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的良性机制。实践说明,我们的做法是成功的,全院教师均体现出了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二是严格校规校纪和狠抓学风建设。这方面主要是加强学生纪律教育、严格学风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严格纪律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认真完善、执行学校综合素质测评考核制度、建立院级学生奖励措施、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同时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积极扶持、鼓励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各类文化素质活动,以课外实践基地为依据,青年志愿活动为载体,开展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三、四川大学构建现代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成效
根据经济学院对近三年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情况的总结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较高,达到了各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知识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通过四年的培养,学生既具备了较坚实的理论功底,又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其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1.学生能顺利完成学校开设的各门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
学生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大学语文、“两课”的成绩均较理想,学生的四级通过率较高,大多数学生能在大学毕业前通过四级考试,有70%以上的学生能在毕业前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这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外语进行文字处理与社会交流,提高了学生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能力。同时,由于加强了对大学生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考试成绩较理想,所有学生均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加上对大学语言与“两课”教学的高度重视,我院学生的语言文字处理能力与思想素质均有显著的提高。应当说我院学生通过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学好专业理论与业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并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
根据经济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为学生设置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开设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类级平台课程,为学生打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每个专业都设置了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突出各个专业的特点。在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高度重视理论联系经济现实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和课堂课后的学习讲座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目前,各门专业课都编写了教学大纲,在学院网站上供同学浏览下载。很多课程完成了题库建设,每门课程设立了十套卷子。为配合教学需要,广大教师还加强了课堂讲座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辅导答疑及课余论文写作指导等,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理论,在有效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财政经济问题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3.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全面,有较好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院各专业的学生除能顺利完成全校统一设置的类级平台课程外,在适应各专业特点的专业业务课程“国民经济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投资银行业务”、“税收筹划”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在专业业务课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实务与操作技能,通过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完成业务的处理方案等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本专业领域业务工作的认识处理能力。各专业业务课程的考试内容也注意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4.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
学校在应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的管理上严格要求,出台了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规程及质量标准与管理办法。每一年为学生提供参考选题,同时,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联系经济现实,自选题目进行创新性研究。坚持贯彻四川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条例。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提前一年安排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管理上,严格了论文的选题、开题、大纲写作、初稿修改定稿打印以及论文答辩过程的相关制度,制定了规范统一的论文格式,并要求学生对论文的原创性作出书面保证。毕业论文完成后,学院每年都要对论文选取项题材情况、成绩统计进行总结,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管理的工作提供依据。组织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对每届毕业论文进行抽查,提出专家评审意见,同时对每届的优秀毕业论文,集结成册,供学生参考学习。
5.各专业本科学生考研率明显上升,就业率继续保持高水平
从近几届学生的考研情况分析,学院各届学生都能积极报考研究生,报考研究生人数逐年增长,这可以反映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在经济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中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近四年来,本科学生的考研率均达到了25%以上。各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6.毕业生社会评价较高 由于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培养的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有较突出的表现,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也达到较理想的水平,毕业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使学生大多数都能以较优秀的状态实现就业,同时从各届毕业就业后反馈回学校的情况看,不少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已成为所在工作部位的骨干和领导干部。这种情况,产生了良性的社会反响,使学院能够长期保持优质的本科生源。
7.各类全国大赛获奖成绩显著
从2000年以来,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中连年获奖。如黄莹茜同学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特等奖等。
关键词:教育;调查;环境;思考与建议;工作计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通过调研发现,各县(市)区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在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环境教材、环境教育教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师资力量也不断加强,环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85%,超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要求。
一、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现状调查
截止到2012年,全市共有中小学校621所,被命名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共76所,其中国家级学校1所,省级18所,市级57所。76所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全部开展环境教育,不是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但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537所,环境教育普及率为86%,下图为全市环境教育普及率统计表。
二、当前我市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较薄弱,在很多偏远地方,环境教育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环境教育还存在如下问题:
1、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环境教育专门课程,大部分学校没有环境教育专职教师的配备,一般均为兼职教师,抽样调查的24所学校中,18所环境友好型学校使用《人口与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教材,6所学校没有教材,更没有设立环境教育课程。
2、学生对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了解程度偏低。所有抽样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对环境教育的了解程度较低,只有12.5%左右的学生对环境友好型学校十分了解,而大部分学生处于有点了解和基本不了解的状况(52%的学生选择有点了解,37.8%的学生选择基本不了解)。
3、开展活动的经费不足,上级管理部门与学校开展活动的政策保障不足。
4、应试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矛盾。抽样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96%的学生选择升学压力大是忽视环境教育的主要原因。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通过调研发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环境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校还沉醉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追求升学率依然是各个学校的“头等大事”,重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必然“雷声大雨点小”,即使开展了环境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校园环护意识比较滞后,对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人为破坏环境加剧等环境问题,未引起中小学师生的重视和警惕,一大部分人对上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没有充分认识。
2、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业紧,升学压力大,环境教育的实施与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如此,高中阶段的环境教育在很多学校处在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3、学生接受环境教育的途径有限。中小学环保活动,主要以植树节植树、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日常大扫除等载体进行环保教育外,基本上没有开展其他环保教育活动,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多而行动较少,特别是缺少在课程上对环境教育的渗透。在对“获取环境保护知识的途径”的调查中,只有25.3%的学生反映能在课堂上获取环境保护知识,能够从电视和报刊上获取环境保护知识的学生占72.5%。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各门功课的学习上,基本上没有时间看电视和报刊的时间,这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从这两个途径获得环境保护知识。
4、教师环境教育素质有待提高。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但由于各学科老师在上课时以自己的专业课程为主,很少进行明确的环境教育分工,也没有固定的环境教育计划,环境教教育的教学效果不佳。在随机抽查的31位教师中,有17名老师表示对环境教育、环境友好型学校不是很了解,有78%的老师认为开设环境教育这门课是有必要的,有53%的老师认为自身的环境教育专业知识需要提高与培训。
三、提高我市环境教育普及率的思考与建议
(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环境教育活动
1、采取多学科渗透的方式。通过调研发现,中学阶段主要依靠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来渗透。面对环境教育广泛分布于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到好处地进行学科渗透。教师是否具有环境教育渗透的技能,能否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渗透教学,在教学中能否抓住契机渗透环境教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环境教育的效果。
2、课外活动。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板、校刊校报、学校网页,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向全校学生普及环保知识。还可组织环保主题的演讲、朗诵等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中受到教育。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环境教育基地、科技馆、污水处理厂、莲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参观考察。就某一主题对环境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材料,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调查报告,增强他们的环保自豪感,提高他们学习环境科学的兴趣。
(二)继续加强对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工作。
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是提高我市环境教育普及率的重要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环境友好型学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基础较差,与环境教育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具体的创建过程中,有些学校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就是建设花园式学校,突出抓好校园美化、绿化,创建工作仅仅是一项被动的达标工作等错误认识。绿色学校要求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参与实践的机会。
在现阶段我们要采取措施使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的积极性得到保护,此外,要鼓励和指导更多学校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中,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
(三)构建环境教育支持和保障系统
1、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
对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在职老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在职环保培训。在不影响学习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在职环境教育培训。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配合,充实教师的环境知识,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使教师掌握较多的环境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利用暑假时间,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班,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在学期中间组织教师观摩、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鼓励教师从事环境教育科研,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反思环境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师们环境教育能力和水平。
2、增加环境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学校没有环境教育的经费,有经费的学校投入也很有限。必要的经费、教学设备是环境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关环境教育的课外读物、仪器设备、录像、幻灯片、多媒体、挂图等教学资料的购置,是环境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保证。因此,各级政府和学校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投入。
四、调研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调研结论及成效
通过对全市24所中小学校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摸清了当前环境教育工作开展的大致情况,对于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次调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市环境教育普及率较高,特别是近几年环境教育广泛开展,但也存在一些客观问题。
2、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务必认识到环境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3、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是推进环境教育普及率的重要工作,须不断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今后的工作中,宣教中心将以这次调研结论为依据,针对环境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自身职能出发,尽快进行整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巩固原有好的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特别是要重点做好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创建工作,将环境宣传阵地深入到中小学校中,进一步提升全市的环境教育普及率。
参考文献:
马桂新 环境教育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乡土历史教学校本课程
21世纪的我国教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自上世纪末以来在广大中小学中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尝试。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被引入中学课堂,学生主体性学习、创新性学习等新教学理念被广泛提倡。2003—2004年,国家新课程标准将在广东初中、高中全面推广,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成了一个新亮点。那么,能否把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编撰?也就是说,把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引进校本课程的开发,把课程开发这一传统只属于教育专业工作者、专家的工作引入学生的主体参与,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本文将对这一课题作出探讨。
主体性教学的优势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优势如何整合一直是历史学科推行教改的难点。乡土历史因其非必修、非应试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长期被忽视,对其研究的更是少人问津。但唯其几乎是一块“处女地”,用之进行主体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资源开发的尝试就有了许多有利条件。所以本文又以历史乡土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学生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试验田”。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开发的课题,实际上就是对教学活动和课程开发(重点在教材的开发)这两个原是独立的过程的一种整合,它既是一门课程的开发,又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把教材的编撰、教学实施与反馈评价都统一在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本课题的提出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
随着大量国外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为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工作者所熟悉,在其启发下,同时也在21世纪的国家民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材的时代召唤下,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多了许多新理念、新模式。这些新理念、新模式都有一共同的出发点,即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的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与学活动的最终指向还是学生的学——让学生学会、学好、懂得学。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无可争辩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对自己的这一主体性并非天生的自觉,常规学校教育阶段的教育正是要肩负让学生完成从学习主体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以适应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成长为一合格的社会公民。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有悖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而只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就值得去鼓励尝试。一些常被看作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前期准备的工作如教材的编撰、学校学期工作计划、校园环境规划等一直以来是由教育决策者、专业工作者所包办的,这些工作能否也可让学生参与?笔者认为值得鼓励与尝试。
(二)为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个新途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课程设置有两大特点。一是国家不指定统一的全国统编教材,而代之以“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各种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i];二是把课程管理分成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各地区、学校有权力开发或选用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少学校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作了探索,有些学校还逐渐形成了颇具本校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出版了校本教材。但就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来看,还是传统的设置开发与教学实施、评估反馈相独立的三段式。而课程的设置开发,尤其是校本教材的编写基本上仍是教育工作者与专家的任务。那么,能否进一步:既然国家已把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的权力下放到学校,学校为何不能把它再推广到学生中去,让学生也参与这一过程?让相比于国家统编教材已相当灵活的校本教材更灵活、更贴近学生?
这样做,不仅仅是让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参与本身也就是校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了,是把课程的设置开发与教学实施两过程统一在一起。相比于单纯由教育专业工作者来开发这样做有更多的优势: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学生资源以及学生背后庞大的家庭资源,可减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可能增加的无形负担。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应试教育局面仍未根本改变的形势下,校本课程的开设可能未必会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和真正投入,发动学生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应对提高学生兴趣、积极性很有帮助。
(三)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作新尝试
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应如何定位?
历史教育的功能应突出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而其核心是围绕着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ii]。跨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面对自身的社会改革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一代新人既要有走向世界、参与全球竞争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要有立足于民族自身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新精神为己任。这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素质教育目标,如何通过展示和分析以往人类的经历,有效调动生动活泼的历史资源,以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接受规律的形式,在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这是历史教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使命。
传统的历史课程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设计到具体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都离实现上述教育功能相距甚远。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提了许多开创性的指导意见。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方面,强调“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编写建议方面强调新教材应“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建议方面强调“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iii]这些指导意见可给我们一个启发:把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引入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
历史科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最常见资源就是乡土历史,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与乡土史的教学在现有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里并非新鲜事物。在高中的研究性学习中选择历史学科为研究专题的学生也常以乡土史为研究对象。乡土历史所涉及的内容本具有很大的综合性,它包涵了历史、地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学科知识。学校完全可集合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等学科(还可包括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与社会”这门新学科)共同开发乡土历史这门校本课程。在国外,许多城市也普遍开设了有关当地城市的“地方学”校本课程[iv]。
那么,选择乡土历史的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为学生主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1.乡土史的课程资源比较贴近师生的生活,更有利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发挥。
2.对乡土史开发的理论研究较少,前人经验积累也不多,因而它较少受到一种学术“权威”约束,师生对其开发的自由度较大。
3.鉴于当前形势下,应试升学压力、高考指挥棒效应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事实,改革试验的方向选择很重要。乡土历史因其非必修、非应试性,学生对其本无“应试功利”的追求,这样它反能更易地吸引到真正的学生爱好者参与其开发试验,为本课题的开展研究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可见,开展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的课题研究,是新课程改革下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有利突破口,其研究成果也将会对历史学科的改革深有裨益。
(四)部分地区的学生已初步具备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面推动前以经历了近五年的酝酿期,我国部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区,特别是对教改落实得较好的地区,无论是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还是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已经有许多可喜的变化。一种强调师生互动、鼓励创新、围绕着问题探究而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在这些地区逐渐形成风气。可以说,这些地区的教师与学生已从前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初步培养了一种能合作参与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
二课题研发的价值
前文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整合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从而提出“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的课题。那么,该课题开发的价值何在?
(一)是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活动这两个本各自独立的过程的突破性整合尝试。
在现有的主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无论是理念或实践,虽然已相当活跃也取得了不少突破,但似乎始终未论及教学活动与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教材的开发)能否统一为一个过程。本文正是希望在这方面提供有益的尝试经验。
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能为主体性、探究性学习提供乡土历史这一稳定的、广阔的开发空间,也能为校本教材的编撰、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式,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作新尝试,提供新思路。
(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更有利于未来的学习社会的要求。
这是对探究性学习功能的继承与深化。在参与教材开发过程中,学生能得到把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开放、灵活、创新精神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条理性、严谨性融会贯通的可贵体验。同时,学生可以参与教材的编写这一向是被奉为神圣权威的活动,其成功体验也是以往的教学评价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该课题有巨大的隐性发展性评价功能。
(三)探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该课题开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所开发的乡土历史教材将采用期刊式,每一届的课程开设即留下一期教材编撰的成果,该成果作为下一届课程开设时学生的现成教材和继续开发的指导范本。这样,其开发过程不单是师生互动的新型合作,还是前届学生指导影响后届学生,达到“生生互动”、“薪火相传”。而对“生生互动”这种学习方式的功能,即学生如何合作完成像教材开发如此复杂的工程?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前届学生学习成果、学习经验的积累及由此形成的学风对后届学生的学习有何影响?这些命题似乎目前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的开发也将进行有益的探讨。
(四)探索校本课程教科书的编撰新型。
如上点所述,由于要保持多届学生对本课程的新鲜感,其教科书就不能一经编定就一劳永逸。而最终由一届届学生编写成的教科书就成了期刊式的系列教材,其版式体例可稳中求变,其内容可无限充实、与时俱进。这样的教科书可能有些打破常规,但在校本课程这样的求灵求活的课程中值得尝试。
(五)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于未来的教育要求。
指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确比教师单纯地参与校本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教师不但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还是组织者与教育者。传统的教师是用别人的教材教,单纯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能够自己编教材教,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将能够进行无教材的教、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学习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现在的以学校教育为常规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教师这一职业也需重新阐释……但相信“教—学”均衡的心理基础仍旧会存在[v],即存在一群需要学习的受教育者和一群善于指导人学习的教育者。这时,教师必然是要能胜任各种形式的教学环境的,在各种教学条件下都能独立自主地从事教学的。本课题的开发将给教师这样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实践基础
在本课题开发过程中,存在两大难点有待突破:学生主体性参与能否在课题开发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主体性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能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性、条理性与严谨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下面将结合笔者参与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探讨。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的广州五中作为广东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的试点,正致力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笔者代表历史科组,为其中的子课程——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了一个方案(详见附1),此课程开发方案正参加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报批。
在这方案提出前,广州五中在利用开发乡土历史资源,带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方面有不少实践,可为本课题的开发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如主要由刘丽祯老师负责的“海珠争辉”系列参观活动(海珠是广州市的一个区,五中就位于海珠区)曾在《广州日报》上刊载;科组老师集体编撰的《海珠历史概要》书稿一份;笔者本人曾开展有“寻找身边的历史”系列活动[vi]。这些活动,在好些方面对本课题的开发作了有力的推动:
1、学生参与乡土历史探究的热情非常高,他们也多有把所见所闻所学所收获的汇集成书的愿望。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具有较深的学生情感基础。
2、学生活动往往能开发出一个广阔的社会资源网。如有的学生的探究活动吸引了某些企业的宣传部门的兴趣,与这些部门建立了一种联谊。由此延伸,可建立一种共同开发社区教学资源的新型关系,甚至为校本开发提供资源帮助。
3、一部分因兴趣而长期参与历史探究活动的学生间、师生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特别高年级同学常有意识地到低年级同学中发展新成员,形成了探究风气“薪火相传”的喜人现象。
同时,这些活动也留给我们一些启迪,提醒我们在课题开发时可能遇到什么问题,应如何应对。下面从指导学生、师资准备和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具体谈谈:
1、指导学生工作方面
(1)对课题开发中的学生学习全过程要严谨地组织、科学地管理。这首先是课程能否顺利开展、校本教材能否按时按质完成的保证。一个学期内要师生合作完成一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撰,时间其实是挺紧的,要珍惜好每一次的活动机会。其次这也本课程的一个培养目标——在严谨组织科学管理下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增强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要做到严谨组织、科学管理,指导老师应在开课之初即明确每一位参与课程学生的任务与目标;在师生共同商讨下制定活动的规范章程;发挥发展性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过程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尤其重要的是保证课堂研讨活动的效率,每次研讨要先定好主题、发言计划,讨论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中骨干分子的作用,发扬团队精神。
(2)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同时又要注意突出学生个性,让他们各展所长。集体并不是其中个体的简单相加,如能让每一成员都各展所长、真诚合作,团队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有的学生勤思好问,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做事严谨细致,擅长搜集整理资料;有的活泼开朗、公关能力强,擅于采访取证;有的文笔优美;有的擅长美工;有的是计算机高手……指导老师如能及时发展其长处,合理分工,不但有利于课程的顺利开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同时得到了发展。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高初中同学在一起学习往往能起优势互补的效果。由于年龄成长阶段不同,高初中的学生在历史探究活动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特点。如在选题上,初中学生喜欢猎奇,对历史典故、民间传奇、名人佚事兴致很高;高中学生则比较关注时事热点、与生活实际或学业有联系的问题。在探究方法上,初中学生喜欢集体参观活动和上网;高中学生则较喜欢个人或小组的采访、上图书馆等活动形式。在写作、阅读方面,初中学生讲究趣味性而高中学生较偏好史论结合的文章。而当他们集合到一起探究问题时,上述差异却很少会引发矛盾,反而高年级同学表现出更强的责任心,还很愿意帮助指导低年级的同学,而低年级同学则似乎更有表现欲望,更易产生创新点子。
(3)要善于借鉴现有成果,同时鼓励创新。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所编写的教材不强求原创性与即时的社会推广效应。所以在指导学生编撰教材时,可充分借鉴现有成果。如新课程标准下的人教版、北京师大版、华东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从内容、体例到排版都非常新颖,可给学生许多启发。特别是广州历史教研室根据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广州历史》乡土教材(分两册,适合初中阶段),体例编排打破传统的编年形式,分为“历史沿革篇”、“城市发展篇”、“商贸发展篇”、“历史遗迹篇”、“民俗风情篇”、“历史名人篇”等,使到知识更多元化、也更符合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正文部分采用“醒目仔、醒目女”的对话形式,读来生动活泼,辅以“资料库”的形式介绍基础知识;每课后还设计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课题。指导老师可组织学生学习、研究这些现有的教材,在充分借鉴前人成果基础上,学生才更能发挥创新意识。在我校组织的“你心目中的广州历史教材”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视野与成人的确有不同,其中也不乏创新价值。有不少初中学生是按历史知识与他们的联系程度来编排的教材体例的;在选材方面,生活史、民俗史的内容更多地进入学生的视野;版式设计上,开设“编辑的故事”(记录编写相关课文时的故事,发表活动感想)、“历史小侦探”(给出搜集到的一些历史谜题或把他们编撰活动中发现的一些历史趣闻化成问题,并在版面留有空白,让学习者进一步去探究)这两个专栏就很有创意(参见附2)。
写作指导也是个重要问题,鉴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使所开发的乡土历史教材的文字水平可跟专业人员编撰的相比美,要求就显得高了。指导老师、专家要在最后成书统稿时把关,并可作些文字润色,但笔者认为,还是尽量保持学生原有的文字风格更能体现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践中发现,较可行的写作方法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搜集资料写成资料卡、在此基础上写成史论结合的短文。
2、学校、教师准备工作方面
(1)就学校层面而言,校长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否专门的校本课程领导机构、有否统一的课程计划、有否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固然是本课程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能否在常规教学中保证研究活动课程的时间尤为重要,若定期的研究性课程时间常被考试、统测打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集体探究机会常被挤占,探究活动成为一种“课余课外活动”,本课程的开展也将最终流为形式。
(2)就参与本课题开发的教师而言,要做好角色心理调适、素质适应和加强教师间的合作精神几方面的工作。
角色心理方面,研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的教学观念要从“教本”转向“生本”,教学工作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导为主;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又提出教师应主动参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从“教书匠”转为具有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这些角色心理都应在本课程的参与教师身上得到体现。而在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避免一种倾向:不是教师在学生协助下完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教材编撰过程中得到体验和学习,教师切不可为赶进度出成果而“越俎代庖”。
许多教师可能认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指导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很高,从而参与对本课题开发工作望而却步。其实笔者认为,在各种的素质要求中最重要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敢于“试错”的精神与能在挫折中不断进步的能力。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学生评价教师的制度,笔者感受最深的一次被评是“这位老师在不断进步”……相同的评语常被老师用于鼓励一些后进学生上,被学生这样评价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是挺丢脸的,其实有什么比能“不断进步”更高的评价呢?青少年儿童最让人羡慕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有许多的机会去犯错和进步。纵观我们今天的改革,那一样不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能避免出错吗?出错不要紧,关键的是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在挫折中不断进步的能力,有了它,教师就直管去勇于尝试。
本课题的开发其实是个长期的工程,不能单凭一位教师之力。就算能由一位教师包办了,后继无人,也不符合本课题开发的初衷。所以教师间的合作是关键的,首先是历史科组教师要紧密合作,有条件的话把它扩充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更合理的调动学校教学资源,让“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教材开发”成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3、技术支持
首先计算机、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计算机、网络的支持,让学生在一学期内完成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撰写、排版、编辑审校等一整套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本课题的提出就是基于现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基本上在大中城市的中小学得到推广应用,而学生一般也掌握了基本的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与利用计算机编辑书报的知识。
教材编撰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一两期编撰出来的乡土历史教材可能还很不充实,为了使课程开展能不断完美,也使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能成为“薪火相传”的长期工程,有必要完善“资料库”的制度,一方面是作好资料的归类存档,一学期下来,学生搜集的资料不一定都用到所编撰的教材上,但都应把它们归类保存好,为以后工作作积累;另一方面是在课程中专门设立一个资料组,有意识的搜集书报、网络上的乡土历史材料、研究动态等。
结语:“学生主体参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课题很新,道路也很艰巨,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诚挚期待能得到更多前辈的指导、同志者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国汉、王斯德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学斌编著.新课程教学设计.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傅道春、齐晓东编著.新课程中的教学技能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崔相录主编.研究中学习(上、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1
9.R.M.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王道俊、扈中平主编.教育学原理.福州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3.王吉庆编著.信息素养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4.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5.陶德清著.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6.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7.崔允漷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8.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白月桥著.历史教学问题探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冯长运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欧阳青尼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二)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杨扬主编.历史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东省乡土教材·广州历史.广州:广州出版社,2004
25.朱小丹主编.可爱的广州丛书.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
26.潘天群著.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7.张书林、杨理新.我们对未来高中历史教材的设想.历史教学,2002(11)
28.朱煜.台湾高中新编历史教科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历史教学,2002(11)
2013年,为进一步推进教育转型、提升特色、擦亮教育名片,和平区站在教育整体发展的高度上,提出构建“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文化体系。您如何理解“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为什么提出“教育转型”?
■“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主要是要着力凸显以下特点:一是要构建适合所有学生的全人教育,即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差异人的教育;二是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即教给今天的学生如何去适应未来的社会;三是要在继承优良的传统教育文化基础上接纳创新的学习方法,即,在明白什么是21世纪的学习与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去努力践行21世纪的学习;四是要形成具有和平教育特点和特色的区域教育文化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要求,让“和平教育”这张名片更加闪亮。
因此,无论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转型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都迫切需要教育深度转型,促进教育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发展思路,变革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水平。我们必须以理性抓住“历史机会”,以智慧破解“现实问题”,在适应转型、自觉转轨、主动转变的道路上,真正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追寻“不一样的精彩”。
那么,在“构建‘奠基未来’的区域教育文化体系”的大背景下,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如何重新定位?
■在构建‘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中,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一直以来秉承着以下的教育理念:遵循“严谨治学,精细管理,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走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主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把大家的精力都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去,焦点聚焦到学校和教师急切希望分析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解决问题的案例、开展解决问题的行动中去,让实际效果真真正正地体现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升上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重点强化一个“实”字,即实际、实在、实干、实效;落实一个“细”字,即,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重复性的事情用心去做;着眼一个“全”字,即,事情一定要干在点上,眼光要辐射到部门的线上,心中要联想到全局的面上。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这支特殊队伍的集体智慧,在实践中不断地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一点一滴打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抓落实,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教师、学校都在均衡发展上超越自我。
一流的教育来源于一流的教师,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这方面,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有哪些好的做法?
■多年来,和平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围绕推进和平教育科学、均衡、特色发展主线,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理念先进、业务精湛、风格独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为实现这一目标,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坚持分层分类、专题专项、技能为主、贴近实际,在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第一,开展市级规划课题“实践贰ぱ啊ぱ芯咳灰惶褰淌ψㄒ捣⒄鼓J窖芯俊保嵘淌ψㄒ祷健N颐浅闪⒘艘郧逃治夥绞榧俏槌さ摹笆导ぱ啊ぱ芯咳灰惶褰淌ψㄒ捣⒄鼓J窖芯俊笨翁庾椋ü细窨际匝“纬?2名实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课题组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对我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调研,从家校联动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和科研能力四个方面聘请专家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多次培训,每次培训活动分主题报告、实践展示、撰写论文和论坛交流等单元逐步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局领导亲自参加课题的研究活动并提出指导意见,对全区教师的培训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二,创新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思路,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实效性。和平区根据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建立教师职后培养序列,分层开展培训,进行动态管理。一方面对于新入职的实习期教师,开展历时一年三个阶段的岗前、岗中适应性培训,主要满足其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站稳讲台、胜任岗位、顺利实现角色转变的发展需求。此项工作我们已连续开展了20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职的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的教师,按照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每五年一个周期的继续教育全员培训计划,结合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实际,在学分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创新,规定了一定比例的区域学分,实行统一跟踪管理,通过开设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专项区域培训课程,弥补教师现实所缺所需所用,保证了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减轻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压力,提高了教师对培训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第三,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每年一届的“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并形成了长效机制。自2009年以来,连续四年开展每年一届、每届一个主题的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旨在抓练兵、抓比武、抓团队、抓常态,从而达到促学、促研、促帮、促课、促提高的根本目的,在教师自我反思内驱力的基础上,大大强化了同伴互助、共同分享的助推作用,进一步使得校本教研从形式、内容和实效,从高度、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更为有效、更有收获、更能提升,并已经成为继续保持和平教育优势的根本保证和一大亮点。目前第四届“和平杯”教师技能竞赛正在进行之中,主题为“看教研、看课堂、看作业”的“三看”活动,历时三年,各有侧重,捆绑计算。正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王希萍老校长所说:“如果说过去各级各类优秀课的评比最终评出的是一个人,而现在我们开展的‘和平杯’教师专业技能竞赛最终评出的是一个团队;过去提高和受益的是一个人,而现在提高和受益的是一个团队,真正在全方位的均衡发展上以及擦亮和平教育这张名片上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工作;参赛教师赛后也感慨地说:‘参加这样的活动真实、有收获,平时也应该这样。’”
第四,区教育局举全局之力,给教师搭建和创设各种学习交流平台。近年来我区进一步加大了与天津师范大学、市教科院、市教研室的合作力度,把名师和专家请进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案,解决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是与天津师范大学合作,举办了针对理化生实验员、任课教师的专题专项培训,提升专任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使其亲身体验在学校无法完成的实验,了解和接触当今前沿的有关信息。二是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对我区中小幼教研员、教学校长、学备组长进行研修培训,现已先后派出五批次、每批次40余人参训,使参训者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清晰地知道应该怎样进行基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三是举办区域专题培训大讲堂,就“如何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高站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课堂”“合理利用课堂载体,培养学生创造力”等专题,请专家对全区的骨干教师进行辅导。
第五,构建了“和平区优秀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塔式人才结构”。从2008年开始,我们与区教育局人事科共同探索构建和平区优秀教师队伍的塔式结构人才培养链,即以区级学科带头人为塔基,实施“首席教师领衔团队”建设工程;以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人为塔体,实施“两名(名校长、名教师――编者注)”培养工程;以领军人才为塔顶,实施“领军人才成长”工程,并以此加强和平区优秀教师梯队建设,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梯次结构,从而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和平教育的高位发展。我们每三年评选一次,截止到目前,三届首席教师共评选出60人;首席教师领衔团队共56个,按照每位“首席教师”带领6名青年骨干教师、每位青年骨干教师再培养数位年轻教师的“1+6+N”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为和平区师资队伍的合理化、科学化、优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届“名校长、名教师”培养人共百余人,其中为我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先后输送学员31人,11人当选天津市第八批特级教师;在天津市青年校长、青年教师论坛中,我区参赛选手连年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历届天津市中小幼双优课和优秀课评选活动中一等奖的获奖率逐年提高。
“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中的课堂教学如何定位?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如何应对?
■我区构建的“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文化体系中要求今后的课堂教学应当全面转向“以学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以学情为本,随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进程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区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本教研的实施方案》《和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评价标准》《和平区中小学校本教研评估细则》等制度文本,并通过以下措施促使校本教研的有效,进而助推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是基于“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开展教研,用“大数据和实证”支持教研,促进教研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我们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带动教研有效开展的方式,区教研室先后承担了市级规划课题“利用实测数据分析结果,促进区域教与学的行动研究”“初高中毕业班总复习教学规律的研究”。通过对数据收集、挖掘、分析、解读和使用视角下的学习与研究,形成了一套“命题与测试―统计与分析―诊断与反馈―研究与改进”一体化循环分析指导系统,不仅从各层面、多角度展开分析诊断,还利用标准分对各种情况展开横向、纵向的增值分析等,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各自在教与学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轨迹,便于我们基于实证基础上开展实证教研,从而提供相对精准、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专业指导和服务。此项课题的研究得到各方面的通力协作,确保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并于2011年5月通过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鉴定组A级鉴定,在2011年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二是自2010年起成立了和平区中小幼教学专家指导组。目的在于发挥市、区已退休的教学管理和学科专家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对我区中小幼教学和教研工作进行督导、指导与帮助,促进我区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按照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专家指导组每年都要定期深入学校进行专项调研、视导和发展性评估,通过听取校长汇报、与学科组或备课组组长座谈、参加校本教研、进班随堂听课等形式了解情况,指导帮助,探讨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区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和均衡化发展。同时还先后参与起草了一系列制度文本,经过反复推敲、广泛征求意见,以区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成为指导我区教学教研工作具可操作性的依据。
三是每学年全区开展两次全方位的集中下校调研指导工作。这项工作在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下,由督导室、中学科小学科、专家组、教研室和进修学校相关业务部门联合,对各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且各有侧重。第一学期主要是进行摸底排查,通过听取校长汇报、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反馈交流等形式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情、教情以及教学管理等现状,为以后的教学指导提供充分的依据。第二学期主要是针对三个毕业年级的教学与管理进行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以破解教学难题、攻克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调研、视导、听课、展示、校本教研等环节,在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的评估中,加强对学情的分析、措施的跟进、学生课堂参与以及学习方式和效果效率的评价,使评价成为课堂教学转型的内驱力。
四是开展区内协作片和学区片的联合教研,建立健全均衡发展合作机制。中学均衡发展协作片是由具有同层次需求、同类型问题研究的学校组合而成,采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由学科教研员推选一位业务精、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任协作片教研组组长,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点,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小学均衡发展合作学区片是由一所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牵头,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组合而成的,目的在于整合优质资源,组织活动学习交流,推进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总之,无论是协作片还是学区片,都要求制定工作计划,统一集体备课,共同组织教学观摩、学术研讨、课题攻关等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协作片和学区片成员的引领带动、互助共赢作用。
五是区教研室借助“优秀学备组”的建设与评选工作,促进学科组、备课组建设和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借助于常规常态下的“五走进有效课堂”的建设工程,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借助“两年一届的教学、教研工作会议机制”,更加凸显和平教育的领先优势。多年来,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引导学校关注“过程中”和“常态下”的工作,紧紧围绕着中心工作、核心任务、热点问题,聚焦常态课堂教学,深化校本教研,寻找增效减负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总结部署、典型展示、表彰奖励等形式,不断提升我区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加强对课堂教学“怎么教”的专题研究,提升教师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因为同样一节课,有文化内涵的教师,能充分挖掘出教材的价值,并多元地引导学生去理解教材,知识联系广,方法点子多,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这方面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开展了哪些工作?
■为了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强烈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和学生,我区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新时代的特色品牌加以建设,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并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市级规划课题“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提升我区国际理解教育的水平。为适应和平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我区成立了以区教育局张素华局长为组长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组,在完成我区国际理解教育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和实验学校赴相关省市进行了学访交流,开展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校本课程展示交流、主题实践活动等,并编写完成了国际理解教育区本课程准备在区域范围内使用。通过此项研究工作,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师生的国际理解知识,提升了国际理解能力,培养了国际理解理念。
二是举办每年一届的和平教育对外交流研讨会。目前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届的主题分别为“两岸十省同课异构”“中新名校长办学思想、名教师教法展示”“增进国际理解教育交流,提升专业水平”和“面向未来的学生创新精神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开设专家讲座,校长、教师、班主任论坛,名师教学教法展示等板块,既加强了学习和交流,又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更扩大了和平教育的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三是分期分批派出优秀校长、骨干教师赴境外参加培训与交流。先后赴加拿大、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习研修,组织英语教师赴北大参加为期三周的TIP封闭培训等。
当前,天津市正在积极推动高色校建设,在这方面,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一是帮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进修学校成立了课程研究室,设立专职教研员,具体负责、帮助、指导各单位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能力体系培养为核心的国家课程拓展性开发,区本课程的统筹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化提升等。
二是帮助教师提炼教学特色。教研室协助学校帮助、培养、提炼有一定潜质和梦想追求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独特教学风格,开展以塑造教师个性风格、促进教师教学特长形成的系列活动,构筑和平教育的人才梯队和高地。
三是帮助促进多学科的融合。特色学校建设的最终目标要体现在“两个满足”上:一是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二是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当前创建学校特色的倾向性是多元的,是复合型的特色需求,因此,我们学校的特色也要能体现多学科、多能力的融合。教研室要结合各学校特色,促进协调学科教学的融合,推进各单位的特色深化和发展。
教科研应该也是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您如何看待教科研?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室在这方面有哪些做法?
■教育发展,科研先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固然需要总结丰富的成功经验,但是我们更要注重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面对有限的时间、早期的开发、考试难度的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和社会对“轻负高质”教育的期盼,和平教育要想走在一个更高起点上,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激发教育的内生动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继续保持领先水平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36-07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成绩突出,但同时,广西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两基”巩固提高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二是部分学校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校园文化建设欠缺;三是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人事管理还没有完全理顺,农村地区教师队伍补充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素质有待提高。由此可见,广西教育事业亟待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
为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势,经友好协商,双方决定合作开展共建“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2010年5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与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签订战略合作备忘,正式拉开项目实验的帷幕。南宁市青秀区,柳州市柳北区、鱼峰区、柳江县,百色市右江区、平果县,河池市金城江区,桂林市叠彩区等5市、8县(区)的74所实验学校参与项目实验,项目实施一年,惠及校长74人、实验教师700余人、实验学生近六万人。
二、项目整体设计
(一)项目目标
项目实验秉承“关爱学生、关注教师,正视差异、特色办学,协同创新、均衡发展”的理念,通过为期三年的项目实施,提升广西实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实验校长领导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实验县(区)教育质量均衡发展。
(二)项目内容
项目实验包含“小学英语能力提升”、“小学数学能力提升”、“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和“特色培训”四个子项目,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校长管理能力建设,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学校特色建设,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小学英语能力提升”项目。
该项目所选用的攀登英语学习实验,是国家科技部攀登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三个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总负责人为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小学攀登英语项目负责人为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科学中心主任王文静教授。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语言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紧紧抓住儿童英语学习的早期优势,借助多媒体为儿童创设真实、丰富、多通道输入的英语环境,充分发挥“非英语教师”的组织作用,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设计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学习活动。通过“容错原则”、“English Only原则”和“动静结合”等原则调动儿童英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挖掘儿童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潜能。该项目旨在解决小学英语专业师资匮乏、英语语言环境缺乏、优质英语学习资源缺少等系列问题,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大胆、自信、敢开口、善交流”的英语学习品质和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实验对象为一至三年级学生。项目实施第一学年,74所实验学校近万名一年级学生参加攀登英语学习实验;第二学年共有两万余名一二年级学生加入到了项目实验中来。
2.“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
该项目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研究员主持的全国及北京市“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此项成果曾获得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分层测试卡》从课堂教学评价人手,改变原有的“一刀切”评价方式,强调整齐划一评价模式,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发现并发扬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培养自尊建立自信,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运用分层评价方法,发现每一个个体的长处,利用这种长处,促进个体其他方面的发展,即扬其长,促其短,从而使每一个个体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实验对象为四至六年级学生。2010年8月共有29000余名学生加入项目实验,2011年8月秋季学期则有33000余名学生加入项目实验。
3.“校长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该项目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指导精神,立足广西基础教育现状,根据实验校校长的发展需求,确定了以学校特色建设为切入点的项目实施思路,旨在通过指导实验校校长开展学校特色建设,提升实验校校长的整体领导力,促进每所实验校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发挥示范作用。项目实验对象为74所实验校的校长。
该项目负责人是全国著名教育家、北京市光明小学原校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师大客座教授刘永胜。项目以学校特色建设为抓手,通过指导实验校撰写、落实“学校特色建设方案”、启动实验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工程及系列观摩、研讨等活动,促进项目工作扎实推进,促进实验校校长专业发展不断提升;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北师大“校长高级研修班”、“手拉手”等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挖掘培育“骨干校长”,指导帮助实验校成长为“优秀特色校”,积极发挥“种子”学校、“种子”校长的带头作用;通过创建项目组门户网站,编写《工作快讯》,依托教育领域专业媒体,交流做法、分享经验,实时关注项目动态,保障实验效果,使每所实验校都得到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4.特色培训项目。
结合广西各实验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特色培训课题,课题内容包括“校园文化建设”、“阅读与儿童发展”和“脑科学与教育”等,提升广西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教师的教育和学科理论水平,引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进一步转变,拓展教师教学视野,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项目实验开展以来,邀请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文先生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为实验人员进行特色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特色建设和特色文化等,为提升校长、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素质水平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三)项目实施模式
项目实验遵循“构建高校、行政与中小学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的主旨,采取“政府+大学+小学”的实施模式,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校长管理水平为切入点,以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县(区)为单位进行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引进优秀教育研究成果,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构建项目管理的有
效运行机制,建立可复制、能辐射的不同类型的区域实验模型,让更多孩子享有优质教育,促进更多的教师发展提升。
(四)项目实施周期
项目确定了“学研一体、三年规划”的实施周期,即第一学年“做中学”、第二学年“做中研”、第三学年“做中求发展”,引导实验人员从改变课堂实践行为,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最终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形成广西骨干专业团队,达到“造血”的目的。
1.实施第一年度:“做中学”。
第一学年项目实施主要思路与目标是初步形成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小学英语、小学数学项目实验,建立实验课课堂常规,转变教师课堂行为,逐步转变教师教学理念;重点放在校长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上。年度评优总结的工作重点是评选优秀实验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和优秀光盘课。第一学年项目组以指导教师课堂实验、指导校长撰写学校特色实施方案为要点,帮助实验人员在实践中逐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项目实施第一学年,项目组通过组织开展暑期集中培训、跟进式培训、联合实地指导、赴京观摩、混合式联片研修活动、工作总结、评优表彰等多项活动,帮助教师开展课堂实践实验。2011年6月开展的项目中期总结评优工作中。项目组共收到参评攀登英语实验光盘84例、分层数学实验光盘206例、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74例。凝结着实验人员心血和智慧的一张张光盘、一份份方案,无不体现了教师和校长的成长进步,为第二学年的项目推进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2.实施第二年度:“做中研”。
第二学年项目实施主要思路与目标是提高校长科研和管理能力,发展教师课题研究能力,促进教师课题研究和专业发展;重点放在干部、教师课题研究的能力提升上;由自治区教育厅做好课题立项工作,各县(区)领取课题进行研究;结合区级专家的科研力量共同指导实验人员的课题研究工作。
项目组已经针对第二学年工作特点,制定了“做中研”系列活动方案,包括课题立项、申报、开题、中期汇报、日常指导等一系列课题研究工作说明,以及基于主题的混合式联片研修活动方案等,帮助教师在提高课堂实践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考研究课题,提升科研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
3.实施第三年度:“做中求发展”。
第三学年项目实施主要思路与目标是育成种子,辐射经验;重点放在形成广西种子干部、种子教师的示范辐射的机制和能力提升上。年度评优总结工作的重点是评选单位与个人,即优秀课题综合管理实验县(区)、实验学校,以及项目实验优秀个人。项目实验提倡“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将教师的发展放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运行“政府+大学+小学”的项目机制,为教师打造有行政支持、有业务指导、有同行携手的专业发展大环境。项目实验第三学年“做中求发展”,也正是打造广西全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尝试,以期全面提升广西全区教师整体队伍的素质。
项目组将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结题论证、为实验人员提供高水平教育杂志等刊物的发表机会、搭建优秀课堂展示平台等活动,进一步总结实验人员两年来的科研成果,辐射经验,全面促进教师水平提升、县(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三、项目实施进展
项目开展一年多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行政引领下,在北师大项目组专家的实时跟进和悉心指导下,在各实验市、县(区)教育行政、教研人员的全力配合和积极推进下,项目实验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把握需求,因地制宜,协商制定实施方案
针对广西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项目组在集中培训前开展了前期基础调研,对学校发展现状、校长教师信息进行了问卷调研,发放《学校事业发展问卷》和《项目实验学校校长教师信息一览表》,为每所学校、每位实验人员建立档案,进行跟踪指导调研。2010年8月,项目集中培训会期间。项目组与各级数学教研员、英语教研员、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实验校长代表分别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各级实验者的意见和培训需求,共同商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保障了项目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项目组针对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工作主旨,分别印发两版实施方案,明确本学年主要思路、具体任务和年度工作计划,保障项目实验有序推进。
(二)协同创新,各方联动(如图1),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区教育厅厅长高枫担任小组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何锡光担任办公室主任,统一协调和领导项目的实施。各实验市、县(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小组组长,设立项目联络员,由副局长、小学英语教研员、小学数学教研员分别统筹协调本市、县(区)校长项目、小学英语项目和小学数学项目的实施工作。自治区教育厅邀请本地高校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成立区级专家团队,每位专家定点指导一个实验县(区)的项目实施,并与北师大专家对接,形成专家合力。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项目整体实施工作。
2011年,广西区教育厅颁布《关于印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项目管理机制和各方工作职责,在行政层面保障了项目得以顺利有序地开展。
(三)集中培训,赴京观摩,切实提升教师水平
项目实验主要培训方式有集中培训和赴京观摩两种。集中培训会议一般在每学年秋季学期开始前的暑假进行。主要针对所有参加项目实验的教育行政领导干部、教研员、实验校长和实验教师,面对面地向实验人员介绍本学年的项目理念、实施方案、主要工作安排。赴京观摩活动主要针对骨干干部教师,他们在北京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研讨,观摩优秀实验学校,解惑释疑,分享交流,辐射经验。活动旨在解决项目实验初期广大干部教师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使项目实验水平更上层楼。
2010年8月,集中培训会在南宁召开,380余名各级实验人员参加培训会,对项目实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2010年10月中旬,项目组组织实验市、县(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研员17人赴京观摩考察,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观看北京太师屯小学的攀登英语实验课和分层数学实验课,并进行研讨,加深了对项目的了解,从行政、教研层面保证项目推进方向和力度。2010年10月底。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项目组在柳州召开跟进培训,所有实验教师通过自治区教育远程系统参与培训,巩固了集中培训的效果,保证全员培训,“一个都不能少”。2010年12月,300名骨干实验人员来到北京,在为期两天的观摩培训中听取优秀实验课、观摩北京特色学校、展示分享、座谈研讨,与项目专家、北京校长
面对面交流,解决了实验初期的疑惑,将收获和心得带回广西,并辐射给其他教师、校长。2011年8月,第二学年项目集中培训会在南宁召开,带着第一学年“做中学”的成就和喜悦,实验人员步入了第二学年“做中研”的科研殿堂。一年多来,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将信将疑,走过实验中的荆棘坎坷,到如今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的硕果,教师们开始转变观念,校长们开始深思学校发展,项目实验成效显著,对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的进一步提升有更美好的期待。
(四)过程指导,持续跟进,扎实落实项目任务
实地指导是深入推进项目实施工作、保障项目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在项目实施的第一年,项目专家到实验学校现场听课、评课,并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实验教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指导实验人员顺利开展项目实验。2010年11月,项目组组织专家首次走进实验学校,对柳州、河池、桂林的部分实验学校进行实地调研指导,听取实验课,与当地行政干部、教研员和实验教师深入交流,刘永胜校长与3市5县(区)的44位实验校长进行了一一座谈,逐个分析诊断实验校的特色建设和发展方向,为校长撰写、落实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2月到3月,项目组分别组织两次联合实地指导,共派出专家36人次,走进全部74所实验学校,听课148节,访谈校长124位、英语实验教师448位、数学实验教师919位、学校电教人员67位。指导过程中不仅帮助实验人员解决实际问题,更是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实验种子人员,他们通过自身的成长和提升,已经开始在县(区)内甚至区域间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日常指导是项目取得实效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实验干部教师在开展项目实验初期会存在很多困惑,项目专家通过日常电话、网络、邮件、简报、快讯和邮寄光盘等方式与实验人员持续沟通,为实验人员答疑解惑,推动其深入开展项目实施工作。截至2011年10月底,北师大项目组已经向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发放了工作简报15期、数学指导快讯9期、英语指导快讯6期和校长快讯10期,并邮寄、发放数学教学光盘3种300余张、英语优秀课例光盘8种近1300张,以及近200盒教师课堂组织用语磁带。
(五)规范管理,保障质量,形成标准实施流程
北师大项目组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了调研、培训、指导、评估标准化项目实施流程(如图2),并初步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模型和工具,主要包括:调研方案及相关工具,集中培训实施模型,赴京观摩实施模型,实地指导工作模型,混合式研修工作模型等。这些标准化模型顺利应用于项目实验工作中,方便了各方工作,为教育厅、实验市、县(区)与北师大共同推进项目实施提供了具体指导。
为规范管理,项目组建立了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记录项目实施工作,遵循专人负责、专卷管理的原则,进行定期整理和完善,确保档案资料的生成性和完备性。档案管理包括立卷、归档、借阅、保密和销毁五方面内容。档案立卷坚持以项目办公室管理档案为主,依据项目管理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及其形成特点,进行类目设置,便于科学管理与开发利用。档案归档管理规定了档案的收集范围和流程以及归档要求。档案借阅、保密都有相应规定,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六)混合研修,多层联片,提升信息使用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在基础教育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建立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网络综合平台(以下简称“综合平台”)。综合平台体现了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宗旨,提供了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现场面授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同步课程与异步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为基础教育发展中诸多项目实验的广泛开展和深入实施提供支持。
项目组依托综合平台开展了远程混合培训、视频互动交流、在线听课评课和项目专家答疑解惑等系列活动。2010年8月南宁集中培训数学分会场首次尝试使用远程视频会议平台,连线远在北京的专家,与南宁现场的实验教师直接沟通交流。2011年5月,项目组分别在青秀、平果、右江和金城江4个县(区)开展小学英语和小学数学项目的混合式研修活动;2011年6月,在右江区开展小学英语项目的混合式研修活动,为实验教师与北京专家牵线搭桥,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展示自己的实验课堂,得到专家的针对性点评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10月,为践行第二学年“做中研”的项目思路,探索更为便利高效的项目指导方式,项目组开展了小学英语项目基于主题的混合式连片研修活动。活动分为县(区)联片主题研讨、同步研修、异步研修三个环节。首先由各个县(区)英语教研员组织本县(区)实验教师开展主题研讨,形成研讨报告,并反馈给北师大专家;其次,项目组专家走进活动主会场百色市右江区、平果县,现场听评课,对各县(区)的主题研讨报告予以点评和解答,南宁市青秀区,柳州市柳北区、鱼峰区、柳江县,河池市金城江区,桂林市叠彩区作为分会场,通过远程视频会议平台全程观看右江、平果的展示课,参与评课和主题研讨;活动结束之后。北师大项目组将活动视频和资料制作成异步课程,上传到门户平台,所有实验人员可以通过登录门户平台网站,进行学习、交流、研讨。这一模式促进了区域实验人员对项目实验的主题探究,形成一种研讨氛围;保障了所有人员的参与;同时锻炼、提升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
项目组通过《学校信息条件建设问卷》的调研和对实验学校电教负责人的访谈表明,目前大部分实验县(区)已经具备开展混合式培训指导的信息技术条件,借助这种模式,能够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培训效率,增加指导数量和力度,还能有效突破地域和时间局限,增强教师学习交流和研讨的灵活度,为实验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时反馈实验信息的途径。混合式培训指导模式得到了实验干部教师的广泛欢迎和普遍认可。可以想见,这种培训模式将逐渐成为日后项目实施的主要模式。
(七)培育种子,专业认证,建设地方专家团队
为促进“造血”机制的形成,项目组通过培训指导、过程评估和区教育厅评优等工作培养优秀种子实验人员。2011年11月项目中期总结表彰大会有218名优秀实验教师、60名优秀实验校长、16所优秀实验学校和3个优秀实验县(区)获得表彰,在项目第一学年涌现出来的这批优秀实验人员,将成为项目实验的“种子”,播撒在广西全区,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有些来自农村的实验教师甚至是第一次通过这种平台,向来自全区的实验人员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可以想见。三年之后将有更多的教师、校长、领导干部和教研员,走出县(区),甚至走向全国,以培训者的身份向更多需要帮助的教师传经送宝;而他们,也将成为广西区内一支重要的教师培训骨干团队。
自治区教育厅师范教育处邀请广西当地高校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组建区级专家团队。每个子项目邀请9位区级专家,设1名专家总体协调项目工作,设8名专家每人负责指导一个实验县(区)的项目工作。每位专家与北师大相应的指导专家对接,保证本县(区)业务指导的力度和强度。如今来自广西师范学院、百色学院、河池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27位区级专家组成了强有力的“地方”专家团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作出高水平指导。这一业务团队的形成是建设广西骨干团队、实现“造血”机制的有效保障。
四、项目实施效果
(一)实验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
1.教师学科教学素养得到提升。
在基于实验的课堂教学体验和实践中,实验教师的学科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形成课题组共同备课、研课的良好氛围,并且辐射到其他学科课堂。项目实施以来,专家通过实地指导、混合式研修共听取实验教师公开展示课187节,项目中期总结评优表彰共收到290节实验课例,分别评选出优秀攀登英语实验课一等奖10例、二等奖22例、三等奖34例;优秀分层数学实验课一等奖32例、二等奖56例、三等奖64例。教师们在实验中的收获都深刻烙印在这一节节反复打磨的实验课上,烙印在孩子们真诚快乐的笑容中。
2.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
教师通过“做中学”,在改变课堂行为的同时逐渐改变了教育理念,改变旧有评价观念;真正学会正视学生差异,关爱鼓励每一个学生;恰当运用评价,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改进课堂教学,逐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教师提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通过项目实验,实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增强。教师们主动登陆项目网站平台,自主学习研讨;实验教师主动要求使用混合式培训模式与项目专家进行沟通交流。
4.教师科研意识逐步增强。
教师学会自主反思、自主研究,科研意识增强,逐步开展自主实验。教师在项目过程中逐渐学会不断自我反思、总结,“内省”课堂教学行为;自主研究发现的问题,形成随笔、案例、心得、工作总结等实验成果,自我研究、自主实验意识明显增强。项目开展以来,实验教师在项目工作简报上共发表文章238篇;柳州市柳北区数学教研员林慧慧、鱼峰区数学教研员陈朝雄在自治区2010年“国培计划”征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桂林市叠彩区桂岭小学的英语实验教师黄英英获得二等奖;百色市右江区中华小学英语教师农天泉的《如何整合攀登英语与常规英语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获得2011年“第十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教师从课堂走向科研。用科研服务课堂,不断丰富自身业务知识、加强理论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二)实验学校校长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集中培训、赴京观摩考察、实地指导、总结评优等一系列活动,实验校长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信心。通过一年多的项目实践,实验校校长加深了对办学特色的理解,加深了对《纲要》中“学校要办出特色”精神的领悟,提升了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与管理能力。
第一年的项目实验中,74所实验校全部完成了学校特色建设方向定位,大部分实验校的学校特色建设方案都已经可以进入指导实施的阶段。校长统筹规划学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同时,校长在项目实践中越来越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越来越具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校长们增强了学习意识,主动与专家、同行交流,逐渐形成“校长提升共同体”的项目发展模式。
(三)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综合素质获得提升
1.攀登英语为孩子们创造英语学习的快乐天堂。
攀登英语学习实验开展至今,学生语言学习兴趣明显增强。据调查,90%多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80%的学生建立了说英语和用英语的自信,并发展起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实验班学生在听力、口语表达、认读等语言知识技能上的表现均显著好于非实验班学生;学生已经养成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习惯,“哑巴英语”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学生自信心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通过家长说明会等活动,家校协作融洽,亲子关系得到改善,为解决部分地区家长因为教育水平低下而不懂、不问孩子学习的问题提供了可能。正如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中心小学的韦柳翠老师提到:“执教以来我一直觉得一年级是小学阶段最难管理的年级,教学工作难以组织和开展。而攀登英语是根据一年级孩子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的,我认真按照它的教学理念和课堂要求组织教学。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孩子们悄悄改变了。课堂上孩子们交头接耳、有事没事站起来、做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的现象少了,该听就听,该唱就唱,该重复时就大胆重复,孩子们对攀登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加。从一开始的不会说,不想说,到会说一点,想去说。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非常欣慰!”
2.分层数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提升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项目开展以来,学生数学学习的不良积习减少;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信心明显增强;同时这份成功的心理体验带动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与自信心。部分学校设置了实验班与非实验班,使用分层测试卡的实验班学生数学成绩获得明显提升。柳州市柳江县进德中心小学数学项目三个实验班在使用分层测试卡后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四、五、六三个年级在全县排名分别由第一学期期末的第十名、第八名和第六名提升到第二学期期末的第五名、第四名和第一名。同时,项目实验使得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为融洽。针对家长的反应,柳州市柳江县洛满中心小学通过调查,了解到有90%以上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主动了,学习的信心增强了,面对困难的挑战意识也有所增强。分层测试卡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步步提高的阶梯,孩子们很喜欢,尤其是拓展练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为孩子打开了一方新的天地1100%的学生家长认为有继续推行项目实验的必要。
3.校长项目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特色建设。
74所实验校校长既是办学理念的提出者、特色建设的设计者、特色建设的实践者,又是特色建设的坚守者和特色建设的宣传者,为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引领、支持和服务。在项目专家的引领下,全部74所实验校都明确了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编写了目标清晰、可操作性较强的《学校特色建设实施方案》。74所实验校的全体师生是特色创建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积极、认真而踊跃地对学校的发展时时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情感以及力量,人人参与校园建设的热情得到极大提高。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四小学一直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所困扰,确定了学校“赏识教育”的特色
方向、得到校长项目专家的实地指导和建议之后,韦孟熙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对办学理念和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如今,韦校长欣喜地说:“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越来越高了!舞台上,孩子们越来越自信了!操场上、校园里,到处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懂得自立了!”
(四)项目已经纳入各实验市、县(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整体工作,县(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推进和深化
项目实验受到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扎实开展项目实施和推广工作,将项目纳入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工作中,实施统筹协调,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为项目的持续实施与推广奠定了基础。
1.行政推动,统筹协调,确保项目实验有序高效。
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紧密配合,是项目顺利有效实施的坚强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县(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副局长张惠英说:“在近一年的探寻过程中,我们与全区10所实验校一路同行,收获了喜悦和感动。回眸成长经历,我们内心充满感激。‘到实验区指导,就要像庄稼浇水浇到根。’项目组的专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到一年的时间,专家进校指导的足迹已经遍布每一所实验校。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们都获益匪浅。实验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教育智慧,实践项目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课堂愉悦灵动,充满真诚和爱心。‘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我深信,在项目实验的引领下,鱼峰区的基础教育一定能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具创新的能力、更强劲的执行力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百色市右江区教育局副局长苏祖胜在参加完第二学年集中培训后表示:“八月暑气如火,我们8个实验县(区)的教育局领导、校长和教师们又汇聚在南宁,围绕着提升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等问题开展了项目实验第二学年的集中培训。在完成了第一年度实验项目定位和设计的基础上,第二年度我们将在‘做中研’的指导思想下大力推进实验项目的深入实施。我们坚信,在项目组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我们将开阔视野,克难攻坚,开拓进取,一路奋进,谱写右江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与均衡发展的新篇章!”河池市金城江区教育局副局长韦霄玉介绍本区项目管理经验时说:“教育局组建了局长挂帅,业务副局长主持,教研室主任、教研员、校长落实的项目实施精英团队,构建了‘教育局实验领导小组一教育局教研室一学校领导小组一学校教研处一教研小组’的课题研究网络,确保了该实验课题研究的高效开展。”行政力量的形成是项目有效推进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项目经验进一步辐射、影响非实验校,从而真正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有力后盾。
2.教研引领,专家携手,确保项目实验扎实深入。
北师大专家与区级专家的携手,为县(区)提供强大的业务支撑。县(区)教研员负责组织协调本县(区)实验活动的开展,通过联片教研等活动促进实验教师问的经验分享、共同提高。柳州市鱼峰区英语教研员李蔓总结自身工作时说道:“通过开展实验项目,我也认识到作为教研员在攀登英语方面所做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总结分析,制定规划。其次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教研室应结合新学期教学内容,协助学校组织英语教师和主课教师进行培训,和教师一起研读《教师指南》,明确新学期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观看攀登英语观摩课课堂实录,进行集体研讨。此外,要规范课堂常规,坚持攀登英语教学原则。本学期,学校课题组教师继续规范各自的课堂常规,严格按照攀登英语的上课模式,并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另外,经常下校进行听评课活动,对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协助学校开展好跨区域教研活动,一起交流经验.反思不足,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柳州市柳江县数学教研员廖利涛在组织、参与项目实地指导之后说:“通过听观摩课和交流研讨,实验教师对实验理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让我们看到《数学分层测试卡》和攀登英语实验在我县实验学校散发出了无限的魅力!”教研员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教研模式,他们对混合式研修的指导模式非常肯定,河池市金城江区数学教研员杨校宁说道:“首先,这种教研形式把理论的提高与改进教学过程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引导教师立足课堂,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这种教研形式把与会教师的观摩、听课、与专家的交流互动结合起来,引导与会教师自主参与,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员在项目实施中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也收获了与实验教师共同成长的喜悦。项目第二学年,教研员将继续担任县(区)业务指导,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共同追寻更高的成就。
五、项目启示
项目实施一年多以来,不仅帮助校长、教师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项目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成熟而有效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为当地的教育带来了生气,对实验市、县(区)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项目的实施过程给我们以如下启示:
(一)三年规划,学研一体――创新教师培训思路
目前我国教师培训大都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模式,时间短、强度大、前期调研与后续考核欠缺、缺乏过程指导和长效追踪。项目实验针对短期集中培训的弊端、契合广西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遵循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律和需求,提出“三年规划,学研一体”的培训思路,即实验项目持续三年时间,每年分别以“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为培训主旨,使实验人员通过改变行为而改变教育观念、参与科研而提升业务水平、全面发展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的总目标。
(二)多元引领,和谐发展――创新教师培训管理机制与指导方式
为契合“做中学、做中研、做中求发展”的三年规划思路,项目的推进需要创新教师培训的管理机制与指导方式,做到全面深入、持续有效。项目组采取了多种方式保障项目管理有条不紊,项目指导深入有效:为实验人员建档,持续追踪指导;专家专人引领,保障专业水平;开发多种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采用混合式研修模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扩大培训效益,为培训的多样化创造更多可能。这些多元措施和手段都是为实验人员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量身定做的,设身处地为实验人员设计打造,以期真正契合“教师素质提升”的目标。
(三)教师实践共同体,打造教师幸福人生――创新教师培训体制
项目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区域基础教育教师素质,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的探索、总结、反思中循序渐进;同时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并不仅仅依赖自身因素,同样依赖于所处的社会教育环境。因此,项目不仅着眼于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同时关注为教师建立协作、融洽、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实践共同体,为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幸福人生奠定坚固的基石。
项目实验改革以往“教师被动培训”的体制,注重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创建,通过创建共同愿景、组织互动活动、建立共享资源来实现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形成与运作。这一共同体的中心是所有参加项目实验的小学教师、校长,行政教研保障力量包括市、县(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学科教研员,业务支撑则由北师大项目专家与广西区级专家共同承担。这一“小学+政府+大学”的培训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固坚实的实践共同体。随着项目实验的推进,到第三学年“做中求发展”真正得以实现的时候,实验学校中将诞生一批种子教师、种子校长,成为区域优秀教师的代表,县(区)教育局中将诞生一批优秀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学科教研员,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