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范文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院成本核算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院成本核算论文

第1篇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医院而言,面临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以全成本核算带动医院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从医院的管理模式看,医院虽定位于行政事业单位,但医院的管理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会计核算更加趋同于企业化,既要核算药品、器械、部门等成本,又要确定收益的产生以及盈利的实现,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持续进行。因此,医院会计的成本核算按照管理的要求划分为院级、科级、单病种以及单项成本等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主要形式。目前,有相当多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单一,仅仅围绕院级和科级成本核算的某些项目而进行,而没有真正按照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进行。其中院级成本核算是以会计科目分类进行,反映全院各成本项目的总体情况和会计信息对外上报情况;而科级成本核算仅仅是作为业务科室奖金分配的一种措施。在科级成本核算中,因没有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加之科室管理者对成本、费用认识不够,导致科室在确认费用归属方面不规范,成本费用分摊的随意性大,涉及的人为因素多。使科室成本、费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从而造成科室成本核算不实、不准,使院、科两级在利益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中矛盾重重,也给医院的财务状况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

2实行成本核算,严格成本控制的关键点

2.1建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全员参与的一项经济管理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医疗服务成本复杂,医院和科室之间联系密切,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配合。划分成本核算单位,是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关键。对此,医院应设立一系列相关配套的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如:建立经济成本核算中心、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小组、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小组、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小组,设立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员,从而为医院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医院在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核算管理制度,如:《采购与付款管理办法》、《成本核算管理实施细则》、《成本费用归集与分摊标准》、《院科成本测评考核办法》、《固定资产管理细则》、《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医院收费定价与管理规定》等。另外,科室或部门在医院制定的规范制度下,还要根据本科室或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具体细则,以便更好地开展科室或部门成本核算,从而完成各项成本目标,使科室或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益都有所提高。

2.2做好成本核算原始数据的搜集、记录和归集。建立成本核算分析报告制度

原始数据是反映医疗服务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所以,医院要组织成本核算人员会同各相关部门,认真制定出既符合成本核算规定,又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既科学又简便易行,讲求实效的原始数据登记、归类、传递、审核和保管制度;以便正确及时地为成本核算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翔实的资料和相关的信息。

建立医院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成本管理反馈的主要途径。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的内容,应该符合医院的实际状况,并且能反映和说明一定的同题。其成本绩效分析考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目标实际完成了多少和应该完成多少,和上期比较是增还是减或者相一致;(2)实际和上期两者之间产生的差异,是谁的责任;(3)分析发生差异的原因;第四,奖励与惩罚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杜绝偏差的产生等。

2.3提高信息网络对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

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其专业分工精细,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切复杂,加上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数据庞杂,若用手工统计核算,工作量大且不准确。因此,医院要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展的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要在医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计算机模块系统,在模块系统中应包含在临床科室设立的“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还应包含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检查治疗发生地、各实物管理库房、行政后勤部门、各收费结账网点及账务核算管理处等,并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收集、存贮、传输、汇总,以便对取得的数据及时、准确的分析。从而使科室和部门之间便捷、共享成本核算数据,使全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2.4降低采购价格。加强物资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设备、材料在医院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效的物资管理在医院成本控制中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医院应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降低物资采购成本:(1)通过集中采购、联合采购等方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尤其是在大型器械采购中联合多个单位或参与政府的批量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能为医院节约大量的资金。(2)加强材料的库存管理,减少浪费与损失。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物资管理的人出库制度以及盘点工作的效率。尝试直接将药品、物资供应实行托管。减少医院的管理成本。(3)加强诊疗过程中消耗材料的使用。通过设立药品、消耗器材的使用标准,给药剂量、途径、手术方式的改进达到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合理使用药品及消耗材料,降低成本。

第2篇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渐推行,为适应医院推行院内经济责任制的需要,必须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将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相结合。传统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重在事后的综合反映,成本核算时间与成本形成时间脱节,不能及时揭示成本差异。随着成本目标管理的推行,成本核算的着重点必须从事后核算转移到事前、事中控制上,以充分发挥成本核算在降低成本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根据成本目标管理的要求,在那些具备条件的医院,实行目标成本会计。这种成本会计,要求健全各种消耗定额,制定计划价格,编制费用预算和各种服务项目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作为控制成本的依据:在医院经营过程中发生费用时,要及时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成本,实行成本预防性管理:在这种成本会计制度下,医院及其各部门的实际成本是由目标成本和成本差异组成的。

实行目标成本会计,对医疗成本、药品成本、管理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等账户,均按实际采购、加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的标准成本记账。设置“药品价格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差异”等账户,“药品价格差异”是用来反映本期药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药品收入的标准总成本的差异,该账户下设“药品费差异”、“采购费差异”、“储存和损耗费差异”、“降价损失费差异”和“自制(配)药品费(包括原材料、包装、药检等)差异”等5个二级账。“服务项目成本差异”则用来反映保障服务科室在医疗服务支出过程中发生投入的成本与实际提供的服务所产生总成本的差异的发生额和结转额。这两个差异账户的借方归集差异的发生额,贷方登记差异的结转额,不利差异记蓝字,有利差异记记红字,月末,将账户借方发生额全部结转到相关“收入”账户的借方,这样,可简化核算并正确考核药品、服务提供部门当期工作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二、把成本核算与医院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医院必须加强成本核算,改革过去那种在成本责任上“大锅饭”式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实行责任成本核算,把成本核算的着重点从单纯计算医院总成本转移到计算各责任单位的成本费用上,以确定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和经济效果,否则院内经济责任制就会失去科学的管理基础。这就要求医院及院内各部门要按经营组织形式、成本费用开支的权力和责任,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成本责任单位,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责任成本体系;在实行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将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形成责任成本预算,使各责任单位明确各自的目标成本和应该完成的任务:各责任单位领用材料,互相提供医疗服务或劳务,应根据责任分清的原则,按标准成本计算并入账,以便正确核算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经营成果;在成本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应按成本责任归属来记录、计算、归集、报告各种成本差异,使成本资料不仅能说明成本超降的原因,而且能直接回答成本的超降是与哪些责任单位的服务与劳务质量有关。这就为正确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成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做到奖惩有据,赏罚合理,从而开创人人关心降低成本费用、千方百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新局面。

根据责任成本核算的要求,医院级财务部门应设置“医疗费用差异”账户,并在该账户下设置棋盘式二级账,按责任单位分专栏反映各类医疗费用差异数,以便了解责任成本核算的执行情况。各责任单位为了了解本身责任成本差异额及其原因,掌握医院的费用和服务项目成本的预算的执行情况,反映在医院资金占用水平,应设置“医疗成本、医疗费用差异和服务项目成本联合明细账”。月末或旬末,各责任单位应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报表,反映本单位的标准成本和偏离标准的差异,并根据例外管理原则,重点剖析例外差异,使上一级和责任者本身明确责任成本预算执行情况,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调节当前的实际经营行为与业务流程。

三、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应分开核算

在医院成本核算改革中,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严格地区分,使成本核算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医疗部门成本是医院各医疗业务部门的直接成本,而服务项目成本是无业务收入的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后勤部门的管理费用和服务保障部门的辅助费用。这些支出对医院而言是一种间接成本。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一般是属于医院不同的成本性态。前者与医院收入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即取决于就诊病人的数量并直接表现为正比关系;后者在一定范围内同医院收入数量增减无关,与使用部门和业务部门成比例关系。由于两者成本性态不同,成本控制方式也不一样,在成本会计上理应将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区分开来,并对它们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尽量减少无效的工作量,为医院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用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管理职能的作用,适应成本预测、决策和分析的需要,以满足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按照医疗部门成本与服务项目成本分开核算的要求,应设置“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和“辅助费用”两个账户,将医疗部门应分摊的服务项目成本费用记入“医疗支出——辅助费用分摊”的借方,如直接和间接的管理费用及其他支出等,月末从贷方全部转出。保障服务且无实际收入部门的投入成本,包括医疗与非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均记入“辅助费用”借方,月末全部转出。

上面所提出的成本核算改革的尝试方案,是在目标成本会计的基础上,以计算责任成本为主,各部门应分摊的成本费用为辅,直接成本计算与完全成本计算相结合的一种新模式。笔者认为,这一计算方法比较简便,有利于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彭振耀.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实践[J].大众科技,2005,(12).

[2]戚丽洁.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

[3]刘志勇.医院全成本核算解决方案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5,(02).

[4]张玉华.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科技经济市场,2006,(05).

第3篇

整体来看,现阶段各级管理层都没有充分的意识到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成本核算意识不强。医院成本核算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阻力,比如:一是很多医院都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对成本核算不够重视;二是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三是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四是缺乏相关的规范标准,导致成本核算非常困难。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应该采取的措施

2.1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网络工具

一是,做好成本支出的记录。依照相关标准把固定资产纳入成本。必须严格按照责任中心为材料、设备以及药品的储备建立台账,医院成本核算的材料每月都要进行上报,建立耗材明细账目。二是,各个科室的成本消耗要有详细记录,使用要合理。三是,对于给医院提供公共服务的后勤部门要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分摊方法进行计算。四是,根据医院管理的需求,编制科学的成本核算软件,建立统一的核算管理网络。

2.2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的相关制度和组织机构

医院成本核算不仅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也要符合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它也应该适合医院独特的经营特点和性质。并且在制定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时,应该注意它和其他各方面的制度相协调的问题,比如财务会计制度。只有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后才能制定。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成本控制制度、成本考核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分析制度等。此外,既然制定了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就应该认真的贯彻落实,不能使其变成一种形式,应该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对医院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

2.3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的水平

第4篇

1.1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弱

从现有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医院成本管理意识弱方面的问题。医院受传统管理意识影响较多,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关注力度较低。医院不同部门之间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缺少沟通,这限制了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导致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医院的管理者认为增加患者的收治数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成本核算管理本身不能为医院增加经济收入。从医院财务人员的层面来看,其关注的是医院日常的成本控制,对成本管理的关注力度较低,甚至有的医院没有设置成本核算管理职位。简而言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意识弱限制了成本核算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效作用的发挥。

1.2成本核算管理软件应用存在不足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可以通过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的应用来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但是从现有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的应用来看,还没有应用效果较好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导致这方面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政策方面缺少这方面的指引,对该类软件没有统一的规划,进而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应用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所采用的核算方法也存在区别,进而影响了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3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效果的好坏与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现有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应用层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来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进行制约。导致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医院成本管理制度本身缺乏规范性与操作性等方面的弊端,进而使得医院只是以自身对成本管理的理解来确定所在医院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这就导致不同医院之间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缺乏沟通和交流,因而无法实现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制度化与统一化。

1.4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细节存在问题

除了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方面存在上述问题外,在细节上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以核算科目为例,医院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存在着科目设置不严谨等方面的问题,在政策性减免与医疗事故赔偿等方面的科目设置就存在此方面的问题。又如在费用分摊方面,存在着没有将间接成本管理费用核算进行分摊方面的问题,进而导致医院各类管理费用的支出呈增加的发展趋势。上述这些在成本核算管理细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医院在成本核算结果应用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对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优化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结合上文对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现有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优化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2.1提高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意识

医院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成本核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医院管理者和员工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重视程度。通过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意识的提高来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还可以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的应用让每位医院管理人员与员工认识到成本核算管理所具有的优势作用,进而让包括财务部门、审计部门、护理部门以及医务部门在内的医院所有部门的全部成员参与到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全过程中,进而不断的建立健全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2.2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的使用效率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对成本管理核算软件进行统一的规划,通过统一的标准来推动成本核算管理软件使用效力的提高。医院以此为基础,通过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来提高自身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软件的应用水平。通过软件的应用将医院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进行紧密的结合,进而让成本核算管理能够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实施实时监控的,为医院的决策层提供必要的成本核算方面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医院的运营成本进行监控,进而推动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

2.3优化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医院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三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来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三级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中第一层核算的是全医院的总成本,第二层核算的是科室成本,第三层核算的医院医疗服务的成本。医院总成本指的是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与经营管理中所耗费掉的资源价值总和,其能够反映经营成果。科室成本核算则是把医院行政后勤、医疗辅助以及医疗技术等科室的成本以分项逐级为基础分布结转的方法来实现分摊,进而把医院的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的科室。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则是以各科室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作为核算对象的。

2.4优化医院成本核算中的细节

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细节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医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优化细节管理。如可以通过问责制度的确定和实施,来把成本核算管理具体的落实到科室,对不同的科室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医院还可以通过成本分析方法的优化来提高细节管理水平,如对比法与趋势法等的应用,选择不同成本分析方法需要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来决定,进而完成成本分析指标体系的确立。还可以通过对重大疾病要进行单独的成本核算的方式来加强细节管理水平,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束语

第5篇

本研究自2013年5月在我国中部某市辖区内所有县级医院开展科室成本核算,通过统一规范核算过程中成本责任中心的划分、数据采集的口径、所采数据的校验、分摊系数和分摊公式等,以月为核算周期,产生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各科室医疗成本三级分摊表、医技科室分摊行政后勤和医辅成本损益表、临床服务类科室业务收入明细和损益表等13张报表。本研究通过对某市辖区内4家县级医院2013年度12个月的科室全成本核算报表数据,分析县级医院由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带来的政策性亏损情况,探讨各补偿渠道具体实现途径。

2结果与分析

2.1县级医院医疗收入构成分析

县级医院医疗收入中有3/4来源于药品收入和检查化验收入,挂号、诊察和护理收入占比很低。门诊的药品收入和检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高于住院;而卫生材料收入、化验收入、手术收入和治疗收入等占总收入的比例,住院则高于门诊。说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门诊医疗收入影响更大。

2.2县级医院药品收支结余分析

县级医院零加成销售后药品亏损率为9.20%。因为药剂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等直接成本,并且还需承担行政后勤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所分摊的间接成本。本研究核算发现,县级医院药剂科的年平均运行成本为200万元,其中药剂科自身的直接成本为129万元,约占全成本的2/3;药剂科分摊的间接成本为71万元,约占全成本的1/3。因此零加成销售后药品收入无法抵补药品在医院销售过程中所消耗的全成本。

2.3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收支结余情况

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普遍盈余较高,收支结余率平均水平高达35%以上。本研究核算发现,县级医院检查化验科室的年平均运行成本为1440万元,其中检查化验科室自身的直接成本为1226万元,约占全成本的85%;检查化验科室分摊的间接成本为为214万元,约占全成本的15%。表明检查化验收费项目还存在较大的降价空间。

3讨论与建议

3.1药品零加成销售亏损不应由医院医疗业务收益来补贴,否则会导致“以医补药”

药品在零加成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损耗、储运配发等成本,通过规范统一的科室全成本核算,药品在销售管理环节所消耗的成本占药品收入的9.2%。此部分成本不应由医院通过其他医疗活动获取的业务收入来弥补,以致“以药补医”扭转为“以医补药”,须通过收取药品管理费来弥补零加成销售管理过程中的药剂科全成本。药品管理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按门诊每诊次和住院每床日为收费单位,因为按门诊每诊次和住院每床日收费为单位收费,与医生处方金额无关,可杜绝医生多开药以多收取药品管理费现象的发生,但是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医生分解处方的行为。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4家医院平均水平为例,药品销售过程中药剂科1年的全成本为218万元,年门(急)诊30万人次,年占用10万床日,按照每门急诊人次和每床日同等收费标准计算,则向每门急诊和每床日收取5.45元的药品管理费。药品管理费可依据各地医保基金支付实力,由医保支付和病人自费共同负担。对于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有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偿。在补偿过程中,既不应按药品收入情况进行补助,也不应按定额进行补助。建议通过补偿药剂科直接消耗的人员经费、固定资产折旧、水电等直接成本和药剂科分摊行政后勤的间接成本。这种动态补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并且此方案在科室全成本核算基础上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可避免以药品收入来衡量补偿标准带来的多开药获取更多的财政补偿的现象发生。

3.2控制县级医院运行成本,通过挖潜以弥补所减少的药品加成收入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前县级医院药品平均加成率约为15%,剔除药品销售管理过程中消耗的9.2%,因此药品销售的净利润为5.8%。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4家医院平均水平为例,1年医院通过销售药品获取的净利润为139万元,1年医院可控成本中的其他费用总额为715万元。通过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对科室各项消耗成本进行规范统一的归集和核算,让全院具有成本意识,节约其他费用中的办公费、接待费及水电费等成本消耗。上述估算的139万元约占其他费用总额的1/5,即通过节约其他费用的1/5就能弥补药品加成销售的净利润。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县级医院正在搬迁至新院址运行,物业费、水电费等消耗成本急剧上涨,也使其他费用的控制难度加大,但是不等于没有无潜力可挖掘。

3.3利用药品费降低的空间,提高医护人员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其涨幅空间小

假定在不调整检查化验收费标准的前提下,仅利用药品零加成销售过程中使患者药品费降低的空间,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以此研究过程中测算的四家医院的平均水平为例,假定上述建议中的药品管理费全部由病人承担,则药品零加成销售相对于以前的15%加成率销售,患者药品负担下降比例为药品费的5.8%,利用此部分下降费用可上调门诊的挂号诊察收费和住院的护理收费。依据前述表1门诊医疗收入结构可知,药品零加成销售使门诊药品收入下降的空间,可使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在现基础上上调80%;依据前述表2住院医疗收入结构可知,药品零加成销售使住院药品收入下降的空间,可使住院护理收费在现基础上上调40%。

3.4利用检查化验项目收费降低空间,提高医护人员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其涨幅空间大

通过降低检查化验收费标准,提高挂号诊察和护理等收费标准,可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假定保持其他收费不变,仅通过检查化验收费降低的空间,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劳务性项目收费标准,依据前述表4可知检查化验项目收费在目前价格基础上可下调1/3,下调后其收入能够弥补自身科室运行的直接成本和分摊院内行政后勤和医辅类科室的间接成本,并可以略有结余。如果门诊检查化验项目收费下调,使检查检验收入减少1/3,则在保持门诊总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在现基础上可上调3.7倍;如果住院检查化验项目收费下调,使检查检验收入减少1/3,则在保持住院总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住院护理收费在现基础上可上调近5倍。

3.5强化县级医院自身补偿,医疗业务收入是县级医院补偿的主要渠道

依据上述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不增加社会医疗总费用的前提下,可上调门诊挂号诊察收费和住院护理收费,县级医院通过自身开展医疗业务获取的医疗业务收入,可以弥补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求取消药品加成和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收费导致医疗收支结余亏损,同时也能扭转医疗服务价格畸形的局面。各地具体调价方案需在规范的科室全成本核算基础上进一步核算,明确各医疗服务项目的调整幅度。

3.6严格控制财政的固定投入和经常性投入,加强财政投入考核

第6篇

1.针对各项指标超标,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够的问题: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认识。由于传统的观念影响,少数军队医院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对在全院广泛开展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这项工作抓得不紧;一些部门、科室之间缺乏在控制医疗设备方面的协调,导致购置的仪器设备长期闲置抑或是使用率不高;一些医务人员也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经常是注意了增收却忽视了开支,造成一定程度的“跑冒滴漏”,导致一些工作成本超标。为此,医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将医院实行全成本管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增强责任感,强化成本意识,更新观念,让每一位干部和医务人员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细、做小、做实,形成人人都参与医院成本核算的氛围和个个都为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出力献计的局面。

2.针对一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执行力度的问题:

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成立由医院领导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组员的成本核算管理领导小组。全面制定医院、科室以及基层班组三级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科室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其次,逐级落实经济信息通报、绩效考核、财务计划、收入、支出核算等各项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落实到具体管理人员。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标,各个科室有压力的全面成本核算环境氛围。第三,以财务、审计、国有资产、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等科室为核心,建立信息平台,破除以往信息屏蔽、各自为政、互不通气的“藩篱”,在人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及时互通信息,及时了解变化,科学采购、配置医疗器械与设备,杜绝重复购置,将成本降到在最低。第四,接好地气,加大执行力度。只要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允许的事,就坚决不做,不管是哪一级领导批准的,都要坚持按照原则办事,不做违规违纪之事。

3.针对一些医院药品库存太多,积压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以及印刷品、电脑耗材、水暖材料等量大易耗品消耗比较严重的问题: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公开招标、跟标、竞标,保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公开”,反对“”,杜绝暗箱操作,减少库存管理环节存在的资金占用和库存积压问题。一是要建立全新的供应保障体系,实行药品“零库存”。由于医院的主要医疗成本是药品库存,它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不良的药品库存更是能够造成医院经营负担,导致资金链断链;有的还会造成腐败,将一些意识薄弱者拉下水。因此,要依靠医院信息系统精心打造科学化、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平台,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近年来,国内有许多地方医院和军队医院都已经实行了药物“零库存”,充分利用制药厂、医药公司、物流公司等强大的技术支撑,借助高效、快捷的信息管理手段,辅助周密、严格的管理措施,大力推行药品零库存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二是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对各种耗材制定指标,节约有奖,浪费要罚。形成全院各科室、各部门人人讲节约,个个比能耗的新气象,减少“跑冒滴漏”,将能耗降到最低。三是在各科室、部门设立节能管理员岗位(专职或兼职)。定期对各种材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消耗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浪费。四是定期开展科室、部门之间的考核评价活动,制定相关考评机制,每月、每季度按照各种经费使用、质量管理、卫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状况认真考核,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的层面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全院各项成本都能有效地控制。同时,还要加强对医院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比如基建项目、设备采购、招标议标等等,防患于未然。

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科学诊断,合理用药,切实打造成本核算意识

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医院的任务与职责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国防建设、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科学、合理地调配医院各科室、各部门的人、财、物,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1.要让每一位领导干部、医务工作者与全体员工都深深懂得

搞好医院成本管理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关系着能否全心全意为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大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讨论,使全体员工都能够提高对强化医院内部控制,加强成本管理的认识,懂得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是每一位员工的职责,也是能够提升医院整体水平,适应现代化医院要求的关键因素。从而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自觉地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只要是财务制度严格禁止的,就坚决不去做;只要是能够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的,就一定要去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方面积极“开源”创收,尽可能地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从点滴做起,着眼于每一件小事,自觉自愿地认真“节流”,做好勤俭节约。

2.要切实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要想做好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具备现代化财务管理、计算机、审计、医疗等多学科知识的财务会计人才队伍。只有具备了多学科、多知识、多门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会计人员,才能在各种复杂的形势下,当好医院领导的助手,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因此,要利用一切途径,有效地提高军队医院现有财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让他们在实战的岗位上,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尽快具备现代化条件下的医院成本管理的工作能力。

3.要建立高科技、现代化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全成本核算实时管理

使每一个科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都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工作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用过的各种耗材,以及收入与支出各自的比例;要建立以医疗为中心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系统,对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各种数据及时分析、传输、共享与评估,在与国内先进的医院、科室相比较后,了解自己目前的状况。比如,与最先进的医院相比,自己所在的位置;与落后医院相比,自己所在的位置,等等;这些看似不复杂的几个数字,能够使相关人员,在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中,对自己的各种情况,都有个清醒的认识,为成本核算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技术支撑,从而有的放矢地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4.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诊断,合理用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伴随着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军队医院由过去单纯地为部队官兵服务转变为除了平时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战时保障打胜仗的任务,演变为同时还要肩负周边人民群众看病住院,预防、医疗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由于医学模式的转换,过去那种仅以躯体疾病为主的诊疗模式已经过时,不但要考虑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同时还要从其心理、社会、经济、生活等多方面考虑如何才能使其尽快恢复健康。由传统的诊断疾病为主的医疗内容改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是传统医学模式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全心全意地疗伤诊病,一切为了病人,这是军队医院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是医院设立的根本目的及基本功能的具体体现。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无论边疆还是内地,无论乡村或是城市,都要确保服务的水平与质量。一方面,要在对症下药,争取患者及时恢复健康,考虑病人病情治疗状况的前提下,做好成本核算;另一方面,也要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制定适合各科室的奖励制度,根据各自情况按劳分配,获得相应的奖金。

三、强化医院内控机制,建立“院科”两级核算,定期考评,确保成本核算落到实处

第7篇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1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核算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部门之间不协调

按照规定,成本核算部门应设在医院财务部门,但由于体制原因,现行的做法是每个医院都单独成立经济核算办公室,由其独立承担全院成本核算的任务,财务部门仅仅充当配角,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主角作用,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不能人为分开,否则两个经济部门相对独立,财务资源无法共享,互相扯皮,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也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人员浪费。实际上,现在核算办公室仅仅做了一般的计算、核算奖金或工资分配等简单工作,没有真正发挥其成本核算职能。

1.2现行财务报表中的结余无法反映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关系

现行会计制度编制的收入支出总表是采用单步式,就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然后将所有费用加在一起,通过收入减去费用计算求出当期效益。在这种核算方式下,收支总表分为“收入、支出、收支结余”三部分。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其他支出等,收支结余是两者计算的结果。单步式收支总表对于支出一视同仁,没有区分费用,支出与收入配比的先后层次,不能直观反映当期医疗收支结余,药品收支结余及其他收支结余。尤其是在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不利于药品费用的核算。

1.3管理费用的分配问题不合理

管理费用是医院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现行制度规定,管理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目前医院的管理费用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间接费用,即无法直接确定属于哪个部门的服务,但必须摊入成本的那部分。二是期间费用,即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医院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目前这些间接费用与期间费用均作为间接费用进行分配,不利于正确计算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期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应当选择与该费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作为分配标准,尽量使分配结果符合接近实际成本。

1.4核算方案不科学,职工积极性不高

医院业务科室之间情况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医院往往单纯以经营效益来考核衡量经营业绩,没有科学的考核方法,只靠经验或拍脑袋办事,成本核算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工资奖金分配也很难做到公平合理,造成只重视经营效益,不全面核算成本,最终形成高投入高收入的科室奖金高,低投入低收入的科室奖金低或没有奖金,影响部分科室职工参与的积极性。

1.5部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影响医院正常发展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后,有些科室为减少或降低成本,不敢引进先进设备或新技术,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和科技创新;有些甚至偷工减料,损害患者利益。这些都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宗旨。

2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对策

2.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合体系,正确处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应实行院长负责制,在院长委托的主管领导或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下以财会部门为中心,由成本会计人员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财务部门是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机构,对各科室的成本核算进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具体负责成本核算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消耗定额及成本分摊办法,建立健全成本核算账薄体系,编制成本报表,准确计算、编报、分析、预测和控制成本。更注意理顺成本与财务核算的关系,财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核算是财务核算的延伸,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搞好成本核算。

2.2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体系

引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理念,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会计体系基础上设立医院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医院成本核算帐薄体系。医院成本核算需要设立医疗成本、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帐户,同时设立相应的明细账薄、建立完整、系统的成本核算操作平台。

2.3提高成本核算的电算水平

开发功能先进科学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系统,软件要与医院会计核算系统很好地衔接,符合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定参数,使软件适合成本核算需要,同时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能方便接收和输出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系统和用户设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骤,自动进行成本计算,生成各种成本信息。同时,要有与科室成本核算相配套的奖金核算功能,有较完善的成本计划、预测、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2.4注意控制病人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要积极引导科室通过挖掘潜力,提高工作效率,来增加收入,要从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入手,提高业务收入的“含金量”。

2.5收入分配上应用医疗服务一线部门倾斜

每一项医疗服务都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各项医疗服务的成本又相互交织。在核定成本与收入时,医院应通过高效低耗的成本核算,实行质量控制,在分配上,对一线人员,特别是风险强度大、收费标准低和承担任务较重的科室与人员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保证分配的合理,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2.6搞好成本核算人员和硬件配置,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为开展成本核算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组织,要配备适当的会计人员,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核算手段,根据经济指标,准确反映成本核算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制度。

2.7处理好成本核算中的几对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要在保证和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下,节约和降低成本,不能形而上学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医院内部利益分配和患者的利益关系。成本核算的目的之一是减少浪费,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不能单纯为追求医院利益而增加患者负担。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降低成本和医学科技进步的关系。要鼓励和支持医院科学研究和医学技术创新工作,增加科技投入,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医学科技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决防止因片面追求降低成本而忽视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更不能影响医务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成本核算方式逐步趋向合理自从2012年1月新《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开始实施后,许多医院已经开始进行成本核算管理,但其中大部分医院仅仅停留在部分成本核算的水平上,或只对临床、医技等一线科室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数据的不完全,使得医院的资产投入与成本消耗的计算也不够准确,可能造成医院管理层经营决策的失误。因此,必须由部分成本核算向全成本核算转变。笔者所在医院为克服现有成本核算方式的这一弊病,将全院的成本核算分为总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或病种成本核算三个层次。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全院的全成本核算,首先就得实现科室的全成本核算。为此,我院将科室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是各科室直接耗费的各项支出,能够计量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包括医护人员的工资、五险一金,以及水电费、折旧费等,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科室以及为临床科室提供各种服务的科室等不能直接计量的科室部门的成本,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所服务科室的业务收入、工作量和职工人数等进行分担。在此基础上,我院在原有的会计科目基础上,又增设了“临床成本”、“服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药品支出”等四个科目,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与降低医院成本,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医院成本信息。

(二)成本核算组织机构逐步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组织机构也应当与医院经济运行的模式相适应。而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新成立的机构或部门(成本核算部门)与医院原有的财务部门基本不发生大的关系,二者之间只是相关数字的提供与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矛盾自然产生。面对这一局面,许多医院也在通过逐渐完善成本核算组织机构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还是以笔者所在医院为例,医院在财务部门成立了成本核算小组,由总会计室担任组长,两名专职会计担任组员。同时,医院各科室也配备兼职成本核算员,其他职能部门配备成本专管员。成本核算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细则及相关工作流程,每月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处理并核实各科室上报的成本数据,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全院的成本核算业务培训与工作指导,对相关成本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相关成本数据进行查询与更新。而科室兼职成本核算员和成本专管员则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成本核算小组的部署及相关要求定期完成本科室或本部门成本核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的记录、统计、核对与报送等工作。

二、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相关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成本核算软件系统是实现成本核算的重要工具,随着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成本核算软件开发人员与使用人员专业背景的差异,软件的某些方面可能与实际工作存在冲突。以笔者所在单位所使用的某款财务软件为例,在系统已经启用的情况下,系统不允许在已设置的下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中再按科室设置二级明细科目,给科室核算带来了很多不利。所以,医院应该重视对提高财务人员信息化素质的培养工作,使他们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系统操作的相关知识,同时创造机会让软件开发人员与财务人员经常沟通,了解财务人员的需求,使成本核算软件真正适应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将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所谓绩效考核,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动和效果。它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客观反映医院经营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属于客观的会计管理手段,而绩效考核则属于主观的管理方式,二者虽不相同却联系紧密。成本核算是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根本,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同时,绩效考核也为医院成本核算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医院应该将成本核算纳入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通过奖勤罚懒,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变糊涂账为明白账,降低成本,促进医院效益的提升。

第9篇

1.1患者成本法

这种成本核算的方法是由美国的LarryK.Macdonald博士于1973年提出的,它主要是以患者作为单位来计算医疗服务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以患者为成本单位的核算重心的方法主要是充分体现出成本核算技术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应用,该方法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为医院提供真实的、科学的、准确的成本信息。但是,由于不同医院的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这种方法很难被广泛推广,我们也只能是对其理解成一种测算成本的思路,而不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1.2疾病诊断相关组法

最初这种方法是由耶鲁大学卫生研究中心开发的。这种方法不同于患者成本法,它主要是以患者的病例组合为分类的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最初,这种方法主要是对医院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认为医院的最终成本中心额可以分为综合服务、护理服务、辅助服务等三个成本中心,显然,这同医院的责任中心的分类是一致的。

1.3作业成本法

该方法是由Helmi&Tanju于1991年提出的。作业成本法能够通过因果关系追溯从成本到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并清晰地、准确地计算医疗服务成本。

2发达国家医院成本核算对我国的启示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关于医院成本核算的研究与实践已经走过了几十年,从最初提出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路到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再到成本管理理念的提出,最后到如今的战略性成本管理思想的发展,不同阶段的研究都凝聚着多名专家与学者的研究成果。目前,除了极个别的方法不能进行推广外,各阶段的研究还在深入发展中,后续的研究会与不同阶段的成果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来完成对医院成本的核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医院成本核算已经转向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核算方法将对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路。因此,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医院成本核算思想与方法给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带来了一缕曙光,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对我国医院成本核算进行管理。

2.1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我国的公立医院必须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的特点,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全面降低社会平均医疗成本,切实解决我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这也就对我国的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实这也是我国医院追求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2.2加强对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核算

由于医院医疗辅助科室的特殊性,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从不同的方面来确定不同核算单元的收入、支出构成。同时,对于特殊科室应制定出适合本科室的成本核算方法。众所周知,医疗辅助科室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本部分,能够为医疗卫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消毒中心、维修中心、供应中心、配送中心、护工中心、餐饮中心等。目前,就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来看,很多医院的医辅中心的成本核算是不完善的、不到位的,仅仅合算的是公用成本而已。虽然医辅科室视为全院提供服务的,但是,还必须按照服务的比重、设计的程度分别进行分摊。例如:医院在核算期间,有医疗辅助中的消毒中心向各科室提供的消毒服务,则可以根据各科室的收益比例对该项成本进行分摊。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一般是根据“谁受益,谁成本”的原则来进行拆分的。由于各医院的衣服可是存在着多向性与复杂性,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分摊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医院的全成本核算在医辅方面更加精准。

2.3加强对药品采购成本的核算

当前我国各医院中药品的采购成本产生的成本比例仍较大,虽然有的医院已经在药品采购成本方面对成本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例如:加强组织机构的健全、规范药品采购的流程、加强对各项药品采购的监督与审查等。但是在实际中,关于药品的采购成本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医院从多方面着手,加强对医院药品采购成本的核算,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建立标准的价格作为参考,在医院全面推广集中采购、阳光采购,对医院各部门的采购过程严格把控,在保证药品质量最优化的同时有效降低药品的成本。例如:医院必须注意在药品物资的采购环节中,贯彻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的理念,医院的领导必须树立资金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效益的理念、新的投入与产出的理念,加强对医院财产物质的管理。对于医院的大型项目、设备的购置与实施一定要进行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会同医院的财务部门、各相关科室进行共同的研究与分析,着重对项目与设备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于财产物资一切的收支数据要进行准确的、科学的、合理的预测与计算,以便医院能够实现合理的资金安排与理性投资。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购置,不能由个别领导一拍脑门就决定,必须经过集体会议的讨论来决定。另外,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的购置要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并进行实地考察后才能签订购置合同。

2.4加强成本核算的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动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成本核算与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联系在一起,使成本会计更加贴近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使信息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成本核算的客观事实,以便于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例如:对于医院的财产物资的保管,必须根据财产物资的类别将财产物资及时验收入库保管,并单独设立保管岗位责任制。此外,对于医院的低值易耗品而言,由于其特殊性,医院必须加强对其的科学管理,不能认为价值小就忽视,财产物资的管理应做到从小事做起,从小的物资抓起。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实现了财产物资的信息化管理。这也就实现了我国医院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依托下,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实现了动态化的实时管理,并实现了各项数据资料的同步、统一。

2.5加强对医院财产物资的严格管理

医院的财产物资不仅是保证医院医疗任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条件。有序的、科学的合理的财产物资管理直接使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以此为契机来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发展的要求。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共同构成了医院的财产物资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财产物资品种逐渐增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医院各种物品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医院财产物资的合理、高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目前我国各医院的财产物资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例如:财产物资的管理部门无法实现与财产物资使用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等。作为医院财产物资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保证医院医疗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更是医院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大,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管理质量,只有有序的、科学的、合理的财产物资管理才能真正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2.6加强对公立医院中医成本的核算

第10篇

1、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大多数医院经营者受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对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认识不足,认为医院在安全医疗的基础上多收病人便可增加收入,成本核算可有可无。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同时,重直接成本核算管理,轻间接成本核算管理;重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管理,轻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等等。比如:目前,许多医院对于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没有进行分摊;房屋折旧费没有计提和分摊。这样算出的成本并非完全成本,是一种粗放型的成本核算形式,反映出来的医疗成本也较低,使得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2、成本核算管理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

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的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往往又会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管理

医院成本管理的目标不是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的,而应该定位在以患者满意和降低成本为核心的更具广度和深度战略层面上。从广度上看,医院成本管理应该从其内部的成本管理,发展到供应链成本管理;从深度看,应该从传统的成本管理,发展到精益化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和环境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及环境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因此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可防止收入降低。

二、医院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医院在市场经济下要提高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要根据卫生改革的要求把“事业”当成“产业”办,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诊治病人多,医疗质量高,病人负担的费用少,则社会效益好;医务劳动耗费少,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越好。

2、实行成本核算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依据

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医疗服务项目完全由政府定价。成本是制定价格的最低界限,只有正确核算成本,真实反映医疗服务耗费,才能为卫生行政部门合理定价提供依据,才能使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耗费得到合理补偿,保证其正常运转。

3、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且是医院所有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目前,国家正在倡导节约资源,主张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通过成本核算,可以使职工了解医院经济运行的情况和成本支出情况,这样就能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从而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

4、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

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5、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医院要在竞争中取胜,就要面向市场,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只有及时提供准确的成本资料,才能使预测、决策和分析等活动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措施

1、做好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规范运作流程

(1)在成本核算前,必须对医院各部门、各科室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界定产权,确认价值,核实资产的占有量。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和盘点制度,这是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计算成本的重要前提。

(3)建立数据分类标准和操作规范,便于计算机操作,使医院经济管理各子系统之间信息数据能够自动分类和归集,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为成本核算的自动化、科学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4)成本核算离不开可靠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应该制定原始记录与凭证传递流程,为成本核算提供可靠依据。

(5)成本核算不应局限于事后的记录和计算,应在费用发生之前和发生中加强审核与控制,应事先制定费用的开支标准,明确费用审批权限,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有效控制成本。

2、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归集与分摊

(1)确定成本归集对象是实行成本核算的基础,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对象不同可分为医院级成本核算、科室级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三个层次。医院可根据自身管理要求选择适宜的成本核算对象。

(2)按照谁受益归集给谁的原则,尽可能将成本归集到最低级的明细项目上,同时要归集到最小的部门。

(3)为了便于成本管理,可按月、季、年确定成本计算期。

(4)直接成本是将各科室的各项支出直接归集到科室医疗成本,间接成本应按照合理原则在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不同科室或不同服务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在分摊时要做到谁受益多,谁承担成本就多,以便明确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职责,使效益评价公平合理。

3、将某项间接成本费用进行分摊

(1)成本费用分摊的内容有:不同服务对象之间的成本分摊;科室单位间的分摊;床日、诊次和项目成本的分摊。

(2)成本费用分摊的主要原则:因果关系、受益程度、公平平等、承受能力。

(3)常见的成本分摊基础是按收入的比例分摊,如检验费、检查费;按科室职工人数分摊,如管理费用;按科室面积分摊,如清洁费用、电费;按住院床日数分摊,如水费、能源费;按床位比例分摊,如管理费用;按门诊人次分摊,如门诊水电费。

(4)常用的分摊方法:直接法、阶梯分配法、双重分配法、联立方程法。其中,联立方程法最精确,但操作复杂;阶梯分配法可清楚表明间接成本的构成;双重分配法更适用于中小型医院。

4、进行医院成本分析

(1)医院成本分析包括:分析医院总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的成本水平;分析各战略经营领域中主要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水平。

(2)医院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有:收支平衡分析、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等。

(3)医院成本分析的专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等。

5、提高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

由于医疗服务技术性强、涉及面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精细,业务流程和经济的运行比较复杂,而且成本核算的层次多,数据量非常大,因此医疗服务的成本核算必须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医院要在全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含核算管理功能模块的计算机系统,在收费处、临床、医技科室、仓库、药库、后勤、财务实行联网,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共享,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使计算机网络在医院成本核算过程中发挥作用。

6、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正在成为主导地位的核心生产要素,医院必须把人力资源作为战略资源考虑,合理控制人员增长,精简科室人员,提高员工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实行竞争上岗、转岗分流,避免因人才的“高消费”而导致成本的升高,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是医院竞争的战略核心,医院相对其竞争对手要保持较大的优势,极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成本方面有所作为。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充分挖掘医院人、财、物的潜力,使医院有限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从而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宜珍、周瑞、李春: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潘文珍、王路:关于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

[3]陈晓玲:浅谈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2008(7).

[4]江晶: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

[5]费峰:医院成本分配与核算[M].上海: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凯: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8(3).

[7]张英:医院管理咨询实务[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第11篇

1.1医院全成本核算预测体系

医院根据前一年发生的全成本进行合理预测,通过预测得出下一年成本及收入,得出医院的估计结余,同时通过预测数字对于下年的预算支出安排进行合理修正,统一安排医院的日常活动,抓住工作重点,优先安排收益高、任务紧的支出。

1.2医院全成本效益评价体系

医院应该设置相应的效益评价体系,从而体现出全成本核算的意义。在工作中,医院应将各科室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作为效益考核的基础,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于每年年末根据各核算单元的成本、效益进行考核,对于超额节约成本或超额完成收入的科室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目标的核算单元要查找原因,分析具体情况,找出改正措施。

1.3医院全成本控制运行体系

在医院全成本过程中,控制运行体制应该贯穿始终,而且保证控制运行的全面性。财务科应协同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全成本的控制,对于不需要发生的支出或者对于发生的支出应进行事前预计、审计,尽量降低支出数,降低医院的成本。

2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

2.1建立完善全成本核算体系

确定成本核算单元,成本核算单元是会计核算的最小单元。将全院分为若干会计核算单元,所分立的核算单元应基本满足全院对医院科室的核算需要;同时,将全院分为医疗科室、医技科室、医辅科室、管理科室四类科室,将全院科室与之对应,进行会计核算。各类科室成本应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享逐级分布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具体实施: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然后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医院内每一位职工的切实利益,所以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有效的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医疗、医技、医辅、管理科室的积极性。

2.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2.2.1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归集、分配

在日常工作中,各科室要保证完善各种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对原始数据进行审核后,记录、填写各种单据,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财务科统一入账,要按照实际情况,逐一确定各科室的成本。

2.2.2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

一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现代化管理对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分布于医院的各个层面,每天有大量的数据汇总于医院信息中心,所以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意义

第12篇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针对传统收付实现了相应改变,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基础,在会计要素中,用费用科目取代了支出科目,这一变化以为者所产生的费用不仅可实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还满足于当前的市场规则,使新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朝着严谨、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给予了相应调整,包括分割和合并一些条目,而这些条目的调整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均可产生一定影响。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框架

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中将科室区分为四类科室,三级分区,包括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以及后勤四大类,因此在新的财会制度下应对进行重新的梳理,对会计科目进行明确定义,对入账计量给予更精确化的改革。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将医院的应收款项和坏账准备金率在原来的基础上给予下调,这是对医院应收款项变现能力的重视,可提高医院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将药品加成进行核算这一旧的体质取缔,将药品收入隔离在医疗收支系统之外,且将医院承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明确支出在财务计算中反映出来,实现了药品实际成本的真实反映,并以此确保医院会计信息的更加证实可靠,因此对医院新入账标准的熟练运用是当前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对原有项目进行修订和规范的前提下新增了11个项目,并以补偿机制作为主要方式,对医院内部长期资产进行合理摊销,对固定资产以折旧的方式进行计提,将成本补偿作为主要形式,这样不仅与企业和单位在处理固定资产上进行接轨,还突出了无形资产存在的价值,以及其价值的具体流失程度,以彰显其价值。

三、完善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成本核算框架

随着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式也随之改变,如何做好过度其医院财务工作,完善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的核算工作,以更好的适应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发展,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健全内部资金监管制度

加强医院内部监管,首先应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在新的财务制度下对医院财务部门职责给予了明确规定,同时也对财务部门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预算、收支、资金控制等方面的监管等,在新会计制度下应对医院资金的流向有严格的控制,对投资范围也应作出明确规定,如不能将医院资金用于风险投资等,而其对外投资也应仅限于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

(二)加强医院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分析

医院的财务分析关系的在医院工作的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确保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工作人员可熟练掌握其本职工作,并严格按照正确的专业和方法进行操作;对财务管理的预算体质进行改革,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对预算内容进行量化、细化,增加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锌的财务会计制度下,绩效考核不再仅仅是医院内部资金调节问题,而其更大的意义是通过绩效考核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以真正提高绩效考核的意义;在医院各个部位和科室中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目标的制定,因每个部门的性质差别很大,因此其绩效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在确定医院绩效评价考核指标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和需要和特点,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三)完成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

绩效成本核算监督评价体系是对绩效成本核算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可采用责任单元划分的方法,对绩效成本核算实施监督评价,责任单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但又与主体密不可分,在反馈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原有的整体运营进行把握,以实施有效监督。

四、结束语

第13篇

医院在2005年起开始逐步使用成本核算软件对医院进行成本管理,初步形成了医院及科室成本,但还只是借鉴其他医院一些经验,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核算管理,没有统一行规,至2008年10月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形成了医院成本管理基本规范。2012年1月起医院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及成本核算最新管理要求,确立了新的成本核算模式,利用成本管理软件平台对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管理。

二、成本核算管理的发展情况变化

(2012年新医院财务制度前成本核算管理简称“旧”,2012年后简称“新”)

1.核算对象范围的发展

旧:核算对象简单分为院部成本和科室成本。医院成本核算仅限于院级成本及临床、医疗技术等科室级成本。新:随着成本核算的精细化发展需求,根据核算对象的不同,成本核算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在以上述核算对象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开展医疗全成本核算,将财政、科教项目补助支出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非支出类)等纳入成本核算范围,而在旧制度前财政、科教等专项补助支出并未纳入。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是以各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归集和分配各项支出,计算出各项目单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的医疗成本向其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归集和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各项目收入比、工作量等。病种成本核算是以病种为核算对象,按一定流程和方法归集相关费用计算病种成本的过程。核算办法是将为治疗某一病种所耗费的医疗项目成本、药品成本及单独收费材料成本进行叠加。诊次和床日成本核算是以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将科室成本进一步分摊到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中,计算出诊次成本、床日成本。

2.科级对象类别划分的发展

旧: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行政后勤管理类成本。新:除上述类别,新制度增加了医疗辅助类科室、药品供应类科室成本。临床服务类科室指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指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是服务于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为其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行政后勤类科室指除临床服务、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科室之外的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

3.科室成本的归集形式的发展变化

旧:直接成本一般是指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如人力成本、药品成本、材料成本、公务成本等,间接成本包括能耗类公摊成本和管理成本、医技成本等转移成本;新:直接成本除科室直接发生的成本费用外,能耗类如水、电、气等日常运行费用也作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包括非本科室发生的分摊成本等。成本核算部门按照规定标准、格式及报送程序要求,各成本统计科室及时报送核算部门,将支出直接或分配归属到耗用科室,形成各类科室的成本。成本按照计入方法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科室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直接计入的各种支出。间接成本是指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而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支出。

4.科室成本的分摊模式的发展

旧:原科室成本分摊采用二级分摊模式,管理科室向医技分摊,医技再向临床科室分摊,最后形成科室及院级全成本。新: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管理费用不向临床医疗进行分摊,但在成本核算制度中,管理科室成本、医辅成本、医技成本等各类科室成本本着相关性、成本效益关系及重要性等原则,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方法进行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服务类科室,也称“四级分摊法”。先将行政后勤类科室的管理费用向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和医疗辅助类科室分摊,再将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最后将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

5.间接成本分摊方法的变化

旧:原有管理科室成本分摊一般是以人数作为分摊标准,医技科室以其临床在医技科室的执行收入作为基数。如某临床科室分摊医技科室超声科成本=该临床科室超声科收入/全院临床科室发生的超声科总收入*超声科成本新:新成本管理分摊方法更具体化、更多样化。管理科室向医辅类科室、医技科室、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参数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如回访办公室、病案室成本,可按“出院病人数”分摊到临床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也可采用人员比例、内部服务量、工作量等,如住院结账部门成本,可根据出院病人数或床日数分摊、如中央空调成本可根据房屋占用面积分摊;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向临床服务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可采用工作量、业务收入、收入、占用资产、面积等,分摊后形成门诊、住院临床服务类科室的成本。

6.成本核算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相关性情况

旧:原有成本核算管理软件是以财务管理系统数据产生后月末一次导入成本系统。新:新成本核算系统解决财务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通过建立成本核算明细收支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对照关系,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轨作业(由成本核算系统生成记账凭证底稿供会计核算调用),确保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数据的一致性,实现授权范围内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并能有效地与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对接,能够对成本数据进行实时监管分析。

7.意义与作用的升级发展

旧:原来医院成本核算为“核算”而核算,院级和科级成本只涉及人力成本、药品、卫生材料成本等直接成本,管理费用只进行简单分摊,其成本无法真实反映各核算单元的资源消耗和利用效率。新:⑴利用项目成本、病种成本进行结构等趋势分析、保本分析,在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规范的临床路径和实际路径归集单病种成本,进行单病种的收支余分析,为单病种收费提供依据,找到开源节流的着力点,进而为医院整体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⑵利用成本核算的成果建立优化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和流程,实现绩效核算的流程化和程序化。⑶以医院全成本核算基础数据为起点,通过经营分析系统向医院管理者和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经营分析查询和分析。⑷成本核算与医院预算管理、内控管理相结合,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从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和预算,事中监督和控制,事后分析与考核的全面科学管理的转变。

三、结束语

第14篇

(一)盲目追求全成本核算以往医院管理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医院的管理只是简单的事项收支核算管理,但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医院经营管理的软件层出不穷,全成本核算软件在各大医院中推行开来,虽然全成本核算软件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很多医院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调研和考察,就盲目采用,这也导致了人力与物力的浪费,让成本核算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开展。

(二)只作为绩效工资核算依据有些人认为,所谓的成本核算就是通过收入分配和相关的支出确定科室收支结余,然后按比例计算各科的绩效工资数额。因此将成本核算与绩效工资的计算等同起来。不可否认依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绩效工资的分配与成本核算相结合,并通过将个人利益与成本挂钩,可以促使各科室加强管理,降低运行成本。但成本核算更重要的目的是加强医院整体管理,增收节支,提高两个效益,只作为绩效工资核算依据,就失去成本核算管理的主要意义。

(三)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我国目前的会计准则与医院财会制度没有针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与方法做出相应的规定,所以,各医院科室的收支范围也存在差异,部门之间的成本分摊也是没有规则秩序,在医院中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账薄和报表体系,各医院也都是单独制定了自己的核算方法,所以,导致成本核算结果的价值降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核算的效果。

二、加强成本核算管理的对策制定与实施

(一)强化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管理意识,让其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明确成本核算在医院中的重要地位,清楚成本核算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成本核算管理意识教育,定期组织进行盘点,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处理,做到事事有人管。在医院的经费收支方面,要做到专人管理,并且构件经费审批制度,合理的控制资源的分配,避免浪费,在此过程中形成比较良性的责任制度与激励制度。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医院应该主动的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成本核算与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联系在一起,让成本会计能够更加贴近工作实际,这样的信息才能够更为直接的反映出客观事实,定期对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总结出最优的方案,以帮助医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实现最高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核算人员与硬件的配置,构件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度,科学划分成本核算工作,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业务款收缴、欠款管理、费用减免等,都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并且有监督机制。

(四)完善成本核算控制手段构件完善的成本评价体现,提升管理力度,建立定期核算、盘点周期,对核算结果定期进行分析,科学判断成本的升降原因,并针对核算中暴漏的问题,及时的制定处理措施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三、结束语

第15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使公立医院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逐渐体会到财政补贴幅度减少的现实压力。医院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建立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制定全局性、长远性战略目标,开拓市场、储备人才、创新科教,建设信息智能化临床路径和后勤保障,实现医院可持续优化发展。医疗成本是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各部门自身发生的各种支出。全成本核算体系建立在国家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基础之上,是医院进入市场化的需要,是适应客观经济规律的需要,是符合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新医改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作为经济主体,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必定会产生相应的收入和支出。医院实行成本管理需要遵循“统一领导、分步推进、分工负责、科学有效、控制合理、成本最优化原则”,明确成本核算的原则、范围、分类、流程和计算口径等。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科学整合资源和有效控制支出的科学化管理手段之一。目前,国内许多医疗机构特别是大型医院均已开展了成本核算工作,上海市大部分三级医院的成本核算已有十余年的历史,部分医院的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然而,目前各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是出于自身经营管理需要而开展的,主要用于科室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上海市医院成本管理暂行办法》从全市层面对医院成本核算操作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统一规范,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应在做好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探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随着对成本核算的深入研究和医院管理要求的提升,实行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诊次床日数为分摊对象的三级核算已经迫在眉睫。更细化的数据归集分摊、更高的核算要求不仅要依赖于专业的成本核算软件,而且必须得到相关临床路径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保证。

2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1以全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医院预算管理

公立医院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之分。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根据自身短期运营情况和长期战略目标编制预算。依据财务数据和成本数据编制全面预算表格、测算执行率、分析可行性,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全面预算表格包括医院主要业务指标预算表、收支预算总表、项目预算总表等。预算控制是医院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和首要环节,在编制预算时加强成本控制主观意识,若能做到预算管理始终围绕成本控制,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成本控制的滞后性,避免重核算、轻考评的管理模式。此外,医院预算和成本核算由财务部门负责统筹,涉及到医院全方位运营和整个业务开展的过程,既需要全体科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又需要相关部门的分工协作和系统衔接。从医师规范的临床开单、护士详实的病案记录,到科室物资的领用和消耗、业务报销的原始数据、基建设备维修等,都要加强预算和成本管理的主观意识,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医院各项经济管理的开展中。

2.2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有机结合

现行的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通常采用以原始凭证为基础的会计和成本双轨合并模式。公立医院使用专业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成本核算则按会计分期将已过账的明细分类账导出成Excel格式文件,结合记账凭证所留存的原始凭证内容,将对应成本范围内的数据进行归集、整理、分摊和计算,通过Access数据库和系统接口导入成本核算软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处理。依托医院会计核算的强大后盾,成本核算的发展取得飞速进步。一方面,成本核算数据采集得到保障,确保核算数据一致性、可追溯性,避免数据传递的疏漏,精简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坚持会计与成本数据的月结对账,可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当然,在双轨合并模式下,由于会计核算软件与成本核算软件分属两家第三方软件公司,核算重心和系统架构有明显区别;相同原始数据,不同核算口径与分类,造成数据采集存在差异化等问题。因此,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有机结合的双轨合并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3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助推科室绩效管理

在新医改的大环境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构建和探索已成为每一家公立医院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有利于创建规范化科室,有利于完善科室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医疗人员积极性和效率;而协同成本核算开展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使两者资源得到共享,能够进一步促进和激励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公立医院绩效管理通常采用平衡计分卡模式,从财务、患者、流程、成长四个层面制定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并实施考核。平衡计分卡是指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可控成本及可控成本占医疗收入比率是医院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之一。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后,临床科室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大大提高。根据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院科两级成本核算采用的是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分摊方法,行政后勤类科室管理费用、医院辅助科室和医院技术科室成本都将分摊至临床类科室,因此,绩效分配的成本与临床科室成本核算结果将存在差异,如科室的日常报销和管理费用是全成本核算的范围,但并不纳入绩效分配的考核。因此,在对科室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狭隘地考核成本降低与否,而应该结合全成本核算结果,科学剔除分摊过来的不可控成本,综合考虑成本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变化情况。

3改善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策

3.1加强主观意识营造医院全成本氛围

医院全体人员是医院全成本的真正执行者,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减少对全成本核算主观认识的偏差,应通过院务会、院报等方式加大“医院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为加强节约成本的意识,应提升科室直接参与预算申报的感知度,营造全院成本控制的氛围,让医院全体人员认识并了解全成本核算。同时,宣传和实施对象不能停留在医院管理层、科室负责人,还要深入到基层医护人员、行政职能后勤人员,使大家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了解自己与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

3.2推进会计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模式

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模式(以下简称“一体化”)是利用医院信息化建设平台,通过网络将各种业务系统的数据自动采集并生成与业务有关的会计凭证。“一体化”能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医院各部门,完善财务核算并控制医院成本,提供管理者更充分、更准确、更权威的数据资料,提高医院会计信息质量,优化配置综合资源,加快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自身发展。目前,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中朝着“一体化”趋势发展,现行双轨合并模式初步体现“一体化”思路,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3.3控制公用事业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

管理费用是由行政职能部门为开展医院日常运营和管理而产生的费用,有涉及范围广、管理弹性强、节约潜力大等特点。严格控制水电燃气等能源消耗,采用一科一表来统计支出;加强科室日常业务管理,严格控制办公费、公务接待费等日常业务支出;严格财务报销审核制度,按照规定开支范围控制职能部门公务支出,以预算管理核定公务接待费、差旅费等。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