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乡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第1篇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文化局长座谈会,主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去年文化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各项任务。刚才,听取了各县区文化局长的工作汇报,深感大家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呈现出许多好的做法和新的亮点,给人以深刻启示;少华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2009年度文化工作,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工作作了全面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组织开展工作,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确把握当前文化工作形势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突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文化设施投入大幅度增长。市文化艺术建成投入使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年度总投资突破了4000多万元,是我市历年来文化建设投入最大、增长最快的一年。二是文艺创作势头强劲。文艺精品政府奖发挥了积极作用,带动白河、旬阳、汉阴、宁陕等县政府设立了当地文艺精品创作政府奖,催生出了报告文学《安康精神》、电视《郎在对门唱山歌》等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全市文艺创作整体实力挤入了全省前列。三是文化活动亮点纷呈。成功举办了汉阴第四届油菜电视节、平利第三届“茶之旅”文化节、第九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开展了“西康高速通车”、“建国60周年”、“政协成立60周年”等系列庆典文化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极大丰富了全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文化全方位服务旅游发展。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欢乐中国行》成功在安康举办,旅游文艺专场《山水安康》、《兰草花儿开》进入舞台创排阶段,安康旅游文化蓬勃发展。五是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野调查顺利完成,安康文庙大成殿、旬阳黄州馆、紫阳北五省会馆、汉阴菩萨泉、岚皋周氏武学等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全面完工,全市四家博物馆(纪念馆)被国家批准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代表作名录申报、公布工作力度加大,重点项目传承活动方兴未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六是文化市场稳定规范。多部门合作机制基本建立,扫黄打非等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焦点、热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文物市场布局和秩序日逐合理和规范。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容易,弥足珍贵,凝聚着全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抢抓机遇、服务大局、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强综合实力、参与区域竞争、培育人文精神的特殊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我市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艺人才缺乏领军人物、文化产业尚未破冰、文化产品供给较低、文化影响力和综合拉动力不强,但从安康自身来讲,发展文化事业机遇十分难得。一是中省加大了文化建设投入,相继启动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村级文化室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文化下乡工程,为安康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持。二是安康文化积淀深厚,人文资源丰富,特别是全市品牌文化在省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为安康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三是以安康青年作家群为代表的大批有影响的文艺家十分活跃,提升了我市在全省乃至全国文艺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文艺演艺深受群众喜爱,为安康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五是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安康博物馆、安康图书馆、安康大剧院迁建即将全面启动,为安康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因此,我们只有站在实现安康突破发展的高度,把繁荣文化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坚定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创新发展,才能努力开创我市文化事业的新局面,为推进安康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

二、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今年各项文化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全市经济工作思路已经明确、突破发展已迈出坚实步伐的情况下,文化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晰思路,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服务于安康突破发展。

一是编好文化“十二五”规划。各县区和各级文化部门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高质量编制文化“十二五”规划。要谋划基本思路,总结“十一五”文化发展的成果经验和存在问题,分析“十二五”影响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文化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点任务、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要研究重点问题,对文化艺术、出版发行、广播影视、创意设计、旅游休闲、电视网游、人才培训等文化及相关创意产业发展规律及趋势进行研究,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文艺精品生产等文化事业开展前瞻性研究。要策划重大项目,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策划论证,形成“十二五”文化及其相关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库,并与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库对接。

二是加强文化重点项目争取力度。项目是欠发达地区争取资金投入、加快突破发展的重要抓手。但由于受国家经济宏观政策的影响,今年信贷规模压缩,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项目争取将比往更具难度。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奋发有为,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谋划项目要快,上报项目要早,争取项目要跑,直到项目落地开花,真正依靠项目建设拉动文化事业发展。今年全市要确保市文化大厦建成投用,力促安康图书馆、安康博物馆、安康大剧院尽早开工,继续加强安康文庙复原、汉江古会馆群保护等项目的包装、策划和争取工作,力争一批项目列入中、省投资计划盘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三是加快文化民生工程实施步伐。文化民生工程是保障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载体。由于配套资金限制,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难度大、进度慢、效果差。今年全市要在措施上求实,坚持信息上报、督查通报、情况反映三管齐下,向各级政府做好专题汇报和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加大项目建设指导、评比和督办力度,确保立得了项、开得了工、建设得好。要在行动上求快,优化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时间安排,加强施工环境协调和保障力度,保证全年建设目标任务按时保质完成。要在机制上求新,不断创新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管理、使用机制和方法,提升文化民生工程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要在监管上求严,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确保工程组织实施规范、资金使用安全、工程质量达标,营造风清气正的建设环境。

四是扩大文化对外宣传交流活动。文化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象征,是一个区域对外宣传、展示形象、争取支持、聚集人气的名片。我们要继续做好“汉水文化看安康”这块金字招牌,充分利用安康友好城市、区域合作重大活动、全国性文艺赛事、国际性博览会等平台,加强文化对外宣传交流活动,全面展示安康地域文化特色,拉动招商引资和生态旅游发展。重点做好世博会、国际旅游日、川陕甘旅游年会、汉江龙舟节的文艺演出和安康文化电视行、安康对台文化交流等活动,争取一批节目拿得出、立得住、叫得响,产生广泛的影响。

五是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要紧紧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为契机,以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文艺演出业为突破,重视支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适应市场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音像批发企业、网吧连锁超市、图书出版集团等文化经营机构,打造一批展示现代风貌、体现时代特色、在全省及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精品和优秀剧节目,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催生新型消费,增强安康文化发展活力。

六是强化文化工作保障措施。近年来,中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各级文化部门要以当好政府“文化参谋”和“文化大使”的角度,对中省市各类文化政策进行梳理,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对“硬性”政策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确保落实到位;对不能落实到位的要及时向上级文化部门及相关部门沟通和汇报,争取得到重视和支持,保持文化项目和资金正常投入,把文化工作做实做好。

三、加强领导,确保完成文化工作目标任务

第2篇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10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县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并报请州政府审批,将“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四类17个项目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其中,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3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7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6个。今年还争取资金2.1万元对7个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补助。在17个项目中,重点对向阳乡阿乌族的“古代兵器舞”和“泸西木雕”进行了深挖。其中,把《泸西木雕》的制作技艺和工艺制成光碟,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年,我县投资70余万元修复了西寺,投资90余万元对逸圃、石洞村汉代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使我县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

在开展“泸西县民族文化普查”和“阿庐文化”重点片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编辑了《泸西县文化艺术志》、《民歌集成》、《民舞集成》、《民间器乐集成》和民间传说《飞鹤集》等书册。编纂保存了一些民间歌曲、故事、谚语、歌谣、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器乐等文化形式,同时,编辑出版了近16万字的《泸西阿庐文化调查》一书,以及40万余字的《阿庐文化》系列从书,投资17万元出版了《菊谱新诗》、5万元出版了《石洞•逸圃考古发掘》,创作了《阿庐文化》杂志,完成了13万字的《话说红河•泸西篇》编撰工作。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阿庐风光、风情、传说、工艺和饮食,以及阿庐由来、阿庐方言、阿庐文物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在县文化馆建立了保护名录档案。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县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较难平衡,建设和吃饭的予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对民族文化 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谈不爱投的局面。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三、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

第3篇

为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建设,加大文化产业开发,推动我县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壮大,实现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日,县人大常委会民工委、财工委在时副主任的带领下,到县文化体育局进行了关于泸西县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调研。

一、近年来民族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的文化工作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彝族文化为主打,努力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在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打破地域界限,优化组合艺术生产要素,提高精神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同时,逐步完善运作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挖掘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全县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我县传统民族文化。

我县的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智慧和结晶,涵盖在生活习惯、风俗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产技术和工艺技能等方方面面。为传承、保护、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打造“阿庐文艺”精品,我县曾组建了彝族“羊头鼓舞”大型广场文艺表演队、壮族“虫茧巴乌”演奏队和“洞经音乐”演奏团,成立了“城子古村”开发领导小组。同时,以“阿庐文化中心”建设为契机,成立了“阿庐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研究并编辑出版了《阿庐文化》刊物;并以省、州、县的大型文化活动为契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组织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和排练演出,邀请省、州专家进行指导包装,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根据《云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普查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县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工作,并报请州政府审批,将“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汉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四类17个项目公布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其中,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3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7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6个。今年还争取资金2.1万元对7个文化传承人进行了补助。在17个项目中,重点对向阳乡阿乌族的“古代兵器舞”和“泸西木雕”进行了深挖。其中,把《泸西木雕》的制作技艺和工艺制成光碟,形成书面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省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20xx年,我县投资70余万元修复了西寺,投资90余万元对逸圃、石洞村汉代文化进行考古发掘,使我县悠久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保护。

在开展“泸西县民族文化普查”和“阿庐文化”重点片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和编辑了《泸西县文化艺术志》、《民歌集成》、《民舞集成》、《民间器乐集成》和民间传说《飞鹤集》等书册。编纂保存了一些民间歌曲、故事、谚语、歌谣、戏曲、曲艺音乐、舞蹈、器乐等文化形式,同时,编辑出版了近16万字的《泸西阿庐文化调查》一书,以及40万余字的《阿庐文化》系列从书,投资17万元出版了《菊谱新诗》、5万元出版了《石洞•逸圃考古发掘》,创作了《阿庐文化》杂志,完成了13万字的《话说红河•泸西篇》编撰工作。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阿庐风光、风情、传说、工艺和饮食,以及阿庐由来、阿庐方言、阿庐文物等9个方面的内容,并在县文化馆建立了保护名录档案。

(二)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今年县文体局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作用,针对土地开展整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文艺队下乡演出,宣传相关政策。此外,为推进烟农文化学校建设,我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文艺进村演出活动,并创作了四口快板《说说烟农学校》、小品《烟嫂烟哥哥》等文艺节目,将烤烟生产和烟农文化学校建设的互惠互利,用文艺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午街铺镇凤舞村和山林哨建盖了民族文化培训室、活动室和陈列室,投资90万元即将开工建设永宁、旧城、三河文化站,投资40万元建设旧城村民族文化广场,投资26.4万元在午街铺镇11个村委会建设了11个篮球场。县文化馆还充分利用阿庐文化中心、秀山休闲广场等条件较好,人口集中的地方,积极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娱活动,受到群众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

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县文化体育局的工作汇报和走访了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之后,一致认为:当前我县的民族文化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视之下,紧紧围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本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面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束缚,我县民族文化工作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文化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县本身就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较难平衡,建设和吃饭的予盾十分突出,各级财政对民族文化 建设的投入总量偏少、比例偏低。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下,也千方百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许多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一些文化建设大项目,大资金无法落户我县,使我县缺少建设民族文化的大手笔,给文化工作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制约和困扰。再者由于各级财政尚有不少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都无法解决,根本不可能充分顾及到看似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文化事业,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工谈不爱投的局面。

(二)基层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许多乡镇由于工作格局的实际情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够,基层文化工作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要,不检查时不要的现象,基层文化工作仅限于乡镇机关内打场球,搞场文娱表演。全盘研究、部署、检查基层文化工作不够,帮助文化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少,文化工作在基层服务发展,传承文明,更新观念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民族文化产业化启动困难。

一个与泸西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形式或实体的挖掘整理、宣传打造、直至市场化运作将是提升泸西城市品位、宣传泸西旅游形象,甚至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我省我州都有许多成功先例,社会各界的期望值也较高,大家都在讨论以文化提升gdp的可能性,然而以目前的条件来看,民族文化产业化产展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充裕的资金投入,容易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鲜明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及非常专业的艺术人员、策划人员目前我县都不具备或不成熟,结果只能是谈的多、动的少,也给文化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三、工作建议

(一)建议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在财政支出中确定对文化投入的具体比例;二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三是政府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四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一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资助。

(二)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搭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传统民俗、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泸西现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开展有价值的群众性文娱活动,使广大老百姓在吃饱穿暖之余玩得潇洒、过得愉快,远离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活动。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我县民族文化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影视剧等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宣传、打造、炒作我县历史、人文地理、民族文化方面一些较有特色的东西,促使外界关注泸县、对泸西感兴趣、想到泸西走一走、看一看,提升泸县人气、汇拢四方宾客,从而达到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为此,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启《黑虎将军》、《马缨花》两部本土影视剧的拍摄筹备工作。

(四)建议县人民政府重建阿庐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