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数学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可喜变化
(一)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听课,我们看到80%的课堂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思考、交流、说明等数学思考过程,学生能在各种活动情境中有效地学习。
如案例1:二年级“ 可能性”
本课教者从学生喜爱的、熟悉的抛硬币游戏开始使学生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步体会到了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后小组内玩摸球游戏,再一次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发生”、“一定发生”等现象。达到了预期目标,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级“圆的周长”
测量圆的周长时,教师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你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有的说:“我是用滚条的办法测出的。”有的说:“我认为用滚动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无法滚动的圆,我想还是用绳测的办法好。”教师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提出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实验(一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纽扣,手拿细绳的另一端,绕动细绳,纽扣在空中划出一个圆)。“象这个圆你能用绳测、滚动的办法量出它的周长吗?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老师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大家再实验,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单一的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由问答式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一个积极主动建构过程。
(二)数学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听的课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者通过组织学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谱等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案例2:一年级“认识钟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出示的钟面上的时刻,回顾自己每天在这一时刻所做的事情。把时间这个抽象的知识与生活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级“正负数”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当天气预报员,汇报课前收集到的当天天气预报情况引入正负数。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银行存折卡和进行智力竞赛打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正负数,同时了解到正负数意义。
案例4:三年级“笔算除法”
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去药店买药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爱心药店的药买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药店每盒78元(每盒7支)。问学生那家药店的药比较便宜。题目一出示,学生就颇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体会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实,更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98%的教师已经充分注意了数学生活化问题,懂得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在听的数学课中,近三分之一的课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像画面,为学生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用情境的声、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
案例1:三年级“笔算除法”
教师用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孙悟空分桃子的问题情境,“孙悟空从天宫带回了48个仙桃,有两只小猴子看见了,请求大王把桃子给他们平均分了。”教师提问:从动画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然后引导学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体演示把桃子分给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贯穿在这个情境中,让学生不断在创设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案例2:六年级“ 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演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化静为动,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充分显示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发挥的独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1、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足,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来集合实际指导自己的工作。
2、以人为本的意识不够,只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忽视学生的其它方面。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共性,忽视张扬学生的个性。
针对上述问题,采取如下改进措施:
1、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们要随时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应对可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条正确的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在实际工作中中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改变工作理念,服务当先,树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踏实做事,多做好事多办实事,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学习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学习的目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务实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空谈误事,实干兴业。学以致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更要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学性和坚定性,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要根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学习相关领域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就我本人而言,既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管理方面的能力,又要着重加强积累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XX年版)为依据的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于XX年秋季在我区起始年级使用。为了解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与实施、课堂的教与学、教师的问题策略与困惑、教学评价、校本教研等情况,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黄教科研函【XX】82号通知要求,我们于XX年10月中旬开展了一次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情况调研活动。
二、活动的基本概况
这次调研组由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和市、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组成,历时四天,对1所城区小学,2所中心学校和2个教学点,即岩寺小学、岩寺镇中心学校、富溪乡中心学校及该中心学校的两个村小教学点长坞小学、呈阳小学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师教学笔记和学生作业、一对一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
三、教与学的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进入了新课程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和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部分教师能够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执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师还能跟据学情在用活教材上进行深入思考,在不违背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取舍和二度开发。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重视数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3.符合学段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挂图、自制教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体现。在抓好以往强调的“双基”的同时,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重视了符号、分类、推理、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渗透,重视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几个一年级班级,虽然步入小学学习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欣喜,在老师的呵护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6.课堂教学评价意识增强,评价能力有所提升。课堂上,教师极少采用负面评价,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且由滥、露、简的课堂评价向入情、入理、入心转变,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作业批阅观念转变。学生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本面整洁,教师批阅及时细致认真,多数采用定量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有的老师增加一些激励性评语,也有的老师采用“五角星、小红花、笑脸”等儿童喜欢的激励方式,感觉非常温馨。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理解教材不够透彻。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数教师在课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现偏差。有的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甚至把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来完成;有的一堂课中练习占用的时间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课铃还在布置课外作业。
3.少数教师重、难点抓不住。表现在:课堂提出的问题总是落不在点位上;教学节奏偏快,在关键点上该慢时却慢不下来;课堂上出现好的生成却不能有效利用。
4.个别大班额班级的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组织教学欠严谨,课堂纪律松懈,难以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5.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学具配备出了问题,课堂上数学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
6.一些教师课堂练习基本照搬课本练习题,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有针对性练习的不多;在课堂上对学生不良作业习惯未能及时纠。如:错误的握笔方法,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 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1.有些学校领导总习惯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来配备任课教师,以致形成低年级数学教师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建议:提高对低年级教学地位认识,调整思路,适当倾斜,甚至可以考虑让年富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挑起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担。
2.有的教学点的教师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缺新版课标、缺教学用书和教学挂图、还缺必需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正常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议各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引起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如果了解到有类似情况,应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解决。
3.这次调研的几所学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上岗培训率是80%左右,未达到上级提出的“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培训安排在暑期,开学人事发生变动是主要缘故,但后续补救工作要跟上。建议学校对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进行补课。
4.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是一个软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学习、听课、评课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层面上,对教师适应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建议学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宽思路,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在确定教研主题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研讨活动。
五、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面对零起点的一年级新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从小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赋予每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纳入日常教学之中,要有计划和目标、还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学第一周应该做些什么?平时上课怎样实施?如何与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果你想得细,做得实、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困惑二: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感觉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为后续学习序数等内容做准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降低教学难度,删去了“左右的相对性”的内容,老师要领会新编教材把“位置”内容调整到前面来学习的意图,从整体上去认识、理解教材的用意,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指望一节课解决,要心中有数,从长计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注重渗透和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会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现在发行的教学挂图版面偏小,视觉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观察和思考。
思考:教学挂图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挂图涵盖了各章节所有插图内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教研部门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使版面设计更适用于教学,另一方面老师在使用时要多动脑筋,尽可能使效果达到最佳,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学生学习“小括号”的效果不好,计算错误率高,教师教学颇感费力。
思考:“认识小括号”内容,原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新教材中将其移至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之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计算顺序,学习这一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小括号的出现还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明确解题思路;其次,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最后,加强对比练习。这是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确分别应先算什么,突出小括号的作用,巩固运算顺序。
困惑五:有教师反映,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你解答正确吗?”的过程后,感觉反而打乱了学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这一环节?
思考:对于“解决问题”,义教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新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是新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可能有些教师还不适应。“你解答正确吗?”实际上是反思、检验的过程。问题解决后,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检验,不仅能保证解答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培养思维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如何进行检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还应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关键词】中职学生;图书借阅;调研报告
1 研究背景及方法
随着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使得图书馆这个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个平台,其中的库藏容量也在与日俱增。面对日益扩大的借阅师生,作为学校图书馆方面应该如何根据新的形势更好的开展工作,以提高图书馆借阅效率。因此,有必要对图书馆借阅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分析,探索学生借阅的特点和规律,提出改善图馆的借阅效率的建议。
我们首先确定有关在校中职学生图书借阅情况调查的内容 ,并设计了 25项问答题目。然后 ,以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2013年在校生为调查对象,采取以下三种调查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采用封闭和开放式的问题提问,里面涉及学生所在年级、专业、性别、借书次数、借书类别等问题,问题的设计力求做到客观、真实地反映中职学生的借阅情况。根据抽样原理,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广东省华侨职业技术学校一至二年级学生中选取受试者,共选取300名学生做被试。本次调查通过集中学生自填问卷的方式,当场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其中不合格的5份,得到有效问卷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8.33%。在实际有效回收的问卷中:男生160人、女生140人;一年级162人、二年级138人。
1.2 个案访谈法
本次采用的个案主要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从一至二年级中选取2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为了更客观、详细地了解他们在图书馆的借阅情况,访谈是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来详细了解这20名学生的个人借阅情况、学习情况等。
1.3 系统分析法
通过分析图书馆一学期借阅分类统计表,客观、直接的了解学生的借阅情况。
2 中职学生借阅图书调查结果统计
根据中职学生借阅图书情况调查的内容,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如下:
1)在校中职生图书借阅情况调查结果:其中文学类占53%,艺术类占12%,工业技术类占6%,语言、文字占6%等。如图1所示。
2)在校中职生各年级借阅情况分类统计如下:其中一年级占46%,二年级占54%。如图2所示。
3)在校中职生一学期借阅次数统计如下:其中0次占6%,1-3次占26%,4-6次占48%,7-8次占18%,10次以上占2%。如图3所示。
4)在校中职生各专业借阅百分比统计如下:其中会计占54.12%,商务英语占11.37%,学前教育占9.53%,室内装饰占7.24%等。如图4所示。
3 中职图书馆图书借阅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经过严格的数据对比、分析,并根据数据呈现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以确定切实存在的问题综合进行分析研究,中职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缺乏宣传
据调查结果显示,30%以上的学生一学期只去过1-3次图书馆,有的甚至不知道学校有图书馆,这对提高中职图书馆借阅量带来极大的阻力。
3.2 图书摆置混乱
据调查结果显示,82.8%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图书摆放混乱,甚至有的书籍无顺序可言,根据电脑引擎搜索的位置难于找到读者所需要的图书,并且图书分类过于粗略,给读者借书找书带来极大的不便。
3.3 学生选择单一
据调查结果显示,53%的学生借阅文学类的书,而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书籍受到冷落。这也体现出中职学生对专业技能类书籍不感兴趣,必须改进教学,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3.4 各专业对图书借阅呈现两极化
据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业学生占总借书量的54.12%,而游戏动画、数控专业则不足2%,反映出游戏动画、数控等专业学生对图书借阅存在盲区,需要教师及学校的宣传及教育。
4 提高中职图书馆图书借阅量的建议
为了能够提高中职图书馆图书借阅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组织系列文化宣传活动宣传图书馆
利用相关节日和活动宣传校图书馆,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而且也是图书馆的一种工作展示和形象宣传。其形式可以有各类型的展览、讲座、辅导、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咨询等。
4.2 利用校内传播媒介加大对新书的宣传力度
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图书馆一直以来的入藏新书情况,图书馆可广泛利用校内传播媒介,如图书馆网站、学校论坛、图书馆宣传栏、海报、展板等,加大对新书的宣传,包括那些热门书和畅销书。
4.3 重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高借阅效率
面对日益众多的学生借阅,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手动记录借阅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现代化的新技术来提高借阅效率。面对海量书籍,虽然前期工作量比较大,但对于后期学生的查询、借阅等活动变得更为简便轻松。从而大大提高借阅效率。
4.4 注重学生的反馈,调整工作方法
学号:
院别: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年级:XX级临床心理学
活动地点:xxxx县xx乡xx小学
活动天数:14天
活动目的: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
报告日期:XX年7月27日
目录
实践报告题目
调查背景
实践目的
实践内容
一.教学总结
二.数学总结
三.素质总结
四.心智发展
实践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艰难求学路.教育体制
调查背景:
根据XX年暑期社会农村调查我们得知:尽管国家已经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学费,但是仍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拿不起食宿费而辍学在家务农,每个月仅仅40元钱就能够帮助一个孩子完成上学梦。
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这个团队进行为期14的支教和助学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和家庭情况。
实践目的:
熟悉农村,体验生活,通过教学及助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对大学里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以充实暑期生活。
实践内容:
暑假里,在xxxx县xx乡xx小学支教,在其周边贫困的乡村展开助学活动。在那里我度过了忙碌又充实、辛苦而愉快的暑假。之所以辛苦是因为我不断地从内心去学习、理解、完善工作中的新事物;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战胜困难是我不变的目标,成功的喜悦是我永恒的追求。
通过总结,我将自己从暑期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收获分为以下四项:
一.教学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心灵很纯净——就像一块碧玉,就像一潭清泉,就像一片绿荫。
考虑到他们心智发展程度,我采取了“玩与教相结合的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我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利用多个游戏让孩子了解心理学,毕竟心理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
第二学时:讲述若个故事让孩子从中总结道理,并让孩子们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第三、四学时:教授歌曲《感恩的心》,引领孩子感恩社会、集体、父母、朋友、兄弟姐妹。
第五、六学时:教授歌曲《少年强》,激励孩子寻求梦想,做一个有关理想的游戏“美丽岛”,帮助孩子确定梦想,给他们鼓励。
第七、八学时:讲述有效的学习方法及怎样高效率的学习。
因为有孩子们很配合,教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渴望学习、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聪明活泼可爱用来形容他们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我的专业优势,把我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里,巩固了我的所学,也让我体会到我储备知识的不足,回校后要加强学习。
二.助学总结
xx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它所下属的乡自然很贫困。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直到现在还有人家在窑洞里度日,家里的平地很少,一般情况下,户主出去打工,女人留在家里种地、养孩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就业;就业信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66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出发,高校图书馆理应把大学生就业求职需求作为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为在校生做好就业指导专题全程化、特色化服务。河北高校图书馆虽然开展了一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但仍缺乏实效性的服务手段,服务力度和层次尚有待深入。
1 河北高校图书馆指导大学生就业的服务现状
通过对河北8所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石家庄学院)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河北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基本都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完成,而与职业生涯知识积累、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的图书馆,其就业服务功能却被忽视,高校图书馆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的项目较少,本文所选的河北8所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情况,见表1。
根据表1可知,当前高校的就业服务项目包括开设就业信息检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推送就业信息、就业专题数据库服务、职前教育和培训、招聘会、建立就业指导阅览室、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与就业中心合作、与职业中介机构及用人单位合作、图书馆公众微信平台服务等。河北8所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项目在高校整体就业服务项目中占比较小,如图1所示。
1.1 就业服务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河北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仅停留在教辅领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小,基本没有与就业指导中心合作,与职业中介机构及用人单位更是没有联系,推送就业信息服务优势也没得到发挥。
1.2 就业服务质量低下
所有河北高校图书馆都开设有文献信息检索课,但涉及就业信息检索的教学指导很少,普遍缺乏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生涯教育、求职攻略等方面的培养。
1.3 就业信息资源建设不足
河北高校图书馆主页上没有设置任何就业信息栏目,没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就业信息资源,没有一所大学独立开设就业文献阅览室,且收藏的就业信息层面较窄,没有采集历届校友的就业情况、用人单位信息等重要资源,从而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渴求。
1.4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较好
河北高校图书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大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促进了就业咨询服务与信息交流。部分图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以一对多的方式向用户群推送信息,实时图书馆的新闻公告、讲座培训、“职来职往”导读等版块信息。同时也公开了“文献资源最新资讯”“读书协会”“就业热点话题”等,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咨询就业情况,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沟通桥梁。
2 大学生对图书馆就业服务的需求状况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图书馆就业服务需求的支持率很高。笔者对在校生投放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77份,有效率为88.5%。调查结果显示,有67人(37.9%)认为高校图书馆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非常有帮助,89人(50.3%)认为高校图书馆对自己的求职就业有一定帮助,17人(9.6%)认为作用不大,但是也有帮助,只有4人(2.3%)认为没有帮助(如图2所示)。
3 高校图书馆指导大学生就业服务对策
3.1 丰富就业数据库资源
经调查,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图书馆已购买使用“就业数字图书馆”资源,这些数据库涵盖了广泛的就业信息、职业测试等。还有部分高校正在试用阶段,如石家庄铁道大学试用“森途学院-职业能力与创业学习资源总库”“职青春职业能力与就业技能资源库”等,提供全面反映企业和市场用人需求的就业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各高校图书馆需要丰富就业数据库资源,包括实习基地、用人单位、历届校友工作单位及创业成功案例等信息库,为在校生提供一个从入学到就业、从专业知识学习到职业认知、从职业素质培养到综合能力提升的就业培训体系。
3.2 营建以高校图书馆服务为依托的大就业环境
加强各方联动,对内与就业指导中心密切分工协作,对外与校外人才中介机构联合,和社会人才市场直接对接,完善河北高校图书馆就业指导长效机制,提升就业服务效率,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3 实行就业服务学科馆员制
结合学科馆员制度,将学科服务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结合,开设公共就业指导课程,参与高校组织的就业实习、技能培训等活动,学科馆员主动到相关院系进行上门对口服务,推送相关职业的资料及就业信息,为毕业生“量身定做”就业服务。借助学科馆员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开通学科就业服务平台,发挥河北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3.4 图书馆主页增设就业信息专栏,链接就业信息网
在高校图书馆主页开设就业信息专栏,链接并丰富就业信息网,优化就业文献资源。在馆内成立就业专题阅览室,设置就业专题书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书目阅读推广服务,保障图书馆就业信息服务的长效发展。
4 结 语
服务于大学生求职就业不是某单个部门能完全承担起来的工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同样是高校图书馆践行其服务宗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中心与图书馆密切协作承担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将大学生就业服务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推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向高效率、高层次、全方位合作的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中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做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工作,我们试图通过了解在校学生的就业倾向,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提高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心理期。
一、本次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2008年3月,笔者所在学院特制定了一份针对学院在校生的就业倾向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题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437份,其中有效问卷437份,全部为不记名调查所得。共有197位男生和240位女生提交了调查问卷。其中235人担任了院系或班级的各级学生干部,202人没有担任过任何学生干部。在参加调查的人群中,有184人来自大城市,137人来自小城镇,116人来自农村。其中有245人有各类兼职或暑期工作的经验;但也有162人说很想找兼职工作机会以增加经验,但是找不到;还有30位同学认为自己要以学业为重,没想过要打工或参加假期见习。
二、就业形势与就业心理调查:
在对当今的就业形势的认识和估计方面,绝大部分同学对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事实有清醒的认识。有314位同学认为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这对学校下一步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讲是有积极作用的;70位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正常;5位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很好,就业容易,占被调查整体的比例不大。当然也要看到还有35位同学认为不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这说明学校目前的就业指导方面还存在盲区,需要在下学期加大宣传力度,灌输就业难的意识,督促学生重视就业,让他们面对就业挑战,能提前做好准备。
(一)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同学有较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但也存在部分偏差。
1.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选择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人数最多,达到178人;选择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自由职业者)的人数有104人;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数,达到86人;期望进入国企的也有44人;排最后的是私营企业,只有24人选择。当今毕业生的一大倾向就是希望进外企的多,考公务员的多,选择私营(民营)企业的反而少。但根据笔者所在学院连续四年的就业统计情况表明,最后能真正进入外企的和考上公务员的人屈指可数,而绝大部分同学最终进入私营企业就业。在我国现阶段,私营(民营)企业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支重大力量,在很多地区的经济总量中甚至超过50%的比重,私营(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矛盾方面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果同学们仍在这个问题上不面对现实的话,将会增加自己的就业困难。
2.在回答是否期望今后的职业与专业对口时,大部分同学也保持了比较开放的态度。高达293人认为只要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做非本专业的工作也无所谓。有120人期望今后的职业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49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只有1人选择非本专业不干。经过入学以来的就业形势教育,以及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多数学生已经明显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大部分同学对今后的职业是否与专业对口已不再强求。只有一位同学选择非本专业不干,在正常范围之内。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提醒了各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要尽量紧跟市场需求。毕竟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比较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加贴近市场是它能吸引学生报考的优势之一。
3.在回答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时,有311位同学的首次就业薪酬期望是1000元至2000元之间,其中125人选择1500元至2000元,说明大部分同学的薪金期望值也是比较切乎实际的。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讲,目前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能开到月薪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水平,各地区间因生活水平差异而略有区别。对于部分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专业技能优异的同学来讲,月薪3000元也不在话下,笔者所在学院外语系就有毕业生因英语口语比较好,被单位高薪聘请,甚至还被单位常年派驻海外担任国外某区域的销售总负责人。另外有17人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1000元以下,58人期望是2000至3000元,23人期望是3000元以上。相对而言,选择月薪1000元以下和3000以上的学生人数都不多,这也说明了部分学生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心理。
4.在毕业后发展城市或区域的选择上,有多达279人选择了留广州或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工作,选择去就业竞争更为激烈的北京或上海的人数只有27人,选择一般城市或回家乡发展的都比较少,选择去西部的更少,只有6人。说明多数同学仍然只是看到了大城市的巨大诱惑力和比较多的发展机会,而没有看到生活在大城市的巨大压力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相比来讲,中小城市在这些方面往往更有优势,而很多同学却对此视而不见。根据笔者所在学院最近四年的就业数据统计表明,对于同等学历的毕业生来说,东莞等地的薪酬水平往往高于广州,略低于深圳,但东莞等地的消费水平却明显低于广州或深圳等发达城市。只有6位同学愿意选择去西部地区,说明学生的艰苦意识和奉献意识还有待加强。“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际上这几年国家和西部地区都加大了对毕业生投身西部建设的支持鼓励力度。因此去西部地区工作,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建议学校在每年春季期间,加大西部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关注西部,投身西部。
(二)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的过程中,在校生也在时刻关注着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条件要求,并能够根据外在变化的形势做出适时改变。
1.在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做前景预测中,有将近338人认为自己的所学专业的前景是有前途的,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前途充满信心。同时这个数据也说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也是比较成功的,基本上跟随了社会对新兴热门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当然也有42位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前途缺乏信心,虽然人数不多,但也说明我们的新生专业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各任课老师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多给学生鼓劲,培养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信心,最终做到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面对就业难,个人态度方面,有230人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说明这些同学在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时,能争取主动。当然也有31位同学仍然希望自己的首次工作就能一次定终身。有66位同学选择了升学深造,其中42人选择参加专升本考试;24人选择参加专插本考试,很显然有部分同学对专升本和专插本的区别还不甚了解,在选择上可能也出现了偏差。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连续4年的就业情况统计表明,毕业生参加专插本考试的人数每年都高达300人左右,每年最终被录取人数在20至30人之间。参加专插本考试,也成为就业分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有51人选择灵活就业;38人选择自主创业。随着政府部门各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出台,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我们耳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也不少,主要是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自主创业初期的风险比较大,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3.对于选择先工作的原因,有222人选择了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经济自立;有75人是因为家庭经济需要。大部分同学在就业愿望上,是非常迫切的,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但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也可想而知。此时各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及时跟进也显得尤为重要。4.在求职过程中选择的求职途径方面,有高达236人选择参加现场招聘会的方式来求职,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现场招聘会还存在迷信心理。通过这几年的就业统计表明,绝大部分同学的工作单位,都不是在现场招聘会上找到的。现场招聘会经常有虚设摊位的现象,而毕业生又盲目追捧,蜂拥而至,一个招聘会下来,能投出六、七份简历已经算是奇迹了,其他时间都被耗费在了寻找单位的招聘信息和排队上。
转贴于
4.尽管如此,参加招聘会也可以让毕业生提前感受一下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于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期望值是有帮助的。选择依靠就业指导中心的有166人,看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中的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149人选择上网来求职,说明网络低廉的成本和快捷便利的特点也日益得到学生的喜欢,但因为我国现阶段网络上鱼龙混珠,在利用网络求职时要加强分辨,防止上当受骗。有151人选择亲友介绍,说明这一传统的求职方式也还是很受大家的喜爱。亲友拥有广泛的社会脉络,还有独到的求职信息的求职经验,利用亲友介绍来求职,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求职方式。只有20位同学选择报刊,人数很少,实际上,象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都形成了固定的招聘版面出版规律,上面也登载有大量非常吸引人的工作岗位信息,同学们只要稍微留意,往往也有意外收获。
5.在回答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时,252人认为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198人认为是社会经验,183人认为是实际操作技能,114人认为是毕业生的发展潜力,102人认为是毕业生的诚信与修养,86人认为是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72人认为是学校的名气,40人认为是毕业生的专业成绩。绝大部分同学把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增加自我的社会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当作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条件,这是对的,但是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和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选项比例偏低,说明还是有很多同学在低年级的打基础阶段,就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专业学习和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不够重视。对于毕业生的诚信与修养选项的选择人数也不多,说明大学生对个人诚信问题也不够重视。
三、高职院校改善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也了解到了学生对学院目前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症下药,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
1.学校所开的专业课程应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
虽然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认同度较高,但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却认同度较低,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目标岗位的技能要求,他们呼吁学校更多地给予他们实习实践的机会。这说明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合理的,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而适时调整,但是具体到专业课程的设置等细节问题上时,则又往往呈现出滞后性的特点。技能训练缺乏,所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校老师走出去,进入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的现状,找准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侧重点,以此来指导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同时应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实习基地、校办企业、毕业生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为在校学生拓宽实习实训渠道,练得一手过硬的动手能力。
2.学校应该改变就业指导方式,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除了开设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模拟招聘,模拟办公室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就业体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喜欢具有双向交流特点的就业指导方式,诸如新老生求职经验分享、求职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角色扮演、面对面咨询等新型就业指导方式就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各学校应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广东经验表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向主动择业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和引导。
3.占领就业指导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全程的就业指导。
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成为了最多人增加就业技能、观点和知识的方式,学校应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网页的宣传力度,吸引学生在网上和就业指导中心多加交流,指导学生多关注网站上公布的各类就业信息,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就业指导网站,特别是要求学生多上网查询了解一些必要的就业常识。配合就业指导网站的建设,可以将普及就业知识和传播招聘信息相结合,通过校级就业指导平台与学生的手机互联,实现网上报名排队、手机短信通知等一体化。其次,学校应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结合日常专业课、就业指导课、企业实践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就业指导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平时应多由任课老师或辅导员推荐学生多看一些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多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暑期工作或平时兼职,以积累个人工作经验。大量事实说明,从事过一次以上兼职或暑期工作的毕业生,能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工作录用机会。
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改变就业信息方式,多渠道满足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需求。平时关注和比较少关注学院就业指导信息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这是因为被调查对象是在校生所致。虽然大部分同学已经感觉到了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但还是觉得就业离自己比较远,所以对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信息,特别是招聘信息不感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布渠道缺乏多样性,更新也不及时,内容不新颖直观,这也正是部分同学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能在每个统计阶段公布各系就业率、各专业就业率,相信既可以鞭策各系的就业指导工作,又可以吸引人眼球,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4.学校应对重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及时介入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据估算,2008年在广东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50万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干预也显得非常迫切。首先各学校要按比例配齐政治辅导员和心理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院系-班级的心理指导体系,选配具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担任各级就业心理指导员,确保在学生出现就业心理偏差时能有专人及时跟进处理。特别是针对困难生群体,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因为他们的就业愿望比较迫切,很容易放松警惕而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因为他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讲比较缺乏,所以更需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小鲁,《在广东省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梁标,《新时期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李安民,申让平,杜永峰,常振山,《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08期.
肖淑芬名师发展工作室选择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作为工作室近三年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被确立为厦门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工作室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翔实的数据和有价值的资料,了解教师群体,特别是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对于开展名师研究的思维倾向和已有经验,以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研究视野,获取研究的灵感和启发,使工作室能以科学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工作室选取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教育专家、教授作为调查对象,并在不同的职称、教龄、地区等方面都有取样,在教师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因而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工作室工作开展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较大。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名师研究,研究什么
1. 研究哪些名师?
名师是精于研究和实践的“艺术家”,名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的“前沿”。哪些名师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哪些课例给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项目“您知道哪些数学名师及其经典课例?”进行调查,位列前三位的名师分别是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分别有73人、67人、52人提及。
名师为何成为名师,其被认可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名师被一线教师认可、欣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居高临下驾驭教材,教学设计精巧;二是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沟通能力,个人魅力彰显。走进名师的课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尝试与思考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思维予以积极关注,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让我们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名师在课堂中每一分钟都在实践,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断实践,是因为中小学名师特别是小学名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
2.名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名师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基于这个现象,有必要对名师的课堂实践进行研究,了解其教学行为中哪些方面最具有研究的价值。对此,我们设计了“您认为名师的哪些方面最有研究的价值?”这一调查项目。
从附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84?郾2%的教师认为提问和追问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70?郾5%的教师认为名师教学语言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一般教师与名师存在差距的地方,这些方面也正是名师个人魅力彰显所在。其中“提问”涉及预设,“追问”则指向生成,名师在预设和生成的处理上,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注意激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因素,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语言组织、时机的把握,追问的信息及时处理,教学资源的重组利用,特别需要引起一般教师的关注。
(二)名师研究,怎样研究
1.名师研究的主要途径。
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除了内容研究,还应有途径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扩大一线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渠道。对此,我们设计了“您是从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数学名师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从附表2可以看出,观摩课、讲座、文集、著作是广大教师接触名师的主要途径。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网络的应用比较少,有组织的培训活动是主要途径。在信息时代,我们有待扩大其他了解途径。
2.名师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名师?“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位,贵在提炼。
从附表3可以看出个案研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用以上方法研究名师,有助于我们对名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工作室将在研究中,注重以上方法的应用。名师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过程,又是数学教学的推进过程和重建过程。
3.名师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从附表4可以看出,公开课教学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被89?郾9%的教师认为是最好的成果呈现的形式,也是名师研究成果辐射最快捷的形式,因此工作室要竭尽所能为工作室成员搭设平台,使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名师研究成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案例分析、专业论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
(三)名师研究,如何凸显团队作用
1.名师研究,有哪些有效的团队活动形式?
从附表5可以看出,有88?郾5%的教师认为课例观摩是名师研究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形式也是最常用的,但最常用的不代表是最有效的,应该更多地尝试应用和推广其他的活动形式,让名师的魅力与经验更大程度地被一线教师所习得。
2.名师研究,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名师发展工作室,其定位是“发展名师”,即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通过团队的力量,将工作室伙伴发展为名师。基于这样的定位,一些受调查者提及的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研究内容的建议: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扎根一线教学,做“真实”课堂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于研究活动组织的建议:分学期或分学年根据学科的特点组织有效的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教师的关注,创建科研沙龙和网络教研,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提高。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士指导,或跟随他们一起活动。加强各地名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多送教、送培给基层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让同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课堂得到更多的验证。根据主题,着实架好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参与研究的人员本身要拓宽理论学习领域,并把适用于自己、适用于本班的某一理念进行具体实践。怎样把理念变为教学行为的具体做法,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实践,不断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让工作室成员既“教”又“研”,拟定适合的计划和目标,追踪落实。
关于工作室伙伴培养的建议:要注意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注意营造和谐奋进的研究氛围,要想尽办法让工作室成员感到温馨、自信、自豪,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感受自身的成长喜悦。要十分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成果展示形式,要充分估计课题研究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要充分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充分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困难,要科学拟定研究计划和具体任务,要注重活动的成效和实效,杜绝流于形式。要注重扩大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和影响圈,要通过工作室平台推动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培养一批教学新秀,提高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问卷调查的启示
1.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数量壮观的“一线名师”。他们在情境创设、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学生心理沟通、教学语言艺术研究等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百家争鸣,各具特色,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工作室成员在围绕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名师”这一概念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更多的名师走进视野,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又要注意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在广泛研究的同时,确定几个重点研究的名师,进行个案研究,深入研究这些名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特色,及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凝练出优化的策略,为我所有,形成个人风格。
名师研究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归整体,要明晰名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流程,从整体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剖析其精妙设计,深入局部进行分析;继而顺势而下,考量名师环节设计之后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局部的改进或重建中,凝练其理念与行为优化的策略。工作室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学习、思考,立足于课堂教学一线,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既关注教学的各个流程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又善于捕捉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成新的研究课题,在名师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名师研究走向深入。
2.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与创新。
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研究方法。工作室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务必要加强学习,仔细分析,听取专家、名师和其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工作室正式运作之前,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几轮的打磨,其目的就是使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实现研究成果。名师发展工作室开展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以调查报告为依据修订《行动计划》和《课题实施方案》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态度。
名师发展工作室要边实践边摸索,在信息化社会里,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名师研究的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网络的运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大容量地获取名师研究的宝贵资料,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的共享。研究的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工作室要在遵循传统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不断地探索适合“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研究“小学数学一线名师”的方法,力争以创新性的方法实现创新性的成果。
3.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团队建设与成员能力的提升。
名师发展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借助团队的力量,实现工作室成员的发展。通过此次调查,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确定。工作室建设要把形成工作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工作室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主动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通过学习、座谈、博文撰写等形式,交流思想、互相促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能只作为摆设的座右铭,而应真正植根于工作室成员的心中。“工作是繁忙的,心境是恬美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果实亦是甜美的。”不能只作为工作室的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工作室成员的共同的信念与追求。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10至2015年安徽省将有12134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薄弱学校标准化改造,涉及中小学生524.4万人,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71.4%和全省义务教育中小学生总数的71%。2010-2011年度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薄改项目”)各项设施设备的配备和建设已基本完成。按照国家和省颁标准为4357所学校配备了图书、2377所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4025所学校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体音美卫器材。为了解我省2010-2011年度 “薄改项目”实施后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特开展本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
㈠项目学校已配备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㈡教学仪器设备采购配套资金的落实和采购、管理使用情况。
㈢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管理,促进应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经验。
㈣中标供应商售后服务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㈤对做好管理使用及下一阶段采购配备工作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过程与方法
2013年6月17日至6月20日,安徽省教育厅抽调省、市、县(区)装备部门19人分四个组对芜湖市无为县(宣城市泾县、池州市贵池区、安庆市桐城市、阜阳市界首市、淮南市凤台县、蚌埠市五河县、宿州市泗县)等8市8县(区)的25所项目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组通过听取县(区)教育局对“薄改项目”管理和使用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随机抽取项目学校实际查看,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调研结果
㈠基本情况和经验做法。
从整个调研情况看,“薄改项目”实施后,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情绪高涨,尤其是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已逐渐成为教师授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⒈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
所调研县(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薄改项目”工作,均成立了由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薄改项目”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项目工程办公室,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培训方案并下发相关文件,做到有章可循,落实责任人,强化责任管理。
⒉配套资金基本到位,采购、配送和安装已基本完成。
所调研的县(区),2010-2011年度“薄改项目”教学仪器设备配套资金已基本落实到位,并完成采购、配送和安装。
⒊培训得力,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普遍提升。
所调研县区均制订了“薄改项目”教师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开展了专职人员现场培训、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全体教师校本培训的三级培训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编写了培训教材。培训工作扎实,管理使用人员水平普遍提高。
⒋管理措施得力,设备应用已初步展开。
所调研县(区)教育局均建立了图书室(馆)、实验室、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功能室的管理使用制度下发学校,并制作标牌上墙。各校均安排懂业务、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学校各功能室管理员,并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来促进设备的使用。
⒌教学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过程规范,设备质量较好。
所调研县(区)教学仪器设备类采购均能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由县(区)级招标采购中心组织招标采购,采购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⒍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及时。
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在各县(区)均设有专门的售后服务点,大部分县(区)售后服务及时。
㈡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教学仪器设备采购,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⒈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
教育技术装备不仅是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所调研县(区)教育局对教育装备支撑课程改革,服务素质教育,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中找不准位置,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逐步被边缘化。
⒉没有经费投入机制,后期管养费用不能保证。
完成标准化建设,所配备的教学仪器设备和设施投入正常使用以后,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使用费用(水电费、网络费、耗材费用、人员培训费用、辅属设施的建设费用等)大幅度提高,导致现有的生均公用经费不足以支撑学校的正常运转,学生数少的学校,更难以维系。
⒊装备管理人员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现有管理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他们的本职工作量已经很大,额外承担的管理维护任务也很重,无法集中精力做好设备和图书的管理维护。特别是图书和实验室管理培训力度不足,调研的大部分学校图书编码和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使用记录不全。
⒋部分县(区)配套资金未到位,严重影响后续项目建设。
部分县区2010和2011年度的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将影响到后续的2012、2013年度的配套资金到位,这对“薄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面完成将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㈢意见和建议
⒈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工作职责。
“薄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到各级各部门(科室)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应避免责任不清,造成工作中互相推诿,任务不明,影响“薄改项目”顺利推进。
⒉健全装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市、县(区)教育装备机构建设,人员足额配备到位,提升装备工作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原有的管理方式和人员岗位设置已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办学需要,建议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协商,增加各校实验室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及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编制,在中心学校以上的学校或以学区为单位设置专职管理员,并将实验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等纳入教育系统职称评审系列,保护学校管理员的切身利益,提高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做好各项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
⒊完善投入机制,保障长效运转。
“薄改项目”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完成后,后期使用、维护需要大量经费,目前的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正常运转。建议两种方式解决:一是由政府设置专项经费,二是提高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⒋加大培训力度,实施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由于装备管理的专业性、业务性很强,各级教育部门急需建设一支业务精湛、水平较高的装备管理队伍,培养一批熟悉业务、扎实肯干的专业人才,所以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是保证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长期有效管理的关键。
⒌提高管理员待遇,合理折算工作量。
学校仪器设备管养难度大,管理员任务繁重,待遇不明确,容易挫伤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出台政策性文件,将管理员的工作量折算成课时,提高管理员待遇,建立管理员的绩效机制。
⒍建立考评机制,推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使用的全面开展
开展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使用督查评估工作,建立长效评估机制。鼓励多元化管理和创新使用,切实增强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小学、初中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根据标准进行评估,并以适当的形式公布,这对县级管理部门和学校都会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的管理手段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等要逐步实施数字化管理。
⒏加强对县(区)招标采购工作的指导。
各地在招标采购中存在招标流程不清楚,对一些仪器设备技术参数把握不准,对仪器设备的市场行情不了解等问题。通过加强对县(区)在规范招标采购流程,技术标书制作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采购到质优价廉的教学仪器设备,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校调研报告在局领导“教育创强”方针指引下,为进一步掌握我县农村基础教育教学总得质量和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解教学实践中所取得得成绩和存在得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我县课改实验作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根据中心领导得指示,二零零四年学度我对金星学校进行教学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体育跑道181m,沙坑、单双杠各一,篮球场两个(无室内运动场地);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内仅一架钢琴),少先队(团支部)活动室等各一个,其它教学器具等基本设备初步达标。
二、所取得成绩
近三年来,金星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全体教职工在校领导班子带领下重视人性化管理,实行教师量化考核,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和谐”得人性化氛围,以“知礼、勤勉、奋进”为校训,认真落实“减负不减质”得根本宗旨,教学上取得一定得成绩。
1、重视课改
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学科课程标准,并鼓动教师参加县“323”师训等各种学习活动,并进行理论实践。
②通过黑板报,编写“课改专栏”,定期宣传课改动态信息,交流课改教师得心得体会。
③定期开放“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课改得目得意义,反馈学生得成长过程,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④加强课改实验得领导、管理和指导工作,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⑤规范课改资料得建设和管理,并加强教学指导工作,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用新课改得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教师得教学观念发生变化
①教师主动参加课改,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如小学,很多教师通过自制卡片、教具、学具;如语文教师为提高识字量,不仅在书中,还在各种学习资料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得能力,克服由于教学资料不配套等不利因素给教学带来得麻烦。
②教师得教学手法发生变化。首先教师得理念变,才能使之方法变,把学习得主动权还给学生。组织、激励、引导等方法在不断改进,很多老师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如美术老师杨先红,在色彩课中结合唐诗、宋词,并利用情感和审美双重因素,使学生在乐中学,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
3、学生得学习方式发生变化
通过语数英等各学科现场观摩可以看出,课堂教学较之前传统课堂教学都有一定改进,使人感到新课改后,课堂中得清新气息,学生得学习方式更为丰富,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步成为学习得主要方式。如语文课,学生有大量得实践进行探究、思考、观察和分析及实践活动。却能根据学生得年龄特征因材施教,科学地满足学生得好奇心和求知欲,合作学习给学生更多参与和表达得机会,学生自主、自信、合作、探究得意识普遍增强。
4、教研氛围日接浓厚
人性化管理发挥教师原动力,全校上下形成合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新课改以来,以“323”师训工程为载体,积极参加教科研组织得各种教研活动。
①教科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听课、评课还去办专题讲座研讨活动,对新课改得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及时得讨论和交流,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获益匪浅。
②课题研究开始启动,经过半年多得实践探索,今年上报市级课题两个。
大家都知道:评价得功能不仅仅是甄选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得发挥,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得能力。为此,该校在课改实践中,引导教师大胆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采用“分项考试+等级评价+孤立评价+鼓励评语”得呈现方式,努力构建多元,评价内容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得评价体系。方法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得交互互动。如语文分:识字写字(学生互评)、朗读、口语交际(教师家长参与),以鼓励为主用游戏形式纠正等等。
6、重视社会实践,师生共同参与
带出去请进来。一年以来,该校抱着新得“教学观”,与校外结合,进行一系列“走进新课程”、“与新课改工成长”活动,实行校际联合。
①初中部与荔港学校“联姻”,进行新课改教研活动。
②小学部与石浦中心校进行教学新课程教研活动;小学语文与新港小学进行教研活动。
③重视学生社会体验活动
a、拥军活动。初中新生军训、“八。一”节慰问石浦边防站、“端午节”送粽子,建立深厚得军民关系。
b、建立劳动基地。学校有专门开辟得花木基地供学生栽培、观察、分析、护理。
c、到申棱电梯厂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采访,写《申棱成长之路》在县市宣传口发表
d、请消防大队进行正常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做到群众得预防灾害宣传员。
e、到敬老院去举行文艺联欢,做新时期敬老爱幼得好学生
f、每年去烈士墓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7、重视师资业务培训,教学成就显著
⑴教学质量是学校得生命线,培养一支“政治正、业务硬、教学勤”得师资队伍,始终是该校关切得问题,为此学校领导极力鼓励进修、学习以提高教师得教学能力。通过大家得共同努力,小学语文、数学合格率100%;初中语、数、外、政、自等平均合格率70~80%;三名教师参加中级研修班,一名教师参加学科骨干培训班。历年来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成绩显著:
①县教坛新秀评比:20**年度初中部自然、美术分获二等级。
②县教师基本功竞赛:美术二等奖,数学、自然三等奖,政治市三等奖。
③教学论文评比:小学数学县一等奖、市二等奖,初中数学、美术分获县二等奖,教学基本功案例分获县三等奖,体育优质课县二等奖。
⑵学生是教学得主体,教学得一切为学生,学校在“以人为本”得宗旨下,近三年来所显现得成绩可想而知。
①中考:20**年考进象中3人,考入二中13人;
20**年考进象中2人,考入二中20人;
20**年考进象中4人,考入二中15人。
②各年统考相比,20**年尤为突出:
20**年第一学期初中一年级层全县中上水平,其中自然学科全县名列4、5、6;初中一年级政治,全县名列前5名。总之,小学合格率100%,中学合格率70%~80%。
③重视素质教育,各方面提高显著:
a、全县中学三模竞赛:全县第九名;
b、县学生艺术节舞台艺术表演:团体二等级;
c、县学生艺术节三独表演:1人二等奖;
d、县学生艺术节书画艺术现场赛:书法、绘画各获二、三等奖;
e、学生作文竞赛中:3人参加3人全获奖――其中市二等奖1人,县二等奖1名,县三等奖1名;
f、全县学生运动会:每届组队参赛,态度积极,重在参与;
g、县科技界:多篇科技论文获奖,获县科协好评。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2、办学条件差:
另外资金困难,很多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到“提襟见肘”得地步。办公经费、教辅资料、教学设备……难以兼顾。
3、缺乏与新课程相匹配得科学得操作性强得学校、教师、学生评估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校与广大教师参与课改实验得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
四、几点建议:
2、建议上级教育部门(有关部门)应尽快协助建立一个与课改相适应得教育教学评价机构。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42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920**、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720**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与分析》、《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帮助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二:
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将课题报告发到博客,望几位教师抓紧撰写,及时上交,争取获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9至2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3至20**、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9至20**、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以北师大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威研究员的北京市和全国“八五”、“九五”、“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数学分层测试卡》为实验载体,我们将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作为明德小学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目的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评价思想,使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差异,通过动态、多层次的评价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明德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8年,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每年会在4、5个省确定100所明德小学作为“种子”实验学校在北师大的引领下开展项目实验,以有效地提升明德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截止到2014年,共有4个批次、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00所实验学校参与了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项目实施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根据项目推进的实际需要,北师大项目组制定了系统的三年实施方案,分阶段开展项目培训、赴京观摩、实地指导、远程指导、混合式研修以及项目总结等活动。
调研活动可以了解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培训活动可以引领教师进行学习,观摩活动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而指导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明德项目的实施就是要发现并培育一支优秀的“种子”教师队伍,引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
1.调研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为了深入地了解明德小学实验校的发展状况、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全面地掌握一线实验教师的实际需求,并为今后的项目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组通过实地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需求等进行调研。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师希望参与的进修方式是能够与专家进行交流,其中30.23%的实验教师选择“听课、听专家评课”,30.12%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听讲座,并与同行专家交流”。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希望参与有专家引领的进修方式,获得专家的指导。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形式方面,38.76%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教研活动”形式,25.68%的教师选择“课题研究”形式,19.62%的数学实验教师选择“自主学习和研究”形式。这说明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通过外界的帮助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2.项目培训引领教师学习
项目启动培训是项目实施的起点,能够明确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帮助教师理解项目实验的核心理念和关键内涵是培训工作的重点。因此,针对各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项目组会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完善培训课程,赴各省开展省内项目培训。项目组会采取讲座、研讨、座谈与教学观摩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的实施背景、意义、内容介绍、数学课堂教学新理念以及《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策略和使用方法等。
多种形式和内容丰富的培训可以帮助实验人员初步理解项目实验的核心理念和思想,明确项目的实施目标,逐步地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行为,使实验教师了解正确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方法,为项目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3.赴京观摩开阔教师视野
农村小学教师的学习机会少,明德项目则为广大教师提供赴京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实验教师会走进北京市优秀项目实验学校,进行听课与交流,进一步学习北京市项目实施的经验,开阔自身的视野,开拓项目实施思路,更好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赴京观摩中,广大教师“走出来”,带着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望走进北京市的小学课堂,直观地了解北京市教师《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方法与策略,激发对自身思维和观念的反思,从而进一步激发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专家指导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观摩后,项目组会组织项目实施指导组专家赴每所实验学校开展实地指导。在下校指导的过程中,实施指导教师会按照项目组的要求,深入学校,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进行听课、评课与座谈,全面了解实验校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情况以及项目的实施情况,对《数学分层测试卡》的课堂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决,并对项目实验的进一步开展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在实地指导之外,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管理组还会协调实施指导组对各省的实验校进行日常的远程指导。实施指导组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实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项目实验的开展情况,有效地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说,指导对项目实验的深入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分层测试卡》中“分层评价、关注差异”的教育理念,更加明确《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了解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项目支撑
明德项目在项目实施中会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开展各项活动,有步骤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会基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安排和设计,有力地推动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活动的引领,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和保障。
1.为教师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为了促进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推广项目实验,展示实验教师的风采,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组会组织指导经验丰富的北京骨干教师赴明德优秀“种子”实验校开展混合式实地指导。
混合式指导是指采取先进的视频技术,现场项目组专家会亲临指导,多地区采取远程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为了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发挥指导的最大实效,项目组会精心设计混合式指导方案,组织指导教师将项目培训、听评课有机地结合起来,由当地实验教师上观摩课,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项目组专家与各分会场通过视频进行点评、指导和互动,拉近项目组专家和各地明德小学的距离,使联片教研活动的主题更加鲜明,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辐射范围更加广泛,让专家与教师一起体验在数学课堂上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整个过程,从而真正地参与听课、评课和反思活动。
2.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对明德小学教师的前期调研结果来看,数学实验教师教学困难的原因各异。值得注意的是,仅有7.27%的教师认为是自身原因导致教师教学困难,其中包括3.3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能力亟待提高,2.6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些困惑,1.2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不足。另外,35.75%的教师将导致教学困难的主因归结为教学资源的不足和指导、帮助的缺乏,其中包括15.27%的教师选择“教学设备不足”,12.24%的教师选择“教学材料不足”,8.24%的教师选择“缺乏参考书籍”。
随着明德项目实验的不断深入开展,实验教师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帮助自身学习,更好地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为此,在明德项目实施过程,项目组注重资源建设、录制优秀课例资源、建设项目网络资源、编写工作快讯等,为广大教师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为学习、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搭建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不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土壤,也为各个实验省、学校、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与互相借鉴起到桥梁的作用。
3.为教师专业发展建立项目管理规范
为了保证项目实验规范有效的开展,项目组还为实验校和各级数学教研员分别研制了学校课题负责人手册和教研员手册,明确项目实施的重点,规范项目实施的过程,保证项目实验的顺利进行。
此外,项目组还注重增强实验校的档案意识,引导实验校做好项目实验的档案工作,通过实地指导和远程指导的形式,督促实验校积极做好项目档案的建设工作,规范项目实施。
通过规范项目的实施,引导实验校对项目实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项目实验有效的开展,还会为学校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提供很好的示范,有力地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打造“种子”教师,引领、带动区域发展
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能力提升项目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育优秀的“种子”教师队伍,从根本上促进明德小学教育教学发展,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模式也由“输血”变为“造血”。
1.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
这一项目的实施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他们的教学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注重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发展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成功给予学生。调研显示,在备课时,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业程度的数学教师已从实验前的12%提升到74%,90%的学生认可并喜欢这样的教师。
针对数学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还从组织课堂讨论、讲课明白易懂、运用积极语言以及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等4个指标进行考查。结果显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除组织课堂讨论一项得分率较低外,为69.4%,在讲课明白易懂(88.5%)、鼓励学生解决问题(87.2%)以及运用积极语言(78.1%)上的得分率均在78.0%以上。这说明多数数学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总之,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支关注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能够主动学习、自觉研究的优秀“种子”教师队伍得到培育。目前,各省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种子”教师,他们正在为本校和本地区项目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项目学校的教师和当地其他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2.教师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转变,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这使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所增强,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升。第二批5个省的调研结果显示,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可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调研报告显示,实验学生的数学成绩显著提升,项目实验校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其平均成绩高出2.6分,在测验各个内容维度和能力水平上均优于对照组学生。
调研还显示,实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有更积极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学习内在兴趣,他们与数学教师的关系也更亲密,更愿意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回应,对自己与教师的关系感到更满意。
3.建立“种子”教师队伍,引领实验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在北师大明德小学数学项目组的支持和引领下,一些“种子”实验学校涌现出来。学校通过开展项目实验,已经培育出一定的成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以此为基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实验区已经开始自主开展应用《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推广实施活动。一些地区还会联合非“种子”学校,甚至是非明德学校开展观摩教学、集体研讨、联片教研等活动,宣传项目实验的理念,展示项目实验的成果。这些活动会促进项目实验的深入开展,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作出较大的贡献。
4.探索出“以项目为载体”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模式
总结明德小学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出适合明德小学教师需求的、成熟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案,是项目实施中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到目前为止,数学项目组已经形成“以项目为载体”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模式,即包括以一个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为核心,进行较长期的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培训模式,在整个过程中运用集中培训与下校指导相结合、专家讲座与课例分析相结合、说课与听评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与实验教师做课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三,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04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三,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04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邳州市教育局教学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研工作方式,围绕“推进课程改革均衡发展”这一中心,深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扎扎实实地抓好新教材培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三项重点工作。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大力弘扬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加强新教材培训,开展“钻研新教材,运用新理念,构建新模式,探索新教法”的系列活动,推动我市小学课程改革健康、均衡发展。
2、以“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为核心,结合新教材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以优质课评选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3、进一步研究教学评价、考试改革问题,加强教学质量测评,促进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现代课程观。
通过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切实掌握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的基本精神,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努力把新课程理念落实于各科教学之中,贯彻于各种听课、评课、考核及研讨活动之中,贯彻于教师评价、教学评价之中。
2、认真学习研究新教材。
教研室于二月下旬召开新教材培训会。在县级的培训以后,各镇教办都要组织镇级的培训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听讲座、观摩课、专题辩论等等,要把读教材、学教材、分析教材和听课评课结合起来,和集体备课结合起来,通过学、议、听、评等系列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切实掌握新教材的教学目标、编排理念及课型特点,真正用好教材这一主要课程资源,推动课程改革。
3、业务学习要常抓不懈,形成制度。
要合理安排业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倡导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把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诸如“我与课改共同成长”、“学习、对照、反思”、“课改论坛”、“读书沙龙”等主题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优秀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二)深入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发挥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要扎扎实实地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计划要细化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以及检查、奖惩措施。以“教学中的问题”为抓手,通过活动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研组长是教研活动的直接组织者,要实行教研组长管理评价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要给教研组长留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空间,充分发挥其骨干带头作用。
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引领作用。教研室继续开展青年骨干教师教研沙龙活动,并组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举行送课到校活动。各镇教办也要组织本镇骨干教师或邀请兄弟单位骨干教师举行类似的活动,以此浓化教研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
2、集体备课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要形成“备、说、议、上、听、评、改”的系列活动。要做到一个保证(即时间保证);两个明确(即内容提前通知,人人明确;任务提前下达,人人明确;);三个落实(即人人有书面发言稿落到实处;此次有记录落到实处;期末有总结和奖惩落到实处)。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备课组的讨论交流和个体的认真钻研,切实把握各学科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和编排特点,明确各阶段、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都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科学地处理教材,编制出优质的个性化教案。在此基础上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整合应用,提高课程实施实效。
3、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以督导促提高。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教学工作管理文件中关于校长进课堂、课堂教学行动计划、课程改革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评价和督导,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办要组织人员开展课堂教学督察评估工作,对每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学校主要领导、业务干部要坚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教研室继续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调研活动,并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在《实验通讯》上通报全市。
4、加强新教材课题研讨,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研究实效性。
要认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靠课题研究放大学校的亮点,形成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本学期,继续围绕“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主课题,结合课程改革新教材课题研究,深入地开展研究活动。各镇教办、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课题研究重在落实,研究计划要做到专题明确、内容具体、时间人员落实,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资料积累。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搞好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落实教育局教学质量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出的教学质量评价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搞好自下而上的质量报告和自上而下的质量调研督查。各教办要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期至少两次。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后,教办要及时将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教导教研室。教研室将把各镇上报的质量报告材料汇总、分析、归档。
2、搞好阶段性的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各教办要进一步总结近几年来考试改革工作的经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要认真组织好每一阶段的学生素质考查,以此诊断教学、引导改革、促进师生的发展。教研室将在试卷的命题方面作进一步的研讨,力求更贴近新课程的理念,更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本学期起,教研室将加大对教育质量调研、测查、监控的力度,以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样考查分析的形式,对我市小学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3、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深化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我们要认真领会《纲要》精神,检查和反思我们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改革评价的措施,努力使我们的评价工作更贴近《纲要》的要求,使我们的评价工作真正地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的发展。教研员将认真研究各学科的特点,对学校的教学评价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各教办、学校也要在这方面下一点功夫,求一点突破。
四、各学科教研思路和指导意见
[语文学科]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网络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教学常规为规范来整体推进学科发展,力争使我市小语学科的各项工作更趋规范、科学、高效。
(一)研究的主要专题
围绕着“发挥教材优势,以‘学用’为基本出发点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这个大的专题,深入探讨“苏教版教材的课文、练习、作文的编写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在阅读、写作中的表现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怎样优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创设学好语文的条件”、“怎样科学高效进行言语表达技能的训练”、“怎样有效实施语文教学评价反馈工作”、“语文教学活动从备课、施教,到评课、总结全过程的最优化”等。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教材培训,进一步领悟教材编写的“潜台词”,在备课、上课中落实“文本细读”,提高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
重点做好三、四年级的教材培训。除了学期初集中培训以外,通过校本和教师自我研训,重点达到如下目标:
(1)确立“学用意识”,注重“言语表现”,推进教学转型,真正发挥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让“长线结合”和“短线结合”落到实处;
(2)正确把握教材“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找准各年级的训练重点,增强目标意识;
(3)把握作文编排的理念,以完成每一次的习作为中心,抓住构思、起草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欲和言语表现技能。
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教研室将组织精干力量研究《发挥教材优势,以学得促进习得的实践研究》这项课题(课题已报省教材编辑部),进一步巩固我市前几年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把我市优秀经验和新课程理念联系起来,建构新课程背景下以“言语表现”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和实践语文教学“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走一条求真务实的教改之路。
2、建立“行为跟进”的调研、研训机制,进一步落实教育局下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加强教学建议的执行和管理,夯实课程实施基础,使之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进一步落实新的教学“五认真”,倡导有效的集体备课。
各校校本教研与教学常规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行为跟进”的研讨机制。“行为更进”这一校本教学研究形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围绕主题的文献资料研究——第一教案、教案研讨——第一课堂、反思、研讨——再进课堂、再次研讨……”从表面看,这样的校本研修的确是以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更进为目的的,但其内核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智慧,在更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积淀和生成实践的智慧。
为落实课程实施的常规,本学期将近一步加强调研,改进调研的形式和内容,从研究重点中选取“切入点”,注意“行为更进”,增强调研的实效。
在抓好各项常规的同时,各单位进一步重视写字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习字册等资源,以及每一次作业等机会,立足一个“小”字,坚持一个“实”字,做到一个“严”字,追求一个“恒”字,把学生的写字抓好。重视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尤其要开展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适当的时机将举行口语交际教学的研讨活动。
倡导开展诗文诵读的活动。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本校实际,开展读好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认真做好毕业班的有关工作,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市教育局的精神,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课题为抓手,花更大力气研究课堂教学,加强特定现象的生成性研究,以优课评比及优课展评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现阶段重点解决教师“文本解读”和“有效对话”这两个方面教学行为的能力。本学期通过开展优课评比、优课展评和学术沙龙,创设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平台,为教师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各单位在抓好“人人过关、评定层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注意发现新人,培养新人,及时总结经验,精心培植典型,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以期形成本地特色。
4、以“语文运用能力的考查”为重点改进试卷的命制,不断完善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形成不定期随机抽样测试的新的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进一步改进试卷的命制,加强“积累”和“运用”的内容。着眼于“学用”,阅读部分增加“感悟”和“迁移”的内容。大力改革作文的考核,根据年段作文的目标,加强片断练习、情景练习,注重向生活开放,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言语想象力和言语创造力。
加强抽样评估,理性分析学生素质,从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思考和改进语文教学。
[数学学科]
(一)研究内容:
1.学习、实践新教材,以新教材解读新理念;研究、改造旧教材,以旧教材实践新课堂。
2.加强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促进课程标准理念的有效物化。
(二)研究措施及主要活动:
1.加强教材的学习研究工作。
本学期,教材使用的现状是:一年级调整、二年级巩固、三年级更换;第二学段仍使用大纲教材。教材学习研究的重点是:一方面研究、领会新教材,上出“新教材、新理念”;另一方面用新课标、新理念指导大纲教材的改造,上出“旧教材、新课堂”。各镇要把教材的学习、研究、改造贯穿于学期始终,要把教材的学习、研究、改造纳入到有效性教学研究活动中去。
2.开展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工作。
为了迎接徐州市优质课评选,检阅我市小学数学课堂研究现状,从上学期起,我们在全市开展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系列活动。活动虽未结束,但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教育局分管局长、教研室主要领导一直亲临活动现场指导、指挥、调控;二是影响广泛,各镇积极宣传发动,并开展镇级选拔、培训工作;三是认真参与,参赛教师积极准备,有备而战,表现出较好的教学素养。在前两轮选拔的基础上,三月份将举行上课比赛。上课是检阅教师教学基本素养的过程,是检阅教师学习实践新课标、探索有效性课堂的教学行为的过程,是检阅各镇教办、学校贯彻落实教育局下发的《课堂教学行动计划》、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过程。
3.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研究了几个学期的有效教学,究竟何谓“有效教学”?怎样实现“有效教学”?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能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就是有效教学。实现有效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情,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吃透重难点,找准切入点;培育生长点,激发创新点。认真分析学情: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心状况的分析;学生学习新知识从哪里起点,思维在哪受阻,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开思路,克服思维障碍。
积极的交往互动。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到位而不越位。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行为、情感、认知同步参与。
改善学习方式。发现、接受、探究、模仿、动手实践、练习都是学习方式,要根据内容、对象、环境科学合理地运用。自主探究:先抓好探究点,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互助互补,相辅相成;能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因素:活动任务的思考性,教师给予的程序性指令与活动线索,学生获得材料的合适度。合作交流: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使学生有合作的需要;分工明确,对合作的成效要进行评价。
恰当的评价激励。评价的目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自信心得到增强;错误得到纠正;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过多的廉价表扬使学生自以为是,受不了挫折。相反,不敢指出问题导致学生黑白不辨,耽误学生的终生。
逐步提高的练习。数学练习一般应经历的三个层次:基本练习或单项的针对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或变式练习—综合性较大的发展性练习。
为了展示优质课评选成果,促进全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教研室拟在五月份组织优质课一等奖教师开展全市送课活动。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将以“统计与可能性”教材为载体,重点围绕“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话题,举行上课、研讨活动。
4.建立质量调研制度。
无论教学改革到哪里,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离不开质量监控制度的建立。贯彻邳州市教育局下发的《质量报告制度》,本学期学科质量调研实行制度化。教研室以素质发展测试为依据,有计划地深入到部分学校、部分年级开展质量调研,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教学改进意见。调研报告刊发在《课改实验通讯》上。
5.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学资源。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各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丰富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小学数学网()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建立的小学数学专业网站,网站提供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各镇教办要鼓励教师上网学习,鼓励教师进入论坛发帖交流,鼓励教师建立个人网页。
[英语学科]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继续以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展开教科研方面的改革,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我市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1、注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教育教学新理念
1要继续鼓励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学习两本理论书籍以及报纸、杂志上有关教学改革的经验文章,切切实实地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要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重视科学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小学英语教育。
3要积极鼓励教师进行业余学习,努力提高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英语专业素质,为我市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2、强化教学科研常规,提高教研科研质量
1继续协助各小学就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2加强我市小学英语教研组的建设,加强教研工作上的指导,全面提升我市各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定期深入各校听课,检查各校英语教研组的活动情况。注重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强调教师自我反思、自主成长。
3通过不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课、研讨课及专题学术沙龙,为教师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们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条件和机会,以促进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
4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探讨小学英语教学,创建以任务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韵律儿歌、歌曲、表演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同时,要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鼓励教师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提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领悟能力。同时在我市范围内继续征集教学设计典型案例,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6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心得与教研论文,力争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力争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刊登、发表。
3、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实现研究目标
1帮助有课题的学校组织并开展各种有效的英语研究活动,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各校要根据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认真踏实地做好研究工作,努力达到课题的研究目标。
4、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继续组织中心组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使他们对英语课改起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2抓好转岗教师的跟踪听课,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帮助们尽快掌握教学常规,提高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能力。
3对去年考试未过关的教师继续进行基本功考试。(时间待定)
[艺术学科]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艺术课程实施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注重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推进艺术课程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
艺术课是一门综合性的新课程,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想胜任这门学科的教学,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综合性艺术课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有较为突出的特点:(1)、以人文主题和学科主题这一“双主题”而不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技能来构架教学。(2)、在艺术课上,戏剧和舞蹈这两门最具综合特征的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3)、艺术课教学要求改变以往音乐、美术教师单独备课的状况,因为这使教师间缺乏沟通而不利于形成学科的综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包括:(1)、营造艺术能力形成的环境;(2)、围绕人文主题的艺术学习;(3)、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4)、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每一位艺术课教师都要把把握艺术课特点及教学基本理念作为理论学习的基本目标要求,各教办要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座谈、交流,要把学习、考评结合起来,提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全体艺术教师要珍惜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充分领会新的教学信息、教学理念,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的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2、认真钻研艺术教育课程教材,明确编者的意图,探究可行的教学模式。
依据综合艺术教学特色,要求全体艺术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去研究新教材,创造新的教法。在教学中,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有创意的开展教学。要掌握艺术教学的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
模式一:“一科切入,兼及数科”。
指在教学中以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中的某一门作为学科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它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达到综合艺术教学。其学科目标的设定主要以“切入”的艺术学科为据。这种教学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综合的过程中保持了某一门艺术学科的学科特征,有利于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地展开;二是照顾到我市艺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及他们在美术和音乐方面的学科背景,使一般的教师能够比较容易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教学条件,实施综合艺术教学。这其中“兼及数科”是实行综合艺术教学的特色所在,而“一科切入”的方式,是建立在多种学科的基础上的,所以,随着综合艺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展开,不但多种学科的特色能保持,并且在实践中也会自然向整体综合的方向发展。
模式二:“多科综合”。
指在教学中围绕同一人文主题或共通的艺术要素,实现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的不分主次的完全综合。它重在使学生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能力。具体内容可以是:(1)、以班级的几个工作小组(甚至班与班)联合,集体创作和排练一首音乐剧、一幅大型美术和书法、一件大型民间工艺作品;(2)、还可以把一首独唱曲改编成一首合唱曲,经过艺术的再创作,使其艺术表现力得到加强;(3)、调查考证研究某一民族民间文化现象,并用艺术的方式予以再现(如中国的舞龙、过年)等等。这就是围绕同一人文主题的大综合形式。
3、加大力度研究课堂教学,深化艺术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艺术课堂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具体体现如下几种教学方式:
对话式: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作品共同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体验式: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热爱美,体会美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感性的,整体的方式,在意识与无意识层面的交替中,与自然景象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更深的感悟理解。
探究式:所谓探究式,是在艺术学习中,教师或师生共同设定一个问题情境,提出一个研究主题,或确立一个活动任务,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地查阅资料,交流心得和认识,增强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生成式:所谓生成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需要和提出的问题,从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即兴展开教学。生成式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适时抓住契机。
小组合作式:合作学习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强调学生以小组或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成员既承但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又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和信任,有效地沟通和交流,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
作为综合艺术教师,如果单纯的追求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专业知识于一体,不免过于勉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大家不妨可以“传球”的方式借力使之,我们可以把“球”传向有特长的学生;其他专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各种现代化的教学媒材;丰富的音像、图片资料等。
4、建立艺术教研网络,加强校本教研,培养优秀艺术教师骨干群体。
教研室将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指导全市艺术教研工作。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研讨活动。各镇成立中心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教研活动。
5、做好对我市艺术课改的调研工作。
教研室将在学期初对全市艺术课进行调研,了解艺术课教学情况,推广成功的做法,及时发现较突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组织研究,艺术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利用《实验通讯》这一园地进行交流。
五、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业务会议。
2、新教材培训。
3、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
三月
1、评优课评选。
2、阶段学生素质发展测试。
3、青年教师教研沙龙。
四月
1、教学调研。
2、英语教师基本功测试。
3、期中考试。
4、编辑《实验通讯》(小学版)第9期。
五月
1、分片教研活动、送课到校活动
2、阶段学生素质发展测试。
六月
1、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座谈会。
2、编辑《实验通讯》(小学版)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