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森林教案范文

森林教案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森林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森林教案

第1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探索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当然,这道题目主要是供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单元评价时,不一定要作为学生必需掌握的内容。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12页第1、2题,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地运用到各种近似数,本题的练习目的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的运用是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学生在练习第1题时,先让他们讨论,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体会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样,在练习第2题时,重点讨论为什么说“血管总长”、“电话的用记量”是一个近似数,学生只有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在今后的辨析中分清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异同。

第3题,说说数的范围是有多种方法,本题的要求是说一说“各数在几万之间”,因此,学生在比较时,首先就按要求把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教师在指导这些练习时,最好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从图像上真正理解各数的范围。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练习一

教学目标:

对第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体会大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大数的读写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整理与复习

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13页练习一第1题,本题除了让学生会读写数据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渗透一些我国民族文化与国民经济的情况。所以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图片材料,这样既可以作为多位数读、写数的练习材料,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渗透一些教育。

第2题,学生在认识多位数时,应该知道每个数据在不同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虽然,教材仅提出其中的一个问题,“5所表示的意义”。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让他们说一说其他几个数中每个数字在数位上的意义。

第14页第3题,为提高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机会,本题安排的内容可以在同桌学生间开展。活动可以分两步实施:第一步一个学生读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以交换角色;第二步一个学生写数,另一个学生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学生练习的基础上,也可以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第5题,在开展“组数游戏”前,可以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各人的数字除零的个数相同外,其他数字可以不同),然后请学生代表自己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看一看“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什么特点?从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万级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第2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展台,屏幕,练习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鹿老师组织了一个旅游团要到大森林里去游玩。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坐上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了。(放音乐:火车开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律动)

出示课件:美丽的大森林。

师:瞧,美丽的大森林到了,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今天小动物们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去他们中间玩,你们谁想去呀?

生:……(争先恐后地说想去)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呀,小动物们可是要请你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呢,(出示课题:用数学)你们能行吗?

生:行。

师:我们先去看着草坪上的小动物都有什么问题呀?(课件拉近第一幅画面,并演示。)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草地上原来有9只小鹿在吃草,后来走了3只。(课件出示:大括号和9只。)

师:那你能帮助小鹿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草地上还剩几只鹿?(课件出示:?只)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谁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请你们集中五人的力量分小组研究一下。研究完以后,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然后进行汇报和订正。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研究的结果?

生:我们组列的算式是:9-3=6,草地上还剩6只鹿。

师:谁有问题要问他们?(引导学生提问题。)

生提问:请问你们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生解答:因为原来草地上有9只小鹿,跑了3只,求草地上还有几只就是求还剩几只。这3只小鹿是从9只里面跑掉的,所以用从9只里面去掉3只,就是剩下的6只。

生提问。9-3为什么等于6?

生解答:因为9能分成3和6。或因为3+6等于9,所以9-3=6。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帮助小鹿解决了问题,你们数学学得真好。老师真是太高兴了。

过渡:看着这幅画面,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看草地上的蘑菇。)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生提问: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右边有几个?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解答:8-6=2。

生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解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8个蘑菇,左边有6个蘑菇,从8个里面去掉左边的6个就是右边的2个,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问题的吗?

2.生提问:草地上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左边有几个?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解答:8-2=6。

生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

生解答:因为知道了一共有8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从8个里面去掉右边的2个就是左边的6个,所以用减法。

[NextPage]

师引导:还有发现不同问题的吗?

3.生提问:左边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一共有几个蘑菇?

师:你发现的问题真好,同学们听清楚了吗?我们再请他说一遍,好吗?(生说,课件依次出示:6只,大括号,?只)

师:这个问题我们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解决,好吗?

请一个小组来汇报。提要求:要说清楚你们小组采用的是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怎样列的算式。

生汇报:我们小组采用的是加法,因为这个问题得求总数,我们只要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就行了,所以用加法。列的算式是:6+2=8。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棒.就看了一幅画面,你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还想出了这么好的方法来解决,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接下来,我们再去河边看一看,好吗?

二、反馈练习,强化新知

(课件出示鸭子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不告诉别人,自己把算式写在纸上。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小结:大家帮助小鸭子解决了问题,听它们在谢你们呢?(课件演示鸭子叫)课件演示声音:小鸭子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有问题呢?

师:这是谁的声音呀?(课件出示猴子图)原来是小树林里的猴子们等急了,你们能解决猴子们的问题吗?自己完成。

学生写出算式,然后集体订正。

三、当堂作业,巩固新知

(一)做题小竞赛

师过渡: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继续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呀?

生:想。

师:这次我们要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数一数我们周围一共有几块小黑板?(5块)在每块小黑板的后面都有一幅小动物图,给你十分钟时间,看明白图后,就直接写算式,咱们比一比在十分钟的时间里谁解决的问题最多?

学生独立做题。

集体订正。(指名直接说算式,集体判断,最后挑出一个题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对全做对的同学进行奖励。)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帮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它们非常感谢大家,还特意交给我5颗智慧星,让我奖给同学们,你们高兴吗?请组长们上来领奖吧。

这次旅游结束了,你们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学生随意说。(教师相继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教育。)

让我们开启小火车回家吧。

(二)完成教科书第62页的第13、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订正。最后集体订正。

(三)请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随意说。

第3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是内由心生的歌唱,而森林是万物的母亲。本堂课意在用让学生自己感受内心的世界对大自然的好奇,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音乐,通过走进森林、感受森林和祝福森林,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魅力、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新课标也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本乐曲为一首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乐曲,里面有多重中国打击乐以及中国最具有特点的乐器:竹笛,还有各种小动物的声音。通过本堂课意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不同的表达方式。

教材内容: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六课聆听《森林的歌声》,是一堂欣赏课。这首曲子是一首中国乐曲,三段式,小调,速度轻快。通过各种小动物的声音来表达大自然的活泼开朗和美好的一面。更是用各种乐器来表达大自然的情绪。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这首乐曲让学生认识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叫声,辨识乐曲中出现的乐器。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认识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3.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听觉习惯,提高学生音乐记忆力。

教学难点:

1.

分辨乐器的声音,了解乐器声音的属性。

2.

仔细聆听曲子各段曲调,分别A、B、C段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授年级:四年级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音乐学习后已经处于有一定音乐辨识度的阶段,而且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并且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魅力。

教学准备:

需要拥有合成器键盘(用来演奏不同乐器的声音)多媒体教室,以及采集好的不同动物的声音,动物以及乐器的图画板。

教学流程:

1、走进森林

(1)引入课堂、视频导入

(2)重点聆听、感受旋律

2、感受森林

(1)直观感受、解决难点

(2)举例对比、感受不同

(3)即兴表演、模仿创编

3、祝福森林

(1)感情升华、激发兴趣

教学流程:

1、走进森林

(1)引入课堂、视频导入

老师:“同学喜欢小动物吗?有多少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我是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播放电影《黑衣人》中的片段,内容是一只会说话的八哥犬,唠叨不停,打扮时髦,充满搞笑色彩。)

设计意图: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便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利用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播放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认识更多的小动物朋友,让学生自觉集中注意力走进课堂。

(2)重点聆听、感受旋律

老师:“相信同学都很喜欢它是么?那肯定也喜欢更多的小动物吧?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朋友,它们也是小动物,虽然它们不会像八哥那样说话,但是它们的声音都非常漂亮。它们是谁呢?让我们看看吧。请同学们仔细的聆听,听听今天老师都带来了哪些朋友?”(播放《森林的歌声》音频)

老师:“大家听仔细了吗?都有哪些小朋友?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或者模仿一下它们的声音?”

老师:“同学们做的非常好。下面让我们还原这些小动物的声音,看看它们到底是谁。”

下面利用PPT播放网上下载和采集好的声音,配对图片。让学生认识腹斑蛙、树蟾、白腹秩鸡、褐鹰枭、山羌、飞鼠这些小动物。

并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乐曲中出现的珍稀动物,通过PPT的声音和图片会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些动物的形态和叫声,从而记住这些动物。

2、感受森林

(1)直观感受、解决难点

老师:“同学们非常聪明!请同学们告诉我倾听这段乐曲的时候仿佛置身在哪里呢?”答:“森林。”

老师:“下面让我们再听一次歌曲,让我们听一下这首乐曲分成几个部分。”答:“三部分。”

把三段音乐的简谱剪切好,打乱顺序,让学生自己连线,找出正确顺序。然后分析以下问题:1.这一段的节奏型是什么样的?2.这一段的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并且感受每一段代表的情绪:A段为蝉和青蛙欢快的跳跃,B段为森林内心的愉悦,C段为鸟儿飞翔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段的动物小朋友引出主题“森林”,并再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每段表达的情绪,以及各段的顺序。

(2)举例对比、感受不同

老师:“今天的小动物朋友们可不是空手来的,它们每个人还都带了一些乐器,让我们再一次聆听乐曲,听听在乐曲当中都出现哪些乐器。”

播放笛子、小提琴、单簧管、吉他演奏者的图片,并用合成器演奏其声音。

老师:“第一个是我们中国最富有代表性的竹笛,声音清脆动听,让我们来模仿一下演奏它的姿势。再来听听第二种乐器,它是有乐器之后美誉的小提琴,让我们来听听。第三个乐器和竹笛的形状有些像,但是吹奏的方法却不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什么?噢!原来是单簧管,我们俗称黑管。第四个乐器是我们最常见的吉他。虽然每样乐器各有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音色清脆,很适合用来表达这些小动物的声音。如果换了其他乐器还合适么?”(用合成器的低音号、长号、定音鼓等低音乐器。)

老师:“答对啦同学们,这些低音乐器像年迈的老爷爷,不适合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们。

设计意图:用声音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乐曲中乐器的属性和风格,学会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不同的小动物。其实是让学生更加了解,不同的乐器会表达不同的情绪。

(3)即兴表演、模仿创编

老师:“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准备了一些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和乐器,选出一些同学拿着一张图片并代表它。老师会播放乐曲,出现了小动物的声音,手拿小动物图片的同学就要模仿发出一样的声音,并且做出动作。手拿乐器的同学就要模仿演奏乐器的姿势并且要跟着音乐一起舞动。同学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乐曲中出现的小动物和乐器加深记忆,从认识变成兴趣,从兴趣变成习惯。

3、祝福森林

(1)感情升华、激发兴趣

老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大家喜欢今天的动物小朋友么?嗯,今天的动物小朋友也都很喜欢同学们。可是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动物很多都快灭绝了,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就再也听不到它们唱歌的声音,我们就永远的失去的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老师:“对啦,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小动物,从我做起,不穿动物皮衣,不吃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小动物从我做起!同学们能做到吗?好,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下课!”

设计意图:整节课的学习都为后面的总结做了铺垫,通过本堂课意在让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濒危小动物,从而升华本堂课。

教学设计反思:通过本节课基本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但是对此设计我还有以下两点反思:

1.

由于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对几样乐器精通,所以在举例对比、感受不同这个环节中我用了合成器来代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理想状态中,最好教师能实际演奏各种乐器,学生理解会更直观。

第4篇

一、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开设的现状

(一)林业法律法规在法学类专业中的开设情况

根据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2007年3月11日通过的决定,我国普通高校法学专业在原来14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门,其中一门为环境法与资源法,此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方面的教材倍出。森林、林木、野生动植物物种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调整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森林法律制度、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自然被包含在各类环境法与资源法教材中。由于这类教材内容涉及而广、综合性强,林业法律法规内容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一般也都是概括性介绍,如《环境保护法教程》,在30万字的教材内容中,林业法律法规内容仅1万字,这部分内容虽然也介绍了森林法的立法历史和现状,并叙述了森林法关于森林保护、森林防火、植树造林和森林采伐等重点内容,但是,该类教材对森林法的介绍是纲领性的,没有涉及具体的林业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法学类教材中没有关于林业执法特别是刑事执法的内容。林业法律法规作为选修课的讲授内容或作为法学专业的辅助教材独立存在圈。

(二)林业法律法规在非法学类专业中的开设情况

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地位,目前开设林业法律法规课程的非法学类院校大体分为3类。一是各类林业大学(包括林学院),二是各类林业职业学校,三是专门培养林业执法人员的森林警察学院。林业大学中的涉林类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林业管理人员和林业科技人员,是为了适应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除了带有明显的法学学科特征外,行政法的主导地位也非常明显,在讲授完各项林业管理制度之后,教师通常还会罗列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等一般性的行政法律法规,代表性的教材如《林业法学》。各类林业职业学校主要培养一线林业技术人员和林业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人员,培养对象一般不直接参与执法活动,因而林业法律法规课程的内容多为概论,政策导向性明显,讲授内容主要是针对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所需的一般林业管理规定,此外还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林木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等生产经营规定,教材一般选用的是《林业政策法规》。

林业法律法规是森林公安院校最具特色的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涉林类院校。

二、森林公安院校开设林业法律法规课程的目的

(一)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个案的定性提供依据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认定需要双重的违法性评价,即首先要判断行为是否具有林业法律法规方面的违法性,其次再判断是否具有刑事上的违法性。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没有违反林业法律法规就不会构成犯罪。以《刑法》第345条规定的盗伐林木罪为例,假设某甲砍伐了林木,对于某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仅仅依据刑法的规定是无法确定的。森林公安机关需要查明:某甲砍伐的林木是否属于未经许可禁止采伐的林木?林木的权属是什么?是否具有采伐许可证?是否按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方式采伐?采伐的数量是否达到数额较大?这些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如森林林木森林资源林木采伐许可证等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就是林业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上述问题,需要从林业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发现和寻找直接的法律依据,也可以从《森林法》等法律的原则中发现和寻找分析解释法律规定的依据和方法。

(二)为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的侦查指明方向

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是违法犯罪案件侦查(调查)的重要内容,侦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展开。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其前提在于是否违反了林业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例如,某乙未经批准擅自在林区建房修路,森林公安机关依据《森林法》禁止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相关条款对该行为进行处理时,需要依次查明林地的性质、林地的毁坏程度、林地的毁坏数量等情节。同时,在明确了前述取证思路的前提下,林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还可以为进一步的调查提供依据。例如,用什么证据证明被毁坏的土地属于林地等等。因此,林业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指示证据收集的方向。

(三)协助森林公安机关打造和构建平安和谐的林区

林区的建设和发展、林农的生活都离不开森林、林木及其营造的生态环境。一方面,林业法律法规是林业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诉的依据;另一方面,林业法律法规也承担着林业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和规范林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近年来,重心下移、管理前移己成为社会各个行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森林公安机关担负着保护森林资源、构建和谐林区的重任。管理前移意味着防范破坏森林资源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要从源头抓起,山情、林情、社情是落实管理前移的基础,林业法律法规是了解山情、林情的前提,也是指导林农正确行使合法权利的重要依据。

三、森林公安院校林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国家对林业生产干预和管理的公法性质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基础

按照我国目前的部门法划分标准,《森林法》属于环境资源法的范畴。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属于行政管理范畴,是一种公权力。现代法学认为,凡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因此林业法律法规具有公法性质。但是林业行政管理的性质不能完全等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纯粹意义的行政法,因为《森林法》兼具确认林权、保护林农物权的合法权益、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等功能,又具有私法内容。森林公安院校培养的是执法人员,从林业管理和森林公安执法为出发点,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内容应以行政管理的公法规定为基础。

(二)森林公安机关作为法律适用主体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重点

以《森林法》为核心的林业法律法规,其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机关的管理方面,林业行政管理的内容是广泛的,根据管理事项可以分为内部(固有的)和外部(衍生的)两大类。内部管理具有很强的行业特点,如各种林业技术、工程措施、各种林业行政许可和各种林业技术规程制定、操作等等;外部管理主要体现在执法方面,是对违反林业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行为人的制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林业行政管理权,因而林业法律法规的适用主体主要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森林公安虽然隶属林业体制,但是不具有林业行业的内部管理权限,即不具有各种林业行政许可权。因《森林法》的授权,森林公安获得部分林业行政处罚权。以森林公安执法权限为基点,林业法律法规课程的重点内容应以《森林法》的禁止性规定为基本范畴。

(三)林业生产建设的统一法典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核心

我国林业法制体系由统一法典和其他非林业法律规范中附带的林业法规范构成,前者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为主体,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为配套的规范体系;后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林木种子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林权的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规定等等。

森林公安执法的终极目标和林业管理目标是一致的,是促进林业经济的繁荣和资源增长。但是,森林公安的职责主要是执法,执法内容和方式与一般的林业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森林公安院校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需要重点体现与执法权限有关的林业管理规范,特别是涉及林业生产经营行为的禁止性规范和由其产生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四、森林公安院校林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一)突出林业行业法学知识体系,满足森林公安执法的需要

森林公安院校培养的是森林公安执法人员,林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从林业行政违法性方面直接为森林公安执法奠定基础。一般林业院校的林学类专业不再开设其他法学课程,其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内容独立、自成体系,因而综合性强,内容包括所有与林业行业相关的民事法学、行政法学等等,具有法学概论特征。法律适用过程是综合性的,在林业案件处理过程中会涉及其他法学,如民法关于林木所有权的界定,直接影响林业案件定性从而决定行为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方式。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要将民法学和行政法学的相关内容纳入林业法律法规课程之中,因为森林公安院校独立设置了民法学行政法学课程,林业法律法规课程只需要将知识体系与其他部门法学适当衔接即可,不必再作大篇赘述。

森林公安院校林业法律法规课程侧重和强化林业部门法学的知识体系,有利于从林业专业方向对案件作出准确的定性。同时在办理林业案件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和反思林业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对法律的完善和健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突出行政违法性,与刑法学紧密衔接

我国刑法规定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个罪的犯罪构成,是以行政违法性作为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即违反了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强制性规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因而,仅仅从刑法层而是无法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行政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

《刑法》分则第六章第六节中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个罪,由森林公安机关依法管辖,所以直接成为林业法律法规课程的构成内容。这种内容编排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能满足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活动中对法律适用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向细节化拓展

法学类专业和林学类专业不是直接培养林业执法人员,因而较少关注林业法律法规中的细节问题,而是以宏观、抽象的理论研究为主导。然而,执法实践活动是具体的,法律适用过程是详尽细致的,因而林业法律法规一些重要的细节问题在教学内容中不容忽略。

首先是法律规范形式的细节化。一些部门规章和规定,像《林业部关于在野生动物案件中如何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价值标准的通知》等形式的林业管理规范,在其他林业法律教学中很少涉及,而森林公安办理林业案件中,这类形式的法律规定往往就是定罪量刑的依据之一。

第5篇

关键词:教案;《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18-0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与过程: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方法,指导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意识和行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1、根据地点的变换,体会小云雀心情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情感;

2、知道森林的作用,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本单元共3课,展现了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云雀的心愿》一文向我们提出了重在体现保护坏境的这一迫切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揭示课题

1、(板书:心愿)大家有什么心愿吗?

2、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就连我们的小云雀都有一个心愿。同学们想不想听听它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云雀的心愿》请大家打开书,先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段。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3、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都飞到了哪些地方?(沙漠---大河---森林)

(1)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飞呀飞,它们最先来到了什么地方?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自由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相关句子。

“漫天飞舞”是什么样子?能想象一下吗?(看图)能读好这个词吗?(指名读,齐读)一齐读好课文中的这句话。

师:看到这漫天飞舞的黄沙小云雀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句子)能读出埋怨的语气吗?自己试试!点名读,

师: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可你们知道吗?这里原来是茂密的森林,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指名说。森林被乱砍滥伐,没有森林,土地就失去了保护…)

师:谁能学着云雀妈妈的样子心疼地说说这一原因?(读一读)

师:听了妈妈的话你觉得森林重要吗?为什么?(指名说,并出示词语:可以保土)

师:老师请两位同学再读一读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小结:漫天飞舞的黄沙令人讨厌,人们的乱砍滥伐森林,使土地变成沙漠更让人心疼。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森林是可以保土的呀!

二、学习5――10自然段

1、过渡:为了避免风沙的侵扰,他们又往前飞呀飞,飞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他们又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观看图)

2、指名说。师述:是啊!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这样的洪水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可怕、凶猛)

那老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样的语气读出来。(读给同桌听,指名读,齐读)

3、这么凶猛的洪水,使小云雀不由得挨紧了妈妈,害怕地说――(生读)。妈妈叹了一口气说――(生读)。

4、云雀妈妈为什么会叹气呢?学生谈原因。

拓展:是啊,这里原来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由于人类缺乏环保意识,毫无节制乱砍滥伐,最终,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贴沙漠图),洪水泛滥成灾(贴洪水图),人类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重惩罚。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放洪水视频)

5、森林就是森林,为什么称它为水库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10自然段,想想从云雀妈妈的解释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森林可以蓄水,树冠,苔藓、枯枝败叶,土壤)

森林可以怎样蓄水呢?(指名说)

6、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好吗?(齐读)

7、师:如果没有森林水库,许多地区将发生水灾,大面积的农田、村庄也都会淹没在洪水之中,看来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让我们再次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森林的重要性。

8、小云雀和妈妈飞过沙漠时遇到漫天飞舞的黄沙,飞过大河时见到泛滥成灾的河水,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没有森林的保护。

三、学习11――13自然段

1、师:他们飞呀飞呀,觉得又累又热,便飞回到森林休息了。咦?这儿怎么这样凉快啊?指名说。(原来有了森林……)

2、(出示句子)――齐读13节。森林郁郁葱葱,多么像空调器。难怪小云雀会说:“――。”(生说)

3、小结:有了森林,就像空调一样还可以调节气温,这回小云雀又深刻体会到森林的重要性。

四、总结全文

1、整篇课文学完了,我们通过跟着小云雀旅行知道了森林的重要性,让我们再来齐读14自然段吧!

2、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让沙漠变成绿洲)这除了是小云雀的心愿也是云雀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大家的心愿。

3、森林实在太重要了,看到这些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人们乱砍滥伐,世界森林面积严重减少。

第6篇

学习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时,应该偏重理科的学习,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要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如讲农业区位因素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中有些是来自农村的,这时,可充分利用本地的乡土地理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堂识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深究教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获得基础地理知识,掌握基本能力,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和人口观,从而使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立志建设祖国。

教师应首先对教材进行研究和分析,挖掘有关素质教育内容,然后制定出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平行的地理品德素质教育纲要。本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渗透性与时效性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注意两分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国情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例如:关于资源问题的讲述,教师可以引用我国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林木蓄积量、草原面积、河川径流总量分别居世界第4、5、6、4、6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分母效应,人均耕地、森林、林木蓄积量、草原面积、河川径流总量分别只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1/6、1/7、1/3、1/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事实材料,使学生既认识到我国今后发展经济的雄厚物质基础,又不会产生盲目乐观、坐享其成的依赖思想,改变过去“地大物博”的观念,树立“人均地少物缺”的思想,自觉地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强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法令(如森林法、土地法、水法等)的自觉性,并主动地遵守有关法规、法令,坚决同浪费资源的现象做斗争。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信心。通过国外经济、环境有关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放眼世界,了解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明确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学习目的。总之,通过讲清国情优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讲清国情劣势,激发学生的忧国心,使学生的爱国情与忧国心熔铸成报国志,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观。

3.如何进行区位知识的学习

3.1明确区位的意义

建立区位概念的重要意义是帮助人类为某种经济活动寻求一个最佳的活动空间,其最初的意义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寻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场所,现在为逐渐追求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种综合效益的最佳空间场所。学生知道了区位的意义,就为区位的学习确定了明确方向。对于农业区位,主要是因地制宜,在某区域选择适宜的农业活动;对于工业区位,主要是合理布局,给某种工业活动选择最佳的活动空间。

3.2确定区位研究的对象

区位研究的对象即区位主体,是指人类的某种经济活动,比如在农业活动中,主要指某种农产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蔬菜、花卉等)和某种畜产品的养殖(奶牛饲养、牧牛业、牧羊业等)。工业生产中指某种工业类型(制糖工业、啤酒、家具制造、服装工业、精密仪表等)。要让学生明白地理位置、区域和区位的区别。地理位置是地理现象(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在的地点,一般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绝对地理位置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区位是给人类的经济活动寻求最佳的空间场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某种经济活动。

4.写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的技术规范如何界定,可以参考各个大型地理网站中的教案资源。一般来说,标准的地理电子教案包括课标要求、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具、课的类型、课时、教学过程、课堂练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其中,教学过程包括组织教学、课前小测、引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课堂练习等环节。具体到新课讲授,教案中还要体现出师生活动的细节,如引导学生看书、教师讲解、演示或板书、学生分组讨论或回答问题、教师启发或小结。此外,教案中还要注意体现教学设计意图、知识点的承接和过渡等细节。在课堂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是不用看着教案讲课的,所以教案有详、略之分。新教师的教案或示范性的教案应该详写。

写教案其实就是把课堂教学流程写下来,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不但要参考课程标准和中、高考的考试说明,还要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对重难点的突破,要结合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练习思考题,最好把参考答案备注在教材或课件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把“教案”转写为“学案”,把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和技能以思考练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现在,不同年级每一章节的教案都可以从网络资源中下载下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参照上述写教案的格式对电子教案进行修改。由于教案写得太多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主张教案要简写,把重心放在制作课件上。

第7篇

集体备课是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在日常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备课,复制粘贴。

部分教师、备课组借集体备课之名,行“分工备课”之实。有些年级组让每位教师轮流主备一部分内容,然后把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每人一份,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有些教师,更是直接将互联网上的有关内容下载。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个人独备更差,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备课的“懒汉”。

2.一课一备,不见森林。

有些教师只是按教材上的内容一课时一课时地备课,却分不清单元重点,甚至偏离单元教学要求。有的课安排的内容过于单薄,有的课容量又很大。这种备课的随意性较大,对教材缺少整体性的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课堂雷同。千人一面。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位教师的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高度一致。一些教师拿到教案后,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加工。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讨论,一样的过程,一样的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流水线上加工零件,机械教条。

4.个人独唱,无人喝彩。

在集体备课中,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这会造成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然而,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集众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

针对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各个年级轨制多的状况,我校提出“一超前”、“三落实”的实施策略。

一超前:一是集体备课超前安排。每学年初,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将学校教研计划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让所有教师明了学校的总体安排。各年级组将春、秋两学期集体备课的人员分组、分工上报教导处审核。二是整册教材疏通超前。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对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编者的意图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每位教师做到全盘把握。三是集体备课超前。做到提前一周备下一周的课,让教师有二次备课的时间。

三落实:一是落实时间。每周二、四放学后一小时分别为教研时间和备课时间,分年级备课组按教学进度进行教研、备课。二是落实人员。即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专长落实单元或篇目的中心备课人,并明确3人为辅备人,其余人员要求熟读教材,同时落实好一个主持人。三是落实管理,学校管理人员要对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督促检查。

二、淡化形式,重在落实。

具体说来,我校的集体备课流程主要分为初备、交流、复备、反思四个环节。

1.群组初备,计划早安排。

教师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两周为一个周期,单周重点备单元,双周重点备课文,落实不同的发言人。主备人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拿出预习教案,形成文字,然后在会上交流。辅备人的职责是在周四集体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出相应的教学设计。辅备人可以在书上注一注、画一画,也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学校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磨课全参与。

在集体交流过程中,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的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互相交流、信息的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实现相互促进,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能解决或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

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和有效,我们强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既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既可以,也可以相互争执。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不分主次,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多说。

3.个人复备,教学巧生成。

在集体交流1小时后,由主持人综合所有参与教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单元的教学要求和编者的意图。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必须在周五放学前印发到教研组每位教师的手中,并形成电子稿上传校园网。

当然,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地盲从。学校提倡每个教师都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班级、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生成教案,批判地吸收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和提升。这样,细化后的教案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成为真正有效的备课。

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关键。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的旁边空白处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教导处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检查、评比。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把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发到学校的网站,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随机推门听课活动中,我校也把二次备课的内容作为听课的一个关注点,有效地促进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改进教学,选择最优化、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预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后反思,智慧再升华。

教后反思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说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每课写教后反思,课后第一时间把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记录在教案的教后反思栏目内。这是对教案的第三次调整。教学反思要短小精悍,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格式,没有字数限制。在实践后的教学反思既可成为下次备课的辩题,也可升华为教学设计、论文,这些也是学校评选优秀教研组的标准之一。

第8篇

2、本次教学通过活动方式进行:

活动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小动物、背景图、幼儿操作纸、笔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一年一度的动物狂欢节开始了,森林里的动物都来参加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了?它们各自有几个?

(2)幼儿分别说出每个动物的数量。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1)进入绿色们的要求:狂欢节的管理员说,这次动物这么多,(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需要分批进入,首先绿色通道的是一种动物里能两个两个结对的可以优先入场。教师先示范小动物两两结对找出单双的方法:依次了解2个兔子、10只猴子、8只猪、4只公鸡、6条蛇(2)还有一些一种动物里剩下一个的要从红色通道进入,他们分别是:7只鸟、1只老虎、三只小老鼠、9只蝴蝶、5只松鼠(3)还有很多小动物想参加,管理员说忙不过来,请小朋友来帮忙。

幼儿操作,根据能力操作材料的分配,圈完贴上墙。

第9篇

最近,我一改以往的教学过程,把学习音乐知识放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发现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利。课一开始,老师走进教室,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身上,他们用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老师,我趁势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再用学习的结果指导歌曲的学唱,这样学生课前学习的音乐知识在本节课里得到运用,学习过程非常轻松,知识掌握得也较牢靠。以四年级上册歌曲《愉快的梦》一课为例,我采用了这种方式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听老师弹奏乐曲(《愉快的梦》),并用手轻轻打拍子,听完后告诉老师是几拍子。当我弹完,学生纷纷发言:“三拍子。”我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说:“我们刚刚听到的乐曲是‘两组’三拍子构成的,即六拍子。”我及时在黑板上板书了拍号“”,并告诉学生,它的强弱规律基本上是三拍子的重复,只是把第四拍变成了“次强”成为“强、弱、弱、次强、弱、弱”。接着让学生轻拍身体来感受这个强弱规律,并合着音乐拍一次。然后我问学生:“‘’这个拍号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举手回答:“‘8’是什么意思?”我板书之前学过的拍号“”、“”问:“这里的‘4’是什么?”学生:“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我接着提示学生:“以此类推‘8’是什么意思?”学生恍然大悟:“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我抓住时机板书出《愉快的梦》前两个小节的旋律“3 3 321│5・ 5・ │”请学生演唱,教室里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很快有几个学生就把这句唱准确了,我让这些孩子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唱。接着又板书曲谱“5 5 542 │1・1・ │”,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很快唱好了这两小节。我在最后一小节的两个“1・ ”处加上连线,告诉学生现在这两个“1・ ”只能唱第一个,但要唱够六拍。我顺势提问:“那么这条线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连接作用。”我又把连线画在“542”上,接着问道:“那这几个音又要怎么唱呢?”学生发现,加不加连线对这几个音来说没变化,那么为什么又要加上连线呢?我在这两小节下面加上歌词“轻轻荡漾”,学生很快就发现,“荡”字是用三个音来完成的,所以加上了连线。我将知识点一语道破:“这个连线在这里表示连接,一字多音时就要用它表示。”至此,本节课新学的音乐知识便已水到渠成。我把剩下的简谱让学生自己学唱,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得非常快。

下课后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教学问题出在哪呢?

1.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新课标在处理好各种关系中要求,既要启发学生又要有适当的讲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里是什么知识,所以要怎么样唱,学生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工具,他们的积极性也不高。正如一句话总结的:说给我听,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也会忘记,让我自己去做,我会永远记住。

2.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老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随意打断学生,让学生的演唱被迫中断,这与打断别人说话是一个道理,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也难怪学生这时都不愿听老师讲解知识。

3.没有做到以音乐为本。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丰富学生情感为主。如果在学生学唱歌曲时,不时地停下来传授音乐知识,不仅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情绪低落下来,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绪影响下,唱出的歌就必然会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运用一切尽可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始终能积极地参与老师设计的一切活动――包括音乐知识的学习。

4.音乐知识的讲解没有做到连贯性和系统性。没有复习巩固、启发引导和层层剥笋的过程,学生见到的只是一片树叶,而非枝繁叶茂的大树,更别说一片森林了――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正是因为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难于理解消化,所以总是容易忘记。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时要有宏观的架构,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衔接,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目的。

蹇菊华 四川省苍溪县陵江小学

书 讯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

由音乐教育家曹理主编的《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系列丛书现已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依照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新版初中音乐教科书编写而成。教科书中的每个单元,编者都分别请两至三位名优教师设计出三至七篇教案,并附上点评文章。每篇教案及点评均以有效指导实际教学为目标,因此该丛书的实用性强、参考价值高,欢迎各位教师选购。具体书目如下:

名 称 定 价 开 本 备 注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上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七年级下 28.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上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八年级下 29.00 A4 已出版

《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九年级上 暂无 A4 2014年7月出版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15个,2、会写字8个。

3、能有感情的分角色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自立的重要性,养成从小不依赖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动物中谁森林之王吗?它为什么能被封为森林之王呢?(板书课题:小狮子)

2、初读课文,3、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的读读课文,2、画出不3、认识的字。

4、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学不5、认识的字。

6、学生汇报:通过自学,7、你认识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认识的?

8、学生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何必、抬起头

(指名认读——学生领读——齐读)

9、生字游戏

4、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认真听,3、并标4、明自然段。

5、小组比赛读课文,6、请学生当评委。

5、课堂评价

1、两人一组拿生字卡片,相互测试。

2、练写田字格的生字。

第二课时

1、复2、习

1、听写生字。

2、认读词语:狮子、懒洋洋、晒太阳、练功、原来、

饭来张口、一辈子、享福、劝告、依赖、必须、凭着、滚、咬、

3、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思考: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狮子?说说你的理由。

3、四人一组交流交流。

4、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词语来形容这只小狮子:懒惰、知错就改、勤奋、聪明、听话、自立、真正等)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拨:(主要是围绕“知错就改”和“真正”这一主题来展开学习)

(1)小狮子刚开始有什么表现?他为什么不(2)练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理解“饭来张口”

(4)分角色读课文1——6自然段。

(5)后来,(6)小狮子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呢?

(7)女同(8)学读狮子妈妈说的话。

(9)联系课文理解:什么样的狮子才是真正的狮子?

4、课外延伸

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真正的小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第11篇

上课了,您轻轻地走进教室,脚像踩着一路柔软的鹅毛,您悄悄地打开教案,像小鸟展开金色的翅膀。知识,像春雨滋润心田,语言,似百灵的歌声那么美妙,睿智的眼睛里,藏着多少诱人的光束,每分每秒,都在为我们燃烧!

您,站在两平方米的讲台上,领着我们围着地球飞跑。一会儿,钻进原始森林,一会,飞出昆仑雪坳。老师您的提示比蝴蝶会飞,比蝴蝶还美!逗我们瞪圆了眼睛,在科学的草丛里寻找,寻找,把中华屹立于民族前列的奥秘为爷爷奶奶早一点找到。于是您手中紧握搜索的小刀,在我们心灵中刻塑雕,彩色的粉笔燃着五颜六色的火苗,将通往成材的坎坷之道无穷的照耀!

仅仅是为了铲平一道难题中的“坎坷”,您手中的粉笔磨得那么短,那么小,您依然紧紧的握着,害怕那贵重的知识金线,在珍贵的时间里断掉。粉笔头儿,你扬扬洒洒,散掉了多少微屑。飞吧,沿着伟大的科学跑道;飞吧,去宣传塑造灵魂的崇高。

老师,千百位科学家都是您的小苗。蔫了的小花,让您染的喷红流彩,呆傻的小苗,让您浇灌的聪明潇洒。直至深深的夜晚您还伴着一半心血,一半辛劳。

作业本上,有多少珍珠成串,那是您的寄语,象浪花一样出自您的心潮!

第12篇

上课了,您轻轻地走进教室,脚像踩着一路柔软的鹅毛,您悄悄地打开教案,像小鸟展开金色的翅膀。知识,像春雨滋润心田,语言,似百灵的歌声那么美妙,睿智的眼睛里,藏着多少诱人的光束,每分每秒,都在为我们燃烧!

您,站在两平方米的讲台上,领着我们围着地球飞跑。一会儿,钻进原始森林,一会,飞出昆仑雪坳。老师您的提示比蝴蝶会飞,比蝴蝶还美!逗我们瞪圆了眼睛,在科学的草丛里寻找,寻找,把中华屹立于民族前列的奥秘为爷爷奶奶早一点找到。于是您手中紧握搜索的小刀,在我们心灵中刻塑雕,彩色的粉笔燃着五颜六色的火苗,将通往成材的坎坷之道无穷的照耀!

仅仅是为了铲平一道难题中的“坎坷”,您手中的粉笔磨得那么短,那么小,您依然紧紧的握着,害怕那贵重的知识金线,在珍贵的时间里断掉。粉笔头儿,你扬扬洒洒,散掉了多少微屑。飞吧,沿着伟大的科学跑道;飞吧,去宣传塑造灵魂的崇高。

老师,千百位科学家都是您的小苗。蔫了的小花,让您染的喷红流彩,呆傻的小苗,让您浇灌的聪明潇洒。直至深深的夜晚您还伴着一半心血,一半辛劳。

作业本上,有多少珍珠成串,那是您的寄语,象浪花一样出自您的心潮!

第13篇

一、教学案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明确学习的内容,如:胶体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P35页】

明确学习的目标,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

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出生活中的胶体,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能运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例。【化学1(必修)教师用书・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明确知识点,胶体的定义、胶体的实质、胶体的性质、胶体的应用。

明确针对性练习,针对性练习要紧扣学习内容,多角度加深对于概念或原理的理解。一是针对定义的练习,根据定义的练习要把握住定义当中的关键点,如胶体的微粒直径是1~100nm,胶体是一种分散系等;二是针对性质的练习,针对性质的练习要突出胶体的性质。即丁达尔效应、聚沉和电泳;针对不同的性质设计不同的题目。

二、问题设计要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思维空间

例如,胶体的学习中,教材在联想・质疑中给出了这样的问题: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

学生通过回忆及观察教材图2-1-6,看到森林里从右上至左下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穿过了整个的森林。绿树、阳光形成了森林里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往往会使我们流连忘返,产生无数的遐想,引起探究着深深的思考,此时提出产生这种美丽现象的原因问题。诱导学生探究现象产生的本质;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对现象进行本质式的分析,学生在教材或材料中会查到,溶液、悬浊液与乳浊液都是分散系,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的微粒直径大于100nm,而微粒直径处于1~100nm的分散系就是胶体;溶液具有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浊液具有浑浊、不稳定的宏观特征,而胶体有什么样的性质呢?好奇心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在探究中学生会发现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聚沉、电泳等性质。应用包括:还会查到胶体的用途,如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固溶胶),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胶体的聚沉)和豆浆、牛奶、粥、果冻、墨水、明矾净水;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处形成三角洲等;这样即激发了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探索欲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习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好奇心会使学生不断探索,成就感会使学生知难而进。习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扎实推进。习题的设计有知识性的,也要有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内容,增加知识的可读性,学习的趣味性。

第14篇

初建:“讲读”的课堂,儿童的忽视

课堂片段:

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呢?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

师:是啊,一朵朵白云飘浮在蓝天上,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

生:树林是小鸟的家。

师: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树林会做些什么?

生:做窝。因为小鸟在树林里做窝,所以树林是小鸟的家。

师:小鸟离不开树林,所以说树林是小鸟的家。你能用上“离不开”说说为什么小河是鱼儿的家吗?

生:鱼儿离不开河水,如果没有水,鱼儿就渴死了,所以说小河是鱼儿的家。

课后,备课组内进行了反思和研讨。显然,这位刚刚走上小学语文教学岗位的年轻老师将这堂阅读课上成了所谓的“阅读理解课”。“问答式”的教学过程,孩子就像一头头小牛犊被老师的提问牵着往前走。“简单”的问题,孩子从文中轻易地找到答案;“困难”的问题老师乐此不疲地加以解释。一味地“理解”课文字词句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让本该活跃、生动的低语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沉闷。老师把自己以角对于文本的解读强加到一群单纯的孩子的身上,与此同时也拉开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重建:“热闹”的课堂,目标的偏失

根据第一次试教的情况以及组内老师的意见,教者对教案进行了二次修改和调整。试图通过拓展训练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厚度。教学中,老师采用以读促讲的形式很快地完成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拓展训练上。

课堂片段:

师:除课文里说的这些,你还知道什么是谁的家吗?

出示:( )是( )的家。

师:小河里除了鱼儿还有什么?

生:小虾。小河是小虾的家,是螃蟹的家。

师:那森林还是谁的家呢?

生:森林是小兔子、大灰狼、老虎……的家。

师:你还能说出谁是谁的家呢?

生:文具盒是铅笔的家;花园是花的家;超市是商品的家……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得到了表扬和赞赏,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此时,老师趁热打铁,鼓励孩子将他们口中描述的内容画到纸上,再涂上鲜艳的颜色,让它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但直至下课铃响仍有许多孩子的画没有画完,影响了展示的环节。

再建:“识写”的课堂,本真的回归

课后,低年级教研组再次针对这节课进行了集中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课堂“热闹”起来了,但教学的目标却偏失了。低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和写字的上,借助课文内容强化对文中生字、新词的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读使其在孩子的脑海中反复呈现,从而达到熟练识记和掌握的目标。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美,读出孩子个性化的感情。此外,还要选择课文中有代表性的生字,进行写字指导,讨论识记的方法,辨析字形的结构,揣摩部件组合的特点把字写好。

在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执教老师将教案再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和调整。淡化了拓展训练环节,舍弃了绘画环节,精心设计了以各种形式呈现的指导朗读词语、句子、课文的环节。并通过多媒体播放描述课文内容的画面,让孩子看着画面朗读文中的语句,直至熟读成诵。在教学生字时,老师重点指导了“云”和“土”这两个字。在写字之前还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了写字歌,做了写字操。

第15篇

2、活动目标:学习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得动作,并根据游戏情节,随着音乐的变化及时变换动作。在游戏活动中注意有节奏的控制情绪,共同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简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活动准备:小白兔、小熊头饰,森林挂图、音乐磁带、录音机。

4、活动过程:教师表演故事导入。(分别请一位教师扮演小白兔和大黑熊,并且播放音乐,根据音乐快慢分别请出两位小动物)树林里,有只调皮的小白兔一路蹦蹦跳跳,非常高兴的在森林里玩,不经意间走到大黑熊家门前,大白天的小动物都在森林里玩,可大黑熊还在呼呼睡觉。小白兔心想真是个大懒蛋,这么好的时间都浪费了,跟它开个玩笑,叫它醒来。于是就轻轻的拍拍它,然后躲了起来。大黑熊被吵醒了,起来东找找,西看看,什么也没看到,有懒洋洋的睡觉去了。小白兔一看黑熊走了,又蹦蹦跳跳的跑出来,还大声说:嘿!我在这儿!提问:故事中有那几位小动物,它们分别在干什么?

5、介绍动物习性:小白兔,听着音乐一边跳一边介绍习性。(我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能听见很远地方发出的响声呢;大大的眼睛,还有一张三瓣嘴,我是个素食主义者,爱吃萝卜和青菜;最让我骄傲的是,我跑起来的速度可快了,一般人可不是我的对手!)大黑熊,听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介绍习性。(黑熊又叫狗熊,身上除胸部有一个倒人字的白斑纹外,全是黑色。喜欢睡觉有的时候整个冬天都不出门,能睡好久呢!我可不挑食,什么都吃,可最爱吃甜甜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