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范文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注册会计师复习计划

第1篇

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CPA)考试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随着近年来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注册会计师执业要求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财政部决定对注册会计师制度进行改革。并从2009年起实行新的考试制度,原考试制度2009年实行最后一年。这次改革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注册会计师考试由一个阶段调整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阶段。二是调整和补充考试内容,充实公司战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三是注重测试考生的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第二阶段考试。整合现行考试制度有关要求,对胜任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拆和补充,并加以整合,着重考查考生在执业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会的报考条件不高: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就可报考。每年注会考试一般在4月份开始报名。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个科目。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9月份。第一阶段的单科合格成绩5年有效。对在连续5年内取得第一阶段6个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专业阶段合格证。第二阶段考试科目应在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后5年内完成。对取得第二阶段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发放全科合格证。

二、在校生参加CPA考试原因分析

在校生仅指不开设CPA方向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在校本科生、大专学生。经济类在校生参加注会考试的人数很多。是除了考研之外的另一个热门选择。如某院校管理本科一个班里一半学生考研,一半学生考注会。在校生热衷参加CPA考试原因可以从以下两点分析:

一是报名条件相对较低。经济类的执业资格考试主要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的报名条件相对较低,而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对年限要求较高。例如报考注册税务师要求非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四年等。报考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不仅对年限有要求,对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经验有更高要求: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专学历,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3年;取得经济类、工程类大学本科学历,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资产评估相关工作满1年等。

二是考试难度较大,合格证含金量较高。注册会计师考试和每年的司法考试是国内组织的考试中难度较大的考试,这个难度包括单科难度,而通过全部考试获得证书的整体难度更大。据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共有57万人报名,49万余人次参加了考试。各科合格人数及合格率分别为:会计14502人,10.79%;审计9281人,15.06%;税法16498人,13.56%;经济法20034人,17.98%;财务成本管理9579人,15.26%。总体来看,2008年度所有科目的平均合格率为14.53%,与2007年度的平均合格率相当。正因为考试难度较大,考试非常权威,许多在校生希望通过考试拿到注会证,就业时可以多一项选择;通过考试也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即使只通过部分科目,在就业时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砝码,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另外,注会考试报名费用相对较低也是在校生热衷参加CPA考试的原因之一。

三、新CPA考试制度下在校生备考策略

注会考试的难度相对于不同专业基础的考生来说有很大区别。经济专业的硕士生考起来较容易,但也要认真地复习备考;在校本科生相对难度稍大一些,对大专在校生难度就更大。所以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制定自己的备考策略。

一是备考期望值要适当。许多在校生参加注会考试是盲目跟风,同学报了名自己不加分析也报了名,但因为前期认识不足,在复习过程中才知道注会的难度,于是就放弃了,所以注会的出考率一直不高。注会考试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考试,所以在选择考试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期望值要适当。鉴于新制度第二阶段的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胜任能力,中注协建议考生在参加第二阶段考试前注意积累必要的实务经验,因为在校生在上学期间一般很难有实务经验,所以在校生上学期间拿到全科证的可能性不大,这与旧制度不同。而且根据历年数据,全国一次全科通过(指旧制度5科)的考生凤毛麟角,所以在校生的期望值可以定位为2-3年通过专业阶段的6科,毕业1-2年后考取综合。有些在校生还要考研,所以要通盘考虑。

二是备考时间及科目安排。注会新制度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之间有一定知识联系。各科难度因人而异。在校生可以选择一次报考2-4科,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报考2-3科复习压力不算太大,要注意难易搭配。六科中《一经济法》比较独立,不需要太多经济专业基础,而且大量考点需要记忆,在校生正好可以发挥自己记忆力好的长处,在第二学期(大一)报考较合适,而且一般经济专业大一就开设《经济法》课程,已有一定基础。另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是2伽嘶增的一门课,一般新内容考试难度不会太大,要求管理学原理的知识基础,一般大一就开设,所以也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报考。六科中会计和审it--定要同时报考,因为审计中有近20分的试题考的是会计内容。会计是注会中难度非常大的一科,一般要求有《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注会《会计》教材对一些基础性问题并不解释,因为那是最最基础的,必须已经非常熟练掌握的,如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直线法、两种加速折旧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等。所以在校生在复习《会计》之前应已熟练掌握《中级财务会计》。审计也是注会中非常难考的一科,其报考人数、出考人数、通过人数都是最低的。要求有一定会计基础。注会《审计》教材较难,因为审计是紧密联系实际审计经验,考生至少要将教材认真复习三遍才能“人门”。上述两科可以放在第四学期(大二)报考。税法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难度不大的科目,一般要求有一定会计基础,但一般《基础会计》基础就可以了,理解增值税抵扣、会计利润的计算、纳税调整等。税法也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如大量的税率、征收管理规定、优惠政策等都需要记忆,所以税法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大一)或第四学期(大二)报考。税法考试时要求考生非常细心。财务成本管理是注会考试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科,难度仅次于会计。一般需要有一定财务会计知识、成本会计知识、管理会计知识等。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非常大,涉及大量现值计算、期权计算等,要求财务会计知识扎实,如计算企业现金流时,折旧额是必须考虑的,而折旧方法财管教材并不介绍,可以在第六学期或第四学期报考。

四、新CPA考试制度下在校生备考建议

一要注意教材与辅导书的选用。教材一定要选用当年中注协指定的最新教材。注会当年教材变化内容是重要考点。辅导书一般一科有一套就够了,复习还是要以教材为准,历年考试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别的练习题适当做就可以。考前模拟题一定要做,选几套好的模拟题做做,不要太多。考生可以在网上比较后选择适合的老师所出的模拟题。

二要早作准备。毋庸置疑,早复习早受益。一旦决定备考,就早做准备。但在校生常常要为期末考试准备,所以最晚要从上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后(一般在当年1月份)开始准备,也就是充分利用寒假。建议看上年教材,听上年的课程,教材一般要看三遍才会吃透。

三要借助网校学习。选网校和主讲教师。现在参加注会考试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择通过网校学习,但选择网校很关键,选择网校主讲老师更关键。现在互联网上提供注会学习的网校很多,考生可以多比较。笔者认为最好报基础班和冲刺班,习题班和强化班看自己原有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也可以考虑几个网校同时报,这样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授课风格以及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第2篇

2007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考试用教材发生重大变化,教材体现了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内容。对于今年教材的新变化,考生应以新准则对主要经济业务处理影响较大的新增内容和近几年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考点为复习重点。

一、教材基本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总论(第1章),涉及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

第二部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第2~13章),相关的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金融工具列报、收入、建造合同。

第三部分: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列报,包括第14、23、24、26、27、28章的个别报表、合并报表以及第23、24章等有关报表的调整的相关内容。涉及的会计准则包括: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报。

第四部分:特殊会计业务,包括第15章、第16~22章、第25章。涉及的会计准则包括:或有事项、债务重组、政府补助、借款费用、股份支付、所得税、外币折算、租赁。

(二)教材主要变化 具体如下:

原来是24章,现在变为28章。《会计》教材新增内容有“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财务报告”、“政府补助”、“股份支付”、“所得税”、“企业合并”、“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报”;变化较大的内容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负债”、“收入、费用和利润”、“债务重组”、“借款费用”;内容变化较小的内容有“总论”、“货币资金”、“存货”、“所有者权益”、“或有事项”、“外币折算”、“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

二、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方法

(一)《会计》试题特点具体如下:一是覆盖面宽,考核全面,综合性强。考题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考试内容涵盖所有重点内容,几乎章章有题。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入确认等章直接分数不多,但却是计算、综合题的基础内容。二是注重热点,突出重点,体现知识更新。会计科目考试内容特别体现与注册会计师职业联系的紧密性。例如投资的核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得税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等,都是历年考试经常出现的题目,作为考试的热点出现过多次,但是它们依然是重点,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会计科目考试内容特别体现知识更新。例如2000年将“或有事项”准则作为最重点的考题;2001年将“借款费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结合起来;2002年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更正”等准则结合起来作为最重点的考题;2003年教材当中的“补丁”更是多处涉及考题,如“经营租赁方式租人的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改良”的核算等等,都体现了以新准则、新业务作为考试重点的思路。2006年教材增加了股权分置会计处理的规定,体现了满足实务需要的特点。2007年教材发生重大变化,2006年新的39个会计准则,在会计科目考试教材中涉及32个会计准则,更体现出会计科目考试的知识更新的特征。

(二)针对性复习方法 具体如下:

一是以新增内容为主,重点内容为辅。考生应重点掌握新增内容,但新增内容不一定是重点内容,历年考题涉及到的内容仍然是重点内容,如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报表调整问题、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等。从今年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可以看出,涉及会计准则共32个,覆盖面较宽,因此,不能象往年一样只复习重点章节,而应以经济业务处理群组为组合进行融会贯通地复习。比如:涉及资产的业务包括第2章至第10章,金融资产涉及第3、10、28章;涉及财务报告编制和调整问题包括第14、20、23、24、26章;涉及与投资、合并有关的第5、25、26章;特殊业务的处理包括第8、15、21、22、27、28章。另外,也可以相同或相似的会计处理原则作为线索加以梳理,如将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总结,以实际利率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串通。考生在复习中运用这些方法时,应注意总结规律,将各章业务相似或相近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后加以记忆,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二是熟练掌握教材的例题,反复阅读,强化记忆。今年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列举了大量计算题和账务处理题,这些例题全部体现了新准则的特点,就是对新准则的讲解,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在较短的时间内复习会计科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教材上的例题。不要盲目地选择教材以外的各种习题,耽误时间又得不偿失。考题极有可能就来自于教材的例题。

三是制定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增强信心。虽然,今年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增加了,但是对任何人来说新准则都是全新的内容,所有考生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定要增强信心。并且制定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好时间,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

(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李 刚)

审计:教材内容变化大

一、《审计》教材大纲变化

与2006年相比,2007年《审计》教材大纲从16章增加到22章,内容变化特别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突出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新设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运用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这一理念,把审计流程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2)体现了新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新大纲用了专门一章介绍新审计准则体系建设的背景、框架及内容。此外,在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原则、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设定、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的结论和报告等方面,都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了更新。(3)体现了国际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最新发展。根据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最新稿,对2006年教材中“职业道德准则”部分进行了更新。(4)更加重视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的责任。增加了专门一章阐述注册会计师对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同时为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提供更详细的指引。(5)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为此,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置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6)强化了审计抽样。增加了审计

抽样与其他选择测试项目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更为全面地讲解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7)内容更加完整。增加了鉴证业务基本框架和比较数据的内容,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完整。(8)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统一财务报表项目的名称,并按照确认和计量的新特点,设计相应的审计重点。(9)扩充了其他鉴证业务的内容。增加了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内容;同时,把盈利预测审核的内容扩大为“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10)增加了相关服务的内容。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财务信息。

二、《审计》教材内容变化

与2006年审计教材相比,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化内容如下:

第一章的第二节增加了“审计的方法”。

第二章按照2006年新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中的框架结构对原教材第二节“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进行重新归类。第三节删除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与审批”。

第三章是由2006年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职业道德准则”独立出来的。根据《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最新稿,对2006年教材中“职业道德准则”部分进行了重新编写,体现了国际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最新发展。

第四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三章,但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重新编写,并增加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情况”、“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部分内容。

第五章与2006年教材第四章相对应,框架结构做了一些调整,内容进行重新编写。

第六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五章,增加了第二节“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和第三节“财务报表循环”,删除了2006年教材第四章“审计业务约定书与审计范围”的内容。对循环的划分更为科学,同时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重新编写。

第七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六章,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重新编写。

第八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七章,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重新编写。

第九、十章集中体现了新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新设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和运用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这一理念,把审计流程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第十一章更加重视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的责任,专门阐述注册会计师对发现和报告舞弊的责任,同时为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提供更详细的指引。

第十二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九章。增加了审计抽样与其他选择测试项目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更为全面地讲解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实质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

第十三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章,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放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第十四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一章,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放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第十五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二章,将循环名称由“生产循环”改为“存货与仓储循环”,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放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第十六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三章,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放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第十七、十八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将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第六节中“期初余额的审计”、第八节“或有事项的审计”、第十节“持续经营假设的审计”移至2007年教材第十九章,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

第十九章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增加了从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移入的“期初余额审计”、“或有事项审计”和“持续经营审计”。并将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审计报告部分独立为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第一节,按照新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第十九章由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审计报告部分独立出来并做出调整,增加了比较数据的内容,按照新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

第二十章第一节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第七节,第二节则对应于2006年教材第十六章第一节,按照新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

第二十一章是根据新审计准则的框架独立出来的一章;内容对应于2006年第十六章第二、三、四节,增加了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内容;同时,把盈利预测审核的内容扩大为“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并按照新审计准则对内容进行重新编写。

第二十二章是根据新准则框架增加的一章。

三、命题趋势预测

学习教材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般章节。一般章节主要是指配合教材结构的完整性而设计的内容,如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二十一章的第四节,在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较低。2007年考试大纲知识要求中“第二十章特殊审计领域”、“第二十一章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第二十二章相关服务业务”仅做一般了解要求,这三章在2007年的考试中也仅做一般了解。

第二层次,比较重要的章节。比较重要的章节是指整个学科中涉及基础知识的章节,但在考试中通常以独立题目出现,难度不大的部分。如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历年考试中多以客观题或简答题形式出现。

第三层次,重要章节。重要章节是指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章节,是审计学科的精华所在,在考试中多以综合的形式出现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如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四层次,非常重要的章节。非常重要的章节主要是指在考试

中几乎每年都要涉及的部分,且多以简答题和综合题出现。如第九章至第十九章(前3节)。

总结历年命题情况,根据2007年教材以及政策和实务的变化,预测2007年命题的侧重点分布在:

(1)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方面。可以独立出题,也可以结合实务和报告部分出题,如结合实务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内部控制中识别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根据识别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制定审计方案,设计总体应对措施,并具体设计出相应的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2)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可以独立出题,也可以结合实务和报告部分出题,如给出公司财务报表中存在舞弊的种种表现,让考生分析舞弊“三角”、分析治理层、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对舞弊的责任,并针对不同的舞弊设计出进一步的审计测试,进而做出审计调整分录,并考虑出具审计报告。在实务中舞弊的种种迹象可能表现在审计收入确认上,资产减值准备处理上、投资以及成本、费用等方面。

(3)重要性确认、审计抽样的运用方面。这是审计基础技术,历年考试都会涉及,如重要性确认以及如何根据确认的重要性判断审计报告类型;审计抽样中固定样本量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等的运用,这些技术方法都可能与实务程序和报告形成综合题。

(4)四大循环涉及的会计科目的具体审计。实务中的四大循环中涉及的具体活动与审计目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和报告联系起来,形成大小综合题(单选多选都可能变成小综合题,因为它们会综合不同知识点)。

(5)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它们之间对应关系可以联系到财务报表中的实务循环,也可以联系到函证、监盘与分析程序,如何获取证据以及如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又可能与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以及项目质量控制、沟通等联系起来。

(6)完成审计工作。历年的综合题都会联系到完成审计工作。完成审计工作中期后事项、期初余额、持续经营等关注可能与审计程序、审计报告联系起来。

(7)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2007年的教材中关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部分逻辑清晰起来,内容也充实了,可能预示着该部分的考题已经很成熟了。

(8)审计质量控制、沟通与项目组讨论。新审计准则凸显的审计质量控制、沟通以及项目讨论分散2007年教材的不同章节,但有可能成为简答题或综合题中的一小问,也可能独立命题。

(文 中国会计视野 李晓慧)

经济法:合伙企业法变化大

2007年《经济法》考试大纲与上一年相比有一些变化,教材内容也相应做了调整,特别是集中在第二章的合伙企业法,第六章企业破产法和第七章证券法。此外,除第一章只做了体例上的调整以外,其他各章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一、《经济法》教材的主要变化

根据2007年《经济法》考试大纲的变化,并结合立法实践,对本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一科的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与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尽管本章在试题中所占分值可能不大,但是由于本章与其他章节的结合点较多,是全书的基础,所以仍应重点理解、掌握。

第二章企业法,其中合伙企业法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变动,为本章的重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部分,无论是实践中还是考试中其地位都已不突出。

第三章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2007年教材变化不大,增加了个别问题。

第四章公司法,在2006年进行了较大修改的基础上,今年基本没有变化,只是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

第五章外商投资企业法,今年就本章第一节中的第六个问题,即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内容,结合去年新颁布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了一些新内容,这将是2007年考试的重点之一,注意与证券法的联系。

第六章企业破产法,结合去年新修订的《企业破产法》进行了较大的变动,是2007年教材中变化最大的一章,应当也是今年应试的重点章。

第七章证券法,在2006年进行了较大变动后,今年本章充实了很多新内容。具体包括:在第二节证券的发行中,增加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司增发新股、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问题;第四节上市公司收购增加了一致行动人、权益披露、豁免申请、财务顾问等内容。本章是今年教材变化较多的一章,是应试的重点章。注意本章内容与公司法内容的结合。

第八章合同法(总则),2007年本章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本章体例的变化;二是第五节合同担保的问题,结合新通过的《物权法》进行了修改。本章仍然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第九章合同法(分则),今年本章主要进行了体例上的调整,使原有内容更有条理。

第十章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结合新的规定,2007年经济法教材结合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对本章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主要有:对境内机构限额保留外汇部分进行了修改;对个人外汇管理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第十一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今年本章整体变化不大。在支付方式中增加了有关电子支付方式的规定,银行结算账户中增加了QFII专用账户的内容。注意与票据法的结合,特别是在法律责任方面。

第十二章票据法,今年本章整体变化也不大。除了体例上的调整外,增加了有关签发空头支票的行政责任的规定。本章仍然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

第十三章知识产权法,本章内容结合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但整体变化不大。

第十四章会计法,该章内容今年基本没有变化。

二、题型及考试重点预测

经济法试题的题型在2000年重新做了调整,取消了简答题,确立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及综合题四种基本类型,以后几年一直沿用上述四种题型,客观题与综合题各占50%,这一比例仍有可能沿袭,只是在每一类客观题的题目数量及分值方面会做一些小的调整。

根据各章内容所占篇幅、注册会计师实务操作方面的应用性、今年考试大纲的变化以及历年考试规律分析预测,本年度经济法试题的主要内容将分布在法律基础知识突出,内容多,实用性强的各章节。大致分布情况应当与往年相同,有关重点章、相对重点章和一般章的划分,在前面已经做了分析,故在此不再赘述,特别提醒考生注意今年各章中新增加或修改的内容,对于新增加的内容一般在试题中反映比较明显,但是通常难度不大,所以考生应注意掌握基本的法律规定。 纵观近几年经济法试题的命题特点,今年的试题仍将沿袭实用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上述特点,一些小案例、计算题在客观题中将占一定比例。综合题仍将出现一题多问、一题多章的情况,即题目所涉问题将会较广、较散,一道题中包含几节甚至几章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出现一些较偏的题目,如涉及法律责任的问题和具有一定深度即隐蔽性较强的题目,以此增加整个试卷的

难度。为此,考生在复习中注重理解,加强训练。正确理解是记忆和运用法律规定的前提,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强训练是考生备战考试自我检测的重要方法,达到强化记忆,增加复习的针对性。

(文 东奥会计在线 王 燕)

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内容变化不大

一、教材内容变化

第一章:内容没有实质变化,只是将原有教材中不严谨的个别文字作了修改,主要针对机会成本的含义、营业现金净流量的确定公式进行修改。

第二章:主要是将教材第二节和第三节作了修订,补充了一些基本财务比率,另外删除原有第三节中沃尔比重评分法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分析的有关内容,补充了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章:一是修改了销售百分比法,强调利用经过调整的用于管理的财务报表数据预计外部融资需要量;二是修改了资金增长与外部融资增长的关系公式;三是将弹性预算一节移至本章。

第四章:内容没有变化,只是对原有教材个别文字作了规范性修改。

第五章:增加了估算项目系统风险时所利用的类比法的基本步骤。

第六章:内容没有变化。

第七章:主要增加了融资租赁一节的内容。

第八章:主要是对股票股利发放对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影响的前提作了补充。

第九章:一是删除了考虑偿债基金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确定内容;二是对最佳资本结构确定中股票市场价值的计算公式界定了前提。

第十章:内容无实质变化,只是对个别概念的称谓有所改变,以保持与第二章调整后的财务报表的相关称谓一致。具体来说包括将经营流动资产改为经营营运资本,将投资资本也称为净经营资产或净资本,将原有息税前利润改为税前经营利润,将息前税后利润改为税后经营利润。此外不再区分自由现金流量和非营业现金流量。

第十一章:本章属于2007年的教材新增内容。

第十二章:本章内容基本不变,只是把原有第三节内容拆分为三节。

第十三章:一是增加了成本性态分析的内容,二是增加了混合成本分解的内容;三是增加了变动成本计算的内容。

第十四章:一是将原有弹性预算一节内容调整到第三章,二是增加了一节作业成本计算。

第十五章:本章与2006年的教材内容相比基本不变。

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为证明考生具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考生需能够:(1)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目标和环境,正确理解和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利用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3)进行财务预测与计划,编制企业预算;(4)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与投资的风险价值原理,正确运用证券估价的基本方法;(5)理解投资决策的原理,正确计算和使用投资评价的各项指标;(6)掌握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决策分析方法和营运资本管理政策;(7)掌握各种长期筹资工具的特征和使用方法;(8)掌握资本结构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股利政策的类型;(9)掌握期权估价原理和主要的实物期权估价方法;(10)用多种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11)正确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12)掌握成本性态分析、成本一数量一利润分析的方法,了解变动成本法的特点;(13)运用标准成本法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14)对各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评价。

三、命题趋势预测

(1)题型、题量预测。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40题左右。客观题占40%左右,主观题占60%左右,其中,计算题应在5题左右,综合题在2题左右。客观性试题是指单选、多选和判断,其答案需要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因此,要准备好2B铅笔、塑胶橡皮;计算和综合为主观试题需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答题卷上,且大多需借助计算器。因此考生在参加财务管理考试时,除带好2B铅笔、塑胶橡皮、钢笔或圆珠笔等外,一定要准备好计算器,最好在考前复习时就准备好,熟悉计算器的功能,不要进考场前临时借用。

(2)试题难度预测。财务管理考试历年试题难度比较平稳,预计总体不会有较大变化。

第3篇

一、我是在研究生期间报考注册会计师的,由于是商科专业,所以课余时间比较多,能够充分的保证学习的时间。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是做好计划和思想准备,充分利用几个月的学习时间,不要发生临阵放弃科目或者准备不足就上考场的情况。想好要参加考试,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多看书,少把注意力放在别的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1、关于考试科目的组合问题。我第一年报考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因为想要先试试注会考试的难度,所以在报考科目上没有贪多。我认为基本的原则是一到两门难度大的,再搭配一到两门难度小的来报考。我认为的难度排序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

2、关于时间安排上。其实我2012年就报考过注会,但是因为那年正值本科升研究生阶段,暑假的时间都用来旅游了,没有好好的利用,最终基本没有看书,弃考。2013年报考了两门,但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复习计划,虽然以比较高的分数通过,但是是在复习的最后一两个月才开始发力,基本每天学习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12点,中间可能只有1到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搞的很疲劳和紧张。在2014年的备考中,我接受了教训,从4月开始,我就制定了学习计划,安排好了四门的复习时间。所以做好充分的计划是很有必要的,要让自己在思想上提高警惕,严格遵守。

二、我认为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学习注会的教材内容,这只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我在第一遍学习四门课程时,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比如在两个月内依次完成四门课的学习,顺序为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完成一门课后再开始另外一门课。第一遍学习时,直接边看教材边听老师的基础班视频,我认为这样能够节约时间,将教材和老师的讲义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每天的时间分给两门课程来进行强化学习,精读教材,做习题。因为第一遍时没有做习题,所以这一遍把视频先放下,巩固教材和笔记,做每一章的习题。我比较爱钻研教材,尤其是审计,第一次学习时可能觉得不着边际,但是多重复几次,多阅读几次书和讲义,将整体内容串联起来,会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阶段,重复阶段。我在考试前的心理准备是这样的,虽然注会是60分通过,但我做的是必须得80分以上的准备,留下充足的空余。如果你的心理准备只是60分,很有可能最后与通过失之交臂。所以要不断的重复复习知识。在这一遍的学习中,我会看强化班的视频。强化班老师讲的内容比较简略,但是可以很好的将知识前后串联,并且重点非常突出。在前两遍学习过程中不懂的内容,通过这一遍的学习可以很好的理解,并且在这一遍的学习中,要为每一章的知识画框架图,将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容用自己最熟悉的、最简便的方法记录下来,为最后一遍的复习做准备。

第四阶段,到这个阶段,对每个章节的考点已经比较熟悉了,要做的就是加强记忆和熟练度。我会看习题班的讲义,选择性的听自己掌握的不是很好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基本只看自己在上一阶段总结的内容,经济法和税法我都有一套自己的笔记,一次次加深记忆。

第五阶段,在考前10天内,做模拟题。

对于时间安排,我有一些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