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全面深化改革汇报材料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社区矫正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创新社会治理,内务司法委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在组织建设、工作对接、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并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鉴于近年来我市禁毒形势较为严峻的现实,内务司法委专题调研公安禁毒和司法行政部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针对禁毒工作中存在的成员单位履职不到位、戒毒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戒毒工作成效不明显、戒毒人员复吸率较高、禁毒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打击防范并举、遏制毒情蔓延,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戒毒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等五点建议。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意见》,发挥基层检察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内务司法委于3月份就全市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组织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了解全市检察机关在加强基层检察室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撰写了调研报告,为4月份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市检察院关于全市基层检察室建设工作汇报提供了参考。
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5月14日,内务司法委联合代表工委组织召开了全市“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主题活动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刘冬生主任,邵建华、沈利农两位副主任均对查找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常委会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内务司法委深入调研,几易其稿,协助常委会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主题活动意见收集梳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要求查找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指定条文的通知》等,确保查找工作规范有序运行。截止10月底,通过深入查找,全市各地、各单位上报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条文、事项共780余条(次),涉及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等200多部。内务司法委及时对代表、各单位查找出来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对共性问题及意见较集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给予重点关注,并及时向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上报。同时在初步整理汇总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涉及规范性文件方面的意见建议,已按规定转交常委会办公室及市政府法制办研究处理。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诉讼中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司法机关及其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内在要求。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重点解决司法工作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问题,促进司法公正。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法律部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民权利义务的实现。为强化诉讼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内务司法委2014年就修改后的民事、刑事两大诉讼法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
2013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的
报告,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更新执法理念等五点审议意见。为了解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促进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更好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和尊重人权,10月份内务司法委对“一府两院”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撰写了督查报告,为11月份常委会开展“一府两院”有关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工作满意度测评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健全证据制度,完善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细化审判和执行程序,强化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的实际,为推进全市法院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内务司法委于7—8月对全市法院贯彻执行修改后民事诉讼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全市法院落实相关规定、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执法能力的情况,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规范诉讼程序,健全办案机制等意见建议,为9月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中级法院关于修订后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提供了调研参考。依法处理涉法涉诉,既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监督“一府两院”公正规范执法的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内务司法委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案件的办理作为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督办涉法涉诉案件,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注重规范工作程序,对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指定专人负责登记,认真研究处理。在做好当事人息诉服判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转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办理,责成承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报告件办理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及时回复当事人。此外,内务司法委还对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报备的26件特定案件进行了全面审查,尚未发现有明显的办案瑕疵。同时对《__市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运行实施办法(试行)》、《__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__市加强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事中事后监督实施意见》、《__市地名管理办法》、《__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未发现有违法、不适当等可撤销情形;还积极配合省人大内务司法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草案)》、《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等拟出台的法规条例做好征求意见工作。
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民生改善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人民群众对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喝上安全优质放心水一直是全市人民的期待,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4月14日,内务司法委主持召开了市七届人大内务司法专业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专题研讨“五水共治”的法治保障问题。在实地察看平湖市新仓镇河道整治工程之后,内务司法专业小组的代表们,充分肯定“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对全市治水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巨额治水资金的监管确保不出问题,“清三河”过程中如何科学准确计算河道清淤隐蔽工程土方量,如何加强对治水工程的监管及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如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偷排污水和农村畜禽养殖排放污染问题,如何提高污水纳管率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如何提高市民水环境保护意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依法治水,落实责任;全面发动,全民参与;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主动介入,加强监督;健全法制,严格执行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肖培生市长的批示肯定。
近年来我市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养老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去年5月,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政府加以落实。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民办养老产业的若干意见》,跟踪了解政府整改落实情况,5月份,内务司法委就全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各类养老机构,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全市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改进的措施建议,为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在今年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设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作为重点建议由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有关领导进行督办。内务司法委多次深入市发展改革委、市残联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提出建议。8月11日,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有关领导主持召开了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议。市发展改革委汇报了办理代表重点建议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打算,祝亚伟副市长表示市政府将加快协调配合力度,积极推进市本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建华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办理好代表建议,作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内容,继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常委会有关领导和内务司法委的跟踪督办下,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已被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可望在下一年内解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社区矫正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创新社会治理,内务司法委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在组织建设、工作对接、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并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鉴于近年来我市禁毒形势较为严峻的现实,内务司法委专题调研公安禁毒和司法行政部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针对禁毒工作中存在的成员单位履职不到位、戒毒硬件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戒毒工作成效不明显、戒毒人员复吸率较高、禁毒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大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打击防范并举、遏制毒情蔓延,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戒毒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等五点建议。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检察室建设的意见》,发挥基层检察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职能作用,内务司法委于3月份就全市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组织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了解全市检察机关在加强基层检察室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撰写了调研报告,为4月份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市检察院关于全市基层检察室建设工作汇报提供了参考。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诉讼中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司法机关及其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和内在要求。人大司法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司法机关完善内部监督机制,重点解决司法工作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问题,促进司法公正。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法律部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公民权利义务的实现。为强化诉讼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保障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内务司法委2014年就修改后的民事、刑事两大诉讼法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重点监督。
2013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更新执法理念等五点审议意见。为了解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促进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更好地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障和尊重人权,10月份内务司法委对“一府两院”关于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撰写了督查报告,为11月份常委会开展“一府两院”有关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审议意见办理落实工作满意度测评提供参考。同时针对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健全证据制度,完善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细化审判和执行程序,强化民事诉讼法律监督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的实际,为推进全市法院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内务司法委于7—8月对全市法院贯彻执行修改后民事诉讼法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了解全市法院落实相关规定、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执法能力的情况,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规范诉讼程序,健全办案机制等意见建议,为9月份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中级法院关于修订后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提供了调研参考。
依法处理涉法涉诉,既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也是监督“一府两院”公正规范执法的重要渠道。在日常工作中,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将案件的办理作为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加强协调配合,认真督办涉法涉诉案件,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注重规范工作程序,对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指定专人负责登记,认真研究处理。在做好当事人息诉服判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转交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办理,责成承办单位在规定期限内报告件办理情况及处理意见,并及时回复当事人。此外,内务司法委还对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报备的26件特定案件进行了全面审查,尚未发现有明显的办案瑕疵。同时对《__市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运行实施办法(试行)》、《__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__市加强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事中事后监督实施意见》、《__市地名管理办法》、《__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办法》、《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的若干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未发现有违法、不适当等可撤销情形;还积极配合省人大内务司法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草案)》、《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等拟出台的法规条例做好征求意见工作。
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把民生改善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人民群众对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的诉求,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喝上安全优质放心水一直是全市人民的期待,为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4月14日,内务司法委主持召开了市七届人大内务司法专业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专题研讨“五水共治”的法治保障问题。在实地察看平湖市新仓镇河道整治工程之后,内务司法专业小组的代表们,充分肯定“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对全市治水工作中如何加强对巨额治水资金的监管确保不出问题,“清三河”过程中如何科学准确计算河道清淤隐蔽工程土方量,如何加强对治水工程的监管及工程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如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偷排污水和农村畜禽养殖排放污染问题,如何
提高污水纳管率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完善政策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如何提高市民水环境保护意识,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依法治水,落实责任;全面发动,全民参与;整合资源,强化保障;主动介入,加强监督;健全法制,严格执行等五个方面的建议,得到了市政府肖培生市长的批示肯定。近年来我市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养老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去年5月,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政府加以落实。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发展民办养老产业的若干意见》,跟踪了解政府整改落实情况,5月份,内务司法委就全市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开展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各类养老机构,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全市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改进的措施建议,为6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专题视察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各界应尽的责任。在今年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部分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设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作为重点建议由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有关领导进行督办。内务司法委多次深入市发展改革委、市残联等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提出建议。8月11日,内务司法委协助常委会有关领导主持召开了代表重点建议督办会议。市发展改革委汇报了办理代表重点建议所做的主要工作及下一步打算,祝亚伟副市长表示市政府将加快协调配合力度,积极推进市本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邵建华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办理好代表建议,作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内容,继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在常委会有关领导和内务司法委的跟踪督办下,市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已被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可望在下一年内解决。
20*年文化局重点工作42项,其中文化艺术科负责或牵头负责的有22项,全部按时保质完成。并利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市火炬传递活动领导小组分配给市文化局的工作任务。此项工作责任重大,程序复杂,为确保顺利推进,制定了《北京20*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黑龙江省大庆市传递活动场地布置和展示队伍总体工作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10余次的修改和完善。在氛围营造上,创新了表现形式,尤其是结束仪式的主舞台设计制作突出了奥运精神和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特色,受到北京奥组委的好评。在观众方队组织上,5次召集方队领队进行培训,保证了火炬传递当天在倾盆大雨的情况下观众方阵秩序井然、情绪热烈。在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上,进行了项目分解,制定了具体的推进时间表。10余次到开、闭幕场地进行实地勘查、丈量。市文化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突出贡献单位。
二、加强基础工作和调研工作,体现服务意识。
历时两个月,对社会文化、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的档案搜集、整理,凡是开展的工作,留存所有资料并分类归档,这为提升工作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比如2009年申报全省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筹备时间只有2天半,科室完成了质量较高的汇报材料和活动光碟制作,这主要依赖平时掌握、留存了大量相关资料。在没有任何加分项目的情况下,经过20名评委客观、公正打分,我市总分数名列全省第三,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授予的优秀组织奖。去年,文化艺术科还加强了调查研究和综合工作。协助省文化厅开展了市、县两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深化改革的调研,完成了《大庆市关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汇报》材料、《落实省委吉书记指示精神,加强杜蒙县少数民族歌舞团建设》的向市委的汇报材料、市委宣传部布置给市文化局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和《关于全面拓展演出市场的调研》两个重点课题。完成了《关于推进农村基层文化站室建设的方案》。反复锤炼、修改了《关于大庆艺术学校重新归属市政府管理初步设想的汇报》。完成了《大庆市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实施纲要(20*年—2012年)》、《关于企业和社会团体与市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文化活动的管理办法》、《关于落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的情况总结》、《以建设现代文化名城为统领不断弘扬、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汇报等材料。
三、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体现素质意识。
(工程管理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分公司、办事处及项目部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2019年是公司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工程管理部在以往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启用钉钉管理平台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结合章管家的模式进行项目印章管理、推行统一合同模板、规范项目公示牌样本。通过加强对项目的监管与沟通,有效的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项目上的痛点和难点。
现将工程管理部2019年工作情况及20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1.项目指标情况
新开工项目21个,累计项目83个;本年度完工22个,累计完工69个;在建项目10个,另有4个项目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建设面貌良好,工程质量优良,进度满足合同要求,未发生安全事故。
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1安全管理工作
工程管理部制定了公示牌样本,并督促项目制作安装。督促项目落实安全设施制安及安全警示牌安装,检查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2.2工程款拨付工作
工程管理部编制了各类合同模板,联合财务管理部重新拟定了项目拨款流程。通过通知、现场宣贯等方式使项目管理人员熟悉拨款流程、注重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拨款资料收集、提前做好拨款资料准备,切实提高了拨款效率。
2.3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工程管理部联合财务管理部编制了用工花名册、考勤表、工资表,规范了农民工工资拨款流程,全年未发生农民工上访事件。
2.4钉钉推广使用工作
下半年开工项目全部采用钉钉软件进行管理,通过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讲解和示范,实现了项目发票开具、外经证办理和拨款事宜实现了钉钉化管理。
3.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安全管理工作不够系统全面,安全监管仍有不到位之处。
针对上述问题,工程管理部将加强项目监管力度,要求项目部按时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并提交交底签字文件;按要求制作安全安全警示牌、公示牌,并拍照上传钉钉。
3.2农民工工资拨付监管体系仍不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要求项目部按月提交农民工考勤表、工资表。工程管理部尽量在项目每次发工资时到现场核实留证。
3.3钉钉功能未能完全推广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工程管理部将加强钉钉功能的讲解和示范。同时,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对钉钉系统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钉钉系统人员、材料、机械统计管理、安全技术监管、施工组织及验收等功能的推广应用。
二、2020年工作计划
1.总体思路
公司项目管理以国家及地方法律政策为准绳,以安全管理、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为重中之重,依托钉钉系统进行管理,通过进一步加强督导与沟通,确保项目正常有序的建设实施。
2.重点工作计划
2.1安全管理工作
工程管理部将持续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项目部按时办理项目保险、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指导并检查劳保用品的规范佩戴、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杜绝违章现象,确保项目安全有序开展。
2.2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
工程管理部会在农民工进场登记、农民工考勤、农民工工资制表发放、农民工退场等全过程严格把控,要求项目部按时提交农民工花名册,按月提交考勤表、工资表,尽量每次到场参加农民工工资发放并留存现场资料。通过加强项目巡视检查,掌握农民工实际情况,将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落到实处。如发现项目有拖欠情况,公司将中止该项目的任何拨款,直至项目补齐全部拖欠工资,并彻底消除因此造成的负面影响。
2.3工程款拨付工作
工程管理部将严格在项目每一笔款项拨付前严格审核,与项目实际不符的、相关合同未签订的、拨款附件不全的收支审批单一律不予通过。要求项目部熟知并严格遵守公司管理制度,做好项目过程管理,认真规划资金使用,提前做好拨款资料收集等准备工作,从而保障工程款能及时拨付。
2.4钉钉推广应用工作
公司项目管理会继续深化钉钉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钉钉化管理。工程管理部将加强钉钉系统的宣传和使用功能的讲解,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钉钉的各项功能应用,把项目的各项管理与钉钉系统融合,从而逐步深化直至实现项目的钉钉化管理。
2.5加强沟通协调工作
一、准备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筹备
1、提高认识,深入宣传
认真做好农村土地登记颁证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基本保证;是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拓展我县建设用地空间的重要途径……
为此,今年伊始,局党组即把该项工作列为我局必办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会议、学习、调研、培训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发动;特别是近期,于强局长亲自过问和部署该项工作,每周例会必听汇报、必予强调、必作安排、必抓落实。同时,我局通过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向县委、政府争取支持,向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协调,为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县政府于5月份和7月份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县直有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与分管同志参加。会上分管副县长对该项工作专门进行了强调、安排和部署。
2、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我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于强局长任副组长,公安、财政、农业、林业、建委、房管和民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并积极争取县政府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提供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该项工作。同时,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组织专业登记人员115人,进行培训。
3、认真筹备,制定方案
我局已制定出《关于开展县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农村宅基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技术规程》,分别就宣传发动、组织保障、队伍建设、经费保证、任务落实、时间安排、政策把握诸方面予以明确界定。
4、筹备经费和登记资料
我局积极争取筹备经费和登记发证相关资料:(1)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并报县政府同意,决定对农民宅基地登记每宗完善卷宗补助20元。(2)印刷登记相关资料100余万份,正在分发到各中心所。
二、目前进度:完成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进
1、4月底,已全面完成全县325个村(居)委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2、部分完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全县农户总户数33万,已发证24.7万户,占比74.8%。
我局在每个乡镇都先行试点,乡镇村干部和国土所人员克服工作繁多、暂无经费、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等困难,基本完成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和逐户组卷工作,并进行了公示。目前大部分试点登记工作已结束,卷宗已完善。在完成试点、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县该项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3、摸清家底,积极准备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全县集体建设用地约1500宗。我局将从6月份开始,集中2-3个月的时间进行登记,确保年度前完成任务。
三、下步计划:克服困难,依法操作,确保完成任务
关于农村宅基地发证工作,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全面准备阶段
2月20至28日,设计和印制有关资料、抽调人员召开动员会,开展宣传发动和业务培训工作。
2、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阶段
3月1日至8月31日,全面展开工作:逐村逐户开展权属调查,填写地籍调查表,进行指界,同时进行地籍测量。
3、完善材料与自查自纠阶段
3至8月,一边完善组卷报批材料,一边依法进行公示,一边进行自查自纠。
4、检查整改阶段
9月份,由县国土局组织,根据规程进行检查,对检查合格的资料,组卷上报;对不合格的,认真进行整改,坚决杜绝问题卷宗上报审批。
5、报批发证阶段
10至11月,组织上报审批,然后发证。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un-ny”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及2021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以来,灵武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精神,在“放”字上抓突破,在“管”字上加力度,在“服”字上提效能,千方百计解痛点、疏堵点、攻难点,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努力,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优化营商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学习宣传情况。
为深入学习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安排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和政府常务会上对《条例》《宁夏自治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细则(试行)》《银川市对标先进深化改革打造一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进行了深入学习,并提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条例》意见建议。各乡镇(街道办)、各部门及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将《条例》及相关政策文件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干部日常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宣传《条例》及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迅速掀起了学习《条例》、宣传《条例》、贯彻《条例》的热潮。并在政府门户网站、“美丽灵武”微信公众号开设营商环境宣传专栏,及时相关政策文件及解读、惠企政策、动态信息等;制作宣传海报200份、宣传折页3000份,在各类办事大厅、服务大厅进行广泛宣传;在市级政务大厅设置营商环境(“六稳六保”)政策宣传咨询窗口,电子屏滚动播放营商环境宣传标语口号,切实营造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二)任务贯彻落实情况。
1.强化组织保障,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晰责任,对指挥部进行了优化调整,将9个专项行动组调整为7个;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印发《灵武市贯彻落实自治区、银川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灵党办〔2020〕59号),确定了15个方面工作、46项具体措施;举办灵武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业务培训会,印制发放400本《优化营商环境材料汇编》;市政协开展关于“提高审批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视察暨“政府开放日”活动;召开专题安排部署会议,组织相关单位顺利完成了自治区2020年宁夏营商环境模拟评价和银川市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
2.聚焦释放活力,各个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一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电子证照入库率达98%,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率达30.5%,企业开办银行代办点投入试运行,一日办结率达到95%以上,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2086户,实现“一窗受理、集成审批、一日办结”,企业开办效率大幅提升。二是加速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一窗综合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下放乡镇就近受理,工艺简单、环境影响小项目环评专家函审制,征占地面较小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实行承诺制管理;施工许可办理材料精简至8项,政府投资项目最优审批时限压缩至11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最优审批时限压缩至75个工作日;环评、水保等“多评合一”事项调整至施工许可取得前办理,水、电、气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报装提前到开工前办理;制定《灵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搭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灵武+园区”区域评部分评价事项已取得行业主管部门批复或已通过专家评审会,并全面推广运用评审结果。三是优化市政设施接入服务。企业用水报装由原来的6个环节压缩至3个环节,精简环节50%,申请材料由7项压缩至2项,精简材料30%以上;燃气报装实现供气企业全程代办,无外线工程企业接入时间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压缩时限60%以上。四是不断简化财产登记流程。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窗口“一窗受理、并行服务”,新开办企业一般登记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复杂登记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异议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实现即时办结。五是推进纳税服务便利化。深入拓展“非接触式”办税新模式,推行“发票免费邮寄服务”,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投入运营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着力打造“蓝精灵”纳税服务品牌,开展线上“纳税人学堂”和“税务局长走进直播间”活动;率先在全区使用微信扫码支付方式,省去纳税人携带现金、银行卡等繁琐流程;设置简事快办、繁事专办窗口,平均缩减纳税人等待时间近20%;推行“税务UKEY”,缩减开票成本;充分利用“银税互动”平台,形成“银税抬轿”的工作合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止目前,共计减免税费2.27亿元,自助办税服务厅“非接触式”办税近8960笔,微信扫码支付近5000笔,74户(次)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纳税信用贷款4582.6万元。六是持续降低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成立灵武市中小微企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与浙江网商银行签订普惠金融县域合作协议,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宣传月活动,简化担保流程,担保费率降低到1%以内,羊绒、养殖企业担保费由1.0%降低为0.8%,免除企业10%存单质押。1-9月,新增担保贷款余额1819笔4.7亿元,为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争取贷款1.24亿元,累计为辖区中小微企业投放贷款23.9亿元。七是持续方便企业退出,依法强化合同执行。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纳入简易注销适用范围,累计办理企业简易注销501户;对3家企业进行了破产审查,推动无清偿能力但仍有营业价值的“僵尸企业”实现破产重组;截止9月底,共受理合同类案件3639件,结案3046件,结案率83.7%。八是加强就业服务与劳动力市场监察。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各项任务,印发《灵武市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具体措施》,通过科技创新后补助、融资担保及创业贷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方式,持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补助2366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742个,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654人;为企业减免各项社会保险费4263万元,受益企业680家,受益涉及人次56775人;简化创业贷款办理流程,精简手续,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办理服务,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9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利息28.58万元。加强劳动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31个在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下发《劳动监察建议书》12份,办理劳动合同招收备案10388人,解除备案2395人,对19家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年审,督促企业与劳动者依法履行劳动合同;印发《灵武市政府投资类新开工建设项目实施部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管理暂行办法》,共追偿农民工工资1100万元,排查政府类投资项目及国有企业欠薪案件3件,社会类投资项目欠薪案件7件,提前完成“两清零”目标。九是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公平性。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运用统一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平台,推行政府采购事项线上办理,降低采购交易成本,政务采购信息全面公开。十是依法保障企业公平参与招标投标。深化招投标领域改革,全面实现电子化招投标,严格落实建筑工程领域招投标黑名单制度,公开透明开展招投标活动,公开招标率达100%。截止目前,招标投标公告238个(工程项目161个,采购项目77个),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共开标505个(工程项目303个,政府采购项目202个),开具无挂靠、无串标、无围标承诺书1437件。精简招投标行政办事环节,按照“不见面、网上办”原则,清理工程招投标备案事前事项,精简规范流程,取消招标文件事前备案、招标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合同备案、投标报名审核等环节,推行“文件电子化、标书在线传、保证金线上缴、开标不见面、专家在线评、交易结果网上查”的“不见面”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截至目前,房建、市政实行电子标“不见面”开标共8个项目,2020年7月1日起,交通工程项目全部实行电子标。十一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制定《灵武市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划转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第二批8个部门36大项行政职权(事项)划转,“一枚印章管审批”扩大到16个部门253个事项,累计办件30337件;全市梳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1467项,统一按照国务院“四级四同”标准部署上线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宁夏政务服务网),进厅事项1195项,基本实现“应进必进”;1133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100个高频事项实现“马上办”,385项事项实现就近办,524项事项实现“即来即办”,1115项事项可不见面办理,435项事项可“掌上办”;认真开展“三减一提升”活动,完成24个部门340项事项精减,累计减少环节274个、申报材料482份、办理时限1623个工作日,清理各类无谓证明112项;推行“出生一件事”等20个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综合受理率提高到72.6%;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设立无人警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网上办理率达到91.1%;推行“好差评”二维码评价,企业群众满意度达99.5%;12345等便企热线接转受工单7247件,已办结7085件,正在办理162件,办结率97.8%。十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2020年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实施方案》,办理商标侵权案件3起,罚没款2.53万元;截止8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154件,万人拥有量5.2件/万人。十三是建立公正规范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推进网上监管体系建设,同步建立完善审管协同机制,将审批事项办理结果及时推送到监管部门,加强审批与监管信息互通共享;在餐饮、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产品质量等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持续强化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公示行政许可信息7420条,行政处罚信息562条;加强重点领域企业信用监管,对3802户纳税人、12家粮食储备企业、41家环保重点企业、28家交通运输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动态管理,通过执行信息公开网失信自然人1287人次,法人139人次,限制高消费1387人次,采取司法拘留10人,联合惩戒失信企业22家,帮助18个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制定《灵武市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多方举措、全力推进清偿工作。2020年我市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金额1654.65万元,清偿率为100%。十四是加快建设包容普惠创新环境。出台《灵武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修订)》《灵武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0修订)》《灵武市柔性引进科技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灵武市备案科技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配套政策,设立50万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建成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家,目前已培育和引进科技服务机构17家,指导企业科学归集研发费用入库2.8亿左右,推荐申报各类科技项目90余项,柔性引进各类人才100余人;推进基层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完成1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个乡村大舞台改扩建工程,扎实推进“三馆七站”免费开放,上半年共接待群众13.2万人次,其中24小时智慧书屋流通6千余人次。推进“互联网+教育”,全市100%的班级使用触控一体机或智慧黑板,建设在线互动课堂、教室70间,建成与教育厅互联互动的县区级平台,5所学校被确定为“互联网+教育”标杆校;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27条措施,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强化项目落地服务,共请进来蒙牛集团、伊赛集团、正威国际集团等区外企业70批348人次,签约招商引资框架协议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36.2亿元。向300多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兑现产业政策奖补及重点工作考核奖励资金10511.5688万元。
3.加强督查检查,提升服务满意度。
由市营商办、市委督查室和政府督查室组成联合督查组,通过电话调查、随机暗访、听取汇报等方式,对营商环境指挥部7个专项行动组、各成员单位《条例》及自治区、银川市及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尤其是将窗口单位、行业服务部门作为督查检点,促进规范服务、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扎实推行“好差评”制度,切实提高营商环境服务满意度。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积极做了一些工作,也付出了一些努力,但与自治区、银川市和市委、政府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要求,与企业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少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平衡,协同推进合力不够;二是简政放权力度还不大,主动服务的主动性还不强;三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监管、联合监管力度还不够大,新型监管方式未常态化展开,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尚未形成,执法交叉、重复检查问题依然存在;四是法治环境优化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院坚强领导下,我院持续深化“一一四四”总体思路,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在全面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优势,强攻弱项,补齐短板,各项检察工作稳步推进。现将部分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一)、基本情况
院党组高度重视、深入动员,第一时间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党组会进行周密安排部署。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条幅4幅,设立举报箱一个,机关LED大屏幕滚动宣传“扫黑除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以快捕快诉为抓手,有效提升“扫黑除恶”效能,绝不在检察环节上怠误战机,及时有力的惩治和震慑犯罪。今年截至目前,我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涉黑涉恶案件XX件XX人,批准逮捕XX件XX人,确保“扫黑除恶”活动落到实处,打到痛处,有效的震慑了相关黑恶势力犯罪。同时,以广泛宣传为支点,积极扩大“扫黑除恶”社会效应,进行“扫黑除恶”宣传活动XX次,发放宣传材料XX余份,宣传手提袋XX多个。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检察院与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等有关政法部门的协作机制还不完善,与公安机关的信息通报平台还未完全运行,因此了解案件,掌握案情较为被动。其次,目前案件线索渠道单一,虽然设置了扫黑除恶专用举报箱,开通了专用信箱,但是效果甚微。渠道的单一导致我院在扫黑除恶工作上较为被动,这也导致了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等手段难以发挥作用。再次,目前在重大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会商机制方面还没有彻底运行,导致在扫黑除恶的适用标准上存在一定偏差。相应协作机制的不完备导致公检法的打击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打通夯实协作机制,高举法律监督利剑,形成打击合力。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广辟线索来源,深入乡村宣传扫黑除恶工作,及时发现掌握涉黑涉恶线索。二是对承办案件进行细致入微的审查,力争从案中发现线索。三是通过与公安、法院等其他执法单位的联动,积极有效发现处理各行各业涉黑涉恶案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二、司法体制改革具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院现有中央政法编制XX个,在职XX人,其中入额检察官XX人,助理检察官XX人,书记员XX人,司法行政人员XX人,法警XX人,工人XX人;有事业编制XX个,实有XX人;另有地方行政人员XX人。按照省市院的指示精神,我院内设机构改革围绕保障检察职权的合理配置与有效运行展开,基本思路是在大部制的模式下实现检察工作的扁平化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次,裁减冗余人员,从而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我院制定了《XX人民检察院内设机构整合方案》,统一实行大部制管理,共设置8个职能部门,即侦查监督部、公诉部、民事行政检察部、控告申诉检察部、刑事执行检察部、案件管理检察部、政治部、办公室。
(二)、司改责任制落实情况
1、员额比例、岗位确定科学合理。按照上级院要求,我院2016、2017两年分别入额检察官XX名、XX名,2017年年底转隶监察委XX名,现实有检察官XX名,人员构成符合我省司法改革相关规定。入额的领导班子成员、非业务部门人员按照规定已经转岗到业务部门,实行定岗定责。
2、入额遴选不存在“论资排队”“迁就照顾”的情况。我院严格按照入额检察官遴选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业绩科学量化、民主测评等方式逐项打分,排出名次,最后确定拟入额人选,报上级院审批确定。
3、员额检察官全面落实办案责任制。员额检察官全部纳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均已进入办案角色。并按照规定明确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委会委员等检察官的办案量,每年对其办案情况进行考核,均已达标。我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文书签发权限规定(试行)》和《检察业务职权划分规定(试行)》。根据规定替换了原有的签发法律文书的方式,员额检察官均按照以上两个新的规定签发法律文书。通过明晰检察官职责权限和完善检察权运行机制,使检察官既成为司法办案的主体,同时也成为司法责任的主体。
4、建立了以办案质量和效率为基础的绩效制度。我院根据省、市院相关文件规定制定了《XX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业绩考核实施细则》《XX人民检察院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业绩考核实施细则》和《XX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绩效考核及奖金分配办法》,建立考核档案,逐步进行科学化管理。
5、我院建立了新型管理机制,对所有员额检察官严格执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分案制度,遇到复杂疑难案件我们组建跨部门检察官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检委会制度办理案件。案件管理检察部每年组织精英骨干对各部门所办案件进行评查,并实行办案通报制度,督促案件质量的提升。
6、我院已经完成所有员额检察官的等级套改,实行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和等级按期晋升。
7、认真落实检察官工资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奖金发放办法。我院应经完成员额检察官的工资套改,工资发放得到落实。绩效考核奖金也按照规定发放到位。
8、我院建立了防止领导干部和内部人员干预司法的制度,并由纪检监察部门认真落实,截至目前,我院没有此类事情发生。
三、“一问责八清理”整改情况
根据市院督查、各县区院交叉督查、我院自查,年初共查找整理出工作纪律、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办公用房、工作规范、理论学习、人员清退等七个方面共XX个问题。经过认真整改,现在公务接待、公车管理、办公用房、工作规范四个方面已整改到位。工作纪律、理论学习已建立各项制度,整改初见成效,但需要长期不懈。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院将按照“一一四四”总体思路,继续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规范司法为抓手、以提升能力为保障、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加坚实的检察力量、提供更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1.做好计划编制执行工作。先后完成“2014年计划执行情况和2015计划草案报告”,编制“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半年度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2015年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并提出下半年工作建议。密切跟踪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变化,加强与开发区(园区)、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交流,深入分析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每季形成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制定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确定了42个前期研究课题。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开门搞规划的原则,在课题确定、前期研究中,广泛听取各单位和社会意见,集思广益,多方借鉴先进县市经验,力求使规划编制过程真正成为汇聚民智、协调利益、形成共识的过程。
3.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始终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效手段和贯穿全年的中心工作。一是抓计划,落实目标任务。反复排查、衔接,排出全年重点项目253项,今年计划投资169亿元。针对产业项目不足的状况,首次在下达计划中明确开发区(园区)、各镇新开工产业项目计划,明确产业类项目投资比重。二是抓制度,完善推进机制。先后起草制订了《2015年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考核办法》、《市重点项目专题会议制度》及《重点工程项目目标责任书》。落实项目责任领导,完善重点项目台帐管理,建立项目月报制度,全面系统掌握全市各个时期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提供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三是抓管理,紧盯计划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督查,准确掌握重大产业项目实施和储备招引情况,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存在问题,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1亿元,竣工项目59个;26个城乡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35个列入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项目竣工16个。组织开展“项目大突破”专题调研,起草制订《关于推进项目大突破的意见》及《重大项目建设督查推进工作实施办法》。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76亿元,增长17.0%。
4.着力提高服务效能。一是积极做好项目的报批工作。对申报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报批材料完备的,由我委审批的,即到即批;需上报审批的,即到即报,并指定专人加强对上沟通联系,争取上级早批快批。2015年共审批项目43个,核准项目11个,备案项目36个,共计90个,办结率达100%;完成空心玻璃微珠、罗家港桥内港池、三江现代物流中心公共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的省发改委备案、核准工作。二是强化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对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切实做好跟踪落实,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启动与镇、园区重大项目对接活动,逐一走访重点项目,准确分析和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认真梳理我市需要上级支持的政策和项目,上报省、市发改委争取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强与各单位的衔接沟通,全力做好项目谋划编报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计划。及时掌握国家和省扶持政策信息,迅速组织项目申报,并逐项跟踪落实,今年以来先后有6个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补助2396万元。有序推进企业债券发行,港口公司8亿元公司债券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城司15亿元公司债券通过了省发展改革委审批。四是加强对中央投资项目的督查。组织对2008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进行督查,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竣工验收前期准备,完成大中电机智能变频高效电动机项目验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对我市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稽查。
5.特色发展现代服务业。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推进大会,研究制订《关于实施“一二三四”行动计划(2015-201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出台《市服务业发展引导鼓励办法》,引导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科学制订服务业发展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各项发展目标并分解下达到各有关单位。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8.9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3.4%,较上一年提高1.1个百分点。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万都五金机电建材城建成开业,木材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国际汽贸城集聚9家4S店并有6家建成营业,大润发进驻,泰和国际城开业。加快服务业专业人才培育,东华测试公司陈立荣获“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
6.推进改革创新。开展各部门深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调查,梳理各部门全年改革工作计划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切实履行市委改革办职能,抽调人员成立改革工作班子,提出进一步健全改革工作领导机构及工作规则建议,分解落实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牵头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我市现代市场体系的实施意见》,制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工作要点》,明确进度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实施情况联系制度,明确相关部门改革工作责任机制和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面上情况。开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研究,对接好上级发改委调整下放的审批事项,取消相对应的审核、初审等事项,最大限度的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范围,积极推进联合预审、并联审批,努力提高审批效率。
7.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深入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严格依照认定标准,调减不符合条件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增补1家。尚香食品成功挂牌上海股交中心,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5亿元,利税5.1亿元,分别增长15%和10%。制定《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考核奖励办法》,会同相关部门通过核查确认,形成了《2014年度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意见方案》。会同市水利局编制2014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项目方案并组织实施。
(一)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开办流程,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打破办理证照需分别跑营业执照审批、公安、税务、银行等多部门多窗口的传统模式,企业开办提速率达66.67%。上半年全县新注册企业2469户,其中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2465户,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超99%。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范围由30个行业拓宽至50个行业,上半年共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166张,发证数量及行业覆盖率位列全市第1位。推进“一照多址”改革,实现了“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多点开展经营”的企业开办服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制约投资的场地资源瓶颈。拓宽企业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压缩简易注销时间,建立简易注销容错机制,实施简易注销“全程网办”,1个工作日完成注销,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
(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集中县为民服务中心所有涉及项目手续办理的窗口单位,充实完善“嘉快办”服务专班,向涉及项目建设的17个县直部门、经开区及13个镇街发送《关于提供高效审批帮办代办服务的函》,指导企业提前准备申报材料,以最短时间实现项目进场开工。从县委1号文中筛选出35个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包保,明确专人跟踪提前介入、上门服务。通过大力推进集成审批、模拟审批、容缺审批、帮办代办、联合审图、打包立项、承诺制等方式,投资项目平均审批事项已较原来的102项压减至65项,办理时限平均压减了66%,企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主流程审批时限由原来平均90、120个工作日压缩到了现在分别不超过30和55个工作日。
(三)强化政务服务支撑。全县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939个,占全县事项总数的15%,可网办事项939个,网办率100%。2021年1-5月份,在政务服务云平台共受理行政许可、依申请公共服务、其他权力各类事项45339件,外网申报43879件,外网申报率96.77%,按期办件率100%。加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审批局的政务服务事项覆盖率及办件数据归集量,提升电子证照的录入量。1-5月份,历史办件量数据录入629720件,录入建设用地规范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照1425个。全面落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拓展深化“全省通办”。聚焦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重点环节,深入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强化数据共享应用,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基础应用,实现更多申报材料“免提交”。
(四)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三级政务体系。梳理印发了186项镇街为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清单和53项村(社区)帮办代办事项清单,分四批印制了全县统一标准的镇(街)及一批村(社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手册,并将涉及的服务指南、空表、样表等生成二维码,在镇级为民服务大厅公示,方便办事群众获取。为13个镇街为民服务中心配备了自助申报一体机,实现了人社、医保、个体工商户等50项便民服务事项的自助办理和查询,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小食品小作坊等证照的自助打印。构建县镇村帮办代办体系,全县各级代办人员1200余人,可全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五)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优化调整了县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理顺了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工作关系,健全完善了县营商环境工作“1+19+19”协调推进体系,成立了19个营商环境指标专项工作组,组建了19个营商环境专家团队。草拟了我县《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组建县营商环境信息宣传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传达优化营商环境平时考核工作要求,听取各营商环境工作条线改革任务进展情况汇报。印发《县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专班关于做好2021年度营商环境平时考核工作的通知》,对各指标牵头部门开展月度考核,督促牵头部门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改革。
二、特色工作、创新做法
(一)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为让党员干部既筑牢廉政风险思想防线,又减压减负,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定期不定期开展对局中层干部和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谈心谈话活动。根据谈话对象岗位职责不同,谈话提纲“私人订制”,大到全县医保、社保基金的管理使用,小到窗口人员的考勤打卡,全面了解掌握中心各领域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情况和干部的思想状况。在谈心谈话中听取干部对行政审批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不断引导党员干部放下包袱、重整行装,走好新时代为民服务路。通过谈心谈话活动,已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2条,其中采纳并推进办理34件,解决党员干部生活困难问题23件。
(二)开展政务服务监督评议员活动。在全县公开选聘了20名政务服务监督评议员,包括退休老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媒体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站在不同角度,全方位深入排查发现并解决流程再造存在的堵点问题,借助外部监督的力量,倒逼政务服务提升。
(三)免费为企业发放“惠企政策大礼包”。按照企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分类梳理汇总惠企政策,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精准政策指导服务。
(四)开展“门头审批进园区”活动。配合小区物业,将门头审批事项下放至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开创政企合作新领域。梳理服务指南、空白表、样表等申报材料,加强物业人员业务培训,为小区企业群众线上线下申报指导服务。结合小区整体环境,预先设计好门头装修风格,为企业群众提供参考。即可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服务,又可让小区门头整齐美观。
(五)创新制作投资建设项目极简版审批流程图。当前,在各类行政审批领域中,投资项目审批仍然是涉及面最广、程序最复杂的,申请人面对全流程全事项审批流程图时常会感觉“眼花缭乱、无从入手”。“投资建设项目极简版审批流程图”详细标示了从项目立项到工程规划许可再到施工许可,最后到竣工验收备案的投资项目全过程办理环节。对易走弯路的审批环节和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特殊标注,而且每个环节都有服务电话,不懂的问题随时咨询。扫描位于单页右上方的二维码,还可获取事项服务指南和申报路径等信息,让企业对投资项目全流程“一眼看到头”。
三、存在问题
(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数据共享支撑能力不强。省级自建办理系统,端口暂未匹配对接,“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办理系统壁垒并未完全打通,还未真正形成自上而下的统一网格。在审批工作中具有与市级委托部门对应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行政审批“2号公章”还未在我县建章,致使部分市县同权事项办理时限较长、办结效率不高,且增加了审批人员的工作量。
(二)为民服务中心主任专职少,身兼数职。遇到镇上紧急工作,会被抽离该工作,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不是同一分管领导,存在多头管现象,不便于统一管理。村(社区)帮办代办人员多为村委班子成员兼职,存在年龄结构偏大,电脑操作不熟练、对村级事项的申报材料、流程等不熟悉等问题,不能真正发挥便民服务站的作用。
(三)因部门单位人员调整等原因,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部分牵头部门单位新调整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加之部门领导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专项工作推进机制运行不畅,影响营商环境改革整体成效。
四、下步打算及措施
(一)继续推进流程再造。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加快推进“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改革,扩展行业综合许可证覆盖范围,推进更多电子证照、印章等广泛应用。提升投资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的质量和效率,巩固成效、持续发力,重点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和联合验收工作,确保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和巩固改革成效。全面实施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双全双百”工程,梳理各场景相关事项链条,制定最优服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开展“事项联办”和“一链办理”主题式服务,实行“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表申请”,推进事项集成办理,并形成流程优化方案。
(二)扎实推广全省跨省通办,深化全程网办。对已经实现的“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事项,强化线上线下的宣传应用,确保一个窗口流转;对暂时未能实现的通办事项,采用首问负责制,引导帮助办事企业与群众进行一对一办理。完善内网平台功能,在政务服务网上设置统一的“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专栏。加大跨省部门网上数据衔接力度,实现跨省数据的互联互通,凡是跨省部门间网上可以核实到的信息,均不需要办理人重复提交材料,减少群众跑腿次数,方便群众。推进“2号公章”建章工作。进一步落实推进在审批工作中具有与市级委托部门对应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行政审批“2号公章”建章工作。严格落实市级层面设定的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变市级审批部门“见章盖章”为县级审批部门“直接盖章”。
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庭室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办公室紧紧围绕法院中心工作,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扎实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落实好日常事务性工作
充分发挥文秘室、财务室、文印室、档案室等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作为,勇于担当,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落到实处。
一是发挥文秘室职能职责,协助院领导做好政务性工作。本年度办公平台收发文件共计1418份,接收政务机要文件54件;制作各类文件126余份;向林区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信息化办、报社、法治办、综治办、扶贫办及市中院、省高院等单位报送材料共计200余份;新闻宣传报道92篇,并通过林区共平台、网站、微博、微信四个平台同步公开;转发各类宣传舆论信息328次;根据林区政务公开要求,对院网站进行改版,使之满足阳光司法新需求。
二是严格财务室工作纪律,制定好年度预算和决算;加强单位资产管理;努力做好全院干警每月工资核算和发放工作;切实履行好执行款、诉讼费代管职责;对2016年7月-2017年6月行政账务和食堂账务进行审计并整改;完成22台空调、25台电脑,4台打印机、1批法警专用设备、1台除湿器等大型采购工作;上报各类数据和报表80余份。
三是努力提高文印室文印质量,积极完成了全院各部门、各庭室的文件及裁判文书的打印工作,全力支持了法院日常工作和审判业务的顺利开展。
四是强化档案室管理和档案整理工作,今年共整理文件884件、案卷869卷,保证了法院各类文件和各庭室的案件卷宗能随时入档、完好保存。
五是强化车辆安全教育和规范使用。办公室按照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多次对司机开展安全驾驶教育,加强对警车使用、停放等方面的规范管理。
六是严格执行机要秘密文电的收发、登记、借阅、销毁等环节的管理规定,全年没有出现一件失、泄密事件。
二、认真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
综合目标各项考核关系到全院干警的切身利益,办公室始终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钉“钉子”的精神、“工匠精神”,把过程管理材料、年底迎检资料做扎实做细致,充分做好了本年度档案、综治、法治建设、普法依法治理、卫生文明创建、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全面深化改革等各项目标考核资料台账准备工作。
一、第一责任人制度
(一)局党组书记为全局教育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
(二)各党支部书记为党支部教育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
(三)局机关股室、局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
二、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单位制度
(一)局领导按照分工,以各自分管的单位作为联系点。
(二)各党支部书记要确定一个基层单位或党支部作为联系点。
(三)局机关各职能部门、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在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确定一个基层单位作为联系点。
(四)联系内容
1、积极宣传中央、省、市、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基层单位抓好教育实践活动。
2、检查督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部署在基层单位的完成情况;
3、发掘基层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在全局进行推广。
4、围绕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形势,总结新经验,
5、听取基层单位对局教育实践活动和财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会议制度
(一)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1、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召集和主持。
2、原则上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会议。
3、领导小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1)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局党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
(2)听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
(3)讨论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事项;
(4)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会议要求
(1)领导小组会议议题由组长确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要做好会议纪录。会议组织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2)领导小组成员不能出席领导小组会议时,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向领导小组组长请假。
(3)根据工作需要,可安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所属各组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二)办公室例会制度
1、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例会由办公室主任召集和主持;
2、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会议。
3、办公室例会主要任务是:
(1)总结前一阶段工作
(2)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3)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4、办公室例会要求:
(1)综合材料组负责会议通知工作,
(2)要安排专人负责会议记录。
(3)凡因事不能参加的,应向局“活动办”主任请假。
四、学习制度
(一)学习组织。集中学习包括党员专题学习和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和局统一组织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廉政准则,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委、市委出台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文件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财政专业知识、岗位工作技能、职业道德等。
(三)学习形式。以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召开学习会、领导讲课、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交流讨论、观看专题片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习效果。
(四)学习纪律。党员要积极参加集中学习活动,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参加学习活动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无故不得缺席,有事需请假,缺课要及时补课。
(五)学习记录。每名党员干部要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局“活动办”要认真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期间的学习情况记录,并及时进行归档,以备检查。
五、信息报送制度
(一)局机关各股室(单位)每周要向局教育实践活动办报送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活动信息,遇有重要活动和特殊情况应及时上报。
(二)办公室综合材料组负责信息汇总、编辑,在专题网页上公布,重要信息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
(三)办公室综合材料组负责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确保信息畅通,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指定专人担任信息员,每周向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本单位的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创新经验和有效做法。
六、督导检查制度
(一)督导检查工作分三个层面:
1、局领导督导检查联系和分管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审阅有关材料,出席重要活动;
2、局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督导组负责督导检查财政局各单位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局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督导检查下属单位及各党支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二)督导检查的主要内容:
1、通过检查记录、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等形式,了解被督导检查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督促被督导检查单位按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帮助被督导检查单位理清思路,查找差距,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
3、了解被督导检查单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点、好做法,帮助总结、提炼并加以推广。
七、档案管理制度
(一)局“活动办”各工作组应明确一名同志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本组档案资料,活动结束时统一送交综合材料组。
(二)应归档的内容包括:上级来文、领导小组的讲话、指示、活动报道,各组起草的文件、信息,各单位上报的汇报、反馈、信息,报送县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工作总结、统计报表等。
(三)归档资料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2、根据档案内容合并整理、立卷;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2005年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是我工作繁忙、任务最艰巨的一年,也是我刻苦学习、锻炼成长的一年。我在联社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紧紧围绕联社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管理、服务、协调、保障的职能作用,与兄弟科室紧密配合,本着勤俭、节约、高效、全面的原则,使后勤保障工作和服务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高标准,严要求,提高了自己的处世能力。从事办公室工作不仅要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还要有胜任“重要岗位”的特殊能力,具体地讲就是忠诚可靠、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知识全面、业务精湛。自己在工作中一是做到了处事豁达,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上下之间、部门之间在日常工作中不可能没有矛盾,我在协调、处理各类工作矛盾、问题时,坚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换位思考,”的原则,抓主要矛盾,不在非原则问题上较真,不在细微末节上纠缠。二是处事谨慎,不随心所欲、粗心大意。开会发言、汇报工作、处理公文、接待来访、现场处理协调问题,是做一名办公室主任的经常性工作,说话办事做到了言之有据、行之有序、动之有规。三是待人真诚,不欺上瞒下、互不信任。在工作中传达真实意图,反馈真实情况,把问题讲清、把原因讲透、把办法讲实,为领导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谋意见。
二、规范管理,提高水平。年初以来,我根据联社全年工作要求,在往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提高办公室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办公室管理行为入手,着重抓了办公室的内部制度建设。一是在原有车辆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明确了车辆管理的具体要求,强化了对驾驶员的行为约束,使联社的车辆管理、费用开支、车况车貌等达到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二是尽职尽责,团结合作,全面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是一个单位的总后勤。虽然不能与主要业务科室相提并论,但是所管辖事物的繁杂、琐碎也是自身最大的特点。在联社对科室进行调整之后,我带领工作人员发扬了腿勤、眼勤、手勤,不怕吃苦,不怕麻烦,甘心奉献的良好工作作风,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达到了杂而不乱,细致入微,上下兼顾,快速高效。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积极履行服务职能。今年我围绕既节约费用,又办好各项事物性工作做了较大的努力。在招待费、餐厅设施更新、餐厅环境上自己动手,能不花的不花,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较好的发挥了餐厅功能。四是认真做好其他综合服务工作。办公室事物杂,涉及面广,头绪多,但我没有因为为联社和基层社服务而感到低微,而是在为大家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感到了无限的欣慰和快乐。每当看到同志们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环境卫生得到了净化,同志们能够顺利安心的奔波在各条战线上,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
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一年来,我几乎没过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特别是自年初以来,我社启动了票据发行申请工作,为做好这次发行申请工作,联社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主要由我和业务科科长****同志两人负责,从申请文字材料到各种数字报表,联社相关科室和有关人员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日夜加班加点,尽一切力量做好票据的申请发行工作,最后成功通过了人总行的审核,中央银行专项票据****万元已经向我县正式发行。
一、发展轨迹:从规范管理走向改革创新
(一)两轮评估的时间进程
第一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于2004年初在全国全面启动。水平评估的组织主要采用了由教育部相对集中统一的方式进行,到2009年基本结束。
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研制则始于2006年夏天,2008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2009年,由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分13期对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评估专家进行了培训,并全面实施评估。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组织采用了以地方为主的方式,由各地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具体实施,到2013年接近尾声,已完成评估的院校接近80%,部分省份已全面完成评估任务。
(二)两轮评估的基本特征
两轮评估前后相连,既有连贯性,又有差异性。连贯性主要表现在:紧紧围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评估工作。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在世纪之交,国家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三改一补”方针后,一大批高等职业院校相继问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规范管理为重点的评估。评估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向类型转变中,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提出的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评估。评估的主要依据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由于不同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不同,两轮评估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评估方案实施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执行的是全国统一的评估方案,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在国家指导性方案的基本框架下,由各省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其次,评价标准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按照不同等级的统一标准进行评价,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根据各评估学校自己设定的发展目标,结合评估指标进行评价。第三,专家组成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主要在教育部门内部进行,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除教育部门专家外,还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第四,评估方式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主要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专题汇报、核对数据、听课、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技能抽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主要采用平台预审、实地考察、专题汇报、深度访谈、专业剖析、诊断开方等方式。第五,考量基础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考量基础主要是学校的自评材料和大量的佐证材料,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考量基础主要是学校的自评材料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第六,评估结论的差异。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分等级,只有“通过”与“暂缓通过”。
从两轮评估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正在由统一要求、统一尺度、规范管理逐渐向深化改革、支持创新,促进高职教育向类型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的方向转变。
二、积极作用:促进建设,助推发展
两轮评估对特定历史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发挥了较好的积极作用。
(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积极作用
1.引导举办者加大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高等院校连续数年扩大招生,新建不久而原本办学基础比较薄弱的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因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资源进一步稀释。水平评估针对这一现象,将办学基本条件作为评估的重要指标,引起了举办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许多学校易地新建,一大批高教园区应运而生,有效地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2.引导高等职业院校规范办学行为,促进了学校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是从中职学校升格而成,学校办学条件差,管理基础薄弱,对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新领域的认识滞后,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组织水平评估,各院校认真学习和领会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的精神,对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在认识上有了提高,从而不断规范管理,促进了健康发展。
3.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面对高等教育连年扩大招生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膨胀,教育行政部门和院校领导最关心的是“容纳”,把主要精力投到了基本建设,忽视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通过水平评估,加上教育部及时推出的教学改革、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基地建设等项目的引领,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工作,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4.引导社会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加上绝大多数院校是由中职升格而成,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因此,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不高,许多人把“高职”与“职高”混为一谈。通过水平评估和扩大招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改善了,规模扩大了,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有了明显提升,尤其是东部一些较发达的省份,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更高。
(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积极作用
1.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内涵建设、注重改革创新,其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明显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高等职业教育进入转型发展这一重要时期,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以专业、课程、师资、基地、管理和社会评价为重点,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许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互利双赢,学校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增强,社会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成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中坚力量。
2.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平等交流,改变了学校对评估工作的态度,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在评估方式中,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坚持教育行政部门、评估专家和学校在评估中的多元主体地位,以学校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平等交流,互相探讨,改变了水平评估中评估专家居高临下的做法。许多学校在评估中,从领导到一般教师心态平和,愿意讲真话、讲实话,使评估专家能够了解到真实情况,做出正确诊断。通过评估,学校普遍认为从中得到了启发,为今后工作理清了思路,一批国家示范和骨干院校,尽管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也纷纷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参加评估,促进示范和骨干院校建设。
3.建立了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为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管理和学校内部的日常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建立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一大亮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地对建好、用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十分重视,不仅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作为评估的重要数据来源,更把它作为建立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广东、江苏等省还在教育部单机版采集平台的基础上,根据本省的实际,开发研制了网络版,使数据采集更加原始、真实;浙江省连续六年坚持做好全省高职院校的状态数据分析,并要求学校在上报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时,递交学校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质量工程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业绩考核中广泛应用,为政府和学校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4.吸收了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体现了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专家组成中,评估方案明确要求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各地在具体实施中,都安排了行业、企业专家,他们在评估中能按照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成长的规律,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具体、更符合实际的意见与建议,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主要问题:面上为主,教育部门内部为主
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实践来看,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问题也较为明显。一是评估结论分等级,导致学校之间盲目攀比,忽视了对自身存在问题及原因的深入分析、整改;二是评估方式上过分量化,导致评估专家把主要精力放在数据的核实与考量上,忽视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面、深入的诊断、分析;三是评估方法上以静为主,导致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大量佐证材料的整理上,甚至做假,忽视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在认真总结水平评估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革,通过五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评估的重心主要在学校层面上,对内涵建设的引导深入到专业、课程层面不够,导致评估结果的好差与学校领导相关,不利于有效发挥专业主任、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二是状态数据的采集还处于填报之中,源头采集、实时采集以及在日常管理中充分发挥状态数据的作用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三是行业企业专家虽然参与了评估,但用教育部门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进行评估,其作用的发挥还非常有限。
四、趋势预测:重心下移,多元参与
(一)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的背景分析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劳动者知识更新、理念创新和技能提升,释放人才红利,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会更加突出。其次,全面深化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把改革创新置于深化改革的大局之中,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育人环境,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生产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的不断涌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以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第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信息化建设。大数据正强有力地推动着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的进程,推动着网络资源和网络课程的开发利用,为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了条件保障,迫使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指示和总理的重要讲话,以及《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建立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必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今后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
2.注重类型特色发展。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更为直接,与产业、企业发展融为一体,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要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新的教育类型,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模式、途径、方式,以及具体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各个方面彰显特色,体现不可替代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但将这些成功经验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3.深化关键要素改革。如果说前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主要是突破了重点领域的瓶颈,那么,接下来的改革必然会向这些重点领域的关键要素延伸和深化,包括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科学地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标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实践教学环境与条件;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和“双师”素质;强化状态数据的开发和利用,着力提高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有序、高效等。
4.拓展教育服务领域。在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积极推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施终身教育。
5.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积极鼓励参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开展与世界各国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吸收国外留学生来华学习,派遣、输送更多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国外工作。
(三)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趋势分析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新一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将会吸取前两轮评估的经验与教训,在改革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1.评估重心将会从学校层面向专业层面下移。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龙头,是学校建设的关键,也是学校真正的“家底”。前两轮评估,虽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把专业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具体评估过程中,由于缺乏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的比较,仅是在本校设置的专业内短中取长,好中取优;同时,由于评估内容宽泛,用于专业评估的时间不足,对专业的剖析不够透彻,评价不够准确,因此对被评学校,特别是专业主任和教师的触动力度不大。新一轮评估将会在评估体系中,专门制订专业评估方案,实施分类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进行排序,引导一线教师更加重视专业建设,激发内在的建设动力。
2.评估主体将会从教育内部向行业企业拓展。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对接着当地的产业、行业与企业。专业建设的好差,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因此在新一轮专业评估中,将会更加重视行业、企业作用的发挥,用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评判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引导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法制意识
按照上级的总体要求,我局及时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利用每周例会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教材;二是结合本职工作,重点举办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合同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条例》等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并邀请县司法局、县委党校等有关单位的同志进行辅导和讲解。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干部职工提高了依法行政知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拓宽了工作思路,在处理违法案件和土地纠纷中,严格按法律程序操作,该答复的及时答复,该查处的及时查处,有效避免了过去“不作为”或“乱作为”的不正常现象。更加密切了党群关系,树立了单位的良好形象。
在认真抓好本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注重面向社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今年“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及“12·4”法制宣传日的有利契机,开展较大规模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普法挂图、横幅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专业法律法规;二是设置宣传咨询台、利用宣传车到各乡镇巡逻、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三是专门编了《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手册》向乡镇、村、县直有关单位、县领导等发放赠送;四是进一步畅通法律法规宣传渠道,扩大宣传,在局域网站建立网上政务公开,所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各项制度,涉及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公开的内容,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点击查询。
二、狠抓规范管理,严格履行职能
为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我局狠抓了规范管理,专门制定了《建设用地审报流程表》、《土地登记发证审批流程表》和《采矿许可证审批流程表》等工作流程,并要求各股室要切实按照所确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受理办事单位和群众的报件,确保公正透明、优质高效。全面融入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工作之中,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针对我县重点项目工程所涉及到土地征用多、房屋拆迁量大,矛盾纠纷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局坚持做到法律宣传在先,精心组织技术骨干人员,发放宣传材料,逐一上门宣讲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做到依法征用土地,对农民给予合理补偿,在旧城改造中,加强对城镇土地级别、基准地价及划拨出让相关政策的宣传,配合指挥部依法进行有关拆迁补偿和安置工作。通过耐心细致地工作,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正确宣传和引导,大大化解了社会矛盾和压力,有力地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坚决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把握政策,严格程序,规范运作。
三、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我局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依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五项禁令和行政为民十项措施,确定了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批准时限、收费标准、及工作纪律等予以公开,对各类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收费标准、依据的法律法规或批准文件公布上墙,做到政策、程序、收费批准和依据“三公开”。对土地审批、采矿权登记等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实行相关股室集体会审、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有效地防止了行为发生,将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确保了公正透明、优质高效。
同时,为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确保依法行政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强化自我约束,设置了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制定了严格的违纪责任制度,有效地杜绝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用行政权力的现象。四、落实制度妥善解决矛盾
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局根据国土资源问题的特点制定完善了《案件查办制度》、《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人民来信办理制度》、《工作人员守则》、《工作制度》等各项制度。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原因,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要求各乡镇认真落实工作职责,对各辖区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批转到乡镇处理的问题,要求对来信来访当事人及时给予书面答复和解决,办结情况限期向我局反馈上报,使“来访有记录,来信有答复,处理有反馈”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同时认真做好上访人的思想工作。2006年,我局收到来信8件,接待来访8起,通过法制宣传和政策疏导,对来信来访的问题,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没有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实践证明,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构建合理的干部队伍结构,有利于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公开、公正、公平,引领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得到了群众认可。
一、实践经验
(一)谨慎动议,合理选配
组织部门对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进行定期分析,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对急需岗位进行梳理,形成干部情况报告,报公司党委参考。党委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求,选准重点,确定需要进行公开选拔的岗位。
(二)严谨程序,掌控重点
组织部门依据干部选拔制度、文件要求,编制严谨的干部选拔方案。从竞聘小组、竞聘监督小组成立,到下发通知、公布方案、时间安排、竞聘程序等工作细节,以及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进行仔细规划,把所有的环节、所有的节点尽量涵盖。重点掌控评分标准、方法及民主推荐程序。
(三)全面考察,客观评价
客观公正地考察干部是防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关键,是党委决策干部人选的重要参考。选择素质高、党性强、做人正、态度平的干部作为考察组成员,尽量避免主观化、片面化。考察干部要多方面,既要看政治品德,又要看情操道德;既要看到工作业绩,更要看重思想品质;既要看到平时能力,又要看到发展潜力;既要看到执行能力,又要看到创新能力;既要看关键时刻表现,又要注重日常表现;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考察干部要多渠道,既要找人谈话,又要实地考察;既要听取干部评价,又要听取职工评价;既要查看平常资料,又要查看档案资料,这样组织部门对考察对象在德、能、勤、绩、廉方面才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四)按规操作,接受监督
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地有效运行,重在按照制度、规定、既定方案刚性操作,把工作过程放在阳光下。组织部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制度、敬畏群众。对党委汇报要全面、客观、公正,包括工作方案、民主推荐结果、考察结果等;公示材料要具体,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详细工作经历、原任职务、拟聘任职务等。拟聘任人员交党委会讨论决定前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建议,纪检监察部门对选拔任用工作要全程跟进,能力测评、民主推荐等重点程序都要参与。
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思考
(一)干部考核机制要配套
不但要把好的干部选出来,更重要的是要把选出来的干部引导好、教育好、管理好,只有对干部定期进行科学考核,才能有效激活干部队伍。目前我们对干部考核的评定标准主要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级,是一个定性的标准。在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时,也会掺杂很多个人主观因素在内,参评人员秉承好人主义,被测评人员也会为了当好人,工作缩手缩脚,怕得罪人。完善的考核机制一要定量考核,合理划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得分标准。二要把握好分数权重,要把握好德、能、勤、绩、廉分数权重;把握好上级领导、同级干部、党员群众评分权重;把握好完成年度经营指标与平时工作表现权重。三要有效运用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与效益工资挂钩,与诫勉谈话挂钩,与任免挂钩。
(二)要合理运用选拔方式
目前,公开选拔干部方式有公开竞聘、组织选拔、竞争上岗。虽然公开竞聘方式范围较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对于实干精神较强、不善言语表达者不太适宜,也可能出现高分低能者;二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试、管理情景模拟测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竞岗演说及答辩等能力测试环节侧重点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评分结果;三是参聘人员长期在野外,部分竞聘考评组人员对其认识可能不太深刻。组织选拔和竞争上岗较适宜于实际操作,但是在一些重要环节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漏洞。
干部选拔方式的合理运用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选拔岗位情况、参聘人员情况、现有干部队伍状况等进行合理运用。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的前提下,既要把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创造力强的年轻干部选,又不让工作能力强、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人吃亏。
(三)建立完善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