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单位实习报告范文

单位实习报告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单位实习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单位实习报告

第1篇

【1】:单位实习证明

兹证明×××同学在我单位××部门实习两个月。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公司落款,(盖章)

【2】:单位实习证明

兹有_________学校_________专业_________同学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 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_________实习 该同学的实习职位是_________ 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并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时间,服从实习安排,完成实习任务.尊敬实习单位人员.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特此证明.

_________(实习单位盖章)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3】:单位实习证明

实习证明

兹有______学校______班________同学现在我公司进行工作实习,期间担任_________,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公司落款,(盖章)

实习报告范文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作为在校生,我们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会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坚持,不能轻易放下。

第二,要勤劳,任劳任怨

我们到公司去实习,由于我们不是正式职员,所以公司多数是把我们当学生看待。公司在这个期间一般不会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工作去做,可又不想让我们闲着,因此,他们会交给我们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就应自己主动找一些事情来做,从小事做起,刚开始也只有这样。

第三,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

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肯定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有很多是我们所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就要虚心向同事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就应虚心地理解。同时,我们也不要怕犯错。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知错能改。

第四,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并端正自己的态度

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明白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能够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就应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第2篇

开始师傅让我看前几个月的凭证,他说:“我们厂小,现在也没什么活可以做的,你先看看凭证,过几天我再教你怎么样做会计。你可不要小瞧了这项任务,这可是做会计的基础任务,里面还有许多的学问呢!”我点了点头说:“哦!我知道了!”刚听师傅那么一说,我觉得很奇怪,凭证里怎么还有学问啊?

我开始认真的看起前几个月的凭证来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里面有好多的资料都是我们老师在课上没有讲到的。而且感觉每个厂的凭证都是不太一样的,以前我也有看过别的厂的凭证,可那些我看到后来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这个怎么会是借方,那个怎么又会是贷方呢!到头来还是不懂。可师傅做的凭证就不一样了,他做的我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是借,为什么是贷。而且就连往来客户和日期也写的很清楚,这时一位同办公室的出纳对我说:“你师傅做凭证是一笔笔做过去的,有的公司为了方便是把同公司发生的同笔业务合在一起做的,可是这样的话到时总账错了就很难找到错误点。师傅这么一做的话到时候查起来就很方便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师傅这么账目看上去那么简单啊!看来这招我得好好的向师傅学学。”

连续看了几天的凭证,我才知道原来看凭证真能看出许多学问来,比如:财务费用,以前老师跟我们说过财务费用冲销是在贷方的,可这里为什么冲销要用红字登记在借方,那是因为这些凭证是在电脑上做的,如果财务费用记在贷方那么到时候资产负债表就无法显示出财务费用,最后结果两边就不能平衡了,所以要用红字登记在借方,当然用手工做冲回就在贷方。

而后的几十天里师傅开始教我实际操作,先是教我怎么把车间开出来的单子变成发票。师傅先叫我打开电脑桌面上的发票软件,然后用自己的用户名打开了发票程序,再点击开发票按钮就可以了,正当我准备做的时候,师傅说:“停,你是不是还忘了什么步骤啊?”我仔细的看了一遍:“没少啊!”“你忘了点‘含税金’,你没点这个到时候做出来的数据就不对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这才恍然大悟,差点就要范严重性错误了。点击完后,开始做正文了,一张发票要有收款公司,货物型号,数量,单价更重要的是要有出納人员和财务人员,所有发票都开完后就要检查一遍,确定无误就可以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打印出来。

这个学会后,师傅就又教我怎么根据这些发票在电脑上做凭证,这时我发现师傅用的软件跟我在学校里用的软件是一样的,其实做凭证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科目不用搞错,数字对两边平行就好了。

实际操作下来我发现最重要的是最后两天,因为最后两天是做几张分配表和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利润表。可别小看这几张表,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哦!比如“计提工资及附加分配表”里面的生产车间工资是等于合计的工资减去管理费用;分配率是投料数量除以总计;部门的工资是根据上月的数据……其实最难的还是“资产负债表”,师傅说:“如果我们前面输入的数据不对,那么‘资产负债表’就不会平衡的。”我发现不只是这样,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四个往来账目,分别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而往来账目的数据是可以变动的,由于资产的期末数是在借方的,负债的期末数是在贷方的,所以如果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余额有贷方应记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贷方;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余额有借方的应记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的借方;其他的不能变。

第3篇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实习,我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从开始的磕磕碰碰到后来的工作起来还算顺利。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

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同时,要成为一个非常职业、非常有素质的职业者,必须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的来把工作做好,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完美。而作为一个职业者,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会是自己发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要成功地进行实习,必须首先树立去认真负责、刻苦、积极进取的职业操守,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者一样要求自己。

2 、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少埋怨

有的人会觉得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同事也不好相处工作也不如愿,经常埋怨,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不但做不好工作,还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少埋怨,要看到公司好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埋怨,这样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

4、虚心学习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向同事或领导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

5、错不可怕,就怕一错再错

每一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错了不要紧,公司领导会纠正并原谅你,但下次你还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误,那你就享受不到第一次犯错时的待遇了。

第4篇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在国内,中国农业银行网点遍布城乡,资金实力雄厚,服务功能齐全,不仅为广大客户所信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在海外,农业银行同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良好的信誉,被《财富》评为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二、实习过程

此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农业银行的实习,掌握银行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银行日常业务的操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等。实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

(二)学习银行的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银行的储蓄业务,如活期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等;银行的对公业务,如受理现金支票,签发银行汇票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如贷记卡的开户、销户、现金存取等;联行业务;贷款业务等。

(三)了解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科目设置与账户设置,记账方法的确定等。区别与比较银行会计科目账户与企业的异同。

(四)总结实习经过,并填写实习鉴定表,写实习报告。

总的来说中国农业银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比较全面的,它具体规定了职员的操作规范及行为守则。

其次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现代银行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不仅仅局限于储蓄及放贷,与此同时,现代银行的服务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交保险,充话费,交罚单,买基金,炒股票,外汇,理财……夸大一点就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银行办不到的下面谈谈我在农行的工作经历,开始几天主要是跟在指导老师后面看,看指导老师具体怎么操作,大概看了3天,了解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全套流程,由于农行有规定:非工作人员不得操作,并且我非农行人员,是不可接触现金的。所以刚开始我的任务就是指导客户填单子等类似于大堂经理的工作。

然后,我开始学习储蓄业务。现在,农业银行储蓄业务实行的是柜员负责制,就是每个柜员都可以办理所有的储蓄业务,即开户、存取现金、挂失、解挂、大小钞兑换,、受理中间业务等。凭证不再像对公业务部门那样在会计之间传递,而是每个柜员单独进行帐务处理,记帐。但是每个柜员所制的单据都要交予相关行内负责人先审核,然后再传递到上级行“事后稽核”。而学习柜员间每天交接工作时的对账是必不可少的,对账时除了要核对现金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看重要空白凭证是否缺失,传票是否连续等等。而柜员间对账也是很有程序的,一般先清点现金,然后再是清点重要空白凭证如存折,银行卡,存单等。

经过三天时间的学习后,我开始学习银行的会计业务,即针对企业的业务。对公业务的会计部门的核算(主要指票据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记帐、复核与出纳。这里所讲的票据业务主要是指支票,包括转帐支票与现金支票两种。对于办理现金支票业务,首先是要审核,看出票人的印鉴是否与银行预留印鉴相符,方式就是通过电脑验印,或者是手工核对(我实习的银行设备不是很跟得上科技的进步,还使用的是手工核对);再看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出票金额、出票日期、收款人要素等有无涂改,支票是否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支票是否透支,如果有背书,则背书人签章是否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大写金额到元为整,到分则不能在记整。对于现金支票,会计记帐员审核无误后记帐,然后传递给会计复核员,会计复核员确认为无误后,就传递给出纳,由出纳人员加盖现金付讫章,收款人就可出纳处领取现金(出纳与收款人口头对帐后)。转帐支票的审核内容同现金支票相同,在处理上是由会计记帐员审核记帐,会计复核员复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入帐时间的问题。现金支票以及付款行为本行的转帐支票(如与储蓄所的内部往来,收付双方都是本行开户单位的)都是要直接入帐的。而对于收款人、出票人不在同一家行开户的情况下,如一些委托收款等的转帐支票,经过票据交换后才能入帐,由于县级支行未在当地人民银行开户,在会计账上就反映在“存放系统内款项”科目,而与央行直接接触的省级分行才使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而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中比较了解的是后者。还有一些科目如“内部往来”,指会计部与储蓄部的资金划拨,如代企业发工资;“存放系统内款项”,指有隶属关系的下级行存放于上级行的清算备付金、调拨资金、存款准备金等。而我们熟知的是“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则是与中央银行直接往来的省级分行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一些数额比较大的款项的支取(一般是大于或等于5万元)要登记大额款项登记表,并且该笔款项的支票也要由会计主管签字后,方可支取。

负责记帐的会计每天早上的工作就是对昨天的帐务进行核对,如打印工前准备,科目日结单,日总帐表,对昨日发生的所有业务的记帐凭证进行平衡检查等,一一对应。然后才开始一天的日常业务,主要有支票,电汇等。在中午之前,有票据交换提入,根据交换轧差单编制特种转帐借、贷方凭证等,检查是否有退票。下午,将其他工作人员上门收款提入的支票进行审核,加盖“收妥抵用”章,交予复核员录入计算机交换系统。在本日业务结束后,进行日终处理,打印本日发生业务的所有相关凭证,对帐;打印“流水轧差”,检查今日的帐务的借贷方是否平衡。最后,轧帐。这些打印的凭证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装订起来,再次审查,看科目章是否盖反、有无漏盖经办人员名章等,然后装订凭证交予上级行进行稽核。这样一天的会计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了。

关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按是否具有消费信贷(透支)功能分为信用卡与借计卡。信用卡又按持卡人是否向发卡银行交纳准备金分为贷计卡与准贷计卡。贷计卡是银行授予持卡人一定的信用额度,无需预先交纳准备金就可在这个额度内进行消费,银行每月会打印一张该客户本月消费的清单,客户就可以选择全部付清或支付部分,如果选择后者,则未付清部分作为银行的短期贷款以复利计。而准贷计卡则是交纳一定的准备金,然后银行再授予其一定的消费额度的一种信用卡。借计卡是没有透支功能的,但可以进行转帐结算,存取,消费的一种卡;并且这种卡不需要复杂的审核过程,只需要在现场填写一份申请领用书即可马上领到借计卡。信用卡还可以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与个人卡;按信用等级分为金卡与普通卡。

银行贷款业务。由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中小企业融资难,尽管央行一再出台有关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方案,但是,在各个银行内部都有严格的控制。农行也是如此。所以,银行目前也投入了个人贷款领域。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并不是直接将款贷给个人,而是与商家签订一定的协议,其实是将款贷给商家,然后商家把商品卖给个人,个人再还款给银行。银行在与商家签订协议时,审查商家的证件是否齐全。而个人要向银行提供有关的收入证明,身份证明等。一般都是以购买的标的物作为抵押,最常见的就是动产抵押(如汽车贷款)和不动产抵押(如住房贷款)。信贷部门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就是进行贷款客户开发与具体发放贷款,审核贷款可能性的工作人员是各司其职的。

我认为改革就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改革小组,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和薪酬考核机制,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在改革中,同时要注意成本效益原则,还要注意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三、农行银行的管理上的问题与存在的弊端

目前,银行由行政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各银行纷纷开展应用及管理系统的开发建构,表明银行信息化建设重点由综合业务系统扩展到管理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由原来的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过渡到提高经营决策和综合管理水平,由于农行本身对管理的认识起步较低,较晚。因此,出现了众多管理上的问题:

(一)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管理中深层次的内容用到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涉及流程改革,涉及各管理主客体利益的调整,因而阻力较大。并且,中国银行业现在只注重于增加业务品种,如何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对于后台管理成本管理涉足较浅。因此建立一个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在内的强大的银行后台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未来几年改革的主旋律。

(二)职能相近的机构重复设置;部门之间的目标不同,导致一体化进程受阻;管理者不熟识各类业务产品,业务经营上有盲目性。因此有人提议用事业部制代替矩阵制,进行扁平化管理。

(三)纵向分工细,管理链条长,整体服务效率低,横向部门多,职能单一,整体服务力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在农行的一个月我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对中国的银行系统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与弊端。

(一)人情大于制度。可能是受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虽然银行业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从我看到的文件,我知道这一直是农行的一个软肋。

(二)监管不力。虽然农行在每个营业部都安装了大量监控摄像头,并说会每天派人查看,但真正做到的分行很少。

(三) 银行考核项目太多太杂,而且不科学合理,导致银行内部为了争业绩,造假严重。

(四) 工作重担全部落在内勤主任身上,责任也全部落在内勤主任身上,影响了办事效率,也容易导致职业犯罪。内勤主任作为三级主管,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肩负太多的责任。银行的几乎每一笔大额资金往来都需要三级主管来授权,同时内勤主任还要打印每天的报表,随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把每天的柜员工作流水账装订成册……诸此种种不枚盛举。然后出现任何事情或事故,责任先追究内勤主任的,再追究柜员的,每天我能看到的就是内勤主任在不停的奔波,忙得焦头烂额。我觉得农行有必要将权力下放或让更多的人来分担内勤主任的工作。

(五)柜员服务态度有待提高。在临柜实习的那一个多星期,经常可以看到柜员想许聊天,而且柜员都比较有时间观念,时刻看着是不是到下班的时间了,这都极大的降低了农行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在银行业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上帝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觉得银行业还是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力度,做好监督工作,完善管理条例及施行方法,做到以客户为上帝,坚决杜绝职业犯罪,在日益开放的中国银行业大环境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多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第5篇

在工作上该同事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他主动要求到各科室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企业管理科、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科室人员的交流,他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在学习上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第6篇

记得刚去实习的第一天,是班上十多个同学一起过去财经大厦的,在人事处小黄学长的安排下,每个人分到了局里各个不同的处室,我被安插在基建处,实习正式进入轨道。

第一周是熟悉熟悉自然和人文环境,经历了几次跑腿送文件之后,差不多对与自己处衣业务相关的处室有了印象,以后再做类似的工作理所当然就不需要他们详说地理位置了,这也是我的收获之一:要用心去做事,工作不应该像一只无头苍蝇,理不出头绪,尤其是新手,应该懂得快速地适应新环境,那就得靠自己平时的细心积累。至于人文环境嘛,当然是要与同事们融洽相处了。我是个多虑的人,或者可以说是胆小,特别是面对长辈,总觉得不知道该怎么与其开怀相处。这次实习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了,我都没来得及亲切地叫他们叔叔阿姨,都称他们为师。做人真的是门很高深的学问,这只是称呼上的一个小小例子罢了,尊师的称法让我们之间有了距离感,没能快速融入同事的生活。这是以后需要多加修行的地方,也让我领悟到了工作人跟学生真的不是同一回事,工作中社交圈子明显扩大,是男女老少各种性情的人都有,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却是一门必修课程。

有件小事不得不提,那就是泡茶,这貌似跟实质性工作没什么牵连,但也是工作所需,特别在厦门,在机关单位,办公室里都有茶几,是用来招呼客人的。茶文化是闽南文化里很重要的一种,这里的人对喝茶很有考究,像我们内地喝茶就非常简单,抓几根茶叶放进茶杯,开水一冲即成。而在这里,除了要用过滤杯过滤外,第一杯茶是不用来喝的,算是长了见识吧。果然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跟同事们差不多熟络起来,虽然还未曾找到归属感。办公室里的人也开始习惯叫我做事了,这是我一直期待的,因为要亲手处理事务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我很清楚地知道基建处这些关系民生的大型项目是不可能交给一个实习生去做的,只好逮着同事们叫我帮他们制表的机会,用心地做好每一张表格,看看各个项目的支出和预算等等,从这些细微处寻找新的知识发现,我对基建处具体负责什么工作大部分是从制表的过程中得知的。再有一大收获就是:我的excel水平大有长进,相信以后一定有用武之地。

在这里,我不得不认清一个事实,公务员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轻松自在。每个工作人的肩上都有着自己的担子,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担子究竟有多重。我不否认自己在实习期间是有些悠闲,但办公室里的同事可不是这样,尤其是年末,几乎天天都加班。他们让我深刻体会到工作的轻松与否跟自己对本身职责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或者对自己工作负责的人来说,不管是在什么单位什么岗位都不会是悠闲的。因为他们肩上挑起了重担。在这一点上,我是十分钦佩的,今后也会以他们为榜样。

我还领会到了学习东西关键是要靠自己的主动。我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就会去问身边的同事,也会想出一些办法提高效率。有时候资料太多,要整理出来真的很难度,我就会把这些项目分成几类,社会发展,交通设施,教育医疗等等,这样再在每一个小类里面去对应整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没事的时候,我会翻翻处室里的一些资料和书籍,像公务员手册、预算指南、公文写作指导等等,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知道公文分为十几种啊,每种大概都有个具体的定式,很规范。

在实习期间,我有很多感触。曾在师兄的电脑上看到了福建省各个市的财政收入和gdp产量,厦门市财政收入是位居榜首,但是gdp排名全省第一的却是泉州。这让我想起书本上说的财政收入与gdp成正比,但是现在却刚好相反。脑海中自然也就有了疑团。后来上网去查阅原因,知道gdp只是影响财政收入的一大因素而已,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也会影响着它。诸如各个地方不同的主要税收收入,各个地方的征税能力,执行能力等等。这也让我认识到了调研的重要性,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书上的知识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另外一个感触比较深的就是厦门财政局的财政力量,真的很雄厚,也较大程度地实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看看厦门的公交系统就不得而知,近年新建的brt工程更是为改善交通做了不少贡献。所以,大政府、国有化也未必就一定低效率。本次金融危机不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政府机关也有政府机关的缺点,直接体现为办理事务的繁琐。经常可以看到同一个人天天往财政局里跑,所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的问题有待改进。其次就是政务网外网需要及时跟进。做了一次调查,老百姓普遍对会计之窗这一块反映满意,就在于它实用,真正给市民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诸如政府采购等部门的外网都应该继续改进,增加政府处理事务的透明度,创造一个良好的信誉环境,让老百姓放心地把自己的税收收入交给国家来处置。

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外部环境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诸如,财务信息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与不同目的的需要:债权人需要对事业单位提供及时偿债的信息;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提供宏观调控信息;为考核经营业绩,事业单位本身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所提供依据,需要正确、客观地反映财务成果。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还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与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一、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结构的特殊性

目前,事业单位会计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权责发生制为辅,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这就决定了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是一种收付实现制下的报告体系,其结构由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组成,其中财务报表的基本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

相对于企业单位财务报告来说,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还有它的特殊性。首先,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对它的业绩评价就不能以经济效益为标志,而应以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综合效益为标志。这样就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就能大致反映出其经营业绩。而要实现反映受托责任的会计目标,就应加大报告中非量化信息的比重。其次,由于事业单位不存在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之差只能用净资产或基金余额表示;同时,也不存在利润表,只能用收入支出表或业务活动情况表来反映收入支出变化情况。

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中的问题

1、不能满足投资主体多元化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要求。随着事业单位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出现,财务信息应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目的的需要。比如,债权人要求事业单位提供能否按时偿债的信息;权益资本投资人要求提供投入资本保值增值的信息;政府部门为了进行宏观调控,要求提供事业单位发展状况的信息;事业单位为了考核本身的经营业绩,要求正确、客观地反映财务状况,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提供依据,等等。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行了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格式,改变了过去不同业务部门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种类、内容和格式不同的状况,虽然这有利于报表的汇总和报表指标口径的统一,但是统一的报表主要考虑的是政府部门对相关信息的需求,相对忽略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这样投资主体多元化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要求不能满足。

2、资产负债表设计不合理。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组成。资产负债表是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它揭示了某一特定时点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的具体分布;而收入支出总表则反映资产负债表上某一个或某一组项目在两个不同时点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即如何从这一时点的状况转变为另一时点的状况,从而动态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月度或季度资产格式的设计,都将静态(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要素和动态(收入、支出)要素集中在一张表中予以反映,其形式如同科目余额汇总表。这种将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并的揭示,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加大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同时,一笔收入或支出,既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又通过收入支出表予以揭示,使两张报表部分内容重复列示,也人为地造成资产负债表的复杂化。

3、报表中固定资产的信息反映不完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按原始成本或重置成本计价,但固定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在不断使用、磨损、消耗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反映,与之对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也只反映历史成本,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减值和使用磨损情况,虚增了资产总量。同时,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开展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虚减了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固定资产在报废前,账面价值一直不变,使得账面价值大于实际价值,账实不符,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然要发生相应的支出,资产的损耗也应包含在支出中,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修购基金增加的多少和固定资产的损耗并不发生直接联系,修购基金就成了它源之水。

4、现金流量及其变动表的缺失。用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其来源多元化,财政资金将只占事业发展资金中的一定比例。大多数事业单位都需要参与各种市场经济活动,使它们在筹资和投资活动中拥有了一定的自。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事业单位现金流量,并对其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就成为单位内部决策者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必需的重要会计信息。不仅如此,对事业单位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如向事业单位提供贷款的银行,要对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价,也需要了解事业单位现金存量和流量方面的信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体系中缺乏现金流量表,不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现金流量及其变动情况,既不利于单位内部决策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也不利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事业单位的现金变动情况。

5、专用基金的科目和报表设置不合理。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现行财务制度将它们归属于事业单位净资产管理的范畴。但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专用基金的核算既非真正意义上的“基金会计”,也不属于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因为在实质上它们是负债性质的要素,这造成了事实上的隐性负债。在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中对专用基金的提取、使用支出情况就仅有一张很简略的“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它只能反映单位专用基金年度的增加多少,支出了多少,还余多少。至于专用基金做了什么。都用到哪儿去了,其结果如何等都无法反映,使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不能有效地对专用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

三、改革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的建议

改革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的思路:提高现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使之既要有利于报表的汇总和报表指标口径的统一,又能尽可能满足相关各方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信息的需求。为此,可在不改变现行财务报告总体结构的情况下,改变部分报表的构成,并补充部分报表。

1、改进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属于静态会计报表的范畴,但现行资产负债表的月报等式却是依据“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这一动态会计等式编制的,实际上变成了科目余额表,会计报表的内容与其名称不吻合。为了名实相符,应将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平衡公式“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取消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才能使该表能真正反映特定时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删除后,以其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

采用变化后的资产平衡表公式,将不仅有利于在会计核算中能明确区分债权人权益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而且还会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为政府宏观管理和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

2、改进固定资产核算办法,使报表中能全面反映固定资产信息。为真实、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信息,事业单位应对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即取消修购基金计提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在会计核算上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增加“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栏,同时,净资产方的“固定基金”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已经在购建当期直接列支,因此事业单位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应再作为支出入账,可直接冲抵“固定基金”。通过以上处理,在不改变目前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的前提下,能相对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其资产负债表信息中所反映的资产和净资产价值也与实际价值相符。

3、设置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现金流入的来源、现金流出的用途,以及报告期末现金的余额。由于现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的投资、筹资决策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价事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在宏观经济决策对其作用有限。因此,现金流量表可不作为汇总上报的报表,仅供单位内部管理者和向事业单位贷款的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使用。鉴于我国事业单位的情况比较复杂,此表的编制目前不宜作为强制性规定,但对那些参与市场投资、筹资或经营活动已达到一定规模的事业单位则应倡导,以便说明现金来源及用途作为对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补充说明。

由于事业单位在收入来源及其构成、成本费用核算的内容和方法、结余形成及其分配等方面与企业相比有较明显的区别,从而直接影响现金流量的分类。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自然有其特殊性,具体地说,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及现金流量项目的实际情况,将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分为:业务及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三类。(1)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上级补助、事业收入、接受单位或个人的捐赠、提供劳务(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转让、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经营服务、工程承包等)经营租赁、购买材料物资,接受劳务等所发生的现金流量。(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它主要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等。(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对外借入的款项以及偿还债务等。编制时,每类项目要根据事业单位的特点尽可能简化,并且使填报的数据容易取得。要强调指出的是,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能完全套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现金的概念,也不一定将表中的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类,可以简化处理,但应包括有关内容。

4、改革专用基金的科目设置。设置应付专项变动表对专用基金设置的改进,可通过取消专用基金科目,设置应付专项科目,将报表中基金增减变动表更改为设置应付专项变动表。这样可以将各应付款项准确地反映在负债中。设置应付专项变动表,将隐性负债变为显性负债,可以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更真实、完整,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相关的财务信息。

第8篇

实践中,我们认识了不少领导。领导们是那样的和蔼、亲切,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了热烈欢迎开始时的紧张顿时荡然无存,想像中严肃的领导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认识。当天,我们一行十多名同学就被安排到不同的部门。并即刻开始了步入社会的第一天工作。

由于是第一次工作,难免会有许多的不适应之处,因此也总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但我认真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就问,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错误的逐渐减少,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这一点不但充分的体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更是如何通过合理的分工、有效改善工作流程、发挥团队最高战斗力、使工作效率最高化的现实案例。

由于是在机关单位里面工作,一有时间,我便在办公室里找些相关的书看,看为人父母官,应当如何做,如何公平行政,有哪些行为是违法,有哪些事情是老百姓最迫切要解决的……认识到:为老百姓做事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是为人父母官最大的使命。深刻领会党对教育人事工作的指导意义,增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和切实实践“xxxx”的重要性。我被分配到民政科工作,虽然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民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我深深认识到,民政工作的重要性:民政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可以说民政工作做得好,人民生活安定,有了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也就至少做好了一半。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只有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让群众满意。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民政干部队伍,这是搞好民政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第9篇

实践刚开始时,主管给我分配了办公室日常工作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甚至觉得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但我知道,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积累起经验。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实践的时候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我负责的办公室工作,在工作上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寒假我就是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有时候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在公司实践的时候,我还经常看公司的期刊,不断了解公司,还一起参加培训班,希望能够更好运用于实践中。

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个性,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遭领导责备也要勇于承受,及时改正。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同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公司里同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

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一些素质:学习和沟通能力要强,视野要开阔,面对挫折应该开朗面对。不应该再当自己是一个小孩需要别人照顾或迁就,社会上,不会再有人当你是小公主小皇帝,看到的只是你的工作能力。每个单位都有每个单位自己的规定,如果你做错了,就要接受批评或是一些惩罚。自己一定要做到独立,坚强,大度,应该踏踏实实的做事,快快乐乐与同事相处。有时候多与前辈主动交流,你会发现自己的眼界开拓许多,他们会教你许多东西,并不是他们不喜欢教你,这都需要你自己主动一些谦虚一些。

社会实践拓展我们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多参加社会实践总还是对大学生有益的。

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还应擦亮眼睛,提高自身素质。打工其实也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在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染缸里,想如所愿地打工并非易事,所以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必须有一双洞察社会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线,提防一些居心险恶的人。

对于假期打工、兼职兼职来说,大学生们都有着不同的想法。为挣钱、为参加社会实践、为提高能力,当然,还有极少数随大流。

目前,许多高校也积极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第10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报告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会计制度

引言

(1)背景介绍

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体系一直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企业会计体系,二是预算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由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部分构成。1997年5月和7月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规定该准则和制度于199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在会计分类、会计要素、会计核算方式、会计记账基础以及会计报表等方面进行改进,并且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是一次会计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影响重大。

(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与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相似,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事业单位提供的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共同组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其中,会计报表显然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事业单位工作的重点除了完成国家预算计划、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外,还要对日常的各项活动给予高度关注。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体系与企业有很大不同,正因为如此,笔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着重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研究,并对分析得到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对策。

1.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上面的介绍,初步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有了一些了解,下面将要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现状中发现现行财务会计报告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经济时代的变革,目前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与缺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1有关固定资产的核算

现行的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对账面的原值进行核算,所以存在很多的漏洞与不足:(1)成本不完整。由于事业单位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而折旧数便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出来,虚增了盈余。(2)价值产生背离。固定资产的净值和账面价值会随时间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差。(3)虚增加了净资产。以账面的原值核算固定基金无疑使净资产发生了虚增。(4)修购基金按收入而非按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修购基金的提取数额取决于单位当期实现事业收入,造成自身收入实现较少的单位固定资产损耗无法真正得到补偿,不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解读会计报表。

1.2无形资产的核算

事业单位特别是科研院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有形,轻无形”这样的一种观念,从而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深刻认识,科研成果的产生耗损了人员费用和单位的设备,属于职务发明,但对无形资产管理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无形资产的流失和浪费,最终无法精确反映总体经济资源水平,其中包括物资资源和非物资资源,进一步导致不利于对整体资产的正确评估。

1.3缺少现金流量报表

企业单位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核算的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从这点看来,现金流量指标在事业单位发挥的作用大于企业单位,但是偏偏是企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事业单位不编制该表。事业单位更需要掌握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以此来防止出现资金紧缺。

1.4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应收账款并不计提坏账,等到这些债权已经确定无法收回的时候,一般直接的采用直接转销法,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贷记“应收账款”等。但是真正确定这些债权确实无法收回往往是几年后的事情,因此在确定之前这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逐年挂帐,虚夸了流动资产总额,因而容易误导报表使用者。

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信息的不完整,不能充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非实时性,即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因此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使其在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了解该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局限。

2.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改进建议

如今广泛存在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包含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规范,从根本上规范和完善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相应的经济行为、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此来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遵章守法。归纳起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2.1改进会计科目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虽然同企业复杂的经济业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处理中适合于事业单位具体情况的处理方式。比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可以同企业一样,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并将这些项目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一目了然,而不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2.2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说明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对于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的信息进行更加详细的表述。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会计报表附注应该对现阶段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及不稳定的特殊的信息进行披露,这样财务报表使用者才能更加准确的了解事业单位每一方面的详细情况。

2.3强化财务报告审计

同企业单位一样,事业单位也可以通过委托中介机构的方式对年终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主要以现行的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事业单位的一些重点指标进行政策性审核,对财务报告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进行规范性审核。

2.4引入现金流量表

考虑企业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内部报表--事业单位现金流量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整体情况,反映这些资金的变动原因,同时,也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经营、投资和融资状况。

参考文献:

[1] 姚俊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8期.

[2] 刘淑华,范海峰.论松辽委属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立[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3] 邹.政府会计主体界定问题的研究[J],北方经贸;2011年07期.

[4] 汤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齐鲁珠坛;2011年03期.

[5] 吴惠冰.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0期.

[6] 李云峰.事业单位财务规范化管理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7] 刘雪琴.浅谈预算单位公务卡实务操作[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8] 车艳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山西财税;2011年07期.

第11篇

Abstract: The newly revised institution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systems carried out a major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to the financial report for institution, drew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 mode, highlight the unity, goals and applic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s, and formed the new system for institution financial report, providing technical safeguards for fiscal, financial and budgetary management.

关键词: 构建;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Key words: building;financial report of institution;system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48-02

0 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财政部2012年对1997年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准则、原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修订后的准则和制度名称不变(以下称为新准则、新制度)。新准则和新制度合理继承了原准则和制度的优点,如会计的目标、会计假设、记帐本位币、会计要素、记帐方法等。改革了与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基本方面,并尝试着制度创新,特别是财务报告体系建设,突显出一些新的亮点。

1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种类和内容有重大调整

新制度与原制度的财务报告相比变化较大,内部报表未作规定,对外报表统一要求:

1.1 调整了对外报表的种类。保留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取消了专项资金收支情况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1.2 修改了对外报表的项目 对原资产负债表各项目进行了重大调整,新资产负债表保留了资产、负债、净资产三大类要素项目,取消了收入和支出两类要素项目,原因是新制要求每个会计期间的收支都要转入结转结余。

新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按其流动性要求,分别设置为流动资产(负债)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两部分,其中具体项目也进行较大调整,如资产类的流动资产中将现金和银行存款合并为货币资金项目,将材料、产成品等项目合并为存货项目,还增设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和待处理资产损溢等项目。负债类的流动负债中将应付工资、应付地方津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款等项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增加了短期借款、应缴税费、应付帐款等项目。还增设了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非流动负债项目。

新资产负债表将净资产也分为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两部分,流动性质的部分如事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余(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项目,非流动性部分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对应着资产类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净值、在建工程等项目),如涉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基金合计数可能小于对应的上述非流动资产合计数。

收入支出表作为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所有收支和结转结余及分配情况的总表,内容及结构等变化都很大,如取消了预算外收支、拨出专款、专款支出等项目,合理设置了财政补助收支及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收支结转结余及分配等项目,其中具体项目的名称、内容和格式也都作出重要调整。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分三大项,即基本支出结转(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结转(××项目)和项目支出结余。按照上述三项,分别下列有关各项计算出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计算公式为:

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上级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财政补助收入-本年财政补助支出=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3 规定和充实了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新制度财务报告要求对外披露的至少八项内容:如遵循新准则和制度的声明;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情况说明;报表中列示的重要事项的进一步说明;重要资产处置情况说明;重大投资、借款活动说明;以名义金额计量资产情况说明;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说明和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2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告较多借鉴企业财务报告模式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用资产负债表本身就是一项重大改革,况且又有创新。我国资产负债表最早只应用于企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逐步走向市场,为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引入竞争机制,事业单位会计也使用了资产负债表。新制度在保持公共服务性财务收支使用收付实现制的记帐基础的前提下,也引入部分权责发生制记帐基础。如资产负债表中,将企业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改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站在每个投资人或合伙人角度观注剩余资产(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的占有额度,所有者更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净资产”从国有独资人就有关基金或资金的用途角度反映对剩余资产的占有额度,国家更关心的是投入的资金是否专款专用并合理使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资产负债表一方面按实际成本的要求,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如本表中列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原始价值;各项不同资金来源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相抵后余额转入相关基金或结转结余,这些都符合收付实现制要求。为反映资产的现值,也叫帐面价值,资产负债表资产又引入“累计折旧”和“累计推销”项目,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相备抵,备抵后的账面价值与“净资产”类的“非流动资产基金”中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明细金额相对应,又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要求。还有如资产负债表资产类中的“待处理资产损溢”项目、“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即为本级财政欠预算单位以前年度指标数)、“应收帐款”等项目(应包括一部分已计入相关收入但尚未收到现金的交易)、负债类中的“应付帐款”等项目(应包括一部分已列支出,但尚未支付现金的交易),上述项目都构成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随着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该会计基础将成为今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重要组成部分。

“收入支出表”将原表横向(收入-支出=结余)三栏式,纵向不同收支项目分列对应式结构,改为横向比较式(本月和本年累计),纵向列各收支项目的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及分配。财政补助项目单独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支出中的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补助资金项目部分借鉴了企业利润表的分步式的结构。如:本期事业结转结余[事业收入类(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类(事业支出中的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本期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应交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年终应转入事业基金。

3 新事业单位会计更加突出财务报告的统一性和特殊性

新事业单位会计的对外财务报告在设计上,坚持采取统一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表现为统一性。面对全国事业单位涉及领域广、类型繁多、服务形式多样化、专业性质各异的特点,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必须遵循修订的新准则的原则,要求一般事业单位尽最大可能都要执行新修订的统一的会计制度,使用统一的对外报送报表的种类、内容和格式,规定至少披露八项内容的报表附注,以及统一的财务报告编制程序和方法,形成新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做到相关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使之一进步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务报告的统一性。

另一方面,个别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特殊类型或专业的如医院等事业单位,要执行财政部制定的特殊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使用适合本行业的财务报告。新准则还要求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事业单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提供相应企业的财务报告,不再提供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已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暂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提供行政单位财务报告;正在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新会计制度,提供新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

4 新事业单位会计更加明确财务报告目标性和适用性

新事业单位对外财务报告在设计上还坚持了目标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新准则首次提出会计核算目标概念。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将其目标定位于尽最大可能满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高质量财务信息的需求,以便信息的使用者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事业成果及相关情况,以便作出正确决策。另一方面,新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一定要适应财务报告不同相关者的需求。一是适应财政管理的需要。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进行,相继出台了公共财政建设、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科目分类、国有资本经营、财政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事业单位是财政资金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告必然要适应财政改革需求,将取得和使用的国家预算资金分类反映并反馈给财政部门,为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提供具体数据。二是适应财务管理的需要。财政部去年重新修订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提出新的财务管理原则和要求,财务报告要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坚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原则,强化部门预算和决算,引入大的收支概念,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界定各种基金及各项结转结余使用原则和范围,为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贯彻和执行提供技术支持。三是适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提供,充分反映事业单位的受托责任,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要求向财务报告的相关人提供真实、完整、全面、准确和更加透明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增强了财会计信息统一性、目标性、科学性和适用性,为更好满足财政改革、财务和预算管理等多方面信息的需求,为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刘剑波.略论财务报告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01).

[2]张玉荣.试论财务会计报告的功能[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2).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宏观调控 投资决策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事业单位提供的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体和核心。

会计报表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加以汇总、整理,用来总括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为了解和评价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提供的书面资料。

事业单位除完成国家预算计划、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外,其财务会计和核算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部分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支业务,事业单位除了完成国家计划实现社会效益外,还有挖掘潜力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一个侧面,从而实现增收节支,改善自身的运营条件和职工待遇,体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

第二、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直接生产,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具有服务性并产生服务价值,如科、教、文、卫等各种事业单位。这些部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第三产业的智力服务依赖就愈加显著。

第三、多主体,多形式办事业,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已成为事业发展的趋势;收入分为预算内、外两部分和经营收入,而事业支出难以区分预算内、预算外和经营性支出的情况尤显突出;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如国立高等院校、广播电视、报社、医院等),经费来源主要系自身的事业性收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不足依赖信贷资金。其会计核算办法应当较多地运用企业核算办法,从而保障会计报告对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时代的变迁,现有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的不完整,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除了事业单位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还有政府、顾客、社会伙伴、社会公众等。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由于在向使用者提供时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即时不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但是对事业单位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第二、非实时性。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因为是一种非实时性的记录,因此其时效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周期较长,时限过宽,年度报表要求年度末四个月报出,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

第三、过分强调分析,忽略其他信息。正如我们所知道,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大多只是各种报表,数字的罗列,虽然经过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但是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缺乏预见性,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忽略其他重要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方面包括资产负债的分析,事业单位实际现金流量状况等财务信息,一方面也包括事业单位的社会声誉、社会责任,也就是说从现行报告上看,使用者无法通过这些方面的信息展示了解该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也是现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

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完善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着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国际经济融合,给我们的经济环境带来了变化和风险,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面临着规范和完善的迫切形势。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需要规范,为了使从根本上规范财务会计工作以及经济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和完整,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不是会计人员个人行为,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应该对其质量负责,双管齐下,才能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行为。

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还需进一步完善,由于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流于形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够深入,因此应该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不仅是一个体系,更是一个创新的体系。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首先,应明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定位于为国家、事业单位、债权人、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财务信息。

其次,完善现行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创新深入的分析指标和方法,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

另外,完善财务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披露,增加财务报表的批注,取消无用信息,增加有用信息,如无形资产的相关分析,企业风险等相关信息。

再者,尽可能缩短报表的提供期限和周期,及时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最后,除了通用的规范化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以外,增加专项报告,提供特殊指标和财务信息分析,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云为,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第1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决算报表;信息失真;措施

一、引言: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特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最终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在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日益重要。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一项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单位决策者的主要决策,所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单位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如果失真,带来的经济后果对事业单位而言是十分严重的,另外,会计信息的失真也会干扰国家的正常经济秩序和决策,并且会造成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会计信息失真行成的原因、表现、危害及如何加以防范,最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

二、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中决算报表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内在成因

1、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对信息失真负有直接的责任

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法律意非常淡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都缺乏系统的跨级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的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对财会人员的各种培养。而会计人员对单位自制原始凭证的设计、如何使用会计科目、如何进行财产清查等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会计在基础核算方面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另外,再加上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在主观上并不愿意执行国家的各项财务法律法规,而客观上也没有对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的空间,这就使得很多不真实的原始凭证成为会计核算的一部分资料。

2、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指导思想不端正

会计决算报表信息的失真和会计单位主体的行为是紧密相关的,有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了一己私利或本单位的利益,指使单位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搞出了所谓的“处长成本、书记利润”、“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现象,有的还搞账外账、小金库和短期行为,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些事业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出于对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最终达到控制、占有、甚至是骗取国家及单位资产的目的,并伴随着出现了、群体犯罪等违法行为行为,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会计对于做假账虽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大多数假账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会计,而在于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会计只是受命、受制、并从属于单位领导的,领导要求怎么做,会计就必须怎么做。如果抗命,会计就只有面临下岗或被排挤的地位。虽然会计也可以用《会计法》作为武器在一段时间内使领导的违法指令受到抵制,但这种情形很难长久。

3、会计信息在产生过程单位内部操作性促进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设置并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也不合理,即使单位有岗位轮换制度也不遵守,记账凭证得填制、账簿的记录随意性很大,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等,造成了账目混乱,数据严重失真。我国会计法规中明确规定,任何企事业单位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事业单位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把整个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置于企业内部,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外在成因

1、社会方面出现的原因

在许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当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使得单位不得不通过违规编造虚假的原始凭证,或者是私设“小金库”等方式来解决,这也是导致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不真实的最根本原因。

2、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执法不力带来的原因

在新旧会计制度交替中,会计人员对单位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处理起来显得力不从心。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审计等一些执法部门在对会计失真现象寻求法律法规之外的“合理性”。只要是为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或单位利益,哪怕是违反了会计法律法规也情有可原,这就严重导致了人为地造成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中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反之也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发展,为社会腐败和经济违法提供了机会。

3、外部监督乏力的原因

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休系包括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寂计三个层次,外部审计监督包括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监督。上级主管部门为权衡本部门的利益,偏袒自己的下属单位,监督弱化:税务机关以税收征答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略其他会计核算监督:审计机关重点是对预算内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不可能对所有单位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监督。

三、防止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在业务内容和管理模式上的交融和渗透,现行事业会计制度已不能广泛适用所有的事业组织,收付实现制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的运用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为了避免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信息失真,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的管理和监督。

(一)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加强后续的继续教育,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同时还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单位领导的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现象。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标准;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增强其职业荣辱感;三是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实践经验、更新理论知识。在继续教育中,首先要拓宽继续教育的内容,除了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教育,还要注重职业道德、财经法纪等方面的法规教育;其次是要严格要求,切实注重后续教育的质量和实际效果;最后是将继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强制性的继续教育制度;重点要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实践知识判断能力的教育。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建立健全有效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与公允、经济业务合规合法,并提高单位效率。健全的内部控制,通过适当授权和职责划分,确保经济业务合规合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内部分工及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记账与对账、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与审核等相互交叉稽核和内部审计的独立稽核,预防、发现并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失误,以此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财政部在今年年初又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两个征求意见稿,预计将在近期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此可见,国家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三)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会计制度

有章不循、有法不依,这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人为造成的结果。1999年修订颁布的《会计法》,对各单位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警示信息乱真,惩治造假做假,为整顿会计行业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法》法律责任部分,对虚拟经济业务事项、账外账、随意改变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等常用的做假账行为做出规定,明确了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法律强制性的集中体现。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财政投入也在资金进一步加大,事业单位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现行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事业单位急需制定出新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

(四)要为监督执法部门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目前的审计等监督执法部门缺乏完全独立行使权力的一定空间,特别是对出事地区利益,部门利益的经济违法活动,更是出现听之任之恶现象。个人的一些行为也以地区利益、部门利益为借口逃脱法律的制裁。所以,监督执法部门必须要有独立行使权力的空间,不要受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干扰,不能再在法规之外寻求“合理性”解释。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加快步伐进行之中,因此,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凸显重要,我们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若干规定》[S].(征求意见稿)

第1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高层建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因为高层建筑的整个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高层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因此,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管理要点的研究,将会促进高

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

一、高层建筑特点

(一)建筑规模大,成本高。高层建筑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周期的确定主要是受制于工程质量。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大很多,跟施工方要详细的估算出来,做好建筑的成本预算,保障项目投资可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牢靠性,其次,高层建筑的要长时间施工,施工方根据每个部门的施工速度,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这由施工方的项目投资最后确定,项目投资较大且材料的质量要高。不管施工方式竞标方还是自主施工方,对前期的成本投入都要做好预算,要确保项目投资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可靠性。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需考虑到综合因素问题,现代高层建筑一般会设计很多层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用于商业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二)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高层建筑最大的特点是高度大,高层的高度都在不断的挑战着工程的极限,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此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扩展方式和底部面积一样方式施工,且高层建筑只能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高层建筑施工量大,施工周期较长,工程作业要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随着季节的变化,雨雪对高层建筑施工和人员安全的保证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高层建筑的功能较为复杂,除了本身所要满足的建筑功能外,在建筑内部还要安装电力系统、空调系统、排水系统等,这此复杂的系统相互交错,需要施工方具有良好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将这此系统有效实用的结合在一起。

(三)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中地基承载的重量较大,导致建筑工程的地面建筑工程量大。近几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频爆发,对高层建筑工程的地基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坚固的地基一方面能够支撑上层建筑的重量,还能有效的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此外,设计建筑地基时,除了考虑它的坚固问题,还要重视地基的综合利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的地下一般设计成地下室、停车场或是商用。

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1)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刘行的,50m以上的高空与10多m高度的作业有质的小同高层建筑札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时不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写下落可以砸死人。

(2)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书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件时有发生。如高层建筑工程,中间作业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高空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三、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配比工程施工前期,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依照设计要求,而且要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等级配报告完成后,按照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终究确定后才能在实际施工时执行改设计配比。管理的关键就是,级配确定后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能够一致,所以在配比选定后必须要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控制这个配比的实际应用,同时在实际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配比监管和市核制度,做到专人专管。

(2)严格控制养护。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注和施工。泵送混凝土的好处是缩短施工周期,某种程度上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某此工程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下降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养护时间不足。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要有专门的制度严格控制养护的时间,做到养护开始到结束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确认。

(3)控制混凝土批次检验制度。每个验收批的混凝土是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会根据相应条件选定混凝土,在这里就会有一个标准差异的问题高层建筑特点决定了其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等存在前后期的差异,所以混凝土试验值的差异性较大,即形成的标准也具有差异,笼统地使用一个批次来评定,势必会有不合格的可能发生,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施工情况来划分批次并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2)垂直度的控制。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 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 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 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 浇筑混凝土 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3)轴线的控制。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 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 200 8mm 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 200mm 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

(4)建筑裂缝的控制。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 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更具复杂性和危险性,必须做好施工管理控制工作,在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开发研制出来,及时掌握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行政单位;公共预算管理;内部报告;框架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104-07

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来看,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并且,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都在迅速增加。相对过去而言,行政单位预算盘子也越来越大,行政单位对于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增加预算透明度有其客观的需求。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管理手段或方式来提升对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获取高质量的信息。但是对企业研究较多的内部报告这样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行政单位得到有效使用的还很少见,理论研究则更加显得滞后。

构建的直接目的是为行政单位内部管理者决策和控制提供相关信息,提高财政透明度和执政公信力,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运作效率和效果。在行政单位构建内部报告体系有其客观的需求,也是会计学理论向前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从理论意义来看,不但完善和丰富行政单位会计的基本理论内容以及基本方法,而且拓展和丰富了内部控制理论。从实用价值来看,在梳理和优化行政单位内部信息传递流程的同时,有助于全面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收支,加强预算控制。

本文拟从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内涵出发,以报告目标为导向,阐明内部报告的基本问题,并在分析目前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个构建适合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框架思路,从而为构建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提供一个有益的探索。

一、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内涵

“内部报告”一词是被人们常用,但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的文献资料不多见。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指出内部报告是内部信息传递的载体,但没有定义内部报告。目前学术界对内部报告的内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本文通过考察大量关于企业内部报告的内涵,并其对“内部报告”进行了语意分析,最后本文对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内涵界定如下: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指的是行政单位内部编制,并且在行政单位内部传递,为行政单位各级次管理者和职员所使用,以满足行政单位运转的需要,特别是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行政单位财务状况、收支情况以及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实现行政单位目标的正式的信息报告,其中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和各式各样的统计报告在内。

这一界定反映了如下四个关键特征:(1) 行政单位内部;(2) 正式地报告;(3) 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人;(4) 内部报告的使用者除了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外还包括其他员工。

二、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基本问题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为行政单位预算控制提供有用信息。从这个目标来看,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应研究的方面,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相联系的问题。

(一)报告主体和对象

内部报告的主体是指内部报告信息的提供者。内部报告信息的需求者构成了内部报告的对象。内部报告的主体和对象都是相对的,即具体到行政单位中的某一级次或者某一个人,既可能是内部报告信息的提供者,即内部报告主体,也可能是内部报告信息的需求者,即内部报告对象。因此,根据行政单位管理职能层次,内部报告的主体和对象通常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和全体员工。

(二)报告内容

由于行政单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范围,因此预算控制作为行政单位主要的管理手段。预算控制和内部报告系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前馈控制,后者是反馈控制,因此预算控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内部报告的内容,所以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内容应当根据行政单位预算内容来编制。

(三)信息质量特征

内部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是内部报告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内部报告目标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内部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是为内部报告目标服务的,同时也是衡量内部报告质量高低的标准。它是联系内部报告目标与内部报告之间的桥梁,对内部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起着约束作用,是提供信息符合内部报告目标的要求。要实现内部报告的目标,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符合以下八个基本要求,即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及时性、灵活性、级次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①相关性。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应当与控制和决策相关,有助于对行政单位的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②可靠性。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应当以行政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活动为依据,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及其结果。

③重要性。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要与内部报告使用者的关注点联系起来,对于重点关注的信息属于重要信息,内部报告应当充分反映。

④及时性 。内部报告所承载的相关性信息必须及时处理和传递。

⑤灵活性。内部报告的形式、格式应当具有灵活性,可以不拘一格,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各种内外部信息。

⑥级次性。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应当区别不同级次的管理层和员工表现出一定的级次性。

⑦可理解性。内部报告应当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符合阅读习惯,便于行政单位各管理层级和全体员工掌握相关信息,正确履行职责。

⑧可比性。行政单位的各种内外部信息应该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报告,同类信息的指标口径应当一致,相互可比。

(四)报告的使用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使用是指内部报告的功能加以利用,以满足行政单位运转的需要。为了实现行政单位的预算目标,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员应该充分有效利用内部报告,及时全面地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同时,要加强绩效考核,并实施问责制度以保障内部报告的有效使用。此外,由于行政单位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性,使用内部报告时要恰当处理信息披露和保密的关系。

三、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报告意识淡薄,信息得不到有效传递

长期以来,作为领报经费的预算单位,行政单位只是按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按照开支标准简单地进行管理,这将使得会计信息偏向于满足预算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而对其本身的财务状况信息披露不足。目前,行政单位编制的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绝大部分反映其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多是为了编表而编表,编制的目的不是为了例行公事就是为了最终完成对外决算会计报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报告系统,更不用说利用内部报告为单位决策、控制、评价、激励而服务了。

(二)内部报告目标太狭隘

目前,行政单位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绝大部分反映其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主要集中在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支出明细、经费支出、交通使用明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另外,有些报告的信息非常零散,不完整。总体来看,上述内部报告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行政单位各级管理层对日益增长的信息的需要。

内部报告目标太狭隘,在一定程度上说,与我国行政单位会计目标定位不全面有关。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的会计目标的界定是:“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结果的需要,有利于单位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行政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这种目标定位只考虑了上对下的要求,不能充分考虑自身对财务信息的需要。

(三)内部报告工作机制不健全,人员及职能不落实

目前,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主体和组织一般限于财会部门,其他部门内部报告的意识淡薄,参与程度非常低,并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报告执行组织和监督组织。特别是监督组织的缺失,使得内部报告可有可无,或者不按照规定的期限报告,甚至不报告,从而导致内部报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一问题不仅在行政单位中普遍存在,而且在企业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单位内部报告工作质量的提高。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可能与我国内部报告研究比较滞后有关,表现在内部报告的理论还很不完善,理论上探讨出的内部报告在实践中缺乏应用和检验;第二,可能与领导对于内部报告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关,虽然单位存在着内部报告制度,但只是空有其表,单位在实际进行日常收支等活动时,根本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报告制度。

(四)报告频率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报告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

行政单位内部报告规定的报告频率没有得到一贯执行,报告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这种情况很普遍。有些报表规定是月报的,有的月份则没有进行月报。相比较而言,上报报表(外部报告)报告频率执行较好,可能与外部监督有关。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内部报告如果需要得到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内部监督机构。

(五)时间滞后,内容不全,缺乏监督

另外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是报告报出时间相当滞后。此外,内部报告的内容不够全面,没有抓住重点。例如,某些重大项目没有进行报告,不利于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内部报告提供的信息要与内部报告使用者的关注点联系起来,对于重点关注的信息属于重要信息,内部报告应当充分反映。造成这些问题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由于内部报告执行组织和内部报告监督组织的缺失,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使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内部报告并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的使用。

四、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思路

在明确了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内涵和基本问题之后,针对目前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确定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需求内容及其需求程度。这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行政单位会计报告方面的文献、对行政单位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途径来确定需求内容和程度,然后着手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行政单位资金运动的特性决定了行政单位与国家预算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分配关系,从而明确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总目标,即最大限度地为行政单位预算控制提供有用信息。在把握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基本问题后,基于预算管理的要求构建三大类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即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经营支出报告和对应关系报告。最后的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实施策略。这可以从内部报告制度建设、内部报告组织机构、内部报告编制和内部报告体系评价四个方面来研究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实施问题。

(一)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的构成

现代公共预算是“控制取向”的 。预算控制是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反映。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与预算控制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在预算标准准确的前提下,预算控制系统为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标准;另一方面,内部预算执行报告系统为预算控制系统提供其执行的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并且反馈给有需要的人员(可能是各级管理者,也可能是基层员工),一是可以有效地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以及责任辨析和业绩考核,二是可以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高公共资金的配置效率,追求支出绩效。所以,如果说预算编制是前馈控制的话,那么内部预算执行报告则是反馈控制,两者相互作用。因此,内部预算执行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费支出报告的构成

经费支出报告,着重从经费支出结构的角度反馈各单位经费项目的使用情况,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单位经费支出表,包括单位经费支出总表和单位经费支出明细表;第二类是处室经费支出表,包括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总表、处室(科室)经费支出明细表和经费支出明细记录表;第三类是经费控制表,包括重点经费额度控制明细表。经费支出报告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反映经费支出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经费支出额度全面的追踪和反馈。

(三)对应关系报告的构成

就勾稽关系而言,对应关系报告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与企业内部报告体系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区别,也是行政单位内部报告比较具体特殊的地方。这是由于政府与企业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来源不同所导致的。对应关系报告分两类:一类是国库与内部预算对应分配表;另一类是预算指标与经费支出关系表。

(四)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实施策略

由于内部报告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新领域,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的内部报告研究均显得很滞后,理论研究还没有跟上实践的需要,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从引入内部报告制度到健全完善内部报告制度需要一个过程。行政单位实施内部报告制度也应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步完善。

五、 结语

本文从行政单位内部报告的内涵出发,以报告目标为导向,阐明内部报告的基本问题,并在分析目前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存在的问题之后,针对行政单位内部报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个构建适合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的框架思路,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做一点有益的探索。

本文认为,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首先要完善理论基础,解决内部报告理论的基本问题;其次,需要结合组织的特点和信息的需求构建内部报告体系;最后,评价内部报告体系的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报告体系。另外,下列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它们为系统研究行政单位内部报告体系提供有益的经验、新的思路和视角:

①内部报告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种手段,既可用于内部会计控制上,也可以用于内部管理控制上;②内部报告系统与对外报告系统是“同宗同源”的关系,都是对同一组织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映和监督进而形成不同的报告形式;③内部报告系统提供的信息应该分级次,服务于相关的管理工作,及时地提供有用的多维信息;④ 内部报告的设计者和提供者不只是财会人员,而是涉及组织的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人员;⑤内部报告的使用者不仅仅是管理层,还包括组织内部的所有人员;⑥内部报告的形式、格式根据需要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⑦要高度重视内部报告的传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