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

第1篇

【关键词】 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分级管理;导师制;新模式

一、前言

研究生作为大学里的高学历精英,研究生教育又是高校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教育,对国家培育专业精英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但要重视研究生文化知识的日常传授,更要注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目前高校主要施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两级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但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面临管理教育新的形势,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例如:研究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两条线,导师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相对不足等现象,本文基于以上原因探索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二、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

1、研究生德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其生活阅历、年龄跨度、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研究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学业生涯、理想抱负水平上各不相同。研究生德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高校制定研究生德育工作增加了复杂度,对如何更好的提升研究生整体的德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2、研究生德育的理解存在差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别教师重视专业知识的教授,轻视研究生德育的开展,片面的认为研究生属于高学历层次,应该具备和高层次学历相对应的德育水平,研究生导师更加注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的完成,往往缺乏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性规划的意识。

3、研究生德育责任不明确

现行高校大都实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两级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往往研究生导师会认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思政系统的事情,自身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业规划,而研究生院(部)制定完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后落实到院(系)的时候,往往院系最后又是落实到学院研究生思政线,这样导致出现研究生德育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4、研究生德育人员相对缺乏

研究生德育工作实行学校、学院两级共管的模式,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建立体系,学院负责具体德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依靠学生工作线的力量,研究生导师参与全过程的较少,导致研究生德育人员相对缺乏,德育工作力量薄弱。

5、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

二级学院在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研究生德育面上的工作,对研究生个体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且对研究生德育的教育集中在某个时间段或某个活动、项目上,对研究生学业生涯也缺乏整体设计,这会导致研究生德育工作方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很好的针对研究生不同生源、不同德育水平的现状来开展有指向性明确的有效设计。

三、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是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整个生涯的科研、毕业论文以及高尚德操的养成,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能够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科学实验,更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研究生导师的主要工作方法在“教”的基础上更在于“导”。所以导师是研究生天然的最合适能全过程监控的德育工作第一负责人。建立“学校―学院―学科―导师―研究生”五级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图1),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对现行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1、学校研究生院(部)负责研究生德育的整体管理和把控

学校研究生院(部)作为一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研究生德育的整体把关工作,协调各院(系)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方案,明确每年德育的常规以及重点工作,并对上一年度各院(系)德育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价,针对研究生德育的新特点、新常态做出适当调整。

2、学院负责本院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工作落实到学科

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对所在研究生负有直接的德育管理职能,动员和协调学院内部研究生导师提高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意识,完善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奖惩体系,具体工作落实到学科,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力量,聘请德高望重的教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德育导师,通过党建达到育人的功效。

3、学科负责研究生德育的具体落实实施,制定本学科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方案

学科作为学院(系)的下属单位,在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学院(系)具体详细德育工作方案的同时,要更加细化的制定个性化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案,研究生团队要经常、定时开展组会活动,组会活动中不仅交流学术知识,更加关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进展,研究生高尚情操和德操的养成,真正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领航人和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为使研究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摈弃不良浮躁心理,导师不仅需要耐心教育指导,更要鼓励研究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研究生研一阶段课程学习、研二和研三阶段论文开题、实验、写作、答辩各个环节融入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贯穿研究生整个学习生涯,这也需要研究生导师付出巨大的心血。同时,作为研究生的导师,也要自身不断修炼素养,使自身的德操、才学、平易近人、严禁治学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自己的研究生,起到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学校、学院要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5、研究生将受熏陶的德育教育理念转化为研究生日常道德行为

研究生在以导师为主体的分级管理德育模式的教育管理下,自身德育观念得到强化,学术道德、职业道德、自身品德不断提升,这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弟学妹,形成团队内部的良性循环,更加外化为自身习以为常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这种外化的良好习惯反作用于自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将不断地促进自身科研成果的产生,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仅学术水平得到较好的提高,而且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在研究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负有主要责任,而研究生作为精英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未来,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促进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探索,在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将能较好的落实导师的主体作用,明确了研究生德育的主要管理层级、管理方式、主要责任人。通过各种工作的开展,德育内容的充实,未来的研究生德育将会有更多的期待、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彭未名,刘晓玲.导师主导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101-103.

[2] 丁江,丁鸣.发挥导师育人优势,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2)105-108.

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 档案管理

一、研究生档案的内涵

研究生档案分为研究生人事档案和研究生工作档案两大类。研究生人事档案包含研究生入学前档案(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入学档案(报考研究生登记表、初试、复试成绩等有关材料)以及研究生学习和生活的记录材料,是重要的档案资料。研究生工作档案(含工作计划)全部程序主要根据上级下达的通知精神或文件形成的有关文件和资料,主要包括招生、学籍、教学、培养、学位、导师、就业、学位申请等各项工作。

二、研究生档案的特点

1.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

迄今为止,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针对学生档案国家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归档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各高校对于学生档案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也表现出区域性特点,研究生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由学校自行制定。

2.学生的管理机构不同

由于学校的规模和研究生数量的差别,学校管理制度不同,学校对于研究生的管理也不尽一致,有些学校属于一级管理,而有些学校属于二级管理。

3.有部分往届生的档案

由于研究生的招考面向社会,那么会有一部分的社会生源,其档案由于已经由学籍档案转为人事档案,学校在招收学生,需要调取其档案并进行整理,以便在校的信息记录。

4.高校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

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同其他档案管理之所以不同,在于其形成过程的长期性、多样性和阶段性。一是形成时间长。二是经手人数多且形式多样。三是培养分段进行。研究生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的学位课程集中学习、参加科研项目和科研能力由弱到强的培养、完成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等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会产生与其他阶段相互联系的学位档案材料。

三、研究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传递不规范

由于各个学校和省份之间对于档案管理的规定不同,所以研究生入校档案传递工作十分混乱,增加了档案丢失、损坏的危险,并且不利于研究生就读学校对于档案的统一整理。

2.管理机构混乱

目前,全国高校人事档案有三种管理模式:有的高校是由各院(系)管理;有的高校研究生档案由研究生院管理,本科生档案由学生工作处管理;有的高校是统一由学校档案机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容易导致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混乱。

3.导师的考察没有纳入档案

研究生在校期间,一个很重要的考察者就是导师,研究生档案管理中没有体现,导师对学生表现的定性评价。

4.档案内容

(1)真实度不高

档案内容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真实度不高,用人单位对档案也持有怀疑态度。

(2)格式单一化

高校学生档案无统一规定,所以各个学校就根据省内或本校的规定对档案进行管理,只是有一些格式化的表格、资料,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特点。

5.无法为就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中国有着人数众多的毕业生背景下,学生的档案成为用人单位进行筛选的一个重要的资料来源,而由于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档案无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后备支持。

四、研究生档案管理的建议

1.制定适合本校的研究生档案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校的管理规定,才能保证研究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使档案的内容能够全面反映学生情况

通过增加更多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内容,体现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学术水平,为就业进程中档案审核做好充分的准备。

3.档案管理中推出新的信息系统

在诸多关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文献中都提到,要将先进的科技系统应用到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极其复杂,涉及的数量大、内容多,并且需要根据时间进行更新和改进,所以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就可以省去很多工作。如研究生进行的科研项目就可以利用专门的系统进行统计和记录,能够全面反映其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这样的高科技可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

参考文献:

[1]金俊兰.加强高校研究生档案管理的探讨.高教论坛

[2]彭劲.高校学生档案采用纳入式管理模式再探.兰台世界,2012(2)

第3篇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19-02

一、构建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必要性

1.高职学生特点所需。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自我管理不严,迟到、旷课严重,传统学生过程管理无法监督。教育学有个观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手段。

2.高职学生工作适应新时期所需。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多校区,学生规模上万;管理职能增加,由单一的管理教育向服务转变,如学生资助管理、绿色通道、心理健康建档筛查等。这些都需要打破传统纸质办公、手工作业的固有模式。

3.信息化发展必然。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软件技术的推广,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的“热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应用和升级已是大家研讨的重点对象。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是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二、现有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统体系不完善,功能单一,覆盖面窄。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推行“数字化”校园工程,但主要集中在网络建设、网络使用,保证学生、教学上网需要,对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考虑较少,大多数学校仅限于教务管理系统、财务收费系统等,部分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也仅停留于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简单功能上。

2.各系统数据库不统一,数据不一。由于高职学生中途退学、休学,甚至不管学籍,一走了之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导致学校很难对在校学生说出一个准确数字。主要是因为各系统建立的时间不一、开发公司不一,导致数据库接口不开放,基础数据不能及时共享等。

3.应用推广度不够。目前部分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公司开发成品,直接拿到各学校使用,但不同单位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不一,未进行有针对的二次开发,导致“水土不服”,并未提升工作效率,反而增重负责,导致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和学生等不愿使用。

三、构建新型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

1.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构建本系统的主要思想就是“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如一:学生日常管理子系统中对学生考勤管理,可以采用指纹打卡或教师课堂考勤网上录入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如果一个学生课堂缺勤达到不同数量,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对其个人进行警示,同时辅导员、任课教师也可看到其出勤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管理。

2.数据接口统一,数据共享。构建此系统时打破原有的数据接口不统一,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的问题。系统统一规划,共享数据接口,数据库采用SQL2005或Oracle,不同子系统可以数据互访互调。

3.体系完善,结构清晰。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工作职责与特点,为更加合理有效第构建管理信息化体系,把体系分为“1个核心数据库,4个管理模块系统,10个子系统”。“1个核心数据库”即为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中心;“4个管理模块系统”即根据学生管理工作职责与需要,分为“学生管理”、“学生成长与服务”、“学生个人评价”和“管理绩效”四个管理模块系统。

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各子系统功能简介

针对高职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权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包含了我们前面所提及的全部核心系统和子系统(功能系统),现在就各主要模块的基本功能作一个简要分析。

1.核心系统。核心系统同时作为一个数据中心,主要提供全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处理、存储、交换,以及用户管理等功能,其数据中心所拥有的数据不仅包含学生自身的各种信息,而且包括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文件资料。它没有直接的用户,但又同时为所有使用本系统的用户提供服务。信息系统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维护,以保障其持续正常运行。

2.信息系统。主要有关学生相关信息的平台,并且按院、部门、单个学生来、查询、审核。

3.学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学生基础信息管理,采用系统编号的管理模式。主要提供对学号、学生身份证、学生家庭信息、学生简历、学生在校异动、学生联系方式的查询服务。

4.公寓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学生入住、学生寝室调换、学生退寝等,主要管理者为公寓管理部门,主要权限为调用数据中心学生学号、考生号等信息进行学生入住、对学生在公寓住宿情况的统计、修改、审核、统计等。

5.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学生档案入校后的管理、主要管理者为学校学生及二级院系学生事务办公室,含档案入库、退学、休学、毕业离校档案的管理,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6.学生就业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就业数据的管理、主要管理者为学校就业与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含学生投放简历、学生就业情况、学生创业情况的管理,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7.学生奖惩管理系统。包括学生处分管理、学生奖学金评定系统和学生三优评定系统、学生违纪记录系统。

8.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主要是帮助学生在生源地、绿色通道等有关学生资助方面的事务,将相关信息传送给财务系统,并可以进行录入、修改、审核、统计等。

本文从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出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和特点。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设计完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并对系统模块进行解释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胡红霞,孟治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2]纪楠.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科技向导,2012,(08).

[3]倪玉林.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研究[J].中国外资,2011,(05).

[4]杨晶晶.爱心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5]吕爱玲.浅谈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