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院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计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院计量管理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医院计量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计量管理;计量器具;计量档案;检定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132-03

Research onthe pattern of the medical metrological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YE Jian-hong, WANG Xue-tao, WANG Hui, DING Zhe-yao, DUAN Lei, LAO Jin-fang

(Medical Equipment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Guangzhou510120,China)

[Abstract] In ba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of metrological work in hospital at present, we introduce its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y, and illustrate our executive measures on the metrological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hoping the better idea from the same profession on it.

[Key words] Metrological management; Metrological equipment; Metrological archives; Appraisal

医学计量管理是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在医学诊断、临床治疗、化验分析、药剂配方、预防保健、信息管理、基础医学研究等各方面广泛使用着各种医学计量器具,医学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为此,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同时,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亦将医院的计量器具管理列入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医学计量器具的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 医院医学计量管理的特点

医学计量管理有其规律性和特殊性,只有了解其特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1.1 医学计量管理具有复杂性

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医院计量器具涉及面广,除了做好管理工作外,需要比较广博的计量专业知识;②医院计量管理是依法管理,是按照一定的技术程序进行的强制管理;③医院计量要分类管理,要体现为医疗服务的特征;④医院计量管理是整个计量管理的组成部分,需严格遵守《计量法》的规定,要体现计量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2 医院计量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于临床医疗工作的发展

我国医学计量的管理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在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①医院计量管理难度较大。一方面,医学计量管理有其特殊性,但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医学计量的研究非常薄弱,例如医学诊断、监测患者身体产生的电信号、生理参数、压力图形等,它们很多属于计量的量值,对这些患者的计量参数的监测,国内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国外在这方面却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2]。另一方面,目前行政主管部门尚无针对医学计量管理的专门法规和技术规范,导致了医院计量管理的难度增加和一小部分计量器具没有检测标准。②我国长期的医疗卫生制度使部分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计量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认为计量管理工作可有可无,甚至认为计量检定费用的支出是一种负担。大部分医务人员只精通医疗技术,不具备工程技术理论或知识结构,很难从根本上理解计量科学的真正的涵义。③部分医院计量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设置计量室,缺乏医院计量管理规定。医院医学计量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具体表现为计量器具失准、失修、失控,强检项目及漏报(检)、不报(检)现象较为普遍。例如,对某市二十几家省市级医疗机构抽查的结果显示,血压计合格率为74%,心电图机、B超仪的合格率为90%,人体秤的合格率仅为56%。

2 我院的医学计量管理措施

计量管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严格规范医学计量是我院整个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在计量管理工作中建立长效机制,责任到设备部、科室两级计量管理人员,进一步把工作做细、做实。

2.1 制定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医院计量管理网络

医院和设备部健全了医学计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记录、证书制度,新购计量器具的验收和旧计量器具的报废制度,计量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环境卫生和安全保卫制度等。

我院医疗设备使用范围广,几乎涉及到每个科室,只有健全计量管理组织,才能使医疗设备安全准确地使用,最大限度地为病人服务,我院医学计量分级管理网络如图1所示。

各个管理层次的基本职能为:计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计量管理的领导工作,宣传执行计量法及上级有关计量法规,组织全院计量人员参加业务学习、考核及技术交流,组织编写医院计量工作计划和年度计量器具的更新、封存、报废等计划,经院长批准并组织实施;设备部计量管理小组负责宣传计量法规的有关规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医院计量工作计划,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为100%,负责统计、整理计量报表,严格按规定要求反馈,做到计量报表真实、及时、准确无误;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负责做好本科室计量器具的帐册,定期盘点使帐物相符,协助设备部做好计量器具的检验工作,对不可修复的计量器具提出报废申请。

2.2 医学计量档案管理

计量档案是保证设备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基础,是医院计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志[3]。计量档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设备的调拨、维修和报废等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档案材料要做动态标记,以确保计量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计量档案是与医院设备一一对应的,总体上看,计量档案的数量非常大,它可以向社会机构(个人)提供医疗活动的法律证据,包括司法部门、社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机构、病人家属等。我院计量管理档案内容如表1所示。

上述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建立在设备部计量室,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我院开发了计算机计量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按帐目类别划分为台帐、总帐、分户帐和分类帐四个模块,该系统能够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汇总,按检定级别把到期的医疗器具分为自检、区检、市检和省检四类,并按使用科室、设备分类、受检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是否在用、是否报废等进行分类汇总。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学计量管理水平,加强了计量器具全过程的动态监控,解决了手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复杂、繁琐、周检安排难、统计查询效率低下且错误率高的问题。

2.3 医学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

先进的医疗设备越来越成为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检测病人获取的定性或定量的参数一般均作为医学诊断治疗的依据,因此,医学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从设备购置、验收、使用、检定、保养、维修、报废等环节实施全程监控,努力做好医学计量器具的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

2.3.1 首检医疗设备按一定程序购置入医院后,首先对设备的检定级别进行分类。属于自检的设备,在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由设备部计量管理员对设备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和验收,各项指标合格后在检验单上签字确认方可使用。属于上级计量主管部门检测的设备,需提前申请对设备的检测和验收。对于长期未用设备开启使用时,按新购设备的程序处理。

2.3.2 周检和巡检医疗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其性能指标、技术参数会随使用时间、工作环境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严格执行周期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周期检定可发现并调整性能指标的变化,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停止使用,进行维修,避免计量器具带病工作。对使用频率高而又容易失准的计量器具,如血压计、氧气流量表等,在检定合格期内,我院坚持由设备部计量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使用科室巡查、随机抽检和校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于我院所有受检计量器具质量控制的效果,我们采用计量检定一次合格率和受检率来评价[4]。

计量检定一次合格率(α)的定义:一定计量检定周期内,对某单位医用测量仪器、诊疗设备进行第一次计量检定时的合格率。

2006年,我院在用计量器具645台(件),计量检定一次性合格率为99.0%,受检率为100%,计量器具良好的质量控制工作为医院的医疗活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3.3 保养和维修后检定我院对医疗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度,对计量器具保养完成后,要马上进行计量检定。对于出现故障的计量器具要及时发现,认真维修,并准确评价维修后器具的质量性能,计量管理员会同工程师现场得出继续使用、停止使用、报废淘汰的结论,并登记于计量管理档案。

计量管理工作是医院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抓好计量管理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各种因素,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现代医疗服务只有建立良好的计量管理控制程序,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诊断或治疗不准确的可能性,使医疗服务处于最佳状态[5]。同时,由于现代诊断及治疗手段的工程技术化,医学计量管理会在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主体的现代化医院建设中显示出更重要的意义。由于我院近年来计量管理工作的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组织落实等因素,初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使医学计量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子琴.加强医学计量促进医疗质量提高[J].中国医学装备,2006,3(9):45-46.

[2]王玉平,杨彦琴.医学计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5,4(9):54-55.

[3]谢申菊,黄翠萍.加强医院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J].中国计量,2003,6:23-24.

[4] Schiele F, Ferard G, Lessinger JM, et al. Application to the measurement of enzymatic activities used in prevention,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monitoring[J]. Ann Biol Clin (Paris), 2001,59(3):291-295.

[5] 陈同鉴.国际评审经验与我国医院评审思路的转变[J].医院管理杂志,2004,11(1):1-4.

第2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 计量管理 科学规范 信息化 质量控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规定,医疗卫生单位使用的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计量器具,如辐射源、激光源、超声源、心电图机、麻醉机、呼吸机、血压计等,都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必须接受质监部门的定点、定期检定[1]。若计量设备超过检定周期,则医师无权使用,患者亦有权拒绝医师使用该医疗设备为其检查身体。此外,原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也对医疗设备的计量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需加强计量设备检定管理,需具备相关规章制度、计量设备台账、定期检定记录、维修记录等,在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有计量检定合格标志且在有效期内,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计量设备,无因计量错误原因所致的医疗安全事件[2]。由此可见,医疗设备计量在医院管理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1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医师通常会借助多种医疗设备,小到体温计、血压计,大到CT、MRI,其中的任何一件医疗设备出现误差,均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放射性医疗设备(如X光机)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射线,剂量过小无法检出病灶位置,剂量过大又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而在抢救过程中使用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更不能发生差错,因此,医院须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检定,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措施2.1 引起领导重视,完善规章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颁布使得医疗设备的计量成为一项法制性、强制性的工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愈发受到医院的重视。近年来,在盐城市盐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盐城市计量测试所、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各级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我院成立了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的计量管理小组,设立了设备科计量室,各科室设兼职计量员,制定了计量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设备科每年将计量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中,月度内审或季度内审时质量管理办公室会对计量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反馈的问题会及时整改到位。2019年,我院获得“医学计量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这是对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计量认知度

计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较多种类的医疗设备和多个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是计量设备最直接的使用者,其工作素养直接影响计量检定的结果。在平时工作中,我院利用内网、企业微信等工作平台在广大职工中宣传普及计量相关知识,强调计量法规及检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联合护理部、临床使用科室的兼职计量内审员按需开展计量工作技术培训,进一步深化认识。此外,我院领导十分重视对计量内审员的培养,多次安排相关人员参加计量内审员培训,及时传达计量最新规定,与其他医院开展计量管理交流会,取长补短,努力造就一支业务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我院计量管理水平。

2.3 认真开展强检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

近两年,国家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目录进行了多次调整,有部分计量器具被划出强制检定范围,但我院依然沿用以往的计量检定目录,未删减任何计量设备。为方便统一管理,我院计量内审员制定了详细的计量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不同种类,每年8月上旬邀请盐城市计量测试所的工作人员来院对监护仪、心电图机、注射泵、婴儿培养箱、氧气吸入器等常规医疗设备及衡器进行周期检定;8月下旬邀请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来院对MRI、CT、彩超等大型计量器具及高频手术电刀、呼吸机、麻醉机等精密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一律贴上绿色合格标签,标明有效期,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及时维修,对完全无维修价值的计量器具会及时撤离现场,作报废处理。

我院2020年度计量检定工作已经完成,南北院区共检定计量器具约3 500台件(含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氧气吸入器等),与以往的人工登记方式不同,今年以医疗设备管理软件中自动生成的计量台账为基础,查漏补缺,受检率明显提高。检定过程中,计量内审员全程陪同并作记录,及时更新计量台账。科室的兼职计量内审员会按照更新后的台账逐台检查自己科室的计量设备,避免出现漏检、漏贴合格标签的现象,若发现漏检医疗设备,则及时上报设备科汇总,联系检测机构补检,确保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100%。

2.4 加强医疗设备计量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无处不在,如医学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等,其为临床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大多数医疗设备的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周期检定计划等都还处于传统的纸质建档阶段,储存查阅均不方便,且易丢失,故十分必要建立医疗设备计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我院设备科购入了一套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软件,投入使用已近一年,实现了各管理环节全程数字化。该软件包含单独的计量管理模块,设有计量计划、计量实施等功能,不仅可记录计量证书编号、检定时间、检定周期、领用科室等信息,还可根据检定时间生成下次检定计划,并设有计量提醒功能,按照近7、30 d内需计量的医疗设备予以提醒,并按不同颜色标注,具有方便快捷、不易发生漏检等优点。

3 对医疗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目前,我院引进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软件仍处于摸索试用阶段,很多功能尚待开发,在医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方面还需继续努力。现结合我院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强计量检定与质量控制的配合

在经过维修交付科室使用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检查医疗设备的性能和电气安全,确保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医疗设备的计量校验周期是每年一次,故难以保证其在日常使用时的质量状况,对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的用于生命支持的抢救类医疗设备而言,应缩短其检定周期,检测机构虽可偶尔提供报检服务,但实际操作时会耽误时间,而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正好与此互补[3]。工程技术人员可结合计量时间,并根据医疗设备使用频率及运行情况,自主制定质控检测周期,如半年、三个月等,以便尽早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目前,我院可自主检测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高频电刀、血压计及电气安全,加强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协调配合,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可更好地保证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进而可使疾病诊断更加科学、有效。

3.2 自主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

随着医院不断引进新的医疗设备,需计量的医疗设备数量不断增加,每年的计量费用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支出,若更多有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可加入检测行列,即可打破垄断,医院可选择性价比更高、服务更好的检测机构[4]。

3.3 建立计量信息化管理系统

大多数医院的计量档案管理仍是传统的纸质证书、电子表格记录,计量证书每年都会更新,收集查阅时烦琐费时。若检测机构可提供证书的电子扫描件,计量内审员则可将证书直接导入设备管理软件,进而完善电子台账,今后只需通过输入医疗设备型号、序列号,即可在同一屏幕内直观显示该医疗设备的数字档案,包括运行情况、计量结果、维修保养记录等。数字档案可用于数据的对比分析,故能够为医院管理者作购买医疗设备的决策时提供数据支持,更具说服力。

现代化数字医院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从医院的长远发展来看,目前我院迫切需将医用计量器具纳入电子化、信息化及网络化管理,实现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形成医院内部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改善医院的计量管理工作[5]。

4 小结医学计量贯穿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是保证医疗设备准确安全可靠的必要手段,是医院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医院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医学计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将计量检定与质量控制结合起来,完善医院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从而为诊疗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使医学量值更加准确可靠,进而推动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6]。

参考文献

[1]侯黎明,张石磊,贾绍河.加强医院计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提高[J].科学观察,2013(2):83-85.

[2]万磊.计量工作在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3):131-133.

[3]张卓斌,张远林.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计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1):83-84.

[4]张龄文,万军辉.医院计量设备管理的改革实践[J].医疗装备,2017,30(23):94-95.

第3篇

一、认真宣传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纪委的各项规定。

二、大力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廉医教育。坚持每年两次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纪检人员每季一次业务学习,半年一次检查考核,搞好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三、积极接待纪检的来信来访,处理好群众的举报信件工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答复。做好登记和保密工作。[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四、坚持原则,按照党的政策搞好案件的审理调查和处理工作,对上级转来的有关案件的处理不超过一到三个月,并将结果准时报告上级。在办案中,坚持实事求是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依靠支部领导,依靠群众支持,迅速、准确办案,及时结案。

五、纪检干部,要事事处处起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地执行党的政策,遵守党的纪律,加强党性锻练,做好廉政勤政、廉洁行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医院改革开放做出贡献。抓好“三个一”活动,即一个党员交一个朋友;中层干部每周找一个同志谈心;院领导每周深入一个科室,找一个中层干部谈心,解决一个问题。

医院安全制度

一、门卫、巡逻、值班制度:

一、门卫要选派能胜任的人员担任门卫。严守岗位,尽职尽责,单位内部人员凭证件出入,外来联系工作凭证明出入,陪护、探视病人按医院有关规定出入,物资器材和出院病人自代物品凭有关科室出门条放行,车辆出入要接受门卫查询。

巡逻要工作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能处理情况的人担任此项工作,维护医院内部的治安和正常工作秩序。

管钱、管物品的部门必须有人值班,值班人员要有职责,不得使用弱病残和临时工值班。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医技科室也应值班。

二、生产安全制度:

1、医疗上的按照医、护部门制定的制度遵守执行。

电工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证书的方能上岗

,按规定和要求作业,而且具备一定的用电防火知识。配电房系要害部门,应按规定安装安全防范设备和定期对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锅炉操作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和取得证书的方能上岗位,制定操作制度和职责,按规定和要求对锅炉进行检修,清垢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要加强对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违章开车。

计量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管理,切实贯彻《计量法》特根椐有关计量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计量器具管理办法

1、对于医院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对计量器具做到专人鉴定,做到鉴定有记录,发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3、计量器具定期送计量检测员鉴定,做到鉴定有记录,发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二、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

1、计量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到随叫随到。

2、计量人员要经专业培训,持有证书。

三、计量器具周期鉴定制度

1、对于各种计量器具要定期强行鉴定,普通器械半年一次,精密器械三个月一次。

2、对于被检器具要做出评定,如合格、降级使用和报废等。

3、对被检器具要做详细记录,建立计量档案,发有关证书。

审计室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对财务收入、支出及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经常性审计监督,做到:

1、对财务收入,支出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

2、对经济活动,能开展事前控制环节,事后清查性审计,并有记录,有分析并选择性反馈。

3、每半年进行一次初审,年终进行终审。

二、对资金、资产的安全,完善以及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至少进行两次较系统的监督检查,并有记录。

三、经常检查评估资金,财产的使用效益,提出改进建议,做到每季进行一次效益分析并提供分析报告。

四、对有重大损失浪费,贪污盗窃的严重违犯财经法规的问题做到:

1、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2、根椐情节提出处理建议。

五、对审计对象做到:真实、合法、合理、有效及正确。

六、对审计工作,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实事求事,对等困难要坚定沉着,善于解决。

七、全心全意做好审计工作,为医院的发展,扩大两个效益,护航保架。

财务科工作制度

一、正确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责,奉公守法,同一切贪污盗窃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

二、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几是预算以外的,无计划的开支,应坚持杜绝,对于临时性的必须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三、根据事业计划,正确及时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计划(预算),办理会计业务,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报表。

四、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会同有关科室做好经济核算的管理工作。

五、一切对外采购开支,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 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出差或因公借支,须经主管部门领导签字,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帐、报销手续。

六、会计人员要及时办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减少呆帐。

七、财务科应与有关科室配合,定期对房屋、设备、家具、药品、器材等资产进行经常性监督,及时清查库房,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积压和浪费。

八、每日收入现金及时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起过银行规定限期额,出纳和收费人员不得以长补短,如有差错,由经手人详细登记,每月集中讨论,找出原因及领导批示处理。

九、原证凭证、帐本、工资册、财务报表等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均按财政部门办理。

财产管理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与计价

1、医院固定资产一般分为类。(1)房屋及建筑物类;(2)贵重仪器设备;(3)一般专用设备类;(4)家俱类;(5)被服装具类;(6)交通工具类;(7)图书类;(8)其他设备类。

2、固定资产的价值不能随意确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计划。

(1)新建、购入和调入固定资产,分别按造价、购价的调拨价入张。购入和调入所发生的运杂费,不计入资产原值,可直接列支有关科目。

(2)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工料费,计算入帐。

(3)无偿调入和旧有固定资产,如无法查明原值,可估价入帐。

(4)调出、变卖和报废的固定资产经院领导批准后,均可帐面原值销帐。

二、固定资产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1、医院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应设置“固定资产”总帐科目。本科目下设八个一般明细科目。

2、本科目属资金占用科目,核算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本科目借方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加、盘盈,贷方登记固定资产的减少、报废、盘盈、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3、固定资产购入应及时验收入库、分类、编号、登记入帐。交付使用,应建立使用分布卡片。

4、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进行盘点,经常深入实际了解和掌握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完好状况及使用状况都有重要作用。

医务科工作制度

一、根据院长工作计划要求,定期拟定医疗、教学、科研、培训等专业业务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组织各医疗、医技科室进行正常的医疗业务工作,协调各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联系,组织重大手术和危重病人会诊抢救、督促和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供应及管理。

三、具体实施技术管理。定期分析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研究改进措施,抓好重点科技术建设,搞好协作、加强技术培训,改善设备条件,大力开展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保证专科技术建设的不断发展。

四、加强基础医疗工作的管理,不断提高基础医疗工作的质量,尤其对病历书写和无菌技术操作等严格督促检查。

五、督促检查业务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和各级各类业务人员职责的贯彻执行。

六、积极做好医疗事故与差错的防范工作,对已发生的医疗事故要及时调查,组织讨论,并向院长提出处理意见,不断改进医疗工作和医疗作风。

七、组织实施医疗业务干部的培训,制定长远和短期的培训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业务水平,定期进行医疗业务干部的业务考核,并建立好卫生技术干部的技术档案。

具体负责进修医生和实习医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八、组织管理医院科研工作,督促检查科研计划的落实,组织科研项目的设计,人员安排,条件的提供,成果的鉴定和应用推广,协助院学术委员会开展学术活动,活跃学术空气,组织科技情报的收集、分析、复制、交流和利用工作。

九、经常深入医疗业务科室,及时了解医疗工作情况,向院长汇报,提供改进医疗业务活动的建意,保证以医疗为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负责处理院内外医务行政工作的联系,邀请专家会诊,协助分管副院长派遣医疗外出任务。

十一、接待医疗业务方面的来信来访和参观访问事宜。

十二、保证救护车辆医疗专用,做好调度工作。

十三、领导所属单位的工作。

十四、管理好医疗业务方面的各类委员会的工作、发挥各类委员会的业务管理、技术监督和业务检查、评定、考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类业务委员会研究、讨论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十五、对临床、医疗科室的医疗质量、业务管理、工作效率等工作按即定考核方案定期给以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挂勾,报经财务科实施奖金发放,每月考核结果在院周会上给以讲评,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院护理部工作制度

一、根据院长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经常督促检查护理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三、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等。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余教育和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定期进行护理业务技术的考核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做好病房管理,达到整洁、 肃静、安全、舒适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格化。

六、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的请领、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七、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预防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环境保护制度

1、做好垃圾的分类管理工作,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

2、对一次性医疗用品按上级有关单位要求处理。

3、严格控制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使医源性污水得到达标排放。

4、加强锅炉的燃料管理,做到无烟尘排放。

人权保障制度

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按劳动法要求执行。

2、按时足额上交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

3、按规定执行产妇休假及产后岗位调整。

4、尊重个人隐私,为患者保守秘密。

廉政建设制度

一、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不循私舞弊,自觉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维护党纪和法律的尊严。

二、增强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准把职权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变为有偿服务,坚决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和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发生。

三、忠于职守,不兼任经济实体职务,不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四、公务活动公开,严禁公款大吃大喝,不准用公款旅游,不准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

五、严禁收受红包,接受回扣、提成,严禁通过介绍病人、处方收取不正当利益,严禁开搭车药、搭车检查、不合理检查。

六、不得从事任何药品,医疗器械的推销、中介活动、不得通过打招呼、批条子,推销人情药品,高价药品。

七、严格遵守财会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三人会签制度,不搞任人唯亲。

八、公务接待本着节俭原则,从严把关,从严控制陪客人员。

第4篇

成本控制的具体目的就是降低相应的耗费、增加相应的效益,凡是那些各责任中心进行成本控制的每个员工都要对成本进行相应的控制活动。成本控制涉及到医院的每一个员工以及每一个岗位。要在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下,充分调动和发挥相关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够充分做好成本控制的工作。

先进技术与传统做法相结合的原则要设计合理的数据流程以及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将相关的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会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信息质量进行核算。例如可以利用那些功能齐全以及结构合理的成本核算的软件,建立起一个进行成本核算的计算机网络,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及管理理念。成本核算离不开相应的基础数据,它的来源还必须依靠传统的做法。

其他还要遵循相应的因地制宜原则、全面性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原则。

医院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

对材料费用进行控制材料费用的消耗定额,是进行成本计划指标确定的基础,也是对材料的消耗费用进行日常控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依据。医院应对各类材料制定相应的消耗定额,对出库供应加强相应的控制,在领取时要严格按照有关定额以及限额,同时还要对领用的材料进行时时的跟踪控制,当发现相应的材料浪费时,应当对有关的定额进行及时的调整,对于那些超定额或限额时候领用的,一定要进行相关的批准手续进行办理,材料费用的定额和限额必须要确保能在保证相关的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地制定。还要严格控制在存储过程产生的材料损耗。

对人员费用进行控制在医疗药品成本中人员费用的的比重相对较大,在一些医院存在着人员超编的现象,结果造成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弊端,同时相应的人员费用也会超支,进而增加相应的成本费用,降低相应的效益。因此,为了加强对人员费用的相关管理工作,必须对单位定编人员进行确定,同时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定编人数进行外用工的控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人员费用计划的定制。

对公用费用进行控制公用经费的开支项目相对较多,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同时具有很大的节约潜力和管理弹性。因此,要在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消耗定额和消耗比例确定,以收定支等办法,进行资金的合理使用,减少相应的公用费用。

对管理费用进行控制在医院成本管理中管理费用是控制管理工作的重点。管理费用能达到医院总成本比例的20%。要对管理费用进行相关的控制,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组织机构进行精简,降低相应的人员费用支出,对一切可以节约的费用进行节约。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有效的制度,实现对各费用项目的指标分级分口管理工作,明确相关的责任单位。

加强医院成本控制的相关管理对策

树立全成本观念注重成本控制的全面性成本控制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成本控制。医院的任何活动都会发生成本,只有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进行控制,才能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医院决不能因追求成本的降低而影响医疗质量,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必须做到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要兼顾国家、单位和职工的利益,更要兼顾病人的利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为医院配备有关精干的专业人员为充分保证落实对于相关的成本控制任务,对于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医院的运营过程中,要建立一种充分适应医院管理的相关组织机构,对于职能进行合理和科学的配备及划分。同时还要配备一定专业人士对于此项目进行负责,这样能够充分保证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良好实施。

完善相关的基础工作进行成本的核算要求对各成本责任中心的资产进行清晰的占用、对费用开支进行明确的分析,这样就可以对各成本责任中心的相关成本进行有效的归集。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会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的工作,相应的成本核算较为复杂,为了保证成本数据的正确性,就要充分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①在成本中心配备和培训相关的成本核算人员;②对成本中心房屋、设备以及人员等基本资料做好相关的统计与核算工作;③在各成本的责任中心都要进行计量水、电、暖、汽等计量设备的安装工作,要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相关的计量。此外,还要在做好相关的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对相关的数据流程进行规范,例如对于房屋、设备以及人员变动信息的报送工作,对水、电等消耗数据的统计信息的报送,这样,就可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对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成本核算需要处理众多的数据处理,因此单靠手工对数据进行核算是不太现实的。充分利用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对核算程序进行合理的调整,进而对核算数据实现的资源共享,并且对数据进行自动归集,从而保证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能够实现对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将成本中心以及相关员工个人的经济利益与医院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进行良好的结合,进而能够对员工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对于那些努力做好相关的成本管理工作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较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于那些不能够很好地完成相应成本目标任务的有关单位以及个人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这样能够充分保证实现相应的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其他项目的成本目标。

小结

第5篇

[关键词] 5S管理;基础工作;效率;成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138-03

[Abstract] 5S management is a summary of 5 work steps: seiri, seiton, seisou, seiketsu, and shitsuke. Planned promotion of 5S management can specify job sites and goods, sort various kinds of materials, optimize foundation working process, improve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work efficiency of all resources. 5S management can also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of hospital, and improve experienc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effect of 5S management on improvement of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in hospital, and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5S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will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searchers.

[Key words] 5S management;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chievement; Study

5S管理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质教育(shitsuke)5个管理工作的简称[1]。5S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重点是创造工作高效率和整洁的工作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素养[2]。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从基础工作、行业分工、单位特点角度考虑,从2015年1月至今,要求全院各科室从基础工作入手逐步开展5S管理,使基础工作能够流畅有序,各种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实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2015年1~12月的医院开展5S管理的工作成果。

1 推行5S管理工作步骤

1.1 组织和计划

(1)成立工作组织。院级层面,成立医院5S推行委员会,设立培训、宣传、品质等推行委员,负责组织全院5S管理的培训、宣传和检查等工作。科室层面,以各科室为单位,组建5S管理小组,要求全体人员参加。(2)制定工作计划。院级层面,制定医院5S管理工作方案,确定具体目标、工作计划、保障机制和工作要求。科室层面,依据医院5S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本科室5S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及时记录本科室5S管理的检查结果,定期总结,及时改进。

1.2 推行的流程

(1)组织5S管理培训。通过课堂培训、现场培训的方式对5S管理的内涵、推行5S管理的意义、医院对推行5S管理的态度、5S管理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有关的检查和奖励措施等进行培训,并对科室骨干进行重点培养,促进科室5S管理工作的开展。(2)进行5S管理宣传。召开5S动员会,激发职工开展5S管理的热情,从意识上让全体职工,特别是管理层人员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推介会、宣传栏、网站、院刊等形式宣传5S管理理念、方法、效果,使全院职工从思想上对5S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3)规范5S管理内容。医院规范5S管理的内容主要从门诊环境、病房环境、行政办公环境三个方面着手,要求各科室从实际工作出发,规范本科室5S管理内容。下面以病房治疗室和行政办公区为例进行说明。(4)制定5S检查标准。根据各科室5S管理规范的内容,分别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仍以病房治疗室和行政办公区为例进行说明。通过5S管理,不论是治疗室、抢救室、处置室、办公室,还是库房、值班室的物品都达到了分类放置、明确数量、标识醒目、使用方便的目的;卫生清洁,改善了工作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达到了优质、高效、安全的目的[3]。(5)开展评比和奖励。医院组织推行委员会成员,按照制定的检查标准,定期对各科室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汇总,评选优秀科室作为样板科室进行宣传。制定5S管理评比方案,根据检查打分结果评选出不同等次的奖励科室,组织召开表彰大会。(6)建立台账并改进。各科室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的管理方式,建立5S管理工作台账,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台账的形式进行管理,形成发现-解决-改进的良性循环模式,保障5S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见表1、2。

2 分析5S管理应用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物品摆放有条理,减少查找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以病房治疗室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取药差错率、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处理文件差错率为例进行说明。

2.1 考核指标与统计分析

(1)选取5S管理前后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取药差错率、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和处理文件差错率进行考核。①护士物品随意取放率:每周三上午调查护士在治疗室取放物品的情况,调查护士取放物品总数300人次,对前后随意取放数进行比较。②护士取药差错率统计:推行5S管理前一年时间某病区一年的住院患者总数1200例,护士取药发生差错11起;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时间该病区的住院患者总数1320例,护士取药发生差错4起。计算护士取药发生差错与住院患者数比。③行政人员物品随意取放率:每周一下午调查行政人员在办公区取放物品的情况,调查行政人员取放物品总数200人次,对前后随意取放数进行比较。④行政人员处理文件差错率统计:推行5S管理前一年时间办公室一年的文件总数1050份,文件处理差错10份;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时间办公室文件总数1210份,文件处理差错4份。计算文件处理差错与文件总数比。(2)统计学分析:考核指标计量资料用(x±s)表示,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5S管理前后的分类变量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2 效果评价

5S管理是目前现场管理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6]。医院通过推行5S管理,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1)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现场的可视化程度:通过“整顿”工作,工作现场和操作台面变得井然有序,随时能取出想找的物品,节省了寻找物品的时间,工作效率明显提升;通过“整理”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物品,存储空间变得一目了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提高了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主动性:通过“素质教育”,提高了职工遵守既定规则的自觉性,如护士对病区的管理观点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认为病区管理是护士长的责任转变为自觉参与到病区管理中[7]。(3)提高了职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规范工作现场,制定各种物品存放标准,保障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质量,如将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归类保存,使其能处于随时备用的状态,并定时对其状态和质量进行检查,可为患者的抢救和诊治赢得时间,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服务,以降低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率[8]。

随着5S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加快完善了医院“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学管理工作模式。

3 讨论

3.1 推行5S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医院在5S管理推行过程中应用了下列工作方法:(1)现场调查。以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来院访查后反馈的问题结果作为基础资料,同时收集推行5S管理前医院各科室工作现状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查阅文献。一是对国内外有关5S管理方法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包括5S管理的概念、理论、作用、工具、发展等,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总结。二是掌握目前国内医院应用5S管理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学习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经验。(3)问卷设计和调查。对5S管理推进工作进行阶段性的问卷设计和调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4)专家咨询。邀请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来院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邀请其他医院管理人员来院介绍5S管理经验和方法。(5)评分表分析。通过5S管理实施过中各节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定期检查的相关评分表的数据分析,掌握医院5S管理实施效果、工作效率等状况。

3.2 推行5S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医院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推行5S管理,对塑造医院形象、节省工作成本、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操作标准化、加强职工素养教育、创造令患者满意的就医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按照 5S 管理“三定”:定点、定量、定容和“三要素”:场所、方法、标识,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9]。医院通过5S管理为患者和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治疗环境[10]。

3.3 推行5S管理要抓住环节要点

努力提高人员的修养,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5S管理的核心[11];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将无法实施,也坚持不了;故5S管理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员素质[12]。常态化要求日常工作中职工认真执行各区域 5S 整顿制度,讲究“人人5S,处处5S,时时5S”[13]。5S管理工作环节要点。1S整理,要区分出“要”与“不要”的物品,对“不要”的物品进行处理,节省空间,提高工作效率;2S整顿,要把必要的物品按规定定位,摆放整齐,明确标识;3S清扫,要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设备异常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发生,使不足、缺点明显化,保障工作质量;4S清洁,要将前面3S的实施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效果,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5S素养,要人人按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人人养成对任何工作都持认真态度的良好习惯[11]。

5S管理塑造了一流形象,激发员工士气,是从事组织再造,增进工作效率的法宝[14]。5S管理法能有效解决工作场所物品混乱、无序的状况,有效改善药品、物品、设备器械的规范管理,能方便医护操作,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制度标准化、流程合理化[15]。医院通过推行5S管理,规范了基础工作,改进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培养了职工良好的工作素养,为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职工的重视程度、工作习惯的坚持、工作奖惩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是院领导对推行5S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开展工作前做好前期调研,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开展;三是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全院职工持之以恒的坚持。

[参考文献]

[1] 越前行夫. 5S推进法[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10.

[2] 罗冠军,张彦梅. 浅谈5S 活动在门诊外科环境管理中的应用[J]. 心理医生,2015,21(13):254.

[3] 刘素素. 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成果[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31(2):222-223.

[4] 陈锐群. 病区急救车管理创新[J]. 中国医学创新,2011, 8(4):170-171.

[5] 朱文珍. 5S管理法在病房及三室环境管理中的心得体会[J]. 医药前沿,2015,5(17):369-370.

[6] 杨宏强. 5S管理的概念、特点和实施[J]. 科技与管理,2011,13(3):101-104.

[7] 张小春. 5S模式对提升护士责任感的效果分析[J]. 医院管理论坛,2015,32(6): 63-65.

[8] 徐珊珊. 5S管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31(17):161-162.

[9] 章冬梅,倪理琪. 5S 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3,13(6):121-122.

[10] 孙军连. 5S管理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5,28(10):239.

[11] 李家林. 5S精细化管理[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3.

[12] 叶远青,黄华,罗文沈,等. 5S管理在检验科管理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3):260-261.

[13] 薛晨辉. 5S管理在医院设备科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3,26(11):50-51.

[14] 吴少珠,谭瑞珠,李铁花. “5S”护理服务模式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全科护理,2009,7(10):901-902.

第6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85-02随着逐渐深化医疗卫生的改革工作,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等有着较大的需求。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有着较大的关系,重视管理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相对重要的内容[1]。本文就我院工作1年以上的195名护理人员实施定岗分级激励机制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工作1年以上的195名护理人员,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4岁,平均年龄(35.2±3.2)岁。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在1-33年之间,平均工作时间(20.1±2.1)年。其中75名中专学历,110名大专学历,10名本科学历。

1.2方法

1.2.1全面护理人员的工作思想,获得共鸣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定岗分级激励制度主要是为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工作的兴趣,使护理人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得到有效发挥,确保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另外,还应该将奖优惩劣,奖勤罚懒等功能全面发挥,全面挖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并得到充分发挥。

1.2.2对职称责任明确,挂钩奖金系数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督导检查质量控制相连,与检查护理质量的相关标准互相符合,及时找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针对性的整改策略。教学组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帮助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疑难患者、科室护理业务查房、全员护理会诊等方面。

1.2.3构建责任分明管理系统定位分级激励机制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分析护理工作人员不同的工作能力,以护士长(一岗)、责任护士(二岗)、晚夜班护士(三岗)、办公班护士(四岗),同时通过Ⅰ-Ⅳ四个等级划分四岗、三岗以及二岗。

1.2.4将公平竞争制度合理引进通过择优、竞争、公开、公正、公平等方式进行实施,只要是护理人员与竞聘要求互相符合的,都能够参与到报名中。同时在科内对以后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岗位设想、岗位认识等全面公开。考评工作人员对报名竞聘护理人员的岗位的相关知识考试、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等方面进行严格考核,采用民主的方式进行测评,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根据考核成绩,结合本人意愿,综合评定,选择最合适的岗位给予录用。

1.3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以P

2结果

2.1对比患者在定岗分级后的满意率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后,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定岗分级前,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对比患者在定岗分级后的满意率

3讨论

3.1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以往医院主要是根据论资排辈、工龄、职称等进行分配制度的,编制护士以及招聘护士有着相同的工作,但获得的薪水有所差别,护理人员的付出获得同等量的奖金,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所影响[2]。实施定岗分级奖励机制后,根据岗位能力计算奖金系数,明确相关岗位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使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

3.2患者满意率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实施定岗分级后,逐渐强化工作的责任心,主动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治疗的需求全面掌握。同时通过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措施,确保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得到有效增强。通过分析本组研究资料得知,定岗分级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为93.3%,实施定岗分级激励机制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4%,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第7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管理会计

1.医院管理会计内涵意义

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持续深化以及医疗行业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各层级医院均面临更加激烈的考验与挑战。怎样能够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有效缩减财务风险,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财务管理质量则成为医院管理人员应重点考量的问题。医院管理会计学融合了管理会计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经验,在此之上创建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利用规划分析、组织管理、评估控制等方式,可辅助医院分析各类重要的经济指标,明确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措施,利用比对分析掌握薄弱点,推动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应用管理会计可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各类所需的会计信息,使得医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并可缩减医院运行成本投入,推动其向着更加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另外,管理会计应用还可强化财务管理,提升实践工作水平。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仍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应o予全面重视,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作用

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作用在于可有效的预测以及决策,制定周密的计划并细致操作。通过科学方式以及有关理论原理、参考资料、周密计算,把握客观规律进行判断分析,预测医院发展趋势,并为决策制定、近期规划提供优质服务。医院管理会计重要任务在于保证人财物等资源实现最合理科学的配置以及应用,进而最大化创设经济效益。根本目标在于为今后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服务。为确保决策正确科学性,要通过预测提供有用的情报,令医院决策管理人员更加从容的了解未来,将不确定性内容或是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并由各类备选工作方案之中制定最优质的决策。

另外,医院管理会计需要清晰各职能单位责任,有利管控内部经济活动,更加真实全面的评估各个部门具备的医疗水平,并作出快速调节,需要制定完备的工作计划以及考评管理细则。实践操作阶段中则更加具体,需要为医院决策管理层归纳总结以往的医疗信息,依据计划按部就班的组织为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管理会计中应用的财务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决策、本量利分析等方式均为常用的手段,可通过深加工财务信息与再利用,完成对医院整体经济工作的精准预测分析、管理控制、考核评估,令该类职能变成一个综合整体。

3.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科学对策

3.1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当前医院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主体研究领域包括基础性实务工作,并兼顾符合当前医院特征的管理会计创新型发展。为提升实践工作水平,首要环节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创建形成一整套体现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系统。另外,应广泛吸取有关会计研究的工作经验以及取得成果,创建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系统。针对以往的医院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应实施重新评估分析,将问题假设,并汲取精髓内容,同实证研究全面融合,开创形成新型医院管理会计理论系统。另外,需要应用创新型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界同会计实务的有效融合,理论同实践工作的全面融合,令管理会计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

3.2提升管理会计应用重视性,优化工作人员素质水平

医院管理阶层应提升管理会计应用重视性,基于管理会计体现一定特需性,同时不具备法律强制性,因此可依照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特征的具体需要,向内部管理人员提供可多样化选择的工作内容以及管理方式,进而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精准清晰的评估,并对医院未来工作方向进行正确科学的判断,令管理会计可在现代化医院中实现更加广泛的普及应用。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在一定层面对管理会计应用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专业会计员工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不仅需要做到爱岗敬业,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会计人员还应了解医院这一特殊环境,掌握同会计有关的临床知识,丰富工作经历,唯有如此方能确保管理会计应用更加得心应手,激发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在功能与价值。

3.3积极开发管理会计工具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

一般来讲,管理会计要应用到更加复杂多样的分析计算方式,采用专业化的软件工具不仅可确保计算分析的精准性,降低繁重复杂工作量,还可令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更及时精准的为决策管理层提供有关决策以及预算方面的信息,符合管理人员对一些具体信息的需要。为此,专业化的管理会计工具软件成为全面激发医院管理会计的物质基础,并使医院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4优化医院管理会计制度设计

为优化医院管理会计制度设计,首先应提升制度意识,由思想层面为管理层进行细致的讲解,令他们明确应用管理会计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力争获取管理阶层的全面支持与大力拥护,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医院财务管理体制的执行为管理会计的现代化应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夯实了基础,是体现集约型管理的根本保障。医院财务会计应全面遵循一致科学的会计准则以及行业制度,相反管理会计则不需要遵循财务会计的相关法规以及体制,不受工人会计工作准则的影响制约,也就是说可由医院现实状况入手,编制内部会计体制以及管理方式。由时间层面来讲,管理会计可依照内部管理需求明确会计期间,而范畴上可更为灵活的组织各个医院科室或是个人承担应有的经济责任以及工作目标。在工作内容上,可依照医院管理经营的现实需求,有目标的激发医院内部管理会计的工作职能与作用。应用操作方式上,可通过多重计量单位、丰富的采集各类有用的信息数据,从而应用科学技术方法以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实践效益。实践工作中应全面重视医院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的内在差别以及互相联系性,使两种会计工作职能以及体系全面融合,创建形成综合型的管理工作模式,方能为医院管理经营人员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由当前阶段来讲,可依照管理、决策、执行等多层次管理的目标入手,渐渐构成覆盖医院全方位的网络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更新以往传统的围绕财务会计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促进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的报账模式转变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之下的管理经营模式,形成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应采用管理会计的相关原理以及实践方式扩充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内涵以及外延,例如,实施医院本量利研究分析,进行医院风险管理以及存货控制,并应创建医院管理会计科学的组织形式。

另外,医院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建立科学的责任会计体制,进而提升实践工作水平。该项工作中应分级完成经济核算,责任会计则应担任医院各机构部门的责任经济核算工作,职能在于编制预算、日常登记、核算管理、制定责任报告等,同时直接面向总会计师以及财务科长进行负责。应将分析责任业绩看作是工作重点,创建部门管理机制,管理员应作为核算管理的责任人,直接对部门责任人负责,进而构建形成了整体的核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系统,可为医院制定预决算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体制的设计制定对比,医院管理会计欠缺法律约束力,排除单独设定责任会计等监督管理制约以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医院外部的管理监督,最为重要的便是审计单位以及纪律单位的监督核查。应独立于财务部门设定设计机构,并对其进行授权,由制度以及体系上确保审计管理员工享有的独立权利,可依照审计原则从事具体任务,对医院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保证信息的科学真实性。

4.结语

总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应用推广为一类极为庞大复杂的系统任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应全面配合、共同努力,同时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伴随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深入,医院法人治理管理结构应逐步完善,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制度的创建以及国际化医院的层出不穷,更加需要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方能符合新时期医院管理发展的综合需要。为此,医院管理会计只有继续向着现代化、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国际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方能激发其内在功能价值,真正推进我国各类型医院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全面发展、不断升华。 [科]

【参考文献】

[1]焦云娣,刘莹沈.民营医院财务管理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

[2]涂巧先.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2009(06).

[3]陈新中.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8(27).

第8篇

〔关键词〕PDCA方法;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临床医疗服务中引进了大批高端医疗设备,保障这些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是实现医疗服务正常进行、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传统的维修管理办法过于单一,经常出现工作漏洞。而PDCA方法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其有着明确的管理工作核心框架以及基本逻辑,可系统性地指导维修管理工作的落实,有效提升维修管理工作的完善性[1 -2 ]。本研究探讨PDCA方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民医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的125 台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设备都处于医院设备科维修管理范畴内。其中生化分析仪20 台,心电监护仪20 台,呼吸机30 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5 台,其他设备20 台。

1.2 方法

我院在应用PDCA方法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前,以医疗器械设备常规管理方案进行维修管理:不定时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检修、清洁、养护等,在出现部分故障后,展开维修管理工作[2 ]。PDCA方法是一个系统性的循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根据科学的理论落实维修管理工作。PDCA方法共分为4 个阶段。(1)P阶段(Plan),即计划阶段: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包括预防维修、事后维修两个部分,前者是以日常、定期维护为主的维修模式,后者是以排除故障为主的维修模式;在P阶段,我院将以上两种模式结合,并制定出维修管理制度,即专业人员每个月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在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故障,事后维修时间不允许超过7d;每个月上交维修记录,且汇报维修情况。(2)D阶段(Do),即实施阶段:工作人员定期与科室主任、技师沟通,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便科室使用者操作与维护;同时,在设备出现故障后,直至维修完成期间均由医学工程部门工作人员负责;科室使用者在使用中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医学工程部提出维修申请;医学工程部工作人员接到申请后迅速赶到相应科室,核对设备基本信息,并了解设备使用情况,查明故障发生原因;针对处于保修期内的故障设备,由医学工程工作人员通知厂家进行维修,针对已超出保修期的故障设备,由医学工程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维修。(3)C阶段(Check),即检查阶段:在这一阶段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不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考虑到医院使用的设备种类较为复杂,需对医疗设备进行分类,再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维修;在医学工程人员维修结束后,由上一级工程师进行检查,最后由医学工程部主任评估;及时发现维修管理工作实施阶段出现的不规范、落实不到位、效果不达标情况,并根据维修管理工作效果分析工作计划是否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汇总问题作为维修计划的修改指导。(4)A阶段(Act),即反思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总结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反思未达到预期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探究原因,纠正其中错误,以便有效提升维修管理工作水平;针对已达标的工作,则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表扬与激励。

1.3 临床评价

比较应用PDCA方法前后设备的质量分数、档案完整率、运行正常率、维修及时率。(1)质量分数参考维修质量来进行评分,分数范围0 ~100 分,分数愈高维修质量就愈好。(2)档案完整率参考档案记录是否完整来进行计算,共包括完整、较为完整、不完整,档案完整率=(较为完整+完整)/总数×100%。(3)维修及时率参考维修是否及时来进行计算,共包括及时、不及时,维修及时率=及时/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用PDCA方法前后设备的质量分数比较

应用PDCA方法前,设备的质量分数为(92.31 ±0.74)分,高于应用PDCA方法后的(96.89 ±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707 ,P<0.05)。

2.2 应用PDCA方法前后设备档案完整率、运行正常率、维修及时率比较

应用PDCA方法后,125 台设备的档案完整率、运行正常率、维修及时率均高于应用PDCA方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 讨论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医院的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做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阶段,临床将PDCA方法作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方法,根据医疗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流程与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医院医疗设备运行情况的动态变化及时对维修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调整,以此保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3 ]。PDCA方法是管理领域中具有循环特征的科学管理办法,其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反思(Act)4 个阶段的循环往复,随着医疗设备状态的变化调整维修管理工作内容,并在完成每项内容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整改具体的维修管理工作,始终保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序性、全面性,实现对医疗设备故障、异常的提前预防,规避因在医疗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导致设备中断、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4 ];同时,PDCA方法贯彻着系统性思想,实现了维修管理工作每个步骤的紧密衔接,需要工作人员树立系统性思维,严格遵照工作流程落实每项工作内容,从而保障维修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与完整性,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漏洞;此外,PD-CA方法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结合在一起,从计划、组织、实施等多个角度出发,以更多元的角度保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完善性,强化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规避临床医疗服务中的设备安全事故[5 ]。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反映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为避免医疗设备出现事故,减少医疗纠纷,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应正确认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以及PDCA方法应用的价值[6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DCA方法后,125 台设备的质量分数、档案完整率、运行正常率、维修及时率均优于应用PDCA方法前,这4 项指标能够反馈设备的质量情况、状态以及维修管理工作的效果,验证了PDCA方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PDCA方法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设备的质量分数、档案完整率、运行正常率、维修及时率。PDCA方法可以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医院的稳定运行创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海艳,周永帅.应用PDCA方法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25(19):163 -164.

[2 ]王子姝,乔继文.浅析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方法的应用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 ,29(34):381 -382.

[3 ]周嫱,郑大海,邓文艳.PDCA理论在我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 ,34(1):110 -113.

[4 ]戴翔.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中PDCA方法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7):37 -38.

第9篇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降低和控制护理工作中风险的重要管理制度,在急诊科护理实施对于控制急诊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患者和医疗人员人身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树立医院良好的服务形象具有重要作用[1]。下面对我院2012年1――12月间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取2012年1――12月间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实施风险管理前6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后60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7-42岁,男性患者例35,女性患者例25,平均年龄(25.24±4.27)岁,研究组患者年龄18-44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25.34±4.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综合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情况发生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对比。

1.3统计分析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后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情况如下表。从表中对比数据来看,实施风险管理后,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综合满意度提升,治疗与操作熟练度提升,护理质量提升,前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1两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85.0%,而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为1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医院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护理中风险类型多样,造成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制度常规、病区管理、技术操作、设备设施、用药管理、患者护理以及院内感染等,要从这些方面加强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与监督。

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风险管理教育和培训,提升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工作中,树立风险防范的高度意识,掌握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以个案为例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服务,实施人性化关怀措施,提升自我管理及安全保护意识[2]。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内容,给患者讲述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一些观察,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指导,最后还包括患者在出院时对患者的指导,在护士长的组织下,同时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进行一些交流,然后才能对患者开展有计划的健康教育[3]。护士门要进入病房和患者进行广泛的交流,护士可以和患者讨论一些患者比较感兴趣的和喜欢的话题,交流进行得越多,患者和家属更容易接受这些问题。

其次是制定良好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重点,提升医护人员对于新技术护理流程和规范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提升业务熟练度;对呼吸科危重患者实施重点护理;落实强化床头交接班制与护士长每天三次查房制;对护理工作实施班班评估,接班首先评估危重患者,其次是普通患者[4];对于患者的投诉及需求及时记录,报告给相关领导;对有潜在医疗纠纷、特殊患者、疑难危重患者,有护理并发症等,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制定相关工作计划;下班前,互相提醒有没有未完成的工作或需特殊交班的事项。

最后是规范护理物品、仪器的管理。设专人管理,定位放置,随时保证器械处于备用状态,做好灭菌消毒工作。对护理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定各专科仪器操作程序卡,对于不合格仪器、设备、设施、物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增加安全隐患。制定更加完善安全用药管理规定,强化监督和实施,做好药物的存放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桂英,刘国英.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0(10):147-148.

[2]孙琦,张梅.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1):58-59.

第10篇

1.1医疗设备管理缺乏科学性

在大中型医院里均拥有庞大的设备资产,且数量、品种及型号繁多,设备价值昂贵。设备信息化管理重视与否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医院的一些设备投入后存在着技术监管不力,业务流程仅限于办理简单的设备入库、出库手续,基本属于静态数据的管理;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停留在传统的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缺乏跟踪管理及预防性维护的责任、意识以及对高风险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设备的准确性、安全性及稳定性较差。

1.2医疗设备管理缺乏实用性

目前,有的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处于零散管理状态,未能建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资料,不能与医院HRP信息系统各模块进行有效对接,医院相关业务部门不能很好掌握设备资产运作情况,存在着数据不能共享,基础数据不相符的现象。设备档案资料收集、借阅和查询制度不健全,使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重要的技术支持受到影响。

2设备资产HRP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

2.1HRP信息系统

HRP信息系统是医院引入“企业资源计划”的成功管理思想和技术,是医院资源计划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医院提供了决策运行手段和管理平台。HRP系统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与现有HIS系统的有效整合,提升医院设备资产的运作流程、成本管理、设备使用效率及优化资源配置能力。

2.2构建HRP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优势

HRP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更规范化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化和升级,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其优势为:①强化医院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②提升医院的资产运营质量;③实现面向流程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和控制;④提升医院领导的控制能力;⑤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等。HRP信息系统还能够实现设备信息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充分协作,完善医疗设备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有效整合各种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对医疗设备的统筹管理,优化流程,使操作更简单,效率提升。

2.3HRP信息系统运行效果

HRP信息系统建立面向合理流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传统HIS管理功能。通过建立数据交换共享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医疗设备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各应用系统能在应用和数据层面形成一体,消除信息孤岛和协作盲点,提高运行效率。可实现各类信息的连接传输、统计分析、报表生成平台全自动集成;可实现各类设备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使用成本、折旧成本、维修成本、业务成本等“可视化”控制。HRP信息系统对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增强医院活力,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3设备资产HRP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平台设计

HRP信息系统平台的设计应遵循实用性、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安全可靠性、用户界面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原则等。系统对医疗设备实行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静态管理通常针对设备名称、价格、技术资料等静态信息;动态管理则侧重于设备有效生命周期中的使用、维修、计量、折旧及报废等动态信息。基于以上原则要求,系统搭建在医院内部局域网上,设置一台高配置且性能完备的计算机作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机则分布在各职能部门。系统管理主界面分类为“信息录入”、“信息浏览与查询”及“统计图表”3个模块。其中“信息录入”模块设置相关标签控件,分别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维修信息、计量质控信息、报废档案信息等;“信息浏览与查询”模块以列表的方式查看设备的基础信息,并设置全院设备浏览与查询、设备维修浏览与查询和报废设备浏览与查询3个窗口;“统计图表”模块以统计图方式展示数据,设置设备资产统计图、设备台件统计图及设备维修统计图3个窗口。

3.2系统平台扩展

按照HRP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原则要求,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应细化到设备全生命周期工作计划以及设备报表等。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围绕以下功能模块扩展运行。(1)采购模块。HRP信息系统应详细记录设备从计划论证至设备验收等采购全过程所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及工作流程。(2)管理模块。包括对设备入库至盘存等数量和财务的管理,记录设备分布和使用流向等账务信息。(3)在用管理模块。对在用设备的基本数据、附件数据及备注数据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源。(4)质量管理模块。详细记录质量控制下的验收检测、状态检测、稳定性检测、计量检测等日常巡检、日常维修等数据。(5)计量管理模块。系统包括了计量设备基本信息、计量器具检定信息以及计量器具分布、分类和单机的查询。(6)档案管理模块。通过计算机建立完整的索引信息,能够快速便捷地查询设备书面资料和所包含的技术资料。另外还有对设备管理部门的日常内部工作管理模块等。

3.3系统平台应用

(1)采购供应链信息平台。采购供应链管理是以采购医疗设备为基础,通过规范的定点、定价和定货流程,建立医院设备需求和供应商之间的业务关系。通过HRP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将采购信息进行固化,建立流程化、数据化和动态化的供应商信息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强化监管和监控,降低医院采购和运营成本,有效的控制资源风险。

(2)基础数据信息平台。严格按照采购合同条款逐项核实设备的相关信息、技术参数以及整体外观的完整性,并将安装验收环节的基础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载入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和影像及图片信息,以方便随时查询。根据设备名称编制“设备标签”,即条形码标签管理。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一维条形码,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二维条形码技术进行管理,以实现对设备资产的“身份证”式管理并生成“医疗设备信息卡”。

(3)设备档案信息平台。建立好设备资产的基本信息和技术资料等基础信息的分类归档、统计和编号,实现从实物账到财务账的同步,使其采购、库存、资产等前端自动及时产生财务分录,实现对资产的及时监管,解决对账难的问题。完善计划采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资料以及库存和在用设备实物数据资料。库房管理中的账务信息可反映各科室设备成本及维修支出情况;在用设备管理中的信息能够对其详细地跟踪和身份识别;质量管理中的设备维修及检测数据能及时发现与分析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与危险因素。计量管理中的数据信息能够清晰地反映法定计量设备的合格情况。档案管理中的数据资源可提供简洁清晰的检索路径。

4展望

第11篇

在医院制度与管理方面的风险因素包括护理管理工作因素、护理服务与职能因素、各项产生制度及落实上的因素、护理技术操作的不确定性以及产程观察方面的风险因素、母婴同室风险因素、潜在用药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的职业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自身风险因素、风险防范意识、缺乏护患沟通造成的风险、业务技术水平上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构成的风险因素、护理文件的书写因素;产妇个体因素包括妊娠分娩期中的风险因素、产妇家庭与社会方面的因素、应用产科高精端诊疗手段应构成的风险因素。

1.1按照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规范

建立护理风险的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相应职责;制定风险因素与风险事件评估表。加强护理安全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定,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开展护理人员分级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加大督查与风险监控力度;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加强有效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产妇满意度。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实施产程全程陪同,对于危重孕产妇给予加强监护,强化规范化书写护理文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1.2实施护理程序

在工作中发现新风险要及时向风险管理小组的组长汇报,并制定出防范方案;根据实践情况修订原有护理计划;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根据预案计划及时进行控制与解决,事后分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护士长每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估,并及时修订增补护理程序。

1.3观察项目

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产妇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对护理技术的满意率,统计两组各类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同时评估两组护理质控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控评分与产妇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护理风险问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3讨论

产科因其特有的专科性与特殊性,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因素。护理风险可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一旦发生护理风险即可对患者构成伤害,同时医方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甚至是损害声誉。因此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可直接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护理风险管理的主要理念是将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后的被动处理转变为事件发生前的积极性预防。

4总结

第12篇

关键词:医用计量器具 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计量作为民生计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家质监总局列入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医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质监总局每年都把民生计量工作列入计量工作的重点,医学计量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加强医用计量器具管理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客观需求。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用计量器具作为现代化诊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诊疗质量,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的共同意愿、共同的努力和追求。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确保医用计量器具准确、有效、安全的必要手段,是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不可或缺的客观需求。

二、对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计量器具涉及诊断、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过程。临床诊断的正确性除了依靠医生的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医用诊断治疗设备量值的准确性。而医用诊断治疗设备量值的准确性,主要依靠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来确定。对上述医用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性强制检定,合格的准予使用,不合格的进行调试维修或淘汰,防止误诊和伤害,是对医疗质量法定保障的重要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是诊断治疗的科学保证。

临床诊断正确与否取决于医疗检测诊断设备的准确与否和测试方法是否正确以及标准物质的质量和用量。如果计量器具不经检定合格随便使用,就不能正确体现客观病情,必然会造成误诊、错诊和治疗失误,甚至造成患者的伤亡。比如某地有位病人,因长期头疼使用失准的CT机检查,被误诊为脑瘤,给病人做了手术,使病人造成了终身伤残。

如果诊断计量器具失准就不能正确反映患者客观病情,就可能造成误诊、漏诊和治疗失误。如医生使用血压计测量人体血压,血压是否正常是根据血压计测量出的数据为依据的,倘若所用血压计量值不合格,就会对诊治造成影响。如眼球白内障激光治疗仪,治病原理是利用激光能量使病变组织短时间内溶化,达到治疗目的。如果仪器产生的激光能量万一失控变大,可能灼伤眼晶体视网膜,造成永久性的失明伤害。X光机是以产生的X射线照射人体进行诊断的,X射线来源于X光机的辐射源,如照射人体的X射线量过弱,形成诊断失误,造成误诊和延误治疗;如照射人体的X射线量过强,将对患者造成伤害。B超是以超声波进入人体后反射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的图像进行诊断的,超声探测深度不够,达不到病灶位置,就不能形成正确诊断,对于体胖的患者后果更为严重。

2. 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是生化检验分析的技术基础。

对人体组织各种细胞成份的定量测定和分析研究,如常规检查、病理病毒研究、细胞培养、生化分析等都有大量的计量测试仪器。其测试技术水平,测试仪器的可靠性等都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如试剂及标准物质的配制是否合格、方法选择是否得当等,都对检验分析有很大影响。

生化检验的分析是靠测试仪器实现的,生化检验的数据依靠测试仪器显示出来。在诊断方面,检测结果可帮助对疾病的诊断,在治疗方面,检测结果可用于追踪疾病发展过程,检测治疗效果,指导治疗用药,在预后方面,检测结果可提供预后信息。生化检验分析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检测结果也可成为决定性信息,如血型的检验结果就决定可输入什么血型的血液。所以生化检验离不开测试仪器,测试仪器的量值准确性决定了检验质量。

3.医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是药物治疗的科学依据。

现代医学通过计量器具对药物进行分组测定和药理检验,确定治病范围、服用方法、剂量大小及应注意的事项。只有经准确计量,才能给药物以科学结论。如果用药量偏离药典及处方规定的数量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某些人工合成的药物,常有残留造成副作用,大多对人体不利。若用量不准,会造成主病未愈而其它组织器官却受到破坏,导致病变。

4. 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控制伪劣产品流入医院的重要手段。

新购置的医疗设备,只对外观是否破损,附件是否齐全、通电做一般性试验,确定能否开机使用,而没有做必要的技术检测,不能对设备的计量性能及测试量值或输出量值的准确度进行定量检查,致使验收结果不准确,造成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失误,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对新购置医疗设备必须用计量技术检定,进行验收控制,方能有效的防止和杜绝假冒劣质产品进入医院。现在很多医院都在新购置设备时及时和我们联系,进行使用前的检定测试,许多医院负责人都说有计量部门给我们把关,我们对设备的使用很放心。病人对我们进行的医疗设备强制检定工作也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对政府采取的这一作法普遍认可。而目前我市大多数医院也将我们计量部门进行的计量周期检定作为医院评定晋级的首要工作来重视。

三、促进医用计量器具管理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协调发展的有利措施。

我国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从1990年开始起步,经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的长期努力,医疗机构从拒绝拖延消极应付检定逐步转向接受和申请检定。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与医疗质量保证的必然性、重要性已在卫生、计量等部门行成了共识。医疗、计量两行业在我国各地已开展手拉手的活动,并正在逐步交叉、融合。通过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提高和促进医疗质量,正成为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选择。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与提高医疗质量协调发展趋势已基本形成。

1.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1)制定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医院计量管理网络。 医院和设备部健全了医学计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计量标准、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计量检定记录、证书制度,新购计量器具的验收和旧计量器具的报废制度,计量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环境卫生和安全保卫制度等。

各个管理层次的基本职能为:计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计量管理的领导工作,宣传执行计量法及上级有关计量法规,组织全院计量人员参加业务学习、考核及技术交流,组织编写医院计量工作计划和年度计量器具的更新、封存、报废等计划,经院长批准并组织实施;设备部计量管理小组负责宣传计量法规的有关规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医院计量工作计划,确保计量器具受检率为100%,负责统计、整理计量报表,严格按规定要求反馈,做到计量报表真实、及时、准确无误;医疗设备使用科室负责做好本科室计量器具的帐册,定期盘点使帐物相符,协助设备部做好计量器具的检验工作,对不可修复的计量器具提出报废申请。

(2)医学计量档案管理

计量档案是保证设备量值准确可靠的技术基础,是医院计量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志。计量档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设备的调拨、维修和报废等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档案材料要做动态标记,以确保计量档案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计量档案是与医院设备一一对应的,总体上看,计量档案的数量非常大,它可以向社会机构(个人)提供医疗活动的法律证据,包括司法部门、社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机构、病人家属等。上述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建立在设备部计量室,基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我院开发了计算机计量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按帐目类别划分为台帐、总帐、分户帐和分类帐四个模块,该系统能够对计量器具进行分类汇总,按检定级别把到期的医疗器具分为自检、区检、市检和省检四类,并按使用科室、设备分类、受检日期、下次检验日期、是否在用、是否报废等进行分类汇总。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学计量管理水平,加强了计量器具全过程的动态监控,解决了手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复杂、繁琐、周检安排难、统计查询效率低下且错误率高的问题。

2.采取的行政、法律监督手段

(1)加强质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计量检定机构、医疗单位的合作,建立相互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定期沟通制度,确定各自的管理部门和联系人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确保协调发展顺利进行。

(2)加大对计量检定机构的投入,提高计量检定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检定能力。医疗机构使用的绝大部分医疗器械是计量器具,就现在的医用计量器具的检定能力和技术,按需要检定的台件数计算,尚不能满足需要。如果按照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不管是否列入计量器具目录,只要对测量范围、准确度、分辨率、稳定性等计量特性有预期使用性要求,就必须能够检定和校准。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检定/校准/验收与仲裁检测,满足社会需求,提供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法庭辩护、咨询、强检登记备案解释,跟上医疗质量保证需求的步伐,这就需要加大对计量检定机构的投入,提高计量检定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检定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实现检定测试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尽快构建地市检定测试设备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汇集本区域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设备详细数据,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履行计量行政机关信息公开的义务,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增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社会监督压力,推进医用计量器具强制检定与提高医疗质量协调发展。

第1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科室于2014年1月开始将PDCA 循环应用于妇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将2014年1~10月PDCA循环实施后妇科护理管理工作情况列为观察组,期间住院患者816例,年龄15~79岁,平均(44.111.3)岁;回顾性分析2013年1~10月 PDCA 循环实施前的妇科护理管理工作,将其列为对照组,期间住院患者783例,年龄13~77岁,平均(43.510.7)岁。研究期间,本妇科病区收治主要病种构成比相似,期间本科室医疗、护理人员、病区设置、高危药品备置及相关管理制度等未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间收治患者人次、年龄分布、文化层次、病种构成、医护人力资源及高危药品备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妇科高危药品管理风险因素实施PDCA循环,主 要 步 骤 包 括 计 划 (plan)、实 施 (do)、检 验(check)、改进(act)。

1.2.1 计划(plan)确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CQI)的主题,即提高妇科备置高危药品的安全程度,建立妇科高危药品管理CQI小组及三级质控网络,由护士长、质控组长、责任护士组成,并邀请1~2医师担任咨询顾问。CQI小组设立高危药品管理目标,制定加强病区高危药品管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制定高危药品管理措施、检查管理程序,督导具体措施的落实。

1.2.2 实施(do)①合理确定高危药品基数:除抢救用药外,严格控制病房内存放药品的品种及数量,梳理确定必需的高危药物,建立高危药品基数登记本,定期清点、整理,超出基数者移交综合药房。②建立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目录清单:对于高危药品,参照医院《高警讯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管理办法》建立高危药品及相似药品目录清单,包括看似、听似易混淆的药品,并贴上统一配发的标识。③加强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组织科室护士学习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科室备置高危药品的性质、储存、极量、用法、禁忌、不良反应及其识别、处理等,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知识水平及安全用药管理理念,不再盲目的执行医嘱,真正把好临床用药的最后一关。④确保高危药品安全储存:严格按照药品贮存条件存放,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光的要求,防止风化、潮解、变色。应保留药品原有包装,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取药用药时遵循先进先出、近期使用的原则,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高浓度电解质溶液(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必须拥有清楚明了的标签,且采取能够保证安全使用的方式存放。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用专用冰箱分类储存,冷藏室内放置温度计及报警器,按要求调节冰箱温度,以保证冷藏药物的安全、有效。对于毒麻限制类药品凭有资质医生处方领回,专柜、专锁、专人、警示标签管理,若使用剩余液则应注明去向。⑤高危药品使用环节:领用时核对高危药品的名称、数量、使用方法、有效期等,根据使用说明采用标准计量用具进行正确的配置。使用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双人核对5R,即核对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药物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并扫描患者腕带后确保无误后再行使用。认真履行高危药品风险告知流程,护士在使用高危药品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潜在危险及注意事项。对正在使用过程中的高危药品做好床头交接班,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若发现异常立即给予资质范围内的紧急处理,并同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所有操作,均应在相应的登记本中准确记录。

1.2.3 检查(check)根据制定的高危药品安全管理质量标准,护士长、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包括检查高危药品的标识、摆放、基数管理、用药记录,以及高危药品发生的接近差错、用药差错和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情况等,对存在问题当场反馈,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2.4 改进(act)每月根据质控小组的检查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价、总结,重点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总结分析。除督促整改外,还应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列入下一PDCA循环之中,持续改进高危药品管理工作质量。

1.3 评价指标①高危药品管理相关负性事件,包括高危药品失效、基数不符、标识不清/不全、存放不当、高危药品临界差错等。②药品护理管理评分,采用自行设计的《药品护理管理与安全评分表》对病区药品护理管理与安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药品使用标准化流程、查对、不良事件报告等项目,满分100分。③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通用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于患者出院前调查,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药品管理相关负性事件PDCA循环引入至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后,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的安全意识,高危药品管理逐步规范,两组高危药品管理相关负性事件比较见表1,可见除药品失效外,观察组高危药品基数不符、标识不清/不全、存放不当、临界差错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P0.05),提示观察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

2.2 药品护理管理观察组与对照组药品护理管理评分分别为(95.222.00)分、(87.384.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27,P0.05)。这提示经过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PDCA 循环,不仅有效提升了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程度,也促进了普通药品护理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7.461.20)分、(90.713.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10,P0.05)。这提示经过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PDCA 循环,也有效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3 讨论

第14篇

关键词:聚类分析;量化管理;多维变量;PMS系统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7-0128-02

俗话说:物以类聚,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等各种现象中,存在着大量分类研究的问题。假如您属于市场体系,需要研究上海市手机通讯市场的分布规律,这就要针对上海各个区域市场总量状况、不同手机款式、不同销售量、不同消费人群等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后,最终得到关于手机市场的分类。另外在生活中也不乏需要进行变量聚类的实例,比如高校可以运用系统聚类法中的最短距离法,按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三项指标将学生分成四类,即优、良、中、一般,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根据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方法简介

传统的分类方法起源很早,但利用统计数学和计算机对复杂对象进行定量分类的方法仅有约三十年的历史。过去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定性分类处理,致使许多分类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很好地提示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差别与联系,特别是对于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为了克服定性分类的不足,引入统计数学后形成了数值分类法。

数值分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知研究对象的分类情况,需将某些未知个体正确地归属于其中某一类,这称为有师分类或判别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二是研究对象不存在事前分类的情况,而将数据进行结构性分类,是一种无师分类或称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对象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类别的聚合,在进行聚类分析前,这些类别是隐蔽的,能分为多少种类别事先也是不知道的。聚类分析的结果是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

文中介绍聚类分析中最重要的系统聚类法,其过程是:聚类开始时,样本中的各个样品(或变量)自成一类;通过计算样品间的相似性,把其中最相似的两个样品进行合并,合并后,类的数目就减少一个;重新计算类与类之间的相似性,再选择其中最相似的两类进行合并,……,这种计算、合并的过程重复进行,直至所有的样品归为一类。

根据分类对象的不同可把聚类分析分为样品聚类(Q型聚类)和变量聚类(R型聚类)。本文属于样品聚类,就是对样本单位的观测量或特征进行聚类。不同的分析目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指标(变量)作为分类的依据。

2聚类分析的三个步骤

2.1数据变换处理

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原始数据进行一些相互比较运算,但由于计量单位的不同会对数据值造成影响,因此首先进行原始数据的变换处理。

2.2计算聚类统计量

聚类统计量是根据变换以后的数据计算得到的一个新数据。它用于表明各样品或变量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最常用的统计量有距离和相似系数两种。

2.3选择聚类方法

根据聚类统计量,运用一定的聚类方法,将关系密切的样品或变量聚为一类,将关系不密切的样品或变量加以区分。选择聚类方法是聚类分析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分析步骤和推导过程

3.1原始数据收集

全部来自PMS系统,收集了某部门的八个项目在2010-1-1~2010-4-20期间数据:

项目名称 项目人数

(人) 实际工作量

(小时) 剩余工作量 总任务数

(个) 已经完成任务数 按时完成任务数 延期完成任务数 提前完成任务数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项目A 8 80.00 2893.38 9 0 0 0 0

项目B 16 657.00 3958.08 12 1 0 1 0

项目C 23 10890.00 -246.16 84 50 38 5 7

项目D 25 5605.50 3141.82 93 54 30 7 17

项目E 23 6951.50 -1481.23 46 16 10 3 3

项目F 21 1652.00 -45.46 18 12 5 6 1

项目G 10 1426.40 879.20 24 8 1 4 3

项目H 19 928.00 103.75 9 0 0 0 0

3.2数据变换

采用最常用的标准化变换方法,即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Z分数(Z score)。

计算公式为:Xij'=,其中表示样本均值,Sj表示样本标准差。

为简化起见,不再详述过程数据。当使用Minitab软件计算时,只要输入原始数据,通过软件设置,也能自动产生最终结果。但实际操作中希望能关注每一步中间数据,这样最终会对分析和解决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3.3计算聚类统计量

采用最常用的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来研究样品或变量疏密程度。其中距离含义是:把每个单位看成是p 维(本文是8维)空间的一个点,在p 维坐标系中计算的点与点之间的某种距离。

第i个样品与第k个样品之间的欧氏距离为:

3.4选择聚类方法

采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系统聚类法。首先将每个样品各自看成一类,选择距离最小的两类合并成一新类,然后计算该新类与其他类之间的距离,再将距离最小的两类进行合并,如此继续,直到所有的样品都聚为一类为止。在计算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时,采用最短距离法(nearest neighbor)首先合并最近的或最相似的两类,用两类间最近点间的距离代表两类间的距离。最终计算得到数据结果如下:

Number of

observations Within cluster sum

of squares Average distance fromcentroid Maximum distance

from centroid

Cluster1 6 18.1635 1.69126 2.39638

Cluster2 1 0.0000 0.00000 0.00000

Cluster3 1 0.0000 0.00000 0.00000

从图中可以最终得到,根据PMS中项目数据,将8个项目分成了三类情况。

第二类只有项目组C,它和别的项目区别很大。结合原始数据,在3.6月内项目C共通过PMS下达了10890小时工作量,人均每月132小时工作量,基本符合22×8=176小时的标准月工作时要求;同时从任务数、计划完成率、提前完成率等也能反应出,按照公司规范和量化管理的要求,项目C的计划管理水平和效果显著高于其它项目。建议是继续保持。

第三类只有项目D,整体做的较好,建议是改进完善。

第一类是剩下的6个项目,其中项目A、B、I每月人均下达了不足15小时工作量。这6个项目整体从PMS上看,近期未有效采用PMS进行工作计划和员工任务的下达和管理。通过访谈也发现,整个项目计划管理活动在开始制定时还比较规范,但后期由于进度等原因,项目大多使用邮件和口头方式进行正式的任务和计划管理。建议是立即整改。

4总结

通过使用聚类分析法,对管理工作中的多维变量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到分类情况,对实现工作中的量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有着非常好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映池,张毅.运用系统聚类法对高校学生进行分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9).

[2] 李伟,王黎勇,等.运用系统聚类法综合评价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

第15篇

关键词:医院 物流系统 管理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能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近几年来。国内医院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在医院物资供应管理中导人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推动医院业务发展。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要弄清楚物流系统的概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系统。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照二定的内在联系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目的、一定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整体,即由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或称为子系统)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作为一个系统,一般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要由多种要素组成。要素是相互关联的。

作为一个系统,物流系统同样符合上述三个特征。简单地讲,物流系物统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整体性、跨度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

二、我国医院物理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仓储管理。仓储管理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有物资仓库和报废物资仓库。

(二)控制环节薄弱。医院物品供应属于服务性的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全院员工和病人,服务面广而大,专业性强,人性化控制管理难度大,调控流通物品的档次、数量、分布、储存量大。

(三)缺乏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物流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物流绩效评价是改进工作缺陷,向发展目标前进的导航。医院物流链功能性管理阶段缺乏绩效评价,对医院物流营运成本不清楚,改进工作计划和措施不健全,不能为监督、控制和指挥系统提供依据,使物流资源的有效性和服务性得不到提高。

三、推进医院物流系统管理的措施

(一)医院物流组织一体化。医院物流一体化是中国医院物流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医院设立一个大的物流供应中心,所有的物资供应和保管都由该部门完成,既方便了使用者也使物资管理趋于标准化和统一化;其次,原来的缓慢单一的信息传递变成信息共享,使用部门、库房和采购部门可以同时了解到物资信息,使用部门需求的改变可以及时送达采购和供应部门,使采购部门及时编制和修订采购计划,而仓储部门的库存信息也可以迅速反馈到采购和使用部门,采购部门根据最新的数据制定和执行采购计划。

(二)物流控制。物流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依据物流费用的历史资料及企业现在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情况,再结合管理人员的经验,对尚未发生的物流活动作全面预算,制定出费用标准,即标准费用水平。事中控制是指在一定的物流活动过程中,以标准费用水平来控制实际发生的费用水平,并揭示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三)业绩评价。业绩评价要从对物流活动实施分权管理开始,就要把整个物流过程划分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对每个责任中心,明确其权力、责任及其业绩计量和评价方式,建立起以各个责任中心为主体,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反馈。形成物流系统内部严密的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明确规定权责范围。实施责任制度,首先要按照分工明确、责任易辨、成绩考核的原则,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其次必须依据各个责任中心的特点,明确规定其权责范围,使每个责任中心在其权限范围内,独立自主履行其职责。

2.编制责任预算,明确各物流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标准。编制责任预算,使物流活动的总体目标按各物流责任中心进行分解、落实和具体化,并以此作为它们日常工作的准绳和评价成果的基本标准。业绩考核标准,应当具有可控性、可计量性和协调性等特征,即其考核的内容只应是物流部门能够控制的因素,考核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要能比较准确地计量和报告,并能使各个物流责任中心,在完成物流活动总目标过程中,明确各自的目标和任务,以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

3.区分每个责任中心的可控与不可控费用。对各个责任中心的工作成果评价与考核,应仅限于能为其工作的好坏所影响的可控项目,不能把不应由

4.建立健全严密的记录、报告系统。也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记录、计算和考核有关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以便为各责任中心的实际业绩提供可靠依据,并能对现责任中心的实际工作业绩起反馈作用。

5.制定合理而有效的奖惩制度。也就是对每个物流责任中心制定一套既完整又合理有效的奖惩制度,根据其实际工作成果的好坏进行奖惩,做到功过分明、奖惩有据。

6.定期编制业绩报告。通过定期编制业绩报告,对各物流责任中心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实行奖惩,以促使各责任中心相互协调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物流活动,共同为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费用水平、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

(四)加强物流管理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建设。发展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容忽视。医院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使物流合理化,提高物流的服务质量及加快物流速度,这些都需要有一批技术精、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想发展医院物流管理,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同时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面对降低成本的挑战和压力与日俱增,怎样做好物流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的物流管理是形成医院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所以国内医院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改善物流管理,通过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湘民,薛莲.现代医院物流系统及管理探析。中国医院管理,2006,26(6):18-20.

[2]张宏.物流成本控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