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区科普馆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实施《科普法》,结合区情积极推进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宣传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公益性很强的工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结合我区实际,重点向公众宣传生态环保、海洋经济、智慧城市等科普知识。重点面向青少年、社区居民普及化工知识,开展“青少年、社区居民进大型化工企业”等活动,让他们感知化工;组织公众参观污染源监控系统、公安视频监控平台、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城管平台等信息系统或平台,普网工程把智慧城市知识列入重要内容;邀请专家开展海洋经济、智慧城市等专题讲座。
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科协、区级各学会(协会)、企业科协都要根据各自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实效明显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二、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科普宣传能力。
一是全区所有镇、街道、村、社区完成“站、栏、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建设任务;50%以上企业科协要在各自企业内建立“一所、一廊、一刊”(科技人员活动场所、科普画廊、科普刊物)。
二是全区所有村、社区科普画廊有专人负责设施维护和内容更新,展示内容至少每两个月更新一次。
三是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科协、区级各学会(协会)、企业科协都要建立培训队伍,开展对“五大人群”的素质培训。
四是科普短信平台向全区机关公务员、农业种养殖大户、企业科技人员、科普志愿者等3000余人每周一条发送科普短信,并不断充实内容,改进形式。
五是开展“科普宣传进社区LED”,将在招宝山街道40个社区LED每周一次科普信息,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增加频次和内容。
六是编印《生态环境科普知识》、《2011—2012年区青少年优秀科普征文集》、《2011—2012年度区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集》等科普宣传资料,为全区所有村、社区免费订阅《科普报》。
三、充分发挥各类传媒的重要作用,营造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
《今日》“科普视窗”专栏要加大科技科普宣传力度,在全国“防震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辟专版,传播最新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
电台要在重要时段安排播出一定比例的科普节目和科普公益广告。
电视台“科技探秘”专栏以及深度10分等栏目加强科普宣传。区科协将联合电视台制作科普宣传片,全面反映我区近年来省级科普示范区的创建情况。
新闻网安排专栏报道科普动态,宣传科普知识。
四、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和作用发挥,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
一是开展“优秀科普教育基地”评选,设置参评条件、评选办法和奖励措施,一改以往“人人有奖”,变“普惠制”为“推优制”。
二是区科协将面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推出科普游一号线(参观市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游二号线(参观农村科普教育基地),起到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走出去”,区科协将组织海防馆、邦博物馆、图书馆联合开展“流动博物馆、图书分馆进企业”活动,全年组织4次以上,提高科普教育的受众率。
三是发挥院士风采馆作用,2013年将把院士风采馆搬迁到邦博物馆。
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扩大科普宣传的社会影响。
1、主题科普活动。区科协牵头组织“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活动期间,通过科普资料发放、科普图板展示、科普知识竞赛、科普示范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科协、区级各学会(协会)、企业科协各学会、协会要利用地球日、能源日、环境日、气象日、人口日、戒烟日、诺贝尔科学奖公布日等时机,开展主题科普宣传。
2、科普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各类科普知识巡回讲座。
3月3日上午,春雨潇潇,人民广场上彩旗飘扬。湖北省襄阳市“践行雷锋精神,做文明有礼的襄阳人”主题实践活动暨“践行雷锋精神万名志愿者公益大行动”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进行。市委副书记施真强、政协副主席罗琼久、副市长丁亚琳等参加活动。
全市志愿者协会及各分会的万余名志愿者将参加此次行动。襄阳市科协副主席花蕾带队,组织科普义工参加了科普知识义务宣传、咨询活动。市科协专门成立了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了“科普志愿者公益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关注百姓民生、科普服务大众”的活动主题,把民生科普作为科协一项阶段性重点工作来抓,确保了活动的圆满开展。
在活动现场,市科协针对城市科普宣传的实际情况,既强调形式的多样性,更注重内容的实效性。市科协精心编印了《食品安全科普手册》图书与《食品安全常识》科普展版、《大众科普手册》等一批科普资料,分发到市民手中;组织质检、农业、食品药品等科普专家在现场解答群众咨询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宣传食品安全与营养、农副产品的选购、消费者权益维护等生活常识等,现场教居民如何识别劣质大米、硫磺熏过的银耳等常识。同时,发挥科普大篷车宣传优势,采用声、光、电、图片展版、3D动画等科普展品进行展板展示,介绍了食品与卫生、人与自然、紧急避险等基础知识,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知识素养。
这次公益活动,共为群众发放了《食品安全科普手册》和《大众科普读本》等资料7 000多份,提供各类技术咨询1 0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3 000余人次;开动科普大篷车进广场、走社区进行了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科普常识等科技成就展;襄城区铁佛寺社区组织辖区科普轮执单位开展了“健康科普进社区”大型现场义诊活动,受惠群众达2 000余人次;3月2日与妇幼保健院在市科技馆开展科普大讲堂活动,培训群众200多人次;结合科协全年“科普益民工作计划”,建立了科普志愿者公益行动的各种长效机制,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科普宣传深受欢迎。(王武 田英 摄影:刘欣 编辑:马瑛)
(湖北省科协)
四川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吴凯与巴中市委书记李刚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四川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进与巴中市副市长袁闻聪分别代表四川省科协与巴中市人民政府在合作协议书上签字。
此次合作旨在加快巴中科普事业发展,推动科技兴巴战略,提高巴中民众科学素质,促进巴中“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合作将按照四川省和巴中市发展的总体部署,本着“优势互补、务实开拓、创新机制、共谋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巴中的科协组织网络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普能力建设,推进巴中市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着力提高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共同推动巴中加快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努力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此次合作内容包括两部分,就是明确四川省科协的责任重点和巴中市政府的责任重点。四川科协工作重点为:一是促进巴中着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包括逐步配备科普大篷车,推动巴中建设科技馆,支持巴中农村综合科普示范区建设,支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工作等。二是支持基层科普能力建设。指导巴中抓好社区科协、农技协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巴中建设农村综合科普示范区。三是助推企业科技进步。支持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科技咨询等服务活动,支持加大高端人才引进,争取在5年内帮助巴中建立1家院士工作站和4家各具特色的专家工作站。四是帮助巴中科技人才成长。强化对巴中各类科技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和会员的培训,支持巴中承办重要的学术会议。五是探索基层科普工作的路子。省科协将通过与巴中市的合作,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科协工作模式和有效发挥专家人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试点,积极探索基层科普之路。
巴中市政府工作重点为:一是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充实和完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将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内容,把科协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部署、同落实。二是建立健全科协组织网络。支持建设好县(区)、乡镇(街道)、社区、企事业等基层科协组织,配齐配强各级科协领导班子,逐步改善科协工作条件等问题。三是切实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优先解决市科技馆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支持城镇、社区科普画廊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科普“站、栏、员”建设,努力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四是全力做好保障工作。按照《科普法》及科普示范县创建标准足额预算科普工作经费,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切实解决好科协机构、编制等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设立巴中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奖励,充分调动青少年科技创新热情。
此次合作期限为五年,合作双方还明确了合作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四川省科协与巴中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推进领导小组,双方分别确定一个牵头责任部门,并将其主要负责人作为联络员,保持密切联系与磋商,指导和协调合作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合作重点等工作。三是密切信息沟通。通过不定期制发简报、交流调研等多种形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信息通报交流渠道,促进不断拓展双方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提高合作层次,更好地服务巴中经济社会发展。
吴凯表示,四川省科协将从四个方面与巴中市政府加强配合,务实推进战略合作。一是紧密结合巴中产业发展实际,努力提供科技支持与科技服务。二是紧密结合服务巴中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全面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三是紧密结合巴中科技发展的现状,积极扶持巴中提升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四是紧密结合巴中科技人才需求实际,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条为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从事科普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科普工作是公益事业,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省的一项战略任务。
科普工作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青少年、农民和工人。
第五条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态度,反对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方式、进行其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将违背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的主张和观点,作为科普知识传播和推广。
第二章组织和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将科普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普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考核内容。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参加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第八条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本地区的科普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议科普工作总体规划;
(二)研究确定科普事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
(三)审议科普工作年度工作要点;
(四)促进各部门及全社会支持并参与科普工作;
(五)协调本地区和部门间的科普工作;
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级以上科学技术行政部门。
第九条县级以上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是科普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科普工作总体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本部门的科普工作计划,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的科普工作。
第十条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发挥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参与制定本地区科普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充分利用并发挥其科普网络和组织优势,加强对所属团体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科普工作的组织管理与业务指导,鼓励并支持科技人员进行科普研究和科普创作;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工作。
第三章青少年、农民和工人科普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发挥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科普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并安排一定的教学时数,在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中适当增加科普内容。
第十二条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加科普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大赛、具有科普内容的夏令营、冬令营和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
第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
具备开放条件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应当定期向青少年免费开放。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应当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科普辅导教师,提供科普读物,保证必要的讲座时间,并定期组织培训。
第十五条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和科学技术协会应当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推荐科普课外读物,组织有关专家编写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课外读物,并向青少年优惠提供。
图书、电子、音像出版部门应当将青少年科普读物纳入出版计划,保证每年制作和出版一定数量的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图书、电子和音像制品。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单位,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农村科普工作计划。
社会各界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并支持农村科普工作。
第十七条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为农民科技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民科技节期间,组织开展农民科技竞赛、举办农业科技讲座等活动。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乡(镇)科普组织的作用,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开展科普活动。
乡(镇)、村文化站(室)、广播站应当宣传科学、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当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民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技术指导等服务。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及科学技术协会应当组织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他涉农单位,开展面向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并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技能培训。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及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定期组织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培训,扶持并发挥重点科技示范户、种养殖大户等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科技、卫生和农业等有关部门每年应当开展以文化、科技、卫生和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下乡活动,并落实经费,制定奖励、考评等相关制度。
文化、科技和农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每年根据农民需要,组织捐赠科普图书,放映科技电影,演出文艺节目,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咨询、培训等活动,并协助建设农村文化、科普图书室。
医疗卫生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向农民开展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宣传疾病防治、优生优育、健康保健等知识。
第二十二条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协助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科普大集和科普村镇建设等活动。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工会和产业工会组织应当组织职工开展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第二十四条各级工会组织应当利用现有的文化宫(馆)、职工干部培训学院(校)、技术交流馆等场所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等科普活动。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结合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组织职工技能培训,普及与生产经营、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生产技能。
第二十六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创办行业博物馆、科技馆,建立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
第四章社会责任
第二十七条普及科学技术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各界应当参与和支持,提倡公民参加科普活动。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科普事业。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事行政部门应当将科普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
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根据培训对象的需要,开设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课程或者举办科技知识专题讲座。
第二十九条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每年参加一次以上的现代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科普学习讲座。
第三十条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根据科普工作规划和计划,并结合职工、青少年和妇女的特点开展科普活动。
第三十一条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综合性互联网站应当开办固定科普宣传栏目,制作科普节目,在科技活动周和重大科普活动期间应当免费播放科普公益性广告。
综合类和自然科学类报纸、期刊应当开设科普专栏、专版,宣传科普知识。
影视生产、发行和放映单位应当制作、发行、放映科普影视作品。
第三十二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组织科技工作者和教师、学生开展科普活动。
具备开放条件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向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功能的陈列室、生产车间、实验基地、实验室和其他场地、设施。
第三十三条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产业化项目,项目承担单位或者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开展相关科普宣传。
鼓励省科学技术奖的申报人提交相关的科普成果。
具备开放条件的省重大建设和技改项目完成后,应当提供向公众开放、通俗易懂的科普宣传模型和展示等。
第三十四条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气象站、公园、医院、商场、车站、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业务和特点,面向公众开展经常性的科普宣传。
第三十五条大型洽谈会、博览会、重大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的承办单位,应当利用场馆和设施设置相关的科普宣传内容。
第三十六条居民委员会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资源,定期向居民开办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婚育知识、公共安全、节约等贴近百姓生活的科普讲座,并设置固定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板,开展创建科普文明社区活动。
第三十七条鼓励大学生、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各种科普志愿活动。
第三十八条每年五月的第三周为全省科技活动周。社会各界应当根据全省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增加对科普经费的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
提倡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开展科普活动。
科普经费和社会组织、个人资助科普事业的财产,必须用于科普事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克扣、截留、挪用。
第四十条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及有条件的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并加强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的利用、维修和改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等设施和场所,做好科普工作。
第四十一条利用政府投资建设或者享受政策优惠的博物馆、科技馆、青年宫、少年宫(中心)、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场馆不得擅自改作他用。对青少年、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应当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科技活动周期间及重大科普宣传日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经费困难的,同级财政应当予以补贴,使其正常运行。
第四十二条鼓励和支持省外、境外博物馆、科技馆到我省布展、巡展;向青少年、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及残疾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第四十三条获得县级以上科普奖项或者具有科普创作成果的,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中,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普组织,提高科普工作者待遇,改善科普工作者条件,依法维护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普活动,依法兴办科普事业。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协会和有关单位应当对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履行法定职责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
第四十七条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方式、进行其他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克扣、截留、挪用科普财政经费或者贪污、挪用捐赠款物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归还,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九条擅自将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所改为他用妨碍开展科普活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国家工作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简介
协会特色活动以科技馆和天象馆的开放、会员讲解为主体,举办校物理实验技能大赛及电脑节科技馆下乡活动为中心,争取把协会建设成为浙师大乃至金华市的重点科普基地。
协会特色:
以科学普及为宗旨
以校科技设施为依托
以增强会员科学意识为目标
二、综述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上学年的“首届十佳讲解员”大赛和“科普活动月”(包括“科普游园会”和“科普手抄报”)等活动,我们做了许多总结。既汲取了成功的经验,探求了吸引更多同学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反思了工作中的不足。因此,展望新学期,我们将以更积极的态度,更饱满的状态,更充沛的精神来搞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协会理应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将其打造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的组织。本学年初,科普协会起用讲解员作为协会各部门的部长、副部长,并在协会招新之后招收干事,组好新一代的职能部门。并尽早地让干部熟悉部门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模式,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开端。我们将对新一届协会干部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不合格的干部进行相应的批评,以增强协会干部的价值观和责任心,使得协会能更好、更高效的运作起来。
这一学年,协会将加强与其它协会的沟通,加强学习交流和借鉴,学习管理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办法、新思路,促进科普协会的新发展。
三、各项工作计划
本学期主要以科普活动月的特色活动和周末服务广场的主题活动来组织开展。
首先,我们要进行会员招新,预期招入80人左右。我们在干部方面首先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想出一些吸引新会员的点子。初步决定在招新现场宣传点上放上一些实物器材,并制作一些印有科普知识和协会简介的书签进行发放。届时值班的干部对其进行细心的讲解和答疑。
接着我们也将以已制定的《会员培训计划》对新会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并且内容丰富的交流和培训:(以下简述)
1进行会员的沙龙。
2科普电影展播
3针对科技馆展区进行介绍,并可以加以对讲解员的选拔和培训。
四、特色活动:
1、举办学校每年一度的“科普文化月”和“十佳讲解员”活动
2、对协会会员进行培训,为培养校科技馆讲解员做准备
3、到校外与社区、学校合作进行“流动科技馆”展览
4、开放校天象馆,进一步了解星辰位移、四季变化等知识
5、以科普中队的名义与校青年志愿者总队一起进入各社区进行科普志愿活动
会长
五、各干部岗位工作计划
部分职位智能简介
·理事会
理事会的成员参与讨论各种议案,并且参与活动的策划:
1. 每一次活动的策划都非常重要。理事会可以提交多份提议,也同时要整合别的部门以及各会员的建议,并且做好统计总结和反馈。
2. 同时,理事会也要负责安排工作,收集点子,比较方案,以求更好策划活动和布置工作。
·组织部
组织部的工作主要是组织协会活动,以及组织开会和会员的联络。
1.
在组织协会活动中,主要做好前期的通知、前期的准备、活动的开展、秩序的维护,以及后期的总结。在通知方面应当简练但必须包含全部精神,主旨要明确,附件要正确,时间也要安排妥当。在准备方面,应当细致入微,尽量考虑到每个细节。在开展方面应当协同每个会员搞好各项活动,因此调动积极性也十分重要。后期则应积极做好总结讨论以备完善自己的工作。
2.
定期组织开会,因此要求组织部有一个例会制度。定期也要联络会员,要切实到位,因此要有一份完整无误的联系表,并进行统计、管理和更新。
·秘书处
本学年秘书处的工作主要有通知、考勤和测评三个方面。
1.
发送通知给干部干事以及会员,促进给项事物的有序进行, 协助其他各部门的工作,保证活动正常进行。
2.
做好每次会议、会员培训时干部干事以及会员的考勤工作,仔细记录每个人的出勤情况。
3.
每学期根据出勤情况及其他各项表现对干部干事以及会员进行测评。
其外,还有招新时,新会员资料的整理,以及其后各项资料整理。
·实践部
实践部的主要任务是积极配合其他各部门的工作,协会的常规工作或其他院级校级活动,我们实践部负责活动经费的赞助商,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的基础,在协会中实践部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门,“科技馆十佳讲解员”等大型活动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也不能那么顺利的进行,实践部的压力大,但我们接受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
·财务部
财务部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即收发以及管理协会的资金和必要材料;另一部分即有效调整协会的支出和收入,做好调控的工作。
1.
在收入会费之后需要对每一个会员的情况进行记录,并且认真做好反馈工作。
2.
每一笔收支都要做好明细,并且存根、保管好收据。
3.
在协调支出方面,应当定期对协会的支出进行跟踪,并且向会长提出建议。
4.
在管理有关材料方面,应当向干部干事以及会员指明协会的有关财务情况,公开一些共有资源的情况,并且应当切实保管好有关资料。届时可以指派某些干事进行保管和维护。
宣传中心
宣传中心作为协会的喉舌部门,同时也是协会的一个门面,它关系到整个协会在外界的形象面貌,因此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本部门活动计划及工作展望如下:
(一)选拔、培训:
积极配合协会做好招新工作,按照会员意愿,吸收大一新生进入协会宣传中心,并统一对其进行选拔、培训,方便其以后更好地为协会工作。
(二)加强活动宣传力度:
1、创新宣传:
校园内单一的常规宣传模式已经在某些程度上给大家造成了视觉疲劳,如何在宣传方式上创新,将成为决定宣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宣传部将开拓更多的宣传途径,或是改良传单、海报的版面来吸引同学们对于协会活动信息的关注。
2、后期宣传:
往日的宣传工作,每每将重点放在前期宣传上,因而也就忽略了在活动举办后的后续报道。后期宣传不仅是面向大众的重要一笔,更是组织对于活动的一次总结。
3、合作宣传:
宣传不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做好宣传需要每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主办部门须提前于宣传部做好相关的沟通,包括横幅、海报的制作要求,活动现场的摄影需求。
4、部门自组的活动:
往常,宣传部一直是站在幕后,辅助其他部门做好每次的宣传工作。如今,宣传部希望能打破我们一贯的沉默,自主地策划开展一些活动,一改往日配角的立场。积极开展活动对促进部门的团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活动方式:通过照片展出纪实的形式。
5、存档、合作
对本学期的各项宣传工作进行备案。尽量详细、完整地把宣传工作记录保存下来并和各部门密切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宣传工作。
6、提高能力、效率
提高本部门各成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使宣传部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我们的宗旨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能力和作用,为广大师生服务。所以,我们应该在协会的工作中始终贯穿一条恒久不变的原则:时刻为师生服务!
六、工作预期
紧紧围绕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目标,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稳步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改革,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科普教育网络,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广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激发未成年人学科学的兴趣,拓展科学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1.进一步学习、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未成年人从小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文广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市文明办、教育局、文广局、团市委)
(二)稳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
1.认真实践科学课程标准,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为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一线的经验与建议。市教育局)
2.认真做好中、小、幼“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实验。市教育局、市科协)
(三)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和科普室场建设,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专用室场建设。期间,使全市中小学科学探究室及其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达到省年3月颁发的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市教育局)
2.开展“未来工程师工作室”建设,开辟青少年可操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市科协、市教育局)
3.围绕纲要年度主题和对未成年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开展宣传和科学体验活动。
围绕“节约能源”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团市委、科协)
围绕每年的阅读节”开展“科学在身边”主题读书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开展“珍爱生命、远离”宣传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4.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等活动,组织科学家对未成年人作各种科普报告、进行各类科技辅导和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市科技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5.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全市中小学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
6.每23年举办一届全市性少儿艺术节。市文广局、市妇联)
(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
1.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和集成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科技活动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2.加强现有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创造性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和实施新科学课程提供支持和服务。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五)加强未成年人科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1.期间,加大力度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科学教师队伍和科技辅导员队伍。积极探索中小学科学课程专任教师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培养渠道,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质量。市教育局、人事局)
2.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会、协会特别是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作用,组建强有力的科学教育专业支持队伍,深入基层,引导并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教师研修、科普讲座等活动,帮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
3.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大学生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市教育局、团市委)
(六)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中的作用。开展社区科学工作室建设,组织“欢乐社区行”暑假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并对家校联系工作实行考核。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
3.发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的宣传教育功能,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
三、年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科学教育阵地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
1.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工程,通过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科学教育探究实验室,配齐配足相关仪器设备。市教育局、各有关成员单位)
2.开展创建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活动,发挥好科技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市教育局、市科协)
3.推进学校、社区科学工作室建设,逐步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的系列科学工作室。市科协、市教育局)
4.合理配置中小学图书馆用书。中小学图书馆必须配置占图书馆藏书15%以上的科技类书籍。市教育局、各有关成员单位)
5.中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市教育局、人事局、科技局、文广局、市科协)
1组织多学科、多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团队,深入中小学校,发现、研究和解决科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市教育局、人事局、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
2通过组织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市教育局)
3加大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更多优秀的科学老师脱颖而出。市教育局)
4加大专职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力度,给予科技辅导员老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支持。市教育局)
6.加强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市教育局)
1加强科学教育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将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列入市教育规划课题专题。市教育局)
2开展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组织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定期开展赛课、评课、集体备课和论文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科学课程的质量。
(二)加强学校科学教育
构建学科、活动、环境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探索科学课程新模式,为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市教育局)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1.节能在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团市委、科协)
2.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市科协、团市委、市科技局、教育局)
3.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宣传。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团市委、科协)
4.科技竞赛和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市教育局、市科协)
(四)加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和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功能。
1.科技馆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
2.继续创建省、市、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市科协、市教育局)
3.建立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继续命名一批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使全市每所中小学逐步与科普教育基地建立联系,开展好科普活动。市科技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五)创造良好氛围。
1.培训一批社区科普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市妇联)
3.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
四、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单位要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列入工作职责,纳入工作计划,落实工作经费。
一、深入开展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社科理论下基层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召开和宣传党的十精神,向公众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紧密联系“六条新路”、“三个强省”实际的优秀科研成果。十召开后,以集中宣传党的十精神为主。社科理论下基层活动要与正常的社科知识菩及工作相结合,以科普讲座、电视专题、报刊专栏、科普读物等为载体,深入扎实地把社科理论普及到基层。已与皖江文化研究会、皖源集团合作,打造了各项社科高峰论坛。
二 继续搞好社科研究工作。市社科联周毅承担的省级立项课题《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比较之异同》已发表在合工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创新与皖江率先崛起》一书中。同时,今年第16期《安庆广播电视报》予以摘要发表。
三、 学会活动继续深入。安庆由于人文底蕴深厚,学会活动历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今年新增“皖江企业发展研究会”、“周易研究会”、“陈氏家谱研究会”等。学会各项活动开展广泛,影响深远,较好的促进了社会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扩进人文信息卓有成效。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推动安徽人文讲坛向基层延伸。
xx人文讲坛是我省普及社科知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今年将以安徽人文讲坛作为社科理论下基层的重要载体,推动社科理论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二、继续深入开展社科研究工作。
社科联周毅承担的省级立项课题《皖江文化与淮河文化比较之异同》目前已经专家评阅论证,力争下半年圆满完成结项工作。并争取课题论文进入安徽最高学术论坛及学术年会。
三、进一步拓宽地域文化研究渠道和视野,在文化产业建设中,创新手段,不断注入地域文化元素。
随着皖江文化企业发展促进会等学会的成立,社科研究工作将逐步深入企业,做好对接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
赢得信任与尊重难道只能靠技术转让?构建品牌与形象难道只能靠巨额广告?当许多跨国公司抱怨在华生意举步维艰,品牌建设遥遥无期之时,身为美国铝业(简称美铝)中国公司事务副总裁的黄志湘则摸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这个世界领先的铝业巨头已成为中国铝工业最大的国外投资者。其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公关玄机?
蓝色天空 希望中国
“我喜欢北京的天空,我希望它能一直蓝下去”。望着窗户外的蓝天,美铝全球董事长兼CEO柯菲德的心情看起来不错。自上任伊始,柯菲德就把可持续发展提升为美铝在中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认为工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美铝来说责无旁贷。”黄志湘从不回避环保话题,面对记者的提问,她习惯于开门见山。
在美铝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企业社会责任早已不是新概念。从1888年美铝打造现代铝工业,到1952年建立基金会做公益事业,再到2000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直至2004年美铝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一直贯穿其中。对于美铝而言,盯住“可持续发展”让美铝成功地将其在中国的业务带上了高速路。
上海世博会又一次为美铝提供了这样的契机。2010年5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上海世博园美国馆宣布了一项由美铝基金会资助的美国馆“碳排放零合”计划,使得美国馆成为了首个承诺实现世博期间碳中和的国家馆。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最令黄志湘印象深刻的是,美铝总部和亚太高层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美铝基金会总裁不仅亲赴上海与美国馆共同商讨合作事宜,美铝亚太区总裁更是亲临新闻会现场,向公众传递环保理念。
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的行动,美铝践行其注重保护环境的理念。截至2010年,美铝已连续第九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如今,CSR已成为各个企业公关战略的核心内容。“一个企业从具有社会责任的理念,到逐渐将其融入战略发展框架,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对CSR的理解不能失之偏颇,它不仅仅是一些慈善和公益的举动,而是应该很好地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策略的方方面面。”黄志湘如此解释。
鱼水情深 最佳盟友
鱼儿不能离开水而生存,企业生态学亦同样如此。自进入中国以来,美铝一直是中国企业和政府的“最佳盟友”。
熟知柯菲德的人都会发现,他总是不停地出现在中国公众和政府官员的视线中,而他还是一个能够读懂中国文化的人。黄志湘认为,在公共事务中,企业虽然不会具有决策权,但是必须参与到进程中,才能了解政策动向,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柯菲德会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邀请放入来华访问的日程安排表中,参加一些看似和商业毫不相关的活动。
那么,艺术、工业、商业三者又是如何结合的nY67 2008年,美铝与中铝联手邀请享誉世界的“费城交响乐团”来华举行一场特别的演出,美妙绝伦的音乐奏响了两位工业巨人的合作交响曲。二者的合作始于2001年,当时中国铝业寻求在港上市,美铝抓住时机与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助其成功上市。之后在美铝的帮助下,中铝顺利摆脱政治因素,打入国际市场。对此,业内人士评论说,“这让美铝在华建立了更为友善的企业形象和更为宽广的经营网络。”
事实上,美铝进入中国后一直努力构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伙伴关系。1995年,美铝与中国五矿集团签订了长期的氧化铝购销协议。美铝所具有的全球化战略眼光则体现在它愿意和中国同行达成更多的合作,分享自己最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它不仅为北京奥运会场馆和交通运输行业提供环保铝材,还与其他公司一起研制油罐车,为中国的绿色经济做出贡献。与其他跨国企业一样,美铝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又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者。
据黄志湘介绍,随着美铝在中国业务的不断拓展,其与各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也得到不断的加深。自2001年以来,美铝开始在全球建立《美铝社区框架》,明确要求2010年所有运营单位都要付诸实践。该框架通过对包括社区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关系、媒体关系、员工内部沟通、员工志愿行为、社区投资和建设八项内容进行评估和打分,了解各单位现实情况并加以改进,从而加强社区能力建设,增进美铝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我们已经在中国的所工厂推行这个框架。从去年8月开始,美铝总部专家已经对3家中国工厂的社区事务负责人进行相关的培训,要求各工厂通过面访或电访的形式,向利益相关方进行调查,完成社区评估和自我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2011年度社区工作计划,确保利益相关的声音和需求得到倾听和关注,确保该项目是持续的、有效的和透明的。”黄志湘说。
教育工程 影响深远
打开美铝中国的公司网站,富有亲和力的科普介绍和生动的发家历程,使美铝“严肃地肩负社会责任”的形象多了几分孩子的率性。事实上,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是它在中国积极倡导的一项事业。
黄志湘也是一路摸索,一路走过来的。“社会上有越来越多面向少年儿童的公益项目,可谓是百家争鸣,欣欣向荣。在总结了以往项目的经验和心得后,我们认为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必须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关注如何提高下一代的环保意识。”黄志湘说。
2010年,美铝在北京、上海、秦皇岛和昆山的8所学校举办了“美好新生活、绿色下一代”节能环保知识进校园项目。据介绍,这个项目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美铝中国员工志愿者组成的环境教育宣讲师团,依托美铝与地球村共同开发的教学手册,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学生普及铝的环保特性及其他环保知识,而且还有培养学生领导能力、自治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环保金点子”竞赛,让孩子们对环保的一腔热情有了用武之地,从而达到传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此外,这个项目除了推广铝的环保持性和绿色应用以外,还帮助学校建立资源再利用回收机制,涉及珍惜地球资源、节能减碳、保护自然生态等内容。
【关键词】:科普资源 未成年人 科学素质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关乎全民族发展大计,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科技实力。科普资源的利用能够最直观地向未成年人展示科学原理,最直接地使未成年人掌握科学方法,最有效地使未成年人获得科学资料,最高效地使未成年人记忆科学知识。因此,科学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如何充分有效利用科普资源。
一、社会、学校及家庭是科普资源的主要来源
培养未成年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质,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社会和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科技教育的重要辅助资源,所以应把社会和家庭纳入教育的范围。以学校为主体,大力进行社会、家庭资源整合,做到有主有次,校内外相结合,营造科技氛围,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创造出科技教育的操作体系,使未成年人在学校、社会、家庭都能受到科技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技素质的目的。
社会有众多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种植园区、生物研究所、科普知识展等,家庭生活中的音像传媒、生活小窍门、书籍等都可以作为对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平台。因此,应以学校为主体,大力进行社会、家庭资源整合,做到有主有次,校内外相结合,营造科技氛围,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创造出科普教育的操作体系,发挥它潜在的巨大作用,使未成年人在学校、社会、家庭都能受到科普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技素质的目的。
要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普及、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首要的问题必须解决领导落实问题.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形成学校、社会、家庭领导网络体系,才有助于学校科普资源开发利用。以上级主管部门为工作指导,建立以分管校长---教科处和少先队大队部或团委---科技辅导员――班主任――各科技小组的校园网络体系,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科普委员会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向社会、家庭辐射的网络体系。有这样的领导网络体系,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培养未成年人的科技素质才有指导方向,才能有组织、有目的、有序的开展活动。活动的开展依靠领导组织解决教师配备、活动时间、地点及经费等问题,把活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活动开展才能得到保证。
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科普资源的整合互补,所形成的科技教育氛围,给未成年人学习科技知识,运用科技技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科技教育实验告诉我们,创设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行之有效影响未成年人的行为与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激发他们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塑造人作用。
科普资源的利用还要结合科普器材、科普场馆的利用。
科技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更要掌握使用仪器的技能,以及科技方法和科技能力。只有在具备丰富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未成年人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道德修养。学校要确定以普及科技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树立科学态度、养成科学品质为目标的科技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未成年人介绍科技知识,发展未成年人科技创新的技能,培养未成年人的科技素质。
科技知识、技能的内化、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技能力。但是,任何科技问题的认识与掌握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科技知识、技能与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精神。科技教育过程是未成年人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动态综合系统工程。未成年人只有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彻底解决问题。下面分几个方面陈述:
(一)学校科技教育。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由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把此项工作纳入到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内容中,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将科技课安排到每周的课表中。
科技教师的水平决定着科技课的质量。科技教师缺乏或水平不高的现状,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师资问题,让在职的科技教师分期分批进修,系统学习科技知识及科技课的教法,提高科技课的质量,设立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面向社会招聘有科技特长的教师任教。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的青少科技教育竞赛活动和成果展览。建立科技作品陈列室.未成年人建立科技教育活动成长档案。
(二)社会科技教育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每期定期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科技博物馆,让未成年人了解科学的历程,当前科学的动态,科学的发展。
组织或号召未成年人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的各种科普活动。让未成年人的科学技能得到提高,让向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有一个发展的场所。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有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因此,以学校为主体,实施有效的措施办法:
定期聘请科技专家来校给未成年人进行科普讲座、授课。
积极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公益科普活动,让未成年人尽可能的多接触社会,扩大知识面。与有关单位联系,解决未成年人课后实践的场地。
(三)家庭科技教育
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家长知道科技的重要性,支持并介入此项活动之中.因此:聘请科技专家,定期对家长进行科普讲座。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开展科教活动。通过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家长委员会向广大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更多的人都来关心和支持科教工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提高父母的科学素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科学素质对于未成年人的科学青少年文化素质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
家长自身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家长多了解科学动态,经常看书看报,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
(四)各种媒体为载体,扩展未成年人的科学视野。
利用媒体的传播,让未成年人能够了解报纸上、书刊上介绍的关于一些科协的新的进展,而且能够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哪些报道是正确、哪些是错误。这些对于参与社会的决策是非常的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未成年人更快更好的了解当前科学的动态,从而扩展未成年人的科学视野。
以创新大赛为平台,展示未成年人的科学才华。每年全国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未成年人在自作中,在参观别人的作品中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1、组织未成年人全员参与学校的创新大赛活动。2、组织未成年人参观每年一度的区级、市级、省级等各级创新大赛。让未成年人在参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此外,科教活动需要必要的设备、经费可由学校、社会和家庭通过多方面共同筹措,形成一套完善的科教体系,使活动开展得到保证。
(五)科普活动为核心,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科普活动这一科普资源来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兴趣,达到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目的。
抓好常规活动。每年的科普活动月,全校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实践活动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学习科普知识,增强科学技能,提高科学素质。
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好各种宣传活动。如:世界环境日等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心理咨询、心理指导、安全避险、青少年安全知识宣传和体验活动、青少年环保体验活动。加强“珍爱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活动中用科学,从而达到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目的。
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有效利用科普资源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手段
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研究性学习,辅助科学素质的培养分五个阶段进行:问题分析阶段,信息收集阶段,综合研究阶段,成果展示阶段,反思阶段。
三、科普知识的学习不是单一的科学知识的学习而是科学方法科学技巧的学习
习得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坚持孜孜不倦,事实求是,克服,墨守成规,才能终成正果。
习得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思维也是一种力量,多角度思考,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也是科学素质的培养。
习得科学的实践技巧,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合作中实践,在交流中实践,在实践中实践,是求知的正确态度。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利用科普资源培养科学素质。
最后,反思与自我反思,评价与自我评价,总结利用科普资源习得的知识技巧方法,教师、未成年人、家长、社会都不能漏掉这一任务,教者、受教者将它们记录下来,为下一轮学习作准备,在不断反复中逐步提高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大观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大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大观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各基层科协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搭建社会化的农村科普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长效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258.6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证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向社会公众服务[1],这也是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服务理念的必然趋势,其应用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和成熟,如美国,所有公立大学的图书馆都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并针对不同的社会对象,注重与校外不同信息服务机构的合作,为校外读者开展多姿多彩的社会化服务[2]。在我国,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以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也开始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关注的一个课题,并陆续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了社会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笔者所在的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图书馆近几年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探讨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1 开展社会服务的背景
1.1 办学定位要求图书馆应有社会服务的功能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2005年3月由四所成人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公办综合性高职院校,设有涵盖电子信息、制造、土建、园林、食品、财经、旅游、公共事业、艺术设计、外语等十余个高职专业大类的40多个专业,在成立时便被广州市政府赋予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并重发展的办学定位,并在2009年5月由广州市政府加挂了“广州社区学院”牌子成为广州市首家社区学院。基于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要求图书馆应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
1.2 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沿革凸显社会服务需求
学校各校区均处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主校区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机关大院只有一墙之隔,基于历史沿革,相邻两个单位有着悠久的资源共享协作关系,特别是在文化设施方面。因此,自学校成立迁入主校区后,相邻的白云区政府便希望能继续共享这些资源。此外,由于各校区均处于交通便利的闹市居民区中,校园面积也较小,市民进出图书馆的时间成本较低,社区居民就近获取文献信息的需求较大。
1.3 自身的发展定位加快了社会服务的探索
从学校成立伊始,学院领导便对图书馆给予很高的定位和期望,办馆经费明显增加,各校区馆舍先后都进行了维修改造,构建起集“信息获取、文化休闲、学习与交流”于一体的功能布局,文献资源建设也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年生均新书达到5~8册,年征订报刊1 800种左右,数字资源也成为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份。基于这样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在完善校内服务的基础上,也希望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项目以提高服务能力和办馆绩效。
1.4 国家教改项目加大了社会服务开展的力度
2011年开始,学校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建设项目,这是一个持续3年并有配套经费的系统工程项目。根据项目的任务分解,图书馆承担了社区居民文献信息服务和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子项目,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开展。
2 社会服务的举措与成效
2.1 面向社区单位和居民开放文献借阅服务
基于馆藏文献资源日益丰富,2007年10月,我馆尝试向相邻的白云区政府机关大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机关里的工作人员可凭工作证和身份证到我馆办理借阅证,凭借阅证可以到馆阅览和外借书刊,也可以到电子阅览室使用数字资源。借阅证分集体借阅证和个人借阅证,提供集体借阅证主要是结合机关单位的需求,满足同一单位或部门的读者在校外通过图书馆OPAC检索书刊,然后由其中一人持集体证到图书馆集中办理外借手续,从而节省其他读者的时间。2010年10月,配合学院开展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我馆面向社区居民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全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并开始进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和上门办证。截至2013年6月30日,据自动化管理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我馆共发放了405个社区借阅证,其中集体借阅证11个,机关大院读者126个,社区居民读者268个;共向社区提供外借图书5 544册次(见表1),所借阅的图书包括了除中图分类法V(航空、航天)类以外的其他所有21个大类,借阅量较大的类别依次是I(47.35%)、K(10.48%)、H(8.15%)、B(7.31%)、T(5.36%)、C(5.1%)、J(4.46%)、D(2.92%)等,表明社区读者的阅读需求还是比较广泛的。
2.2 与社区公共图书馆开展资源帮扶活动
由于多校区办学,我馆每年有200多种大众类期刊征订了2~3个复本,因此,结合社区内不少社区图书室期刊杂志单薄的现实情况,从2010年4月开始,我馆与白云区图书馆开展了资源帮扶活动,在每年初将下架的上一年度过刊分类整理捐赠给社区内的多个社区图书室。所捐赠的期刊,既有适合中老年读者的《科学养生》《大众健康》和《家庭医生》,也有满足学生族学习需求的《新东方英语》《英语世界》和《疯狂英语》等英语读物,有提高工作技能的参考资料《大众软件》《轻松学电脑》《汽车维修》和《摄影》,还有拓展人文视野的《环球》《世界博览》《读者》和《读书》等综合刊物,涵盖了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10多个学科类别,门类多样,内容丰实,可读性强,兼具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既能丰富社区文化资源,又能提升社区读者的文化品味,深受社区有关文化部门的肯定和社区读者的欢迎。截至2013年初,我馆共向社区捐赠期刊杂志1万多册,每年平均3 000多册。
2.3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
从配合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角度出发,从2007年开始,我馆开始了进社区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探索,包括馆藏资源推介、资源使用培训、文化讲座、阅读辅导等活动。一方面通过宣传和培训帮助社区读者了解和利用文献资源,另一方面也通过开展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讲座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截至2013年6月底,我馆共开展各式社区文化活动30多场,活动人数累计超过1 000人次。如利用我馆《城市色彩讲坛》的资源,邀请了广东图书馆学会乔好勤教授到白云区直属机关举办读书讲座,并配合开展了图书馆资源推介和OPAC使用辅导;针对社区老年居民普遍关心的饮食健康话题,邀请我校食品营养专业教授到社区为居民作题为“老年营养与健康”的讲座;邀请北京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资源商的培训教师,到社区图书室举办“走进社区看多媒体资源”的讲座,指导社区读者通过我馆VPN远程服务平台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针对不少社区读者不了解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组织服务人员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现场办理借阅证,现场答疑解难。此外,还结合校园开放日、校庆、读书节等学院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社区读者和社区居民到图书馆参观,了解图书馆资源和服务。近两年,还根据社区读者的阅读量评选“读书之星”,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活动。
2.4 援建社区分院图书室
根据学院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建设项目的分解任务,从2011年开始,我馆开展了援建社区分院图书室服务。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调研和指导图书室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专业咨询与业务指导,并针对个别图书室管理人员少、专业水平有限的情况,组织我校图书情报协会(学生社团之一)的志愿者定期到社区图书室协助借阅服务和书刊整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项目配套经费为7个社区图书室筹集书架、阅览桌椅、门禁、防盗仪等书库设备各一批,选购新书各2 000余册。目前,有一些社区图书室如白云区景泰社区图书室已初具规模,文献信息服务开始走上轨道。
3 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认识与设想
3.1 重在践行开放的服务理念并落到实处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是一种基于资源、技术、人力的复杂的多层次合作[3],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根据各馆自身的条件确定社会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开展社会服务不必追求高精尖或是多和全,而是要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理念,重在适应社会需求并落到实处。从统计数据显示,在我馆向社区居民全面开放文献借阅服务后,社会服务的文献量大幅度上升,既表明社区居民对我馆文献资源的需求,也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开放文献服务的必要性。我校作为近几年快速成长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以职业教育和人文、科普等大众教育资源为主,比本科院校图书馆更加贴近广大社区居民的学习和文化需求,加上近几年我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较快,新书比例大,类别丰富,生均资源量也较高,服务社区居民存在明显的优势和潜力。所以,应将社区文献服务作为我馆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开展,增强社区文献服务的辐射能力,不好高骛远,使我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实实在在惠及广大社区民众,这才是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本质所在。
3.2 加强社会服务的宣传,简化服务手续
我校所处的白云区和海珠区都是外来务工人口比例较大而公共图书馆资源却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域,社会借阅的图书涉及文学、英语学习、历史地理、哲学、计算机、艺术、财经、法律等多个类别,显示了社区居民潜在的文献需求和读书热情,但调研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社区居民不了解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的举措以及有哪些文献资源。因此,应加大社会服务的宣传力度,除了进社区宣传办证外,可针对不同社区的主要需求特点定制相应的推荐书目,与社区公共文化单位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指导和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开展图书馆网站和馆藏OPAC的使用培训,使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图书馆并掌握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技巧。而且,要树立方便读者的服务理念,简化服务手续,降低服务门槛,如可适当降低外借图书押金、延长借阅期限、扩大借阅册数、取消有效期验证等,通过节约读者的使用成本来提高读者的积极性和满意度,进而提高社会服务的效果,促进社会服务的良性循环。
3.3 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促进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目前,我馆开展各种社会服务项目普遍都是依托一些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来开展,由于这些项目基本上是由员工以自愿的形式申请的,所以社会服务的内容、模式和成效也基本上是由项目的要求、验收指标等因素来确定和评价,并未纳入图书馆的常规业务工作来统筹规划和考核,导致不少社会服务开展的随意性较大,如上门办证、进社区举办讲座、图书室援建等服务项目普遍存在运动式操作,在项目结题后便不了了之,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也参差不齐。社会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加上我校社区教育的办学定位,目前从领导层面到基层员工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和必要性已普遍达成共识,因此,经过过去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社会服务应纳入我馆的常规业务范畴,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统一规划和部署,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配置相关的岗位,形成包括总体规划、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要求、经费预算、人员调配、绩效考核等社会服务相关的运行机制,并将分散的人力物力汇集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促进社会服务的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
3.4 依托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学习信息服务
我校作为涵盖文、理、工、商、农、艺术等十余个高职专业大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目前已建有50多门省、市、校级精品课程,30多门网络课程,70多门社区教育课程,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生均纸质图书80多册且60%以上是近5年购买的新书,订购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多媒体学习资源、各种考级考试题库、统计数据库等20多个商业数据库的数字资源,也建有4个学习资源库。因此,可仿照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校外学习支持服务[4],依托我校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针对社区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知识更新开展社区学习信息服务,拓展服务内容。即建立社区学习信息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的远程学习提供相关的信息导航、书目推荐、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等自主学习相关的信息服务,可将参考咨询并入图书馆的在线咨询平台。不过,在利用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时,应重视社会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在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管理利用工作形成制约[5]。所以,在订购数字资源时应与资源商沟通好社会服务的模式及相关条款,同样,在利用课程和网络资源时也应妥善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避免无意中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高校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不同的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来确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社会服务重在践行现代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理念,应加强社会服务的宣传,简化服务手续,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并不断结合自身的优势及特点拓展和完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 1 ] 刘艳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2(2):102-105.
[ 2 ] 东方.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及对我国图书馆的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12(9):58-60.
[ 3 ] 肖烨.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89-91.
[ 4 ] 谢丽娟,郑春厚.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93-97.
[ 5 ] 王军.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的思考[J].图书馆,2009(5):123-124.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服务宣传周;服务意识;知识讲座;读者座谈会
[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04-0064-02
1989年,文化部、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等八部委联合发起全民阅读宣传活动,将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全国图书馆服务宣传周。2014年,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于5月26日到6月1日在全国开展,这是我国第26个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主题是“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开展服务宣传周活动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引导读者文明阅读,享受阅读生活,让读者深入了解图书馆丰富的资源,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料信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一、 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现状
(一) 服务宣传周的成效不够显著
政府虽然每年划拨一定经费给图书馆,但经费数量毕竟有限,主要用于购买书籍和设备,用于读书活动的经费较少,专门用于服务宣传周的经费则更少,导致服务宣传周开展缺乏力度。有的图书馆受 “守株待兔”、“等读者上门”传统服务模式的影响,对服务宣传周重要性认识不足,每年都开展服务宣传周活动,但开展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参加服务宣传周的人数不多,社会影响力也很有限,成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 服务宣传周的宣传不够深入
图书馆对服务宣传周的宣传存在着局限性,有的图书馆主要是在本馆橱窗和网站公布服务宣传周信息,或在某个合作报纸刊登广告,没有把服务宣传周情况直接送到城乡社区、部队学校、公司企业,甚至定期进入这些单位机构的网站,让全社会都了解服务宣传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政府部门、公司企业中产阶层进行的宣传相当不到位,没有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和支持赞助服务宣传周的热情与兴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更大范围内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三)服务宣传周的策划不到位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服务宣传周开展之前,必须进行精心周密的策划。服务宣传周的成功需要成功的策划者,在工作计划、活动分工、公众组织方面开展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的图书馆对服务宣传周的策划不到位,由于缺乏优秀的策划人才,在将服务宣传周作为核心业务之一进行推广时,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服务宣传周活动存在随意性,这种“文化快餐”缺乏总体规划与系统安排;对读者需求了解不够,简单枯燥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读者需要;服务方式大多局限于举办图书展览、设摊宣传的传统模式;品牌意识不强或者品牌理念弱化,使得公众参与兴趣不浓。
二、 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的作用
(一) 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顾客满意是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外在表现,任何服务性组织面对的关键挑战都是通过营造更好的服务质量来提高顾客满意度。①要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必须走出一条内涵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取决于图书馆自身服务是否能够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是否能够树立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有为才有位,图书馆要获得发展,确立自己社会的地位,离不开全体馆员的努力。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馆藏资源建设水平,广泛宣传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和馆藏资源,向广大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从而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支持,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二) 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
出色的服务是图书馆参与竞争的一个重要指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通过读者的满意度来体现,而读者的满意度则通过进入图书馆利用馆藏服务、与馆员接触或者通过电脑、网络等服务工具来实现。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要素之一,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好坏,除了与设备设施、馆藏资源、服务项目、阅读环境有关外,还与馆员提供的服务是否让读者满意有很大关系。通过服务宣传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既能吸引广大读者前来参与,达到宣传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目的,又能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馆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读者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 增强公众的图书馆意识
在信息社会里,图书馆意识日益成为判断公众是否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以及是否有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准。③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不强,是导致图书馆业务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有的图书馆开展宣传活动还停留在编制书目、指导查阅馆藏上,这种被动的宣传方式对众多尚未到馆、具有潜在需求的读者没有吸引力,直接导致公众的图书馆意识淡薄。因此,图书馆应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公众需求推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宣传活动,宣传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馆藏资源以及服务项目等,增强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使公众了解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走进图书馆就是走进了知识海洋,能让自己终生受益。
(四) 营造读书求知的良好氛围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少行业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务求打造自身形象品牌,赢得公众的信赖和肯定。例如工商部门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电信部门的“5・17国际电信日”、消防部门的“11・9全国消防日”等,这些活动由于策划得当、宣传到位,早已深入人心,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图书馆每年开展服务宣传周,也要确立品牌意识,通过图片展览、公益讲座、馆藏资源展示和读书活动,倡导喜爱阅读、崇尚知识、感受快乐的理念,让广大市民、读书人在欢庆的宣传活动中受感染、受熏陶,尽情享受欢乐,在全社会营造读书求知的良好氛围。
三、 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优化措施
(一) 开展馆藏资源展示活动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即使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馆藏资源建设仍然是图书馆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④服务宣传周期间,图书馆要抓住机遇开展馆藏资源展示活动,吸引更多市民群众走进图书馆。例如开展馆藏新书推介,列出新书书目,让读者对图书馆新书有更多的了解;开展电子图书免费阅读体验活动,向读者发放免费读书卡、上机卡,提高读者网上阅读的兴趣;开展最受读者欢迎优秀期刊展,列出最受欢迎的理由,吸引更多读者进馆阅读。通过开展馆藏资源展示活动,让读者对图书馆的藏书状况和服务项目有更多了解,既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在社会上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开展各类讲座活动
图书馆讲座是一种新颖的文化传播方式,它向大众和社会传送优秀的思想文化理念。近年来,讲座工作发展迅速,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⑤服务宣传周期间,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图书馆,集中开展内容包括文学艺术、经济建设、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科普知识、家庭教育、医学保健等各个领域的讲座,吸引在校学生、社区居民、机关干部、企业职工等听众参加,既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能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图书馆具有建筑优美、交通便利、文化资源丰富等优势,通过开展各类讲座活动,有利于扩大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范围,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手段,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文化服务。
(三) 开展送书下乡活动
服务宣传周期间,图书馆应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精心组织一批内容包括文学艺术、经济建设、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农业种植、实用技术、医学保健、生活百科、历史知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图书,送到远离城市图书馆的农村基层流通,不仅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群众对信息、知识的渴求,而且可以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图书馆通过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把大量优秀的图书送到农民群众手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体现了图书馆对农民群众的人文关怀,又有利于提高图书利用率,扩大图书馆的读者群,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有效开展。
(四) 举办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活动
文化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服务宣传周期间,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文化共享工程的利用率。一是要用鲜明突出的方式,利用标语、标牌、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告知读者,文化共享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供广大读者免费使用。二是要主动出击,走进学校,走进社区,依靠学校和社区组织,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文化共享工程。三是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让他们全面了解图书馆事业的价值所在,这对图书馆争取办馆经费大有裨益。四是联系新闻媒体,加强与地方媒体之间的合作,争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报道。
(五) 举办读者座谈活动
服务宣传周期间,可选取一些代表性的读者,邀请他们参加图书馆召开的读者座谈会,围绕图书馆馆舍面积、馆舍环境、馆藏资源、内部设施、文献检索系统设备、规章制度、工作人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问题,现场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图书馆的业务发展建设。通过举办读者座谈会,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既可以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又可获得读者关于图书馆建设的真知灼见,对促进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注 释]
①张明霞:《基于读者满意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化策略》,《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3期。
② 贺建明:《浅谈新时期图书馆员服务意识的提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19期。
③李雪仙:《浅论公众图书馆意识的培养河北科技图苑》,2010年第3期。
第一部分200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科技工作抓住重点领域,突破关键环节,以大科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强化自主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新2009年,我局将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作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科技资源,以更加更新的观念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和开辟国内重点高校服务我市经济建造和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对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为我市与重点高校、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努力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开发与转化.
〔一)努力争取对我市产学研合作的有力扶持。在对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6.122010*科技针对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升级的关键共性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国内重点建造高校,共同提出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重大共性、关键和核心技术项目,积极争取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支持.
2009年,我市共有23个项目列人省部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143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绿色包装产业共性技术”列人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获得200万元资金扶持,“高性能纸张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列人*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获得210万元资金扶持.
(二)积极探索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的新模式。为总结市校科技合作的经验成果、探索双方合作的途径与形式、推动*和相关高校全面科技合作迈上新台阶,2009年,我市采取主动“走出去”的形式,先后赴武汉市和成都市开展产学研活动。1月份,我市构造印刷包装行业部分重点企业和有关专业镇负责人赴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校市、校企产学研合作事宜开展深人洽谈。本次活动实效显著,胜利促成“共建广东省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等10项科技合作协议的签订。10月份,我市再次构造产学研合作访问团,赴成都市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两所高校签订了“绿色包装与数字印刷产业重大共性技术”等13项科研合作项目.
(三)继续办好我市特色产业产学研交流传统活动。继前几年连续胜利举办食品、包装机械、新材料、输配电设备制造等行业的产学研交流活动之后,2009年6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导部产学研结合调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产学研结合活动”又在我市胜利举办。来自*大学、省材料研究学会、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粤东各市科技部门负责人,粤东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产学研结合活动由科技发展论坛、产学研对接座谈会和重点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组成。本次产学研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共促成*大学与我市有关企业达成41项合作意向。本次活动的胜利举办,对于推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粤东地区的转化和产业化、提升粤东地区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造,提高自主创新的承载能力
2009年,我市创新载体建造取得新进展,创新服务体系取得新突破,科技型企业队伍取得新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加大对创新载体的建造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的空间布局。一是科技园区发展态势良好。高新区、民营科技园、软件园、农业科技园等科技综合、专业性园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聚效应持续增强,科技园区已发展成为我市培育科技型企业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技术创新的聚集地,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工业财税收人的主要来源。金平民营科技园现有人园企业300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10家,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园区形成了轻工装备制造、印刷、食品、输配电设备、精细化工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4.00亿元,上缴税金18.60亿元,成为驱动金平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龙湖民营科技园现有企业252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7家,组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家,一批光机电、电子信l/2010*科技·7技工作息、输配电设备制造、生物技术企业在园区集聚,产业特色鲜明,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5.30亿元,上缴税金19.63亿元,园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软件园现有人园企业65家,汇集了我市软件产业的主要开发力量,其中医疗信息化产业特色显著,依托于软件园的“省火炬计划医疗信息化特色产业基地”建造有序推进,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2009年园区实现总收人6.5亿元左右,软件产品收人达到3.5亿元,其中软件服务外包2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外,高新区、*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农业科技园也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造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造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构造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造,*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造”、“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造”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造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造,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增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造,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增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建造,规范财务治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更好的发挥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指引》的要求,会同市财政、地税、国税部门大力开展宣传培训,精心构造申报,共推荐两批共7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有62家企业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构造的专家评审,进行公示。三是大力培育民营科技企业。重点扶持一批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2009年,全市新增1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构造认定了29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616家,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283家。同时,根据民科企业认定的新变化,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考核和更名工作的通知》,就民科企业的界定,省、市级民科企业的认定标准、程序进行明确,不断完善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培育和治理。四是努力培育软件企业。新增2家省级软件企业,全市现有省级软件企业20家。五是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009年,省科技厅、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治理试行办法》,规范了企业研发费税前扣除的操作程序。该政策出台后,我局会同市经贸局、国税局、地税局建立了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调解机制、明确了具体操作规程,推动此项政策在我市的贯彻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此外,继续做好软件园人园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2009年共落实税收优惠返还100多万元,补助人园企业办理著作权登记、双软认证和系统集成费用20万元.
三、实施精细化治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规范科技治理手段、细化科技服务内容,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引导和帮助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构造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引导和构造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科技立项扶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认真编制2009年度*市科技计划,按工业科技项目、信息技术项目、大农业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其他项目(包括科技能力建造、创新体系建造等)五部分进行统筹安排,并在工业和社会发展项目中,重点安排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项目,大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项目,促进产业发展。本年度共安排项目159项,计划总投资7.5亿元,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为主,市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投人1745万元作为引导启动资金。这批项目的实施,预计年新增产值可达32.49亿元,年税利6.19亿元,创节汇1.58亿美元.
(二)抓好科技成果的治理奖励。2009年度,主持省、市科技成果鉴定36项,包括工业项目17项、农业项目7项、医疗卫生项目12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1项、国内领先水平n项。进一步完善*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办法,对评审专家选聘、评审方式、工作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共评定市科学技术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3项,构造19项科技成果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奖励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激励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三)增强科技项目的绩效治理。一方面,构造开展2009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增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及时、全面地掌握项目的执行情况,有效地发挥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推动项目的规范治理和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增强省级科技项目的规范治理,共构造122010*科技·技工作对181个省级科技项目开展结题验收,其中,工业项目68项、农业项目48项、科技能力建造项目27项、民科园建造项目巧项、社会发展项目6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造项目6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项目4项、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计划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
(四)加快技术市场的培育发展。大力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做好科技成果、技术需求项目的网上采集和工作,提升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的服务能力。做好技术合同登记、统计工作,全年共受理、登记技术合同44项,其中技术开发合同40项、技术转让合同1项、技术服务合同3项。技术合同交易总额为238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2291万元.
(五)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根据我市外向型企业居多的特点,引导企业增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全球范围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争取省科技厅的立项扶持,发挥推广、示范、带动效应。2009年,我市共有5个项目列人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得扶持资金90万元,立项数量和获得扶持资金均为近年最好成绩.
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对新农村
建造的引领作用2009年,我市抓住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继续贯彻落实《*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9一2010)》,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带动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开展专题调研,明晰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市农村科技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开展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进农村信息化建造》的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开展农业科技区域创新能力调研,对2009年以来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省科技厅。此外,还就海洋科技发展等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报告.
(二)功少决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兴农。
一是发挥科技支撑效应,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年初,低温冷冻灾害对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较大危害。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防寒抗冻恢复生产中的支撑作用,我局成立了农业防寒抗冻恢复生产科技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做好科技防寒防冻以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经精心构造申报,“潮南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减灾综合措施”项目列入省科技减灾专项。同时,指导各区县各有关部门积极构造专家到种养大户、农业基地指导抗灾减灾工作,依靠科技手段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9年,“*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造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增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增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增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构造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增强与*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构造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造,先后构造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构造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增强科技发展环境建造,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增强构造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12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达学习省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表彰奖励省、市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总结部署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造创新型*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科技创新的工作合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出台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经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市政府于3月巧日颁布实施了《*市科学和技术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分析了全市科技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部署了重点任务,明确了规划布局,是“十一五”期间统筹全市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政策。同时,制定了《建造创新型*行动计划》(2009一2012年),提出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切实推进创新型*建造,从而有效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开展科普教导,营造氛围提高认知。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科普宣传教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携手建造创新型*”为主题的“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突出科技惠及民生和科技支撑发展两大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二是引导科普场馆增强功能建造。精心构造我市的省级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申报省科普项目,增强基地建造,完善科普功能。“*科技馆模拟人体解剖实践室”、“科普画廊的建造与利用”和“教导基地科普宣传演示设施建造”列人省青少年科技教导基地科普项目。积极引导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科普功效,*科技馆新增“青少年科技探索园”常设科普展馆,全年承办7项大型展览及科普活动,完成各项学术报告会、讲座、论坛技术演示等科技活动59场次,承接举办各类培训班18场次,接受参观科普展览85000人次。三是增强基层科普阵地建造。引导一批基础良好、具备一定科普能力的街道社区居委会增强科普功能建造,经常性开展科普教导活动,建立和发展面向群众的科普活动前沿阵地。金平区永祥街道永安社区、石炮台街道新湖社区、海安街道海悦社区,澄海区澄华街道华冠社区被认定为2009年度广东省科普示范社区。四是及时报送政务信息和开展宣传报道。全年共向省科技厅报送信息专报6期,向l/2010*科技·11·技工作市委报送信息专报18期,向市政府报送信息专报17期。出版编辑《*科技》4期。通过新闻传媒、网络大力宣传报道我市的科技工作动态。参加电台“民声热线”栏目,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是实施项目扶持,引导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引导和精心构造本年度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2009年,我市共有17个项目列人省农业科技项目,获扶持经费123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提升了我市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根据我市海藻资源丰富、海藻养殖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特点,加大力度扶持海藻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支持省重点课题“*海藻资源调查及开发”项目的有关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在龙须菜、坛紫菜等养殖标准化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引导各涉农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专业技术优势,开展林业种植、蔬菜瓜果种植、*柑品种改良等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扶持引导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实施信息直通车工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造。积极构建我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实施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向农民提供及时的科技、市场等信息,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四)抓好队伍建造,强化治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保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