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物业经理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保险外汇;外汇业务;保险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48-02
一、保险外汇发展的概况
(一)保险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为改革统收统支的外汇分配制度,我国从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外汇留成的对象和比例由国家规定。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改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一家经营为设立多家商业银行和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随着保险外汇业务的逐步展开,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各项管理政策顺应不同时期保险外汇业务的发展,为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1.经济转型时期的保险公司外汇管理。对保险公司外汇管理的规定,最早见于国家外汇管理局1993年颁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管理规定》,其中对保险公司开展外汇保险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等进行了规定。由于这一时期保险公司外汇业务品种单一,规模较小,因此保险公司外汇管理的内容相对较少。1994年我国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并于1996年12月宣布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同时对资本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
2.现阶段的保险公司外汇管理。2002年以来,为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规范保险市场外汇收支,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险外汇管理的法规,不仅规范了业务操作,而且便利了保险机构的业务发展。一是放宽部分保险外汇业务的限制,如:取消对保险外汇业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取消外汇保险必须以外汇缴纳保费的规定;二是简化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经营相关申请事项的审核程序;三是拓宽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运用渠道,增强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四是,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进行交易。
二、现行的保险外汇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主要按照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行分类,因此,保险外汇管理也是根据交易活动的性质,对外汇收支实行结汇、售汇和付汇的汇兑管理。同时,对保险公司从事外汇收付活动的保险业务等实行特殊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对其外汇资金的流动实行专门监管。
(一)对外汇保险活动涉及到的外汇收支的汇兑管理
主要包括:对境内从事外币计价结算的保险活动实行监管;对缴纳保险费、支付保险赔偿和给付的外汇收支实行真实性审核;对保险费或保险赔偿的售汇和结汇进行真实性审核等等。
(二)对保险公司外汇业务市场准入和资金管理
主要包括:审批保险公司经营外汇业务的资格;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或营运资金的币种调整进行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账户使用和合规性进行管理;对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运用活动进行管理等等。
三、保险外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保险外汇相关政策法规还有待完善
《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在结汇审核的具体业务程序上有可操作性,但在资本金结汇真实性审核方面却不具操作性,没有对保险公司资本金结汇的必要条件做出明确规定,如:保险公司哪些方面的结汇申请可以核准没有明确,保险公司提供的报表哪些项目、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办理结汇没有说明。增加了分支局在真实性审核中的工作难度,也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在结汇过程中对外汇局工作的误解。
(二)保险外汇统计监测的手段落后,监管难以真正到位
一是保险经营机构外汇账户没有纳入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不利于保险外汇资金的风险防控。现行政策规定,取得《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的保险经营机构,可以在境内银行直接开立外汇经营账户,并应在开户后10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备案。由于保险公司外汇账户没有纳入总局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外汇局只是被动接受纸质开户资料,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保险公司外汇收支情况和外汇账户的使用情况,不能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
二是保险外汇业务管理基本为手工操作,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施有效监管。外汇局对保险公司相关业务的核准,仍停留在一笔一单的手工操作上,使之不能发挥外汇局非现场监管理的能效,影响了保险外汇的监管水平和质量。
(三)保险各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合力,影响监管效率
作为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的管理部门,只侧重在外汇资金方面与其行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凸显管理手段单一的弊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保险各管理部门的监管重点各有侧重,且不能及时了解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因而外汇局对涉及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的信息来源甚少。由于相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比较少,缺乏协同监管措施,极易形成监管盲区或重复管理情况。
四、构建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的设想
(一)非现场监管体系的提出
为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便利化,同时为保险公司的外汇资金、外汇业务的经营活动,营造一个既有管理,又适度宽松的有序氛围,促使其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建立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一方面,可以提高监管工作力度,增强保险公司守法合规经营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外汇局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管理人员不足的境况,降低监管成本。因此,完善的保险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体系,首先,应有一个以外汇局相关数据信息为主的非现场信息监管系统;其次,建立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机制,实现协同管理;第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监管人员操作守则,实现非现场监管为主体的有效管理。
(二)构建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框架
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托保险公司和外汇指定银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来源,辅之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信息等。
1.外汇局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并开展主动性监管。建立并运用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外汇局监管人员利用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模块,对保险外汇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建立定期数据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找出重点监管目标,使得保险外汇管理有的放矢,实现管理目标,为提高保险外汇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提供保障,这也是整个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的核心部分。
2.建立外汇指定银行报送保险外汇异常变动信息的风险预警体系。设立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量化指标,建立外汇指定银行异常交易信息报送制度。外汇指定银行是保险外汇前沿监管部门,能掌握第一手交易信息,并能及时发现异常保险外汇收支的情况。为充分发挥外汇指定银行独特的优势,外汇局应建立并充分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分析与监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发出警告,防患于未然,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从一定程度来讲为保险外汇非现场监管体系提供了必要的补充。
展会这种渠道对于我们竞争情报的宣传推广甚至销售签单作用甚大。
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展会其实相当于一场大型的会议营销或产品推介会,只不过在展会中召集人召集企业这项工作不需要我们亲自来完成,展会的组织者已为我们铺好了这条路子,而且其所召集的企业更多更有行业影响力。而通常的展会都是按行业类别来举办的,比如家电展、汽车展、食品展等等,这种行业展会与我们按行业进行竞争情报产品的销售工作正好是吻合的,充分利用展会的这种企业号召力将为我们从事竞争情报业务创造莫大的效益。
某一行业展会举办期间,当同一行业的人脉资源、众多企业都聚集在展会后,我们竞争情报人员就得把握好这个绝佳的机会,进入会展现场通过不同的角色包装去搜集我们所需的竞争情报或者宣传推广我们自己的产品服务。当然情报的搜集可能会受时间、地点的一定限制,比如需搜集对象未参展或延后参展等。但是,宣传推广竞争情报服务产品则不会因此而受太大影响,毕竟每一个到场的参展企业都可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如何将我们这些众多的目标客户转变为潜在客户甚至真正的客户,这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候。以笔者从事竞争情报工作及之前从事会展策划的经验来看,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在展会当中至少能做两件事,笔者将它们概括为“推出去”和“拿回来”。
所谓“推出去”,就是把我们竞争情报的产品服务推销给我们的目标客户,也就是诸多的参展企业,让其对我们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至少要让其对我们的品牌有印象,这有利于我们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销售开发工作。以这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我们的身份不必掩饰,可以坦坦荡荡地向目标客户表明我们从事的就是竞争情报业务,而且尽量与其交换名片取得直接联系方式。这种方式如果进行顺畅,目标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有所注意时,就要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在与客户直接接触沟通的过程中挖掘客户的需求。当然,为了加深宣传推广的效果,一些宣传工具是比不可少的,比如产品宣传手册、相关杂志书籍、自身的名片等等。这种与目标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从中挖掘目标客户直观需求的宣传推广方式虽然效果比较好,但不一定可行,因为来参展的企业其目的并不在此,其目的也是宣传推广,只是它们宣传推广的是自身的产品罢了。
所谓“拿回来”,就是把目标客户的相关资料、信息搜集回来,这些资料信息包括目标客户的产品宣传册、负责人信息、现场人员的介绍等等。以这种方式进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一就是前面“推出去”所提到的通过交换信息资源的方式取得目标客户的相关资料,另外我们还可以以各种名义包装我们的身份以达到目的,比如可以是经销商、采购商、客户等。因为此时我们的身份是经过包装的,那么就需要站在这个包装的身份角度来思考,从这个角度出发从不同的侧面挖掘目标客户对竞争情报业务的需求。
以上到会展现场所做的宣传推广、目标客户资料搜集等工作都只是为后续的销售工作而服务的,我们所做的这些前期工作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我们能否将目标客户转变为真正的客户,也就是这些目标客户的再开发或深开发。这种方式的再开发的效果和效率都比较高,毕竟通过展会渠道的前期工作我们对目标客户是有所了解的,所取得的资料信息也是真实有效的,如果是通过“推出去”这种方式进行过沟通的客户还可能对我们会有更有印象,这样一来开展销售开发工作的阻力则较小。
一、自觉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
我是初次接触物业管理工作,对综合管理员的职责任务不甚了解,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现已基本胜任本职。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进入了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一)耐心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自接手管理处财务工作的半年来,我认真核对上半年的财务账簿,理清财务关系,严格财务制度,做好每一笔账,确保了年度收支平衡和盈利目标的实现。一是做好每一笔进出账。对于每一笔进出账,我都根据财务的分类规则,分门别类记录在案,登记造册。同时认真核对发票、账单,搞好票据管理。二是搞好每月例行对账。按照财务制度,我细化当月收支情况,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按公司的要求及时进行对账,没有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三是及时收缴服务费。结合的实际,在进一步了解掌握服务费协议收缴办法的基础上,我认真搞好区分,按照鸿亚公司、业主和我方协定的服务费,定期予以收缴、催收,年全年的服务费已全额到账。四是合理控制开支。合理控制开支是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我坚持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积极协助管理处主任当家理财。特别在经常性开支方面,严格把好采购关、消耗关和监督关,防止铺张浪费,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积极主动地搞好文案管理。半年来,我主要从事办公室的工作,的文案管理上手比较快,主要做好了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资料录入和文档编排工作。对管理处涉及的资料文档和有关会议记录,我认真搞好录入和编排打印,根据工作需要,制作表格文档,草拟报表等。二是档案管理工作。到管理处后,对档案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分类管理是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我采取平时维护和定期集中整理相结合的办法,将档案进行分类存档,并做好收发文登记管理。
(三)认真负责地抓好绿化维护。小区绿化工作是10月份开始交与我负责的,对我来讲,这是一项初次打交道的工作,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当前又缺少绿化工人,正值冬季,小区绿化工作形势比较严峻。我主要做了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小区绿化的日常维护。二是认真验收交接。
三、主要经验和收获
完成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一)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二)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三)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理财管账,才能履行好财务职责
(四)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四、存在的不足
由于工作实践比较少,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年的工作存在以下不足:
(一)对物业管理服务费的协议内容了解不够,特别是对以往的一些收费情况了解还不够及时;
(二)食堂伙食开销较大,宏观上把握容易,微观上控制困难;
(三)绿化工作形势严峻,自身在小区绿化管理上还要下更大的功夫
五、下步的打算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做好新一年的工作,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搞好与公司、业主之间的协调,进一步理顺关系;
(二)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三)管好财、理好账,控制好经常项目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