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运管工作要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20__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还要保稳定,使命崇高,任务艰巨,全局干部职工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创新管理、打造亮点、整体提升”总体思路,以“三改一发一提高两加强”为重点,以加快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为主题,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作风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做到速度、结构、质量、服务、管理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全面提升“三个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突出重点,加速行业改革发展
1、扎实推进出租汽车管理。按照“稳定、规范、提升”的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在运力投放、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行业党建、“板板钱”落实和推广公司化自营等五个方面工作。
2、深化公交营运体制改革。以主城区内环外移、深入贯彻227号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线网,科学调整运力,实施主城客运结构调整,促进和规范远郊区县公交发展。
3、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立足服务“三农”,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99.4%、72.6%;完成100个农客站点建设任务;积极衔接相关部门,确保农村客运保险费和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4、加大班线客运改革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实行客运班线招投标制度和客运企业公司化经营倒查制度,落实安全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做好省际、县际客运班线经营权到期的延续经营工作;从严加强旅游车、包车客运管理。
5、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点加强出租汽车、公交车和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管理,争取出台全市《道路运输营运驾驶员管理办法》,深化从业人员分类培考,全面推开教练员诚信考核。
(二)谋求突破,适应行业发展新形势
1、加大新涉行业管理力度。配合做好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修订,依法管理轨道交通;加快市《汽车租赁管理办法》的制定,力争早日出台;加快现代货运业发展,培育一批运输骨干企业,提升道路货运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
2、加大行业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低碳运输。认真贯彻交通部11号令,建立市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指标准入制度;继续做好公交车、出租车使用天然气能源工作,坚持发展低碳运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3、加大信息化工作力度。启动ic卡道路运输证试点工作,加快客运站应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升级“市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加快打造科技运管。四是加大战备交通和应急运输保障力度。切实提高重点时段,特别是春节、国庆等节日的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三)强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恒抓作风建设。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以开展调查研究、打造“五大运管”、大兴六种风气、强化表格化管理、加强监督督查为手段,牢固树立“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效率、作风就是战斗力”的思想。
2、力抓党风廉政。强化制度约束,健全监督机制,从班子成员做起,在全行业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打造廉洁运管。
2020年运政稽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进一步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和执法队伍管理,切实扭转道路运输行业乱象抬头反弹的不良趋势,切实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行业治乱工作向纵深推进,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有效维护辖区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全力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为行业发展和市民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
一、深入打非治违,净化市场环境
(一)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着力加强对辖区客运班车、客运包车的日常检查和动态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超长客运、旅游客运、班车客运不按批准的客运站点停靠、不按规定的线路运行;未经许可的外籍车辆在我县境内非法招揽乘客从事超长客运以及包车客运未持有效包车客运标志牌进行经营;不按照包车客运标志牌载明的事项运行、线路两端均不在车籍所在地;招揽包车合同以外的旅客乘车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其他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和投诉举报较多的重点班线。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运输安全事故。
(二)道路货物运输行业。货运行业稽查工作要与源头治超紧密结合,会同公安、交警、路政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开展联合巡查。督促货运源头单位落实治超主体责任,按治超有关要求建立工作机制,禁止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出站、出场。同时,要对其他部门抄告、移送的有关违法超限运输的车辆及从业人员严格依法处理。重点查处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货运车辆上安装符合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超越许可事项,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未按规定签发道路危险货物运单等行为。
(三)巡游出租汽车行业。为维护城市窗口服务行业形象,提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加强对客运站、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的出租车行业稽查力度,重点查处巡游出租汽车拒载、议价、途中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未经乘客同意搭载其他乘客,违规使用通信设备,车内卫生状况差和驾驶员不使用文明用语等行为。
(四)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要强化网约车平台管理,主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通信等部门,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整治网约车平台打着“网约车”、“顺风车”幌子开行班线客运、平台公司向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派单、线上提供服务的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车辆不一致等行为。
(五)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完善打击非法营运工作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办法,落实“一牵头,三联动”工作机制。重点查处在客运站、学校、医院等周边揽客、拉客的违法经营者和城区范围内的非法营运打街车、网约车从事街面巡游以及租赁车非法从事道路旅客运输、农村面包车非法载客等非法经营行为。
(六)持续高压打击“外籍打野车”。要紧盯客运高峰时段非法进入我县违规经营的外省籍大客车,采取在公路要道定点稽查、不定时巡查、发动群众举报等方式,重点查处外省籍大客车违法违规开行跨省包车客运和异地驻点从事旅游包车客运经营的行为。对上述违法行为严肃处理,依法顶格处罚,并向车籍地运管机构抄告。
(七)开展对维修、驾培、车站等相关行业稽查。一是坚决取缔非法机动车维修点;严厉打击擅自改装拼装机动车、超越格级维修、签发虚假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和伪造、转借、倒卖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等行为。二是严厉打击驾驶培训机构不按核定的培训区域进行招生和培训;使用无教练车证车辆从事教学的;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驾驶培训学时计时仪;教练员酒后教学或者让学员单独驾驶教练车;索取、收受学员财物或者向学员谋取其他利益等行为。三是严厉查处客运站私自接纳未经批准的客车进站经营;允许未经安全检查或者安全检查不合格的车辆发车等行为。
(八)开展重大节假日专项稽查活动。结合道路运输市场实际,组织开展春运、“五一”、暑假及国庆黄金周等重要时段,开展系列专项稽查整治活动,确保重大节假日期间道路运输市场安全、有序。
(九)做好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工作。及时受理和查办来自县长信箱、12345热线、12328交通监督热线等各种渠道的投诉举报案件,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加强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
(一)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联勤执法。继续加强与公安、交警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定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巩固和强化联动联勤执法工作机制。
(二)积极参与全县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全县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参与全县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主动加强与相邻县市稽查同行的联系与交流,协查相关案件。
(三)及时抄告违法违规信息。高度重视违法违规的抄告工作,有效利用抄告手段加强行业管理,将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抄告车籍地管理部门或者相关执法机构,对外地外单位抄告事项依法处理并及时回复。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
(一)定期组织稽查业务培训。要按计划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交通运输法规、行业管理和稽查业务知识,重点强化典型案例分析和执法文书制作,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开展科技执法探索。组织开展科技执法技能探索,推动创新执法、科技执法,促进运政稽查执法程序更加规范、监管更加有力。
四、加强监督指导,规范执法行为
(一)实施稽查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稽查工作例会和工作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掌握稽查工作动态,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组织开展稽查工作,确保稽查工作覆盖全行业,杜绝“缺位、失位”现象发生。
(二)定期开展执法督查考评工作。按计划对运政稽查工作开展督查考评,重点督查依法履职、投诉举报处理、执法风纪及相关制度执行情况。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
一、适时启用汽车站。开展工作调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启用汽车站为我市汽车总站,规范汽车站、汽车站,对全市道路班线客运、城市公交客运、城乡公交、城际公交客运进站管理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实现道路班线客运与城市公交客运、城乡公交、城际公交客运功能分区,班线客运与城市公交客运无缝对接,规范客运市场,方便群众出行。
二、推广出租车电招服务。建立出租车电召服务平台,方便市民出行。
三、逐步推进城乡公交管理。对全市已开通的城乡公交线路进行规范,引导组建城乡公交公司,实现公车公营,协助物价部门对城乡公交票价进行听证,调整票价,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实惠。
四、强力整治客运环境。继续保持全市客运市场集中综合整治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黑车”和乱班乱线扰乱客运市场秩序行为,净化客运环境。
五、加大源头治超监管工作力度。增强货运源头企业巡查密度,建立巡查台账,强化与市治超办工作联系,严格落实治超联查联处机制,进一步加大货运源头超载装载处罚力度,加大源头监管的科技投入,进一步减少源头超载车辆出站率。
六、严格维修驾培市场管理。把好维修市场准入关,强化车辆技术管理,严格落实车辆技术审查和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工作;严格维修质量信誉考核,提高维修行业服务质量;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车辆的维修厂家,遏制和杜绝车辆非法改装行为;加强驾培市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现有驾校升格,上档次;加强驾校日常管理,确保教学培训质量;严格驾培质量信誉考核,提高驾培行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