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五年级下册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材简析: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牌和长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炼,读起来很有趣味,给人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吴、弗”等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和整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吴、弗”等两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夫”,会写“矛、盾”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
的故事。
教学难点:
1.
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懂得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
培养学习古文言文、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游戏激趣,第一关,猜图小神童。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闯关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地方及时批注在旁边。
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
三.合作交流
(一)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决闯关提示中的问题。
(二)
闯关大比拼
第二关:识字小当家
正确朗读“矛盾,鬻盾,吾等,赞誉,弗能”等词语。
第三关:朗读小能手
出示课件: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根据划分的节奏,先看范读视频,后请学生朗读,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赛读,根据朗读情况加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关:理解小达人
出示课件: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弄懂了字和句子的意思之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吧。
我们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线,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人物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那么同学们,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请同桌讨论分享。
同学们披荆斩棘,已经来到第五关的大门前。
第五关:生活小专家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请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
如:有一则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
这种说法自相矛盾。
处处留心皆学问,课本中的知识可以教我们在生活中怎么用,生活中的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的知识,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做一个生活中的小专家。
第六关:表演小明星
时空转换,热闹非凡,转眼你来到了繁华的集市——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你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同学们来演一演。
四、
课堂小结:
五、
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积累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了解其寓意。
六、
板书设计:
15
自相矛盾
自自相矛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能抓住十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彩泥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彩泥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
超轻粘土、刀胶棒
、牙签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境导入:同学们你知道你的年龄和父母年龄,能知道你们的属性吗?(学生说)
2.教师板演简画或出示图片让学生辨认说出其了解的情况
3.
课前预习十二生肖的排列:
十二生肖,我们也称作“十二属相”,是我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时候的文人,为了让全天下的人,包括没有钱读书的人,不识字的人,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肖像)排列顺序:1、鼠
2、牛
3、虎
4、兔
5、龙
6、蛇
7、马
8、羊
9、猴
10、鸡
11、狗
12、猪
(二)、引出课题:《十二生肖》
1.打开课本分析三幅不同作品,分别用什么材质什么手法表现十二生肖?
《1》唐-十二生肖俑:泥塑材质,拟人手法
《2》十二生肖邮票:夸张手法
《3》十二生肖剪纸:变形手法
2.本节课运用新的材质来表现十二生肖:
彩泥--超轻粘土
3.播放课前录制好猴子示范步骤过程-
4.制作步骤:
1.构思2.制作生肖基本形3.身体细部制作4.场景装饰5.整理完成
(三)、评价展示
将学生的彩泥作品小组上台展示
,进行自评,互评。老师进行最后点评
(四)
、回顾总结,布置课外作品
1.
回去询问父母生肖并制作一个送给父母
2.
课下收集不同类型材质树叶,下节课开始上《树指画》。
(五)
、拓展延伸
欣赏和十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十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六)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下册《时间的测量》60-61《摆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l
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l
进行改变摆的重量、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l
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l
认识到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问题是很重要的。
l
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l
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
【教学重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计时表10只,单摆装置10个(铁架台、铜棒组装而成)、大小相同螺帽三种各10份、实验记录单两种各10份。
教师材料:不同的单摆两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前写好课题:摆的研究)
1、师:荡秋千这个游戏很多同学都玩过。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带到了课堂上。请看大屏幕。哪个小朋友荡得更快些?
2、上完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秋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摆。对于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摆。(板书:摆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一样吗?
2、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小组讨论)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摆锤重量、摆绳长度、摆幅的大小等。)
师:这些只是我们现在的猜测,还得找证据证明。
3、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实验一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锤的轻重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可以怎样来操作?
我们一起来设计实验方案。(课件出示)
b、出示记录表。师述:老师给大家准备实验材料,我们动手做实验。实验时要你注意。(请看大屏幕)
我们就以15秒为时间界限,分别测三次,看看最后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静悄悄的开始,比比哪组效率高!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找好记录)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个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看看自己小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果的小组举手!如不支持,拿出来分析。
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说: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吗?(板书:错号)
实验二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10分钟)
a、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讨论:
为了证明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到底有没有关系,这个实验又可以怎样来操作?
一起设计实验计划方案。
b、师述:大家看记录表,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根2倍长的绳子。
c、学生实验、记录。(师巡视指导)
d、科学实验报告会。(展示两小组数据,谈谈我们的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其他组的数据,支持这一结论的举手。
师小结板书:对号。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7分钟)
1、现在我们来回顾之前的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对照我们的实验记录单。回答问题:
a.
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与摆锤的重量有关吗?
b.
什么样的摆摆动得慢,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发现问题
作出猜测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2、请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P61,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你觉得它们摆的快慢会怎样?(课件出示)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分别记30秒2次。)
4、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怎么想的?
5、师可根据学生时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虽然这两个单摆的摆绳一样长,但是他们的摆长却是不一样的。其实,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课件出示P61图片,红色线条指出两条摆长。)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四、质疑应用
1、哪个小朋友荡得快些?(荡秋千图1)
2、荡秋千图二,留个学生课后探索的空间。
3、调整快了2分钟的摆钟。
五、科学成果汇报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回答,整理板书)
板书:
摆的研究
摆锤的重量
×
快慢
摆绳的长度
√
摆幅的大小
×
附
实验一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重量
两倍重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
。(有关、无关)
实验二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我们的发现:
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有关、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
,摆动越
;
摆绳越
,摆动越
。(长
、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