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营管理统计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医院 统计工作 意义 现阶段

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并实行统计监督的一项专业工作,统计承担者重要的任务。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家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分工更加细致,统计的功能正在逐步扩大,在科学研究、国家决策与监督、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医院的一名工作者,探讨医院内部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加深医务工作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很有必要。接下来,笔者就现阶段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从学科上讲,现阶段,无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还是经济科学,都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的。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物理学预期中很多最伟大的成就都被公认为源于统计学法则,而并非依赖于因果律。同时,迄今为止,作为因果关系所接受的某些重要的法则,经过仔细研究后,均被证明具有统计学特征。统计工作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数据,而且为人类探索与发现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思路。

从使用目的上讲,在科学研究中,统计工作既可以用来进行探索创新,又可以用来进行可行性验证。有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性研究,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料,研究人员常常感到无处下手。而统计工作正好帮助研究者在大量的信息海洋中提取、浓缩信息,把无用信息丢弃掉。有的科学研究是可行性研究,这种研究一般有从假设开始,而一旦假设提出来之后剩下的工作是验证假设。这光靠逻辑推理论证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充足的现实论证。统计工作的调查统计与统计分析正好弥补了理论推理的不足,为可行性的论证提供了便利。

二、国家决策与监督的重要依据与手段

对于国家而言,统计工作是国家决策时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

第一,统计工作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计划,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展布局提供依据。每个国家在开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如果有效掌握了这些信息,必将对本国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确保各项事业有效开展。而统计工作就是要全面挖掘出国民经济于社会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结构、效益、比例等,把握住其发展趋势与内在规律,为国家提供系统、准确与完整的统计信息,使国家的计划、规划与目标的制定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第二,统计工作是国家开展检查与监督的重要手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执行情况如何,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制定的相关计划、规划、目标的实施情况、完成情况与进度情况如何等等有需要统计工作来来检验与衡量。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与检验,国家一方面可以全面把握相关政策、计划与目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构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检验相关政策、计划与目标本身的合理性,这样可以及时调整,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总之,决策与监督是统计工作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与途径,统计工作做得好,才能有效地指导生产和建设,发展经济。

三、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手段

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数据,只有准确把握了数据信息,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也只有通过统计工作,才能准确把握住市场的脉搏,制定正确的经营管理战略。同时,统计工作作为加强财务监督、进行市场预测、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手段,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具体而言,统计工作对企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属性,如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企业的科技开发、财务盈亏、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状况,还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它既可以表现企业的生产、资产、人员、营销与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产品、技术与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状况。既可以显示企业产量的增长情况,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率。

第三,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投入产出等量化方面的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产品与服务方面的质的特征。

第四,它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相关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其他企业或行业的相关信息,能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四、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作用

医院统计信息是医院领导在对于医院工作进行管理、医院事件上进行决策、医院政策上进行实施的有效性的充分保证,所以,医院统计工作信息对于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医院工作管理的重要基础。医院统计信息是一种有效且多方面评价医院各项工作的质量以及制定医院工作计划和医院发展规划的主要凭借及依据手段。

第二,制定有效规划指标的依据。医院统计信息往往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来反映医院近几年来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合理地运用该统计信息,不仅可以让医院领导对各科室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可以为管理者制定有效规划指标提供一定的依据及支撑条件,进而引导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医疗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充分合理地运用统计信息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及时发现问题和主动采取改进措施的作用,进而提高医院本身的医疗质量水平。

第四,医院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点依据。医院统计信息往往可以作为检测医院管理者管理行为的依据,因此,可以通过对医院统计信息的分析来检测医院管理者得管理行为是否有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同时,管理者可根据统计信息的分析发现自身的管理行为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饲料企业; 统计工作; 重要性; 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C8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7- 0081- 01

真实有效的统计数据是企业制定生产经营战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农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饲料企业面临着最佳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为了优化和调整饲料产业结构,推进饲料工业整体发展,做好饲料企业统计工作势在必行。

1 做好饲料企业统计工作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统计,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并形成一定的统计报表、年鉴、汇编和分析报告的重要工作。饲料行业统计是整个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构成,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饲料企业的健康发展。统计工作是饲料行业的基础工作,通过统计,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利益主体将获得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推动饲料企业科学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实施。统计工作是饲料行业发展的“监测器”,为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为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饲料企业必须要做好统计工作。

2 当前饲料企业统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统计工作在饲料企业各项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饲料企业统计工作中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 思想观念陈旧。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陈旧是制约饲料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有关部门及饲料企业对统计工作本身不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提供相应的政策及资金支持,使得统计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统计报表编制也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及饲料企业对统计结论不重视。饲料企业经营管理者很少参考这些统计结论来调整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这虽然与统计结论缺乏价值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因经营管理者轻视统计工作而造成的。

(2) 统计人员素质不高。统计人员是饲料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操作者和具体执行者,统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统计工作的质量。饲料企业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行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饲料企业统计人员只要填制好上级部门的统计报表就可以了,工作机械单一;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工作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统计技能的人员来完成。当前,饲料企业虽然不断壮大发展,但仍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工作岗位的设置不够合理,统计人员的素质也难以满足统计工作的实际要求。

(3) 信息化程度较低。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有利于饲料企业统计数据及时更新,真实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也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资料。为了提高饲料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必须改善企业统计工作的软硬件环境,购买相应的机器设备和统计软件,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统计软件等,而这些必须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资金才能实现。但当前饲料企业的资金缺口很大,再加上经营者对统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很难保障这一部分资金的落实与使用。

3 做好饲料企业统计工作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改善饲料企业统计工作的状况,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提升统计结论的价值,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提高思想认识。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饲料企业统计工作,将饲料企业统计工作纳入到政府工作计划当中,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企业和个人,加强对统计结论上报情况的考核,彻底改变以往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要转变饲料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使他们认识到正确利用统计结论,对于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对统计工作予以大力支持。

(2) 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在政策和制度上支持饲料企业统计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构建统计工作长效机制,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来推动统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要确保对统计工作的资金支持,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改善统计工作的软硬件条件,借助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统计结论的有效性。

第3篇

 

关键词:医院统计工作 综合统计 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医疗市场 财力资源

1综合统计的优势

    它是医院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检查监督医院各项计划实施进展的依据;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

1. 1医院综合统计为医院管理提供医疗、预防、诊疗、保健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医院行政部门及时了解医院工作情况,对医院的规模和医疗质量进行监控、规划、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服务。

1.2医院综合统计拥有大量的资料数据,能保证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反馈于医院的决策机构,它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具有统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1.3医院综合统计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型和管理型的医院统计指标体系[Ls1,全面反映和监督医院经济运行的状况,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1, 4医院综合统计在评价医院在社会、医院和患者三者利益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着医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患者的利益,使患者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得到最佳服务,同时医院获得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1.5医院综合统计可以反映医院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它反映了医院在过去各个时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水平以及医院发展过程中的每项成果。

1.6医院综合统计参与了医院管理决策,对医院管理工作起着“智能团”的作用。一是及时准确地提供领导做出决策目标的统计信息;二是在决策目标确定后能够提供辅助论证决策方案的统计信息;三是在决策付诸实施后提供有助于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借鉴性统计信息;另外善于抓住医疗服务、管理和经营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1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带来良好的工作效果。医院应完善相关统计工作制度,做到制度留人,管理留人,工作留人。通过加强对统计工作的考核,评估季度、年度统计分析报告,促使统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

2. 2统计人员开展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综合统计工作包括了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调查表,并将统计业务扩展为统管全院医疗业务、医务人员、卫生经费、医疗费用、医疗设备等的综合统计。统计人员开展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院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

2. 3建立、健全医院统计信.息网络在新形势下医院统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应急性的统计任务。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医院统计信息网络,不断拓展和累积医院的信息量,增加统计信息的利用率,不断深化统计内涵,拓展新的统计项目,充分发挥统计预测、评价、咨询、监督的职能。

2. 4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医院综合统计需要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统计专业知识、娴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统计专业队伍,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发挥统计信息的咨询、监督功能,才能发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的作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这就对统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统计工作者要达到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川,只有通过自身的在岗培训,自我加压,自学充电,才能不断的更新知识,来提高自身的统计综合分析与文字处理能力。医院要把培养一批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良好的数理统计技术和基本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微机操作的统计专业人才列人议事日程。

3不断加强并发展医院综合统计工作

3.1综合管理统计就是要强化统计管理职能,将统计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把统计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去,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使统计工作直接参与医院管理,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力求以统计数字、图表、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情况,使统计更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准确把握领导决策对信息需求的特点,发挥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作用。

3. 2综合分析统计医院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强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医院信息。综合统计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把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率统计等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①人员的构成对医院工作所产生影响的分析与评价;②对业务技术质量和数量的分析与评价;③对病床使用程度和仪器、设备利用程度的分析与评价;④对各部门工作协调性的分析与评价;⑤对收人与费用支出等经济活动的分析与评价;⑥对经济指标与业务工作指标联系的分析与评价。采用定期、不定期、专题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向医院各级领导提供信息数据,参与医院经营管理。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特点;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C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统计工作作为事业单位正确决策、经济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形势下其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重要,随之对统计资料、数据等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不仅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相关法律法规完成统计工作,还要根据自身特点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重要依据,这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数据多且广、实际调查研究等特点,在提高事业单位决策科学性、职工参与权及民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对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特点及作用展开讨论。

一、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特点及作用

(一)统计工作是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事业单位逐渐重视并偏向经济管理,而统计工作则能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及决策提供重要数据。具体来说,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及现状,对单位职工、资源、信息等各种有效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为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职能和经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事业单位统计信息的来源不仅限于单位内部,而且以市场为导向,收集市场最新资讯和相关信息,并整合所有有效信息,为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发展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统计工作的基础。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的分支,属于基层单位,因此它不仅要完成自身统计工作,而且还要向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统计资料。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具有时效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事业单位统计信息主要来源于实际调查(多数为原始资料),通过搜集、调整、计算、处理等后以报表形式上报政府及相关部门,然后通过层层上报为国家统计工作提供依据,可以说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统计工作的基础。据统计,2011年底数据库中统计数据报表达到10801张,统计及其他部门指标3759个,总数据量在164万左右。

(三)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是开展民主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工参与及实行民主管理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热点和重点。党和政府要求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赋予职工参与权及监督权,且厂务公开。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一方面要深入到职工中搜集资料,另一方面要把统计信息及时地向职工公布,接受职工的监督。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职工沟通交流,听取职工的心声及意见,不仅能获取统计资料,而且能为事业单位进一步实行民主管理提供正确方针。

(四)依法履行统计职能是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正确途径。事业单位根据统计相关法律法规构建统计机构,并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法完成统计工作,具体来说职责有:①协助本单位职能部门等严格按照统计法完成国家、部门及地方统计调查工作。②根据相关规定向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上报统计资料,并对自身生产经营管理进行统计分析并接受民主监督。③建立健全统计台账及核算制度,并严格执行。如某地区事业单位对统计工作进行大检查,进而该单位活动及宣传经费比去年分别下降了30%、40%,为单位节省30多万。

二、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统计工作建设滞后、相关规章制度有缺陷、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等,影响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重视事业单位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法制性和规范性。事业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把统计工作列为事业单位管理重点,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制定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计划。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统计法相关规定执行统计工作,将统计工作长期不到位的事业单位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督促其进行调整,深入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法制性。此外,加强统计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统计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事业单位统计工作制度。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不仅要做好自身统计任务,而且还要协助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进行统计工作,将正确、科学的统计数据上报给主管部门,是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正确性、科学性。为此,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统计工作制度,如《全国卫生统计工作制度》、事业单位统计台账制度、会计审核制度等等。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完成信息资料搜集、调整、分析、统计等工作,并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对统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民主监督,保证统计工作管理质量。

(三)加强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统计工作人员经济、会计、财务、法律等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严格按照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履行其职能,提高事业单位统计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统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杜绝、违法等行为出现。总之,统计工作人员作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与执行者,其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统计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加强统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及主管部门统计工作的基础,是实现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统计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晓红.机关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及其合理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3(13).

第5篇

1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全过程管理创新背景

1.1重视统计工作管理是国网总部精益统计管理的工作要求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自国网总部到省公司、地市公司再到县级供电企业的4级统计管理体系,这不仅意味着统计工作对谋划电网整体布局的重要参考价值,而且更加明确了县级供电企业作为统计工作的末端、源头,肩负着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1.2加强全过程统计管理是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质量的必要举措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统计管理大致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统计工作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没有有效的组织措施来明确职能分工,而从事统计的工作的人员大多为兼职甚至仅仅充当着一名数据填报员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统计数据的及运用还不够规范,特别是对于统计数据的一致性缺乏明确要求,数据上报存在“数出多门”的现象。二是统计分析质量不尽人意。统计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数据加减汇总,或是填几张报表完事,而是需要统计人员对其加以挖掘、剖析,为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就目前而言,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1.3强化统计分析的延伸应用是大数据时代下精益规范管理的内在需求

传统的统计工作,仅仅是着眼于本单位、本年度、本区域,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统计分析结论的参考价值不高。归根结底,这都源于统计应用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健全。就更深层次而言,统计工作不应仅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还应结合各兄弟单位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并结合历年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对,以提高数据分析质量,助力企业精益管理。但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统计成果的应用仍停留在表层,并没有广泛推广使用。

2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全过程管理主要做法

2.1建立健全专业协同、整合有力的工作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统计管理质量,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成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牵头人的领导小组,由分管电网规划、建设的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工作开展。公司统计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建设部,设立专职统计专责一名,具体负责“大规划、大建设、大检修、大运行、大营销”各专业数据的收集、整合、比对、分析及应用。除此之外,为强化各数据管理部门的协同性,该公司还明确:营销部、运检部、调控中心各设统计兼责1名,对口发展建设部,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流转;在衡阳地区率先建立健全数据发言人制度,明确各部门数据统计、填报、核对等工作由各部门统计人员一口对外,以内部规范的形式强化了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质量,也在客观上避免了数据多头填报和数据失真、混乱的管理差错。

2.2持续规范运转可靠、流向清晰的标准化统计工作流程

(1)以“集”代“收”,资源整合。数据收集是统计工作最基础环节。数据来源涉及到生产管理、营销管控、电能质量监测、用电采集、地县调一体化以及配网大数据平台等多个系统,原先由统计专责向相关部门挨个进行资料数据收集已无法满足目前统计工作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县级供电企业基础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各业务部门统计兼责每月定期报送数据,数据的出口须经业务部门主任及分管领导审核,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2)由“表”及“里”,挖掘本质。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旧是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生产型”统计,这种统计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对一些基础数据的需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出统计工作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深层次统计分析工作,具体来说,一是通过运用图表工具智能化数据处理过程,减少人工干预;二是建立数据波动趋势模版,高效率地完成从零散数据到直观图表的转化;三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数据直观性和美观性,缩短数据转化成有效信息的周期。由“生产型”统计模式向“经营型”统计模式的转变,大大提升了统计数据的管理价值,一定程度上为公司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保障。

2.3强化对统计分析的成果应用

为企业建言献策、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是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着力点。在统计工作中,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科学合理地运用生产经营数据信息和分析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以诊断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查摆提升空间;以有关数据分析作为支撑,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解决工作难题;总结、积累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念。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

3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管理创新的成效

3.1为电网科学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涵盖了县域内各行业用电量、供电量、售电量、供电负荷、设备运行等生产经营指标。而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缜密分析,可以从客观上判断县域电网存在的供电“卡脖子”、电网N-1通过率低、单线单变、10千伏联系薄弱、“低电压”等电网结构的“病症”之所在。国网衡南县供电公司以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预判功能为抓手,一改以往“现用现统计”的数据使用模式,将统计工作前置于电网建设工作的最前端,有计划、有部署地结合当前供电结构、供用电需求等问题开展数据收集、整合、比对、分析、归纳等系列工作,有效实现了“摸清家底、找准症结”的管理预期,统计工作的前瞻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而在实践工作中,该公司通过利用《35千伏变电设备明细》《10~110千伏线路最高负荷统计》《县域行业用电分类》等统计报表,深入分析县域电网现状、县域用电市场走势,针对县域内老旧10千伏线路极多、城镇和农村新增配电容量需求差异大等问题,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加符合地区电网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配电网建设、改造建议,如: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以新建为主、改造为辅,明确过渡期建设改造方案,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10千伏目标网架。如此规划,一来可以避免短期内重复建设,满足各层级间的协调配合、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时间上的合理过渡,二来也可以切实解决以往“重设备、轻网架”问题,实现规划与建设、运行的协调统一,最终符合配电网与输电网之间的负荷转移和相互支援,构建安全可靠、能力充足、适应性强的电网结构的规划预期,实现“满足用电需求、保障可靠供电、提高运行效率”3个方面的管理突破。

3.2为精益规范管理提供动态监控

县级供电企业统计工作能如实反映售电量、线损率、售电均价、业扩报装、电网发展投入、节能减排等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完成情况,通过对指标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为指导计划编制与调整(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充分体现统计动态监控、落实闭环的管理职能。以强化售电量分析充分释放市场增量。统计管理从售电行业结构、电压等级、区域性质、售电均价、同比环比增长(减少)情况等多个方面,对全年售电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解比较,并按月份进行细化监控。加大对工业园区、大用电量客户的及时走访、跟踪服务,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增供促销。以强化线损分析有力助益高损台区整治。充分发挥统计数据连续性和完整性好的优势,提供长时间跨度、准确、完备的线损统计数据,满足线损管理人员的分析需要,提高线损分析工作效率,为定点清理高损线路和高损台区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结合外部数据,通过关联分析,查找出高损台区的共性问题,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选取降损策略,制定降损措施,编制降损规划,取得了较好的降损效果。2016年以来,提出整改措施100余起,高损台区降至目标值的达到了192台;农电台区线损率下降3.38个百分点,全公司少损电量达265.59万千瓦时;督导用电秩序整治工作计划50项,直接经济效益达11.8万元。

3.3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合理建言献策

第6篇

【关键词】 企业 统计 管理 问题 对策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

1.要充分认识统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统计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没有统计信息作为基础,企业领导就成为“盲人骑瞎马”,无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取胜。在企业各种计划的编制中,离不开统计报表提供的统计数字作为下一步工作计划的依据。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和落实,需要统计报表的数字,从而及时了解计划执行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发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计划实现。统计利用其特有的形式,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方映各项生产、经营的执行情况,以供企业领导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方针和计划,监督和检查各项指标执行情况和完成情况,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统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监测作用,决定了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层工作。

2. 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一是统计工作岗位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简单相加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中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本单位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人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制、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特别是现在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多数中小企业甚至于大型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均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或因业务冲突,或因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尤其统计增加专业性报表时更是上报质量越来越差。

3. 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认识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在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企业中,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4. 加强统计队伍素质建设

在过去,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但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已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

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下,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尤其是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人员应自尊,要自信、自强,方能自立。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对工作积极并有较大贡献或较快进步者,应该及时给予表彰。在主观上能勤奋者,加上客观条件之改善,统计受重视,将水到渠成,必将使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企业 统计分析 种类 作用

企业统计分析是以企业生产经营为目的,通过敏锐的预见,根据统计资料,运用统计方法与技术,及时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揭示企业经济现象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一、企业统计分析的种类

1.进度统计分析

进度分析是以定期报表的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以报表考核的主要指标为分析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指标的实绩与计划、本期与前期进行对比,得到计划完成百分比或动态相对数,进一步分析增长或降低的原因,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反映给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以便部署下一期工作。

2.专题统计分析

专题统计分析是利用统计资料,结合专题调查,对社会或企业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某一环节、某—因素所作的专门的、深入的分析。它所研究的问题政策性较强,带有倾向性、典型性,多为决策者所关注,是统计工作跟踪政策、发挥服务和监督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

专题调研,就企业而言,是针对经营管理中一个影响较大的专门问题而进行的综合性调研。专题调研需要的资料既要求广度,又要求深度。所使用的调查方法,不仅有各种来源的二手资料的搜集,还可能有专门组织的抽样问卷调查、典型调查和深入访谈等。分析方法更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一般描述与倾向性研究、典型材料研究相结合。

3.综合统计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研究其供、产、销和人、财、物的总体平衡和比例关系,涉及的资料种类多、历史跨度大,不仅要使用手头现成资料,而且要搜集、整理大量历史资料、外部资料、行业资料。所用分析方法也较为复杂,有纵向研究,有横向对比;有综合平衡,也有比例推算。综合统计分析旨在说明分析单位的总体特征,揭示重要平衡关系或瓶颈问题,以便做出全局性决策。

二、企业统计分析的作用

1.统计分析是统计活动的最终成果

统计活动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主要环节。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明确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制定出各种统计工作方案。统计调查的任务是使用各种调查方法收集原始的统计信息。统计整理的任务是运用汇总、分组等手段粗加工统计信息,把原始分散的统计信息整理为系统的统计信息。统计分析对统计信息做深加工处理,使统计工作者的认知得以深化,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书面形式把统计分析的结果表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利用,使统计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活动的最终产品。

2.企业统计分析是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统计分析为企业领导贯彻与执行党和国家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和检查企业工作计划,合理分配、利用企业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起到信息服务作用,而且起到咨询和监督作用。同时,成为了解本地区相关企业发展及资源的分布、利用情况,并解决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设备配置、技术引进等问题的主要依据。这不仅有利于领导和有关部门客观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决策和计划,以充分发挥统计促进企业管理、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

3.企业统计分析是促进企业统计工作发展的保证

企业统计分析不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是企业统计活动的最终产品,而且还是企业统计活动的总关口。因为通过撰写分析报告,可以检验各个阶段的统计工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得到弥补和改进,从而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统计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变动方向、掌握企业活动发展情况,由被动变为主动,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和资料通过加工整理,找出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经济发展规律,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起到督促作用。

4、企业统计分析能及时纠偏统计数据的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数据间均有一定的相互联系, 如产量和质量、产量和成本、质量和材料单耗、成本和材料单耗等, 我们统计人员在写统计分析时, 首先要确保采集的数据正确, 否则将会产生误导, 作出错误的结论。而统计分析就是统计数据的质量检查、监督, 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差错, 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比法、环比法等, 我们用得最多的是验正单耗核算是否有误, 盘点是否有差错。我们还常用材料成本来核证单耗, 使企业能用正确的单耗数据, 深人分析, 找出真正影响生产材料单耗上升的原因, 采取措施, 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5、企业统计分析能为企业培养一大批有用的统计人才

统计人员必须在收集汇总、整理数据的同时要学会分析加工数据,只有在大量地收集、汇总、整理企业经营中各种数据基础上, 加以深入解析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才能从中找出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十分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能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还必定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思维敏捷, 逻辑性强, 分析有深度、有力度。因此通过写统计分析, 能锻炼我们统计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可以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统计又懂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总之,企业统计工作的影响力如何,地位如何,绝对要从统计工作者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服务和参与企业经济运行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程度,才能够充分看出。所以企业统计工作者应在充分掌握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基础上,深入实际,在占有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死的数据变成活的、有价值的信息和咨询意见,把企业统计分析工作做好,这是更进一步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的有力保障,它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统计产品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周静.对企业统计工作现状的分析及建设[J].辽宁经济,2006,(07).

第8篇

[关键词]企业统计;意义;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5-0074-02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运行中,提到企业管理,首先人们就会想到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运行机制是否有效,对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而言,对于各项管理就如同摆设,华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就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在统计信息工作上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指数量性。它是通过数字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是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看来,统计信息正在逐渐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都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综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了国民经济各种行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可以总结历史和探测未来。

(2)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为基础的,那么,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性。①从现状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业的机构、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②再从动态观察,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③结构上,它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④从规模上看,它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等。

(3)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是由计划部门所负责的,而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或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到车间再到计划部门,最后再经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工作当中,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基建技改统计、人员工资统计以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但这种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有三个不利因素:①目前对企业收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分析,这就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②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和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统计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业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缩水。在当前的企业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支持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以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工作。

2 统计工作的问题

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统计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能够有准确、科学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统计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企业工作中,统计机构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统计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设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统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仅隶属一个科室,像生产科中设一个综合统计组。这种综合统计,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种生产记录,对企业各方面如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计量、能源、环保等的统计工作仍无专职统计人员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平常对上级下达的专业统计报表不求质量,只是敷衍而已。

(2)统计方式不够健全。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充实统计内容和完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作用,为企业科学、客观的经营决策提供适用的统计信息。而在实际中,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还只限于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进一步发展。

(3)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化。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4)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根据调查,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了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大多数为兼职的企业统计人员,一般都是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内部统计资料,也未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3 结 论

总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1).

[2]仵金龙.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外资,2008(3).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统计;意义;问题

在当前的企业经营运行中,提到企业管理,首先人们就会想到企业管理的经营方式、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就会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现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重点要求。企业运行机制是否有效,对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而言,对于各项管理就如同摆设,华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工作,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统计工作就是指通过收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在统计信息工作上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指数量性。它是通过数字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是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样看来,统计信息正在逐渐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都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的,可利用程度也大大提升。另一方面是指综合性。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性,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了国民经济各种行业、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以及人民生活的每个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利用统计信息的特点,不仅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而且还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可以总结历史和探测未来。

(2)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的建立,是以完善一套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为基础的,那么,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就具有一定的作用,它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性。①从现状上看,一方面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它反映企业的机构、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②再从动态观察,它既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企业的规模和结构。③结构上,它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④从规模上看,它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和营销规模等。

(3)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是由计划部门所负责的,而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或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到车间再到计划部门,最后再经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工作当中,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基建技改统计、人员工资统计以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是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但这种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有三个不利因素:①目前对企业收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分析,这就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阶段。②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和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各个方面所需要的统计信息,以及收集这些信息的有效方法。③企业各部门之间很难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缩水。在当前的企业体制下,仍有部分企业重视统计工作,支持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以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工作。

2 统计工作的问题

企业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就体现在统计工作上,而且也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能够有准确、科学的数据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作出准确的判断,也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目前企业的统计工作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在企业管理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统计不够完善。在当前的企业工作中,统计机构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统计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有一些企业还没有设专门的统计机构和专职统计人员,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仅隶属一个科室,像生产科中设一个综合统计组。这种综合统计,事实上只不过是一种生产记录,对企业各方面如产品质量、技术进步、计量、能源、环保等的统计工作仍无专职统计人员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平常对上级下达的专业统计报表不求质量,只是敷衍而已。

(2)统计方式不够健全。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因此,需要不断充实统计内容和完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指标体系,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进一步发挥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检索、传输作用,为企业科学、客观的经营决策提供适用的统计信息。而在实际中,企业统计工作手段虽然已做到人机结合,但基本上还是以手工为主,使用计算机的水准还只限于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现成软件来完成数据汇总、计算和报表生成任务。对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应用能力的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进一步发展。

(3)企业统计不够科学化。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多样化,许多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填报。

(4)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根据调查,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了极少数大中型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大多数为兼职的企业统计人员,一般都是以会计或其他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学历较低,素质较差,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就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有效内部统计资料,也未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等。

3 结 论

总之,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把企业的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程毅.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1).

第10篇

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人民医院病案科,新疆木垒 831900

[摘要] 医疗统计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医疗统计,可以使医院的管理者得到医院经营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可以为医院的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检查评估以及改进工作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加强医疗统计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医院的科学化管理。

[

关键词 ] 医疗统计;医院;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71-02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的各项制度也日益完善,对于医疗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卫生统计是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医院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服务的。医院只有充分利用好统计服务,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化和定量化。通过加强和提高医疗统计的信息质量,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统计的作用,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1 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病案管理工作和医疗统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病案记录了大量的医疗业务中科学、可靠的原始资料,因此在医院的管理中需要从病案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对医院病案资料进行加工,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为医院的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从病案信息中还可以分析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生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医院各个部分、各个科室的工作进行考核[1]。通过对病案的医疗统计,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地发现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医疗统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医院的决策提供依据

医疗统计作为医院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工作总结、制定医院政策、对医院工作进行评测的重要依据。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想了解和掌握医院在运行中的各个方面真实情况,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好医疗统计信息所提供的资料,然后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提供分析本医院和其它医院在部门设置以及人员结构方面的信息,就能够及时地发现本医院和其它医院之间的区别和差距,便于医院进行改进[2]。对于医院的运行来说,由于其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的整体水平与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要想合理地处理它们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建立一套和医院服务、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相配合的统计体系,这就离不开医疗统计的作用。只有建立医院的医疗统计信息体系,才能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的经营状态有着清晰的了解,最终达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最终促进医院的发展。

1.2 为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反馈

医院的各个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组成单元,对于临床科室的管理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在我国的医疗统计实践中其指标大都和临床科室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案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地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信息进行科学的反馈。通过对出院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控制,进而提高医院的治愈率[3]。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缩短了医院的整体住院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及时分析病案信息,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发生感染事件,通过对每个科室进行数据监控,一旦发现如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等情况出现变化,应当立刻通知医院的感染科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医院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对于药品比率出现超标的咳嗽,要及时地提醒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控制。

1.3为医院的考核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

做好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能够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据。通过对医院的科室成本、单病种成本、诊次等数据进行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医院的各项成本,为医院降低内部的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和绩效提供依据[4]。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可以把其绩效工资、考评、考核以及晋升等,和病案统计信息中的各项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将医务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量化,从而为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技能考核和绩效分配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2 提高医疗统计工作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和人民对于医疗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各项统计制度,保证医疗统计的质量。在进行一般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还应当对各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以便为医院的服务部门提供准确的医疗数据,方便资源的调配,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2.1加强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

医疗统计工作作为我国卫生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帮手。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其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按照我国统计法的要求,认真执行医院的管理制度,及时仔细地按照医院的规定填写各种报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使数据尽量地反映出医院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医院的管理部门准确、全面地了解医院运行的情况,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5]。从医院的管理者开始到具体的工作人员都要给予医疗统计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且以此为标准进行改进和组织工作,进而提高医院的各项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医疗统计人员也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制度的要求,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医疗统计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做好医院医疗统计中的数字积累和分析工作。通过提高自己的医疗统计工作水平,为管理人员和其它医疗服务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配合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加强对医疗统计数据的监控

通过完善医院的统计网络建设,不断地提高对医疗信息的统计工作。要提高对医疗信息的科学收集方法,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注意健全医院的医疗统计制度建设,通过定期对各个科室的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医院各个科室的统计力量。要逐渐地使医院的统计信息规范化、制度化,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要逐渐完善统计制度[6]。医院在加强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医疗统计资料的内容。要及时地汇总各个方面的信息,并且给出一定的分析意见。按照各个科室实际完成指标的情况,检测数据的变动情况,并且找到其中引起数据波动的相关原因。使医院的管理者能够对症下药,及时地改进医院服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地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为了切实提高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还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紧紧地结合时展的需要,将医疗服务统计信息逐步电子化,不仅能够快速地达到医疗信息共享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为患者的医疗服务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了保证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应当在统计工作中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工作,使医疗统计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3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管理方式也将逐渐科学化、精细化。为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应当发挥医疗统计的作用,将医院各项工作提高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量化。同时,医疗统计信息也为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利于医院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1] 何淑敏.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382-383.

[2] 何金颖.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44-146.

[3] 刘俊纯.强化医疗统计促进医院管理[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2):167-168.

[4] 汪为希.医疗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疗装备,2012,25(10):40-41.

[5] 孙明,平杰,许剑峰.医院统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2,13(3):53-54,50.

第11篇

关键词:统计管理现状发展

一、统计的定义及特性

1.1定义从微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好像照片一样能够直观的反映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1.2特性统计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二、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点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础就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所做的科学的,切实可靠的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根据其动态变化,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对于工程项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和结论,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计划的综合管理过程。影响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就会导致事到临头,毫无警觉,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统计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2.1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即本月的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根据现状或动态指标制定工程计划及保证措施。

2.2可以反映工程项目的效益与效率。可以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投入的人、材、机等诸方面的统计、汇总与合同清单进行盈亏分析,另外还可计算人均产值来反映项目的生产效率。

三、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3.1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

3.2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统计人员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3.3统计指标提供的及时性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了。

由于上述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了统计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往往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进而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更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②认为统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负担越重;③认为统计对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管理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④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经营项目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统计无能为力。

四、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我们必须在原有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的改革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4.1在工程项目的各部门设置专职统计员,对整个项目的统计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统计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统计意识。

第12篇

关键词:统计管理现状发展

一、统计的定义及特性

1.1定义从微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好像照片一样能够直观的反映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1.2特性统计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二、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点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础就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所做的科学的,切实可靠的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根据其动态变化,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对于工程项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和结论,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计划的综合管理过程。影响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就会导致事到临头,毫无警觉,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统计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2.1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即本月的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根据现状或动态指标制定工程计划及保证措施。

2.2可以反映工程项目的效益与效率。可以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投入的人、材、机等诸方面的统计、汇总与合同清单进行盈亏分析,另外还可计算人均产值来反映项目的生产效率。

三、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3.1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

3.2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统计人员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3.3统计指标提供的及时性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了。

由于上述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了统计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往往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进而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更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②认为统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负担越重;③认为统计对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管理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④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经营项目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统计无能为力。

四、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我们必须在原有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的改革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4.1在工程项目的各部门设置专职统计员,对整个项目的统计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统计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统计意识。

第13篇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同时医院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因此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

1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2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3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第14篇

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同时医院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因此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

1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2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3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

第15篇

摘要:医院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医院发展、医疗资料的利用、医疗护理质量、医技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全院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搜集、整理、分析,实现统计服务及统计监督职能。同时医院统计工作具有社会性、时间性、准确性、预测性、服务性、共享性。因此统计信息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提供了准确、及时而全面的数据依据,为医院的管理发挥出统计信息应有的价值。

一、统计信息为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提供准确的信息源

医院医疗质量影响到一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关系到医院的基本医疗质量和社会信誉。利用统计综合分析中的医疗指标、质量指标来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来源。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反馈疾病的发生及其规律。

利用诊断质量指标综合反映医院住院医疗质量和管理状况,评价医生业务水平。利用治疗质量指标观测直接影响医疗终末质量。利用工作效率指标反映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利用单病种质量指标来反馈主要包括住院总费用、医疗水平、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利用医技科室质量指标来管理大型医疗设备运营情况,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二、统计信息是医院实施量化管理的数据资源保证

现代化医院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全面的统计数据,医院卫生统计能够迅速反映医院管理活动中的动态变化指标情况和历史全貌,为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和计划,监控方案的实施过程,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提供可靠的、权威的数据资源保证。

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信息开阔了领导的思路,提升了领导的思维层次和领导能力。管理者通过统计信息获得资料,通过资料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途径;如:通过对工作效率指标的分析,加强对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和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通过对诊断质量指标的分析,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通过对治疗质量指标的分析,强化对治疗患者出院情况的正确填写,真实反映医院的治疗质量;通过对医技科室质量指标的分析,了解医院大型设备的使用情况,掌握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费用结构指标的分析,认识医院效益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总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降低药费构成比,相对提高医疗服务费用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含金量”,此同时患者得到合理的用药和优质的服务;通过对单病种质量指标的分析,控制单病种费用,提高医疗质量。打出医院的医疗品牌,提高医院在社会的信誉度,树立医院的知名度,为医院获取社会效益。

三、统计分析是医院管理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