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第1篇

老河口市运发公交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老河口市汽车客运站

2019年综合应急演练活动记录

一、演练时间:2019年12月19日上午9:00

二、演练地点:汽车客运中心站车场

三、演练参加人员:交通局、运管局等部门领导、公司领导、公司客运站、各分公司、修理厂等单位有关人员

四、演练内容:

1、客运单位交通事故处置应急演练;

2、客车火灾处置应急演练;

五、演练前动员会议

(一)演练副总指挥李久超进行演练动员讲话。

(二)应急救援知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等讲解。

(三)田维国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六、演练配置物资与装备:客车2-3台,通讯设备3套,消防栓带一套、灭火器20具、消防车、救护车各1台(协作)。

七、应急演练进行

(三)交通事故救援及客车火灾扑救演练

演练过程:

1、19日9:00左右,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由老河口发往驶往襄阳,9:40左右,车辆行至S3026莫营段,遇前方障碍、减速绕行过程中,一公交车因避让横穿公路的电动三轮,向右打方向过猛,不慎撞上客车右侧,客车又撞上路边护栏,致两车受损、车门严重变形,且客车上一名乘客因为没有系安全带,被摔出座位。

2、客车驾驶员迅速拨打110报警、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助,然后向分公司管理人员报告。

3、客车驾驶员发现无法打开车门,立即开启应急门、并指挥乘客用安全锤砸开车窗玻璃逃生。

4、与此同时,分公司管理人员迅速报告总经理;动态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事态紧急,也直接报告总经理。

5、总经理综合两人的报告信息,决定迅速启动交通事故救援应急响应。

6、9:45,没有受伤的乘客分别有序从应急门和车窗撤出车厢,车厢里只剩下受伤乘客。

7、驾驶员请求其他乘客帮忙,在120急救人员还没到达前,把伤者抬到路肩,并先行对伤者进行救护,同时要求所有乘客都撤离到远离现场的路肩上。

8、另外的公交车上,驾驶员发现车辆受损后天然气管道可能破损引起车辆起火,迅速打开两个车门,引导乘客下车至安全地带。

9、驾驶员拨打火警电话,请求消防救援;客车司乘人员、公交车驾驶员与部分乘客使用车载灭火器进行灭火。

10、因为天干风大,火势蔓延速度较快,仅凭车载灭火器无法控制火势,现场救援人员请示总指挥后,为确保施救人员人身安全,决定停止扑救,等待专业消防救援人员扑救。

11、9:48,公司应急小分队集结完毕,出发前往事故现场。

12、10:00左右,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将伤者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13、10:02分,消防车和专业消防救援人员到达起火现场,立即开始对着火客车进行扑救,并绝对控制火势。

14、10:05左右,公司应急人员赶到现场,配合先期到达的交警和路政人员清理现场、转运乘客。火势被控制后,应急小分队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恢复交通秩序。

15、演练现场指挥将有关响应情况报告公司应急反应指挥中心。

16、应急领导小组评判、合议,应急总指挥宣布解除应急响应。

经过近40分钟的应急处置,受伤的人员得到救护;公交车火灾被完全扑灭,火情解除;各项应急任务基本完成。

九、演练评价

(一)各小组汇报演练情况,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

(二)

总指挥总结

老河口市顺通运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2篇

关键词:露天矿山;应急预案;应急演练

中图分类号:TD804文献标识码: A

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设备、财物损失。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可以有效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可以起到磨合机制、完善准备、检验预案、宣传教育的目的。笔者长期在大型露天矿山参与应急演练活动,发现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一、应急演练时间选择不当。

为了预防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企业根据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但在演练时间上,企业没有选择露天矿山生产中遇到的大风、大雨、大雪、大冻等极端恶劣天气。有家企业在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天气,举行采场泥石流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这种做法非常欠妥,缺乏实战效果,不能给人身临其境氛围,演练效果不言而喻。

在良好天气条件下进行演练,便于组织人员、设备、物资、材料等,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演练,难度较大,困难也很多。其实在生产活动中,露天矿山事故的发生与天气关联较大,尤其雨水天气极易发生地质灾害事故。事故不会选择在万里无云、阳光灿烂时到来,而恰恰是在疏于防范、持续雨雪之时到来,譬如排土场架头坍塌事故总是在主汛期持续雨水时“如影随形”,导致设备、人员被掩埋事故。演练的目的在于应用,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实战考虑,从实效谋划,有意识地在“风雨交加”中组织现场演练,在泥浆雨水中让应急队伍“摸爬滚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越是这种恶劣天气条件越是能锻炼队伍的意志,越是能检验救援人员应急能力是否过硬,越是能考验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能力,越是能使演练效果达到最佳化。

二、应急演练变成了应急“表演”。

一些企业在组织演练时,现场人员缺少严肃性,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表情轻松愉快。参演人员认为:这种演练年年搞,为的就是拍照、上电视、刻录光盘,花拳绣腿作作秀,意义不大。有一家企业在组织采场边坡垮塌事故预案演练时,不仅编写了演练脚本,还专门聘请了导演进行现场指挥,参演人员手持统一的铁锹,身穿统一的工装,头戴统一的安全帽,在救援红旗的指引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到事故区域。有的企业演练,完全是在主持人预设的台词下进行,步调一致,按部就班,缺少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毋庸置疑,这种演练活脱脱地变成了“演戏”,过分强调宣传性、演示性。

企业应急演练,应该通过演示来达到训练的目的,着重点在“练”上,而不是在“演”上。通过演练,让人员知晓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事故、怎样识别险情、如何报警、如何处置等。经过了一道道紧张、有序的演练环节,可以使参演人员强烈地感受到紧迫感、压力感,从而在演练之前认真准备,在演练过程中全神贯注。有一家企业的做法值得推介:某日,该企业负责人突然对当班调度员说,炸药库发生火灾了,请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援。于是,调度立即电话通知到相关单位和个人,一时间气氛高度紧张,人员、设备立即集结,所有人员都认为炸药库失火了。其实,是该企业没有下达演练通知,在相关人员不知情的前提下,突然进行的一场消防演练。此次“秘密”演练,相关人员人员虽然是在慌乱的情况下被动参与,演练过程有些“磕磕碰碰”,但演练的场景、氛围却给人真实感受,演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由于一些企业重“演”,故而在演练结束后,不能认真对待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措施和方法,如有家企业在演练小结中指出了“应急通道坑洼不平,延误了运送人员、物资的时间,建议修缮路面”。而在第二年的应急演练中,该路面还是坑坑洼洼,企业根本没有去修补路面,运输车辆只能“爬行”,救援速度可想而知。

三、应急预案的指导性不强。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武器,应急预案是指导应急救援的指导性文件。而在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可以经常发现发现一些企业的应急预案缺乏指导性,一有些企业编制预案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而是参考其他同类的预案,或者是依据编写导则,闭门造车,让一两个人编写出来的,缺乏指导性、全面性、实用性;许多参演人员对预案了解甚少,以致演练时无所适从。

企业要从风险管理入手,进行风险分析或是危险源辨识,可以参考同类预案或是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预案,但必须结合企业当下的实际情况,将风险防控作为核心内容,集思广益进行编写。预案前,要组织工程、技术、安全、生产、设备等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完善不足之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应急预案要发挥作用,必须让相关人员对预案有所了解、有准备,重点是掌握预案内容、人员职责、程序环节、应急措施、联系电话等。如何了解?必须通过培训来增强大家对预案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有家企业仅仅将预案发放到班组,由班组长通过班组安全活动日的形式进行学习。这种做法欠妥,因为预案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必须有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讲解、释疑解惑。班组自我培训积极性是好的,但班组长掌握的资源、信息、技术、知识有限,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缺,难以对组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企业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登堂授课,为某项预案的关联人员讲解相关知识,使其“心知肚明”,从而在演练中能够正确定位,履行职责。

四、应急演练过程中出现技术指导性错误。

为了预防事故发生,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露天矿山采取了各种安全技术。如尾矿库gps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坝堤状况、浸润线深浅、干滩长度等;采场边坡雷达技术监测系统可以24小时在线监测边坡位移状况等。一些企业在组织应急演练时,没有正确运用安全技术,出现了技术指导性错误。如有家企业组织采场边坡坍塌事故预案应急演练,事先雷达监测系统模拟发出了警报,同时给出了红色的技术数据(按照技术要求此时人员和设备应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提示事故区域极度危险,禁止人员进入,因为随时就会发生大面积塌方事故。但该企业认为,反正是演练,又不是真发生事故,况且人员、设备、物资等都已经集结待命了。于是依然组织人员深入采场底部,开展所谓的“紧急救援”。试想,如果真的是事故发生了,岂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悲剧。这是典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

第3篇

重大事故发生首先波及企业(现场)内部,当事故能量比较大时,就可能影响企业(现场)以外。此时,事故的控制单单靠一个企业来完成就不可能了,需要政府组织整个社会力量来处理。所以应急预案也相应分为企业(现场)应急预案和政府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由企业负责,场外应急预案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将事故应急预案分成六个级别:

(1)I级(企业级);

(2)I(级(县、市/社区级);(3)III级(地区/市级);

(4)IV级(省级);

(5)V级(区域级);(6)VI级(国家级)。

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

在总预案中作总体上的描述及必要说明。总预案包括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指导思想及适用性、危险分析、应急能力评估、预案的评估与维护等。

2.二级文件—程序

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比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一般包括基本要素、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基本应急程序、专项应急响应程序。程序的编制力求格式简洁明了,多以文字叙述、流程图表相组合的方式表现。

3.三级文件—说明书

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

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做的通信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详细的应急记录便于应急事件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三、应急预案的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开放、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应急预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应遵循体系要素构成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应急预案体系可以由6个一级和15个二级要素构成。

1.方针原则2.应急策划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法律法规要求。

2.应急准备

(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资;

(3)应急人员培训和预案演练;

(4)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建立;

(5)日常公共教育。

3.应急响应

(1)现场指挥与控制;

(2)通告、报警:

(3)事态监测;

(4)保护措施:人员疏散、警戒与治安、抢险抢修、医疗救护与卫生服务、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5)对外进行信息;

(6)资源管理。

4.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5..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其中核心要素也是基本要素为:

(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2)能力与资源;

(3)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培训与演练;

(6)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7)保护措施程序:

(8)信息与公众教育;

(9)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10)预案评审与评审改进(或应急预案的维护)。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程序

1.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

(1)应根据本单位危险源的特点编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救援措施、避险要领应简洁明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企事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2.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结果;

(2)事故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应急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

(4)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及职责分工;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装备;

(6)需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7)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的考核评价标准;

(8)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应急预案的制定是针对各项事故应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动计划的文件化过程。预案的制定应按如下程序及要求进行。

(1)危险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主要分析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特征、触发条件、触发后事故演变过程等。通过辨识危险因素和危险部位,确定危险(危害)类型。

(2)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是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危害类型进行分析认定,从而科学地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及事故产生危害的大小。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害空间范围不同,需要做应急预案的区域范围分为场内应急和场区周围,引起周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就必须编制场外应急预案。由于场外应急涉及到周围的单位和人群,通常需要政府负责协调。

(3)制定应急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别、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发生无法直接施救,或可产生较大灾害的事故要给予特别关注,制定紧急疏散等应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根据危险源危险及其发展情况、企业生产工艺情况、地理环境情况等,分别按场内应急和场外应急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编制的预案需组织专家评审,并经修改完善后报上级部门审批。在制定计划过程中,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共同参与。

(4)根据事故应急措施需要,制定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需配置的抢险器材设备、人员防护装备、通信设备、救护器材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等。

(5)制定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方案,并明确职责分工。保证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在发生事故时能根据事故状况实施有效的协调指挥;应急救援队伍能够实施有效的应急抢险、排险、救援、救护等工作。

(6)分析确定需社会救援的事项。为了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社会救援支持,应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分析确定需要社会救援的事项,纳人预案管理。

(7)制定有关人员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为使应急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掌握应急指挥与救援要领,危险岗位工作人员掌握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或避险逃生的要领,应研究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和预案演练考核标准。企业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相关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执行,并发现不足和缺陷。企业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通知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员。

(g)形成预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和领导审批后,作为执行性文件在企业内执行。

4.预案措施的落实与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后,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组织预案措施的落实工作。5.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保证一旦发生事故,预案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演练的主要内容:

(1)事故报告与接报。包括第一时间的事故现场人员或事故发现人员的报告;事故单位接报响应;事故单位向当地政府及其应急保障系统报告,请求外围应急救援支援及其接报响应。

(2)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的现场应急抢险或避险。

(3)事故应急调度指挥部指挥与抢险。包括指挥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预定位置指挥抢险工作;通知各有关应急机构进人应急状态;指挥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排险、疏散、警戒、救护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