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版本号:B
修订号:00
文件号:CY-JYK-1-2013
生效日期:2013年06月01日
页
码:第
1
页,共2页
编
制
人:白春湘
审
核
人:李玲丽
批
准
人:李玲丽
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检验科仪器设备管理,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
3.要求
3.1各仪器设备均建立档案统一管理,内容包括仪器编号、名称、品牌型号、购置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原始资料,由专人保管。
3.2工作人员操作精密仪器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并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上岗。
3.3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的仪器操作手册,使用时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对仪器要定期保养维护,并有保养和维修记录;仪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指示(使用、维修、停用);科室质量管理人员定期检查。
3.4建立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程序,按期进行强制检定或自检(贴有明显的标记);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周期,使用配套校准品校准仪器。有检定及校准记录,定期检查。
沧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版本号:B
修订号:00
文件号:CY-JYK-1-2013
生效日期:2013年06月01日
页
码:第2
页,共2页
编
制
人:白春湘
审
核
人:李玲丽
批
准
人:李玲丽
3.5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完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负责人员和科室领导,不能私自乱**修。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使用参数。
3.6仪器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清洗液,清理操作台及登记使用情况。
3.7注意保持仪器卫生整洁,严禁在室内抽烟,吃零食,非仪器操作人应尽量少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报废、积压仪器设备的管理在,最大限度的提高报废和积压仪器设备的再利用价值,根据《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要规定适用范围只限于列入固定资产管理的仪器设备。
第三条 资产管理处负责学院报废与积压仪器设备的处理工作。
第二章 报废仪器设备的处理
第四条 仪器设备的报废,要进行严格的技术鉴定。经鉴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视为报废仪器设备。
1、费用接近或达到同类新产品价格的设备。
2、无修复价值的或已无法修复的设备。
3、陈旧过时,精度或技术指标都无法恢复的设备。
4、粗制滥造,技术质量不过关的试制或自制的产品。
5、因产品更新换代或耗能大、效率低,属国家统一公布淘汰的产品。
第五条 凡确定为报废的仪器设备,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应到学院资产管理处领填《报废单》,将技术鉴定结果详细填写在报废单上,经本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审查签字,最后报资产处审批。
第六条 价值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仪器设备报废,除履行上述手续外,还应补充该设备从购置到报废全部过程的使用效益报告(包括机时数、培训人员总数、科研项目总数、获奖情况等)经主管校领导签字后由资产管理处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方可报废。
第七条 报废仪器设备处理的时间,一般每年安排二次,上半年在5月份左右,下半年在十月份左右,特殊情况做临时处理。
第八条 报废仪器设备由资产管理处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议价小组对废品进行统一作价处理。
第九条 废旧仪器设备残值收入一律上缴学院财务。
第十条 凡可重新利用的仪器设备,都要逐级建账。所有领用、建账手续,由领用单位资产管理员到资产管理处办理。
第三章 积压仪器设备的处理
第十一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视作积压仪器设备。
1、因学院教学、科研、开发等任务发生变化或者专业方向的转变,以后不再使用的。
2、使用年代久性能下降不能满足科研开发要求的。
3、重复购置多余的
第十二条 经各部门确认的积压仪器设备,在上交时,可先将积压清单报资产管理处,由资产管理处组织回收。大型仪器设备就地封存,等候处理。
第十三条 资产管理处将各部门上报的积压仪器设备信息在校园网公布,对积压仪器设备进行公开招标拍卖。
第十四条 如果有校内部门需求积压仪器设备,由资产管理处办理办理校内转移调拨手续。
第十五条 如果积压仪器设备的需求方属校外单位,由资产管理处办理对外销售手续。
第十六条 处理积压设备所得收入,一律上交学院财务
论文摘要: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总结探索出高校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先后利用“985工程”、“211工程”、“世行贷款”、“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专项建设资金购置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档次之高、数量之多、品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切实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搭建坚实的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先进的物质保障,体现投资效益,必须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我院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探索出高校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状况
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及使用状况直接反映出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由于旧的管理模式的延续,目前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仪器使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维修环节薄弱等一类的问题[1-3]。
1. 1 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虽然有一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内容陈旧,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仪器规模、数量和档次的管理,从仪器购置到使用缺乏全程有效的管理章程和约束监督机制。
1. 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由于购置前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项目主持人经常会根据自己某个研究课题的临时需要或只考虑本学科使用上的便利而购置,没有全局观念,不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相关学科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以致订购者没有全面了解本区域类似设备的情况,造成重复购置;尽管有可行性论证,但是设备购置后没有及时落实利用,例如没有及时开设新实验,对开放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暂时造成仪器闲置;有些专用于科研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功能单一,使用面窄,科研成果少。
1. 3 设备维修费用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维护和修理大型精密仪器的专项资金,维修人员奇缺,一旦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尤其出现较复杂的故障,将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1. 4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没有形成合理的技术梯队,素质不高,制约了一些仪器功能的利用和开发。
2 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2. 1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目标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体现投资效益,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服务[4]。而建立健全一种适合学科发展的仪器管理运行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
(1)实践中,我们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了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实行责权明确,奖惩分明,管理严格,充分激发管理者主人翁精神的激励机制。
(2)建立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前的论证工作制度。首先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方向对购置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其次是经过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和实地考察等程序对仪器选型进行论证。申购者和审批部门都认真填写“项目申报审批表”,杜绝轻率申购、草率批准及仪器拥有者占而不用或少用的现象。
(3)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的工作制度。选定相对稳定的仪器专职操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操作使用仪器的专门技术培训。坚决杜绝用者不学,学者不用的情况。适当考虑各实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均衡分配仪器的管理范围。
2. 2 重视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是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技术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手续、订货合同、装箱单等原始资料或备件;说明书、安装调试报告、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等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增购配件、功能开发、效益考核记录等动态资料。专职管理人员要对仪器的技术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如定期放电和更换老化元件,检查防潮防尘防震情况,有的还要定期、加油,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
2. 3 重视仪器设备的维修环节
为确保大型仪器正常运转,经常需更换老化元件和升级软件系统,这些都要花费一笔昂贵的费用。如更换一次质谱仪的电池需花去几千元,增添一个液相色谱的色谱柱就几千元。所以学校必须设立大型精密仪器的维护修理专项经费,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筹措维修经费: 1.每年从购置设备经费总额中预留一定比例作为大型精密仪器维修基金。2.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面向社会进行创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制定各种仪器的测试收费标准,从对外测试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维修经费,做到以机养机,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学校或学院可以成立仪器设备维修部,担负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到预防维护相结合,保证仪器的完好率,节约维修时间和费用。
3 科学使用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 1 开发利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正是这些高要求又不断促进了实验室的更新和完善。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型精密仪器的潜力,扩大其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2 构建开放性的大型仪器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促进跨学科发展,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有偿共享服务平台是一项重要措施[5]。
将有关设备的性能指标、适用范围、收费标准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供全校的老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查询,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校外单位提供有偿服务。平台建立以来,仪器的开机率和利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对优化资产配置,盘活现有资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3 促进仪器设备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稀缺贵重、运行费用高,加上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制约,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限于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很少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相应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鉴定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逐步依赖于质谱和色谱技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更新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利用精密仪器设备开设新的实验,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仪器设备,通过做大学生创新课题、君政基金、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来了解大型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使用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由于大型精密仪器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最新技术研制而成的,集光学、电子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科技成果,通常被称为智力密集型装备,因此,对管理技术队伍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刻苦专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有在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使用操作下,才能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所以,要创造条件,培养管理技术人员,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好大型精密仪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敢于创新改革。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促使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技术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仪器应有的功效,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资料
[1]朱西桂,彭小平,金嘉禾.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8): 84.
[2]余孟华.切实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1): 116-117.
[3]魏高明,郑合勋,赵瑾.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10): 89-91.
【关键词】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 利用与管理 探讨分析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引进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但与此同时,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因此,不断探索能够加强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1.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在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充分制度保障的现象,从而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流程,极不利于教学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同时,部分高校虽然在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之初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随着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人员的调动,原有管理制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的管理需求,甚至与当前的管理不相符,从而制约了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
(2)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程度较低。随着深化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老式的教学仪器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睐。而在原有的先进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通常不注重其潜在功能的利用,且严重缺乏开发方面的经费,从而引起了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热潮,对原来的设备造成大量浪费。
2.关于如何加强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的有效途径
2.1建立并不断完善共享机制
要想使我国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共享机制,使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应该在校内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系统,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使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并需要注重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同时需要解决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和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应该建立并不断完善共享机制,使各级单位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权得以明确,针对闲置的教学仪器设备应该调剂共享[1]。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可以以新的专业形式为主要依据,建立并不断完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中心,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合理调整各单位的仪器设备,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水平。
2.2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
要想使我国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还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相应的管理知识,积累实验室的管理规律[2]。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不断加强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的设备相关档案材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有关教学仪器设备的状态变化进行及时的归档。同时,对于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和运行情况,管理部门应该准确而及时的掌握,并将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起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减轻。
2.3不但完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要想使我国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不但完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无疑是是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从制度管理方面而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无制度”的管理现象,也就是说,针对还没有建立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高校,应该及时制定出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制度空白进行及时的填补,而针对已经制定了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高校,应该不断加强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并与先进教学企业设备的变动情况和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3]。同时,高校必须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先关管理制度,但实际上只是一纸空文,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因此,必须在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另外,高校应该重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所出台的制度具有科学指导性和约束性,能够在先进教学设备仪器的管理方面给予合理有效地指导,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健全的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和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程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使我国高校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利用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则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共享机制、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以及不但完善先进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关绍卿.高校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务与管理,2011,77(16):56-58.
【关键词】药品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521-02
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测试,才能获得科学的检测数据,同样,只有对药品检测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测、校准与维护,才能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然而,现阶段国内很多药品检测机构,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未引起重视,也未制定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制度或方案,这使得整个企业或药品检测机构的管理质量和效率大大降低。本文就对比和分析了国外与国内仪器设备所采用管理模式的异同之处,并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强化药品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确保药品检测结果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国内外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比较
在验室质量管理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虽然法律和权威机构对药品检测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管理,有着不同的说明与规定,不过,在国际上通用和我国实施的相关管理制度中,(国际上的《检测与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国内实施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制度准则》),对设计、安装、运行仪器设备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都较为具体。
药品的检测,需要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目前国际上较长使用的药典规范主要有:《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等,而国内则实行《中国药典》。对比国际上的通用两部药典与国内的中国药典,我们会发现,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要素基本相同。针对检测实验室而言,其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大体可分为设计、安装、运行及性能这四个部分。各国所采用的药品检测方法上则有所不同,《美国药典》中提出了4Q的定义(计划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以及性能确认(PQ)及实施计划;欧洲药典中,明确规定了实际中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而在《中国药典》中,则对药品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做出了重要表述[1]。药品检测实验室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证检测数据的重大责任,因此,它不仅要采取正确的检测方法,还应适应检测实验室自身的发展需求。基于4Q管理模式较为系统,且有着明显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本文认为,我国药品检测仪器设备应学习和借鉴国外这一系统化管理模式。
二 国外的仪器设备4Q管理模式分析
仪器设备管理中的DQ、OQ、IQ、PQ统称为4Q管理,它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彼此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2.1 计划确认(DQ):DQ,实质上是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功能及运行方式等做出表述与说明。在前期的设计中,采购仪器设备的人通常会从自身需求出发,确定其所需仪器设备的品牌、性能参数、尺寸等,然后将这些详细的参数与供应商给出的技术说明做出对比。而这一过程中,购置仪器的人也可对其产品供应商的资质、生产实力、品牌形象等做出科学评价。
2.2 安装确认(IQ):IQ,即按照事先的计划来选定仪器,并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安装,在该种环境下,该仪器可用于正常的药品检测。IQ检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下列几点:首先,仪器设备的安装环节,其次,所选仪器是否符合供应商所提供的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及适用条件;再者,合理安装仪器,并认真做好记录[2]。
2.3 运行确认(OQ):OQ,即仪器安装后,被证实与其各项技术指标相符合,且能正常运行。该种仪器管理模式要求在仪器使用环境下来检测仪器硬件,这里有两点需引起重视:1检测仪器的项目,应同仪器日常应用项目相关,使用者也可按需进行选择;2.应根据国内仪器检测的相关法规,来设定判断仪器设备合格与否的各项标准。
2.4 性能确认(PQ):PQ,即仪器被证实可正常运行,且与使用者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相符。要提高仪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我们就必须对仪器设备进行常规性维护,采用受控的方式变更和检测系统。国内仪器设备计量和国外的PQ模式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确认仪器设备性能指标的频率都是一周,且对于专用于药品检测的仪器设备而言,用户可提出不同的需求。
三 4Q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
3.1 案例:我市某制药公司内部的药品检测实验机构,试图追赶国内、国际仪器管理设备的前进步伐,该机构在满足国内实验室管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外的4Q管理模式,制定并实施了操控性强的制度规范,且这一规范中包含了国外的4Q管理的各个要素,如计划确认,对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规定》、《仪器设备供应商评估管理办法》;安装确认则对应《仪器设备安装及运行验收规定》等,这就为该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明确了其工作目标。
3.2 4Q管理模式的应用:该检测机构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这实质上是向4Q管理迈出的第一步。本文认为要贯彻落实该制度规范,可从下列几方面努力:一、积极宣传、推广机构制定的管理制度,并对药检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二、注重细节,并根据仪器设备4Q管理的要求来执行该管理制度。推广制度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应对供应商的资质、能力等,进行认真、反复评估;2)在安装过程中,应建立仪器使用者、供应商与管理人员三者间的和谐关系;3)建立与仪器校准、性能确认相关的实施细则,并对仪器安装、运行等做好记录;4)明确4Q管理思路,各部门间应密切合作[3]。此外,在仪器设备4Q管理过程中,还应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要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分析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可对药品检测机构进行内审,及时检查仪器设备运行状况及出现的问题,使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四 结论
仪器设备能否得到有效管理,与药品检测机构所提供检测数据的可靠息相关,药品制造企业或检验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做好了,其在国内外行业中的信誉度也会上升。仪器设备管理是WHO预认证中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也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分。为此,国内药品制造企业或药品检验机构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度及经验,用其管理标准来要求自己,为进入国际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马颖,田利,祁景琨,于欣,陶维玲,张河站,邹健.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3(05)
[2]王冠杰,田利,祁景琨,马颖,彭迈,邹健. 国内药品检测用仪器设备系统化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2(21)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国家和地方对高等教育投资力度日益加大,各种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陆续进入高校实验室。如何科学管理这些仪器设备,成为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中。
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重置闲置严重,实际利用率低
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在采购仪器设备时都普遍存在着过分求全求精的通病,无论当前是否能够用到,先把经费申请下来、把设备采购回来再说,而且往往是越全越好、越精越好,从而直接导致大量仪器设备重置或闲置,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率高达20%,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闲置率更是高达85%。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完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约束;二是虽然建立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更新,成了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死制度;三是虽然能够及时更新,但是却得不到有效地落实,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摆设。
(三)管理人员不稳定,技术水平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处于“辅助教学”的尴尬位置,无论是职称、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与教学岗位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使得很多人员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倦怠情绪,流动较为频繁。此外,由于重视度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致使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更新和提高,无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四)日常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越来越为重视,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也随之越来越高,很多仪器设备都在高负荷使用,空出的时间极为有限,从而缺乏必要的日常保养。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厂家售后服务不善等因素,有些仪器设备在损坏后,得不到及时的维修,被长期搁置,久而久之,昂贵的仪器设备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五)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虽然目前各高校实验室基本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管理软件,但是,由于计算机操作技术和长期习惯等因素,仍然有少数高校实验室还在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于计算机管理手段使用率并不是很高,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手段较为落后,从而直接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
(一)购置仪器设备前充分论证,做到物尽所用
在购置仪器设备前,由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组织校内相关专家、教授或聘请校外专业人士成立论证组,对仪器设备的总体分布、各实验室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充分地调研和论证,并制订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以确保所购置的仪器设备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二)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度,积极根据各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并及时地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同时,仪器设备主管部门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到位。
(三)建设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
拥有一支稳定且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所以,必须要给予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地在职称、薪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其和教学岗位相同或相近的政策,增强其“平等感”,同时,还要多为其提供升一些外出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从而以降低其流动频率,提高其技术水平。
(四)加强日常保养,及时进行维修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制度,坚决落实执行到位,对于日常保养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于日常保养不到位的实验室和管理人员给予处罚,以激励其积极主动地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同时,要积极地与各仪器设备厂家建立合作关系,让厂家派遣技术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维修培训,以促使其在仪器设备损坏时可以独立完成维修工作。此外,在购买仪器设备时,也要多注重厂家的售后服务效率,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厂家。
(五)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认识仪器设备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使用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科学高效、方便快捷的电子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三、结论及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必然将越来越为重视,各种精密、高端的仪器设备也将越来越多的进入高校。为此,积极探索和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莹.谈如何搞好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5).
[2]魏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
[3]刘晓波.加强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一、实验室建设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指标,是教学科研的物资基础保障,也是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高校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指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的购置、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软件建设指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硬件建设是软件建设的基础,软件建设是硬件建设的有力保障,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分析
(一)仪器设备验收程序不规范。在仪器采购过程中对于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缺乏验收标准和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验收工作中,所谓验收通常都是仅凭个人主观意识进行验收,而不根据采购合同或相关技术条件进行验收。有的到货后不进行现场验收,而是等到清算付款账务时再进行补办验收手续。长期以往使得仪器设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使验收工作流于形式。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信息不断的更新,这很大程度造成设备管理人员和先进设备不相匹配,主要是因为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不健全表现在三方面:一完全没有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缺乏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二虽建立相关制度,但是未能及时的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进行更新;三虽做到及时更新但却只停留在纸上未进行落实,使更新的制度成为摆设。在高校实验中,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如果缺乏相应的制度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不能很好的对仪器设备进行运用,更不能为教学科研提供有效帮助。
(三)仪器设备成本效益问题。高校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存在着没有成本核算、没有经济责任等现象,使得大家互相争资源,个人专管专用,造成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下。也有的将实验室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堆放闲置,几年都不曾使用,直至报废。虽然进行过“设备检查”“仪器设备评估”等工作,因评估系统不健全、评估标准不科学等,使得仪器设备闲置和低使用率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闲置率高达20%,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闲置率更是高达85%。
(四)人员结构、专业知识不合理。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论从职称、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与教学岗位有着差别,使得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产生抵触倦怠情绪,造成人员流动。同时,高校对实验室管理部门的重视度不高,多数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使知识更新比较慢,加之业务水平有限,导致技术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能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与维护。
三、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对策
(一)规范仪器设备验收程序。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仪器设备验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参照ISO9000质量标准执行,制定完整的仪器设备验收程序,贯彻执行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的验收的处罚规定。在仪器验收过程中,实验室设备人员应同采购人员、采购负责人员、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共同对仪器设备进行验收,对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还需请学院主管领导进行参加验收工作。在验收时应查看包装箱外部是否完整无损,确认包装完整无损后,进行箱内实物的查看,查看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保修卡、说明书、合格证是否齐全,仪器设备的零件是否齐全无误,检验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参数是否与合同要求一致,进而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若在验收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厂商,进行处理。确定验收合格后,在仪器设备采购验收单上签字,上报主管部门,并将验收单进行保管存档,还需管理人员及时将设备相关信息登记入电脑的仪器设备台账,对仪器设备验收资料进行归档登记。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对其进行单独档案建立。档案登记包括对设备的采购合同、附件资料、维护保养规程、操作规程、维修记录、报废情况等详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便于随时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二)完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落实应用。要及时跟进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需求,适当的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完善,随着仪器设备的更新而不断更新,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执行到位,对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可推行项目化管理,建立明确的分工责任制,强化规范管理,要求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开展工作,工作过程中,可适当开展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三)节约成本效益,做到物尽所用。购置仪器设备前,通过仪器设备主管部门结合校内相关专家、校外专业人士进行对仪器设备总体分布、各个需求、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讨论,并制定详细科学的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确保仪器设备的充分利用,杜绝仪器设备空置、闲置的问题,避免各人专管专用的现象。为节约成本,使仪器设备能物尽所用,需做好以下三点:①做好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数量、价格的确定,并参与设备的招投标采购活动;②及时审查资产清查、仪器设备评估、报废、闲置设备的处置情况;③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值、增值、流失、利用率及使用效益的监督工作,确保购置的仪器设备性能优质,利用率高,尽可能的减少损坏和流失造成的损失。
一、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实验仪器设备是高等院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固定资产。近年来全国有近600所联合升本的高校,合并前各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在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合并后却没有对合并前各院校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及时融合整理,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看似规章制度不少,但却没有可供执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设备账目的混乱,出现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不统一,不完善。
2. 实验仪器设备闲置现象严重及利用率低下
合并后的实验室设置缺乏整体规划,设备购置缺少论证。我国高等院校的仪器设备有一半以上闲置在实验室中,尤其是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到10%。究其缘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缺乏长期的整体规划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3. 设备重复购置普遍
合并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新专业的开设,无论是教学、实验,还是科研都对仪器设备在品种上和数量上提出更多的要求。一些系部由于求新求全、相互攀比等心理以及部门保护主义思想,往往提出超出实际需要的设备添置要求。职能部门把关不严,计划制定不周全,这就使得一校之内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
4. 实验设备的老化
实验设备老化是目前高校实验设备存在的普遍而又突出的问题。实验设备在向着微型化智能化发展,从而使得很多高校实验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加之实验设备淘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些设备不能及时淘汰,老化设备形成积压。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应付实验室的评估,增加固定资产,还让这些实验设备滥竽充数,这就更加剧了实验设备的普遍老化。
当然,除以上一些问题外,还有例如实验室设备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实验设备采购的质量没有保障和试验设备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存在。
二、联合升本后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改进措施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仪器设备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对高校中心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大胆创新,积极改革,努力探索新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仪器设备的价值。
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
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还应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各负其责。其次,应当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及时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失以及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情况等。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3. 更新管理手段,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仪器设备管理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和群体化。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处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同时还可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程度也会因信息的及时获取与交流而得以大大提高。
关键词:实验室;仪器维护;制度;管理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教师科研以及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实践教学环节要在实验室内科学合理的使用仪器设备才能完成,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院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实践教学经费也明显增加,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实验条件,同时对提升仪器设备的科学化管理也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思想上重视是前提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思想上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是搞好仪器设备管理的前提。由于习惯,我国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不太重视实验,总觉得理论比实验更高明、更高深,影响学生不重视实验环节的学习,酿成知识结构的畸形,在这种状态下实验教学长期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用于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如果我们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和实验设备科学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将仍然滞后于先进、发达国家,这对于我们培养技能型、创新型、和与时俱进的人才是十分不利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基本的技术物质基础,实验室即使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若不能很好地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管理维护,就不能确保这些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然会削弱其在实践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仪器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以确保仪器设备充分为实践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培训服务。我们实验室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学院关于仪器设备管理方面的具体文件,尤其是对新来的实验指导教师、新入学的学生和外来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初,认真对他们进行设备使用及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爱护仪器、正确使用和管理好仪器设备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人人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倍加爱护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是关键
为了保证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运行,以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充分提高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必须制定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比如我学院实验室就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常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使仪器设备的管理有章可循,基本使仪器设备管理条理化、规范化。制度建立后,如何使这些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比建立制度本身更加重要。我学院实验室尤其注重在这方面抓好落实工作,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提高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这是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得以执行的关键所在。因为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直接管理并监督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所以作为设备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管理水平,还应具有强烈事业心。我学院实验人员是经多方考察后录用的,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上都兢兢业业,极其认真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当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时,不管是深夜还是其他休息时间,均能随叫随到,及时修理,从未有任何怨言。同时,一旦发现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出现违规操作或违反管理制度,他们总是敢于及时站出来纠正,并进行耐心教育和帮助,让其认识到错误。正是实验人员们这种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得大家在进入实验室后都能遵守各项管理制度。
(2).帐物清晰相符,是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人员应该建立起一整套的“帐、物、卡”相符的对账系统,对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并对各自型号、规格、状态以及存放地点登记在册。在清点资产时,应建立两种帐册,一是在用的仪器设备,二是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报废设备)。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精密和贵重仪器的使用率和状况,我们为五千元以上的每台仪器配置了使用情况登记本,要求使用者在完成实验后对仪器使用情况及现状如实进行登记。如果发现使用者使用后没有及时登记,设备管理人员就立即要求使用者补上,学院资产管理处每年派专人定期检查五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如果发现该仪器每年的使用率没有达到学校规定的使用时数或者几乎没有使用,资产处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将该仪器设备调整到其它更需要的部门。为了使用者更方便、更准确地使用好仪器,我们为每台仪器打印了操作说明,用镜框镶好挂在存放该仪器的室内墙上,使用者在使用该仪器时,抬头可见,方便参考。
(3).设立“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并定期检查,完善仪器维护的自动运行机制
除了强化使用登记措施外,我们还设立了“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出现不正常现象,除在使用登记本上进行如实登记,将有关情况写在“仪器设备报修”记录牌上,还应及时报告管理人员,以便及时检修。另外,我们还定期对主要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维修。
(4).严格审查“仪器设备报废”情况
有的仪器设备使用数十年,陈旧老化,反复修理多次,在无法再修理的情况下,进行报废处理。首先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再由实验室主任严格检查仪器是否还可维修使用,如确实不能再维修使用,实验室主任才慎重签字同意报废,最后由主管实验室的系领导和院领导签字,送资产管理处申请报废,捋顺资产手续。
三、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并做好维护与检修工作
现在,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为此,我们电气工程系实验室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尝试。
(1).建立领先于省内同类院校的平台,自主创新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
我们根据自己已具备的研究基础,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和研究现状,建立了一系列创新实验方法,在节能照明电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河南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并已经挂牌的“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节能照明技术研究所”,吸引很多同类企业技术人员来实验室交流,在省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受到同行普遍赞誉,这为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放实验室,提高使用率
在仪器设备使用方面我们实行对学院内、外完全开放,实验室除了贵重仪器及其相关资料原件严格、专人管理外,所有场地和仪器设备完全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加大开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力度,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大力采用开放式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探索研究型自主学习模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指导教师只在提供实验资料、解答实验问题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
实施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提供一个预习、动手、再思考和选择其它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认识、了解和掌握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机会。此外,实验室在保证本系各专业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尽可能多地接纳本学院其它系部相关电气、电子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来实验室进行创新性实验实训,使仪器设备利用率大大提高。
(3).积极开展对社会服务
我们欢迎各企业、事业的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自己动手做实验外,我们还根据自己的成套电工电子、电力实验、供电实训及电子设备等特色和优势,积极为我们当地的大型企业、供电系统培训了电工、电子技术人员三千余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进一步扩大了实验室的知名度。
(4).加强仪器的维护与检修
在千方百计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同时,也注重其配套的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因为在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会导致仪器设备的一些部位出现故障或损坏,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必将影响实践教学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就尽快到场,检修排除故障,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由于仪器都有其使用寿命,最终要进行报废处理,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有些仪器设备只是由于某些零部件的故障导致整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只要更换其零件就可排除故障,若提前报废,实在可惜,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因此,在更换零部件后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能修则修,提高仪器使用寿命,慎重进行报废处理。
总之,搞好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首先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营造一个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氛围。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注重相应配套措施的完善,切实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只要在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相互配合下,认真对待,才能达到真正管理好、使用好仪器设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云 顾永强.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常抓不懈[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3)
[2] 朱云. 新时期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与使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0,(9)
[3] 张丽华.高职院校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与改革举措[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作者简介:张保军(1960-),男,三门峡湖滨区人,电气工程系助理实验师,从事实验实训教学及仪器管理。
The management of the laboratory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BaoJun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仍未建立健全;或者是相关制度没有能够随着学校的发展和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特点的变化而完善;或者是虽有制度但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存在论证把关不严
部分高校购置大型仪器设备时存在论证把关不严密,在添置新设备时,既没有对现有仪器设备资源情况进行摸底检查,看看现有的设备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校内用户提出的新要求;也没有对各系科(部门)提出的设备添置计划归纳分析,这样很容易使得校内之间相同或相近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
(三)专用和大型设备使用效率低
某高校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校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大于800小时的共30台、占总数的28.09%;年使用机时小于500小时的共71台、占总数的39.89%。对照教育部规定,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通用和专用仪器设备的定额机时分别为:专用和机械类设备均为800小时/年,2008年全校大多数大型仪器设备的年使用时机都未能达标。
(四)仪器设备的共享率低
目前,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有效配置,对闲置资产漠不关心,使国家花钱购置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形同部门的固有财产,各单位之间资源的横向调剂与互补余缺还难以有效实现。
(五)仪器设备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手段很不完善,无法对各种仪器设备的需求与市场信息、型号与功能信息、使用与状态信息、投入与效益信息、属权与变更信息的数据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等方面进行动态管理。
因此,如何把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做到物尽其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强化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修订有关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化日常管理,认真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管理办法》,加强贵重仪器设备采购和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购置前论证制度和管理制度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程序,并要随着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学、科研等活动对仪器设备需求及其特点的变化而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还应制定和执行管理工作质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制度,促进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要求贯穿于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二)要实行严格的购前论证制度
1、如制定增添仪器设备计划时,切实推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专家论证制度,严把购前论证关,将设备利用率作为新增设备论证的首要参考条件,减少和避免由于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可能造成的浪费。
2、确立仪器设备以预算编审为龙头的配置新理念,树立办学绩效、系统管理和资产预算新意识,形成合理配置资产、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以经济手段规避对仪器设备的超需求占有和使用现象。
(三)挖掘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潜力
要全面树立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益观,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与非教学性实验(如各级各类立项课题)用仪器设备需求,尝试“有偿使用制”。(四)实行“依托学科、相对集中、专管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
建立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信息网,向全校乃至全社会公布,以实现校际、学校与社会之间资源的共享。
1.建议由学校和各教学系共同管理学院通用设备。如某高校的校管机房管理值得推广应用,该机房对通用的计算机设备,由于校管机房接纳的实验教学和培训人数多,具统计校管共有机房12个,计算机620台,完好率100%,2008年上半年利用率80%,下半年利用率120%,重点机房每天实训上机时间达14小时,全年平均每台机达8.5小时,共10个月,平均每台计算机的上机时达2550小时(不包括徦期老师培训),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最高,充分达到了资源共享。
2.对全校单价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大型通用仪器设备均应创造条件逐步开放使用,实行专管协作共用,以资源共享的方式和有偿使用的管理模式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
3、对外应抛弃校本位思想,通过建立区域教学联合体的方式,加强校际之间的仪器设备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大力推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仪器设备管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与各实验室及有关设备使用者保持适时联系,随时获取各部门仪器设备的拥有量、使用时段、使用效益等信息,实现对全校的仪器设备动态管理。不断提高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总之,教学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各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应采取合理、有效、节约使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仪器设备的价值。
1“5S”管理法的概念
“5S”管理法源于日本,由于所用5个词都以S开头,故称“5S”管理法。是指开展以整理(Seir)、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cikeetsu)和素养(Shit-suke)为内容的活动。
2方法
2.1组织理论学习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5S”管理法的内容,强调仪器设备在急诊抢救室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科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正确使用及清洁保养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责任落实到人,分类保管。
2.2成立“5S”管理小组根据急诊抢救室工作情况,制定5S管理细则,制定《抢救工作制度》、《物品、器械、设备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仪器设备登记本》、《设备维修登记本》、《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本》。加强制度落实,定期考核评估及反馈,进行督促整改。
2.3实施
2.3.1整理对科内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点和整理。根据常用必需的原则,留下常用必需的仪器设备并保持性能良好,清理掉老旧废弃、闲置的仪器设备。值班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班班清点和检查,分管护士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发现设备仪器不完整、功能不完善的进行登记,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建立仪器操作程序卡,使用时,必须了解器械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毕妥善消毒、保管。
2.3.2整顿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别、数量、使用频率等方面,对急诊抢救室空间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规划,仪器设备目视化,标识明确,一目了然,并做到“四定三及时”。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
2.3.3清扫每日一次责任护士清洁仪器设备,每周一次由专人负责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和保养,并检查仪器性能,督促和协助设备科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性能良好。
2.3.4清洁是对前三项工作的坚持和深入,以确保前三项工作质量到位。由“5S”管理小组或护士长随机检查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情况,将检查结果作为护士行为考核和季度明星评选的依据,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2.3.5素养素养是“5S”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精髓。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觉维护仪器设备的清洁和功能状态,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潜移默化地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结果
急诊抢救室实施“5S”管理法效果比较(表略)。
4讨论
4.1“5S”管理法在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在急诊抢救室仪器设备管理中实施“5S”管理法后,与实施前相比,有明显的效果。表1显示,仪器设备到位速度大大提高,送检及时,完好率达100%,员工和患方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改善。
4.2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管理的认识医疗仪器设备是现代医学诊疗的重要手段,护士作为主要的操作人员,应充分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消除由设备使用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通过5S”管理,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科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程序及清洁保养方法。
关键词: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随着当今外科医疗的迅速发展,手术室不断引进各种精密仪器设备,许多精密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都有独特的功能关系,操作程序过失往往直接损坏仪器,影响其寿命[1]。手术室的各类仪器逐年增加,近几年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先后引进了电动手术床、磨钻、铣刀、鼻内窥镜、多普勒、显微镜、超声乳化器、高压灭菌器等大量仪器,这就要求手术室要有一种科学的、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来保障仪器设备在手术中发挥最大的效果,本文基于实践的基础之上,从各个方面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1仪器易发生故障的原因
1.1手术室仪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多为进口产品,缺乏中文手册,这就造成大量护士对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了解的不彻底,设备使用前的培训只是盲目的学习,当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具体问题时束手无策。
1.2手术量大,仪器使用频繁,仪器不是专人使用。
1.3操作不熟练,操作程序错误,造成设备仪器自动控制程序混乱或损坏。
2方法
2.1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职责
2.1.1分级管理制度 建立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组织,即护士长、设备管理负责人和巡回护士三级管理责任制。制定各级管理职责,并严格落实,认真检查。设备管理负责人每周对仪器设备性能是否完好、附件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是否清洁无污、使用登记是否齐全,并详细记录。护士长每月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在晨会上提出整改。
2.1.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度 登记购进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价格、启用时间、负责人,包含的附件及主要用途,对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如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和电路图等装袋进行集中保管,便于查询维修,并建立使用登记本。
2.1.3仪器分类及定点放置制度 同类手术固定手术间,仪器定专用手术间放置,并在仪器明显处标记序号,如有搬动,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2.1.4规范的清点制度 对于仪器附件较多的设备,建立清点本,将每件附件数量及附件总数登记于本上,并放置于附件箱内。每次使用者使用前后核对附件,并做好记录,确保仪器附件完整。
本科室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外借,需借用科室开具借条,
包括仪器设备名称、数量、时间、借用人、外借者双签名,严格交接班,归还后对其性能检测无误方签收,归还原位。
仪器出科维修,要做好登记交班。
除每日术间护士检查清点各自术间仪器外,建立手术室贵重仪器清点本,每日夜班护士在手术结束后,全面清点贵重仪器,如有缺失,立即向当日术间护士询问去向,晨会交班仪器去向。
2.1.5备用仪器配件管理制度 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更换的配件,手术室要有备货,并有专人负责,建立仪器配件备货本,避免因为缺少小小的配件,导致整台仪器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发生。
2.2规范化使用操作
2.2.1.建立专业的培训制度 对于新进仪器设备,通过专业的仪器设备生产商工程师,对相关的仪器设备使用人进行一系列规范的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清洗保养等。不断组织学习,并每月对仪器操作进行考核,保障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的科学性、熟练性,延长仪器设备使用的寿命。
2.2.2建立仪器操作卡片 将仪器操作规程、操作内容、常见故障及注意事项制成卡片,并做好中英文对照,悬挂设备上,如有疑问可直接翻阅卡片。
2.2.3建立使用登记本 每日术晨巡回护士检查本术间各种仪器设备数量及性能,确保手术中正常使用,使用时注意保护好操作面板,每次使用完仪器后要对仪器表面进行清洁并将导线盘好放稳,清点附件有无缺失并将使用仪器的日期、使用人员、运行情况登记于仪器登记本上。
2.3保养与维修管理
2.3.1手术间巡回护士要每日巡视检查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不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找工程技术人员维修。
2.3.2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上,必须要是熟悉仪器设备的生产商技术专业工程师,保障保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定期保养的范围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动力装置系统、仪器设备的精度等。通过这种专业化的保养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室仪器设备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的问题而出现的重大手术故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3.3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手术间护士对其术间仪器进行日常和定期保养,完成仪器的除尘、紧固,充电、局部检查、定期运转等保养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3.4手术室建立仪器维修登记本,发现仪器有故障,立即告知仪器负责人,负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联系厂家报修,并在登记本上注明故障原因,方便工程师维修。并且在工程师维修时仪器负责人在场学习,对仪器发生的常见故障能及时排除,可以大大减少报修次数,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3讨论
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改善了手术室原有存在的不足,小细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大隐患,增强了手术室人员对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意识,注重了对各类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操作的学习,增强了工作责任心,设备使用前的检查、清点和使用后的登记,及时检查,及时报修,责任到人。提升仪器设备在手术中的使用率,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达到了优质、低耗、高效的目的,对保证仪器正常的使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为今后的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参考,使各科室节省资源,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关键词】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现状,改革创新策略
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因此只有管理人员认真找寻出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更加有效的改革创新策略。
一、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
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管理仍旧面对着诸多问题,以下从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经费调节存在问题、投入产出不合理等方面出发,对于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1.管理方法较为落后
管理方法较为落后实际上影响到了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众所周知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院系间的行政调配来决定的,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存在着实验室管理主要由负责这门实验课的老师来管理的,因此这意味着管理老师又上实验课也管理实验室,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管理工作受到了一点程度的限制。其次,管理方法较为落后还体现在许多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均衡并且难以进行有效的调控,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带来的实际的效益,最初的管理策略是实行资源调节制度,把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与实验室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支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进一步管理,但是由于这一管理制度也没有得到高效的应用,因此很难促进了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的进一步管理。
2.经费调节存在问题
经费调节存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进一步提升。众所周知单纯的依靠管理制度上来进行限制是无法实行高效的仪器设备管理的,因此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了教学科研基础仪器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综合建设,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切实的提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缺乏足够的经费和没有进行合理的经费调节,是很难达到上述目标的。虽然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的成绩是在不断增加,但是工科学院的使用和仪器设备的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仍旧是存在着的,因此只有考虑到工科院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切实的调节经费,才能够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3.投入产出不合理
投入产出不合理是导致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为学院的一项资产,投入之后就应当取得相应的教学、学术成果。但是收到部分因素的限制,实验教学成果和水平与实验教学投入的仪器仪器设备之间的比例实际上并不协调。许多工科学院的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投入和实验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学术环境、实验条件本身并不是非常匹配,从而在实际上影响了工科学院实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实验室的维修跟不上,个别实验室设备容易损坏但是经费跟不上,实验室老师又要上课又要维修但是还是时间有限,从而导致了管理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改革创新策略
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策略有着很多,以下从加强院系沟通协作、树立科学使用意识、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资源等方面出发,对于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
1.加强院系沟通协作。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首先需要着眼于加强院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由于实验室的使用是根据这学期的课程同步,有这门理论课就对应着有该门实验课。在这一过程中工科院系应当在根据自身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特点上和其他院系协调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方式,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加积极与学校的职能部门一起改进自身的管理策略。
2.树立科学使用意识。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需要管理人员着眼于树立科学的使用意识。管理人员在树立科学使用意识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许多工科类为优势学科的院系内部是存在着大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资源浪费的现象,例如许多工科院系购进了许多相同或者是在功能上过于相似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有限的资源的重复浪费,并且还会导致学院公共资源中的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因此得不到合理运用。其次,管理人员在树立科学使用意识的过程中还应当从人文精神方面向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引导工科类院系教师和学生科学合理地自动调控或在院系办公室管理下合理的对于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来进行使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确保每一个实验仪器设备都能够发挥出自身全部的价值。
3.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资源。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正确的使用仪器设备资源。学院师生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资源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对于实验仪器设备自身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了解。其次,学院师生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资源的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学院和院系规定的实验守则,从而能够在减少实验仪器设备损耗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实验本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学院师生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资源的过程中还应当从被动的清理和保护实验室仪器设备到主动的保护和重视实验仪器设备上来进行转变,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好仪器设备资源“保护”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最终切实的提升工科院系实验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本质是对于有限的仪器设备资源进行尽可能合理的分配。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建设管理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来以更加优秀的新型管理方式来提升工科学院实验室仪器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建新,试论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策略[J]. 管理观察,
2013,1(2):67-70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239-02
一、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规范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许多高校仍未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在设备购置、使用和报废等环节发生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比如,在购置设备时。出现一些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程序操作,违规问题严重。在设备使用过程,没有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核对。账目混乱,严重出现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现象。
(二)重复投资,使用效率低,粗放管理大行其道
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和新专业,出现了一些学科交叉、专业交叉和课程交叉的现象,各院系为了应付教学评估,作计划,找资金,大量购置实验设备,给每个实验室都配置足够的设备,造成整个学校仪器设备大量重复购置。同时,由于各个实验室之间相对独立,实验项目少,实验教学任务有限,一个学期只上几节实验教学课,设备形同虚设,利用率低。
(三)产权管理松弛,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兴办科技园、后勤集团等校办产业,在实施过程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仪器设备,或随意将一些仪器设备转移、划拨给企业单位。由于产权不清,又不实施有偿使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许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还是采用账薄式手工操作。这种运作方法,根本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无法对各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和变更等信息的数据进行及时、全面、系统的收集和分析,不能对仪器设备进行动态管理。
(五)管理人员能力较差,服务水平低
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或进口设备换代快,性能复杂,很多实验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设备的使用,造成很多涉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实验课程不能开设,影响了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维护专业人员不足,实验室常常出现需要维护的设备而没有及时维修,造成大量堆积的现象。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设备的维护知识,又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常常造成设备因一些小问题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正常教学。
二、强化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仪器设备管理体制
1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制。高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归口分级管理和管用结合的原则,实行资产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设备使用单位的三个层次管理体制。成立学校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对国有资产进行统一管理,为校级管理层次;第二层次是设备管理部门。行使设备管理职责。负责制定仪器设备的添置计划、购置、调剂和报废等工作,建立设备资料档案,实施总体管理;第三层次是设备使用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设备的调试、使用、维护等工作,负责建立固定资产分户帐、低值仪器分户账,建立本单位设备的资料档案。负责设备的登记、统计、审核,填报统计报表,反映所管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变动情况。负责各种凭证保管,做到账、物、卡相符。
2 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成立设备管理监督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审计部门负责。主要职责是:检查有关管理人员对法律、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负责审计设备购置计划的编制、价格、数量,参与设备采购招标投标活动;审查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变动、报废和处置,审计监督设备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设备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设备管理工作
高校应在仪器设备申请、审批、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对设备管理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一是建立设备购置计划制度。根据教育事业和学科的发展规划,合理制定设备的购置方案,对申请单位提交的报告,组织专家及学校有关人员进行论证,科学制定采购计划;二是建立设备购置制度。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统一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保证设备质量;三是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学校应建立技术档案,按其使用目的、设备性能和实验课程内容等进行分类和登记。加强设备产权管理,实行有偿使用,保证设备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定期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检查,对精度和性能降低的,要及时进行维护;四是建立设备调剂制度。对于长期闲置或效益较低的设备,应做好调剂工作,根据各实验室的需求,对设备进行适当调整,充分利用设备;五是建立设备报废制度。做好申请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规定,规范设备报废管理行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收回报废设备的残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统一纳入学校年度设备经费,统一安排使用。
(三)创新管理方式,实行计算机管理
1 实行资料档案计算机化管理。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分类及编号》目录,把学校设备统一分类,统一编号,将其输入计算机,实行统一管理。并对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金额、分布及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和汇总,按管理层次逐级上报统计数据,实现动态管理。
2 加强原始资料管理。原始资料包括专家论证意见书、审批文件、购销合同书、涉外协议书、验收报告、设备使用记录、保养维修登记、产品说明书、技术指标、操作手册、合格证书等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编目,统一管理,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同时,对一些重要的材料进行电脑扫描并保存于计算机中作为计算机化管理的重要资料。
3 加强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可用机时、日程安排、收费标准等输入网络。其作用是,设备计划部门通过网络获得各使用单位的设备占用和使用效益信息,及时进行计划调整,避免设备重复购置;可以开发闲置或待报废设备的再利用价值;为校内、校际或社会用户能充分利用设备提供方便。
(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效益
资源共享是提高仪器设备效益的重要途径。高校应重视发挥设备效益,特别是一些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一是建设开放实验室。实验室开放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从事设计性、综合性及研究性实验和发明、制作和论文等课外科技活动实验;二是做好校内调剂。各个实验室应在设备管理部门协调下,加强交流,实现校内设备资源共享。学校对内教学使用的仪器设备一般不收费,科研使用的设备可收取部分机时费;三是加强校际之间交流。应加强区域内各高校之间的联系,实现高校之间设备共享。按有关规定收取使用补偿费,实施有偿使用;四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加强与社会科研单位交流,为高端科研部门提供精密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实施有偿服务。所收经费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按有关规定返还实验室使用。
【关键词】仪器设备 维修 措施
仪器设备是独立学院教学、科研、日常办公和后勤生活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是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重要保证, 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正规化、规范化建设,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保持其完好率,对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节约教学成本,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仪器设备维修的目前现状
1.1管理混乱,缺乏系统性
独立学院不象老牌的综合性高校,多数没有完善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各教学部门和实验室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荒了手脚,一般都是立即向学校的主管部门报修。而学校的主管部门由于没有专门设立仪器设备维修专业人员,接到报修任务,只能找仪器设备生产厂家或代修商来维修。有的学院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由实验员或实验教师直接找厂家或随意联系社会上的维修点来维修。这样程序比较混乱,即不利于设备管理,也不符合工作流程,更不利于节约资金。有时维修不及时还会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1.2维修经费来源单一
目前,独立学院虽然都设立仪器设备专项维修基金,但其主要是从学院的运行经费中划拨,再无其它渠道。这样既单一,又略显不足,同时又会增加学院的资金压力,影响学院的发展。
1.3缺乏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本人近年来对独立学院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情况调查分析,有些独立学院实验室没有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是没有人去真正落实和遵照执行,出现一些实验指导教师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保养不够及时等情况,不但给学校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同时更是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正常顺利进行。
2.实现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措施
综合上述仪器设备维修现状,笔者认为在仪器设备维修方面应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维修体系
独立学院必须建立完善的系列化的行之有效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在使用保管、报修程序、维修原则及修后保障和验收等方面都要细化,确保仪器设备维修后能正常使用或超常使用。同时要制订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维修管理办法和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维修做到程序化、规范化、合理化,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水平。
2.2多渠道解决维修经费
独立学院的资产管理部门应与采购部门结成联盟,在仪器设备招标过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售后服务周期长的厂商优先中标;资产管理部门建议招标组尽量购买有维修预防的仪器设备(所谓维修预防是指在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以便在以后的使用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或不发生设备故障,一旦故障发生,也能使维修工作顺利地进行);学院还应跟当地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推荐毕业生到企业实习,解决企业人手不够的难题,同时企业做为回报赞助独立学院一些经费用于仪器设备维修,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上述几种情形都无形中解决了仪器设备维修经费来源单一和不足的情况。
2.3建立完善的实验管理制度,提高实验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独立学院还应建立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实验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实验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指导,减少人为因素造成仪器设备故障;学院在招聘实验教师时就应该严格把关,优先招录懂仪器设备维修和保养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各专业实验室,可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维护所使用管理的仪器设备,在轻微故障前就能给予一定的维修和保养,确保仪器设备不发生或晚发生大故障;学院每年应派这批人才参加一些高质量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维修管理能力和整体素质,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责任心强、用心管理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在职称评定,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获奖教师;对违反操作规程或因工作疏忽失职造成的仪器设备严重损坏事故,则应给予直接责任人以相应的处罚。
2.4建立专兼职的维修团队
独立学院应该在时机成熟时建立维修中心,建议设在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可在社会中公开高薪聘请,或者制定相应鼓励政策,让院内有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经验的教师业余时间加入到仪器设备维修团队当中,及时解决通用性仪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电子设备、复印机及一些不需要特殊维修人员就能修护的仪器设备故障;对于校内维修团队无法解决的仪器设备故障,可采取校内维修团队和实验教师组成联合小组,对仪器设备作初步的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通报给仪器设备供应商,以使供应商有的放矢地选派维修人员和带相应合适的配件来校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和检测。这样可使维修更有效,更合理、更及时,达到缩短维修周期,节约维修资金,保证教学、科研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