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旅游考察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依照国际政治学的分析,生态环境给民族国家带来的麻烦,不止表现为直接的安全威胁,更体现在对国家主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所受到的约束和制衡上。然而,如何认识这种约束和制衡,人们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立场与观点。基本上可以看出两种大的利害关系和思考方向:一种是从主权国家的利益出发的,另一种则主要着眼于全球共同体的利益。本节仅考察前者,后面(下篇)将专门讨论国际社会的态度。
从国家行使管理权利的角度看,以生态环境遭破坏为核心的全球性危机的加深,给各国政府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其中不少涉及到国家主权、威胁到原有的统治能力。比如,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和国际规定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格;从环保标准上看,环境保护也趋向于定量化和加强监督过程,对各国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世界各个地方,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到处能够听到所谓加强“全球村居民”之间合作的呼声,其中最强烈的吁求来自“绿党”、新社会运动、各国政府及民间的环保机构、反核组织、各种专门的国际组织。到目前为止,各国对于这种势头抱有一种多少有些矛盾心理:当仅仅涉及生态保护、难民安置、水资源分享等比较具有技术工艺层面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时,它们愿意显得比较慷慨大度,主动出让一部分曾经属于主权范围下的权利和权力;而一旦触及比较敏感的国家安全、军事和政治利益等领域时,最典型的如国际核监督、资源信息等等,主权受到损害的意识便会增强,相应地,在行动上也变得比较谨慎甚至有敌意(法国政府默许情报部门对新西兰等国的绿色和平组织的反核船只实施秘密爆炸行动便是一例)。冷战结束后的这几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形形的国际干预日益增多。国际干预在当代的加强及其结果,无形中使国际法律秩序得到了某种硬化或加固。按照传统的理解,国际法原则上只对同意这些规则的国家有约束力,如果主权国家表示异议,即等于本应适用于主权国家的规则失效或名存实亡。当代的世界政治现实与此并不完全一致,而且看上去似乎越来越不一致:如果涉及的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协定、国际法院的判决或权威的法学家的著作等国际法的渊源,主权国家的不承认或口头承认后的不履行,的确可能导致国际法的失效;在上述诸方面,“软约束”表现得十分明显。然而,一旦涉及联合国和安理会决议,就难以讲同样的话。很清楚,在90年代的今天,谁也不敢拿安理会的决议当耳旁风;在很多场合,“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这当然是许多主权国家不愿见到的情形。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国家主权的关注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它们看来,如果说国际社会的环保决议或各种标准确实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意愿(至少是多数国家的意愿)所致,那倒还容易理解一些;问题是其中相当多的东西是“少数发达国家塞进去的私货”,仅仅代表着一些西方国家的利益和要求。从根本上讲,西方国家凭借其军事、经济实力和信息及技术上的优势,支配着许多国际制度、规章和条约的起草和执行,逼迫发展中国家接受它们本来不应当接受(起码程度上有别)的环保方案,甚至以预防环境被破坏为名、行控制发展中国家之实。这里面又可区分出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对议事程序和国际规则及优先性的控制,比如多数发展中国家会认为发展优先、环保只能在此基础上跟进,而多数发达国家从既得利益出发,则有相反的强调,最终的国际规则往往是后者意志的体现(世界银行近年来关于环保标准在用于发展援助的贷款项目中的强制性要求,就是一明显的例子);二是决策权力和权威有利于发达地区的分配,比如凡是与生态环保问题有关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构,关键的位置均由欧美日地区出身的专家出任,发展中国家推举的代表充其量能够担当一些名义性、礼仪性等比较次要的职务[注12];第三表现在对环保协定的执行和监督上面,比如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巴黎统筹委员会及“伦敦核供应俱乐部”等重要国际核管理组织对核原料的控制、对发展中国家核技术的封锁、以及对所谓“麻烦国家”的制裁。[注13]
杭州市胜利小学五(2)班 郑雯妤
一、难得的旅游机会
上学期爸爸曾经答应我,如果这学期我考试成绩优秀,他会在暑假里带我出去玩。所以一放假,我就等待这一天能够早一些来到(尽管我考试不是太理想!但是爸爸还是承诺了他的)。可是今年的暑假,爸爸实在太忙,7月份已经过去,眼看希望快变成渺茫,惊喜出现了,因为爸爸在8月初要到海尔公司去讲课。
曾听别人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如青岛的灯火辉煌”,那里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四季如春;在海边,空气新鲜,人口密度小。对于没有乘过飞机的我那就更向往了!我想,在飞机上滑翔的感觉一定很好,因为在天上飞着看云海我还是第一次呢!说起青岛,那里还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杭州与那儿的温度相差高达13℃至14℃度,现在杭州的夏老虎正在发威,可青岛的夏老虎正在呼呼大睡呢!
二、紧凑的旅游过程
8月4日下午1点半,飞机起飞了,经过短暂的90分钟,3点抵达了美丽的青岛。下午我们被安排在市内参观。8月5日爸爸在酒店会议室参加讲课,我和妈妈在市内闲逛。8月6日早晨仍在酒店培训,下午参观了海尔工业园。8月7日上午赴崂山,游览太清宫、八水河、龙潭瀑等,下午市内游览栈桥、信号山、海水浴场。8月8日上午我们马不停蹄来到威海,下午游览刘公岛,参观海战馆和提督署。8月9日上午游览韩国服装城,下午统一去海滨浴场(游泳)。8月10日上午10点前自由活动,下午返回青岛,3点40分坐飞机返杭,晚上11点30分抵达萧山机场,结束了至今最难以忘怀的美好旅程。
三、旅行中的三起“险事”
“险事”之一:第一次坐飞机。我是第一次坐飞机了,感觉特别兴奋!希望早一点飞上蓝天。盼着,盼着,飞机起飞了,在隆隆的噪声中,飞机上升了,我整个人好像往下坠一样,耳朵难过极了,不过一会儿,飞机便稳定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降落了,噪音又在耳边想起了,但是我们还是很顺利的到达了青岛。第一次坐飞机给我的感觉是:新鲜中略微有点恐惧!
“险事”之二:第二次飞机。开始的感觉和第一次一样。可是,坐着,坐着,突然机舱内响起了播音员的声音,她说:“因杭州正在下暴雨,所以无法降落,现改降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机降落后,空姐说下面有饭吃,由于我们都没吃东西,所以肚子很饿,可那时上海浦东却下起了阵雨,我们冒雨被赶了下去,可谁知一下去他们却不给我们吃饭,爸爸他们便去闹,还想打报社的电话呢!最后终算吃上了饭,飞机也起飞了,可是到达杭州,那时已晚上11点半,整整飞了8个小时!第二次坐飞机给我的感觉是:恐惧中有些烦恼!
“险事”之三:海滨浴场游泳。那是一个的好晴天,我们——家人来到威海海滨浴场游泳,我们换好游泳衣后,妈妈便在沙滩上晒太阳,我和爸爸便下水游泳,威海的水可真凉啊!下水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凉。我游着,游着,就感觉不太冷了,还有点热,我在水了玩了很长时间,上岸后,我把爸爸埋在沙坑里,作为肌肤保养吧!在美好的游泳中,美中不足的是和我们一起的那位叔叔的脚被海底的不知什么的东西划了很深的二道口子,血流了好多!游泳给我的感觉是:美好中有些遗憾!
2004年6月,我参加团组赴台湾公务交流,有机会考察了台湾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福建省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和加强闽台旅游业合作做了一些思考。这里将自己的感想和建议提出来,谨供参考。
一、台湾旅游业发展概况
台湾的旅游业是从1956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起来的。近半个世纪来,依次经历了外国人来台观光、民众出岛观光和民众岛内观光三个重点发展阶段,现已实现入境旅游(“境”特指关境,下同)、出境旅游和岛内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但是,台湾基本上属于旅客产出地区,出境旅客多于入境旅客,观光收益逆差较大。总体而言,台湾旅游业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其入境游客接待量占全球出境游客人数的0.33%,观光收益约占全球观光收益的2.5%。目前,台湾正实施“二十一世纪发展观光新战略”,力图打造“观光之岛”,争取一跃成为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各旅游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深耕旅游业”,以使台湾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令人耳目一新。
(一)产业地位与产业政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台湾当局首次把旅游业列入九项“施政重点”,标志着旅游业被正式认定为一项产业。但是,台湾长期以来靠发展制造业支撑经济,旅游业实际上一直没能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旅游业的产业主导政策,进而影响到旅游业的实际产业地位。近几年,随着制造业向岛外转移和经济的持续低迷,当局才逐渐把目光转移到旅游业上面,扭转以往“以工业经济为帅”,改以“观光产业为主,使观光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出台了“振兴观光五大施政重点”,实施了“观光客倍增计划”(列为“国家”发展十大重点投资计划之一)。为此,当局制定了不少重点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今年开始实施“外籍旅客购物退税”制度,以塑造“购物之岛”新形象,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二)旅游资源开发
台湾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自然旅游资源最为突出,复杂奇特的地貌景观、变化多端的气候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使得台湾像一座海上大公园,从清代开始便有“八景十二胜”之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自然风景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许多主题公园或乐园如剑湖山、九族文化村等相继被开发出来。台湾还日渐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土、特色美食等的开发,使其与自然景观融合一起,充分体现历史价值和人文特色。此外,旅游资源的开发范畴不断向都会景观、工农业生产景观、科技园区、博物馆、展览馆等延伸,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台湾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较为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如推行“生态保育、环境永续”理念,制定并实施了“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辅导旅游业界推广生态旅游,建立观光资源退场与养息机制、观光环境监测机制等,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旅游产业发展
台湾旅行社成长的分水岭是当局1979年开放民众出境观光,并于次年开放台湾人民赴大陆观光,旅行社的数量迅速发展,业务经营范围更加扩大。截至2003年,全台湾旅行社共计1923家,从业人员40740人。但台湾的旅行社存在家数多而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近年来,台湾景气持续低迷,旅行社恶性削价竞争、裁员和减薪频繁,倒闭的也有不少,目前正是重整旅行社行业的时候。
台湾旅游饭店依规模与设备分为国际观光旅馆与一般观光旅馆。截至2003年底,台湾计有国际观光旅馆62家、客房18776间,一般观光旅馆25家、客房3120间。旅馆业平均住房率在60%左右,总营业收入每年约有300多亿元台币,从业人员19853人。近十年来,台湾旅馆业朝向国际化发展,饭店等级不断提高,新建的饭店多是四、五星级的国际观光旅馆,出现了福华、长荣等连锁经营的本岛大型饭店集团。
台湾的旅游景点景区星罗棋布,全岛观光游憩区共计279处,较具代表性的有100处左右。这些景点景区的经营管理因行政体制隶属不同,分为“国家”风景区(12处)“国家”公园(6处)、“国家”森林游乐园(16处)、“国家”农场、自然保留区和保护区以及县、市级风景区等。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垦丁、东部海岸等处景区的开发已具有世界级水准。
(四)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方面,根据台湾观光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台湾入境旅游人数1989年突破200万人次,到2002年达到2726411人次,2003年受伊战、SARS疫情影响,入境旅游人数负增长24.5%,说明入境旅游市场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与亚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如香港、泰国、新加坡、韩国、印尼等相比,到访台湾的国际旅客数明显偏少。例如与香港比较,台湾的面积与人口远多于香港,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毫不逊色,但赴台湾的游客仅相当于香港的20%。究其原因,与台湾只满足于民众岛内休闲的功能,长期忽视开发赴台的旅游市场有很大关系。
出境旅游方面,台湾于1979年开放出境观光旅游,到2002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750.7万人次,23年间增长500倍。2000年以来,每年台湾民众出境率超过20%,平均每人出境次数0.4次左右、停留天数约10天。可见相较于成长缓慢的入境旅游,台湾的出境旅游成长却是猛烈的。如此大量的出境情况,造成了每年旅游外汇逆差约23亿美元。由于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和两岸贸易的增长,台湾每年出境旅游人次有近五成前往港澳或经由港澳进入大陆。
台湾岛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依据台湾观光局2001年的《旅游状况调查》中估算,岛内游客人次为9745万人次,旅游总花费约台币2417亿元,民众出游率为86.1%,平均每人出游5.26次,平均停留天数1.7天,平均到访据点数1.5个,每人每次旅游花费台币2840元。除了平均每人每天花费、停留天数和到访据点数略有降低外,其他指标都是增长的,显示出岛内旅游市场有持续增长的相当潜力。
二、对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综观台湾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当局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较强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1、实施重点扶持措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从2003年开始,当局针对60万公务员实行“国民旅游卡”制度,当年即创造了近800亿元台币的岛内旅游消费额。2、加强行业管理,一方面通过完善旅游业行政管理机构,建立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体制,另一方面通过法令法规的颁布,加强对旅游企业经营的宏观管理。3、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建设旅游资源和接待设施。近年来当局加大对观光巴土路线、环岛列车、旅游资讯服务网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当局还实行公私并进,鼓励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业的政策,中长期贷款与投资由当局和公营机构执行,较短期投资则多鼓励私人投资,由旅游管理部门给予辅导。
二是科学规划和精心开发,把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1、科学规划,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局就邀请国际著名专家来台考察旅游资源,编制了“台湾地区观光事业综合性开发计划”,将全台旅游资源分区分类分级开发与管理。最近又实施了“套装旅游线路整备机制”和“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对旅游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和总体规划,以适应发展入境观光的需要。2、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深度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和精品旅游,如银发族之旅、青年旅游。高尔夫球之旅、自驾旅游等“精致之旅”,小火车怀旧之旅、花卉生态农特产之旅、原住民传统祭典之旅、温泉之旅、潜水之旅等主题旅游,提高旅游的品位。3、不断创新,开发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的种类结构明显优于我省。
三是大力开展宣传促销。当局较重视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各旅游企业则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促销手段也较为多样化,如制定“国际观光宣传推广计划”,邀请知名媒体、旅游作家与旅游业者赴台考察、采访报道;在机场、车站设置统一识别标志的旅游服务中心,向旅客推介旅游线路、景点;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和电子商务,据统计在讲华语的大中华圈内,台湾旅游业的e化率居首位。
四是在加强联合中求发展。近年来,台湾旅游业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强了行业内外部的合作。例如,岛内的航空公司、饭店与旅行社间密切配合,形成共进退的合作伙伴关系。旅游业与其它行业、部门间的联合,则进一步拓宽了市场,产生协同发展的效应。由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而成的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就是成功的范例,目前台湾休闲农场每年接待岛内游客达100万人,约占台湾人口的4.4%。
随着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高度重视。最近,省委卢展工书记明确指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要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相呼应、相衔接,把旅游业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
当前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很好,存在许多新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2003年我省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已被江苏、浙江两省赶上并超过,从长期保持的全国第四位落到第六位。总体上看,我省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用一个产业的综合指标来衡量,我省旅游业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旅游开发水平低,缺乏大手笔项目和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满足不了现代游客的多种需求;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市场知名度不高;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的现象突出,龙头企业寥寥无几;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瓶颈”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我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走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道路
政府主导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发展道路。针对我省实际,要加快政府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各个旅游重点发展市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政府对旅游业的领导,解决目前存在的旅游管理条块分割、各为其主、力量分散的问题,形成“政府主导、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新格局。政府要有重点地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特别是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上要设立专项基金并逐年增加,在旅游公共品建设方面要从财政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要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旅游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议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大型旅游集团,真正处理好“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二者间的关系。
(二)高标准规划和开发旅游
我省旅游业要以市场和竞争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抓好旅游规划和开发两大环节。首先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旅游,着力解决我省规划滞后问题。旅游规划要全省“一盘棋”,各市、县(区)以及重点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要与全省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避免各唱各的调,形成协调、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我省旅游产品开发长期处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分散状态,缺乏大型化、综合性、高档次并在全国范围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拳头产品,建议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具体讲,要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要求,重新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中心”和“五区两带”有选择地扶持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真正大手笔的重点旅游项目,力求形成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品牌,带动我省旅游产品的整体升级换代。要重视旅游的深度开发,突出文化和生态主题,多开发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兼备的旅游项目;扶持建设一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型旅游产品,优化我省的旅游产品结构。
(三)充分重视福建旅游业的整体营销
开展区域旅游整体营销是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我省应集中力量宣传福建旅游的整体形象和品牌,提高我省旅游业的知名度。要创新市场促销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推行整体联动营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灵活开展旅游促销,不断开拓客源市场,特别要加快旅游业信息化进程,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全省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建议定期举办中国(厦门)国际旅游节,使之成为宣传推介福建旅游业,对接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一大平台。
(四)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和大联合的战略
我省今后要加强景点景区、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之间的协作,做大旅游产业集群;还要借助旅游业与其它行业的相互合作、渗透,延长产业链,使各种资源产生叠加效应,解决我省旅游“六要素”中购物和娱乐消费偏低的问题,提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区域联合的战略,拓展省内、省际、国际三大旅游合作圈。首先要在全省建立无障碍旅游区,淡化行政区域界限,实现旅游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大市场。福建旅游业还要逐步联合珠三角、长三角旅游区,并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三、关于加强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建议
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有着割不断的血缘亲情。无论是地理区位还是文化传承、经济贸易联系,福建省都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联系最密切的省份,这种联系既是闽台旅游合作的基础,也客观上促进了闽台两地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旅游集合体的发展。
正如福建省领导所指出的,对台旅游是福建的突出优势,要把对台旅游放在突出战略位置来抓,建设闽台旅游合作区。加快闽台旅游合作区建设步伐,是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战略举措的呼应,对促进福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旅游强省目标,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由于台湾当局未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两岸间也尚未实现直接通航,所以目前的闽台旅游主要以台胞的来闽旅游为主,呈现的是有限的单向旅游特征。但是应该看到,全面开放大陆人士赴台旅游和两岸直航是大势所趋,正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在岛内调研时,体会到台湾旅游业者对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有着迫切期待,他们正在积极呼吁台湾当局早日开放大陆居民台湾游,同时也已开始与大陆同行频繁接触,进行先期布局。例如始于1998年、每年举办一届的海峡两岸旅游同业联谊会活动。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湾业界人士前来参加。因此,我省应对闽台旅游合作区尽早作出实质性的规划、布局和分步骤建设,努力促进闽台旅游业双向互动发展。
闽台旅游业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元化的区域旅游协作体系,实现两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达到互利共荣目的。
(一)战略协作
战略协作是闽台旅游合作区的高级形式,是更具长远和实质意义的协作关系。加强闽台旅游业的战略协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点考虑:一是呼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把福建建设成为对台旅游双向合作的先行区、示范区,台湾同胞赴大陆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以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集散地。二是上承浙苏沪,下连粤港澳,携手海峡对岸,构筑两岸四地区域性旅游合作体,使之成为大中华旅游圈重要的组成板块。三是在WTO关于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框架内,建立大陆与台港澳间旅游资源共享、旅游投资优势整合机制,突破人员进出障碍和贸易壁垒,构筑中国区域自由贸易区,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
(二)资源与产品开发协作
资源与产品开发协作着重体现在联合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旅游市场需求特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发旅游资源,合作建立适应于多元化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体系。从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角度,为更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台湾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必要对沿用多年的对台旅游产品进行调整和更新,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对台旅游产品体系。一是巩固寻根探亲旅游和宗教旅游名牌产品。通过二度开发深入挖掘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来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力求内容更丰富些,形式更活泼些,促销上针对性更强些。二是发展度假旅游产品。近年来,台湾外出旅游者的构成中,度假旅游者的比重逐年上升。要加快武夷山、湄洲岛这两个在台湾有较高知名度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步伐,着重建成适合度假的大型休闲娱乐综合配套设施,关键是主题要鲜明,内容要充实,档次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三是开发多元化的对台特色、专项旅游项目,如生态、文化、商务、会展旅游产品和主题公园(乐园),美食、保健、修学、节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以适应出游能力强的新一代旅游者的需求。
政府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更多的台资投入到我省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中,解决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同时引进台湾旅游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
(三)客源市场协作
首先是闽台两地一级客源的互送。按照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周边市场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要争取的重点。我省总人口数3470多万,台湾(包括金门、马祖等岛屿)总人口数2300多万,两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加上血缘亲情和区位上的临近,十分有利于互为目的地双向旅游流的形成。其次是闽台两地二级客源(主要是入境的境外旅游者)的互送。据统计,台湾近几年每年平均接待境外旅游者240.04万人次,我省接待境外旅游者(不包括台湾同胞)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已接近年接待100万人次。如果能够加强客源的协作,互送游客,对闽台两地来说这一部分是具有相当潜力的客源市场。第三,协作开拓国际客源市场。两地在整合各自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可共同组合、包装整体旅游产品,形成“闽台旅游”品牌,联合开展对国际市场的促销,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第一步,两地可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相互间的对等宣传促销,在协作区域内增强影响力,培育市场增长点,在此基础上联手开展针对区域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树立旅游合作区的整体形象。
(四)业内交流与协作
一是继续开展闽台旅游互访考察,加强闽台旅游企业界、行业协会间的民间合作,争取互设旅游办事机构。二是成立闽台旅游联谊会,定期在两地间轮办会议,建立稳定的业内联系渠道,达到加强联谊。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促成交易的目的。三是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合作建立“闽台旅游资讯网”,互相交换旅游资讯,包括闽台旅游的基础资料、电子地图等,营造共同的宣传平台,为旅游者提供旅游线路交通介绍、酒店预定、票务预定等便捷服务,为今后实现旅游电子交易打好基础。
当前合作的重点应是争取尽早实现福建与金门、马祖和澎湖的海上直航双向旅游,以闽港台旅游合作协议为基础,以每年轮流举办一次的“闽港台旅游推介会”为契机,进行联合促销、互送客源、业内交流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作者单位:台盟泉州市委员会)
参考文献:
一、基本情况
本调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年2月初到3月底,研究设计人力资源调查表及调查程序;第H阶段从4月初到9月底,各省(区、市)旅游局人教部门进行数据统计,核准并上报全部调查数据;第三阶段从10月初到12月中旬,主要由我司教育培训处进行调查数据的反复核实、汇总,并形成调查报告。
调查的截止时间:*年8月31日。
(一)导游人员人力资源状况
对全国导游员进行资格考试,从1989年开始,至*年8月底,全国已有197375人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其中目前正在从事导游工作的有131904人,占66.8%;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65471人,占33.2%。
从性别结构来看,导游队伍以女性导游人员为主,男女比例约为l:2。在目前全国从业导游人员(131904人)中,男性导游人员45783人,占34.7%;女性导游人员86121人,占65.3%。
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导游队伍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七成的导游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见表1)。
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见表2),这在中文类导游人员中显得更为突出。总体上,导游队伍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1.7%,大专学历者占39.4%,本科以上学历者占18.9%。外语类导游人员的学历比中文导游员稍高一些,但大专及以下学历仍占52%。
从专业结构来看,总体上,中文类导游人员以学旅游类专业为主,占34.9%,学外语类专业的人员占12.l%,学管理类专业的人员占17%,学其他专业的人员占36%(见表3)。
从导游等级结构来看,导游队伍以持导游资格证书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绝大多数,为96.3%;中级、高级、特级导游员所占比例极低,仅占3.7%(见表4)。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非常突出。
从导游人员流失情况看,不同等级的导游人员,流失率各不相同,资格和特级导游员流失率较高,初级、中级、高级导游员流失率较低。在持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的人员中,目前已不再从事导游工作的65471人,占33.2%。其中,持资格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45.3%,持初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6.4%,持中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4.6%,持高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10.l%,持特级导游员证书人员的流失率为37%。
从语种结构来看,中文类导游人员与外语类导游人员的比例为5:1(见表5)。在目前全国从业导游人员(131904人)中,中文类导游人员110666人,占83.9%,外语类导游人员21238人,占16.l%。在外语类导游人员中,一些语种人数与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数量不成比例,如我国客源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韩语、泰语、意大利语等人数太少。
从地区分布来看;导游人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10省(市)共有导游人员67723人,占整个导游队伍人数的51.3%;中部9省共有导游人员32412人,占24.6%;西部12省(区、市)共有导游人员31769人,占24.1%。
(二)旅行社经理人员人力资源状况
我国旅行社经理人员从业人数为50650人,其中国际旅行社总经理5436人,占11%,国际旅行社部门经理10223人,占20%,国内旅行社总经理15768人,占31%,国内旅行社部门经理19223人,占38%。在旅行社经理从业人员中持有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的人数为34480人,持证率为68.l%。
从性别结构来看.旅行社经理队伍中男性经理人员要多于女性经理人员,但不同类型经理人员的性别比例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我国旅行社经理队伍中男性30362人,占60%;女性20288人,占40%。
从学历结构来看,我国旅行社经理人员的学历较低,总体上,高中学历者占18.3%,大专学历者占54.8%,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26.9%。国内旅行社部门经理学历更低一些,高中学历者占29.7%。
二、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一)在全行业推行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等级考核及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它在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培养合格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从1989年实行以来,共为行业培养选拔了近20万导游人员,其中13万人目前仍工作在导游岗位上。13年来导游考试合格人数从1989年的仅有9627人,*年累计增长到197375人,增长了近20倍。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考试从1997年实行以来,通过认证的人数近3.5万人,占旅行社经理队伍的近70%。
(二)导游队伍、旅行社经理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73.l%,本科以上只占26.9%。学历偏低这一问题应引起旅游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96.3%;中、高、特级导游员人数尚不到4%,特级导游员全国只有27人。
(四)外语类导游的语种结构不合理。从前面可见,中文导游人员数量已基本满足旅游接待工作的需要,外语类导游人员整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导游人员还很奇缺。*年,来我国的韩国入境旅游人数仅次于日本,在主要客源国中排第二,而我国现有的韩语导游人员只有413人,占外语类导游的1.9%,远不能满足对韩国市场的接待需要;*年,来自越南的入境旅游人数达143499人,比上年增长26.l%,而目前我国仅有越南语导游28名,占外语类导游的0.13%。从外语导游人数与主要客源国入境人数的比例关系(见表10)更能清楚地看出加快培养小语种导游迫在眉睫。
(五)导游人员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总体上,东部省(市)导游人员数量较多,中部和西部省(区、市)导游人员的数量较少,基本上和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但西部个别省(区、市)导游人员严重不足,如目前经考试合格的导游人员只有151人,导游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局开展的导游工作是一项重要而正确的决策。
三、几点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导游队伍和旅行社经理队伍建设,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针对导游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要在质量优先的前提下,认真处理好增加导游人数与保证导游质量的关系。要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导游入门关;要坚持业务培训、考核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不断提高考试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导游考试在培养、选拔合格导游人员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针对导游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行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通过导游等级考核优化导游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等级结构,整体推进导游队伍素质的提高。
(三)针对导游员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建议:
1.在适当时机,对《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关于"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的人方能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学历条件进行修改。
2.加强年审培训。各级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大年审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年审培训的作用,切实通过年审培训不断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3.旅行社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低学历的导游员积极参加大专(大本)的学历教育,以适应竞争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针对外语类小语种导游人才紧缺问题,要加快培养紧缺外语导游人才的步伐。
1.我司应抓紧调研,弄清全行业小语种导游的需求情况,采取委托院校办班,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培养形式,抓紧外语紧缺导游人才的培养。
2.省级旅游局要制定相应措施,鼓励本地区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外语人才,特别是紧缺小语种外语人才,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从事兼职导游工作。
3.旅游院校要根据导游人才市场供求趋势,开设紧缺语种的导游专业学历班。
4.旅行社要鼓励现有的外语导游人员通过在职学习、进修、短训等方式,掌握第二外语,在现有导游队伍中培养多语种导游人才。
(五)针对我国导游员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制定有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导游人员的跨地区流动。鼓励东部地区的导游人员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指导和支持西部省(区、市)旅游人才建设,特别是导游队伍的建设,重点支持自治区的导游队伍建设;配合导游人员IC卡管理,建立网上导游人才市场和全国导游人员数据库,将导游人员档案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加强对导游行为的社会监督。
一、xx县旅游发展情况
xx县位于贵州省xx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42公里。拥有4a景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主要有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景区等景点景区;有国内旅游社1家,四星级酒店1家,二星级酒店3家,正在申报三星酒店2家,申报2星级酒店1家,农家乐 415家。共有床位4940个,餐位14440个,其中,酒店床位1528个,餐位4930个,农家乐床位3510个,餐位9517个。
xx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苗族聚居区,是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乡村贫困面大、可进入性条件差、政府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极为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xx年,xx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全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富民兴雷”为目标,根据“一业带三产”(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战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xx县的支柱产业。20xx年,贵州省在xx县西江成功举办了“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更加快了雷山旅游“二次开发”的进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雷山已成为了世界旅游目的地。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75.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46亿元。
二、xx县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
1、加强政府对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是xx县旅游办改名为xx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增强了旅游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指导小组,乡镇也分别成立协调小组,从县到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旅游工作;三是在西江、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成立旅游管理协会。此外,还设立了西江景区管理局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管理局主要负责景区日常行政管理,西江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经营性活动。
2、建立旅游发展扶持与激励机制
政府将旅游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政府拿出资金对乡村旅游贡献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持资金,进行农家乐改造;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重点旅游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并且,从20xx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00万元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贷款贴息,并逐年递增,贴息专款由旅游部门统一管理,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xx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20xx年,政府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完成旅发大会西江主会场、西江苗族博物馆、西江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一条街等26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94万元,完成上、下郎德村寨沿街包装、芦笙场及长廊等16个项目建设。20xx年,政府投入1880万元,完xx县城教厂坝、羊常坝沿街房屋立面民族特色包装,投入7000多万元,建成西江连城至凯里排乐、西江至凯里朗利、xx县城至凯里舟溪等油路改造150公里。20xx年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西江北服务区、西服务区配套设施和西江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
4、政府主导编制旅游规划
20xx年,xx县重新修编《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在总规划指引下,投资130万元先后编制了《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乌东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xx县郎德苗寨旅游综合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20xx年,政府投入560万元用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完成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综合性详规和《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省级评审,完成上下郎德综合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文化保护规划,实施了上、下郎德苗寨,乌东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新桥水上粮仓保护项目建设;20xx年完成了《xx县西江千户苗寨保护性控制性规划》,启动西江和郎德上寨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通过科学规划,指引旅游发展,避免破坏性重复性项目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发动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
苗族文化是xx县的核心旅游资源,而当地的苗族居民,无疑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xx县发动全县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旅游,一是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原住居民的文化原生态特征,使原住居民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二是引导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旅游从业者,实现旅游富民。据了解,在西江景区内,文艺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当地或附近乡镇的居民构成,迎宾队伍则全部是西江苗寨景区内的原住居民,其中很多还是老年人,他们每天在景区大门,身着苗族盛装,吹着芦笙,唱着迎宾歌欢迎游客,工作5小时将可获得14元的酬劳。迎宾队伍,是西江景区一道靓丽且独特的风景,也是促进就业的途径,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让更多当地群众直接参与景区的发展,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原住居民是西江旅游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在西江景区,通过原住居民的参与,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的集聚发展。据统计,20xx年和20xx 年对比,景区“苗家乐”接待户从40户发展到138户,增长2.45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75家,增加1.68倍;宾馆客栈从3个发展到8个(其中以星级标准建设的宾馆2个),增加2.7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18家,增加1.25倍;从事银饰、服装、摄影,出租苗衣等摊点经营农户从原来的没有发展到163户;茶楼酒吧从无到有,现有茶楼酒吧5家;表演从业人员从20人发展到近450余人,增加22.5倍;服务从业人员从260余人发展到 800余人,增加3.08倍。西江村直接参与旅游的农户达516户2100余人。通过西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开设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等各类管理就业岗位130余个,组建西江文工团60人,组建西江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300余人,解决了景区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群众收入不断增多,西江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1700元增加到20xx年的4000多元。
(三)注重保护原生态文化
文化的原生性是xx县旅游生存之本,也是雷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xx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出台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采取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办法,直接奖励给景区原住居民,加强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激发群众参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性,老百姓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增强,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氛围逐步形成。
20xx年至20xx年,xx县投入不低于150万元的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老百姓在保护苗族吊脚楼建筑方面做出的贡献。村委根据各家各户房屋的建筑年代、建筑风貌、穿着民族服装、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其获得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越多。20xx年,西江景区还将从门票收入中提取15%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景区门票收入越多,则奖励给老百姓的奖金将更大。
此外,xx县还重点抓好了30个民族村寨发展、30名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保护、30名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程。
据了解,西江苗寨、郎德上寨、雷公山森林公园、大塘水上粮仓、乌东水系景观每天迎来上千人的游客,成为中外游客体验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大本营。此行,我们和每一个在西江旅游景区的游客一样,从进入景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体验到了浓郁的苗族风情,苗族的迎宾歌、寨门酒、拦门酒、长桌宴、敬酒歌等,还有品尝到了苗家美食。在进到农户家时,还被苗族姑娘给戴上了一个意寓“红运当(蛋)头”的红色鸡蛋。热情好客的苗族人民,让我们在西江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四)注重塑造特色景观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既是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一种“有形印象”。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xx县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建设民族创意县城,按照“蓝天、绿园、碧水、宁静,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县城”的发展定位和“以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县城”的理念,将苗族文化寄寓于城镇建设之中,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在城市建筑、市政设施、民族广场、民族体育活动中心、旅游景观等特色风格设计和建设上都体现苗族文化个性和特征。县城的街道的路灯,设计成苗族图腾牛角形状;民族文化广场从高空看,好像苗族姑娘的头饰;县城所有临街的房子,都按照苗族建筑风格重新改造,屋檐都“长”了牛角,并且都装了灯,夜幕降临,所有的灯全亮,整个县城,美不可言。游客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西南小县城,夜晚可以待得非常惬意。在西江景区,政府要求每户苗寨都统一悬挂装饰灯,夜幕中的苗寨,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印证了“用美丽回答一切”,让游客们都纷纷前往观景台,占据最佳摄影点。xx县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西江村、乌东村获评“中国景观村落”,上郎德村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特色建筑景观给xx县带来了诸多荣誉称号,更成为xx县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宝贵的旅游资源。雷山的夜,西江的夜,不一般,景观留人的“夜经济”效果显著。20xx年,西江旅游景区接待游客90.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8亿元,人均旅游收入接近320元/人,比较可观。
(五)注重打造节庆旅游品牌
xx县利用鼓藏节、苗年节、爬坡节、吃新节等民俗节日,打造季节性文化旅游。20xx年起,通过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苗年活动为平台,使“住吊脚楼、品长桌宴、验民风俗、体苗歌舞、赏农家景、观夜景韵”雷山乡村旅游品牌声名鹊起,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西江荣获了“20xx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郎德上寨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该县接待游客由20xx年的1.2万人次到20xx年的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也由20xx年的230万元到20xx年的 2.51亿元。这充分说明,以办节促旅游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
三、对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深思想认识
贵州xx县打造苗族文化旅游品牌,对我县畲族文化旅游开发有一定借鉴意义。我县横河畲族是县内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与贵州苗族、瑶族同一祖先及蚩尤,一脉相承,在文脉上有许多共通之处。在秦时,他们是同一族群。畲族操苗瑶语族语言,畲族歌舞与苗族歌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品质存在较大差异。西江和郎德,苗族典型建筑吊脚楼保存完好,景区内原住居民,不仅是旅游从业人员,他们生活习惯习俗、服装服饰等都保留了苗族特色,是苗族文化展示 “活”的载体,游客在西江、郎德等地,都能获得非常强烈的苗族文化体验价值。所以,西江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帮助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引导当地居民保护好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并对其旅游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加上适当的宣传推介,西江就已经享誉国内外,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而我县畲族目前已基本“汉化”,建筑、生活习惯、服装服饰、语言等都与汉人无异,当地居民对畲族文化认知存在缺失。所以,开发畲族文化旅游,我们需要对自身条件有清醒的认识,并对未来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如果,我们只是建一个民族风情农家乐,在农家乐旅游项目中融进一个畲族歌舞表演,只需要派遣一支文艺队伍赴贵州雷山短期学习,或者邀请1-2位雷山的歌舞人才来我县短期支教,便可实现。如果,横河镇要打造一个畲族文化旅游景区,相当于要在横河镇重新“造”一个景区,则就不仅仅是歌舞表演这么简单。景观设计、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等问题都需要认真考虑。此外,隔壁兄弟县xx县有蓝田瑶族风情旅游区,与横河畲族旅游景区同属于民族文化类旅游景区,苗族、瑶族、畲族同一祖先及蚩尤,一脉相承,资源资源文化内核同质,且蓝田瑶族风情旅游区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旅游景区,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将是我们距离最近、威胁最大的竞争者,将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形象遮蔽”效应。因此畲族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客源市场定位、竞争市场定位等都需要统筹考虑。
(二)进一步挖掘畲族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对于文化类的旅游景区,文化旅游资源是其核心资源,也是立足于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我县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已面临严重的汉化现象。此前,我县文化界人士已经为畲族文化保护做了许多工作,横河文化活动中心对畲族文化有部分展示。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成为旅游的一个吸引物,这显然还非常欠缺。因此,要打造畲族文化旅游品牌,需要有人力、物力、财力作支撑,成立专门的研究队伍,并有专项研究经费支撑,进一步深入挖掘畲族文化,整理畲族旅游资源,建议将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合,建成一个畲族文化博物馆,成为畲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成为旅游景区内的一个景点。
(三)坚持旅游发展,规划优先
建造一个新的景区,一定要规划先行,确保景区开发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畲族文化“汉化”造成畲族旅游景区发育“先天不足”,一定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精彩的策划,为景区加强“后天弥补”。在理清畲族文化旅游资源脉络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高规格的旅游规划设计团队,为景区作规划和策划,充分统筹横河嶂背村的畲族文化及横河良好的生态资源,围绕旅游产业六大要素,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超越周边同类旅游景区,特别要注重游客参与和体验,让畲族旅游景区具备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实现集聚发展。
(四)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有效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内核,但文化需要载体去展示与传播。建筑、服装、服饰、节庆活动、语言、博物馆以及迎宾、敬酒、婚嫁等各种仪式,甚至是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畲族文化的展示载体,甚至是畲族人,对游客来说,他们都是景区的道具,是景区的一个吸引物,一道风景。因此,在横河畲族旅游景区文化氛围营造上,要着力打造畲族文化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畲族文化元素,使旅游景区风格有典型的畲族特色。
(五)精心策划旅游线路
横河畲族旅游景区除了在项目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所超越,在市场推广上,要充分利用我县的交通区位优势和罗浮山旅游的市场影响力,设计罗浮山—横河的一日游、两日游旅游线路,将畲族旅游景区纳入罗浮山旅游圈,成为罗浮山旅游的有力补充,成为罗浮山旅游线路上的一个节点,与罗浮山风景名胜区形成资源互补、市场互补,增强竞争的合力。在横河镇,根据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以资源互补为原则,设计横河镇一日游旅游线路,使横河畲族旅游区和横河郊野公园成为横河镇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一、江苏古运河历史概貌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南达浙江杭州市,贯通中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江苏是孕育京杭大运河的摇篮,公元前485年,吴国在长江与淮河之间(今扬州和淮安之间)开凿了大运河最早的航段——邗沟,距今已有2490年历史。大运河江苏段长达690公里,约占京杭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习惯上大致分为中运河(淮安以北)、里运河(淮安至扬州)和江南运河(镇江以南)三段,依次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
历史上,江苏古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及至唐代,大运河流经的江淮地区更成了全国财赋的中心区域,“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均为运河重镇,成为运河线上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扬州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埠、唐代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中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清代成为盐运和漕运的重心。淮安地扼漕运之冲,向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作为运河的襟喉要地,曾创年漕运量800万石的中国古代漕运之最。明清两代,曾在淮安市区设南河河道总督府,在楚州设漕运总督署部院,府、院领导位至朝廷二品大员。淮安、徐州与山东的临清、德州并称为运河上的“天下四大粮仓”。无锡则发展成为我国名闻遐迩的布码头、丝市以及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万商云集,盛况空前。名城苏州,早在宋代就是“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东方水城,以繁荣的经济、富庶的百姓和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名闻天下。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居全国之首,号称“江东一大都会”。所有这一切,都留下了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刻下的深深烙印。
二、古运河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
古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它的成功开通,不仅开创了一条流金淌银的经济走廊和舟楫繁忙的运输通道,而且塑造了一条辉煌灿烂的文化之河和价值连城的绿色玉带,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
江苏古运河联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等风景湖泊,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运河沿线,水网纵横、湖河密布,平原辽阔、丘陵起伏,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运河沿线许多名城古镇均有2000多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数千年来,名贤辈出,人文荟萃,商肆繁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互为依补,构成了“山水组合,以水见长”、具有鲜明的水乡风貌以及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资源特色。运河沿线除有江苏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水乡民俗风情资源外,还有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名闻遐迩的天下第一至第五泉;有久负盛名的山景资源;有变化无穷的洞石景观;有美丽动人的植物景观以及变幻万千的气象景观。运河沿线的人文景观以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品位高而闻名全国,主要有:古人类和新、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帝王陵墓和名人墓葬,古典园林,以及包括宗教建筑、名人祠庙、故居建筑、古塔古桥在内的古代建筑,石碑和雕刻,近现代历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此外,运河沿岸还有各地风土民情、文学艺术、风味佳肴、旅游工艺品和博物馆等人文旅游资源。
运河沿线是我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沿线8市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座(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是全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总量的70%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12处,占全省的 60%,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占全省的67%。同时,运河沿线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9个点)、世界文化遗产原貌保护奖2处(镇江)、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镇4处(周庄、同里、甪直、河下);国家级4A级旅游区(点)28处,占全省的70%。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初步分析,我省运河沿线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8个主类,31个亚类,基本类型达到132个,全部类型总量的84%。旅游资源质量较高,大量的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不少已达到四级旅游资源标准,达到五级标准的旅游资源也有较多赋存,属特品级旅游资源。沿线资源分布南北互补,城乡结合,疏密有序。总体看,大江南北,大致各占“半壁江山”,乡村、城市,各有所长,沿途形成了淮安、扬州、无锡、苏州四个资源密集区和繁星似锦的资源点、线。
总之,江苏古运河沿线旅游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组合良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品位,自然旅游资源景色迷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源集合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和旅游后发优势。
2、运河旅游 倍受欢迎
江苏古运河风光旖旎,名胜众多,自它诞生之日起,除了航运、灌溉的功能以外,也是观光游览的风景河。八十年代初,无锡市旅游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古运河旅游”专项旅游产品,在无锡段古运河的黄埠墩到清名桥试航成功,形成一条水上旅游线,打入国际市场以后,深受日本、欧美市场欢迎,仅一年半时间就吸引了5.6万名境外游客。被西欧和美国旅游者誉为“活的化石”和“神奇的旅游”。1986年,日本著名词、曲作家中山大三郎专门创作了歌曲《无锡旅情》,经日本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演唱后,风靡日本,当年唱片发行量突破600万张,不仅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曲,而且使无锡旅游在日本市场一夜成名,古运河旅游成为我省十分重要的品牌旅游项目,在日本掀起了新的旅游热潮。此后,这条游览线逐步延伸至苏州、常州、镇江、扬州以及浙江杭州等地,无锡江南旅行社等单位还专门建造了“江南明珠”号游轮,开辟了夕发朝至的锡杭运河航线。1992年,国家旅游局将“江南水乡游”列入中国14条黄金旅游线,正式向国际市场推出。近几年来,沿线各市更加重视古运河旅游的发展,扬州、淮安、苏州等市已相继开通了水上旅游线路,并投入商业运营,淮安的运河游(清江浦—河下古镇)和苏州的环城水上游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新品,今年7月3日新开的无锡—苏州古运河旅游航线让30名英国游客一路赞叹不已。
3、项目建设 方兴未艾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运河沿岸城市加快了运河的全面整治,疏浚河道,治理污水,兴修水利,改善水质,营造良好的交通航运和水利防洪条件。先后上马了一批城建、道桥、航道、水利和环保建设工程,为运河旅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城市把运河风光带列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目标,分解项目计划,分步实施推进。常州、无锡等城市专门编制了古运河总体规划,大手笔筹划大运河的整合、利用。有的城市已开始策划、制定运河旅游发展规划,对运河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运河沿线8市已相继建成了一批旅游景区(点),同时,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建设和策划、计划之中,今后将有新的项目不断推出。(见附表)
4、存在问题 有待解决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在古运河开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将来旅游功能的发挥和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落实、解决。
一是环境污染仍较突出。运河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运输船泊污染,虽经治理后有所改善,但除宿迁、徐州段生态环境较好外,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够理想,与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城市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能实现达标排放,运河受到直接污染,水质低于Ⅳ级标准,水体浑浊,水面油污与漂浮物较多。有些穿越城市繁华区的运河地段,一片水泥森林,两岸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比较单一。有些地段简单运用城市广场的做法,广铺草坪、地砖,与运河的衔接较为生硬。
二是运河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氛围面临新的挑战。古运河的价值,除了实用功能外,更多地还在于其历史风貌和文化遗存。由于以前对古运河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统一的规划指导,城市化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无序推进,严重地影响了运河历史风貌的保护,部分历史遗存和运河风貌已经受到破坏。同时,不少运河地段过多地使用水泥、块石砌制护坡,虽然整齐划一,但也破坏了运河原有的、自然的河风河貌。特别是运河驳岸修建对旅游功能考虑不够,人工化、现代化、标准化现象较为突出,损害了运河的千年古韵、历史印痕和文化特色,部分地段把原本充满灵性的古运河变成一条呆板的现代水道,令人遗憾。此外,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通道,扬州—徐州段将承担重要的调水任务,在徐州、宿迁、苏州段,运河的航运功能依然十分重要,船只、船队穿梭繁忙,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对将来的水上旅游活动带来一定的限制,都需要进一步协调研究和统筹安排。
三是项目雷同,建设资金缺乏。由于全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还未编制,各地的运河开发和旅游功能定位不明,开发项目大多局限于本地资源与市场,对运河旅游线、面的综合考虑不足,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缺乏协调、交流机制,造成了较大的雷同性。这次考察中,不少城市提出了筹建运河博物馆、水上旅游线、运河公园、运河湿地旅游区等项目的动议,这本是好事,但建得多了,便会出现同质性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同时,古运河开发线路长,任务重、要求高、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据各市上报项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需要直接投入建设资金在150亿元以上,除了通过招商引资、土地运作等市场手段筹集部分资金外,由于古运河项目带有较明显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仍需要各地政府、部门投入一定的启动资金或扶持资金。对于大多数城市,尤其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城市而言,无论是市场筹资,还是政府投资,项目开发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度较大。
三、古运河旅游开发优势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经济之河”,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一起同为世界重要运河,享有“流动的遗产”的美誉。借助运河载体,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沿河各省市的共识。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江苏段大运河的旅游开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政府高度重视
多年以来,运河沿线8市政府对大运河规划开发高度重视,为古运河保护、整治、建设和管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旅游优惠政策不断出台,部分城市在规划项目、建设资金上已经落实。城建、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园林、环保、文化等部门积极配合,群策群力,共同打造古运河风光带。无锡市在建设精华段古运河时,拆迁量达到40多万平方,涉及沿岸135家工厂、单位和1800户居民,这繁重的工作量都要在城建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才能得以完成。镇江市为了整治开发古运河,早在1994年就专门成立了镇江市古运河管理处,2002年,又将古运河管理处与市防洪管理处合并,更名为城市水利管理处,进一步加强运河管理力度。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扬州市人民医院自筹资金3200万元,修复、开放了吴道台宅第,创造了“医院办旅游,医护作导游”的典型事例。无锡市清名桥中学自主创办了无锡市桥梁文化博览馆,在学生中开展乡土文化、运河文化和桥梁文化的教育。苏州吴江市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筹措巨资,耗时10年,创建了静思园,成为江南最大的私家园林,年游客接待量已达40多万人次。
2、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省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除个别城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外,大部分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尤其是苏、锡、常等市,实力更加雄厚。2004年,沿线8市GDP 共计10402.3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2.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7.1%和58.4%,人均GDP达到2.5万元以上,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苏州市已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450多亿元,无锡市、常州市为全国城市综合实合实力50强和40个最佳投资环境城市。徐州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部第一个区域中心城市,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我省规划建设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经济实力持续不断的提升,为铸造一流国际品牌的大运河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随着江苏经济的蓬勃发展,运河沿线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沪宁、宁连、宁徐、宁通、扬溧高速以及穿境而过的京沪、同三高速公路陆续建成,使得运河沿线的高等级公路的密度已居全国之首,润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快了苏北运河与苏南运河的沟通。运河与航空、铁路、高速公路、长江水道一起,共同构成了高密集的运输网络,不仅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独一无二,而且在全国也不多见,为运河沿线旅游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
江苏古运河段的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不仅扩大了运河的通航能力,而且由于先后将苏、锡、常等市的运河航道移往市郊,为原先的古运河开辟运河水上游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自1992年起,我省实施了苏南运河整治工程,按照国家四级航道标准整治航道156公里,新建和完善护岸290公里,并完成了一批污水处理厂、污水截流等环保建设工程。运河河道经过疏浚、加固、绿化后,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现代化的绿色水上通道。
4、运河规划不断深化
镇江市早在1996年即编制了《镇江市古运河风光带规划》。2003年前后,常州市、扬州市、苏州市、无锡市等均编制了各市的旅游发展规划,把古运河开发建设列入重点项目。2003年底,无锡市编制了《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将古运河无锡段分六段进行保护改造。2004年又邀请了法、英、加拿大和中方专家,制定了从南尖至南门吊桥4公里长的古运河精华段的规划方案。同年,苏州市编制了大运河市区段景观规划,常州市编制了古运河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淮安市也编制完成了古运河旅游概念性规划。在“十一五”规划中,沿线城市均将古运河开发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古运河旅游也被确定为我省“十一五”旅游规划中的重大旅游项目之一。
5、运河申遗开始启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已将遗存运河和文化线路作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种类:“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和相互滋养。”《行动指南》为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契机。去年7月,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明确表示,“鉴于大运河遗产的重要性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 2004年9月,京杭大运河沿线17座城市达成共识,联合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至今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古运河,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她的文明。今年5月,山东省又专门邀请加拿大、韩国等国运河专家进行了考察咨询。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启动和推进,将在国内外形成新的“运河热”,旅游业在保护运河、促进申遗、合理利用、加快发展中将大有可为。
四、开发古运河旅游的几点建议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应当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和保护江苏古运河,立足历史、文化、生态三方面认真审视她的价值,以爱祖国、爱家乡、爱文化的角度来宣扬和对待古运河,切切实实抓好江苏古运河沿岸的历史街区、文物、景观、生态、自然风光等的保护。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好古运河保护与利用以及运河各种功能之间的关系,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全面发展,有力推进江苏古运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此,考察组提出如下建议。
1、放眼全局 统一规划
古运河旅游地域跨度大,涉及面广,旅游发展应该放眼全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在加强对沿河相应区段的保护、修复、整治,完善配套设施的前提下,依托古运河文化,将江苏段古运河沿线8市的旅游资源联结整合为古运河游览线,打造成以“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古运河旅游品牌和运河观光、休闲、度假的文化旅游精品,形成文化内涵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沿河风貌独特的国际知名旅游线,成为中国对外推介的代表性旅游产品之一。
古运河旅游科学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树立全局观念,克服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的现象,走好一盘棋。当务之急,是要摸清家底,明确目标,尽快组织编制《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开发建设古运河的规范和蓝本,统筹古运河旅游全局工作。该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及社会等因素,充分研究旅游市场的需要情况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立意要高、定位要准、视野要广,真正成为一部指导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
2、多元结合 立足长远
江苏古运河旅游可考虑以多元化的文化、资源、生态为主,以市场为导向、文化为核心、资源为支撑、生态为基础,倡导本土化与国际化、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做到古河新韵与新河古韵的统一,实现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和带、片、段、点的结合,使其合者为链,散者为珠。
多元结合,文化为本。江苏古运河积淀了极富地域特色的多种文化,如吴文化、楚汉文化、水乡文化、军事文化、漕运文化、盐商文化、园林文化、名士文化、邮驿文化、碑刻文化、博物文化、水利文化、宗教文化、烹饪文化、民俗文化等,别具一格,或名列前茅,或为全国独有。在旅游开发中,要很好地挖掘这些特色文化的内涵,使其转化为有品位、有深度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要坚持古运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近、中、远期的不同目标和关系,着眼长远,分期实施。如果运河某些地段因种种原因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应先予保护,日后视条件成熟,再进行开发,为后人留一些余地,让未来更科学、更发达的技术手段去美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3、彰显个性 培育精品
江苏运河的地理、环境、文化、遗存以及经济、交通、市场等各方面因素各有千秋,给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运河旅游必须因地制宜,从不同城市、区段的特点出发,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和布局分区,扬长避短,形成地方特色。要把挖掘本地最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出发点,把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以特色打造形象,以个性强化吸引力。反之,如果各地的旅游项目千人一面,彼此雷同,不仅容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且会使游客丧失兴趣,失去旅游产品本身的生命力。
同时,古运河旅游作为世界级的旅游品牌项目,无论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还是经营管理,都要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一批旅游精品。一是项目策划精品化,要善于创意,把握市场,精炼主题;二是项目规划精品化,要综合考虑,理性规划,精细设计;三是项目建设精品化,要突出品质,求真务实,精心建设。四是项目管理精品化,要制度优先,人本为上,精致管理。尤其是徐州窑湾古镇、宿迁乾隆行宫、淮安河道总督府、漕运总督署、扬州盂城驿、吴道台宅第、镇江西津渡古街、无锡薛福成故居、惠山古镇以及苏州枫桥景区、山塘古街区等保存完好的旅游资源和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的水上旅游线,都应该按照旅游精品的要求精心打造。通过精品建设,培育城市品牌,创建全国运河旅游名品,切忌急于求成,粗制滥造。
4、加强协作 实现共赢
古运河旅游是涉及到我省运河沿线8市的旅游大项目,要想使各地项目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风格上的差异,不互相雷同,一是城市之间要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加强沟通交流,把古运河当作整体统筹考虑。二是旅游部门要加强与相关各部门的联系,主动争取领导关心和相关部门的支持,掌握、了解运河动态,协调、衔接规划编制,积极介入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的有关工作,提建议,出点子,与城建、规划、水利、交通、环保、文化等部门紧密合作。三是旅游系统内部要经常沟通,共享信息,交流、总结经验教训,在项目规划、产品设计、市场促销、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合作。通过彼此合作,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实现共赢、多赢,使我省古运河的保护利用和旅游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古运河开发建设的样板产品。
5、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古运河的开发规划工作是全国一盘棋,我们江苏在着手开发建设,其他省也在当着大事在抓,山东省将运河重镇—济宁市南阳镇作为旅游大镇开发建设,他们确定了“运河风情、古镇风貌、大湖风光”的旅游定位,提出了“渔湖富民、旅游兴镇”的发展目标,招徕客商投资,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南阳镇已经成为山东运河文化旅游的亮点。浙江绍兴市,投资6000多万元在浙东运河沿岸建成了开放式的、以展示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运河园”,该园长4.5公里,面积11万平方米,是集运河历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内有古桥梁、古牌坊、古碑刻、古建筑、仿宋古船,起点高,手笔大,较好地反映古代浙东运河的历史风貌,堪称成功的范例。在国外,运河旅游早已得到开发利用,埃及苏伊士运河、德国莱茵河、易北河运河、日本小樽运河、加拿大丽都运河都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古运河的规划开发的过程中,应该运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不断汲取国内外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力争我们江苏的古运河产品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自己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江苏古运河是一部尚未完全打开的书,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使其蕴藏了许多亟待我们深入挖掘的瑰宝,旅游发展前途无限。我们相信,在省、市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若干年的开发建设,古运河旅游发展的目标必定能够实现,千年流淌的悠悠古运河将越来越美好。
2005年10月10日
附:江苏省运河沿线主要建设项目表
城市建成(使用)项目
在建项目
计划建设项目徐州沛县汉文化景区
微山湖景区邳州中运河旅游区
运河湿地公园新沂运河文化旅游区窑湾古镇
沛县微山湖龙固生态度假村
宿迁 城区中运河段
(南水北调样板工程)
乾隆行宫景区
项王故里景区京杭大运河遗产
廊道景区、
骆马湖景区
古黄河景区泗阳泗水王陵淮安
运河文化广场
中洲岛主题区
清隆桥—北门桥—河下
水上观光旅游带
大运河国家博物苑
河道总督府
漕运总督署部院
里运河观光带
河下古镇扬州 古运河游览线东岸旅游
综合开发工程(二期)
盐商住宅群
便益门运河广场
凤凰岛
润扬森林公园高邮运河西堤旅游区
吴道台宅第春江花月夜景区
“扬州人家”明清历史街区
环邵伯湖休闲度假带
瓜洲—东关古渡游览线镇江宝塔山公园
珍珠广场
河滨公园
中山桥—南水桥古运河
风光带示范段西津渡古街整治改建工程
镇江润扬大桥景观工程周家口—丹徒闸古运河
风光带中段常州古运河半月岛
篦箕巷古运河沿河综合整治工程
天宁宝塔环城水上观光带无锡
南禅寺文化商城
薛福成故居
南尖—南门吊桥4公里的古运河精华段、惠山古镇南门吊桥—清名桥—南水仙段古运河古运河—梁溪河水上旅游线苏州环古城河水上游览线(15.3KM)
枫桥景区
一、陕、甘两省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一)陕、甘两省旅游资源概况
陕西、甘肃两省同是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大省,是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陕西省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其中有古人类遗址、帝王陵墓、宫阙遗址、古寺庙及众多的佛教名窟。陕西省山川秀丽、景色壮观,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5处,森林公园11处。甘肃省拥有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0多处,战国、秦、明等各时代长城均有大量遗存,是我国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乡。古代东西方联系纽带的古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蜿蜒1600多公里,留下了无数文化珍宝和历史遗迹。甘肃省还拥有大漠戈壁、雅丹地貌和雪山冰川等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拥有以藏、回、裕固、保安、东乡等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
(二)陕、甘两省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陕西、甘肃两省在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时均明确提出,要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委员们在座谈中感到,两省领导和旅游、文物管理部门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形成明确的认识。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人文环境的质量。确保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正是在这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两省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2.建立、健全有关法规和制度,为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依法治旅、促进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近年来,陕西、甘肃两省加强了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比如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旅游管理条例》、《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陕西省旅游规划管理办法》等;甘肃省制定了《甘肃省旅游管理条例》、《甘肃省旅游景点、景区导游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法规和制度,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以抢救和保护文物为重点,提高人文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变文物大省为旅游资源大省,是两省领导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之一。委员们在考察中看到,两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法》和两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针,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综合利用的效益,使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陕西省华山管理局与下属单位层层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实现了保护文物安全的目标。甘肃省对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如莫高窟、榆林窟、麦积山石窟等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安防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接待条件,使文物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4.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奠定基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陕、甘两省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中始终关注的课题。两省对景区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清理整顿,理顺景区建设管理程序,避免过度开发建设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陕西省目前正在实施以旅游区为重点的环境建设工程:在绿化工程建设方面,投资2.5亿元,将秦涌馆门前各类设施全部拆除,搬迁农户,征地800亩实施绿化建设;在全省16个主要旅游区的周边环境实施绿化建设任务。在净化工程方面,总投资3200万元,在全省旅游区(点),规划建设60个高标准的旅游星级厕所。旅游环境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旅游区的人文生态环境。
(三)陕、甘两省在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一些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缺少科学规划。由于局部地区和部门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同时受到经济实力的制约,致使一些地区尚未进行资源普查和科学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档次不高,局部地区甚至出现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景区分布过于分散,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景区基础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无力建设和改造旅游服务设施,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等设施陈旧,配套服务尚处于低水平状态,严重影响了接待能力。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旅游旺季超负荷运转,环境容量与游客数量之间的矛盾突出。陕、甘两省大部分地区旅游季节性明显。淡季旅游人数寥寥,设施大量闲置;两旺季旅游者纷至沓来,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高度紧张。尤其在法定公共节假日时间延长之后,一年三个"黄金周",出现了旅游需求"井喷"现象,管理者对此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游人严重超过生态负荷,不利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4.部分景区缺乏环卫设施,管理者和游人环保意识不强。一些地区受眼前的、片面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环卫设施的情况下,盲目扩建宾馆、饭店以及其他娱乐设施,其排出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部分旅游者对文物涂抹刻画和随意丢弃废弃物,其不文明行为对文物和环境的破坏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对陕、甘两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建设"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当前,国家在旅游业的产业布局上实行重点开发中西部的战略。我们认为,在经济不够发达、管理水平不够先进的情况下,中西部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也应总体考虑、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遍地开花。对开发条件不成熟的景点和文物应先保护好。"丝绸之路"旅游线是西北旅游的亮点。要以西安、天水、兰州、武威、酒泉、张掖、嘉峪关、敦煌等重要旅游城市为中心,以点带线,把"丝绸之路"旅游线培育成具有浓厚人文特色和西部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要从资金引导、市场宣传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之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上效益。并由此以线带面,提高两省旅游业整体水平,树立两省旅游业的良好形象。
(二)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共同搞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之下,大部分旅游区各景点隶属关系复杂,其具体管理涉及旅游、建设、宗教、文物等各个部门,综合协调管理难度比较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属不明,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方式不合理,直接影响景区的旅游投资和开发利用。建议加强政府统一领导,进一步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处理好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把旅游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三)加强景区所依托的小城市建设,为景区旅游提供优质服务。旅游景区所依托的小城市是景区的后方和基地,承担着为景区旅游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等配套设施和配套服务的任务。因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在注重搞好景区内部的绿化和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搞好景区所依托的小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建设与高档次的景区能够协调匹配,使旅游者在这里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一条龙"服务。
(四)加强旅游景点的深层开发,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陕、甘两省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众多的旅游景点昭示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要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加强景区深层开发,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使旅游者无论来自国内还是国外,都能受到很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要从国家、历史、民族和文化的高度重视旅游景区的宣传和讲解工作,组织研究人员编写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景点介绍,制作有关景区的录像片,同时要重视导游队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新开发的景区,如雅丹地貌地质公园,要加紧编制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景区介绍。要提高旅游文化音像市场、特色纪念品市场、民俗文化市场的水平和档次,使旅游业不仅成为有极大潜力的经济产业,而且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一、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贵州省按照《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发展特色旅游业”的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加以大力扶持和发展,培育成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积极推进贵州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初期的计划目标。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
贵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02年出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贵州省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贵州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旅游业富民强省、保护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改革开放等功能和产业联动效应,使旅游业的发展与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相协调。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强化旅游产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素质,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使贵州省旅游业形成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之路。二是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国债资金达3.25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超过了1980年至1999年贵州省财政对旅游口的投入总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困难的情况下,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拨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了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把对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2005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这对进一步完善贵州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干线通往重点旅游区的道路条件显著改善,几个旅游支线机场相继通航和开工。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旅游组织局的指导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由国际著名旅游规划专家编制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得了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批准,地、县(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和支线机场旅游线路规划及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修编)工作已相继完成或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多民族特色文化体验旅游为重点的产品结构调整初现成效,全省首批三个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成效明显,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媒体参与的联合促销机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岛,生态贵州”的旅游目的形象已经凸现。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重点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从贵州实际出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把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旅游业投入,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作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坚持“以质取胜”和“以特取胜”,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场,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努力塑造贵州旅游新形象。
(四)始终把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整治旅游市场秩序、规范行业管理,作为提高我省旅游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来抓; 大力推进旅游区管理体制,努力在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经管体制的创新上进行新的探索。
三、 贵州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总的要求是: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富民兴黔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质取胜”、“以特取胜”,进一步转变旅游业经济增长方式,在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旅游,打造精品线路,创建旅游品牌; 加大以入境为重点的高中端客源市场开发,加强区域合作,拓展旅游发展空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相关行业、部门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努力开创旅游业齐抓共建的新局面。
发展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游业建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问哈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四、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继续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和航运构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转化,争取在首批三个优先发展旅游区率先取得突破。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现有观光、度假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安全舒适、服务配套、在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建设一批重点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文化村寨,构建起初具规模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按照“资源共享、市场共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资源为载体,以交通为纽带,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区域旅游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和区域分工,促进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界的合作与重点客源城市的协作,联合周边省区市共同策划推出省际特色线路,形成开放、联动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以联手开发客源市场、联合大灶区域旅游品牌、建立无障碍旅游区为重点,形成区域旅游精品环线。近期正积极参与和推动“9+2”泛珠三角洲的旅游合作,西南六省市区旅游合作,以及不断推进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边合作,努力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拓展旅游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着力拓展中高端旅游客源市场。按照营销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实把目的地形象推广与旅游产品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旅行商、新闻媒体和专业营销网络开发旅游市场的特长,形成组合优势,有效拉动客源增长。大力开发日本、港台、东南亚和韩国、欧美等入境游市场,不断拓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及周边国内重点市场。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目标,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一步加快旅游院校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协调发展,扩大旅游教育培训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把人才培养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培训旅游人才市场,优化旅游人才资源配置,在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形成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服务贵州省旅游业的良好机制和有效渠道。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类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实行期权、股权等激励措施,以及采取知识、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加强旅游岗位培训的力度,加大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游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营造依法行政、城市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以旅行社管理、导游管理、规范出境游和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等四个环节为各种点,加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强化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建设,促进全行业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止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 几点启示
(一)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转变只能,创新旅游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进一步深化旅游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游行政执法体系,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旅游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加大旅游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逐步实行以监督执法为主的管理方式。
(二)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属地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继续推进重点旅游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的分离。积极鼓励旅游区(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旅游资源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规划和相关法规的要求,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股份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通过公开招标等多种方式选择业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区(点)的建设、管理,引进人才和现代管理理念。
(三)扩大旅游业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国有独资旅行社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促进国有旅行社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旅游社业。放宽市场准入限制,鼓励省内外优势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到我省合资、合作经营旅行社。积极引进过外旅行社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在我省开展旅行社业务。对在我省兴办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资质审查与项目审批方面适当放宽标准。省外、境外优势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迁移总部等方式来湖北开展旅游经营,凡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的,我方企业可以不控股。
(四)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捆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
(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省财政每年安排的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要根据财力情况适当增加,主要用于旅游开发项目贷款贴息及补助、旅游规划编制及产业发展研究、旅游宣(下转第45页)(上接第40页)传促销等,其中用于宣传促销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各市州和重点旅游县(市、区)政府应安排相应旅游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切实保证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保护的资金需求,相对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交通、生态、水利、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要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加快建设湖北旅游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
黎族歌舞表演
鹿回头公园
黎族集体婚礼
2005年11月,特区组织部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副科级干部培训班,从政治思想、政策法规、经济建设、领导管理、开拓视野等方面组织理论授课,同时,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特区提出的“农业稳区、工业强区、生态立区、科教兴区、城镇亮区、旅游活区、民营富区”的发展战略,组织学员到海南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由于时间少,考察内容自选主题,大家对海南的情况也不熟悉,考察行程选择旅行社作为服务主体,负责考察人员的吃、住、行,安排接洽考察项目。现根据所到之处耳闻目睹的情况,谈个人浅显的认识和体会。
一、 海南省基本情况
海南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由中部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性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森林面积17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热带天然林约占一半,从1994年起禁止采伐。海南的支柱产业有农业、旅游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制药等。农田常年都可以种植,多数作物年可收获2至3次,土地资源丰富,且集中连片,适宜开垦和机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较快,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得到加强,水果、水产品、瓜菜类优质高效产品发展较快,粮食、糖蔗等由于减少种植面积产量有所下降。
海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极富特色,旅游资源主要有:海岸带景观,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遗址、溶洞、温泉,古迹名胜,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
二、海南旅游业
海南旅游业以热带海滨风光较为独特,并具有龙头带动作用。海南省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环岛多为海滨平原,占全岛面积的11.2%。观赏蓝蓝的大海,洁白的浪花,绿绿的椰子树,感受柔软的沙滩,充足明媚的阳光,和谐的海浴、沙浴、日光浴,满足人们对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好奇和崇敬,特别是内陆地区和非热带地区的客人都想到此一游。
海南以热带海滨风光为支撑,构建旅游景点网络,推介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等旅游套餐,发展“行、住、游、吃、购、娱”等各行业。其山岳、热带植物、大河、古迹名胜、民族风情等景点虽有独特之处,个人认为这些景点并不具备很强的优势,但在热带海滨风光的带动下,也得到发展。鹿回头公园、东山岭属山岳类旅游景点,都是建在不高的小山丘上,从自然条件看,可以说没有很独特的景观,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鹿回头公园因传说美丽的仙女爱上打渔的阿黑哥,变成小鹿来到三亚,仙女与阿黑哥喜结良缘,繁衍子孙后代,建成三亚的神话故事,于是现代人在海南岛最南边的小山上,建成鹿回头搭配一对年轻夫妇的塑像,修一条简易的上山步道通向山顶,上山、下山步行不超过半小时的路程,另建有滑道车,单程上山或往返乘坐都一样收费38元(游客另付)。东山岭的主题是东山再起的意思,在半山建有寺庙,同样建有索道缆车,当地导游有意引导客人拜观音、拜如来佛祖,免费抽签、解签,诱导客人为遂心愿,烧一柱高香需130元,请佛手、请佛教供品回家供奉需几百元或上千元,该景点也是香火兴隆,人财两旺,解决了大量就业就业问题。参观黎族风情旅游景点,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也是全国唯一的聚居区,黎族村寨周围有着茂密的树木,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房屋”,象征着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迁居到此地,村寨中保留泥巴墙茅草顶的房屋式样,参观内容包括婚礼、生产生活用具、纺织、图片展、购物场所、民族歌舞表演等,同样有另外付费项目,如黎族婚礼,客人来到相当于接待室的房屋内,即招呼男客、女客分开坐好,同时,黎族姑娘也伴随男客逐个坐下,男客没有机智的理由就不能脱身,由男客扮新郎,黎族姑娘扮新娘,举办热闹的集体婚礼,整个仪式结束后,新郎必须给新娘七七49元的彩礼钱,以及至少10元的红包,收费合理合法,赚钱轻轻松松。
三、海南的旅游产品
海南的旅游产品都是利用其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做成各种观赏性、适用性的工艺品和纪念品,如椰雕、贝壳、水晶、珍珠、民族工艺品等。如海南岛服,其样式简洁、质朴,色彩艳丽缤纷,图案以热带植物和海洋生物为蓝本,进行各种抽象或形象的变形,表现出热情似火与清凉宜人的特色,一般每套售价15元至20元,得到游客的欢迎和喜爱,无论性别、无论年龄都可以穿。在海口、三亚有许多土特产商店及土特产展销中心,可以买到兴隆咖啡、胡椒、椰糖、椰雕、海产干货等。
2005年上半年,海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643.89万人次,旅游收入53.84亿元,保持旅游收入高于旅游人数的良好势头,实现旅游业人才两旺的目标。
四、与旅游相配套的海南服务业
在饮食方面,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早餐每桌50元标准是定额或者自助餐;正餐每桌100元标准是八菜一汤,即炒冬瓜、炒黄瓜、蒸鸡蛋、炒白菜、炒豆芽、炒卤水豆腐、炒鱼肉火腿肠,一条鱼、一盘虾或者一盘白斩鸡,煮贝壳冬瓜汤或紫菜蛋花汤,清一色的清炒清汤,除味精、盐、植物油外,再没有任何配料,偶尔也上一盘有少许辣椒的回锅肉(猪肉),对于贵州人来说就是美味佳肴了,大家提议不要白斩鸡,或者不要未上的两个菜,请服务员换一盘回锅肉,服务员用沉默表示听到了,最终是八菜一汤上齐了,回锅肉是不能换的。早餐的一盘清炒面条属于同桌共亨,大家感到味道比其他东西好,想再来一盘,但服务员毫不热情地说“二十元一盘”,并不是天价,但谁也没有心情再要炒面条。客人没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感到缺少一份厚道、一份理解和一份关爱,不知道是旅行社、导游或是服务员的问题,我们同行人员在生活上是不计得失,乐得想借此机会减肥,结果是谁也没有瘦。
到外地考察,学习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是主要目的,海南旅游业取得明显成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在此对某些不满意的现象加以叙述,只是希望在我们的工作中收到满意的效果,常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致如此。
五、再看六枝的旅游业
六枝的旅游资源丰富,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干线网络,有国内外知名的梭戛长角苗生态博物馆、牂牁江风景区 名胜区的旅游品牌、古老而神秘的夜郎王国遗址等等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有品牌、有蓝图、有支撑景点,但没有形成规模。海南的黎族风情喜迎四方宾客,六枝的长角苗风情、布依族风情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海南的山岳景点人财两旺,六枝的杨柳岸边垂钓依然冷冷清清,就是旅游业没有形成规模的缘故。旅游业要具备“行、住、游、吃、购、娱”等要素,六枝的“游、购、娱”还处在打基础阶段,现有的景点比较单调,旅游产品也非常少,还不能形成旅游市场。
一、贵州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种类多样。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0%,自然风光美景比比皆是,优良的旅游资源条件使贵州成为《纽约时报》评选的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云雾山、黔灵山、石林、黄果树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宁草海、清镇红枫湖、织金洞、兴义万峰林等。二是民族文化浓郁深厚。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贵州共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集,民族文物美丽多样,各民族生活都保留着自己的习俗,民族服饰款式丰富,民族节日热闹非凡,比如贵州的黔东南州被称为百节之乡。三是气候特征温暖舒适。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贵州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观光的地方。四是水利资源广泛分布。贵州省内河流和瀑布分布广泛,比如闻名全国的黄果树瀑布、支嘎阿鲁湖、阿哈湖、赤水月亮湖等非常多的水文资源,这些水资源也是旅游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五是红色经典景区众多。贵州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经过了贵州87个县(市)中的67个,因而留下了量的革命文物与遗迹;以会址为中心,贵州的大部分地 区都有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二、考察地点基本概况
(一)丹寨县基本情况简介
丹寨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位居长江、珠江源头之清水江、都柳江水系上游分水岭,国土面积为940 平方公里,总人口17万人,居住着苗、侗、水、布衣、彝等少数民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8.78%。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县,辖3镇4乡1个国营农场。丹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态资源丰富,有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龙泉山—岔河省级风景名胜区;境内峰峦叠嶂,河谷深切,彩色溶洞群星罗棋布,堪称山的世界,树的海洋,洞的王国。县境内森林茂密,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60.3%,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休闲胜地。
(二)茅台镇基本情况简介
茅台镇隶属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现辖8村5社区,总人口约5万人。镇域内资源独特,微生物体系奇异,具有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以盛产美酒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世界酱香型白酒主产区”、“中国酒都核心区”。近年来,茅台镇党委、政府按照仁怀市委“生态立市、品牌强市、旅游兴市”战略目标和“四色经济”发展思路,充分发掘“茅台镇”品牌优势,规范发展酒业。目前,茅台镇年产酱香型白酒已达3万吨,酒类品牌近千个,从业人员上万人。2016年10月14日,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三)赤水市基本情况简介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四渡赤水”名扬中外。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辖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是天然的绿色氧吧,是红色革命圣地,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划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规划面积630平方公里,境内风光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而著称,被中外专家称誉为“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遗址”,是观光旅游、富氧运动、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三、贵州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高点定位,统筹规划,持之以恒抓旅游
贵州省原属落后省份,与广西发展水平不相上下,而现在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大通道等发展有声有色,国家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经济发展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领跑全国,实现了弯道超车。总的来说,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精心,制度体系精细,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加快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发展目标,把旅游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和第三产业重点来培育和发展。同时,省政府与国家旅游局签署了推动贵州旅游创新发展会议纪要,编制完成《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针对全省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尤其是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旅发大会11届,全省各市县站到了更高一级的平台,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和对外营销宣传等各类优势资源,强有力地支持和帮助了举办地加快旅游业发展,使当地旅游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建设等得到大幅提升。
(二)积极探索,打造亮点,创新方式谋发展
本次考察学习中,每到一个地点,无论是旅游产业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都有特色和亮点,每个地方都让我们感到震撼。“万达小镇、技术学院、蓝莓基地、农业园区”等这一系列先进典范为我们贫困地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丹寨县兴仁镇甲脚村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将1300多亩土地用于蓝莓种植,以“土地流转+务工”的形式与茅台集团合作,由公司向村民提供种苗与技术,除了可以带动本村村民就业增收,还可以吸纳附近的村民到基地务工,惠及全村上千人口。丹寨县绿海蓝星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农业现代化迈进,与企业合作组建生产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产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舞台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
(三)搭建平台,引进项目,积极建设新载体
丹寨县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为摆脱贫困真抓实干、精准发力,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旅游扶贫方面探索出了很有价值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脱贫奔小康路子,非常值得学习借鉴。2014年丹寨县与万达签署了扶贫协议,开启了“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的新模式,是政府精准扶贫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将PPP模式引入特色小镇项目实践性的检验,这一举措弥补了丹寨县的资金缺口,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管控和降低不同阶段的风险,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有利于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并获得相对平稳的盈利和回报。小镇的开业运营,在丹寨的扶贫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就业岗位、销售扶贫合作社产品、带动贫困户产品销售等方式,直接带动全县贫困人口过万人增收上千元。据当地旅游部门统计,小镇开业一个月,累计接待游客接近80万人次,巨大的客流量,也对全县服务业带来巨大带动。另外,小镇还将散布在县城各地、不成规模的非遗产品集中起来,产生了重要聚集效应。
(四)绿色发展,坚守底线,绿水青山变金山
生态是底线,也是机遇和红利。贵州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近年来,贵州坚定走大生态之路,做强大生态长板,利用独特的生态环境,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最终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特别是赤水市按照“全域旅游·全景赤水”的理念,依托青山绿水资源,以旅游产业为平台,将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工作模式,实现了景区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品牌形象“三个提升”,高标准打造了“丹青赤水”的旅游文化名片。
四、对我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旅游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方向如何,发展目标的界定,需要高度重视,把好关,主好舵,必须要形成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提高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效能化水平。我区要尽快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要从战略高度和综合角度,从“全景旅游城市”的高度,规划好“全域旅游示范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创建和实施方案、推进意见等操作性文件,为“双创”工作指明方向和道路。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完善旅游交通。对通往景区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开通重点景区旅游专线,加快形成畅通、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加大旅游道路环境整治和日常维护力度,提升道路美化绿化档次。二是畅通游客集散。加快完善雁山、草坪两处游客集散中心,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用时,在交通主干道、道路分岔处、景区入口等,设置和更新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景区引导标识牌。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加大我区范围内旅游景区、游客集散地、旅游主干道沿线厕所新改建力度,高标准完成自治区、桂林市上下达的旅游厕所建设任务。积极探索厕所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尽快补齐旅游服务短板,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发展智慧旅游。加快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建立区、乡两级旅游大数据体系,为游客提供全程个性化、便利化的智慧旅游服务,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向社会开放,实现“一部手机游雁山”。
(三)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助力精准脱贫摘帽
突出乡村旅游的富民功能,总结推广贵州“旅游+扶贫”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通村公路、网络通信基站、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改厨改厕”工程,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农家庄园等项目,着力构建文化型乡村旅游、形成“一村一特色”乡村旅游区,使乡村旅游成为我区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另外,组织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为贫困村义务编制能实施、能脱贫的旅游规划。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等场所开辟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组织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院校等单位,通过输送客源、定点采购等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组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扶贫带头人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质量效益。
(四)明确重点招大引强,打造旅游精品项目
招商引资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跟风投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带来的资源浪费、产能过剩,不仅降低了投资效率,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招商要充分发挥旅游投资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我区的旅游产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认真考察,招实力商,让确实有经济实力、懂文化、资金雄厚的客商投资雁山的文化旅游产业,这样更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得考虑如何做好文化旅游产业来寻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五)整合资源强势推进,形成互动宣传效益
雁山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整合各景点的文化资源,如草坪回族文化、愚自乐园雕塑工艺、多耶古寨等资源进行整合,统一市场、统一规划,强势推进,联手打造宣传雁山文化旅游资源,要做到桂林市内能看到雁山各景点的旅游资源宣传广告,大造声势。其次,要大胆走出去主动宣传合作,可在贵州、广东、湖南等地的景区城市制作广告宣传雁山旅游,深度参与各个地区旅游合作组织活动,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宣传雁山旅游,不断提高雁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来观光游览。
(六)突破产品同质特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旅游业已进入休闲体验、观光娱乐、商务度假于一体的第四代旅游,单一的产品设计、经营粗放、模式雷同等同质化产品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游客消费的诉求。雁山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浓郁,需要甄别传承和发扬优质优势资源,创新旅游产品,突破产品同质化,填补市场空白,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七)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十二五期间”,____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培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____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农家乐1000家,总床位12000个,餐位15680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2000余人。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项培训3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万亩,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多万株。带动5000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农户实现年收入超万元;发展脐橙30万亩,油橄榄6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15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0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景区、铭阳等3个2a景区、回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大程度处于扶贫部门自说自唱的阶段,宣传推荐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得到凸显;公安特种行业管理,文化、工商、税务、旅游、
卫生、防疫等部门管理服务还没有跟进,产业联动发展机制还没形成。(二)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扶贫项目资金投资周期的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形成的多是“几间房,几张床,天热歇个凉”的低端旅游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深沉,已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产品缺乏市场分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效益不佳;开发方式粗放,急功近利、模式单一,文化内涵单薄,无法形成特色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三)发展环境急需改善提升
贫困村多处边远高寒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往往是对外交通条件是最差的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必须改善和提升道路等级、用电保障、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环境条件。
(四)服务管理缺乏规章规范
一是制度不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由于跨多种行业,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管理服务职责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二是纠纷处理机制不健全。有经营行为,就有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在经营过程中,主顾摩擦、食物中毒等大小纠纷都有可能发生。由于条件限制,乡、村、户处理纠纷的能力已很不适应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需要。三是人员素质低。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扶贫操作中,管理人员一般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本土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五)乡村旅游扶贫“扶强不扶弱”
由于贫困户多数是经济、能力、条件多种致贫原因叠加的结果,住房条件、个人能力、经济收入大多不符合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所必备的要素,所以乡村旅游扶贫的扶贫性也在一定程度饱受社会争议和质疑。由于乡村旅游投入大,点多面广,贫困户大多和旅游扶贫政策沾不上边。
(一)深化认识,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共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努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扶贫战略的共同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是推进扶贫开发、创新扶贫模式及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抓手;是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这一重大意义。
(二)科学规划,强化规划操作性严肃性
一是科学规划。把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项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来策划规划。要站在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县人大通过的《关于加快____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为指针,与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__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纲要等相衔接,突出扶贫特色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高起点、高规格制定____县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明确主题。____县乡村旅游扶贫应该坚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品牌精品的基本方略,全力打造城市人群最关注的以文化、生态和健康为主题的扶贫品牌。三是注重规划的严肃性。乡村旅游扶贫总体规划,必须对全县的乡村旅游扶贫具有指导性和约束性。在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规划执行的刚性原则,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三)突出主题,打造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立足生态涵养发展,重点突出“生态休闲、健康人生”主题,提升乡村旅游扶贫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不同区位优势和客源市场,利用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及新农村建设项目等优势资源,开发避暑、健身、漂流、农事体验等旅游产品,形成比较全面的产业布局。要以“保护资源环境、荫泽子孙后代”主题。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保护,有选择地保留、有重点地保护、有计划地修缮古村寨、古民居和文物古迹。乡村旅游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开拓乡村旅游扶贫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在重点旅游线路和景区(点),设立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窗口。利用花卉观赏、瓜果采摘等节庆媒介,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扶贫目的地。加快乡村旅游扶贫管理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络预定等旅游在线服务,指导乡村旅游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示范户建立网上预订系统,提高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四)整合资源,夯实乡村旅游扶贫基础
一是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设置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重点向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倾斜;按照渠道顺畅、方向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整合农民新村建设、民族发展、道路通畅、饮水安全、用电保障、环境整治等行业部门资金。二是拓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县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购买、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三是鼓励和支持项目区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培育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富有活力的旅游服务经济实体,创新“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扶贫开发方式,提高乡村旅游扶贫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五)规范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扶贫管理体系。把乡村旅游扶贫纳入农村扶贫开发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旅游扶贫“粗放式管理”向“依法扶贫”规范管理转变升级。二是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资金申报审批、管理使用、检查验收等制度,明确乡村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对象和范围,建立扶贫、旅游、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管理服务联席制度。三是走专业合作化道路。以村为单位成立乡村旅
游扶贫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市场开拓、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价格管理、投诉处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合作社+示范户”的模式,实行标识标牌、星级评定、收费标准、客源分配等“四统一”规范运行管理。四是强化从业人员培训。整合旅游、人力资源、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六)创新机制,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
一、考察基本情况
考察组先后考察了贞丰县三岔河乡村旅游、国际露营基地、多彩忆境民俗酒店、双乳峰景区、土布特色小镇,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景区,兴义市万峰林国际会议中心、万峰林景区、马岭河峡谷湿地公园、马岭河峡谷景区、兴义体育中心、华大西南高效渔业养殖示范中心、民宿客栈、贵州醇工业旅游景区等,详细了解了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的规划建设、业态布局、运营管理及运作模式。期间,举行了"南北金州 强强联合"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与黔西南州政府就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合作、市场营销、环境营造、合作机制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向黔西南州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企业商会和旅行社代表等与会人员介绍了安康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推介了重点旅游产品。
二、黔西南州旅游工作现状、做法经验及启示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珠江上游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被誉为"中国喀斯特心脏".全州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辖8个县(市),人口349万,有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47%.现有A级景区4个(其中4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以下风景区50余个。2017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29.14亿元,同比增长1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83亿元,同比增长8.0%;旅游接待2866.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6.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2%、61.4%.近五年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5.1%.
(一)领导引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破难。敢想敢为,强化顶层设计。州委、州政府坚持以山地旅游带一产、促二产、强三产,确立了山地旅游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领地位,并致力于将黔西南州建设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将产业发展定位上升到国际品牌,占领了国内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制高点。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适应旅游发展新趋势,将州旅游局改组为州旅游发展委员会,挂州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牌子,加强了对州直各部门涉旅职能的协调能力,增强了景区管理职能。率先组建了全国首支山地旅游警察队伍,保障范围覆盖州、县(市)两级和全州3个4A旅游景区、109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并在万峰林景区创新设立了山地旅游法庭。
(二)精心组织办好节会,峰会搭台文旅唱戏。一是对标国际水准。举全州之力承办好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坚持按国际化标准策划活动赛事、搞好后勤保障、落实安全保卫工作、抓好宣传造势。首届大会设25项活动,嘉宾1360名,其中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学者、使节、代表147人出席开幕式。二是不断提升办会质量。第二届大会设69项活动,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3700余名。州委书记、州长亲任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州人大主任任执行组长。下设指挥部和9个工作组,各县区均成立相应工作组。指挥部先后召开26次专题会,多次组织调研和督查指导,把大会办成了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远的盛会,广受各界好评。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赞誉"这次大会真正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题诗《全域旅游好》:"山峦起伏情万丈,花海林间茶一杯。全域旅游人浪涌,夜郎国里尽朝晖!".三是借势扩大影响。以办会为契机,筹建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国际组织、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构筑山地旅游交流合作的高端平台,吸引多项国际级和国家级专业峰会在黔西南州举办。并成功创建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起到了通过大会和特色节会全面地宣传、推介黔西南,有效提升城市旅游品牌知名度的良好成效。四是办好特色节会。连续举办"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万峰林国际徒步大会、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等知名赛事及国际国内各界峰会,以活动聚集人气;坚持举办顶效"查白歌节"、望谟布依族文化节、贞丰布依族风情节、兴仁苗族风情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成功打造"八音坐唱"、"盛世苗家"、"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三)尊重自然深挖资源,谨慎开发打造精品。一是高点规划。围绕山地旅游开发和定位,聘请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规划机构,如王志纲工作室,编制黔西南州《旅游总体规划》、《山地旅游体系建设规划与五年行动计划》、《山地旅游核心区重点项目建设详细规划》等。并邀请国际著名建筑师,如意大利的博埃里、西班牙的Fernando、朱培、马兴文等大师进行景观建筑设计,已建成的万峰林国际会议中心、规划建设中的万峰谷国际旅游城(主题小镇)、森林酒店等项目都体现了超前的国际化理念。在旅游发展中,没有一味停留在民族特色风情上,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上大胆引进国际化、现代化、前卫化元素风格,三岔河多彩忆境酒店、国际露营基地、房车营地的建设理念及土布特色小镇的商业业态布局等项目,理念超前,将民族文化与时尚现代很好融合。二是一张蓝图管到底。围绕"山地玩都,峰会世界"主题,在城市规划、景区打造、田园乡村建设方面融入了体育运动元素,高水准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形成州县联动、互为支撑的整体效应。组建全国首家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山地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制订《山地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国际山地旅游城市建设标准》。景区严格遵照规划来建设,在落地实施中,坚持规划说了算,而不是领导说了算。三是保护性开发。顺应自然。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多保护、少开发是黔西南州旅游开发的原则之一,在贞丰县双乳峰景区,仅在喀斯特石林景观中加了一条环保的木质游步道、简单质朴的花卉绿植。既不盲目建设,同时也不盲目拆除原有建设和景观,而是尽量合理巧妙加以利用。景区保持了原生态,给游客一种自然、和谐之美。注重品质。三岔河景区的整体布局、建筑风貌、景观之间的衔接和映衬精致美观,特别是国际露营基地项目既借鉴国外风格,又结合国内游客需求特点,在设计布局上创新,既经济又实用。万峰林、贵州醇等景区环境有序、大地景观优美、旅游厕所整洁卫生,服务热情周到,给人以愉悦舒心的旅游体验。四是务实建设。坚持以政府、企业、社会、群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四方五共"工作法推进景区建设。一石一树,该不该搬、该不该挪,路怎么修,景怎么布,大部分时候尊重更清楚实际情况的老乡意见。
(四)项目引领投资拉动,大干快上形成规模。一是抓项目接续,保证投资强度。围绕把山地旅游这篇大文章做大做足做精目标,坚持大项目引领、大投资拉动,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走出了一条具有黔西南特色的山地旅游发展新路。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黔西南州共实施建设项目108个,投入资金共75亿元。第二届大会,集中实施重点山地旅游项目91个,总投资148亿元。二是打造核心景区,提升承载能力。以兴义"一城三景"为核心,着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把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三景作为兴义城的后花园打造,让兴义城成为景区的会客厅,实现城景交融、城在景中、以城促产的发展目标。审时度势,政府出资从企业手中拿回了双乳峰、马岭河峡谷、万峰湖等景区控股权,牢牢掌握景区资源开发的话语权,并按照5A级标准全面提级改造,快速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三是快干苦干,用"黔西南速度"抓落实。首届大会从誓师至开幕,130天时间,按国际标准完成了涉及大会的景区升级改造、主会场、分会场四个城区的品质提升,参与筹备工作所有人员素质得到提升,日夜奋战拼搏书写了"黔西南速度"新记录。2017第二届大会,在会期加长、规模加大的情况下,指挥部、各工作组对标一流、追求卓越,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周到细致的服务,出色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任务。例如兴义体育中心,含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体育场"三馆一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从拆迁到建成仅用8个月时间。四是无中生有,拓展旅游业态。在山地旅游开发中,注重结合市场消费趋势和旅游需求,立足资源,无中生有,创新产品和业态,着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旅游产品,建成了贵州醇"一箭穿心"大地景观、兴仁放马坪国际滑草基地、普安江西坡国际自行车赛道、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安龙笃山国际攀岩基地等一批复合型旅游新业态项目。
(五)政府主导督促落实,夯实基础优化环境。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成立州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和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统筹全州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山地旅游业发展。州委常委会每月至少研究一次大山地旅游发展工作,州委州政府督查室每月至少牵头开展一次相关工作督查并全州通报。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为重点,高标准建成连接州内主要景区的旅游快速通道,启动了万峰林机场改扩建及旅游航线培育。在项目建设中,积极为企业承担景区外部旅游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最大可能为企业创造发展条件,减轻投入负担,撬动企业投资热情。三是大手笔投入旅游营销。坚持在中央电视台进行黔西南州旅游形象宣传推广,让亿万国人由此记住了风景如画的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峡谷及山地旅游之都这一品牌形象,同时制定多种旅游优惠奖励办法,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市场,强化周边旅游交流合作,唱响"绝美喀斯特?好客黔西南"、"康养黔西南?四季花园城"等旅游外宣品牌。四是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州县、景区和各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大数据运营管理中心、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等机构。在全州启动"历史文化村"、"民族风情村"、"户外运动村"等美丽乡村暨旅游扶贫示范村创建工作,建成58个示范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全州宾馆饭店1200余家,仅兴义市就有五星级饭店4家,培训旅游从业人员9000余人次,有力促进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几点启示:
(一)领导引领、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是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黔西南州四五年前即开始通过定期请国内顶级专家办讲座、组织干部到名校培训、干部夜校等方式培训各级干部。让领导干部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也极大提升了专业化程度。近年来又形成制度,把各行各业中青年干部、职业经理人等纳入特约研究员队伍,调动这些中坚力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这些举措,有效地解放和统一了干部群众思想,从思想上为党委政府的改革创新举措做了准备。考察组在黔西南看到的是党委政府决策后,干部群众不再反复讨论能不能干,而是想方设法尽快干成。
(二)深挖资源、大干快上、突出特色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黔西南州立足本地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文化等特色资源,坚持大统筹,实施大项目、大投资,大力推进融自然风光、山地运动、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重点景区建设,实现了大发展。"十二五"期间,旅游景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近三年来,仅旅游厕所完成投资1628.1万元。2017年完成旅游景区建设投资169.8亿元。万峰林等景区不断扩大规模,兴仁放马坪国际滑草基地、普安江西坡国际自行车赛道、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安龙笃山国际攀岩基地等一批新型景区景点,贞丰三岔河忆境酒店、义龙湖景酒店等一批高品位旅游接待设施相继建成,全州旅游住宿标准和接待能力快速提升。
(三)大胆策划、活动造势、持续宣传是旅游业大发展的强大助力。黔西南州善于借贵州省建设国际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力做优做强旅游长板的东风,敏锐的抓住承办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大机遇,请国内顶尖的大家、专家团队策划,通过大策划,以国际化的眼光,打造大平台,举全州之力精心组织、圆满承办两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举办四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建成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并通过出省出境到潜在的客源市场大力推介宣传方式,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地对黔西南州旅游发展的高度关注,有力彰显了旅游知名度。
三、几点建议
安康与黔西南州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基本相当,都主打生态牌,禀赋各有特色,旅游业起步时间基本同步。但由于近年来黔西南州将山地旅游作为了引领性主导产业来定位,按照全域旅游整合各种资源,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不断改革创新,在旅游景区重点项目建设、营销宣传上力度很大,由此取得了核心景区、旅游品牌及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保持了旅游业井喷式的持续高速增长。"十三五"末,我市将建成运营新机场,实现县县通高速并迎来高铁时代。如何迎接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的时段机遇,关键是能否在近几年选准目标和路径,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打造出一批与旅游供给侧改革相契合的好产品,给更多人找到来安康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充分理由。就此,建议如下:
(一)整合营销,持续营销,不断扩大安康旅游知名度。抓好市级统筹,整合现有宣传营销资源,突出大媒体、大平台、大品牌、大影响,努力争取安康旅游宣传广告在央视等主流媒体上播出。依托香溪洞二月二龙抬头万福大鼎祈福仪式、安康"春来早"旅游推介、汉江流域文化商贸等交流活动、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暑期房车江湖会、秋季徒步、马拉松赛等活动,统筹各县区旅游和赛事活动,互相借力,提升档次和规格,形成品牌影响力。走出去,重点到周边客源市场,加强对安康旅游线路、产品营销的精准推介。探索把这些活动逐步固化为每年定期举办的旅游+系列活动。同时鼓励和吸引国际、国内专业会议在安康举办,聚集人气,扩大影响。
(二)政府主导,项目支撑,推动核心景区建设。进一步理顺促进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持续进行招商引资,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按照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市级统筹作用,着力构建"一心引领、两廊延展、三区带动"的旅游格局。突出抓好中心城区,按照湖城一体要求,注重文体旅融合,打造一江两岸会客厅,结合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美食、文化、购物等特色旅游街区,使其成为安康旅游服务集散和旅游体验中心。加快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把瀛湖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涵养旅游发展示范区和滨湖文化旅游小镇聚集区。加快5A级景区创建,把南宫山建设成为秦巴地区知名的宗教文化体验旅游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开发度假康养产品,丰富参与体验活动,提升重点景区的旅游功能和服务水平。围绕文化体验、山地度假、汽车营地、低空旅游、运动养生等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策划开发特色景区、新景区。
近几年来,我县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较为频繁,多数是确因工作需要而到外地考察学习取经,这为我县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亟需引起重视的问题,有的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次数过多,有的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没有明确的任务,无实质性内容,以考察学习之名行变相公费旅游之实,有的不按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人员过多过滥,有的把考察学习经费向下级单位及企业摊派。对于这些问题,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很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大量增加经费支出,加重企业负担而且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的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特作如下通知:
一、组织外出考察学习要“确有必要”,要有明确的考察任务,考察之后要写出书面的考察报告。组织必要的外出考察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这对于推进我县工作上新台阶是有益的,应予支持。但是,要防止没明确任务和实质性内容的考察,要防止以考察学习的名义搞公费旅游,防止无关人员“搭车”考察。考察之后,必须要写出书面的考察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
二、对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必须填报《**县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审批表》。各乡镇、县委直属单位和群众团体组织的,由县委办审核后,报县委书记或副书记审批;县政府直属单位组织的,由县府办审核后,报县长或分管副县长审批。出省考察从严掌握。
三、任何单位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下属单位及企业摊派费用。违者,除责令退还外,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一、建立旅游项目管理组织
成立县旅游投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旅游项目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府办联系副主任、项目办负责人、旅游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发改局、财政局、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农办、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文广新局、体育局、365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由县旅游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旅游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相关部门按各自职责负责旅游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二、加强项目落地管理
加强旅游投资项目落地全过程管理,明确项目落地的考察、协调和许可办法,规范项目落地行为,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一)项目考察
1.凡在县境内投资开发景区、水上活动、休闲运动、度假区(村)、星级宾馆、规模休闲山庄等旅游项目,须经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审批;对投资200万元以上或需安排用地或占用特殊及重要旅游资源的,均需经有关部门联合考察,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2.项目考察由项目落地单位(乡镇、有关部门、新城区、工业园区、云山旅游度假区,下同)提出申请,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组织有关部门、项目引进单位及有关乡镇进行联合考察。重点考察内容:
(1)投资业主的实力、资信等综合情况;
(2)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省、市、县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产业布局规划;
(3)项目能否达到资源环境保护要求。
3.项目考察完成后,由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填写《县旅游投资项目考察报告表》(见附表),考察小组成员在考察报告表中签署考察意见。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根据考察小组成员的意见,提出综合性意见,明确以下内容:
(1)是否同意项目落地和占用资源;
(2)项目范围;
(3)项目用地面积;
(4)项目开发建设标准;
(5)环境保护等控制性要求;
(6)其它需要明确的事项。
(二)项目协调与决策
一般性的旅游投资项目,经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考察并经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可进入项目许可阶段;对项目投资2000万元以上,需用地20亩以上,占用特殊及重要旅游资源的投资项目,经县旅游项目领导小组研究,按程序报批同意后进入项目许可阶段。
(三)项目许可
1.项目用地的招拍挂和资源使用权取得
项目用地须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项目资源使用权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拍卖、协议等方式取得。项目用地招拍挂前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评估。
项目业主竞得项目用地后,县国土资源局要及时与业主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补充合同。
项目业主及时与资源所属单位、相关部门签订资源使用协议。
2.项目投资协议书
根据项目考察意见或协调会议纪要,项目落地单位要及时与项目业主签订投资协议书。
3、项目审批
项目投资业主按相关规定到365行政服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三、做好项目服务
业主在项目供地、取得资源使用权后,要及时开展项目建设。项目落地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联系服务,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做好服务工作;对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由县领导联系,并落实跟踪服务;对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成立专门协调小组,由县领导任组长,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
四、严格项目验收
项目建成、基本具备对外营业条件后,由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对项目履约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对未完成协议投资计划或未按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的项目,要求限期整改,在项目验收合格以前,不得对外营业。
五、项目督查与违规处理
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督查,项目落地单位及主要职能部门要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分析研究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落实相应的措施。
县旅游项目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项目落地单位每半年对旅游投资项目进行一次检查,对违反投资协议书、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资源使用协议约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县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依约作出处理。
题目:艺术设计专业考察课程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艺术考察课程能为学生创作、学习搜集许多宝贵的原始素材,它的重要性使其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但如今高校艺术考察课程的开展存在着管理不规范、学生被动学习、课程质量难以保证的诸多问题。本文将对面临的问题和教学设置提出大胆设想。
【关键词】艺术设计 考察 教学改革
艺术考察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育部在2005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明确将艺术考察课程作为社会实践部分列为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考察实践,为前期学习的多门专业课程找到现实的依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使得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搜集、提炼和归纳素材的能力,为学生创作作品提供思想源泉和有力保障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艺术考查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我国目前许多院校的艺术考察课程管理并不规范,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认可程度低。很多学生和家长将艺术考察课程和旅游画上等号,认为学校组织学生花钱旅游很没有必要。笔者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网上调研了解,认为艺术考察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课程管理不规范,教师教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学校的态度将潜在教学目标定位为学生不出安全问题即可。考察内容不清晰,考察重点和目标不够明确,且在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有效进行知识讲解。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许多学生也就真正把该课程当成旅游。
其次,考察点意向难以协调。随着扩招的步伐,各大高校纷纷增加招生省份,扩大招生。学生来自天南海北,许多学生也会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正所谓众口难调,考察点不管定在何处,总难免会有和一些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的所去之处存在重复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学生总会对课程安排产生抵触情绪,以各种理由推脱,不愿意参加课程学习。
再次,费用花销无法适应不同学生要求。考察就要外出,外出就要花钱。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硬性开销必不可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省内考察花销较小,通常在1000元左右,但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不愿意在省内考察。而出省考察的花销总要在3000元左右。这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是一笔很大的花销,所以很容易因为这个问题上打退堂鼓。
最后,队伍庞大,活动受限。组织过活动的人都知道,人数越多,意见越难统一,组织起来就越困难。特别是在考察过程中,每个人兴趣点不一样,路线和节奏也不尽相同,队伍分得散,时间的把握上就很难一致,到了集合的时间,总难免要等人。时间浪费了,有的同学想多去些地方就会收到影响。
二、艺术设计专业考察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加强课堂管理
整合专业需求,区分各专业特点,遵循考察课程的教学规律,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全院构建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考察课程教学体系。
加强监管,减少任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外出考察前,结合考察点,带队教师要写出教案和讲义,教学目的要明确,目标考察准备充分,忌走马观花、游山玩水而淡化主题研究。使学生们充分认清借鉴各类艺术资源是各门类设计艺术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素材和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课程中在结合典型作业练习的同时,避免单纯的就事论事的实用主义教学现象。必须努力探究各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抓住本质和主流,培养学生善于从繁杂多样的现象中梳理提炼精华的能力,把教学与建立中国设计文化身份的研究相结合,强调对调查报告与理论性成果的考核。
(二)尊重学生兴趣,活化教学机制
教学机制必须适应形势需要和受众人群的需求,原先的教学机制僵化,没有选择性,不能对应学生需求,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对教学机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大胆设想。
1.下达课程要求后,让学生针对不同兴趣和需求,自行分组,分别制定考察计划,对当地文化艺术背景做出有效预判,有针对性地提出考察路线和考察内容。制定计划过程中,授课教师给予指导并负责审核。超过10人的队伍可申请指导教师随队指导。
2.学生持经授课教师审核的考察计划书向学校提出考察申请,学校根据考察计划书的可行性和专业性组织专人进行审批,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指派随队指导教师。未提出申请或申请未通过审批的同学需服从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外出考察安排。同时,分数的评定和补贴的划拨应体现政策导向性,向自主申请的学生进行适当政策倾斜,鼓励学生自主申请、主动学习。
3.教师带队出发前,需准备好教案和讲义,并送教务处备案方可出发。对授课教师、随队指导教师和审批、评定小组成员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分别配备不同的工作量和差旅补贴。
4.所有作业形式以考察报告体现,必须要对当地的艺术环境、文化特色进行深入分析。自主申请的考察小组,除了考察报告以外,还需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演示进行现场讲解、答辩。学校答辩评定小组根据学生的考察报告和现场答辩环节联合评定给出答辩成绩。该成绩结合授课教师打分得出最终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