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应急预案演练效总结范文

应急预案演练效总结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应急预案演练效总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应急预案演练效总结

第1篇

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20xx年7月16日上午由xx单位职工大约有320人开展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疏散以及灭火演练,整个包括现场模拟火灾疏散急救,初起火灾灭火器实射两个部分。全过程历时2个小时,参加演练人员对本次演练有了很大的提高。演练过程中成立了临时指挥小组,统一指挥专业抢险组、疏散救援组和后勤保障组协同作战。本次应急演练预案共使用4公斤提式干粉ABC灭火器共20只,担架一副,救护车一辆,后勤备有充足的水,毛巾,太阳帽等物品,为本次应急预案演练真正做到了保障到位。本次应急预案演练,从火情发生到疏散解救、扑灭火源共历时20分钟,及时、有效控制了火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安全,避免了财产损失。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在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要冷静、沉着每个人都要做到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扑救、如何疏散、如何自救逃生。

通过本次消防演练员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加深了大家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的实战技能,使大家能清楚的认识到如何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为所在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科学、安全、有序、快速”应对火灾事故的目标,强化了员工在火灾中应急逃生的方法,提高了各科室主管对突发时件的指挥能力,取得了预期的演练效果。

第2篇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为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抓出成效,我们成立了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宣传动员,求真务实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同时,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对需要整治的问题先从宣传入手,着力解决整治对象的思想认识,提高整治效果。

三、将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并加强管理,实行教师轮流值班制,明确职责,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在存有安全隐患的,我校制订了各种安全措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在楼道墙上设置“请小心”、在有危险的地方挂上“此处危险”警示牌等。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安全隐患发生。

四、明确职责,协同作战。

学校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协助村委、村卫生室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场所存在的不利于教学与安全的现象进行了整治。协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和防范教育。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同时,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治安秩序。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了校园综合治理力度,对校内治安环境进行了整治。

通过这次行动,我校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我校将进一步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坚持整治和巩固并举的方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

安全应急演练工作

我校于2010年11月19日星期五第四节课按照“安全应急演练方案”,进行了全校性的安全应急演练。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具体过程

1、学校成立了以吴流念校长为总指挥的消防逃生演练领导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的演练原则。

2、演练前,学校领导根据演练要求和本校实际,预先制订了严密、确实可行的消防逃生演练方案。

3、11月18日下午,组织各班召开消防演练安排会。

4、11月19日上午,实地逃生演练准备阶段开始,各工作人员到位,各班主任到班里进行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组队演练和让学生明白撤离方向、撤离路线、撤离到区域,为快速、有序、安全撤离作准备。

5、11月19日第四节课,随着铃声信号的响起,演练正式开始。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各班学生用手帕或衣袖等捂着口鼻,猫着腰有序地按指定路线“逃生”,班主任带着本班学生有序地逃生到指定安全区域。整个撤离演练历时30秒钟,做到了快速、安全、有序。

6、演练结束后,校长对此次演练活动作了总结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

7、各班按指定的返回路线,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

二、取得的成效

1、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所增强,对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各班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对今后应付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演练过程中,学生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班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升华。

4、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三、存在不足

1、班主任要在平时就对学生做好相关的如何面对突发紧急事故的教育,让学生在听到警报铃声的第一时间,放下手上的任何东西,不要慌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好队有序撤离到安全地点。

2、考虑到实际情况,安全撤离时学生的队伍不一定要很齐,但一班一班的先后顺序绝对不能乱,否则很可能会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带队撤离的老师应该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到操场。

3、此次演练发现了大的安全隐患:楼梯口和大门口。这些地方下次应多派人手,尽力做到把危险系数降低到最低点。

4、安全撤离到篮球场,各班要向班主任报告人数,做到所有的师生都集中在篮球场,教学楼内无一人。

以上不足须在今后工作、活动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制度约束。

根据学校的实际,我们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业务主任为副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并贯彻实施,层层落实到位,以求实效。

二、加强法制教育,推进依法治教。

我校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经常性和专题性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将法制安全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二是开展专题性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三是切实抓好普法工作。

三、加强常规管理,注重全面防范。

我校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建立学校安全防范机制,力抓常规管理不放松。一是,落实日常值班制度。二是,重视卫生、安全。三是,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四是,切实抓好防火防盗工作。

四、加强德育工作,注重养成教育。

德育工作既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创造平安校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在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安全保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保卫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社会育人环境存在不利于师生安全的因素。

第3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政府和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和处置突发生产安全事故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有效手段,是检验应急预案有效性、应急机制科学性、应急体制合理性、应急队伍适应性的必要途径。各单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发展理念,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制订全年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认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扎实的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安全。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各单位要通过应急预案演练的开展,促进应急预案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使应急预案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增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能力,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一)预案演练的要求。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强化协作、厉行节约”的要求,组织、督促和指导辖区内、所属行业和本单位开展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本地区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计划,要明确预案演练的组织单位、承办单位、演练项目科目、具体负责人和初定日期和总数等相关内容。

(二)预案演练的组织。预案演练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由安全站牵头组织。

(三)预案演练的方式。可采取桌面演练、专项演练和全面演练。要开展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层次、不同内容的应急预案演练。

(四)预案演练的重点。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水运、防汛、火灾、建筑施工和公共安全等专项预案的综合演练。重点解决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应急准备、协同配合、组织指挥和救援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预案的演练;必要性

在国家经济腾飞的今天,作为直接供给能源的大容量、高参数、高技术性能的火力发电厂在迅速建成,电厂的各类事故也在常常发生。事故一旦发生通常都要启动应急预案去进行救援,但由于应急预案本身有它的不完善性,造成事故时救援工作不力,事故时轻则造成全厂停电、设备损坏、电网振荡等事故;重则会造成电网解列、区域大面积停电或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

1.应急预案的现状及其使用的效用

尽管近几年国家根据电力大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生产安全事故时处理事故的现状,先后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措施及应急预案。国家电网公司也根据自己的生产特性,按照2009年国家电监会《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汇编》。神华国华电力公司的下属电厂也都根据自己电厂的特点制定了相应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这些都说明了人们对火电厂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视,正在逐渐的完善火电厂生产安全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大多火电厂在建成初期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针对庞大的系统、危险的部位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火电厂建成初期也是最易发生事故的阶段。笔者亲历了几起事故,事故时也启动了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但大多造成的损失要比预想大得多。如:2006年的某电厂#1机组试运阶段(150MW、空冷),汽轮机主机油一法兰呲油,喷到高温热力管道上突然着火,运行值班员发现后立即汇报值长,值长接到火灾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其它岗位值班员使用灭火器、消火栓进行扑救,最终没能将火势扑灭在初始状态,在火势继续蔓延无法控制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值长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程序调动了当地的消防队。上个世纪某电厂,在发电机组漏氢后,发生了着火事故,当时也启动了应急预案,由于现场的复杂等因素,人们对应急预案重视程度不够,也没有救援经验,最终没有将事故控制住,致使人员伤亡(死亡1人)、厂房坍塌的严重后果。

亲历了这几起起事故,火电厂均编制了应急预案,笔者也参与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及评审工作,但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工作还是与预案有一定的差异,要想减少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事故时的损失,就必须建立逐步完善应急预案长久机制,只有将其投入实践中,对应急预案反复演练才能发现它的缺陷,才能逐步改进完善应急预案。

2.完善应急预案的主要方法

第一:按照电力行业的相关要求,编制本单位所有的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放置到相应的岗位,要经常定期组织大家学习应急预案,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应急预案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第二: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目标,根据机组大小有必要在两到三年之内将制定好的所有应急预案预案演练一遍,不论实际发生不发生事故都应将好的演练习惯坚持下去直到电厂报废为止;第三:每项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后,都要进行总结,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在总结中找出制定好的应急预案的不足及不合理项,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第四:如有发生事故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的,事故后进行总结事故和应急预案,也要找出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及不合理项, 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第五:就是对暂没发生事故的应急预案和没有进行模拟演练的应急预案,组织相应岗位的值班员经常学习,熟悉预案的内容。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部位、时间都有它的不确定性,火电厂系统又是庞大的,结构部位又是复杂的,光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不同部位就要编制十几项应急预案。这次是汽轮机主机油系统所属设备及其相连管道着火,下次着火的也许就是汽轮机密封油系统所属设备及其相连管道或是汽轮机调节油系统所属设备及相连管道,再下次发生的也许就是烫伤、触电、高空坠落、溺水、溃坝、放射性物质泄漏等事故,这谁都不能预测,因此针对这次发生的事故只能修改完善汽轮机主机油系统所属设备及其相连管道着火的应急预案,没发生事故的怎样修改完善呢?就算都是油着火,应急预案有相似之处,可以参照进行修改,但相似中总有各自的不同之处,暂时没有发生事故的怎样来修改完善应急预案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加强模拟事故现场演练,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来启动应急预案,模拟事故现象救援,救援过程中发现应急预案的缺陷对其进行修改,再投入到实际应用或演练应用中,得到检验找出不足再进行修改,如此循环反复才能逐步取得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达到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来科学、快速的处理事故,使事故发生时能将其控制在初起阶段,损失控制在最低限,达到预期目的。

3.取得的成绩

2003年某电厂#2机组试运阶段(330WM、氢气冷却),由于油箱油位过高,致使轴承箱油位高,从油档中分面流出,在汽机大轴端突然发生了油着火现象。当发现火苗时,立即启动油着火的应急预案,处理过程中结合前几天演练扑火的程序、方法。由于通讯畅通、报警及时、各种型号的灭火器准备得当、消防人员赶到的及时,现场救火人员大多也刚经过了演练训练,所以很快将大火扑灭,最终避免了一起重特大火灾的发生,在消除高油位缺陷后机组立即重新投入了试运行。

此次事故时启动了虽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应急预案,但刚巧的是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进行了类似火灾演练。这次演练对此次事故的救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应急预案的修改完善起到了帮助作用,对应急预案完善性的重要性也是一个极大的警示。

第5篇

关键词:做好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应急管理如何才算做好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可能千差万别,但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两条要求才能认为已做好:第一,应急预案完善,实用性、可操作性强,能够快速启动;第二,应急队伍坚强,应变、反应迅速,能够有序抢险和救援。

二、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要需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企业应急工作的基础。应急预案编写,要结合实际,全面梳理,修改、完善,预案真正满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内容要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专项应急预案。

预案编写工作要扎实有效。要成立以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应急预案编写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预案编写计划,合理安排人员进行预案编写,并组织审定。

应急预案的编写、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应急工作的目的和依据、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分级标准与规定、应急响应与处置、事故分析与改进措施、事故处理与措施保障等各方面流程,将应急处置纳入了标准化管理的范畴,进一步缩短了抢修时间,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2.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等急救援组织,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必须。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策划组、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评估组。领导小组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的演练筹备、应急处置等实施工作,审批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的工作方案和经费使用,审批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评估总结报告,决定应急演练、应急处置的其他重要事项。

要设置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下设各专业应急工作组,各基层单位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公司总经理任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任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成员由各单位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应急工作组、基层单位应急指挥部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全面做好应急工作。

3.加强应急管理装备建设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加强应急管理装备建设,建成应急平台,联网对接,实现资源共享,是现代应急管理的需求。

应急管理装备建设包括应急设备建设和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指挥中心是莒南公司应急管理的平台,为各类突发事件预警值班、应急决策、预案演练提供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并与应急装备车、应急物资库、应急队伍、应急预案共同形成“洞察敏锐、处置敏感、执行敏捷、装备精良、体系完备、指挥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

县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要和省市公司联合,启动召开防范视频工作会议和应急演练,拥有一个更加专业、统一的应急指挥系统,为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及安全发展贡献力量。

4.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主要是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检验突发事件时,政府、电力企业、电力用户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锻炼电力应急队伍,提高电力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广和普及电力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发现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和存在问题。

应急演练主要分为综合应急演练和专项应急演练。综合应急演练是由多个单位、部门参与的针对综合应急预案或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其目的是在一个或多个部门内针对多个环节或功能进行检验,并特别注重检验不同部门之间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应急人员的协调性及联动机制。专项应急演练是针对本单位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以及其他专项预案中涉及自身职责而组织的应急演练。其目的是在一个部门或单位内针对某一个特定应急环节、应急措施、或应急功能进行检验。

县公司每年通过夏季联合反事故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生产系统的整体协作能力,提升了生产系统人员对电网突发性事故的应变、处置和指挥协调能力,对莒南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确保迎峰度夏与防汛工作的胜利完成。

5.做好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电网突发事故会造成大面积停电,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必须要正确、高效、快速地处置,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保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8月3日,电网因天气原因,用户故障引发220千伏九莲变35千伏出线开关柜内部起火,造成35千伏母线故障,城北变、大店变、筵宾变、柳沟变、文疃变失电。县公司配合市公司立即启动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处置应急预案,调控中心立即启动电网迎峰度夏事故预案,进行运行方式调整,值班调度员指令下达,城北变负荷倒至十化北线莒南变侧供电,大店变、筵宾变负荷倒至大汀线汀水变侧供电,文疃变、柳沟变负荷倒至朱东文线朱芦变侧供电。抢修中心应急电源车立即到九莲站待命。同时,县公司根据市公司要求,为确保220千伏九莲站35千伏线路全面恢复运行,针对莒南电网的实际,制定了全面恢复供电措施,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明确了公司安质部、运检部、电管部、调控中心、各相关供电所等的具体分工及责任。各相关单位立即投入了恢复供电工作,包括电网运行方式的调整、电缆改接施工、重要线路及变电站巡视、通知大客户及相关线路限电等。经过共同的努力抢修,九莲变35千伏母线以尽快的速度恢复了正常供电。

6.进行应急管理分析总结

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事故分析、工作总结、改进措施等,分析总结是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应急演练的分析总结,主要包括评估、总结、改进。评估是对演练准备、演练方案、演练组织、演练实施、演练效果等进行评估,评估目的是确定应急演练是否已达到应急演练目的和要求,检验相关应急机构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总结是应急演练结束后,撰写总结报告,主要包括:本次应急演练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应急演练的主要收获和经验;应急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应急演练组织和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及改进意见;对应急预案和有关执行程序的改进建议;对应急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方面的建议;对应急组织、应急响应能力与人员培训方面的建议等。改进是应急演练结束后,组织应急演练的部门应根据应急演练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给予相应批评或处分。事故处置的分析总结与应急演练的分析总结基本相同。

县供电公司要及时联系组织生产、运行等部门召开专题分析会议,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急处理预案。同时,汛期结束,公司各单位都对本年度防汛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公司防汛领导小组书面汇报,同时结合防汛的经验教训,修订本单位的防汛预案;公司防汛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讨论对防汛及抗洪抢险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第6篇

应急物流预案相关概念

应急物流预案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流保障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组织开展物流保障活动的行动指南,是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行动的管理和保障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急物流预案通常可按照规范层级、涉及领域、执行环节等分级分类制定。从规范层级看,可分为国家层面的应急物流总体预案和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或行业领域的分类预案、各级地方政府的分级预案等。从涉及领域看,可分为领域预案和内外协同预案。如,从军队应急物流建设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军队应急物流预案、地方应急物流预案和应急物流军地协同预案等。从执行环节看,可根据指挥协同、物资筹措、储运配送、技术支持等不同阶段、环节的特殊要求和重点任务,分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物流的预案制定是一项跨层级、跨领域,涉及物流保障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真正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既要考虑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间预案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要考虑到要以多手准备、多种措施应对可能的突况。因此,应根据潜在危险源和可能发生事件的类型,就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流机构、人员、物资及其指挥协调等方面事先做出具体计划安排,形成环环相扣、配套衔接的应急物流预案体系,做到事事、时时、处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应对有法。

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办法

应急物流预案在形式上具有与其他应急预案一致的共性特征,但由于物流保障活动横跨多个领域、涉及众多部门、组织实施繁杂等特点,应急物流预案所规范的具体内容有着鲜明的特性,编制要求也有所不同。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工作,可按照以下方法、步骤组织开展:

一是参照有关规定确定预案框架。对于重大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国务院在2004年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明确了预案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和附录等主要内容。这也是应急物流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是组织专门力量编制预案。应急物流预案是物流保障活动涉及到的众多部门和人员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共同严格遵从的行动准则,也是大量物资、器材、设备储运配送的组织实施计划。其编制、修订工作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积累、充分的调研分析和广泛的沟通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需要专门组织或相对固定人员从事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管理等工作,以保证应急物流预案在内容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三是深入做好分析工作。要做好相关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以及已有预案的梳理分析工作,以保证制定的应急物流预案与之不相悖、无:中突。要从历史情况、环境条件入手,充分考虑人为因素、物理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对不同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以保证预案的针对性。要结合应急物流保障相关部门的职能,针对应急物流任务特点和保障要求,进行各相关部门、各任务环节的应急能力分析,以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是认真做好评审工作。应急物流预案评审是对预案所涉及的职责分工、任务部署、实施办法和执行标准等进行全面衡量和综合评定的重要工作,也是应急物流预案编制工作的末端环节。预案草拟完成后,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根据所提意见建议充实完善预案。适应应急物流预案跨层级、跨部门需要,适时组织召开评审会,邀请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专家,严格审查预案内容,评估预案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指出预案应进一步完善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指标,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从而保证所制定的应急物流预案符合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能够满足应对处置特殊情况、突发事件时物流保障任务的预期目标。

应急物流预案演练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应急物流预案演练是确保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及检验、验证应急物流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应急物流预案演练通常可按照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讲评、预案修订等阶段分步、顺序组织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切实结合任务特点,强化演练活动的针对性。针对应急物流受领任务的突然性、组织协调的复杂性、物流环境的险恶性、保障方式的非常规性、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物流活动的弱经济性等突出的任务特点,根据预案体系所涉及的不同等级的各类任务,预判情况和问题,系统设置训练课目、编写演练脚本,确定演练重点,确保受训人员能全面了解掌握处置突发事件时的各自任务、实施步骤和操作规程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要做好督导协调工作,加强演练组织的严密性。按照应急物流预案组织演练,是一种全新的物流保障演习训练方式,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演练涉及面广,理论和技术难题多,筹划准备、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复杂,在目前尚无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相关任务分工还未有法令法规予以明确的情况下,应针对预案演练不同阶段特点,根据不同类型演练的具体要求,结合有关部门职能权限,成立阶段性、临时性的组织领导或议事协调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过渡性法规,指导和规范应急物流预案演练。

第7篇

[关键词]消防工作;应急演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消防工作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一旦发生火灾,将给企业职工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稳定。我国消防法也明确规定,企业单位特别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制定灭火应急预案,并按规定要求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应对消防突发事件的能力。作为油田企业,更进一步健全完善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程序,这不仅关系到单位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能快速处置初起火灾事故,减少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从各类重特大火灾事故中汲取教训,认真分析研究企业面临消防形势,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善消防工作状况,防止各类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企业安全稳定。

一、要不断提高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程序的实用性

消防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结合单位的实际,针对火灾事故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消防应急管理工作中各小组的职责和火灾事故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等内容。内容要详详细,要具有实用性。通过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组织机构部分;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部分;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部分;扑救火灾的程序和措施部分;通讯联络和安全救护防护的程序和措施部分。其中组织机构部分,必须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四个小组。通过在实践中调研检查,发现有的基层单位编制的消防应急预案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开展灭火应急工作的要求存在差距。一是应急预案内容有些简单。编制预案要按照规范的框架结构编制,应当立足于本单位灭火应急救援目标,立足于消防队伍人员和消防设施器材装备实际,在对危险源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明确危险源分级、分类。而有的应急预案篇幅较短,多是些原则性的语句,缺少情景描述,实际操作起来不很流畅,没有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二是应急预案更新不够及时,如有的基层单位在组织机构中关键工作人员因工作等原因发生变动没有及时更新、有的基层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规模数量因改造扩建放生变化情况没有及时更新等。实际上,应急预案完善修订和预案的制定同等重要,应重视应急预案的完善修订工作。如果单位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没有根据变化对预案进行及时修订,还按照原来的预案进行演练,必然达不到应对突发事件目的。因而企业每个基层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及时评估和补充修订完善预案。企业要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修订一次,在组织机构、设施器材、规模数量变动等情况,必须及时修订预案,通过审核,上报上级部门,达到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的规范。

二、要更加突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程序的可操作性

预案演练是对消防应急预案以及消防处置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能使参战人员进入实战演练状态,熟悉整个消防预案的程序,明确自身职责,提高消防技能及协同作战能力,保证灭火工作协调、有效、迅速地开展。通过对各地消防安全事故调查发现,许多火灾事故是因为发现火警时队员采取的行动错误,或措施不当而酿成的,因此加强消防演练是预防火灾事故重要保证。因而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志愿消防队伍是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一只最基本的力量,要发挥出这支队伍的重要作用,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制定严格的管理演练制度,加强消防队对消防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要本着协调、系统、快速、全面的原则,在训练上狠下功夫。一是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既定期组织进行的演练,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是加强消防工作、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可以使消防队员完全了解和非常熟悉其在消防应变时所执行的任务,掌握消防实际技能,提高灭火抢险救援能力;二是积极开展“适应性”的演练,既夜间等情况演练进行的演练等。企业各基层单位在做好“经常性”的演练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适应性”的演练。这样才能使消防队伍处变不惊,妥善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仓促应战、盲目应战、混乱应战等不良局面;三是在演练结束后要做好消防演练后的效果评价。对消防演练的评价,可以发现消防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各单位演练结束后,所有参战人员应及时认真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参战人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确下次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对提高员工的演练技能非常有利,通过讲评来不断提高消防演练的质量,真正达到的应变能力及实战技能之目的。

三、要进一步加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程序的针对性

消防预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前提和主要手段。从消防工作的实践看,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火灾统计分析结果也表明,绝大多数火灾是由于人们缺乏消防知识造成的,起火后又不知采取灭火的要领,造成火势扩大,使职工群众的生命受到伤害,财产受到损失。因而,消防预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项工作,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各单位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目前企业基层单位虽建立消防培训制度,并按要求制定了有关消防知识教育学习的制度和计划,对每次学习的内容,人数进行了登记、备案。但在实际检查中发现个别基层单位学习效果离规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学习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这是调动干部职工积极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二是消防安全法规,这是要求干部职工应该遵守的准则规范;三是消防基本知识,如防火灭火的基本方法、如何报警、如何使用灭火设施器材等;四是火灾案例,通过对火灾案例的学习,可以提高人们对防火工作的认识,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措施,避免失误;五是消防技能,在学好消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学活用,最终达到消防安全的目的。按照上述要求,各单位制定出学习计划,科学系统地进行学习,努力使广大员工达到会宣传消防知识、会检查火险隐患、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灭初起火灾要求,增强企业处置消防事件的能力。

总之,企业要进一步认识做好消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消防工作抓细抓实抓好;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通过消防应急演练,不断提高企业防控火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确保企业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8篇

[关键词]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预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4;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9-0051-04

2003年应对“非典”疫情之后,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以“一案三制”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体系。其中,“一案”就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之初,“一案”一定程度上承载了带“三制”的功能,应急预案承载了太多内容,综合类预案往往包含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突发事件应对的各环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快速推进,大大提高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等防范处置突发事件水平。根据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的最新统计,截至2012年11月,全国(不含党委、军队系统)共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550余万件。 [1]在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之后,如何提升应急预案质量、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单件预案生命周期内的关键问题

应急预案体系总体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单件预案的有效性,而要提高单件预案的有效性,必须加强预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预案编制、预案演练、预案评估和修订等几方面的工作。

(一)预案编制

预案编制是单件预案生命周期的开始,预案编制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预案的有效性。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必须注意解决好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成立高水平的编制团队。目前很多预案编制都出自一个部门的一个或几个人包办,最多在初稿完成后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讨论。这种编制模式无法保证预案的有效性。从理论上说,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也是一个培训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沟通、统一认识的过程,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深度参与。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编制模式很难实现,所以可以退而求其次,由专业部门牵头,由主要相关部门派合适的人员参加(必要时,需邀请周边居民代表适度参与,如可能涉及公众疏散时),组成一个预案编制团队,沟通完成预案编制工作。一个好的预案编制团队的人员代表性、专业性、稳定性。代表性即编制人员来自各主要相关部门;专业性即来自各部门的人员对本部门的相关工作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稳定性是指来自各部门的人员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稳定,尽量从始至终参与整个过程,人员的中途更换不利于预案编制工作。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很多单位可能会花钱请专业机构帮助编制应急预案,而且往往以为专业机构编制出来的预案更专业、更科学、质量更高。实则不然,专业机构或许在预案通用特征的把握上更有优势,但它对预案编制单位本身特点的认识往往不到位,很难编制出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预案。即使需要请专业机构帮助编制预案,预案编制单位同样应派员与专业机构的人员组成一个编制团队,共同完成预案编制工作。

预案有效性的基础是针对性。绝大多数预案都是针对特定风险事件编制的,所以,在预案编制伊始,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至关重要。风险评估主要用于识别预案编制单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事件,以及事件发生、发展演化情景,为预案编制提供基本依据。风险评估工作可能需要各部门参与,仅靠预案编制团队很难全面完成这项工作。在开展风险评估时,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风险评估资料,但考虑到风险具有动态可变性,所以应注意已有风险评估资料的时效性。同时要注意,并非针对所有风险事件都要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所应对的主要是那些通过适当控制后可以允许的风险事件。任何风险事件的应对处置都需要一定的应急能力和资源,所以,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能力评估工作与风险评估工作相辅相成。理论上,应急能力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应急体制机制、应急队伍、应急预案资源等方面。这里蕴含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通过面临的风险水平和实际具备的应急能力的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应对模式和流程。

为了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可在编制团队内部或邀请外部人员参与就具体环节和问题展开研讨或推演。一般认为,只有预案编制完成后,才开展正式的预案演练,而实际上预案编制过程中的这种局部推演一直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而且编制团队进行这种推演的自觉性越高,预案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和问题就讨论理解得清楚,编制出的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也就越高。预案编制阶段的推演只能是桌面推演,不拘地点和形式。随着预案编制工作逐步推进,应急预案架构和内容逐步完善,这种编制过程中的推演的内容页越来越充实。

在重要预案编制完成后批准前,一般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但评审的效果与专家对预案编制单位情况的深入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评审专家接触所评审预案的时间有限,这时的评审只能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对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很难有大的帮助。

(二)预案培训与演练

预案编制完成后,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让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都熟悉预案的相关内容,熟悉并能很好承担各自在预案中的职责任务。为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预案培训是为了让人们了解预案编制宗旨和预案内容,预案演练是为了培养、检验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预案履行各自职责,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预案演练方面,应注意几个问题。应视情况需要,对围绕同一预案开展的演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针对能力培养、检验的不同需要,选取设置合适的演练形式和科目。应充分发挥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各自的优势,在预案实施和初步培训后,一般应首先开展桌面演练,以进一步梳理、明确各相关单位人员的职责、响应流程和衔接配合模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开展实战演练。尽管示范性演练必不可少,但应着重开展检验性演练或逐步增大示范性演练中的检验性成分,以使演练能成分发挥应有作用。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提高,所以演练评估总结是应急演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演练活动结束后,应深入开展评估总结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跟踪解决演练发现的问题。[2]

(三)预案评估

因为应急预案所应对的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应急预案实施所需要的资源情况也是动态变化的,要保持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对应急预案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全面梳理分析其薄弱环节,指明修订改进的方向和关键因素,这样预案修订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总的说来,预案评估包括规范性和有效性两大方面的内容。规范性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预案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基本要求;二是预案形式符合相关要求。有效性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从预案实施效果反映出的预案有效性,主要反映的是预案在促进推动应急准备工作方面的有效性;其二是从实际应急(预警)响应效果反映出的预案有效性,主要反映的是预案在应急响应方面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预案评审、预案演练以及应急结束后的调查评估总结都属于预案评估的内容。但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预案评估,其功能和作用不同,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预案评估方法和评估机制,也是目前一个迫切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四)预案修订

预案评估的主要应用就是进行预案修订。对于预案修订的时机,目前主要有两种规定,一种是定期修订,这种期限可能是在本预案自身的附则中规定的,也可能是在相关预案管理办法中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种保底的做法。另一种是适时修订,主要在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相关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调整、危险源、危险区域发生变化、演练或应急处置评估总结发现较大问题时,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无论是定期修订还是适时修订,修订的方向和内容都来自预案评估结果。目前预案评估机制尚远未建立完善,预案修订工作的有效性也必然受到很大影响。

二、预案体系建设方面的关键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各部门各单位都有许多预案,这些预案分为不同类别,就政府系统可分为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基层预案等,就企事业单位可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特定风险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不仅取决于单一预案的有效性,更取决于相关预案衔接匹配的有效性,即取决于整个预案体系的有效性。

(一)预案之间的衔接性

预案体系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层级的预案之间或同一层级的不同预案之间的衔接匹配程度。[3]预案之间的衔接性要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风险事件发展演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在应对特定风险事件时,需要同时启动多件预案,以便及时全面应对原发事件及各种次生衍生事件;其次是同一事件的应对处置可能需要不同部门分工合作,协同联动,而随着预案体系日渐健全,参与应对的部门实际都需要启动自己相应的应急预案,这些预案之间必然需要紧密衔接。预案之间在横向上的并列关系以及在纵向上的层级关系是其联动的基础。单件预案间的衔接联动主要包括横向“并联”和纵向“串联”两种情形。所谓并联,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及其次生衍生事件需要同时或相继启动多个不同类的单件预案,如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中,因雪灾同时造成了电网瘫痪,在启动省级自然灾害预案应对雪灾的同时,也启动了省级事故灾难类预案应对电网瘫痪;所谓串联,是指突发事件的处置需要多个层级协同联动,因而相关层级都启动某件预案,仍以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为例,省级电网事故预案启动,相关地市县的电网事故预案必然也要启动。应急预案体系中的横纵类属关系与中国行政系统的组织体系有一定契合度,但也有一定差异。单项应急预案的纵向“串联”联动大致对应行政系统中的层级关系,其实质是应急预案的分级响应;单项应急预案的横向“并联”联动大致对应行政系统中的部门、行业关系,其实质是应急预案的分类响应。[4]但是,行政管理层级和职责划分是基于政府日常管理而非应急管理,因此,基于客观风险后果的预案分级与行政层级无法完全一致,基于外在风险类型的预案分类与行政系统中的部门、行业分类也无法完全一致。预案编制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本位”痕迹[5],上下级预案、同级预案、政府与企业或者相邻地区之间的预案没有很好地衔接, 从组织结构、处理程序到职责划分等, 都存在一些盲点、重叠、矛盾的现象[6],没有形成结构完整、联系紧密和功能明晰的系统[7],使得实际应急处置过程中往往出现职责任务相互交织,指挥调度、综合协调配合不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得到的风险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的客观关系和组织运行的现行架构,充分考虑应急处置可能涉及的联动需要,在预案编制阶段预先分析本预案与预案体系内同类属的预案之间的衔接关系,对于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预案编制团队或编制过程中的人员参与范围可能要更规范一些,另外在预案评审、培训演练、修订等其他环节也要考虑这种需要。

(二)预案体系统筹设计与优化

为了提高预案之间的衔接匹配程度,提高预案体系的有效性,需要对预案体系进行统筹设计与优化。按照系统论思想、我国预案体系建设现实情况和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一方面,从全局着眼,坚持整体优化、科学优化和持续优化的基本思路[8];另一方面,必须依托于现在预案体系的基础,寻找建立现实优化实现路径,以保持前后体系之间的连续性和可接受性。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在应急预案编制实施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形成了巨大规模,这些存量资源是应急预案体系优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今后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设计优化和实现都是原有体系的“扬弃”和发展。目前,预案体系设计优化工作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预案体系的基本层级架构和不同层级预案的目标和功能定位;二是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需要编制的预案类别;三是以风险事件情景构建为基础,确定单件预案所涉及的部门人员以及预案之间可能存在衔接联动关系。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预案体系优化必然是一个逐步渐进改良的过程。

三、预案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

预案和预案体系的建立、维护和有效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良好的管理机制。从当前情况看,预案管理办法、预案编制指南、预案评审指南、预案演练指南是实施预案管理的主要抓手。

(一)预案管理办法中的关键问题

预案管理的直接规范指南是预案管理办法。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台了预案管理办法,就本地方、本单位预案体系构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修订、评估考核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预案管理办法中,要明确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是应急预案,以及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到底是什么。应该注意的是,象其他诸多学科领域的许多基本概念一样,国内外对于应急预案及其功能定位尚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权威阐述。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不同层位和部门的人员站在各自角度,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定位有不同理解,对于预案中是否应包含详尽的应急保障(队伍、物资、装备等)建设内容、是否应涵盖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善后恢复等环节意见不统一。实际上,随着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推进,在实际工作推动过程中需要应急预案体系承担的职责功用有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人们对应急预案体系的功能定位的认识也必然呈现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才能逐步厘清此类基本概念。目前阶段的定义只是反映了目前阶段的认识,并且往往为了便于推进目前阶段的重点工作,不能过于苛求概念定义的全面性。预案管理办法要明确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预案体系的基本构成,即其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范围,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预案管理工作职责。不同层级预案功能定位不同,其基本内容、架构和侧重点都应有所区别,总体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侧重政策指导,目前阶段应涵盖应急管理的各环节工作;而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等其他应急预案则应尽可能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在各地方和部门已经出台的预案管理办法中,在规范界定预案体系构成的同时,并没有对各级各类预案衔接性提出系统要求,而大多是在涉及预案编制、预案报备以及管理工作考核的内容中提到预案衔接性的问题。这方面的内容及要求需逐步深入系统化。

(二)其他配套标准规范中的关键问题

预案管理办法只是预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和环节提出了总体要求,预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一系列配套标准规范的支持,如预案编制指南、预案评审指南、预案演练指南、演练管理办法等等。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是对预案管理办法中有关预案编制内容要求的细化,是预案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支撑性文件之一,但预案编制指南的编制实施工作总体而言滞后于预案管理办法。目前虽然部分地方和部门基于各自工作实际,出台了自己的预案编制指南,但其内容往往存在许多不一致的地方,而国家层面尚没有统一的预案编制标准或指南,预案编制单位在预案编制过程中,即使想科学规范地开展编制工作,也难以找到详细系统的参考标准和要求,这种情况极不利于统一规范全国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分级分类建立协调统一的预案编制指南体系,是当前系统提高预案有效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预案评审、预案评估和演练管理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2009年9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为规范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指南依据,在此前后,许多地方和部门自己的演练指南,这些指南有些简单套用了国务院应急办的指南,有些做了丰富和细化,有些(特别是与国务院应急办的指南同时或较早出台的)与国务院应急办的指南在许多基本问题上尚有较大差异。另外,目前地方和部门已经的演练指南中,绝大多数将针对单次演练准备、实施、评估、改进工作的技术指导与针对演练工作管理的宏观要求混在一个规范性文件中,结果两方面的内容要求都没有讲透,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差。

毫无疑问,预案管理工作目前尚未形成体系,预案管理机制也如同预案体系设计优化工作一样,需要一个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而从一定意义上讲,预案的有效性与其功能作用的实现发挥与预案管理工作水平相辅相成。

四、结语

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单件预案的有效性,更取决于预案体系的整体有效性,也取决于预案管理机制建立与完善。提高预案有效性的现实路径,首先是尽快建立一个基本的预案管理良性环境,从国家层面建立相对系统的预案管理规范要求,明确预案体系层级、各层级目标功能、编制程序要求、预案评估等基本管理工作内容;其次是建立完善预案编制、预案评审、预案评估、预案演练等相关规范体系;最后应建立完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为预案有效性的持续提高提供现实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应急管理,2013(1).

[2]姜传胜,邓云峰,贾海江,王晶晶.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6).

[3]詹承豫,顾林生.转危为安: 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7(5).

[4][8]张海波,童星.中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优化——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 (6).

[5]张勤,高亦飞. 我国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对汶川地震事件地震应急预案运行的思考[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3).

[6]李湖生.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J].现代职业安全,2008(4).

第9篇

应急预案演练是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下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的演练,是预防为先、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防范能力、协调能力和科学应对能力,降低事故损失,防止事态扩大。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单位因图省事、造声势、走过场等原因,致使应急预案演练变成了“演戏”,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笔者认为,应急预案演练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谨记五“少”五“多”。

少些纸上谈兵,多些常态化

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应急预案,可是许多事故预案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企业职工演练的次数少之又少,有的只有几名老职工参加过。一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把应急演练看成是面子工程,当上级领导来检查时才“大张旗鼓”地搞,目的是让领导看看自己的管理如何有成效。说到底,其实是“好面子”在作怪。中国人向来需要一个面子,可是这样的面子不要也罢,因为这是建立在把多少人置于危险的基础上的。如果应急演练都成为面子工程,那么我们的生命该怎样办?当灾难发生时谁来顾及我们的面子呢?

现在,有不少企业每年都在搞针对自己的应急演练,可是效果却不明显,许多人都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定位有错误?其实这并不是定位错误,而是自己企业的应急演练没有成为常态化工作,导致企业职工并未掌握更多的自救能力,许多职工认为这是在走过场。应急演练是需要常态化进行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加强应急演练的次数,组织职工学习各类应急知识,我们的应急演练才会有效果。同时,要让我们的每一名职工都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应急演练是对自己的救赎,是让自己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不慌乱,通过自救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要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应急演练,使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应急队伍的救援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广大职工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应急演练常态化是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常抓不懈的事情。刚开始做可能职工群众不会理解,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做下去并做好宣传,那么职工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应急演练的效果会更好,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到得大大的增强。

少些“坐而论道”,多些“身体力行”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单位或企业虽然在制定应急预案时下了不少功夫,但也是“嘴把式”、“光说不练”的成分居多:有的单位虽然各类应急预案写得面面俱到,厚厚几大本,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平时锁到柜子里;有的单位只是请专业消防人员讲一讲,把应急预案演练代之以“照本宣科”……如此一来,由于缺少了培训和具体操作,应急预案演练变得有名无实,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工群众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企业开展预案演练要突出提高实战能力,把注重演练过程与注重演练结果、突出演练形式与充实演练内容、搞好一般情况下的演练与特殊情况下的演练等结合起来,从而确保应急预案演练取得应有的成效。

少些“照本宣科”,多些“即兴发挥”

如今,很多单位都将应急预案演练设计成了“有台词”的舞台剧,重“演”轻“练”:一方面,主管领导请秘书提前写好主持词,按部就班地照念主持词;另一方面,观摩者如同看客,不参与其中,亦对没有任何悬念的演练提不起兴趣,参与者只是按要求走过场而已。笔者认为,应急预案演练要少些“照本宣科”,多些“即兴发挥”,要切实改变文风,主持者可就相关项目临时发问,参演者即时回答:不固定流程,让演练者主动思考,灵活操作;不固定参演人员,可临时换人调岗,确保全员参与……只有突出“即兴”理念,以多变性凸显各环节存在的漏洞,才能增强广大职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使应急预案演练取得应有的成效。

少些“墨守成规”,多些“与时俱进”

很多企业习惯沿袭往年的应急预案,致使应急预案一旦制定便长期不变。任何一项安全应急预案的建立,都是基于当时的人员组织和物质条件,但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中。与当时人员、组织和物质条件相适应的安全应急预案,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加以修订,为预案“保鲜”,就会使预案“变质”。预案的“超期服役”,不仅不能有效指导应急处置,还会成为应急处置的羁绊。为此,必须为安全应急预案设立“保质期”,定期修订,定期演练,使之始终保持新鲜、实用、管用。

安全生产事故的时间、地点、条件等都有不确定性,因此应急预案必须适时更新,且在每次演练结束后都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应急预案才能“日新月异”,应急预案演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具有不可预测性,什么时候发生,危害有多大,人们一无所知。只有真正重视应急预案演练,使其贴近生产实际,做到“真”、“实”、“新”并重,才能在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来临时沉着应对,确保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少些“棋盘推演”,多些实战情景

应急演练应一切以实战为标准。应急演练,重点体现在一个“练”字,而不是“棋盘推演”。应急演练是一项技术活,知识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演练应当切合实际,并在模拟实战情景,营造实战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参与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演练应当一切以实战为标准,因为事故发生具有突然性,发生时的环境复杂多变,这就要求组织者,根据以往发生的事故进行模拟实战情景,不让参与员工感到“这不过是场演练”,而是让他们感觉,事故是真发生或即将发生。要通过演练检验预案和员工的应变能力。不同行业的事故、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互救技能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安全部门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互救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互救知识技能,才能不盲目施救,做到科学、有序、有效施救。自救和互救知识技能的培训是避免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的根本所在。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应急管理生产事故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建筑行业是安全生产的高危行业,建筑施工现场是生产安全事故的多发地点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相应扩大和提高,施工工艺日趋复杂,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使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和概率增大。我们知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因此,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大量的事实证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对挽救遇险人员的生命、减少财产物资的经济损失作用巨大。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应急管理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建立机制不完善,应急投入不足。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应急管理体系、制度的建设,装备物资的准备等等,设计到各个部门,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指挥。但是,往往由于企业个别领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造成应急管理层次不高,体系不顺,协调不畅,物资准备不足,配备人员不到位等问题,其实,这已经构成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隐患,在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开展应急救援行动时往往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预案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缺乏有效的实施。

应急预案根据其法律性质可以分为高阶预案和低阶预案,高阶预案以确保合法性为目标,低阶预案以增强可操作性为追求。诚然,建筑施工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从性质上看,应当视为企业的内部管理规定,属带有行政色彩的自治文件性质的低阶预案,理应以可操作性强做为编制要求。然而,大多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由于过度模仿高阶预案而造成功能虚化,完全背离了当初编制预案的初衷。

1、应急预案编制主体的不完备和审批程序的不规范。

为了确保预案真正切合应急管理实践的需要,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吸收可能涉及的各类主体(或代表)的参与。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等,绝非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预案编制完成后,应根据分级管理的要求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做必要的修正和调整,最后由上级公司负责人或主管部门审批执行。

2、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一个企业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应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总体预案是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应急救援体系、预警机制等;专项预案是针对某一类事故的救援方案,必须遵守总体预案的基本框架;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施工现场事故类别编制的具体措施办法。实际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或是没有分清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关系,造成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的脱节;或是仅仅建立了救援的基本程序,忽视了现场处置方案;或是预案编制时过度模仿,没有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应急救援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最终形成应急预案体系的诸多缺陷。

3、应急预案缺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

建筑施工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不同的建设项目其产品结构、施工环境、施工方法等都不同,为了确保预案的针对性,项目部在项目开工前就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可又因为项目部是临时性组织,因工程开工而组建,因工程结束而终止,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地制定项目部级别的应急预案;再加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本单位的危险源的分析不够,或把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写入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或对事故的发生、发展研究不够透彻,只是进行简单的、原则性的要求,没有落实处置的责任人、实际、方法、装备等;更有甚者认为编制预案没有用,纯属纸上谈兵或是为了应付检查,编制时照搬照抄;种种原因导致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没有针对性,过分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

4、应急预案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 ,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

建筑事故企业面临的潜在重大事故可能会有多种类型,但应急资源却是共同的。如何针对多种事故类型进行应急预案的系统规划,保证各应急预案之间的协调性,避免预案之间的矛盾和交叉,在编制应急预案前必须总体考虑并予以明确。有些单位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编制了几个甚至是十几个孤立或单独的应急预案,在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指挥以及响应程序等方面,不仅带来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而且极易引起矛盾和混乱,对预案的维护和职责的明确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再一个就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急预案没有建立预警、响应机制或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响应分级不合理,在事故发生后不知道应该启动哪一级响应或什么情况下启动响应升级,经常出现小事故夸大化,造成应急资源的浪费;大事故启动不及时,严重影响应急救援效果。

5.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实施。

尽管编制应急预案在事故应急救援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有了应急预案,并不等于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删掉一句应急预案能否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预案本身的完善程度,还取决于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包括预案的宣传,落实预案中所需的机构、人员及各种资源,开展预案培训,进行定期演习,向公众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

三、教育培训不够,演练形式化,评估和统计跟不上。

1、应急培训不够或效果不佳。

目前,大多建筑施工企业由于针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教材较少,很多培训活动只是照本宣科,简单空洞的说教;从业人员又不能根据岗位进行差别化培训,未能按照有关规定对救援人员进行专门的处置技术培训;还有许多领导干部未接受过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种种情况造成很多不具备参加救援工作能力的人被编入救援队伍,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保证迅速、高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2、应急演练方法不科学,准备不充分,评估工作亟待加强。

删去一句一次成功的演练必须首先做好演练的策划准备工作。因为应急演练是由多个机构和部门共同参与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它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包括成立应急策划小组、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编制演练方案、安排后勤保障、培训评价人员等内容;然后进入演练实施阶段,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按照既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实施,以保证演练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进行演练评价总结。事实上,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是采用舞台剧的方式,或只是进行简单的局部的单兵演练,策划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参演人员不分,职责不明;未能根据事故发生概率的大小、事故发生危害程度的高低及可观摩性来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演练准备工作不充分,制定的应急演练方案不完善或指导性不强,导致演练过程出现意外、突况或很多环节不到位;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不评估或评估不及时,不总结存在的问题,不将预案修改完善;这样的演练根本达不到演练目的,起不到提升应急技能、各部门快速响应能力和协调作战的效果。

四、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概念模糊,处理不当。

有些人认为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做得好,不需要再进行应急管理,认识不到应急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人搞不清应急管理与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将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对立起来,认为过多地进行应急管理就是对安全管理的否定;还有些企业负责人认为应急管理是发生事故后的安全管理,忽视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实际上,应急预案是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制定的处置措施,应急预案中的事故预防、预警也是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一个好的应急预案包括了危险源的辨识、预防措施、预警、应急措施等内容,而这恰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所以说应急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安全管理过程中,而且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

1、结合“百日安全无事故”、 “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活动,利用活动平台和各类培训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研讨式、互动式、体验式、模拟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夯实应急管理基础。

2、教育培训不但要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应急教育,提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应急投入,建立完善一个高水平、高标准的应急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还要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广大职工的宣传教育,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求,促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要转变职能、更新观念,做到职责明确、平战结合,负责日常事务,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培训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能,做好应急救援物资配备和防护器材的日常维护管理,开展隐患排查、预防性安全检查等工作,保证各项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和培训大纲,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分岗位组织编写各类人员的培训教材,针对企业应急管理人员和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分类培训,提高各类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紧急处置能力。

二、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合理的应急管理机制。

1、建筑施工企业在应急预案的编写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成立编写小组,对本单位进行科学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对本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应急队伍进行科学评估,形成分析和评估报告,根据报告编写预案,最后按照程序组织评审和。

2、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指定较高级别的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从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体系、预警和响应、应急救援技术、应急保障、应急演练及预案管理等方面提高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和适应性。还应根据企业规模、管理机制、生产事故的特点来确定本单位的应急管理层次、应急指挥体系、预案响应级别等,要求各层级职责明确、体系清楚、运行顺畅,在响应级别升级时,接口要严密,升级的条件、联系方式要明确,要与上级预案衔接。

三、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切实提高应急能力。

1、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应急演练制度,结合企业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施工项目部的应急演练要做到经常化。演练形式多样化,以满足检验预案、熟悉程序、教育员工为目的。

2、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活动要密切结合施工生产的特点与实际情况,方法要科学、形式要适当,注重实效。在演练之前,责任部门应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的演练模式,认真做好策划准备工作,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确定演练目标和范围,制定演练方案,更要做好各类演练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明白“事前、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做到什么程度”;演练时在演练内容、方法、规模和效果下功夫,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把应急演练当成安全事故对待,通过演练使岗位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晰、机制更加完善,应急响应速度和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不断提高。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完善应急措施。

四、正确地把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结合起来

我们要切实明白,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安全管理是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讲,希望应急预案永远不要启动。但是,由于生产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生产事故仍时常发生,在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就必须进行应急管理。

结束语:我们知道,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是一个企业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体现。更何况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才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因此,任何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理念,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重点,建立“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功能完备、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增强预防各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和谐环境。

参考文献

1、加强应急管理 有效应对危机肖盛峰:

第11篇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 问题 解决办法

一、前言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我国目前的应急预案体系按责任主体分为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临时应急预案,本文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进行探索分析。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开展现状

我国在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的起步较晚,原来所的针对性文件很少,且都是纲领性文件,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没有对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要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导则、规范等。直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才有了一部真正意义的预案编制指导文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1、与其他各级各类预案的衔接性不够。目前编制的很多应急预案仅关注于企业自身,在自说自话;虽然在编制依据里面写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但没有进行认真研究领会,未做到预案间的有效衔接。

2、环境风险源识别不清。1)环境风险与安全风险相混淆;2)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沟通不够,导致调查不全面;3)风险源辨识专业性不够。

3、预防措施不全面、缺乏可操作性。1)处置措施不具体;2)响应情况不明确。

4、应急组织机构分组不明确、职责不全面。由于报告编制的模式化,对于具体企业的事故分级及其响应、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不够明确,很多都泛泛而谈。

5、未落实应急培训、演练制度。现在很多业主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就是应付任务,预案编制完成后往往束之高阁,失去了预案编制的意义。

四、如何更好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注重应急预案的衔接,加强应急预案的公开。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急预案是区域应急预案的基础,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在预案的编制、评审过程中,邀请周边企事业单位、公众参加,根据其反馈意见不断改善预案。

2、加强业主单位与编制单位的互动,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和业主单位应组成预案编制联合工作小组,编制工作小组组长最好由企业有关负责人担任,编制小组成员应包括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生产工艺等多专业、高素质人员组成。预案编制小组组长必须亲自把关,调动各专业、部门的力量及积极性,杜绝讨论会流于形式。2)强化编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编制水平。环保主管部门有必要定期举办预案编制培训班,请相关专家讲解预案编制的专业知识;预案编制单位也应组织员工进行内部学习,对预案编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学习,预案编制人员也应加强自学,提高专业水平。

3、统一事件分级、预警级别、响应分级。应急预案应在事故分析基础上确定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对应确定各类事故的预警级别,确定响应分级、机构及人员,制定不同响应分级下的响应措施。

4、定期进行培训及演练。除了理论知识培训外,还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实际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分为部门演练、单位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演练结束后应急总指挥对此次演练过程进行总结,主要是指出演练过程中衔接程度、熟悉程度、程序执行程度等问题,并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结论: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态势,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减小突发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因此,提高应急预案编制水平,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对于加强环境管理、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文件[Z].

[2] 边归国.我国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3,5(4): 35-42.

第12篇

关键词: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作业卡;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献标识码:A

截至目前,河北南网投入运行的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共计三千多公里,随着运维输电线路长度的不断增长以及外部环境的不断恶化,线路的安全运行保障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长,输电线路经常发生异物跳闸、导地线断股、外力破坏、基础冲刷等应急事件,线路在发生严重、危急缺陷时,怎样快速有效的进行应对,是关系到风险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电能能否快速回复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班组级应急预案是各级应急预案的关键。

1班组应急预案起源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应急过程主要是应急预防和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应急恢复及改进等工作,对于生产一线人员,班组的应急预案重点应是熟练掌握本岗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急预案内容要简单、好操作, 不要讲为什么这么做,直接说怎么做,预案一定要制定流程,响应步骤要清晰,预案的重点是响应和救援的实际操作步骤,简而言之,班组应急预案应具备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2班组应急预案创建过程

根据运行经验,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班组对易发生或可能预见到的、损失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突发事件,展开事故预想,进行应急事故演习,总结工作流程、编制标准化应急作业指导书,最后应用到实际应急工作中,通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制定本班组范围内的应急预案,建立了预案清单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每次培训和演练都详细记录,对预案可操作性和完善程度有评价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跟踪记录。我们对输电线路15项运维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程序卡》。(见表1)

表1 班组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程序卡

3班组《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作业卡》的优点

3.1流程化指导,使应急处理过程更明晰

应急预案的成功的关键是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它是一系列行为流程的描述。而文字对行为和动作的描述并不是强项,这一点我们在计算机软件说明等学习中都有所体会,如果没有图示,一个简单的行为都要很长一段文字才能说明。最初的班组应急预案也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编制的,没有针对具体的应急处理作业进行编制,在现场可操作性差,不能有效的指导现场的应急抢修作业。《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作业卡》采用图、表形式,正是及于这种考虑一个改进,形式一目了然、填写简单。恰恰满足了现场的需要,规范了班组应急处理的执行。便于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发生遗漏,为应急处理作业提供了依据,为应急处理赢得了时间(见图1)。

图1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

3.2标准化作业,使应急处理过程更安全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针对常规作业的一种现场指导措施,它的重点是作业步骤和安全控制。而突发事件是非常规事件,应急处理强调的是紧急和快速,如何在第一时间对危急缺陷及重大隐患进行处理,规范优化流程、做好预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结合输电专业以及近15年运维经验我们把典型应急事件进行总结,细化步骤,详细分工,把“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引进应急抢险作业中,标准化应急处理作业卡分为:接到通知、通知人员、备品备件、工器具、材料、车辆准备、办理开工手续、开工前准备、处理步骤、工作终结10个方面的内容,程序清晰,每项应急作业都有全面的危险点和安全措施,便于班组安全进行应急响应及救援工作(见图2)。

图2标准化应急处理作业卡

3.3系统化选择,使应急处理过程更科学

在15个典型《标准化应急处理流程图、作业卡》中对每个应急项目的10个流程内容都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并细化,要求所有可能使用的备品备件、材料都要列出;所有常规作业方法均分别进行分解细化;所有作业中的危险点都要对应全面的安全措施。应急处理中工作负责人针对应急事件实际情况依照中心公司明确的处理方法有选择的进行:通知应急人员的人数?备品备件、工器具、材料型号及数量?所需车型和数量?办理哪种工作票或应急抢修单?到达现场勘察后有选择进行开工前准备,确定个是停电还是带电作业,带电时选择是采取等电位、地电位、中间电位中的那种带电方式?然后按选定方式的处理步骤进行操作直至工作终结,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处理方法的可选择项目。把应急处理的各种方式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有选择、灵活的指导应急抢修工作。

3.4实效化培训,使应急处理过程更合理

应急演练是实际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的最好办法,没有经过演练的应急预案是没有用的。演练的目的是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提高各级生产一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班组的应急预案更应注重实效,联系生产实际、检验应急能力,提高职工风险意识和电力设施保护意识。

4应急处理流程步骤

4.1当接到线路悬挂异物的通知时,如果是班员在巡线过程中发现线路异物,在第一时间通知班组负责人,并重点扼要的描述情况。班组负责人迅速则将情况通报中心,提出处理意见,等待中心的批准。如果班组负责人因为某种原因不能直接参与到应急预案的处理过程中,则由本人协调中心,最终指定一名班组负责人代为处理。

4.2如果是群众在线路旁发现有异物悬挂,那么将会按照装在铁塔上的警告牌上所流电话通知检修公司,并进一步通知中心。

4.3中心在接到班组负责人或者超高压调度的情况通知后,是否启动线路预案根据异物的种类和长度,须由有经验的人员判断。如需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工作组立刻批准。并将必要情况下达到班组负责人手中。并准备协助做好办理工作票的各种手续。

4.4当班组负责人接到应急预案启动的命令后,根据已经收到的讯息,立刻通知班组人员车辆迅速集合,通知仓库管理员准备领取工具,同时办理带电作业工作票。

4.5如果情况有变化,或者班组人员不能全部到达现场时,班组负责人报告中心,并迅速协调处理,保证人员车辆完备。

4.6中心紧急调拨人员,临时由应急领导小统一指挥。

4.7人员集合完毕,按照工具及材料清单领取所需物品。如果应急领导小组有指示,也可由其他人代领工具以缩短准备时间。

4.8到达现场,按照工作票所列步骤进行带电作业。

4.9完成,检查,向调度交令,向中心汇报。应急预案终结。

第13篇

关键词:应急 救援 事故 途径

中图分类号:U642文献标识码: A

自2001年美国911事件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意识到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构建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性。我国自2005年开始构建政府层面、同时要求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并于2007年8月3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同年11月1日实施)。

近年来,应急救援体系及预案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需求。

一、应急体系的建立

由于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为了实现对事故发生后的紧急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从安全管理战略的角度出发,应针对事故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时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中第3.2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下面就应急预案的编制进行讨论。

1.1准备工作

①编制的组织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别和应急职责,结合企业部门职能分工抽调预案编制人员。

②企业风险的辨识与评价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③组织机构安全职责、应急职责划分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④企业应急能力的辨识与评价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⑤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学习

编制应急预案前对编制导则进行学习,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内容、原理、指导方向,逐步完善应急预案的全面性及综合性。

1.2 编制关注点

1.2.1 体系应急预案

体系应急预案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①应急组织人员和职责分工明确,指挥的流程与交接情况清晰,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②应急器材设施完好备用,并有相关维护、保养记录,签字齐全。

③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④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2.1外部评审

外部评审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环保部门、周边公众代表、专家等对企业的预案组织审查。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2.2 内部评审

内部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企业内部评审有利于提升预案的及时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企业内部应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至少每三年评审修订一次,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件(如出现了机构、人员、工艺、设备的变更等)发生后及时评审修订预案。

3、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为了使演练相关策划人员及参演人员熟悉演练方案和相关应急预案,明确其在演练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在演练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培训。在演练方案批准后至演练开始前,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现场规划、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办法、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要进行应急预案、应急能力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当然,在演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关注演练的实战性、习惯性,严防误导。

演练方式主要分为桌面演练、单项演练、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四种。

①桌面演练是一种圆桌讨论或演习活动;其目的是使各级应急部门、组织和个人在较轻松的环境下,明确和熟悉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协调配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桌面演练的情景和问题通常以口头或书面叙述的方式呈现,也可以使用地图、沙盘、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有时被分别称为图上演练、沙盘演练、计算机模拟演练、视频会议演练等。

②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定特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③专项应急演练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演练形式,是综合演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演练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演练的附件。

④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其中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二、应急体系的持续措施

1、日常职责的明确化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包括城市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对应急救援中心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应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侯补人及联络方式,并要求全部相关人员24小时手机保持通畅。

2、应急能力的持续提升

定期的组织应急演习是对应急能力的综合检验。合理开展由应急各方参加的应急演习,有助于提高应急能力。同时,通过对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总结,有助于改进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提高应急能力,在事故发生后,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3、应急器材、物资的完好备用

应急器材、物资的完好备用在应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好的应急器材或应急器材不备用,轻则贻误抢救战机,重则扩大伤亡损失,造成人员的二次伤害。所以,日常应急器材的维护、保养、查验显得尤为重要。

4、防范措施持续有效运行

防范措施有两点,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防范措施的有效运行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根本条件。

5、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施

为了实现对事故的预警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从安全管理战略的角度出发,应针对事故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管理体系。在构建预警管理体系时,保证预警的上下统一和协调。完善的预警系统为实现事故预警提供了物质基础,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对事故的预警和控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

6、实战演习定期校验

通过实战演习的定期校验,可以查找实战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达到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目的。

7、预案备案与上级应急队伍之间沟通

企业的应急预案应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备案,这样应急预案就建立了与上级单位和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通过编制应急预案,可以确保发生超过本级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与有关应急机构的联系和协调。

8、记录的收集、存档与分析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各种演练记录(包括各种音像资料)、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同时比较演练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并提出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全面、正确分析演练效果,在以后的演练活动中予以不断的改进。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响应程序,降低事故后果,有利于促进各方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14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安全生产,全面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粮食行业全体人员的应急防范意识,培养全体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和救援能力。

二、演练对象和计划

(一)演练对象:全县粮食经营企业

(二)演练计划

1、安全事故包括:防洪安全应急演练;防火安全事故演练;安全生产演练(如粮堆倒塌,造成人员被埋事故);在使用有毒化学杀虫药剂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中毒事故演练;其他安全事故应急演练。

2、各粮食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演练计划,至少自行组织完成一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自救疏散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并根据演练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本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自救疏散演练,大力宣传本次活动目的意义,提高认识,制定演练计划并指定专人负责。

(二)健全预案,以练促提。健全完善演练方案,合理设置险情,增加预案演练的可操作性。通过演练,提升员工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15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预防准备;事前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23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37

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置工作不仅难度较大,而且也不容易挽回损失,往往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有效科学地应对突发事件,应该改变我们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重处置、轻预防”的现象,必须把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心转移到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准备工作上来。《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条明确指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应对法第五条的规定是对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规律总结。

那么怎样做好事前的预防准备工作呢?

一、强化危机意识

没有危机意识是最大的危机。“青蛙实验”告诉我们,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条件下,青蛙可以立即跃出逃生,而人们给水慢慢加热,青蛙就难于察觉,从而丧失一跃而逃的机会,被慢慢煮死,可见,没有危机感、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

强化危机意识首先要强化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关注自身又超越自身的警惕性,忧患意识拒绝麻痹大意,拒绝得过且过,拒绝习以为常。社会转型期是的高发期,许多开始都有一个小小的导火线蹦出火星,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等均由自然人的非正常死亡而引起,可是这个导火线没能引起大家的重视,星星之火,终酿大祸。

在各类别众多的突发事件中,真正给予一座城市带来莫大灾难的当属地震灾害。石家庄地处地震断裂带上,属于地震多发区。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犹如在昨日,兄弟城市好的经验及应总结的教训警示我们――石家庄市应高度重视防震救灾工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强化危机意识还要强化责任意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防止呆政、懒政、慢政,不思进取,熟视无睹,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观察不细,思考不深,担当不够。强化责任意识就要强化责任教育,强化履职能力,强化责任管理,强化责任监督。目前,各地非法集资案件高发,严重干扰金融秩序,浪费司法资源,形成诉讼之累,对国家、社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应该引起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日常管理

把管理划分为常态和应急,是因为人们发现日常管理不善才会引发紧急事态,容易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实践证明,日常管理无秩序,应急管理也容易一团糟,只有搞好日常管理,才能做好应急管理。因为任何突发事件都有一个萌发的过程,一个生成发展的过程,都是先量变后质变。因此,突发只是人的一种感觉,也就是该事件的危害性和发展趋势被我们看到了,明显感觉到了,如果我们能在萌发期间就能加以识别、及早抓住,采取措施,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将突发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所以,只有加强日常管理,搞好日常管理,才有可能达到突发事件应对的最高境界――“无急可应”。

(一) 加强日常管理就要注重经验式管理和科学技术手段的结合,注意把现代科技融入经济社会管理之中

目前的科技成果已经相当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事前预警的可能和平台,如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对海啸的成功预警,就是物联网技术在实战中的成功范例。近几年,我国政府对地震的预报水平不断提高,也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只要我们注意把技术信息和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就可以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步向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迈进。

(二) 加强日常管理就要注重发动群众、依靠民众

当年的汶川地震,民间组织抢险救灾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缺乏有效的指导、利用、组织和协调联动,实际上这很值得我们总结。群众在第一线,他们对实际情况最熟悉,往往是他们对可能的突发事件察觉最深,知晓最早,不仅能给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而且也能对平息事态提供支持帮助。每一位群众都是一部“雷达”,充分发挥群众的作用,就是建立起了一个功率最大、监测范围最广的“雷达网”。

(三) 加强日常管理就要强化风险管理重视风险评估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亦明确强调,将风险管理贯穿于应急管理全过程。

强化风险管理重视风险评估能够促进应急模式的转换,最大限度地让我们摒弃以往事件突发发生,然后再加以处置的落后的应对模式,而代之于通过风险评估实现危机预判,尽早加以解决的现代应对模式。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风险管理在科学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增强应急管理预见性,赢得主动性的关键一环,是从更基础更科学的层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

三、不断完善预案

应急预案就是用确定性的充分准备来应对不确定性的突发状况,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到未雨绸缪,谋划在前,应对在前,是变应急管理为日常管理的有效手段,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应急预案与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客观实际情况不符,缺乏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还是一个对应急预案是否重视的问题。因此,不断完善应急预案首要的是充分认识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做到编制预案目的明确,原则正确,符合实际,着重操作。

应急预案往往关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处置程序,而对预防工作着墨极少,既然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那么就应该把应急预防纳入到应急预案之中来。当然,不断完善预案强调应急预案管理的动态性,需要针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给予持续性关注。

四、注重应急训练演练

应急训练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指挥人员和参与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明确各自职责,熟悉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学习装备的使用方法等等。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为应急预案的修改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通过应急演练可以从总体上评估应急预防准备工作,总结经验,提高应急预防处置体系的反应能力,以及应急指挥系统的协调作战能力。因此,做好预防准备工作要注重应急训练演练。

要做好应急训练演练,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应急训练演练的必要性,真训真学真练。明确责任,做好应急演练方案的策划、编制和执行工作,积极为演练成功落实必要的物资和经费保障,做好演练评估、分析、总结,并不断对演练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改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