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音乐艺术论文范文

音乐艺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艺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音乐艺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感情体验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悲哀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4

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5

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实践论》,《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quot;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

第2篇

音乐形式的表情艺术主要体现在其可以最直接、最细腻的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抒发人的心灵,为此音乐才可以称之为表情艺术。具体而言,音乐可以通过特定的时间流动来创造出艺术形象,传达出思想情感,将生活感受融合到时间艺术中。另外,音乐还是一种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种类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根据音乐形式的多样化,其分门别类也有许多的方法。一般而言,音乐通常划分为了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除此之外,还可以细化分为多样的乐种形式和体裁。

二、音乐形式的审美

(一)抒情性与表现性。再贴切生活与表现情感是音乐形式的两种最基本的功能,往往可以在直接表现内心情感以及间接反映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抒情性是音乐形式的基本属性,不但可以直接触及到人的心灵深处,激发出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而且还可以宣泄负面的情绪,改善内心的情感效应[3]。而音乐作为表情艺术,主要传达创作者的主体情感及情绪,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以及表现力,是生命血管中流通的血液。总是,音乐的抒情性与表现性总是能够将情感放逐到音乐中,产生光芒四射的效果。

(二)表演性与形象性。音乐属于一种表演艺术,可以通过演员表演以及借助于舞蹈效用完成艺术形式。其中,表演艺术包括了创作和二度创作两个过程。同一作品由于表演参与者对作品的理解方式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音乐作品就会更加依赖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二度创作需要通过创作者多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精湛的表演将音乐的形象表达出来,获取观众的认可。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音乐的表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重要。

(三)节奏性与韵律性。节奏性是指乐音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是旋律体现的基石。一般而言,节奏缓慢而沉重的音乐作品往往给人展示的是一种忧郁、悲伤的情绪,诸如柴可夫斯基著名的《悲怆交响曲》。而节奏急促、轻快的音乐传达出来的往往是一种活泼、轻快地欢乐情绪,例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黎明》,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情感,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赞美以及幸福及光明的向往。

三、结语

第3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的是从殷商时期延续到春秋时期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在《诗经》创作的时代,诗与乐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诗是乐的配词,而乐则是诗能够演奏的旋律和乐曲。在《诗经》中,收录的作品十分丰富,也充满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可以说《诗经》也是我国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曲总集。它收录的所有作品在当时的时代都可以用音乐演奏和歌唱出来,可以说是“篇篇可歌”。在《诗经》中,有一部分作品的创作缘由是为了最终的歌唱。例如,在《墓门》中就有提及:“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一)地方特色之《风》《诗经》按照音乐的种类来划分,具体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大的部分。其中,《风》是国风,一般内容以各地的风俗为主,实际上在《诗经》的《国风》中收录了13个诸侯国的作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所反映的各地风俗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大部分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民俗和习惯。《风》中的作品就内容来说较为真实地反映着奴隶社会的矛盾,将奴隶社会中的社会矛盾、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都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其中在表现被奴役的悲惨生活的时候,呈现出了奴隶们遭受奴隶主剥削的状况;但从另一个方面,《风》中也着力描述了劳动人民和奴隶的反抗及对剥削阶级的愤怒与不满。(二)皇宫贵戚之《雅》在《诗经》中,《雅》所表现的大多是皇宫贵戚的生活,有些是专门为特定的目的和皇宫生活而创作的。《雅》又分为大雅部分和小雅部分,一般都是贵族在皇宫或朝廷中演奏的乐曲。从风格来看,《大雅》中较为有代表的是史诗性的歌曲,例如《公刘》《火明》《生民》等,这些都是在为周民族作史。这些特定的作品一般都是为周王朝所贡献的,是勇于祭祀祖先的祭歌,例如《生民》一类的作品实际上带有浓重的童话色彩,对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经过的重大历史转变都做出了介绍和反映。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产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和民族史诗级英雄史诗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同时具备情节性和感情上的浓烈性。

(三)歌功颂德之《颂》《颂》包含的主要内容分为了三个大的模块:商颂、周颂和鲁颂,也被后人合称为《诗经》中的“三颂”。《颂》一般是贵族用来祭奠祖先的歌曲,在内容上一方面表现了对功德的歌颂,同时也对贵族的祖先祭祀起到了一定的呈示作用。

二、《诗经》中展现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

(一)简单清绮之《风》在《风》中表现十五国风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的作品中,大部分都能够和歌而唱,可以说在音乐的呈现上,呈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中来自于民间风俗的歌谣特征。十五国风的音乐就很明显地呈现出了风俗歌谣的特色。其中大部分歌曲都采用了民间的唱法,体现出明显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呈现出生活风格上简朴清绮的特点。例如,在《魏风•十亩之间》里,歌词十分明了,内容明白畅晓,其中只更换了几十字,同时在尾音上都采用了语气词“兮”,使得整首歌具有简单而清新的自然风格,同时对于韵律方面来说,具有固定的特色和可循的规律,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简单而又朗朗上口的表现特色,增强了歌曲的音乐美感和节奏韵律。在《风》中有大量描写美好爱情的歌曲。由于美满的婚姻生活是当时普遍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同时在当时的社会中,对美满的爱情和婚姻也充满了全社会的歌功颂德的表现,从而体现在了民俗风格的歌唱之中。在比重上,《国风》中的爱情主体占有了很大的比重,并且在《风》中关于爱情内容的表现上也十分的生动形象。恋歌占到了很大的比例,表达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婚姻的渴望。对男女间爱慕之思的表达尤为具有民间气息;在唱法上,《国风》中的演唱形式是较为丰富的,其中有对唱和帮唱等多种形式。对唱的篇目较为有代表性的有《郑风•择兮》,期间男女对唱抒发了真挚的感情。在青年男子唱完相思之苦后又由年轻的女子开始表白,袒露了自己的思念情怀,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郑风•女由鸡鸣》中的歌曲,是一对新婚夫妇之间的对唱,充满了赞美和爱恋的情感,其次在《风》中也涉猎了帮唱的形式,由一方主唱,另一方附和,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感。

(二)雍容平和之《雅》在诗经的《雅》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音乐艺术着重表现为雍容平和的风格。《雅》中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是贵族的生活和宫廷中的雍容富贵典雅,也是对周代的统治阶层真实生活场面的描绘。有趣的是,由于周代一向很注重礼乐方面的文化与制度,由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用来歌唱的《小雅》更直观地突出了一种“乐”的形式特征和意义。统治阶层用音乐的形式告诉人们礼乐的重要性,并突出表达了典雅精致的华贵风格。其中《小雅》部分与演奏突出的是一种较为含蓄的、节制内敛的情绪;而《大雅》部分更多的则突出了一种宏伟的气势和刚劲的表现力。在这点上,《大雅》和《小雅》各自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在演唱中《小雅》所表现的是采用丝竹为主的演奏风格,《大雅》则通过钟鼓来表现更为宽广的气势。如果说《大雅》是“大家闺秀”,那么《小雅》毋庸置疑坐拥“小家碧玉”的美称。

(三)载歌载舞之《颂》《颂》是诗经中宗庙祭祀的礼乐歌曲。在具体的音乐呈现上,《颂》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音乐所特有的独特风格。在队伍的阵势和构成上,《颂》所体现出来的是庞大的乐队和演奏阵容;在节奏上,宗庙祭祀的礼乐显示出了较为缓慢的节奏特色;在具体的表演和演唱形式中,作为严肃而端庄的《颂》则表现出恢弘的载歌载舞的壮观场面。周文化一向被誉为“礼乐”的文化,十分注重对“礼乐”的尊崇,同时对鬼神和祖先也有着深刻的崇敬之情。周礼的精髓就是长幼有序、尊卑各司其位的理念。这不仅仅意味着周代有着稳定的社会秩序和人人遵守的礼节制度,同时也意味着在周代对祖先的祭祀尤为显得具有礼节性,并体现出明确的等级制度,包括对典礼和仪式的尊重及重视。而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礼”要搭配“乐”才能进行,行“礼”必作“乐”,这也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要求。同时对于周代本身来讲这种形式使礼乐文化得到了最有效的推广和发扬。其在表演形式和阵容上都呈现出了恢弘的气势和庞大的演奏队伍,使得乐曲在演奏的过程中自觉上升到了一种庄严肃穆的级别上,突出了周代礼乐制度的精髓和基本要领,同时也为《诗经》的整体构成和演奏提供了一种更为完整、更具有个性特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环节。

三、结语

第4篇

1.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理论知识上重视西方乐理、音乐史,音乐实践中又以美声唱法、钢琴、西方交响乐等更受关注,而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比较少。这种观念导向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认知有边缘化的倾向。

2.社会和家庭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音乐都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因而其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民间音乐更多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用功利的驱使下,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长期漠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艺术、民间音乐文化缺少认同感,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家园缺失。

3.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普通高校较少提供民间音乐相关方面的专题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认知度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间音乐因为缺少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是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数众多的大班授课制,难有教学互动和交流

大学音乐课都以“欣赏”为主,大班授课学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传统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教师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代替了很多本该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受、体悟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态度、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大学生缺少同音乐的直接交流,很难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魅力也难以展现。

5.学科地位不高,学科属性不明确

一般高等院校只把音乐课程当作附带学科,有些理工科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音乐课程,更别说专修民族民间音乐了。为了应付检查,也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面向部分专业的学生。并且多数高校音乐教材少有创新性,缺乏本地区风格和特色的音乐作品。

二、民间音乐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弘扬民族音乐艺术,让其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大学生的使命

民间音乐教育是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这一有效平台,开发民间音乐与提升高校学生艺术素养相结合,可以实现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学生素养提升的互动共赢。每个人都诞生于不同的文化摇篮,吮吸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乳汁而成长。当妈妈哼唱着带有乡音的摇篮曲和童谣轻抚孩子入睡时,民间音乐的甘露便悄悄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而今,民间音乐中的许多品种出现了断流,濒临灭绝。在民间音乐将要失去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让每个大学生都会演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熟悉家乡的民间音乐,不仅是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同时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让民族音乐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2.民间音乐是感情真挚、自然美好,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形式

民间音乐比起其他传统音乐来,更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丰富多彩的风格、乡土气息鲜明浓郁的特点。感人肺腑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勃发旺盛的生机,使得民间音乐挣脱一切狭隘审美理想的束缚,而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现手段和朴素自然美好的音乐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大学生在民间音乐的学习中,情感得到陶冶的同时,可以培养他们丰富想象力、审美力、创造力,特别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开展民间音乐采风还有利于增强师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学风,提升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实际运用的能力。

3.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核心,学习民间音乐有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音乐形式,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往往是对民间音乐改制、选择、吸收和精致化的结果。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中国文人音乐,多以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创作发展,其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与民间音乐相同。文人贤士常在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中丰富文人音乐的内容,使得有些音乐形式———如昆曲就融汇了民间音乐和文人音乐的特点,备受人们的青睐。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之一的“俗乐”———何家营鼓乐便是民间音乐与唐代宫廷音乐及道家音乐的结晶。

三、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对策

1.完善相关课程设置,创建大学地方艺术特色课程

陕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音乐文化的地域特征鲜明。目前陕西省的民间音乐研究,已经有许多成熟的民间音乐作品和形式,可以直接运用到高校音乐教学和艺术活动中。如陕北的信天游,酒曲、唢呐、大秧歌、腰鼓等,关中的秦腔、皮影戏、秧歌、跳戏、曲子等,陕南的号子、山歌、端公、锣鼓草、佛曲等,以及由五大类十一个曲种组成的陕西曲艺音乐,如丝弦清曲类、说书类、道情渔鼓类、踏歌走唱类等也是陕西民间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可以开设以陕北民间音乐、关中民间音乐、陕南民间音乐和陕西曲艺音乐专题欣赏课,将本土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此形成普通高校进行民间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色。

2.组建大学生艺术社团,并纳入课程管理中

民间音乐的学习重在实践活动,只有欣赏类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真正体验感受理解民间音乐的魅力。大学生艺术社团是一个学校校本教研的侧面体现,艺术社团的组建和其活动的有序开展应纳入到学校校本教研和课程管理的范畴。将艺术社团建设与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联系起来,避免将艺术社团和常规意义上的各类兴趣小组混为一谈。如本院相继成立的“大陕北”音乐社团,“秦韵”女子合唱团等。在社团活动时记考勤,表演演出作为考评成绩的一部分。还可以组织高校学生走进社区搭台唱戏的广场艺苑,让学生参与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

3.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及多种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模式

我国民间音乐文化丰富多彩,而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因为对此了解甚少,因而不太感兴趣,所以要打破只有课堂授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授课以鉴赏、讲座、观摩等多种方式相结合。鉴赏不能只是单一聆听,更应加强感受、理解和创造的环节。如对山歌不同地域唱腔的理解,高腔(如陕西民歌)、平腔(如云南民歌)、矮腔(如江苏民歌)山歌体现了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陕西民歌以高腔为主,可以让学生们演唱陕北民歌,以独唱、分组对唱等展开。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曲调,借曲填词,任意发挥创造性演唱。讲座式可以聘请当地民间音乐艺人到大学课堂,向师生们传授知识。让学生、教师、民间音乐艺人有机互动,加强师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同时对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格和作品资源有更真切、客观和进一步的理解。如2005年邀请陕北歌王王向荣在本校进行讲学时,校园刮起了陕北民歌风。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走进教室,使课堂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激情互动的特点。观摩式指利用地方民间音乐艺术活动,让大学生观赏或参加地方民间音乐表演,或组织大学生观看由文化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演出的专场“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演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走近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民族音乐视野,而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开放型的课堂、多类型的教师、互动性的教学、原生态的内容催生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教育之花。教学形式上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艺术社团活动相结合。将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引入到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中,新生看到和她们同样身份的师哥师姐在民间音乐的浸染中享受到音乐的快乐,定能引起强烈共鸣,不但拓宽大学生音乐视野,更激发出他们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为中心的园丁式、交流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综合性。在传授本地区民歌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民间生活,将歌曲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注重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学习策略的形成等方面,同时也是检测教师教学过程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内容安排是否丰富,这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方式。将大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及在音乐社团活动中的学习和实践状况结合起来作为形成性评价,分数可以占到50%-60%。终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对民间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该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以及教师了解所教学生群体及个别的差异,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或调整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及手段[5]。这一部分占总评的50%-40%。

4.倡导大学生进行音乐采风和社会调研活动,开展民间音乐教学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因为对民族音乐缺少足够的重视,所以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多依靠民间社团和当地文化馆来进行。通过组织师生到各民族各地区进行采风,走访当地文化馆相关音乐研究者,收集、整理当地民间音乐素材,改编为适合大学音乐教学内容。把这些教学内容编入教材,对民间音乐也起到了保护和传承的意义。还可以利用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邀请民间音乐社团与大学生社团联谊合作,方式上可以采用“走出去”,让大学生课余参与到民间音乐社团活动中,大学生社团成员拜民间艺人为师学习;或者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民间音乐艺人来学校做教师,传授相关器乐的演奏方式,通过与民间艺人零距离对话,开展民间音乐的教学活动。

5.倡导大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民族音乐中融入时代元素,发展大众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的民众性和广泛性。但由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冲击,大学生对自己民族音乐艺术陌生了,只有让他们重新熟悉,唤醒他们对民族瑰宝由衷的热爱,才可能继承和发展。因此可以尝试,融入时代元素,如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6.加强教师的民间音乐教学能力,完善艺术课师资队伍建设

民间音乐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得有一定的演唱和器乐技能技巧方可胜任。因此,对于普通高校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文化艺术素养和业务能力水平。除了教师自身刻苦钻研外,国家教育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借助社会和地方民间团体举办各种各类培训班。聘请相关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不同专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教学课程,对全国高等学校相关音乐教师进修培训,以此更快更好的提高音乐教师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能力及业务水平。

7.投入必要的经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由于音乐课在普通高校长期处于附属地位,致使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部分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没有形成一种规范的教学体系,音乐课程教学依然没有很好地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同步,民间音乐教学更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遇。因此,应该加大对普通高校音乐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专项“民间音乐教学经费”。教务处、学生会、团委、任课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开发民间音乐校本教材,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健全相关制度,如此才能将民间音乐教学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此外,在普通高校开展民间音乐的学习,可以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栏,还有广播站定期循环播出各类相关民间音乐的报道,强化地方民间音乐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在不断的浸染中,熟悉自己家乡的音乐,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通过大学生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以及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社会各领域中进行民间音乐文化传播,从而发扬光大我国民族民间音乐。

第5篇

每一个音乐教师无论在音乐事业上有没有伟大的成果,在每一个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的心里也是无比热爱音乐的。在新时代的音乐课堂中,更需要音乐教师拥有不一样的教学思维,将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传递给每一个中学生,学生传统的思维模式得到冲击和突破,不但对引发学生的创新思想有所帮助,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有效的资源。学生因为教师不一样的教学思维会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进而努力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使音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让学生也同音乐教师一样,真真切切地喜欢上音乐,而不是仅仅为了上完这一门课程,也不是为了应付新型的教学模式。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是要对自己教授的课程充满激情的。如果教师首先具备了这种素质,课堂就可以做到充满艺术的情感。试想一下,音乐是通往人类心灵的有效途径,如果教师将学生的心灵情感打开了,那课堂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效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不能让学生以一种吊儿郎当的态度对待音乐课,这也当然不是说必须让学生一板一眼地听课,而是教师需要具备聚精会神和满腔热情的讲课态度。如果教师可以将自己这种对音乐的高涨情绪传递给学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让每一位中学生认识到音乐教学中教师的热情,感受到热情教学的气氛。教师对音乐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热情,会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才能与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在学生的精神成长历程上取得更好的促进效果。因此,将教师对音乐的热情思想和对学生教学的热情表达出来,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感染和熏陶是构建艺术教学的重要方针之一。

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行区别教学

目前,从中学生的音乐水平来看,每一个学生的水平是不一样的。这表现在部分学生由于家长的期望比较高,从小让孩子接触乐器的学习。比如,钢琴、古筝、二胡的学习等,这是音乐教师在面对不同学生水平下比较常见的教学问题。学过钢琴等乐器的孩子,肯定在音节音律等多方面比一般没接触的学生学习速度要快得多,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形式,可以实行区别教学的方法。根据相关的调查分析得出,平均每一个班级都有两个或三个懂音律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小视的教学方法。有些班级在上音乐课前的五分钟内,个别出色的学生干部就能对教师要教授的歌曲唱给班级学生听,并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合唱。教师可以将这些学习能力比较强,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去,让简单的教学转变成有合理搭配的教学,让个别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在北师大的音乐教材中,对于简谱的认识一节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来试讲的形式,最后由教师来补充或者改正学生讲解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之间的疑惑和不解可以大胆地讲出来,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音乐艺术教学需要教师组织合理的教学情形,发现和挖掘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音乐教材和地方特色,用听、说、唱、赏析的方式全面了解教材,掌握教材,做到教材和讲解的高度适应性的统一。

第6篇

同样一部音乐作品在不一样的音乐表演艺术个性中的艺术表现是不相同的,个性指的是和他人之间的差异,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势必要引起人们精神世界与思想体验上的反思,这也为人们个性的探寻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作品依托演奏者自身的思想反思与精神感悟,把曲子之中的情节故事通过声音展示在我们面前。举个例子,在2008年举行的中国古代音乐交流研讨活动上,加入活动的民族音乐家李丽与王晓红同时演奏了一曲高山流水。李丽演奏的是“齐鲁大板”的方式,演奏过程中有较为频繁的智慧,在她的演奏下这首名古曲旋律在各个高低音域间变换,将高山之巅,云雾缭绕之感呈现。而王晓红演奏形式的则是“中州古调”,真正表现了一种澎湃沸腾的观感,让人仿佛乘坐危舟穿巫峡。二人结合进行此曲的演奏,真的是一个让人感受众山之巅,另一个则让人感受流水无常。

二、共性的作用

(1)审美共性和整体性

真挚的情感是一部优秀作品不容忽视的重点和关键,大部分的演奏家善于找寻到作品中的本质美与深层价值,都是因为对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感情,依托表演方式让听者能够从听觉上了解到作品内在的表现内容与诚挚的情感。其实本质上这种审美的追求是依托于演奏家自身体验的基础上,演奏家在自身和观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沟通桥梁,而让听众能够同步感受演奏家的情感表达。这种审美观念在音乐表演层面就是演奏家所必须具备的共性特点。

(2)尊重一度创作

音乐表演艺术家进行表演诠释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原创性与创作性要求,不能够忽视创作本意与创作主体。音乐艺术表演家需要站在作曲家的角度上,对艺术作品做深度理解,而不能单纯地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随意更改之前的作品。在这方面要求演奏家基本功要扎实,了解清楚作品产生的背景,并且详细全面地理解和探究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曲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当时的社会环境等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不但要从外部进行作品的分析,也要从作品里做深入讨论,进而全面有效地了解作者和作品表达的意图。

三、结语

第7篇

审美是一种能力,审美不单单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心灵。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心理体验。优美音乐是心灵的栖息地,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潜能开发方面,挖掘不同学生的长处,并对音乐知识进行合理化分析,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对音乐类艺术考生进行专业的音乐知识和理论的辅导。同时,为有特殊音乐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发展需要,这一切都是音乐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在体验的层面,音乐有着非比寻常的粘合力,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音乐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消遣娱乐的大部分,音乐对于人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可以让人产生癫狂、悲愤等各种状态,也可以让人获得希望,体验巅峰感受,所以培养音乐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维是我们应该客观对待音乐的态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不同阶段学校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中小学和高中的音乐课程价值也有所不同,集中体现在高中音乐课程加入了有关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包括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人生规划能力。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发展需求,都是展现学生个性的过程,也都是为发展学生个的。也可以说是对“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的强调,是高中音乐课程价值与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价值的主要不同点。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要求。在人格培养和个性塑造上对学生的世界观、文艺价值观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创造性发展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期。研究表明,人在高中阶段的创造能力最强,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要鼓励和提升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精神层面鼓励他们、感化他们、激励他们,音乐教育要体现示范性作用,要在审美熏陶的前提下,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在高中阶段加强审美教育,加强道德情操的培养是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中国民族音乐需要继承和发展,靠的不单单是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单位,还需要以高中为起点的教学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艺术是审美的世界,音乐是听觉的享受,在词曲旋律的创造上,音乐没有止境。创造最好听的音乐是所有音乐人的梦想。高中生年龄在l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研究发现,14岁是创新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开始觉醒,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非观念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高中生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了自己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也想用自己的创造让大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他们,成人感和认同感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们渴望成功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来自高考的应试教育,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是在人的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应用性能力的直接体现。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创新思维,还要有实现创新设想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实践动手能力。21世纪极具挑战性和竞争性,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潜能,是中学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中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三、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的功能体现在情感的共鸣,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精神文明却在钢筋水泥的城堡里被高强度的生活所抛弃。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需要维护,人们在沟通和交流中需要情感的相互关怀。音乐是传递情感的最恰当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心情,无论什么样的状态,也不论什么样的视听要求,都可以找到合适的音乐,音乐类型的无疆界和音乐创造的多维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在人群中起到剂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音乐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教学生们知识文化,更是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在音乐的课堂上,在试听歌曲的享受中,我们开始不需要去懂得歌词的意思,跟着节奏和旋律就能自己哼唱;自己学会唱歌的时候,了解了歌词的深意,更会身临其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即可以安静欣赏的歌曲,又是可以歌唱的音乐,在歌词的表达中把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紧紧地拉到了一起。可以互动,可以沟通,更可以角色互换。很多学生谈理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将来当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最好的榜样,歌曲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老师想起上学时候的样子,也让坐在教室里的高中生有空间去想象自己以后当老师的样子。这份感动从音乐中款款而来。也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又把现实和理想进行了对接,对高中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未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四、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作用不但是审美,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知道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同时也就产生了交换的文化。最早期的文化是以口对口进行传播的,说唱就是原始传播的方式,文学和音乐一开始是不分家的,口头文学就是以音乐的方式呈现的,而且世界各地都一样,希腊有古老的《荷马史诗》,中国有先秦的神话故事,都是有故事情节的文化。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文人开始对口头文学进行了润色,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文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诗经》中绝大部分诗歌是用来歌唱的。纵观中国的诗歌史,诗歌的押韵和形式美都是对音乐的借鉴。音乐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歌曲改编自文学名著。从欣赏的角度,听觉的愉悦更适合积极的记忆,而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体现音乐的传承价值。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艺术品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就是在听和唱的欣赏过程中挖掘艺术的魅力,在休闲和愉悦中得到身心的愉悦,这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高中生更需要精神世界的休息和调整,音乐及时地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对音乐过分地追求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追星”的现象严重,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是教育的目的性要求。

第8篇

十九世纪的西方音乐世界已经被浪漫主义的浪潮所席卷,在浪漫主义之风盛行的当时,勃拉姆斯却依旧秉持着古典音乐的创作手法和理念。勃拉姆斯一生作品繁多,但是可以根据时间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作的早期在1853年到1864年这段时间,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的初期阶段深受古典主义大师的熏陶和影响,其中受贝多芬和巴赫的影响尤为显著。在着两位古典主义大师的熏陶下,勃拉姆斯的作品创作大多都严格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理念。作品内容大多是取材于德国民歌,表现着德国民间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生活的气息。当时的勃拉姆斯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充满了创作的激情和冲动。我们从勃拉姆斯早期的作品当中就能感受到其极佳的创作才华和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早期的代表作品包括《打铁匠》、《真爱》、《爱的忠诚》等。

(二)创作的鼎盛时期1865年到1884年这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是勃拉姆斯创作日渐成熟直至顶峰的时期。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德意志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所以在这一段时间的作品当中,勃拉姆斯常常将祖国统一带来的喜悦和兴奋表现在作品当中,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出勃拉姆斯其他作品当中少见的活泼和轻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德意志安魂曲》、《徒劳小夜曲》、《五月之夜》等等。在这之中,《德意志安魂曲》更是其一生的标志。这部作品与前人的安魂曲相比,无论在内容或是音乐形式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也标志着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走向巅峰。

(三)创作的晚期1884年之后,勃拉姆斯进入了创作生涯的晚期,因为年龄和人生阅历的缘故,勃拉姆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当中,更多的是对死亡和人生意义的探讨和追问。将音乐作品的音乐内涵从德国民间生活、时代精神转移到精神层面的深度思索。勃拉姆斯深受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创作风格一贯公正严谨。到了晚年,勃拉姆斯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更是苛刻。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死是冰冷的饿夜》、《在教堂的墓地》、《四首严肃歌曲》等等。

二、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深深的民族烙印在浪漫主义时期,将音乐与民族风格相结合是这个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特征。这也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代表特征。勃拉姆斯深受德国、奥地利民间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吸收了它们的创作特点。在音乐创作上,采用分解三和弦的结构,通过民歌般亲切自然的旋律,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表现得十分饱满丰富。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将德奥匈等国家的民间音乐素材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统一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音乐风格。保持着民歌朴素、真挚、清新的特点,同时又包含丰富的情感表达。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就是勃拉姆斯因为好友喜得贵子而创作的。这首音乐的音乐素材来源于仑德勒舞曲,速度偏慢节奏和缓。作品旋律和缓幽静,包含着绵绵深情,仿佛是母亲凝望孩子的温柔眼神,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的柔情和怜爱。此外,勃拉姆斯在钢琴伴奏的部分还巧妙运用了切分音,使得整个音乐作品表现力更加丰富,让人仿佛看见了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孩子的床头轻轻的晃着摇篮哄孩子入睡。

(二)深沉忧郁的抒情我们在欣赏勃拉姆斯的作品时,总能感受到在严谨的古典主义框架下的深沉忧郁的绵绵深情。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将细致的情感刻画和思索融合在了古典主义的形式之下,将音乐欣赏和精神问题以及哲学问题的思索结合在了一起。在题材上,这些作品常常偏重于对死亡痛苦和刻画和思考。形成了勃拉姆斯特有的抒情风格。例如,勃拉姆斯在1873年创作的《你的蓝色眼睛》当中,勃拉姆斯通过舒缓的节奏和优美温暖的曲调,表现了作品主人公在经历情感波折之后,逐渐伤口愈合,找到了心灵的归处后的内心平静和愉悦。

三、音乐形式的复杂多样

第9篇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内容,是诠释电影主题、强化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虽然电影音乐仍保持着音乐的抒情性、含蓄性、朦胧性等特点,但在表现方式上受到很大限制,如要与电影的风格样式、人物性格、题材内容相吻合,必然受电影画面、故事情节的影响与制约。

(一)音乐融合度高

《音乐之声》的音乐曲调简洁流畅、情感真挚朴实,与剧情高度融合而不着痕迹,欣赏影片时会使人感到如沐春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影片开头马利亚在原野上高唱歌曲《音乐之声》,优美动听的旋律与阿尔卑斯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艺术美,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修道院中,修女和院长用宣叙调演唱,音乐风格幽默诙谐,表现了马利亚活泼好动、调皮可爱、狂野不羁的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影片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哆来咪》《晚安,再见!》等是值得细细品味的音乐佳作,尤其是抒情之处更是充满了浪漫的生活气息,实现了抽象音符与影片故事情节的完美结合。

(二)音乐通俗易懂

《音乐之声》之所以家喻户晓,与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音乐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剧中音乐情感朴实、旋律优美、流畅,唱起来合辙押韵,听起来通俗易懂,如马利亚教孩子唱歌时就创作了简单易学的歌曲《哆来咪》,歌谱由七个自然音阶构成,歌词都是形象化的句子,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的载歌载舞与流动的电影画面完美地结合起来,给观众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再如《雪绒花》《孤独的牧羊人》等电影插曲也都具有线条明晰、旋律流畅、简单易懂的音乐特征。

(三)音乐内涵丰富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不仅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且情感丰富、内涵深刻,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曲家理查德•罗杰斯负责该片的音乐创作,他非常注意音乐的艺术性,通过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丰富的音乐内涵,表达了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如插曲《雪绒花》就用通俗易懂的歌词、简洁流畅的曲调、奥地利民歌的音乐风格表达了对质朴的雪绒花的赞美,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雪绒花,雪绒花……永不败,愿我祖国春常在”,虽然音乐形式简洁,但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能与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音乐画面感强

《音乐之声》中的音乐有着较强的画面感,这些电影音乐往往与描绘的事物、展现的故事情节紧密相连,音乐和剧情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优美的意境,通过优美的歌词能使人联想到生动的电影画面。如插曲《雪绒花》中简洁的歌词、动听的音乐,使人联想到漫山遍野的雪绒花和微风吹拂下摇曳的小花瓣;《孤独的牧羊人》中简明的歌词、活泼的乐曲,生动展现了简单而平凡的牧羊生活,表现了牧羊人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功能

《音乐之声》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那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与悦耳动听的歌声、精彩迷人的人物对白等共同展现了影片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音乐之声》的音乐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推动剧情发展、烘托场景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深化影片主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渲染影片气氛

《音乐之声》中导演用歌曲演唱取代对白,用歌舞展现人物动作,用歌声表达思想情感,使音乐成为营造场景气氛、展现故事情节的重要途径。影片开头,导演用镜头展现了皑皑的白雪、连绵的高山、无际的高原,主人公马利亚拥抱美丽的自然风光放声歌唱,展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使影片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明快、清新活泼的场景氛围。当镜头从阿尔卑斯山麓推到在山顶载歌载舞的马利亚时,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雄伟壮观的大自然与美妙的音乐旋律相互交融,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二)推动故事情节

《音乐之声》以音乐贯穿全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音乐成为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从高山之巅那充满激情的《音乐之声》到音乐节上深情款款的《雪绒花》,音乐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方式。巨星成龙说过,我喜欢的不是史泰龙的枪炮,也不是施瓦辛格的特技,而是温馨甜美的《音乐之声》,从那里可以感受到淳朴、简单、真挚的情感。在影片《音乐之声》中,插曲《哆来咪》巧妙地将马利亚与孩子们联系起来,发挥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独特作用。当家庭教师马利亚进入上校家中,随着上校的哨声响起时,孩子们像小士兵一样冲出卧室,迈着整齐的步伐走下楼梯,上校这种军事化管理方式显然不妥,因此,马利亚带着孩子们郊游时就唱起了欢快动听的《哆来咪》,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甜美的歌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音乐响起,七个孩子就像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在草地上欢快地奔跑,展现了自由奔放、朝气活泼的青春旋律。同时,马利亚将抽象的音符比喻为通俗易懂、具体可感的事物,如小路、喝茶、小动物、阳光等,马利亚那活泼开朗的性格、独特的教育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三)深化影片主题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形式

第10篇

民族通俗歌曲很好地体现了现代的通俗音乐与民歌的内在联系,正是因为民歌中也出了比较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歌曲形式还是属于民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而才使得通俗音乐与民歌的界限越来越明显。就民歌的体裁而言,它主要以山歌、小调、民族歌曲为主,通俗音乐最初也是借鉴这种体裁逐步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的创作风格还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信天游》、《黄土高坡》、《众人划将开大船》、《天路》等通俗音乐是借鉴民歌的风格演变而来的。甚至一些通俗音乐直接就是用民歌进行翻唱的,歌词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唱的曲调变了,给人的感觉也会有所不一样,有的人会比较喜欢改唱之后的通俗音乐,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仍然坚持喜欢之前最原版的民歌。换句话说,翻唱也是一种老歌新唱的形式。“老”指的是歌曲之前的韵律不变,“新”则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节奏的变化上、配器上、表演上、风格上,都会有很大的不一样,通过这样的一个转变,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歌曲听起来不仅可以让人欣赏到民族歌曲的甜美之处,又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强烈的现代感气息,很好地契合了大众的需求。

二、音乐艺术中通俗音乐的发展

一般来说,通俗音乐指的是那些富有个性的自然的嗓音演唱为主的,主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感情,贴切的反应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旋律优美、易于弹唱,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感气息。通俗音乐最早是由黎锦晖创作的《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等歌曲,这些歌曲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通俗音乐由此诞生。这是早期通俗音乐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随后在改革开放之后,通俗音乐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通俗歌曲包含的种类包括现在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影视音乐、校园歌曲、流行歌曲等。每一种不同种类的通俗音乐都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特点,因而发展过程也是不一样的。影视音乐是人们在欣赏影视剧的同时欣赏的一种音乐,由于剧情的需要,借助音乐可以更好地传达某种需要表达的情感,来强化艺术感染力,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而校园歌曲是以校园中的小故事为题材,深刻地展现出校园生活的一面,校园歌曲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比较新鲜、曲调优美、形式简单,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在人欣赏这种校园歌曲的同时,也容易让人会想到自己的校园时光。现在的流行歌曲,唱起来比较脍炙人口,容易被人所接受,这也是它流行的主要原因。

三、音乐艺术中民歌的发展

第11篇

音乐艺术院校有着和其他综合类大学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特色,它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和专业技能。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出现了大量非科班出身学生入学的现象。由于接触音乐时间短,导致他们即使就读了音乐艺术院校,也很难具备一个音乐学习者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待这样的学生,首先,辅导员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尽量让他们喜欢音乐,从事音乐。因为音乐艺术院校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大多都在音乐的范畴之内,所以,如果学生厌倦与音乐有关的专业,转而进行跨学科学习,那学习的难度就非常大了。其次,辅导员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专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辅导员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上都能起到积极且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如果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遇到瓶颈,辅导员也可以组建“传帮带小组”,让已经解决问题的同学帮助还存在问题的同学。

二、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专业性较强的艺术院校,这种问题更是尤为突出。所以,如何能够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年学习生活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在这一点上,辅导员可以发挥其“密切学生”的优势,为他们做必要且积极的引导。首先,在艺术院校中,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有关艺术的俗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艺多不养家。”“艺多不养家”主要是指有的学生学的技艺多了,却没有一个是“看家本领”,必定不能有所成就。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过分注重均衡发展,身上缺少核心竞争力,所以导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可以施展,而“艺多”也很有可能致使这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产生偏离,门门学科看着都还可以,慢慢地模糊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方向。所以,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一门专业主项的学习。其次,专业的就业指导分析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设计也会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有:一是对就业、考研、出国深造成功的学生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出其发展路径,并在学生遇到就业难题的时候,以案例分析为材料,展开答疑解惑。二是,开展各种就业、考研、出国深造的知识讲座,讲座中可以邀请教务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找准职业定位。

三、结语

第12篇

(一)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意义

一般来说,在教学声乐时,上课老师通常都侧重于让学生了解或者说掌握更多的声乐技巧。由此可以得出,在进行声乐的教学时,呼吸对声乐技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当从全局出发,树立起一种综合教学观念,找出声乐教学的重点和特点,作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尽量让学生掌握得更为全面,理解得更为深刻,打下一个坚实的声乐基础。比如:在开展声乐教学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情况做一个简单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全面把握,让学生在学习声乐方面有一个长足的进步,通过短期的学习,逐步构建起知识框架。相信通过上述的方式,学生的声乐能力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二)声乐技巧的培养,有助于学生

演唱水平的提升任何一个人学习声乐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演唱水平能得到提高,所以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声乐教学和歌唱有效的结合起来,了解作品的内涵。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还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发生等声乐技巧。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才能让学生在自己演唱时,把控好演唱的相关环节,有的放矢地将内心情感通过歌曲表现出来,只有这样的表演和学习,才能实现字正腔圆,表现出作用的内涵。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例,该歌曲充分地演唱出了时光的流失速度,唱出了当前年轻一代无法陪在父母身边的遗憾,同时也唱出了父母一代内心的悲凉情景。如果演唱者自身对这种家庭给予的爱没有了解,无法感知自己的父母老去的背景,是很难演唱出这种特殊的情感背景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从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和演奏技巧出发,充分地将作品和声乐技巧结合起来,以最为完美的状态来表现作品。

二、结语

第13篇

1电影音乐的心理影响机制

1.1音乐的声学原理

音乐的产生首先是由物体(乐器)的物理震动产生声波,再被人的听觉神经接受从而产生心理反应。所以,这里要将电影音乐暂时还原为音高、节奏、旋律和音色四个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音高(pitch)是一个典型的听觉系统模式认知切入点,音高感觉受制于神经活动[1],随着频率的上升,音高开始发生变化。此外,是否有明确的音高决定着声音间的差异。人脑对音乐的感知最早是从额叶背外侧皮层后部以及颞平面的神经反应开始的,随后由大脑右侧负责认知旋律(melody)轮廓的轮廓编码(contourcode)和间隔编码(intervalcode)以及上颞回对音乐的脑反应进行传导。不同的音高相互重组与搭配,组成了各种旋律类型。然后,处在人脑双侧上颞区以及左下顶叶与右额盖部位通过神经对音响时间长度的辨别而产生的音乐感知,从而产生由每一层震动值的时长决定、通过对时间长短的控制来形成音乐奏唱时的节奏(rhythm)效果。最后由人脑右颞叶对音乐中的音色做出反映,辨别乐器与色彩效果。[2]当音乐的发声体(乐器或声带)开始产生摩擦震动而产生声波时,各种声响音色出现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具备音高特征的单音,这些不同音色与音高的单音不断组合、重组、再组,便形成了旋律。

1.2人体的接收方式与心理产生

在人体众多感官神经中,由于视觉、听觉、和嗅觉最接近脑中枢而被称为“高级感官”。当“三觉”中的任何一觉接收到外界信息时,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传导入人体神经“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在观看电影并聆听片中音乐时,人们通过视觉对视频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同时通过听觉接收语言和音乐进行复合的神经感知,而后将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后直接传到脑神经中枢,再从每条相关神经通道传向身体各处,汇总在有着五脏“将军”之称的心脏处。当心脏收到大脑“指挥部”的“通知”后开始对人体周身的各个系统“发号施令”,从而产生心理的情绪与情感反应。

2情绪与情感反应

情绪(emotion)包括思、喜、悲、恐四种基本类型,分别由脑部与杏仁核相连的右海马旁回、腹内侧前额皮层、左眶和中背外侧额皮层、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左/右内颞区域相关[2]。情绪是指“个人对其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体验,包括所有在主观上体验到的、负载着情感的、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并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3]。情感(feeling)与情绪看似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其实不然,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4]简而言之,情绪是人们在短期内对某件事物或者情感产生的共鸣,而情感是在某种情绪产生多次后而引发的更加稳定长久的态度体验。下面以中、韩两国合拍的影片《雏菊》中的音乐配置为例。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年轻的女主人公、帅气警察和冷峻杀手三人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音乐开篇时优美轻快的钢琴旋律在弦乐的和声衬托下突出了女主角惠英的单纯可爱与浪漫的艺术气质,使观众瞬间接受和喜爱她;大提琴的音色低沉而忧郁,所以在本片中被用在惠英第一次受枪伤时的主奏乐器,同时也为深爱着惠英并为惠英的受伤而悔恨、自责的青年警官郑勇默默的代言;暗恋惠英的杀手“情人”出现时,深邃的单簧管音乐常伴前后,同时还有杀手喜爱的西方古典名曲。而在杀手执行任务时,音乐则出现类似进行曲节奏型的弦乐铺垫和声层,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鼓点为主奏,突出紧张的情绪。每当观众听见这种音乐出现时便知道杀手又要行动了。而在三人情感矛盾叠置的时刻,弦乐以缓慢的切分音节奏配合单簧管小调色彩的旋律主奏,充分烘托三位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当剧情进入最后的情绪阶段即惠英第二次中枪倒地时,音乐是以女声演唱的歌曲来替代当时已不省人事的惠英表达自己渴望真爱的心情。温婉而舒缓的旋律配合画面在惠英中枪前的灵动女孩儿形象及中枪后的场景对比,加倍了观众对惠英的同情心理而产生悲伤忧郁的情绪。而故事结尾的画面采用了前呼后应的艺术手法,解开了开场时同场景的一个谜团,却是让观众有恍然大悟的心理感受。紧接着又重复不久前的女声歌曲作为结束曲,使观众意犹未尽,思品良久。《雏菊》的音乐采用了“变色龙”手法,即同样的主旋律采用不用乐器演奏的方法产生音色递进,在统一中寻求不同的感觉,即突出了音乐主题,又没让观众产生听觉疲劳,不愧为成功的配乐。

3电影音乐的心理影响意义

第14篇

以外音乐的完美结合在这部电影中充分利用了画内音和画外音的表现技巧。由于在电影中出现了较多的钢琴演奏的场面,所以画内音技巧使用得比较多。在电影中的某些片段和环节中,导演巧妙地将画外音和画内音结合在了一起,并且结合得非常自然,以表现影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比如在影片中响起第五次主旋律的过程中,从画外音到画内音乐的自然过渡,然后又从画内音乐转向画外音乐,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表达了当时影片中人物的内心的情感。她的邻居答应带着爱坍去找钢琴,爱坍跑到海边忘情地弹奏着并和钢琴融合在了一起。在这过程中,音乐又以画外音的形式来表现爱坍对于钢琴的日日夜夜的思念。在爱坍演奏完钢琴之后,电影所聚焦的画面发生了转移,在演奏的过程中,钢琴的周围还摆放了很多的东西,这个时候又出现了画外音,画外音再一次生动表现了爱坍和其邻居当时的心理状态。

二、钢琴音乐核心地位和独特功用

在影片中画内音也就是片中主人公所演奏的音乐大约占到了总的音乐数量的60%。钢琴音乐在整个影片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通过音乐,爱坍和其融为了一体,充分地展现了爱坍的内心世界。该影片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当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手段来展现剧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电影艺术原本注重的就是媒体展现的具体性。但是音乐却使得这部影片的具体性消失殆尽,所以只能够将其作为影片中的抽象作品,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钢琴并不能表现一段具体的实际的思想,将音乐放到某个独立的环境或者是环节来进行展现就具有了说服力。从主人公的眼神可以想到爱坍想说什么,从音乐方面进行展现就更加能够表现出爱坍内心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影片当中,很多情况下钢琴都是其发泄情感的对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琴声就是爱坍内心世界的展现。钢琴不仅仅是爱坍的情感寄托,也是她和邻居之间爱情的纽带。爱坍的丈夫不理解爱坍,尤其是不能够理解爱坍失去钢琴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异样的情感。但是爱坍的邻居和其丈夫不同,他了解爱坍的内心世界,了解钢琴在爱坍心目中的地位,他愿意将钢琴买回来打动爱坍。在爱坍为其邻居上钢琴课的过程中,爱坍也从开始的厌恶逐渐转化成了对于其邻居的好感,在这种情感转换的过程中,钢琴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当其邻居对于爱坍提出其不能够接受的要求的时候,爱坍也通过钢琴表现了自己的愤怒以及无奈。

三、影片场景音乐里面的音乐和电影画面的同步

在《钢琴别恋》这部影片中,除了主题音乐的使用,还恰当地使用了一些场景音乐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影片中音乐和影片同步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与情节的表现,能够很好地烘托气氛,展现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有效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在爱坍的丈夫将其和女儿接回自己的家之后,影片通过欢快的音乐来表现爱坍的内心对于自己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其邻居为其买回钢琴的时候同样使用了这种欢快的音乐来表现爱坍的内心世界,但是在这个时候仅仅表现的是爱坍得到自己心爱钢琴的兴奋之情。当爱坍的女儿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儿歌,这个儿歌是小女孩演唱的。所以在爱坍的影响下女儿从小也对音乐非常喜爱,并且性格非常活泼好动。通过儿歌的形式更加展现了孩子的纯洁可爱。孩子是父母快乐的根源,但是同样也给父母带来了很多的负担。在爱坍将自己的信让自己的女儿送给其邻居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天真无邪,将信误交给了自己的丈夫。所以在这部影片中充分展现了小女孩的天真纯洁。在影片的结尾部分,当爱坍寻得了自己的幸福并且和自己心爱的人想要离开的时候,爱坍下定决心将这架给自己带来苦难的钢琴沉到大海中,但是爱坍在将钢琴沉到大海中的时候,自己也沉入了大海中,这也正体现了作者所认为的抛弃了理想就相当于抛弃了自己,也就是迷失了自己,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和唏嘘。

四、结语

第15篇

目前,高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构建科学的、合理的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眼下对于音乐艺术管理是属于管理学还是艺术学,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借助艺术视角来分析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的有关问题。我国高校设置了艺术管理学专业,人们认为该专业将管理学艺术化,这种过于单向性的思维,导致了音乐艺术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仅为“管理+艺术”,而对于“市场对接”这一特殊实践的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伴随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管理专业的内涵也丰富了不少,配备的相关课程也较完善,目前高校课堂讲求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已经逐渐打破了高校内的学科壁垒,有利于课程的多方位设置。值得注意的是,构建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不仅要满足一定的理论兴趣,还要让它服务于文化艺术生活。让学生成为不仅懂艺术,还要懂管理的全面人才是艺术管理学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为我们国家艺术文化产业方面提供优秀人才。

二、音乐艺术管理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1.学科定位较模糊自上世纪我国开设艺术管理专业以来,各大高校均开设了该门专业,但是他们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均不一致,人们对于其学科定位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部分研究者认为艺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属于管理学在艺术方面的拓展和应用,因而认为他是管理学。也有部分人员认为艺术管理属于艺术学,他只是借助管理学的手段和思路来处理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学科定位不准确,在构建理论体系及界定研究范围上也不相同,该情况说明我国需要进一步弄清艺术学科定位,明确课程设置,促进该学科的课程体系科学发展。

2.理论基础课与实践课相冲突所谓艺术管理,更多的是指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平衡好理论基础课和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个问题尤为值得注意。然而,有些院校会用“管理与艺术”来简单带过,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运用中会出现各种困难。学生要想构建和管理自身的艺术功底,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来学习有关理论知识,而管理和艺术时间也需要占用很多时间,如何在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寻找平衡点,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主要弊端是“重实践,轻理论”,人们应意识到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单纯的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不能为了就业而简单的设置市场化的课程。

3.课程设置不系统因学科设置不一致,导致了师资、教材配备不统一,部分院校会依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而忽视了学生才是主体,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选择教材无体系性,教学目标不清晰,有些院校现有教材的广度及宽度均不一致。管理类、经济类、市场类等专业基础课程现在没有统一的使用标准,这是我国高校教材配备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应强化教材配置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

三、应对措施

准确进行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学和管理学的结合,现在它更是形成了一门有学问的学科,不单具有应用性,而且又有交叉性和人文性,但是在侧重面上,更倾向于管理;它既具有管理学特性,又具有艺术学特性,但是两者不能机械地融合在一起,艺术学包含着较多的精神内容,也不能被管理学所覆盖。强化合作交流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国际交流的机会,研究国外较好高校的艺术发展过程,学习他们的优秀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在沿袭自身传统的同时,吸取西方的艺术教育资源,使异质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以此获取开放的心态和视野。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