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

小班化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班化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班化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小班化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多媒体技术 教学评价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进,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运用小班化教学。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班化教学理论早已提出来,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它的理论依据有教育公平理论、教育价值观理论、教学论观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也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正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小班化教学法得到更好的运用。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更好地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接受者,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对小学语文的热爱,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重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班化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必需的。所以,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可在教学前,可以结合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利用多媒体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武夷山》时,单纯讲解难以让学生对武夷山有详细的了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播放武夷山的影像则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武夷山的风景图画,并配上音乐,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老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对武夷山有更详细的了解。

3.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小班化教学更需要老师关心每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同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为小班化教学营造更好的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时,可以采用游戏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氛围,例如猜字谜,可以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也可以鼓励学生编字谜,如找朋友、将课文内容适当改编、进行课堂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推动小班化教学。

4.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视频、音频、图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直观显示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里,当学生回答这是桂林的时候,向学生显示一段文字: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围绕甲天下进行讲解,适时播放相关的视频,将学生带入桂林山水的美景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桂林山水的美。

5.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巧妙地设置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音乐、故事、笑话、设置悬念、表演等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又如,采用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语文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相互配合,友好竞争;活动教学法,组织抢答、接龙、小组竞赛、辩论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班化教学效果。

6.改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让评价既改进教学,又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例如,采用及时评价的方法当场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正意见;采用多元化评价法,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改变单一地将卷面测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的做法。同时,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增强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小班化课堂教学流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以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J].教育科学论坛,2010(11).

[2]王建波.新课改下农村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2012(12).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班化;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2-0085-01

小班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在于学生数量少,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能够充分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便于教师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一起交流、探究,使教学活动完美完成。小班化教学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自主分配活动时间与空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与同学、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升教学品质,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语文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十分浓郁,这样的学科在传统班级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利于让每一个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以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实施小班化教学,能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益于培养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学习能力,且能大幅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应对班级做好高效总体掌控

小班化教学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地与他人合作,相互作用,共同学习,增强班级凝聚力,要采取一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习到有效的知识,还可以带动班级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班级活动的各种形式、学生的特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创设符合学生探究、学习、思考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学习渴望,让学生有个性、有灵性地学习语文。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角色(我、妈妈、万芳、万芳妈、爸爸、奶奶、旁白)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性格,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提升班级同学的合作水平及凝聚力,同学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组,每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比比哪组同学表现得更好,以激发学生的求胜欲。利用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又促进了整个班级的集体进步,也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二、应注重落实授课环节、细节

1. 倡导自主学习,强化学生个性

在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特点制定一套自习方案,利用先进的技术创设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在自习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方案一步一步地实施、一点一点地释放自身的学习潜力,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其实,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只有学生亲自去探究,去思考,去阅读全文,才能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对问题有解决的思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也才能在自主学习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形成自己的学习观点,形成独一无二的学习个性。

2. 组织讨论,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应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如同桌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思考和探讨,也让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小班化教学可以避免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的死板、枯燥,给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灵性和活力的语文课堂,带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探究,释放自身学习潜力与灵性,自主解决语文基本问题。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问题: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后,可以自由讨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带动,来共同解决语文问题。

3. 要求达标训练,巩固知识

在初中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人数少是教学的一大优势,有利于教师施展教学才华,有时间与空间为学生精心设计达标习题。在语文练习课上,应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习题。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习题,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完成的习题,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及弱势,方便针对性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清楚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把握,还可以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小班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语文知识,深化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人,也是促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文化素养的领航者。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语文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语文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

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即是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以上三大类别的教学模式可以以教学半自动化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半自动化的优点非常多,具体表现为:第一,具有直观性特点,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第二,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第三,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第四,具有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五,通过多媒体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第六,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第七,具有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第八,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2.1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当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技术对于教学工作的辅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使用多媒体的某一方面的功能逐步的改进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伴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甚至使用多媒体的程序化的思维过程开展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过程。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主导力量。

2.2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优点,也各存在缺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实的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真正地熟悉其使用的场合与时间点,切实的了解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而什么时候不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师开展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其次需要具有的新的教学理念即是正常化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

3.1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首先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教师、学生三个主体构建了整个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对课本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剖与分析安排课堂教学,课本与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媒介,学生想要很好的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就要不断的借助媒介的力量开展接受性的学习活动,进而获取需要的知识与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成为新的教学媒介,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媒介力量,所以,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需要打破原来存在的“课堂+课本”的限制性。

3.2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

半自动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现,其次需要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调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一种信息主动加工和信息主动处理的过程,重点是消除学生未知知识与已知知识的差异,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化与细致化。创造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需要切实的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即情景化学习要素、合作化学习要素、开放式学习要素。在这种新的高效教与学的环境之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学生不断的认知探究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激励学生情感的工具,多媒体技术就是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工具。

3.3改善原有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第4篇

一、面对困难,迎难而上

我校地处矿区,绝大多数学生是矿工子弟,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城镇,学生随之流失到城镇学校,导致班级学生人数减少,大多数班级学生在20人左右。由于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出现下滑趋势。因此随我校施教范围内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小班化教育是今后几年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不应讲困难,不应以侥幸、消极的心理等待小班自然条件的形成,而应以科学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小班化教学实验,用实际行动让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用管理让措施得以落实。

二、从实际出发,做好小班实验工作

1.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学习教育学,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要认真学习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了解体现小班化教育思想的组织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运作规律,为搞好小班化教学实验奠定坚实的知识与理论基础。

2.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法教学,运用我区尝试运用的“情境探疑”教学模式,在运用好该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运用适合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做到以“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模式运用为辅的教学方法。

3.认真开展教研,进行阶段性总结(论文形式)。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实验,逐步摸索、探究并对摸索、探究不断总结,同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借鉴,将实践经验以论文形式予以总结,形成第一手宝贵资料。

4.必须在一个单元结束后,进行试卷型测验,并进行分析总结,前后成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及时发现优缺点,对优点及时肯定,对不足及时改正,从而促动小班教学实验的有序开展。

5.通过实验工作,力图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个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专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

6.认真备好课。备课必须体现新的教学方法,体现教学过程的设计,即老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案必须符合教学实际,要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坚决杜绝照抄照搬他人教案。结束授课后教师必须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一课一反思。

7.认真上好课。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要上好课,上课一定要做到精讲精练,该讲则讲,该练则练,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始终扮演导演的角色,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8.认真批改作业。作业要求做到面批,作业批阅量达到一定量的规定。做到当日作业当日批阅,务求堂堂清、日日清。作文每学期批阅8次以上,并要眉批眉注。

9.做好辅导工作。及时做到教学信息反馈,对作业和学生当天学习出现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将作业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解决在教学的当堂和学习的当天。

10.通过听课、相互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的活动,促进小班教学实验的有效开展,并通过教育论坛的形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11.学期末展示和总结小班教学实验的阶段成果。

12.通过实验,教学成绩稳步提升。通过一年的小班教学实验,学生学习成绩大大提高,充分说明,小班教学实验是成功的、有实效的。

第5篇

一、小班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从2001年秋季开始,南京市14所普通小学率先“试水”小班化教育,每个班级规模控制在28人以内;2005年秋季,南京初中学校“加盟”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目前,南京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已达92所,占全市小学的27%;初中达32所,占全市初中的20%。

我们充分认识到,推进小班化教育是“两基”目标实现以后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追求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创造“面向人人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民主化运动的产物,也是教育民主精神的体现。它具有四个层面的涵义:一是观念层面,即我们要有不管什么人,人人都应平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观念;二是目标层面,即不仅要求教育机会均等,还要求教育质量公平;三是制度层面,即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公平,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分配的公平;四是微观的教育过程层面,即在教育过程中应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正是因为小班化教育不管是在观念、目标层面,还是在制度、过程层面,都是充分体现了教育公平的精神;因此,为了顺应每一位公民和孩子对教育公平的需求,我们大力推进小班化教育。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办学效益观的变革,即单纯地注重从原来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数量的投入与产出效率换算,转变为更加注重个体教育质量的充分性,更加注重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多样性。推进小班化教育,正是我市教育通过进一步实现观念转变、模式转型,寻找规模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平衡点,实现教育整体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努力面向每一个个体差异的学生,积极为他们创造在最适当的班集体背景下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认为,小班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没有小班化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

二、小班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由具有现代教育品质的诸多教育要素构成的教育体系,它既包括环境、设备等硬件要素,也包括理念、制度、课程、技术、手段等软件要素,更包括校长、教师、学生等人的要素。小班化教育的10年实验,从诸多要素的发展上,改善和丰盈了我市现代教育品质,进而推进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班化教育实验带来了对教育理想的新追求。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白云园小学调研时,欣然提笔:“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认为,适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所谓“适性”,正是小班化教育最突出的优势。这些年,我市的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就是在孜孜践行着这样的教育理想。如白云园小学提出的“寻找适合每一个的教育”,珠江路小学尝试的“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性的课程”,小营小学探索的“建构闪亮每一颗童心的课堂”,二十四中学的“让班级文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生长”等,都改善和丰盈了小班化教育的精神品质。

小班化教育实验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新增长。我市小班化实践与探索,让一批原本相对普通的学校增添了许多现代内涵和气质。一是以“环境的人文化、课程化,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为基本特征的新教育环境;二是以“丰富性、选择性、个性化”为突出优势的新教育课程;三是以“学生发言人数多,自主建构知识时间多,合作分享的机会多,获得信息反馈多,得到认可欣赏多,接受个别辅导多”为基本要素的新教育过程;四是以“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积极评价、合作评价”为核心理念的新教育评价;五是以“着眼于每一个潜能开发,每一个质量提升。每一个个性优化,每一个幸福成长”为价值取向的新教育追求。

小班化教育实验创生出一批教育新品牌。我市现有跨国合作平台“启发潜能”教育实验项目,有彰显办学特色的“伙伴教育”、“开心教育”、“生态教育”、“体验教育”,有传扬学校文化的“民乐文化”、“立仁文化”、“励行文化”,还有许多课程建设与学科教学创新方面的实验项目,其中有些项目在全国甚至国际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些品牌教育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内涵,凸显出小班化教育的学校特色,大大提高了南京小班化教育的社会影响。

小班化教育实验健全了教育发展新机制。一是内涵发展的驱动机制。我们将小班化学校分为三个层次,即自然形成的小班学校、小班化实验学校和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我们把三个层次的学校实行流转制,即小班“化”得好可以逐层提升,小班“化”出现滑坡就降格出局。二是专业提升的研究机制。我们与南京师范大学共同建立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所,将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与本土的科研人员、校长、教师们整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有效融合,让我市小班化教育处于比较高的专业引领水平。三是底线规约的评估机制。我们出台了《南京市小学小班化教育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方案(试行)》,规范小班化教育的办学行为;出台了《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示范学校评估方案(试行)》,对小班化示范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四是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市财政设立“小班化”教育专项经费,按照小学每生每年350元,初中每生每年550元的标准,对实行“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和初中,给予每班、每年补助7700元。

小班化教育实验为教育改革积累了新经验。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分段实施。我们把lO年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至2005年为起步实验阶段,2005年至2008年为拓展深化阶段,2008年至2010年为稳定提升阶段。每一阶段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健全。二是坚持师资研训,形式多样。这在对象上有教师、校长和教研员培训。在层次上有岗前培训和骨干培训,在内容上有通识培训和专题培训,在地点上有本土培训和境外培训。三是坚持构筑平台,多元互动。我们有与港澳台的交流,有“长三角地区”教育研讨,有“南京市小班化教育校长论坛”,有年度性小班化赛课、论文评选,还开通了“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网”。四是坚持培植典型,示范引导。从2007年起,我们开始评选小班化教育示范小学,现在全市已有15所小班化示范小学。五是必须坚持科研攻关与理论提升。我们每两三年,都有一、两项重大的科研课题,集中专家与学校的研究智慧,进行小班化教育创新研究。六是坚持政策激励与经费支持。我们对小班化教育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从技术装备、环境文化、资源等方面,确定其支撑性重点建设项目,拿出专门经费给予支持。七是坚持专家会诊与过程调控。我们设立了“专家咨询日”,请小班化教育专家,逐一分析小班化教育及小班化学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同时,我们还请美国、香港的教育专家对小班化学校进行调研评估,并写出分析报告,供学校参考。

我市10年实验证明:只要抓住机遇推动小班化教育,就可以带动一批学校实现“洼地崛起”,就可以带动一座城市教育品质不断优化,就可以稳步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小班化提升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作为及其重要标志的小班化教育也需要不断地探索与提升。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精,将成为我们新的10年小班化教育推进的总基调。

2012年4月,我市教育局出台了《南京市小班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这标志着小班化教育新10年行动的正式起航。我市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小班化教育,并把“基于小班的教育”实验同“基于脑的教育”、“基于阿的教育”并列,作为今后10年以“新三基”实验引领南京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三大引擎之一。我们明确了未来5年我市小班化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四个提升”,即学校办学理念明显提升,规模总量明显提升,优质水平明显提升,全国影响明显提升,使小班教育成为我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幸福之都”的重要标志。到2015年,我市小班化教育小学总量将达170所以上,占全市小学学校总数的50%;小班化教育初中总量达64所,占全市初中学校总数的40%。预计到2020年,我市将全面推广、普及小班化教育。

一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小班化教育的推进。义务教育责任主要在区县,我们将鼓励更多的区县行动起来,把推进小班化教育与区域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在郊县乡镇学校、相对薄弱学校以及新建的城区学校,优先实施小班化教育,快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们把推进小班化教育与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相结合,一方面,以小班化教育实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以小班化教育的精神、理念与经验,来影响其他学校,促使每一所学校再上新台阶。我们把“基于小班的教育”与“基于脑的教育”、“基于网的教育”的教育实验相结合,努力探索在小班如何发挥网的优势,如何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让小班化教育视野更开阔,效果更明显。

二是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首先,加强小班化教育的督导评估机制。我们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督导评估,督促各级各类小班化教育办学主体和管理主体更好地履行责任。其次,完善小班化教育的政策扶持机制,特别是在资金保障、师资培训、示范引导等机制建设方面力争有新的突破。然后,加强小班化教育的质量管理机制。我们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贯彻,把小班化教育实验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相结合,使教育质量追求落到了实处。最后,加强小班化教育的多元分享机制。我们将继续办好“长三角地区小班化教育论坛”,逐步使“小班化教育论坛”融入国际,建立形式多样的“小班化教育联盟”,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寻求教育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小班化教育的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引领。小班化教育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小班教育的办学品质。因此,我们要在深入总结和传承前10年小班化教育探索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标志性的南京经验;要聚焦小班化教育中关键性的问题,整合多方面的专业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促进小班教育的科学发展;着力对“标准”的研制,逐渐推出“小班化教育区域性推进的评估标准”、“小班化教育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标准”和“小班化教育优质课程与教学的评估标准”等系列标准。

四是进一步加强品质发展。我们从学校层面加强小班教育的品质发展,特别关注精神品质的发展。我们强调各学校不仅要把“适性、精致、优质”的“小班精神”融入学校的“血液”之中,而且还要根据校本实际、区本实际培育出个性化、本土化的“小班精神”,释放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师生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首先,要特别关注文化品质的发展,抓住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契机,切实做到有内涵、有品位,体现生文化、人文化。其次,要特别关注课程品质的发展,根据小班化特点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根据校本实际去建构小班化教育的“课程图谱”,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加适性的课程。然后,要特别关注课堂品质的发展,致力于让课堂更好地“面向每一个、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让教学成为师生生命蓬勃生长的旅程。最后,要特别关注品质教师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小班化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生机制,让小班化教育学校也具备像传统名校一样造就教育家和名教师的孵化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 农村教师 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现状分析

笔者先引领大家看一组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的问卷调查的数据。

2004年6月开始,他们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问卷抽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在湖北、贵州、甘肃、湖南、浙江、吉林、重庆、江西和山东等9个省共发放问卷1284份,回收问卷1186份,有效问卷995份。所有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运用SPSS FORWINDOW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笔者把他们的统计分析信息进行了整理。

1.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农村小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54.8%,25.7%的农村教师仅具有中师及中专学历。

2.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有14.8%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薄弱,仅19.7%的农村教师能够利用教育信息资源;28.2%的农村教师没有使用过网络教育资源,主要通过报刊杂志、书籍等获取教育信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现状:44.9%的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27.2%的农村教师最缺乏的教学技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14.3%的农村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22.1%的农村教师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使用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但其中只有15.9%经常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0.3%仅在上公开课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此外,49.5%的农村教师只能使用幻灯片和投影片来辅助自己的教学,还有24.9%的农村教师没有尝试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仅凭借经验进行教学。

5.农村教师的从事教育科研的现状:51.6%的农村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师应针对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育科研;17.2%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师应帮助专家学者开展教育研究;18.2%的农村教师认为教师应寻找课题,;还有13.0%的农村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反思和研究教学实践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是否开展教育科研并不重要。18.3%的农村教师有自己的教育科研项目,但进展不大;28.3%的农村教师想搞教育科研,但不知如何下手。调查还发现,26.1%的农村教师缺乏发现问题、确定课题的能力。14.2%的农村教师缺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13.7%的农村教师缺乏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23.3%的农村教师缺乏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22.7%的农村教师缺乏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能力。由此可见。由于农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缺乏开展教育科研所必需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致使广大农村教师的教育科研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

二、农村山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我们不可否认,农村师资队伍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认真分析上述的现状调查,可以概括为以下突出问题:知识结构老化,观念陈旧;自我发展意识差;职后教育和培训机会少;缺乏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教育评价影响专业发展的方向;专业发展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和策略;缺乏合理的师资输人与交流机制;培训制度亟待创新等。

以上问题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进而成为制约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新课改项利实施、推进的瓶颈。而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对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专家们所说的一样: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农村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教师教育最广阔市场的战略之举。

无数事实证明。振兴农村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农村教育的希望在农村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广大山区农村体现得十分具体。农村教育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农村教师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不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农村教育的振兴,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都难以奏效。由此可见,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将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谈谈对促进农村山区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三、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几点设想

1.搞活校级校本培训,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立足于岗位实践的主动建构。校本培训是在具体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它弥补了培训机构进行集中培训所存在的远离具体实践情境的不足,有利于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有利于加快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农村学校的实际决定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激活影响农村老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要求学校及有关部门关注教师的专业需求,调动教师参培兴趣,创设良好的老师发展氛围和有效激励机制,立体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 以教师的专业需求为导向。我们习惯片面强调教师服务于社会和学生的“蜡烛式”的工具性价值,相对忽视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本体价值,实际上,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和内在发展动力。

农村老师普遍希望培训分层次进行,改变过去培训中“大一统”的局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使处于不同专业发展层面的教师都能有所发展;不愿听纯理论讲座,特别欢迎学科教学专家在教学真实情景下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提升。我们常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校本培训是不是也应该从教师的角度考虑如何培训,以需求为导向,把老师的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呢?在尊重教师自尊心,不打击他们培训积极性的情况下,将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即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学校会同培训单位帮助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内容,这样培训的效果将会十分明显。

其次,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始终不可能离开课堂。过去,老师培训多采用讲授法的形式,离开了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普遍反映很难把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学行为这种实践性知识难以通过别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只能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因此培训中应多开展案例教学,深入挖掘校内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对优秀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组织观摩。这就能做到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在做中学”,提升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结合度,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转贴于 我们花大力气搞的公开课,因表演成分过多而使形式主义成风,已越来越受到人们诟病,正日渐脱离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我们提倡教师之间彼此观摩教学,要求详细描写课堂所见情景,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这个教学情景主要有哪些问题?教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我该如何做?然后整理形成课堂教学案例,在校内交流分享。

将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起来。个案形成后,交教研组集体讨论、研究、修改,形成案,用于教学,课后总结反思。如此集思广益,教学会更加理性。

第三,健全领导、督导机制。农村教师专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当成教师个人的事情,要求学校及社会相关相关因子做出系统反应,使培训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切实推动老师专业发展。学校要设有负责培训的机构,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由教务主任、骨干教师组成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具体落实校本培训的开展。

依法治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对积极培训的个人要给予肯定,形成一个爱学习的氛围,变培训的“外铄性”为“内发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的,使培训成为自觉行为。

2.现代远程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快捷途径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其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我国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正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新一轮教育改革向农村教师提出三大挑战:挑战一,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更新;挑战二,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提升;挑战三,农村师生间的关系必须转变。要想在短期内对全国农村教师进行大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开放式的培训,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仅靠一般的培训模式是绝对不可能的。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可以克服工学矛盾,快捷、高效地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我们必须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大规模地开展高水平的现代远程教育,这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快捷途径。

因为,现代远程教育跟传统教育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开放的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是“无校园、无定所、无教室”的社会教育,其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学途径、教学形式均是开放的。

面广量大的优势

以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传播渠道和文字、声像制品等载体开展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大容量、广覆盖、跨越式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快捷便利的优势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快捷、准确地把知识和技术传递给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师无需离校、离岗,以最便利和经济的途径获得知识、技术和能力。

机会均等的优势

目前,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匮乏,使很多人失去了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现代远程教育通过重组教育资源,能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习媒体先进性的优势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平台,使学习信息呈现数字化,教学媒体交互化,教材编制软件化,教学过程智能化,教学媒体操作的简便化,教学传播的网络化、多媒体化等,具有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总之,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资源的共享性、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教学手段和学习材料的先进性、学习模式和学习进程的民主性、学习环境的优越性和趣味性、学习效率的快捷性等特征,特别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需要。

3.借助“小班化教育”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干部、教师是学校搞好小班化教育的关键,他直接影响着小班化教育实施的质量。搞好小班化教育没有成功的经验可搬,也没有现成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供移植,靠先进的教育理念,靠集思广益、大胆创新。为确保小班教育的顺利进行,学校以《主体教育论》、《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研究《洞头县城关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全校对教师进行了滚动式培训。组织干部、教师举办教育新理念讲座,从实验方案学起,带领教师赴洞头县兄弟校考察、学习。学校也定期召开交流总结会推广典型经验。增强了教师搞好小班实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保证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质量。

一段时间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化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涌现出一支能够利用小班化教育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师资队伍。在校里进行的课堂教学课例、案例以及班队会等评优活动中,教师表现良好。

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我们要牢牢地抓住这个契机,办好小班化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同时也借助小班化教育这一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7篇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

  中央小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支持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和提高。4月份以来,学校先后选派了20余名教师远赴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参加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为了使全体教师更好地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升,5月13日下午,中央小学以“新老教师齐分享,携手并进促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新老教师学习心得交流会。

  交流会上三位新老教师代表先后做了发言,资深教师张玉华老师,刚参加了延吉市朝鲜族小学老教师小班化教育培训会,她向全体教师分享了整个培训过程中自己的所学所感。她肯定新教师出生牛犊不怕虎,年富力强,相对于老教师来说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信息意识更加敏锐,创造性思维更加活跃,但她也强调老教师身上有很多值得年轻教师继承的优点,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还有更多值得学习的长处,他们在课程改造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林慧京老师与朴秀兰老师分别参加了杭州“千课万人”听课活动以及上海“白玉兰”国际教育论坛,他们将自己几天里的所学、所闻、所感无私地回报给学校的同仁。他们从年轻教师的角度,分享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改革的应用。从“微课”“微视频”的录制到“翻转课堂”在具体学科上的运用,精彩的汇报赢得了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从他们的汇报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真诚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最后,校领导做了总结性发言,她对于三位老师的发言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她还重申了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承受者,也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新老教师在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都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她呼吁全体教师发挥自己的长处,携手共同参与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来。

  会议结束后,教师们都觉得意犹未尽,他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会不仅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今后更好地参与课程改革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

  今天,我参加了新学期以来第一次教师培训,有幸聆听了张校长和王主任的讲座,深感收益匪浅,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要求的改变,要求我要走终身学习的路子,成为学习型的班主任。与一些老师交流之后,我觉得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学生思想工作方面与他们相比还有差距,还有很多需要学习需要钻研的地方。经过认真对比反思,我认为,今后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有关知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

  二、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所而做为一个班主任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好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要注意语言分寸,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做到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这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

  三、管理好班级体

  在班级里,班主任需要建立班级“小气候”,培养班干部队伍,优化班级系统。教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勇于开拓,着眼于大文化、大问题,多让学生学习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论文,这样学生的思维洞开,目光高远,使命感、责任感也强化了。

  四、信任学生,尊重学生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信任更是推动其上进的力量。作为班主任,我对于一些特殊学生,首先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帮助,也能提高学习成绩。

  五、正确评价,鼓励学生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在教育中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班干部同学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每周写出工作总结,每月召开一次干部会议,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适时地表扬,使他们心理上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以便更加努力学习。

  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需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方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学生都满意,这样才能当好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我一定会以一个优秀班主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争取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心得体会2022

  这次培训是在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进行的,荟萃了来自我市教育领域的各路精英,使我获益匪浅。具体来讲,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我市教育局蔡局长告诉我们,振兴教育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原因,我们身在一线的老师要深刻理解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虽然我们在高考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党和政府一直到在努力让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所以,新入职的教师应该从我做起,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把祖国的未来教育好。

  第二,现在的学生与以前明显不同了。我们秦一中的特级教师蒋老师告诉我们,如今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很活跃,爱发言,不时说出精彩的语言。同时,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了。总之,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所以,我们要好“给学生什么,不给学生什么”,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教授的关系,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注意专业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旁征博引,涉猎广泛,增强个人的魅力。

  第三,现在的教师与以前明显不同了。我们秦一中的优秀班主任告诉我们,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一定要有细心,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平等对待学生。在做学生工作时,尤其不能怕麻烦,怕担心费力。当然,在与同学们交心做朋友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迁就他们,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必须纠正,惩罚是完全必要的。

  同时,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解释者,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且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构建课堂的合作者。在此指导下,教学活动不再是忠实地讲授课程的死板过程,更是创新与开发课程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第四,现在的教学与以前明显不同了。我们秦一中的特级教师蒋老师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能只有知识的传授,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体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究、思考、质疑和创新等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生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

  对于授课过程,蒋老师建议说,导入时要体现一个“趣”字,授课时要体现一个“实”字,练习时要体现一个“精”字,总结时要体现一个“活”字。

  第五,善于鼓励学生,以人为本。昌黎一中的特级教师刘老师告诉我们,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及时表扬,坚持表扬。同时,老师也要注意表扬的艺术,注意策略,如表扬要有针对性,不能泛泛而谈;神态要正式严肃,不能嘻嘻哈哈。

  第六,备课要充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备课的内容有很多,新世纪高中的马老师重点向我们强调背学情的重要性,因为了解学生的原来的学习情况及心理素质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富有效率,赢得学生的掌声。

第8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英语;应用;探究

现代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求学生要意识到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兴趣为主,改变当前的学习模式,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能够体现以“团队”为基础的先进化理念,使教学结果更加理想。

一、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概述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的理念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以团队组织为基础,以社会心理认知学为指导思想的学习模式。从本质上来讲,小组合作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处理,它是以人际交往为基点,参照标准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他们的潜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在共同任务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与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只是一个协助者、引导者以及调控者的作用,它不是课堂中的主体。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有的特征

从整体上来讲,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习惯的变化阶段。传统英语课堂中大多无法体现出这一点,往往是教师的讲解贯穿了整节课。一般的模式为教师问,学生回答。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而这种学习模式及其不利于初中生的l展。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阶段,希望在课堂中体现出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而不是一味的处于被指挥状态。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则充分尊重了初中生的想法,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尝试一些创新性的角色,全面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满足他们思想与情感上的需要。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知识探究。教师要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工作,将课程背景讲解给学生。第二,教学目标制定。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布置一些实际性的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第三,同学之间两两分组,将自己遇到的难题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以协作思考的方式进行互相交流。第四,每组学生应该派出一名代表,对答案进行整合,并将结果汇报给教师。第五,教师对每一组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建立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前提应该对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这种划分并不是无序的,它有着一定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点、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规划。例如:一个小组中有四名同学。这四名同学在整体上应该是互补的,能够对知识进行综合性分析。教师在分配是应该以听、说、读、写为考察基点,实现人员之间的良好规划。第二,教学要根据英语成绩进行分配。每组成员中都应该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成绩中等与较差的学生,这样才能够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组合的协调性。[1]第三,随机性原则。教师也可以依照不同的教学任务加以创新,对学生们进行重新组合,以随机的方式以及他们挑战性与创新性。第四,根据座位进行任务规划,组织英语学习,体现科学性的小组合作。如果是进行pair-work的练习,一般采用两两分组的方式,可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如果是“group discussion”的练习,教师要注重多人之间的合作性与整体的参与度。可以以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而“team work”则适合固定人数的学生分为一组,教师一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场景进行组织,实现结构化小组合作模式。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初中英语中,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合作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教师应该按照教学任务规划合理的场景,使学生英语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First Aid”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每四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令他们分别扮演医生、患者、记者、以及目击证人。学生们要根据自己的角色编制对话,在小组之间进行商议和谈论,形成一个创新性场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要利用此节课中学习到的生词和词组,以及对一些重点句型句式进行标注。接着,在下节课中进行表演。每组同学都以“脱稿”的形式将内容表演出来,并加上自己对角色的一些理解,加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促进英语思维的形成。第二,教师在全部表演完成后令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成员们整理的生词、词组、重点句型都写在黑板上,并进行领读。教师在最后对全部内容加以总结,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第三,在下节课中,教师要展开课堂小测试,对讲过的词语进行考察。测试也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的成绩不仅代表了他们个人,也是关系到其他组员是否能够得到奖励。教师可以给予成绩最高的小组精神奖赏,为他们颁发证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

3、在具体教学中制定合作任务

在具体教学中制定合作任务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第一,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将合作学习进行分层,从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方面出发。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前的任务一般是生词的查询。各小组之间要进行任务分配,其中一名同学将组内生词进行总结,成员间互相协作,利用英语词典将生词的词类、搭配方式标注出来,并及时的对材料进行整理。第二,在课中,教师应该派出一名同学对收集到的内容进行阐述,其他小组在每位同学讲解时都应该认真聆听,将自己没有注意到的重点短语记录下来。第三,教师要对归纳情况好的一组进行表扬。以“my first time”写作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布置制作一张表格,令他们将最难忘的一次经历用英体填写出来。并将每个人分为一组,令他们进行讨论,将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英语与小伙伴交流。教师选出几名学生上台讲解。最后,引入次节课的重点,令学生们用I first-when I was等句型进行写作,并对写作内容新颖,有深意的学生进行奖励[3]。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英语小组学习的基本概述为主,探讨其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从而得出:小组合作的方式是以初中生的兴趣为主,将英语学习贯穿到课堂的全部环节当中,通过教学目标设定、任务规划、构建合作小组、展开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英语成绩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唐杏文. 小组合作批改家庭作业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周曹君. 探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张小宁.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完善方式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第9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融入型中职教育;输出型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57-03

尽管国家要求高中阶段教育的中职学校和普通学校在规模上要大体相当,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类教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基础不同,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不同,中职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这里根据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流向、中职学校专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融合度等将中职学校划分为融入型和输出型两种类型。前者一般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为主,后者通常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为多。

从全国范围来讲,东部及南部沿海地区,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很容易形成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中职学校容易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度较高的融合型职业教育。在西部、内陆以及偏远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以输送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为主,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中职学校一般容易形成输出型职业教育。

这两种类型在广东都比较典型的存在,这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既有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珠三角,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为落后的粤东西北等山区地方,这种二元经济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中职学校教育类型。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这两种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各自的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及其发展策略

(一)融入型中职教育分析

在珠三角,融入型中职教育比较常见。最典型的莫过于佛山市顺德地区的中职学校教育了,该地区的13所中职学校从生源、毕业生流向、专业开设、师资结构、行业企业支持等方面都表明,中职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了。高中阶段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数量基本相当,甚至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态势和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似乎要好过单单以升学为主导的普通高中。以顺德区为例,该区共有10个镇,拥有13所中职学校,而且每一所的中职学校的在校生都在2000多人,生源质量好,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而且每所中职学校所办专业基本与所处镇区的支柱经济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镇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互惠关系。比如,以牛仔服生产加工为主的均安镇的中职学校,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办了服装专业;以家具生产加工著名的乐从镇、龙江镇的中职学校开设了家居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当地的近4000家家具生产制造、销售类企业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校长与行业企业接触较为密切,专业老师也能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这些都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各界之间的良性循环,中职学校的办学也相应的受到当地政府、工商联、企业事业单位的支持。

像佛山市顺德区的这种融入型的中职教育在珠三角地区较为普遍,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也是紧密结合所处沙溪镇支柱经济――休闲服装基地的特点,重点打造了服装专业,不仅为镇区提供了所需人才,也很好地促进了该校服装专业的发展。东莞市的中职学校经过体制改革,以专业为主,重新组建了当地的中职学校。新组建的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都与当地镇区的支柱产业有着直接的相关,一方面很好地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必将与所在镇区未来支柱经济的发展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中职学校教育的认同度高,家长和学生愿意选择附近的中职学校学习。佛山市在中考招生阶段的春秋两季招生的改革也得到社会支持,每年顺德、南海等佛山地区的中职学校的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分别占到一半比例。春季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得教师们的工作量常年都比较平均,专业课教学实习实践能够小班化教学。春秋两季招生不仅减轻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育教学压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极大地缓解了当地企业春季招工难的问题。春期毕业生由于竞争者少,专业自信心增强,就业质量比较高。

融入型中职教育由于地处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来说比较集中,中职学校也容易从社会和行业企业中引入“双师型”师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更容易与市场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在当地行业企业就业,也是中职学校未来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合作的支持点之一,有利于当地中职教育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教育与发展氛围。

中职学校类型化发展策略探析

(二)从充分融入到支持和引领发展的发展策略

1.坚持开拓进取,积极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中职学校大多是从过去的中专学校或者高级职业中学发展而来的,这些学校,除少数行业主管的中专学校之外,大多数由教育部门主管,开设专业和课程与社会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型中职学校教育大多思想比较开放,积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更多开拓性,由于融入型中职教育更多是从实际出发的一种开拓性探索,具有地方特色。他们的专业开设和调整要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而且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积极开设新专业,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工作背景的师资力量等,

2.秉持开放精神,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由于起步较早,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他们也更多和国际、国内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港澳台地区有着较多的联系与交流。他们在多次的考察与学习之后,发现职业教育还是要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不能走象牙塔路线,职业教育必须开门办学,职业教育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的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二、输出型中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一)输出型中职教育现状分析

输出型中职学校教育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比较常见。粤东西北地区职业教育处于劳动力培养和输出型的培养方式,由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基础所限,当地劳动力市场能够吸纳的新增劳动力有限,中职教育属于输出型教育。粤西的茂名市为例,中职学校数量少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规模都小于普通高中。2014年该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114所,其中普通高中70 所,中职学校4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为22.1万人,中职全日制本市户籍在校生为8.5万人。学校数量上的普职比为61∶39,在校生数量的普职比为72∶28。落后地区的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发达地区就读,2014年茂名市有5.9万学生到珠三角中职学校就读。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和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对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少,加之我国城镇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子女都向往着城市生活,进城读书或者到城市工作是他们的当然选择,因此,农村地区的很多中职学校都属于输出型职业教育。

以地处粤北的连州市为例,该市有两所中职学校,一所是连州卫生学校,一所是连州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办学呈现的是“水火两重天”的景象。连州卫生学校有在校生5000多人,招生、就业两头旺,社会认同度高,每年都吸引了大量邻近县区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教师满负荷工作,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繁重;校舍使用率高,教学、实习实训场地紧张。毕业生主要输送到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实习、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实现了落后地区人才专业化输送的目标,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培养职业目标明确,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量大,也很好地满足了山区家长送孩子进城就业的家庭愿望,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较高,口碑好,进而形成了办学的良性循环,学校办的红红火火。而与之处于同一县市的连州职业技术学校显得举步维艰,招生困难,家长和学生认同度低,全日制在校生不足300人,最大的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有120多人。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合并的教师进修学校和电视大学两个成人教育的牌子开展的成人培训来维持。在实行了中职学校免学费政策之后,家长和学生都愿意选择都办学条件更好、师资力量强、就业前景更好的珠三角地区的中职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多年实施带来的适龄人口减少,使得特色不明显的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发展困难,生产困难。

(二)从维持发展到培育特色的发展策略

1.建设好社会认同度高的专业,维持学校发展态势

从专业设置上,建议开设专业要选择传统职业认同度高的专业,例如幼儿教师、护士等职业的专业教育。从连州两所中职学校的办学现象分析,中职教育中专业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卫生学校以培养护士等医学护理方面的实用性人才为主,职业学校中最大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专业,这些职业定位比较准确的专业在落后山区比较受到社会认同,也容易就业。而那些计算机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等家长了解不多、职业定位不清晰的专业容易给家长和学生造成一种忽悠人的感觉,进而导致学生专业选择中的排斥现象。

2.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培育特色专业

当下以输出为主的中职学校也要注意培养

自己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通过为当地企业行业、事业、政府部门提供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获得当地社会的逐渐认同。建议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开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比较典型的是梅州丰顺县中职学校,2014年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不足800人,由于该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并入,结合师资实际和社会需要,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也是该校最大的专业,为该校的发展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该县有关政府部门关注职业教育,开展了职业教育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该县电声产业(喇叭制造)发展的实际需要,决定开设电声专业,最初是从该校原有的电子信息专业中培育发展了电声专业,逐渐带起成熟后独立设置新的电声专业,由于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参与支持,该专业从一诞生起,就具有与行业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奠定了其为当地支柱经济培育所需实用性专业人才的目的。

3.与政府和事业单位合作,加大社会培训力度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对当地社会人员的职业培训。内部省份以及边远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当地的中职学校可以更多地和政府以及当地的事业单位加大合作力度,只有有人口聚居的地区,就会产生社会服务的需要。中职学校可以为当地政府公务人员、农业转移人口、乡镇社区服务与医疗服务等人员提供在职培训服务,一方面提高职业学校在当地影响力,同时也为未来的区域合作打下基础。

总之,两种不同类型的中职学校教育的产生有其必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不同中职学校所处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发展策略,度过教育发展的困难期,为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