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双体系汇报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从规章制度设计与实践中,做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工作。在《章程》中规定了控股股东责任、股东大会审议关联交易时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制度、选举两名以上(含两名)董事或监事时采用累积投票制、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的股东提名董事或监事的人数不得超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人数的1/3。
构建“资本收益”与“股息分红”双驱动的股东价值回报体系。1996年A股上市,徐工机械的营业收入从1996年的7.04亿元升至2015年的166.57亿元,增长23.66倍;市值由上市之初的11亿元增长到2015年底的301亿元,增长27.36倍;累计向股东分红超过25亿元,其中F金分红超过13亿元。初步形成了“资本收益”与“股息分红”双驱动的股东价值回报体系。
是深交所首批“信息披露直通车”试点单位,公司每年披露的公告数量多、工作量大,2015年共公告202篇,未出现任何差错或作更正、补充公告等情形。
从总体上看,全国的养老金有少部分盈余,但这部分盈余大多积累在人口结构相对年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在那些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却存在着巨大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但如果将一个地区的社保基金结余调配到其它地区,又与“基金积累”的制度目标相冲突。
对社会保障基金存在地区结构性的巨大缺口的问题,中央有关领导提出要减持部分国有股,变现部分国有资产来补充社保基金的思路。但是,由于国有股一直处于不能流通的状态,且所占的绝对数量巨大,操作中必须考虑诸多难点。
养老基金和保险资金入市实现保值增值
一方面是国有股流通缺乏相配套的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以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等形式存在的“保命钱”又因投资渠道受到限制而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据世行预测,到2030年,我国的养老基金总额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基金拥有国,如何让养老基金进人证券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是将来社会保障体系和证券市场改革的一大课题。
新近出台的管理办法允许保险公司通过基金间接地参与股票投资,投资股票的资金总额上限为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10%。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基金均为封闭式基金,存在着不能随时申购和赎回基金份额的流动性限制、交易价格与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分割的双重风险和对基金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强等缺陷,保险公司投资的基金的资金总额实际不及许可限额的五分之一。尽管现在我国保险业尚未进入偿付高峰期,但投资渠道受阻已经显现出保险公司未来偿付能力不足的隐患。
两种“保命钱”亟待增值的需要要求为两金打通一条进入证券市场的通道。而这两种基金的共同特点是对投资的安全性要求极高。相对而言,开放式基金存在着更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一些优势,可见,让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入市也可以通过设立开放式基金为中介。设立多个“保险基金”,发行基金股份或受益凭证。募集社会上的养老保险资金(包括各省市县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基本养老基金和各企业工会组织管理的企业补充养老基金,甚至个人的储蓄养老资金)和保险资金,委托专业基金管理机构进行组合投资。设立多个基金并委托多个基金管理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在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投资者在不同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之间自由地转移,以竞争来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和保险资金的安全保值增值。
国有股与入市的“保命钱”以限制
开放式基金为媒,实现双赢目标
变现国有股为社会保障募集资金是证券市场上可供流通股份的供给增加,社会保障基金这一巨大的场外资金投资证券是证券市场上对流通股份的需求的增加,而处理这两类历史遗留问题的关键都是要尽可能性地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实现平稳达渡。由此,我们可以设想成立这样的若干个指数基金,在此暂且称其为“国有股变现基金”,将部分国有股组合到指数基金中,向公众出售受益凭证,并优先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配售,委托有实力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人经营管理,这样国有股就变成了投资人持有的基金份额。
基金管理公司再根据二级市场的走势情况分批、分阶段出售持有的国有股,并进行新的投资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初始时持有的国有股会自然与社会流通股混合并轨。这样,不但可以解决国有股流通中的市场资金承受能力问题,指数基金的长期成长性也为两大基金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降低两个基金入市的操作成本。在此,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基金应采取一种限制开放的形式。虽然开放式基金更有利于两大基金安全性投资,但“国有股变现基金”的投资组合中的国有股受到分阶段流通的限制,流动性较弱,这不符合一般开放式基金为了应付随时可能的赎回请求而对基金资产流动性的高要求,所以不适宜设立完全开放式的基金。另一方面,目前存在的全封闭式基金因前文提到的种种缺陷又缺乏对广大投资者的吸引力。港府在出售官股时,为了解决类似的问题,盈富基金以封闭式基金的形式存在,但提供了一种特别赎回功能——只要投资者持前基金单位在100万份以上,就可以随时赎回相应的恒生指数。这样,对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可以根据基金经理人的业绩决定是否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基金存在市场价和赎回价(以股票计)两种并行的价格,当基金单位的市场报价与指数之间存在折扣或溢价时,机构投资者就可以获得套利的机会。套利功能的设计有助于基金的交投活跃,反过来,又提高了个人认购者投资于基金的流动性,增强了个人投资者的兴趣。
2、基金的发行价格和初募发行量应由市场决定。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国有股变现指数基金”是先有投资组合后有基金公募发行,投资组合是以未流通的国有股为主体,没有市场价格作为基金的净资产价值的参考依据,基金的发行价格乘以发行量就是基金投资组合中国有股的价值总量。
关于国有股的变现价格,证监会公布的国有股配售方案曾规定国有股的配售价格将在净资产值之上,市盈率10倍以下。而按市场经济原则减持国有股,市盈率应根据股票的成长性决定,成长前景好的股票,市盈率高一些也无妨,而成长性差的股票,10倍市盈率已经过高。有观点认为,国有股变现就应以净资产价值为基础,但在此何为“净资产价值”,是以历史成本法计量还是重置成本法计量?选择过程中显然也存在难以消除的人为因素。
由此,笔者认为由市场的认购者竞价投标的结果决定的基金发行价格和初募发行量是最符合“公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向现代化大都市的跨越,2018年,深圳GDP万亿级别,增速迅猛,产业迈向以“战新+金融”的中高端产业,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深圳2018年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被誉为中国的“创新之都”。2018年,深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互联网等7大战新产业增加值超九千亿,创新驱动为深圳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深圳经济呈现出不靠投资拉动、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天津、苏州等几大城市中最弱的、深圳经济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深圳创新驱动使能源结构发生了经济增长和资源能耗出现“剪刀差”等变化。深圳博采众长、海纳百川、蓬勃发展的气象,特别是在城市品质提升及城市肌理打造上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使我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发展、创新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大战略、高规划、大变化的繁荣景象近在眼前。
一、深化改革开放
城市建设,规划引领。深圳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深港融合发展、广深科技走廊打造等叠加机遇,统筹发展、创新方式,突出规划引领和设计先行,强化产业用地和公共设施及城市绿地的空间保障,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以高标准城市设计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找准深圳“多元化、创新化、年轻化”的城市定位,强化深圳“创新”的城市风格,突出深圳“年轻”的城市特色,高起点的规划、高水平的设计使深圳建设成为了一座独具魅力的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滨海城市。
二、聚焦招才引智
深圳城市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城市发展的一切活动以满足人的需要、方便人的生活为根本宗旨,始终把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在加强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城市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与艺术化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和文化品位,彰显城市魅力。
深圳作为“创新之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放眼全球,大力推进“孔雀计划”,而被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高额的奖励补贴,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待遇政策。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的专项资助,并在创业启动、项目研发、政策配套、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将每年的11月1日确立为人才日。深圳市栽梧引凤,使得人才成为深圳创新经济发展的最强内生动力,在人才的有利支撑下,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居全国第二。
三、,科技引领发展
我市共有人口近57万,妇女占总人数的一半。*年初,市政府制定了《宜城市县妇女发展规划(*年——*年)》和《宜城市儿童发展规划(*年——*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完成过半或已完成。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死亡率等项指标均已达到了目标任务。小学教育完成率达到了100%,四苗接种率达到了99.36%,孕产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以行政村为单位分别达到了92.67%和91.0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0,婴儿死亡率降为千分之9.29,均已超额完成了指标要求。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常务副市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我市将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环节,强化节能执法监察,健全长效节能机制,全市节能工作进展顺利。2017年,我市圆满完成潍坊市政府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71.9万吨,同比下降13.9%(比去年同期减少煤炭消费11.6万吨),超额完成煤炭消费控制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节能目标管理
一是分解落实节能目标任务。与各镇街、经济开发区及重点用能单位分别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措施。市政府印发了《**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将煤炭消费控制工作分解落实到镇街和重点企业,并纳入年度节能目标考核。强化能耗数据分析,定期测算节能目标和煤炭削减任务完成进度,密切关注影响完成任务完成的重点因素和潜在障碍,及时落实有效措施。
二是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监督管理。各重点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按期填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12家重点耗能企业按要求设立了能源管理岗位,聘任了能源管理负责人,并在潍坊市经信委进行了备案。在全市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除“十三五”新增的3家重点用能企业外,有11家重点用能企业建成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其中9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评价,2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三是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企业的节能技改力度,广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中化弘润多功能和TMP循环水系统整体优化项目、中联水泥1#、2#原料立磨粉煤灰掺加设备节能改造项目、英科医疗烟气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等预计可形成年节约1.2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四是依法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制定印发了《**市2017年节能监察工作意见》,组织对益能热电、惠泽新材料、海化盛兴、诺迪维铸造、奥普利金属和多路驰橡胶6家企业产品能耗限额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监察。与潍坊市节能监察中心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中化弘润、中联水泥、明祖山水泥开展了国家重大工业节能专项监察,对中联水泥、中化弘润和振兴化工3家企业开展了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等节能专项监察。
二、主要减煤措施
一是加快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积极开展清理整治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行动,拆改工业用燃煤锅炉594台,其中改电(气)245台,预计年减少工业煤炭消耗15万吨。
二是实施节煤改造项目。中联水泥高热值粉煤灰配料替代原料项目,可使吨熟料煤耗降低10千克/吨左右,预计年可减少煤炭消费2万吨。盛兴热电近两年对部分小区蒸汽供热改为循环水,涉及供热面积近40万平方米,年可减少煤炭消费约1200吨。
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本单位相关工作,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中心实际,制定以下“一岗双责”制度。
一、充分认识推行“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充分认识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本年度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二、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
我局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组织指挥和牵头处理分管范围内的本单位工作。办公室是相关业务范围内的直接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一)领导将本单位重点工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党支部对中心本单位重点工作工作负总责,组织和指挥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三)分管本单位重点工作工作的领导对相应工作负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领导责任,负责组织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信息等,负责协调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指导协调本单位重点工作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推进相关工作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技工学校
**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多样化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
摘要: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就业为宗旨,积极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多样化举办学生成果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激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学技能、学沟通、学合作、学服务、学奉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从市场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一、推行5S管理。形成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艺术专业特色
5s管理就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模拟企业文化,推行5s管理,将企业文化融人到校园文化中来,把企业精神融入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灵活性和特殊性,实训场容易脏乱,如画室地板粘着颜料、胶袋、废纸片等,画架摆放凌乱无序。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把5S管理作为教学的硬要求,如在所有实训室悬挂《实训室管理规定》,制订《实训管理细则》,督促学生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严格执行五分钟5s活动的所有内容,即单元课程结束后把画室打扫干净,地面无积水,把作业台、画架、画板、椅子整理归类,并存放在画室四周,作业上墙贴整齐,供师生点评,观摩交流。同时,注重学生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的品德发展、潜能开发与美的意识养成,以及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二、深化教学改革,凸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
(一)专业设置贴近市场需求
一是组织教师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如近年动漫人才需求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学校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增设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并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增添Flash、3D动画制作课程,突出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是建立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帮助学校制订更加贴近市场的人才培养计划。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规划教学内容,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坚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用人单位意见的调查”等工作,检验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否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哪些教学内容要增加,哪些能力要加强,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课程内容
适当压缩基础课,加快从绘画基础到设计基础的转化进程。在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中,改革教学内容,加大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内容的比例,加快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实训项目,把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使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符合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
针对电脑制作员需求量大的情况,加强电脑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涵盖艺术设计中最通用、最实用的设计软件系列,并根据市场岗位需求特点,确立本专业的职业核心技能——电脑设计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让软件教学与专业技能课紧密结合。调整教学计划中各类课程安排的顺序,把考证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开发,在保证考证通过率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高水平专业竞赛,与合作企业联合举办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点加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学习工场模式,突出“基础训练扎实、电脑设计运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市场知识与行业活动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时间和动手机会。实施“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探讨生产性实训方式,重构教学、管理及评价体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本着“合理互惠、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基本途径寻找合作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行业设施、技术、师资,共建专业实训基地,让企业行业以办学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优势互补、利益均沾、合作共赢的目的。
(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实训实施方案
一年级贴近市场、接近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二年级走进市场,到企业现场教学;三年级融入市场,到企业上岗实习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稃的始终。
(六)组建素质良好、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邀请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校讲座,聘请企业总裁及有经验的设计师或有成就的毕业生担任客率讲师;组织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学习和开展专业技术服务,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教改等工作,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多样化举办学生设计作品展。强化展示交流、互动的艺术特色
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我局“诚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安排专人负责,于2019年 10月,在局门户网XXX局官网开设“信用制度建设”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两个一级窗口;连接政务外网,安排专人参加全域XXX后台系统培训,在信用中国·XXX网站上按时上传信用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二)定期报送红黑名单。先后按时公示、报送了《XXX历年市级示范场名单》、《XXX历年市级示范社联合评定名单》、《历年国家级示范社数》、《历年省级示范场》等红名单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黑名单资料。
(三)定期报送信用信息和“双公示”工作开展情况。按要求信用建设信息和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截止目前,已信用信息XXX条,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XXX条。
(四)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活动。我局在XXX路和XXX附近开展小红帽文明劝导活动,截止目前共出动XXX余人次。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XXX局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活动:一是领导带到集中学。组织有关科室负责人学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等文件;二是全局职工自主学。通过局内QQ群、钉钉群、微信群上传诚信宣传资料,要求每位职工自主学习;三是主动向群众宣讲。按照“谁执法谁宣传”要求,利用执法、下乡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讲;四是利用单位门口电子屏滚动播放“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宣传标语,向过往群众宣传诚信知识。
三、存在的问题
行政处罚执行难问题。
四、下步措施
下一步,加强与当事人、法院沟通,解决行政处罚执行难问题。
按照省、市、区纪委“123农廉工程”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我们__*镇纪委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做了汇报,并立足全镇实际,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抓好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及时召开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部门联席会议,传达市关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暨农廉体系建设会议文件精神,同时就“123农廉工程”进行了细致学习,进一步明确了我镇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与目标,坚持“全面推开、分批创建、逐年深化”的创建思路,把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居创建活动纳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整体目标。健全完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一年一考核,两年一复审,确保示范村创建质量。截至目前,我镇已创建示范村居3个,使得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增强了勤政廉政的责任感和荣誉感。20__年底,我镇经过细致考核,选取__,__,__*,__*,__等5个村开展了申报20__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居的准备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决策和监督“两项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村级议事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办法,实行制作村务“流程图”、规范化管理的做法,统一规范村级民主决策台账。加大村务党务公开力度,确保村级重大事项公开透明。同时,贯彻《关于在全省农村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规范村级行为,提高监督质量。目前,全镇4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了对村级事务与财务的监督,有效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着力打造规范管理、公开、服务“三个平台”。围绕建立“三务”公开平台,健全和规范公开内容、形式、程序等制度,涵盖村级事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通过开展办事处、村定期向镇纪委汇报村级开展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监督情况,农业、财政相关服务部门向镇纪委提供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由镇纪委统一汇总,并在党务公开网,农廉建设体系公开网上进行公开,截至目前,全镇40个行政村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累计140余项。进一步增强了村级事务透明度、政府行政透明度,不断提高部门行政服务意识,保证广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围绕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我镇成立“三资”规范化管理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开展了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全面摸清“三资”底数,并将清理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切实保障农民对“三资”收益、分配、使用的知情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财务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交易程序。健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行委托服务,建立监管平台,统一管理、建账核算。截至目前,我镇40个行政村的财务实行了委托制,各村按月进行民主理财,按月进行财务公开,在全镇营造了一个财务管理的良好氛围,使村财务管理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2+1”教学改革思路
明确方向,科学定位,确立了构筑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面向建筑岗位职业,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特色”教育。在课程体系上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理论上依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专业课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懂技术、能施工、会管理、善经营”这一目标,强化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个体系,四项建设”,面向生产第一线,积极探索大三学生到企业“带薪顶岗”实训的路子,以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一个中心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阶段即2年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校内教学培养阶段,1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外工程实践培养阶段,即“2+1”培养模式;三个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四项建设即搞好双师型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
二、“2+1”教学改革实践
1.“2+1”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两年的校内教学以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为主,重在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各项技能训练为辅;以施工类课程为主线,以设计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两翼线,依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淡化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强化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教学效果。理论课教学注重四结合,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相结合,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相结合,典型工程讲座、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一年校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结合学生就业意向,采用“分流制”培养方式,实行“自愿报岗,岗前培训、顶岗实训、穿插讲座、定期汇报、校企共管”。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自愿报岗。每位学生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填报志愿,确定实训岗位。所设置的岗位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施工预算,建筑测量,材料检测,专业营销。(2)岗前培训。实训前,在校内进行为期四周的设计、施工组织、施工预算、施工监理、建筑测量等岗前培训。(3)带薪顶岗实训。以技术员或工程管理人员的身份参加实际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并获取一定的报酬。(4)穿插讲座。学生在实训期间每周日返校,结合实训过程中接触到的问题和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讲座。(5)定期汇报。要求每位学生每周日返校时提交本周的实训报告,并根据指导教师所掌握情况随机抽取实训学生进行实训汇报。(6)校企共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一方面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对其实训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
2.“渗透型,三体系”计划。面向职业优化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整合为一条主线、两条辅线。以施工类课程为主线,施工类课程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计量与计价、高层建筑施工、建筑事故分析与处理等课程。以设计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两条辅线,设计类课程包括建筑CAD、建筑力学与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类课程有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法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三个阶段。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能力、材料检测能力、测量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预算能力、结构验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实践能力是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施工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事故分析及处理能力、经营能力。
素质教学体系包括入学教育、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外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公共关系、心理学、就业指导。
上述三个体系是相互渗透的,主要表现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各环节统筹考虑、有机结合。在2年的校内教学中,结合理论课程安排一定量的技能训练,在1年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安排一定量的专题讲座。
3.能力培养平台。为保证“2+1”双体系方案的实施,通过以下措施提供良好的能力培训平台。(1)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采用引进、聘请与送出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2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已基本构成集建筑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于一体的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3)成立专门的实训机构,负责实训计划的制订、实训场所的落实、实训学生的管理等事宜。(4)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95%以上。
4.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内容重组。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近五年来在建筑工程专业及城建专业推行“2+1”教学改革,构建了学校、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2+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校企联合培养,变短期实训为长期实训,变课堂教学为现场讲座,变跟班学习为定岗工作,变缴费实习为带薪实习。实训方式的这些改变,一方面便于实训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2+1”教学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了施工、监理等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很多学生在实训期间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涵义;精神;意义;新路径
一、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的涵义
高校辅导员团队是指在高校中由有共同愿景目标、知识技能互补、能够互相协作以更好地完成工作、促进自身发展的辅导员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笔者认为双师型辅导员团队是由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共同目标,以资源共用、优势互补、协同合作为基本要求,在学历、知识结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优势特长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各专业和不同年级的辅导员组成的一支正式群体,强调团队辅导员既具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辅导员基本职业能力,又具备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的一定专业水平,指导学生成才,更强调辅导员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水平,能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长,善于立足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开展细致的思想教育,教学生做人。
二、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精神的意义
1、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大学生的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高校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信息环境都有了深刻变化,辅导员所面临的受教群体也具有更趋复杂和多元化的特征,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对辅导员的人格魅力、职业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他们的教育引导工作,需要辅导员以“经师人师”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切合实际的给学生引导。
2、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将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团队建设强调的不仅仅是辅导员个体的发展,更着眼于相互借鉴以弥补个体差异和不足,促进团队成员的整体发展。建设“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能把不同年龄结构、专业背景、学术方向、性格互补的辅导员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到一起,在相互交流和学习过程中提升工作技能。
3、建设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对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教育形势,让辅导员从以往单纯的“政治引路人”转变为承担学生专业发展、心理咨询、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管理者、服务者和人生导师。双师型辅导员团队良好的团队精神以及整体搭配,可以让辅导员逐步摆脱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参与到团队工作当中,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团体中加速辅导员个人成长,培养和造就出一批工作典范和学术骨干,提高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三、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精神提升的新路径
1、建立和完善团队工作机制。(1)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团队建设的首要保证机制,只有建立了适合当前辅导员队伍现实和学生工作形势,同时又真正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团队制度,辅导员团队建设才能拥有持久稳定的秩序保证和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团队工作制度,使团队日常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好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工作的长效机制。(2)建立条件保障制度,落实办公条件和建设经费。学校要为团队提供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舒适的办公环境,并根据团队建设配备基本的办公设备,以利于团队开展工作研讨、交流学习、团队辅导等活动。同时,要维持团队建设的正常运转,必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关键,同时完善辅导员津补贴制度,将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与工作评优、岗位聘任等实际问题相挂钩。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经师人师水平。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性培训体系,提高团队成员经师水平。要打破以往固定、集中的单一学习培训机制,统筹考虑辅导员岗位培训、模块工作培训、辅导员专家化培训的需求,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精心设置学习培训的内容,提供全方位、多渠道、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和各种专门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邀请专家指导以及讲座培训等形式,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学习和培训,提升辅导员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能力。还要拓宽辅导员学习培训的形式和途径,如将定期交流研讨和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汲取优秀高等院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团队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3、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做好经师人师。(1)紧贴学生专业发展需要,多途径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做好经师。系统学习和领会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特点,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规律,了解学生实习就业政策与形势及相应的素质要求等,为学生学业发展起好导向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增强专业能力。团队成员要结合学生专业汇报、技能竞赛、见习实习等教学制度,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入学汇报、毕业汇报、专题汇报等各项专业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2)紧贴学生成长成材需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做好人师。“经师+人师”辅导员团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学生专业学业发展给予引导,更要凸显团队工作特色,鼓励学生参加德育实践,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团队成员要在指导学生专业提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伟人故居等,让学生瞻仰伟人风采,树立学习典范,砥砺言行,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学生德育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双师型辅导员团队建设需要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能力和“经师”水平,提高团队成员的精神境界和“人师”水平,同时,团队建设要将辅导员自身水平的提高付诸到指导学生发展的实践当中,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从而促进团队的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叶利军.徐特立的师德观及其特征[J].福建党史月刊,2011(02)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XXX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年,XXX管委会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和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亡人事故,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健全监管体系,抓责任。我们及时调整了XXX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划分了29个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提升工作组,明确了专项行动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单位,并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各村(社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提升责任体系。区镇安委会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判区镇安全生产形势,做到安全“警示钟”天天敲。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抓创建。我们把标准化创建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一年来,新增二级标准化创建企业8家(总数达到14家),创历年之最。目前,128家规上企业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部达标。不断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大节日和重点时段,全体副科级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各领域开展全方位安全生产检查。全年累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500多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3000多条,实现了排查、登记、整治、监督、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我们以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成立了XXX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危化品、消防等专项应急救援演练,为XXX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抓整治。我们将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重点防火单位监控视频全部接入XXX指挥调度中心进行实时监控。组织力量集中对轻工企业、餐饮场所、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拉网式检查。聘请中介机构、邀请化工专家高频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摸清辖区内64家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一企一档”台账,发现安全隐患累计400多条,并督促企业扎实开展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宣传培训,抓氛围。一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五期全民安全生产培训班,并组织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人次1500多人次。同时,我们利用网站、手机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广泛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文化宣传,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
回顾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XXX虽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离各级领导的要求和本区域安全实际状况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力度还需加强。2019年配合市应急管理局开展了执法检查,处罚了12家企业。但辖区内企业行业多,数量大,重生产轻安全思想仍然存在,还需加大执法查处,督促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个别安委会成员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一岗双责”职责落实还需督促、推进。
2020年,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铁手腕、强措施、重落实,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及打非各项工作,努力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我们将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确保规上企业、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实现主体责任“一必须,五到位”。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五级五覆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落到岗、落到人。
根据《关于开展“两会”“双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桂农信发〔2018〕200号)要求,我支行认真贯彻落实总支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开展安全大检查自查工作,系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强化源头治理和事故防控,巩固201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成果,有效遏制各类案件及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两会"以及中秋国庆节期间安全无事故。现将我支行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自查小组
组 长:xxx
成 员:xxx xxxx
二、确定自查范围及自查时间
9月5日-14日对辖内营业场所(含自助设备区、业务库区、信贷办公区)办公场所、车库、职工宿舍区、营业场所周边等进行自查。
三、自查具体内容
1.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情况;制定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五落实五到位”,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机构、管理机构和人员、报告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并认真落实到位;支行行长按规定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2.营业场所安全保卫人防、物防、技防按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值班守库能按要求按值班表及时到岗值班、营业期间按要求做好日常安全防范。
3.办公大楼、营业场所、车库、单位宿舍、营业场所周边等安全检查。建筑物安全,防火、防汛、防雷设备正常,用电用气安全、安全通道正常。未有对外出租的房产。
4.应急管理。应急救援物质、设备配备齐全,并按时维护;制订有应急救援预案,按要求定期进行消防及防抢演练。消防:不存在消防设计未经审核,不存在消防设施未经验收投入使用行为;未发现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堵塞锁闭等问题。办公场所、单位宿舍等场地的用电、用气安全。备用发电机所使用的汽油存储是安全。
通过此次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积极整改,并同时加强学习,加强管理,加强监督,认真落实好相关安全工作,确保生产无事故。
【关键词】专业 舞蹈编导 应用转型
一、特色鲜明的专业定位
1、舞蹈编导专业定位的基本思路
坚持面向湖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紧帖文化产业布局,优化舞蹈编导专业结构,突显专业特色,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创建集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交流、艺术研究、艺术培训于一体的新型舞蹈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成为我校乃至湖南省面向现代文化服务产业的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
2、舞蹈编导专业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我校舞蹈编导专业,本着面向社会,服务地方,完善结构的原则,通过具体论证,结合学校发展规划,研究制订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紧紧围绕学校定位、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科研情况、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明确目标,制订了具体措施。
一是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办学空间,到2016年使我校舞蹈专业确保每年招生不低于100人,将舞蹈专业学生在校注册人数增加到500人左右,舞蹈编导专业专任教师增加到20人以上。同时通过逐步增加能反映舞蹈编导专业发展最新成果的新课程与已经实验证明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市场竞争需要的经典课程的有机结合,互为支撑,实现科学、优化的学科结构和布局。
二是我们在培养目标突出了培养舞蹈艺术表演编导为主,突出应用型、地方性的特点,发挥办学优势,结合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舞蹈表演、声乐表演、钢琴教学、文化管理、音乐评论、音乐编辑、群众文化干部、文艺节目策划、艺术总监、舞蹈编排等多个就业方向齐头并进。我们在重点加强舞蹈编导专业非师范专业的艺术实践实习教学的基础上,突出了舞蹈编导专业在幼儿舞蹈培训、商业演出、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能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建设,实现社会服务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与双丰收。
二、就业导向、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课程设置
1、就业导向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中,因为培养目标的定位将成为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依据,而课程设置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它集中反映时代和社会对培养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湖南地区教育需求必须相适应,教学的改革发展才能成功。从长远来看,舞蹈编导专业的教学与管理要在突出湖湘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湖南地方高校舞蹈编导学科的文化特色。所以舞蹈编导专业依托湖南地方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教学体系的管理模式,并且要与湖南的文化产业结构及人力结构结合起来,进一步适应市场的对应需求,保证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流通。这也就是我们的课程体系必须有适合当地的就业导向。本院舞蹈编导专业就业导向就是培养能够在湖南地方舞蹈文化市场里能编创、能表演、能组织开展舞蹈艺术相关活动的编跳并举的实用型舞蹈人才。
2、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贴近人才市场需求,地方企事业单位舞蹈事业发展离不开高校的人才支撑,舞蹈编导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人才也离不开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融合,在舞蹈编导专业发展的今天,专业建设更应主动、积极地加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合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稳步实施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教学模式。在强化教育特色的同时,培养出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舞蹈人才。舞蹈编导专业深刻领会关于“产教融合”的精神,学院强调在各项工作中将内涵建设、产学研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与多家文艺团体或文化事业单位多次洽谈沟通,双方深入洽谈了共同推动校地深度合作的相关事宜。
舞蹈编导课程设置体系中涉及产教融合的课程是培养方案的亮点,针对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在整个课程体系里创编课程的比例加大。现有课程为《即兴表演》、《舞蹈创编(群舞)》、《舞蹈创编(单人)》、《舞蹈创编(双人)》、《舞蹈创编(三人)》、《舞蹈编导(舞剧)》、《舞蹈排练》共计1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5%),为提升产教融合决定把创编课程的学分提高1倍,相对减少训练科目。并且在创编课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课程内容要针对性的选择地方舞蹈文化元素,课程常规性请用人单位委派教师指导,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贯穿今后面对的实质舞蹈工作内容。
产教融合中充分发挥选修课程作用,选修模块学分占整个培养方案学分的23%左右(含全校性文化素质选修课程或文化素质教育拓展课程的8学分),这些课程的设置搭建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引导好这个个性平台与产教融合、校地合作接合,更能为培养定单式人才提供条件。
三、环境现实化的实践教学
1、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舞蹈编导专业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的人才为目标,积极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强化实习和实训环节。本专业开设《艺术观摩》、《专业汇报》、《艺术采风》、《社会实践与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演出》等集中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40%以上。建立了合理的实验室教学与管理队伍,修订完善了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与操作细节。其中开展舞蹈创编实训环境跟用人单位要求统一,《艺术观摩》、《专业汇报》、《艺术采风》环节直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举行实施。
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舞蹈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技巧与作品创编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不仅体现在课内实践教学,同时还体现在课外实践环节的训练与组织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舞蹈编导专业在学生中开展专业汇报、专业比赛的活动,对各类舞蹈节目、创编作品、学术论文、舞评短文、参赛获奖、演出实践活动纳入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