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特殊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
二、课题界定
在武夷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目前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智力残疾或多重残疾的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他们很难主动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到教育教学康复活动中来,常常表现为缺少兴趣,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性情冲动,不良行为的体现等等。就康复效果而言,也是收效甚微,如何帮助中重度智障儿童强化记忆,提升能力;如何使康复教育效果最大化等等问题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头病。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
周仁来说:“刷新是工作记忆一个重要的中央执行成分,主要功能是监控输入信息,用与当前任务相关较大的新信息来替换与当前任务联系不大的旧信息,以不断对记忆中的内容进行修正。通过训练工作记忆提高流体智力为该领域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本研究希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激发起孩子们对参与到特殊教育康复活动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特殊教育康复质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将结合本校特点,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教育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在我校实验班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工作呈现多样化,不断的通过工作记忆来刷新功能的训练,以帮助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在普通小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研究做的比较多,并取得丰硕成果,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在特殊教育方面论证不足,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近年来特教逐步被更加重视,医教结合将是主流,智力潜能开发不容忽视。
四、课题研究背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周仁来表示,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工作记忆的功能,探索人类认知活动和认知神经的可塑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教育领域,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也可以为儿童智力开发,特殊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仁来教授说:“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研究可以为特殊儿童(如学习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的治疗、干预和教育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也可以为工作记忆缺陷个体(如认知老化个体)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训练工具;对于人类认知活动与大脑神经可塑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设备不断完善,添置了智力、心理测试筛查仪器,体感互动仪器,言语功能检测处理系统,语言功能检测处理系统,多媒体设备等等。我校还与武夷学院携手科研多年,拥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知识经验基础和信息技术能力。我们将结合前沿理论知识经验和已有的技术能力进行实践研究,以便更好的帮助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帮助学生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言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3)、帮助学生进行行为缺陷的矫正。
(4)、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5)、通过此项研究,促进特殊教育工作者与特殊教育对象感情的交流。
(二)、研究的内容:
(1)、融合信息技术,有效开展生活适应课程。
(2)、通过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帮助提升特殊儿童的流体智力。
(3)、在教育康复课程中,有效的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行为的矫正
六、实施方案(说明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比较法和分析法。为 “融合信息技术后,对特殊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1)、借助医院测试证明和我校心理、智力测试筛查测试仪器为课题研究收集第一手参考数据,为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个案辅导”等教学环节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找出优劣,进而改进、完善特殊教育康复活动。
(3)、比较法:是通过对本课题活动开展的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研究者对研究现象的认知。
(4)、分析法:通过对本课题研究对象行为问题的原因或结果进行周密分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的论证方法。从结果来找原因,或从原因推导结果,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7月—9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申报、制定实施方案等工作。
第二阶段:(20XX年10月—12月)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医学证明资料及进行相关筛查测试工作,确定实验对象。
第三阶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具体步骤如下:
(1)、(20XX年1月—20XX年3月)为课题组试验、求证阶段。按照新的教学设计导向进行实践。
(2)、(20XX年4月—20XX年2月)为课题完善、推广阶段。组织中期评估,撰写中期评估报告,并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结题阶段。学科课题组写成结题报告、材料自查、整理,做好结题工作。
七、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新丰小学3位教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主持人:何煦儿(武夷山市新丰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参加人员:陈珉(新丰小学副校长)、梅霞莉(武夷山市新丰小学财务)
具体分工:何煦儿操作实施,陈珉信息技术指导,梅霞莉收集整理资料
八、预期成果
1、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研实效。
关键词 特殊儿童 同伴关系 特点
分类号G760
1 引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而又独特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的获得、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同伴关系研究以来,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已取得较好成效,现有研究中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层面。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友谊则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我国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使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近20年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学习困难、自闭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聋一盲双残、言语/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超常儿童共十一类特殊儿童为检索对象,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为主题,查找1990至2011年的期刊与硕博论文,共检索到以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但从时间上看,主要文献集中于近十年。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探讨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1)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2)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2 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
当前关于特殊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已有文献主要通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的特点。
2.1 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方面,马珍珍较为全面的总结听障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与普通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同伴以同性朋友为主,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聋人群体、家庭和学校较大的依赖性,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活动更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倾向于交年长或同性朋友,主动发起交往的能力不足,同伴交往层次不深,友谊观相对稚嫩,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同伴交往感受显著差于普通儿童。而刘扬对听障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研究却认为,虽然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比普通儿童低,但他们在聋校中表现出的交往技能并不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残疾造成与普通人交往过程中出现被动、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特点,但聋校中听障儿童之间可以通过手语进行大量的交往和沟通互动,社会交往技能已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
其次,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方面,马珍珍使用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和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发现:(1)在同伴接纳上,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受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表现为重听、后天聋以及同时掌握手语和口语儿童的同伴接纳情况优于全聋儿童,但年级与性别在此方面并未有显著性影响;(2)在友谊关系上,听力障碍程度、安置情况、性别和年级在友谊质量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质量的友谊在听障初中生中是普遍现象。李环采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和活动四个维度的自编《聋生同伴关系问卷》,调查聋校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听障学生,发现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总体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由于研究者未进行显著性检验,故无法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研究得出各年级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马珍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发现,年级与性别对听力障碍儿童同伴接纳具有显著性影响,如魏瑞丽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听障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交往状况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改善;关威使用同伴提名法对小学阶段听障儿童的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正提名和负提名上均高于女生。
可见,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得到较多关注,但因研究对象的年龄、听损程度和研究工具的不同,使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
2.2 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方面,谭雪莲使用观察法分析学前阶段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智障儿童向同伴发起交往的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但身体语言常常被旁人误解;与同伴的交往过程简单,难以形成互动,从而反映出学前阶段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不足。罗帅则采用张元编制修订的《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调查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总分在13岁以前基本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13岁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己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3岁至16岁间同伴交往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2)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在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维度上,低年龄组与中、高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接纳方面,王娜、田宝和赵志航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调查12―15岁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儿童自己填写被同伴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普通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智障儿童在同伴接受方面差于普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感也多于普通儿童。
由上可知,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出现一致或矛盾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结论进行验证。
2.3 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同伴交往方面,张利总结出学习困难儿童倾向交往同性朋友和与自己相似或比自己低成就的朋友,由于有部分是校外人员,因而交往范围较广泛:邱悦和何源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一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同伴关系,发现该名儿童与性格开朗、邻桌及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同伴交往更为密切,受同伴影响较小,对同伴的依恋也较弱。
其次,在友谊关系方面,刘在花使用友谊质量问卷
在多篇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较差,并且显著低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喻轲对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友谊关系的研究也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拥有的好朋友数量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也总体较低,并且进一步提出学习困难女生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已有研究均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并且在同伴中的地位偏低。
可见,在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表现上,已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但年级是否会影响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不尽相同。杜向阳的研究显示,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班级同伴关系差在学习困难儿童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喻轲则指出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友谊质量高于初三学习困难学生。因此,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和友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
3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班级,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也日益引起学者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以及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特点。
3.1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只涉及学前听障儿童,研究者均通过观察法调查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王永华、舒红和顾蓓观察发现,在普通幼儿园中,普通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明显多于与听障儿童的交往,但即使如此,普通儿童向听障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也明显多于听障儿童,此外,由于普通儿童对听障儿童使用手势表达的次数少,导致他们与听障儿童交流的有效度较低。夏滢和周兢则进一步观察到学前听障儿童不但向普通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低,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也低,他们提出交往的要求经常与情境不符,时常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常因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与同伴的交流;他们解决交往冲突的方式也不成熟,倾向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冲突。
3.2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前阶段,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在普通幼儿园中进行的,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分析普通儿童对智障儿童的接纳特点,研究指出虽然智障儿童难与同伴建立稳固的良好同伴关系,并且缺乏来自普通儿童主动和自发的帮助,但学前阶段的普通儿童还未意识到智障儿童与自己的差异,基本能接纳智障儿童,并以普通眼光看待,而且经常与智障儿童接触的普通儿童会表现出较大的容忍性,可以提高普通儿童对他人情绪感受的敏锐度,有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特点。
小学阶段,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关系的探讨。吴支奎在2003年使用自编《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问卷》,由随班就读班和非随班就读班的普通儿童填写对智障儿童的接纳态度,结果显示,两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普遍持消极和不接纳的态度,但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明显积极。而王娜从另一角度出发,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了解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12―15岁轻度智障儿童自己填写被普通儿童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特殊学校中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儿童认为自己被同伴接纳的状况显著较好,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显著较轻。
由已有研究可知,相较于其他学龄阶段,学前智障儿童更易被同伴接纳;但小学阶段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积极,以及智障儿童自我感觉的被接纳状况是否能反映其真实的接纳状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最早引起研究者关注,研究内容以普通儿童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接纳状况为主,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较为一致。首先,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同伴接受性远远低于普通儿童,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已得到诸多研究证明。其次,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也较低,属于被忽视儿童,得到很少的正面提名和反面提名,拥有好朋友的数量也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此外,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存在性别差异,也得到一致肯定,研究显示,因为学习困难男生较多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及更多的行为问题,所以比学习困难女生更容易遭到班级同伴的拒绝。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研究维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表现及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往特点及被普通儿童接纳情况。虽然已有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证明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和友谊质量均低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不乐观,但总体看来,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如扩展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验证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等。据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趋势,表现为: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可以进一步扩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如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聋一盲等多重残疾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也亟需探讨。研究对象的障碍程度也需细化,区分出儿童的障碍特征和轻重程度,若以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可分为轻度、重度和全聋儿童,或分为手语交流、口语交流和同时掌握两种交流方式的儿童;还可以比较不同安置环境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第二,从研究维度来看,我国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维度,国外研究者在九十年代已将同伴欺侮(peer victimization)加入同伴关系的类型,今后也可将特殊儿童的同伴欺侮特点加入其同伴关系的研究范畴。
第三,从测量工具来看,研究主要使用同伴提名法测量特殊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纳水平,使用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友谊关系,也有研究采用自编同伴关系问卷或同伴接纳态度问卷进行测量,或者通过观察法探究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但已有研究较少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此外,现有测量方法还无法反映出一个同伴群体中是否存在多个小团体,以及特殊儿童在小团体中的同伴接纳特点。因此,研究者今后可结合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依据,或探索新的测量方法与工具,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第四,从现有研究结论来看,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的差异,已有研究结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出现较多不一致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研究
者既可以对已有研究的矛盾结果进行验证,也可以加强不同阶段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研究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还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
5 教育建议
针对我国特殊儿童同伴接纳水平、友谊质量和同伴交往能力普遍低于普通儿童;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容易受到普通儿童的拒绝,更愿与自己同类儿童交往的特点,本研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第一,在学校方面,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均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兴趣小组、主题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才艺竞赛等,促进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了解、互动和交往。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积极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扩大特殊儿童之间或普通学生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了解,使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增进交往。
第二,在教师方面,首先,特殊教育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互动机会,如通过小组合作,使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交往。其次,积极寻找特殊儿童的特殊才能,如绘画、体育、组织能力,一方面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与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改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儿童的错误观点,提高接纳水平。再次,针对性地指导特殊儿童的交往技能,比如教会儿童如何对同伴发出邀请,友好地提出要求,维持交往等,改善冷漠、攻击、逃避、退缩等情绪行为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能力。最后,特殊儿童可能由于学业成绩低下导致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建立同伴辅导制度,教导特殊学校中成绩优秀的特殊儿童或普通学校中的普通儿童,为特殊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帮助,增进双方的认识与接纳,从而促成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12―18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3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85―88
4 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5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马珍珍,张福娟.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35―37
7 刘扬.1―6年级聋生与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1):42―46
8 马珍珍,张福娟.听障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6):43―46
9 李环.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
究.硕士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11 关威.聋校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12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3 罗帅.中度智障学生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5 赵志航,王娜,田宝.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适应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6,(9):48―52
16 张利.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的探析.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90―93
17邱悦,何源.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40―141
1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19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2):236―239
20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27―130
21 喻轲.初中学习困难学生与非学习困难学生友谊关系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22 杜向阳.小学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2):68―72
23 易莲英.小学优、差生班级人际关系差异探析.江西教育科研,1990,(3):33―37
2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1):59―64
25 张妍,刘爱书,武丽杰.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0―452
26 朱冽烈,许政援,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5):556―559
27 王永华,舒红,顾蓓.聋儿与普通儿童在自然交往中障碍表现的观察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8,(1):23―24
28 夏滢,周兢.融合环境下听力损伤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8,(3):41―45
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做出了如下定义:特殊儿童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育环境中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借助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其潜能的儿童。经统计,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设有三个专业:聋童班、盲童班和培智班,其中以聋童和盲童占比例最大。这些特殊儿童中只有10%是先天性残障,有90%左右是由于后天生病没有及时就医或者误用药物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后天残障。由于其生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这些儿童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自卑、敏感、多疑等。同时,聋童和盲童由于各自不同的生理缺陷,彼此又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多数聋哑儿童在患病初期只是单纯患有听觉障碍,声带并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儿童学语言早期是通过听到声音而进行模仿,如果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又没有得到专业的培训,就会失去学习语言的环境。大多数聋儿是由于在0-6岁的语言发展关键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导致语言能力发展退化。如果在6-12岁还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12岁之后语言能力就会完全丧失,成为真正的聋哑儿童。聋童的心理有以下特点:(1)在心理上存在一种对外界的不信任感,一方面他们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所在,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2)自我封闭与心理不设防同时存在。例如聋童一般不会对聋哑人产生戒备的心理,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而认为健全人群和他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对其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盲童一般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力障碍,丧失或几乎丧失视觉能力。他们的听觉、触觉、平衡感等都超过一般的健全儿童,具有高度发展的听觉空间定向能力,能精确辨别声源的方位,并可以根据声响的回音来躲避障碍物。他们的皮肤触觉灵敏,能凭手指辨认盲文。他们的嗅觉也较健全人敏感度高,可根据气味来判断熟人和熟地。盲童的心理有以下特点:(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觉得痛苦。他们可以听到任何声音,却看不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想象这个世界的样子,有些盲童会因此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面,他们的心理会比普通儿童更为复杂,达到成人难以理解的境地。(2)他们渴望与普通儿童交流,渴望获得更多关于世界的描述,但同时又十分担心别人对他们的嘲讽和歧视。
二、原因分析
1.家庭的原因
在和教师的座谈中,我们发现家庭对特殊儿童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因素的直接原因。在特殊学校,学生都是寄宿生,老师会尽量给学生以关爱。而回到家里之后,家长的冷漠或者排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况。
很多家长对自己家里有一个特殊儿童觉得很丢人,认为自己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却遭到这样的“报应”,进而会产生一种怨天尤人的情绪。有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情绪转嫁到特殊儿童身上去,对孩子冷漠、怨恨。而部分家庭会为了“补救”这种情况而选择生第二个孩子,这样家庭的注意力就会自然而然转移到健全的孩子身上去。由于受到亲人的冷落,部分特殊儿童会进一步产生自卑感,有一种“自己是没人要的孩子”的悲观情绪。
2.社会的原因
时至今日,社会上歧视、排斥肢体残疾人、聋人、盲人甚至对其恶作剧的现象一直没有消除。究其原因,人们之所以表现出对他们的轻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他们缺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东西,也就是健全的身体,并因此缺乏了社会适应的部分能力。一般人感觉很难与他们交往,自然而然就会排斥他们。此外,许多人还持有反对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理念,有一些特殊儿童被家长安排和健全儿童一起跟班就读,结果往往变得更加敏感、自卑、内向。原因是他们在普通学校里面没有与之平等的伙伴,还可能会遭到歧视和嘲笑,这对特殊儿童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压力。
大部分特殊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困惑:自己在学校辛辛苦苦把学生培养出来,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这些教育成果却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对特殊儿童的继续教育没有跟上,社会对特殊人群的认可和接纳程度也有待提高。所以很多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忽然失去了学校里一味对自己关爱的氛围,会觉得无所适从。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有些特殊儿童就会陷入茫然,甚至有的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3.特殊儿童教育的独特性
特殊儿童的教育具有难度大、进度缓慢、易反复等特点。教育者在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慢慢就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枯竭感,导致很多从教者渐渐地放弃了对特殊儿童的耐心教育,干脆听天由命,“破罐子破摔”。
三、对策研究
1.特教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感性走向理性
特殊教育的教师应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态度,尊重生命。而不应以一种同情怜悯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更不能用一种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在一种同情的环境中成长。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依赖,逐渐认为自己是需要被同情、需要被关注的,这就不利于特殊儿童的正常社会化。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要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伦理走向科学。特殊教育不是慈善教育,而是一种育人的教育。
另外,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心理毕竟有所区别。如学生偷东西。在普校里面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品德问题,因为健全学生应当能认识到这是违法犯罪的事情。但特殊学校的学生因为受到视觉障碍和听觉障碍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很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是单纯觉得好玩,或者一种补偿心理在作怪。所以处理特殊儿童行为方面的问题时我们要慎之又慎。
2.学校需建设可供特殊儿童心理宣泄的场所
特教学校的校园环境除了满足特殊儿童日常的需求之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特殊儿童建立一个可供宣泄情绪的场所。特殊儿童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正常地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艺术的途径,例如盲童可以通过吹拉弹唱的文艺活动来宣泄心中的不快。聋童则可以通过一些体育运动来排解心情。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就会形成一种郁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在特定场合爆发,形成强烈的人格。所以特殊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设置一些专门的教室,配备相应的设施,来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3.特教学校要创设适合特殊儿童学习的教学环境
(1)拓宽教学途径,提高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特殊学校工作量大,学生学习进度缓慢,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一个比较难抓的问题。而特殊儿童难以理解抽象的事物,与人交流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对他们的心理教育难度也很大。人的心理健康与人的认知水平关系密切,影响人心理健康的消极情感正是通过认知活动的“折射”而产生的。聋童听觉丧失,不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但我们可以发挥他们视觉能力正常的优势,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优势来向他们展示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想象能
力。而盲童的视觉能力丧失,但听觉能力是良好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播放音乐,并通过多渠道的讲解来帮助他们认识他们想象中的世界。
(2)特教教师要重视身教在教育中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的认识能力发展的局限性,言传在一些时候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曾有一位特校教师在组织学生出去和社区搞活动的时候,发现学生把吃剩的零食果皮扔得到处都是。于是这位老师也像学生一样开始吃东西,然后把果皮扔到地上,学生觉得很奇怪:老师怎么会这样做?这时老师就问学生:你们觉得这样好看吗?学生答:不好看。老师又问:你们觉得这样做合适吗?学生答:不合适。最后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这样做是错误的,还主动把地上的垃圾清扫干净,达到了单一的说教不能达到的效果。
(3)充分发挥特殊儿童的特长。特殊儿童只是在具有部分生理缺陷,在其他方面和普通儿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在有些方面的能力超出了普通儿童。这就需要特殊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独特能力。例如:有些聋童绘画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色彩感受,也有部分聋童虽然听不见,却具有很好的乐感,《千手观音》的表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盲童具有非常敏锐的听觉,可以根据手机按键的声音判断按键的数字。学校应该在教学和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特殊儿童的各种职业能力。诸如外出调查、参观、参加普通学生开展的“一助一”活动。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不能因为有些人歧视自己而更加自卑,还要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培养学生的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盲人按摩培训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很多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室,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4)正确使用评价机制,延长特殊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因为特殊儿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是相对单一的,如盲童主要是靠声音传递信息,聋童主要是靠视觉传递信息,单一的信息刺激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所以特殊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很长,大约是在15分钟左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积极的自我成功意识可以使人保持进取的精神状态,可以增强自尊、自信和自我意识。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大胆鼓励。要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点燃他们心中自信的火花,清除内心的“障碍”,使他们体会到自己并不比健全人差,增强自信。对一些注意心理障碍比较严重的学生,先要求其能安静地坐着,逐渐过渡到安心学习。哪怕他们只能坚持十来分钟的安静时间,教师也要适当给予鼓励,以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克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鸿雁,聋哑儿童人格特质的研究综述[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4)
[2]邓文,聋哑学校聋生心理危机分析及干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1997(4)
[3]李祚山,视觉障碍儿童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的特征及其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