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手工业论文范文

手工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手工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手工业论文

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保险乃至金融理财需求不断走向多元化,单一金融产品、单一金融产品销售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保险公司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积极拓展多元化保险产品、多元化保险产品销售方式,但保险公司更多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银行、邮政等机构,忽视了同业之间开展业务合作——主要是财产保险公司与人寿保险公司相互业务的巨大优势和潜力。

一、保险同业之间业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可以充分挖掘双方销售渠道的潜力

由于我国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市场刚刚起步,保险公司在拓展多元化销售方式时主要着眼于与银行、邮政等机构的业务合作,但目前保险公司与银行、邮政等机构业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还十分有限,合作环境不容乐观。

保险同业之间加强合作,相互业务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例,前者拥有4357个机构网点,直销人员26446人,营销人员65000人;后者拥有县以上销售机构4800个,城乡网点52500个,业务员60多万人。由于两者都拥有丰富的网点资源和庞大的业务员队伍,若彼此之间进行业务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当前各保险公司为争夺有限的银行、邮政网点资源竞相提高手续费的局面。况且两者之间营运原理、业务流程相同或大体相似,可以提高业务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新修订的《保险法》允许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意外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更为这种合作带来了契机。

(二)可以充分利用彼此庞大的客户资源

保险市场上客户群根据其规模、保险金额、潜力可分为大、中、小型客户,以往财产保险业务以大型客户(企业客户)为主,随着企业改制、个人资产不断增加,我国财产保险个人及中小型客户市场正在迅速发展。面对标的分散的个人及中小型客户市场,财产保险公司无法象个人寿险那样通过建立庞大的业务员队伍对其进行开拓和维护,而可以借助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队伍对客户进行深度开发,为其拓展业务。由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以大型客户为主,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客户资源开拓团险业务及个人寿险业务。

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拥有财产保险市场75%的客户,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拥有多达15000万的长期客户群,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财产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可以共享的客户资源。

(三)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保险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55%的人希望在众多的金融产品中做资产的组合;68%的人认为保险应该作为资产组合的必要项目;58%的人面对众多的保险公司及保险产品不知如何选择;66%的人需要更贴近自身需求的全套的财务安全计划;45%的人对单一保险品种的购买不感兴趣。由此可见,传统的单一的产品推销方式面对客户多元化的综合理财需求将难有作为,建立在对客户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的保险产品组合将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在当前保险业分业经营的环境下,加强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有利于实现客户的多元化保险需求。

(四)可以降低单位作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最重要的效果之一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经营成本。尤其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费用支出不断攀升,保险公司利润水平被摊薄,此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研究表明,开发新客户的费用是维护老客户费用的5倍。当保险公司之间开展业务时,不必为开发新的销售渠道过多地投入,无需雇佣大量业务员进行准客户的寻找和开拓;由于以先进的客户资源管理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了公司的现有资源,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增员、培训、管理等人力成本,其它用于内部管理和激励的费用也可以大幅下降。

(五)可以提高业务员的综合素质,增加业务员收入,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员队伍

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对业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了解财产保险业务和产品,还要熟悉人寿保险业务和产品;不仅要掌握财产保险产品销售技能,还要懂得人寿保险产品销售技能。他们不仅仅是以一个纯粹的产品推销员的形象出现在客户面前,而是以综合保障服务顾问的专业形象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和规划未来。

业务员综合素质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有利于业务的拓展、收入的增加、队伍的稳定,而业务员队伍的稳定又是保险公司建立忠诚的、高价值客户群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保险同业之间业务合作的模式设计

保险同业之间业务合作就是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签定业务合作协议,依据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操作流程,财产(或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向有多元化保险服务需求的客户推销本公司产品的同时,自行展业或与合作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联合展业,推销人寿(或财产)保险产品,最终促成多元化保险产品的销售。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符合监管规定的业务方案,使双方在销售队伍、客户群、销售渠道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作,从而极大地促进双方业务的发展。

在我国保险市场上,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为代表;有集团控股形式的保险公司,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为代表;还有新兴的中小型保险公司,以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为代表。对集团控股形式的保险公司而言,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集团架构优势,在其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对于其他类型的保险公司而言,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之间可以彼此提供客户资源并协助对方进行业务。

三、保险同业之间业务合作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制度安排与流程设计问题

保险同业之间开展业务合作需要有与之配套的组织架构、协调双方关系的制度安排和高效畅通的操作流程。

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牵扯到业务的计划预算制定、业务培训、日常作业配合、IT系统支持、经营分析等众多管理环节,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业务进行管理,并明确该组织机构的职能定位,为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涉及到双方甚至多方的利益关系,需要协调各方公司及其销售队伍的利益,同时还要协调好本公司内部直销业务与业务(包括本公司对其他公司的业务、其他公司对本公司的业务)之间的利益,因此制度安排必须科学、完善、合理,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关系恶化。

为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险公司必须设计有专司业务的组织机构参与的业务操作流程,专司业务的组织机构应该在业务联合展业人员的配备及后续作业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业务培训与IT平台支持问题

在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中,组织、制度和流程是保证,培训是关键。首先是产品特点的培训,其次是产品组合能力的培训。此外,还要对业务员进行销售技能、核保核赔规定、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的培训。为此被公司需要建立专门的培训队伍和体系,公司也应有相应的培训队伍和体系。

现代保险业务的发展对IT支持平台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为对直销业务和业务分类管理,需建立业务IT系统,并与直销业务IT系统、对方公司相关业务IT系统进行接口,其主要功能有:在出单系统中识别、分类业务;业务的统计和查询;业务佣金的计算、统计、发放;业务费用的计算、统计、划拨;业务的考核等。

(三)利益分配与激励考核问题

尽管保险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可以形成保险公司、业务员、客户等“多赢”的局面,但由于直销业务的考核压力、业务员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合作业务真正要成为一个“自觉”的行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利益分配和考核激励方案的设计就尤为重要。方案的设计既要起到促进业务发展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业务员做业务的积极性;又要平衡业务与直销业务之间的利益,不至于引起直销队伍和业务的波动。

(四)冲突协调问题

第2篇

是从局部把握事物整体的重要过程。归纳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指把事或物的进行归并、收拢行成整体。归纳后的整体具有新的关于事或物的认识。分析与归纳作为设计活动的思维方式是相互作用。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一切设计构思结果都是分析与归纳的总结。认识过程是分析与归纳的统一、分析与归纳互相依赖。几乎每一个产品可以被分解重构,通过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是如何连接到,什么是它的细节,它可以概括构成了大部分的基本设计。首先制定一个分析计划,内容包括造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开始第一步,接下来怎么做,以及最终完成效果图等。这个分析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画图流程,正确的分析结果可以大大的提高绘图效率。

二、手绘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体的投影最能体现画面的立体感,因为投影可以为画面创造一种视觉的深度从而增加画面的真实感,除了物体本身的造型,投影还与光线入射的方向有直接的关系。投影不但可以强调物体的造型,而且可以清晰的反应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与地面、背景之间的关系。投影看似非常复杂,其实对于大多数物体的投影来说,在绘画时我们都可以利用几个基本几何形态的叠加来处理,这点类似于造型的简化方法。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是效果图中构建阴影的几个最常用最基本形态元素。

1.用线要中肯、朴实,忌浮、忌滑。

2.用线要活泼、空灵,忌死、忌板。

3.用线要有力度、结实,忌轻飘、柔弱。

4.用线要有变化,刚柔相济、虚实相间。

5.用线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起伏跌宕。

线是设计师的情感和理性思维的综合表达,线在设计中应呈现出设计师情感的直白和心灵的倾诉。线的设计表现是设计师个人的设计休养及才气的表露,也是设计手绘水平高低的衡量器。1.用线要连贯、完整;忌断、忌碎。

三、结语

第3篇

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是企业内控的需要,是实现企业完善管理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实行税收筹划。合理税收筹划能够维持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增强企业活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税收筹划能够综合考虑企业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内部环境和金融环境,增加投资的灵活性。税收筹划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包括“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税收筹划能够改善资金流。税收筹划需要高素质人才,无形之中促进了“人的管理”,税收筹划促进财务管理系统的建立,强化财务和资产管理,做到开源节流,加强对现金流控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石油化工税收筹划是企业外部控制的必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石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的税收政策是不断修订、补充、完善的,所以为了减少纳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应该对税收进行税收筹划。强大的竞争压力促使石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只有适应了市场需求,做好税收工作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有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此外,税收制度的完善需要石油企业对税收筹划做出大胆尝试。

二、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和经济体制密不可分,税收按照企业调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我国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目前应缴纳的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关税、印花税、石油特别收益金、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制度,但是在还有纳税筹划认识不足、组织结构缺乏、忽视筹划的积极作用、筹划人才匮乏等问题。

三、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策略的选择

石油化工企业税收筹划要实现两个目标: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合法合理纳税,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企业税负最低、涉税风险最小、时间价值最大、经济利益最大等等。税收筹资要从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等四个方面进行。

(一)石油企业国内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策略国内石油企业的筹资方式有三种:债权性筹资、权益性筹资及其他筹资,企业通过自我积累、内部集资和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权益性筹资,也可以向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企业借款、发行债券、集团内关联借款等债权性筹资。纳税筹划渠道的选择应该站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石油企业的投资纳税筹划要以“走出去”为战略出发点,重点放在内部组织形式分公司或子公司选择的筹划上面,分公司不能单独纳税,也不能单独享受税收减、免、退等优惠权利。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空间大,但是间接投资考虑因素较少。筹资、投资效益是在经营阶段获得的,这一阶段包括采购、生产和销售,其中采购环节的纳税筹划在付款之前,取得对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接受托收承付或采取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加快专用发票流动速度。存货计价的纳税筹划首先应该选择明确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等,存货计价方法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利润分配的纳税筹划包括利润总额的纳税筹划、股利分配的纳税筹划,其中利润总额的纳税筹划要在不违背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减轻税收支出,获得更多的净利润。股利分配的纳税筹划要最大程度降低股东税负,保障股东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降低企业税负或延迟纳税。

(二)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纳税筹划策略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筹资纳税筹划可以利用跨国资本弱化筹划,逐步形成“一个全面、三个集中”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设计资本组成结构,杜绝无限制提高债权性筹资比重。组建国际金融公司,提供间接借款,减轻预提税负。投资纳税筹划除了要考虑原料供应、劳动力供给、基础设施、政治、经济等因素外,还应该选择优惠多并签订税收优惠协定的国家投资,多角度考虑选择投资组织形式。生产经营的纳税筹划可以通过专业定价筹划做好纳税筹划工作,比如利用内部交易采取转移定价。或者通过跨国子公司之间以调低的价格交易,减少缴纳关税的基数。跨国服务费用分摊筹划可以讲成本费用中海外分支机构利益相关的应由分支机构承担,增加海外分支机构的税前扣除,跨国经营薪酬筹划可以通过合理发放酬金来帮助员工避税,合理安排海外项目相关雇员不同时点的奖金分摊数额,保证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净收益。他国雇佣管理筹划应该结合他国实际情况,找出可利用的纳税筹划空间,在保证员工雇佣的同时降低企业税负。利润分配的纳税筹划主要通过股息预提税税率、利润汇回时间、分配方式等的选择进行筹划,套用国际税收协定,延时汇回股利时间,以商品代替股利支付,避免母公司和子公司双重征税的风险。

四、结束语

第4篇

1.1等级控制严格。传统管理模式下,石油系统上下的发展方向要求保持一致。因此,与其他业务领域一样,石油系统的值班工作严格遵循着自上而下的高度一体化的等级控制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石油系统内部实行一级管一级的层级管理,下级对上级的值班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上级根据值班信息作出相应的指示和批复,再由同一渠道传递回事件发生所属的具体单位,并加以执行和实施。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内部不允许越级进行信息报送。受制于石油系统内设层级的不同,其值班信息传递的层级数也各异。无论具体情况如何,从总体上看,这种行政隶属的层级关系,都从纵向呈金字塔式进行排列。层级越低的单位,数量越多,单位所面对的风险越直接;层级越高的单位,数量越少,对风险的决策权越大;而处于中间层级的单位,则主要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1.2横向联系少。石油系统内部不仅有不同层级之间的纵向隶属关系,更有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横向的合作关系。相比较严格的纵向等级控制,横向的沟通合作就显得相对脆弱。一方面,等级控制要求在金字塔中,每级部门只对该业务专业线的上级部门负责,汇报的值班信息也仅局限于从该专业领域进行收集、汇总和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该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孤立,使横向沟通基本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出于对可能波及本部门管理疏漏的保护,以及抢夺其他部门所辖业务信息作为“立功”表现的考虑,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特殊的信息博弈。而为了彼此相安无事,横向部门常常选择在非合作形式下的“囚徒困境”模型,对值班中涉及的潜在危险信息都保持沉默。因此,这种“扫清自家门前雪”的管理思维,让横向阻隔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以有限的资源所报送的值班信息,最后可能导致上级决策不科学,执行力较差,甚至耽误了最佳的解决处理时机。1.3人员角色单一。角色概念是企业人员定位工作范畴,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基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对人员、人员对自身的角色都停留在较为单一的岗位工作上。做好本岗位要求的工作,就是对人员角色的完整诠释。而综合性的、关乎企业整体形象的值班工作,则因为企业重视程度够、工作归属不明确、工作责任不清等原因而未被纳入人员角色的“规定动作”内。遇有突发事件,单一角色下的石油销售企业人员就往往因对值班工作流程不熟悉,解决处理经验不足而无从下手。

2公共管理理念渗入的必然性

即使是在民营化大规模推行的浪潮下,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依然是社会公共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大量社会性商品或服务的职责。由此看来,其中的石油销售企业在努力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值班管理制度时,从公共部门的公共管理理念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赋予实践,也就势在必行。2.1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了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反映社会舆情最主要的媒介。通过网络的多种传播形式,信息就可以如爆炸般的速度飞快传播。若沿用传统管理视阙下的信息垄断,把信息密闭压制在企业内部,反而会使失真的企业信息在网络中以讹传讹,形成“蝴蝶效应”。因此,用开放式的视角接纳社会舆论对企业的监督和指导,利用信息网络这把“双刃剑”传播企业发展的正能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17年,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公司主动邀请30余名部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参观油库和加油站,通过他们和随行新闻媒体发声,向社会传达该企业将全面建设智能环保型油库、智慧型加油站的未来发展方向。参观结束后,值班舆情检测数据很快反馈证明:这一次主动出击,在消除社会对石油企业“刻板印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2市场竞争的要求。盘活国有企业的内在活力,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潜能,需要稳步、分类推进条件成熟的国有企业加入市场化竞争行列。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促进国有企业尽快度过僵硬体制下的“破冰期”,最终达到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在成品油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非油销售逐渐成为了石油销售企业的新的增长点。如何打入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石油销售企业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如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借助加油站实体网络和系统内部电商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销售模式。2.3人员角色矛盾日益凸显。为顺应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化的石油销售企业要求其人员,在角色范围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企业员工不仅要完成本岗位既定的具体工作,更要做好如企业安全保卫值班等一系列其他综合性的工作。从单一的角色到复杂的角色群,员工面临的不仅是工作职责的增加,更有不同角色之间产生的利益冲突。私人领域的休息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工作领域的工作量。而这一系列的变化,更因为企业值班补贴或者轮休制度的不完善,而加大矛盾。

3网络模式初见端倪

根据内外部环境情况,近年来,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管理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网络管理模式初见端倪,并日趋成熟。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3.1准扁平化管理结构。传统的等级控制,尽管统一了上下级的决策部署,但是在层级较多的石油系统,信息在一层层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因某层级的利益考虑,对信息的侧重点进行调整,导致信息传递的失真。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扩大管理幅度并压缩管理层级的组织架构,可以分散决策权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下级对上级的依赖,使决策权力的实施更加快捷、有效。在石油销售企业,逐步形成了以应急值守的信息中心、业务指挥、油品协调的运转中心、行政事务的保障中心为一体的准扁平化值班管理结构。每一个中心都是该企业总值班体系中的一个小中枢,保障企业在夜晚、公休日、节假日以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正常运转。3.2横向合作加多。保持沉默毕竟不是企业部门之间处理值班信息的长久之计。潜在危险若置之不理,则可能会爆发更大的生产安全、环保、舆情等方面的灾难,甚至造成社会的舆论动荡。负责任的企业管理者们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非竞争领域下,只有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与交流,才能真正走出“囚徒困境”。要以值班信息的共享作为合作的基础和纽带,形成部门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密切部门之间的联系。2017年爆发的全球网络恶意勒索病毒,对企业的销售与行政办公带来了巨大影响。在某厅局级石油销售公司内部,立即成立了以信息部门为核心,销售、财务能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应急处置工作组,对外会同专业团队,指导部分受感染的加油站进行脱机操作,对内让机关及基层部门进行电脑补丁升级,并通过各专业线系统的反复测试,确保补丁修复工作全面、有效。3.3角色日益复杂化。即使复杂的角色群还不能被大部分企业员工所真正接受,但是参与那些基于命令性下的其他角色(如值班工作)已成必然。附加的人员角色不再是单纯的形式表现,更注重实质性内容的提升。对于值班工作来说,石油销售企业值班人员不再是单纯接听电话、报送信息、简单进行值班记录,而是需要掌握非本行政岗位的常识性知识,各种典型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等,以应对值班工作时来自多方面的诉求。

4结论与建议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值班工作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仅从值班工作来看,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4.1平衡两种结构之间的博弈。从等级控制到准扁平化的结构转变中,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工作改革不能心急,也不能一刀切。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稳固的等级控制模式,可能因为权力的突然分散而不适应,金字塔的顶层塔尖容易“坍塌”。这样一来,可能就和以改革获得企业更大生命力的最初想法背道而驰。办公室作为传统值班管理中的中枢部门和信息的兜底部门,可能因为业务中枢的权力扩大而被架空,导致已经“众人皆知”的专业性值班信息,办公室到最后还蒙在鼓里。4.2横向合作的模式与设备支撑。目前,大部分石油销售企业的值班信息在横向合作上,还是采用电话、微信等非正式的办公渠道进行。这些实时通讯设备可能会泄露公司的重要机密。若能搭建企业内部值班信息平台,使各专业线的值班信息通过系统进行实时分享,则能使信息资源的传播更加安全、有效。另一方面,以传统的、设备落后的值班室来被动搜集值班信息,认为“人在即值班”的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企业值班室,应配备有较为先进的通信工具,处理非工作时间段的各类事务,继而减少人工运行成本。4.3对角色的人为干预。培养负责任的企业员工,不仅需要外界行政命令性的他律来控制,更需要每一位成员把责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准则。即使是在缺乏规则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履行作为企业员工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在企业值班工作中,若能建立公开、透明的值班薪酬补贴或补休假等制度,并把企业员工的值班情况纳入考核,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才能真正激发员工承担企业和谐稳定的责任情感和责任意识。

作者:陈晶 单位: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巧玲,谢永宪,沈蕾.公共管理视阙下政府文件工作效率研究[J].北京档案,2012,(11):18-19.

第5篇

关键词直销企业公共关系营销

从1998年的全面禁止到2001年的承诺开放,再到现在的立法,中国的直销业在经历了一阵混乱之后,又再次面临着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不论直销立法给觊觎中国市场的直销企业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影响,在这里只探讨直销企业所采取的公共关系营销手段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必须给直销这个概念进行界定。香港直销协会给直销所作的定义是:“直销商将商品直接送到顾客家中或工作的地方,为个别顾客或众多顾客详细介绍、示范产品的特点与效能,并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世界直销联盟则将直销定义为:“将产品与服务直接行销给消费者,为一种充满活力、充满生气、迅速扩张的销售管道。”综合上面两种说法,笔者定义为:“以面对面的方式,直接将产品及服务销售给消费者,销售地点通常是在消费者或他人家中、工作场所,或其它有别于永久性零售商店的地点。”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直销的优点在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并可使企业较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中国在1998年对直销进行整顿后,只有10家企业获得直销牌照,并且他们是在采取了“店铺加直销人员”这种经营模式之后,才取得了合法资格。这几家直销企业包括安利、天狮、雅芳、玫琳凯、南方李锦记、仙妮蕾德等。对这些企业所采用过的成功的公关营销方式进行分析,以期给即将进入直销业的其他中国企业做一个借鉴。

1政府公关

1998年,对于不法分子利用直销行为从事犯罪活动的事实,中国政府给予严厉打击,直销企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安利公司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机积极游说,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安利果断实行“店铺销售加雇佣推销员销售”的经营模式。中国政府“投桃报李”,安利成为第一家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直销企业。与国家、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安利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占得了先机。

2公益活动营销,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围绕“营养、运动、健康,有健康才有将来”的品牌理念;坚持“回馈社会、关怀民生”的企业理念,开展各类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2002年,安利(中国)公司面对公众郑重承诺:在未来的5年内,安利(中国)公司要植树100万株,让有安利店铺的地方就有一片安利人培植的树林或认养的绿地。如今,“哪里有安利、哪里就有绿色”的“安利林”多数已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从“安利林”来看,这个创意并不新鲜,每年3月12日就是中国的植树节,全国人民基本都植树的,实在是很普通不过了;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形成了规模,见到了成效,再辅之以正面宣传,就形成了营销传播的“聚合效应”。

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培育并塑造了其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公众企业形象、良好的公民形象,并受到了国家、社团及市民的高度认可。如果这种“新闻式”、“热点式”的无形软性公益活动广告运用得当,不仅仅是抢了市民的眼球,塑造了形象,更带来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3文化营销:诠释品牌内涵,确立权威品牌形象

玫琳凯是第一家获得中国国家外经贸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国内贸易局等官方部门批准的采用雇佣推销员(美容顾问)经营产品模式的专业化妆品直销公司。“全球女性共享的事业”是玫琳凯为之奋斗的理念。玫琳凯与央视《半边天》栏目合作制作了一个系列节目,讲述了各个不同阶层的遭遇了各种不幸的女性,通过“玫琳凯”这份事业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并且创造了精彩人生的故事。《半边天》是中国最早开办的、在女性心中具有相当分量的栏目,玫琳凯通过与它的合作,让我们身边的普通女性朋友现身说法,诠释“全球女性共享的事业”这一品牌内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将这种理念深深印在了每一位独立、自强的女性心中,从而树立了其在女性化妆品领域的权威品牌形象。

4中国直销企业公共关系营销的现状与不足

中国直销企业对于公共关系营销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就政府公关而言,2005年的直销立法过程中,只有少数几家直销企业间断参与,所发挥的影响微乎其微。面对媒体对直销企业的泛妖魔化,所有直销企业更是集体失语,降低了公众对对直销企业的信心。对我国的直销企业而言,通过积极有效的公关活动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生存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对于中国的直销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公关就在于政府公关。行业协会应该如何主动与政府部门深入沟通,又该如何影响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中国的直销业似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对于建立与社会的公共关系而言,如何协调媒体关系、处理新闻危机、投放公益广告、赞助公益活动等,所有这些对大众传媒施加积极影响以建立良好信誉的举措都是中国直销企业必须掌握的技巧。只有通过长期、大量的有效公关活动,才能为中国的直销企业创造和谐的舆论氛围、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5借鉴与启示

5.1借助公益广告,增加公众对公司及产品的信任度

公益广告较之硬性产品广告更具传播优势,公益广告不是以促进产品销售为直接目的,而是以提升企业形象为最终目的,与公共关系的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公共关系比商业广告更具有传播优势:①更能深入人心。尽管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如火如荼,但并不表示消费者对广告的喜爱,相反,消费者是被迫接受而且对广告存在怀疑甚至戒备心理。相比之下,公共关系的亲和力要强得多,可信度要高得多,会在公众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移植到市民的心里;②类型多样,更加主动。广告针对细分的消费群可以制作投其所好的各类型广告,博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求得共鸣。而公共关系除了针对不同消费者开展活动外,还可以以政府、社区、媒体、员工为对象进行诉求,这都是广告很难具有的优势。相比之下,公共关系更加多样和自由;③有更深远的传播效果。广告的目的在于以最少的花费在短时间之内推出产品或者劳务,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而公共关系产生的效力是长期的、深远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要想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需要长期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公关工作;它的目的不在于短期内促进产品销售,而是树立企业形象,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提升顾客的忠诚度。

5.2利用公共关系,维系顾客的消费忠诚

公共关系不仅可以通过活动触摸消费者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求;而且在消费者有疑虑的时候,及时采取危机公关,真诚客观地传达信息,争取目标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打消疑虑,继续维系原有的品牌忠诚,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增强顾客满意度。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必须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多地为其顾客创造价值。顾客获得较多的消费价值才满意,只有满意的顾客才有可能忠诚于某个企业。企业形象是否鲜明独特,能否感染顾客心理,为顾客许可接纳,直接关系到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和对产品的评价,进而影响到顾客能否建立并维系对企业、对产品的忠诚。因而,企业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丰满生动的企业形象,提升品牌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自然地维系了顾客的品牌忠诚。

5.3充分利用“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市场经济经营哲学,实现双赢

“安利(中国)”在中国遭封杀、中国“入世”命运多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为中国入世设置障碍和苛刻条件),这看似毫不相干的两件事,其实有其必然的联系。安利董事长史迪夫·温安洛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支持中国“入世”、并要求给予中国永久性最惠国待遇地位,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创造机会和条件,这就是“先予之”。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重大事件来讲,一个美国财团在国会发表演讲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一个中国的副总理访美公关的作用要大得多;然后就有了中国政府采纳变通办法解除禁令的决定,安利这一措施可谓恰到好处。从另一个侧面上讲,中国政府对安利(中国)的开禁,不完全是一个“市场经济行为”,更是一个“政治行为”。

对欲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公共关系营销,上至政府、下至消费者,一个都不能少,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特别是对那些欲进入非洲、东南亚、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更是如此,这些国家市场经济不发达或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非常严重,搞好公共关系营销,取得政府的支持,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张娅.安利:形象的力量[J].商务周刊,2003(9)

2孟庆强,韩雪.解析品牌个性塑造[J].商场现代化,2004(12)

3郑重.培育顾客忠诚的策略[J].市场周刊,2003(12)

第6篇

工业产品销售论文参考文献:

[1]温权、程时杰、张勇传,销售电价设计的会计成本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93-96.

[2]杨荣华,边际成本理论在电价设计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3(1):37-39.

[3]程瑜、张粒子、李渝,考虑需求价格弹性的销售电价帕累托优化折扣[J].电力系统动化,2003,27(24):10-13,27.

[4]阙光辉,商业电价是否存在“歧视”?——兼论销售电价联动与取消交叉补贴[J].地方电力管理,2004,(2):27-30.

[5]曾鸣、于静冉、王鹤,一种新的大用户进入电力市场购电模式研究[J].华北电力术,2007,(4):26-29.

[6]唐学军,销售电价结构设计与实例计算[J].华中电力,1999(1):60-62,65.

[7]李克宽,翟希蓉,王会中.试谈汽车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统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J].汽车工业研究,2011,13(25)06:32-37.

[8]张甜甜,李小杰.循环经济型工业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4(26)10:72-73.

[9]耿丽娟.试论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行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大学时代论坛,2006,05(09)02:16-17.

工业产品销售论文参考文献:

[1]辛江.如何准确填报工总产值[J].北京统计,2001,(04).

[2]栾景艳,王淑华.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核算的几点认识[].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

[3]马晓轩.工业销售产值指标的计算及检查要点[J].北京统计,2004,(05).

[4]刘永泽主编.会计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P224-225.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3P241.

[6]文兼武.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J].中国统计,2009,(08).

工业产品销售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显志,左建越.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2]王莎,江辉.探析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3]邓明然.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融资新方式[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4]刘晗洁.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对策探析[J].消费导刊,2010年04期.

第7篇

东道国企业的吸收能力影响FDI技术外溢的效果,这已得到诸多学者的普遍认可。Borenszteinetal的研究表明:单纯的FDI流入并不直接导致技术外溢效应,FDI是否能促进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进步,从而最终推动经济增长还取决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如何。Borenszteinetal首次运用人力资本作为吸收能力的指标将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具体量化,其研究结果表明FDI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相结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FDI的技术外溢作用存在“临界水平”,即只有当东道国人力资本存量足够丰裕时,东道国才能吸收FDI的技术外溢。Olfsdotter(1998)认为除了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存量之外,经济开放度、政府政策、人口增长率、基础设施状况乃至行政效率、知识产权保护度等因素同样起着重要作用。Alfaroetal(2000)则认为东道国的金融市场效率是影响其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Markusen&Vanables(1998)用具有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与东道国内部门的链接效应(LinkageEffect)来考察东道国的吸收能力。Kinoshita(2000)将研发的作用分为两部分:一是研发的创新作用;二是研发的学习效应,即东道国国内研发的增加将提高国内企业对FDI技术的吸收效果。

我国学者赖明勇、包群、阳小晓(2002)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众多因素中,人力资本存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丰裕度决定了对FDI的技术扩散效应的吸收程度。张斌盛、唐海燕(2006)选取留学回国率和外资就业率作为人力资本流量的指标,与传统的人力资本存量指标一起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DI和人力资本相结合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留学回国率以及外资就业率与FDI的结合,其正效应更为显著。

2我国机械工业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制约分析

(1)我国机械工业研发经费不足,技术基础薄弱,制约了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国际上一般认为,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达2%时,企业才可能维持生存,而达到5%时才有竞争力。比较而言,我国机械工业行业许多内资企业还未达到2%的水平,与跨国公司存在巨大差距。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优势的来源,也会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供应商之间建立关联而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我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技术吸收能力,还需要进行较大的投资,这只有一些大型企业才能做到。而我国机械工业中尽管有些国有企业规模很大,但是,真正能够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企业还屈指可数。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多数企业经营规模小,未能形成一批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大批专业化协作配套厂。而且生产的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如我国国产金属切削机床中,数控机床仅占2.8%,而日本1987年已达30%,德国1990年达54%。我国一些机械产品的质量标准总体上低于发达国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基础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供应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中低档机械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积压严重。由于我国机械工业中间产品生产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在所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性能、质量稳定性和多样性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的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跨国公司难以与之建立起后向联系。而且我国企业在技术及管理水平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大,双方难以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跨国公司觉得培植当地供应商的成本太高,从而选择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而跨国公司如果与我国企业之间的联系微弱,其中间产品来源于国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只是充当了一个组装中心的功能,那么就很难对我国经济产生技术溢出。

(2)我国机械工业人力资本水平低对FDI技术外溢吸收的制约。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组成联合调查组于2005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机械行业高级技工所占比例小且年龄结构老化。据对87家机械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统计,生产工人中,高级技师和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无等级工分别占工人总数的2.26%、13.54%、31.77%、34.34%和18.09%。87家企业中,中级工、初级工、无等级工所占比例达84.2%。这与工业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从调查情况看,高技能人才奇缺,后继无人严重。以调查的企业数据为例,高级技师仅占工人总数的0.26%,技师占2%。而且近70%的中级工、初级工(不含无等级工)只有中等以下文化程度,这种素质状况远不能适应高、新、精设备对操作工的需要。高级人才、技术人员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到外资企业对我国机械工业的技术转移和扩散。跨国公司子公司需要在东道国雇佣熟练劳动力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如果当地劳动力素质与跨国公司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会加大跨国公司的进入成本。因此,由于人力资本的限制,我国难以吸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跨国公司进入,同时也不能有效吸收跨国公司扩散的技术。(3)政策、体制不完善也影响到FDI对我国机械工业技术外溢的大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我国机械工业比较分散,开发能力建设上过多注重行业研究所研究能力的提高,每个产品都有归口研究所,产品开发主要依靠研究所,而没有重点把产品开发能力放在企业进行。同时,对于大量尚不具备建立开发中心能力的中、小企业,政府未能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力量,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起技术开发支撑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进入跨国公司全球分工体系的企业既得不到科技资源,也难觅技术支持和帮助,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不到有力的竞争。这样,技术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也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技术外溢的步伐就会相应放慢。第二,通过FDI引进技术的管理体制上还不完善。未能很好地组织各设计、制造、施工、使用等单位和产、学、研各方面力量进行协同攻关,加之缺乏支持机械装备国产化的激励政策,致使许多引进项目消化吸收缓慢,国产化程度低,发挥作用有限。就已引进的技术看,从图纸资料的翻译、转移到投入批量生产,一般要用三年以上时间,大型复杂装备的消化周期还要拉长。第三,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人员流动是产生FDI技术外溢的重要途径。在跨国公司的高薪诱导下,大批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流向外资企业,却很少看到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回流到国有企业。在人才流动方面,主要是在外资企业之间流动。人员流动带来技术溢出也包括跨国公司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离开跨国公司后自己创业。这需要国内存在较为健全、完善的金融与资本市场,但从现在的情况看个人创业的困难较大,特别在融资渠道方面还不够通畅,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尚显不足。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使得外资企业更加注重对技术的严格保密,也不能更有效地发挥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在技术上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的新产品贡献率52%,我国仅为5.9%。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产品少,克隆产品较多。这样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还容易遭到侵权指控。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技术,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中国不久前自行研制的“CM1海豚”磁悬浮列车还没有试运行,就被德国一些媒体和企业指责为“抄袭了德国磁悬浮技术”。

3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促进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对策

首先,加强机械工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实际,积极支持和指导企业对各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对各工种岗位技能工人的培养,通过继续教育、技术比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方式,加快提高技能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确实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入股、技术参与分配的政策,鼓励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应用高新技术提高传统机械产品的技术水平。

其次,努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技术创新机制。我国机械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已掌握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并整合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利用产业集群的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为依托,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对机械行业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重点项目的研究和重点产品的技术升级、以及产品前沿性的研究和攻关,形成三者互相合作、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研发成果共享的创新局面。这样不但会使创新能力增强,而且还可以加快新技术的扩散,可以使机械工业生产力总体水平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提高。

再次,增加我国企业研发投入。要解决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首先应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只有实力提高了,才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活动中。同时,政府也应有辅助投资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在有关机械工业的科技计划中,增加创新技术研发的比重以及重大技术机械装备国产化专项基金的预算。在原行业技术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可重组成立国家产业技术基金,重点用于支持共性、基础性、关键性和竞争技术的研发。另外,要健全、完善金融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渠道。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科技信贷业务,扩大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科技投入。

摘要: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影响FDI技术外溢的重要因素,主要分析我国机械工业在人力资本、技术基础等方面的技术吸收能力对FDI技术外溢的制约情况,提出增强技术吸收能力、促进我国机械工业FDI技术外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FDI;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外溢;机械工业

参考文献

[1]赖明勇,包群,阳小晓.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吸收能力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2,(3):45-50.

第8篇

长期以来,很多专业教师在上手工课时,往往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忽视结合社会需求明晰教学目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着向学前教育机构输送合格师资的重任,相关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需结合幼儿园现实需求,以促进学生专业化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手工制作”这一课程,在开课之前,我走访了南宁、钦州几家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并对一些之前在我院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幼儿园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就我院开设的手工课程教学情况与幼儿园实际需求进行访谈。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了“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目标:(1)掌握不同阶段幼儿生理、心理及思维发展规律;(2)能根据需要制作玩教具;(3)能按要求进行环境创设;(4)能上好幼儿园手工课。在此基础上,我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课时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2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在教师教育专业化背景下,教学内容应同时兼顾当前学习和未来教学要求的特点,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为使学生掌握更为实际和适用的职业技能,我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调研结果,选取泥塑、折纸、剪纸、布艺、拼贴画、废旧物品做教玩具、果蔬造型、种子贴画、树叶粘贴画、手指画等项目作为“手工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我采纳多位幼儿园老师的建议,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特性,在该项目下制定详细的子项目,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以保证整学期的教学有章可循,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

3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参与式、探究性学习

3.1理论讲授先行,让学生掌握手工课学习的意义及要求

传统的手工课教学重视技能技巧训练,忽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建构。然而专业化的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指导教学实践。为此,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我安排六个课时就“手工制作”课程学习的意义及手工制作基本原则、注意事项、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等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几个课时的探讨,学生深切意识到“手工制作”这门课程对他们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端正了学习这门课的态度;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制作玩教具、进行环境创设时在材料选择及制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要求,这为接下来的手工制作训练打好基础。

3.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手工课的兴趣,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玩教具之前,让学生欣赏我课前制作的作品和往届学生及幼儿园制作的作品,并分析作品的优缺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网上收集相关主题的视频、图片,直观、唯美的画面及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这进一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创造性制作玩教具奠定了基础。

3.3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授课方式

传统的手工课程教学中,以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技法与模仿作品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及生活背景、忽视手工制作的地域特殊性及学生的实践训练,使学习与现实脱离关系,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针对这一问题,在授课方式上,根据不同内容主题采用教师传授与“小先生制”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如与学生相比,泥塑、剪纸项目是我的强项,在要求学生针对该主题进行作品制作时,我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对该主题相关的历史、制作技巧及要求等内容进行讲解示范,并进行随堂指导。而有些主题如利用各种贝壳制作玩教具中,因我们学院地处沿海地区,很多学生从小在沿海地区长大,对各种贝壳种类非常熟悉,也见识过很多由贝壳制作的手工艺品。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把该主题的指导老师角色交给这些自告奋勇的学生,由他们组织小组成员搜集相关材料,并结合制作的玩教具必须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及环境创设的要求制作出多样化的作品。教师角色的双重转换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4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以个人、小组相结合方式完成

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手工课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注重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他们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创设有利条件。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授、相关知识经验拓展及制作技巧演示结束之后,基于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要求,按照不同的主题要求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完成作业。针对较简单,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主题则要求个人完成,如泥塑等。某些手工制作有困难且不易达到效果的主题,如结合幼儿园教学要求用贝壳装饰主题墙,要求学生组建团队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具备互相学习,共同合作的能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完成的作业作品必须具备创新性的要求,也使学生主动探索、发散思维,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3.5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开展手工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教师教学技能被视为与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等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相并列的“专业技能”。④幼儿园教师最根本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根据课前对已毕业的学生走访了解到,很多学生手工课理论知识、技能掌握很好,但是在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教学活动时,未达预定效果。其原因主要是我们之前的手工教学安排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组织教学能力训练的培养。为此,我把每一个学生必须到学校附属幼儿园组织一次手工教学活动作为整个学期教学计划重要一环节。在学生到幼儿园组织手工教学活动前,组织学生编写幼儿园手工活动设计教案,严把教案设计关,落实课前试讲制度,全程参与学生组织手工教学活动过程,并请幼儿园老师协助点评、指导。学生通过亲自组织幼儿园手工教学的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3.6举办手工作品展,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互动交流

成果展示是以美术课程为核心的手工制作课程的一个很好的形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成果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在手工课程开课之初,明确告知学生在将近期末之时将面向全校举办手工作品展,届时将分两个展区,一个是平时课堂作业展区;另一个是参赛作品展区,学生个人设计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的玩教具参赛,由专业老师组成的评委团对学生作品进行打分,分出一二三等奖,并予以奖励。手工作品展成为让学校其他专业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平台,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平台。

4结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要求,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

第9篇

关键词:效果图;表现技能;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电脑技能

工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注重培养的是逻辑思维,因此养成了理性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思维构成都比较冷静、条理化。缺乏艺术学科所要求的形象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够,求新求异的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由于相对缺乏的美学知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欠缺的、不全面的,因此需要在低年级增补开设美术类基础课程,并随后开设效果图表现课程,以期能够达到通过手绘自如表现设计,提升美学修养,培养对形态的审美把握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特别是效果图课程实质上承载着专业基础课与产品设计专业课程的所有内涵。它是工业设计交流的语言,是传递设计思想的工具。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表现技能,而实际应该是一们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不能将其仅仅作为一门简单的技能课程来对待。

一、手绘效果图教学不只是单纯的表现技能训练

工业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一般来说,其教学的目的主要也是为实践服务的。效果图在工业设计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这是直接影响其在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的问题。工业设计是依据市场需求对工业产品进行预想的开发设计。它是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对消费者的分析,对预想的工业产品从形态、色彩、材料、构造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设计,使产品既具有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具有审美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理想的工业设计使产品最终能实现人--产品--环境的协调。生产的投入是巨大的,在产品投入生产之前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修改,效果图就肩负着最初的这种评价重任(后期的评价还有模型、样机、虚拟现实等),所以效果图就应该具有能充分体现出新产品的设计理念的效用,体现出新产品在使用功能上的创新性和在满足精神功能上的审美性。那么效果图就不单纯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也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如何能让效果图教学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服务,奠定学生作为未来设计师应具有的良好的素质基础才应该是教学的目的。效果图既体现着设计者对产品的感性形象思维,同时也反映着设计者理性的逻辑思维,他承载着产品的审美主体角色,也肩负着形态创造、工程分析乃至市场前景的重任。传统的手绘效果图教学训练中只强调了准确的造型能力,甚至还只是停留在对已有产品的一种模仿,显然是不够的。在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应该扩展眼、脑、手及其相互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力以及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的具体运用。眼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产品的视觉形象思维能力,即培养视觉的认识能力、辨别判断能力以及对产品信息的敏锐感受能力和对产品形态审美特征的把握能力;手的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的表现操作能力,即培养对技能的掌握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对视觉信息的传达能力;脑的训练既要培养对产品的分析、理解和富于理智的认知能力,又要培养感性的直观感受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手绘效果图教学是通过培养学生运用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达到对产品形态的直观感受能力、造型分析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准确描绘能力的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在效果图教学中还要强调对与产品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尽量让学生多接触外界相关的信息资源,无论在表现和内容上的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特别是前卫的相关时尚设计都可以扩展设计的思维,这样在在效果图教学中才能贯穿良好的素质基础的训练。

二、手绘效果图教学中创新、审美能力的培养

1、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精神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当代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一大特点。设计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仅仅只满足于做一位制图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这是设计教学的基本目的。在效果图的教学训练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技能表现层面,要在技能练习中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设计手绘草图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这种图示思维的方式本来就具有创造思维的特点。

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

图示思维方式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的交互过程,其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维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抽象的思维活动通过图形使之延伸到可视的纸面等媒介上、并逐渐具体化,从而能够通过视觉图形很直观的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点。正著名画家德加所说:“SKETCH”是一种发现行为。徒手草图是运用图示的形式来发现思维的活动,即是用图示来发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一步。在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运用徒手草图的方式,把一些模糊的、不确定的想法从抽象的头脑思维中延伸出来,将其图示化,这样便于在最初的发散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中通过图示这种直观的形象来发现问题,敏锐的把设计过程中随机的、偶发的灵感抓住,捕捉具有创新的思维火花,一步一步再实现对设计要求的不断趋近。“这样一些绘画式的再现,是抽象思维活动的适宜的工具,因而能把它们代表的那些思维活动的某些方面展示出来”(鲁道夫·阿恩海姆语)。而且设计徒手草图的随意性、自由性、不确定性也很符合设计初级构思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在创造意味浓厚的构思阶段不能象操作电脑一样,保持精确的数据概念,不能够用明确和肯定的点、线、面来图示,而是要有思维的余地,要有想象的空间,让模糊的概念通过不确定的图示相互之间产生火花的碰撞,从而捕捉到新的灵感,创造出意想之外的新的概念来。

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来讲,手绘效果草图训练理论上讲可以界定为两个阶段(实践中这两个阶段是相互穿插而形成螺旋式的上升趋势)。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对产品造型的基本表现能力,这也是图示思维的介入点,使工科学生从习惯性的逻辑思维转向设计性的图示思维。通过对产品形态的分析研究与再现,训练学生如何通过图形来真实地反映视觉形态,并将这视觉形态通过手眼的协调转化为二维画面的能力。通过反复的对形象的观察、分析、记忆、加工、勾画,训练眼、脑、手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达到图示再现的目的。这是图示思维的基础,是基本的技能,也是设计的基础。而另一方面,针对设计专业来说,大量对现成的具体对象的描绘可能反而会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专业进行效果草图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能力,作为后一阶段,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进一步发展到创造造型的能力,是对形态创造这一基本设计理念的导入,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扫除技能和思维上的障碍。头脑里的思维通过手的自由勾画,显现在纸面上,利用这种图示的方式帮助发现问题,而所勾画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作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具体再完善。可见,手绘设计草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考方式,是通过视觉思维帮助训练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不应该太在乎于画面效果,而注重于观察、发现、思索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手绘设计草图的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及发现问题,以及培养学生运用视觉思维的方法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2、手绘效果图训练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徒手效果图训练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美感的把握。效果图的目的在于充分的表达预想设计的产品,是设计者向外传递自己的设计思想的桥梁。工业设计要求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性精神需求,特别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人们对于产品的审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设计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设计美感。效果图上反映产品的设计美感包括造型美、色彩美和材质美等几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表现图画面本身的构图审美了,也应该作为效果图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训练,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来讲,其接受审美训练的时间可能就不够,而如果能在训练技能时注重一些美感的训练,可以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比如素描、色彩、构成等),在潜然默化中提高对设计美感的把握。而且在画面的构图中,产品的设计美感也是构成设计画面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两者在效果图中就已经相互融合在一起了。因此效果图的训练中可以贯穿提高设计者的综合审美能力的内容。

在训练中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处理,画面的用色、布局、整体氛围;注重产品的美感形式,线条的曲直,线与线、面与面的交接、转折关系,产品整体氛围的营造等。在训练的临摹阶段应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形式感好,美感强,有设计意味的作品来练习,用审美的眼光来分析这些好的设计是如何通过点、线、面,形、色、质来表达的。例如对形式美感的把握应用均衡、对称、对比、协调、呼应、渐变、韵律、节奏等的处理方法;将产品分成几个视图来平面化,在平面化的视图上运用形式美原则来处理造型,在此基础上再分析产品的空间关系,处理好构成产品的各元素空间构成是否协调具有美感。更重要的是要去感受,效果图的训练应该提高我们对美的敏锐的感觉能力,作业练习时自己的作品会不会令自己感动是不应该忽视的,只有感动了自己才可能去感动别人,才能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我们临摹只是为了学习,但并不能成为目的,更多的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去感受美,发现美,捕捉美再运用到具体的训练中,这才是新鲜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才能真正启发我们的设计原创力。

三、关于计算机与手绘技能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迅速普及。各高校纷纷利用计算机来从事设计教学,电脑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也能够帮助设计师从许多烦琐的具体制作中解放出来,在设计制作方式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电脑不是“一切”,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包含的是一种精确的理性的逻辑思维,与设计要求的感性的美学思维是不一样的。它还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从事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高科技手段。并且从技术层面讲,电脑也还没有发展到徒手这般的自由和灵活,而设计手绘草图通过训练脑—眼—手—图形快速的互动,可以抓住嘘间的思维灵感,而创造的火花有时是寻间即逝的,等到用电脑来表达时思维的火花已经流失。“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勒?柯布西埃语)。电脑还做不到这一切。手绘是设计师创意来源的一部分.也是设计师和设计师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在现阶段,电脑和手绘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只是在不同阶段的两个工具。对于一个设计,手绘在前期的构思阶段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到后期的精确表现就可以依靠计算机了。

有个设计师说的一段话很直观的说明了手绘和电脑在设计中的关系。“当我在电脑前呆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拿起我的速写本,乱画。无论在哪,等车,排队,无聊的时候,......我总把我天马行空的思绪搬到本子上。然后在又回到电脑前......”

中国著名设计教育家张福昌教授有感于此曾指出,“要处理好现代手段和基本功的关系(这里的基本功指的就是扎实的手绘能力)。国外已有办全部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设计专业。无可置疑,计算机是很重要的设计工具;但是无论计算机如何先进,尚不能代替人的创造和感觉。因此,在掌握计算机以前,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会有碍于创造和感性的训练。”计算机也只是一种工具,就如同传统的笔和纸。在计算机还不能达到如同纸和笔一样的随心所欲,自由表达的时候,徒手的效果图训练还是不可或缺的。实践也证明,出色的手绘草图能力是国内外许多优秀设计师成功的必备条件。

参考文献:

[1]周至禹、谭平著,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第10篇

(一)实现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实现合理的组织结构形式能够使其实施合理的税收筹划。一般情况下,集团式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这是因为基于集团组织模式下的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平衡子公司税负,实现各子公司的税后筹划,进而将集团内部的收益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降低集团本身的税负,在实现有效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满足集团整体上对资金的需求。

(二)实现合理的收入确定

建筑施工企业的收入关系到了其应缴纳的税额,进而就影响到了企业利润额,最终对企业所得税的汇算产生影响。在当前施工企业中,其收入的计算可依据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其完工量来确定,而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一般情况下所需要的工期都很长,因此,在符合税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工程结算收入进行合理的确认,进而通过确认时间段的延长,使自身能够获得纳税合理延迟期间的无息资金,从而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真正的实现税收筹划的意义。

(三)实现合理的会计科目设置

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其财务工作中无法避免出现很多缺少使用明细支撑的费用,这就给所得税汇算带来了障碍,从而就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税收筹划的作用。如果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中,没有实现对自身所得税科目的详细设置,这样就会导致会计报表中的各项列支费用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支出,进而使所得税税前扣除部分减少,这就直接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负担。而避免以上情况发生的方法为: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自身要在合理安排资金的同时尽最大程度减少资金的支出;另一方面,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实现对会计科目明细的合理设置,从而将企业自身的各项费用支出等情况记录详细且周全,在实现对各项费用有效调整的基础上,就能够实现合法避税,进而就降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负。

二、建筑施工企业构建合理税收筹划类型的途径

(一)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实现合理税收筹划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控,降低企业税负压力,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基于税法的相应规定,在不违反税法规定的基础上,可以将企业各项损失与成本费用最大化的列支出来,进而在降低自身利润的基础上,合法的降低自身所承担的税负。而要想实现以上这一点,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强化限额控制,以避免因超出限额而影响到税收筹划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有效税收筹划的另一有效方式为合理采用存货计价方法,比如:当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时,施工企业需要采用后进先出的计价方法,这样就能够通过销售成本的增加来实现对所得税税额的降低,实现降低赋税压力的目的;如果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选择先进后出的方法来实现降低赋税的目的,从而帮助企业更好的规避市场风险,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承包方方式上实现合理税收筹划的途径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承包方式的选择上通常为半包或者全包,半包方式指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只承包工程但不承包建筑材料,全包就是既包工程也包施工材料。但是,当前的税收法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纳税的相关规定是:无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选择全包还是半包,都要按照全包的方式进行缴税。也就是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自身的营业额进行全额缴税,但是,相较半包的方式而言,选择全包的承包方式会给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承包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应最大程度的向业主争取建设项目的全包,从而才能在合法的范围内实现赋税的有效降低,进而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选择全包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要想通过全包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实现对施工的有效管理,包括工程施工的进度、工期、施工材料等,从而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工期的基础上,实现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进而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合同方面实现有效税收筹划的途径

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都是以合同的方式来实现对建设项目的承包的,但是,当前的经济合同存在着很对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不利的内容,进而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税负。针对这一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对经济合同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合同的有效筹划,这对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也是实现合理税收筹划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这就要求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对于合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将能够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各项条款找出,抓住要点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从而避免因合同的不合理所带来的税收问题,实现对企业税收的全面的筹划,进而降低税负,强化对成本的控制,以实现利益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比如:在经济合同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注重对承包方式的分析、对于材料费用与施工费用的具体规定等,这些都关系到了工程的成本投入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三、结束语

第11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案

1.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弊端

1.1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而我国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均不够重视。

1.2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

1.3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2.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各高校的创新教育内容通常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技能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培养等四个方面。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的内容有:

2.1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土壤。

2.2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但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因而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2.3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3.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定位与规划

首先得明确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定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获得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考能力、活动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以及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等都是不可或缺且极为重要的。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具体规划上,要以开启心智,激发兴趣为基本导向,搭建起案例分析、情境模拟、沙盘演练、岗位实习、竞赛等构成的实践平台;教师要积极申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改革课题,不断更新和完善实验环境,整合实践教学体系;调动一切力量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编写与培养目标相吻合的特色实验教材,定制必要的教具,开发新型模拟实训项目等。

4.工科院校中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导向下的实践教学方案设计

4.1实践教学体系特色化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在专业课程、专业实习中不同程度地安排网络技术、工具软件如Excel、SPSS、Mindmanager在管理中应用的内容以及团队管理软件、工作计划安排软件等的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等综合性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性课程。

“管理与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工科性院校的背景,借助诸如通信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专业的师资,开设技术普及性实践课程,如图像处理技术、音响技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页设计及HTML语言、计算机DIY实践、电子产品制作工艺等。

“通用与特定相结合”——即通用管理能力训练与特定管理能力训练相结合。通用管理能力训练包括管理技能开发训练等实验课以及专业实习I等;特定管理能力训练,即指具体的某个管理领域的能力。又分为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专项训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训、销售模拟实训、证券炒作模拟实训等;综合训练包括工商企业管理实训模拟训练、ERP沙盘实战模拟训练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4.2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化

为此,构建立体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较为有效的途径。譬如,一方面构建起由“教师、专家、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共享知识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则是由“情境体验、沙盘演练、软件模拟、顶岗实习、竞赛、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构建起实践平台,从而使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理论与实践密切配合,相互融合,相互推进。超级秘书网

4.3实践教学内容职业化

适当调整、完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谋求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资格证书”认定的要求对接。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的“通用管理能力认证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有“管理学”、“管理技能开发训练”等;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国市场学会”推出的“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有“市场营销管理”和“销售实务”等课程;与信息产业部和用友软件联合颁发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对接的实验课主要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ERP系统应用实训”等课程。为实现对接,此类实践课程的开出及更新是十分必要的。

第12篇

一、伦理守则的含义

(一)伦理守则的概念

伦理守则是指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通常是由专业共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定的,并要求该专业的所有人员遵照执行,它是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道德、法律上的约束。如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

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进程,对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应以该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该职业的特殊性的考察为基础,围绕专业价值观的建构和职业伦理守则制定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伦理守则必须与价值观协调一致。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体现的伦理责任,如保密性、隐私、服务对象自决、对机构的忠诚等,无一不是对价值观的诠释。

(二)伦理守则的功能

任何一个职业在其职业化过程中都面临着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伦理守则作为价值观的书面条文体现,其所表达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对工作者以及专业本身的影响颇深。伦理守则既是进行职业区分的首要标志,也是衡量职业行为的首要标准,更是衡量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特点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者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主要包括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工作规范四个部分,作为中国第一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涵盖了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多方面的伦理关系

从具体内容来看,守则基本涵盖了社工作者对待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对待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对待专业的伦理责任、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等方面的要求,涵盖面较广。

(二)体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价值观方面,守则既体现了尊重、理解等社会工作共同理念,也突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中国社会工作理念的独特方面。

(三)既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的政治特色

伦理标准方面,守则既有“努力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技能”等专业上的要求,又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向群众学习、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要求。

三、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发展,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未能充分体现社会工作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守则是灵魂的体现方式,因此,守则应该体现出具体的核心价值。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实践,要符合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习俗规范。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格意义上是一种舶来品,需要对价值观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所以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厘清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完善守则时充分考虑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守则的相关条文中指出了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比如清正廉洁,不;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同时也提到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这一理念,虽然其体现了对专业价值观的关注,但未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探讨。

(二)内容过于笼统,不利于实践操作

守则是社会工作者实践的重要依据,是指引社会工作者服务他人的行为规范。分析《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可以看出:其从各方面都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何规范自己的伦理观念,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都有明确的指引,可操作性强,同时涉及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的伦理守则。相比较,守则的伦理标准则显得过于单薄。如在“职业道德”部分中第五条提到“树立正确的服务的目标,以关怀的态度,为工作对象困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务”,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正确的目标?如何面对解决问题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伦理困境、结案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等,这些都是需要具体说明而没有明确的条文。我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很多条文都是原则性甚至口号性的表述,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三)专业法律责任体现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涉及的多是道德层面,缺乏从法律责任规范方面来约束和引导社会工作者,难以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管。伦理守则应兼顾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伦理守则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情感价值观和客观理性方面指引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活动。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基本都有对社会工作者的法律约束条例。如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在涉及隐私保密方面,除了道德约束外,明确指出社会工作者所应遵守的法律责任,守则“1.07隐私与保密”多处提到了有关法律约束方面的条文,如1.07(b)中提到“社会工作者若要公开这些保密的信息,必须经过案主确切的同意,或是经过合法授权的案主人同意”,1.07(j)中提到“在诉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仍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护案主的机密”。同时,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者违反守则规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守则中提到“违反本守则的标准并不自动表示应承担法律责任或违法,只有经过法律与司法诉讼程序才能判定”。我国应借鉴美国在明确责权方面的条文,只有明确专业关系中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执行问题,操作的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四、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完善与发展

根据上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问题的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需要完善的方面还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尽早明确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立足于一整套核心价值。这些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历史、为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工作独特的目标与发展实现的基础。明确的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活动,对社会工作者解决在助人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明确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可以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进行综合考虑。

社会主义是我国各行业应共同遵守的制度价值。社会工作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与理念相吻合。因此,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应该作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如此一来,既能够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能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此外,在遵守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践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二)细化伦理守则的内容

由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内容过于笼统,导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受助者时没有具体的条文可依,只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明晰的伦理守则,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据可依。

化伦理守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待案主的伦理责任方面,对案主的承诺、案主自决、案主的知情同意、性关系、服务的付费、服务的终止等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涉及利益冲突、隐私与保密方面也要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述:对同事的尊重、向同事咨询、学科间的合作、转介服务、同事能力不足时应如何做等。

3.对待机构的伦理责任方面,首先,个人要有督导和咨询的能力以及在为他人提供督导和咨询时应注意哪些内容,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说明;其次,在对雇主的承诺、劳资争议等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完善。

4.对待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方面,社会工作者个人的能力、个人问题对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者个人措辞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制定和补充。

5.对待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方面,需要对专业的使命和承诺进行概述,在评估和研究方面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如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评估和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6.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方面,对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进行具体化,如增强社会福利、促进公共参与、应对公共紧急事件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等都需要加以解释。

(三)明确责权,加强监管机制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涉及的多是道德方面的约束,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伦理守则没有法律的约束会存在许多漏洞,比如,社会工作者在没有经过服务对象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泄露服务对象的秘密,损害了服务对象的权益。此时,若伦理守则中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就不利于实现社会工作中“维护受助者权利”这一基本目标。在制定相关责权条例的时候可以寻求政府法律部门的帮助,只有社会工作界和法律部门协同努力,才能确保伦理守则的严谨性。这样既不失对社会工作者道德方面的约束,又可以对其职业行为进行法律规范。

明确责权的同时也要完善监管机制,监管机制的完善能进一步使社会工作者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可以从建立部门和制定条文两个方面入手。伦理守则中可以加入有关对社会工作者行为的监管事项,如由谁监管、监管的程序等。设定监管部门则需要政府和社会工作界共同参与。

第13篇

 

1.收获方面

 

我院首届学术论文大赛活动让师生收获颇丰、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收获。①知识方面:让学生们加深了对营销理论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梳理了曾经学过的书本上的营销理论知识;自学了一些新的学界与业界营销理论知识;初步学习了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学习了摘要、关键词等内容的英文翻译知识,学习了WORD软件排版的相关知识;学习了市场调研相关的系列知识等。②能力方面:使学生们提高了文献资料的查阅能力,提升了发现学界与业界营销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际的市场调查能力,提高了论文撰写各环节、各方面的系列能力等。

 

(2)其他深层方面收获。学生们敢于突破自己、敢于接受挑战,发现了任何人事物(或其成分)皆有意义与价值,明白了团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了与导师的交流与沟通;认识到了再复杂的事物最终都可以分解为一件件简单的小事,而认真干好任何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至少作为一种训练),同时认认真真、保质保量的干好任何一件小事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也认识到了只有平心静气才能干好任何一件小事,也只有在潜心静气中才能收获真切的感受。

 

(3)教师的收获。首先,作为评委身份教师们要更进一步要求自己,必须要快速掌握一套评价人事物价值体系、指标体系的方法技巧,最终确保自己所下的评价结论客观、科学、合理、公正、高效。其次,教师们对于自己要评阅的文章,必然会发现一些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薄弱环节,那就必须设法充电并迅速弥补。最后,就研究与论文写作方面,教师们还得要下苦功夫,尽快掌握和精通营销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技巧。

 

2.不足方面

 

如前所述,我院首届营销专业学术论文大赛,对于向有关领导、社会各方展示我们的办学能力、办学风格与特色,对于参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等而言,其价值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标志意义。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在此笔者也客观分析了本次活动存在的一些瑕疵,力争在下一届该类活动举行时更富成效、更能产生积极影响。总体上本次活动的瑕疵有如下三个方面。

 

(1)学生参与的热情尚未广泛、深入地激发出来。本次活动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大部分的同学不热心、不关心或不知晓,就是参与的同学也有部分纯属敷衍了事,没有对该项活动的重要性形成深刻的认识,导致在各环节的工作方面大打折扣,没有真正实现本学术论文大赛良好的初衷。

 

(2)教师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于我专业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而参与本活动的学生论文篇数又多,因此教师们指导、评阅参赛论文的任务较重,大家不得不牺牲周末时间,平时的空余时间也几乎用尽,纵然大家也深知本活动是最能体现我院省级营销专业建设的特色之一,也深知其意义的深远和要害。

 

(3)活动安排的时间不太合理,需进一步优化。本次活动与我专业另一个综合案例分析大赛活动安排的时间有交集冲突,且都安排得相当紧凑,使得大部分同学都深感时间紧张不够用,尤其是两大活动都参与的同学们更是苦不堪言,这无疑会极大影响到他们最终成果的完成质量。

 

3.建议方面

 

就上述三方面的主要问题,笔者设想的简要建议如下。

 

(1)做足宣传、加大奖励面与奖励力度,全方位深层次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具体宣传方面可请专业建设负责人、活动主办组织者(如院学生会、辅导员团队等)展开形式多样的诸如讲座、海报、条幅、QQ群通知、学院学校网站宣传等工作,力争把本活动的重要性意义价值、操作方法、论文的质量数量格式要求等讲清楚、讲明白,消除同学们的畏难情绪,力争让更多的营销专业同学或相关专业(如工管、甚至工科等)的同学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奖金、学分绩点等方面下足功夫,力争得到学院、学校相关领导与部门或社会企业单位等的大力赞助与支持。

 

(2)对于教师积极性提高的问题。对于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本活动的工作,建议学院、学校承认将我们的工作量,进入教师们大家平时的业绩档案,作为年末考核或今后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或专门为之进行立项,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以专业负责人作为项目管理者,本着精干、高效、优质等原则展开项目具体的管理工作,在不影响总体公平与和谐的前提下,重奖贡献重大的项目组成员,并以之激励大家开展此类工作的积极性,并切实产生出一些有分量、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3)关于活动安排的时间优化问题。建议将两大活动按学期分开举行:春季学期举办论文大赛,1个月的周期稳定不变;秋季学期进行案例分析大赛,时间延长为1个月并稳定不变。

第1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 抄核收管理 问题 解决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13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资源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参与。广大的电力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正常需要,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的抄核收管理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完善。分析电力企业内部关于抄核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对电力企业抄核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创新性的建议对于保证供电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有建设性的帮助。

1 供电企业抄核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1 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企业用电管理制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弊端,由于用户过多,制定的一系列制度政策不能满足大多数的要求,在抄表、核算和收费的过程中,我国的供电模式存在弊端,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进程。这种管理的制度与方法需要创新,通常很难去适应用户的需求,在另一方面,用户对用电管理制度不熟知,缺少管理力度。

1.2 查核收复核过程存在差错

查核收过程中的复核工作是整个电费收缴过程的最后一步,这个环节的工作是对前期工作的审核与确定,对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环节侧重于审核,经常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数据审核不到位,参与抄核收审核的工作人员精力有限,再加上工作量大,经常会出现审核、核算方面的错误,不能及时发现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单据审核不清,现在的供电企业内部的抄核收工作都是通过网络等新型方式结算,越来越少有人工的参与。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供电企业收到或开具的单据形式上变得繁琐,单据上的内容和数字很容易在审核阶段出现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1.3 电费回收过程存在缺陷

简单来说,电费回收过程存在的缺陷在于无法及时将电费收缴,在供电企业内部形成一定的应收款,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广大的电力企业采用预收电费的形式来进行弥补,根据预期的电力使用情况预先缴纳电费。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这种前期预测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常常出现交得少用得多的问题。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多使用阶梯形收费政策,这无疑加大了电费的前期预测与收缴,加大了供电企业抄核收管理的完善。

2 抄核收管理的创新策略和建议

2.1 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抄核收工作人员作为供电企业抄核收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十分有效的改善策略。当今背景下的抄核收工作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广大的电力企业一定要注意对员工进行先进科技方面的培养与提升。审核、计量以及收缴方面的技能培养都是广大电力企业需要格外注意的。

2.2 建立有效的责任制与奖惩制

新科技的引入加快了电力企业抄核收工作的进行,新科技的参与也使得工作准确性得到提升。电力企业抄核收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将事故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做到有错必究,有错必罚。除此之外,为了维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建立一套必要的奖惩制度,按照工作质量与工作态度的好坏,对员工进行奖励与惩罚。

2.3 提升管理手段

抄核收管理手段的提升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利用各种方式来完善抄核收管理工作,杜绝拖、欠、逃等问题的出现。具体的方式如下:(1)对于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手段可以分区域进行,将这个庞大的用户系统进行划分,根据划分的区域进行服务管理。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将大范围缩小化,有利于抄核收工作的开展与进行。(2)对划分区域进行跟踪与监制,并及时收取不同区域的意见与建议。除此之外,针对每个区域的特色采取专门的管理方式,营造一种服务进社区的氛围,提高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3)针对用电客户人群,对于那些故意拖欠电费的用户制定专门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可以实行签约与合同的方式,采取预约的用电管理模式,在这一层面上提高管理力度。(4)安排专门的工作组定期访问用电大户,及时了解情况,宣传自身企业内部的政策,树立良好的形象作风。

2.4 电费的核算过程进行改进

电费回收方式的增加为用户电费的缴纳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对供电企业电费的核算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电费核算过程是一项重要内容,高效的电费核算不仅能够保证效率还能增加电费核算的准确性,节省时间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1)由于客户和用电量的日益增加,客户服务中心面临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核算要从多种渠道进行,设置专门的电费管理系统,并对它进行分级管理,每一项,每一地区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减少电费的滞留问题。(2)广大的供电企业要对核算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并及时解决。(3)核算工作追求一定的准确和具体,事无巨细都要做到准确和全面。数据的抄录、核算、审核与收缴都需要认真对待。

2.5 成立电费管理系统

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建立电费管理的网络系统,建立一个管理系统中心,负责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执行一些管理规定,包括财务的处理、电费的核算、电子网络电费抄录,并对电费回收的风险进行评估,监督某些机构的回收,并时常提出一些有关改进建议,适应现代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从而规范电费的抄核收规范,加强管理,运用新技术来提高管理的力度与水平。

3 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电费的抄核收在供电企业单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严重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些传统的管理模式,复杂的抄核收程序都不能再适应当今的这种快速用电模式。电力企业的抄核收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上述内容分析了现阶段电力企业在抄核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笔者相信,采取科学有效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及手段必能促进抄核收管理的提升,必能促进供电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秀荣.浅论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的管理方法与创新策略 [J].电子作,2013(15):268.

[2] 柯雪卿.供电企业电费抄核收的管理创新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8,41.

第15篇

文章摘要:我国民营企业走过创业期、成熟期,进入规范发展阶段需要实施“公司治理"(CorporateGovernance)。什么叫公司治理呢?经合组织(DECD)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拉制的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股份制民营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急需处理好企业股东、经营者、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涉及到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世界上主要的三种会司治理模式,并对当前民营企业司治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公司治理又称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治和企业管理,经合组织(OECD)对公司治理的定义是:“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作为一种体系,公司治理不仅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一、公司治理的模式

当前国际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即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管模式、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管模式和以东南亚为代表的家族监管模式。

英美模式公司的目标在于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日德模式则强调保障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人本主义的思想,东南亚模式深受儒家家族主义的传统主义影响,由家族直接控制公司的发展,体现了以家族为代表的控股股东。从二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来看,其各有特点,主要是由其经济发展的不同演变过程所决定的,也与其所在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深刻的联系。

1)英美模式一外部监管型。英美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无论是机构持股人还是个人持股者,通常不直接干预公司运营,而更关心股票市场的走势,通过股票买卖的形式来参与公司重大决策,也被称为用脚投票,即当公司业绩不佳时,便迅速抛售股票,以调整投资结构,降低风险。持股的短期行为使得股票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公司接管与兼并事件频繁发生,市场上股票价格对公司管理者形成间接约束。对公司管理者的选择、监控和激励主要依赖于外部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在运营机制上,主要以CEO为首的行政决策系统指挥管理公司,很多公司的董事长兼任CEO。公司治理结构依赖于企业运作的高度透明和相应完善的立法及执法机制。

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更关心短期收益,把股东财富最大化视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目标,注重分工和制衡,收人中红利的比例较大,使现金重新回到市场,而不是留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择本身也是市场行为,流动性较大。

2)大陆模式一内部监管型。大陆模式以德国、日本为代表,最大特点是股东相对集中、稳定。尽管日本、德国有发达的股票市场,但对于公司取得资金和接受监管来说非常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是典型的内部监管模式。

德国公司多为大银行直接持股,银行与企业的存贷关系使银行成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银行控制的方式是向监事会派出代表。德国公司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行双重委员会制度,设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由股东代表、雇员代表和独立董事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的委员称为执行董事,负责公司具体运营。

日本公司则是公司法人间相互持股,董事会成员主要来自公司内部,决策与执行都由内部人员承担。外部的监督与约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持股法人和主银行。个企业集团内部公司相互持股,总裁会就成为大股东会,主银行虽不直接持股,但对公司有实际的控制权。

大陆模式的公司治理,更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利益,综合考虑各方一利益相关者,强调协调、合作,经理人员多为大股东选派,其变动更多地受该大股东的影响。

3)东南亚模式一家族监管型。东南亚大多数公司由家族控制。突出特点是稳定和家族或个人控股。以香港为例,除汇丰银行外,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大多数公司,从第一次公开发行起,大股东就一直保持控股权。内部管理和经理人员高比例持股,使得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趋于同步。实现双重激励,是公司的主要控制方式和行为特征。这种治理结构与东南亚地区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主导型经济和政府扶植、不完全的市场体系有关。其优点是家族成员会竭尽全力去经营,以公司长远目标为重,激励机制完善,但是公司所需的大量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都是家族不能提供的,将最终导致治理结构的转变。

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企业的产权主要归私人所有,并由其控制经营的营利性经济体。与之相对的是,产权归国家所有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目前,民营企业已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生力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不仅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对各级政府财政收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人批规模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外来人才,逐渐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就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开始考虑和着手解决公司治理问题。从现状看,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类似东南亚的家族监管型,存在经营不规范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运作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在民营企业发展初期,家庭成员共同创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融为一体,既提高了决策效率,也降低了监督成本。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为了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必须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而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产权界定不清,往往很容易引起产权纷争,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此外,还存在所有权过度集中的问题,民营企业的创立和发展阶段,企业创始人具有高度决策权和领导力,在后期创始人一股独大,在产权上缺乏开放与合作的观念,也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民营企业在产权上处于封闭状态,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迅速做大,也不利于吸引优秀人才。

2)决策机制问题。在规范化的企业经营,各部门和人员的权利、责任、利益需要有明确的划分和规划,这样才能保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监督,保持平衡。但大多数民营公司尚未建立科一学的决策机制,一些重大决策缺少集思一益的民主决策程序,往往是大老板个人“拍脑袋”一个人说了算,这种凭经验,缺乏实际调查和系统研究做出的决策,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3)经营理念的问题。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家族成员的加人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但在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之后,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要摆脱在家族、亲戚、朋友和同学的小圈子用人引入科学的公司治理流程,梳理企业组织架构和权责关系,树立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日标。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企业主存在着“宁为鸡头,不为风尾”的思想,缺乏合作意识,使企业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有些人对外人不放心,不能放手引进人才,制约厂企业发展。

4)企业素质间题。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展成长的,经营者经历各异,但其素质普遍不高。除高科技和少数行业外,民营公司经营者的文化水平和知识能力较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有很大的差距。知识水平的限制,使经营者的思想境界受到局限,公司管理也难以走几科学的轨道,尊重知识和科学的风尚也难以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批每怀博人、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想的企业家。要摆脱狭隘的利益圈子,构筑共同的利益平台,重视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建认而向未来’学习型组织。

5)职业经理人困境。民营企业在改变家族式经营的过程中,急需引人职业经理人来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经理市场远未形成,企业很难聘到具有职业素养和品德的经理人。在此情形下,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内部培养。内部培养需要时间和过程,并且由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限制,内部培养多数情形下难以成功。高素质的职业经理队伍是解决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职业经理就不可能有优秀的公司治理。

6)监事会功能弱化。监事会一方面受股东大会领导,另一方一面,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又无权采取措施,而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在大股东进人董事会或担任总经理的情况卜,监事会往往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假如股东大会缺乏足够的能力或产生道德风险,则公司就会由于纠错机制失灵而不可避免地造成损失。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建立的制衡体系,即建立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之的制衡体系,因此民营企业监事会必须起到正确的监督管理作用,作为企业风险防范的高墙。

除了民营企业内部对公司治理存在不足外,我国对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管也不健全。尤其是会计师、审计师、律师、资产评估师等中介机构的专业素质和独1!性较差,信誉度低,不能给企业高水准的专业指导,对公司非规范的治理行为形成有效约束。这样,民营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努力中,还存在外部环境的制约。

三、改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UE(;l)制定并了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以后,在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框架方面,国际上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从公司发展的实践几看,国际社会认为,比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具备某些共同的要素,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要遵循“效率、公平、透明、问责”原则。为此,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1)问责机制。权力与责任要匹配。股东、董串一、经理三方一要共同接受法律培训,丁解各自的权力、责任和利益,预防公司法人及个人违法犯罪;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任托管、委托的监控和约束机制。特别要明确监事会的职责,强化监事的诚信与勤勉义务,确保监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超级秘书网

2)高效决策原则。为了提高决策质量,要分步实施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强化董事会的效用和能力;建立符合行业价值链的业务流程控制体系;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决策程序;对外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市场调研机制,内部要建立一个完整、实时的业务平台管理系统,实现财务核算数据与业务台账数据同步记账,确保财务数据真实有效;要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和完善的授权经营体系;要加强对公司核心竟争优势的管理会训分析,尽可能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战略枢架和分析模型;要合理地界定公司的规模和边界,坚决反对盲目“做大”。

3)公平性原则。从所有权角度,公平地对待资金提供者和风险承担者。要平等地对待所有股东,句中小股东提供足够的决策信官、和风险信自、;要保障债权人利益,重大信息要及时披露,诚信经商。从行业价值链角度,应该公平地对待客户、供应商、员工。要尊重客、供应商的法定权利和经济利益,合理地没定公司上下游边界,减少内部及关联交易;要克服家族管理的狭隘观念,逐步扩大选才用才范围,解决好事业传承;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保障职业经理人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