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计算机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 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工教育;情景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探索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成为了当前提高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关键。笔者结合多年的技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材困局
目前技工学校采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大多数是沿用高职高专的教材,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专门针对技校学生的教材很少,至今没有特别适合技校课堂教学的 《计算机网络安全》教材。技校学校的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高专的教材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相对抽象的网络安全知识很难让学生清楚的理解,这些沿用高职课程教学的教材模式很难符合技校教学的实际。并且技校学生无法理解教材内容,就会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而且会严重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手段不足
由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本身理论知识偏多,所以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以理论为主,实验不足,缺少上机和仿真实验。这样不仅让学生很难深刻的理解相关原理,而且枯燥的理论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另外有的教师又觉得网络安全实验较难,所以实验课上基本包办代替,直接给出实验步骤和结果,仅仅让学生上机验证。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很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系统、全面的应用和理解,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些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内容到底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更不用说自行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进行数据备份等网络安全操作了。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探索
(一)选择适合技校学生的教材、教学内容
面对许多不适合技校教学的 《网络安全课程》教材,教师应对不同的教材做出认真的分析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筛选出适合技校教学的内容,并做出合理的课程安排,让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学习。而且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可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教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技术先进、通俗易懂的教材,选择可以系统介绍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及原理的教材,进而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当中。
(二)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学生对网络安全技术原理一窍不通,可是对安全案例,黑客故事特别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当某一个角色,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体验为核心因素,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设计场景;第二阶段:进入角色第三阶段:教师引导;第四阶段:归纳总结。如网络安全的学习,如果只是机械式教学,先讲什么是病毒,木马,再讲怎样防范等学生学习时就较枯燥和被动,课堂的气氛很沉闷。为此,笔者改变了教学模式。上课时先讲我的QQ被盗了。再请学生帮忙想想怎样找回密码。让学生当一回“网络侦探”,然后提出为什么QQ被盗,我的电脑存在什么安全隐患,怎样保护。带着问题导入,牢牢地吸引住学生,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当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后。通过具体的练习、讲解操作的方法和注意点。然后再适实地布置一些练习的操作任务,通过多媒体评阅学生的作业点评一些好的作品。这样,师生能和谐地融为一体,进而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重视网络安全实验
实验部分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具体的实验再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教学丰富的实验内容。网络安全实验的内容从简单的学习、验证、操作配置到设计分析 ,再到综合应用,例如防火墙实验。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自身安全至关重要。当前,防火墙的安全指标主要有:入侵实时警告:能够对自身和受保护网络的非法攻击进行多种告警 ,如声音 、日志 、邮件等 。实时入侵防范 :当发生入侵事件时,能够动态响应 ,调整安全策略,阻挡恶意报文 。实训内容 有可以设计为:防火墙访问列表(access-list)配置、地址转换(NAT)~N端 口转换(PAT)配置、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 、防火墙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通过此实训帮助学 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 。
关键词:网络安全 技术 计算机教学
互联网是个无法想象的巨大空间,而网络使用者的言论和行为也就有了较大的自由。除了通过“我来说两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当然也不乏尽情宣泄,甚至也有比较激烈的言论。更有甚者,地域和人身攻击或者散布非法言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就像任何一项科技发明一样,它本身就带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重要的是终究要依靠正义和理智去战胜邪恶。尽管美国中情局的“棱镜”计划或者并未能阻止“911”的发生,但获取情报的初衷终究并非为了主动攻击对方。只能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本身就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互联网诞生以来的发展及应用,已经用不着讨论。我们要做得,只是教育和引导。也正如那位英国首相说的,针对日益增多的网络暴力行为,网站运营商必须开始行动,确保上网者免于遭受网络暴力。而本文要讨论的是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如何适当贯彻关于网络文明的一些重要内容。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平安”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平安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平安的定义包含物理平安和逻辑平安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平安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平安,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平安性的含义是信息平安的引申,即网络平安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目前欧州各国的小型企业每年因计算机病毒导致了巨额经济损失,而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据反病毒厂商趋向公司称,像Sobig、Slammer等网络病毒和蠕虫造成的网络大塞车,其危害非常巨大。而包括从身份窃贼到间谍在内的其他网络危险造成的损失则很难量化,网络平安新问题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一斑。
平安是网络赖以生存的保障,只有平安得到保障,网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网络平安技术随着人们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主要的技术如认证、加密、防火墙及入侵检测是网络平安的重要防线。
对合法用户进行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获得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访问,使用认证机制还可以防止合法用户访问他们无权查看的信息。现列举几种如下摘要:1.身份认证。当系统的用户要访问系统资源时要求确认是否是合法的用户,这就是身份认证。常采用用户名和口令等最简易方法进行用户身份的认证识别。2. 报文认证。主要是通信双方对通信的内容进行验证,以保证报文由确认的发送方产生、报文传到了要发给的接受方、传送中报文没被修改过。3. 访问授权。主要是确认用户对某资源的访问权限。4 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一种使用加密认证电子信息的方法,其平安性和有用性主要取决于用户私匙的保护和平安的哈希函数。数字签名技术是基于加密技术的,可用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或混合加密算法来实现。
加密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摘要:私匙加密和公匙加密。私匙加密又称对称密匙加密,因为用来加密信息的密匙就是解密信息所使用的密匙。私匙加密为信息提供了进一步的紧密性,它不提供认证,因为使用该密匙的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加密和平共处送一条有效的消息。这种加密方法的优点是速度很快,很轻易在硬件和软件中实现。公匙加密比私匙加密出现得晚,私匙加密使用同一个密匙加密和解密,而公匙加密使用两个密匙,一个用于加密信息,另一个用于解密信息。公匙加密系统的缺点是它们通常是计算密集的,因而比私匙加密系统的速度慢得多,不过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更复杂的系统。
防火墙是网络访问控制设备,用于拒绝除了明确答应通过之外的所有通信数据,它不同于只会确定网络信息传输方向的简单路由器,而是在网络传输通过相关的访问站点时对其实施一整套访问策略的一个或一组系统。大多数防火墙都采用几种功能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自己的网络不受恶意传输的攻击,其中最流行的技术有静态分组过滤、动态分组过滤、状态过滤和服务器技术,它们的平安级别依次升高,但具体实践中既要考虑体系的性价比,又要考虑平安兼顾网络连接能力。此外,现今良好的防火墙还采用了VPN、检视和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的平安控制主要是基于IP地址的,难以为用户在防火墙内外提供一致的平安策略;而且防火墙只实现了粗粒度的访问控制,也不能和企业内部使用的其他平安机制(如访问控制)集成使用;另外,防火墙难于管理和配置,由多个系统(路由器、过滤器、服务器、网关、保垒主机)组成的防火墙,管理上难免有所疏忽。
1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及特点
1.1课程预备知识要求较高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因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学习之前需要掌握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程序设计和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
1.2课程践性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安全知识必须要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亲自操作理解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密码学,防火墙等等。假如不实践练习,就像纸上谈兵,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完全摸不着头脑,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1.3实践课程的技巧性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践课程安排需要一定技巧,特殊性,课程的实践训练需要通过一些黑客软件的使用来模拟黑客攻击的过程,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而黑客软件一般都是具有攻击性的软性,假如学生在课堂外肆意使用有可能对其它网络用户的权利造成侵犯。所以网络实验室需要指定特殊的实验室规定。对于网络安全实验室实行专课专用,建立相应网络安全实验室制度,不允许把黑客软件带出实验室之外,对于上机实训的同学实行严格的上机登记制度,这样可以通过登记来追踪仿真黑客软件的使用者,防止学生把黑客软件带出实验室造成不良后果。
2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目标定位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网络安全课程后要求能通过计算机控制木马和病毒的传播,了解黑客入侵的管用手段以及密码对网络应用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理论知识以及安全通信协议与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比一般用户的要求要高。
3《网络安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专业课,如果没有实训练习,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摸不到边际,因此,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实验。以及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实际的网络安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教材内容陈旧的不协调,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企业局域网存在安全隐患相脱节,教材内容以理论为主,而实践内容偏少,教学实践的体系不完整。导致教学方法同样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与现代教育手段不相适应。(2)在实验环节中,第1,攻防实验教师演示时需要2台可以相互通信的独立的操作系统,而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通信。第2,网络安全技术的实验对系统具有破坏性,在实验教学中会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第3,大部分院校的实训中心都采用硬盘还原技术,虽然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由于误操作或者计算机病毒破坏操作系统,但是某些安全技术的软件必须在重启后才可以正常使用,造成某些实验教学无法完成。
4高职网络安全课程改革与创新
4.1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求在一定的学时内掌握网络安全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最实用的实践能力作为主线。其次,在主线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模式,结合现阶段主流网络安全设备和配置,主要的攻击方式和防御方法包括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和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文件的加密与数字签名、数据备份与修复等内容的案例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由被动受教转变为主动探索。并引导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参考资料,阅读参考教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课程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从事网络安全设计的能力,尽可能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的环节参与查样本、选元件以及如何施工、调试等全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培养网络安全设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
4.2改革实践教学在实训课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技能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一直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教学和实验环境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网络安全方面的实训教学这个缺陷就更为突出,如上文所提到的两方面。在网络安全实训教学中,考虑引入虚拟机技术。虚拟机系统是一个应用软件,可以安装到操作系统中,那么它只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文件,只要备份该文件,即使对虚拟机系统进行恶意操作使操作系统系统崩溃,也可以利用备份文件恢复虚拟机系统而不会影响原操作系统和其他虚拟机系统。只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次虚拟软件,并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其运行效果和多台计算机连接形成局域网是一样的。其实只是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了多个虚拟系统,也就是同时运行了多个操作系统。在实验室中所使用的虚拟机一般采用VMWare软件。通过VMWare软件来搭建网络安全实训室。根据教学需求,可以在每台物理机上安装实验所需的多个操作系统来搭建网络安全实训室。每个物理机上每个虚拟机都有单独的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拥有独立的CMOS、硬盘和操作系统,可以独立运行而互不干扰。搭建网络安全的实验室,网络攻防的仿真平台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上面提到利用虚拟机软件可以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并行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原物理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是宿主操作系统,而利用虚拟机运行产生的操作系统成为客户机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通过物理计算机的硬件平台相互连接成为一个虚拟局域网。作为网络安全的攻击对象模拟网络安全的实训。其搭建结构如图1所示。那么学生可以在一台单机的计算机上同时扮演攻击者和防守者两个角色来完成网络攻防的实训练习。同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同时模拟网络攻击和网络防守的过程,学生通过大屏幕学习攻击和防守的过程,并自己进行实训,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帮助学生理解网络环境中多台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和概念,完成网络的管理和安全攻防各方面的实训任务。利用虚拟机可以让用一台机器实现一个局域网的功能,大大地节省空间,节约资金,维护和管理方便,安全性高并且为学生课内外实践练习提供了可能。
4.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实验模拟、小组讨论等。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枯燥的网络安全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具体案例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网作为案例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安全策略制定、安全工具的部署等,使学生对网络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理解。比如在学习网络防火墙时,在预先让学生查询资料,了解当前主流的3种以上防火墙的性能指标和参考价格等,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以合理的教学过程把抽象地知识点直观的和动态的教学,在讲授完防火墙相关知识后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坚持实训教学方法,如黑客入侵与检测等可进行模拟实训,也可以在小型局域网中安装网络监视器来嗅探FTP会话,解释获取的数据。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总结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职业中学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发展速度相比,中职计算机教育则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新生入校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中职的主要生源来自农村,农村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了学生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职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更大。城市来的学生,家庭条件宽裕的一般都会配备计算机,在中学时也上过相关课程,但是他们大部分于家人管教不够严格,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他们对计算机的知识也仅仅体现在网络聊天和电脑游戏当中,农村来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认识不多,很多农村中学并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即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相关实验设备供学生练习,所以计算机基础较差。
(二)中职新生素质整体偏低
现在由于普及与大学的扩招,中职生素质整体偏低,大部分中职学校目前都是免试入学,只要求出具初中毕业证明就可以入学就读,自身知识水平低,学习态度不认真。他们对计算机知识方面并不很感兴趣,只对游戏与网络聊天特别感兴趣,这不利于进行计算机教学。针对以往不利现象,我们算计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满章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来授课,而必须要找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寻找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实施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创新教学形式、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要建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才能切实使学生增强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逐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平。
(一)在计算机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应切实安排好上机实习。
在课时安排上,要保证上机实习与讲课有合适的比例。一般来说,主要课程,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上机实习的课时数应在总课时中占较大比例。每位主讲教师应直接参与上机指导,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上机实习要做出明确安排,每次上机前都应有预习和准备,对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流程与要求等,由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实习后,则有学员写出上机实验报告。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上机实习的盲目性,又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考虑到学生来自不同的县区和学校,他们在不同的学校里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原来已学过,并且家中有计算机,对操作系统使用得非常熟练且有上网经历;而有的学生甚至连键盘和鼠标都没摸过。差异如此之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则必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如果我们把要学的内容放在计算机内,学生根据自己 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一遍不懂再来一遍,直到弄懂为止,滞后再做练习题。这样便于对学生实现一对一的教学和实现“因材施教”。可以考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这种方法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既可以由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每个人的 更开阔、更清晰。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打字训练、变成训练、软件设计、网页设计和动火设计等。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加入预备知识,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深入引导,充分挖掘潜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有所收获。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方向
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高效的教学环境,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新的飞跃。目前出现的多媒体教学网在我国教育领域才刚刚开始使用,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它将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后将可能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标准化,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组织专家对多媒体教学网那个标准、大力推广。
(二)研究智能化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使之具有更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灵活多样、适应性强的教学手段。
(三)完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网协同工作环境,提高系统的质量和综合技术能力,解决好网络带宽。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Case Teaching Analysis Application in College Computer Teaching
Chen Haizhou
(Xianning Radio&TV University,Xianning 437100,China)
Abstract:Case teaching as a senior teaching methods are constantly being applied by the majority of institutions and promotion.Purpose of teaching is very relevant because of its feasibility,it is being widely applied to more disciplin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university computer teaching,for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to provide advisory assistance.
Keywords:Case teaching;College computer education;Practical application;Promote teaching;Recommended
一、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根本的教学方法,案例本身没有答案,教导者的作用是从众多的案例中找出适合学生们讨论的案例。被教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教导。其主要特点在于学生是参与教学的,教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单方面传授,他只是扮演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的角色。讨论结果并非是统一的,案例教学法要求每个学员参与讨论,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此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法能起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作用。它体现了教学论的人本化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的构建注意认识论思想,适应了学习者建构知识,接受知识的内在认识秩序,符合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增强和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客观规律。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体现
(一)案例教学法适用计算机学科
在科技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运用成了人们必须掌握的技术。如今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计算机掌握的程度也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这就对教师教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案例教学法以其运用幅度广,钻研程度深,已经成为了这一学科中最翘楚的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导,只靠嘴巴传授的方式难以取得预期目的,所以要把同学们带到微机室,可以通过软硬件对学生们进行实战演练,通过某一课题实行无限制自由实验,答案不相同,但是人人都体会到了过程中自己努力的结果,这是案例教学法的优势。然而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传统教学法的一种延伸。学生自己动手,研究,讨论过程中,逐渐提高了独立思考,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训练
1.学生利用上机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项目。每小组由多人组成,按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开发的组成和管理要求,为小组的每一位成员分配角色,分别制定项目计划,需要分析、设计、实现及测试等各个环节。教师参与到各小组并根据传授的知识及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指导。
实践训练进度应与课堂教学同步。在实践训练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想办法、查资料、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研究问题找出规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学习知识。通过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应用能力、综合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大量非智力因素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协商解决问题,课内拉动课外,两者融为有机整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充实有趣。
2.有效的把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以《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这门课程为例来进行探讨。对于案例教学法而言,选编案例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一定要精心选编。案例教学法中提取案例应注意的几点:案例要新、精、活、实。选取的程序设计案例要有代表性,要能说明综合性的问题,而且要有一定的扩展性以便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开发和设计软件,除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外,还要让学生掌握开发软件的基本过程和计算结构。让案例能够提供给学生以真正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牢牢的掌握知识。所以针对《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集合几章内容所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重点控件和环境设计等,把这些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独立功能的应用程序。将其贯穿于集合内容的始终,使学生们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应该怎么去用,从而使同学既在理论上达标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到所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达到了《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掌握一门语言工具,熟悉一个开发环境。
三、结语
由于案例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将课堂上的小意外转化得更有情境,那么很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对案例教学在推广以及应用过程中可以更有效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4,5
[2]张新平.浅谈案例教学的两个基本环节[J].成人教育,2004,4
(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
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
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
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
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
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
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
2.设疑引入
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
(2)还剩多少张?(19-9=10(张))
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
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
先画出解题思路:
再列式计算:
30-12=18(个)
18-9=9(个)
答:还有9个。
再请同学们说一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4.做一做,想一想
教师出示下面两个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想一想今天学习的数学题,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下午卖出11筐,还剩多少筐?
(2)河边有24只鸭,先游走7只,又游走9只,还剩多少只?
5.归纳解题思路
在以上四个题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先让同学们讨论一下,这四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学生结合具体题回答)再让同学们讨论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可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用综合法思路试着分析。如“做一做,想一想”的第(1)小题,就可以让学生这样分析思路:商店运来35筐苹果,上午卖出10筐,这两个条件可以算出上午卖出后剩下的筐数,再用剩下的筐数减去下午卖出11筐这两个条件,就可以算出还剩多少筐。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结合具体题讲讲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悟出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学会解题方法。
(三)巩固反馈
1.第一组题:教师打出投影,要求同学看图指出问题部分小明家里有图书35本,借给小兰10本,又借给小红5本,还剩多少本?
(1)画出借给小兰10本后剩下的部分。
(2)画出又借给小红5本后剩下的部分。
2.第二组题:列式计算,要求全班学生动笔完成
(1)学校有64盒粉笔,六年级用去8盒,五年级用去10盒,还剩下多少盒?
(2)商店里原有玩具85个,第一天卖了26个,第二天卖了18个,还剩多少个?
3.第三组题:算一算,比一比,要求学生回答
(1)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游上岸8只,池塘里还剩几只鸭?
(2)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游上岸14只,池塘里还有多少只鸭?
(3)池塘里有45只鸭游玩。先游上岸8只,又从岸边游下6只,这时池塘里有鸭多少只?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教给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初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部分教材安排了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第一种解法,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
一、实施的要求
1.对于学生来说,会计基础知识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为此,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将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利用计算机处理罢了,如果没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即使电脑操作得再好,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同时,熟练的电脑基本操作也必不可少。
2.对于学校设施来说,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殊性学校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且实验项目不能仅用于会计核算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均应设置。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各种商品化财务软件。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示,利用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同时应指出,在会计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以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条件,才能够有效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基于个人多年来的实践教学经验,吸取相关成功经验,尝试对我国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实践教学,真正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
二、实施的方法
1.展示案例
在这一阶段老师所要做的是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案例,指出分析案例时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案例。
例如:在会计要素教学中,资本公积这一帐户的应用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给出案例:某集团收到海外投资300万美元,以当日汇率1:7.8入帐,半个月后收到300万美元,当日汇率为1:8,应怎么账务处理?案例思考:(1)半个月前确定有这笔投资时,折合成人民币记入什么账户?(2)半个月后收到投资折合为人民币,还和我们入账时的价值相等吗?
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案例与案例思考题,便会带着兴趣和疑惑去分析,或是独立准备,或是小组以讨论的方式进行集体准备,对疑惑之处进行相互交流,以便为课堂上的案例讨论打好基础。
2.案例分析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列式:9×4=36(千克)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______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_______,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软件windowsghost镜像软件安装软件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3-0115-01
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持续增强,高等院校普遍设立了计算机专业及相关实验室,由于条件的限制,专业课实验往往需要在开放的公用机房进行实验,在这些实验室的局域网络中,如何保障专业课实验教学,并且简单高效地进行计算机维护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
1 常用教学软件的安装
1.1 样机的生成及其备份
选一台同类型的电脑作为样机,一般将硬盘分为三个区:C分区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及常用教学软件;D分区作为学生使用分区,可存储学生上机的文档资料、数据等,在D盘上建立一个“我的文档”文件夹,将桌面上的“我的文档”指向D分区上这个文件夹,避免因为Ghost恢复覆盖C盘而造成“我的文档”中资料丢失;E分区存放ghost镜像文件及一些重要软件的备份。
在C盘上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并安装好显卡、网卡和声卡等驱动程序,然后安装常用的教学软件,并设置好所有软件的初始状态,删除不必要的垃圾文件,清空回收站,使C盘处于最优状态,以减小映像文件的大小和压缩释放时间。
在E盘上考虑建立以下几个文件夹:Win文件夹,用来存放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版本;Drives文件夹,用来存放各种驱动程序(如:显卡、网卡、声卡、外置硬盘等);Ghost文件夹,用来存放硬盘复制工具Ghost.exe与C分区的映像文件。
在C分区的软件全部安装好后,断电关机后再重新启动,此时按F8键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MS-DOS)启动方式,或用DOS系统软盘启动,注意最好进入纯DOS方式,以后进入E分区的Ghost文件夹,执行Ghost,在Ghost软件中选择菜单“LocalPartitionto Image”,选择Drive 1(即装有Windows 操作系统的C盘),选择压缩率最高的“High”,接着选择保存的路径、文件名,将整个C分区克隆生成一个映像文件,如WIN-C-05-10-19.gho,将其设为“只读”属性,用Pqmagic可将E盘隐藏。C分区的映像文件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这台样机就生成了。
1.2 安装其它机器
样机做好后,就可以安装机房中其它的计算机了,现在的机房都有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一次更新或新机安装都很多,一台一台的安装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快速地安装呢?现在的计算机都配有网卡(如果没有安装网卡,则可打开机箱,拆下硬盘,到样机上采用Ghost中的硬盘直接对拷,读者可参考其它有关资料),那么安装就方便多了,我们不妨用网络对拷的方法来实现(注意硬盘型号必须相同,如有不同型号的,每一种型号都必须做一台样机)。
首先制作一张DOS统软盘,将Pqmagic、Dlkfet、Ncopyyc拷入,并在软盘上建立一个自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该文件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行DLKFET,这是DOS平台的网卡驱动程序(如DLINK网卡,其驱动程序是.COM,该驱动程序一般存放于PKTDRV文件夹);第二行NCOPYC,这是网络对拷程序,如远志公司提供的网络对拷程序,这样的软盘可复制若干张,然后用这些软盘来启动计算机,要注意的是样机作为发送方,其它计算机作为接收方,待所有要安装软件的机器全部与样机连接后,在样机上选择发送,这时样机上的所有资料就被发送到所有的接收机器,并且是采用轨对轨的传送。
2 维护管理教学软件
所有机器中的软件安装完成,并安装了保护卡后,是不是就万事无忧了呢?不是,在以后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若干问题。
2.1 个别机器有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个别机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硬件方面的故障问题,如显卡、网卡、声卡等,可更换该硬件设备,完成该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就可正常使用。我们主要考虑的是软件问题,如:保护卡损坏或保护卡口令被他人破译,则这台机器中的软件就有可能被破坏,如果这台机器的软件被破坏了,怎么处理呢?
(1)如果C分区被破坏,也就是计算机不能启动或能启动但不能完成相关的操作,但E分区没有被破坏,此时可用DOS系统软盘启动计算机,用Pqmagic撤消对E盘的隐藏,进入E分区,运行Ghost软件将WIN-C-05-10-19.gho文件释放。方法如下:选择“LocalPartitionfrom Imagefile name to load image from”,然后选取WIN-C-05-10-19.gho,将其释放到C盘,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再修改网络标识与IP地址等即可完成计算机即可。整个恢复过程只需几分钟。
(2)如果机房的某一台计算机C分区与E分区均被破坏,或换了一个同类型的硬盘,这时就可以利用Ghost软件对两个硬盘进行对拷。注意选择任一台好机器的硬盘作为发送方,该只硬盘作为接收方,具体操作为:运行Ghost软件,执行local -> Disk -> To Disk,然后选择源盘、目标盘,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后等待指示条完成就可以了。接收完成后再修改网络标识与IP地址等。
2.2 所有机器的软件更新
假如以前安装的软件不再适合于教学需求,有些软件需要更换新版本,或者需要安装以前没有安装的软件,怎么办呢?我们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1)不需要改变原来的分区,则可选一台机器作为样机,重新格式化C分区,也可不格式化,卸载不需要的软件,安装所有的新软件,并设置好所有软件的初始状态后,同样用Ghost制作映像文件,并将该文件夹设为共享,然后通过网络将这个映像文件传送到每台机器的E分区上(须先删除原来的映像文件,然后用网上邻居来实现),重新启动计算机,启动时按F8键选择“Command Prompt only”(MS-DOS)启动方式,或用系统软盘启动,用同样的方法恢复每台机器上的映像文件,然后修改网络标识与IP地址等即可完成。
(2)如果需要改变原来的分区,则可用安装教学软件的方法来实现,也就是通过网络对拷来实现。
由于现在的机房越做越大,软件克隆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如需要高配置的服务器,修改硬件,软驱等等。市场便产生了相关的支持网络克隆的硬盘保护卡,或者集网卡、硬盘还原卡、网络克隆卡于一身的多功能卡(如海光蓝卡、华苏网上克隆还原卡等)。它们安装使用非常方便,同时拥有定时智能克隆,只要你做好一台机器上系统,并使其唤醒其他的机器―>启动发射台->校对时间->锁定键盘->传送参数及所有分区,剩下的工作将自动完成,真正做到了事办功倍的目的。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培养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可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已经是教育教学和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面对掌握职业专业技术的职校学生来说更是极为关键的。计算机教学是广大职校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所以作为职校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想法设法利用计算机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探索性
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要想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就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具有一定的大胆性和独创性以及个性化特点。计算机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面对问题积极勇敢的思考,不要怕错,只有不断地出现失误现象,才会思考到问题的真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办法。所以这就要靠计算机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师有计划的诱导下,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研究者,进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吸收知识的结果。给学生一个自由思维的舞台,使学生相互研究、交流、探讨、进而达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互动,逐渐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首先要在职校中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方案设定。前提就是要改变以往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教师的角色,逐步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念。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不应该把课堂教育只看成是灌输知识和训练的一种工具,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育。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如何去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三、实践是创新方案的发展
计算机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学习计算机是一道屏障。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一种人们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情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有关计算机的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兴趣和欲望是创新方案的生存之本
计算机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如果只是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的教学思想,就很有可能让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欲望,那么任何创新手段和方案都是徒劳的。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也使学生保持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欲望。教学情境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操作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计算机操作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设汁性或探索性操作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演示所要教授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学生对每一项功能死记硬背,以“将校园人文精神渗透于信息科技教学中”的研究作载体,并结合学校两年来红红火火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的文化建设以多种形式融入到计算机教学课堂当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搜集信息的能力,使课堂更加生动。
总而言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情况进行大胆地尝试,走有自己特色的路。树立符合新时代的创新教育新观念,与时俱进,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教师要转变思路, 努力掌握教育理论, 更新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勇.加强职高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发明与革新.1994(04).
[2]周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0(06).
依据吉林省新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指导纲要》内容要求,参照董玉琦、解月光主编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和网络上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讲述、经验分享,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常见现象;能利用搜索工具检索出相关信息,总结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传播途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激励竞争以及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病毒产生和发作的过程;通过观看“计算机病毒的自白”、网上搜索,知道病毒的概念、特征、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通过上网搜索和“你说我说”活动总结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通过“实战论英雄”活动,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网上探索查杀病毒的基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技术规范;积极应对病毒,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小组对抗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几个基本特点和预防的方法;懂得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技术规范。
难点:计算机病毒的识别及防毒方法。
教学过程
1.动画导入
师:在讲课前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昨天老师计算机开机后,像往常一样登录QQ,可是当输入完账号和密码后,就弹出一个“此账号已在别处登录”的对话框(如图1),紧接着计算机不受控制了。有谁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
生:计算机坏了;计算机中毒了。
师:对,是计算机中毒了,那该怎么办?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电脑小卫士训练营”,来学习计算机病毒的有关知识,学当电脑小卫士。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小卫士训练营”活动规则:本训练营分成三个队:队名可以由每队的成员根据杀毒软件名称自己命名;通过四个环节,最后依总分评出金牌队、银牌队、铜牌队。现在各队决定自己的队名。
2.认识、了解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中病毒的常见现象
师:活动规则介绍完了,现在我想问问大家,大家在平时使用计算机时有没有遇到过计算机病毒?谁来说一下?
学生踊跃回答。
师:看来大家对计算机病毒真知道不少,但是你们知道吗,刚才大家提到的这些,跟庞大的计算机病毒家族相比,那真是沧海一粟啊。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病毒种类已经达到了550多万种。如果大家登录一下杀毒软件公司的网站,看看那里的每日病毒播报的话,你们就会发现计算机病毒真是层出不穷,每一天都会有新的病毒产生。那么我们怎么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通常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如果出现计算机速度越来越慢、系统反复重启、屏幕异常或无故蓝屏、文件损坏、文档和资料丢失、账号和密码被盗、键盘和鼠标异常、网络连接异常等情况,很可能是遭受了计算机病毒这个不速之客的侵袭。下面为了让大家零距离地感受一下计算机病毒,真正地认识一下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几种病毒发作时的真实情境(如图2、图3)。
师:刚才老师给同学们看了这些病毒发作时的情况,那想一想,为什么这些病毒发作时的表现是千奇百怪的呢?它实质到底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要编制它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计算机病毒的神秘面纱。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计算机病毒的自白》。同学们边看边思考: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师:在定义中有很多的修辞语,如果把修辞语去掉,留下中心词,我们看看计算机病毒是什么?
生:计算机病毒是程序。
师:那人们为什么要编制出这样的程序来呢?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产生的过程可分为:程序设计―传播―潜伏―触发、运行―实行攻击。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无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的行为。
(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师: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讨论交流。教师对基本特点稍做总结。
师:为了检测同学们对病毒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进行训练营的第一个训练项目:风险抢答,如图4,并给大家总分表(如表1),记录每个环节得分。另外还要大家总结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4)病毒档案制作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那现在我们进行训练营的第二项训练:病毒档案。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和老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病毒档案(如表2)。老师会根据制作的速度、正确性、完整性分三个档次:30分、20分、10分。
开展第二个活动:制作病毒档案。小组展示、评分。
教师提供三种病毒:QQ尾巴病毒、震荡波病毒、毒欢乐病毒。
(5)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师:刚才我们对计算机病毒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它对计算机系统资源有破坏作用,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么可怕的病毒,是不是我们就此不上网了,或者干脆不用计算机了?
学生集体回答。
师:对付计算机病毒,我们应当做到“防患于未然”。古人云,预防胜于治疗。所以预防计算机病毒对保护你的计算机系统免受病毒破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计算机病毒,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呢?
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整理信息。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训练营的第三项训练:你说我说。
开展第三个活动“你说我说”,关于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看谁知道得最多。
教师总结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四要、四不要”和病毒防治十法。
思考:上面的预防措施都做到了,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我们怎么来保卫自己的重要数据呢?(备份)
师:当然了,预防病毒最重要还得从我们自身做起:①我们自己不能制作、传播病毒;②使用正版软件;③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6)查杀病毒
师:虽然我们说预防胜于治疗,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也,治毒和预防都不可忽视。尽管我们有很多的预防方法,但有些计算机病毒实在太厉害了,有时候我们还是防不胜防,最终我们的计算机还是可能感染病毒。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网上的专杀工具来查杀这些病毒,通过系统漏洞传播的病毒还需要给系统打补丁,利用杀毒软件杀毒。
师:现在我们进行训练营的第四项训练:实战论英雄。落后的组可是要加油啊,这可是你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开展第四个活动“实战论英雄”。学生上台演示操作瑞星杀毒软件。
(7)课堂拓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病毒,可是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病毒出现,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病毒的最新动向,以便我们预防。比如,现在我们常用的U盘、手机成了病毒的主战场。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U盘、手机病毒都有哪些,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想一想怎样去预防。
学生讨论、交流。
师:现在国内外的杀毒软件很多,但是每一种杀毒软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比较一下常用的几种软件。同学们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看看各种杀毒软件的优缺点。
3.小结
师:今天的训练营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己总结发言。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在以后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计算机病毒日新月异,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只了解了他的冰山一角,如果下次遇到其他的病毒,我们怎么来处理呢?
生:上网查找资料。
师: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病毒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和病毒的对抗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反思
课前设想:计算机病毒一节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对这节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在活动中学,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规定范围,让学生很容易找到概念和知识点。
课后反思:通过对这堂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很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本节的知识。但由于本课以活动为主线,活动时间主要是看学生的参与情况,因此课堂的时间比较难把握。对于课堂活动中的评价,显得有些单调,只是简单的计分制,流于形式。
点评
本节课作为吉林地区的精品课,经过反复的“同课异构”打磨,曾经在吉林市松花江中学、吉林市第十三中学、吉林市第十八中学和吉林市双吉中学“送课下乡”,得到广泛认同,不失为一节好课。
“计算机病毒”内容部分,属于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内容难点、技术难点和教学难点。然而,作为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的最低门槛之一,病毒知识是必备的“防身术”。如何让初中生接受良好的、正面的计算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本节课的设计正是基于此全面展开的。首先,教师通过QQ登录失败,引出病毒话题,就此展开有效教学,确立本节课主题“电脑小卫士训练营”,同时,产生了活动的评价体系和具体细则,如要求小组名称要以知名杀毒软件命名,学生必定选择自己喜欢或熟知的产品,而且也能证明学生的使用经验,为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好了铺垫。
学生在风险抢答、档案整理、你说我说和实战论英雄竞赛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着新知,通过“档案整理”,学生对病毒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经验、判断和自我诊断,这是每个计算机使用者需要面对的。“风险抢答题”夯实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你说我说”环节,学生展开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话题,这方面的社会辐射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课堂,尤其是正版、使用技巧等都是学生意犹未尽的话题,一节课时间教师设计的活动丰富、饱满,突破了信息技术学科理论枯燥、难讲的怪圈。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公安业务
中图分类号:D63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2-0006-02
1导论
公安院校以培养公安机关合格的人才为目标,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公安院校的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有其特色。为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公安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绝大部分公安院校目前在计算机教学中与其他高校无太大区别,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已落后于公安工作。本文从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定位不明确
从教学目标来看,目前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仍沿用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计算机作为一门非专业课来对待,仅开设计算机应用等简单的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也与公安工作相脱离,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特色。
2.2教学内容不符合公安工作的要求
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公安特色,而且计算机教学内容长期不变,仅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和字处理软件等一些简单的内容,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也没有及时更新。各个公安院校的教材不统一,目前全国约有20多所公安院校,各院校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千差万别,没有一套教材较好地符合公安工作的特点。
2.3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公安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虽然在计算机领域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没有在公安机关基层锻炼,导致对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有哪些应用教师自己也不甚了解,更不要说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来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
2.4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健全
公安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既与一般地方院校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制定上应存在鲜明的公安特色。如何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公安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2.5教学手段落后
现在有些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多媒体教学手段缺乏,学生机房计算机严重不足,不能保证人手一机,计算机太过老化,不能运行一些新的软件。
3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对策
3.1注重计算机课程、专业设置与公安特色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通过网络实施的各种犯罪案件越来越多。这种使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犯罪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公安院校在课程与专业设置上决不能满足于计算机应用之类的基础课,应针对目前的新问题,新情况,开设一些计算机犯罪,计算机入侵及其防范等课程,有条件的公安院校还可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如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新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使学生掌握黑客入侵及其防范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3.2更新教材内容
为适用公安工作的实际,应加紧公安计算机应用统编教材的编写,在教材中既要给学生讲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又要讲授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但要在一本教材中同时包括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难度较大,可以在计算机应用课程基础上再增开一门公安计算机综合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安全知识、网络犯罪途径及其对策、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户口管理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等公安工作中的一些应用系统。
3.3注重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
计算机教师要下公安基层,了解公安机关需要一些什么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学会常用的公安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计算机教师应向公安业务课教师学习,了解计算机解决公安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使用这些典型案例,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学到了计算机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3.4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公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密切联系本专业特点和公安业务实际,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实验课中应模拟公安工作中的一些实际环境,让学生开展演练。如在实验室可以安装户口管理、交通信息管理和网络攻防对抗等软件,使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公安院校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公安领域中的许多部门需要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公安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教师应积极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到公安领域,把公安领域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这些知识成为对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与补充,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总结
随着金盾工程和科技强警计划的实施,公安机关的装备日益现代化,对警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公安院校的广大计算机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役警官的摇篮应努力把计算机教学和公安实际相结合,培养用现代化知识和技能武装的高素质人才,以适用现代公安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东辉,吴琪.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2):120-122.
[2] 常艳. 公安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00,(3):50-51.
[3] 宋葆华,杨林.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定位[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6).
作者简介:常卫东(1967-),男(汉族),湖南长沙人,讲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信息安全,模式分类的研究。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远大三路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
邮政编码:410138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以教师为主导和指导,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理念、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1]。案例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案例的选择、设计和实施。这不仅仅是一系列教学步骤的运用,更是一种教学技能技巧。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讲解,运用案例组织教学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许多教师还没有深入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课堂教学主观性、经验性较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使一种本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法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使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案例自身缺乏科学性;二是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缺乏互动性;三是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缺乏兼容性。
(一)教学案例自身缺乏科学性
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首要的问题是案例的选取。所选择的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符合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否符合教学情境的要求,是事关案例教学成败的重要前提。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教学案例自身缺乏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的教学案例试图涵盖一切专业、一切学生。运用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使深奥、抽象的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而言,教学案例有一定的专业限制,且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教学当中常常存在的是,偏重于原理运用的内容才是适合案例教学的对象,而一些基本知识点的讲解也并不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与水平、分析能力和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一刀切”地组织案例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出现两极分化:要么跟不上,要么吃不饱,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案例设计缺乏针对性。案例教学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设计案例。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许多教师力图一劳永逸地设计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案例,以期适合各个班、各个专业的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专业知识差异等因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同时,由于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不透彻,导致教学案例设计要么过大要么过小。案例设计过大则因其注重全面性、系统性而与学生的知识、技能差距甚远;案例设计过小则难以体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生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2]。这两种案例设计方式都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体现出来。科学、合理的教学案例需在充分研究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问题的基础上来设计。
3.教学案例不符合教学情境之需。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所选择的案例要符合实际情况,即使是虚构的案例也应大致和现实相符,使教学过程既生动有趣,又使教学情境真实、感人。然而,许多教师因为对案例教学法理解不透彻,在教学案例设计和选择的过程中脱离教学实际、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很好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案例教学中缺乏适应性
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原理的讲解、阐释、传授,很少设计一些案例来组织教学,即便是有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来落实教学案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被动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被动地听和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讲授法,既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对某一共同的问题通过互动式地讨论、研究、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起示范、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在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主动完成对案例的探究和学习。所以,如果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案例教学法就只能是一种形式主义而已。
(三)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兼容
运用案例教学并不等于不再使用其他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需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够使计算机基础课真正有效开展。遗憾的是,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教学法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不平衡现象。有的教师习惯于理论知识和课程内容的讲解,不去研究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案例,以至于学生听懂了知识,不懂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有的教师则能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但对教学案例的展开仍旧以讲授法进行。这种理论与实践两层皮的教学理念自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不良后果。
二、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路对策
计算机基础课是大学生必须认真掌握的一门基础性、技术型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组织该课程的教学,既能给教师带来挑战,也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需要落实“双主体”教学理念、优选教学案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兼容并蓄多种教学方法等方式和途径。
(一)落实“双主体”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活动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3]。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超越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通过案例贯穿各个知识点,以点带面,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这是传统讲授法所无法企及的。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应用结合起来。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师是引导者和推进者,在知识的接受方面,学生是接受者、运用者。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在认真阅读老师所提供的案例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时,必须讲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居于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契合课程知识点,找出解题思路,另一方面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主动思考、积极讨论,以此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二)优选教学案例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灵魂,案例选取与设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与败。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人数多,专业分布广泛,且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背景等方面差异甚大,不存在“适应”所有专业、所有学生共同使用且具有相同效果的教学案例。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首先要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计算机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点,针对一个问题可以开发数个教学案例——“案例群”,供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学习,使教学案例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多样性。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习是在对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如果案例教学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符合他们认知层次及其发展需要的教学案例,那么学生可以顺利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
其次,选取侧重于原理应用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教学案例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对象,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应以一定的理论、原理作为基础和依据,一些基础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开展教学,以此为基础组织案例教学,使学生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
再次,案例设计要大小适当且具有启发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提到学生的两种水平:可能的发展水平和现有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这个“最近发展区”实则即为要开展的课程教学目标。案例设计业要求教师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设定教学目标和落实教学任务。计算机基础课的案例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初次确定的教学案例,在使用后发现大小不适应,可以根据需要做调正,以备下次使用时及时改进。
再次,结合教学情境需要来设计教学案例,使其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又能发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个体的特长。针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教师在备课选材的时候要重新研究教材,甚或自编教材,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的案例来进行教学,突出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这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来说更应如此。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考试、教师上课评价、督导检查等。学生考试包括平时考核、期末考试、考勤、实践操作能力等。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当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评价方式应该而且必须多样化。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是传统的笔试考核;二是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如上机实验,重点考核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践性问题的能力;三是计算课堂讨论成绩,将学生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取得的成绩记录进档案袋,期末结束统一计入考试总评当中。从教师的角度看,主要是考评课堂教学效果,一是学生评教;二是同行评教;三是教学督导评教。学生和督导对教师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对案例教学参与度的评价总体上服务于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兼容并蓄多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突出的实践性等特点,对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案例教学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案例教学必须与讲授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有效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的开展,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通过计算机获取、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已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要求计算机基础课不能停留于简单地讲授知识而是要运用贴近现实、易于理解的案例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教师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2]李翠梅.计算机基础课案例驱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03).
1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三种版本(鲁教、苏教、人教)的必修1教材中都介绍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但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演示实验各不相同。人教版教材没有演示实验,苏教版教材用分液漏斗与试管作为反应的容器,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完成性质实验,鲁教版用铜与硝酸反应的试管口上加蘸氢氧化钠的棉花设计完成实验,这二种教材演示实验设计都不利于学生近距离的观察,且教师重点强调NO、NO2毒性,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畏惧感,造成教师上课一演示实验,学生赶紧捏鼻子逃避的现象,教材的实验教学功能被减弱。
为了克服此实验教学的缺点,本案例以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背景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安排在硝酸的性质学习之后,根据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与学生一起对教材实验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提供实验器具,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和实验原理自行改进课本的铜与硝酸反应的演示实验,独立设计NO、NO2制取实验,思考与硝酸的性质有关的综合实验,进行实际操作验证,使学生获得研究成功后的快乐感,获得化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认识有毒化学实验的可控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中指导学生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实验方案让学生评价,训练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提供实验器具,有限制地引导学生实验设计,目的是在课堂的有效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本教学案例是在高一上学期学期结束前进行教学的,没有让学生开放的自行设计实验,是因为高一的学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能力要求,避免课堂教学会出现无序和学生启而不发的状态。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通过铜与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讨论,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
(3)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讨论试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2.2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法、探究法
2.3 教学过程
3教学后记
新课程的理念倡导学生能够从问题和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或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本课例以此为指导思想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