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制订课堂教学目标的出发点由“大纲”向“学生”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大纲要求,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教学目标是针对教师“教”制订的,是惟一而不能改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备课就是为了熟悉大纲,吃透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材知识传授目标。一份优质课教案适用于多个班级的课堂。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制订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培养学生成长的要求,传授教材知识目标。课程标准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制订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层次要求,具有弹性。因此,教师备课是为了了解学生,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任何优秀的教案都不可能包打天下。
在备课中,教材、学生都很重要,但把什么放在第一位却体现不同的教育观念。把学生放在第—位,是以“人”为本;把教材放在第一位,是以“本”为本。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目标。尽管不少教案也强调能力目标,也提到思想教育,但是这种“能力”只是解决知识问题的解题能力,这种“思想教育”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僵化的、空洞的说教。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知识目标只是教学目标之—,解题能力只是知识目标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取代以前“思想教育”的又—个教学目标。它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社会要求,尊重学生作为鲜活的人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根本目标。
三、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是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是编写教案的主线,学生按老师的规定听课、练习是“责无旁贷”的事。在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演”得好就是课上得好。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员”,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四、对学生的认知层面要求由“简单描述”型向“多视角反思、挖掘”型转变
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如地球的形状问题,传统教学主要停留在简单的描述这一认知层面上。学生不能得到更高一级的思维训练,这不仅是对课程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丝毫得不到探索的乐趣。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的各种综合能力不是直接从结果中直接产生出来的,而是在过程中体验和积累起来的,要体现这种新的理念,必须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不同视角的反思和挖掘。若体现这种理念,必须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增加学生反思的机会,创设不同的情景,比如在地球形状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如果你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你会到达天边吗?假如你是一位3000年前的古人,你会如何思考和验证脚下大地的形状?等。
五、检测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由“重知识”型向“重方法、重情感”型转变
传统教学的目标的评价标准注重的是“教”的结果,即学生是否达到教材知识目标。实行课程改革后,教学的目标的评价标准注重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不仅考察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更要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六、教育手段: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
传统的教学在教案中只需写好如何讲解即可,教育手段非常单一;而未来是信息时代,教育手段应该是“多样”的: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引进、网上浏览、适应学生认知和身心发展需要而增大信息量、科技量,有利于提高质量;用简单、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技巧将他们的才智与世界上最好的专家连接起来,实现网络教育,则可以满足其个体自我发展需要。
七、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向“师生平等”转变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强调的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这就是说他们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能够提出的问题,多方面思考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形,以便能够在课堂上应对课堂。
教学内容: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教学时间:20__年12月26日9:25-10:0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落实聚落的含义、主要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了解聚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对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聚落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保护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学重点:通过对聚落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聚落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聚落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案例、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家看到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景观呢?---城市和乡村,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我们把城市和乡村统称为聚落。
第一部分:乡村与聚落
环节一:1、根据一个城市聚落的实例,讨论聚落的含义
2、讨论城市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
3、讨论乡村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及乡村聚落的类型
环节二:讨论亚洲、欧洲、非洲不同地区乡村的特点
过渡:我们看了一些城市和乡村聚落,那么人类早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他们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部分:聚落与环境
环节一:1、讨论文明古国的分布及形成的因素。
2、讨论中国大城市的分布及形成的因素。
环节二: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阐述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2、讨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其他因素。
3、看录象分析建筑和环境的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含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作到我们和环境和谐共处。下节课我们来探讨如何发展和保护现有的聚落。
附:板书提纲
一、乡村和城市
1.城市:工业、服务业
2.乡村: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
二、聚落与环境
高一第二学期我们开始了以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必修课的教学,教材上的内容难度不大,一看就明白,一说都知道,常常用课件展示一些地区的景观。下面,笔者就以“城市与城市化”的教学为案例,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距离让学生产生陌生感,要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理解这部分知识,那就得把教材呈现的主干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亲自感受自己身边的的例子。2000年安康撤地建市,原县级安康市改为汉滨区,经过十年多的发展,近几年安康变化非常巨大,这正是身边的城市发展的例子。
我提前把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为汉滨区小组,因为学校所在地,同学们在学校生活的地方;一组为旬阳县小组,其为本市人口最多的县,很多学生来自该县,分组来搜集和展示城市化人们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我先搜索了一些大城市的图片,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外滩、广州的天河路,然后准备了安康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的网站,搜索安康市规划总体纲要作为城市化的课外资料。
课堂上我先讲了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等级分类,展示的大城市的图片,之后就让他们小组来讲述各自的城市化。汉滨区小组自己拍了几张汉滨区城市和近郊的图片,包括金州路,比较繁华的开元、时代大厦和保留着乡村面貌城郊东关、西关,将其作为多媒体图片放到他们自己做的课件中。其中一位组员给同学们讲述了近几年来的汉滨区城市变化,他以学校后门的道路为例,学校后门的南环路在十多年前还是泥土路,而现在已修建完善,以及现在都把文昌路和南二环也修建成了,党校路也处在修建之中,以后道路也越来越多,交通也越来越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原来的市东郊还是一片菜地,现在已成为人们休憩的新广场,新体育场也在那,每逢重大赛事或是大的文化交流展览里面都是人山人海等等。
接下来就是旬阳小组的展示了,小组同学主要是以县城发展为主要介绍,先展示了旬阳的特色景观――太极城全貌。接着是商贸大街、祝尔康广场等,这小组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图片做成课件。其中一位组员向大家介绍了旬阳的城市发展,他以旬阳县县城的景观变化为例来说明,县城面积不大,有山有水,山环水绕,自然景观和人工环境相得益彰,这几年来新建的高楼也多了起来,如太极大厦、信合大厦等,随着西康高速和十天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旬阳县对外联系更加密切,旬阳有希望打造成为第一个县级市。
“大家搜集的材料都很好,为什么我们的家乡会变化这么大呢,因为它正在经历着城市化,大家都是安康市城市化的进程的见证人。”于是我就势引出城市化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就一个地区而言城市化就是区域等级不断提高的过程。还有一些地方的小乡镇逐渐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大城市,也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安康的撤地建市等级提高的证明。随后开始引导学生们结合刚才的内容看课本,再次从理论上理解城市化,之后重点强调了城市化的三大主要标志。
通过这节课我也收获颇多,首先我发现要将信息技术适当的同地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不局限与教师的讲述,不拘泥于单纯的用多媒体呈现地理事实,而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将其和教材上的理论相结合,而我所做的只是材料的收集、归纳补充,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这些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