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语录计划范文

语录计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录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语录计划

第1篇

关键词:铁路路基;病害;滑坡;防治措施;排水

Abstract: the mountain landslide is common in railway construction of bad geological phenomenon, landslide often interrupt driving, even make train subversion, brings the serious harm to the traffic safety. So the landslide governance is to reduce railway roadbed disease and ensure a railway traffic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measur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ailway subgrade landslide of the meaning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ailway roadbed diseas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 and then analyses the railway subgrade treatment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and finally to the later period maintenance measures are illustrated.

Keywords: railway subgrade; Disease; Landslid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drainage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铁路路基是条带状结构工程,沿线经过的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填料也不均匀,而不少地区都存在膨胀土、红黏土、软岩风化残积土等各种工程性质不良的土,并且受到地理和气候环境常年变化影响,加之技术水平、经济条件以及施工机械设备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铁路路基设计通常采用较低的技术标准,施工质量往往要求不严,从而导致各种铁路基床病害成为一种分布广、治理难、多发性强的病害,严重影响着列车的安全运行。而滑坡便是铁路路基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滑坡危害的相关问题。

一、铁路路基滑坡的含义及形成机理

(一)滑坡的含义

滑坡是一种山区铁路建设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是一种斜坡变形形式,主要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区的斜坡上。对滑坡的含义,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广义的,即把斜坡岩(土)体顺坡向下滑移的一切现象,统称为滑坡。它包括崩塌和泥石流等;另一种是比较严谨的,在一定的地形地质条件下,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各种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例如长期受水浸润,削弱山体下部支撑力量等),破坏了岩(土)体的力学平衡,使山坡上的不稳定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带)作整体的、缓慢的、间歇性的向下滑动的不良地质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坡按其特点可进行各种不同的分类。中国铁路按滑体的物质组成及其成因,把滑坡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填土滑坡、堆积土滑坡、破碎岩石滑坡和岩体滑坡等六类。

(二)滑坡的形成机理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此地区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滑坡形成主要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二、铁路路基滑坡的检测

根据铁路既有线的特点,路基检测应不干扰行车或少干扰行车,为此需采用的检测手段应力求准确、可靠、快速,从而为将来的整治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一)探地雷达法和瞬态面波法相结合的检测手段

探地雷达法具有直观反映道床几何形态、表层分辨率高的优点,可以探明路基结构的分层;探测路基病害类型、程度和具置,用于分析道床、路基各个土层的地质情况;探地雷达测出的结果是基床的电性参数,而无法给出路基的力学特性。而瞬态面波法表层状况由于石碴的散射和高频信号的限制不能精确的反映,探地雷达方法可弥补瞬态面波法的不足。瞬态面波方法对在土中频散曲线比较平滑,能够准确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测试的深度也比较深,也正好弥补了探地雷达方法不能反映路基土的力学参数和测试深度浅的不足。在路基病害测试中,最关心的是路基表层和其下路基土的承载能力,所以两种方法结合,优势互补,正好能够达到路基的测试目的。

(二)对路基强度、刚度等参数方面的分析

重型动力触探主要反映路基土的力学性能,是以击数×10c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击数越高说明土质性能越好,强度也越高,可以从不同深度位置来测试出不同深度下土的力学性能以分析路基状况。轻型动力触探与重型动力触探原理相似,只是后者以击数×10cm-1来反映路基各个位置的力学性能指标。

三、铁路路基滑坡治理的原则和措施

(一)治理原则

1、预防为主

整治工程施工尽可能安排在旱季进行,避免在滑坡前部横截滑坡作长拉槽,导致滑坡恶化施工前应先做好临时性排除地表水工程,对正在活动中的滑坡,须同时做好观测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建筑物,需加强观测、养护、维修,以减少滑坡的新生和发展。

2、坚持早期整治

滑坡的发生与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整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一次根治与分期整治相结合

滑坡一般应一次彻底根治,不留后患。但对规模较大、性质复杂、变形缓慢,一时尚不致造成重大灾害的滑坡,也可在全面规划下,分期整治。同时注意观测每期工程效果,为确定下期工程提供依据。

4、对症下药是关键

对必须整治的滑坡,原则上要一次治理,不留后患。但首先要弄清滑坡性质和成因,针对主要原因有的放矢的选择防治方案,同时辅以其它措施综合治理,不可盲目强调支挡工程而忽视调动地质体自稳能力的发挥。

(二)治理措施

1、排水措施

滑坡的发生和发展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排水是防治各类滑坡之本。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的排水方式。对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应加以拦截和引出,在滑坡可能发展的边界5m以外修建一条或多条环形截水沟;对滑坡体以外的地下水,应修建截水盲沟;对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应疏干和引出,浅层地下水采用支撑盲沟,深层地下水采用泄水隧洞,亦可采用垂直孔群或仰斜孔群排水;对滑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应尽快汇集引出以防下渗,在充分利用天然沟谷的基础上,修建排水系统。

减重措施

当滑动面不深,且滑体呈上陡下缓状,滑坡范围外有稳定的山坡,滑坡不可能向上发展时,在滑坡上部减重,以减小滑坡的下滑力,是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将减重的土体堆在坡脚反压,以增加抗滑力,效果更好。

支挡措施

根据滑体推力的大小,可以选用适当的支挡结构防滑。支挡方式只要有几下几种:

(1)抗滑挡墙

它施工方便,稳定滑坡收效快。抗滑挡墙多为重力式,石砌,也有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

(2)抗滑桩

它是利用桩在稳定岩土中的嵌固力支挡滑体的建筑物。它具有对滑体扰动少,操作简便,工期短,收效快,对行车干扰小,安全可靠等优点。抗滑桩多为挖孔或钻孔放入钢筋骨架灌筑混凝土而成。抗滑桩在滑动面以下的锚固深度,应根据滑体作用在桩上的主动土压力、桩前的被动土压力、岩土性质等来确定。

(3)锚杆挡墙

是一种新型支挡结构,由锚杆、肋柱和挡板三部分组成,用于薄层块状滑坡或基岩埋深较浅、滑体横长滑面较陡的滑坡。具结构轻盈,节约材料,适宜机械化施工,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4)抗滑明洞

若滑动面的下缘处在边坡上的较高位置,可视地基情况设置坑滑明洞,洞顶回填土石支撑滑体,或滑体越过洞顶落在线路之外。但这一措施对行车干扰大,施工困难,造价昂贵,只有在其他措施难以奏效时采用。

4、坡体内部加固

(1)对于滑坡规模较小,滑带土主要为粘土、泥化夹层者,可采用石灰桩、石灰砂桩及合适的化学方法改善滑带土性质,如以石灰桩为主,使滑坡得到治理。

(2)对于潜在不稳定或蠕动的密实粉质粘土或松散破碎岩坡,宜选择采用近年来已开发许多新型锚杆体系,将锚杆或锚索锚固于潜在滑面以下的稳定岩层之中,施加张应力姒增加锚拉方向正应力从而增大破坏面上的阻滑力,锚钉系统以土格栅或土工网覆盖地面,在多个结点上以长锚钉将这些结点锚固起来当这些锚钉紧固后,将地表网拉入土中,使网处于拉伸状态而网下的土则处于压缩状态。有时采用框架预应力锚索结构,使原来的被动防护转变为主动防治。

(3)对于宽度受限的已有道路的加宽,其坡体需要防护者,采用桩基既浪费又不美观。而采用加筋土技术却特别适宜,加筋土是在土中埋入有抗拉功能的金属条带或聚合物格栅以改善土体强度,达到稳定天然或堆填、开挖边坡。比如有加筋土挡墙,带护面板的加筋土可作成陡坡。其优点是:①有粘聚性又有韧性,故能承受大变形;②可使用的填料广;③易于修建;④耐地震荷载;⑤有多种面板形式;⑥比传统挡墙或桩造价低廉。

5、防止河岸冲刷及绕避措施

对于滑坡为河岸冲刷触发者,首先应考虑防止河岸冲刷的河岸防护工程,以防止河流继续冲刷坡脚而牵引坡体滑动。对于滑坡频繁发生地段、整治困难或费用昂贵,可选择改移线路,或选用隧道避开滑坡或桥梁跨越滑坡,或用明洞防护等绕避措施。

四、铁路路基滑坡的养护措施

第一,滑坡区的地表排水设备,如截水沟、排水沟、吊沟等应做到无淤积、无漏水、无冲刷、排水畅通、沟涵相通。对失效损坏处所,应及时修补。

第二,滑坡区的地下排水设备,如支承渗沟、暗沟、隧洞、渗井、渗管等,应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和疏通。对失效或损坏处所,应及时修补或整治。地下排水设施,一般每年在春融之后和冰冻之前,在雨季开始之前和暴雨之后,必须仔细观测其流量,掌握其变化规律和排水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三,滑坡区的防护和加固建筑物,应保持完整无损,如有开裂、滑移,必须认真查明原因,采取治理措施,不可麻痹大意,要防患于未然。

第四,对规模大,情况复杂的大滑坡,虽经模治仍在缓慢变形或间歇变形,应对其认真观测,实行动态监控,掌握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结语

综上,铁路路基滑坡是严重危害路基安全的病害之一,对滑坡的治理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滑坡的治理要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治理中要分析清楚滑坡产生的特殊地质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彭华,张鸿儒.铁路路基病害类型、机理及检测与整治技术[J].工程地质学报,2005.2.

第2篇

但是第二天早晨我就吃惊了。早饭时做了两个荷包蛋,发现不仅黄不散,连清都不散。吃上一口,蛋黄不是干的,蛋清不是硬的,真的是又嫩又香。那一瞬间,我想起了小时候吃的鸡蛋,和下了那些蛋的大芦花鸡。

养那些芦花鸡大部分是我的工作,每天喂它们,常常去采草籽等等,有时候还帮它们挖蚯蚓吃。每天晚上要记得让它们回到鸡架,否则会被黄鼠狼吃掉。记得有一年,真的有黄鼠狼来吃鸡,被抓住了,拴在树上,大家都来看,拿树棍逗它,它呲着一身黄黄的亮毛在那里团团转――不知它为什么团团转。说实话看着它心里是有点怕的,因为故事里都说黄鼠狼是能成精的。于是晚上便做些奇奇怪怪吓人的梦。至于后来那黄鼠狼怎么了,我完全没有印象了。但我想它的下场不会很好。

喂肥了大芦花鸡,还得看着它们下蛋。之所以要看着,是因为它们常常不肯在鸡窝里下蛋。蛋随便下在院子,野地里,和仓房里什么地方的时候,都是有的。更麻烦的是下在邻居家的院子或仓房里。要是邻里关系好,倒也不成大问题,说一声就行了。但是碰上合不来的人家,那这鸡蛋属于谁家,就成问题了。

还有,要是鸡养得好,到了冬天还会有些蛋。如果不马上捡回来,就成了冻鸡蛋。冻鸡蛋咋不拉沙,像是冻豆腐,但是远不如冻豆腐好吃。要盯着它们下蛋,但是又不能跟得太近,因为它们下蛋是要躲着的。所以只能等到听见它们唱“咯咯咯咯哒”,再去拾回来。那时鸡蛋还是温热的,乐颠颠地把鸡蛋拿回家,交给母亲,再站在炉台前,等着母亲把它做好,心里那个满足啊。

芦花们大部分时候不在意人们去拾它们的蛋,但是每年有那么个季节,好像是晚春吧,它们变得极其好斗,因为它们要孵小鸡。它们下了蛋,就非常坚决地卧在上面,打也打不走。你要是想要去拾蛋,它们就会面红耳赤非常凶恶地叫着,恶狠狠地来啄你,而且通常是对着脸,甚至是眼睛来的。

当然不是不让所有的鸡孵蛋。每年会有计算地孵一些新的小鸡,所以总会有一只大芦花鸡如愿以偿。孵一段时间以后,记得大人们会用纸卷个筒子,从母鸡那里把蛋偷出来对着太阳看看,是不是能孵得出来。孵不出来的,就不再放回去了。隐约记得鸡是会数蛋的个数的,但人要偷她们的蛋,她们大概也无能为力。

于是就会有黄黄的小油鸡。开始时养在纸箱里,然后就放到外面跑。所有的小动物都像小孩子一样贪玩,不论小老虎或小鸡都是如此,充满好奇心。它们会跟着你的脚后面叽叽喳喳跑来跑去。所以大家都要格外小心,否则踩伤了小鸡就是常有的事,很让人心疼――小油鸡是孩子们的偏爱,踩伤了你可以肯定应付的不仅是小鸡,还有哭哭啼啼的孩子。

自然界的事,有生总归也还有死。到了再不下蛋时,鸡们就要变成肉类蛋白了。可是不管是什么动物,养久了总归像是家里人。所以杀了鸡,妈妈从来一口不吃,连一口汤都不尝。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叙事是从一块小小的点心开始的: “有一年冬天,我回到家里,母亲见我冷成那样,便劝我喝点茶暖暖身子。我平时是不喝茶的,所以我先说不喝,我不知道后来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她让人端来了一种扁扁的圆鼓鼓的甜点,叫做小玛德莱娜,看上去,像是用扇贝的贝壳做模子烤出来的。那天天色阴沉,而且第二天也不见得会晴朗,我的心情很压抑,便机械地舀了一勺我已经泡上了一块小玛德莱娜的茶,送到嘴里。带着点心渣的茶碰到我上颚的那一瞬间,我不禁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东西经过。一种奇妙的侵入到我的心中,使我超然升华,但又不知道其中的缘由。我只觉得人生一世,荣辱得失都清淡如水,背时遭劫亦无甚大碍,人生短促,不过是一时幻觉;就好比恋爱所起的作用一样,以一种珍贵的本质充实了我。或者确切地说,这感觉并非来自外界,它本来就是我自己。我不再感到自己是那么的碌碌无为、卑贱渺小、平凡庸俗。这种强有力的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感觉它是跟茶水和甜点的味道密切相连的,但它又远远超出滋味,肯定同味觉的性质不一样。气味和滋味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毁,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虽说更虚幻却更经久不散,更忠贞不矢,它们仍然对依稀往事寄托着回忆,期待和希望,它们以几乎无从辨认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支撑起整座回忆的巨厦。”“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还带着温暖的鸡蛋或许是没有玛德莱娜小饼干的优雅,可是那又何妨呢?

第3篇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对于中国金融业特别是中资银行而言,后危机时代就是一个遍布荆棘而又繁花似锦的年代,挑战和机遇并存,风险和回报共生。

展望2011年,全球经济将在曲折和不平衡中继续渐进性复苏之路,各国利益博弈引发的保护主义和国际金融监管强化的倒逼机制,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必须正视的时代挑战。

但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在危机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重构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在面临全球金融监管更趋严格的同时,国际化发展的大方向不仅没有改变,还将迎来时代机遇。中国大型银行加快跨国银行建设,是中国银行业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

金融国际化趋势未改

当前,虽然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并未改变,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进程正在加快。

第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以及各经济体宏观政策的不同步性,更需要我们强化全球视野。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目前总需求依然不足,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之路尚存很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失业率居高不下、财政和债务风险较大。

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虽然仍是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增速趋缓,并面临内需仍显不足、资本大量流入及通胀风险上升等多重压力。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以及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复苏差异性日益拉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起伏不定,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保护主义明显增强。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不平衡性致使各经济体间的宏观政策协调日益困难。

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受制于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而加入到收紧货币政策的行列,但主要发达经济体却继续维持或强化宽松货币政策,甚至个别国家开始背离寻找全球解决方案的轨道,转而采取不协调的行动。

11月3日,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这或许会对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一定改善作用,但对世界经济和他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这种复苏进程和宏观政策的不同步将对全球经济金融格局重构带来深远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力促国际沟通和协调,并以全球视野加强自主调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身利益损失,并提升自身在新格局中的地位。

第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进一步推进,银行业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全球金融业的利益分配将全面调整。伴随着经济复苏,全球金融业也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刻反思,加快推进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

近来,美国通过了大萧条以来力度最大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正式完成;欧盟出台了泛欧金融监管法案,将从宏观、微观层面改变欧洲目前“条块分割”的监管格局;不久前通过的巴塞尔协议III又对银行提出了新的更高监管标准。

其中巴塞尔协议III已得到G20首尔峰会的支持,协议仍然坚持了基于风险的资本监管的逻辑思路,但结合金融危机教训,对巴塞尔协议II做了完善和强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显著增加资本质量和数量要求,最低资本要求中的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要求由原来的2%大幅提高到4.5%,另加2.5%的资本保护缓冲和0-2.5%的反周期资本缓冲要求,巴塞尔协议III对核心一级资本的要求可以高达9.5%(对全部资本要求高达13%),对于大型的系统重要性机构而言,其资本要求更高。

二是继续扩大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和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降低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能性。

三是仍然以资本的手段来应对监管资本的缺陷(顺经济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挑战,如要求资本保护缓冲和反周期资本缓冲,对系统重要性机构提出超额资本要求等。

这些国际金融监管的重大变革对银行通过优化资本使用、调整资产结构、形成低资本消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产生划时代的深远影响,也标志着全球金融业的利益分配开始全面调整。

第三,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未改,世界贸易和投资的稳步恢复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之一。

过去20年间,全球化和数字技术形成了一张张庞大而复杂的网络,将全部经济社会活动编织在一起,大量的货币、商品、数据和人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跨境流动,这一进程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10年上半年世界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25%,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增长25%、13%和41%;中国和印度分别增长41%和32%。该组织预计,尽管受到下半年部分国家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和企业去库存化基本结束的影响,2010年全年世界贸易量仍将增长13.5%,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11.5%,其他国家将增长16.5%。

2010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也开始缓慢复苏,据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FDI流入量将恢复至1.2万亿美元,2011年可能达到1.3万亿-1.5万亿美元,2012年有望恢复至危机爆发前2万亿美元的水平。

第四,后危机时期全球金融业的重构将会不断推进,国际化仍是主要发展方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和金融增长的重心逐步从西半球转向东半球和新兴经济体,世界金融业地理格局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目前,亚洲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少重要的大型国际金融机构,银行业的利润水平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根据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千家大银行排行榜,2009年亚洲银行业在全球银行业税前利润占比达37.08%,高于北美和欧洲银行业的占比(分别为13.78%和31.19%)。

在金融监管强化的背景下,部分受到危机冲击的跨国银行实施了业务收缩战略,主动或被动地剥离非战略业务,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和核心市场;而许多受危机影响较小、实力较强的跨国银行则采取了更为进取的战略,亚洲和拉美的银行更是依托显著提升的整体实力和在危机中的良好表现,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同时,由于采用综合化经营模式的银行各项业务具有不同的周期波动特征,资产负债结构更均衡,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国际大型银行在危机逐步企稳后继续着力发展综合经营业务,综合经营指标大幅反弹,部分大型银行的综合经营程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危机前。

事实表明,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国际金融业综合化发展的方向,打造资产、业务和经营地域多元化的国际化银行是未来全球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业新机遇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开放型经济成为我国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体制改革、社会进步和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选择。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累计利用外资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接近2500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金融将会以更加成熟稳健的姿态融入世界,这为中国银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创造了时代机遇。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战略取向十分明显。

首先,中国经济金融的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未来更有望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引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危机后,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目前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取得初步成效。

中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不仅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还在国际排名、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脱颖而出,流动性优势、资本优势和估值优势明显。

2011年将开启中国的“十二五”规划,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的不断落实和深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质量会不断提高,尤其是在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将实现突破,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依托这种背景,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将迎来金融深度不断深化、市场和产品日趋多元化、风险掌控能力进一步强化以及盈利结构日益合理化的未来。

其次,中国贸易强国进程加快给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日趋紧密。外贸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球金融危机更加快了中国外贸结构调整的进程。我的判断是,未来中国在大型机电产品出口及大型承包项目的强大增长潜力会不断释放,新兴市场的需求将成为外贸的新增长点。

值得强调的是,扩大内需是中国未来的主要政策方向,但外需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提升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总体看,未来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比重仍有提升空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更是巨大;进口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障中国资源能源和关键技术设备供应的重要渠道;随着贸易结构和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进出口将对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发挥巨大的催化效应。

可以说,中国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和贸易强国进程持续加快,为中国银行业通过深化内外联动,抓住跨境客户国际贸易链条的两端,以内促外拓展海外客户与业务机会,以外带内提升全球贸易金融服务能力带来了难得机遇。

其三,中国产业资本全球化步伐提速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一批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逐步成长起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大力实施“产能输出和资源进口”战略,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对外投资,支持资源型企业到境外设立战略资源供应基地,进一步加快了中资企业的国际化步伐。

截至2009年末,中国已设立1.3万多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涉及能源、铁路、矿产、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贸易、通信、家电等众多领域,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超过70%,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员工人数将近100万。

2010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判断,到“十二五”期末,“走出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会有明显提高: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和层次将实现飞跃发展,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将初具规模;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维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会连年快速增长,有望在2013年增量突破千亿美元、存量达到5000亿美元,逐步走上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趋于平衡的良性发展道路;对外开放的深度将明显扩展,其中的关键点是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使商品、人民币、银行和服务协同走出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基于此,银行服务需求也相应从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服务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衍生出巨大的公司金融、投行服务和金融中介需求。

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跨境业务资源和金融服务需求,为具备条件的中国银行机构跟随客户同步“走出去”,增强各产品线和境内外机构的全球综合服务能力,全面参与到境外需求主体的结算、清算、信贷融资、投资并购、资本运作、资产保值、现金管理和日常经营中去,积极支持其在全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历史上,西方企业走向世界的时候,有西方的投资银行为其提供信息服务。中国的银行亦要发挥其网络广泛、信息灵通的特点,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桥梁和耳目。

其四,人民币国际化给中资银行以海外人民币业务为突破,加快国际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0年6月,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境内试点地区扩大至20个省市,境外试点区域放开至全球,业务范围也扩展至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此后,国家又允许境外银行人民币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打通了人民币回流的新渠道。

这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中国银行业依托人民币业务优势扩大和完善境外机构布局,提高国际化发展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条件。

大型中资银行具备在人民币清算、人民币跨境金融市场、人民币海外融资等领域确立全球领先地位的先天优势,其境外机构可以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把本地营销服务优势与母行人民币业务优势有机结合,培育外资银行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依托不断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银行业有望实现国际化经营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中国银行机构海外业务发展、本外币联动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综上,稳步加快国际化步伐以谋求更大发展,是中国银行业把握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机遇的理性选择。

国际化战略选择

当前,有条件的中资银行需与中国企业的贸易和投资全球化进程和多元化需求配合,扎实做好每一步工作,制定适合自身的国际化、综合化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使2011年成为中国银行机构“走出去”和综合化经营进一步加快的新起点。

一是打造跟随“走出去”企业的全球化、全能化服务链。

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应积极探索通过金融资本全球化服务中国产业资本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使自己的机构网络、产品线、科技平台、人才队伍以及管理水平尽快达到为走出去客户提供优质全球服务的要求,全方位满足中资企业的海外投资兴业需求。

尤其要依托商业银行客户基础,发挥境外子公司优势,为中资企业进入新兴市场或获取战略资源提供以跨境并购、境外上市、银团融资为核心的海外投行服务。

同时,在严控风险基础上拓宽投行业务品种和范围,逐步为境外企业提供多元化投行服务,增强在国内国际两个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化经营水平。

二是实施与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匹配的国际化战略。

国际上一般将银行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国内银行,即以国内业务为主的银行;第二种是国际银行,被称为International bank;第三种是全球银行,被称为Global bank。一般认为,海外利润占比15%以上,可称为国际银行;达到30%以上,可称为全球银行。

在中国本土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达到这个目标对绝大多数中资银行来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是一个基于中资企业贸易、投资全球化的渐进过程。

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地区分布看,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2009年末,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亚洲地区占了75.5%,拉丁美洲占了12.5%,非洲占了3.8%。

而中国银行业的境外机构布局与中国外贸和投资格局尚不完全匹配,境外机构数量、人力资源配置仍相对较少;区域分布不均,机构和资产集中于港澳地区;大部分境外机构物理网点不足、电子渠道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中国银行业机构国际化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格局,着眼全球、突出重点,在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合理配置资源、摆布业务,加快成为“走出去”中资企业身边的银行和亚洲地区有影响力的国际银行。

三是形成具有中国银行业特点的国际化科学发展道路。

中国银行业必须认真吸取一些国际大银行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符合自身实际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在目标市场选择上,重点拓展亚太地区高成长性市场,持续强化在新兴市场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积极关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拓展机遇。

在网络拓展策略上,宜战略并购与自主申设并举。结合各地市场环境和监管准入难度,综合利用申设、并购等方式设立分行、子银行、控股机构和代表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制、成本可接受和机构可整合的思路选择战略并购对象,推进以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为目的的战略导向型并购。

在机构建设定位上,致力于本地化经营和取得当地主流或重要银行地位。借助并购手段加快本地化经营步伐,稳步开展中小型银行的收购与整合,谨慎对待大型银行并购机会。一行一策支持境外机构背靠母行、立足当地,逐步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主流银行,或在当地一些主要业务中取得主流或重要地位。

在科技平台搭建上,坚持机构建设与系统建设同步。研究建立覆盖全部境外机构的科技平台,并逐步实现与境内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全球机构间共享客户、产品和数据资源,提升境外机构的产品供给、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能力。

四是形成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综合化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管理能力。

必须清醒认识到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竞争和介入高端复杂金融领域给经营管理带来的挑战,建立健全灵活、全面、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路面排水;几何设计;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快速、有效的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是保证道路使用性能及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危害公路的众多因素之中,水是主要的自然因素之一。降落在道路表面的雨水渗入基层后,会引起沉陷、唧泥、材料强度降低等危害;形成表面径流时,行驶的车辆容易产生轮胎打滑,影响正常行驶。水的作用加剧了路基路面结构的损坏,加快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增加,我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水毁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交通影响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排水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快速、有效的路面表面排水设计是保证道路使用性能及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公路设计中,通过改善路面结构、加强排水措施是路面排水设计的一个方面,但是,从公路几何设计的角度来改善路面排水则是更有效、更彻底解决路面排水问题的办法。因此从公路几何设计入手,研究公路路面排水具有重要意义。

1、路面排水设计目的

路面排水设计的目的是迅速排除降落在路面范围内的积水,有效地汇集并迅速排除出路界,同时把路界外可能流入的地表水拦截在路界范围外,防止地表水漫流、淤积或下渗,保证路面结构处于干燥状态,也保证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的范围内,确保路基路

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减少地表水对道路路基和路面结构的危害,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威胁,保证公路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使公路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达到或提高其设计使用寿命。

2、路面排水不畅的危害

公路路面表面排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把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雨水排走,避免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以及雨水滞留路面而渗入路面结构,避免漫流的雨水进入路基内部,引起路基沉陷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在降雨时如果路面积水不能得到排水,将对路基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2.1雨水在路面上滞留的时间越长,下渗的水量就会越多,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产生水动力会破坏沥青混和料,使之出现裂缝,进而形成坑槽。另外,水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还会对路基不断冲刷,使基层软化,形成唧泥或断裂,破坏路面的整体强度。

2.2部分水分渗入路面,逐渐渗至基层、底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水分渗入到路基结构内部后,会严重影响路基强度,引起路面早期破坏,如裂缝、沉降、断板等现象,甚至出现路基沉陷、坍塌等病害,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就会迅速变坏。

2.3水能浸入沥青混合料的孔隙中而使沥青粘附性减小,从而导致混合料的强度和劲度减小;另外,水还能进入沥青薄膜和集料之间,阻断沥青和集料的相互粘结,最终导致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

2.4在路面上形成水膜,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行驶中的车辆有明显的横向滑移感。另外车辆在有积水的路面上高速行车时,尾部因飞溅产生水雾,影响驾驶员视线,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妨碍行车安全。

3、路面排水几何优化设计

3.1 横断面设计

3.1.1 路拱

为迅速排除降落到路面的水,需要将路面做成具有一定横向坡度的形式,这一横向坡度称为路拱横坡。通过在行车道和路肩上设置横坡,在重力的作用下,使表面水流向路基边缘。路拱横坡是路面表面排水设施的一种主要形式,道路的横向坡度越大,路表雨水的排除就越顺畅,路基、路面的水毁可能性就越小。然而,由于路拱坡度所产生的水平分力会增加行车的不稳定性,增加侧向滑移的危险,同时也会使使乘客有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横坡确定应同时考虑排水和行驶稳定性。随着国家经济迅速的发展,高速公路也变得越来越宽,出现了六车道、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在不宜加大路拱坡度来满足路面排水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行车道中间增设路拱线以减小流水行程,从而减轻路面积水的方法。

3.1.2 路肩

路肩排水是路面排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面上的雨水最终要通过路肩排离路基以外。因此路肩的设计要有利于雨水的迅速排除,否则也会影响路面排水。直线路段的硬路肩一般应设置向外倾斜的横坡度,其坡度值可与车道横坡度相同;路线纵坡平缓,且设置拦水带时,其坡度值宜采用3%~ 4%。路肩的横坡值应较行车道横坡值大1% ~ 2%。硬路肩边缘设拦水带时,其横向坡度宜采用5%;或者,也可在邻近拦水带内边缘约0.5 ~ 1m宽度范围内将路肩铺面的横向坡度增加到5%或5%以上,六车道、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宜采用较大的路面横坡。

3.1.3 超高

超高渐变段是指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渐变到圆曲线段的单向横坡的路面横坡渐变的路段。如果外侧的超高渐变率过小会使横坡较小的路段变长,导致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变长。如果该段的路线纵坡也较小,则该段的合成坡度也较小,导致该段排水不畅。排水不畅的路段长度与路线纵坡、路拱坡度及临界长度有关。在路线纵坡和路拱一定的情况下,与临界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排水不畅的路段应缩短超高的临界长度。

3.2 纵断面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满足排水的纵坡要求,特别是在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上或者车道数较多的公路上更应注意。《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指出在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应当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一般情况不小于0.5%,合成坡度不应小于0.5%,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3.3 平纵组合设计

在进行平纵组合设计时,在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的前提下,还要要满足驾驶员视觉、心理上方面的连续性与舒适感,更为重要的是还应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进行平纵组合设计时应尽量做到平曲线与竖曲线完全对应,且平曲线比竖曲线更长(“平”包“竖”),这种组合能较好地满足路面排水的要求,特别是竖曲线为全凹竖曲线和全凸竖曲线时。如果平曲线与竖曲线完全对应,则圆曲线段与竖曲线的底部(顶部)对应,而圆曲线上存在的超高,有较大的横向超高坡度,所以该段的合成坡度也较大,有利于路面排水。当平曲线与竖曲线错开时,要避免凹(凸)形竖曲线的顶点位于平曲线的缓和曲线上,特别要避免位于超高过渡的零坡断面附近处。

结语:

水是造成路基的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和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路基设计必须重视路基排水设计。随着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排水设计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从公路几何设计的角度来改善路面排水是更有效、更彻底解决路面排水问题的办法。可

以真正保证路面结构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减少地表水对道路结构的危害。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滑坡;措施

1预防和处理公路工程路基滑坡的重要性

斜坡上的岩土通过重力和外力的影响会出现滑坡现象,具体是因为沿坡内部较为软弱的地方所引起的整体性失衡。该情况会对公路工程产生巨大影响,且应对措施较为复杂,需要涉及的成本也较高。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量,必须要做好滑坡问题的预防措施。滑坡的特点为:①同时性特点,由于地震、暴雨、海啸以及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多数滑坡同时发生;②滞后性特点,很多滑坡现象的出现比诱发因素出现的时间稍晚,例如融雪、降雨以及部分人类活动都很可能会导致滑坡在活动出现一段时间之后才爆发。而且人类的不合理开发行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斜坡的稳定性,滑坡体本身的稳定性越差,则其保持稳定的时间越短。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切实保障公路路基施工的顺利完成,并且为未来再出现此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2发生路基滑坡的地理条件

当前绝大部分路基滑坡都是先经历特大暴雨或者是降雨时间较长且降雨量较大,从而导致路基坡体出现下滑的情况,道路出现裂缝及滑坡现象,最终导致路基变形和下沉,中断了公路交通运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2.1发生路基滑坡地区的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一般情况下山区公路的路基出现滑坡的概率更大,并且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更为严重。相对于北方而言,南方的公路路基出现滑坡情况的概率更大,这是因为南方普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所以其夏天很容易出现洪涝或干旱的情况,暴雨很可能导致公路路基出现滑坡。2水文条件。洪涝灾害一般会在水系发达、内溪河纵横、且落差较小的地区出现,由于其本身滩多水浅,所以很容易导致公路路基出现滑坡情况。2.2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容易出现滑坡的地貌基本都属于构造低山地貌,具有斜坡地形,且相对的高度差也较小,山势比较陡峭,土壤结构较为疏松,容易积蓄水分。2地质构造。出现滑坡的地区一般都是丘陵山区,周边的山体较多,并且存在大量的碎石土和松散的土层,岩石的分化情况较为明显,自身的抗压能力较差。一般情况下多雨且山地的地区更容易出现滑坡,由于其岩石构造较为松散,所以滑坡情况较为常见。

3路基滑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3.1要及时消除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地表水和地下水能够对公路工程路基滑坡产生直接影响,过多的水分会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如何消除水对于路基边坡的危害就成为了防治公路路基滑坡现象出现的最关键环节。1做好清除地表水的工作。排除地表水是公路工程路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能够有效降低滑坡出现的概率。对此需要应用一种能够长期使用的有效措施。例如,可以在滑坡所处范围之外设置截水沟、引泉、滑坡体上的地表水排水沟以及滑坡区的绿化带等方式。排水工作主要是为了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或者是将易滑坡区域的雨水及泉水进行排除,使其达到阻止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域内的目的。2做好清除地下水的工作。相对于将地下水都在某个位置而言,流通是清除地下水最为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所应用的方式有三种:①支撑盲沟,除了排水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②设置截水沟,拦截水流或者是将其引流到斜坡区域的外围;③仰斜孔群,通过在水平位置进行钻孔,引出其中的地下水,并将其排除。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盲洞、渗管以及垂直钻孔等形式达到清除地下水的目的。3尽可能避免水库及河水的水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可以在滑坡体的上游修建能够将主流向对岸进行引流的堤坝,并且可以在滑坡体的前端抛石、铺设石笼以及修建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从而达到稳固滑坡体的目的。3.2调整外形,增设抗滑坡设施。公路工程一般在防治滑坡的时候,会采取削坡减重的形式来应对坡体存在的“上重下轻”的问题,达到降低滑坡体重心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合理增加建筑物进行支撑,缺乏结实有效的建筑物的支撑,滑坡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滑坡情况,而通过合理构建支撑工程,能够有效维持坡体的重心平衡状态,帮助其快速稳定。一般而言,抗滑片石垛、抗滑桩以及抗滑挡板等都属于有效的支撑建筑物。例如某公路路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滑坡情况,因为其滑坡的体积较大,并且滑坡下面缺乏有效的支撑,地基自身强度相对较薄弱,所以存在较大的滑体推力,对于此情况必须使用抗滑桩实现对滑坡体滑坡前缘的有效支撑,确保滑坡后不会再出现局部位移或坍塌情况,采取全埋植式结构的抗滑桩。3.3增加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修筑挡板和护墙的形式来强化对于不稳定岩石的支撑;应用混凝土钢筋抗滑桩进行阻滑支撑;使用凝固灌浆法强化边坡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对有裂缝或软结构面的岩体边坡进行加固;在公路路基两边种植灌木和草皮等植物,依靠植物固化土壤,尽可能降低地表水及降水对于路基的冲刷,有效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公路路基的抗滑能力。3.4公路工程路基出现滑坡情况后的处理措施公路路基一旦出现滑坡情况,车辆和人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从危险区域中撤离,避免滑坡现象出现后再继续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所导致的再一次伤害和损失。1对于公路路基滑坡灾害的避险处理措施。如果当前滑坡灾害尚处于加速阶段,为了尽可能降低或避免灾害情况的扩大,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停止或减少滑坡活动的速度。作为保障抢险人员,在保障自身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在尽可能不从总体上扰动滑坡的前提下,选择最为简单快捷的方式对滑坡灾害进行避险处理。一般情况下所采用的方式有三种:①为了尽可能避免水体对于滑坡后的岩体再度产生影响,需要在其周围设置截水沟或排水沟,确保地表水不会流入到危险区域内;②加强对于地表水渗入问题的控制,在滑坡的裂缝处进行遮挡处理或前置处理;③可以将重物放置到坡角,提高滑坡自身的抗滑能力,尽可能减慢或停止滑坡滑动变形的速度。2及时清除覆盖层、保障公路的畅通。在确保车辆及人员安全的基础上,抢险人员需要及时清理和疏通公路路基,尽快地恢复公路的运输能力。如果滑坡表层的厚度在5m范围内,可以通过对覆盖层进行清除的方式来达到清除路障的目的,确保车辆的单行道通行;如果滑坡发生区域比较宽阔,也可以临时修筑便道,使得人与车辆可以尽快安全的离开滑坡区域。

第6篇

关键词:一级公路,安全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SECURITY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FIRST HIGHWAY ROUTE

Wang Kaile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Because the first highway has more accidents, the certain principles methods should be follow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the first highway road, security planning, design

一、一级公路路线安全规划

调查研究表明,路线走向方案的确定是路线设计方案的基础,路线走向的合理与否将会决定交通事故率的发生。一级公路规划应从交通安全及交通需求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路网总体要求。一级公路应注重自己在路网中的位置,与其他道路形成系统,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与村镇布局相协调,满足区域的交通需求。

(3)满通出行需求。一级公路出行类型多样,交通组成复杂,因而一级公路规划因满足不同交通出行的需求。

(4)降低接入口的危险度。一级公路不同于高速公路,不完全控制出入口接入,与路网的接入口处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在设计阶段从整体考虑接入口的危险度。

从一级公路与城镇的关系角度,根据城镇的空间布局特征,可将城镇分为集中式和组团式两类。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1 城镇空间布局形式

一级公路经过城镇路段的路网组成可分为四部分:一级公路、其他公路、连接道路、城镇内部道路。如下图:

图2 经过城镇路段的路网组成

一级公路经过城镇时,服务交通流应以过境交通和对外交通为主,因尽量避免内部交通带来的干扰,进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城镇空间布局,因采用不同的路线走向策略。如下图所示:

图3 集中式和组团式的城镇布局下的路线走向策略

一级公路的路线走向对应不同的交通冲突水平,具体体现在接入口上。路线的安全水平可用危险度表示,总接入口危险度最小的计算方法如下[1]:

(1-1)

二、一级公路路线安全设计

1、路线设计标准

一级公路穿越城镇路段较长,且混合交通特征明显,超出了公路的服务范围时,应按照城市道路的标准进行设计。

2、路线设计方法[2]

图4 路线设计方法

三、结论

一级公路的规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级公路的不同走向对于不同的冲突水平,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总接入口危险度最小的计算方法。

一级公路穿越城镇路段较长时,应按照城市道路的标准进行设计。设计中要遵循具体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冻土;路基;水热变化;病害

Abstract: this paper do the disease investigation on several related sections of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 analyzed argument draw hydrothermal factors i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the Qinghai-Tibet highway subgrade defects, thawing, frost heaving, frost boiling, frost heaving mound, hot melt Wu Tong and Swampthe main causes of diseas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sease causes were analyzed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 permafrost; subgrade; hydrothermal changes; disease

中图分类号:U21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青藏公路全长近1147Km,是进入的主要干道。公路沿线年降水量从拉萨向北逐渐减少。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5~9月降水,且年降水量远小于年蒸发量。根据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近期气象观测资料,沿线年平均最高温度-6.8~8.1℃、最低气温为-14.5~-17.4℃,温度差值为23~26℃,年平均温度为-4.0~-6.9℃。全年冻结期达7~8个月(10月至翌年4~5月)。结合对于青藏公路纳赤台、五道梁、雁石坪、那曲四个路段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水热变化可诱发融沉、冻胀、翻浆、冻胀丘、热融湖塘和沼泽化湿地等现象,这些对于青藏公路尤其是对路基的危害是不容小视的,应当给予重视。下文将逐步论述水热变化对于青藏公路路基的危害。

青藏公路病害调查

本文通过对青藏公路纳赤台(K2750+000~K2933+000)、五道梁(K2934+000~K3115+000)、雁石坪(K3128+000~K3269)、那曲(K3527+000~3678+000)等路段进行了路面病害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 纳赤台病害调查,如图1-1所示。

a) 不同损坏类型所占比例b) 主导损坏类型的比例

图1-1纳赤台段道路病害类型及其比例

注:图中损坏类型代码分别为:1―龟裂;2―块状裂缝;3―纵裂;4―横裂;5―坑槽;6―松散;7―沉陷;8―车辙;9―波浪拥包;10―泛油;11―修补损坏。(下同)

由图1-1可以得出,裂缝类病害所占的比例最大,经统计占总损坏量的37.30%,其中块状裂缝占32.62%,而龟裂、纵裂、横裂所占比例很小,此外松散病害所占的比例也较大,约为32%。

(2) 五道梁段病害调查,如图1-2所示。

a) 不同损坏类型所占比例 b) 主导损坏类型的比例

图1-2五道梁段道路病害类型及其比例

由图1-2可以得出,青藏公路五道梁段以路基病害为主,其中沉陷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2.18%,其次,路面病害―松散所占的比例也较大,为13.41%。

(3) 雁石坪段病害调查,如图3-8所示。

a) 不同损坏类型所占比例b) 主导损坏类型的比例

图3-8雁石坪段道路病害类型及其比例

由图1-3可以得出,青藏公路雁石坪段以裂缝类病害为主,经统计所占的比例为总损坏量的65.09%,其中龟裂占23.29%,块状裂缝占29.28%,横裂占10.33%,横裂所占比例较小,此外修补病害的比例也较大,为23.12%。

(4) 那曲段病害调查,如果1-4所示。

a) 不同损坏类型所占比例 b) 主导损坏类型的比例

图1-4那曲段道路病害类型及其比例

由图1-4可以得出,青藏公路那曲段损坏类型主要表现为路基病害,经统计其中沉陷占总损坏量的34.73%,车辙占16.37%,波浪拥包所占比例很小。

(5) 纳赤台、五道梁、雁石坪、那曲2011年月平均最低温度及月平均降水。

图1-5-1 2011年四地区月平均降水量

(注:上图的数据单位为mm)

图1-5-2 2011年四地区月平均最低温度

(注:上图的数据单位为℃)

由图1-5可以看出,2011年中五道梁和那曲的降水总量远大于纳赤台和雁石坪,而纳赤台和雁石坪的月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和那曲。结合各段损坏类型,五道梁和那曲段的病害主要是路基病害表现为沉陷,纳赤台和雁石坪段以路面裂缝类病害为主。由此不难看出降水越多温度越低,也就越容易造成路基病害,也就是说水热变化是路基病害的主导因素。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纵裂、边坡滑塌为路基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不均匀沉降变形占路基病害的80%以上。青藏公路路基病害成因主要有融沉、冻胀、翻浆、冻胀丘、热融湖塘和沼泽化湿地等六个方面。在下文,将基于水热对这些路基病害成因进行分析。

2. 路基病害成因的主要类型及机理

2.1 融沉

融沉,也称融化下沉,指土中过剩冰融化所产生的水排出以及土体的融化固结引起局部地面的向下运动,是自然(如气候转暖)或人为因素(如砍伐与焚烧树木、房屋采暖)改变了地面的温度状况,引起季节融化深度加大,使地下冰或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从而导致路面下沉影响行车安全[1]。路堤修筑后改变了原表面的水热交换条件,并引起基底土层压缩等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使上限(指多年冻土上限,为多年冻土层的顶面,也是地表以下位置最深的冻融土层的界面)下降。而路堤的存在则增加了热阻,是有利于上限上升的因素。当路堤很低时,热阻小,使上限上升的因素弱于使上限下降的因素,从而导致上限下降。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使上限上升因素的作用也随之增强。当这一因素的作用增加至等于或大于使上限下降因素的作用时,就会导致路堤下上限不变或上升。这样,在一定条件下就存在这样一个路堤高度,当实际路堤高度大于这一路基高度时,上限将上升;而小于这一高度时,上限将下降。这一高度叫做使原上限不变的最小路堤高度。当在冻土区筑路时,必须保证使实际路堤高度大于这一最小路堤高度。融沉也是多年冻土区建造物遭破坏的主要原因,常造成斜坡和各种建造物的不稳定。在天然情况下,冻土的融沉会形成各种热喀斯特现象。

2.2 冻胀

土在冻结过程中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冻结,冻结时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土的冻胀作用,简称冻胀。它是土体冻结时最主要的物理力学过程。影响冻胀的主要因素有:土体类型、含水状况、冻结条件。冻胀一般是不均匀的,它是多年冻土区路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受其影响,路基往往发生隆起、扭曲变形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一般情况下,在低温冻土区,活动层厚度一般较小,且存在双向冻结,冻结速度较快,故冻胀相对较轻。而在高温冻土区,活动层厚度一般较大,冻结速度也较低[2]。引起冻胀的因素很多,例如路基填筑材料的不均匀,或不同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地段路基过渡处理不当,由于水的侵入可能引起不均匀冻胀,使线路在纵断面上失去平顺性。

2.3 翻浆

路基土冻结后,由于水分迁移和聚冰作用,使土体含水量显著增大。道路在春暖化冻时,土颗粒间水膜厚度增大,土颗粒间的摩阻力消失,土壤的强度指标显著降低。路基中上部已融化的水被下部未融化的冻土所阻,不能下渗,使路基土上部处于饱水状态,承载力显著降低。在车轮碾压下,路面下沉,饱水泥浆从路面裂缝中挤出,造成翻浆,给公路交通带来危害。按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道路翻浆可分为地下水类翻浆、地表水类翻浆、土体水类翻浆、气态水类翻浆四种类型[3]。

道路翻浆还与车量荷载的大小和通车次数等有关。交通量越大,车量越重,越易引起或加重翻浆。产生路基冻胀和翻浆的原因很复杂,有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4冻胀丘

由土的差异冻胀作用[4]所形成的丘状地形,总称冻胀丘。冰锥和冻胀丘是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中最经常遇到的不良冻土现象。在青藏公路沿线就分布有大小冻胀丘100多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筑路而产生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堤身和基底土的压密,上限上升,挖方拦截地下水通道等)往往在线路附近诱发新的冻胀丘。冻胀丘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隆胀力,使道路变形。因此,在选线、选址时均应注意水文地质调查,尽量绕避已有的冰锥、冻胀丘,以及线路修筑后可能产生新的冰锥和冻胀丘的地段。

2.5 热融湖塘和沼泽化湿地

热融湖塘在青藏公路沿线分布较广,在楚玛尔河高平原上尤为集中。一般热融湖塘下仍有多年冻土存在。公路通过热融湖塘时要注意路基冻胀和沉陷的不均匀及边坡陷裂等问题,同时湖塘积水也容易引起路基湿软,加剧冻胀和沉陷。

沼泽化湿地地段一般厚层地下冰发育,线路通过时应注意上部草炭和泥炭层的压缩问题,在这类地段筑路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植被,作好排水和保证足够的路堤高度,必要时可加设保温护道。

3.结语

(1)通过对青藏公路纳赤台、五道梁、雁石坪、那曲等路段的病害调查,得出不均匀沉降变形、路基纵裂、边坡滑塌为路基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不均匀沉降变形占路基病害的80%以上。

(2)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通过研究得出水热的变化会引起融沉、冻胀、翻浆、冻胀丘、热融湖塘和沼泽化湿地等现象,这些正是青藏公路路基病害的主要成因。

(3)在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当注重水热的影响,做到防治结合,消除隐患,保障通行。

参考文献:

[1] 郭奕清,冻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分析与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7, 33(27):309-310

[2] 薛守斌,任杰.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病害与防治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51-52

[3] 李治平, 多年冻土地区道路病害及其防治对策[J]. 东北公路,2003, 26(4):69-70

第8篇

*市计划生育星级服务站;

*市人口发展协调先进镇。

二、主要指标

1、计划生育率99%;

2、群众满意率90%以上;

3、优质服务率85%以上;

4、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5、政策兑现率100%;

6、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规范落实率达95%以上;

7、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率达90%以上;

8、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

9、镇、村计生干部配备、经费投入等定性指标基本达到省定创建指标;

10、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85%以上。

三、主要措施

㈠坚持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1、不断强化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宣传。结合“五五”普法工作,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一法三规一条例”宣传学习活动,切实加强党政领导、村(居)主要领导、人口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增进广大群众依法履行义务和依法维权意识。

2、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利用广播、会议、镇村公示栏公开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范围,依法依据、公开奖励政策、社会抚养费征收程序、办事期限和服务承诺等,进一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

3、全力实施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工作,根据信息公开、网上运行,充分结合,注重实效和便民惠民的原则,以电子政务为手段,依托电子政务维权服务平台,实行网上办公,办理《生育一孩服务通知单》、《二孩生育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接受网上监督,满足社会公众知情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4、进一步深化违法生育治理工作。对2008年度违法生育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延续,从3月份开始在全镇范围内协助市人口计生委继续开展社会抚养费集中征收工作。抓住违法生育人数统计准确率,社会抚养费统计材料的上报率,对违法生育的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5、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按照国家、省和*市人口计生委提出的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一盘棋”新体制,实现三年三步走目标,加强对流动人口婚育信息和管理服务过程的信息采集,推动形成党政领导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流出地和流入地互动互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强化流动人口双向考核制,抓好流动人口定点免费服务,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达到85%以上。加强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严格按要求与育龄群众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办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季度做好婚、孕、育、措施信息情况的联系反馈工作。镇协调公安、司法、民政、工商、土管等部门,通力协作,积极参与,定期检查,形成齐抓共管,信息共享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网络。

㈡坚持优质服务工作,充分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

1、要着力开展创建世代服务品牌和星级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中心站的作用,为育龄妇女开展优质服务;提高计生服务人员咨询技巧和指导服务能力,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服务环境上比优美,在服务质量上比优质,在服务方法上比创新,在服务效果上比满意。进一步改善服务环境和条件,体现非医院化、温馨舒适、方便快捷、平等关爱、尊重隐私的服务特色。建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平等与尊重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保健服务模式,打造“世代服务”品牌。建立“告知、预约、服务、筛查、转诊、回访”的运行机制,对当年有生育、节育现象的育龄妇女及时指导落实好安全、可靠、有效的避孕措施,指导填写好知情同意书,着力提高期内长效措施的落实率、及时率、有效率。有效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

2、抓宣传咨询服务,通过制作科普知识实物样本,发送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知情选择技术服务;通过发《公开信》等形式提高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率。要以信息为引导,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优质服务中的作用。镇计生中心服务站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需采取避孕措施、随访、更换措施和绝经人员等情况,建好服务台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巩固村计划生育服务室的建设,热忱为育龄妇女开展咨询服务,发放避孕药具。

3、要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推动“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孕前保健与孕前指导计划,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为基础,开展宣传教育、健康促进、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营养素补充。指导新婚妇女参加出生缺陷干预检测,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环、孕情检测和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检测,加强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的指导,规范孕前咨询,指导服务,在做好宣传倡导和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提高优生检测率和口服营养素覆盖面,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4、继续开展“生殖道感染/艾滋病综合防治/宫颈癌早期筛查”行动计划,以育龄群众常见生殖道感染目标疾病防治为重点,与环情、孕情及子宫癌早期筛查相结合,延续三年一周期的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工作,年查治服务率达30%以上。继续与卫生部门联手,确保查治效果。为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帮助。

5、继续开展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行动,按照市人口计生委要求,继续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规范化随访服务,随访服务率达90%以上,镇服务站、村服务室对使用不同避孕措施的育龄群众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跟踪随访,认真做好随访记录,及时掌握所服务的育龄群众的避孕状况和药具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逐级报告问题,切实保护育龄群众的身心健康。要进一步强化婚姻、怀孕对象的跟踪服务以及节育、随访对象的重点服务,使随访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㈢坚持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宣传教育内涵

1、大力推进人口计生“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计划,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五有五星”为标准的“新农村新家庭”争创活动。每村(居)至少树一个典型。

2、要充分发挥传统宣传手段优势,与广播站协作,继续办好“农民电大”,宣传《决定》,传播婚育新风。镇村要通过有线广播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好”专题自办节目。抓好村与村之间的生育文化一个(条)园(街、路)和农家书屋的建设。每村固定标语不少于6条,办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专栏,积极参加市人口计生委的大练兵大比武竞赛。同时继续利用镇、村人口学校办好各类培训班,镇村各不少于12期,利用新闻媒体积极向市级以上单位发稿,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新人新事和工作特色。通过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提高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力争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推动宣教工作上新台阶。

3、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富有特色地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月活动,广泛传播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和孕前保健、优生优育等应知应会知识,切实提高知识普及率和知识知晓率,着力提倡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

㈣坚持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计生干部工作素质

镇、村、组计生干部是做好计生工作的主力军,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他们的政策管理水平高低、事业责任心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加强镇村计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实计生中心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力量,配齐配优配强镇、村计生干部队伍,加强镇、村专(兼)职计划生育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

㈤坚持维护群众权益,强化计生保障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制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认真总结全面推行奖励扶助制度的成功经验,坚持实施省奖励扶助办法,搞好目标人群调查登记,坚持资金确认,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的运作原则,坚决杜绝虚报、冒领、克扣、挪用的行为,确保奖励扶助制度在全镇顺利实施,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领到奖励扶助金和享受优惠政策。对因独生子女死亡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造成的困难家庭进行救济扶助;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技术免费服务政策和计划生育并发症人员生活补助、医药费补助,继续实施晚婚晚育奖励制度。在全镇落实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政策,并组织实施工作,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㈥坚持深化“亲情牵手”零距离服务行动

关心有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救助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在经济、精神、生育等方面给予帮助,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尤其是关怀那些响应号召采取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殖健康知识和咨询服务;关心独生子女,尤其是关心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首位意识、勤俭意识和正确的荣辱观,促进其全面发展。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尤其是维护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共同为女孩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关心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者,尤其是因公受伤、重病的计生干部,帮她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

㈧坚持基础管理考核,加强建立发展保障机制

第9篇

应对这种状况,行业普遍的共识就是要推进广播频率专业化进程,由“广播”变“窄播”,以更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因此,广播被划分为音乐、新闻、交通、经济、城市、体育、外语、健康等不同频率。考察这些频率的内容,会发现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所谓的“窄播”似乎仅仅是某种布局安排,并无真正意义上的细化和专业来支撑。尤其是本该以深度、专业取胜的经济频率,却普遍存在着“泛经济化”倾向,面目模糊。

我国经济广播的现实状况

谈起经济广播就不能不谈“珠江模式”。这是我国第一家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于1986年。它从开办之初就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以经济为主的专业台,从珠江台开播第一天的节目时间表看,全天播出19个小时,文艺、综合类节目为主线,经济科技信息(包括重播)共1.5个小时,占8%,新闻(包括重播)共2个小时左右,占10%,实际上有经济台之名而无经济台之实,它类似于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台。但是它在开播初期就受到了听众热捧,开播头3个月,编辑部就收到听众来信达30万封, 平均每天2000封以上。每个值班编辑平均每 2小时要接听200多个听众的电话。其盛况不仅空前,而且绝后。

以“珠江模式”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广播整体呈现出“泛经济化”的状态。具体表现在:第一,“专业”频率的“非专业化”。“专业”应该是专业频率的生命,就像“音乐”之于“音乐广播”,“体育”之于“体育广播”,“路况信息”之于“交通广播”。而国内目前大多数经济广播缺乏有深度的专业化内容支撑,将经济资讯泛化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第二,“窄播小众”的“大众化”。专业窄播的优势就是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虽“窄”却“深”,虽“窄”却“精”,以此吸引忠实听众。而国内目前大多数经济广播却“挂羊头卖狗肉”,以“窄播”的名义,走的却是“大众化”的路子。

经济广播“泛经济化”的原因

不论是“珠江模式”,还是其他经济广播选择“泛经济化”的“大众”路线有其内外部现实原因。首先,就整体的外部环境而言,我国仍然是处于市场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初期,国民进行投资理财的渠道还不够多元,国民对于投资理财的了解和兴趣还需要培育,而做真正专业和有深度的经济报道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在需求不旺、前景未明的环境下选择“泛经济化”的保守策略具有发展初期的过渡性特征。

其次,就经济广播自身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与其他“专业”频率的激烈竞争。经济广播在思考发展策略时,也担心其表现内容所要求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与听众娱乐需求格格不入,在失去听众的同时,也损失广告收入。再加上经济节目想要做到“权威”“精准”“深度”,就与广播本身的快速传播、参与互动、伴随收听的特质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很难调和,对整个电台策划团队、制作团队、采编团队的要求都很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种成长的阵痛在所难免。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听众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今天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人们的投资理财渠道日渐多元,派生出对银行、股市、债市、基金、期货、黄金、楼市、古董等方面信息的大量需求。这无疑为经济广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经济广播摆脱“泛专业化”的形象恰逢其时。

变局中经济广播的发展机遇与出路

今天的广播听众结构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这些年关于广播听众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广播听众的变迁逻辑。以前我们对广播听众结构的认识是“三低一高”,即“文化水平低”“收入低”“消费水平低”“年龄高”。但这几年的各项调查结果显示广播受众呈现出两个“两级分化”态势,一个分化是年龄两级分化,一个分化是收入两级分化。

所谓年龄两级分化指的是广播听众主要分布于学生群体和老年人群体。所谓收入两极分化指的是广播听众在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占比更多,这里的低收入人群主要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居民和学生,高收入人群则主要是拥有私家车的人群。

听众“两级分化”的特征为经济广播进行频道定位或栏目定位提供了依据。高端专业财经节目可以为高收入人群量身打造,养老理财可以为老年人喜闻乐见,实用致富信息则会吸引边远贫困地区居民,而消费、理财知识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也很有助益。听众的需求与经济广播的内容一旦结合起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说,这样的听众结构为经济广播走“专业化”道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对于经济广播自身而言,由于受限于广播电台的事业体制,长期以来企业化经营管理未能得到较好的落实。机制变革势在必行。近年来,一些广播频率尝试运行了一系列可行的变革策略。但笔者认为,这些变革策略要有效施行必须有个重要前提,这个前提若不能得以保证,所有的对策或策略都只是盲人摸象或是一厢情愿。

这个重要前提就是专业广播频率走“专业化”道路的出发点,不应该是行政划分的“伪专业”,也不应是“泛专业”的内容填充,而必须是真正基于目标受众特性的对象化差异服务。对目标受众的深度理解和细分其实应该是经济广播进行任何变革和创新之前的重要工作。这个重要工作对我们目前的听众调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诸如央视-索福瑞(CSM)、AC尼尔森、赛立信等国际国内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都进行过收听率调查,一定程度上为广播电台的发展提供了行业宏观环境的数据支持,但这些数据是无法成为广播电台进行具体决策的依据的。相对于电视和报刊媒体,广播的听众调研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为此,广播的听众调研除了应构建起覆盖全国的广播听众调查网络,进行常规的收听率调查和听众研究外,还应组织听众调研的专业团队,深入研究电台的目标受众和潜在受众的结构、心理和收听行为,研究节目市场和广告市场,研究自己和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区隔,研究广播产业链的衍生和广播产品的开发等等。只有深入细致调研才能为经济广播的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才能让其他一系列变革不至于偏离方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栏目责编:黎莉

参考文献:

①王坚、谭耀辉、徐晖:《在广播改革中不断开拓前进――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十周年回顾》,《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1)。

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工部:《2001年全国广播电台听众调查简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2)。

③石启增:《经济电台的失落与“窄播化”》,《视听界》,2003(10)。

④赛立信媒介研究公司:《2004年度中国广播听众收听广播情况调查》,《市场研究》,2005(5)。

⑤邱一江、梁毓琳:《从调查数据看广播市场发展态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

第10篇

[关键词]金湖路 路侧 绿带 景观 环境 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291-01

宜兴中等城市在迅速崛起,融入城市发展的城镇化步伐加快,宜兴大旅游雏形也在突现,连接太湖阳羡生态旅游风景区和湖滏名镇的金湖路是一条较重要的景观路,此路的景观设计相当重要。

1、金湖路:地理位置及设计背景

宜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适宜,降水量充足,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为植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为绿化环境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金湖路位于湖滏镇镇南,连接了湖滏镇与油车水库,与玉女大道、金沙路相交。而湖滏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太湖阳羡风景游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公洞、慕彝洞、灵谷洞、西施洞、玉女山庄、千年古刹磐山崇恩寺、竹海公园等景点各具特色,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金湖路在此背景下,起着点睛的作用。金湖路前期已有道路设计和其他部分的景观设计,按照前期设计,道路宽30m总长为2.5km我们此次设计标的是1.10km的路段的路侧绿带。

2、设计构思

在丘陵地区四季变化很明显,春季百般红紫斗芳菲,夏季阴阴夏木啭黄鹂,秋季潭面无风镜未磨,冬季北风吹落雪纷纷。

于是在设计之初,我们将金湖路分为了春夏秋冬四景,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成为丘陵里的一条特色景观大道。

地形多以平坦为主,给以开阔的视线;配置适当的景观建筑,为游人提供休憩之地;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落叶树种、常绿树种、开花树种搭配……

3、总体设计

金湖路绿化设计段长达1100m左右,南侧近水涧,北侧近农田,东与湖滏镇相接,西与油车水库相靠,与玉女大道、金沙路相交。施工时春季并未纳入工程,所以夏秋冬三季为主要施工段。

本设计以绿化为主体,除植物、山石、水体、构筑物外,还有道路、灯光等设施,并且联系了每个空间,因此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与绿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4、分区规划

1、夏季

以水景为主,木栈桥、景观平台、长廊、景观亭等则将水景包裹,游人在休憩之余也可观赏到水景,更近距离的接触。

其中,水里布置了睡莲、荷花;水边种植了菖蒲、梭鱼草、水芋等各种浅水植物,开花时节,各色花卉此起彼伏,水边更配置了数组景石加以点缀,高处为香樟、银杏等的组合,给这个季节增添了多样色彩。

2、秋冬季

秋季为色叶树种、季候开花树种及落叶树种搭配,冬季则以常绿树种、季候开花树种及落叶树种为主,而两季过度阶段配置了落叶树种及季候开花树种。

两区主要为植物搭配,秋季为狭长地带,在景观上设计较少,多为植物;冬季则配置了园路、广场及长廊以供游人休憩观赏。冬季圆形广场与弧形长廊相呼应,广场周围做花台处理,中央为圆形花台,由广场两侧伸出两条园路,贯穿整个冬季区域。

5、植物配置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金湖路处于关键环节,其设计配置均很重要,既要满足于游人观赏、休憩的需求,又要符合景区周边的绿化风格。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把金湖路打造成一条绿色长廊。

1、季相

植物的季相美,是由植物的枝、叶、花等外部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而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出的不同形态正与分区配置相呼应,所以我们在植物配置上充分利用了植物季相特色,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在本设计中的夏秋冬三季则是,夏季水景花卉,秋季色叶丰富,冬季腊梅飘香。

而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的偏枯现象,用了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

2、形态与色彩

在平面上采用多样统一、对称、均衡、协调等规范化的形式对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即孤植、对植、群植等,用这种形式配置植物或造景时,就具有了形式美。

在层次上,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进行多层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特色植物群落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因地处丘陵之中,背景均为绿色山体,色彩比较单一,所以设计中色彩较之丰富,开花树种、花灌木和不同颜色灌木、一二年生草花皆运用其中,使得视线不再单调。

3、选择

依据设计中季节区域的划分,配置不同的植物,以地方树种为主。其生长于当地 ,适应性好,生命力强,养护管理成本较低;多种乡土树种的组合,可实现自然物种的多样性。适当引进外来树种,能调节一尘不变的局面,又能缓冲视觉效应。

乔木选择:株形整齐,生命力强,成活率高;配合季节选取,春季发芽、夏季成荫、秋季变色、冬季观干;便于日后管理。如榉树、朴树、银杏、乌桕、黄山栾树、无患子、广玉兰……

灌木选择:花期长,枝叶丰满,颜色多样,耐修剪,易控高,易成活,便于管理。如腊梅、木槿、夹竹桃、龟甲冬青、金边黄杨、红叶石楠、亚菊、毛鹃……

地被花卉选择:易于管理,花期长。如花叶络石、草兰、金边麦冬、鸢尾、火炬莲、一二年生草花、混播草坪……

水生植物选择:由于地形低凹,水缘植物使水边泥地更加柔和,如梭鱼草、旱伞草、菖蒲、水竹芋、水葱、荷花、睡莲……

第11篇

关键词:配电线路;优化设计;选择

0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用户对于配电线路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整个配网系统当中,配电线路覆盖的面积非常大,并且线路路径设计较为复杂。从实践情况来看,配电线路路径设计的质量会对配电线路的线损、供电稳定性、供电效率以及供电经济性等造成明显的影响。良好的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线路的综合配电能力、配电质量。在当前电能用户越来越多、供电任务越来越繁重的情况下,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入手,结合实践经验,对配电线路的路径优化及选择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以找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路径优化及选择策略,对实际的配电线路布设工作起到良好的支撑。

1当前配电线路路径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电能用户迅速增加、供电需求不断增加,而电力企业配电线路更新较慢,导致新的配电线路和老的配电线路混杂在一起,造成配电线路在路径设计方面稍显凌乱,并凸显出一些明显的配电线路路径设计问题。一方面,部分线路配电路径设计存在绕远的情况,未能以最短的距离供电,导致无谓的配网线路线损出现,造成了一定的电能浪费。另一方面,配电线路网络结构整体不够合理,一些地方通过简单的线路规划即可弯沉配电任务,但在配电线路新旧更替的过程中,线路规划被打乱,导致配电线路网络结构趋于复杂,管理起来难度也随之增加。此外,相关的配电线路设计工作者,在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相关条件的考查不够细致。导致配电线路的设计流程趋于简单化,仅仅考虑了部分影响因素,而未能全面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在接受任务后,对沿途的地形进行了一定的考查,但是却未能综合分析当地气候情况、地质情况等对于线路布设的影响。以上配电线路路径设计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前配电网配电能力的提升不利,需要妥善应对。

2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分析

无论是110kV配电网、35kV配电网还是10kV配电网,在配电线路路径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路径设计原则。在此,将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的方法分析如下。

2.1总体路线的优化设计

一般来说,在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过程中,总体路线的设计涉及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总体路线设计依据、总体路线布设方式以及总体路线工程概况。在总体路线设计依据中,需要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配电线路路径设计原则和标准,对配电线路沿线的地理地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已有线路、矿物森林资源、水源山脉等进行充分考查,全方位搜集配电线路总体路线设计依据,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高可行性的配电线路总体路线设计方案。在总体路线布设方式中,根据已经设计出的几种配电线路总体路线设计方案,相关部门要进行会审,通过讨论分析确定最终的配电线路总体路线执行方案,并制作正式的配电线路总体路线执行方案材料,供后期使用。在总体路线工程概况中,要依据已经选择出的配电线路总体路线执行方案,进行工程招投标,由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承担配电线路建设任务,然后签订正式的工程合同,确定所有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后,即可开工。

2.2线路机电的路线设计

在配电线路当中,需要安装线路机电,线路机电的路线设计包含了气象分析、导线架设、绝缘子串、金具组装、导线防震等内容。线路机电的路线设计也是配电线路路径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配电线路总体路线的设计完成之后进行。配电线路机电的路线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其一,架设线路的导线应当使用最大应力足够、材料结构牢固的导线类型,并通过良好的导线选择,在保证配电线路导线输电能力达标的情况下,有效提升配电线路架设的性价比,提升工程综合效益。其二,所有架设线路的决策,都应当以应付最恶劣的气象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应当尽可能通过科学的设计方式,使得所架设的线路在发生暴雨、暴雪、大风甚至地震等恶劣的气象条件乃至自然灾害的时候,仍然可以正常完成供电任务,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三,对重要的线路机电,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该密封的密封,该高空安装的高空安装,该绝缘的绝缘,全方位确保所有的线路机电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2.3塔杆和基础优化设计在配电线路路径设计当中,塔杆设计的数量越少,越能够节省建设资金,但这并不是最核心的目的。塔杆设计应当在尽可能减少数量的情况下,严格确保满足实际的线路架设需要,将悬挂于地面之上的配电线路稳定地支撑起来。在配电线路设计中常见的塔杆有直线塔杆、耐张塔杆、转角塔杆、终端塔杆等,最常用的是直线塔杆,建设费用最低,耐张塔杆可以承受较大距离的线路架设张力,转角塔杆适合在线路转角较大的地方架设,而终端塔杆适合在线路终端需要进行电压转化的地方架设。一般来说,塔杆和基础的优化设计,以实现线路稳固、达到架设要求为基本前提,以降低建设费用、提升经济效益为次一级追求。相关的塔杆和基础优化设计工作,应当在科学设计塔杆布置位点和塔杆高度、塔杆种类的前提下,保持塔杆悬挂点高度适宜,保持塔杆在线路中的受力均匀、平衡,保证塔杆的基础稳固、建设质量达标。

3配电线路路径科学选择分析

配电线路路径的科学选择,一方面决定着配电线路的架设质量、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决定了配电线路在建成之后的维护、抢修工作是否快捷、易操作。配电线路路径在选择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应当结合全面、严谨的实地考察,由专业的线路设计人员,配合当地的政府、工程测量人员、技经人员等,一同到达实地进行细致的考查、勘察,全方位确定配电线路选择的相关因素。其二,配电线路的选择应当遵循施工简便、交通便利、路径较短的原则,尽量避开农田、高山、河流等处,使配电线路建设过程中以及之后的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轻松、便捷地到达线路现场。其三,注意光缆的科学布设,一般情况下光缆随10kV架空线路进行布设,一般配备1到2km的长度为宜,在保证施工较为方便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光缆的接头数量,提升光缆所传输的信号质量。其四,在线路不得不经过较高的地形时,要尽量降低地形的高差给配电线路带来的影响,将档距控制在50到60m的范围之内,尽量使得杆塔地线弧垂均匀平滑。其五,出线段的设计应当重点考虑,一般采用十二、十六、二十四的电缆沟,并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减少重复施工操作的出现,增加工程效益。

4结束语

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配电线路的供电质量、供电成本、供电效益等影响很大,相关部门必须对其产生重视。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应当以保证配电线路供电质量和供电稳定性为基本前提,通过科学的实地考察、严谨的方案选择、合理的现场施工,得到最终的具有足够科学性的、后期维护和抢修方便的配电线路架设结果。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线路路径优化设计及选择的科学性,相关的电力企业也应当积极进行研发、积极进行创新,不断从技术角度提升配电线路架设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葛永超,魏玮.10kV配电线路的优化设计与节能措施分析[J].电子测试,2013,18:137-138.

[2]赵家敏.高层建筑供配电线路选择优化探析[J].价值工程,2014,08:142-144.

第12篇

一、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一)选题困境

纪录片的题材内容是文化内涵的表现方式,是其能否得到观众认可的首要决定性因素,因此,衡量纪录片质量的第一条标准便是选题。然而,受中国文艺作品长期遵循的“载道观”影响,面向海外传播的中国纪录片作品更多的是梳理中国历史发展的状况,难以受到欧美观众的青睐。正如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国际顾问乔治•克莱尔所说:“中国的制片人向国外卖片时,不要总强调自己的概念,而应更多考虑买家的口味。”[1]20世纪90年代前后,一些以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为纪录对象的独立纪录片,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阴暗面或者落后面,希望借此吸引西方人的眼球。但是这些题材和内容不能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社会,在国家形象塑造上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二)叙述困境

中国纪录片比较内敛含蓄,而西方则主要以故事化的表达为主。纪录片的表达视角及叙述技巧,是其内涵和价值的有效补充,国产纪录片普遍缺乏独特新颖的视角和创新性叙述技巧,因而无法使素材发挥出独特的艺术光芒。跨文化传播的纪录片在叙事方法上也需要创新,贴近符合海外受众的品味。我国纪录片的叙事大多节奏缓慢,娓娓道来,思想性强,故事性弱,缺乏丰富的镜头变化,无法提高观众的观影感受,观赏性较差。如何设置悬念、抛出问题、制造麻烦、迭起,如何学习西方灵活多变的叙事方式,成为当代中国纪录片人的一个新的国际化使命。

(三)人才困境

国内纪录片的制作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端复合型人才。人是纪录片制作的核心,人才缺失是制约国产纪录片发展的瓶颈。缺少跨学科、跨领域专业人才,致使中国纪录片无法达到国际通行的表现方式和制作水平,也是国产纪录片走向世界的一大障碍。

(四)营销困境

中国多数纪录片制作人不重视营销推广。中国纪录片往往是主题先行而忽略对海外市场的调查,不能很好地分析并迎合受众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制作和输出,与国际市场脱轨,无法实现其海外传播。考虑到不同文化群体观众的观影需求和理解能力,国内很多纪录片甚至是优秀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要经过重新剪辑和编排的现象并不少见,经过内容压缩、故事性增强等处理后才能在海外播出,这也侧面说明我国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国际化传播水平存在不足,以纪录片为载体的文化输出缺乏专业化。

二、当代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创新与突破

中国纪录片要在跨文化传播中提升传播效果和传播能力,就要用国际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用西方人的思维来讲好中国故事。这就要求国产纪录片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角选择、传播对象、叙事策略和营销意识。

(一)视角选择:着重表现当代中国

美国民众真正缺乏了解的是当代中国,这是因为中国变化太大、太快。很多国家的老百姓对中国30多年来如此巨大的进步都觉得不可思议,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高科技有了飞速发展,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带来的支付方式和人际交往等变化甚至都已超越美国。但是,很多国家谈到中国,总以为还是20世纪早期的中国。加上国外媒体时常有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更加影响了公众对当代中国的客观认识。所以,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的视角不能总是停留在介绍历史文化方面,应该首选拍摄当代中国,以此帮助公众理解当代中国的形象和焦点问题。这样的选题才符合全球化的语境,才能坚持视角多元化,建立国际化视野,寻求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具有普遍价值和意义的话题和内容。2017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筹划并上映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创下口碑、收视双好评的记录。该片第一季的6集,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的雄伟河山和秀美风景,画面精美,气势宏大,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观众。最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除了对中国景观的展现,还以独特的上帝视角,讲述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自然融合。这样从自然景观的国际化视角入手,展现中国自然与人文之美,以人与景的故事结合,让世界了解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华夏民族劳动人民继承历史的同时辛勤劳作,生活平安祥和。显然,《航拍中国》将“中国元素”与“世界故事”有机融合,以完美的形式和效果宣传中国,达到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水准。

(二)传播对象:着眼于国外的青少年观众

据美国权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中心于2017年4月主席访美前夕所作民意测试表明,美国中青年(19至49岁)对中国抱有正面印象的人数,近年来首次超越持负面印象者。[2]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偏重于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介绍,但那些与时代相关、涉及当代中国发展尤其是中国社会变化和进步的主题更为重要。文化交流要有重点,侧重当代、教育、年轻人、重大主题,这些均为当下国际社会年轻人所渴望了解的。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教育体制、文化走向等,因为这些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年轻人较少受历史形成的固定印象之累,当代中国的发展对他们影响相对也更大。在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创作者和受众对象之间文化背景的不同,易导致民族文化理解的偏差。能够跨越文化的阻隔而被创作者和观众群体易于接受和感应的题材,能够激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鸣情感的信念、勇气、价值观等题材,无疑是跨文化纪录片的最佳选题。纪录片《超级工程》就是特别适合面向世界青少年传播的纪录片案例。该纪录片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第一季共5集展现了五个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第二季呈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从无到有,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架设了众多全球技术难度最高的桥梁;建成了世界最长的高速铁路里程,其长度甚至超越了全球其他地区的总和;在中国的海岸线上,世界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就有7个位于中国……片中展现当代中国的世界之最大全,既可以让青少年了解中国科技与中国制造,也表现中国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张扬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存意志,每一位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内心都会为这种艰苦环境中的乐观抗争的精神所震撼:从一望无际的平原到连绵不绝的大山,从烟雨朦胧的水乡到寸草不生的戈壁,大美中国的画板上镌刻了无数条绵延交汇的铁道线路。其镜头、画面给受众以感官审美愉悦的同时,采用蒙太奇的基本叙事手法,给受众以条理清晰、结构分明的思考和期待;该纪录片选择表现的精神和信念具有国际化文化背景和视角,不会产生理解上的文化差异,科技与制造的主题又特别契合全球青少年的兴趣,是中国精神、中国科技和中国制造等中国元素走出国门的一个优秀范例。

(三)叙事策略:有原则地采用归化策略

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传播有没有传通,非常关键。关于什么样的叙事策略易被国外的受众所喜欢,本文认为:关键是善于运用他人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注重西方人的话语习惯,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思维习惯和话语方式。而当务之急是更多地学会运用他人习惯之语阐释当代中国,即采用归化的策略。归化是翻译学的术语,原义是在外语译入本族语时,放弃外族文学形象,寻找对应的或近似的本族语的文学形象。归化的好处在于译入语的读者和听众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不会产生陌生感。在当前我国的纪录片创作中,采用归化的叙事策略,就要求创作者充分尊重并吸收接受者的文化元素,将接受者所喜闻乐见的自身文化元素镶嵌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尽可能放弃创作者的固有形象,寻找对应的或近似的接受者的文化元素。国外纪录片的叙事风格历经“格里尔逊模式”“真实电影”“访谈式记录”“自省式”等形式,在“非虚构叙事”的基础上汲取蒙太奇艺术的精髓,在客观叙事的基础上融入戏剧化的剧情元素,并植入3D技术、动漫还原、虚拟再现等手法,强化了纪录片的叙事效果,丰富了受众的视觉刺激,提高了受众的审美效果。《航拍中国》的成功也归功于其国际化与本土化杂糅的双重编码策略。该片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采用高清技术,展现中国风光的美丽,同时结合美国“自省式”模式把评述、画外音与画面上字幕混杂一体,记录美丽家园,也唤醒受众对家园的热爱和保护之情。片头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由浑厚悦耳的男声念出,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轻易就将观众带进中国壮丽辽阔的美丽风光之旅。而这场视觉与心灵之旅,冲破国界与文化差异,达到法国纪录片大师让•鲁什提出的“分享人类学”的创作理念。[3]当然,归化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容易迷失自我,所以要有原则地运用归化策略。有学者这样认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要想与世界接轨,就必须要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观众的收看情趣和审美心理,但这并不是让我们中国的纪录片在创作时一味的迎合西方纪录片市场,从而丢弃掉我们原有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4]中国纪录片要从中国民族价值观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同时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和保护其他民族的不同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延续性,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呈现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内容。因此,中国纪录片人要超越自身文化心理深层沉淀的束缚与限制,在价值取向上树立国际化姿态,回归纪录片的价值本质——影视艺术之美。最为理想的纪录片是中国故事的灵魂用国际纪录片的外壳进行包装。

(四)营销意识:着力合拍与海外推广

纪录片作为承载文化的大众传媒载体,是最好的外宣手段之一,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民族的世界语言。但中国纪录片职能不仅限于政府对外宣传的单向传播,同时还需要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收视率和广告,实现双向互动。这就要求国内纪录片制作人或团队细化全球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找到最合适的国际营销渠道。在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中,中外合拍是首选。改革开放之初,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纪录片历史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当代纪录片发展影响深远。而今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合拍的形式,扬长避短,各取所需。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曹福礼认为,要想更好地推广中国纪录片,有效办法之一是合拍,如正在拍摄的历史题材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就是一例。该片分为5集,每集45分钟,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韩国KBS电视台各出资50%,各拍摄50%的内容。考虑到中韩双方在纪录片中重点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该片还将分别制作“中国版”和“韩国版”。德国汉学家菲利普•希尔施费尔认为纪录片最重要的目的是引起观众思考并为其解答疑惑。这就需要在拍摄时与目标国家合作,因为只有当地人才最知道本国观众的关注点、疑问点和兴趣所在,并且能够采用合适的逻辑和表达方式讲述故事,以便更好地传达纪录片的思想。[5]借助国家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加国际影视节,积极与国外媒体合作营销也是重要的走出去手段。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的主要渠道有传统媒体、海外销售、国际影视节、互联网等,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更应充分利用国外网站,使中国纪录片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播出,引领传播新风尚。中国纪录片经过不懈努力,通过在各大纪录片交易会的推介和国际化的品牌成功打入海外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这是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历程中质的飞跃。如2013年《超级工程》经过德语配音后在德国RTL电视整播出,中国纪录片跻身德国核心媒体。[6]2015年央视团队携《中国春晚》《东方主战场》《1937南京记忆》《新丝绸之路》等纪录片亮相“第52届春季戛纳电视节”,会后与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频道、法国国家电视集团等机构签署了纪录片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在国际电视、电影节中大规模的推介中国纪录片,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影响力。2017年历时3年摄制的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北美上映,截至北美时间5月8日,票房达到了1094万美元,超越了该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名列北美自然类纪录片中影史票房第8名。在2017第50届休斯顿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中国纪录片《与自然共生》《新疆味道》《流动的盛宴》《原色——寻访东方毕加索》获奖。同样,2017年北京纪录片代表团出访加拿大HOTDOCS国际纪录片节,业务范围覆盖纪录片投资、制作、发行以及版权运营等全产业链,促进了国际间行业合作。中国纪录片《二十二》代表中国角逐奥斯卡奖……

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面对跨文化语境的强大制约作用,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得生动、展示当代美丽中国、树立当代中国正面形象,是国产纪录片制作者的理念与追求。当代跨文化传播的中国纪录片,主题更为大气,思想更有深度,制作更加精良,创作理念和拍摄手法不断与国际接轨,大大提升了海外受众的接受兴趣与解码能力,使大美中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得到有效传播。此外,中国与海外媒体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在海外市场越来越活跃,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民心相通”的目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承担自己的国际担当方面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参考文献:

[1]韩业庭.中国元素世界表达—专家学者为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支招[N].光明日报,2013-01-09(009).

[2]尹晓煌.中美文化交流重在讲好当代中国故事[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9):21.

[3]让•鲁什.我们的图腾先祖与疯狂的灵媒[C]//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原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02.

[4]汪明香.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17.

[5]程佳.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现实题材更受欢迎[N].中国文化报,2016-06-16.

第13篇

关键词:公路机械化机械化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环境日益成熟。城市化进程当中,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加强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实现机械设备的高性能运转,对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实现机械效能发挥,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所在。

一、公路机械化与管理概述

公路机械化施工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约资金和降低成本的必要手段,与人力施工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施工的技术、组织和管理上有更高的要求。此外,不断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取代使用中低效、高消耗的落后机械,加强使用、维修等管理.也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重要内容。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高质量、高效率的施工机械将不断出现。以满足公路建设高速度、高标准、高等级的需要。

结合实际条件.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装备施工队伍。是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重要途径。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公路建没的特点是工程量巨大、工程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复杂、建设周期要求短.而且随着招投标制在我国的实行.还要求施丁企业注重施工的经济效益。以现代化生产方式修建公路是当今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而机械化施T则是实现公路建设向现代化生产模式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公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路的施工范围广泛,作业条件复杂.使用的施T机械种类、型号很多。按照我国机械制造业通常的分类.主要包括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桩工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和凿岩与风动机械等类别。从工作内容来说,应该包括设备运动全过程的管理。即从选购、投人生产领域以及在生产领域内使用、维修保养及其补偿、直至报废退出施工生产领域的全过程。按物质的运动形态要进行技术管理.按价值运动形态要进行经济管理。过去那种技术管理机械部门承担、经济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的办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施T.机械管理丁作。必须按自然和经济两大规律办事,既要尊重科学,又要讲究经济效益。各部门的分工只是在职能上各有侧重。

二、机械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一)机械设备使用性能

可靠性是评价机械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公路工程中对机械的可靠性并无统一规定。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道路工程机械通常要求其设备在出厂后能连续使用1,500~2,000小时不会出现故障。由于我国公路工程作业环境恶劣,结合我国机械的技术水平,在此可靠性要求至少应保障机械的连续使用时间为1,000~1,500小时。

(二)机械设备的工艺

制造工艺是衡量机械生产厂家实力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机械设备使用可靠性的基础。

(三)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

自控程度是指设备在人工完成的操作和工作质量控制中采用自控技术程度的高低,它是机械整个制造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四)机械设备的维修

可维修性是指机械保养、维修的可达性以及零配件的通用、互换性质,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良好的加工工艺满足。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故障,需要及时维修或者更换零件,以避免耽误施工进度。因此,机械设备的可维修性对于设备的选择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机械的维修、养护是施工企业机械管理中的重要项目。

三、公路机械化施工管理的内容

(一)机械管理整体协调、公路机械统一调度

公路施工从机械托运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和调动,应首先对机械进行统一编排管理,设置专职机械调动员负责维护现场施工机械的调动工作。各单项工程中如需要用到机械,可提前与调度员取得联系,确定机械到场时间。调度员同时应按期向单位申报机械使用情况,包括机械的台班费、折旧费、维护费用、以及司机的考勤等。

(二)完善机械管理办法、健全机械保养制度

许多情况下公路施工为了抢工期,经常需要全天连续作业。为避免驾驶员疲劳作业,司机通常都是倒班制度。而机械管理方面也应重视其使用养护,严格按照厂商规定的台时和作业项目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排除隐患。

(三)落实机械使用相关工作

把机械的使用与工程质量、司机的态度、日常的养护等内容同司机的奖金直接挂钩,通过不定期检查,按月进行评分、颁奖,还可以实行机械主管人员的同奖同罚。通过责任和利益落实到人,极大调动机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机械使用和维护的责任心,从而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

(四)充分实施机械使用与管理专项能力培训

机械化道路施工中,驾驶员专业技能的高低对工程质量和进度有着决定性影响。为此,在机务人员招聘之初就应严格控制。可通过岗前考核、试用期等方式进行筛选。其次,司机在上岗之前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和机械使用、维护的简单程序,最后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对机务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统一测评。在工作中,还可以通过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岗位培训,以及举办职业技能比赛等方式,实现对驾驶员的专业化素质管理。

(五)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落实

道路机械化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杜绝或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则必须做好机械的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机械的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配备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照国家操作规程操作机械。机械启动时要先检查性能是否完好,不允许机械“带病”运转或者超负荷使用。机械的安全管理应落入到施工安全管理项目中,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另外,施工中还要注意设备的环保问题,做到文明施工。环保问题主要是机械运转时产生的噪音及灰尘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如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机械运行的时间,通过禁止夜间施工,施工场地每天进行洒水净化路面等措施,减少机械化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达到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现代化道路施工中对机械的依赖越来越重,没有机械,道路施工就无从谈起。机械施工节约人力资源,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处理好机械的使用和机械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更是机械化施工的核心内容。机械管理的内容不仅在于现场机械的合理调度,还在于现场机械的文明施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机械施工,是打造精品工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冠平.浅谈公路机械化施工与管理的重要性[J].交通与管理,2012(02):15-17.

第14篇

1.初知“乡愁”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你们猜猜,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乡愁。

师:那么,你们知道乡愁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

(师板书:梦回)

2.认识作者

(师出示余光中的图片及

介绍)

师:同学们,《乡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写了许多表达乡愁的诗歌和散文,被称为“乡愁诗人”。

(师出示琦君的图片及

介绍)

师:《桂花雨》这篇散文的作者琦君和余光中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夜思念的就是故乡,就是家乡的桂花!

3.概说全文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根据你的理解,谁来说说,几十年来,一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哪些回忆?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师出示: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 。)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桂花的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在描写桂花香味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个字?

生:浸。

师:给“浸”换一个字。

生:“泡”。

师:为什么换“泡“字?

生:“泡”说的是整个都在水里,每一部分都在水中。“浸”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是啊,但是“浸”比“泡”更狠,更给力啊,是“泡”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而且是里里外外。课文中写的是“浸”在水里吗?

生:“浸”在桂花香里。

师:门前屋后,十几户人家,都浸在桂花香里。厉害吧,一起读一读这句吧。

生:(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继续我们的发言。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我缠着母亲摇花的样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回到童年摇花的情景。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到父亲的诗句。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想起桂花糕的味道。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又注意到那个词――

生:沉浸。

师:“浸”和“沉浸”,有不同吗?你们看,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前后左右的十几户人家,而尝滋味的时候,是――

生:整个村庄。

师: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桂花盛开的一段时间里,而尝滋味的时候却是――

生:全年。

师:闻香味的时候,仅仅是鼻子中嗅到香味啊,而尝滋味的时候不光是鼻子闻到,还有――

生:嘴里尝到。

生:舌头感觉到。

生:吃到肚子里。

师:对啊,这滋味不但入口,而且入心啊。你们说 “浸”和“沉浸”,哪个词语更狠、更给力?

生:(笑)“沉浸”更狠。

师:我们就来“狠狠地、给力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里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听到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的味道,耳中又仿佛听到母亲思乡的话语。但最让她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一场――

生:桂花雨。

【点评:这一部分教学,是一理解和表达融合的训练。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围绕“回忆桂花”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结果进行梳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概括全文;二是在汇报的同时,又对文章的梗概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语文的训练,一定要是整体的、融合的,效果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点的训练。这也是教者一贯的观点。】

二、悟情――边读边悟,品味细节

1.读中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感受这难忘的“摇花乐”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

(师课件出示课文)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指导读得流利准确。)

师: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了,好像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生:没读出“我”摇花前的着急。

生:没读出“我”“缠着”妈妈耍赖的感觉。

生:没读出摇花时的欢乐。

生:母亲和父亲的样子读得很平淡。

师:是啊,在这个场景中,有“我”,有母亲,有父亲,三个人物,虽然描写有多有少,但是都有不同的表现。先来看看“我”的表现――摇花前,用一个字概括“我”的表现,是什么?

生:缠。

师:不是一次啊,是“总是缠”。这是说摇花前“我”心情很――

生:急切。

师:开始摇花了,“我”什么表现?

生:铺竹席,抱住树使劲摇。

师:好啊,是“铺、抱、摇”啊。老师要看看你们理解作者没有,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我”的急切――“我”是个孩子,哪里会帮忙!只是手忙脚乱,胡乱帮忙而已!忽然听到母亲“摇桂花”的命令,是何等兴奋啊。)

师:呵呵,“铺”是乱铺,“抱”是胡抱,“摇”是瞎摇啊。急不急?

生:太急了。

师:这里是“太急”。后面的喊呢?

生:乱喊。

生:猛喊。

……

师:是啊,大喊、乱喊、猛喊――真是太兴奋了!

师:这样吧,还是来读。谁来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我”的缠,“我”的摇,“我”的喊,也就是“我”的急切和兴奋?

(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描写,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读出情感。)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读出“缠”母亲的语气)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读出“我”的急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三个叹号:“啊!”――感叹;“真像下雨!”――看到花雨;“好香的雨啊!”――闻到花香。读出兴奋、做梦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来看看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吧,你们读一读,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感觉?说说你的看法。

生:母亲很细致。

师:何以见得?

生:母亲先是“洗净双手”,然后“撮一点”桂花,还放在水晶盘中。

师:先洗手,再轻轻地撮,还放在水晶盘中,去敬佛。用一个词语说母亲,她很――

生:虔诚。

师:父亲呢,怎么样呢?

生:父亲是个诗人啊。

生:父亲很开心,诗兴大发。

师:花香、檀香,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父亲很――

生:陶醉。

师:对了!就是要读出父亲摇头晃脑的“陶醉”的样子啊。我们来读,读出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

(生读描写母亲、父亲的句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什么是“口占一绝”?为什么会“口占一绝”?把诗句和场景联系起来理解――读出父亲的陶醉、做梦的感觉。):“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读并交流)

师:如果把整个段落连起来读,我们边读边想象,就能看到在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中每个人忘情的表现。

(指导朗读全段)

【点评: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全段教学,以读开始,以读结束。但是,仅仅是在读吗?是在品味细节――三个人不同的“忘情”的表现,注意,同是“忘情”,但表现不同。“我”的“急切兴奋”、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是那样切合,又是那样真切!是在品味语言――缠、铺、摇、撮,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所具有的语言的张力都在读中一点点地感悟、熏染!是在品味情感――这桂花雨带给“我”和父母的、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乡情,这,都融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了。读是主线,各种训练融于其中。这,还是整合的训练。】

2.读中悟法

师:同学们,在这场难忘的桂花雨中,作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来,从不曾忘怀。

师:所以,作者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琦君只好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写下对父母师长的怀念,写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她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从大陆移居来此,匆匆几十年。生活上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想到故乡,她终于忍不住喊出――(出示课件)

生:(齐)“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三、抒情――想象“梦回”,再现“摇花”

1.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我在想,这几十年的岁月,思乡的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每一个夜晚,她如何梦回?我想,故乡的桂花雨,刻骨铭心的摇花乐一定常常进入作者的梦中。今夜,她又做梦了,梦中的桂花雨是怎样的情景呢?她、母亲、父亲,又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拿起我们的笔吧,展开想象,记下每一个细节。

(生迁移“场面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梦回“桂花雨”》)

2.交流指导

(略)

3.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琦君,这位老人,在52年的等待之后,在她的有生之年终于回到了故乡。2001年,她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此时,她已经85岁高龄了。你们猜猜,面对日思夜想的故乡,老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她只是喃喃地念出了@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下课!

【评析】

通向言语的深处

张学伟老师的这节课,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张老师基于文本,并适度拓展文本语境,把课上到了言语的深处、情感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教学从“乡愁”开始,“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接着不蔓不枝,直接触摸作者的心灵,以“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为话题,以读书为经线,以词句的敲打、品味为纬线,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香”和“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学生转换了角色,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记忆、一起思念。此时,“桂花雨”意象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情感的美,都让学生沉醉其中。最后,以“梦回桂花雨”,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经历好几次转换,逐渐建构起“桂花雨”的文化解读:“形”的感知――感悟摇花的形象;“情”的影射――体验摇花的快乐;“意”的揣摩――探究摇花所承载的“乡愁”;“境”的沉浸――沉浸在摇花的意境当中。

学生面对的文本有两种存在:一是“已说的话语”,我们当作知识在学习,学习字词的读音、写法,学习句子的组成方式,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俗语、成语及表达形式,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进入文本的意义之中;另一种是“能说的话语”,一种“活”的、“创生”中的话语,就像一眼喷涌着的泉水,引导着学生参与、创造其中,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与阅读经验。张学伟老师活化文本,把文本当作一种“能说的话语”,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意义、有效迁移,把课教得风生水起、摇曳多姿。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1.择高处立。

这个高处就是“主题”。这节课紧扣“乡愁”展开,在整体语境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这样的散文,教师习惯让学生东找一句,西找一句,零敲碎打,却美其名曰“文本细读”。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张老师深谙其道,以文本的“意”为核心,韵情、悟情、抒情,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品味细节”也是基于整体语境的品读,丝毫没有切割文本的感觉。

2.就平处坐。

这个平处就是“语言”。这节课没有凌空蹈虚的感觉。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乡愁”这一主题落地扎根。这节课安排了三次语言训练,以“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整体把握文本,进而拉动语言感悟;接着深入文本的深处、细处进行品读训练;最后以“梦回桂花雨”回归整体。整堂课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须臾不离文本的语言。

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张老师坚守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儿”。这种味儿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维特根斯坦曾说:“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得更直接:“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应用。”而我们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张老师的语文课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强调了“三项语用”:一是“积极语用”,即站在儿童用语言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写。三个教学板块清晰、简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力求做到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二是“全语用”,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输入性言语的学习与输出性言语的学习融为一体;三是“深度语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使整节课充盈着温度,也显现出深度、厚度。

3.向宽处行。

本堂课体现了“大阅读”的思想。以余光中的诗开始,以贺知章的诗结束,中间植入琦君的介绍、散文,张老师的课堂向四面八方展开。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曾经这样来比喻小说:“小说就像一座房子,让你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张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窗户,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表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还引导学生拓宽、丰富了“乡愁 ”这一言语图式。这节课展示了很多的“触点”和“接口”,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了滋养,得到了培植,得到了发展。

第15篇

1、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

2、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3、有时,一分钟很长。 有时,又很短。

4、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但我真的感到寂寞。你也寂寞,世界上每个人都寂寞,只是大家的寂寞都不同吧。

5、我在冰封的深海,找寻希望的缺口。却在午夜惊醒时,蓦然瞥见绝美的月光。

6、我们早就约定好了,要用最慵懒的姿势。恍惚地面对这个世界…

7、找到一个爱我与我爱的人,变成梦里的情节。

8、我的心开始下雪,雪无声地覆盖了所有,湮灭了迷惘,骄傲与哀痛,当一切归于寂静时,世界突然变得清亮明朗。所以,别为我忧伤,我有我的美丽,它正要开始……

9、总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微微的惶恐。在开怀大笑时,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无法相信单纯的幸福。对人生的欺负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10、就像城市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却一直生活在一起,但是,人生总有许多巧合,两条平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但是,人生总有许多意外,握在手里面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走在人群中,格外思念那段甜蜜却短促的相逢。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都市中,无助的寻找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

11、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12、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

13、人不是鱼,怎会了解鱼的忧愁;鱼不是鸟,怎会了解鸟的快乐;鸟不是人,怎会了解人的荒唐;人不是鸟,怎会了解鸟的自由;鸟不是鱼,怎会了解鱼的深沉;鱼不是人,怎会了解人的幼稚;你不是我,怎会了解我……

14、岁月有时,一分钟很长,有时,却又很短。时我可以了解这世界,有时却一点也不懂。爱你时,一切美好,怨你时,人生灰暗。为何欢乐过后,只剩下一片悲凉?

15、我不停的举手发问,却没有人,告诉我答案。

16、迷路的夜晚,失去了回家的方向,那条熟悉的小路不见了。但是,我并不真正的感到慌张。就像那熟悉的朋友,也常常突然消失了,但是,你知道他们中就会出现的。我看不懂星星的指引,我在寻路,及思念想念的人。

17、终于有人在坟上起舞,写出美丽的诗篇,让漂泊的灵魂,感到垂死的幸福。

18、带眼镜的人,通常有一种固定的特殊表情。他们厌烦一定要透过镜片,看这个厌烦的世界。

19、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20、有时候,我喜欢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秒一秒一秒一秒……地流逝,我无所谓,我无能为力。

21、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

22、窗外放晴了,屋内仍继续下雨。我微笑,并不等于我快乐。我撑伞,并非只是为了避雨。你永远都不懂我在想什么。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拥抱自己。请容忍我,因为我已在练习容忍你。

23、我们都要尽量靠近光亮,让心情温暖。

24、岁月有时,一分钟很长,有时,却又很短。时我可以了解这世界,有时却一点也不懂。爱你时,一切美好,怨你时,人生灰暗。为何欢乐过后,只剩下一片悲凉?

精品推荐